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審評兩大內銀股 東尼

2008-09-04  NextMagazine

對投資者而言,剛過去的中期業績公布期,無疑令人失望,縱使有部分企業如中移動及思捷(330)交出亮麗成績,也同樣被人摒棄。

兩星期之前,我在此預測中資銀行股會是市場的焦點所在,雖然中資銀行股公布的業績對辦,但悲觀者仍害怕下半年前路茫茫。

第 三季度的成績,將在十月下旬或十一月初陸續公布,惟要作出盈利預測較以往困難。就以工行過去的數據為例,○七年上半年賺四百一十億元人民幣,下半年幾乎不 變,賺四百零五億元人民幣;而○八年上半年則急速上升至賺取六百四十五億元人民幣,若再細看,其實今年首季賺三百三十億人民幣,次季則賺三百一十五億元人 民幣。逢低吸納銀行股

工行○八年盈利得以大幅上升,很大程度歸功於息差擴闊。雖然息差難再進一步拓展,但我亦不擔心盈利增長步伐會回復到○七年水平,何況銀行已累積更充裕的資金借貸給顧客。經營銀行,能年復年將盈利聚沙成塔,有助長遠持續發展,因此我很喜歡趁低吸納銀行股。

刻 下工行市值一萬八千億元,○八年市盈率十五倍,實屬抵買,假設未來兩年盈利仍繼續增長,全年料賺一千二百億元。我不認同悲觀者的看法,他們認為工行盈利無 以為繼。我無意預測人民幣兌率的走勢,但以一點一二港元兌換一元人民幣計算,一千二百億港元約等於一千零八億人民幣。換句話說,下半年工行只須維持○七年 的盈利水平,賺取四百三十五億元人民幣,便可輕易達標。

中行的情況更具魅力,雖然有人質疑它的增長速度遠遠不及其他中資銀行股。中行市值約八千六百億元,剛公布的半年業績,盈利達四百二十二億元人民幣,折合約四百七十億港元。假設下半年賺三百七十億港元,市盈率只是十倍,非常超值。

中行預測市盈率僅九倍

相對其他中資銀行股,中行的業務更為國際化,惟它不幸買入了小量高息結構產品,以及在次按風暴中受損。但不幸之中的大幸是僅受輕傷,並已為此進行了撥備。

過 去的三個半年,中行分別賺二百九十五億元人民幣、二百六十七億元人民幣,以及最新公布的四百二十二億元人民幣;若以賺二百八十億元人民幣來做中位數,最壞 情況全年打算亦可賺五百六十億元人民幣,市盈率約十四倍。但若進取一點,下半年中行盈利只要保持今年上半年的水平,全年便可賺八百四十億元人民幣,預測市 盈率便只有九倍。

工行現價五元四角,每股資產淨值一元六角四分人民幣,股價是資產淨值的三倍;而中行現價是三元四角,每股資產淨值是一元七角人民幣,股價是淨產值的一點八倍,因此中行安全度較工行為高。

我相信這兩間公司的股價早晚會飛升,屆時投資者便不再苦臉,笑容便會重現。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三十五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

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

內銀股 – 是危?是機?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047745

三天連續的假期,我貓王也懶了起來,報紙也沒有看過,過著一些隱士的生活!不過,我不是神人,不上網不會知天下事;今早好夢醒來,我惦記著自己還未賺夠錢退休,還須努力呀!開工時趕緊讀回過去數天的報章!

這幾天連內銀股都轉弱了,納悶得很!我貓王解釋過內銀股為我締造很多生意機會,散戶投資者有一個心理問題,那就是經常對股票發生感情,企業自己的生命週期、產品的生命週期、經濟週期等,這些通通影響到個別股價的考慮,對於只愛看表面的投資者來說,是深不可測的資料!縱使我們這些所謂專業人士,有時也難估計當中的變化;作為一個經紀人,我們必須要保護自己,於是,每每對一些豪無主見的客戶推薦的,就是技術走勢計算作為買賣準則;事實上,江恩(W.D. Gann)亦曾經坦說個股比期貨難以預測,我們很難想像個股會依足自然規律運行。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金融類股的股價一般相對較為穩定,且基本因素沒有那麼容易左右搖擺!當然我只推介金融股表現亦只會平庸,但以今天監管條例這樣嚴謹,對我們老經紀來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縱使未賺夠錢退休,都不敢謬然在非友好的客戶面前搏取表現!

這幾天內銀股的負面消息多的是,花旗最近報告指出,內銀盈利增長未來數年將較過去4年平均38%有所放緩,鑑於貸款增長受限,加上資金抽緊,未來由於貸款增長放緩資產回報改善空間會較過去受限,進一步改善成本收入比和已很低的信貸成本的空間亦受限,表現差異更多取決於非利息收入等等。其實,內銀股現在平均市盈率不過10倍,上述消息早已反映,今天內銀受著嚴重的沽空壓力,上週五大量的沽空盤把它們的股價推低了!與此同時,路透社再報道中國銀監會將出台新版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可能對信用風險權重體系進行大幅修改,在100%風險權重之上增設150%1250%等檔次,料會對內銀股資本充足率帶來影響,增添資本壓力,尤其資本充足率較低的招商銀行(3968)、中信銀行(0998)和民生銀行(1988)。禁售亦是市場大做文章的工具,建行策略性股東美國銀行持有的255.8億股H股,將在829日解凍,農行的三個策略性股東卡塔爾投資局、科威特投資局和渣打銀行合共持有農行99.8億股H股,將在716日解凍。由於策略性股東持有建行和農行H股比重超過20%,一旦市況減持會對股份帶來壓力,相信其他內銀股也會有漣漪效應。

我貓王個人相信導致內銀行下跌導火線是:人民銀行周三公布的《
2010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指出,正在推進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清理規範工作,這使內銀成為下跌的焦點,市場擔心銀行業可能將承擔部分損失。內地銀行也要面對可能高達14.37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政府融資,地方債規模可以買起接近9間工行!有傳有部貸款會轉移到中央的名下,又有傳國有銀行也要承擔部份損失。事實上,內地地方政府無權借貸及發債,這個權力原本掌控在中央政府手中。08年金融海嘯殺到,中央提出用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其實中央只出資1.2萬億元,其餘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國企投資,當中又以地方政府為主,這樣子,中央默許了地方政府透過各式各樣的建設公司向銀行借錢,這就是所謂地方融資平台。可是,這一放就引來了天大的後遺症,市場憂慮內銀還是走著以前計劃經濟的老路,一刀切的要銀行承擔國家建設的任務,即撇帳了事!

