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部屬捧場冷笑話 絕不是好事

2012-05-28  TCW




贏得高位能換得許多報酬,角落辦公室是其中之一,但這也可能是個陷阱。

許多執行長都會說:為了了解員工的想法,經理人必須離開辦公室四處走動,所以你待在角落辦公室內的時間要越少越好。經理人必須四處走動,才能發現員工對公司以及領導人的看法。

不定期現身在公司各處

《公司治理》作者米諾(Nell Minow)所說,當她搬進某間角落辦公室時,她的事業夥伴鮑伯.蒙克斯(Bob Monks)曾給了她一項忠告:「留意你說的笑話,因為部屬連冷笑話都會埋單,你在組織裡爬得越高,員工就越來越難對你坦誠。」

千禧製藥(Millennium)執行長丹瑟(Deborah Dunsire) 說,走動管理是必要的,她說:「我會排定時間,前往不同的大樓,在各個辦公室走動。我多半會問他們:『你現在在做什麼?你覺得公司裡什麼事最令人興奮?我 們還可以改善哪些地方?』如果你不這樣做,就很容易走入象牙塔,因為,執行長所得到的資訊幾乎都經過處理和過濾,如果你沒有成立討論區,聽聽員工真正的想 法,那麼你對組織內部的了解,和實際情況會有很大的落差。」

梅西百貨(Macy's)執行長朗格倫(Terry Lundgren)喜歡突然造訪全國各分店,雖然他出現時,總是造成員工一陣驚訝,但他說這些經驗很寶貴。

朗格倫說:「到分店走動,比光坐在辦公桌電腦前或到紐約參加大型會議所學到的還要多,因為我所看到的,正是我們的顧客所看到的,而且員工並不知道我要到訪,也無法預作準備。我花在分店的時間,可能比大多數執行長都多。」

離職員工是可靠消息來源

eBay執行長杜納霍(John Donahoe)發現,即將離職的人是可靠的消息來源,可以告訴他關於公司運作的一些問題。

杜納霍說:「我嘗試和不同層級的員工談話,每當有高階主管或是中階人員離職,我常會跑去跟他們說:『你要不要寄電子郵件給我,或是跟我聚一聚,我想聽聽, 公司發生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你認為我應該知道、但我可能一無所悉的事。』其次我會問:『如果你是我,你會採取和我不同的做法嗎?』我發現,當人們要離職時 會極為坦白,因為已經沒有包袱了。事實上,我從中得到一些非常好的建議,而且這些建議沒有包上糖衣,很直接。」

職涯教育公司執行長麥卡洛(Gary McCullough)發現,除了走動管理,電子郵件是蒐集員工意見的好工具。他說:「當你待在公司總部時,所得到的資訊不一定是正確,因為它已經被層層 過濾。所以我會四處走動並問問題,也會至少每季或是更頻繁的發送電子郵件給所有員工,協助他們了解公司業績如何,問題是什麼,優先考量是什麼。一開始只有 五十位員工會回應我,但現在有時多達兩百或三百位。我會盡力在幾天內回覆每一封電子郵件,我對每一個意見都相當尊重,也讓這些人匿名。」

「我也會問一些問題,員工會提供我建議,我總是說:『謝謝你的意見。』而且我從不讓對方陷入洩密的麻煩。我感到高興的是,員工非常相信我,覺得我有接受意見的雅量。」

直接問部屬對你的評語

想要知道員工對你的表現有何看法?有時候,你必須做的,就只是問問題。

雅虎前執行長巴茲(Carol Bartz)說:「我問簡單的問題,例如『我做得如何?我應該怎麼做?』起初,員工會很驚訝,也不會馬上回答,因為他們認為你只是在開玩笑,不是真心想要 知道,所以你必須繼續問下去,展現你的誠意。之後他們會改變立場,跟你說他們內心的想法。」

全球最大生物科技公司安進生技醫藥公司(Amgen)執行長凱文.夏勒(Kevin Sharer)說:「執行長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工作。如果你不建立適當的溝通機制,就無法得到真實的意見。每年,我會請人資主管對我進行評核,由我的員工寫 下評語,然後呈交給我和董事會。當然,那是讓人很不自在的流程,做為執行長,你總是希望員工說:『老闆,你今年做得很好,我們有你這種老闆真幸運。』但 是,天哪!每年他們總會提出三、四項我確實該加強的事情。所以你必須建立那種反映意見的機制。我曾經收到一項意見說,『凱文,有時你會在會議上太早下定 論,這往往會阻礙溝通。』」(本文摘錄自第十一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17

部屬篇》下班被狂cue 怎麼回老闆才放過我?

