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供股 解禁 地方債 內銀股排隊插水

2011-7-21  NM




自本月初,新加坡投資基金淡馬錫把手頭已解禁的建行及中行股份拋售後,一眾內銀股步入了「黑暗期」。事關淡馬錫屬內銀股策略性股東之中,財政壓力最輕的一家,也要率先掟貨,可以想像如美銀這類急於班水回朝的內銀股股東,在八月底禁售期一到,會掟得更快更狠。

策略股東鬥快掟貨,源於要避開內銀股的吸水大行動,以達到資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繼上週中信銀行配股集資二百六十億人民幣後,招行於本週一亦宣布供股吸水三 百五十億人民幣;本刊檢視九間在香港上市的內銀,從解禁捱沽、抽水壓力以及貸款質素三方面分析,當中農行登上「黑旗」榜之首。

上週四,市場傳出招行將增發最多兩成H股,以集資一百億元人民幣,不過其總行辦公室主任秦季章立時走出來否認,表示一切只是傳聞。言猶在耳,本週一,招行 卻宣布每十股供二點二股,在A及H股市場合共最多集資三百五十億人民幣(下同),這比市場傳聞的數目更多。上週五,一名外資分析員表示:「之前傳招行集資 一百億,估計只可以提高資本充足率約零點六個百分點,不過銀監明年將落實新計法,招行分分鐘唔夠數,估計起碼要集資三百二十億元人民幣先達標。」

招行搶閘大抽水

八月中起,將是內銀股的業績期,招行急不及待在業績前一個月「伸手」,與其核心資本充足比率「肥佬」有關。資本充足比率即是銀行資本相對貸款的比例,由監 管當局設定並作出限制,以免銀行過度借貸帶來風險。招行並非主要存款銀行,甚為依賴同業拆借,其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只有百分之七點六六,少於中銀監規定的百 分之八點五。去年招行曾以配股方式,集資逾二百億元,今年又再捲土重來。因為明年初,是中銀監對各銀行資本要求的大限,為了要填氹,在資本充足比率這環節 同樣肥佬的信行、交行、民生銀行以及農行亦面臨抽水壓力,其中信行已於上週二配股集資二百六十億元。

即使在資本充足這環節達標,風險比重(risk weight)的新要求亦成為另一壓力。中國銀監有意提高銀行對各類貸款的風險比重要求,藉以降低銀行整體風險,當中影響最大的,是地產類貸款的借貸風 險,由現時佔比重百分之一百增加至百分之一百五十;其次為同業拆借,比率由百分之二十增加至百分之五十,以及基建貸款由百分百增加至百分之一百一十。其中 農行的貸款組合中以房屋、地產為主;招行亦依賴同業拆借,德銀於六月中的研究報告中,就計算調整風險比重的要求後,各銀行的資金缺口。其中農行缺四百五十 九億,佔股東權益近百分之九;招行缺一百八十一億,佔股東權益百分之九點四,撰寫該份報告的德銀分析員余明麗說:「中銀監雖然暫時未實施,估計係一年後的 事,但對銀行來說一定存在隱憂。」在這新的計算方法下,大部分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將下降,進一步加大銀行抽水壓力。

解禁期闖高峰

正當各銀行展開吸水行動之際,部分內銀股策略性股東的禁售期在這一、兩個月到期,有如跟銀行「爭飯食」。月初,新加坡投資基金淡馬錫持有的建行解禁,即沽 出十五億股建行,佔建行達半成股權。淡馬錫出貨後,建行股價翌日即下跌百分之三。上週六,農業銀行的十一名基礎投資者所持的一百三十二億股也將解禁,「只 要十一個股東都選擇一齊沽貨,農行嘅股票市場流通量可以上升百分之六十四,可以用災難來形容。」一名分析員說。不過,現時合共持農行三成二股權的卡塔爾投 資局、科威特投資局及渣打銀行,表明暫時不沽貨,令本週一農行的股價上升了百分之三,得到一息喘氣空間。不過建行的股東,未必如農行的有耐性,因為持有建 行一成一股權的,是飽受按揭債務困擾而自身難保的美國銀行。該行已鐵定於下月二十九日,即禁售期屆滿時,至少先賣出手頭一半的建行股分,即一百二十八億 股,佔建行逾百分之五股權,據知美銀已經與機構投資者接觸,以場外交易方式接貨。另一方面,去年上市的重慶農村銀行,引入的周大福、惠理基金等基礎投資 者,其半年的禁售期,亦於上月屆滿,逾十五億港元貨又隨時掟出市場。

地方債隱憂大

內銀股的沽壓,還來自貸款質素。早前內地審計署揭發了地方債問題,截至去年底,全國有十萬億元地方債務,而當中近八成由銀行放貸。這些地方債佔銀行整體貸 款約三成。審計報告指出地方債問題多多,有地方政府財政能力差,但卻胡亂借貸,借來起橋鋪路,但這些基建使用量低,過路費收入「還息都不夠」,部分地方政 府選擇以借新債還舊債,有些則賣地方土地來還債,還款能力成疑。更令人擔心的是,月初穆迪發表報告指出,審計署少報了三點五萬億的地方債務,估計地方債合 共有十四萬億。穆迪報告作者章怡對本刊說:「我不是說審計署隱瞞,可能大家的調查目標不同。不過無可否認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中國政府及銀行唔可以當無事 發生。」報告指出地方債有逾期及需要債務重組的可能。在加上銀行其他債項後,銀行的不良貸款可達至百分之八至十二。國內的基金公司大成基金總監陳尚前說: 「地方債的問題就是透明度不高,但我認為違約機會不大,因為中央政府及商業銀行也承受不了。」市傳國家將出手「搞掂」地方債,或成立金融公司,把債項轉 移,穆迪報告認為這可減低銀行損失,卻帶來道德風險問題,令銀行無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或對擴展退縮。

總結:農行最大鑊

綜觀多間銀行的質素及前景,當中以農行最「大鑊」;持有農行三成五的股東上週五解禁,即使已表明暫不沽貨的卡塔爾及科威特投資局以及渣打銀行;其他股東如 澳洲的Seven Group(持1.99%)、歐資的Rabobank(持1.99%)等,以及新加坡的大華銀行(持0.8%)都可隨時掟貨。農行在過去十天累計沽空額近 十九億港元,已露端倪。而農行在地產及房貸的貸款,佔整體貸款四分一,較其餘四大系統性銀行有關貸款只佔總額不足一成為多。德意志銀行六月發表報告,指出 在新制度下,一向房貸比重高的農業銀行,其核心資本充足率將下降零點九六,足以由合格變肥佬。假如農銀要提升資本充足比率,估計必須集資最少四百五十九億 元。此外,農行的不良貸款比率,為四大國有銀行之首。早前瑞信亦發表報告,表示對於內銀股的債務威脅以及資產質素表示關注,特別把農行降至跑輸大市評級, 原因是農行借予地方政府的債務有較大風險。綜合以上因由,農行這間最遲上市的國有銀行,將面臨最大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