我 貓王看中國搞金融不會這樣兒戲,縱使走回計劃經濟的舊路,也會把項目好好包裝給人們看,地方貸款主要是基建的項目,相信這些項目於兩、三年後會有回報,大 不了又是為它們締造盈利,推出上市,就像當年的公路股般!但是,我認為內銀股短線不免受到衝擊,始終市場的資金正在減退之中。今我又記起當年老師的一句 話,經濟數據不過是一堆神仙數,若言國家的信譽良好,經濟與政治氣氛是樂觀的時候,無論數據如何神仙,大家都不會互揭瘡疤,關鍵是某些時候,在人人為求自 保的時候,神仙數也變不出法術,這時就是面對現實,正要處理問題的時候!我預期這一個清算會在下一個金融泡之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那可能是2018的時候,於是,未來數年我仍然覺得內銀可以長線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42

內銀股前景暗淡 林本利

2011-6-9  NM




2008年9月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後,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中國政府為了緩和金融海嘯對經濟的衝擊,在當年11月宣布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經濟方案,大量投資基建和擴大內需,避免經濟增長急速下滑。

內地四大國有銀行,為了配合中央政策,紛紛批出巨額貸款給地方政府和國企,用作大興土木,投資在房地產和基建工程。結果在2009年及2010年,內地銀行的貸款急增,新增貸款每年逼近10萬億元人民幣,這還未計透過會計手法隱藏的貸款。

這些新增貸款,不少是投放在沒有足夠盈利能力的基建項目上,亦有不少是落入貪官污吏的口袋裡,再以不同渠道,流往其他地區作炒賣。相信有不少資金,從內地流入香港炒賣房地產,推高本地樓價。

隨着中國經濟在2009年第三季起急速復甦,樓價颷升,物價上揚,中國人民銀行便開始收緊貨幣供應,不斷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試圖遏止樓價及物價進一步上升。現時存款準備金率已調高至超過20%,令一些國有銀行出現資金不足,需要供股集資的情況。

自從去年初開始,筆者已經對內地銀行的經營前景感到憂慮。雖然過去兩年,內地銀行的業績依然有可觀增長,去年底工行更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銀行股,其他三大國有銀行,包括建行、中行和農行,都打進全球十大市值的銀行榜當中。但這個市值排名上升的現象,反而令筆者更加擔心。

過 去二十多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成為全球十大市值的銀行或金融機構,不一定是個良好兆頭,反而是「凶兆」。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經濟急速增長,房地產價格 颷升,日經指數逼近4萬點的水平,全球十大銀行(以資產值計算)中,頭六位全屬日本銀行。之後日本地產泡沫爆破,樓價股價大跌,一眾日本銀行陷入嚴重財務 危機,瀕臨破產,日本政府及央行要出招(包括實行零息)打救。

同樣,2008年金融海嘯前,英美兩國的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信貸急升,銀行 市值大幅攀升。2005年,全球市值十大銀行及金融機構,差不多全部由英美兩國包辦。2006年之後爆發次按危機,銀行壞賬急增,保險公司(AIG)及投 資銀行接二連三出現財困,需要英美政府注資打救。若非政府打救,恐怕出現骨牌效應,所有大銀行都會相繼破產倒閉。

根據一些專家分析,內地銀 行貸給地方政府及企業的款項中,最少有兩成以上屬不良貸款,總額超過三萬億元人民幣。不少地方政府投資的基建項目,最終可能成為大白象,收入不足以償還貸 款。過去兩年,內銀股A股股價一直低於香港的H股股價,折讓有兩成之多;今年上半年,社保基金陸續減持內銀股。這一切似乎顯示內地投資者可能掌握較多訊 息,對內銀股前景感到悲觀。

然而,即使內地房地產泡沫爆破,銀行壞賬急升和出現財務危機,一般人都相信中央政府必定會出手打救,正如之前日本和英美政府的做法一樣。由於內地四大國有銀行已經上市,到時股價必然會大幅波動,投資者最好綁好安全帶,準備玩過山車遊戲。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c.com.hk)作者網誌: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24

為何中期內不宜沾手內銀股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18.html

不需要大量數據或道理便能得出上述結論:

1) 出口放緩以及房產過熱影響中國經濟及內銀股信貸質素
2) 過度固定資產投資(FAI)及地方政府舉債過重,引致地方債壞帳風險
3) 內銀股集資不停
4) 策略性投資者減持,如Temasek、美銀、社保基金
5) 大量散戶日以繼夜築起長城,通常非吉兆
6) 不少內銀股P/B估值超過1.5倍,難說是十分吸引
7) P/E或股息率表面看似吸引,但盈利及股息在經營環境轉差時(若然出現地方債壞帳危機)難有保證
8) A股比H股出現大折讓,看來知情人並非看好內銀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0

供股 解禁 地方債 內銀股排隊插水

2011-7-21  NM




自本月初,新加坡投資基金淡馬錫把手頭已解禁的建行及中行股份拋售後,一眾內銀股步入了「黑暗期」。事關淡馬錫屬內銀股策略性股東之中,財政壓力最輕的一家,也要率先掟貨,可以想像如美銀這類急於班水回朝的內銀股股東,在八月底禁售期一到,會掟得更快更狠。

策略股東鬥快掟貨,源於要避開內銀股的吸水大行動,以達到資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繼上週中信銀行配股集資二百六十億人民幣後,招行於本週一亦宣布供股吸水三 百五十億人民幣;本刊檢視九間在香港上市的內銀,從解禁捱沽、抽水壓力以及貸款質素三方面分析,當中農行登上「黑旗」榜之首。

上週四,市場傳出招行將增發最多兩成H股,以集資一百億元人民幣,不過其總行辦公室主任秦季章立時走出來否認,表示一切只是傳聞。言猶在耳,本週一,招行 卻宣布每十股供二點二股,在A及H股市場合共最多集資三百五十億人民幣(下同),這比市場傳聞的數目更多。上週五,一名外資分析員表示:「之前傳招行集資 一百億,估計只可以提高資本充足率約零點六個百分點,不過銀監明年將落實新計法,招行分分鐘唔夠數,估計起碼要集資三百二十億元人民幣先達標。」

招行搶閘大抽水

八月中起,將是內銀股的業績期,招行急不及待在業績前一個月「伸手」,與其核心資本充足比率「肥佬」有關。資本充足比率即是銀行資本相對貸款的比例,由監 管當局設定並作出限制,以免銀行過度借貸帶來風險。招行並非主要存款銀行,甚為依賴同業拆借,其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只有百分之七點六六,少於中銀監規定的百 分之八點五。去年招行曾以配股方式,集資逾二百億元,今年又再捲土重來。因為明年初,是中銀監對各銀行資本要求的大限,為了要填氹,在資本充足比率這環節 同樣肥佬的信行、交行、民生銀行以及農行亦面臨抽水壓力,其中信行已於上週二配股集資二百六十億元。

