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戴維思棄商從政做英國部長 李華華


2009-01-15  AppleDaily


 

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教授,喺《紐約時報》專欄都曾經劈頭問過一句:「白高敦(英國首相)拯救了全球金融體系乎?」就知道呢個木口木面嘅首相,舊年喺英倫三島向當地銀行推出注資拯救方案,成為環球救市藍本嘅威力有幾勁。

首相白高敦挖角

咁, 畀呢位首相禮賢下士,延攬入政府班子嘅渣打集團(2888)非執行主席Mervyn戴維思,自然就更加人氣急升,威震中環。渣打噚日收市後發公告,話 Mervyn獲委任為英國貿易促進和投資部部長,即日起辭任集團董事;至於主席工作,就由渣打副主席兼高級獨立董事、兼Burberry集團主席John Wilfred Peace暫代執行。次按引發環球金融海嘯,渣打非但冇辣埋身,業績仲好標青,之前英國傳媒仲流傳,話白高敦力邀Mervyn擔任蘇格蘭皇家銀行主席,結 果佢棄商從政,成為少數由賓架轉行做高官嘅先例。聽講,戴維思第日嘅頂頭上司,係英國商貿大臣文德森,雖然Mervyn呢個部長職位唔係內閣成員,但屬於 有權出席內閣會議嘅非內閣成員,佢老哥o依家至56歲,大把機會上位,日後晉身內閣甚至喺政壇上問鼎更高位置,絕對唔奇。近年事業冒升好似坐直升機嘅戴維 思,發迹史同香港好有緣,所以佢特別鍾情呢個國際都會,每次重臨香江,對住閃光燈同鏡頭都靈舍生鬼活潑,妙語如珠。

副主席暫代職務

98 年佢以集團東北亞執董身份嚟香港報到,仲兼任銀行公會主席,任內處理過辣手嘅粵企債務問題。01年底以49歲之齡,出任集團行政總裁嘅「冧巴two」高 位。06年底更上層樓,晉升非執行主席嘅一哥位置。舊年,佢又獲曾特首委任為經濟機遇委員會成員,經常穿梭倫敦香江兩地。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264

急救宏達電 院長、部長傻做推銷員

2012-8-20  TCW



財政部公布七月份國內出口總值為二百四十八億五千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一一.六%,衰退主因竟來自於宏達電手機銷售衰退。此話一出,行政院長陳冲連忙要幫宏達電找業績「解藥」,經濟部長施顏祥更跳出來,請大家愛用宏達電手機,央行總裁彭淮南也跳出來呼籲,要相關單位出面協助。

諾基亞(Nokia)曾經是芬蘭代表,對芬蘭稅收貢獻度一度超過十分之一,現在下降到三%;索尼(Sony)曾經是日本驕傲,卻在二○一一年度創下史上最大虧損紀錄,達四千五百六十七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千七百五十億元)。德國驕傲之一的賓士集團(Daimler),二○一二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達二.五九歐元,成績持續亮眼。這些曾是各國的驕傲,經過時間考驗,業績出現消長,關鍵來自於企業競爭力,絕非喊喊口號支持就可。

行政院長、經濟部長、央行總裁等重量級首長,與其聚焦在宏達電身上,倒不如多花些時間,制定有利於國家經濟發展的長期政策,才不會因為宏達電業績「跌跤」,就把國家經濟弄得馬仰人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76

證所稅衝擊 台股今年來成交量腰斬 請問財政部長 量能不足關核四什麼事?

2013-04-08  TWM  
 

 

財政部長張盛和在回答立委質詢時表示,台股成交量能不足的原因是核四爭議,然而研究○七年以來的交易情形,成交量低迷不過是最近一年的事,過去即使發生歐債危機也未澆熄投資人的熱情,因此問題的關鍵在「證所稅」。

撰文‧唐祖貽

近期財政部長張盛和在回答立委質詢「為何近期台股成交量能不足」時,給了令人哭笑不得的答案:「核四爭議衝擊」。他還強調在前總統陳水扁任期內,因停建核四,台股曾一路下跌到四六○○多點。此話一出,立刻引發各方抨擊。

張盛和究竟是別有用意或一時說錯話,或許只有他本人才知道,只是股民心裡都有數,今年以來台股成交量萎縮,和核四的關係應該是微乎其微。

台股從二○○七年起近六年來,曾有六次攻抵八千點甚至超過的紀錄,統計這六次的當月成交量,以及外資交易占成交量的比重,結果很明顯可看出,前五次、包括去年二至三月的月成交量,幾乎都在新台幣二兆元以上,甚至突破三兆元。但今年,二月成交量僅一兆元出頭,三月也只有一.六兆元,幾乎只有以往的一半。

內資跑光、外資占比卻拉高因此,台股成交量大幅萎縮,也就是最近一年的事情而已。那麼,從去年三月至今,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台股在八千點指數水準的成交量幾近腰斬呢?只要是稍有記憶的人,大概都會回答「證所稅」吧!為了一句虛無的公平正義,導致台股如今宛若一灘死水,這筆帳,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算。

整體成交量衰退,內、外資交易金額當然也都縮水,不過,外資成交量占整體成交量的比重卻大幅攀升。前五次指數攻上八千點時,外資占台股成交量平均約三○%至四○%,但今年二、三月已躍升到五○%左右;顯然,相較於大多數內資作壁上觀或外逃,外資固然也有縮手,但程度絕對小於本土資金,而這也造成外資在台股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形成另外一層的台股波動風險。

市場人士解讀,若情況真如張盛和所言,台股成交量不足是因為核四爭議,那麼,「落跑最快、最凶的應該是外資才對!」他分析,美國商會去年的台灣白皮書明白建言,「台灣沒有廢核的條件」,由此來看,核四議題若真已撼動台股量能,那麼,外資的逃亡速度理應比本土資金來得更快。

而說到證所稅,目前制度上仍是「只課內資,不課外資」,自然,也就會是這一回台股八千點出現「量能急縮、外資占比卻拉高」的最合理解釋。

至於內資跑到哪裡去呢?看看央行每季公布的金融帳不難看出,國內資金正在持續外流,流向海外股市、債市或基金,尤其是港股;另外,北市、新北市的房價雖然稍有壓抑,但周邊縣市如桃園卻方興未艾,過去一年漲幅動輒超過三成甚至五成,由此現象分析,許多原先要買股的資金,或許也已跟著轉進房市。

