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讀書劄記150324夢遊者(一) 一戰源起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3/24/%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324%e5%a4%a2%e6%b8%b8%e8%80%85%e4%b8%80-%e4%b8%80%e6%88%b0%e6%ba%90%e8%b5%b7/

“雪曉清笳亂起,夢遊處不知何地, 鐵騎無聲望似水.” (陸遊)
讀書劄記150324
夢遊者(一) 一戰源起
掌門執筆

《夢遊者The Sleepwalkers: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2012)作者Christopher Clark劍橋現代歐洲史教授, 2007年英國“沃爾夫森歷史學獎”得主.

邱吉爾曾有妙語:“一戰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開始, 因為誰都不知道它是如何開始的。” 即是之故,「第一次世界大戰源起」這個課題近百年來令無數專業史家夢魂縈繞,下筆躊躇. 本書直指本心,正要探究這個難解的歷史之謎.

講sense之前先溫習〈一戰開打事件簿〉.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 費迪南Ferdinand大公夫婦在 波斯尼亞(時為奧匈屬地)省府 薩拉熱窩被 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極端組織「黑手會」派遣刺客殺死.*** (黑手會正式名稱「統一或死亡會」,塞國激進派軍人成立的秘密結社. “統一”意指恢復「大塞爾維亞」故土,包括波斯尼亞在內.)
7月23日奧匈對塞國發出最後通牒, 附帶條件非常苛刻及具羞辱性. 然其所列十項條件全只針對刺殺案本身, 並無任何額外的實質利益索求.***
在俄國迅速答允軍事介入後, 塞國拒絕了其中的主要條款.
7月28日奧匈皇帝 約瑟夫一世簽署對塞國宣戰聲明,戰爭正式開始.
7月30日俄國搶先發出「軍事總動員令」,出兵援塞, 成為首個總動員的國家.****
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 同日向法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保持中立. (針對「法俄同盟」相關條約.)
法國拒絕, 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
8月4日英國在德軍進入 比利時國境後, 以其違反 「倫敦條約(1839年)」為由 (條約訂明比利時為中立國.),向德國宣戰, 大戰格局清楚敲定.
這裡要註意兩點: 首先, 戰爭表面上不是為了任何實質利益而開打.*** 其次,時間上極之緊湊倉猝,*** 各國高度神經緊張,呈現一觸即發的態勢.

〈撲朔迷離的戰機〉
不似二戰成因明晰, 只待力量積蓄,條件成熟,定必爆發. 一戰怎樣看都不似事理之必然; 反之,怎樣看都似不合情理. 戰爭違反了任何主要方面的利益, 沒有任何一方有適切的制勝把握,事實上參戰各國(尤其是塞國)的最高領導人都怕得要死. 然而,它確實爆發了.
再者,在當時看來, 這場戰爭就算開打,也只應是一場短暫的區域戰事. 當事人雙方(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只要打個三兩個月, 勝負初定,列強就會迫使他們坐上談判桌, 按照「俾斯麥外交機制」搞定後事,平安大吉.*** 然而,這種情況沒有發生,戰圈一下子擴到最大,列強全數捲了進去, 沒有額外的“列強”來迫使參戰列強坐下談判…..

只有一件事較為清楚,戰事曠日持久是因為雙方都應用了機關槍和戰壕陣地.*** 但這也難以解釋為何諸國的軍事專家們沒有汲取十年前「日俄戰爭」的教訓, 仍盲目地相信勝負短期即見分曉. (只有英國名將Kitchener預測要打三年.)

結果一戰打足四年,軍民死亡共一千多萬人, 犧牲之慘烈,遠出事前所有人意料之外. 然則這一切為何發生?
戰後的主流解釋(由名史家F. Fisher提出)是德國軍方早有預謀, 極力聳恿德皇 威廉二世拍板開戰,鑄成瀰天大錯.*** 確實,德皇是挑起大戰的最大實力者, 若果他拒絕下場,奧塞雙方就算開打,只不過是另一場「巴爾幹戰爭」,*** 區區「代理人戰爭」也就不會演變成「世界大戰」了.
但此說不為後來披露的史料所支持, 德國軍方只是純然魯莽,事前並沒有周詳的戰略規劃.*** (甚至在刺殺案發生之後,很多高層軍官仍繼續休假. 「施里芬計劃」則是一種陳年制訂好的必然性戰略構想,急切間付諸執行而矣.) 而德皇則直到最後一刻仍極力尋求避免開戰.

作者在全書終末以文學筆法作結: 「1914年的這些主角是一群夢遊者, 他們各自被自己的夢境困擾著, 沒能睜開眼睛去看,將帶給世界一場怎樣的災難。」
結論就題在書名上面:「夢遊者sleepwalker」.****
即是說,作者認為當時各主要參戰國的軍政領導人全都是庸才, 或者是懦夫,又或是懷私心者, 而錯綜複雜的猜忌誤判,和深潛意識的國族情懷才是大戰的真正成因.*****「一戰是一場悲劇, 但不是一樁罪行.」
驟眼看來,這是個極為業餘,充滿臆測的論斷, 但作者卻以超卓的史識和深厚的功力,逐一論証各國“不理性決策”背後的深層因素.***

作者認為當時啟動戰爭鏈條的六個核心國家 (依次為奧匈帝國、塞爾維亞、俄國、德國、法國和英國.), 每個國家都反過來有不參予戰爭的堅實理由,所以戰爭的成立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就算首兩位當事人決意開打,後面任何一個國家仍然有權在他的決策節點上不參戰.*** 所謂「條約連鎖效應」並非必然,背約寒盟難道還怕找不到借口嗎? 只要任何一節斷鏈,戰爭即不會演變成世界級大戰, 而斷點後面的國家就可以成為調停人,盡早結束戰爭.

在一般史家的論述中,塞爾維亞作為大戰的導火索, 反被認為只是「同盟」和「協約」兩大集團博弈枰上的一枚棋子,對戰爭的成立無足輕重.*** 作者不同意這種通說, 認為正好因為塞國的行為是所有國家中看起來最違反自身現實利益者,更加突顯出這場大戰形勢禁格, 與及深沈的心理訴求—- “民族主義情懷”.***
本書首章題目〈塞爾維亞的幽靈〉.
作者仔細地檢視戰爭對塞國的不合理之處:
A首先,塞國弱國也,國力上完全不是奧匈敵手. 戰爭必將在塞境開打,不論勝負,家園勢必殘破. 首都 貝爾格萊德與奧國近在咫尺,無險可守.
B其次,經濟上非常依賴奧國.*** 奧國是其農產品的最大買家; 而塞國則主要從奧國進口工業製品. 事實上不久之前,連塞國的軍備都是奧國供應的.
C更離奇的是,奧國長期是塞國的盟友, 從前一起對抗鄂圖曼土耳其. 年前塞國主動進侵東鄰死敵 保加利亞,靠的正是奧匈的支持. 當其時,俄國反倒是支持保國, 排擠塞國. 塞國只是近年才投在俄國門下.***
D最不重要的可能是,「薩拉熱窩事件」中理虧的是塞國,被捕的三名「黑手會」刺客証實是偷渡進境的塞國人. 塞國對該案一味推委,聲稱毫不知情, 連調查也不願積極進行,更遑論拔除黑手會了.***

塞國當政者心知這場戰爭根本上是賭不起的,原先有意向奧國屈服. 但在得悉 ‘大佬’ 俄國毫不猶疑 ‘仗義出手’; 而國內輿論又鼎沸湯揚, 於是急轉彎 ‘義無反顧’ 宣告抗戰.
塞國當政者屈從內外壓力, 是出於懦弱.

接到通牒後,反奧匈情緒高漲,達到“舉國若狂”的地步. 事緣1908年奧匈正式兼併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省的時候,塞國人民已曾強烈反彈.**** 實情該兩省當初奧國是從鄂圖曼手中搶過來的,已統治了三四十年, 而塞國對此一向並無異議.*** (更無稽的是促成兼併行動的居然是俄國外交家!) 黑手會就是受到兼併風波刺激才成立的祕密結社, 刺殺皇儲目的是挑起兩國衝突,以遂其「要麼統一,要麼死亡」的本願.

