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家網信辦:加強對網絡直播、彈幕等的安全評估

8月1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京召開專題座談會,就網站履行網上信息管理主體責任提出了八項要求。

八項要求明確,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的網站要建立總編輯負責制,總編輯要對新聞信息內容的導向和創作生產傳播活動負總責,完善總編輯及核心內容管理人員任職、管理、考核與退出機制;發布信息應當導向正確、事實準確、來源規範、合法合規;提升信息內容安全技術保障能力,建設新聞發稿審核系統,加強對網絡直播、彈幕等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上線的安全評估。此外,網站還應嚴格落實7×24小時值班制度、建立健全跟帖評論管理制度、完善用戶註冊管理制度、強化內容管理隊伍建設、做好舉報受理工作等。

據了解,國家網信辦近期對8家主要商業網站和客戶端進行了專項檢查。檢查發現,這些網站在管理制度規範建設、信息安全崗位人員配備、技術力量投入等 方面做了大量基礎工作,但總體上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具有共性的突出問題包括:總編輯負責制流於形式,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配套的獎懲問責機制;信 息內容安全保障漏洞較多,稿源管理不規範;賬號管理機制不健全,註冊信息審核不嚴格;對舉報受理工作不夠重視等。針對這些問題,在充分聽取有關方面意見的 基礎上,國家網信辦提出了網站履行主體責任的八項要求。

國家網信辦副主任任賢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網 上信息管理,網站應負主體責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各網站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全國網信辦主任座談會提出的“重基本規範、重 基礎管理,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強化網站主體責任”要求,增強落實主體責任的思想自覺。主管部門和互聯網企業要建立密切協作協調的關系,走出一條齊抓共管、 良性互動的新路。

來自中央和地方新聞網站、主要商業網站、行業協會的60多名代表和部分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交流。與會人士認為,網 站作為信息制作、發布、傳播的主體,如果缺乏責任心和約束力,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一味“抓眼球”“搏出位”,必然導致網絡傳播失序、生態惡化、亂象叢生, 甚至危及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強化網站主體責任,對於建設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促進互聯網健康持續發展,極為重要、勢在必行。

人民網、搜狐網、百度、天涯社區、今日頭條、新浪微博、騰訊微信等網站負責人表示,將堅決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確“九不準”要求,堅守“七條底線”,打 擊網絡亂象,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以“重基本規範、重基礎管理,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強化網站主體責任”為遵循,全面加強網站基礎建設和管理,不斷提升 網站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水平,促進網站健康持續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21

發改委查處艾司唑侖藥品壟斷協議案 三藥企被罰260萬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對華中藥業、山東信誼、常州四藥等三家公司達成並實施艾司唑侖原料藥、片劑壟斷協議案依法作出處罰,合計罰款260余萬元。

艾司唑侖具有鎮靜、催眠和抗焦慮療效,是國家嚴格管控的二類精神藥品,艾司唑侖片屬於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神經系統用藥,同時列入國家低價藥目錄。我國對二類精神藥品原料藥的準入和生產實行嚴格管制,全國獲得艾司唑侖原料藥生產批文的企業只有4家,實際在產的只有華中藥業、山東信誼和常州四藥,這3家企業同時也是艾司唑侖片的生產廠家。

調查發現,2014年低價藥政策出臺後,3家企業通過會議、會面、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在艾司唑侖原料藥市場達成並實施了聯合抵制交易的壟斷協議,在艾司唑侖片劑市場達成並實施了固定或變更商品價格的壟斷協議。2014年9-10月間,當事人在河南鄭州舉行會議,協商艾司唑侖原料藥和片劑的有關安排。當事人最後達成以下共識:一是每家企業生產的艾司唑侖原料藥僅供本公司生產片劑使用,不再外銷;二是對艾司唑侖片劑集體漲價形成默契。2014年12月以來,3家企業通過下發調價函的形式逐步調高艾司唑侖片劑價格,華中藥業和山東信誼多次通過會面、電話、短信等形式就調價信息進行溝通聯絡。

據原料藥銷售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4年,當事人共向下遊16家片劑生產企業供應原料藥。2014年10月以後,當事人陸續停止對外正常供貨,生產的原料藥僅供自用,大部分片劑生產企業由於缺少原料藥而被迫停產。調取的片劑銷售數據顯示,2014年12月至今,3家企業銷售的艾司唑侖片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且漲價時機高度一致,證明聯合漲價的價格壟斷協議得到了實質性實施。以3家企業都生產的1mg*20片規格的艾司唑侖片為例,2015年至今,華中藥業出廠價上漲超過3倍,山東信誼上漲近2倍,常州四藥上漲1.6倍,3家企業的艾司唑侖片出廠價格漲至約1毛/片。

