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保健酒砸钱难叫座白金酒暂停跑马圈地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224/20091224053603459.html


每经记者  刘丹  发自北京

        继去年10月五粮液携手巨人集团推出“黄金酒”后,今年8月茅台旗下上市的“白金酒”也在全国市场“跑马圈地”。不过,茅台保健酒公司董事长张城近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白金酒目前除已开发的国内10个省市以外,其他省市的代理招商工作已经暂停。

产量不足制约扩张

        今年8月,茅台旗下的“白金酒”在广告宣传上跟风黄金酒的  “送礼”定位,进而渲染“过节送礼升级”。对于两家产品宣传的手段、定位、营销策略,业内一致认为两家比较雷同。而此前白金酒方面对此也不讳言,认为这属于商业行为,营销策略,无可厚非。

        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从10月下旬开始,茅台白金酒在江苏、安徽、山东、辽宁、河北等10个省市的市场陆续全面招商。但在北京这个全国中心市场至今还没有茅台白金酒的影子。“广告打了,但是产品还没有上市。”北京一家白酒一级代理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北京市场上目前还没有白金酒,至于何时进入,我们正逐步计划推进。”茅台保健酒业公司北京办事处主任陈宁向记者透露。

        白 金酒从上市到现在已有4个月左右的时间,目前还只在10个省市进行销售。更令人不解的是,近日公司暂停了本年度其他省市的招商工作,这着实令业界感到费 解。对此,张城向记者表示,目前企业生产能力不足是白金酒没有迅速铺到全国市场的主要原因,“企业目前正在全面收缩战线,茅台白金酒今年可供销售量仅有 6000吨。”

        张城同时表示,企业明年将继续投资增产,白金酒工厂和生产线依然围绕在茅台总部附近设立。至于其他省市可能会延至年后恢复招商工作。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认为,产能紧张一直是茅台使用的市场销售策略。“一方面白金酒产能上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茅台想先在10个省市进行试销,一旦时机成熟,还是会加大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

营销战略束缚发展

        其实,在茅台白金酒面世之初,人们就把白金酒背后以“背背佳”出名的蔡芳新和黄金酒背后以“脑白金”出名的史玉柱这两个营销专家相提并论。

        11月18日,巨人集团以4820万元中标央视新闻联播后第三单元第一选择权广告。据称,今年巨人在央视投放金额会超过2亿元,其中一半多的金额将用于五粮液黄金酒的广告宣传。

        尽管在广告营销上茅台白金酒也“不吝花销”,但有业内观察人士认为,相较于黄金酒而言,茅台白金酒在试探市场方面有些  “畏首畏尾”。即使经过前期的大量宣传,在年末的“市场血拼”中主动放弃了国内很多省市,显得过于保守谨慎。

        对 此,营销专家李志起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茅台白金酒依然受制于东家茅台集团整个战略的影响,入市显得更加谨慎小心;另外茅台白金酒的价格从100多元到 800多元不等,属于中高端,部分经销商对市场接受程度吃不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保健酒领域有5000家企业,如排名靠前的劲酒,2008年销 售额不过20亿左右,其他品牌的销售基本在亿元左右。很多保健酒类产品很多企业过于高估了市场接受程度。

保健酒市场面临大考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琦表示,2001年中国保健酒行业的市场规模只有8亿元,到2008年已突破了100亿元大关,每年呈30%以上的高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市场前景潜力巨大,但是国内的保健酒市场还不成熟,分额占酒类市场总比不会超过15%。很多消费者对于市场无序竞争和保健酒的质量都持谨慎态度,所以企业还是应该选择谨慎入市的策略。

        陈 晨也表示:从公司目前调研的资料来看,黄金酒和白金酒这两款酒目前的销售情况只能用“反应平平”来形容,并没有坊间流传的一些数字所显示的那么火热。“黄 金酒的零售价格在100~200元左右,消费群体主要针对中老年人,市场主要是以送礼为主。黄金酒的策略在短期内有助于打开市场,可能在先期会抢得一定的 市场份额,但长期的发展状况还有待观察。”陈晨认为,首先礼品酒在酒业中所占的份额小,其次市场销售的诉求也比较单一,一旦送礼的广告诉求不灵,那么黄金 酒的发展前景就比较微妙。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两个品牌的发展如何,一要看行业的发展情况,二要看市场对品牌的接受能力,三要看各自的内功如何,比如口味、质量、渠道等。

新闻链接

史玉柱借微博玩起市场调查

每经记者  徐洁云  发自上海

        素有“市调高手”之称的史玉柱这次玩起了时髦的调查新花样。

        “做个调查(自愿、个人解惑用),以日常基本生活开销计算,各位这两个月支出是否增加?增加多少?说说大体感受即可,有数据更好。”21日晚,史玉柱在开通新浪微博后的第5天,突然向微博用户们发起了一项调查。

        史玉柱的这项调查很快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多数网友表示,除去年底时令性的支出增加之外,物价的上涨已较明显,日常生活开销处于持续上升状态。

        一位名为“不怨人”的网友的回复十分详尽:买米25公斤原先需110元,前天刚买时花去130元,增加20元;同一品牌面粉20斤一袋的原先32元,现在40元;羊肉18元/斤,上涨1元;花生米5.5元/斤,而夏天是3.5元/斤。

        难道史玉柱突然对宏观经济或货币政策产生了研究的兴趣?看来不是。

        22 日晚,史玉柱的下一条微博记录对此作出了“交代”。他发起的这份调查在24小时内共收到回复231个,被转发51次。他坦承其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微博手机用 户比例,之所以选择“消费支出话题”系因其可参与度高。他还公布了调查结果:在231个回复中手机回复占了55个。

        至 此,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不知不觉中史玉柱又完成了一次第一手的市场调查。一位接近史玉柱的人士表示,“老史此举是在试用、熟悉一种新的互联网沟通工具”。 有业内人士认为,史此举很有可能是出于对微博式的项目投资感兴趣,也有可能打算进行基于这类传播方式的游戏或其他网络产品的开发。

