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問對職場】搞金融能撈多少金?金融界就業百科

http://www.infzm.com/content/77476

從專業上看金融是大學的熱門專業,從就業上看金融行業的平均工資高居各行業之首。金融行業是個很大的範疇,在決定進入金融行業時,需要對行業結構及職位有所瞭解。

問對網上的金融行業朋友們總結如下:

(問對網/圖)

金融行業是我國的傳統行業之一,中國最早的金融機構當鋪出現在南北朝,隨後出現票號、錢莊。然而時至今日,中國的金融業無論從專業水平到金融工具, 都遠遠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隨著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的發展,國內對金融業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而可預見的良好發展前景和豐厚薪酬體系更吸引了無數能人志 士投身於此。但是,對於尚未踏入金融門檻的觀望者來說,到底「金融」意味著什麼,有哪些可能的職業選擇呢?

金融行業的職位千差萬別,要瞭解職位選擇,首先要瞭解國內有哪些主要的金融機構。總的來說國內金融行業多數歸於「一行三會」的格局下,具體是指銀 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其中按照金融機構編碼規範又可以分為貨幣和監管當局(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銀行業 存款類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各類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銀行業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包括信託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貸款公 司和貨幣經紀公司)、證券業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投資諮詢公司)、保險業金融機構(包括財產、人身保險公司、保險資 產管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交易及結算類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及其他。

上述金融機構各有分工、互為補充,共同構建了我國目前的金融框架。其中每個機構所承擔的核心業務也有所不同:

——貨幣和監管當局主要起到政策制定和市場監管的作用:中國人民銀行負責金融調控和金融服務,主要是制定調整貨幣政策,手段有利率和公開市場操作 等;銀監會是銀行的監管部門,主要負責對銀行的違規等行為進行監督;證監會制定證券和期貨市場的規則,監督股票、債券、期貨的操作,監管各交易所、證券公 司,審批公司上市;

——商業銀行主要起到吸收存款、發放貸款以及其他金融服務,例如結算、信用卡、基金託管、證券代理買賣、保險代理等的作用;

——貸款公司的主要業務多為小額貸款。銀行不太願意做小額貸款,管理成本較高,而收益低,流程長,而貸款公司業務靈活,時效性強,主要客戶是中小企業和個人,附帶兼做些票據貼現;

——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投行(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證券經紀(幫客戶買賣證券、收取交易費)、自營(用自己的資金買賣證券,賺利潤)、資產管理(委託人將自己的資產交給券商,由券商代為理財)和其他顧問諮詢服務(證券投資諮詢、財務諮詢等);

——基金公司除了基金,還有目前有專戶理財(一對一,一對多),企業年金,養老金業務也都在拓展中。前者一般是固定管理費率,後者常根據業績有浮動的業績分成;

——財產、人身保險公司的主要工作是承保和理賠,另外重要的一部分是保險產品開發,市場調研和精算;

在瞭解到各個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之後,自然就能夠延伸到所涉及的相關職業,例如:

——商業銀行:集中在營業廳的個人業務相關職位包括櫃員(個人、對公、綜合)、理財客戶經理、經辦、會計、覆核、信貸、庫管,還有領 導崗位。公司銀行部下面還有不同的團隊,產品管理、營銷管理、市場拓展、票據業務、綜合管理。信貸部有授信管理,監察、風險控制、資產保全、放款這些崗 位。會計結算大概是有憑證管理、清算、貼現。信用卡中心主要是信貸審核、風險管理、客戶服務,客服人數不少。資產託管部下面對不同託管產品進行管理。保險 代理則主要是前台的代理業務職位。

——證券公司:投行相關職位包括分析員、分析師、投行業務開發、項目經理等職位,另有些機構銷售人員,有時會掛在研究部門;證券經紀 業務相關職位基本是圍繞產品、做業務關係拓展及客服;自營業務條線需要不少行業研究員、股票分析師,還有風險控制方面的技術人員;資產管理是買方 (buy-side),也有不少分析師的職位。他們不對外公佈分析結果,而是把結果提供給本公司的投資經理,而投資經理決定投資哪類哪個股票;另外涉及交 易,都會有交易員(trader)等等職位。

——基金公司:包括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助理、宏觀經濟研究員、債券研究員、信用研究員、策略研究員、行業研究員、股票交易員、數量分析員、產品開發經理,還有機構客戶經理、渠道經理、風控經理等等職位。

——保險公司:除了其主要業務直銷和代理保險人員外,還有負責理賠和保險產品開發及精算的相關人員;在資產管理方面,又可以分為固定 收益產品類職位(包括信用分析員、企業債交易員、結構化產品交易員、量化分析員、國庫券和商業票據交易員、衍生品交易員、量化分析員、以及中台產品控制和 後台結算、會計等)、不動產相關類職位(包括農業貸款評估員和執行人員、房地產貸款及權益投資分析員)、股權產品類職位(包括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分析員、對 沖基金投資分析員)、資本市場類職位(包括商業票據融資交易員、證券出借業務經理)。

金融行業除了平均薪酬高,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工資差異性較大,一不小心就年薪幾十萬上百萬。絕對是一個充滿機會和激動的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61

政府管太多 商品選擇少 投資人出走 台灣金融界的最痛!


2012-7-9   TWM




人民幣商品一直都是國際投資市場的亮點,然而台灣對中國市場仍有諸多限制,讓許多投資人的資金開始大批轉往海外,尋求更高收益、更有願景的商品,同時也凸顯了台灣開放的腳步跟不上國內投資人的需求。

撰文‧何珮郁

近年來,人民幣商品在國際間的熱度不減,台灣雖已逐步放寬限制,但許多等不及的高資產客戶、白領階級,早已大舉到香港開戶,投資中國市場。國內旅行社甚至 還規畫了「開戶團」行程,在旅遊途中只花兩小時,就能輕鬆完成開戶手續,國內多家銀行也積極搶灘香港成立分行,從這些現象都不難感受到這股境外理財的熱 潮。

人民幣商品選擇仍少

財經節目主持人李宣萱就是在○八年的金融海嘯發生後,開始逐步將投資重心轉往香港當地銀行往來。即使與香港的理專往來並不若台灣的理專密切、方便,但她投資金融商品的資金,高達七成都已轉到香港的銀行進行。