華中藥業、山東信誼、常州四藥作為生產銷售艾司唑侖原料藥和片劑的獨立市場主體,屬於在艾司唑侖原料藥市場、艾司唑侖片劑市場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當事人達成並實施的艾司唑侖原料藥聯合抵制交易的壟斷協議,使其他片劑生產企業由於缺少關鍵投入品而被迫退出市場,嚴重排除、限制了片劑市場的競爭,也掃清了在片劑市場實施聯合漲價的障礙;當事人達成並實施的提高艾司唑侖片劑價格的壟斷協議,直接導致2015年以來艾司唑侖片劑價格的大幅上漲,增加了廣大患者的藥費負擔,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在兩種壟斷協議的共同作用下,艾司唑侖片劑市場供應總量減少,患者用藥可及性受到影響。

國家發改委表示,3家企業達成並實施的艾司唑侖原料藥聯合抵制交易的壟斷協議,使其他片劑生產企業由於缺少關鍵投入品而被迫退出市場,嚴重排除、限制了片劑市場的競爭,也掃清了在片劑市場實施聯合漲價的障礙;達成並實施的提高艾司唑侖片劑價格的壟斷協議,直接導致2015年以來艾司唑侖片劑價格的大幅上漲,增加了廣大患者的藥費負擔,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在兩種壟斷協議的共同作用下,艾司唑侖片劑市場供應總量減少,患者用藥可及性受到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依法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實施壟斷協議,並處罰款共計2603823元。

其中,對在壟斷協議的達成、實施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華中藥業,處2015年度艾司唑侖片銷售額百分之七的罰款,計1571829元;對壟斷協議的參與者、在調查過程中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且有立功表現的山東信誼,處2015年度艾司唑侖片銷售額百分之二點五的罰款,計547563元;對壟斷協議的跟隨者、違法程度較輕且能積極主動整改的常州四藥,處2015年度艾司唑侖片銷售額百分之三的罰款,計484431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於近日印發《關於在全國開展藥品價格專項檢查的通知》(發改價監[2016]1101號),重點檢查價格出現異常波動的原料藥、藥品品種,集中力量解決群眾和企業反映強烈的問題,切實維護醫藥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保護廣大患者的合法權益。歡迎社會各界通過12358價格監管平臺,共同參與規範藥品價格行為。

(綜合自發改委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92

中國中鐵:擬募資116.5億元收購四公司剩余股權,20日複牌

中國中鐵8月17日晚間公告,擬分別向中國國新、中國長城、中國東方、結構調整基金、穗達投資、中銀資產、中國信達、工銀投資和交銀投資發行股份購買上述9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二局工程25.32%的股權、中鐵三局29.38%的股權、中鐵五局26.98%的股權、中鐵八局23.81%的股權。

據悉,中國中鐵本次將發行169,631.9023萬股,交易標的資產預估值總計為1,165,371.1805萬元。交易完成後,標的公司將成為中國中鐵的全資子公司。

此外,中國中鐵股票將於2018年8月20日開市起複牌。

責編: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408

車聯網芯片搶位戰

在汽車走向智能化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新面孔”殺入汽車芯片市場。近日半導體公司聯發科技宣布正式進入車用芯片市場,從影像為基礎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高精準度毫米波雷達、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車載通信系統等四大核心領域切入,向全球汽車廠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並計劃於明年第一季度發布首批車用芯片解決方案。

“隨著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汽車市場持續增長,有越來越多的新技術需要導入到汽車上,這些新技術需要借力半導體工藝才能實現,包括計算機運算能力、通信能力、多媒體技術、軟硬件整合能力,都為我們切入車用芯片市場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聯發科技副總經理暨新事業發展部總經理徐敬全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新面孔們

看好智能汽車芯片市場的並非聯發科一家。就在不久前高通以470億美元天價收購荷商恩智浦,伴隨這起半導體史上規模最大的並購案達成,高通一舉成為車用芯片市場的重量級選手。

為了應對PC銷量放緩大勢,英特爾的轉型觸角也放在了汽車領域,先後收購為自動駕駛汽車芯片提供安全工具的公司Yogitech、軟件升級管理技術和服務提供商Arynga、計算視覺軟件公司Itseez、機器視覺公司Movidius,推出“智能互聯駕駛艙平臺”。

雖然恩智浦、英飛淩、瑞薩、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等一直是傳統汽車芯片的主要供應商,但在汽車進行智能化及自動化的產業變革中,汽車產業的價值鏈也在重構,這無疑為智能軟件系統、處理器等芯片企業帶來轉型機遇。