        不过对于上述猜测史玉柱仍保持沉默,同时也婉拒了《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57

一财网 » 第三维 » 正文 砸钱“买人” 寿险业“聘才”黑幕重重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76099.html

尽管目前寿险业正在不断创新各种销售渠道,但是以“人海”战术为基本原则的个险销售渠道依然被各家寿险公司所倚 重,于是“聘才”这种发展销售团队的模式出现。不过,据《第一财经日报》从相关渠道了解,“聘才”背后暗藏重重黑幕。
畸形

“聘才”是近年来我国寿险业较普遍的一种人员引进手段,主要针对新加盟的营销员,在一定时期内给予高额财务支持(俗称“聘才费”),其目的是在短期 内迅速扩张营销队伍,实现保费快速增长。这一模式引起部分地区保监部门的关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业内“聘才”行为日渐普遍,且有畸形发展趋势,突出表 现为聘才费用飞涨、人员流动频繁、公司经营短期化、投保人利益遭受侵害等。

甚至有部分地区的保监部门直言不讳地称,对机构而言,畸形化的“聘才”就像“兴奋剂”、“强心针”,虽能实现人员和业务的快速膨胀,但“聘才”过后 大都迅速归于沉寂,有的甚至经营陷入瘫痪。对整个行业而言,畸形化的“聘才”更是破坏了有限的行业资源,动摇了发展根基,遗患无穷。

说到“聘”,自然就要有“聘礼”,现在的“聘礼”行情是多少呢?本报记者从某发达省份保监局了解到,据初步统计,该地区各寿险公司“聘才”费用两年 间平均上涨了近2倍。以2007年度和2009年度业内平均“聘才”水平看,2009年机构引进一位营销总监要一次性给付“聘才”费用5万元及各项后续财 务补助,比2007年度的成本增加近4万元。与此同时,“聘礼”费用名目繁多,有“握手费”、“启动费”、“特殊人才费”等,而且开价越来越高。

据介绍,“聘才”活动原先常见于新公司、小公司。这类公司处于发展初期,为快速站稳脚跟,通过“聘才”大量引进同业搭建队伍,实现快速成长。但从现 行情况看,“聘才”活动已延伸至整个行业,老公司、大公司为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弱体机构较多等问题,也都竞相开展各类“聘才”活动,用 以扶持弱体机构,帮助其充实营销团队。如某家寿险公司开业已5年多,从去年起又重新推出大规模“聘才”政策。

而值得注意的是,“聘才”活动已呈现出从个险渠道向其他销售渠道渗透发展的趋势,尤其在银保渠道,“聘才”活动似乎更趋激烈。

恶果

某地保监局在一份交流材料中用“行为混乱不堪”、“积重难返”等词语来形容当前的“聘才”情况。并称,早在寿险行业起步初期,“聘才”对于公司吸引 优秀人才,实现业务快速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行业整体经营水平不高和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下,当前各公司“聘才”模式已偏离了预想的轨道。

对于“聘才”的恶果,在上述这份交流材料中,该保监局的分析并非危言耸听:一些机构特别是新进入市场的主体,根本没有耐心自主培养营销队伍,而是完 全倚重“聘才”政策,使“聘才”行为不仅带有明显的短期化性质,而且对行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也没有任何贡献。部分公司甚至以投机心理开展“聘才”活动,沿 用大进大出模式,而非深耕细作,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该地区近几年新进入市场的寿险公司,其营销人员90%以上均为“聘才”。其次,公司间通过“聘才”相互挖角,有的甚至将同业公司营销团队整 个端走,严重冲击了同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其结果是钱越花越多,人越挖越少,素质越聘越差,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本报了解到,一些保险公司在制订“聘才”政策时动机不纯,一些基层公司旨在招人而非选材,未把好“进人关”,导致“聘才”人员的低素质和高脱落。部 分职业“跳蚤”拿到“聘才”利益后就主动离司。有的引进人员实际能力偏弱,远达不成协议要求的业绩,导致被动脱落。

另外,由于方案制定不合理,部分机构出现聘才费用、佣金、现金价值、方案激励总和高于保费的结果,导致“聘才”人员中短期经营行为和自保件套利问题 严重,影响保单继续率,给公司造成后续经营管理压力。此外,“聘才”人员的高离司率使公司经营成本加剧。如某公司对“聘才”引进人员给予5000元到 3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津贴,虽然协议注明,服务未满两年离司的,应退还该津贴,但实际未有成功追回案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28

強勢挑戰者》砸百億元送機上盒 壹電視再掀媒體新風暴? 黎智英獨家告白: 我砸錢做好的節目, 肯定有機會!

2010-11-15 TWM




黎智英一手打造的壹電視,證實將自十二月開始免費贈送電視機上盒,直接進入台灣家家戶戶的客廳。

在電視數位化的潮流裡,黎智英率先開了第一槍,勢將掀起電視圈的一波戰火。《今周刊》特別專訪黎智英,請他一談對於創辦壹電視的想法,以及壹電視要如何超越其他電視台,贏得觀眾的青睞。

撰文‧劉俞青 攝影‧吳東岳、林偉凱

繼《壹週刊》、《蘋果日報》之後,不管你喜不喜歡,接不接受,「壹電視」就要來了。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砸下超過百億元,將於十二月開始,挨家挨戶免費送電視機上盒;他說,壹電視一定成功。黎智英有備而來,勢將引發一場電視戰火!