開徵證所稅 證交稅卻縮水另外,張盛和最在意的稅收,其實也已受到證所稅的衝擊。雖然從財政部統計處的資料中,今年前二月整體稅收情況不錯,但證交稅僅收到九十六.二一億元,年度達成率僅一○%;三月正式數據雖還沒出爐,但已可預見不會好。如果照張盛和的邏輯,成交量不足是受核四衝擊影響,那「衝擊」至少會延續到公投結束,看來今年證交稅想要「達陣」,又是天方夜譚。

今年初,立法院財委會曾提出:給證所稅半年觀察期,到第二季結束後,將要求財政部進行專案報告並檢討。目前第一季剛過,看來如果第二季沒有什麼振奮人心的利多刺激,台灣股民恐怕還要繼續熬下去。

外資影響力愈來愈大

2007年以來台股共有六次攻抵8000點,唯今年成交量最少

次數

月份

指數最高

月成交量

(億元)外資當月交易量(億元)外資交易占比(%) 12007年4月8108.5021409787936.80 22009年12月8188.8030035790026.30 32010年4月8190.0126194975637.25 42010年8月8054.2927972934133.40 52012年2月8121.44285041002235.16 62013年2月8089.2110595541151.07 註:1. 以該月台股高點第一次突破8000點即列入計算 2. 外資當月成交量為買進金額與賣出金額的加總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94

工信部長的市場視角

2013-04-15  NCW 
 

 

工信部長苗圩談如何超越國企民企之爭、產能過剩、三網融合,

並直言微信收費爭議

◎ 本刊記者 王爍 特約記者 琳 文與一些國企出身的官員不一樣,他身上少有國企印跡,是一位更強調市場競爭和技術發展的部長——苗圩,42歲當上東風汽車黨委書記,52歲就任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部長。

2013年3月31日,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與財新傳媒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嶺南論壇期間,苗圩做客財新與第一財經電視合作節目《財新下午茶》 。一席茶間,他強調,企業不用刻意區分國企民企,工信部的立場是更多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而中小企業 “正好99% 是民營企業” ;談到產能過剩,他認為適度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現象,沒有過剩就沒有競爭;對時下討論最熱的微信收費問題,這位工信部部長的表態非常明確,首先是不能讓電信運營商借助壟斷 地位來遏制增值服務,然後鼓勵各方商業化談判,用市場手段解決。

適度產能過剩有利於競爭

財新記者:您今天提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現在很多中小企業感到從信貸資源到准入上,給央企國企扶持太多了,對中小企業不公平。

苗圩:確實不公平,特別是在准入門檻上,所以國務院發了兩個“36條” ,就是促進民營企業能夠進入壟斷行業。

去年又組織各個部門按照行業制定具體的細則,讓民營企業能夠進來。但坦率地說,這方面仍困難重重,任重而道遠。

說到扶持政策,我們不能不考慮加入WTO 的因素,如果給國有企業或者民營企業特殊的政策,又會引來所謂國民待遇的質疑。但我們沒有讓這些沒有結論的爭論影響整個工作,我們把所有制拋在一邊。工信部經過仔細研究選擇 中小企業作為切入點,迴避掉那些無謂爭論。中小企業困難最多,待遇最不公平,但反過來又是活力和內生性動力最強的。對此,社會上下、國內國外,大家都同意,沒有不同意見。和國外進行雙邊機制討論時,他們說我們也有扶持本國中小企業的政策。實際上中小企業99% 是民營經濟,所以這兩個事情是高度相關的。

在中小企業發展裡頭,我們又把重點放在扶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上。從前年開始,在國務院領導的推動下,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一個非常有含金量的文件,即國務院的國發14號文件——《鼓勵、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這裡有很多政策措施,比如貸款,要給它單獨制定標準,單獨考核,降低門檻,提高壞賬的容忍率。比如政府採購,要給中小企業的產品留有一定份額,而且同樣的產品,中小企業如果能達到標準,可以溢價。

財新記者: 這些政策執行得怎麼樣?

苗圩:坦率說有些政策還沒有完全落地,有些已經到位了,比如降低中小企業稅收開始落地。但是政府採購還得靠各級政府採購部門共同努力。

財新記者:讓銀行降低對壞賬的容忍率問題,銀行願意嗎?

苗圩:我們有一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領導小組,由國務院領導擔任領導小組組長,我們這個組成部門一共21個部委,辦公室設在工信部。我們並不能包打天下,各個部門大家按照一個目標共同推進這些措施。

財新記者:產業結構升級的另一面是中國現在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處理力度過猛會變成一刀切,又影響就業和民生問題,如何平衡?

苗圩:我有一個觀點,適度的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現象,有利於企業之間的競爭,沒有過剩就沒有競爭。

但產能嚴重過剩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惡性競爭,增加系統性風險,而且對企業進步和行業發展都會帶來災難性影響。產能過剩為什麼今天表現得尤為突出,原因還在國際金融危機。國際市場的需求減少,使中國產能過剩的矛盾進一步凸顯。解決這個問題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平衡,不是一朝一夕一個措施就能一勞永逸的,可能要採取多種措施,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淘汰一批等,還需要一個時間段逐漸化解矛盾。

首先要通過環保、節能、土地、銀行信貸等手段把住新增產能的進入門檻,使局面不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惡化。然後實行差別化的產業政策,比如新增產能和淘汰落後產能要有某種結合,以省為單位,淘汰落後產能越多,可能新增產能的機會越多。將來放開的時候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據每個省的節能減排完成情況來考慮,有沒有環境的容量來新增產能。

還要考慮民生問題。一味關生產線,會造成大量的失業下崗和社會不穩定,我們也想用先進的產品代替落後的產品來消化部分產能。以鋼鐵為例,雖然總的產能富餘,但很多鋼鐵品種我們需要進口,一年有一兩千萬噸的進口。

財新記者:關掉一批,消耗一批,關掉一批的標準是什麼?

