ZKIZ Archives


台灣科技產業如何走出死胡同?業者:最佳合併時機已經錯過了

2011-11-07  TWM




近來電子業頻傳無薪假及裁員,暴露台灣電子業競爭力下滑及產能過剩問題,合併又成為必然要走的路。︽今周刊︾專訪晶電董事長李秉傑及大聯大董事長黃偉祥, 探討台灣電子業購併問題。

撰文‧林宏文

日前,擁有十餘次成功購併經驗的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在一場演講中說,目前台灣最好的購併模式有二,一是晶電模式,一是大聯大模式。這兩種方式,將是未來企 業選擇合併時最好的參考。

台灣的弱項 品牌及通路的確,晶電除了先前將國聯、元砷等企業直接購併外,近年來則採用投資一個比率的股權方式,將很多磊晶廠如廣鎵、南亞光電等納入泛晶電集團之下, 達到產能、技術、專利及市場的整合;至於大聯大控股則是採用換股方式,讓公司保留獨立性,但又採用同一個平台進行整合發揮綜效。這兩個模式目前都證明可 行,而且相當有成效,是解決電子業共同困境的好方法。

晶電目前是全球LED(發光二極體)磊晶產能最大的公司,擁有磊晶機台三五○部,也是國內技術與專利整合最完整的磊晶廠。晶電董事長李秉傑說,早期晶電與 國聯、聯詮、元砷、連勇等合併,除了擴大經濟規模外,也藉此獲得技術、產能、專利與市場,例如合併國聯是為了技術與專利,合併元砷是因為其已切入中國市 場。

不過,李秉傑說,後來晶電與廣鎵、南亞光電談合作,最後會採取投資入股的方式,則是考量到大陸已逐漸出現幾家大客戶。加上國際大廠如飛利浦、歐斯朗及奇異 在下單時,也會希望不要集中到某一家公司;因為過去很多歐美企業向三星下單,結果學到慘痛教訓──培養出三星這個巨大的競爭者。

雖然晶電透過這些整併成為全球第一,不過,李秉傑認為,隨著南韓及大陸企業的追趕,台灣LED業的領先優勢已快沒有了。而且,由於產業價值又已移到系統 端,也就是品牌及通路越來越重要,這部分則是台灣最弱的。他認為,﹁不只LED,台灣很多電子業合併的最佳時機都已過了,現在誰擁有經濟規模及專利實力, 誰才最具競爭力。﹂至於大聯大的控股模式,更是近年最成功的合併案,如今已併入友尚、世平、品佳等六大集團,並躋身全球前三大電子零組件通路商。大聯大的 模式,是將大家整合在同一個控股公司下,各集團使用共同的後勤平台,但仍維持獨立營運。大聯大董事長黃偉祥說,﹁這個控股模式有點像聯邦政府,中央政府要 提供服務,幫助各州政府創造出價值。﹂企業整合後端平台可以降低成本,減少經營複雜度及風險,如此前端業務人員才能拚命往前衝,黃偉祥說,控股集團的特色 是﹁後端要合才會贏,前端要分才會拚。﹂也因這種設計,讓控股成員既合作又競爭,才能拚出好績效。

政府缺乏遠見 台灣已邊緣化黃偉祥說,其實控股模式適用於所有產業,但為何大家都不願意做?「因為總是會擔心,合併後自己的人馬被換掉。」大家只想到短期利益,事情一定 做不成,若把目標放得更遠大,眼前小事根本都不是問題。﹁二○○五年我看到中國市場有大機會,推動控股公司,那時大聯大在中國營收二十億美元,如今集團營 收將超過百億美元。﹂黃偉祥認為,過去台灣企業很愛做分拆,若分出一個五億美元市值的企業,在台灣就算是中型企業,但若放到全球資本市場來比,根本就是一 隻小魚而已。目前大聯大市值也不過二十億美元,還有很多努力空間。他並預估,未來三、五年,﹁企業市值若無法達到五十億至一百億美元,根本沒有國際性投資 人會注意到你,更何況要吸引別人來投資。﹂事實上,DRAM產業由於錯過合併良機,如今只有準備關門大吉;至於面板產業陷入困境,友達與奇美電也應該慎重 考慮合併。即使像過去不斷開枝散葉的電子五哥,當前也都應該想辦法縮減轉投資規模,盡快進行集團內的整併,把有限的人才、研發及資源進行整合。尤其是近來 宣布裁員三七一人的英業達,就是最該優先進行集團內合併的案例。