二○○一年《壹週刊》首度登陸台灣,○三年,《蘋果日報》也來了,就此掀起台灣媒體的狗仔風氣,從此「黎智英」三個字,讓許多台灣人又愛又恨。

但無論多少人罵他,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如今的《蘋果日報》與《壹週刊》,在台灣報紙與雜誌發行量的排行榜上獨占鼇頭。根據發行公信會(ABC)今年上半年 的發行統計,《壹週刊》一期平均發行量是十萬本,《蘋果日報》日平均發行量估計約五十萬份,更遑論有多少媒體轉載、沿襲壹傳媒報導的新聞內容,讓人不得不 正視「黎智英」這位港仔對台灣傳媒的巨大影響力。

黎智英說他愛台灣,賭台灣大好,這幾年來他在台灣置產,從北市內湖、北縣土城,一路買進台北市中心,二年前,《今周刊》專訪他時,他已大買超過一萬坪土地,如今他說他還在買,而且,一筆都沒賣過,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台灣還會更好」。

如今黎智英發下豪語,要進軍電視!今年七月,壹電視已經搶先在網路上開播,十二月,他決定送全體台灣人一個耶誕大禮,就是免費的電視機上盒(set top box)。

機上盒到底要送多少?一直令外界好奇。但根據透露,黎智英打算讓台灣挨家挨戶都能收看得到壹電視,台灣家戶數共有五百二十萬戶,黎智英是否也準備了同樣數目的機上盒?黎智英笑笑,不願正面回答。

比《蘋果日報》進軍台灣報業還要狠!

他不只要送機上盒,而且,免費收看壹傳媒提供的頻道內容,這種強迫放送的方式,比起九年前,《蘋果日報》以每份五元的方式進軍台灣報業,還要更狠。

據傳,壹電視的電影台已與美國八大電影公司簽約,未來新的強檔影片只要一下映,觀眾在最短時間內就可以看到;而其購物台業者也將與國內網購龍頭 PChome合作。電視圈正彌漫一股風雨欲來的緊張氣氛,黎智英這一次出手,讓所有台灣頻道商嚴陣以待。但對於這些有關壹電視內容上的傳聞,黎智英不願正 面證實,只說「保證讓大家耳目一新」。

無論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怎麼擋,黎智英以實際行動力與百分百的投入,首次對外界證實:這一次,他玩真的。

你當然還是可以不喜歡他,但無論如何,你應該正視他。

以下是他首次破除外界疑慮,在媒體面前暢談他對壹電視的想法與擘畫:頭一次有跳下來做電視的念頭,是三年多前,因為你只做平面媒體,真的很怕,怕有一天沒得做了。

而且台灣電視節目這麼爛,製作成本這麼低,我砸錢做最好節目,肯定有機會。

談投資

我砸錢,一集成本五百萬元沒問題!

我們不能用現在去想像未來的電視,時代不一樣了。第一,媒體不同了,有網路、有iPad、手機;第二,市場也不一樣了,以後是大中華的市場;第三是內容也 不一樣,以前的節目是做給歐巴桑看的,將來有了互動之後,是要做給所有人,例如上班族看的。媒體要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你問我會變成如何,我也不知道,但 我知道總之要變了,新媒體時代來了!

電視要怎麼做?一開始我估計大約花三十到五十億元,買頻道來做,後來看了幾家例如八大電視台等,機器都是舊的,人也是舊的,腦袋也是舊的,花幾十億去買這些舊東西?當時,我就決定跳下來自己做了。

後來NCC的事情則是意外,但我說NCC幫我們指路啊,本來以為是幾年後才要做的事,因為NCC,逼我們提前做,所以我說NCC給我啟發,這一啟發,把我從幾十億元的投資,一下子拉高到百億元以上,光是機上盒成本就超過一百億元,反正早晚都要來的,就做了!

我的機上盒是送的,看壹傳媒的頻道包括新聞台、綜合台都是免費,但此外,還會有國外的電影頻道等等,這些要看就要錢;另外,如果你要隨意選取,例如八點要看七點的節目,這部分也要付費,大約是一天五元。我一開始不向觀眾收費,只賺廣告商的錢,相信我,這樣就夠了。

我是生意人,這筆投資回收沒問題,不用擔心。首先,我砸錢,一集製作成本五百萬元沒有問題(許多談話性節目,一集成本只要十萬元),我們已經在做了;第 二,我百分之百全心投入,我是認真做事的人,每天晚上八點就睡覺,凌晨一點起床就開始想,用什麼資源可以做到最好?看哪裡不對就改,我是可以接受失敗的, 一直在錯中學,錯了就改,失敗就修,怎可能不成功?不可能的。

只要把節目品質做好了就不用怕。很多人說「content is king(節目內容最重要)」,我說不對,是「quality is king(有品質的節目才最重要)」,品質好,觀眾就自然會轉台,不用擔心收視習慣的問題,品質好就不怕沒市場。

談獲利

至少三年內一定賺,而且是很多錢!

我剛剛說了,現在是大中華的市場,現在大中華的黃金時段需要二萬多個小時內容,但現在市場只有五千個小時,你說好品質的節目會怕沒市場嗎?

我不是神仙,什麼時候才會賺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定賺錢,至少三年內一定賺,而且是很多錢。

我不是很多錢的人,我對錢其實沒有感覺,我說過我是生意人,我知道這絕對是一筆好生意,但你要問我會賺多少錢?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做事情沒規畫的,我只是每天解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我是傻孩子個性的人,方向對就認真做,賺多少錢不是我最在意的。

但你放心,我知道電視的重要性,它是直接進入家庭的,因此對家庭不適合的內容,我絕對不會做。壹電視畢竟不是《蘋果日報》、《壹週刊》,這些刊物你可以選擇買或不買,但電視不可能,它直接就進來了,除非我瘋了,否則這些不適合的內容一旦放進電視,我只有死路一條。

做和社會對立的事,有什麼好處?電視不能超越家庭倫理,這一點我很清楚。

但不做這些,我的壹電視還是和現在其他電視有很大不同。你看看(指向背後正在播出的壹電視畫面),光用眼睛看,就有很大不一樣,畫面多乾淨。

一年多前有一天,我在看台灣的電視,但我發現我背對電視,光用聽的,就完全懂,這不是電視,是廣播。我的新聞不一樣,它讓你用看的,就知道這條新聞在播什麼,這才叫電視。

比方說,一則火災新聞,我們會告訴你當時火場是什麼樣子,怎麼逃出去,讓你完全了解,這和現在的電視新聞完全不同。

我的壹電視一共用了七百個人,其中新聞的投入最多,也是最快可以創造營收的部門,綜藝也會很快,比較慢的是戲劇,這需要時間。但我們找來陳玉珊(三立「命 中注定我愛你」編劇)、蔡岳勳(「痞子英雄」導演),我們也和知名製作人王偉忠合作,製作費是目前他在其他台的五倍以上。我的錢當然不會白花,你等著看, 王偉忠將來肯定不得了;這樣的團隊怎麼可能不成功?