苗圩:我們正在抓淘汰落後產能這項工作,有淘汰任務的一共有21個子行業,都有具體目標,現在的標準大部分還是按工藝、設備淘汰,今後更多會按照節能減排標準來限制。

財新記者:這需要多長時間?

苗圩:總體上來說產能利用率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因為各個企業不一樣,各種產品不一樣,另外我們還有季節銷售的差別,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一般來說70% 到75% 是一個合理區間。產能利用率過高,不利於競爭,供不應求;過低,可能惡性競爭。

另外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每年經濟還有7% 到8% 的增長,通過這個增長,會消化掉一部分富餘產能,所以這個調整時間很難說有多長,只能儘快。

財新記者:目前在推動產業升級和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時,哪些行業特別困難?

苗圩:淘汰落後產能涉及到21個子行業,困難比較多的像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光伏,光伏還沒有在我們現在設定的需要淘汰落後產能的21 個行業里。

新能源汽車將加大力度推廣財新記者:汽車領域是排放的一個主要來源,近年關於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車,大家有很多期待,但實際進展不盡如人意,您怎麼看?

苗圩:新能源汽車是關係我們長遠發展的一個關鍵,也是解決汽車行業節能減排的一個有效措施。這幾年我們和其他部委一起抓十城千輛,推廣插電式的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的新能源汽車,到去年年底一共是27000輛,當然這個數量還沒有達到原來的預期,但總體上出現了逐年加快的趨勢。僅去年一年就一萬輛,每年大概以翻番的形式在增長。

具體到產品來說,我們的公交車、市政用車、環衛用車,完全具備了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可能性。甚至我們一部分城市,像深圳,在出租車這個行業里也開始推行新能源汽車,這個可以節油,可以節能,也可以減排,特別是針對現 在的PM2.5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公交車等公共系統的用車,可以很好地解決集中充電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研究決定,將在所有大中型城市全面推開這個試點。過去是只有25個城市可以。

財新記者:是否需要很多的財政補貼?

苗圩:補貼是很多,像大客車、純電動的話,中央補貼就要50萬到60萬元,往往試點城市的政府還要給一定補貼。發展公交沒有指望公交賺錢的,都是從方便老百姓、公共福利這方面考慮,可以補貼得多一點。

私家車無疑是量最大的一塊,在私家車領域鼓勵新能源車發展現在只有六個城市在試點,進展不一,深圳、杭州、合肥進展得比較好,有些地方進展得就不好。我們跟其他部委商量,也要實行淘汰制,現在還有很多城市要申請。

進展與地方政府的支持有關係,我們希望地方政府能夠改變地方保護的情況,讓更多外地的車進入到本地試點,這對解決排放問題,對解決PM2.5,貢獻率馬上可以看見。

還有一點是過去我們重視了對車的補貼,忽視了充電樁建設的問題,這對 市場動不利。像北京的很多客戶,現在搖一個號很不容易,新能源汽車可以不參加搖號,對大家很有吸引力,但一想到到哪裡充電,這就是一個實際問題。過去講得太理想化,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困難程度和重視程度都不夠。

財新記者:充電站或者充電樁需要政府大量投入。

苗圩:對,大量地投入。這離不開試點城市的市政建設,其實短期內要真正下決心也有辦法,比如說在一些大型超市,停車場上面就可以建集中的收費充電樁,停車即可充電。

財新記者:您的意思是操作起來只要有決斷力就做得到。

苗圩:做得到。

財新記者:那麼現在卡在什麼地方?

苗圩:沒想好。收入和投入的考慮是個問題,早期肯定是充電樁建設的投入很大,來充電收費的收入很少。所以這方面,只要一段時間給一點支持,等到車上來了以後,自然會進入到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

微信收費確保一對一談判

財新記者:您怎麼評估中國三網合一的進度,繼續往下走重點在什麼地方?

苗圩:這個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很早就做了規劃和部署,但長期以來受制于體制上的障礙,推進不利。這幾年在國務院領導強力推動下,我們最先選擇了12個城市做試點,後來進一步擴大到54個城市試點,目的就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地方政府積極性,用各種方式來克服大體制不改變的情況下,如何推廣這項技術。

通過這幾年的試點,現在不管是電信進入廣電,還是廣電進入電信行業,雙向進入都有了很大的進展。

電信進廣電,像 IPTV 的用戶數在增長,還有廣電經營電信業務,也已經開始了。很多地方通過組建合資公司,把對立變成了統一。現在三網合一已具備在全國推廣的條件。

我們最近給國務院報告,想在適當時候宣佈在全國推廣三網合一。這從技術發展的角度是勢在必行的。實際上三網融合前兩個網——通信和互聯網早已融合,三屏當中兩屏也合一了,包括我們手機、筆記本電腦,就差電視了。從2010年開始,我國智能電視每年都以70% 到80% 的速度在發展,技術的發展克服了原有體制上的障礙。現在在互聯網上可以打電話,可以看電視,手機可以上網,將來用電視上網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這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具體體現。

財新記者:最近關於微信收費的討論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很多電信運營商認為 騰訊應該收費。您怎麼看微信以及收費問題?

苗圩:我孩子就用微信。對於微信,總體上看要扶持,而且我們作為政府的監管部門,更多要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用戶的利益,當然運營商合理的要求也應該適當考慮,但是絕不能由此利用它的壟斷地位遏制這些增值服務,強行收費。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價格可以一對一談判,你找這家不行找那家,但三家絕不能串通到一起共謀價格,這涉及反壟斷法。要確保這是正常的談判。站在電信運營商的角度看也有一定道理,它現在只收流量費,但維護這麼大網絡,從投資到運營都有成本,除了流量費,還需要有其它收費,這是合理的,但是絕不能佔用這個地位卡死像騰訊這樣發展非常好的企業。

財新記者:西方也有類似微信的服務,他們如何處理?