塞國當政者本來是溫和派的幹練政治家,此時卻不得不屈從於區區‘黑社會’, 只因事件觸動了塞爾維亞人的「科索沃情意結」!*** 1389年6月28日鄂圖曼帝國在 科索沃平野屠殺了塞爾維亞聯軍,塞國國王和舉國貴族盡皆殉難, 此戰直接導致塞國淪於奴役數百年,而該日也就訂為「國殤日」。 「薩拉熱窩事件」就是發生在國殤日! (這種業餘味道十足的解釋,參照七十年後塞國人仍在搞種族清洗, 與及支持國際法庭裁定為戰犯的人當總統,卻又令人覺得不無道理.)

作者進一步解釋塞國人何以特別“愛國愛到發燒”, 因為該國文盲率超高,愛國思想不是用文字,而是用歌謠傳說戲曲等傳遞的, 所以烙印能力超強!*** 國族主義正是當時歐洲的「流行病」, 舉世皆然,只不過以塞國為烈罷了. 大悲劇是由愚昧加上國族主義引發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26

演說1504夢遊者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11/%e6%bc%94%e8%aa%aa1504%e5%a4%a2%e6%b8%b8%e8%80%85/

演說1504夢遊者

講者:掌門

《夢遊者The Sleepwalkers: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2012) Christopher Clark

 

邱吉爾曾有妙語:“一戰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開始, 因為誰都不知道它是如何開始的。” 本書正要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戰源起」這個難解的歷史之謎.

〈一戰開打事件簿〉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 費迪南大公夫婦在 波斯尼亞(時為奧匈屬地)省府 薩拉熱窩被 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極端組織「黑手會」派遣刺客殺死.*** (黑手會正式名稱是「統一或死亡會」, “統一”意指恢復「大塞爾維亞」故土,包括波斯尼亞在內.)

7月23日奧匈對塞國發出最後通牒, 附帶條件非常羞辱性,但並無任何實質利益索求.*** 在俄國迅速答允軍事介入後,塞國拒絕了其主要條款.

7月28日奧匈皇帝 約瑟夫一世簽署對塞國宣戰聲明,戰爭正式開始.

7月30日俄國搶先發出「軍事總動員令」,出兵援塞, 成為首個總動員的國家.****

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 同日向法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保持中立.

法國拒絕,  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

8月4日英國在德軍進入 比利時國境後, 以其違反 「倫敦條約(1839年)」為由 (條約訂明比利時為中立國.),向德國宣戰, 大戰格局清楚敲定.

這裡要註意兩點: 首先,戰爭表面上不是為了任何實質利益而開打. 其次,時間上極之緊湊.***

 

〈撲朔迷離的契機〉

一戰怎樣看都不似事理之必然. 其時列強的工業革命都已不同程度地達成, 國際貿易總量倍數式增長,戰爭勢必 “一拍兩散”. 另外, 先進工業國(體系中的核心國家)和 資源及農產品輸出國(邊陲國家) 經濟依存日深,戰爭又勢必 “兩敗俱傷”. 戰爭既違反了任何主要方面的利益, 也沒有任何一方具備適切的制勝把握, 然而,它確實爆發了.

 

再者,在當時看來, 這場戰爭就算開打,也只應是一場短暫的區域性戰事. 當事人雙方(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只要打個三兩個月, 勝負初定,列強就會迫使他們坐上談判桌, 按照「俾斯麥外交機制」搞定後事,平安大吉.*** 然而,這種情況沒有發生,戰圈一下子擴到最大,列強全數捲了進去, 沒有額外的“列強”來迫使參戰列強坐下談判…..

 

戰事曠日持久是因為雙方都應用了機關槍和戰壕陣地, 結果打足四年,軍民死亡共一千多萬人, 犧牲之慘烈,遠出事前所有人意料之外. 然則這一切為何發生?

戰後的主流解釋(由名史家F. Fisher提出)是德國軍方早有預謀, 極力聳恿德皇 威廉二世拍板開戰,鑄成瀰天大錯.*** 但此說不為後來披露的史料所支持, 德國軍方事前並沒有周詳的戰略規劃.*** (在刺殺案發生之後,很多高層軍官仍繼續休假. 「施里芬計劃」則是一種陳年制訂好的必然性戰略構想.) 而德皇則直到最後一刻仍極力尋求避免開戰.

 

作者在全書終末以文學筆法作結:「1914年的這些主角是一群夢遊者, 他們各自被自己的夢境困擾著, 沒能睜開眼睛去看,將帶給世界一場怎樣的災難。」 結論就題在書名上面:「夢遊者sleepwalker」.****

作者認為當時各主要參戰國的軍政領導人全都是庸才, 或者是懦夫,又或是懷私心者, 而錯綜複雜的猜忌誤判,和深潛意識的國族情懷是戰爭的真正成因.*****「一戰是一場悲劇, 但不是一樁罪行.

 

當時啟動戰爭鏈條的六個核心國家 (依次為奧匈帝國、塞爾維亞、俄國、德國、法國和英國.), 每個國家都反過來有不參予戰爭的堅實理由,所以戰爭的成立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就算首兩位當事人決意開打,後面任何一個國家仍然有權在他的決策節點上不參戰.*** 所謂「條約連鎖效應」並非必然, 只要任何一節斷鏈,戰爭即不會演變成世界級大戰, 而斷點後面的國家就可以成為調停人,盡早結束戰爭.

 

在一般史家的論述中,塞爾維亞作為大戰的導火索, 反被認為只是「同盟」和「協約」兩大集團博弈枰上的一枚棋子,對戰爭的成立無足輕重.*** 但是作者不同意這種通說, 認為正好因為塞國的行為是所有國家中看起來最違反自身現實利益者,更加突顯出這場大戰出於形勢禁格, 與及深沈的民族主義心理訴求.***

本書首章題目〈塞爾維亞的幽靈〉.

作者仔細地檢視戰爭對塞國的不合理之處:

A首先,塞國國力上完全不是奧匈敵手. 戰爭必在塞境開打,家園勢必殘破; 首都 貝爾格萊德與奧國近在咫尺,無險可守.

B其次,經濟上非常依賴奧國.*** 奧國是其農產品的最大買家;而塞國則主要從奧國進口工業製品. 事實上不久之前,連塞國的軍備都是奧國供應的.

C更離奇的是,奧國長期是塞國的盟友, 塞國只是近年才投在俄國門下.***

D事件中理虧的是塞國,被捕的三名刺客証實是偷渡進境的塞國人.

塞國當政者心知這場戰爭根本上是賭不起的,原先有意向奧國屈服. 但在得悉 俄國毫不猶疑 ‘仗義出手’; 而國內輿論又鼎沸湯揚,這才急轉彎宣告抗戰.

 

民情在此刻非常關鍵,接到通牒後,反奧匈情緒高漲,達到“舉國若狂”的地步. 事緣薩拉熱窩事件觸動了塞爾維亞人的「科索沃情意結」!***  1389年6月28日鄂圖曼帝國在 科索沃平野屠殺了塞爾維亞聯軍,塞國國王和舉國貴族盡皆殉難, 直接導致塞國淪為奴役數百年,後世遂訂該日為「國殤日」。「薩拉熱窩事件」就是發生在國殤日!  作者進一步解釋塞國人何以特別“愛國愛到發燒”, 皆因該國文盲率超高,愛國思想用歌謠傳說戲曲傳遞,烙印能力超強!***

結論:塞國當政者缺乏主見,屈從內外壓力, 是出於懦弱.