我現在全心投入做電視,做品質最好的節目,我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其他的包括《蘋果日報》、《壹週刊》我都不管了,其他競爭者我也不看,我一個人都不認識。

談人才

台灣有最好的人才,這就是競爭力!

這十年來,我對壹傳媒在台灣的發展很滿意,但賺的錢,眼前都要先虧給電視了,沒關係,我還年輕(黎智英六十二歲)。

最後我要說,未來十年最大的困難有二,一是頻寬不夠,不夠空間承載更多傳輸內容;另外一個則是不夠資源去做更好看的內容。前者不是我能控制,但後者,我必 須說,這市場太大了,需要有更多的人才匯集。本來台灣有很多很棒的創意人才,現在都跑到中國去了,這些人應該要回流,台灣有最好的條件做創意內容的製作工 廠,壹傳媒率先號召,希望這些資源趕快聚集過來。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在香港做電視?語言是最大問題。台灣說國語,才有中國市場,台灣還有最好的人才庫,所以我把我的動畫團隊三百人全設在台灣,因為台灣有遊戲產業,台灣人要知道自己擁有最珍貴的資源,這其實就是最好的競爭力。

找來沒有電視經驗的人擔任壹電視董事長黎智英、朱華煦為何一拍即合?

朱華煦是誰?在2008年之前,這三個字只在食品業的相關資訊上會看到,例如百事可樂、桂格食品,但如今,他是壹電視董事長。找來沒有任何電視經驗的人做電視,黎智英在打什麼算盤?

過去從來沒接觸過與媒體相關的職務,朱華煦在57歲「高齡」,接下壹電視董事長一職,應該說朱華煦「膽識過人」?還是起用他的黎智英勇氣可嘉?

「兩者都是吧!」朱華煦說,過去30年的職場生涯,他從事的是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的行業,身為美籍華人的他,在美國獲得工商管理碩士,曾任惠而浦大中華區總 裁、孟山都大中華區總裁,1998年進入百事中國,之後出任百事中國區總裁,這些經驗,讓他充分了解消費者的想法與行為。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特質,讓向來最 重視觀眾(或讀者)感受的黎智英頗為讚賞。據了解,黎智英相中朱華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電視正邁向新的時代,只有找來沒有電視經驗的人,才能有創新的作 法。

08年秋天,兩人初次見面,一談就是4個小時,再經過一個多月,黎智英就拍板,由朱華煦出任台灣壹電視的負責人。

朱華煦其實與台灣頗有淵源,1994年到96年曾在台灣桂格工作,是佳格的一號員工,與佳格董事長曹德風是好友。這一次回到台灣,他說,台灣變化不大,但這正是壹電視的機會,壹電視一定給台灣觀眾全新的感受,請大家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38

砸錢開農場 統一超全面接管你家廚房

2012-4-16  TWM




「為了喝牛奶,養一頭牛!」常用來形容「得不償失」,但一向精打細算的統一超商7-ELEVEn,近日卻宣布砸下十億元擴大鮮食供應鏈,包括啟動新概念、 新技術的「光合農場」,難道統一超商為了賣沙拉,決定親自開農場?

原來,開農場是統一超商「從農場到餐桌」全流程溯源管理的既定計畫,雖然目前仍維持契作模式,但未來不排除另創公司,實際擁有農場。而這計畫的幕後推手, 正是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這幾年他力行樂活計畫,除了騎車健身,讓他瘦了一圈的祕方,還在於每天都吃的自家沙拉。

不過,徐重仁大手筆投資農場,不只為了讓消費者吃鮮美的沙拉瘦身,還有一個巧妙布局,那就是統一超商要賣菜了!今年具有「生鮮蔬菜專區」的門市將從三十家 衝到五百家,菜、蛋、肉、米全都賣!已是外食龍頭的統一超商不只要取代你家廚房,現在連「煮食」商機都不放過,還想進一步取代超市,成為你家的第二個冰 箱。

看來,徐重仁正透過四八一○家門市的通路優勢,來重塑台灣農業的產銷供應鏈。那下一步難道是自己養豬?是的,徐重仁正準備這麼做!

(林讓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41

陸企、教堂、診所 砸錢進駐 揭開台北一○一神祕房客

2012-8-27  TWM




全台最具指標性的商辦大樓台北一○一,除了有陸資與外資企業進駐,連教堂、醫院與木雕工作室都砸大錢當房客,為的就是服務VIP客戶。

撰文‧梁任瑋

台北一○一大樓董事會即將於今年十月改選,三年前以公股董事長身分兼任總經理的林鴻明,在改選前夕繳出一張辦公大樓出租率九成五的傲人成績單,不僅讓過去看衰的人刮目相看,更讓原本跌破淨值的一○一股價從棄婦變貴婦,股權人人惜售。

正因為如此,一○一大股東金融重建基金(RTC)決定暫緩處分股份,繼續長抱,讓三年來亟欲擴大一○一股權版圖的頂新集團魏家,在收購股權之路碰了軟釘子。

台北一○一變得炙手可熱,財報是最好的證明,台北一○一去年營收一○七億元,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剛出爐的今年前七月營收也有六十七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一四%。內部估計,今年全年營收上看一二○億元,獲利達六億元,台北一○一終於從賠錢貨變金雞母。

台北金融大樓副總經理楊文琪表示,一○一目前僅剩八十樓以上空置,總共不到五個樓層尚未租出,挾著即將滿租的高姿態,高樓層租金每坪已開價四千六百元,創下國內商辦大樓最高價,篩選客戶條件也更趨嚴苛。

