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顛覆豆漿做法20分鐘創380億市場

2010-11-08 TCM




一把大豆、一杯水倒進機器,再按下一個按鈕,二十分鐘後變成一杯熱騰騰的濃純香豆漿,全自動化的豆漿機改變了中國十三億人生活,創造了一家公司一年銷售兩千多萬台豆漿機的市場,光是去年營收就達到新台幣三百八十億元。

以往,喝一杯豆漿要前一晚洗豆、泡豆到隔天天亮,一早再起來磨豆、打豆,過濾後加熱,還得守在鍋邊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免得結糊燒焦,前後要八個小時。即便豆漿從漢朝到現在,已經問世超過兩千年,但仍然無法像咖啡,透過西式咖啡機便利的進入一般家庭生活。

為夢想,燒冷灶十二年! 要像日本把電子鍋做到極致

但有一個人改變了豆漿兩千多年來的歷史,他是九陽董事長王旭寧,他發明了全球第一台全自動豆漿機,二十分鐘從乾大豆變成熱豆漿。二○○八年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爆發,豆漿取代牛奶成為中國人攝取蛋白質的來源,在中國更加蓬勃發展。

那一年,九陽豆漿機成為全中國最火熱的產品。同年年底,九陽市值一度超越TCL、青島海爾等中國家電集團龍頭,以人民幣一百三十億元的總市值,一度攀上了中國市值第一大的家電企業,九陽也創造了二十二個身價超過新台幣五千萬元的富豪,王旭寧身價更一度超越新台幣百億元。

但成名之後的王旭寧低調保守,這是他第一次接受媒體面對面獨家專訪,地點竟是在台灣,他首度談如何把豆漿機從夢想變成實際。

一九九四年,王旭寧成立九陽公司,開始生產九陽豆漿機。他說,那個時代大陸喝豆漿,主要在食堂,很多單位都有食堂,但後來食堂慢慢沒落,食堂沒有了,豆漿也跟著沒有了,街頭豆漿店不普遍,飯店也不刻意提供豆漿,豆漿逐漸變成非普級化食物。

外在的環境也開始轉變。中國改革開放後,西式飲食開放進入中國,例如台商的上島咖啡、真鍋咖啡都在一九九○中後期陸續登陸,當時在中國要喝咖啡才時尚,喝豆漿被認為落伍與不時尚。

因此,挑戰最大的,除了他早期生產的機器非常粗糙,更困難的是,王旭寧身處逆勢,市場並沒有給他大好的機會。

但是他卻堅持理想燒冷灶,每隔兩、三年就把豆漿機革新一次,甚至,不把豆漿機當家電賣,而在中國到處推銷喝豆漿的生活。

這 一條路有多漫長?答案是十二年。今年六月,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在北京首次發表中國豆漿機行業報告。報告這樣評論王旭寧,九陽在一九九四年就開發出全球第一台 自動豆漿機,但直到十二年後的二○○六年,整個豆漿機行業總體規模仍然很小,每年增長緩慢,且幾乎由九陽一家在孤軍奮戰。

回想這段路,王旭寧說,那時候豆漿機不好賣,九陽的賣場推銷人員平均要花四十分鐘解說,才能賣出一台豆漿機,大多的時間都花在解說上。

中 國中大型家電公司超過百家,只有九陽在豆漿機這條路上獨行十二年,他看中什麼?他說:「有兩個現象是我們學習的,第一個是日本的米飯,日本對米飯的追求, 你可以說最好的大米是在日本,最好的米飯也是在日本,日本人對米飯的追求真是大到一種極致啊,再來就是義大利的咖啡機,那種傳統的咖啡機,也是做了好幾十 年。」

日本人把電子鍋做到了極致,成為日本家庭必備,也走向世界各個米食國家,義大利咖啡機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主流的咖啡機。

為研發,委外製造! 省了成本,和碩也是代工夥伴

王旭寧說:「夢想奮鬥的過程,反而不覺得太苦,如果你做你喜歡做的事情,特別是為理想在做的事情,你是幸福的,哪怕是吃點苦。」

但要把豆漿機變得跟日本的電子鍋、義大利的咖啡機並不容易,他第一次透露,九陽豆漿機發展,台商其實是關鍵。他說,九陽剛創立資源有限,最早透過台商的浩瀚科技代工製造,現在華碩集團的和碩也是代工廠商之一。到今天,九陽自己的工廠仍只是一座把零配件組裝起來的組裝工廠。

王旭寧說,把零配件發給代工廠做,這樣可以節省成本、專注於創新與研發。他接著說,其實連智能溫控設備的晶片,也是台商做的。

跟王旭寧打過高爾夫球的特力集團董事長何湯雄這樣分析王旭寧,有些人打高爾夫,雖然打得好,但動作很奇怪,但王旭寧姿勢非常標準,每個動作都做到非常完美,可以看出王旭寧的個性-專注且要求嚴格。

為創新,革自己命! 平均每個零件有兩個專利

王旭寧把精力專注於開發與創新,製造委外。他說,一整個九陽四千多名員工,研發部門的人員超過一千人,分為三大部分,第一個部門負責研發明年產品,第二部門負責研發未來兩到三年的產品,第三部分負責研發未來產品。

這麼多人在幹什麼?簡單的說,王旭寧革自己的命,打敗自己的創新,例如九陽豆漿機最獨特的發明是五穀精磨器,可以把大豆吸到精磨器內產生碰撞,搭配鈍刀打碎,王旭寧分析了當初開發豆漿機的構想,他說,豆子不是被利刀切碎的,而是撞破的,這樣打出的豆漿因此可以更香。

但是,問題來了,這樣打豆之後,豆渣會留在精磨器上,趕時間的人或家庭主婦就抱怨豆渣清洗麻煩。這是矛與盾的問題,又要香又不要豆渣,很難兩全其美。

但王旭寧卻連矛與盾都想辦法要化解,他又開發出不需要精磨器,照樣用鈍刀把豆子打碎,而且更高轉速,連豆渣都打到沒了。這也讓九陽一個原本獨步全中國的精磨器創新技術,被革命掉了。

一台小小的豆漿機,全部零配件加起來不到一百個,王旭寧十六年把它革新了十一次,他說,到目前為止有兩百多項專利,而且還在繼續增加中,平均下來每個零配件有兩個專利。

把豆漿機的創新與改進做到極致,這樣的個性引導九陽稱霸中國豆漿機市場。王旭寧說:「這是我的生命,這是我對產品的熱愛,」一絲不苟的精神,就連打豆漿的二十分鐘過程中,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其中變化,也有他的堅持。

原來豆子加水在豆漿機中,要等八分鐘加熱到攝氏八十六度,機器才會開始打豆,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為何要堅持這個溫度?特力品牌經理匡彥語說,攝氏八十六度是大豆釋放出營養跟美味的最佳溫度。

再對比傳統豆漿製造方式,大豆磨汁跟加熱是分開兩道工,王旭寧堅持最佳溫度才打豆,難怪豆漿機也能打出好喝的豆漿。

王旭寧說,九陽豆漿是從頭到腳都有技術的突破。因此,當比九陽更大的公司也投入豆漿機市場,但九陽卻能抓住七成以上市占率,並且始終獨占高階市場,主因就是豆漿機的專利,被九陽緊緊抓住。

中國家電業界有句話這樣說,想打敗九陽豆漿機,除了再造一個圓(指全新的產品),否則是無法突破九陽的專利網。

除了專利,對於中國家電公司來說,豆漿機可能是眾多產品線之一,但對於王旭寧來說是全部,他不把豆漿機當小家電賣,而賣生活與文化,這也是他致勝關鍵。

為顧客,聽抱怨不苦! 主動讓主婦打南瓜幻想成真

他回憶十六年前九陽剛開始推出豆漿機時,刊登一千字左右的廣告,前面八百多字全部都在說明喝豆漿的好處,最後面才介紹九陽出了一款豆漿機。

一 路走來,他打的是豆漿生活牌,並為老顧客成立九陽健康俱樂部,一起分享做豆漿的好處。王旭寧並親自參與俱樂部的活動,聽買家的意見,有老顧客反應豆漿機不 好清洗,容易燒糊、還有豆渣,又有些家庭主婦天馬行空的幻想,建議九陽的豆漿機除了打大豆之外,能不能也打南瓜等等更多的健康食材。

「當我知道消費者在九陽櫃台上,或在有些座談會上,他告訴你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你會發現你很痛苦,」王旭寧坦言,但痛苦卻成為九陽創新的動力,他親自參與研發,他說自己最大的樂趣就是跟研發人員一起投入研發。

原本只是家庭主婦的想像,如今新一代的九陽豆漿機真的可以打南瓜。接著王旭寧又把九陽健康俱樂部概念延伸,在中國各地開起豆漿生活館,據點達一千三百多個,賣的不是豆漿機,而是宣傳豆漿生活。就像賣釣竿的,不賣釣竿而是教人如何釣魚。

甚至到東北找好的大豆,從豆漿機往上游發展非基因改良大豆的種植,讓九陽不止賣豆漿機,也賣大豆。

從實際面來看,王旭寧每年給九陽的行銷預算做配比,三分之一宣傳豆漿機,三分之二是宣傳豆漿生活。當別人看到豆漿機市場好,一股腦投進這個市場,卻沒長期耕耘顧客心理,當然難以競爭。

在我們採訪過程中,王旭寧也極少聊豆漿機,卻是滿嘴的豆漿經,從大豆歷史談到了世界主要產地,接著是又談起了兩千多年前,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漿,接著往下產生了豆腐等產品,影響了中國人這麼多年……。

他說著說著,竟提起了台灣的大同電鍋。他說,聽到台灣人出國帶大同電鍋的故事很感動,他的目標就是當中國學子出國留學的時候,帶到國外的是九陽豆漿機,因為他的夢想就是把豆漿生活融入現代中國人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小小豆漿機,有200多個專利