 

哈布斯堡和 羅曼諾夫雖為敵國,卻有諸多共通之處。 他們都是鷹派當塗,自信滿滿;都是統治著多元民族的複雜型老舊帝國,在當時歐陸 “民族獨立”呼聲高吭的張力下, 內部漸趨離析,危機重重。**** 無論在體質和心態上面,他們都已日暮途窮,發動戰爭的原因是倒過來以為可以藉此凝聚人心,復興國運。

哈布斯堡的幻覺

戰爭的元兇是奧地利, 他對塞國開出羞辱性條款就是想以戰爭解決爭執. 然而他一直想要的只是「巴爾幹戰爭」,而不是「歐戰」, 當然更沒想過會發生「世界大戰」.  這從他的動員令揀取「B計劃」而非「R計劃」可以看出來. (註: 「B計劃」指涉巴爾幹, 只針對塞國作戰,是局部動員令; 而「R計劃」則指涉俄羅斯, 同時針對兩國作戰,是全國總動員令.)

 

奧國的經濟狀況和工業化程度相當好,手頭也就較為寬裕;但他在國際大格局上處境卻顯得日漸侷促.  1866年「普奧戰爭」慘敗是沈重的一擊,喪失了 “中原盟主” 的地位,昔日‘老大哥’ 翻過來淪為‘小老弟’, 乃是數十年來菁英階層揮之不去的夢魘,尤其是軍方.

在軍方眼中,對手尋釁在先,又是個看來輕易可以擊倒的弱國,勝利大可重振昔日聲威….. 但先決條件是俄國不要參戰。 於是奧國軍方一廂情願地低估俄國的決心,想像在德國威脅之下俄國不敢落場.

 

深入分析,奧匈既稱「二元帝國」匈牙利就是帝國內部最大的“次族群”,最大的分離主義隱憂這次趁著佔據替死難皇儲討回公道的“道德高地”, 正好脅裹以從,遂其壓制匈國之私心。***

奧國內部一向最大的反戰派就是皇儲!他死了之後,鬼魂理所當然地變身為主戰派,於是整個朝廷沒有了反戰的聲音。

結論: 奧國軍方的過失是高估自己的實力,低估俄國的決心; 文臣的過失是臨局亂方寸,私心和感情用事。

 

羅曼諾夫的妄動〉

大戰的真正元兇是俄國, 因為他清楚知道軍事介入巴爾幹即有可能催生「全面歐戰」,但仍然這樣做. 其實俄國想要的只是和奧匈開戰, 他深知德國利害,但妄想只要法英從後方箝制,則德國不敢亂動.***

但是俄國7月30日輕率的「總動員令」推動局勢急轉直下, 在當時全歐鐵路網已鋪設完成,軍隊和物資可以快速調動的情況下, 德國只得即時總動員以為應對,基本上別無選擇.*** 俄國選擇總動員而非局部動員,與及出手如此急驟, 嚴厲挑動德國人的神經,造成漩渦效應, 五天之後,世界大戰.

 

俄國的基本條件與奧國剛好相反,他內部腐朽,經濟蹇困,革命沸騰; 但在國際博弈格局上卻顯得非常強大. 不單只強大,有鑑於近年高速工業化, 更呈現出國勢冒升的假象. 其實俄國工業化的資本全來自外債, 做法則是將農奴搬到工廠中去, 所以社會內部矛盾鬱結,旦夕爆發.***

 

俄國能夠動員的軍隊總數高達220萬人,相比之下德國加上奧匈只有180萬. 他和法國有堅固的「法俄同盟」, 法國總統 龐加萊Poincare剛訪問過聖彼得堡,重申了對俄國的信任和支持. 他的鐵路網(在法國資本資本挹註下)剛鋪設好, 正好牛刀小試.

 

但上述都只是戰爭的條件,而非其理由. 俄國政治上層渴望戰爭是出於近年新興的「泛斯拉夫主義」.**** (主旨是以俄國為核心, 團結所有斯拉夫民族,共同對抗….. 全世界.) 這種政治思想有內外兩面因由: 對內是整合人心. 近年除了治下同屬斯拉夫系的波蘭和烏克蘭族不斷抗爭外, 連本土傳統上對王室極為忠誠的貴族階層也要求 ‘君主立憲’ 了. 種族主義可以用來激揚不同斯拉夫族群的向心力,緩和國內的政治矛盾.*** 對外則是伸張霸權,尤其是爭取巴爾幹的話事權. 十年前「日俄戰爭」大敗,遠東擴張已然無望; 近年又與英國和解,中東偃兵, 只剩下巴爾幹半島是霸權最大的宣洩口.***

 

俄皇 尼古拉二世原先力主遠東擴強政策,日俄敗戰之後權力銷減, 國是由“議政大臣會議” 把持. 而當時的內閣大臣卻幾乎全是主戰派.

結論: 俄國和奧匈的錯失相同, 軍政大臣高估自己的實力,低估德國的自信, 輕率地把國族命運付諸一擲!

 

〈世局一枰棋〉

1887年的歐洲還是群雄亂戰的多元格局. 列國交義締盟結約,局勢微妙平衡, 任何人都縛手縛腳,不敢輕舉妄動,從而出現了 (霍布斯邦定義的)「長十九世紀」太平歲月.*** 這就像長期沒有發生山火一樣…..

僅二十年後,1907年的歐洲呈現出明顯的兩極格局. 德奧意「三國同盟」依舊合縱; 新興的是英法俄結成的「三國協約」,目的在於抗衡同盟國,理由是德國太強.「同盟」和「協約」就成為棋枰上黑白兩方, 其他國家不入盟,則歸約,否則感覺上無法生存.****

 

德國確實崛起得太快!1871年才立國,三十年間就成為歐陸第一強權,工業產值超越英法, 俾斯麥的內政外交,老毛奇的治兵用戰,水準遠出諸國之上.  英法俄一向不睦,竟亦連橫,無非深知單挑獨鬥絕非德國之敵手.

即是之故,德國成為風暴之眼,如果說俄國是「歐戰」的元兇,那麼德國就是「世界大戰」的元兇了. 德國人的狂妄和自信是有本錢打底的,他只錯了一點,一個國家再怎樣強,畢竟打不過英法俄三大國聯手, 而他的盟友奧意卻實在是太過廢物!

 

〈霍亨索倫的剛愎自用〉

世局自從1890年首相 俾斯麥(被迫)辭職而暗生變化. 俾相“諸葛一生惟謹慎”,其外交哲學是全力製作歐洲多元平衡, 不惜犧牲眼前小利,力求避免德國遭到孤立,成為眾矢之的. 只可惜這種高瞻遠矚,防患未然的卓識,雖然尚可為“小強權普魯士”的菁英階層(最重要的是舊老闆 威廉一世) 所勉強接受; 卻被“大強權德國” (最重要的是新老闆 威廉二世)視為保守懦弱,斷然揚棄.****

1898年通過 「海軍法」是里程碑與轉折點, 目的是建立強大的「無畏級戰列艦」艦隊,衝出歐陸,與大英帝國環球爭霸. 此舉觸動了英國人最敏感的神經!英德一向親善,皆因英國的地盤是遠洋;德國的地盤是歐陸….. 英國人認為德國人此舉存心越界,於是逐漸視其為假想敵,因而靠攏世仇法俄. 後世論史者多以此為一戰的背境設定.*****

 

作者認為上述見解沒錯是結構性框架, 但是並不必然會引起大戰. 世界大戰的爆發取決於德國高層的野心和自信. 作者雖然並不贊同史家Fisher有關「德國軍方蓄意挑起大戰, 以求一舉摧毀俄國軍力.」的觀點, 但仍同意德皇備受軍方擺弄,最終陷身戰局的說法.***

至於德國軍方在戰爭到來時絕不退縮,兼且主動出擊的態度, 一方面出於普魯士軍人的榮譽傳統; 另一方面則是對自身力量的過度自信. 另外,他們判斷英國未必會參戰; 就算參戰,也不會派遣大量兵員登陸法境, 只要避免和皇家海軍正面交鋒,先在陸戰上擊敗法俄,就可以轉入外交談判….. 他們嚴重低估了英國人的鬥誌, 在未來的「索姆河會戰」中,英國人竟狠心地一天之內硬賠上二萬條青年子弟的性命,從而扭轉了戰局.***

 

〈第三共和的拖沓無能〉

法國「第三共和」建立於「普法戰爭」之後, 是個缺乏治國經驗的國家. 未成熟的民主制度暴露出兩方面的重大弱點:其一, 政府本身和政策制訂都呈現嚴重搖擺不定. 政府弱勢且更替頻繁, 當政者大部分心力都放在黨派傾軋,爭權奪位上面, 幾乎沒有多少氣力剩下來治國. 歐陸外交形勢複雜多變,政黨政治家根本無法了解掌握, 一旦形勢險峻,當即張皇失措,任憑職業外交官擺佈.***  “七月危機” 時候的法國總理甚至因為受不了壓力而精神失常.