苗圩:西方跟中國的體制不太一樣,首先運營商不完全是壟斷的。他們也在談判當中,通過市場競爭,一對一的談判形成定價。我們堅決反對的是利用壟斷 地位串通定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59

中國經貿部部長盧緒章是誰?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20.html
1978年11月航運業鉅子包玉剛爵士在當時中國經貿部部長盧緒章安排下秘密訪京與鄧小平會面。這次秘密會面比1979年4月6日港督麥理浩北上的摸底之旅還早。之後在香港前途問題尚未議定之際包Sir決定「棄舟登陸」的大方向,亦同時觸發日後包Sir同李超人同英資洋行之間的華洋大戰。

根據九龍倉(00004:HK)剛公佈2012年的業績,集團盈利港幣483.64億元,同比增長54.34%;扣除投資物業重估之核心盈利港幣136.12億元,同比增長113.72%;營業盈利港幣141.70億元,同比增長24.43%。期內海運大廈新租約續租,投資物業組合年結市值為港幣2,320.00億元,同比增長101.73%;其中海港城和時代廣場的合計市值約值(以每股九龍倉股份計算)港幣58.00元。

近年九龍倉(00004:HK)以兩大收租旗艦海港城和時代廣場為本,積極拓展中國國內房地產業務。以地產投資計,2012年香港和內地分佔分部資產82.91%和16.28%;以同期租金收入計,香港和內地分佔分部78.74%和8.92%。地產發展方面,香港和內地分佔分部21.58%和78.43%。值得留意以租金和地產發展營業盈利計,2012年國內地產投資和地產發展共佔港幣41.96億元,佔集團總額29.61%!僅數年間九龍倉(00004:HK)國內房地產業務迅速發展,2012年內地的應佔發展土地儲備增加50.00%至1,800百萬平方米。筆者相信九龍倉(00004:HK)國內房地產業務將會是其營業盈利增長亮點,替集團提供龐大現金流。
2011年九龍倉集團(00004:HK)宣佈3年來首次供股,每10股供1股,供股價港幣36.5元,集資淨額港幣99.8億元。之後不久又發行6,911萬股認購價港幣90元,集資港幣61.70億元。當年九龍倉集團(00004:HK)吸水進行「南水北調」開拓國內房地產的新策略現在正逐步進入收成期(見拙文《棄舟登陸話九倉》)。這批CB到期日為2014年6月7日,倘若九龍倉(00004:HK)國內房地產業務持續看俏,2014年前九龍倉集團(00004:HK)股價見港幣90元並非沒有可能(見拙文《九倉可換股債券值多少?》)。
資料補充,盧緒章是包Sir的姨表兄。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於1982年訪問北京,原以為可以替英商延續其在香港的經濟利益,可是被鄧伯伯一句要收回香港激到她在人民大會堂前跌倒。香港回歸祖國的前哨戰,早於1970年代已經開始。要回歸的,不但是主權、治權還有經濟權。當年的華洋大戰便是經濟權回歸的重要部份,其中包Sir同李超人在獅子銀行(00005:HK)倒戈下協助香港回歸祖國有功,令三者在之後強國崛起的歲月撈得盆滿鉢滿。基礎分析斷不能單看年報,還要摸通背後的政經人脈關係(請參看拙文《九龍倉系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42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若美國發生債務違約應首先確保國債利息支付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940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7日說,中方要求美方在10月17日之前採取切實措施,及時解決國債上限爭執,防止美國國債違約,確保中國對美投資安全。他強調,一旦發生債務違約,美方應首先確保國債利息的支付。

    朱光耀當天是在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作出上述表態的。他同時表示,美國完全有能力用借新還舊的方式來解決美國國債本金兌付的問題,但是要處理好技術上、時間上的銜接,防止出現違約。

    根據最近的美國財政部公佈的國債持有者數據,中國持有1.2773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為第一大外國持有者。

    朱光耀說,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經濟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美國在中國有大量直接投資,中國更持有巨額的美國國債。這種密不可分的關係說明彼此之間都產生著重大影響。「因此我們自然關注美國財政僵局的發展狀況,理所當然地提出美方要確保中國對美投資的安全性的合理要求。」

    他說,中美兩國通過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保持著密切的政策溝通,美方及時向中方通報了相關情況,中方也嚴肅地提出了政策要求。「中方認為在美國國債上限問題上,美方應採取切實果斷措施,防止國債違約。美方要考慮到世界影響,美國行政當局與國會的磋商應加速進行。美國應充分認識到這首先是美方的利益。」

    他同時提及2011年8月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因美國國債上限爭執調低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希望美方充分瞭解歷史教訓。他說,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和全球儲備貨幣的主要發行國,美國維護美國國債的信譽,對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有重要影響。

    談及中方的應對措施,朱光耀說,中國在深化經濟結構調整、擴大改革開放進程中,把握好經濟發展的勢頭是應對任何外來衝擊的最重要前提條件。只有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保證中國經濟持續健康向前發展的態勢,才能具備應對任何突發事件的基本的經濟基礎。

    他同時表示,中方也做好各種準備,包括加強財政和貨幣政策協調、加強對國際資本市場上資金流動的監測,適時適度調整政策,確保中國經濟發展態勢的穩定,保證中國經濟健康持續向前發展。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預測,為避免債務違約改採取的非常規措施只能維持到10月17日,屆時財政部將僅有約300億美元資金,難以維持聯邦政府正常運營,因為聯邦政府淨支出高的時候每天會耗費多達600億美元。

    不過如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一旦真的出現了觸及債務上限的問題,美國財政部應該會首先保證國債利息的償付,同時據高盛的測算,美國財政部資金真正耗盡應該需要到10月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61

商務部長:我們是貿易大國,但並不是貿易強國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814

新華網消息,3月7日上午9時,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梅地亞多功能廳就「商務發展與對外開放」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我們是貿易大國,但並不是貿易強國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國際在線記者:我的問題是關於中國外貿情況的。2013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但是有說法稱我們現在還不是第一強國,請問您對此怎麼看?另外我們採訪的一些企業也透露,今年2月的外貿情況並不樂觀,請問您如何判斷2014年整體的外貿形勢?