即使在資本充足這環節達標,風險比重(risk weight)的新要求亦成為另一壓力。中國銀監有意提高銀行對各類貸款的風險比重要求,藉以降低銀行整體風險,當中影響最大的,是地產類貸款的借貸風 險,由現時佔比重百分之一百增加至百分之一百五十;其次為同業拆借,比率由百分之二十增加至百分之五十,以及基建貸款由百分百增加至百分之一百一十。其中 農行的貸款組合中以房屋、地產為主;招行亦依賴同業拆借,德銀於六月中的研究報告中,就計算調整風險比重的要求後,各銀行的資金缺口。其中農行缺四百五十 九億,佔股東權益近百分之九;招行缺一百八十一億,佔股東權益百分之九點四,撰寫該份報告的德銀分析員余明麗說:「中銀監雖然暫時未實施,估計係一年後的 事,但對銀行來說一定存在隱憂。」在這新的計算方法下,大部分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將下降,進一步加大銀行抽水壓力。

解禁期闖高峰

正當各銀行展開吸水行動之際,部分內銀股策略性股東的禁售期在這一、兩個月到期,有如跟銀行「爭飯食」。月初,新加坡投資基金淡馬錫持有的建行解禁,即沽 出十五億股建行,佔建行達半成股權。淡馬錫出貨後,建行股價翌日即下跌百分之三。上週六,農業銀行的十一名基礎投資者所持的一百三十二億股也將解禁,「只 要十一個股東都選擇一齊沽貨,農行嘅股票市場流通量可以上升百分之六十四,可以用災難來形容。」一名分析員說。不過,現時合共持農行三成二股權的卡塔爾投 資局、科威特投資局及渣打銀行,表明暫時不沽貨,令本週一農行的股價上升了百分之三,得到一息喘氣空間。不過建行的股東,未必如農行的有耐性,因為持有建 行一成一股權的,是飽受按揭債務困擾而自身難保的美國銀行。該行已鐵定於下月二十九日,即禁售期屆滿時,至少先賣出手頭一半的建行股分,即一百二十八億 股,佔建行逾百分之五股權,據知美銀已經與機構投資者接觸,以場外交易方式接貨。另一方面,去年上市的重慶農村銀行,引入的周大福、惠理基金等基礎投資 者,其半年的禁售期,亦於上月屆滿,逾十五億港元貨又隨時掟出市場。

地方債隱憂大

內銀股的沽壓,還來自貸款質素。早前內地審計署揭發了地方債問題,截至去年底,全國有十萬億元地方債務,而當中近八成由銀行放貸。這些地方債佔銀行整體貸 款約三成。審計報告指出地方債問題多多,有地方政府財政能力差,但卻胡亂借貸,借來起橋鋪路,但這些基建使用量低,過路費收入「還息都不夠」,部分地方政 府選擇以借新債還舊債,有些則賣地方土地來還債,還款能力成疑。更令人擔心的是,月初穆迪發表報告指出,審計署少報了三點五萬億的地方債務,估計地方債合 共有十四萬億。穆迪報告作者章怡對本刊說:「我不是說審計署隱瞞,可能大家的調查目標不同。不過無可否認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中國政府及銀行唔可以當無事 發生。」報告指出地方債有逾期及需要債務重組的可能。在加上銀行其他債項後,銀行的不良貸款可達至百分之八至十二。國內的基金公司大成基金總監陳尚前說: 「地方債的問題就是透明度不高,但我認為違約機會不大,因為中央政府及商業銀行也承受不了。」市傳國家將出手「搞掂」地方債,或成立金融公司,把債項轉 移,穆迪報告認為這可減低銀行損失,卻帶來道德風險問題,令銀行無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或對擴展退縮。

總結:農行最大鑊

綜觀多間銀行的質素及前景,當中以農行最「大鑊」;持有農行三成五的股東上週五解禁,即使已表明暫不沽貨的卡塔爾及科威特投資局以及渣打銀行;其他股東如 澳洲的Seven Group(持1.99%)、歐資的Rabobank(持1.99%)等,以及新加坡的大華銀行(持0.8%)都可隨時掟貨。農行在過去十天累計沽空額近 十九億港元,已露端倪。而農行在地產及房貸的貸款,佔整體貸款四分一,較其餘四大系統性銀行有關貸款只佔總額不足一成為多。德意志銀行六月發表報告,指出 在新制度下,一向房貸比重高的農業銀行,其核心資本充足率將下降零點九六,足以由合格變肥佬。假如農銀要提升資本充足比率,估計必須集資最少四百五十九億 元。此外,農行的不良貸款比率,為四大國有銀行之首。早前瑞信亦發表報告,表示對於內銀股的債務威脅以及資產質素表示關注,特別把農行降至跑輸大市評級, 原因是農行借予地方政府的債務有較大風險。綜合以上因由,農行這間最遲上市的國有銀行,將面臨最大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0

少陽談內銀股平又如何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614291

三中《決定》忽然成為啟動市場期望已久的改革紅利的扳機,市場資金瘋狂投入已落後好些日子的中資股,當中以中資金融股有最強爆升動力。作為一個趨勢派信徒,我們也進場投機一番;不過,我們的選擇是保險股而非內銀股,因為這個板塊面對的宏觀問題實在太多太麻煩,令回報與風險不成比例。

今天,我們轉載林少陽在11月初的一篇文章,讓大家從中了解市場對這個板塊的updated看法。『第三季業績已屆尾聲,除了國內電力股遠超市場預期之外,大部份公布業績的股份,表現均與市場預期差不多,今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本欄對內銀股的一些看法。

內銀股已公布的第三季業績,一面倒出現盈利增速持續放緩的現象,個別銀行甚至開始出現第三季度盈利,較第二季度倒退的現象。而當中部份原因,乃第三季貸款撥備有所上升,另外理財產品銷售開始放緩,亦影響了內銀的佣金收入。

雖然第三季內銀撥備比率有所回升,但是他們全部仍然處於1%的超低水平。雖然日本目前的經濟情況,與中國不可同一言語,但是我們即管以這兩個經濟規模相當的國家,其銀行撥備比率作價參考。最新的一兩個財政年度,日本銀行的撥備佔總貸款比率大約在22.5%左右,雖然這個數據已較高峰期佔總貸款比率超過5%大幅改善,但是中國的銀行的撥備比率,竟然是低至令人難以置信的0.51%之間!