其次, 政黨和政客要靠選票掌權,而選民水準又當然地低落, 於是造成當政者既要屈從民意,又要操控民意的奇怪局面. 政黨(尤其是擁有大量資訊和財力的執政黨)操縱民意的最佳工具自然非報刋莫屬. 這在於平日內政還沒甚麼, 但到了“是和是戰”的吃緊時刻就非常危險了, 人民極易為輿論鼓動愛國心,傾向好戰!職業外交官很難抗拒輿論壓力, 面臨生死關頭,往往倒向群眾一方.***

 

法國外交部(因其所在地址稱為「奧賽碼頭」)還有其本身獨特的結構.  “奧賽碼頭” 是個國中之國, 由少數重要職業外交官僚半家族式包辦運作. 他們的門生故舊在碼頭內部盤根錯節, 在主要對手國也是人脈廣佈(每個大國政府內裡都有「親法派」.).**** 他們擔任部內要職 ( “外交部長”除外, 順帶一提,戰前十年法國一共換了十五個外交部長.) 和主要駐外大使. 他們趁著國家上層頻繁 “換畫”,壟斷了外交事務.

“七月危機” 時候的奧賽碼頭由反德派主持, 他們透過傳媒向國民宣揚毋忘 “普奧之恥”, 以收復 “馬爾薩斯–洛林” 故土為號召.( 普法戰爭時割讓給德國的戰略要地,富有鐵礦. ) 加以甫開戰德國即閃電入侵,所以法國人投入戰爭保家衛國,自然是熱情十足,義無反顧.

結論:法國之投入一戰處境相當被動, 主要責任應落在碼頭 “反德親俄派” 的外交決策者頭上.

 

〈大不列顛的公器私用〉

事實上「英法協約」1904年才結成,而「英俄協約」更遲至1907年, 大英與法俄原是 “非親非故”. 事實上直到七月上旬, 自由黨內閣仍以主張置身事外者居多數, 只有首相 阿斯奎Asquith、海軍大臣 邱吉爾  和另一人主張參戰.

在事態中居重要位置的是長期擔任外相的 格雷Gary, 他本人是親法反德派,但開始時傾向持重. 到了七月下旬,格雷與 “首相三人組”達成共識, 說服其他閣員, 綜合考量外交內政(其時愛爾蘭分離危機正在激烈化.), 如不採取鷹派立場,自由黨必然短期內垮臺.*** 基於政黨政治的常規作法,鴿派主要閣員提出辭職, 內閣在最後關頭 “臨崖縱馬” !

結論:英國竟然以一條七十年前老掉牙的「倫敦條約」作為對德國宣戰的口實, 其實執政自由黨戀棧權位的私心才是禍根.

 

〈作者總結〉

假如薩拉熱窩的槍聲沒有響起,可以想象, 「三國協約」在巴爾幹危機緩和之後將不會繼續存在, 反而是英德交往將擺回常軌. 那麼, 長十九世紀將會更長…..

一戰本質上是個 “擦槍走火” 的大悲劇, 起因於諸國外交上不健全的黑箱作業做法, 和 “傳媒–國民” 過度的愛國熱情, 而民主制度實踐上的不成熟則是兩者的大背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65

讀書劄記150408夢遊者(三)一局棋爭斂手難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08/%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408%e5%a4%a2%e6%b8%b8%e8%80%85%e4%b8%89%e4%b8%80%e5%b1%80%e6%a3%8b%e7%88%ad%e6%96%82%e6%89%8b%e9%9b%a3/

九州鑄鐵傷心錯,一局棋爭斂手難。(梁羽生)
讀書劄記150408
夢遊者(三)一局棋爭斂手難
掌門執筆

〈世局一枰棋〉
1887年的歐洲還是群雄亂戰的多元格局. 列國交義締盟結約(其中很多是祕密協議,與枱面上某些先在協議相互矛盾.),局勢微妙平衡, 任何人都縛手縛腳,不敢輕舉妄動,從而出現了 (霍布斯邦定義的)「長十九世紀」太平歲月.*** 這就像長期沒有發生山火一樣…..

僅二十年後,1907年的歐洲呈現出明顯的兩極格局. 德奧意「三國同盟」依舊合縱; 新興的是英法俄結成的「三國協約」,目的在於抗衡同盟國,理由是德國太強.「同盟」和「協約」就成為棋枰上黑白兩方, 其他國家不入盟,則歸約,否則感覺上無法生存.****
德國確實崛起得太快!「普法戰爭」之後的1871年才立國,三十年間就成為歐陸第一強權,工業產值超越英法, 俾斯麥的內政外交,老毛奇的治兵用戰,水準遠出諸國之上.  英法俄一向不睦,竟亦連橫,無非深知單挑獨鬥絕非德國之敵手.

即是之故,德國成為風暴之眼,扯吸積累“暗黑能量”的低氣壓圈, 而「薩拉熱窩事件」只不過是引爆劑.*** 如果說俄國是「歐戰」的元兇,那麼德國就是「世界大戰」的元兇了. 德國人的狂妄和自信是有本錢打底的, 他的工業化程度最高,人最強,馬最壯. 他只錯了一點,一個國家再怎樣強,畢竟打不過英法俄三大國聯手, 而他的盟友奧意卻實在是太過廢物!

〈霍亨索倫的剛愎自用〉
世局自從1890年首相 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被迫)辭職而暗生變化. 俾相“諸葛一生惟謹慎”,其外交哲學是全力製作歐洲多元平衡, 不惜犧牲眼前小利,力求避免德國遭到孤立,成為眾矢之目. 只可惜這種高瞻遠矚,防患未然的卓識,雖然尚可為“小強權普魯士”的菁英階層(最重要的是舊老闆 威廉一世) 所勉強接受; 卻被“大強權德國” (最重要的是新老闆 威廉二世)視為保守懦弱,斷然揚棄.****

1898年通過 「海軍法」是里程碑與轉折點, 目的是建立強大的「無畏級戰列艦」艦隊,衝出歐陸,與大英帝國環球爭霸. 此舉觸動了英國人最敏感的神經!英德一向親善,皆因英國的地盤是遠洋;德國的地盤是歐陸….. 英國人認為德國人此舉存心越界,於是逐漸視其為假想敵,因而靠攏世仇法俄. 後世論史者多以此為一戰的背境設定.*****

作者認為上述見解沒錯是結構性框架, 但是「三國協約」卻是後出之物,並不必然會引起大戰. 世界大戰的爆發取決於德國高層的野心和自信.
皇帝 威廉二世為人平日剛愎自用,好發驚人之論; 臨大事則心慌意亂,委責於大臣. 這反映在他幾經反覆,最後決定宣戰時對小毛奇說的話:“好了, 我現在遂了你們的心意了,往後就看你們的本事.”
作者雖然並不贊同史家Fisher有關「德國軍方蓄意挑起大戰, 以求一舉摧毀俄國軍力.」的觀點, 但仍同意德皇備受軍方擺弄,最終陷身戰局的說法.***

至於德國軍方在戰爭到來時絕不退縮,兼且主動出擊的態度, 一方面出於普魯士軍人的榮譽傳統; 另一方面則是對自身力量的過度自信,和對「同盟國」陸軍的過度輕視. 另外,他們判斷英國未必會參戰; 就算參戰,也不會派遣大量兵員登陸法境, 只要避免和皇家海軍正面交鋒,先在陸戰上擊敗法俄,就可以轉入外交談判….. 他們嚴重低估了英國人的鬥誌, 在未來的「索姆河會戰」中,英國人竟狠心地一天之內硬賠上二萬條青年子弟的性命,從而扭轉了戰局.