2014-09-08   TCW
 
 

 

當Line已經成為辦公室的溝通新顯學,許多上班族卻也抱怨,老闆時常用Line遙控,讓自己每天二十四小時彷彿都在上班;群組內各種亂象,更讓人壓力好大。

當面對各種因Line而來的職場溝通新情境,要如何無壓力的使用Line,讓它成為自己的職場助力,而非壓力來源,已經是現代白領的必修課題。

主管早也Line,晚也Line

老闆總是晚上也Line我、週末也Line我,該怎麼爭取私人空間?如果暗示主管,會不會黑掉?

你可以:建立彼此使用Line的默契,讓主管知道「我很盡責,但不願下班後一直工作」。

在「Line職場溝通大調查」中,有近五成的員工最討厭主管下班之後還傳Line討論工作或交辦任務。面對這種困境,許多上班族會採取先不點進對話框、只預覽訊息,利用「未讀未回」替自己爭取休息時間,雖然這樣可偷閒一時,但終究治標不治本,無法讓緊繃神經放鬆。

下班後總是將Line關靜音的「電腦人」出版社主編黃鐘毅表示,假設不是須馬上處理的事項,其實可以中性的跟主管說:「收到了,謝謝,我早上再回覆你,」讓主管知道自己接收到了訊息,並會在什麼時候處理。

如果總是任務一來,不分緩急就馬上執行,並給予答案,久而久之,主管會習慣在你下班後也交辦任務,讓自己越來越累。一○四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則提醒,主管畢竟是手握權力、並為團隊績效負責的人,應主動肩負與員工擬定Line使用公約的責任,讓自己跟部屬都清楚了解使用的分際。

搞什麼?群組同事都在拍馬屁

當同事紛紛向老闆噓寒問暖、拍馬屁;大家都爭相邀功,或互推過錯,我該不該表態?

你可以:適度表態,不要成為群組裡的黑羊。在職場裡,沉默未必是金。

Line群組中,誰發言、誰沒說話,透過文字形式,看得比實體世界還清楚。

因此,擅長職場溝通的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建議,當大家對老闆示好、甚或拍馬屁時,最好不要沉默,也跟著讚美兩句,才不會顯得格格不入,特別是群組的發起人就是主管本人的話,那通常代表主管喜歡與同事互動、喜歡被簇擁的感覺,更不能在這種時候置身事外。

同樣的,當同事爭功諉過時,若涉及自己,完全不作聲可能吃虧。但林萃芬建議,回應時應盡量以中性的語言回應,畢竟群組裡的任何對話都會留下紀錄,雖然自己是只對群組成員發言,但事後這些字句,很可能被群組中的某個人再轉貼給別人,容易被斷章取義,因此回應時應該謹慎,不要有太多情緒性用詞。

主管發火,公開「修理」我

當在群組中被主管罵的時候,我該馬上致電道歉,還是先用Line回應,或者私訊回覆?

你可以:最好的選擇,是簡單道歉止血,把戰場轉移到線下世界。

根據研究,溝通時,非語言的訊息傳遞其實比語言更重要。因此,Line雖然即時,但卻缺乏了表情、肢體與聲調,其實不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晉麗明建議,在Line上,只要簡單的跟老闆表達歉意就好,更詳細的解釋或是道歉,最好透過電話或當面溝通,把戰場轉到線下世界,對自己較有利。

如果面對同事在群組內遭到主管指責,也是持同樣原則,線下的溝通重於線上。林萃芬認為,最好的做法是,用電話或當面對同事表達支持,至於在群組上,頂多按個加油打氣的貼圖就可以,不需要說太多,免得主管棒打出頭鳥,自己也受累。

好想低調退出無聊群組

群組跟我關聯不大,如果一聲不響退出會不會沒禮貌?大張旗鼓會不會被認為多此一舉?

你可以:打聲招呼,總比不說好。別讓人在背後猜疑。禮多人不怪。

晉麗明認為,與其一聲不響的退出,不如把話說清楚。他舉例,日常生活中要是參加了某一個團體,覺得沒有達到目的想退出,就直接不告而別,大家難免會猜忌,是因為與某人交惡嗎?還是團隊的運作太差?