陸資租客別苗頭 熱門首選台北一○一能夠揚眉吐氣,陸企這幾年爭相進駐是重要關鍵,尤其是今年進駐的陸資企業較兩年前大幅成長一倍,不僅成為辦公大樓穩定的租金來源,更是國內其他商辦大樓難以撼動的基本樁腳。

一○一租賃部主管透露,目前進駐台北一○一的陸企共有十一家,光是租給陸資的樓地板面積就有四千五百坪,占比約一成。其中又以中國交通銀行、京泰實業,各 承租四百坪面積最大,其餘包括聯想電腦、中國中化、中國石油都是百坪租戶。預期在︽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簽訂後,未來進駐的陸資家數還會增加,租金也還有調 升的空間。

同樣進駐一○一的台北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指出,中國國營企業喜歡互別苗頭,目前看得出來進駐一○一已開始要求樓層要比競爭對手高,氣勢才能略勝一 籌。劉學龍說,租金對陸企不是問題,只是來台設分公司的法令限制多,若要來台設點,考量到門面價值,多數都會首選地標建築台北一○一。

除了陸資之外,根據本刊調查,一○一還有許多神祕房客,甚至連教堂、診所與木雕工作室都砸大錢進駐。商仲業者表示,這些神祕房客走頂級客層路線,並透過一○一森嚴的門禁管理過濾客源,也保護自己的身分。

教會、診所 服務頂級客戶位於一○一大樓中五十二樓的社團法人台灣愛無限協會,幕後就是這一年在基督教圈竄紅的新形態教會「i'M行動教會」。這個透過臉書、智慧型手 機聯繫活動的教會,主要教友為演藝圈藝人以及政商名流,連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之子王文祥都是支持教友之一,讓這個神祕教會迅速在台北政商圈打響知名度。

i'M行動教會是在去年九月以社團法人台灣愛無限協會名義,承租台北一○一當辦公室與教堂,由於坐落位置高,號稱是「台灣最高的教會」。以一○一每坪三、四千元租金計算,一年租金上百萬元,也開了國內頂級教堂風氣之先。

除了台灣最高的教會之外,一○一另一個神祕租戶是去年八月進駐二十八樓的台北德式診所。這家診所專做頂級健康檢查與抗衰老醫美諮詢的診所只接受預約看診,據了解,由於信義計畫區辦公大樓有嚴格使用分區限制,所以德式在一○一只有諮詢,無醫療行為。

台北德式最近還在網站誠徵多名照顧VIP客戶的護士,以及腫瘤科、心臟內科、腸胃醫師,看得出來醫療諮詢科別眾多。對此,台北一○一大樓副總經理楊文琪表示,為了保護租戶隱私,不方便透露房客的背景。

除了教堂與診所外,另一個重金進駐的租戶,是苗栗三義知名木雕師傅康木祥工作室,可別小看這間木雕展示中心,它的客戶可都是大陸的知名億萬富翁包括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中國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

工作室負責人康木祥表示,由於這十年他的作品在兩岸頗獲好評,為了與國際客戶接軌,有別於藝廊多半承租仁愛路、內湖店面當展示中心,去年他突發奇想在一○一承租辦公室,目前每月租金約二十、三十萬元。

因為木雕走高單價路線,一件四、五百萬元起跳,今年一月進駐以來,不少一○一的租客都成為康木祥的客戶,他甚至與中國交通銀行台北分行行長陳越成為好朋 友。更重要的是,每當他拿出名片介紹自己的工作室在一○一大樓,就非常有面子,這讓他覺得每個月付給一○一高額租金付得很值得。

一○一門牌 再貴也值得仲量聯行副總經理吳瑤華表示,台北一○一特殊的門面優勢與門牌效應,對很多租客來說,仍有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尤其一○一門禁森嚴,所有訪客都必須在一樓用電腦換卡才能進入,可直接過濾客戶,讓許多高檔服務業趨之若鶩。