過去因業務及客戶很多,英業達不斷讓內部產品及研發部門分割出去,包括英華達、英保達、無敵、英懋達、英穩達等。但有許多重複投資的部分,從工廠、設備、 研發及業務等,如今都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應該到了考慮合併的時刻,只要集團精神領袖葉國一出面號召,企業沒有不整併的理由。

企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李秉傑與黃偉祥兩人都認為,如今電子業已走到要合的時候了,政府卻沒有明確產業政策,也缺乏有遠見與擔當的官員。如今南韓、中國 等國在政策推動下已把台灣邊緣化。面對未來更強烈的競爭,台灣只有積極整併,把企業做大、做強,否則一定很難因應下階段的挑戰。

泛晶電集團合併模式

產業地位:

全球最大藍光LED磊晶供應商

合併公司:

國聯、聯詮、元砷 、連勇

轉投資企業:

廣鎵、泰谷、南亞光電、晶品、晶宇、冠銓

大聯大控股集團模式

產業地位:

亞洲最大、全球前三大電子零件通路商

合併公司:

世平、品佳、富威、凱悌、詮鼎及友尚等六個集團

集團營收:

2010年營業額約81.7億美元,今年預估可突破百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13

新股發行改革走入死胡同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13/100379405_all.html

  在外界的催促和呼喚下,新股發行體制再次啟動改革,不過改革方向仍舊未有重大突破,如過去一樣,所謂的改革依舊沉浸於小修小補的技術微調之中。

  《關於進一步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發佈半月來,負面意見不絕。投行等領域的證券業受訪人士普遍認為,新股發行體制改革顯得迷失錯亂,《徵求意見稿》草率不嚴肅,目標與手段背道而馳。

  「為改而改,這是此次《徵求意見稿》給人的感覺,看起來像是倉促中的產物。」一位小型券商的投行人士感到不解,「從手段上看,此次反而加強了行政指導甚至控制,與市場化的目標相悖。」

  另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則直言,新股發行體制本身已經「改無可改」。

  「這次方案創新點很多,但不能解決本質問題。自我上世紀90年代從業以來,廣義上的新股發行體制至少每兩三年都要改上一回。如今在狹義的新股發行環節已經改無可改,迴避中國證券市場的根本問題,進行任何微調都將治標不治本。」他說。

  「不僅不解決問題,《徵求意見稿》還間接強化了行政審批,製造新的不公平,打壓發行價和打擊「炒新」兩相衝突,結果只能是增加新的市場混亂。」這位人士感到擔心。

  高市盈率和高度投機一直是A股市場的兩大特色,也體現在新股發行過程中。上市門檻高,市盈率畸高,透支增長潛力,超募嚴重。上市的撐死,上不了的餓死。這不僅是對資金的巨大浪費,也造成了資本市場和實體經營回報的倒掛。除投資人踴躍投機「炒新」外,許多發行人也視「圈錢」為終極目標,業績變臉頻頻。

  在新股發行的詢價過程中,保薦人和以基金為代表的買方結成利益鏈,「抬轎子」行為明顯,一些長期資金的買方意見很大。

  「上市公司和投行都有充足的動機去找機構拉高發行價。機構即便報高價,最後還是以統一發行價買,沒什麼損失。有投行甚至跟我們打招呼,說你們報得太低了,要麼就別參加報價了。超募部分投行可以拿很多,他們還瞎出報告,掩蓋問題。」一位險資管理人士對財新記者說。

  他認為,新股發行體制還有調整餘地,比如加強報價者的責任,實行區別買入價,將報價與買入價聯繫,這樣才能根本杜絕虛假報價行為。

  雖然他的建議暫無可行性,依然代表了相當一部分買方的觀點。

  但3月31日《徵求意見稿》的出台,讓買賣雙方都感到驚訝和不滿。

充滿爭議的「昏招」

  多位市場人士直斥:《徵求意見稿》裡「昏招連連」。

  《徵求意見稿》的開頭這樣表述,「在過去兩年減少行政干預的基礎上,健全公眾公司發行股票和上市交易的基礎性制度,推動各市場主體進一步歸位盡責,促使新股價格真實反映公司價值,實現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均衡協調健康發展,切實保護和發展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但其中有許多條款被評論為「根本無法落實」。