現時,由於持續多年的經濟不景,日本企業的財務槓桿比率,很可能是自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經過多年的樓價及物業成交量持續萎縮,過去兩年日本家庭置業的需求跌至歷史新低,由於大部份家庭的淨借貸,主要來自物業按揭,我雖然手頭沒有即時的數據在手,但相信這兩年日本家庭的淨負債比率,亦很可能是過去24年以來最低的。反之,自2007年國際金融海嘯以來,中資企業仍然持續在增加借貸,中國家庭目前的負債比率,按照國際平均水平而言,仍然不算過高,但趨勢是持續向上。

當很多投資者在說內銀的估值極之低廉的時候,那是相對其過往的估值慣性,而且主要衡量的基準,是內銀股表面上看來極之偏低的市盈率。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在2005年底第一家內銀股中國建設銀行(939)在本港掛牌上市之前,內銀股並未受到自由流通市場投資者的估值考驗,而到目前為止,他們在國際市場流通只有短短的八年歷史。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單是日本的銀行股,全球的銀行股近年的市帳率,都是處於歷史性的偏低的水平,以日本銀行股為例,他們的市帳率,大部份介乎0.91.2倍之間;若按市帳率計算,這個估值與內銀股的估值大概一致,但是日本銀行的撥備政策,遠比中國銀行保守。

究竟現時日本的銀行資產負債表較為穩健,還是中國銀行較為穩健?相信不用我多說,讀者應該很容易得出答案,未來壞帳進一步惡化的機會,亦比內銀股為低。然而,即使本欄對內銀股的未來盈利前景,並不是很樂觀,尤其是在習李新政之下,他們似乎是傾向透過壓縮銀行的邊際利潤,以激發其他行業的經濟活力。但是,縱然如此,我們相信,內銀股的生死,其實是牢牢地控制在中國政府手上,一日中國政府仍然是他們的控制性股東,內銀是不可能倒的,除非有人瘋狂到以為中國共產黨政府將會在可見的將來倒台。五年後的事,沒有人能說得準,但對我們這一代人有意義的假設,似乎是我們必須假設中國政府即使有意壓縮銀行的邊際利潤率,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亦不會在短期之內失控。

由於內銀股現時的估值,已假設了他們當中,部份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並不健康,有需要作出大額的撥備,令未來一段時間內,部份內銀將可能出現短期的虧損狀態,情況就像2008年度的華電(1071)一樣,即使在一年之內由盈利15億人民幣,轉為倒蝕逾30億元,其市帳率一度跌至0.4倍以下,但並不代表公司將從此在地球上消失。

現時,中信銀行(998)的市帳率已低至0.8倍以下,那是市場給予投資者的警告訊號。市場目前的共識是,中信未來很可能會蝕掉2成或以上的股東資金,即每股潛在虧損可能超過0.8人民幣,或超過1港元。當然,閣下可以不相信市場投票的結果,認為中信銀行目前的估值是極之偏低。可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市場的投票結果,往往是恰如其份,例外的只是少數。

上述的分析,或者已成為市場的共識,結果是內銀公布了不太令人滿意的季度業績之後,他們的股價都沒有太大的負面反應。然而,若與最低位的中資電力股比較,我們傾向相信,中資銀行股的最壞時候尚未到臨。然而,我並不是說,投資者應做空內銀股,因為我們深深知道,與中國政府對賭,押注內銀會倒閉或股價大幅縮水,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甚至是極之危險的賭博。』刊於111

我們簡單一句作conclusion:「唔值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06

談中國的債務和內銀股 巴黎的價值投資

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20.html
巴黎:

筆者喜歡數字,因為數字不騙人,如果把一些數字結構地陳述,便有很強的啟示。

張五常教授說,他不懂宏觀,只懂微觀,他的社會經濟的宏觀預測,都是把微觀經濟的各個個體一起加起來吧。

筆者反過來把總體的數字顯現如下(東方證券分析的中國經濟數字),把它當作是一間超級企業。朋友可以設想這是一萬間一模一樣規模的公司,看看這些公司是否安全。


中國這間超級公司不是負債得太多,而是負債得太小
以一間正常公司而論,這間中國超級公司不是負債得太多,而是負債得太小,

長期資產借貸比
長期資產組成大多數是物業,其借貸比是非常、或過份地不成比例安全2004 =4%, 2012=6.7%
 RMB in Billion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 長期物業       48,617      58,595      66,588      83,055      86,665     110,934     123,847     139,741     157,070
(6)長期負債         1,939        2,191        2,622        3,477        3,837        5,586        7,821        9,226      10,551 

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借貸比
從過去九年公司存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資產,對比短期債務的上升非常大,2014=3%,2012=75.6%。按這個增幅,市場上普遍估計2013年有5萬億的理財產品,應該大體不假,這種增幅可能讓人不安,
 理財產品             30            45            70           192           267           379           775        1,530        2,368 
 信托理財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83               140               197               375           1,857 
 (7)短期負債         1,004        1,106        1,342        1,591        1,871        2,596        3,438        4,381        5,587 
快速流動現金比
論証其理財產品安全度,筆者以更安全的會計快速資金比(Quick Liquid Ratio)計算,即假如這些產品出現下跌,承借的一方有沒有流動資產償還。下列的快速資金,只包流動資產中的可馬上變現的存款,如果是一間公司,有1-1.5倍已經是非常了不起兼安全,而這間超級中國公司2012年是8.8倍。

 (7)短期負債         1,004        1,106        1,342        1,591        1,871        2,596        3,438        4,381        5,587 
 (3) 快速資金       13,007      15,366      18,629      25,721      26,179      33,583      39,293      42,324      49,401 
  快速資金倍數           13.0          13.9          13.9          16.2          14.0          12.9          11.4           9.7          8.84 

ROE
因為不派息的企業,每年的資產的上升,便是本年的盈利加上年的淨資產。而這間超級公司的服務,上至穿梭機、下至倒垃圾也有,亦即各行各業的年收入的總數GDP,就是它的營業額Sales,因此便可以計算倒超級公司的Sales Profit Margin及ROE如下:

GDP = Sales (RMB)      15,987      18,569      21,568      26,673      31,473      34,054      40,174      47,465      51,830
淨資金上升 (net profit) ‘000000       14,329      13,419      25,869        7,690      35,272      23,796      27,494      31,002
Net profit % ‘000000 77%62%97%24%104%59%58%60%
 ROE  ‘000000 19.0%15.0%23.8%6.1%24.0%13.5%13.6%13.4%

財產品壞帳的影響
上面的總流動償付率已表明,整體來說是沒有問題,但我們斷不能以為資產負債是平均分佈到每一個人身上,因此,總有人是無錢還,我們假定有10%的理財產品,即5000億是有問題,而這些借款人只能償付5成,其餘2500億變成壞帳。雖然quick liquid ratio顯示借款人是有100%
家當的,還要視乎產品的細節有關銀行有沒有保證償付責,但筆者試保守假定全屬銀行背上身,以今天以下10間內銀共6萬億市值計,只佔4.2%。筆者在此強調,這十間銀行每年的ROE都是15%或總共能賺1萬億以上。

Company namePrice-to-Mkt CapReturn %
book ratio
建設銀行1.141.35萬億20.08
中信銀行0.711787.28億24.63
中國銀行0.979358.71億15.85
農業銀行1.171.10萬億18.25
民生銀行1.072189.82億24.10
交通銀行0.793809.68億21.41
工商銀行1.181.67萬億19.19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0.78314.34億23.53
招商銀行1.233164.95億20.00