溫控與加熱專利約17項 智慧不沾黏溫控技術、環繞立體加熱技術等

熬煮專利約6項 文火熬煮技術等

粉碎技術專利約49項 五穀精磨器、小空間精磨器、無網簡易粉碎技術等

粉碎技術專利約49項 五穀精磨器、小空間精磨器、無網簡易粉碎技術等

其他專利約20項 按鍵或小零件等

資料來源:九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2

林適中在不斷顛覆後 了解投資真理 專注財報淘金叛逆小子找到富一生心法

2011-5-23  TWM




從家人眼中不學無術的叛逆小子,到身價上億元的股市大戶,最高文憑是一紙「國中畢業證書」的林適中,在茫茫股海中找到人生舞台,憑藉著摸熟自己看好的股票,累積至少逾二億元身價。

撰文‧林心怡、歐陽善玲

「念書的時候,我是個很讓父母頭痛的小孩。」外表斯文、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個十歲的專業投資人林適中,講話慢條斯理,絲毫看不出天生反骨的性格。頭腦 靈活的他當年考上師大附中後,耽溺於玩樂,高二那年還因無照偷騎機車發生車禍,導致骨折無法上學,最後因功課跟不上而休學。

「當時看到同學都在準備聯考了,自己還要重讀一年,覺得面子掛不住,乾脆選擇在家自修,以同等學力報考大學,竟也順利考上海洋大學航海系。」林適中笑著 說,「念不到幾個月覺得混不下去了,乾脆辦休學降轉物理系;眼看成績又快不行了,之後轉學落腳在淡江國貿系;最後我大學依舊沒畢業!」原來年輕氣盛又愛玩 的林適中,大二學期結束前,眼看可能有被退學的危機,乾脆辦休學先去當兵。退伍後,林適中並沒有重返校園,而是出社會工作。

蹉跎歲月:年輕氣盛又愛玩求學之路顛簸、工作更換頻繁 無定性但正如他顛簸的求學歷程,踏入社會後的工作資歷依舊一波三折。「還記得當時有三個行業正在起飛階段,就是保險、地產和證券業,而我選擇了保險業。」 但一年後,卻因直屬長官虧空公款,整個單位遭公司解散。之後與友人合夥賣過便當,當過房仲業務,也都無法長久。

一九八九至一九九○年期間,林適中還曾先後在兩家券商任職研究員,但工作資歷前後累積仍不足一年的時間。「在那個台股主力盛行的年代,證券公司的研究員不 像現在要到上市櫃公司去拜訪,大多是幫主力、金主整理有用的資訊,當時年輕氣盛,常與長官、同事理念不合,加上自己股市投資獲利不差,後來也就乾脆辭職不 做了!」即使當時已年近三十歲的而立之年,林適中依舊相當隨興地辭去工作。

「談到投資台股始末,要從一九八七年還沒進券商前說起,當時我媽很擔心我不務正業,進而央求我爸傳授我一些做股票的訣竅。」林適中笑著說,其實父親原本也 只是位薪水微薄的公務員,憑藉著台股操作得宜,賺到了數桶金,是親戚們眼中的「投資理財達人」;但身為家中長子的他,卻是家人眼中「沒什麼定性」的頭痛人 物。

「還記得當時父親給我五十萬元當投資台股的本金,要我邊看邊學,當時大盤指數約正處於漲升的階段,在行情好、運氣又不錯的情況下,我進場大概一周就獲利二 ○%,五十萬元很快就變成了六十萬元。」一出手就嘗到甜頭的林適中,產生了「台股錢很好賺」的錯覺,正因當時投資股票全憑感覺,沒花太多時間在充實股市投 資的專業素養上。所以當台股反轉,大盤指數從四千點崩跌至二千點時,馬上虧損逾六成,不但獲利全數回吐,就連本金也僅剩十幾萬元。後來他只好硬著頭皮再次 向父親伸手要錢,湊足了五十萬元準備東山再起,同時有長達二年的時間,他每天至少用一小時的時間,向父親請益台股操作的實務經驗,父親是他生命中第一位貴 人。

人生轉折:父親過世、投資失利沉潛自省不再融資 改賺大波段行情在這段期間林適中還出了一場車禍,但竟意外為他奠定了投資台股專業知識的基礎。「還記得那次摔得跟豬頭一樣,腿斷了、女友也跑了,哪都不能 去。只好在家閉關一個月,把當時熱銷,由張齡松所著的《股票操作學》詳細地『K』過一遍,也開始對技術分析有了系統性的基本概念。」林適中笑著說,後來他 除了廣泛閱讀相關書籍外,每天還會剪貼個股行情表,研究每檔掛牌公司走勢,追逐強勢股,加上用融資拉大投資槓桿,再次以五十萬元投資的他,短短二年的時 間,就賺到六百多萬元,之後才進入券商當起了研究員。

只是股市多變,投資永遠有新的功課要做。「九四年時,父親過世,同一段時間裡,我手上的股市操作資金也僅剩下二百萬元。」痛失至親,再加上過度融資、景氣反轉,資產大幅蒸發,林適中曾有一年多的時間,躲在朋友的工作室裡充當氣功師助理,靜心沉潛,期待重新出發。

九五年,心境歸零後的林適中,利用手上二百萬元本金再度投入股市,二年就滾出了二千萬元的獲利。此時,林適中更遇到生命中另一位貴人,也就是當時鑫報投顧的協理劉仁天。

「還記得我們在券商相識的隔天,他就冒著交淺言深的風險,告訴我不該做丙種、融資壓到滿水位,這樣太貪心,很容易血本無歸!」經過此番提醒,林適中開始自 我反省,前幾次大起大落的賺賠經歷,都怪自己太貪心;也總想著就算失敗了還有父親當靠山。但如今情況不同了,他必須更加重視風險控管。

九七年,有了前輩的提點,林適中不再像以往頻繁地在台股殺進殺出,也不運用融資等拉大槓桿的操作策略,改以研究好一家公司的產業趨勢與公司基本面,搭配技術面觀察後,再予以重壓,賺取大波段行情的方式,後來果真成為他財富不斷累積的獲利關鍵因素。

「既然要重壓投資,當然得摸透這家公司的基本面與未來成長性。」在林適中的眼裡,要重壓一檔股票,必須掌握幾項原則。首先,先研究該產業基本面是否具備成 長趨勢,比方說競爭力是否優於同業,公司每年EPS(每股稅後純益)成長率是否可達一○%至一五%,尤其是EPS逐季創新高,且未來三至五年獲利成長率可 望持續成長,甚至呈現逾三成的爆發性成長,都是值得留意的投資標的。去年他在五十幾元發掘的上銀,還有近期在六十元附近布局的巨路,都是承襲這樣的挑選邏 輯。

東山再起:找到成功投資邏輯研究基本面配合技術面 締造經典戰役以近期布局的巨路為例,林適中分析,該公司是具備自動化設備概念的程控廠商,隨著相關程控設備的墊片成功開發,該產品毛利率可達四○%,但綜 合公司原有產品個位數的毛利率,未來平均毛利率將在二○%左右。而搭上中國提升商業效率所需的自動化設備需求題材,未來三至五年獲利成長率可望超過三成。

其次,林適中認為,想要獲利一倍,布局股價本益比最好不要超過十倍;但如果發現一家公司股價剛超過十倍不多,未來本益比又有二十倍的價值,依然值得布局。

例如巨路今年EPS至少六元,若以目前股價六十八元附近來看,本益比十一倍,以未來目標價可望上看三位數來看,就是值得布局的標的。

「我偏愛股價技術面盤整多年,打過大底,籌碼乾淨的公司,且在市場尚未聚焦前,逢低布局,等待股價發動行情。」林適中笑著說,從技術線形來看,巨路也符合打底完成,進入帶量上攻的多頭走勢。

的確,攤開林適中近年來最經典的戰役,均是相同的選股邏輯。二○○四年,他重壓中菲行一萬張,長線投資二年多,賺進超過一倍的獲利。原來,他早就觀察到中 國市場經濟活絡的長線趨勢,物流貨運需求正處於起飛的階段,而當時深入布局中國貨運承攬產業的中菲行,正符合林適中「產業趨勢向上,未來獲利成長性佳的特 性」。

當時中菲行本益比低於十倍(約八倍左右),股息殖利率八%等數據,讓林適中進一步積極地詳閱公司的公開說明書,從速動比、流動比等財報數字檢視公司的財務狀況後,決定伺機介入。

林適中分析,中菲行在○六年前五年的長期平均股價,大約在十五元上下,從技術線形來看,已打了一個三至五年的厚實底部,浮額清洗乾淨,且持股大多集中公司派,籌碼相對安定,加上股價基期也相對較低,讓林適中決定開始牛刀小試。

從百餘張、千餘張,到最後取得一席董事,林適中勤於蒐集公司相關的報導資訊,勤於檢視公司的月營收變化之外,還向公司毛遂自薦,表明自己是持有公司數千張股票的股東,不但勤問資訊,還提出拜訪公司的要求。

未來方向:培養信心、找對時機看好自動化及軟硬體 未來留意商管效率「還記得中菲行的人帶我參觀公司時還有點難為情,因為當天股價跌停僅十五元多,但我卻告訴他,我認為公司有四十元的價值。」林適中笑著 說,當時領他參觀公司的中菲行員工,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然而,數字會說話,從○四年林適中以十六、十七元成本布局,至○七年中菲行股價最高來到五 十七.六元,可以看出中菲行後勢股價,充分反映其當時強勁的基本面,也證明了他精準的眼光。

「習慣從眾多訊息中去蕪存菁」,是林適中平日尋找潛力股每日必修的功課。例如,他會定期與投資同好意見交流,或參加相關講座,廣泛蒐集資訊後,再透過自我 判斷系統,從中挖掘投資靈感,收斂選股方向。「像先前在投資論壇上聽到一個觀點,講中國大陸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加,經過仔細分析、思考後,也成為 我發掘投資方向的養分。」針對台股後勢看法,林適中依舊看好具備中國收成的概念股,他認為在中國勞工薪資成本不斷提高下,隨著企業追求提高商業化效率,並 以自動化設備取代勞動成本,已是大勢所趨。其中,自動化設備是硬體的呈現,以近來獲利持續攀升的上銀為例,就是自動化設備元件商,而工業電腦則是自動化設 備軟體的呈現,未來爆發性同樣值得期待。

再看工業電腦主要廠商近期表現,包括飛捷、巨路、凌華,近幾年皆有資本支出持續擴張的動作;尤其到今年,即將進入出貨巔峰期,就代表景氣仍持續扶搖直上。林適中認為,未來最紅火的投資標的,將聚焦在可提升中國商業管理效率的產業。

「挑股票就像追女友一樣,總得徹底了解,耐心相處,才知道誰最合適,交往後還得持續關心,才能保持最佳狀態。」林適中笑著說,在投資一家公司前,他總會耐 心地花時間檢視財報,用一整天蒐集資料、詳閱技術形態,經過不斷地交叉比對才會出手,有了強烈的投資信心,在對的時間進場,要成功獲利只是時間長短的差別 了。

出生:1961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前中菲行董事

學歷:大學肄業(國中文憑)

林適中的投資心法

1.