  在新股詢價環節方面,《徵求意見稿》規定「主承銷商可以自主推薦5-10名投資經驗比較豐富的個人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配售」,同時規定「發行人、發行人股東和中介機構不得利用關聯關係或其他關係向推薦的個人投資者輸送利益,或勸誘推薦的個人投資者抬高發行價格」。

  這條似乎針對的是個人投資者反對很長時間的、只有機構能參與報價的規定,表面上看好像更加公平。

  然而一種意見認為,由主承銷商挑選的個人必然會配合其報高價,拿回扣或分成。「報得低的機構都被打招呼,個人托不比機構托更好找嗎?」上述險資管理人士說道。

  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行保薦人也持相同觀點:「我不認為個人投資者難以操縱,不能杜絕串謀。之前一系列改革已經對『高報不買,低價高買』的現象有所打壓,初步詢價報價的必須足額認購,這對機構是有約束的。問題是存在很多私下安排,很多人情認購的現象不可避免,主承銷商會給高報價的機構返還一定比例。現在考慮引入的所謂個人投資者,多是一些類似陽光私募的小團隊,有一定二級市場經驗。保薦機構依然可以給他們返還,不受影響。」

  另一種意見認為,由於個人申購數量與機構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以現行確定發行價的方式,個人無論高報還是低報,都沒有實質性影響。

  其次,《徵求意見稿》中提高網下配售比例(原則上不低於發售股份50%),建立回撥機制,配合取消網下配售三個月禁售期,能取得什麼樣的效果,也有一些爭議。

  「本來網下配售就是給機構吃偏食,中籤率高,現在還把鎖定期取消,有不公平之嫌。這樣也不能促進理性報價,本來機構因為鎖定期還有所顧忌,第一天就可以脫身的話,可以報得更高了。」前述投行人士表示。

  一位投行資本市場部經理認為,提高網下配售比例至50%不會產生很大影響。目前一般網下配售的中籤率都會高於網上的4倍,也即大部分股票都會回撥20%,網下配售也就剩下30%,與20%的區別不大。

  但前述保薦人持有不同看法。他認為,網下配售比例增加,有助於促進機構理性報價。

  「以前網下配售少,機構投資者對報價不在意,沒興趣認真報價,因為最後能拿到的很少。現在比例多了以後,會約束他們的行為,因為成本提高了。」他說。 此前,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經紀業務高管曾對財新記者說,「炒新」者便是利用網下申購的股票處於鎖定期,首日供給不足,達到一定換手率以後就沒有有效賣盤了,所以能用很少的籌碼推高價格,次日再賣出。

  因此,取消禁售期的邏輯是增加新股供給,遏制炒作,道理上說得通,上述險資管理人士分析。

  《徵求意見稿》還放開了存量發行,目的是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數量,並為此作出了具體規定。對此各方意見不一。

  「存量發行,特別是所得資金進行專戶保管和股票回購這個機制,我認為對穩定股價是有作用的。」上述保薦人認為。

  但他表示,「炒新」主要緣於散戶的賭博心態,不能單純用供求關係去理解,因此存量發行未必能立竿見影。

  「當年允許券商創設權證後,理論上權證就是無限量的了,但解決了權證炒作的問題嗎?該炒的還是炒,甚至更瘋狂。」他並不樂觀。

  《徵求意見稿》還預備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擬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進行風險評析,為中小投資者在新股認購時提供參考」。

  這一條似乎也缺乏可操作性。

  獨立第三方機構可以是諮詢公司、交易所、投資者保護基金甚至券商,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解釋說。但他認為,第三方機構無力去發現「客觀的」的價值。

  在《徵求意見稿》中,證監會對新股發行市盈率的一條主要指導標準便是同行業市盈率。如單純參考同行業市盈率水平,第三方評估似乎沒有必要;如果作出主觀判斷,又不能服眾,因為對股票價值的判斷本來就千差萬別。

倒退至市盈率指導

  遭業內一致詬病的,還是關於發行市盈率的行政指導,這幾乎在2009年中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基礎上有所倒退。