結論
從數字表明,中國的總體負債率是非常低,其償還能力非常良好,按這些數字顯示中國的資本市場,仍然是非常不成熟。多數人都認為是結構出現問題,筆者是非常同意,我的同意是它的借貸長短不對稱結構的問題,使它過去一直太安全,而不是危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21

請教內銀股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1.html

突然收到一位blog友的email,跟止凡討論一些內銀股的看法,於是我就回應一下,經過同意之後,今天就拿來分享一下吧,讓大家也可以給點意見。




Man的email:

小弟Man非常喜歡你的文章分析,認為論點非常獨到,想請止凡兄指導一下買股心得。

我一直都是內銀支持者,但其中看到止凡兄說了一句「眾多內銀股,你又怎樣選擇」,我反問自己,原來自己對內銀股只有皮毛知識,想請教一下怎樣選擇一支內銀股。
 

我個人對內銀有興趣原因:
1. 國企,我認為監管比較大,不會太容易破產。
2. 派息高,還要是算人民幣的。
 

我個人對兩支比較有興趣,建行(939)和中行(3988)
 

1. 939 是市值最高 
2. 3988是派息最高

要我從兩者選擇我只能說出中行比建行好就是派息更高,但我不知道建行有什麼好過中行,可以分享一下,為何止凡兄會選擇建行。
 

另外我聽說有會計朋友說,中國公司很多都洗黑錢、做數,尤其這些國有企業,你同意嗎?

 

止凡回覆:
 

多謝你的email,很高興你有興趣問我有關投資的意見。
 

其實之前有一篇文章「難得的銀行C」,內容的主角正是建行,不妨回看一下: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6/c.html
 

文章內討論了不少內銀的數字,你可以拿中行來比較一下,單看派息高低的確遠遠未能深入了解哪支內銀較好的。如果看過數字之後,我感覺上是工行及建行是最好的,而且都有差不多級數,有時工行好一點,有時則是建行好一點,而中行、農行的數字又會低一級。不過這純粹個人分析之後的感覺,可能你會有不同認為,不過單看你話派息率高低及國企不能倒之類的原因,這的確需要多下苦功才能分辨不同內銀的好壞。
 

洗黑錢這些東西已經聽了十多年了,要是有一天真的出事了,也不代表這些輿論的高明。當然,就算你拿什麼會計制度給一些朋友看,解釋上市公司年報如何審核過,這些朋友都可以話是假的,這是信與不信的問題,他們偏向相信「枱面一盤數,枱底一盤數」,所以他們不會研究什麼股票分析,至少不會分析國內所有股票。如果你相信上市制度,用心閱讀年報,又懂分析的話,你會發現國企內銀股的數字是厲害得很的。當然,沒有一些人的懷疑,我不相信這些年可以以這麼低價入貨。
 

最後,如果你不反對,我可以分享這篇email讓更多人加入討論。


Man的回覆:
 

超級多謝你用心回答我這個新手問題。

剛剛看完銀行C篇文章,現在大概知道你用什麼標準去比較銀行,建行的確是更好選擇
 

另外想請教一下 ,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總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負債、手持現金,這些資料怎樣能看出是一間現金流好的公司? 

依我看法 
1. 總資產每年增長
2. 手持現金比流動負債多

我參考騰訊、金沙和長實3間不同產業公司都符合以上兩點,這是不是公司現金流狀況好?還是有更多標準?

而我亦參考了聯想、建行和中石化這3種產業公司,發現流動負債都比現金多好多,是不是這些產業不同,動用資金方面又不同,導致我這2點標準根本不能作準?

能夠分享在你網誌多人討論當然更好,哈哈。


止凡回覆:
 

太好了,就讓我分享你先前的問題到blog內吧。 

至於你今個email的問題,其實這涉及會計知識,

我不敢扮專家,只簡單分享一下一點看法。
 

有關現金流,是指一家公司的現金支出及收入情況,盈利好不代表現金流好,不少會計書都有提及這一點。而你所列出來的名詞,每個都代表著一些東西,網上也不難找到每一個詞彙的解釋,而在不同行業內又可能代表著完全不同的東西。
 

例如是銀行業,一般負債水平都很高,因為銀行業是靠把客戶的存款外借來賺息差的,客戶的存款相對銀行來說是債務,所以銀行的balance sheet內的負債都必定非常高。資產水平多高才算穩當呢?不同地方的銀行又有不同要求,內地有定存金,國際銀行會看一級資本率。如果是石油公司,可能廠房、石油蘊藏量為其主要資產組合,什麼為之穩健呢?其分析跟銀行業可以是完全不同。
 

在不同的行業,要了解的東西可以很不同,要深入了解一個公司及行業的生意模式,研究它們如果賺錢。好簡單問你一下,你所說的騰訊是如何賺錢呢?用多少資產去賺這些盈利呢?成本為多少?毛利率多少呢?在行業內算是高嗎?如果高,為何人家做不到?它有什麼優勢?公司有多少負債?近年有否增加?有什麼長債?有什麼資產?資產質素如何?賺回來的盈利反映多少現金?這些現金穩定嗎?賺來的現金做什麼?其價值相對價格為何?等等。
 

單看你的問題,感覺你不是學習了財務分析很久(不知我的感覺對否),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你應該多花時間研究,對不同數字先有掌握。千萬不要以為單單掌握及比較三兩個數字就算是價值投資,當你有能力輕鬆解答以上甚至更多的問題,對公司的掌握程度不比公司管理人差,這才是價值投資。
 

這些數字都能在免費的年報內找到答案,當然還有一些年報上不能直接找來的數字,好像管理層好壞之類。說回之前你一位會計朋友的黑錢論,如果你的境界已經能掌握以上資料,還有人說什麼黑錢,什麼假帳之類,相信你會有點懶得解釋,心中一句「不如你好好學習、研究及分析,懂了後再跟我說吧」,希望你明白。
 


Man的回覆: 

聽完你兩篇email解釋後,我知道實在沒有分析過就買股票,現在真的要好好學習一下,現在對股票又有新既一面看法,真的要多謝師兄你幫我。


後記:
 

可能大家的感覺跟我一樣,都會覺得阿Man不算投資老手,其實他跟很多剛接觸股票價值投資的朋友一樣(我自己當年也一樣),很心急,希望找幾個數字就入電腦用excel計出最值得投資的公司,之後就告訴身邊朋友我就是利用年報上的數字作分析,是價值投資。
 

以前都說過,今天有google finance,這些動作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完成,而投行們都有先進科技及頂尖人才,什麼數據分析都寫得出來,為何富豪們都好好地做生意致富呢?為何世上只有一個股神呢?
 

email尾段好像對阿Man有所啟發,這是十分令人高興的事情,希望他繼續多來看文,有意見大可在blog內留言,這裡高手雲集,應該能得到比私發email更多的好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57

08 Dec 14 - 內銀股 與 A股牛市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12/08-dec-14-a.html

上證綜指的目標 !?