更重要的是,一○一可承租的面積非常彈性化,小自一百坪、大至一千坪,「不少企業就衝著擁有一張一○一門牌,再貴都值得」,這也是其他頂級辦公室無法提供的優勢。

顯然,一○一身為全台商辦地標,想進駐的企業依然很多,儘管租金愈漲愈貴,就為了名片上一行一○一的門牌地址,類似教堂、醫院與木雕等特殊的房客,相信未來只會多不會少。

爭氣勢!陸企搶租台北101

公司名稱 樓層

聯想電腦 19

中國海洋燃油 21

網訊通訊 27

中國交通銀行 29

中國中化國際集團 29

台灣花樣年開發 37

現代傳播 46

澳門駐台辦事處 56

中國金貿 61

中國石油 69

京泰實業 70

資料來源:台北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94

美國金融和咨詢業如何招募頂尖人才?砸錢,狠狠地砸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94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在各大高校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中國如是,美國更是這樣。在美國,銀行和咨詢公司尤其舍得為招聘砸錢,其中有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高達5萬美元。 和傳統制造業不同,金融、咨詢等服務業是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歸根結底,人才是公司唯一也是最重要的資源。所以,在各個公司眼中,即便砸下重金,校園招聘仍然是不能放棄的香餑餑。正如一家資訊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所說: “我們喜歡在頂尖高校招人,因為我們知道校園里能夠招聘到很好的人。我們只要投入資源、設置一些篩選標準就可以找到合適的人。我們很清楚什麽樣的人會有高智商,什麽樣人具備領導力,什麽專業的人合適做什麽…… 我們做校園招聘的年數越久,就越容易得到想要的人才。我們每年都會確保從不同的高校招募頂尖人才。如果幾年不從一所學校招人,那麽再想從那里招到人就很難了。” 為了以下數據可以直觀地展現各大公司對招聘有多麽重視:非盈利組織Teach for America在2011年的招聘預算為3760萬美元。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員工估計,她所在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為5萬美元。如果你看看大銀行和大咨詢公司的這類支出,你就會發現每年花在校園招聘和新人培養上的錢至少也是好幾千萬。 有一家對沖基金非常舍得在招聘上花錢,他們在達特茅斯學院招聘時,甚至給每位沒有參加他們招聘的人100美元獎勵,只為了弄明白他們為什麽不選擇自己公司。2012年,達特貌似學院的四個致告別辭的優秀畢業生代表中,有兩個去了高盛,一個去了摩根士丹利,一個去了麥肯錫。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這並沒有什麽錯。每一家私人公司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以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招聘方面,這就意味著在學校里投入大量地時間和金錢,將全國最優秀的學生收入囊中。 大多數銀行和咨詢公司都會在8月和12月期間對大四學生發出offer。校園招聘文化也為在校生們提供了一個普遍的追求目標,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前輩們步入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軌道時,他們會努力讓自己也變得優秀。 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為了公司長遠發展希望招募一些高素質的畢業生,這絕非易事。 首先,你得提前幾個月下手,因為稍晚一點人才就被招走了。你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召開招聘會,散發工作宣傳冊,在各地的高校之間來回奔走。你還得與各品牌公司的大幅的廣告牌和衣著光鮮的招聘人員競爭。最重要的是,你還要開出足夠有競爭力的薪酬,才能從那些財大氣粗的大公司口中奪食。即便這樣,你最後找到的人還未必能滿足你的要求。 那麽,人才爭奪戰的結果如何呢?下表就展示了近年來美國各大高校在校生的就業意向: 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雖然不同學校的專業傾向不同(比如耶魯法學院學生較多,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生偏多等等),但他們理想工作的行業分布都差不多。雖然畢業後實際的行業眾多,但在校生們的選擇大多集中在金融、咨詢、法律、醫學等六大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27

美國金融和咨詢業如何招募頂尖人才?砸錢,狠狠地砸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94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在各大高校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中國如是,美國更是這樣。在美國,銀行和咨詢公司尤其舍得為招聘砸錢,其中有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高達5萬美元。 和傳統制造業不同,金融、咨詢等服務業是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歸根結底,人才是公司唯一也是最重要的資源。所以,在各個公司眼中,即便砸下重金,校園招聘仍然是不能放棄的香餑餑。正如一家資訊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所說: “我們喜歡在頂尖高校招人,因為我們知道校園里能夠招聘到很好的人。我們只要投入資源、設置一些篩選標準就可以找到合適的人。我們很清楚什麽樣的人會有高智商,什麽樣人具備領導力,什麽專業的人合適做什麽…… 我們做校園招聘的年數越久,就越容易得到想要的人才。我們每年都會確保從不同的高校招募頂尖人才。如果幾年不從一所學校招人,那麽再想從那里招到人就很難了。” 為了以下數據可以直觀地展現各大公司對招聘有多麽重視:非盈利組織Teach for America在2011年的招聘預算為3760萬美元。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員工估計,她所在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為5萬美元。如果你看看大銀行和大咨詢公司的這類支出,你就會發現每年花在校園招聘和新人培養上的錢至少也是好幾千萬。 有一家對沖基金非常舍得在招聘上花錢,他們在達特茅斯學院招聘時,甚至給每位沒有參加他們招聘的人100美元獎勵,只為了弄明白他們為什麽不選擇自己公司。2012年,達特茅斯學院的四個致告別辭的優秀畢業生代表中,有兩個去了高盛,一個去了摩根士丹利,一個去了麥肯錫。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這並沒有什麽錯。每一家私人公司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以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招聘方面,這就意味著在學校里投入大量地時間和金錢,將全國最優秀的學生收入囊中。 大多數銀行和咨詢公司都會在8月和12月期間對大四學生發出offer。校園招聘文化也為在校生們提供了一個普遍的追求目標,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前輩們步入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軌道時,他們會努力讓自己也變得優秀。 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為了公司長遠發展希望招募一些高素質的畢業生,這絕非易事。 首先,你得提前幾個月下手,因為稍晚一點人才就被招走了。你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召開招聘會,散發工作宣傳冊,在各地的高校之間來回奔走。你還得與各品牌公司的大幅的廣告牌和衣著光鮮的招聘人員競爭。最重要的是,你還要開出足夠有競爭力的薪酬,才能從那些財大氣粗的大公司口中奪食。即便這樣,你最後找到的人還未必能滿足你的要求。 那麽,人才爭奪戰的結果如何呢?下表就展示了近年來美國各大高校在校生的就業意向: 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雖然不同學校的專業傾向不同(比如耶魯法學院學生較多,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生偏多等等),但他們理想工作的行業分布都差不多。雖然畢業後實際的行業眾多,但在校生們的選擇大多集中在金融、咨詢、法律、醫學等六大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20

俄羅斯央行砸錢救市 拋售100億美元苦撐盧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874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交火危機持續沖擊著金融市場,俄羅斯央行開始大規模拋售美元並大幅加息,即便如此“土豪”,俄羅斯央行還是沒能阻止盧布創下歷史新低、股市暴跌。 俄羅斯央行今天至少拋售了100億美元,占其外匯儲備的2%左右,以對盧布提供支撐,成為市場中唯一賣出美元的參與者。路透社引述VTB資本的交易員Mikhail Paley透露,“今天市場上拋售了大概110億美元,其中100億美元左右都來自俄羅斯央行。”當然俄羅斯央行還有足夠多的彈藥——近5000億美元的黃金外匯儲備。 華爾街見聞今天早些時候曾介紹,在市場劇烈波動的壓力下,今天俄羅斯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從5.5%大幅上調至7%。 俄羅斯央行在加息聲明中並未提到烏克蘭,而是稱加息的舉動意在適應近來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防止通脹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周末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局勢緊張程度升級,引發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強烈譴責。周一俄羅斯股市和匯市均遭遇暴跌,美元對盧布漲2%左右達到36.41,歐元對盧布也漲了1.2%至50.10,兩項數據均創下歷史最高點。同時,俄羅斯股市今日暴跌11%左右,為2008年11月以來最大跌幅。 俄羅斯央行今天面對市場波動似乎在不斷地采取大動作,據路透社引述交易員透露,盧布每下跌2-3戈比(Kopeck),俄羅斯央行就會拋售10億美元來支持盧布。 荷蘭國際集團(ING)交易員Pavel Demeschik透露,“俄羅斯央行在行動的時候非常公開,很明確,央行成了市場上唯一一個拋售美元的參與者。如果不是因為俄羅斯央行多次救市,今天盧布肯定已經跌到37.5了。” 俄羅斯央行還有足夠的彈藥來進行類似的大手筆拋售,其黃金外匯儲備多達4925億美元。 巴克萊銀行交易員Artem Argetkin感嘆道,“市場在拋售俄羅斯的一切資產。” 俄羅斯經濟副部長 Andrei Klepach則表示,預計市場的“歇斯底里”會逐漸平息。這種歇斯底里終究會過去,但具體何時結束還很難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88