「原因很簡單,台灣可以選擇的商品種類真的太少了!」李宣萱說。

在金融海嘯前,市場仍是大多頭行情,李宣萱在台灣投資的基金全都是原物料、新興市場等積極型標的;但是金融海嘯後,投資報酬率不僅大幅縮水,就連長期定期定額的基金也一度出現負六○%報酬率。過去「隨便買、隨便賺」的美好光景不再,她才意識到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當時市場持續震盪,投資心態轉趨保守的她,開始想尋找更安全、保本的債券商品。但是諮詢了台灣各家銀行的理專後發現,除了債券型基金,國內投資人若想直接 投資到期保本、固定配息的公司債,可選擇的標的相當少。再加上當時人民幣題材正熱,在友人的推薦下,她決定到香港的銀行開戶,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

李宣萱說,在香港可以買到各種短、中、長期國際企業發行的投資等級債券,也有近年來最受投資人矚目的點心債(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我選擇的都 是電信類或中國國營企業所發行的債券,風險相對低、到期保本,每年的配息率平均也都有七%至八%。」李宣萱強調,現在她只想幫資金找個「不必傷腦筋」的避 風港,如果投資債券型基金,淨值仍會有波動、配息率沒有保證,風險還是相對高。

收益率不高 很難吸引客戶雖然自去年中開始,台灣已開放OBU帳戶(境外金融分行)可承作人民幣交易,但李宣萱仍無奈地表示,「去年剛開放時,只有兩檔人民幣債券可以 選擇,今年雖然逐漸增加到六檔,收益率卻都只有二%至三%,真的很難吸引人。」當台灣投資人紛紛帶著鈔票出走,用腳對台灣金融理財環境投下不信任票,不僅 凸顯台灣可投資的商品種類不夠多元、跟不上國際趨勢,更不難發現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在同類型的商品或風險等級下,國內商品的投資報酬率落後了一大 截。」然而,問題還不僅止於此!在商品選擇受限的情況下,不單國內投資人是最直接的苦主,其實也連帶影響理專為客戶進行資產規畫的靈活度,造成理專只有少 數幾檔高報酬商品可以選擇,「放諸所有客戶皆準」,不管是積極或保守型的客戶,幾乎都擁有相同的商品組合。

客戶百百種 商品組合卻相同與台灣、香港銀行同時往來多年的吳沛恩(化名),為了能夠選擇更多中國基金,也到香港開戶,在與兩地的理專往來一段時間之後,就有非常深刻的體會。

「台灣的理專很少針對客戶需求,量身打造資產配置,反而一直主打同一檔商品,不斷地push(鼓勵)你去買,如果我拒絕了,他的服務態度就會瞬間冷掉。」 吳沛恩觀察指出,理專為了業績壓力,帶著客戶短進短出炒基金,早已不是新聞。最近她和朋友聊天時也發現,行情不好的時候,理專推薦的商品,通常不是高收益 債基金,就是投資型保單。

相較之下,吳沛恩覺得,香港的理專,比較能根據她的需求和產業趨勢變化來提供商品,「同時也會提供很多客觀的市場資訊,詳細地解說風險,給你時間考慮與決 定。」「感覺上,他們很希望消費者能清楚了解自己到底買了什麼,而不是一味填鴨式地推薦。」在現今投資市場動盪的時刻,其實更能明顯看到投資人開始向外尋 求更多元、更安穩的投資選項。

李宣萱和吳沛恩以消費者的立場,同樣都期待政府開放的腳步能加快,也異口同聲地表示,若台灣投資商品的多元化程度也能向國際看齊,他們非常樂於將資金轉回台灣投資,畢竟到境外理財,還是不如在台灣管理來得方便即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1

吸納台灣人才 成就中國消費金融之父地位 馬蔚華 與台金融界最麻吉的大陸行長

2012-8-20 TWM



馬蔚華 與台金融界最麻吉的大陸行長誰是全中國最瞭解台灣金融業的第一人?如果馬蔚華說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這位最能親身體驗「台灣金融業之美」的中國金融家,巧妙運用台灣金融業的優勢,一舉將自己、也為招商銀行推向事業高峰。

撰文‧劉俞青

「在facebook(臉書)上,就有超過八億多位實名的客戶,可以做多少零售業務啊!」因為大陸至今仍全面封鎖臉書,令人不敢置信,這句話竟出自中國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口中,他的務實,讓全場印象深刻。

八月上旬,中國零售銀行龍頭——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再度來台,不只對臉書的功能侃侃而談,還在公開演講時,大談現在年輕人對Google(谷歌)的依賴程度;偏偏這兩大公司目前都未能突破官方封鎖,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其實今年已經六十二歲的馬蔚華,一路以來,就是靠著這種無視禁忌、靈活應對的態度,才能以十三年時間,打造出全中國最大的民營零售銀行。

「零售銀行」即是以消費金融為主的銀行,招商銀行在中國創下許多紀錄,至今無人能及。

它是中國第一家由民間企業自行成立的民營銀行,也是全中國發出第一張信用卡的銀行,如今中國的招商銀行在中國金融市場的地位,有如中國信託在台灣消費金融市場的龍頭地位一般,領導創新的能力,遠超過同業。

「我已經數不清是第幾次來台灣了。」儘管掌握這家在中國擁有六百個據點的最大零售銀行,但在馬蔚華的心中,始終把台灣擺在第一位,因為在中國,恐怕沒有一位銀行家像馬蔚華一樣,與台灣金融市場的淵源如此之深。

人脈深厚

與台灣銀行巨頭皆莫逆

近二十年來,馬蔚華幾乎年年來台灣,有時一年來好幾次,公開、私下拜訪的行程不一,他在台灣金融界的友人,幾乎比許多台灣本地的金融人士還熟悉。

例如這次他唯一的私人午餐空檔,就是和華南銀行董事長林明成敘舊,雖然在大中午,但兩人喝起陳年高粱,據說連酒量頗佳的林明成都喝到滿臉通紅。喝完酒,下午行程依舊滿檔的馬蔚華,繼續氣定神閒地和媒體對談,甚至緊接著參加電視台錄影,完全察覺不出一絲酒味。

馬蔚華的台灣友人當然不只林明成,同一天的晚上,馬蔚華就是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家裡的座上嘉賓,而馬蔚華與辜濂松兩人從認識到現在,幾乎等於是一頁兩岸的金融交流史,交情超過二十年。

一九九九年三月,馬蔚華剛剛從中國人行調派到招行擔任行長,當時的招行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民營銀行,沒人知道未來會如何。