  2009年6月,證監會推出了一輪發行體制改革。此前在市場低迷時期,監管部門會選擇暫停IPO,一直以來也存在30倍市盈率的窗口指導。在該輪發行體制改革中,證監會邁出了市場化的一大步,取消了對發行市盈率30倍上限的窗口指導,此後再也沒有因為市況低迷暫停IPO。

  在取消上限之後,新股發行市盈率一度瘋狂到近乎失控,隨之而來的是2010年初A股的大面積破發。不過證監會仍然放手不管,聽任機構與投資者接受市場洗禮。

  「目前創業板的整體市盈率已經從最初的上百倍一路跌至4月12日的33倍,今年還要擠水分。」一位券商資管人士說。

  但時隔三年,證監會的關注點似乎又輪迴到了對市盈率的控制上。

  《徵求意見稿》規定,招股書預披露後可初步詢價,預估發行價區間,在發審會前提交報告。預估發行市盈率高於同行業平均市盈率的,需在招股書中補充說明該預估價的風險因素,澄清超募是否合理等。

  預計超募的,需在招股書中補充超募資金用途。招股書正式披露後,確定發行市盈率高於同行業25%的,需在詢價結果確定兩日內公告披露詢價對象報價情況,分析並披露風險因素等。未提供盈利預測的發行人還需補充提供盈利預測並公告,並重新詢價。

  發行價高於同行業平均市盈率25%的,上市後實際盈利低於盈利預測的,證監會將對發行人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採取各種措施,記入誠信檔案;對保薦機構法定代表人、保代及項目組成員採取各種監管措施,記入誠信檔案。

  《徵求意見稿》將市場平均市盈率作為發行市盈率是否合理的最主要標準,並以25%畫作紅線。這種「一刀切」的做法似乎不太合理。

  許多所謂的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並非完全可比,25%的紅線實際上增加的是優質公司上市的成本。

  「如果一個公司很被看好,人家願意給高市盈率,這個規定就非常彆扭。很多上市公司是細分行業裡面的龍頭企業,往往沒有合適的可比公司,如果用大行業的所謂可比公司計算市盈率,對這個公司也不公平。對盈利預測負責更不靠譜,還要為這個負責,進行監管談話,很不合理。」前述保薦人說。「監管談話是個很嚴厲的措施,不同於約見談話。如果一個券商被監管談話,涉及事件的部門負責人基本上會下課。」

  前述小型投行人士認為,指導市盈率和25%的紅線,使得未來超募和越線的可能性大大減少。

  「盈利預測有法律效力。達不到80%,公司董監高集體道歉,丟不起那個臉;達不到50%,保薦機構要遭懲罰。」他說,「超募和高於25%要補充募投項目。一個新募投項目要經過董事會和股東會決議,做可研報告,甚至還要報發改委批,可能耗時幾個月。看起來還有可能要重新上發審會。上一次會,掉一層皮——又要防舉報,又要天時地利人和,估計超募和越線以後會變成風險,數量會少很多。」

  「這個做法很奇怪,IPO市盈率多高,只要買方願意,那就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前述接近證監會的人士持有異議。一位知名私募的投資人也認為,改革方嚮應是更市場化,定價應該完全由市場決定,貴25%就要報告不合理。

  市盈率高低無絕對,因發行人質量和買者需求而產生不同判斷。一般而言,優質公司才能獲得高於同行的市盈率,《徵求意見稿》以行政手段提高這部分發行人的發行成本,重新背上為買家還價的責任,恐怕不僅對價高的定義失於偏頗和絕對,還違背了自由交易、買者自負的原則,無異於走回為發行價背書的老路。

  25%監管紅線的意圖是監管盤根錯節的PE亂象,通過限制發行價,為一級市場劃定盈利上限,一位券商方面人士這樣解讀。

  「新股上市之後,利益群體想繼續在二級市場上抬高股價,那就是證監會監管的強項了。」他說。

  前述小型投行人士預計,此次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加上此前平安投行勝景山河事件後,證監會出台的一系列問責指引和配套措施,會對投行業務和收入分配製度都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對盈利的實質判斷上放鬆了,加強了對信息合規性的審核,會裡問得非常細,券商核查原始資料的工作量變得特別大。這次改革之後發行市盈率肯定要降低,保代的獎金不可能再跟超募規模掛鉤。」