高虎城:如果按照我們現在掌握的資料來看,4.16萬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約佔2013年全球貿易的12%,中國已經成為12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就國內而言,2萬多億美元的出口,為國內的就業和稅收乃至於各個方面的經濟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以就業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我們國家7億多就業人口當中大概4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直接和間接地從事對外貿易的。

我們看到這個變化的同時,有一個事實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是一個貿易大國,但並不是貿易強國。這主要在幾方面,我們的出口產品當中,絕大部分附加值比較低,自有品牌比較少,在全球的營銷網絡和營銷方式也是比較滯後的。這是我們下一步由一個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當中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實際上是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

關於今年的外貿形勢,從國際的需求來看,我們的分析是,應當說2014年國際經濟保持了繼續復甦的勢頭,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甦,需求會緩慢增長,這對中國的出口來說是有幫助的。另外從新興經濟體來說,雖然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出現了經濟放緩的狀況,但是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基本面還是良好的,是有能力克服目前遇到一些困難,逐漸使自己的經濟在2004年有所回升和好轉。

從國內的競爭條件來看,我們認為,有兩個方面是有利因素,一個是我剛才給大家介紹的,關於企業在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外貿企業內生的調整和自己內生的發展動力的變化,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營銷戰略上看得出來。另一方面是體制和機制的創新,這方面將會激發企業的制度紅利,使企業的競爭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所以,綜合分析2014年整個國際市場形勢,我們對2014年中國外貿實現7.5%的增長是充滿信心的。

形成可複製、推廣的上海自貿區試驗田

上海電視台第一財經頻道記者:我們這段時間常常聽到一個詞就是上海自貿區,社會對上海自貿區的關注度非常高,期望值也非常高。最近有一些聲音質疑說我們目前的優惠政策不足,不知道高部長您是怎麼看待這樣的問題?同樣,我們最近也常常聽說到一些粵港自貿區PK上海自貿區諸如此類的話題。我想瞭解一下,目前我們國家是不是有計劃在其他地區進行類似於上海自貿區這樣的試驗?

高虎城: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根本目的是為了下一輪的擴大開放做一個試驗,也是為下一輪的改革開放形成可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體制機制的試驗田。

這個試驗區主要是通過制度的創新釋放制度的紅利和開放的紅利。試驗區的一個主要目的和中心也是圍繞著轉變政府職能,放開投資領域的審批,投資貿易便利化特別是服務貿易方面的准入和金融改革方面進行試點。其中關於外商投資領域的一個主要的管理方式是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方式提出來的。

通過這五個月的試驗,我們初步看到,各方面的發展、各方面的工作進度是正常的,首先商事登記改革率先在自貿區實行,而且按照政府的工作報告,我們3月份也將在全國推開。其次就是對外商投資的管理,負面清單已經如期公佈。另外就是貿易便利化方面,無論是各個監管部門都大大採取了簡便放行的方式,同時在加強執法和監管方面聯合的執法和監管措施,進一步方便試驗區企業的經營。在服務貿易領域方面,我們開放會計、金融、諮詢等等。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試驗當中,對政府放開以負面清單形式轉變了以過去審批的管理方式之後,如何實施政府在事中和事後的監管做了有益的探索。這一點,試驗區構建了協同和聯合的監管機制、綜合的執法制度、社會組織參與市場監管的制度、社會信用制度、安全審查和反壟斷的協助審查制度、綜合評估制度六個方面的政府聯合監管體制。為什麼我要講這一點呢?我們傳統上是習慣於前置性的審批,對審批之後,如何加強政府監管,對政府部門來說也是一個考驗,也是需要我們回答的問題,這也就是制度創新方面需要面對的一個探索。

剛才這位記者朋友談到的各地紛紛提出,包括廣東等一些地區提出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申請,商務部已經與有關部門和相關的省市區有密切的聯繫和溝通。下一步,我們將在評估和總結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基礎之上,特別是在繼續完善和縮減試驗區的負面清單、健全試驗區事中事後的綜合監管體系方面進行認真的評估和總結,盡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這裡面我特別要強調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是指可複製、可推廣的體制和機制。

中國光伏產業發生根本性變化

國際商報記者:眾所周知,去年中歐之間發生了關於光伏產品的貿易摩擦。我想聽聽您的看法,中國的政府和企業會從中學到些什麼?另外還想聽聽您對今年中歐經貿關係的看法。

高虎城:去年中歐之間光伏產品的貿易摩擦是引起中歐之間乃至全球光伏產業關注的一個重大的貿易摩擦,因為它是有史以來涉及一個領域金額最高的一項貿易爭端,金額高達200多億美元,涉及中國40多萬人的就業,所以無論從中國政府還是歐盟方面的業界和政府界都給予了高度關注。

從今年的形勢可以看到,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們光伏產業發生了什麼變化?中國的光伏產業已經和去年我們與歐盟磋商如何妥善解決這一起最大貿易爭端案的時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方面我們通過和歐盟的和解,穩定了大部分中國的出口市場。另一方面,我們為國內光伏產業在國務院出台的光伏新政後提供了一個發展空間。今天,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中國的光伏企業就實現了一個重生,無論在市場的多元化方面還是科技進步方面,特別是在光伏產品的成本和附加值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中歐之間的光伏產品貿易爭端的解決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首先,中國和歐盟作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當中一個重要的領域就是中歐之間的經貿關係。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連續三年雙邊的貿易額超過了5000億美元,去年達到5662億美元。像這麼大的一個貿易夥伴,如此規模的貿易量,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應當說是一個平常事件。但是這個光伏產品有它的特殊性,當遇到如此巨大的貿易摩擦時,在這樣互為重要貿易夥伴的雙方,我們如何解決這樣事關就業、產業發展和雙邊經貿關係的重大貿易摩擦?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溝通、和解、合作和找到一個互利共贏的、妥善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的付諸於貿易救濟的措施,採取關稅措施來簡單地處理這樣的問題。

我們雙方通過這一起案子的妥善解決,一致意識到應當在今後的貿易摩擦當中加強中歐之間的溝通和磋商,通過業界的合作和通過產業的合作,共同發展,從而使這些貿易摩擦得到有效的、妥善的解決。即使到了真正需要動用貿易救濟措施的時候,也不排除企業隨時在某一個磋商階段達成和解。

其次,中歐光伏產品的貿易摩擦有一個特點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就是我們有些產品和行業不能發展得過快,尤其是不能盲目地發展,把大部分的產品的銷售市場放在國外,這也是我為什麼向各位記者朋友介紹一年來中國光伏產業發生的根本性的變化。