在徐敬全看來,如此多的半導體廠商在車用芯片市場布局,主要原因在於自動駕駛市場和車用電子、半導體都保持較高增長率,尤其是與安全相關,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信息通信領域都是比較大的領域。

車用芯片市場的“錢”景究竟有多大?從整個車用市場來看,根據咨詢公司StrategyAnalytics報告,從2015年到2017年乘務車市場一直在增加,大概每年增長2%到3%,其中中國內地是非常重要的高增長區域。

車用半導體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在6.2%左右,超過了汽車本身的增長率。汽車在半導體方面的支出2016年差不多是565美元,到2018年預計將達到610美元。“每臺車的半導體數量會越來越多,價值也越來越高。”徐敬全解釋道。

一場硬戰

雖然市場前景足夠大,但想在汽車領域複制消費電子市場的輝煌並非易事。整個汽車市場又是一個相對成熟,講究高效協同的複雜體系,講求對資源的整合和集成能力,汽車廠商需要耗費額外資源解決不同產品和系統之間的溝通整合。

同時汽車電子領域不像消費電子,車用芯片涉及車輛安全問題,在芯片架構上與消費級產品差別較大,對芯片的抗幹擾、抗高溫要求嚴苛,因此對供應鏈和芯片認證有著嚴格的流程,進入門檻也相對較高。例如車規級別的芯片生產供貨周期有時在10年以上,對於消費電子元器件提供商而言,挑戰不言而喻。

“高通之類的,現在怕是還很難打入汽車市場,娛樂的還好說,核心控制的芯片怕是還有點問題,除了內部結構要足夠精細之外,還在於汽車對可靠性和穩定性的要求太高了,且汽車供應鏈網絡早已經根深蒂固。”一位來自汽車裝配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

那麽作為“新人”,在車用市場資歷尚淺的聯發科又如何布局?“尋找車用市場中與我們高度相關和匹配的技術切入,然後與一些機構和客戶在合作中建立一些制度和規則出來。”徐敬全解答道。

目前聯發科主要集中於汽車前裝市場,與汽車廠商、Tier1(一級供應商)、Tier2部件廠商合作研發相關產品,並計劃在2020年獲得車用市場2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不排除整合並購

車用市場巨頭環伺已成事實,不僅傳統車用半導體公司,包括谷歌、百度、滴滴、Uber等新型科技公司也嘗試發揮自己在人工智能、算法等軟件系統方面的優勢進入這個市場,推出整合軟件與硬件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

“未來高科技汽車的複雜系統需要高度整合的芯片解決方案、創新的電源管理技術以及各種先進功能,以實現最高的安全需求和最佳的駕駛體驗,各個領域的競爭對手都在進入。”徐敬全表示。

對於聯盟或並購的方式究竟是會和傳統半導體廠商類似英飛淩、瑞薩、意法半導體等合作,還是類似三星收購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Harman這樣的方式,聯發科副董事長暨總經理謝清江則回應,“比較可能的方向會是同業和同業之間,即半導體與半導體之間的合作。”

展望2017年,謝清江認為半導體行業的整合和並購將持續發生,“未來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都會有變動,整並仍是一種趨勢,聯發科也會根據形勢做適度調整,不排除任何形式的策略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280

中國被忽略的“原始霾”:每年釋放5億多噸

全國約1/7的天空被霧霾籠罩,面積達142萬平方公里……始於16日的這場霾來得有點粗暴,直接覆蓋了整個華北平原。自北京16日20時率先啟動紅色預警後,截至目前,6省市聯合抗霾、40個城市發布重汙染天氣預警、23個城市啟動紅色預警、17個城市發布橙色預警。

西安市第26中學的老師19日通過手機直播向學生教授語文課程

然而,霾的數值並沒有降低,反而進一步加劇。19日,石家莊市區內“世紀公園”監測點PM2.5和PM10一度雙雙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範圍也在進一步擴大,京津冀、山西、陜西、河南等11個省市接連“淪陷”。

當絕大多數人都將硫化物、氮氧化物、汞等視為霧霾元兇時,卻忽略了霾中的另一個主要成分:多環芳烴。“霾的元兇很清楚,多環芳烴和再生的PM2.5,而且是客觀存在的,必須分析它的源頭,才能徹底消除霧霾。”在化工系統工作了63年的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總工程師、化學工業部技術委員會原常委方德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眾所周知,燃煤是造成霾汙染的主要源頭之一,也是硫化物、氮氧化物、汞,乃至被忽略的多環芳烴最主要的生成途徑。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既然無法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供給方式,就必須探究如何更加清潔地利用它,這才是從源頭上治霾的重要方式之一。

難降解的“原始霾”