研究趨勢向上的產業,CEO有誠信,公司專注本業投資,不投資業外。

2.

只買未來3~5年獲利成長的公司。

3.

挑選龍頭股或具備產業競爭優勢的公司,並精讀財報。

4.

挑選EPS年成長10~15%的公司,若能搭配現金殖利率逾5%尤佳。

5.

介入時點本益比最好低於10倍,但獲利起飛者則享有較高的本益比。

6.

選擇技術面打底完成,籌碼洗淨的時間點做布局。

目前看好的標的:

巨路(6192)

看好自動化設備概念,巨路研發出高毛利產品,獲利大成長,具備中概收成題材。

飛捷(6206)

看好工業電腦受惠中國企業自動化設備需求增加,飛捷利基產品獲利成長性高。

上銀

(2049)

看好中國企業追求提高商業化效率,及自動化設備硬體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10

東元集團會長打造台灣摩斯米漢堡王國 黃茂雄 顛覆「低價高速」鐵律的祕密

2011-12-05  TWM




擁有台灣摩斯漢堡的「安心食品」,即將在十二月十五日上櫃,將摩斯漢堡引進台灣的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回顧台灣摩斯發展二十年來的甘苦,也分享台灣摩斯成 功的三大祕密。

撰文‧林讓均

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為了旗下即將掛牌的「安心食品」,不僅以「安心食品董事長」身分親自出席法說會,十一月二十八日還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暢談他經營 摩斯漢堡二十年的心路歷程。

「哎呀!你們不要混淆了,只看到我做餐飲,別忘記我也是搞電器的!」見到大群擁上前來致賀的賓客、法人與媒體,七十二歲、身形依然挺拔的黃茂雄,就怕大家 忘了他也是國內電器大廠「東元」的集團大家長,笑著發起牢騷。

也難怪大家要視他為新一代的「餐飲大亨」,去年安心食品創下EPS(每股稅後純益)七.九一元的新高紀錄;而自從今年元月安心食品上興櫃,這一年來安心的 股價一直高居前三名,甚至曾經坐上興櫃股王寶座,一舉一動都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今年,法人預測安心食品又幾乎賺進一個股本,前三季的營收約新台幣三十億 元、EPS已達到六.二二元,全年EPS預估應有八元。

現在說來風光,但今年剛慶祝「在台二十周年」、一年可以銷售三千六百萬個漢堡,在國內速食業界地位僅次於麥當勞的摩斯漢堡,也走過一段艱辛路程。

祕器一

快速展店 衝高在台市占率摩斯漢堡引進台灣之後的第一個十年,幾乎年年虧錢,一直到第十四年才正式轉虧為盈,總算彌平之前虧損。難道黃茂雄沒想過關門收掉?「絕對沒 有!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看到餐飲業的未來性!」黃茂雄堅決地說。當初公司慘澹經營,原始股東不願增資,他就算自掏腰包吃下股份,也不願意認輸。

除了深信美食水準將隨著國民所得水準而提高,加強黃茂雄信念的,還在於日本摩斯漢堡創辦人櫻田慧。「當初櫻田慧以二.八坪店鋪,三個人的克難資源,一路做 到現在全球超過一千六百家店的規模,一路吃了多少苦,他還不是成功了!」現在一談到摩斯,黃茂雄必定提起櫻田慧和他的摩斯創業史《勇敢做大夢》一書。

他說,二十多年前在日本吃到第一口摩斯漢堡時,就興起把米漢堡引進台灣的念頭,只是當初台灣已有十五個人排隊要和櫻田慧談代理權,黃茂雄等於是「拿到第十 六張(等候的)號碼牌」;沒想到,最後由非餐飲業背景的黃茂雄勝出,理由正是黃茂雄日文流利、且與櫻田慧同是日本青年總裁協會的成員,兩者各層面的溝通都 無礙。

黃茂雄大笑說起這段往事。後來憑著兩人交情,櫻田慧不僅答應合作,日本摩斯還出資入股「安心食品」,等於用行動力挺黃茂雄。

黃茂雄感念地說,「日本摩斯漢堡給我們很大的支援,很信賴我們。」但櫻田慧也沒有看走眼,目前台灣是全球摩斯的模範生,不僅掌管的店數占全球摩斯海外店數 的八成,而且也最賺錢,「日本摩斯總部賺權利金,又入股台灣三成,每年領股利,怎麼打都是穩賺不賠的算盤!」同業分析。

然而,當年卻不是一開始就開順風車,第一個爭執點,就引爆在到底台灣摩斯要採「加盟」或是「直營」。黃茂雄堅持直營,認為這樣才能「全面品管」,與來台協 助展店的副總櫻田厚(現為日本摩斯社長)爭執不下;櫻田厚甚至跑去向叔叔櫻田慧告狀,他主張只有靠「加盟」,才能短時間內快速展店。

當然,黃茂雄後來贏了這場爭辯,至今安心食品所掌管的台灣、廈門與澳洲共二二二家的摩斯店面,全部都是直營模式。而讓台灣摩斯快速展店的推手,其實是今年 四月甫回鍋擔任摩斯漢堡總經理的袁世民。○二年,時任台灣連鎖加盟協會祕書長的袁世民被黃茂雄挖角,展開「百店計畫」;短短兩年之內,就把台灣摩斯停滯在 四十二家的店數,一舉衝高到一○六店。

摩斯漢堡藉著快速展店,連帶拉抬摩斯漢堡在台的品牌知名度與市占率,達到經濟規模,這正是摩斯漢堡成功的第一個祕訣。

「麥當勞等龍頭除了習慣在黃金地段展店之外,還動輒開出一百至一五○坪的店面;反觀摩斯漢堡卻多選擇在社區內展店,且坪數平均只約五十到六十坪,資本投入 就比別人省了一半以上,而這也是他們能快速展店的主因!」台灣服務業協會祕書長李培芬分析。

事實上,台灣摩斯是承襲日本摩斯「二等地」的展店哲學,認為在社區內扎根,才能培養忠誠的客群,所以前十五年多在社區型的地點展店,近年才把店開往高鐵與 各城市的黃金商圈。

祕器二

現點現做 在同業中做出差異化摩斯漢堡能成功在台擘建出米漢堡王國的第二個關鍵,則在於「差異化的產品」,這項特色也讓摩斯漢堡顛覆速食產業「低價快速」的鐵律。

相對速食同業,摩斯其實「比較貴又比較慢」,不僅客單價比同業高出約十元,而且等候時間平均五分鐘,高於同業的兩至三分鐘。「因為摩斯的產品都是『現點現 做』,難免要等比較久一點!」黃茂雄解釋。

黃茂雄對美食很堅持,他再忙都會試吃新品,大家知道他嘴挑,只要他說好吃,就一定沒問題。他很注重地域差異,例如日本的米漢堡醬汁比較甜,但來到台灣,醬 汁就來得鹹一些;而到了廈門,漢堡尺寸則比台灣來得大。

台灣摩斯第三個成功的祕密,則藏在獨步速食業者的「三合一」綠色產銷鏈,在這方面,黃茂雄次子、摩斯漢堡執行副總黃尚仁是重要推手。

「所謂『三合一』是指,生產履歷、契作農場與在地食材,我們的食材大約有八成是來自台灣本地,盡量縮短食物里程!」○六年到摩斯任職的黃尚仁,一上任就接 手推動生產履歷,並且為了尋找契作農場,親自逐一拜訪農家。如此「搏感情」的結果,卻經常換來農家一句「雖然你很有誠意,但還是交交朋友就好啦!」

祕器三

「三合一」 綠色產銷鏈獨步同業一路走來,終於讓他找到幾戶「換帖」的農家,例如雲林麥寮的「川聖」公司,就供應台灣摩斯近七成萵苣、高麗菜與檸檬等食材,幫摩斯的契 作面積高達十公頃。「我們的要求很嚴格,就連萵苣菜葉的脆度、牛番茄的硬度都要測量,不合格是不能入菜的!」黃尚仁笑說。

「綠色採購的成本高是值得的,因為這幫助摩斯打造『最不像速食業的速食業』形象,也是唯一『賣健康』賣得最有說服力的速食業者!」李培芬觀察。

站穩台灣市場後,黃茂雄瞄準全球市場。

台灣摩斯向日本總部爭取到大陸華東地區「六省一市」、澳洲市場經營權。今年三月才前進澳洲的台灣摩斯,已經在當地開出三家店,預計明年拓展至十四家,由黃 尚仁領軍。

而身負快速展店任務、大半時間都坐鎮廈門的袁世民說,目前廈門展店已有九家,預計年底大陸會達二十家。

那麼,中國市場何時回本?「會長不會給我太多時間啦!」袁世民促狹地看向一旁的黃茂雄說;「二百家店不用再花到二十年。」黃茂雄則強調,「未來二、三年是 衝刺期,對前進大陸市場很有信心!」回顧台灣摩斯一路走來的二十年甘苦歲月,嚴格的黃茂雄對經營團隊表現,只說「還好,可以再更進步。」並感性表示:「我 們要reset(重新啟動),回到當初創業的起點,要有更多新作法與新思惟!」「台灣摩斯上櫃只是圓小夢,我們的大夢是登上世界舞台!」聽來就像是黃茂雄 對自己下一個二十年的承諾!