當時才到任不久的馬蔚華,就接下一個「超級任務」,和台灣的中國信託展開神祕又富挑戰性的兩岸金融合作,這也是兩岸金融的「首航之旅」。

人才輸中

開啟兩岸金融首航之旅

中國信託當時輸出至少二十多位的高階專業人員和技術,把台灣信用卡的經驗複製到招商銀行,讓招行的信用卡發行量快速成長,從此奠定招行在中國金融零售市場的龍頭地位。

雖然近幾年招行因為規模不如中國工商銀行等大型銀行,信用卡的發行量被超越,不過論創新力、市場的前瞻性,馬蔚華「中國消費金融之父」的領導地位,無人能撼動。

也因為如此,儘管這項破天荒的合作,後來因故未能成局,但馬蔚華早已是全中國第一位「親身體驗」台灣優秀金融人才的銀行家。

「台灣人才太棒了!」馬蔚華說的絕對不是場面話,不只中國信託為招行打下第一根堅固的柱子,包括招行過去最重要的信用卡部總經理,就是由中信金大陸事業執行長羅聯福子弟兵仲躋偉出任多年。

雖然仲躋偉後來因身體不適退出,但馬蔚華親口證實,至今光是招行總行大樓裡,就有十幾位「來自台灣金融業的專業人才」,例如招行現任私人銀行處總監,也是來自中信銀副總的陳昆德。

尤其這幾年來,招行也跟隨台灣銀行業發展的腳步,重心逐漸從信用卡轉往財富管理業務,目前招行位在深圳的整個財富管理部門,幾乎是由台灣人撐起半邊天。

如果說,招商銀行有今天在中國金融市場的地位,信用卡與財富管理業務是最重要的兩根柱子,那麼無疑地,台灣的金融人才絕對是最重要的奠基之一;如此馬蔚華對台灣金融業的情感,豈能不深厚?

一路走來,馬蔚華當然最是領略心頭;因此,當時空轉換,如今中國金融業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招商銀行也在二○○二年、○六年,分別在上海與香港掛牌上市,但馬蔚華始終沒有疏於經營和台灣金融業的關係。

每年定期的造訪,已經是馬蔚華的家常便飯,只要有台灣金融高層到深圳,他一定請吃飯;就連與台灣媒體對話,也不像其他行長來訪時處處小心,需要隨行助理不斷提點。馬蔚華從容不迫,要大家儘管問,談笑風生間,連台灣的媒體關係都經營得服服貼貼。

這位和台灣關係最好、也最密切的中國金融家仍寶刀未老,馬蔚華精準地掌握局勢,借力使力,將自己和中國招行一起推向高峰,也為兩岸金融的發展寫下歷史。

馬蔚華

出生:1949年

現職:中國招商銀行行長

經歷: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學歷: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

美國南加大榮譽博士

成績:中國金融零售市場之父;帶領招商銀行成為中國第六大商業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97

說說我和金融界的往事 koko

http://xueqiu.com/9601661712/26881871
說說我和金融界的往事

緣起

把金融界放入觀察名單是因為,我比較喜歡小盤股,金融界收入和廣告密切相關,而我對廣告比較懂(多年前開過雜誌社)。也因為懂廣告,所以我不看好他的發展。只是留意著。

開幕

餘額寶六月份推出後,我看到了屌絲理財的威力。金融界是財經類網站的屌絲專業戶。我自然打起精神。果然,餘額寶推出後一個月,市場預期造成金融界從1.2漲到1.8。但這種小市值公司,風險大,兔子沒出來,我不敢撒。果然,8月14日,金融界推出盈利寶。但由於預期兌現,股價開始下跌到1.6。但當時,我擔心是市場認為金融界做不好這個產品,還不敢買。

暖場

這麼好的機會,不會輕易放過,我約了幾個和這個公司有點關係的朋友,想側面瞭解。都是負面居多。變革往往起於微末。我決定進去臥底。廣告類的公司最缺的是好銷售,我隨便抖幾個廣告客戶名單,就可以獲得聘用。兩天的臥底,我感受到這個公司業務轉型的熱情和市場對他們產品的正面反饋。但我對他們老闆的能力很不認可,兩天時間能看懂人,我太瞧得起自己了,於是這成為我最大的失誤。由於這個擔心,我只是買了20%。

高潮

豬站在風口上都能飛。後面的故事很簡單。在4塊錢震盪的時候,我拋了5%,其他的從1.9拿到5塊賣掉了。

該抽煙了

賣掉的理由:

1:金融界能轉化的用戶,通過這個季度轉化的差不多了。高增長如果不再有,估值會降低。

2:金融界面多眾多強敵,甚至犧牲利益搶奪市場。金融界在他們眼前就像螞蟻一樣,這是小盤股的悲哀。

3:越是屌絲,越在乎1個點的收益差距。宣傳會造成的收益理解誤區,離開自己的三分地去拉屌絲,金融界掏不起這錢。

4:我覺得它快速上漲的階段過去了,而且還有其他更好的股票。

不是任何買賣建議。畢竟昨天他大幅上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949

學無止境》從外商金融界轉戰本土電子業 海英俊:做事要有「回不去」的決心!

2014-02-03  TCW
 
 

 

是一種想親身參與台灣經濟奇蹟的企圖,是一股應該多做些什麼的動力,讓一位金融界大將決心改變。沒有科技背景、卻能出色地帶領台達電子,海英俊用「學習」讓改變後的人生新局更精采。

撰文‧施禔盈

職場的道路上,五十歲大關該是收割期,該是理所當然等待退休的穩定期,「改變」太冒險,也太不切實際了。尤其如果在原有的領域已經做得有聲有色、已經做到頂尖,那麼,在外人來看,「改變」似乎多餘了些。

二○一二年六月,台灣少數還站在浪頭上的電子大廠:台達電子,舉辦了一場記者會,創辦人鄭崇華把董事長的棒子交給原執行長海英俊。這一年,海英俊六十三歲,是他進入台達電子的第十三年;換句話說,海英俊是在五十歲時加入台達電子的行列,而在這之前,他可是一位西裝筆挺,曾在美國華爾街歷練過的banker(銀行家)。

是的,從金融圈到產業界,這麼大的職場轉彎,發生在海英俊五十歲之時,「Take the road less traveled.(走一條少有前人走過的路。)」是海英俊很喜歡講的一句話,事實上,他也是這句話的實踐者。「人生總是應該多做些東西、多看些不同的風景。」海英俊用一貫沉穩的語調,解釋這一段對於常人來講,不太尋常的決定與選擇。