〈第三共和的拖沓無能〉
法國「第三共和」建立於「普法戰爭」拿破崙三世垮臺之後, 雖雲 “第三”,但鑑於 “第一” “第二共和”太短,仍然是個缺乏治國經驗的國家. 未成熟的民主制度暴露出兩方面的重大弱點:
其一, 政府本身和政策制訂都呈現嚴重搖擺不定. 政府弱勢且更替頻繁, 當政者大部分心力都放在黨派傾軋,爭權奪位上面, 幾乎沒有多少氣力剩下來治國. 所以整體行政效率都很低下,至於外交更形拙劣. 歐陸外交形勢複雜多變, 缺乏長期工作經驗的政黨政治家根本無法了解掌握,更遑論作出指導方略了. 一旦形勢險峻,當即張皇失措,任憑職業外交官擺佈.*** ( “七月危機” 時候的法國總理甚至因為受不了壓力而精神失常.)

其次, 政黨和政客要靠選票掌權,而選民水準又當然地低落, 於是造成當政者既要屈從民意,又要操控民意的奇怪局面. 政黨(尤其是擁有大量資訊和財力的執政黨)操縱民意的最佳工具自然非報刋莫屬. 這在於平日內政還沒甚麼, 但到了“列國和戰”的時刻就非常危險了, 人民極易為輿論鼓動愛國心,傾向好戰!職業外交官雖有識見經驗,卻很難抗拒輿論壓力, 面臨生死關頭,不由自主倒向主戰一方.***

法國外交部(因其所在地址稱為「奧賽碼頭」)還有其本身獨特的結構.  “奧賽碼頭” 是個國中之國, 由少數重要職業外交官僚半家族式包辦運作. 他們的門生故舊在碼頭內部盤根錯節, 在主要對手國也是人脈廣佈(每個大國政府內裡都有「親法派」.).**** 他們擔任部內要職 ( “外交部長”除外, 順帶一提,戰前十年法國一共換了十五個外交部長.) 和主要駐外大使,外交沒有了他們根本上無從辦起. 他們趁著國家上層頻繁 “換畫”,伺機壟斷外交事務, 甚至曾有總統因為不得與聞要務,憤而辭職抗議!

“七月危機” 時候的奧賽碼頭由反德派主持, 他們憎恨德國,透過傳媒向國民宣揚毋忘 “普奧之恥”, 以收復 “馬爾薩斯–洛林” 故土為號召.( 普法戰爭時割讓給德國的戰略要地,富有鐵礦. ) 加以甫開戰德國即閃電入侵,所以法國人投入戰爭保家衛國,自然是熱情十足,義無反顧.
結論:法國之投入一戰處境相當被動, 主要責任應落在碼頭 “反德親俄派” 的外交決策者頭上.

〈大不列顛的公器私用〉
事實上「英法協約」1904年才結成,而「英俄協約」更遲至1907年, 大英與法俄原是 “非親非故”. 事實上直到七月上旬, 自由黨內閣仍以主張置身事外者居多數, 只有首相 阿斯奎Asquith、海軍大臣 邱吉爾Churchill (時年39歲,史上最青年閣員, 刻正叛離保守黨改投自由黨門下.) 和另一人主張參戰. ( 其時內閣共有十餘成員.) 反倒是在野保守黨出於攻擊執政黨的天性, 定位參戰.

在事態中居重要位置的是長期擔任外相的 格雷Gary, 他本人是親法反德派,但開始之時傾向持重. 到了七月下旬,格雷與 “首相三人組”達成共識, 說服其他閣員, 綜合考量外交內政(其時愛爾蘭分離危機正在激烈化.), 如不採取鷹派立場,自由黨必然短期內垮臺.*** 基於政黨政治的常規作法,鴿派主要閣員提出辭職, 內閣在最後關頭 “臨崖縱馬” !
英國竟然以一條七十年前老掉牙的「倫敦條約」作為對德國宣戰的口實, 其實執政自由黨戀棧權位的私心才是禍根.

〈作者總結〉
假如薩拉熱窩的槍聲沒有響起,可以想象, 三國協約」在巴爾幹危機緩和之後將不會繼續存在, 反而是英德交往將擺回常軌. 那麼, 長十九世紀將會更長…..
一戰本質上是個 “擦槍走火” 的大悲劇, 起因於諸國外交上不健全的黑箱作業做法, 和 “傳媒–國民” 過度的愛國熱情, 而民主制度實踐上的不成熟則是兩者的大背境.***

《夢遊者The Sleepwalkers: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2012)Christopher Clar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68

讀書劄記150331夢遊者(二)帝國落日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3/31/%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331%e5%a4%a2%e6%b8%b8%e8%80%85%e4%ba%8c%e5%b8%9d%e5%9c%8b%e8%90%bd%e6%97%a5/

落日照大旗 馬鳴風蕭蕭

讀書劄記150331

夢遊者(二)帝國落日

掌門執筆

 

哈布斯堡和 羅曼諾夫 兩個皇朝雖為敵國,卻有諸多共通之處。 他們都是鷹派當塗,自信滿滿;但是,都不懂得怎樣才能在戰爭中取勝。

奧匈和俄國都是統治著多元民族的複雜型老舊帝國,在當時歐陸 “民族獨立”呼聲高吭的張力下, 內部漸趨離析,危機重重。**** 無論在體質和心態上面,他們都已日暮途窮,行將就木。 倘使不發動大戰,還可捱上個二三十年,搞了大戰,便即時壽終正寢了。(事實上沙俄皇朝捱不到戰爭完結就已垮臺!)

那麼他們為何還要發動戰爭?原因很簡單,他們倒過來以為戰爭可以凝聚人心,復興國運!

 

戰爭的元兇是奧地利, 他對塞國開出羞辱性條款就是想以戰爭解決爭執. 然而他一直想要的只是「巴爾幹戰爭」,而不是「歐戰」, 更沒想過會發生「世界大戰」.  這從他的動員令揀取「B計劃」而非「R計劃」可以看得出來. (註: 「B計劃」指涉巴爾幹, 只針對塞國作戰,是局部動員令; 而「R計劃」則指涉俄羅斯, 同時針對兩國作戰,是全國總動員令.)

 

奧國為何如此天真?〈哈布斯堡的幻覺

比較奧俄兩國,奧國的經濟狀況和工業化程度好得多,手頭也就較為寬裕。但他在國際大格局上處境卻顯得日漸侷促.  1866年「普奧戰爭」敗於未來德國之手是沈重的一擊,喪失了 “中原盟主” 的地位,昔日‘老大哥’ 翻過來淪為‘小老弟’, 乃是數十年來奧國菁英揮之不去的夢魘,尤其是軍方. 至於國內政情方面, 又是困難重重, 他擁有11個官方民族,516席位全歐最大的議會, 內有30餘個政黨!

 

在奧國軍方眼中,軍備優良,經費充足,對手尋釁在先,又是個看來輕易可以擊倒的弱國,勝利大可重振昔日聲威….. 一切太完美了,但先決條件是俄國不要參戰。 於是奧國軍方一廂情願地低估俄國的決心,想像在德國威脅之下俄國不敢落場. 奧國參謀總長 康拉德Conrad von Hotzendorf更是鷹中之鷹,鼓吹不遺餘力,後世多將戰爭起動歸咎於他。(其實 “區區一檜又何能?逢其欲”而矣。)

 

深入分析,奧匈既稱「二元帝國」,在憲法上是“一個王室,兩個國家”。所以,匈牙利就是帝國內部最大的“次族群”,最大的分離主義隱憂! 加上匈國首相 蒂薩精明幹達,德高望重,處處維護本國利益,甚為奧國高層所忌憚。 這次趁著佔據替死難皇儲討回公道的“道德高地”, 正好脅裹以從,遂其壓制匈國之私心。*** 就這點來說,奧國菁英是成功了。

 

奧國內部一向最大的反戰派就是皇儲!他死了之後,鬼魂理所當然地變身為主戰派。 他的拜把兄弟和連襟,外交大臣 貝希托爾德也改投了主戰陣營,於是整個朝廷沒有了反戰的聲音。 皇帝約瑟夫雖以明君見稱,惟已高齡八十三歲…..