開發金最划算購併 得砸錢收爛尾

2014-04-21  TCW
 
 

 

四月八日,開發金控舉行股東臨時會,通過萬泰銀合併案,場外卻是萬泰銀行工會代表強力表達罷工訴求。看似撿便宜的金融購併案,無形成本卻在成交後逐漸浮現,也為接下來的銀行購併案埋下隱憂。

今年二月十日,開發金以總價約二百三十億元、股價淨值比一.二六倍買下萬泰銀,遠低於過去的銀行購併價格(股價淨值比兩倍以上),外界皆認為開發金撿了便宜,沒想到問題才開始浮現。

蹦出意外成本!員工要求結算年資、優退

開發金敲定收購案後,萬泰銀行工會提出兩大訴求,一是保障工作權三到五年;二是結算年資,並提出優退計畫,否則最快將在五月初發動罷工。萬泰銀行工會理事長方姚駿表示,這兩項訴求是綁在一起的,若資方拒絕結算年資,則將要求工作權保障時間大幅拉長,「最好可到一、二十年」。

根據過往案例,二○○七年九月,華僑銀行與花旗銀行合併,員工可結算年資並領取結算費用,並保有工作權一年。不過,該筆約二十五億至二十八億元的員工結算費用,當初是由華僑銀行股東埋單,而且在談判合併價格時就已敲定條件。

如今,萬泰銀行合併案塵埃落定,而萬泰銀行工會提出的訴求,整體來看也超乎業界過往水準。對此,方姚駿表示,開發金提出保障工作權一年,等於沒保障,特別是對高齡員工,若銀行不願結清年資,資歷又還不到退休,他們將來可能無法適應新的管理文化而損失退休金。

目前勞資雙方的歧見仍大,負責員工安置談判,以及與工會協調的萬泰銀行人資主管韓愛玫表示,開發金旗下沒有商業銀行,而萬泰銀為存續銀行,「全數員工留用,為何要結清年資?」

開發金發言人張立人也指出,萬泰銀約有一千七百名員工,開發工銀約五百多人,但其中僅約兩百人會併入萬泰銀,業務重疊性極低,目前不但沒有裁員空間,還要積極徵才。

從法規面來看,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合夥律師黃日燦指出,企業併購法和勞基法對員工留置的處理,並沒有明確規範,但勞基法在不留用或資遣方面,為員工提供了最低保障。

至於保障工作權,黃日燦表示,並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而是一種商業考量,企業想要留才,須給足夠的誘因或心靈的安定感。不過,開發金併萬泰銀,只是換股東,不會發生員工變動,和以往國泰銀行併世華銀行、富邦銀行併台北銀行的情況不同。

為何沒算到員工反彈?私募基金急賣無暇顧及

在這場購併案中,萬泰銀大股東私募基金,就像房地產投資客,因市道欠佳,急於認賠出場,買方開發金看似撿到便宜,沒想到入主前,才發現還要多付一筆修繕費,才能順利搬進新居。

二○○七年兩大私募基金SAC和奇異(GE)入主萬泰銀後,以高薪挖角的方式建立經營團隊,不僅副總經理級年薪千萬,總經理和董事長年薪更上看兩千萬至三千萬元,直逼大型民營金控或外資銀行高階主管的待遇,希望將萬泰銀改頭換面,未來賣個好價錢。

以國際私募基金一貫的操作手法來看,通常入主三年時間,只要有「好價格」就可獲利了結,絕不戀棧銀行經營權。然而,礙於○八年發生金融海嘯,銀行股價直直落,打亂了私募基金的如意算盤,加上金管會監理嚴格,造成私募基金遲遲無法退場。

萬泰銀花了約五年時間,才清理完過去累積的呆帳損失,二○一二年由虧轉盈,二○一三年創下淨利約三十億元的新高紀錄。如今,萬泰銀以每股十五.一四元脫手,相較於兩大私募股東持有成本約十三元,加上七年的資金成本,私募基金不但白忙一場,而且是賠本賣出。

一位擔任購併案財務顧問的外資投資銀行主管指出,合併案的員工留置問題,端視買賣雙方的商業談判而定,包括「買方的意願,以及賣方的堅持」。以元大和寶來證券合併案為例,因為當時寶來證券在業界「很搶手」,而且經營團隊是以員工權益為最高原則,因此爭取到保障工作權三年、結算年資等條件。

這名外資投行主管指出,私募基金入股的國內小銀行,已經望穿秋水七年,如今急於解套,在談判過程中可能無暇兼顧員工權益,畢竟「家裡前庭都失火了,還顧得了後院?」

如今,另外兩傢俬募基金入股的大眾銀行、安泰銀行也待價而沽,惟股價距離當初投資成本,還是有一大段距離。若是再加上員工安置費,有了開發金購併萬泰銀的先例,未來若是這些購併案,再有工會抗爭,購併成本只會更高,這些小銀行的賣價恐怕又要再打折扣了。

【延伸閱讀】萬泰銀購併案狀況連連,影響大眾銀、安泰銀賣價更難談1.萬泰銀私募基金股東:SAC、奇異入股成本(元):約13元目前股價(元):14.85員工數:約1700人

2.安泰銀私募基金股東:隆力入股成本(元):約21元目前股價(元):13.8員工數:約1800人

3.大眾銀私募基金股東:凱雷入股成本(元):約17元目前股價(元):10.3員工數:約2600人

股價長期低於收購價,讓大股東私募基金急脫手,員工安置成新買家燙手山芋。註:目前股價為4/11收盤價資料來源:上述銀行、公開資訊觀測站 整理:鄧麗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46

英特爾、高通積極結盟陸廠中國砸錢扶植半導體 台廠沒戲?(052-053)

2014-07-14  TWM
 
 

 

這是中國國務院第三度發文,要出手扶植中國半導體,這次挾著英特爾、高通等大廠搶進,明年中國半導體營收要破三千五百億元人民幣關卡,真能讓台灣半導體業拉警報?