中歐經貿關係,剛才我已經點到了一點,應當說我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在中歐全面戰略合作關係之下,這一重要領域實際上融合度非常的深,可以說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所以我們通過這個案件認識到,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去管控中歐在經貿領域當中的分歧。秉承這樣一個精神,我們去年在歐盟兩位主席聯袂訪華期間,中歐雙方發表了《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並且開啟了中歐之間的投資協定談判,最近將舉行第二輪的談判。我們相信,中歐經貿合作以中歐2020戰略規劃為契機,以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作為抓手,會迎來一個穩定的、健康的發展時期。

正在積極評估TPP

中央電視台和中國網絡電視台記者:剛才您在答文當中介紹了上海自貿區的建設進展以及其他試點地區的進展情況和條件。我們注意到全球範圍內有個更大的自貿區TPP,也就是跨太平洋戰略夥伴協定談判也正在進行當中,一些主要的經濟體都已經加入了。對中國來說,這樣一個談判對既有的WTO框架下的這種對外經貿格局,未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國近期有沒有考慮要加入TPP?

高虎城:當前全球投資和貿易自由化的趨勢,應該是在兩個方面並行不悖地發展,用李克強總理的話來說,就是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投資貿易的自由化,兩個輪子一起轉。這也是中國政府目前在國際經濟秩序當中,特別是在投資貿易自由化當中所秉持的立場。我們一直認為,世界多邊貿易體制是全球多邊貿易的基石,中國是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特別是以世貿組織為基礎建立起的全球貿易規則的參與者、建設者,也是積極的貢獻者。同時,我們也認為,區域的安排和雙邊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安排,是對多邊貿易體制有益的補充,甚至是一個有益的提升。我們認為,這兩個發展的方向是並行不悖的,都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全球的投資和貿易的便利化,使全球的經濟能夠得到更好的復甦,使全球的貿易和投資能夠得到更為自由和便利的空間和環境。

就此,中國在剛剛結束的世界貿易組織第九屆部長級會議,在峇里島達成的多哈回合一攬子協議當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是在多哈回合十幾年談判之後首次的一個早期收穫,應當說在農業、貿易便利化和發展援助三個領域達成了10個文件,為多哈回合下一步的談判增添了活力。現在世貿組織成員都在積極探討早期收穫的實施和結束多哈會合談判的路徑和選項。

與此同時,各個地區性自貿區的談判也是方興未艾,中國也參加了,同時也在推進著我們的自貿區網絡的建設。就像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當中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指出的那樣,中國也要積極推進自貿區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的自貿區網絡。目前中國在參加和推進的自貿區談判當中,有大家瞭解的中韓、中澳、中日韓、區域夥伴經濟關係協定(RCEP)的談判,以及我們將要啟動的海合會的談判,還有在準備的其他國家前期自貿區談判的預可研和可研協定。總之,中國也在積極參與。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者和貢獻者,中國同時也在積極參與全球各個不同區域的多邊或雙邊的投資和貿易自由化的談判。

至於你談到的TPP,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談判,也是個高水平的貿易協定。中國曆來對各個區域當中的投資和貿易自由化的安排持的是包容和開放的態度,我們也希望相關方面能夠以包容、開放、透明的心態,去推進區域貿易的安排,從而為多邊貿易體制增加新的活力。中方在高度關注TPP的談判進程,也在評估這個談判發展和進展情況,與此同時,我們也和主要的談判方保持著信息的溝通,比如說中方和美國,美方建立各自所參與的區域性自貿協定談判的進程有關信息安排,作為制度安排,已經作為中美經貿聯委會當中的一個制度安排確定下來了,所以對這一點中國是高度關注的,也是包容開放的,我們正在積極地做出評估。

TPP即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據《南方週末》此前報導,作為野心勃勃的「太平洋世紀」的貿易載體,TPP原本只是文萊、智利、新西蘭和新加坡4國2005年簽署的無名自由貿易協議(FTA),後演變成美國(2009年加入)牽頭,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秘魯、越南4國加盟。在這之後,日本(2011年)、韓國(2013年)也相繼加入談判。但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目前還不是TPP成員。

作為「新一代、更高級別,超越WTO談判」的TPP,對中國而言,有著一道非常高的入門門檻。協議要求的降低環保產品關稅,中國現階段難以達到;降低GDP能耗同樣是中國的難題;「國有企業在買賣商品和服務時,必須以商業方式進行運作」,則直接打在中國改革的軟肋上。

切實改善外商投資環境

鳳凰衛視和鳳凰網記者:我們看到很多分析都認為,現在中國政策的不確定性都增加了,而且成本上升,利潤空間被壓縮了,很多外資企業認為中國的投資環境質量是在下降的。您剛才講到其實中國的對外投資在飛速增加,大家也都以為中國有錢了。請問中國目前是如何對待外資,您怎麼看外資的這一擔憂?另外中國還會不會繼續出台一些政策安排和措施來擴大對外資的開放?

高虎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批評,說對中國的投資在不斷縮水,中國的成本在不斷增加。中國的外商投資環境究竟怎麼樣?我想,這裡面首先有一個認識的問題,我們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應當說在實行國民待遇方面,的確在改革開放初期給予的外商特殊的優惠政策得到調整。同時中國的產品和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比如說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就由於成本的上升,有些產品不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這些都會在外商投資領域當中反映出來。

同時,我們也看到,本土企業的迅速發展,這裡面當然有各種所有制的企業。假如我們看一下世界五百強的排名中,如果我們看十年前、二十年前中國的企業數量和今天的數量,就能夠看出這個變化。所以我認為,中國綜合利用外資的優勢並沒有改變,只是在方向上,在結構上,在領域方面發生了變化。比如說,我們在利用外資當中,我介紹的1176億當中,有超過一半利用外資是在服務領域,這就和當初投資在製造業和生產方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為了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實際上我們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當中和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都指出了進一步擴大開放和改善投資環境、釋放體制和機制方面的紅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也將採取一系列的措施,進一步擴大開放,特別是改善投資環境。這是下一步我們應該做的主要工作之一。

首先是在服務領域的開放,針對金融、教育、文化、醫療、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十個服務行業和一般的製造業。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放寬外資在股比比例和經營範圍等方面的限制。