對於海英俊,外界是這麼形容的:溫文儒雅、值得信賴、謙虛有禮;員工是這麼說他的:包容性強、善於溝通、經常能發揮關鍵角色折衝不同意見,而他從不曾發脾氣,「溫和與謙遜」幾乎是他的代名詞。

熱血保釣青年

赴美轉攻MBA,走務實路線很難想像,溫和的外表,藏著難以撼動的民族情感。七○年代釣魚台事件吵得沸沸揚揚,當時就讀台大社會系的海英俊,也起而抗爭,一張歷史照片可以見證他的熱血,海英俊就站在第一排,他是當時活動發起的重要成員之一。

大學畢業後,海英俊拿到獎學金到美國求學,他形容那是一段「讀書讀到眼珠快要掉下來」的歲月。一個小小的研究室,堆滿書本,念德國人用英文寫的馬克思,他得去找出美國人寫的馬克思,才能讀懂內容。後來他發現,這條充滿抽象理論的「社會學」之路行不通,才轉往花費最便宜的德州,念起「務實」的管理學。

拿到碩士學位後回到台灣,海英俊進入花旗銀行(Citibank),他幽默地說,這是誤打誤撞的結果,原來他以為銀行都是金飯碗;還有一個要命的「誤會」是,他印象中銀行三點半就關門了,所以工作應該很輕鬆、很舒服才是,「沒想到根本不是這回事,天天都要到晚上九點、十點過後才能下班。」雖然因為錯誤的想像才踏入金融圈,但也算是個美麗的錯誤。而當時他與古台昭(前台灣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張孝威(現任TVBS董事長)、宋學仁(高盛亞洲區副董事長)並稱「金融圈四公子」,「頗為不可一世。」一位熟知這段過去的友人這樣描述。

華爾街銀行家

金融界資歷完整,卻不甘舒適圈後來有個機會,海英俊跳槽至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並且任內被派往美國華爾街工作,他見識全世界可觀的金錢流竄,也第一次接觸往後造成風暴的衍生性商品,「有一天帳對不攏,Morgan甚至把這個業務停了半年的時間在清帳,我當時就知道這東西很複雜,風險很難控制。」這一課,海英俊印象深刻,而務實的他,一股不對勁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

隨著Morgan將台灣分行降為辦事處,不希望業務執行上一成不變的海英俊轉往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任職,此時的他,同時存有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的歷練,嚴格說來,金融圈的閱歷已臻完整。

不過,「Take the road less traveled.」的想法縈繞。緊接著,海英俊想辦法在不變的金融圈尋求改變,他來到了奇異資融(GE Capital)這家非銀行的銀行(沒有銀行執照,不能接收存款),於是讓他再添上個人融資的業務拓展資歷。

這一戰,他打得精采,最知名的一役是奇異資融與裕隆汽車合夥成立裕融,事實上,奇異資融在海英俊擔任總經理的任內是全盛時期,而這也奠下了海英俊五十歲職涯大轉彎的契機。

五十歲換跑道

鄭崇華一對一面授,從零學起一九九四年,鄭崇華已經聽聞海英俊的財務長才,因此邀請他出任台達電子監察人,海英俊則笑稱,擔任監察人不難,「蓋蓋章而已」。

不過,當他與台達電子的接觸越深,企求改變的渴望就越強烈,「金融圈裡,商業、投資銀行,外加個人融資都做了,接下來也就是這樣,是應該到產業界看看了,成就成,不成也沒辦法。」海英俊回想當時心中的聲音,於是他向鄭崇華毛遂自薦,表達加入台達電子的想法。

九九年,海英俊正式從外商金融界轉戰到本土電子產業,「人生是應該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海英俊再次強調。另外,讓他做出改變的最大動機是,他想要親身體驗台灣經濟奇蹟的推動力,「在外面看是看不出門道的,所以一定要進來看,我想要知道這家公司如何從一家四、五個人的新莊小廠,做到全球最大電源供應器廠商。」他笑說,有一點「觀察員」的味道。

從全然的外行,到現在一手訂定台達電的策略方向,海英俊強調,世界一直都在改變,新東西不斷冒出來,除了持續學習外,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其實,海英俊要加入台達電,不是沒有掙扎,他也擔心對電子業的「零」知識,會是很難跨越的門檻,不過,鄭崇華一句:「你就來吧!」並且讓海英俊動容的是,鄭先生曾花費好幾個下午的時間,一對一面授,講解產品內容與台達電策略。

這讓海英俊鐵了心,他說,他從來就沒有做不來就回頭的想法,「金融或產業,已經不是一個選項;既然決定往前走了,就走下去吧!」此時海英俊堆滿笑容地補上一句:「我回不去了!」

再創職涯顛峰

勇於變革,帶領公司市值衝破百億美元就像他在○四年接任執行長時,於記者會上所發表的談話,「做了過河卒子,只能奮力向前。」這是海英俊不為人知的堅持,而強大的堅持下,也果真創造了一番新局。如今,台達電的市值超過一二○億美元,相較他剛接任執行長時的二十億美元,成長六倍,其中外資持股比率,更是超過七成。

「勇於變革,永續經營」這是台達電子上自創辦人、下至作業員,都嵌在心裡的企業文化,體現在個人身上,海英俊正是因為勇於改變,所以即使已屆一般人心中的退休年齡,還能經營自己繼續創造顛峰。

海英俊曾說,擔任董事長從不在他的生涯規畫中,事實上,他也不是個凡事都一定要規畫妥當的人,但正如觀察他許久的台達電發言人周志宏所說,「海先生的『修身』很到位,做什麼像什麼,當他一直都把自己經營得很好,又何必擔心或惶恐下一步的改變呢?」有一句話是「活到老,學到老」,在海英俊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他的徹底履行,還見到「改變」不分年齡的可能性。

海英俊

出生:1949年

現職:台達電子董事長

經歷:台達電子副董事長暨執行長、奇異資融台灣區總經理學歷: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國際企業管理碩士、台大社會系

從紀錄片看盡大千世界

海英俊有個廣為人知的興趣:看電影。他說大學時代花最多時間在「東南亞」,當所有人都用疑惑的眼光看著他時,他才帶著微笑緩緩說出「電影院」這三個字。這是海氏幽默。

他喜歡看紀錄片,印象比較深刻的有《教育?教育!》一系列影片,其中一部描寫中國甘肅省鄉下,孩子為了改變命運苦讀的故事,更讓他感觸頗深,「銀幕的開始是一片黑暗,漸漸出現一些亮點,我以為是螢火蟲,鏡頭一拉近,才知道那是一個個學生拿著手電筒照路去上課的畫面,因為那是清晨五點。一到學校,他們進到有燈光的教室讀書,等到天亮了,就跑到操場上讀,他們這樣苦讀,為的是將來可以考上大學,改變貧苦的命運。」海英俊描繪。