安心食品

創立時間:1990年 資本額:2.42億元董事長:黃茂雄 經營內容:連鎖速食業目前店數:222家(台灣210店、廈門9店、澳洲3店)

員工:4791人

主要股東:光元實業(33 . 53%)、日商魔術食品(30 . 31%)、安台國際投資(12 . 31%)

逐年走高

安心食品近四年營收與獲利表現年度 營收(億元) EPS(元) 店數2011 30.00 6.22 204 2010 33.99 7.91 184 2009 29.33 5.01 160 2008 26.34 4.42 146 註:2011年為前三季數據資料來源:安心食品財報、法說資料

坐二望一

摩斯漢堡台灣店數僅次於麥當勞

排名 品牌 店數

1 麥當勞 353

2 摩斯漢堡 210

3 肯德基 125

4 漢堡王 41

資料來源:本刊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65

發現顛覆性商機的四種途徑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20793539151/

青蛙思考

LukeWiliams

青蛙設計公司(FROGDESIGN)

人 們常常說:「蘋果公司根本就不需要作消費者調研。」這句話通常會被作為反駁各種「需要作市場調研」觀點的開場白。而事實上,蘋果公司的設計人員也會進行相 關的市場調研,只不過他們所做的這種市場調研不是你能夠從消費者行為學的教材中找到的那些傳統的調研方式。蘋果公司所做的市場調研是對其產品被使用時的一 種非正式的、即興的敏銳觀察。是否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與天賦無關,關鍵在於意識。

意 識的關鍵在於,關注你周邊的文化、社會結構以及明確你的創意所服務的對象。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意識方面的體驗。例如,當你決定購買一輛黃色的MI- NICooper汽車時,你就會開始四處留意這款車。當然,在你決定購買此款車前,這些車就已經在那裡了,不同的是你現在才開始意識到,並開始關注它們。

恐懼緣於不可感知

關於消費者在蘋果商店中與蘋果筆記本電 腦互動的情況,喬納森。維,蘋果公司的工業設計高級副總裁,是這樣描述自己的觀察的:「消費者在蘋果店中更注重的是親身接觸的體驗感受,他們從不介意通過 移動或者觸摸這些電腦來體驗」。這一觀察讓喬納森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人們對於可感知的東西是不會產生恐懼感的,然而,一旦對某些東西或者事物產生了 恐懼感,那就絕不會想去觸摸它了。」

對 蘋果公司來說,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商機,通過科技在消費者和蘋果電腦之間建立了一種直接的接觸體驗,從而帶給消費者一種實實在在的掌控感。我們再來思考一下 關於「人們對於可感知的東西不會產生恐懼感」的說法,這是一種只有通過消費者與科技的互動來仔細觀察才能夠得出的結論。為了培養洞察力、發現商機,你需要 仔細地觀察消費者在體驗時的真實表現,並善於抓住他們真情流露的那一瞬間,而不是只聽消費者敘述自己的感受。

為什麼說這點非常重要呢?這是因為僅僅為了顛覆而顛覆是毫無意義的。很多假設之所以最終停留在假設階段,而沒能成為現實,並不是因為假設太荒唐,而是因為顛覆的益處並沒有被很清晰的體現出來。換句話說,缺少的並不是創意,而是消費者的視角。

要 想真正具備洞察力,就需要掌握這點:將自己置身於消費者的世界中,從他們的角度去觀察他們眼裡的事物到底是什麼樣的。關鍵在於觀察,而不是聽說。我們應該 從假設所處的現實環境入手,看看誰在那裡?他們需要什麼?什麼能夠刺激他們去購買?只有站在消費者角度去思考這些問題,才能夠將假設轉化為切實可行的商 機。

歸納起來就是:假設引發了觀察,觀察錘煉了見解,見解孕育了商機。

我究竟在尋找什麼?

我 經常聽到人們在市場調研時常會問一個問題:「我正在尋找什麼?」而對此問題最普遍的回答是:「這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但很遺憾,這個答案在多數情況下 都是不正確的。商務人士所接受的教育要求他們只需要關注問題,即那些運作不正常的事情,然後解決問題。這些人的座右銘是:如果一切正常,就無需去解決。

最成功的經理人通常都是那些能夠快速找到關鍵問題,善於分析複雜數據,然後通過敏銳的思考得出解決方案的人。大多數經理人都成了這方面的專家,他們在物質獎勵下(一般是業績獎金),會盡快的解決問題。歸根結底,我認為大多數調研者的目的就是試圖找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但 是這樣一來,那些調查者的思維就會被「要找出重要問題」的觀念所限制,以至於做調研時完全忽略了其他事物。由於問題本身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去「發現問題」 往往看上去是一項更容易完成的工作。然而,消費者的不滿也是顯而易見的,即使是調查者作為一個局外人,也很容易對此感同身受。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那些貌 似正常的細微之處恰恰就蘊含著大量的創新機會,雖然人們一直對這些看似正常的地方有所抱怨,卻從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它們經常會被人們所忽視,因為這些情況 很久以來一直如此,從未改變過。

「小毛病」:

因為太微小而容易被忽略

想 一想刷房子用的簡陋的塗料桶吧。多年以來,當人們打開塗料桶時,都是用螺絲刀撬開上面的蓋子,一直如此,從未改變過。但是,現在荷蘭男孩油漆公司 (DutchBoyPaint)推出了一種名為「Twist&Pour」的塑料製成的塗料桶,其特點是使用者可以輕鬆擰開桶蓋,並且桶上還配有一 個特製的壺嘴,解決了傳統塗料桶倒出塗料後的滴撒問題。另外,通過塗料桶上的壺把,使用者還可以控制所倒出的塗料量,有了壺把也方便使用者攜帶。荷蘭男孩 油漆公司的營銷總監亞當·察夫說:「來自消費者的反饋說,這種塑料容器是一種包裝上的創新,早就應當有人想到這個方法了。」這個例子說明,大家以習以為常 的做事方法(如用螺絲刀撬開塗料桶)可能遠不是最理想的方法。

所以,你應該將時間用在尋找並解決那些不是問題的問題,即所謂的「小毛病」上,而不是去關注那些所謂的大問題。這些小毛病並不像那些「大」問題那麼顯眼,但通常都是人們感覺不方便、一直在抱怨的、微不足道的事情,因為大家經常會忽視這些地方,所以很難發現。

在調研時一定要做到目標明確,這樣就更容易發現那些小問題,下面列出四種特定類型的「小毛病」:

權宜之計

這 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看起來似乎快速有效,但治標不治本,其作用只是有針對性地解決某個問題所顯現出來的弊端,而無法徹底的解決問題。實際上,採取權宜之計這 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很危險的,因為問題所反映出來的弊端一旦被消除之後,人們可能就會喪失解決問題本身的動力了。從長遠來看,由於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 決,問題本身就會越變越糟,人們最終不得不再次採取權宜之計。

消費價值觀

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動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的消費價值觀。對消費者來說,什麼是他們認為值得的?什麼是最重要的?而什麼又是不重要的?當一個產品、一項服務或者一種購物體驗與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衝突的時候,往往就會出現我們所說的「小毛病」。

羅 伯特·卡普斯在其於《連線》(Wired)雜誌上發表的題為「剛剛好的革命」的文章中,將人們消費價值觀的改變稱為MP3效應:「我們現在更注重音樂是否 可以隨身攜帶而非音樂的音質(也就是說,MP3比CD更受消費者歡迎),更注重聽歌的方便性而非歌曲的音色。我們喜歡快速獲得音樂甚至下載盜版,也不願像過去一樣,為了聽到精益求精的音樂而付出漫長的等待。

人們更關心的是可以隨時隨地聽到音樂,並不要求音樂有多完美。這種改變已經變得非常廣泛和深入人心。因此,當人們現在說一件產品是」高品質「產品時,其所代表的意義已經是今非昔比了。」

我們需要注意觀察消費者對品質要求的變化,現在的人們是注重高品質的產品還是更傾向於低品質的產品。消費者對於所購買的產品或服務的消費價值觀有所變化嗎?這種變化是否說明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與現實中所能買到的產品之間是有差距的?

消費習慣

通 常情況下,人們越是反覆重複一項行為,形成的慣性就越強,那麼改變這種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小。例如,很多銀行的客戶都說他們不喜歡自己的開戶銀行,希望換一 家銀行。但是一想到要關閉當前銀行的賬戶,再去其他銀行開戶,他們就會覺得很麻煩,所以為了避免麻煩,他們寧可選擇不換銀行。消費者雖然對產品不滿意,卻 會被慣性驅使,這正是我們需要發現的「小毛病」。留意觀察消費者因為習慣使然而不得不處於某種環境中,打破這種習慣或者從消費者的慣性入手就可以創造出新 的商機。

2005 年10月,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就針對人們的消費習慣,獲得了一個重要發現:那就是人們在交易時習慣按照整數的價格買賣,他們通常會將 不足1美元的金額自動增加到1美元,因為這樣就不需要找零錢,更加方便快捷。於是,美國銀行決定推出一項「存零錢」的業務,當消費者使用美國銀行的借記卡 消費時,美國銀行雖然會以整數價格結算,但會將實際貨物價格與結賬價格之間的差額,即化零為整所多收的錢返還到持卡人的賬戶內。自從推出這項業務以來,已 經有超過70萬人在美國銀行開設了新的支票賬戶,100萬人開設了新的存款賬戶。