  工作量變大,收入變低,投行的蛋糕也在變小,他說,此次「提倡和鼓勵具備條件的律師事務所撰寫招股說明書」,思路就是降低保代個人作用。

改革進入深水區

  新股發行有個重複多輪的怪圈:發行價和首日暴漲總是此起彼伏,按下葫蘆浮起瓢。此前發行體制改革的經驗教訓早已證明,按住蹺蹺板的哪一頭都不是解決辦法。如不把這個過程完全交予市場,行政力量就難免要作出這樣一個道德判斷:是讓發行人「打劫」,還是讓打新者「不勞而獲」?無論這個判斷怎麼做,都難以令各方都滿意。

  令眾人不解的是,此次《徵求意見稿》希望兩頭都按住:一面限定25%上限,重回指導市盈率,力壓發行價;另一面卻又花費相當大篇幅,鞏固前期對「炒新」的監管成果。用可謂嚴厲的措施「繼續完善對『炒新』行為的監管措施,維護新股交易正常秩序」。

  發行市盈率和二級市場市盈率在一夜之間,至多幾個交易日就能抹平。在2009年之前人為壓低市盈率的時期,首日「炒新」不僅具有投機性,也具有市場為新股一步定價到位的意義。

  此次改革方案客觀上將拉大發行價和二級市場的價差,又不允許二級市場迅速定價到位。很多受訪人士坦言,看不懂《徵求意見稿》意欲何為,認為這兩個目標根本就是矛盾的,效果只會是拉長「炒新」的時間,顯示出《徵求意見稿》急於保護投資者,替投資者作價值判斷,反而陷於思路不清。

  進一步看,用割裂的視角和行政指導的思路,去解決中國證券市場整體估值高和投機強的問題,僅在發行和「炒新」兩方面下藥,已經行不通。小修小補的空間已到頭,小堰塞不如大疏導。

  中國證券市場改革已進入盤根錯節的深水區,深層次問題不可迴避,需要「一進一出」。

  「一進」即為降低門檻,放開審批。前述私募投資人呼籲,讓買賣、監管三方角色歸位、各司其責的最根本辦法,其實人人都已心知肚明,就是將審核制改為註冊制。

  「一出」即為嚴格退市,禁止借殼。上述投行資深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只有讓真正的風險暴露,才是最好的投資者教育。培養市場的誠信意識,讓有投資者獲得理性回報的平等機會,做價值投資的人才敢入市。

  「只要財務、法務上不作假,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即可發行。三高問題肯定就不存在了。」他說。

  上述兩條治本之策,有識之士雖呼籲多年,但由於成本太高,障礙太大,至今依然停留在探討階段。

  前述投行資深人士承認,只要瞭解省長副省長級別的官員是如何親自戰鬥在「保殼」第一線,便可知道觸動多方利益的退市是說易行難。多年來證監會惟有在證監會前主席周小川和史美倫任上,才出現了可數的幾起退市案例。

   「一步到位的改革太書生意氣,美好卻不現實。此次《徵求意見稿》至少是全心全意保護投資者。」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肯定了此次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良苦用心。

  「我承認這兩條是根本問題,做到這兩條,證券市場的長期發展就理順了。但這兩條可能是短期利空,出台後,二級市場如果跌得一塌糊塗。短期的改革成本誰來承擔?場內存量資金的利益怎麼辦?再進一步說,政治風險誰來承擔?長短期都有利的措施,此前改革中早已推完,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需要承擔高風險,付出高成本。」上述險資管理人士的分析,其實反映了相當一部分市場人士對這個問題的短期憂慮和忌憚。

  「手段也要講技巧。我看目前證監會的思路是改一步、出點利好,一拉一推配合。」他說。

  「改革不能操之過急,但方向不能錯。」前述資深投行人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10

電視的死胡同

  無線的殭屍劇終於開播,執筆時未知收視如何,但在同時段已無任何對手之下,可以推想,收視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裏去。坦白說,劇集至今個人還只看過一些零星片段,所以只粗略了解一點點劇情。唯我相信,以描寫殭屍的中外影視作品之多(當然也包括亞視的經典“神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大部份的劇情橋段應早已玩盡玩透,玩得差不多了,要再從中玩出新意來,實不容易。別的不說,光說“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的編審陳十三先生,就簡直已在橋段上挖空心思,大玩特玩:從鬼魂、神話中的神仙、民間傳說中的妖精和人物、到輪迴,穿越、時光倒流,再到帶科幻片味道的“聖經密碼”、殞石撞地球所帶來的世界末日(適逢近日據NOWTV報道,類似的末日預言居然又再被人提起,而且最令人震驚的是,預言中的末日來臨赫然就在本月的月底!)等等,堪稱一部“衛斯理小說橋段大全”,到了第三輯,甚至連捉鬼飛虎隊特警也玩上了,再加上一段穿越回到宋朝打殭屍,可惜已漸見有點開到荼蘼,無以為繼了。