撰文‧賴筱凡

「你好,中國;再見,台灣?」這是巴克萊證券在六月底最新發佈的亞太硬體產業報告。報告一出,立刻引起台灣資本市場的震撼,文中以兩岸電子供應鏈的消長,點出中國硬體廠商對台灣的嚴重威脅。但,中國威脅到台灣的,只有下游硬體產業嗎?

六月二十四日,一份從中國國務院公佈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內容明訂了二○一五年的半導體營收要超過三千五百億元人民幣、二○年半導體產業年增率要超過二○%,目的就是要推動中國半導體的水準,從晶圓代工、IC設計到封裝,都要有計畫性地扶植中國廠商。

果然,一週後,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就與台積電的大客戶高通宣佈合作,將在中芯的二八奈米製程投片,生產高通智慧型手機用的驍龍(Snapdragon)處理器;不只這些晶片將供給中國的手機廠,也將進一步拉抬中芯先進製程的成熟度,後續衝擊台灣半導體業的漣漪,已經慢慢展開。

半導體發展慢

中國內部檢討聲浪不斷

中芯和高通的聯手,並不是首例,早在今年五月底,英特爾就找上中國老牌IC設計廠瑞芯微(Rockchip)合作,直接瞄準龐大的平板電腦市場。大和國泰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就直言,「這種合作方式是雙贏的策略,對於英特爾來說,將可以快速進軍中國平板與智慧型手機市場。」當時,陳慧明預言,在英特爾與瑞芯微合作之後,高通、邁威爾(Marvell)勢必將跟進,也找到在中國的合作夥伴,「因為現在中國電子供應鏈的機會,比起以前大非常多。」過去,中國電子供應鏈的水平不比台廠好,即使陸廠挾著國家扶植的補貼優勢,祭出殺價戰,但對於英特爾、高通等國際級大廠,仍會基於品質考量,緊緊擁抱合作關係好、品質又隱定的台廠。

但此一時彼一時,台灣下游硬體供應鏈已經率先被攻破,從電聲元件、揚聲器、機殼到觸控面板,巴克萊證券下游硬體產業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就預估,多則四○%、少則一○%的市佔率,都已落到陸廠手中。

而這些下游硬體陸廠能夠崛起,靠的就是中國自家品牌的提拔。「以大家都知道的觸控面板來說,當歐菲光還只是小廠時,是聯想、酷派、小米這些品牌願意給機會練兵,歐菲光才有足夠實力去拿三星、華碩的訂單。」一名業內人士說。

中國零組件靠中國科技品牌,中國科技品牌靠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造就了今天中國電子供應鏈的壯大。下游硬體廠能用這套模式崛起,上游半導體廠同樣也有機會用這套模式威脅到台廠。

近年來,中國上游半導體發展緩慢,尤其近兩年中國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產品熱賣,「全球近八成手機都在中國做,卻只有三%的晶片是出自陸廠,中國一年要花超過兩千億美元進口半導體晶片,比石油還多,都讓中國內部的檢討聲浪不斷。」長期觀察半導體業的一名分析師說。

為此,中國的產業分析師形容,「半導體晶片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的『心臟』,一個長期無『芯(指晶片)』的國家,只能成為全球產業鏈的下層。」

砸錢未必有用

台廠群聚優勢仍遙遙領先

儘管如此,中國政府大動作扶植半導體產業的企圖心明顯,甚至將以成立基金的模式,解決半導體廠的資金問題。不過,這在台灣半導體業內人士看來,搖了搖頭說:「只是雷聲大,真要落地的雨點還是小。」就拿中東主權基金砸錢扶植的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為例,每年都投資超過三十億美元,打從一○年中東主權基金入主至今,投入資本將近兩百億美元。

「可是,在台積電目前主力戰場的二八奈米製程,格羅方德根本無法跟上,這說明了,晶圓代工和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不是砸錢就有用。」業內人士說。

更別提台灣半導體的群聚效應大,「封測廠、IC設計廠就在晶圓代工廠隔壁,早上晶圓代工生產有問題,隔壁的封測廠下午就趕來想辦法,這種速度是中國半導體廠、格羅方德比不上的。」業內人士直指,台積電的廠房在新竹、南科,封測廠矽品、日月光就在新竹、高雄;相較之下,格羅方德晶圓廠在美國、新加坡,封測廠卻在台灣、新加坡,出了問題都得要一週、半個月才能解決。

「同樣地,中國半導體廠也各自為政,群聚效應不若台廠大,更別說台積電、聯電扶植日月光、矽品的效應明顯,這些都不是花大錢、一時半刻能夠堆疊出來的。」業內人士話說得直接。

長期深耕半導體產業的一名分析師就點出,目前中國IC設計廠在八吋晶圓等成熟製程的產品上,發展速度很快,確實可能會對台廠造成威脅,像是語言IC、MCU(微控制器)等產品,中國半導體廠多有投入。

另一方面,英特爾、高通等國際大廠為了拿到前進中國的門票,積極與陸廠結盟,勢必對於提升中國半導體廠的技術實力,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只是,話說回來,這些外來的助益能否讓中國半導體強化到足以與台灣半導體業相抗衡,現在來看都還太早。」顯然業內人士不以為然。

畢竟,資金能夠靠政府,但關鍵技術、人才,還是要靠自己,因為過去三十年篳路藍縷,台灣半導體廠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2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