應該要與想要之間

選 擇自己想要的產品,即消費者希望馬上擁有的東西,還是選擇應該要的產品,也就是從長遠來看對消費者自己有益的東西,這是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人們一直 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丹(Dan)和奇普·西斯(ChipHeath)在他們《快捷》(FastCompany)雜誌的專欄中寫道:「人們需要來拯救自 己,這正是一個商機。」他們在文章中還提到了哈佛商學院博士生凱瑟琳·克曼(KatherineMilkman)所作的研究,克曼一直致力於研究消費者是 如何在「應該要的」產品和「想要的」產品之間進行選擇的,她建議將二者合二為一。例如,西斯這樣寫道:「鍛鍊身體是『應該要的』,那如果健身房可以提供訂 閱雜誌的服務呢?這樣的話,如果你想看新一期的《名利場》(VanityFair)(想要的產品),你就必須去一趟健身房。再比如電影出租連鎖店百視達 (Blockbuster)如果可以提供這樣的服務呢-只要消費者租紀錄片(「應該要的」)就可以獲得一桶免費的爆米花(「想要的」)?請留意人們『想要 的』產品與『應該要的』產品之間的狀態吧,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消費者需要幫助來拯救自己嗎?」

需 要澄清的一點是,我並不是抱怨市場調研的面面俱到和包羅萬象,而是要申明市場調研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它應該是一種培養定性觀察的有效方法。無論你怎麼命名 這種調研方法,它都應該具備快速、非正式以及直觀的特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應具備可行性。整個調研的過程不應該超過兩三天,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應該在兩 三個小時內就完成。通過這些學習,你能夠儘早瞭解這種方法是否是有效的。如果有效,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工作;否則,你只需要重新返回並修改,而不需要再耗費 太多的時間和金錢重新來過。

當然,你也可以將成千上萬的資金投入到有關人口統計學、心理學的市場細分、小組討論以及定性研究等調研方法上。但我認為在市場調研的初始階段尤其是在創新階段,只需要通過簡單地觀察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並向他們詢問一些事先設計好的問題,就可以獲得更滿意的信息。

這種調研方法的成本低,有時甚至可以完全免費地完成。发现颠覆性商机的四种途径 - slamnow - 潜水员文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0

兩個顛覆策略 台彩終於賺錢!

2012-02-13  TCW




今年一月,台灣彩券創下史上單月 最高的銷售金額,達到一百七十六億元,以全台二千三百萬人換算,平均每人貢獻達七百六十五元!

台彩是中信金旗下子公司,自二○○七年起發行 公益彩券,去年銷售金額衝到九百一十二億元,年成長近一三%,不僅創下中信集團接手公益彩券以來的歷史新高,也首次轉虧為盈。

台彩轉虧為盈 的轉折關鍵,就發生在去年的農曆春節期間,銷售連續兩個月破百億元。今年一月彩券買氣繼續發燒,比去年同期成長逾六三%,創史上單月新高。

每 年一、二月是公益彩券的旺季,台彩董事長薛香川指出,通常第一季彩券業績,就占台彩全年銷售的三分之一。因此,台彩也選在此時重兵出擊,其中,大樂透、刮 刮樂這兩項產品的春節加碼策略,是銷售關鍵。

顛覆策略一:提高中獎率加碼一個頭獎,不如一百個百萬獎

台彩的春節加碼,歷經三 階段的改革。第一階段是二○○七年至二○一○年,此時期採加碼大樂透頭獎兩億元至三億元,買一張五十元的樂透,只有一組開獎號碼可對,得獎機率偏低,可能 只有一人中獎。獎額雖高,中獎率卻低,且只能對一次,讓民眾興趣缺缺。

第二階段是去年,台彩改變策略,同樣加碼兩億元,但大樂透頭獎只加碼 一億元,另外一億元,則是分散成一百組的「百萬大紅包」,這表示,一張彩券可以對獎兩次,既可中大獎,也可中小獎,得獎人至少有一百零一位,中獎率大幅提 高。

薛香川指出,加碼最大獎,不如提供更多得獎機會,因為頭獎只有一個,一般人會認為全台灣只有一個兩億元大獎,中獎率偏低,並不吸引人。 這項「一億不如一百萬」的產品創新策略,正是台彩去年一月創下一百零七億元銷售佳績的秘密。

第三階段是今年,台彩擴大加碼七億元,創下歷年 最高的加碼金額。除了延續去年「百組百萬」活動、加碼大樂透頭獎兩億元,還特別加開「十組千萬」的促銷獎號,獎金變成大中小三種,而且可以對三次獎,得獎 人至少有一百一十一位,激勵彩券銷售金額再創新高。

除了傳統型彩券如大樂透熱銷,立即型彩券「刮刮樂」也是推升銷售額的一大功臣。今年農曆 年,台彩以「史上最高頭獎」的噱頭,推出新春刮刮樂「兩千元拚二千六百萬」,一張彩券就要價兩千元,是史上最高價,而且中獎率號稱達八○%,最小獎也有一 千元,相較於過去中獎率約三○%至五○%,這次的高中獎率引爆搶購熱潮,多數投注站刮刮樂都被秒殺一空。

無論是大樂透或刮刮樂,台彩的行銷 策略都是同一種原理,就是提供更多中獎機會。薛香川指出,這個點子聽起來並不難,但執行上卻有難度,例如過去只要開一次獎,百組百萬卻要加開一百組號碼, 無論是行銷宣傳或電腦系統,都顛覆了過去的做法。

運彩科技總經理洪主民指出,公益彩券發行十年,已邁入成熟期,銷售量節節下滑,去年大樂透 又頻頻摃龜,民眾意興闌珊。台彩透過提高中獎組數,而非加碼獎金,讓失望的民眾感覺得獎機率提高,結果重新吸引買氣回籠,是相當高明的行銷手法。

從 事彩券業長達十年,中華民國彩券工會聯合會榮譽理事長林俊福也認為,比起過去經營彩券的銀行,都把彩券當作例行公事,台彩這兩年,卻積極推出各種新玩法, 讓民眾感覺更加有趣,更能激發購買的熱情。

顛覆策略二:話題性廣告豬哥亮代言,敏感身分反激發買氣

不僅是行銷策略奏效,台彩 業績創新高,也和廣告效果息息相關。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公益彩券權益推動聯盟理事長呂學淵指出,台彩懂得適時做廣告,在新春期間推出,並且宣傳彩券新玩 法,達到最大宣傳效果。

公益彩券在二○○二年剛推出時,在一連串「爸爸買給你」、「曉玲嫁給我」等話題廣告推廣下,讓第一屆發行機構台北銀 行(後與富邦銀行併為台北富邦銀行)第一年便創下銷售千億元的佳績,後來,公益彩券的廣告卻開始沉寂,彩券銷售額也逐年下滑。

直到去年農曆 年前,台彩找來國民導演吳念真寫廣告劇本,同時還逆向操作,找來曾因簽賭跑路的藝人豬哥亮出任公益彩券代言人,廣告還拿豬哥亮過去敏感的賭博話題當橋段, 反而引發話題和買氣,讓公益彩券更深入民心。

瞄準第一季是彩券銷售旺季,薛香川指出,當時台彩決定把一年廣告費用的三分之一大膽砸在第一 季,推出兩個廣告,一個是鼓勵民眾買彩券做公益,另一個則是宣揚百組百萬的新玩法,加上過年期間,缺乏重大新聞,各大媒體紛紛報導大樂透的新聞,宣傳上達 到加乘效果。

除了話題性,台彩推出的新廣告,也重新把「做公益」和「買彩券」劃上等號。李奧貝納廣告公司創意總監簡源呈指出,有別於過去彩 券廣告強調「圓夢想」的意象,台彩廣告的成功之處,在於讓民眾感覺「即使沒中獎,至少也是做好事,」為彩券銷售加分不少。

回顧台彩一路走 來,堪稱蓽路藍縷。公益彩券一開始由財政部委託北富銀發行,中信銀是第二屆的得標者。一般以為,經營公益彩券穩賺不賠,但台灣科技大學台灣彩券與博彩研究 中心主任劉代洋曾形容,「得標才是噩夢的開始,」這就是所謂贏家的詛咒(Winner's Curse)。

當初中信銀以七年一百四十六億元 回饋金,標下公益彩券的發行權,超出財政部底價的九倍,換言之,中信銀平均每年要回饋國庫近二十一億元回饋金,加上台彩的經營成本,公益彩券每年銷售額必 須達到九百億元,中信銀才有可能損益兩平。

先天上,台彩就背負沉重的回饋金包袱,想要損益兩平或賺錢,只能從擴大彩券營收、撙節管銷成本兩 種方法著手,台彩發行彩券初期選擇了後者,企圖採用不同於之前,較便宜的資訊系統管理模式來節省成本,結果第一天早上一開賣就全台大當機。

由 於台彩資訊系統頻頻出包,初期的大樂透投注量一天不到一億元,跟北富銀經營的高峰期,每小時平均三億元投注量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不僅造成公益彩券銷售 數字創下開賣以來新低,財政部一度揚言要停止中信銀的發行權,大傷中信銀形象。

外在環境也不利於台彩。公益彩券從二○○二年開賣以來,銷售 熱度逐年遞減,從北富銀負責發行第一年的一千零一十九億元的高峰,一路下滑,至最後一年(○六年)已經掉到七百四十億元。○七年彩券經營權交到台彩手上, 第一年銷售額竟跌到六百四十二億元,距離高峰時期足足掉了三百七十多億元。

熬了五年,台彩總算吐氣揚眉,不再是中信銀的大包袱,中間有人為 的努力,也有運氣的成分。薛香川不諱言,去年大樂透連續摃龜,讓台彩多賣了四十七億元,「那是運氣,」今年仍須努力拚出九百億元銷售。

如 今,台彩得以重返榮耀,主要是瞄準人心的行銷策略奏效。做為台灣最大「組頭」,台彩打出一手漂亮的牌,憑著「少錢多獎」的產品行銷、反向操作的廣告策略, 成功吸引了買氣,終於擺脫了輸家命運,成為賺錢的莊家。

【延伸閱讀】第5年轉虧為盈——中信金經營台彩銷售額

2007 年:642億

2008年:731億

2009年:718億

2010年:809億

2011 年:912億中信金每年須繳回饋金21億元給國庫,加上經營成本,銷售額須達900億才能損益兩平。

資料來源:台灣彩券  整理:鄧麗萍

【延 伸閱讀】政界轉商場 薛香川證明自己很會賺台彩翻身最大推手

台彩銷售額創新高,首次轉虧為盈,背後的關鍵人物就是董事長薛香川。

這 位行政院前秘書長,二○○九年莫拉克風災因發言不當、引發爭議而請辭,沉潛半年後,被中信金網羅,出任子公司台灣彩券董事長。當時中信金弊案纏身,外界認 為,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延攬薛香川,只是「請門神」,主要是想藉薛香川的人脈,為兒子辜仲諒的官司,在府院建立溝通管道。