  既然殭屍的題材已被玩過那麼多,筆者真頗不明白,無線的主創人員為何到了今年才來步其後塵,“執”其“水尾”?殭屍題材,在個人心目中,大概早已跟警匪臥底題材一樣,變得讓人一見便覺倒胃,生厭了。其實西方自古傳說中的四大恐怖片類型怪物,除殭屍之外,還有人狼、木乃伊、科學怪人,此外還有喪屍(明珠台曾熱播過的美劇“行屍”,相信不少觀眾都曾追看),為何電視台不能發揮更大創意,破天荒在港劇中開創出以上的各種題材劇集?還有,盜墓小說近年在內地那麼盛行,像這種題材在港劇中也似乎是甚少涉及的──但凡有心開創新意,就必須勇敢無懼地去嘗試冒險踏出第一步來。

  像過去就曾聽過不少的說法:做人要是永遠選擇停留在自己一向習以為常的所謂comfort zone中,必然難有進步。這在做人處世來說,固然是知易行難的事,唯創作上的跳出comfort zone,無論如何,都顯然絕對是比諸做人處世來得更加容易,而且付出代價更少的一回事情,不明白創作人為何連這點小小的風險代價也懶得去付出?
  由此,聯想到自本月月頭開始接替亞視騰空出來一條免費電視頻道的ViuTV節目。這個台打響頭炮的節目計有繼“來自星星的你”之後,近來大受熱烈追捧的話題韓劇“太陽的後裔”,和真人騷節目“跟住矛盾去旅行”──這節目的首輯便以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和主席曾鈺成一起往外國旅行來作招徠賣點,唯個人總覺得這條“橋”始終跟TVB早前的“四個小生去旅行”太過相似,故而實在不覺得太過特別──只除非在節目中讓兩位主角擦出一點真實火花,有如當日謝賢在鏡頭前怒摑曾江的類似火爆鏡頭,否則所謂的“矛盾”,又有什麼吸引可言?

說到該台的另一主打真人騷節目“女子MMA”,內容主要是全程記錄真實中的幾位女性主角,如何全情投入自由搏擊MMA運動訓練中,到後來參加實戰比賽的歷程。然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兩個字:who cares?這時世,即使電視台能找來好幾位當紅的女明星藝人來演出這種真人騷節目,大抵也不易惹來太大的反響,記憶中無線亞視過去也曾製作過不少這類的節目,如找來一些明星藝人去親身體驗一些生活以外的種種不同職場經歷等等。更何況找來的主角只是一些現實中的平凡人物?

  可以預見,ViuTV是次選擇以真人騷節目來作主要節目製作方針的政策很可能是一種錯誤。像昔日的麗的/亞視曾花耗了三四十年的時間,結果一樣還是攻不破觀眾對無線的慣性收視,難道今天的ViuTV卻可望在短期內做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582

輕問診走向死胡同,“熟人醫患”暗坑密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18/155904.shtml

輕問診走向死胡同,“熟人醫患”暗坑密布
徐嘉子徐嘉子

輕問診走向死胡同,“熟人醫患”暗坑密布

如果只是看數字,那肯定會被平臺型公司滅掉,因為他們體量大,融到的錢多,並且都會野蠻快速的搶奪市場。

創業兩年多,很高興看到整個移動醫療行業迅速發展和遍地開花,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於“熟人醫患”模式背後的思考。希望對同行和投資人有幫助。