“煤炭揮發分而產生的多環芳烴是PM2.5的原始結構,也是PM量里最廣的源頭,且它是一個不容易降解的物質,半衰期也很長,達幾十年。”方德巍表示,“1952年的‘倫敦霧’效應就已經證實,多環芳烴是PM2.5的原始結構。”

方德巍告訴本報記者,霧霾元兇很清楚,是客觀存在的。首先,凡燃燒、熱解、幹餾生物質及煤炭或原油均可大量地產生“多環芳烴”物質,也就是原始結構的PM2.5物質,這是主要源頭之一;其次是光化學煙霧(或稱氣溶膠),來源於大氣中相關物質的光化學反應而構成再生結構的PM2.5物質。

而相比人們對再生PM2.5物質的重視,多環芳烴卻被忽略了。

事實上,一噸燃煤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300公斤的多環芳烴,但其中一半會被燃燒掉。而我國的煤炭消費主要為商品煤,按照2015年數據,消費量為36.98億噸,這就意味著多環芳烴每年的釋放量高達約5.55億噸,進入了人類生活的環境——水體、土壤、空氣。

20日淩晨,北京朝陽區常營,車輛及路人在能見度極低的霧霾中緩慢前行

此外,如果說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粉塵都可以通過環保設備進行凈化,但多環芳烴卻無法被清除。

“我曾反複闡述,直接燃煤及生物質(無論是動、植物質)都必然產生原始結構的多環芳烴化合物。特別是直接燃煤,只要是在發電的鍋爐或是一般的供熱鍋爐燃燒,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電廠所排廢氣凈化好些,表面上排入大氣的PM2.5(即原始‘多環芳烴’結構物質)可能相對少了些,但按總量的平衡(物質守恒的原則),其去處也只能是經電廠裝備所吸收或吸附,這些焦油狀的物質仍將進入水體,經排放就有可能被土壤吸收。這類物質沸點極低,極易在大氣中散發。”方德巍表示。

風變慢助推煤汙染

中國燒煤並非最近幾年才開始,為何最近幾年的霾越來越重?殊不知,風越來越慢了,這從側面助長了霾的氣焰。

“近些年,在北京氣象臺觀測到風力在降低,與過去相比,低了每秒0.7米,這種降低有氣象臺站周圍障礙物遮擋的影響,也有氣候變化的影響。對於霾來說,風來,霾散,但是現在風速低,汙染不變或增大,都會讓霾加重。”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開存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作為激發和終止汙染過程的重要因素,大氣條件對汙染過程的影響已促使眾多的專家展開研究。

王開存指導的博士論文《大氣擴散條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稱,從京津冀地區19個氣象站1981~2015年的能見度數據中發現,能見度小於5公里,且相對濕度小於90%時為霧霾天,冬季的霧霾天數和冬季能見度有很好的六個負相關因子,這六個因子能很好地預測能見度的年際變化,該因子的高值對應著亞歐大陸對流層中層的逆溫,弱的西伯利亞高壓會進而導致水平風速減少、相對濕度增加,這些都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

“高濃度的汙染物排放是空氣汙染的內部原因,而不利的大氣水平和垂直擴散條件則是決定汙染過程是否爆發和持續時間長短的外部條件。冷高壓控制下比較利於汙染物的擴散,但是大氣環流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氣象一定要有溫度梯度的差異及濃度的梯度才會發生改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一位研究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近年來,霧霾頻發除受到汙染物排放增加的影響,同樣受到大尺度環流系統的影響,東亞冬季風減弱、近地北風減弱、對流層低層逆溫異常和相對濕度增加等環流特征都有利於霧霾的集聚。

上述論文中還指出,1976~2007年,北京近地面風速由每秒3.7米降低到了每秒3米,冷空氣爆發(日間溫差4攝氏度)的次數由年均7次減少為5次,而相對濕度和靜風頻率(小於每秒2米)都有所增加,這些都表明東亞冬季風的減弱。而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極地地區增溫比低緯度明顯,這大大降低了緯向溫差,進而降低了西伯利亞冷空氣對華北地區的輸送,同時減弱了徑向風速,近期的大氣環流特征加劇了霧霾天氣的發生。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全球在變暖,北方的冬天不再像過去那樣冷,同時由於極地地區變暖更強,中緯度與極低地區之間的溫度梯度減小,這些因素會影響西伯利亞冷空氣爆發的強度和頻率以及近地面風速的大小,可能對霾是否集聚產生重要影響。

根治煤汙染可能要20年

無論是燃煤所帶來的硫化物、氮氧化物、汞,還是粉塵及多環芳烴,都是霾的元兇。在無法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供給方式時,如何真正能夠清潔地利用它,才是從源頭上治理霾的一個方式。