沒想到,當時被指 「毫無財金經歷」的薛香川,二○一○年三月上任後,卻認真起來,在台彩營運上積極作為,帶領台彩走出虧損陰霾,頗令外界跌破眼鏡。

他深受重 用,領軍中信金七人小組

在薛香川接手之前,扣除二十一億元繳回國庫的回饋金,台彩每年虧損兩億至六億元。薛香川上任後,節流方面,透過改變 開獎落球順序來調整遊戲規則,並降低威力彩頭獎保證獎金,同時,也推出「百組百萬」的行銷點子,搭上春節銷售旺季,去年第一季營業額比前年同期成長三 ○%,終於讓台彩走出連年虧損的窘境。

上任短短兩年,薛香川能夠快速進行改革,也彰顯了他在中信金集團內被重視的程度。由於辜仲諒因紅火案 無法接班,辜濂松為中信接班轉型,設計出「中信金七人小組」的制度藍圖,就由薛香川擔任召集人,去年三月中信金購併大都會人壽的董事會上,也是由薛香川代 理人在海外的辜濂松,主持重大決策會議。

做為辜家從外面禮聘進來的左右手,薛香川被賦予的權力,讓他在台彩經營上更加得心應手,這也是過去 掌管台彩的中信銀個人金融前執行長尚瑞強,或是北富銀彩券部主管楊瑞東,都無法比擬的權力和地位。

他尚有挑戰,彩券經營權年中競標

薛 香川的下一個戰場是新一輪的彩券經營權之爭。彩券一年銷售量高達八、九百億元,牽涉龐大金流、手續費等有形收入和廣告行銷等無形效應,以及財富管理和慈善 捐款等周邊效益,因此每次重新遴選發行機構,都讓銀行搶破頭。

台彩發行公益彩券的期限將於明年屆滿,財政部預計於今年年中重新招標,志在連 莊的中信銀,預料將會硬碰第一屆發行機構北富銀,以及兩度參與競標失利的台新銀行。

從政界轉戰商場,薛香川展現了經營有道的另一面,連馬英 九總統也笑他,「沒想到我們的行政院秘書長這麼會做生意。」目前薛香川除了擔任台彩董事長,也是中信金董事,外傳未來有可能在辜濂松退休後,出任中信金董 事長。台彩在薛香川帶領下,首度由虧轉盈,已成為薛香川在中信集團地位後市看俏的籌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8

興建「計程車園區」 讓一萬二千名運將死忠跟隨林村田顛覆運輸業 開拓二十億元小黃王國

2012-6-4 TWM




有朝一日,開計程車也能領分紅配股?這一天可能真的不遠了。林村田一手打造的計程車王國,用創新的手法管理車隊,未來很有機會複製到中國市場,成為兩岸的「小黃大亨」。

撰文‧劉俞青

科技新貴的光環褪色早就不是新聞,但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有一天,滿街跑的計程車司機竟然也能領到分紅配股。

近幾年,許多大台北都會區的民眾生活中,都多了一組生活密碼,就是「五五六八八」。靠著它,解決了許多女性交通安全問題、男性酒駕問題,甚至對於國家的門面、治安都小有貢獻。這幾個數字代表著台灣交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家公司,就是台灣大車隊。

根據交通部的統計,光大台北就有七千多家計程車行(包括個人計程車行),近四十家大小不等的車隊,卻只有台灣大車隊,能做到史上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尤 其難得的是,能夠真正摸索出一套獨特的獲利模式,讓車隊可以長久維持下去;這是能夠成為第一家運輸公司跨進資本市場的首要條件。

活用行動通路模式 良性循環帶動業績「大車隊從來沒想過要從司機身上賺錢,因為司機根本沒錢,而是要請司機來幫公司賺錢。」身高不到一米五的總經理李瓊淑一句話,就點出其中的「眉角」。

一般傳統車隊的經營模式,是每位小黃司機按月繳交一千元至二千元不等的會費給車隊,每次接到派遣任務,還要再交十元的手續費;這二筆費用,就是車隊營運的主要收入。

但台灣大車隊很早就擺脫這個傳統的模式。目前司機會費只占公司營收四成,另外廣告收入三成,還有約三成是租車、廠區服務等收入。

二○○六年接手台灣大車隊的董事長林村田,當時才剛剛把一手創辦的電信通路全虹通信,以二十四億元的高價賣給了遠傳電信,漂亮出場。林村田深知「通路」的 重要性,因此在他眼中,不是把計程車當計程車看,而是等同於「行動通路」。出發點不同,後續的經營手法當然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般的車隊只想怎麼拉高司機的會費,結果收越高司機抱怨越多,服務品質自然直直落,最後只好退出。

而台灣大車隊則是反過來「服務」司機,滿足司機的心理感受,才能讓司機主動提升服務品質,客源增加,帶動更多司機想要加入,以良性循環讓公司業績蒸蒸日上。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大車隊的車輛數有一萬二千輛,在大台北約一萬輛,市占率逾二成。

讓司機賺錢、有歸屬與成就感但知易行難,尤其司機千百種,有的沒讀什麼書,有的在社會上重重摔過跤,每個人來開計程車各有一段故事,要「服務」這些人,談何容易?

李瓊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有一位司機大哥無論太陽多大,每天都戴著帽子開車,帽簷壓得低低的。李瓊淑問他為什麼?司機大哥低吟了一下,才壓低聲音回答她:「我不想讓朋友認出我來。」原來這位司機之前是某上市公司副總經理,後來因故出了事才跑來開計程車。

李瓊淑豁然明白,這樣的人在車隊中絕對不在少數。於是趕緊請人設計帽子,發給每位司機,從此只要想戴帽子的司機,都有一頂大車隊的帽子可戴,和身上的制服一樣整齊畫一。

「這種企業管理要去哪裡學?」李瓊淑帶著一絲悵然地說,類似的故事說都說不完,只有慢慢領會。

又例如有一次,一位司機感冒久久不癒,李瓊淑一直催他去看醫生,後來才知道,他因沒繳健保,根本無法就醫。李瓊淑知道了,告訴他:「看多少,我幫你清掉, 趕快去看醫生。」但這位司機笑笑搖搖頭。李瓊淑後來才懂得,司機雖然沒錢,卻也不願接受救濟,是「自尊」在作祟。自尊心人人皆有,司機大哥亦然,因此有些 困難可以幫,有些困難只能靠大環境的改善才能解決。

林村田的大車隊經營了六年,領悟出車隊經營有三大關鍵,第一,要讓司機賺到錢;第二要讓司機有歸屬感;第三要讓司機有成就感。三者缺一不可。

去年每位大車隊司機平均每日所得超過三千元,比台北市公共運輸處公布的所有計程車平均每天收入二二○○元,多出整整三分之一。

至於如何讓司機有歸屬感與成就感?大車隊已經在鶯歌買下八千多坪的土地,規畫「計程車園區」,目前已經投入五億元,園區內將提供司機低於市價的三溫暖、簡單宿舍,以及車子的重大保養。

很多人有此經驗,就是一上計程車,撲鼻而來一股難聞的異味,「因為司機沒有洗澡」。李瓊淑說,為什麼每天台北橋下許多計程車司機停在那裡過夜?這些司機沒有家,要去哪裡洗澡?

用心服務司機 建構比契約更堅固的關係林村田每回想到這裡,就忍不住加快進行的腳步,一定要給司機一個洗澡的地方,因此三溫暖很重要。而這些司機多半以車為家,所以還要蓋宿舍,以便宜的租金讓他們有棲身之所。

一位車隊裡的王姓司機告訴我們:「我每天都會開回到車隊來走走看看,像回家一樣。」其實車隊和司機只有派遣關係,沒有雇用關係,卻用無形的力量,維繫起一個比契約更堅固的網絡。

林村田用各種創新的手法「服務」司機,連台北市公共運輸處一般運輸科科長陳俊宏都忍不住說:「台灣大車隊確實開創新藍海」。

與此同時,大車隊也開始展現「行動通路」價值。車子內外貼滿大小廣告,每一則都是「錢」。許多車子內也裝有一台威邁思電信的螢幕,隨著大車隊通路的強勢,將來不排除由車隊主導內容,再與電信公司拆帳,將使目前已經占大車隊營收約三○%的車廂廣告收入,再進一步提高。

林村田的算盤早已撥算到五步之外,這位天生的「生意仔」花六年時間經營,如今台灣大車隊的車輛數是市場上第二大車隊大都會車隊的三倍之多,每年穩穩為公司 賺進每股三元以上的獲利,在興櫃上股價維持在七十元以上。這個市值超過二十億元的「小黃王國」,寫下生活產業的一頁傳奇。

是創業家也是投資家 林村田是天生的生意仔問起悠遊卡董事長、同時也是生活創意家劉奕成,誰是他心中最棒的生活產業公司?他想都不想就回答:台灣大車隊。而這個另類「台灣之光」的幕後推手,就是林村田。

林村田只有高中補校畢業,卻是位穿拖鞋的創業家與投資家。他不僅成功創辦全虹通信,高價獲利了結,又接手台灣大車隊,再創事業高峰。此外,二年前,他還獨 資成立臻穎公司,就是現今在統一超商提供洗衣服務的廠商,短短二年已經是全台灣最大的洗衣商店,每天頭痛找不到新的工廠,不斷擴廠再擴廠,接單接到手軟。

另外,他還是「六星集足體養身會館」的最大股東,所投資的「幾分甜」麵包店也是生意興隆,他個人身價,少說20億元起跳。而這些創業和投資,都有一個特性,就是道地的生活產業。

但財富並沒改變林村田太多,他還是維持一貫的草根個性,如今常跑大陸,因為台灣大車隊即將與上海大眾出租車有機會合作,一旦合作達成,這位史上第一個跨足兩岸的計程車大亨,實力不容小覷。