記得2013年8月我們創立“青蘋果健康”的時候,當時醫患溝通類型的公司全中國只有兩家,好大夫和春雨醫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做診前的醫患溝通,好大夫那時已經做了5年多,春雨醫生還剛開始做。但是他們都不能解決一個問題 —— 互聯網上的信任問題。當用戶進入互聯網,找到了一個叫xx醫生的互聯網用戶,總是會疑惑對面回複他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醫生。醫療行業,信任是最重要的。而信任是需要品牌沈澱的,不是說有就有的。

輕問診將走向死胡同

對於“輕問診”這個概念,我一開始我就不看好這個方向,原因很簡單,它的替代品太多了,不會有付費轉化。用戶不會覺得提供的信息有價值而為之付費。一旦要收費,用戶就會回到百度,回到各種論壇和群里去到處打聽。說白了,輕問診沒有真正的商業價值,最終會走到一個死胡同。而且從宏觀層面看,是一個倒退,本來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獲得的信息,現在需要浪費人工的時間來回答很基本的問題。所以輕問診這個模式對於整個社會並沒有創造價值。

經過這些思考,我們當時果斷放棄了“診前溝通”這個方向,選擇從診後溝通切入,這樣又可以差異化,模式又比較靠譜能落地。當時我們覺得我們在做一個醫生的“隨訪工具”,然而經過上百次的陌生拜訪,我們意識到超過50%的醫生會誤解“隨訪”這個概念。在臨床,隨訪意味著需要收集病人病例資料,並且對病例資料做出識別和分析,最後可能會成為醫生寫科研論文的素材。但是,這並不是我們想做的。

於是,我們就開始思考,我們到底在做一件什麽事情?因為青蘋果健康平臺上的病人都是醫生看過的門診病人,或者是手術病人,所以相對於網上的完全陌生的用戶來說,青蘋果上的醫生和病人是熟人,於是我們想到了一個詞——“熟人醫患”模式。我們用這個模式成功融到了A輪,也用這個模式迅速從100個醫生用戶擴展改到了幾萬個醫生用戶。後面我們很高興“熟人醫患”模式被行業廣泛接受並且複制,變成了一個行業的標準。

但是,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大部分的人其實都不知道這個模式背後的邏輯,只是效仿了“熟人醫患”這個概念,因為這個模式能融到錢。(中國的創業環境就是這樣,矽谷創業首先要差異化,中國創業第一句問這個模式美國有沒有,中國還有誰在做並獲得了融資,大家更加喜歡去效仿被證明過的模式)。

誰需要“熟人醫患”App?

在“熟人醫患”模式中,最重要的是醫生和他看過的病人。只有醫生不行,那就不是熟人醫患,是醫生社區或者媒體;只有病人也不行,那就跟百度和各種論壇很像。

不過我們很驚訝的發現,在做“熟人醫患”的同行和部分投資人,只關註醫生數量,這絕對是一個很深很深的坑!“熟人醫患”模式能運作起來的根本是醫生上來,把自己的病人也放上來,然後運用這個平臺完成一系列的服務。所以這個模式需要很多病人的醫生。

哪些醫生有很多病人?肯定是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的醫生。全中國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所有的三甲醫院醫生加起來,也就是30萬左右。其他醫院醫生的病人沒有那麽多,他們根本就不需要“熟人醫患”app!這30萬中,還需要去掉一部分醫生,有部分年紀大的醫生不會用手機APP,  有部分醫生比較滿足於現狀(比較懶),有部分醫生想用但是院長主任不允許,所以最後剩下的可能也就是10萬醫生會在移動醫療平臺上為病人提供服務。好大夫做了10年了,也就是幾萬的活躍醫生。

另外,“熟人醫患”並不是一個社交網絡,有1萬醫生和5萬醫生是沒有太大的區別的,每個醫生都是一個獨立的服務提供者,跟他自己的病人互動。比如河南的醫生並不會因為山東的醫生都在用,而去用某個移動醫療app, 熟人醫患這個模式並不具備“網絡效應”,反而跟很多OTO模式(從線上到線下)如外賣比較相似,一個個城市布點,但是布點前商業模式一定是清晰的。或者跟開酒店連鎖相似,一定是在第一個地點已經盈利了,才會去考慮大規模擴張。