這是一個沉重的議題,對這群孩子來說,改變命運要付出的代價很可觀;但不改變,就無法從農村出走,所以成不成,都得一拚。

很多人都會問海英俊退休後要做什麼?「我最大的心願是來個影展,然後我就從早到晚一直看電影。」看電影也是學習,海英俊這樣強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68

蘇格蘭公投局勢越緊 倫敦金融界恐慌越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64

實際那

隨著贊成獨立的蘇格蘭人比例越來越高,倫敦金融城對日益臨近的獨立公投越來越恐慌。金融市場首次對蘇格蘭公投局勢作出反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近幾個月的數次民調結果顯示,贊成獨立的陣營在逐步擴大,而持否決立場的群體比例在縮小。

這樣的結果令那些先前認為蘇格蘭獨立概率較小的倫敦投資者們憂心忡忡。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最顯著的反應體現在貨幣期權市場:接近公投日的英鎊期權購買成本在上漲,投機者尋求對沖風險。

而正是由於投資者選擇對沖風險,英鎊對美元波動率昨日創下2008年以來最高。

投資者還預計,一旦贊成獨立的陣營占據上風,市場波動性將飆升,英鎊和英國國債價格將暴跌。市場對蘇格蘭獨立後是否繼續使用英鎊持有疑問。

持有大量跨境風險敞口的企業股票遭沖擊,持有蘇格蘭銀行股份的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股票下跌1.4%,至74.8英鎊。蘇格蘭皇家銀行股價大跌2.4%,至351.5英鎊。

《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消息稱,勞埃德銀行集團已制定應急計劃,包括一旦蘇格蘭通過獨立投票,則可能將公司註冊地址從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搬遷至倫敦。這意味著,其位於蘇格蘭愛丁堡的蘇格蘭銀行將作為一個外國子公司來運營。

瑞銀財富駐英國投資辦公室負責人Bill O’Neill表示,獨立公投將給投資者帶來“難以預測的不確定性”。他還透露,為以防萬一,一些蘇格蘭客戶已經將資金轉移至註冊地位於英國的銀行。

十足的沖擊將導致某些戲劇性事件的發生,至少最初的反應會是如此。

運用適當的風險溢價來為市場定價是非常困難的。這也足以表示,我們可能卷入一段非常重要的憲法存在不確定性的時期。

此外,匯豐集團主席Douglas Flint近日也警告稱,蘇格蘭獨立會引起該地區嚴重的資本外逃,令金融系統陷入危險境地。

蘇格蘭將於9月18日就是否脫離英聯邦舉行全民公投,該地區加入英聯邦已307年。

9月2日,英國《每日郵報》援引最新YouGov民意調查結果稱,剔除尚未決定的群體,其余有53%的蘇格蘭人將在獨立公投中投“否決票”,47%的人將投“贊同”票。

投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604

互聯網推倒了商業銀行,誰會又會是金融界的阿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80

互聯網推倒了商業銀行,誰會又會是金融界的阿里?
作者:李智勇

如果像經濟學家那樣把貨幣看成一種特殊的商品,把年化收益率看成它的價格,那就可以參照電商對互聯網金融進行類比,在這一視角下確實可以看到一些新的東西。

脫媒與去中介化

阿里崛起背後很關鍵的一個內在推動力量是去中介化,原本為了賣東西需要實體店、需要層層代理,所有這些東西產生的成本最後都會體現在最終產品的價格之中,這部分在價格中所占的比例往往會超過一半,甚至高達90%。這樣一來當一種模式可以把所有中間成本去掉時,那它在價格上必然產生優勢。小米這樣的公司則更進一步,把體現在最終價格里的廣告成本也去掉了,所以才能以極低的價格打造出現在的局面。

類比到金融界,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商業銀行正是那個應該被優化掉的中間層。唯一不同的是它不制造產品,而是一邊收一邊賣,相當於是賣二手貨的,但錢並不會因為舊了貶值,所以舊貨新貨並無差別。

商業銀行天生需要對抗去中介化的趨勢,它的努力方向是要讓這種中間層產生的價值大於它的損耗。商業銀行的職能確實在多樣化,但只要它業務的主體擺脫不了融資中介和支付的角色,那就不可能從這種對抗中解脫出來。業內人士管這種趨勢叫脫媒,但不管是資本還是技術上的脫媒,抽象來看本質上都是去中介化。

不管從那個角度看,在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都是恐龍一樣,應該趨於滅絕的東西,而不應該像現在這樣每年賺到最多的錢。這也許可以反過來證明我們的金融還不夠發達。

從融資中介的角色來看,如果各種直接融資手段越發達,那錢就越應該直接從有錢的流動到需要錢的,如果去中介化成功,那麽商業銀行賺取的利潤更應該體現在出錢人的收益增加以及借錢人支出的減少上。映射到電商就是我做完東西直接賣就好了,為什麽要流經商業銀行這個環節。

從風險控制和技術提供的角色上看,擁有用戶數據的和有能力提供技術平臺的直接做就好了,也不需要流經商業銀行。這個上馬蔚華在一次演講里提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說比爾蓋茨當年發現了這種趨勢,說我直接做銀行就完了,要你這些商業銀行幹什麽?最後還是美聯儲出面以需要分工的名義沒允許他做。中國央行沒幹這事,所以BAT紛紛殺入金融領域。

在支付上,阿里的支付寶已經走的比較遠了,現金相關的東西越少,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就越會被弱化,這是一種比較明顯的趨勢,不必細說。但在融資中介這一角色上基於互聯網的各種平臺則處於崛起過程中,包括常被提到的P2P、眾籌等,但在這里確實還沒有一個一種統治性的產品。在下一小節繼續探討在去中介化的大旗下到底有什麽樣的事業可以挖掘。

電商的四種模式與互聯網金融

電商發展到現在一共出了五種模式:淘寶模式(C2C)、天貓模式(B2C)、阿里巴巴模式(B2B)、團購模式、唯品會模式。

除了唯品會這種模式外,阿里的業務覆蓋所有其他四大類別,在2013年淘寶、天貓、聚劃算(團購)的交易金額就分別達到:1.17萬億、5050億和582億。1688與Alibaba.com則分別達到:982億和24億。在這四種電商模式中阿里巴巴公司徹底的扮演平臺的角色,平臺的雙邊是客戶和商戶,它不直接參與交易,但為交易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支持。阿里到現在為止的市值大概有2000億美元,這意味著一種成功支持四種電商模式的平臺價值2000億美元。

拿這個來類比到金融我們可以發現什麽?