另外我剛才也介紹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內容,實際上它是一個體制和機制的試驗田,需要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體制和機制,而不是可推廣可複製的優惠政策。所以,我們要通過這個總結經驗,指導上海有關方面修訂的負面清單,縮小清單的範圍,放寬限制的要求,從而在體制機制上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統籌安排之下,在其他地區有序地推開。

第三是加強對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分類指導,特別是想通過這一點來擴大西部和沿邊的對外開放。同時也鼓勵在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方面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比如說加工貿易向西部轉移的問題,特別是要進一步簡化東部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向西部轉移當中的各項政策和手續。

此外,我們還將繼續完善投資環境,在營造公開透明的法律環境、高效便利的行政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方面多下功夫,切實保障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和知識產權的保護,這也是在制度和體制方面我們要下的功夫,也是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在對外開放方面提出的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61

「最難部長」姜偉新這六年

2014-07-07  NCW
 

姜任住建部部長的六年,正是房地產業在中國最為公眾關注的時期。市場一輪低谷高峰的快速切換,使其行政角色亦顯尷尬◎ 財新記者 李慎 文lishen.blog.caixin.com 2014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稱住建部)部長姜偉新的免職令,繼任者為原住建部黨組書記、曾任遼寧省省長的陳政高。

滿頭華發、年屆65歲的姜偉新,終於卸下了這個被媒體稱為 「中國最難當 的部長」職位。

每年全國「兩會」上,房地產都是焦點話題,姜偉新也是被媒體圍追堵截的重點人物。多年跑會的記者,應該都對姜偉新日漸消瘦的身形和越來越白的頭髮印象頗深。在2013年的全國「兩會」上,有記者問候姜偉新: 「您看上去比去年瘦了?」姜苦笑著回應稱: 「你看我頭髮都白了,一半為了房價,一半為了記者。 」此後,這句「名言」和一張姜向記者「拱手作揖」的照片便流傳開來。

2008年3月,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姜偉新從發改委副主任、黨組成員調任住建部部長。接下來的六年,正是這個部門被公眾最為聚焦的一個時代。從此他便成了房地產政策的風向標,一言一行都被放到聚光燈下。

姜偉新甫一上任,就碰上了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經濟高增長戛然而止,房地產市場也突然掉進「冰窟窿」 。但未等行業洗牌真正開始,短短幾個月後,中國政府「4萬億」計劃即如強針刺激,充盈的貨幣迅速把房價、地價推漲得一浪高過一浪。到2010年4月,密集的地王激出了空前嚴厲的新一輪調控。

這波低谷高峰的快速切換,令姜偉新成為一個更尷尬的角色,備受市場爭議的各種行政調控手段,始終抑制不住的房價,房地產進入了「越調越漲」的無解深淵。到近年,這種行政調控模式更是盡顯山窮水盡的疲態。在僵持的高房價和各地政府博弈之間,住建部陷入了無奈的 「失聲」 。

姜此時的離開,不啻為一種解脫。

在經濟增長乏力的當下,房地產正成為一個風險高度集聚的敏感地帶,既有的調控政策正面臨十字路口。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曾公開表示: 「住建部責任最大,手段卻最少,房地產一出問題首先找住建部,然而價格在發改委手裡,土地在國土部手裡,融資在銀行和證監會手裡,住建部只能幹吼。 」話語權有限的住建部,作為和影響力的確十分有限。

姜偉新曾在「兩會」上坦言: 「我們部有兩個任務,一是搞好住房保障,一是會同有關部門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但是很難。 」對於姜偉新的這艱 難六年,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評價,住建部在房地產調控方面被動失據,保障房方面成績斐然,在共有產權住房等方面有政策創新,但整體上仍不夠進取,主動開拓不足。

商品房亂局

從2008年11月開始持續到2010年底的4萬億大投資,是姜偉新這六年任期中的一個關鍵事件。

雖然官方一直否認4萬億計劃資金大量進入房地產行業,但各地一波一波的地王,證實了房地產開發仍是實業中的利潤高地。在這輪經濟強刺激週期,全國18個城市密集出台房地產救市方案,通過各種稅費減免鼓勵居民購房。

很快,房價開始瘋漲,賣方坐地起價,買方心慌搶購,中介服務亦亂象叢生。

期間,住建部出台了以規範市場交易為主的行業管理政策,但約束微弱無力。

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一線城市房價翻倍,老百姓怨聲載道。2010年的前3月,國內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了11.7%,北京的一手住宅成交均價超過2.6萬元 / 平方米,同比上漲59.5%,各地樓市成交出現井噴,部分城市成交單價 「日漲千元」 ,市場被投資投機需求籠罩。 「在4萬億刺激政策下,錢就像大白菜一樣,別說住建部,哪個部門能控制得住?有些拍地王的央企級別跟姜偉新一樣高,他能管得了?」高策地產顧問機構董事長李國平如是說。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 「從2009年開始的這輪房價瘋漲週期,住建部是為四萬億承擔了不少罵名。在房地產調控中,住建部能夠主動發揮的空間很小,基本上只是中央政策的傳聲筒,而政策一些前後相悖的問題,它也得擔著。 」從2009年開始,姜偉新的日子就更難過了。他接受媒體採訪的次數極少,每次惜字如金,備顯無力和無奈——「房價一定能降下來」 , 「沒想到住房信息聯網這麼難」 , 「房地產交易稅一定要

執行下來」……

2010年4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祭出了房地產史上最嚴的調控政策「新國十條」 ( 《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 。中央政策出台後15天,北京率先出台了 「新國十條」實施細則,首個祭出「限購令」 ,此後超過20個一二線城市相繼推出各種形式的「限購」政策。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中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以來,房地產限購是罕見的歷史性倒退的行政手段,招致諸多批評,但也體現了政府調節市場手段的技窮。 」在2011年的全國 「兩會」上,姜偉新對限購質疑回應稱: 「不合理的事情特別多,如果你能想到完全沒有副作用的辦法,我們願意採納。 」而此話一出,招來的是更多的不解與指責。自此,姜偉新在公開場 合更謹慎了。2013年當有記者問: 「今年房價走勢能夠控制住嗎?」姜偉新表示,「相信會按照國務院文件調控趨勢走。 」