林村田

現職:台灣大車隊董事長,臻穎公司、六星集足體養身會館董事

經歷:全虹通信董事長

學歷:高中補校

台灣大車隊

成立時間:2005年

資本額:3.16億元

市值:約20億元

成績:

2011年營收5.86億元,EPS3.82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4

競爭、顛覆與逆向 自強不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4888a010117bz.html
 

  當一個行業只有少數幾個參與者時,居於領導者地位的企業往往憑藉其規模,口碑等優勢獲取比第二,第三名幾倍的利潤,市場也把更高的估值(往往基於PE)給予領導者企業,市場也不乏追捧行業第一的現像。

    但強如WINTEL這樣的聯盟也會被平板電腦顛覆。康師傅憑藉其超強的市場地位一度讓其它方便麵企業無利可圖,居於第二的統一企業中國一直苦苦支撐,但憑 藉老壇酸菜牛肉麵在口味上造成了對康師傅紅燒牛肉麵的差異化競爭,並通過營銷能力放量,帶來了基本面的轉折(規模效應),在股價上也有了正面的反映。維達 憑藉經營上的改善,使得市場對其重新估值(較市場領導者恆安仍有較大折讓),也在香港兩年的弱市中獲得了非常可觀的漲幅。

    逆向思考的話,如果我們不想投資已經大紅大紫的領導者,而是關注處於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第五名,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有機會呢?首先,研究的情況不要太複 雜,需要是一個成長中的行業,行業中前幾名有明顯的行業地位並且相對於潛在競爭者有明顯的優勢。1.如果是快速增長的行業,那麼行業領導者較後幾名肯定有 更多的優勢,這時候應該還是投資領導者的機會。2.如果是穩定增長的行業,那麼領導者在發展的同時也需要進行防守的策略。而後續者如果一直能堅持存活於這 個市場,則可以通過微創新,顛覆等手段提高經營效率,培養用戶消費習慣。雖然較之領導者,這種策略往往較難,但如果成功,在資本市場上估值和基本面的改觀 帶來的雙擊是非常可觀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16

互聯網對一些行業的顛覆性衝擊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xli.html
 

早在2000年互聯網第一次泡沫期,很多人已經提出互聯網是革命性的行業,但隨著網絡泡沫的破裂,互聯網發展進入低谷,其顛覆性被逐步淡忘。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它的顛覆性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地滲透到越來越多的領域。

    互聯網具有互動性、即時性、全天候性、跨地域性、信息透明度高的特點,隨著網民數量的爆發性增長,對互聯網的使用不斷滲透、深化,未來這種趨勢只會不斷強化,互聯網將越來越成為媒體、社交、購物的主流渠道之一。

    互聯網的便捷性可以讓消費者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實體店可能花費一天甚至更長時間的品牌、型號挑選和價格對比。比價網的出現更是使這種快速達到極致,消費 者也許在一分鐘內就能完成這樣的工作,團購為價格戰煽風點火。因此零售業和商業流通領域受到網購首當其衝的衝擊。網購讓生產商跨過多層經銷商甚至終端直接 面對消費者成為可能,這促使渠道的扁平化。很多行業原來省級-市級-縣級-終端多級代理模式可能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經銷商層級、數量大幅減少,甚至被 直銷完全替代,大量中間流通企業面臨倒閉的風險。

    由於不同產品具有不同特性,因此零售業不同細分子行業、不同商業模式所受衝擊不同。標準化程度高、單件產品價值較高、易於包裝遞送或者虛擬的、服務性的產 品比較適合網購,現階段圖書、家電、數碼產品、旅遊、訂票、訂房、服裝、化妝品、音樂、軟件信息的網購發展最為迅猛,大量書店、唱片公司已經倒閉,對於經 營高價值商品為主的百貨業所受衝擊也較大,而經營差異化較高、品類繁雜、價值較低商品的大型綜超則幾乎沒有衝擊。隨著網民的快速增長,消費習慣的逐步形 成,網購未來會滲透到越來越多的領域,例如日用品、珠寶、建材、服務性行業等,隨著互聯網新商業模式的層出不窮,互聯網的影響可能延伸向任何的商業領域, 很多傳統的商業模式會消失。當然網購也有很多缺陷,例如不能提供實物體驗,難以象實體店那樣提供詳盡、人性化的導購,不適合價值過低的商品,遞送過程具有 一定的不確定性,難以提供感性的購物樂趣等。因此並非所有產品都適合網購,也並非傳統零售業都會被替代,對於大部分子行業而言只是多了一種渠道和商業模 式,市場份額不同程度的減少。但對於投資者而言,仍然需要重視這種衝擊,並分辨對投資標的的長期影響。

    傳統媒體行業是另一大受害者,電視、報紙、出版社越來越不景氣,大量企業盈利倒退,甚至倒閉。從2008年到2010年,美國有8家主要報紙宣佈破產,數 十家城市報紙關門,《華盛頓郵報》股價從2007年至今5年跌幅過半,《紐約時報》跌幅超過70%,最近巴菲特收購的報紙的Media General公司的股價只有5年前的1/10,Lee公司股價只有5年前的1/20。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大英百科全書停止印刷,轉而提供電子版本的百科 全書。金融方面阿里巴巴旗下的小額信貸業務,利用其龐大的B2C、B2B平台以及信用系統,為在線商戶提供融資的巨大平台,依託原有系統,阿里金融具有海 量、靈活、低成本、快速、信用評估可靠等優勢,2010年以來小貸業務已經累計投放了280億元。雖然這個模式具有一定的侷限性,離開了阿里巴巴平台難以 在其他環境運作,但足以讓我們想像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除了對以上行業具有明顯的影響,互聯網對生產型企業的定價策略也會產生影響。實體店銷售由於信息不對稱,價格可以出現較大的差異化,而且消費者收集產品信 息、價格具有地域障礙,定價時可以通過品牌溢價、地理差異獲取更高的利潤。但網購信息高度透明化,價格一目瞭然,價格戰在網購競爭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手段, 低價在網購消費者意識中也已經根深蒂固。網購時消費者常會更理性,感性因素大為降低。在實體店很多名牌打折極為有限,但在網購中的折扣往往比實體大很多, 例如七匹狼、利郎在實體店打折很少低於八折,但網購常常出現四五折。除了品牌極為強勢的企業,大部分企業網購定價體系都會低很多。隨著網購佔比越來越高, 逐步壓低產品的整體價格,品牌的溢價作用可能被削弱,品牌強度不足的企業越來越難以獲得品牌溢價。這種定價的影響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也許會從廣度、深度 影響更多的行業和企業,投資者應該跟蹤研究這種影響。

    現在很多消費品生產商開始進入網購,初期可以通過更低的價格和更廣的傳播獲取更多的客戶,實現階段性的薄利多銷,但當其他競爭對手也發展網購時,網購就成 為消費者獲取低價商品的工具,企業除了售價降低外幾乎毫無得益。就如一個企業率先採購了一種新設備,設備可能會為企業帶來一定的額外受益,但競爭對手也開 始使用後,企業除了增加額外資本支出外不會帶來任何額外好處。

    大部分受互聯網影響的傳統行業或被替代,或市場份額損失,或被迫降低售價,總體偏負面。因互聯網而獲益最多的是消費者,物流和移動支付等與電子商務密切相 關的新興行業。互聯網大大提高了社會和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時價格的高透明度影響生產商的定價策略,大大壓縮了銷售商和生產商的利潤。物流業因為網購 的興起獲得了前所未有量的爆發性增長,但這只對行業整體和其中的優勢企業有利,速遞業務門檻低,競爭仍極度激烈,網購零售商本身利潤極其微薄,因此物流業 大部分企業生存仍然十分困難。

    以上也許只是互聯網衝擊的部分行業,未來隨著網絡的全民覆蓋,技術的日新月異,新互聯網商業模式的不斷湧現,互聯網將對越來越多行業和商業模式的長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作為投資者應該思考的是在互聯網大潮中那些行業受益,那些行業是受害者。

 

梁軍儒201209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22

團隊建設 如何顛覆二八法則?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32278.html

「鰻魚苗養殖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在管理思維和方法上做出改變,那麼團隊建設的結果將受制於普遍存在的二八法則;如果從思維和方法上做出必要的改變,團隊建設的結果就不再受制於二八法則,也就是說,我們有可能通過思維(觀念)和方法創新徹底顛覆二八法則。

在管理實踐中,或者聽從專家教授的建議或者憑著管理者的個人喜好,人們會自覺不自覺地把關注的焦點放在20%優秀員工身上,其後果是嚴重的,只是平 時沒有察覺罷了。一方面,在少數優秀員工和其他員工之間出現分化和不和諧現象。因為管理者關注的焦點在20%優秀員工身上,在資源和政策上往往會給予極大 的傾斜,這些員工自我感覺會越來越好,久而久之就有可能養成說不起碰不得的驕橫脾氣。有企業高層抱怨,公司裡個別優秀員工常常以撂挑子要挾自己,殊不知這 種壞脾氣都是高層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寵出來的。因為管理者平時的忽視,其他80%的員工成了沉默的和被遺忘的大多數。在這些員工看來,自己並不重要,時間久 了,他們在工作上缺乏熱情,並且會變得越來越沒有信心,責任心也會受損。

我的認知是,在一個沒有「愛」的環境裡,責任心是不可能憑空生長的。另一方面,從長遠看,經營或管理績效還會出現不升反降的情況。對優秀員工管理者 關注或關照過多,往往會增加他們對管理者的依賴情緒,並失去自我向上的動力,時間長了績效就有可能下降。對沉默的大多數關注不夠教導不足,縱使有再好的考 核制度,績效提升也是空中樓閣。

所以,在團隊管理中徹底顛覆二八法則,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務之一。

顛覆二八法則的第一步是,對員工團隊要有一個基於「性善說」的基本估計,即團隊中的80% 經過必要的教導(教育訓練)是可以成為優秀或比較優秀的;還有20%沒有達到優秀或者比較優秀的水平,責任在管理者,因為管理者沒有施以更有效的教導(教 育訓練)。當然,這種思維並不排除會有個別成員最終無法融入團隊的情況發生。