如果P2P真可以發展起來,那就是淘寶。如果企業可以靈活面向最終用戶售債那就是天貓。余額寶這類貨幣基金和眾籌正是團購。如果企業對企業的拆借可以平臺化,那就是阿里巴巴和1688。由於不管那里的錢都是無差別的一種特別商品,唯品會模式則很可能不會有。

類比阿里巴巴,我們可以猜想如果有人成功的為所有這些模式提供一種平臺,那這種模式至少可以價值2000億美元。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甚至可能比阿里更值錢,因為這類平臺的崛起意味著各大銀行業務的衰落,現在四大行值多少錢?

這四種業務模式實際上有一種本質的關聯,因為他們可以共享某些基本信息,在電商是賬戶、支付等,在金融則是信用、風險。所以統一提供支撐四種模式的平臺有一種天然優勢,可以形成網絡效應。雖然很難精確預測結果,但在這里重新崛起一個阿里其實是有種必然性在的。

傳統商業銀行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平臺,但這個平臺太大太厚,就像層層代理一樣,使自己成為了資源中心和利潤中心。與此同時錢的出借者和使用者並不知道誰是誰,所以銀行是交易的主體。而在阿里這類平臺上,客戶和商店是直接進行交易的,他們是交易的主體。相比之下,阿里這樣的平臺更像證券交易所,但有更大的靈活度。

從這個視角我們就可以比較容易的理解為什麽BAT等要紛紛殺入互聯網金融領域,因為這實在是一個可以支撐另一極的大生意。馬雲說到BAT這個量級後,機會其實不多了,但不管怎麽不多,金融都必然是其中一個。

金融很像社會的血液,因此監管遠比其它商品更嚴格,與此同時既有力量也是無比強大,所以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有人全開四種模式,能否全開這四種模式,但只要去中介化這種趨勢還在,網絡效應還在,這方向就會始終有一種持續的推動力。

這是一場國戰

在最終格局確定前,這必然是一場慘烈的國戰。

說慘烈是因為就像阿里一崛起,蘇寧、國美、萬達立刻頭大並迅速跟進一樣,這個機會太明顯了,各路人馬必然會都殺到這里來。這和阿里崛起那時代略有不同,那時代還有藍海性質,但現在互聯網是顯學,垃圾一樣的創意都可能有人追捧,這種顯然的金礦,有實力的不可能會放過。

說是國戰是因為這種拼殺必然會是極為漫長的,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大家背後都有著太多的資源在支撐,一個創新可以讓你領先半步,但其他人會隨後跟進,所以當事人必須持續創新。

在這場國戰里面,有三類主要力量,一種是以創業公司為代表的新興力量,一種是傳統商業銀行的轉型,一種則是有資格的互聯網公司,比如BAT。即使是小米,當他的用戶量發展到一定程度殺到這里面也毫不稀奇。這三類切入者暫時也許還沒有交集,但如果特定的模式只有那麽幾個,而每個模式下又只有一家能活的比較好的話,那早晚會產生碰撞,尤其是當大家意識到需要複制阿里模式,打造支撐多模式的平臺時,這種競爭就會更加白熱化。

國戰的話影響最終成敗的因素會非常多,但從組織模式上看最核心的兩個因素則是拼爹和創新。我們很難具體猜測誰會勝出,但從組織模式上看,能拼爹且有足夠獨立性的模式無疑更有優勢。

原因很簡單國戰很難靠偏師取勝,因為偏師會在資源、組織流程上受到太多掣肘。著名的《創新者的窘境》里的價值觀、流程、資源框架來解釋這問題,但其實可以說的更形象點,老業務在比如柯達的膠片相機在現有認知、平臺、資源傾斜的支持下可以借勢輕松賺大錢,而新業務則要很苦逼的艱苦奮鬥還不一定能賺到錢,拿偏師做新業務怎麽可能不死?因此,單純的拼爹是不行的。

這也就意味著傳統商業銀行轉型和互聯網公司以部門為單位介入這場國戰,先天上不利的。形象來講這麽大的一個事業需要一個新的馬雲和新的十八羅漢,而不是說馬雲下面再有一個層級,這個層級再有十八羅漢。這看著是很小的一個差異,但其實差別很大。

所以說最好的模式是既有合適的幹爹,又有充分的獨立性。幹爹可以保證資源的供給,獨立性可以保證創新的土壤。對於這種需要摸索的新領域這種組合是很必要的。而這正是孫正義+馬雲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關鍵就要看各路新秀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十八羅漢,能不能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阿里那樣廣泛支撐各種業務的開放性平臺,如果成了那這就是下一個馬雲的出處。

需要補充一句的是,P2P金融和眾籌似乎把互聯網金融的門檻拉的極低,但我始終認為互聯網金融這種事情本質上會有比較高的門檻(比如打造信用體系和風險控制等),介入的人越多這種隱含的門檻就越高。我不認為一個創新就可以讓屌絲也玩金融,所以幹爹也是很重要的,要麽有幹爹,要麽自己是土豪。

2014年大批P2P金融掛掉從一個側面佐證了這個想法。大批介入者迅速倒掉還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這是三種力量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一方面介入門檻被拉低;一方面這領域是顯然的有利可圖;一方面實際上很多介入者並沒有真的實力來運作這東西。只要這三種力量持續存在,那麽大批做互聯網金融的掛掉就會是個常態。

結語

當社會向前發展時,在底層做支撐的是能源通訊矩陣,在頂層則是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如果說信息流的密度像是可自燃的點火器,那麽後續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則像是讓燃燒持續的汽油。互聯網的興起已經極大的改變了這世界上信息流和物流的面貌,但資金的流動方式則仍然還比較傳統,尤其是從資金融通的視角來看的時候,一個典型證據就是我們國家最賺錢的公司始終是各大銀行。所以作為最終用戶的我們還真有理由期待這里出一場變革。


來源:互聯網金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264

人工智能殺入金融界 股領袖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4/06/%E4%BA%BA%E5%B7%A5%E6%99%BA%E8%83%BD%E6%AE%BA%E5%85%A5%E9%87%91%E8%9E%8D%E7%95%8C/