保障房奠基

姜偉新這六年的另一重要任務是 「保障房建設」 ,可謂白手起家,頗有成效。

2010年11月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 「加快保障房建設,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 ,首次明確兩條腿走路的 「住房雙軌制」 ,釐清了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明確了政府的責任——應該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廉價的住房(或租或買) ,而非幻想依賴市場解決所有人的住房問題。

很快,住建部向各地通知,提出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設計劃為1000萬套,投入1.4萬億元。住建部對於保障房監督落實的重要手段,一是與地方政府簽訂「軍令狀」 ,保證當年完成套數;二是巡視組檢查,幾乎每個季度,住建部都會派專家組下地方檢查保障房建設情況;三是年底交卷考核,保障房是否達標,一度成為地方幹部考核任免的首要條件,有一票否決權。

2013年12月24日,姜偉新在住建部年度工作會上表示, 「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較好地完成了中央交給的任務,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額完成了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的建設任務」 。這應是姜如釋重負的一刻,交出了任期內重要的一張成績單。

不過,保障房背後資金缺口的問題 一直未能破題,雖然金融機構嘗試了不少融資模式,但多以失敗告終。因盈利模式不清晰,社會資本對保障房的參與熱情也不高。同時,由於在具體的實施環節中,政府把一切與保障房相關的項目都開綠燈,也出現了不少資金濫用、統計混雜等情況。住建部在具體監督上,實際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雖然各地的保障房負責人都與住建部簽訂 「軍令狀」 ,但數年來實際上並無一人因為保障房沒達標而被免職。

除了保障房, 「城鎮化」這一重大戰略題目也是在姜偉新任期內提出。不過這塊工作歸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分管,姜偉新表態甚少。 「在城鎮化上,住建部本來可以在規劃等方面有所表現,但實際上沒有發揮太大作用。 」李國平表示。

姜偉新的接替者陳政高,除了在房地產調控領域需要更多智慧擇路前行,還要更加發力保障房。陳曾在瀋陽和遼寧省任職多年,推行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工作。

資金問題仍是保障房最大的難題。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改造各類棚戶區470萬戶,需要超過1萬億元資金。除了發債等老辦法,亟需開闢新的融資途徑。6月26日,國家開發銀行正式籌建住宅金融事業部,採取市場化方式發行住宅金融專項債券,重點用於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礎設施等相關工程建設。

如何真正解決棚戶住戶等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仍然是考驗監管智慧的大挑戰。

2014年3月5日,2014年全國「兩會」在北京舉行。時任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接受記者採訪時一臉嚴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31

伊拉克躲過分裂 庫爾德部長級官員們重新加入政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668

伊拉克現任外長稱,庫爾德部長級官員們已重新加入伊拉克政府,恢複職權。此前僵局結束。(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庫爾德人Hoshiyar Zebari告訴路透社

我將回到巴格達,擔任外交部長。

ISIL的武裝分子6月席卷伊拉克北部後,馬利基曾經指控庫爾德領導人為恐怖主義分子提供庇護。這激怒了庫爾德領導人,使其暫停了參與伊拉克政府。

庫爾德地區領導人Massoud Barzani曾表示,很難找出一套能保證伊拉克統一的方案了。

在與美國國務卿克里的會面中,Barzani與克里對話的第一句就是:

我們正在面對新的現實和新的伊拉克。

此前,他曾指責伊拉克總理馬利基“錯誤的政策”導致了今時的暴力,並要求馬利基下臺;他還表示,想象伊拉克繼續統一“很困難”。

在接受CNN采訪時,Barzani威脅將舉行獨立公投,還表示是時候讓庫爾德人決定自己的命運了。

上周,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表示已決定放棄尋求連任,稱將支持總統Masoum指派的人選阿巴迪任新總理,維護伊拉克統一和穩定,並結束政治僵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54

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沒必要刺激房地產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80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近日稱,沒有出臺針對國內房地產市場和其他經濟領域重大刺激的必要。房地產市場等經濟領域當前“仍然穩定”。

本周五接受路透采訪時,朱光耀一方面承認中國樓市下滑,一方面表示這不應視為問題,下滑時因為之前房價過高,應允許市場力量發揮作用。他說:

“我們密切關註,但是要讓市場來發揮作用。我們有足夠多的宏觀經濟管理工具,但是目前在采取任何重大刺激計劃方面仍非常謹慎。”

“這不僅是指房地產市場,而是整體經濟,不需要重大刺激計劃,我們必須讓市場來發揮作用。”

而在朱光耀發表上述言論約十天以前,中國政府已經出臺強有力的房地產市場刺激政策。

9月30日,中國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不但再次推出2008年救市時使用的三折首付、七折利率優惠,而且兌現了關於首套房“認房不認貸”傳聞,限貸標準正式松動。

這意味著,除了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在全國所有城市購買二套或者二套以上的住房,都有可能享受首套房貸的三折首付和七折利率優惠。

執行方面,中國央行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發行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發行期限較長的專項金融債券等多種措施籌資,還要求擴大市場化融資渠道,積極開展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試點。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此後評論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最具力度的救市政策,利好地產,利好經濟。但由於執行上具體由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風險情況自主確定,目前銀行負債端成本仍然較高,後續實施效果有待觀察。

本周五,在被問及是否擔憂中資銀行可能易受房地產市場下滑沖擊時,朱光耀稱,在認真地監控銀行領域,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僅為1%左右,銀行方面也有“大規模資本緩沖”。

除了放松限購,中國央行近來也對銀行放開了開發貸的限制。

兩天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經濟觀察報》消息稱,各大商業銀行開發貸占貸款總額比例不得超過10%的限制已經松動。央行把開發貸授信總量權限下放到各大行總部,銀行能自由調節開發貸總量,並可重啟新增開發貸審批,不像過去那樣自發停貸。

央行此舉響應了眾多房企在高庫存當頭、資金回籠乏力之際對解禁開發貸的渴望。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指標全線下滑:

1-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較1-7月回落0.5%;

1-8月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10.5%;

1-8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8.3%和8.9%;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7月末增加930萬平方米,增至56160萬平方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房地產市場,房地產投資,中國

房地產市場,房價,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