結論: 奧國軍方的過失是高估自己的實力 (實際上奧軍竟然在塞境內被哀兵擊敗, 顏面盡失.),低估俄國的決心; 文臣的過失是臨局亂方寸,私心和感情用事。

 

大戰的真正元兇是俄國, 因為他清楚知道軍事介入巴爾幹即有可能催生「全面歐戰」,但仍然這樣做. 其實俄國想要的只是和奧匈開戰, 他深知德國利害, 但仍妄想只要法英從後方箝制,則德國不敢亂動.***

但是俄國7月30日輕率的「總動員令」推動局勢急轉直下, 在當時全歐鐵路網已鋪設完成,軍隊和物資可以急速調動的情況下, 德國只得即時總動員(8月1日) 以為應對,基本上別無選擇.*** 俄國選擇總動員而非局部動員,與及出手如此急驟, 大出各國意料之外. 此舉嚴厲挑動德國人的神經,造成漩渦效應, 五天之後,世界大戰.

 

俄國為何如此急躁?〈羅曼諾夫的妄動

俄國的基本條件與奧國剛好相反,他內部腐朽,經濟蹇困,革命沸騰; 但在國際博弈格局上卻顯得非常強大. 不單只強大,有鑑於近年高速工業化, 更呈現出國勢冒升的假象. 其實俄國工業化的資本全來自巨額外債, 做法則是將農奴搬到工廠中去, 所以社會內部矛盾鬱結,旦夕爆發.***

 

俄國能夠動員的軍隊總數高達220萬人,相比之下德國加上奧匈只有180萬. 他和法國有堅固的「法俄同盟」, 法國總統 龐加萊Poincare剛訪問過聖彼得堡,重申了對俄國的信任和支持. 他的鐵路網(在法國資本資本挹註下)剛鋪設好, 克服了過往軍隊調度的難題,正好趕上牛刀小試.

 

但這些都只是戰爭的條件,而非其理由. 俄國政治上層渴望戰爭是出於近年新興的「泛斯拉夫主義」.**** (主旨是以俄國為核心, 團結所有斯拉夫民族,共同對抗….. 全世界.) 這種政治思想有內外兩面因由: 對內是整合人心. 近年除了治下同屬斯拉夫系的波蘭和烏克蘭族不斷抗爭外, 連本土傳統上對王室極為忠誠的貴族階層也要求 ‘君主立憲’ 了. 種族主義可以用來激揚不同斯拉夫族群的向心力,緩和國內的政治矛盾.*** 對外則是申張霸權,尤其是爭取巴爾幹的話事權. 十年前「日俄戰爭」大敗,遠東擴張已然無望; 近年又與英國和解,中東偃兵, 只剩下巴爾幹半島是霸權最大的宣洩口.***

 

俄皇 尼古拉二世其實極之害怕德國, 但他也是個狂熱的民族主義者,內心動盪,舉棋不定. 再者,日俄敗戰之後,原先力主遠東擴強政策的沙皇權力銷減, 國是由“議政大臣會議” 把持. 而當時的內閣大臣卻幾乎全是主戰派, 俄皇(而不是德皇) 才是被聳恿挑起戰爭的實力者.

結論: 俄國和奧匈的錯失相同, 軍政大臣高估自己的實力,低估德國的自信, 輕率地把國族命運付諸一擲!

 

德國和奧俄的實情卻大不相同, 德國如日中天,本來不應亡國; 而德皇 威廉二世也確實到最後一刻仍極力尋求避免戰爭擴大. 但德國卻真真正正是「世界大戰」的最大實力推動者, 如果他堅拒參加,沒人夠格把戰爭搞大到後來的地步.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說俄國是「歐戰」的元兇, 那麼德國就是「世界大戰」的元兇.

霍亨索倫的剛愎自用

且待下回分解.

 

 

《夢遊者The Sleepwalkers: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2012) Christopher Clar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76

演說1505夢遊者(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5/01/%e6%bc%94%e8%aa%aa1505%e5%a4%a2%e6%b8%b8%e8%80%85%e4%b8%8b/

演說1505夢遊者(下)

講者:掌門

《夢遊者The Sleepwalkers: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2012)Christopher Clark

 

〈世局一枰棋〉

歐洲在霍布斯邦定義的「長十九世紀1789-1914」時期, 從1815年“拿破崙戰爭”終結算起,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享受了歷史上罕見的漫長太平歲月.

期間規模和迫力較像樣的戰爭只有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和1870年的「普法戰爭」.前者雖然慘烈,但在遙遠的黑海東端開打,對西歐沒有造成直接破壞.而後者雖在西歐核心範圍開戰,卻只打了兩個月便分出勝負,破壞力也不算大.

 

兩者中「普法戰爭」的影響極為深遠.此戰宣示了現代德國的興起,取代奧地利的傳統地位,成為日耳曼民族的中心和中西歐的強權.*** 戰敗的法國除了承擔鉅額賠款,更慘痛的是被割去戰略要衝和盛產鐵礦的馬爾薩斯-洛林省.法德遂成深讎.

 

普法戰後的歐洲格局一新,以德法英俄四大強權為主軸,奧匈、鄂圖曼、意大利為次級強國, 呈現群雄鼎足,合縱連橫的多元格局.***列國交義締盟結約,局勢微妙平衡,任何人都縛手縛腳,不敢輕舉妄動.就算某些國家之間出現某種程度的摩擦,無論有否開戰, 總能在列強聯手幹預下,盡早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俾斯麥外交機制」,歐洲藉此得保四十年和平歲月.然而,該機制只能抑止衝突的規模,並沒有解決根本的矛盾,這就像長期沒有發生山火一樣…..

 

平衡維持了二十年,外交形勢漸生變化,呈現出明顯的兩極格局.***早前建立的德奧意「三國同盟」依舊合縱;新興的是英法俄結成的「三國協約」,目的在於抗衡同盟國,理由是德國太強.「同盟」和「協約」就成為棋枰上黑白兩方,其他國家不入盟,則歸約,否則感覺上無法生存.****

 

德國確實崛起得太快!1871年才立國,三十年間就成為歐陸第一強權,工業產值超越英法,俾斯麥的內政外交,老毛奇的治兵用戰,水準遠出諸國之上.英法俄一向不睦,竟亦連橫,無非深知單挑獨鬥絕非德國敵手.

即是之故,德國成為風暴之眼,如果說俄國是「歐戰」的元兇,那麼德國就是「世界大戰」的元兇了. 德國人的狂妄和自信是有本錢打底的,他只錯了一點,一個國家再怎樣強,畢竟打不過英法俄三大國聯手,而他的盟友奧意卻實在是太過廢物!

 

〈霍亨索倫的剛愎自用〉

世局自從1890年首相俾斯麥(被迫)辭職而暗生變化. 俾相“諸葛一生惟謹慎”,其外交哲學是全力製作歐洲多元平衡,不惜犧牲眼前小利,力求避免德國遭到孤立,成為眾矢之的.只可惜這種高瞻遠矚,防患未然的卓識,雖然尚可為“小強權普魯士”的菁英階層(最重要的是舊老闆威廉一世)所勉強接受;卻被“大強權德國” (最重要的是新老闆威廉二世)視為保守懦弱,斷然揚棄.****

 

1898年通過「海軍法」是里程碑與轉折點,目的是建立強大的「無畏級戰列艦」艦隊,衝出歐陸,與大英帝國環球爭霸.此舉觸動了英國人最敏感的神經!英德一向親善,皆因英國的地盤是遠洋;德國的地盤是歐陸…..英國人認為德國人此舉存心越界,於是逐漸視其為假想敵,因而靠攏世仇法俄.後世論史者多以此為一戰的背境設定.*****

 

作者認為上述見解沒錯是結構性框架,但是並不必然會引起大戰.世界大戰的爆發取決於德國高層的野心和自信.作者雖然並不贊同史家Fisher有關「德國軍方蓄意挑起大戰,以求一舉摧毀俄國軍力.」的觀點,但仍同意德皇備受軍方擺弄,最終陷身戰局的說法.***

至於德國軍方在戰爭到來時絕不退縮,兼且主動出擊的態度,一方面出於普魯士軍人的榮譽傳統;另一方面則是對自身力量的過度自信.另外,他們判斷英國未必會參戰;就算參戰,也不會派遣大量兵員登陸法境, 只要避免和皇家海軍正面交鋒,先在陸戰上擊敗法俄,就可以轉入外交談判….. 他們嚴重低估了英國人的鬥誌, 在未來的「索姆河會戰」中,英國人竟狠心地一天之內硬賠上二萬條青年子弟的性命,從而扭轉了戰局.