在剛過去的公眾假期,難得可以忙裡偷閒,筆者也抽了時間觀摩被喻為「捍衛人類尊嚴」的圍棋大戰。這場大戰備受曯目的原因,在於這是人工智能(AI)與人類之爭,比賽雙方乃是來自韓國的李世石及Google DeepMind的AlphaGo。在比賽開始之前,李世石曾說出豪言壯語,認為自己會大勝五局,怎料到最後卻落後一比四。

筆者之所以重提這個棋局,是因為人類在圍棋領域失守後,在另一個金融領域亦告落敗,令筆者也想起AI與投資的關係。該段新聞報道指出,日本對沖基金GCI Systematic Macro Fund透過電腦計算宏觀策略投資,並大幅跑贏同行,可見「基金經理」一職未來很有可能由電腦取代。

引起筆者迷思的源頭,在於AI能夠在棋局中大獲全勝的原因,與背後複雜精密的統計學及概率計算不無關係,蒙特卡羅分析法(Monte Carlo Method)便正正基於這個思路而進行分析。回歸棋局對戰,AI可以透過左手與右手博奕以建立數據,得出勝算率最高的每一步棋;然而,在投資應用上,AI的運作又是如何呢?如果單單以兩邊下註,計算值博率等等,基本上卻與一般對沖基金或數學模型所產生的結果毫無分別,那為甚麼GCI Systematic Macro Fund卻能跑嬴同行呢?

要想出AI比人類所作出的投資決定優勝之處,筆者暫時只看到其中一個可能性,不是在於計算或分析,而是在於心理因素。試想像一隻股票先下跌了一半,然後上升了五倍,從最終結果計算,這項投資獲得了150%的回報。可是,在現實投資世界中,當股價下跌了20%時,基金經理可能因為種種理由而率先把持股沽出,導致錯失了之後的機會,最後形成了人機之間的重大落差。回顧這幾盤圍棋比賽,李世石在首兩局落敗後,所下的步法明顯地相對保守,除了要留意對手的破綻外,相信也受到這方面的情緒及心理壓力而有所影響。人工智能的好處,在於永遠可以客觀地制訂出最好的投資策略及方案,過程中絕對不會受個別心理質素而被左右。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做錯了一個投資決定,隨時承受極大極痛楚的教訓,AI在這方面的確有其明顯優勢。

筆者另一個奇想,就是如果要AI與巨量級莊家在股票上博奕,結果又會如何呢?因為細價股較受人為因素影響,可以刻意製造誤導的買入訊號,令AI「信以為真」。或者,當公司宣佈進行供股時,AI該如何判斷是否值得跟供,又或者推斷供股背後是否別有用心?最後,面對越來越多屬於向下炒的莊家,AI又該從哪幾方面計算最好的投資決定呢?

歡迎到我的專頁作進一步討論及交流:

「股領袖」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ocksleader

(利益申報:於執筆時,筆者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勸誘。)

股領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834

“單一護照”難保 英國金融界還有什麽“大招”?

英國政府國際貿易官員馬克加尼爾(Mark Garnier)10月27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毫不諱言英國退歐後,在英金融機構目前在“單一市場”內自由提供金融服務的所謂“通行護照”(Passporting)很難再予以保留。而且,他坦言目前正在尋求其他相等同的系統,不過不能確保那些大銀行是否滿意。

事實上,這並非什麽新鮮論斷。自10月初首相特蕾莎·梅在保守黨大會上一番“硬退歐”言論——為控制移民,無條件退出歐洲“單一市場”的強烈信號傳出之後,近一個月來英國金融界的恐慌和憤怒情緒爆棚。以銀行為會員對象的英國銀行協會(BBA)、以對沖基金和各種資產管理公司為會員的英國另類投資管理協會(AIMA)、以投資經理人會主要會員的英國投資協會(IA)、以保險公司為會員的英國保險業協會(ABI)等機構,紛紛表示擔憂,並以各種方式向政府施壓,希望為金融業在與歐盟的談判中爭取最大利益。

第一財經記者在參加一些金融界論壇時,感受到由於退歐造成的不可預測性給行業帶來的人心惶惶、甚至無所適從的狀態。但正如倫敦金融城政策和資源委員會主席鮑默凱(Mark Boleat)呼籲的:退歐是個重大決定,如何“退”是更重要的問題,金融界也正紛紛尋求最佳方案,將損失壓到最低。

資產管理公司也要撤?

“我們現在可以說,面對投資者時,我們表面上信心滿滿,實則焦慮萬分、不知所措。”聖詹姆斯財富和資產管理公司的克里斯·拉夫(Chris Ralph)在一個論壇上訴苦道。在他看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政策的不清晰、談判結果的不可知性,以及政客言論的不謹慎,都導致了這種憂慮。“最大的擔憂當然是’通行護照’“。所謂“通行護照”,就是允許金融機構在歐盟“單一市場”內,可以按照歐盟統一規則在歐盟各國開展金融業務。他透露道,目前,在英國進行資產管理公司的業務中,來自歐洲的投資業務占20%。“規模較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如安石、施羅德和阿伯丁等的歐洲業務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中施羅德總資產業務的20%是歐洲基金”。

第一財經記者從英國投資協會發布的2015年年度報告上看到,作為世界上第二大資產投資管理中心,英國承擔了市場上37%的歐洲資產管理,資產規模大約為1.2萬億英鎊。但是總體上來看,英國管理資產增長速度急劇放緩,至2015年年底,總管理資產約5.7萬億英鎊,同比增長只有0.9%,比起2014年的12.8%和2013年12.7%的增長率,下滑非常嚴重。退歐無疑會雪上加霜。

“退歐對我們最直接的影響是,我們為歐洲市場服務的能力遭到質疑。人們不知道將來那些金融法規會發生怎麽樣的變化。”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基金經理對媒體表示。

“我們為投資者和民眾提供服務,確定性缺失,讓金融機構現在無所適從。如果一定要做計劃的話,也就只好以最壞結果來做了。因此,如果’通行護照’作廢,那就只好另尋門路了。雖然搬遷他處,或者在其他地方重新設立公司或者機構耗費巨大,但是至少可以繼續及時地服務客戶,將業務受到的影響程度壓到最低。” 英國銀行協會總經理肯特(Ronald Kent)如是說。