顛覆二八法則的第二步是,創建自主學習和廣泛激勵的制度和機制環境。在多數企業裡,崇尚賞罰分明的思想沒有錯,問題在於其制度環境往往呈現出「獎少 罰多」 的局面。這樣的制度環境正好迎合了二八法則,是不健康的。筆者在《自主經營改善理論》中有過闡述,一個優秀企業需要設法建設員工自主學習的環境,持續運營 全員參與改善和廣泛激勵(獎勵具體的改善行為)的機制,讓絕大多數員工在這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裡茁壯成長。

顛覆二八法則的第三步是,在教導和培養員工的方式方法上做出改變。高層和管理者要把關注的焦點較平均地投射到所有員工身上,甚至對業績一般的多數員 工給予更多的幫扶和教導。只要這種幫扶和教導得當,多數後進員工的自信心和責任心會高漲,績效也會隨之提升;部分優秀員工會感受到後進員工的追趕,激發自 己不斷挑戰的強烈願望;高層和管理者以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的姿態示人,在員工中獲得越來越多的信任和尊重,並最終形成和諧共進,互助互愛的團隊文化。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顛覆二八法則還需要高層和管理者付出足夠的耐心,羅馬絕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88

360「硬闖」背後:被顛覆的搜索?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22/232857.html

在打安全衛士、瀏覽器、導航「三級火箭」後,奇虎360能否再次「搜索引擎」一躍衝天?

9月20日,奇虎360正式啟動「so.com」作為360搜索的獨立域名,吹響進軍搜索引擎領域的號角。

而事實上,自8月16日搜索引擎一推出,奇虎360在短短十天內迅速拿下中國10%左右的搜索市場份額,引起業界一片嘩然和擔憂。

過去長達7年的時間,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幾乎是百度一家獨大,難有撼動之將。雖然,貪念者不少,卻難有真正得道者。奇虎360的殺出是否將創造奇蹟?

此前,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依靠「安全」的庇護傘,先後在殺毒、瀏覽器,以及導航等互聯網領域幾乎戰無不勝。

根據中國第三方監測機構CNZZ發佈的數據顯示:「3B」開戰前8月15日,流量份額是百度75.44%、搜狗7.44%、谷歌中國5.61%;一個月後的9月15日,百度64.12%、搜狗8.39%、360搜索8.59%、谷歌中國3.93%。谷歌重創,百度輕傷。

前年的「3Q大戰」猶在眼前,如今的「3B大戰」又一觸即發。

然而,在一直以「技術」作為核心生命力的搜索引擎領域,360搜索能走多遠,卻是業界關心但普遍質疑的問題。

9月20日,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奇虎360進軍搜索引擎既有技術優勢,又有流量優勢,看到了『顛覆的機會』。」

周鴻禕宣稱:推出搜索之後,拿到那麼大的市場份額,「360搜索已經是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

有顛覆市場的機會?

「奇虎360做不了社交網絡,但以往的歷史已經證明我們能將互聯網工具做到極致」

奇虎360斥資不菲購買了簡潔、易記的「so.com」域名,據悉所耗資金數以百萬計,且奇虎360總裁齊向東故作懸念:「貨幣單位不便透露。」

周鴻禕對此域名的解讀是:「S代表Safe(安全),O代表Open(開放),這也正符合奇虎360做搜索引擎的理念。」

據瞭解,在奇虎360在微博上發起的投票中顯示,在21220名自然人投票中,有41.4%的網民建議選擇「so.com」。

周鴻禕表示暫不考慮「so.com」的商業化,但他顯然對於搜索引擎寄於厚望。「在商業模式上,搜索已經被證明為PC領域最掙錢的金礦。」周鴻禕說:「搜索引擎就像一個咒語,就像Facebook只要一提搜索引擎,股價就止跌回升。」

在周鴻禕構建的奇虎360帝國中,其自然希望搜索引擎能夠發揮主力軍的作用。「搜索引擎具備著市場顛覆性的機會。」周鴻禕稱。

在周鴻禕眼中,當今中國市場上的搜索引擎有著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搜索結果隨便排序、搜索結果跟商業結果混為一談,搜索結果有很多欺詐讓老百姓上當。」

「這使得用戶希望能夠找到更為乾淨、更安全的搜索引擎。」起家於「安全軟件」的奇虎360再次祭出「安全」大旗,以圖在搜索引擎領域攻城掠地。

和搜索引擎有著十多年不解之緣的周鴻禕自信擁有這樣的實力。齊向東介紹,奇虎360的團隊具有極強的搜索基因,曾經做過3721搜索、雅虎搜索等,再次進軍搜索引擎領域自當不甘落後。在搜索技術、搜索排序算法上,奇虎360也創新性地推出PeopleRank技術。

周、齊二人最引以為傲的是,奇虎360擁有的「流量」優勢。據奇虎360公佈的數據顯示,360安全瀏覽器目前是中國第一大瀏覽器,用戶數是2.72億,市場份額超過60%。

此前,搜狗已成功驗證了瀏覽器與搜索引擎的整合將推動搜索流量快速增長的模式。業界粗略估算,搜狗搜索今年第二季度收入2200萬美元,其中,瀏覽器約為其搜索貢獻收入1320萬美元。

目前,360瀏覽器的安裝量大約為搜狗的4倍,若達到搜狗同等效果,360搜索收入有望達到5280萬美元。這對於正飽受做空機構質疑的奇虎360無疑是一筆重要、巨大的現金流。

此外,將搜索引擎視為工具性產品的周鴻禕自稱:「奇虎360做不了社交網絡,但以往的歷史已經證明我們能將互聯網工具做到極致,這自然有自身的價值。」

未來,在周鴻禕規劃的產品藍圖中,360搜索將有自身獨特的創新之處:「比如,讓用戶在第一頁就找到想要的結果,不放那麼多的廣告。」

360的能力

「周鴻禕宣稱曾做過多個搜索,這讓人應該讚許他的堅持,還是擔憂他做搜索的能力?」

奇虎360扔下的這顆「搜索」炸彈,引爆了業界的擔憂和猜測。

受推出搜索引擎消息的影響,在五個交易日內,奇虎360股價曾瘋狂上漲了33%。但是,隨著百度反擊、用戶動態變化等新情況的浮現,關於360搜索到底能走遠的爭議越來越多。

眾所周知,搜索引擎在全球發展雖然只有十多年時間,但其間卻一直是「強者恆強」的局面。

在美國,微軟的Bing始終未能撼動Google的地位,即便如今通過專業化的產品內部測試,其搜索質量已不遜色Google,後者的市場地位依然堅不可摧。在中國,百度更是一家獨大、雄踞霸主地位數年。

奇虎360殺入搜索引擎市場,是對其技術、流量和商業智慧的全方位考驗。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沈向洋9月14日在「微軟互聯網創新媒體溝通會」上表示:「搜索引擎的確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長期投入的過程,搜索質量的高低對用戶的創新力、生產力都是非常大的影響。」

沈向洋領導微軟Bing產品已近五年半,其間冷暖,自有一番心得。

沈向洋說:「微軟在和Google這麼多年競爭當中,發現整個搜索最大問題主要來自三個方向:搜索質量的問題;搜索用戶體驗的問題;以及整個搜索生態系統的問題。」

「搜索的質量是搜索引擎競爭的關鍵,它需要長期不斷的投入,也需要時間的積累。」據沈向洋介紹:「不同的關鍵詞裡面有不同的維度,在Bing的英文搜索裡,一共要用兩千多個不同的維度加在一起做搜索。」

與此相較,奇虎360做搜索引擎的技術儲備、數據積累相對薄弱、欠缺得多。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周鴻禕宣稱曾做過多個搜索,這讓人應該讚許他的堅持,還是擔憂他做搜索的能力?」

業界普遍認為,搜索引擎是一個以技術為基石的互聯網產品。在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曾經的代碼、技術積累更容易被更新迭代。

著名互聯網評論員洪波認為,「在中國,百度之所以一家獨大多年,主要還是歸功於它是中國少有專注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

搜狗公關總監王冠雄表示:「搜索行業是技術與入口的平衡發展。360流量短期飆升,得益於其瀏覽器份額更大。一旦遭百度反攻360就遭受重挫,證明其技術積累不足。」

值得玩味的是,奇虎360是罕見的一家打著「安全」旗號來做搜索引擎的公司。「這也證明它在避重就輕,奇虎360在搜索質量上還有待很大的提高。」一位業內人士說。

誠然,在品牌上,雖然奇虎360也有較深的積累,但主要仍然基於「安全」領域。能否將「安全」品牌遷徙到「搜索引擎」領域,仍有待考驗。

當然,刨除技術、品牌和生態環境等問題,奇虎360也自有獨特一番優勢,那就是業界都羨慕的「流量」。

根據百度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總營收為54.56億元。當時百度大約佔有中國搜索引擎80%的市場份額。粗略估算,如果360搜索能夠穩定其在搜索引擎10%的市場份額,其季度收入也約能佔到6.8億元左右。

今年第二季度,奇虎360的營收為7280萬美元,目前的收入綜合暫不及搜索引擎的未來預期。

洪波表示:「導航把廣告主到200家已經是極致,搜索至100萬家也不是極限。未來,只要360搜索穩定在一定的市場份額,收入就將非常可觀。」

360搜索步步逼近、百度嚴防死守,王冠雄認為,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內,中國搜索市場仍將保持「新三國時代」格局。

重審搜索引擎價值

谷歌今年在美國網絡廣告顯示市場將會超越競爭對手Facebook。這對於搜索引擎將具有里程碑的效應。

過去兩年,隨著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的流行,搜索引擎曾一度被擱置在輿論探討的「冷口」。如今,一系列數據和業界動態正重新證明,搜索引擎擁有著常青的生命力。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市場調研公司eMarketer日前發佈報告稱,谷歌今年在美國網絡廣告顯示市場將會超越競爭對手Faceboo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6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