方德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承認現行任何化石能源的利用方式都對環境有負面影響,但也要承認其可依據各自不同特點,最終實現高效清潔的利用。”

“以燃煤發電為例,煤炭經鍋爐完全燃燒,再蒸汽發電,其能效僅為33%~41%(包括超超臨界機組在內)。煤炭既是能源又是物質資源,其客觀存在的物質結構包括多環芳烴化合物,因此在燃燒及熱加工(焦化、幹餾、熱解)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對環境不友好的汙染物質。中國需要通過體系創新和技術路線創新,走以‘能化共軌’技術為龍頭的‘甲醇經濟’戰略創新路線,最終實現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方德巍表示。

“能化共軌”既創新性地將煤炭資源利用與化工過程相結合,又集聚了熱、電、化等多元能量的綜合高效梯級利用,並創造性實現了物質轉化與相關產業的循環、耦合,最終可將煤炭的資源利用率分別從發電的33%~41%與化工的53%,提高到大於80%的綜合利用率水平。同時現有技術路線體系下煤炭利用排放的汙染物N0x、S0x、Hg、PM2.5等已基本不複存在,而二氧化碳可通過“甲醇化”過程,實現“分子經濟”共軌及下遊配套的高效利用,最終可減排65%。換句話講,就是從傳統燃煤發電的“煙囪”中撿回碳、氫及相關產物。

這個路徑,方德巍在2008年的一次高層會議進行了匯報。事實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煤為主的碳一化工及甲醇體系的創新研發戰略已經全面系統地開展,因為歷史原因又被弱化。

工信部、財政部2015年已聯合下發《工業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工信部聯節[2015]45號文,鼓勵在煤化工行業按照“能化共軌”理念,推進煤炭由單一原料向原料、燃料並重轉變,加大煤炭資源加工轉化深度,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煤化工。

“對現有產業逐步實施系統改造,大約需20年健康發展,中國即可全面實現高效利用能源資源,從源頭上徹底解決因老工業化之路帶來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難題。”方德巍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77

高管頻繁出走,龍湖步入擴張陣痛期

自從龍湖地產(00960.HK)2017年的合同銷售額飆升77.1%至1560億之後,如今的龍湖再也不是江湖上那個“小而美”的龍湖了,相反,一個“大龍湖”時代撲面而來。

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龍湖合計新增土地儲備76幅,涉及土地總建築面積2023萬平方米,總土地金額約740億。其中權益面積為1149萬平方米,占該公司總土地儲備權益面積3900萬平方米之約30%。

2018年以來龍湖繼續保持積極拿地狀態。中指院披露的數據顯示,1~4月,龍湖以696億元拿地總額再次位列拿地榜榜首,拿地金額高企勢頭猛進,而行業銷冠碧桂園(02007.HK

)同期拿地總額只有529億元,較龍湖少了167億元。

僅從拿地的動作來看,龍湖提速的意圖已是呼之欲出。該公司曾在年初披露,2018年合約銷售目標為2000億元,並努力在兩三年內實現3000億元的突破。

前景固然美好,但現實的問題不容忽視。擴張潮伴隨著核心高管的頻繁出走,以及客戶維權事件頻發等,都對龍湖原有的良好形象造成沖擊。

更有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龍湖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為585.9億元,同比下降2.38%,4月單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45.7億元,同比減少14%。橫向比較來看,中原地產統計32家主流房企前4月銷售數據同比增幅超過30%。

雖然月度或季度的數據不足以作為公司銷售下滑的佐證,但管中窺豹,眾多的蛛絲馬跡已然顯露出,千億龍湖正站在一個全新的十字路口,未來將變得更好,抑或是走向反面,或許都取決於當下集團內部的一些重構。

穩健至激進的轉變

將時間倒回至2010年,在那個全國房地產行業高歌猛進的年份里,龍湖以333億元的合同銷售金額實現了同比81%的增長幅度,此後的6年時間內,該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始終處於500億元的關口上下波動,直至2016年,公司以881億元的銷售額實現了同比61%的增長,龍湖銷售舉步不前的局面才得以打破。

雖然過去多年里龍湖在規模增長上不見起色,但這家公司以穩健的財務策略、業績回報以及市場上較為突出的產品品質,而贏得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認可,一度被稱作“小而美”公司典範。所以,當該公司2017年開啟了突飛猛進的提速戰略,難免讓內部和外部感受到對於變化的不適應。

數據顯示,2017年,龍湖合同銷售額1560.8億元,較上年增長77.1%;銷售總建築面積1016.7萬平方米,較上年增長68.9%;銷售單價人民幣15352元╱平方米,較上年增長4.9%。