有英媒報道,在英國上市、管理著220億歐元的基金公司ICG表示,在退歐背景下,大概很快會,甚至在英國與歐盟談判結束之前,就會在盧森堡或者愛爾蘭註冊,為歐洲投資者提供直接服務的公司。“我們不得不轉移資源,我們等不了兩年。”ICG負責人說道。

可想而知,因為丟失金融“通行護照”,不僅僅是銀行要轉移一部分業務去歐洲其他城市,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也都已經在行動。

“倫敦金融機構早就未雨綢繆”

“我真是搞不懂,媒體對安東尼(英國銀行協會首席執行官)說的在倫敦的一些銀行正在遷往他處會這麽大驚小怪。決定退歐已經100多天了,退歐意味著失去’通行護照’也是基本毫無疑問的事情,一些依賴這個’待遇’開展業務的機構和企業不得不考慮其他的業務。他們中有些在公投前就開始行動了,這是他們的業務所需,也是股東所要求的。有什麽好感到意外的呢?”鮑默凱在一個論壇上沖著希望他確認銀行正在搬遷的事實的記者說,“有些天真的爭論很難讓人理解。有些人說,有些銀行不願意搬去法蘭克福,或者說倫敦還是有充分的魅力使銀行願意留在原地,確實如此,倫敦的魅力不減。但是,當業務不能合法地開展時,另謀出路是必然。而且,不僅僅是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都早已未雨綢繆。不可能等到退歐談判塵埃落定,因為這些事務都極其耗時。匯豐銀行重新安置3000名員工在伯明翰設立新總部,整整花了3年時間。”

根據在倫敦知名咨詢機構奧利佛 懷曼(Oliver Wyman)最新的關於英國退歐對金融業形成沖擊的研究報告,如果英國退出歐盟,但是能夠繼續留在“單一市場”,繼續享有“通行護照”或者相應與歐盟“單一市場”的體系中,那麽在英國的金融企業的業務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幹擾。歐洲相關業務可能會有20億英鎊的收入減少,占在英國際和批發金融業務收入總量的2%。此外,還會丟失3000~4000個金融行業的工作崗位,稅收每年也會少收5億英鎊。但是,如果英國徹底退出歐盟和“單一市場”,那麽,金融業面臨的形勢就會非常嚴峻。在英國註冊的公司開展歐洲業務就可能遭遇很多限制。在此情況下,英國和歐洲的商業往來將遵從世界貿易組織原則,與歐盟相關業務中的40%-50%(約180億~200億英鎊年收益)、3.1萬~3.5萬的崗位以及30億~50億的年稅收都將遭遇失去的風險。

倫敦金融城提議實行“區域簽證”

面對退歐這個不可逆的嚴酷現實,金融界開始積極主動“出擊”。

就在上周,倫敦金融城發布了一份由普華永道所做的研究報告。這份關於提議英國政府應該推行根據各地區商業等需要而有針對性地、“因地制宜”地發放所謂“區域簽證”給非英籍人士的提案,意在為英國可能的專業人才流失,作出有效防範,保證包括金融城在內的專業人才能夠繼續留在英國,也能吸引更多金融人才進入英國。

目前為止,英國政府並未對現如今居住和工作在英國的歐盟公民退歐後的移民相關政策做出決策。如果目前的長期居留和工作簽證政策沿用到歐盟公民的話,根據普華永道的報告,3/4現居英國的歐盟公民不符合相關申請要求。倫敦金融城是一個極其國際化的“人才池”,其中32%來自全球,而這其中的12%來自歐盟。擁有全球頂尖的金融人才是倫敦金融城最大魅力之一。

與此同時,英國保險協會也在行業內倡導五個“優先”:其中之一就是提到了應該要進一步優化目前的移民政策,使得高技術和適應經濟型人才源源不斷。

鮑默凱作為倫敦金融城的核心人物,正從退歐的精神沖擊中緩過勁來,盡力地要做好”退歐”這件大事。 “目前來看,英國金融界不管怎樣,都要遵循歐盟的所有法規,因為我們現在還不清楚將來會發生什麽,但是事實上,無論是否在’單一市場’內,金融機構要在歐洲開展業務,還是要按照歐盟法規行事。因此,短期內,我們仍然需要英國政府大臣、歐盟議會議員等一如既往地參與到歐盟的事務中,以保證歐盟的一些協議符合英國的利益。長期來說,英國應該更進一步參與到各種國際性機構組織,更積極地參與到G20的事務中。如果我們不這麽做,我們絕對會遭遇困境。我總是說,退不退歐是一個大決定,但退了以後如何做,是更加重大的決定。”

另外,一些金融機構還希望能夠盡快拓展歐盟之外的市場,包括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

誇大退歐對金融城的沖擊是危險的

第一記者註意到,現在英國輿論談論“退歐”這個詞,已經從“硬”、“軟”退歐,變成了現在的“徹底”退歐(Clean Brexit)。然而,倫敦金融城機構工作人員的情緒卻從沮喪中,逐漸恢複理性、振奮信心。

倫敦金融城歐盟專員傑瑞米·布朗(Jeremy Browne)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完全不能判斷,英國和歐盟之間會達成怎樣一種聯盟關系,英國是不是會獲得特殊的待遇或者英歐之間建立起一個前所未有的“特殊關系”,這些目前都無法判斷。但是有一點很清楚,歐盟不會讓英國成為多米諾的第一塊骨牌,為歐盟豎起“錯誤的標桿”。同時,他認為,倫敦金融城毫無疑問會因退歐受到沖擊,但是這並不會改變其作為全球頂尖國際金融中心和歐洲唯一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倫敦金融城是規模空前的,是歐洲最大和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確實有一些金融機構因為退歐而受到影響,因此這將是英國與歐盟談判重要的部分,但誇大這個問題是危險的。倫敦的金融從業人員數量是法蘭克福的10倍;倫敦金融中心的規模要遠超歐洲其他金融中心。值得提醒的是,倫敦金融城的大多數業務,並不依賴金融互換單一護照還有一些金融業務,甚至與歐洲沒有聯系,比如很多處理自然災害的保險公司以及在倫敦的全球船運航空公司也與歐洲沒有太大關聯,銀行如渣打等主要的業務在亞洲、非洲、歐洲業務非常少。很多保險法律財務和銀行選擇駐紮在倫敦,是因為這里有著國際金融和商業的良好氛圍,這一點不會改變。”他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61

蘇麗珍:名律師落網 金融界關注

1 : GS(14)@2011-06-28 22:54:37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5a9d0d19c7c2-2405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0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