大摩駐香港亞洲暨新興市場策略部主管Jonathan Garner表示,內地A股有可能出現「超級牛市(ultra-bull)」,股價有望在未來18個月上漲超過1倍。

摩根士丹利稱基於市盈率倍數和每股盈利增速兩個關鍵變數來測算明年上證綜指的目標價,預計明年的上證綜合指數的目標範圍在2,192到16,785點之間,即9.3倍至71.4倍市盈率之間。 真的是非常值得參考的分析,非常有用,多謝!

(¬‿¬)

上證指數 上海 金融


道氏理論: A股牛市

在筆者眼中,由於上證指數由底部上升超過2成後,在技術上可以確認大方向出現了改變,走出熊市,不再 classify as 股市尋底後的反彈。 利用道氏理論,由於早年所有資產價格暴跌後,估值已經變得低殘。 人行減息,一些價值型投資者開始入市,令資產價格開始上升。 一些趨勢投資者亦於圖表中見異動以開始入市,整體市場的消息及氣氛都是早年的熊市的確過份沽壓資產價格,及怕錯過如此低殘的股票,其他投資都開始入市,這時令資產價格急升!

港股方面,恒指於2008年10月跌至低位10,676.3點,但2009年3月美國宣布QE1加碼買債規模時,資金湧港,恒指一直急升至2009年7月重上20,000點水平。 及後5年間,港股一直在21,000點正負2500點左右的水位徘徊。 港股牛市一期在不足一年間上升了接近九成。

A股牛市

公佈「滬港通」後,A股靜俏俏地走出了熊市。 突然而來的減息,A股正式從不太明顯的慢牛進入了牛市第一期,到底未來一年,上證指數是上升3成還是1倍才收手,或者只是挑戰一下2009年的高位呢? 進入牛二之後,會像港股似的,多年都不出現牛三嗎? 筆者沒有水晶球,事後才會知道。 筆者暫時亦未有結論持有什麼可以賺取更大的利潤。

筆者雖然什麼也不知道,但是知道持有一套藍籌股一定可以享受大市的上升,不會「滿倉踏空」

滿倉踏空

前2天,hugo兄問我有無買入A股? 筆者也很正直的回答 「雖然我有看過一下 A股 大秦鐵路(601006) 、上汽集團(600104) 、貴州茅臺(600519) 等, 我只有買A股懶人包: A股 ETF,例如 A50(2823) 。」

已經從底部上升了4成,上證綜合指數住績市盈率為14.44倍,20倍以下或還可以說是未呈泡沫徵狀。 但是,什麼16,785點至71.4倍市盈率的泡沫,就不要問筆者了。

指數 點數往績巿盈率股息率
上證綜合指數 2,937點14.44倍--
上證50指數 2,160點10.05倍--
深圳成指 10,067點17.56倍--
滬深300指數3,124點13.04倍2.52%
恒生指數 24,002點11.3倍3.56%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 11,600點8.59倍3.88%

隨中國資本帳進一步開放,投資界看好一旦中國A股獲納入MSCI等國際指數所觸發的升市動力。貝萊德中國股票投資主管朱悅指,若2015年6月MSCI的檢討把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料中國所佔比重將由現時的18%增至30%,加上A股經歷7年熊市,現估值呈吸引力,認為是機遇所在。

以資產類別的角度分析,
▪  與全球股票資產的表現相關性低
▪  外資持有比率低 (目前只有2%,相對亞洲市場的平均值20-30%)
▪  市場運作逐步制度化,當局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可信的股票市場,從而提高股票在經濟中發揮的價值
▪  經歷過去7年的熊市期後,A股現時的估值具備潛力

這些觀點也支持投資A股市場的吸引力。

X安碩A50中國 2823 1年圖
(安碩A50中國 2823 1年圖)

牛市

牛市第一期
▪  在大市經歷過經不境氣後,股資者對經濟沒有信心或持觀望態度,大部份股票價格都回落到達較低的水平,成交量少,沒有明顯的升幅,經濟也沒有明顯的好轉方向,令人不易察覺和判斷市況,只有部份有豐富經驗的投資人仕在這段時間開始吸納低價優秀股份。

牛市第二期
▪  市場中開始受利好消息刺激,部份股票股價開始慢慢持續或反覆向上,投資者也漸漸開始對經濟前境有所期待,雖然開始時市場成交沒有明顯的熱鬧,但伴隨各大公司公佈的業績轉好令投資者回復信心而開始入市慢慢變得熱鬧,對後市更開始樂觀。

牛市第三期
▪  到達這個時期,經濟環境已開始起飛,投資市場也到達非常熱鬧的階段,就好像2006年香港股票市場般幾乎全民階股、新股必賺般熱鬧雀躍,到這時候,市場也會對各種消息變得非常敏感或,一點消息也會造成炒作活動,部份非專業投資者更可能會跟隨各種消息而盲目追捧參與投資炒作活動令市場波動,值得註意是經濟環境將由好漸漸轉壞時由於不易察覺可能對投資者做成損失。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A股、H股走勢估計

A股連日大漲,追高殺低的股民勢要「賺盡」,「順勢而為」成為當下最流行的投資策略。 《上海證券報》指,市場的躁動已讓分析師們感嘆價值投資、技術分析已經完全失效,現在只有依靠金融行為學才能解讀市場情況。

上證綜指上星期五曾經倒跌過3%,惟短時間內已收復失地,全日升1.3%,收報2937點。 短綫而言,A股現時極度超買,大市短期內的機會頗高,但是要沖上至多少30點,還是300點才調整就不得而知了。 自人行出乎意料地減息,內地股市便不斷挑戰高位,因銀根放鬆,利率下降,而存款準備金率亦有可能下降,對部份利率敏感行業有利。 自對寬鬆貨幣的預期,加上舊經濟股份的估值仍偏低,是A股上升推動力。

A股牛市

券商股升勢強,19隻券商集體漲停,中信証券(滬:600030)11月淨利潤按年升10倍,上星期五升停板;海通證券(滬:600837)11月淨利潤按年升7.5倍,上星期五亦漲停。

繼內銀、內險及券商股上升後,資金開始轉向相對落後板塊,中石油及中石化A股在上星期四升停板後,上星期五再度大漲,中石油(滬:601857)再衝9.9%,中石化(滬:600028)則升近5%。 估計,例如水泥或航運會是下一波追貨目標,惟基本因素欠奉下,追落後還不如候低買金融股似乎較佳。

滬深股市成交破萬億元,創歷史時刻,再創全球單一國家單日成交金額最大的記錄。 在板塊輪動的情況下,上證指數和相關的ETF,例如 安碩A50(2823)的回調未必會太多。 大市超買期間,相信會比較波動,但呈大漲小回格局的可能性較高,上星期五便是一個好例子。 內地資金不斷湧入股市,資金在藍籌板塊間輪流炒作的現象可能會持續。