但似乎大家並沒有看明白或者有意忽略了這個簡單的道理。在過去1-2年中, 出現了很多同行無腦拼命獲取大量的醫生,為了充大醫生用戶的數據,還會把護士,醫學生,實習生和任何在醫院工作的人都拉上來,都叫“醫生用戶”,偷換概念。三四線城市的醫護人員收入少,就通過下載給補貼或者禮品的方式來獲取用戶。有些公司還每天公布他們的醫生數量,似乎覺得這非常值得自豪,在我看來是非常幼稚的表現。仔細想想,大部分的小醫生和護士用戶其實並不需要“熟人醫患”,出現了大規模卸載,用戶留存慘不忍睹的現象。於是,他們忙著解決如何讓用戶留下來的問題,反而忽視了用戶的真正需求。後面就出現了各種抽獎,八卦,娛樂新聞等等。看上去非常熱鬧,其實已經越走越偏了。

另外一個比較大的坑是用戶,很多公司會偷換概念,混淆“病人”和“用戶”。 病人是生病的人,他們的價值和普通的用戶是完全不一樣的,可能是幾千上萬倍的差別。獲取一個普通用戶的成本相對比較低,獲取一個真正的病人的成本是很高的,因為他們散落在人群中,識別度是很低的,需要通過有效的模式去獲取。一個普通用戶很有可能是互聯網上打遊戲的人,這些人可以成為用戶,但是並不太會產生後續的使用和付費。互聯網有各種手段可以完成野蠻粗暴的用戶獲取,但是移動社交時代這種方式已經失效,也因為線上獲取用戶成本越來越高,並不可持續。所以投資人在看公司的時候,需要問清楚用戶是什麽渠道來的。

我有很多投資圈的朋友,很多是校友或者同學,他們好幾個人跑過來問我對於單病種的移動醫療公司(專做糖尿病,高血壓,腫瘤等等)的看法。包括我們之前聊得投資人也問我,為何青蘋果不從一個單病種切入。其實我認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要做單病種,那麽整個公司的運營模式和需要的人都完全不一樣。如果一個單病種的移動醫療平臺,用跟我們一模一樣的地推方式去獲取醫生,每天看醫生數量,看病人數量,看日活,那麽這個公司很快會消亡,因為這些數字對於單病種的公司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夠解決什麽問題。

如果只是看數字,那肯定會被平臺型公司滅掉,因為他們體量大,融到的錢多,並且都會野蠻快速的搶奪市場。單病種的公司對於這些是沒有很強的抵抗力的。單病種和全平臺的公司的目標和願景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一個選擇,沒有好壞,都可能很有價值,單病種的平臺需要思考自己的真正價值在哪里。

作者:徐嘉子,青蘋果健康創始人兼CEO,青蘋果健康成立於2013年8月份,總部在上海。2013年獲得王剛天使投資,2014年獲得金沙江領投的A輪,,2016年年初完成了B輪融資。

青蘋果健康輕問診熟人醫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680

安倍經濟學失敗 日本走入死胡同

1 : GS(14)@2016-07-12 08:15:35

【拆局】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自民黨在參議院改選中大勝,彷彿為他的經濟政策打下一支強心針,但分析指「安倍經濟學」實際上已告失敗,未來的路將會更艱巨。安倍自2012年再度拜相後,致力以刺激方案、寬鬆貨幣政策及制度改革振興日本經濟,誓要將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從通縮漩渦中救起。日圓貶值令日本出口商的盈利創新高,股市迎來小陽春。但自今年起,日經平均指數已下跌20%,日圓兌美元匯價亦上升16%,日本貨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魅力大減,經濟亦因此重新面對通縮困局,今年5月的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0.4%,跌幅為三年來最大。



「誤會公眾支持」

政治評論員森田實指,「安倍經濟學」已證實無效,但自民黨今次大勝或令安倍「誤會公眾支持他提出的一系列經濟措施」,若他繼續奉行以往的經濟政策,恐會將日本經濟帶入死胡同。東京櫻美林大學研究院政治學教授橋本晃和亦認同,日本經濟或面臨大危機,尤其全球經濟環境亦於上月底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陷入不穩。橋本幾乎可以肯定選舉勝利將會是安倍嘗到的最後一個「甜頭」。此外,國際政治雜誌《Insideline》的總編歲川隆雄就認為,安倍往後會繼續發揮強勢領導力,預料不會第一時間提出修憲,當務之急反而是處理沖繩普天間美軍基地遷址問題,若不謹慎處理,或會危及安倍以至自民黨的統治。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2/19691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3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