僅僅一年時間,龍湖的行業排名由13提升至第8名,成效十分顯著。同時,為了保持行業地位,龍湖提出了2018年2000億元,以及未來突破3000億元的更高目標。更高的銷售目標,意味著更多的項目數量,以及更多進入的城市。因此,僅僅2017年,該公司新增項目總數76個,所進入的城市總數也增加至33個。

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擴張需要多方面的資源匹配,一是資金,二是團隊。

資金方面,鑒於龍湖過去多年穩健的財務策略,使得該公司借貸狀況仍舊處於較為理想狀態。截至2017年底,該公司綜合借貸總額為人民幣774.0億元,凈負債率為47.7%,平均借貸成本為年利率4.5%,平均貸款年限為5.92年,多項指標均處於行業較低水平。

但值得提及的是,為了匹配公司的擴張型戰略,龍湖2017年進行過多筆融資,使得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由上年的67.8億元顯著增加至489.4億元。

步入2018年,龍湖的擴張型戰略依舊。數據顯示,其1~4月高達696億元拿地總額,已然高於同期實現的585.9億元合同銷售額。

高管團隊有待重建

龍湖擴張過程中更急需解決的問題,更直接地表現在團隊的組建上。

今年3月,龍湖戰略發展部總經理王亞軍由於個人原因將離開龍湖,原戰略團隊向CEO邵明曉匯報工作,這只是龍湖高管離職的一個縮影。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梳理發現,包括龍湖前副總裁袁春、副總裁顏建國、上海公司總經理張澤林、南京公司總經理李宏耕均相繼離職。此前,龍湖上海公司更是全部換血,從總經理到各個業務條線老總全數在主動和被動中離職。

在龍湖長達七年的袁春,一度被外界看作龍湖集團五年後下屆CEO的第一人選,但袁春最終“由於個人原因”選擇了離開。從很多消息看,袁春的離職主要是集團將物業服務以及相應的O2O技術平臺交於其全權管理,而並非一些核心業務。

“從去年龍湖提出了更高的規模目標後,龍湖的人員流動就明顯開始加快,跟得上節奏的留下,跟不上節奏的就離開。”一位前龍湖員工評價。

高管的變動對銷售帶來了質的影響,雖然龍湖可售貨值較之前有很大提高,但是銷售金額並未表現得讓人滿意。

“高管團隊的穩定對於房企非常重要,這個涉及管理風格和團隊士氣,一般高管離職都會給企業帶來影響。”一位房企人力總評價。

高管變動同時,龍湖的產品同樣面臨問題。曾經龍湖的形象是豪宅專家,不過近年看龍湖幾乎已經沒有這樣的標簽。

一位龍湖前城市總曾透露,團隊每次擔憂的就是物業交付,一般都會伴隨維權。此前,互聯網一度出現一獨立IP“龍湖維權網”,各地業主均出現各類維權。

同策咨詢一份報告認為,高管人事變動頻繁、產品質量遭質疑、收益質量下降、周轉速度減緩、內增長變慢等,均需龍湖從自身出發,全面調整以達到適應市場的最佳狀態。

組織架構或存硬傷

從很多業內外的采訪看,龍湖的二級管理模式將很大程度影響其效率。

作為一家超過千億的TOP10房企,同類企業均實行總部、區域、城市公司的三級管控模式,而龍湖則沿用之前的總部、城市公司管控模式。

這意味著,龍湖的權力全部是集中到集團,重要審批均需集團拍板。其他公司則把權力下放區域,讓區域有更多的主動權。

“我們以前二級管控的時候明顯發現拿地的溝通效率不夠快,後來改成三級管控後我們區域自主性強了很多,溝通也快了很多。”一家房企高管說。

目前看來,龍湖進入城市超過33個,二級管控難度也開始陡增。這導致了兩個問題,一是集團精力有限管不過來,導致決策效率低下。二是因為管控半徑過長,地方問題各異,集團難以深入了解,更難有效管理。

不難看出,龍湖的權力幾乎全部高度集中在集團層面,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多位龍湖城市總經理選擇離職。

“對於職業經理人而言很重要的是發展平臺,如果沒有良好的平臺和空間,大家都做得不開心。”一家房企城市總告訴記者。

有媒體報道稱,龍湖正在進一步優化這個機制,簡化流程,但是效果如何,可能還需要更多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51

脫歐法案再遇變數,議會要求擁有更大決定權

“脫歐”法案在英國上院再次受挫,議員以366票對268票贊成對“脫歐”法案的最終條款進行一次“有意義”的議會投票。

英國議會上院本周二(當地時間7日)投票要求政府在“脫歐”法案中加入相關內容,以保證議會對英國在何種情況下能夠“脫歐”擁有更大決定權。

而在經過3小時的激辯之後,議員再次修改這份授權梅向歐盟啟動“脫歐”談判的法案。這是英國政府向議會提交“脫歐”法案以來遭受的第二次挫折,但議會網站顯示,當天的投票人數是上院自1993年以來最多的一次表決。