H股現時落後於A股,在A股整固的同時,往績巿盈率低於9倍的H股有望追落後。

A股



內銀股: 溢價位置逆轉

昔日(3個月前 ... 不算是「昔日」吧!),工商銀行 H股比較A股有15%的溢價。 到了上星期五,高低位置已經逆轉了,A股比較H股有6%的溢價

中銀監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稿)》,其中「允許以理財產品的名義獨立開立資金帳戶和證券帳戶等相關帳戶,鼓勵理財產品直接投資」,一度被市場誤讀為「銀行理財產品資金可以直接投入股市」。 中銀監辟謠,稱所指直接投資與股市無關。雖然如此,在市場流動性充裕下,銀行股表現強勢,建設銀行(滬:601939)在上星期五升10%漲停,工商銀行(滬:601398)升7.5%,中行(滬:601988)升4.5%。

(1) 2014年9月8日 , 工商銀行股價

▪  A股(601398) : 3.58元人民幣
▪  H股(01398) : 5.33港元

(2) 2014年12月6日 , 工商銀行股價

▪  A股(601398) : 4.60元人民幣  (相比9月8日上升28%)
▪  H股(01398) : 5.46港元  (相比9月8日上升2%)

■  10 Sep 14 - 滬港通 與 中國A50指數

A50 十五大成份 2014年9月A50 十五大成份 2014年12月

工商銀行  1398


金融股、內銀股

人行宣布減息刺激後,中資金融股全面上升,內險、內銀、證券皆受惠內地減息周期展開。 算市場憂慮,不對稱減息會影響內銀股息差,但股價方面並沒有轉弱,反而愈升愈強,似乎升勢有餘未盡。 至於內險股則因為直接受惠於減息,走勢強勢。

根據中銀監數據,內銀不良貸款率在今年中為1.08%,至第三季度末再升至1.16%,連續第十二個季度上升。 由於不良貸款才剛開始,市場極度憂慮何時才見頂。 內銀股價一直偏弱,反映不良貸款率惡化的風險,撥備是否足夠。 另一方面,開放存款利率市場的推行將會加深銀行業的競爭,推高存款利息,如果借貨利率未能上升,將會令銀行的淨息差下滑,令盈利下降。

消滅1倍市賬率(PB)以下銀行股

中金公司發表銀行業報告,認為減息可紓緩地方債問題,內銀股平到笑,更豪言「1倍市賬率以下的銀行股將會消滅」。

中金公司堅持看好內銀A股,重申「消滅1倍市賬率(PB)以下銀行股」的觀點。 中金指出,內銀即將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目前五大行股價平均略低於2013年底每股淨資產,顯著低於2014年底每股淨資產,如果股價不漲,員工持股計劃只能採取在二級市場上直接增持的方式,因此股價將大幅上漲。

另外,中金又指,如果市場相信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得到極大紓緩,還會不會給予一個股本回報率(ROE)約20%的行業,只有1倍PB以下估值?中金認為,財政部出臺的一系列地方債政策,大大降低存量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減低市場對內銀資產負債表惡化的憂慮,內銀股估值將向上突破1倍之市賬率。

重慶農商行 3618


不過,A coin has two sides, a head and a tail。 用今次減息為例,不對稱減息行動理應不利內銀股。 但是,在減息之後,企業借貸成本減輕,呆壞帳情況或將因此有所改善,稍為減低淨息差收窄的負面影響。 風險是否已經充份、甚至過度反映於內銀股股價之上,市場一直有不同的觀點。 例如,市盈率低於6倍、息率5至7厘、股價低至市脹率1.0倍,可以說是預期一個極差的不良貸款水平。

內險股、內銀股估值

經歷近日升勢後,內險股平均的價格對內含值(P/EV)由1倍升至1.2倍,市帳率升至2.0倍至3.0倍。若內地保險業繼續重整,並令市場相信增長可持續回到雙位數水平,仍然有望進一步上升。

近期內地股當旺,以往棄如敝屣的內銀股,成為推動大市的動力之一,而中金早前發出「1倍市帳率(P/B)以下銀行股會被消滅」的觀點,亦有助推動內銀股的估值。 以H股的內銀為例,現價已經接近 1倍市帳率(P/B),但是由於息率仍然有4厘多至6厘,在存款準備金率有可能下降的預期下,上升動力未減。

另外,存款保險制度推出,有助銀行防止風險鏈式反應,避免發展成為區域性甚至全國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銀行股的估值只有6倍市盈率,與國際市場的平均水準接軌的話,有足夠上升空間,這意味著內銀股估值有很大的重估空間。

至於筆者的看法? 緊要嗎? 股價的反應是一個真金白銀投票結果, 「宣布減息」、「明年推出存款保險制度」後,過去幾星期內銀股的走勢已經給了我們一個頗明顯的啟示。內銀股,能否「消滅單位數市盈率的銀行股」暫時是未知之數。

內銀股  A股  H股 2014年12月5日

市賬率1倍以下的內銀股已經「被消滅」得七七八八了。 交通銀行(3328)、中國銀行(3998)、中信銀行(0998)、重慶農商行(3618) 和一眾小型內銀股的市賬率暫時仍然低於1倍,也值博。 市賬率1倍以下當中,息率最高的是6厘的中國銀行(3998),5厘(或 say 4.5厘)以上的選擇則仍然有很多。

#內銀 (H股)股票名稱股價 (A股)
人民幣
股價 (H股)
港幣
AH股 差額H股 市帳率H股 息率
10939.HK建設銀行$5.70$6.1616.62%1.136.14%
21288.HK農業銀行$3.32$3.819.82%1.155.85%
31398.HK工商銀行$4.60$5.466.18%1.186.04%
43328.HK交通銀行$6.26$6.9912.87%0.974.69%
53968.HK招商銀行$13.97$17.301.77%1.284.52%
63988.HK中國銀行$3.69$4.1113.15%0.976.01%
70998.HK中信銀行$6.90$5.9147.14%0.965.37%
81988.HK民生銀行$9.09$9.2523.85%1.241.63%
96818.HK光大銀行$4.23$4.3821.71%1.044.95%
101963.HK重慶銀行--$5.79--0.914.88%
113618.HK重慶農商行--$4.53--0.915.29%
123698.HK徽商銀行--$3.42--0.935.75%
136138.HK哈爾濱銀行--$2.78--0.911.72%

農業銀行 1288








寬鬆政策利好 內銀股雄風重現
(來源: 經濟日報)


接近年尾,內銀股利好消息一浪接一浪,成為帶動股價的催化劑:

一、放鬆貨幣政策

人民銀行已於上月21日宣布減息,市場憧憬短期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利好內銀。

上周五有消息指內地將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倘落實,內銀可釋放更多貸款資金。

回顧人行行長周小川過去12年裏,兩次收緊貨幣政策及兩次放鬆貨幣政策、22次調整一年期貸款利率、20次調整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歷史,今次減息極可能不是一次性事件,故經濟師普遍相信內地已進入減息周期,未來減息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將是大概率事件。