 

〈第三共和的拖沓無能〉

法國「第三共和」建立於「普法戰爭」之後,是個缺乏治國經驗的國家.未成熟的民主制度暴露出兩方面的重大弱點:其一,政府本身和政策制訂都呈現嚴重搖擺不定.政府弱勢且更替頻繁,當政者大部分心力都放在黨派傾軋,爭權奪位上面,幾乎沒有多少氣力剩下來治國. 歐陸外交形勢複雜多變,政黨政治家根本無法了解掌握,一旦形勢險峻,當即張皇失措,任憑職業外交官擺佈.*** “七月危機”時候的法國總理甚至因為受不了壓力而精神失常.

 

其次,政黨和政客要靠選票掌權,而選民水準又當然地低落,於是造成當政者既要屈從民意,又要操控民意的奇怪局面.政黨(尤其是擁有大量資訊和財力的執政黨)操縱民意的最佳工具自然非報刋莫屬.這在於平日內政還沒甚麼,但到了“是和是戰”的吃緊時刻就非常危險了,人民極易為輿論鼓動愛國心,傾向好戰!職業外交官很難抗拒輿論壓力,面臨生死關頭,往往倒向群眾一方.***

 

法國外交部(因其所在地址稱為「奧賽碼頭」)還有其本身獨特的結構.“奧賽碼頭”是個國中之國,由少數重要職業外交官僚半家族式包辦運作.他們的門生故舊在碼頭內部盤根錯節, 在主要對手國也是人脈廣佈(每個大國政府內裡都有「親法派」.).****他們擔任部內要職(“外交部長”除外,順帶一提,戰前十年法國一共換了十五個外交部長.)和主要駐外大使. 他們趁著國家上層頻繁“換畫”,壟斷了外交事務.

 

“七月危機”時候的奧賽碼頭由反德派主持,他們透過傳媒向國民宣揚毋忘“普奧之恥”, 以收復“馬爾薩斯–洛林”故土為號召.加以甫開戰德國即閃電入侵,所以法國人投入戰爭保家衛國,自然是熱情十足,義無反顧.

結論:法國之投入一戰處境相當被動,主要責任應落在碼頭“反德親俄派”的外交決策者頭上.

 

〈大不列顛的公器私用〉

事實上「英法協約」1904年才結成,而「英俄協約」更遲至1907年, 大英與法俄原是“非親非故”.事實上直到七月上旬,自由黨內閣仍以主張置身事外者居多數,只有首相阿斯奎Asquith、海軍大臣邱吉爾和另一人主張參戰.

 

在事態中居重要位置的是長期擔任外相的格雷Gary,他本人是親法反德派,但開始時傾向持重.到了七月下旬,格雷與“首相三人組”達成共識,說服其他閣員,綜合考量外交內政(其時愛爾蘭分離危機正在激烈化.),如不採取鷹派立場,自由黨必然短期內垮臺.***基於政黨政治的常規作法,鴿派主要閣員提出辭職,內閣在最後關頭“臨崖縱馬”!

 

結論:英國竟然以一條七十年前老掉牙的「倫敦條約」作為對德國宣戰的口實,其實執政自由黨戀棧權位的私心才是禍根.

 

〈作者總結〉

假如薩拉熱窩的槍聲沒有響起,可以想象,「三國協約」在巴爾幹危機緩和之後將不會繼續存在,反而是英德交往將擺回常軌.那麼,長十九世紀將會更長…..

一戰本質上是個“擦槍走火”的大悲劇, 起因於諸國外交上不健全的黑箱作業做法, 和“傳媒–國民”過度的愛國熱情,而民主制度實踐上的不成熟則是兩者的大背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98

演說1505夢遊者(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5/01/%e6%bc%94%e8%aa%aa1505%e5%a4%a2%e6%b8%b8%e8%80%85%e4%b8%8b/

演說1505夢遊者(下)

講者:掌門

《夢遊者The Sleepwalkers: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2012)Christopher Clark

 

〈世局一枰棋〉

歐洲在霍布斯邦定義的「長十九世紀1789-1914」時期, 從1815年“拿破崙戰爭”終結算起,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享受了歷史上罕見的漫長太平歲月.

期間規模和迫力較像樣的戰爭只有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和1870年的「普法戰爭」.前者雖然慘烈,但在遙遠的黑海東端開打,對西歐沒有造成直接破壞.而後者雖在西歐核心範圍開戰,卻只打了兩個月便分出勝負,破壞力也不算大.

 

兩者中「普法戰爭」的影響極為深遠.此戰宣示了現代德國的興起,取代奧地利的傳統地位,成為日耳曼民族的中心和中西歐的強權.*** 戰敗的法國除了承擔鉅額賠款,更慘痛的是被割去戰略要衝和盛產鐵礦的馬爾薩斯-洛林省.法德遂成深讎.

 

普法戰後的歐洲格局一新,以德法英俄四大強權為主軸,奧匈、鄂圖曼、意大利為次級強國, 呈現群雄鼎足,合縱連橫的多元格局.***列國交義締盟結約,局勢微妙平衡,任何人都縛手縛腳,不敢輕舉妄動.就算某些國家之間出現某種程度的摩擦,無論有否開戰, 總能在列強聯手幹預下,盡早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俾斯麥外交機制」,歐洲藉此得保四十年和平歲月.然而,該機制只能抑止衝突的規模,並沒有解決根本的矛盾,這就像長期沒有發生山火一樣…..

 

平衡維持了二十年,外交形勢漸生變化,呈現出明顯的兩極格局.***早前建立的德奧意「三國同盟」依舊合縱;新興的是英法俄結成的「三國協約」,目的在於抗衡同盟國,理由是德國太強.「同盟」和「協約」就成為棋枰上黑白兩方,其他國家不入盟,則歸約,否則感覺上無法生存.****

 

德國確實崛起得太快!1871年才立國,三十年間就成為歐陸第一強權,工業產值超越英法,俾斯麥的內政外交,老毛奇的治兵用戰,水準遠出諸國之上.英法俄一向不睦,竟亦連橫,無非深知單挑獨鬥絕非德國敵手.

即是之故,德國成為風暴之眼,如果說俄國是「歐戰」的元兇,那麼德國就是「世界大戰」的元兇了. 德國人的狂妄和自信是有本錢打底的,他只錯了一點,一個國家再怎樣強,畢竟打不過英法俄三大國聯手,而他的盟友奧意卻實在是太過廢物!