從上月28日期,“脫歐”法案就在英國下院獲得通過,並開始接受上院審議。但是,英國上院的報告認為英國沒有法律義務向歐盟支付大約600億歐元的“分手費”。

而且,英國上議院上周三以358票贊成、256票反對否決了特蕾莎·梅首相的脫離歐盟方案,並提出一項修正案,要求在“脫歐”法案中增加確保在英國生活的歐盟公民在英國“脫歐”後能繼續享有目前的權利。

最新的決定是,議會將有權對政府與歐盟談判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表決,如果議會最終否決該協議,英國將在未能與歐盟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脫歐”。

周二的決定意味著,關於英國“脫歐”,還需要在兩院分別投票通過才行。有一些議員認為,這樣反複地投票會最終否決“脫歐”,但是也有人堅持認為,不管法案是否通過,英國最終還是會與歐盟分手。

另外,有一些議員們對周二的結果表示很失望,表示將會在法案回到下院時再次出擊。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指責部分上院議員是在故意阻礙英國“脫歐”。

按照英國議會程序,經上院議員修正的“脫歐”法案將發還下院繼續討論,上院提出的修正案有可能被下院投票推翻。如果上下兩院始終無法就法案內容達成一致,根據英國《議會法案》,下院有權繞過上院直接通過法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58

油價迎年內最大漲幅!下班快去加油吧

根據國家發改委消息,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今天(4月26日)24時開啟。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4月12日—4月26日),國際油價震蕩上漲。受此影響,國內油價將迎年內第五次上調,汽油、柴油的零售價格也隨之上調。央視財經記者最新從國家發改委獲悉,汽、柴油每噸分別上調255元、245元。

本次油價調整為年內最大漲幅,具體情況如下:90號汽油每升上調0.19元,92號汽油每升上調0.20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21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21元。央視財經記者給您算了一筆賬,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費約10元。

 

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國際油價上漲

4月23日,倫敦布倫特、紐約WTI原油期貨價格每桶分別升至74.71美元、68.64美元,均為2014年11月以來的最高位。平均來看,兩市油價比上輪調價周期上漲5.77%。

調價周期內,諸多因素共同推動國際油價上漲。

①地緣政治沖突升級:針對敘利亞疑似化武襲擊,美國聯合英法對敘利亞實施軍事打擊;5月美國將對伊朗核協議進行審議,對伊重新實施制裁的風險上升;委內瑞拉原油產量也大幅下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推動國際油價上漲。

②全球原油需求強勁:國際能源署在4月最新報告中預計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將增長150萬桶/日,全年原油需求量將達到9930萬桶/日,需求增加好於預期支撐油價上漲。

③歐佩克持續減產:年初以來歐佩克減產執行率不斷提高,主要產油國表示可能進一步延長減產期限至2019年。目前,全球原油庫存不斷下降,供應過剩局面已逐步得到緩解。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預計,短期內地緣政治風險仍將主導國際油價走勢,應重點關註敘利亞局勢和接下來美國對伊朗核協議的立場。如果美國重新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將會推動油價繼續上漲;若上述因素出現緩和,國際油價將會回落,並重回供需主導局面。長期需重點關註美國頁巖油增產,歐佩克減產和原油供需恢複平衡情況。

年內油價變動一覽:5漲2跌1擱淺

經過本次調價,2018年以來,國內成品油調價已呈現“五漲二跌一擱淺”的格局。整體來看,截至本次調價,2018年汽油價格每噸累計上調365元,柴油價格每噸累計上調350元。(記者:平凡武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152

北京社科院:京津冀“微中心”建設須摒棄三地行政區劃限制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今天(5月22日)在京表示,在京津冀區域規劃建設“微中心”,必須摒棄三地行政區劃的限制,進行統籌規劃與推進建設,全面增強“微中心”對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疏解的吸引力。

在當日召開的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研討會上,趙弘詳細介紹了不久前完成了一份《在京津冀區域規劃建設“微中心”,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思考與建議》報告主要內容。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雄安新區首要任務就是要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趙弘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本出發點是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大城市病”。東京、倫敦、巴黎等國際大都市都是通過在中心城外圍建設“副中心”、“新城”、“衛星城”、“業務核都市”等來實現城市功能的分散化布局。