前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李稻葵上周三亦表示,上月減息後,人行將會觀察融資成本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情況。如果融資成本仍居高不下,人行可能會採取進一步行動。

二、紓緩資產風險

人行上月宣布不對稱減息,即貸款息率之降幅大於存款息率,這令到銀行息差收窄,然而,減息有利內銀降低信用風險,這方面的收益,可抵銷息差壓力之負面影響。

減息有利內銀資產質素的控制,尤其在房產,因減息有助樓市銷售,減低發展商的資金壓力,降低壞帳風險,減息也有助紓緩資產信用風險及影子銀行信貸風險。

十間內銀截至今年第三季止的今年不良貸款額合計5,45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底上升28%,不良貸款率由平均0.95%擴大至1.11%,即內銀股第三季面對資產質素轉差。如今減息,資產質素可望好轉。

瑞信上周發表報告指,投資者正密密增持內銀,不少投資者將人行減息,視為發放政府決意維持合理經濟增長和控制「尾端風險」的訊號,故相信內銀的資產質素大致可控。

三、利好政策頻出

內銀利好政策頻出,並加強內銀監管,長遠有助加快金融改革。

上周有內地傳媒報道,中銀監籌備已久的存款保險制,擬於明年1月推出,保障上限為50萬元人民幣,此舉雖拖累內銀盈利略為減少,但長遠有助減低利率市場化中的系統性風險,並令到金額體系更完善。

瑞信表示,內地最近推出連串金融業監管新措施,包括開放信用卡交易清算市場、撤銷信用卡服務收費按零售商行業實行服務費差別定價、開放非金融合格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市,以及國務院明確表示彈性處理貸存比率等,相信明年更可見嶄新一頁。

內銀股利好消息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安碩A50(2823),內銀股。


參考:

1. 寬鬆政策利好 內銀股雄風重現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fee912b-5bcc-4f00-9a32-2fdd06fc6db7-241624

2. 上月A股ETF 美錄流入港流出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02/news/ea_eaa4.htm

3. 中金:市賬率1倍以下內銀會被「消滅」
http://www2.hkej.com/instantnews/stock/article/944278/%E4%B8%AD%E9%87%91%3A%E5%B8%82%E8%B3%AC%E7%8E%871%E5%80%8D%E4%BB%A5%E4%B8%8B%E5%85%A7%E9%8A%80%E6%9C%83%E8%A2%AB%E3%80%8C%E6%B6%88%E6%BB%85%E3%80%8D

4. 中港市場概況 – 內銀股一切只屬信心問題
http://www.allianzgi.hk/sites/default/files/20140428_Market%20insights_China_Market_Update_TC.pdf

5. 內銀當炒 交行有折讓
http://invest.hket.com/article/490847

6. 金改提升內銀估值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1c9ed7cb-7910-4aa5-9164-c96d0fefb5db-963120

7. 牛熊市一、二、三期 (市場週期理論)
http://www.mls.hk/article_content.php?author=PHK_TML&id=25534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414

給內銀股評分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1/blog-post_6.html

昨日有blog友電郵給止凡,原來她做了一個內銀股的比較分析,還把附件也送上,希望我可以給點意見,我覺得這位blog友的分析方法相當有趣,以股票各方面的排名先後給予評分,今天讓我拿來跟大家分享討論一下。


Mandy電郵:

止凡兄,附件是之前我在blog留言提及過的比較表,依數據評一、二、三等位,故總分以少為佳。

請問這樣分析是否正確?


止凡回覆:

家中的excel版本不能開啟,我也很有興趣看看你的比較表。

不過要註意一下,當你累積不少公司分析及投資經驗之後,你會發現投資及公司估值像藝術多於科學,每家公司的數字每年每季都在變化中,未必需要拿算式計算出來,有經驗者,翻兩翻公司資料後大概會產生出公司定位的感覺。

所以不要期望好像還在唸書時的作業,總有正確答案,亦不要期望我可以給你什麼明確答案之類,因為藝術是沒有這回事的。

讓我之後有時間再開來看看,看有沒有值得討論的地方吧。


止凡再回覆:

終於成功看到excel的內容,原來你用了排名來給予分數,正如我所言,方法不用精準,估值似藝術多於科學,所以這方法都很新奇,不錯。

有一點要註意的,你拿了公司股票中一些不應直接比較的東西來比較,包括每股盈利、每股全年派息、每股帳面值、收市價,把它們拿來比較,好像拿了橙與蘋果相比較似的。

須知道股票的計算方法,例如賺1億的公司,分發了1億股,每股盈利就是1元,同是賺1億的公司,分發了10億股,每股盈利就是1毛,拿這個1元跟1毛作比較,有何意思呢?同樣道理可以解釋帳面值及收市價。

派息亦然,而派息更受派息政策影響,看公司處於的階段是否適合派息。派高息的股票不一定比派低息的股票更有投資價值的。

不妨好好研究股票數字的關係,你已經有一個很好的開始。


後記:

這篇文章所貼出的圖片,就是Mandy的excel分析表內容,大意也跟我在回覆中的討論差不多,是以排名評分,得分最低的就最值得投資,這方法應用在股票估值之上頗新鮮吧。

當中我亦作出了提點,有幾個數字拿來作比較
意義不大。不少blogger對股票認識久了,對不少財務知識都變得順理成章,好像這篇文章所帶出來的誤解,不是能輕易地在其他高手blogger的文章中看到,因為這都是太基礎了。

幸好這裡有不同階段的blog友,不時作出分享交流,好讓我們溫故知新,提出可能還有不少人不能理解得透徹的地方,加深討論,讓財務知識得以整固。

記得曾經有朋友問過我:「為何渣打比匯控貴這麼多?」當時我聽到之後有點興奮,心想終於有人跟我討論股票估值了。於是我問他為何你認為渣打比匯控貴呢?誰知,他拿著手機給我看:「你看,渣打的股價是匯控兩倍有多,不是貴很多嗎?」當時,渣打股價大約為$200,匯控為$80左右。

還有,不少股民,尤其是新手投資者,都會認為股價細,即仙股、毫股,升值較容易,因為其基數較少。他們認為,100元一股的,要升到120元很困難,但1毛一股的,要升到1毛2就相當容易。其實,基數不是指股價,而是應該指公司的資產值及盈利,甚至是成交金額,由於公司規模細小,所以波動成相對較大,可能幾百萬幾千萬的交易額已經足夠做到可觀波幅。亦可能因為新公司還在一個新市場,盈利增長空間相對大,所以較容易做出盈利增長吧,跟股價多與少關係不大。

若還不明白,未能弄清這類概念的blog友,在投資股票之前,不妨花時間好好搞清楚股票的背後意義,可能你透徹明白股票本質之後,會有一個全新的概念,不再對股價看得如此重,還是不明白的,不妨留言討論一下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