 

〈霍亨索倫的剛愎自用〉

世局自從1890年首相俾斯麥(被迫)辭職而暗生變化. 俾相“諸葛一生惟謹慎”,其外交哲學是全力製作歐洲多元平衡,不惜犧牲眼前小利,力求避免德國遭到孤立,成為眾矢之的.只可惜這種高瞻遠矚,防患未然的卓識,雖然尚可為“小強權普魯士”的菁英階層(最重要的是舊老闆威廉一世)所勉強接受;卻被“大強權德國” (最重要的是新老闆威廉二世)視為保守懦弱,斷然揚棄.****

 

1898年通過「海軍法」是里程碑與轉折點,目的是建立強大的「無畏級戰列艦」艦隊,衝出歐陸,與大英帝國環球爭霸.此舉觸動了英國人最敏感的神經!英德一向親善,皆因英國的地盤是遠洋;德國的地盤是歐陸…..英國人認為德國人此舉存心越界,於是逐漸視其為假想敵,因而靠攏世仇法俄.後世論史者多以此為一戰的背境設定.*****

 

作者認為上述見解沒錯是結構性框架,但是並不必然會引起大戰.世界大戰的爆發取決於德國高層的野心和自信.作者雖然並不贊同史家Fisher有關「德國軍方蓄意挑起大戰,以求一舉摧毀俄國軍力.」的觀點,但仍同意德皇備受軍方擺弄,最終陷身戰局的說法.***

至於德國軍方在戰爭到來時絕不退縮,兼且主動出擊的態度,一方面出於普魯士軍人的榮譽傳統;另一方面則是對自身力量的過度自信.另外,他們判斷英國未必會參戰;就算參戰,也不會派遣大量兵員登陸法境, 只要避免和皇家海軍正面交鋒,先在陸戰上擊敗法俄,就可以轉入外交談判….. 他們嚴重低估了英國人的鬥誌, 在未來的「索姆河會戰」中,英國人竟狠心地一天之內硬賠上二萬條青年子弟的性命,從而扭轉了戰局.

 

〈第三共和的拖沓無能〉

法國「第三共和」建立於「普法戰爭」之後,是個缺乏治國經驗的國家.未成熟的民主制度暴露出兩方面的重大弱點:其一,政府本身和政策制訂都呈現嚴重搖擺不定.政府弱勢且更替頻繁,當政者大部分心力都放在黨派傾軋,爭權奪位上面,幾乎沒有多少氣力剩下來治國. 歐陸外交形勢複雜多變,政黨政治家根本無法了解掌握,一旦形勢險峻,當即張皇失措,任憑職業外交官擺佈.*** “七月危機”時候的法國總理甚至因為受不了壓力而精神失常.

 

其次,政黨和政客要靠選票掌權,而選民水準又當然地低落,於是造成當政者既要屈從民意,又要操控民意的奇怪局面.政黨(尤其是擁有大量資訊和財力的執政黨)操縱民意的最佳工具自然非報刋莫屬.這在於平日內政還沒甚麼,但到了“是和是戰”的吃緊時刻就非常危險了,人民極易為輿論鼓動愛國心,傾向好戰!職業外交官很難抗拒輿論壓力,面臨生死關頭,往往倒向群眾一方.***

 

法國外交部(因其所在地址稱為「奧賽碼頭」)還有其本身獨特的結構.“奧賽碼頭”是個國中之國,由少數重要職業外交官僚半家族式包辦運作.他們的門生故舊在碼頭內部盤根錯節, 在主要對手國也是人脈廣佈(每個大國政府內裡都有「親法派」.).****他們擔任部內要職(“外交部長”除外,順帶一提,戰前十年法國一共換了十五個外交部長.)和主要駐外大使. 他們趁著國家上層頻繁“換畫”,壟斷了外交事務.

 

“七月危機”時候的奧賽碼頭由反德派主持,他們透過傳媒向國民宣揚毋忘“普奧之恥”, 以收復“馬爾薩斯–洛林”故土為號召.加以甫開戰德國即閃電入侵,所以法國人投入戰爭保家衛國,自然是熱情十足,義無反顧.

結論:法國之投入一戰處境相當被動,主要責任應落在碼頭“反德親俄派”的外交決策者頭上.

 

〈大不列顛的公器私用〉

事實上「英法協約」1904年才結成,而「英俄協約」更遲至1907年, 大英與法俄原是“非親非故”.事實上直到七月上旬,自由黨內閣仍以主張置身事外者居多數,只有首相阿斯奎Asquith、海軍大臣邱吉爾和另一人主張參戰.

 

在事態中居重要位置的是長期擔任外相的格雷Gary,他本人是親法反德派,但開始時傾向持重.到了七月下旬,格雷與“首相三人組”達成共識,說服其他閣員,綜合考量外交內政(其時愛爾蘭分離危機正在激烈化.),如不採取鷹派立場,自由黨必然短期內垮臺.***基於政黨政治的常規作法,鴿派主要閣員提出辭職,內閣在最後關頭“臨崖縱馬”!

 

結論:英國竟然以一條七十年前老掉牙的「倫敦條約」作為對德國宣戰的口實,其實執政自由黨戀棧權位的私心才是禍根.

 

〈作者總結〉

假如薩拉熱窩的槍聲沒有響起,可以想象,「三國協約」在巴爾幹危機緩和之後將不會繼續存在,反而是英德交往將擺回常軌.那麼,長十九世紀將會更長…..

一戰本質上是個“擦槍走火”的大悲劇, 起因於諸國外交上不健全的黑箱作業做法, 和“傳媒–國民”過度的愛國熱情,而民主制度實踐上的不成熟則是兩者的大背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23

我Q你答問會:人人問林日曦揭夢遊採礦神技

1 : GS(14)@2016-04-13 17:09:02

■「腦細」林日曦接受挑戰回答敏感問題,結果自爆瞓着也會撩鼻屎。攝影:陳順禎


搵毛記電視「腦細」林日曦做「人人問腦細」,最初他用短訊推搪了,終於等到他落叠應承,記者在將軍澳搜羅毛迷各種古怪問題,面對一班廢青廢中踴躍發問,他表示自己最出名的運動是un腳,寸爆梁振英的午餐游水論。林日曦卻嫌:「我覺得問題太過冇公共性!」他表示想睇「人人問梁振英」,腦細最想知道:「我下次喺機場遇到麻煩,可唔可以call佢幫幫手?」採訪:皓騫




Q1.梁小姐:腦細,同大家分享你一個秘密呀?

林日曦:諗一諗好唔好講,唉,講啦,怕咗你!細個每朝早起身,發現喺床嘅側邊,會發現有啲鼻裏面嘅嘢喺床嘅側邊,原來我瞓覺嘅時候,會不自覺做啲挖掘嘅工作,我竟然講咗出嚟!




Q2.東方昇:我想問你,最能夠令你唔黑面,微笑係乜呢?唔係恥笑,係微笑吖?

林日曦:會令我微笑咪你囉,東主播,見到東主播可以做到自己喜歡嘅嘢,啲戲咁浮誇終於有人欣賞,我都好開心嘅。




Q3.秦小姐:見你白白淨冇乜曬過咁,除咗打籃球仲做乜運動?

林日曦:我最出名運動係un腳,幫助我健康好多,如果我唔un腳,我諗我死咗好耐,大家得閒可以多啲un腳,隨時隨地都做到,尤其香港人咁忙,你估真係咁容易lunch time抽時間去游水咩!




Q4.馮先生:你同麗芸出trip時,有冇喺酒店做過啲乜嘢?

林日曦:叫佢蔣議員吖,蔣議員因為係尊貴議員,我同crew住一間cheap酒店,尊貴議員同老公住隔籬街貴酒店。




Q5.Anthony:你頭髮婁丘係咪唔會變,如果變會轉乜嘢髮型?

林日曦:如果假設一日我甩髮,雖然地中海都有地中海嘅魅力,但我接受唔到,地中海髮型唔襯我,我會剪光佢。




Q6.江小姐:如果畀你run一間電視台,你會點玩?有乜節目睇?

林日曦:我覺得我哋真係好失敗,而家咪run緊一間電視台囉,但從來冇人認同,得我哋自high覺得係一間電視台,大家依然覺得有牌就係電視台,冇錢冇牌就唔當我係電視台,真係慘!




Q7.麥小姐:腦細,除咗蝙蝠之外,你仲想掛乜喺身度?

林日曦:一講到掛呢啲好鬼敏感,惟有掛老婆啦。




Q8.陳先生:有人想搵你做戲接唔接?同邊個做對手戲?

林日曦:我哋呢啲做幕後好鬼堅持,如果唔夠錢係唔會接戲,我好想同黎明演出,佢係一個巨星,講嘢又有見地,唔我負責拍佢做幕前我都好開心。




Q9.Matthew:你自稱創作總監,有邊啲創作人你真係服?

林日曦:馮煒光囉,身為一個創作人經常出嘅post都幾好反應,仲好反應過我啲post。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413/195684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