他說,借鑒國際大都市發展經驗,北京治理城市病也必須跳出北京,站在更大空間範圍內,通過非首都功能疏解,實現城市功能的分散布局。

4月9日,雄縣當地人在垂釣。攝影/章軻

4月9日,雄縣當地人在垂釣。攝影/章軻

“什麽是‘微中心’?如何選址?如何規劃建設?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個現實課題。”趙弘表示,在京津冀區域規劃建設“微中心”必須摒棄三地行政區劃的限制,進行統籌規劃與推進建設,全面增強“微中心”對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疏解的吸引力。

他認為,“微中心”建設要著重研究和解決好幾個關鍵性問題。

首個問題是科學選址、聚焦重點,打造“微中心”試點示範,應充分結合京津冀發展現狀,立足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現實需求。

趙弘所帶領的課題組研究認為,“微中心”的選址區域至少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微中心”與北京中心城要保持合適的空間距離,建議在40~100公里範圍內,以滿足“微中心”與中心城之間“一小時通勤圈”的需求;“微中心”的規模要適中,具有集聚增量資源的可開發利用的空間余量,建議規模面積20~3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控制在20萬以內。

此外,“微中心”的選址區域要具有發達的交通條件,近期能通過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等與北京中心城區實現便捷的聯系,遠期最好具備規劃建設專用市郊鐵路的條件與可行性;“微中心”的選址區域要有較好的特色產業基礎與發展潛力,且與北京有較緊密的產業聯系,建議選擇在那些特色產業基礎較好,或者已經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項目的區域,優先考慮規劃建設“微中心”。

“我們認為‘微中心’建設要分階段、有重點的推進。”趙弘認為,近期,在京津冀區域規劃建設的“微中心”數量不宜過多,建議近期規劃5~6個重點“微中心”集中打造,盡快形成設施完備、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專業化發展的非首都功能集中承接地。

“遠期,可結合京津冀整體空間格局的優化以及城市群內優勢產業鏈發展的需要,規劃建設第二批乃至第三批‘微中心’,最終形成以北京為核心、多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特色功能的‘微中心’共同簇擁下的京津冀大都市圈格局。”趙弘說。

另一個關鍵性問題是頂層設計,高標準編制“微中心”建設規劃。趙弘說,“微中心”作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接地、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其規劃建設必須遵循內在發展規律,做好統籌規劃與頂層設計。在京津冀區域規劃建設“微中心”要借鑒日本等國外經驗,由京津冀三地政府及國家住建部、國土部等相關部門,共同研究、聯合成立京津冀區域“微中心”建設推進委員會,統籌指導“微中心”的開發建設、運行和管理工作。

“需要加快基礎與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微中心’的綜合承載力。”趙弘建議,打造以市郊鐵路為重點的“1小時通勤圈”。努力形成以市郊鐵路為重點,以高速公路和城鄉主幹道為支撐的交通網絡,構築起“微中心”與北京中心城區高效便捷的“1小時通勤圈”。

同時,還要適度超前規劃建設“微中心”的水、電、氣、熱及信息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微中心”運行保障能力。重點推進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以及酒店、會議等商務設施建設。

上述課題組還建議,爭取國家和三地政府的支持,加大對“微中心”建設用地指標的傾斜,優先滿足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項目的用地需求。研究制訂加快京津冀區域重點“微中心”開發建設的意見,力爭從土地、資金、公共服務等多方面,對“微中心”給予相應的政策優惠。如,對疏解類項目主體給予成本補償、經營過渡期資金補償等支持;設立京津冀區域重點“微中心”投資建設基金,用於支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及非首都功能疏解類重點項目建設。

課題組還建議,引入和嘗試PPP模式,發揮國內知名特色產業投資運營商、綜合服務運營商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私營企業等與政府部門進行合作,共同推進“微中心”開發建設。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60

EIA原油庫存降幅遠低於預期 美油由跌轉漲0.2%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5月3)公布的數據顯示,EIA原油庫存下降93萬桶,降幅不及預期,數據公布後,美國原油期貨短線一度跳水0.70美元,回吐日內全部升幅,觸及一個月新低47.30美元/桶,之後跌幅迅速收窄,目前已經轉為上漲,報47.76美元/桶,漲幅0.21%,布倫特原油漲0.48%,報50.70美元/桶。

EIA報告,截至4月28日當周,除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減少93萬桶至5.278億桶,降幅0.2%,此前市場預期下降291.40萬桶。

EIA汽油庫存增加19.10萬桶,預期增加165.56萬桶;EIA精煉油庫存減少56.20萬桶,預期增加160.86萬桶。

EIA報告上周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增加12.8萬桶至929.3萬桶/日,連續11周增加且繼續維持在900萬桶/日關口上方。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邁克爾·維特納(Michael Wittner)稱,如果產油國每天維持超過120萬桶的減產,那麽工業化國家的原油庫存在第二季度將下降至平均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