Line的群組其實就是把現實世界的團體搬到手機裡。晉麗明認為,與其讓人在背後猜,不如先告知群組負責人,然後在退出前,簡單向群組成員說明。但他提醒,要是群組的領導者,很明顯是作風強勢的主管,那最好還是忍耐一下,不要隨便退出,免得印象分數被扣分。

不得已要用Line請假

用Line請假,是職場禁忌嗎?有沒有方法讓用Line請假變合理,不被主管扣分?

你可以:用誠意,補手續、完成工作交接。關鍵其實在於表達尊重,不在告知的工具。

用Line請假是職場禁忌嗎?數字告訴你:未必如此。根據「Line職場溝通大調查」,其實只有近三分之一主管不能接受員工用Line請假。

每天工作都會用到Line的Paganini Plus總經理陳禾穎認為,其實主管在意的是,員工告知請假後,後續有沒有安排好同事代班,同時按正常流程補手續,讓主管感覺自己被尊重,而非隨意敷衍。

啊!誤傳抱怨訊息給主管

傳給朋友或情人的簡訊誤傳工作群組,甚至誤把抱怨工作訊息給主管,怎麼處理不尷尬?

你可以:乘機檢視,自己用Line習慣是否輕浮。

聯絡公事時,你的Line,其實就是線下辦公室的延伸。誤傳訊息給主管,當然得誠心道歉,但更該檢討,自己用數位工具的態度是否太輕佻。

例如,你是否常發送訊息不經大腦,或你Line上的群組與聯絡人已多到你認不得誰是誰?除了可以善用Line內建的「我的最愛」功能,以及更改聯絡人清單內的好友名稱,幫助記憶,整理排序,更該改正自己平常說話太不小心的習慣。

【延伸閱讀】這樣巧妙回文,麻煩事不會找上你

■4要

●1.下班後被Line任務,中性告知:收到,加上預計完成時間

●2.對同事明示、主管暗示,訂出使用Line的公約

●3.要適度從眾發言,避免在群組中成為格格不入的黑羊

●4.用Line請假,重點完成程序與表示誠意

■4不要

●1.用Line溝通,清楚第一,不要讓句子太破碎

●2.發言別太情緒化,你說的每一句都記在他人手機

●3.不要默默退出群組,打聲招呼,禮多人不怪

●4.Line的禮節等同真實世界,輕佻、裝熟都不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57

施振榮的老部屬、杜書伍的老同學 張光瑤豁出去 林佳龍副手 卸下科技光環走入政治

2014-12-22  TWM

 

新當選的台中市市長林佳龍延攬光纖電腦科技董事長張光瑤為副市長,張光瑤把企業提早交班獨子,還把獨立董事等職務辭光。捨企業而就政治,他說:「除了挺林佳龍,我也想知道為什麼台上的人總是做不好?那我就跳上去做。」

撰文‧林麗娟

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張光瑤握著手機,電話接個不停。早年的老闆、宏碁榮譽董事長施振榮打電話來恭賀,他鼓勵說:「科技人從政,會比較務實與了解台灣產業面問題。」而逮到空檔換他撥電話出去時,卻是堅辭已擔任多年的上市公司啟碁科技獨立董事等職務:「實在抱歉啊!開始當公務員,所有涉及利益的職務都不准保留。」放下手機,平日總笑容朗朗的他難得皺了皺眉頭:「被老婆罵到臭頭,到底我在搞什麼?當然,最後她還是支持我的。」他正色地說,除了道賀的人外,也有少部分人乾脆直接問:「你到底在想什麼?連自己創辦了三十年的公司(光纖電腦科技)都要擺到一邊嗎?」出身宏碁 與科技大老交好張光瑤說,當副市長哪有民間企業賺錢,這些疑問當然不奇怪,但他認為:「公司業務很穩定,接下來幾年會怎樣,不就是一直這樣嘛!但我從政會怎樣?我想把握這個機會放手一搏。台上的人為什麼總是被罵、被鞋K?難道無法做到不要被罵嗎?好,那我來做。」近日成為媒體焦點的「勇伯」張光瑤,今年六十三歲,畢業於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工程學系,人脈通達,同班同學有經建會前主委尹啟銘、聯強國際執行長杜書伍等人,大一時,杜書伍就睡在他的下鋪。

一九七九年,張光瑤為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拓展業務,成立宏碁台中分公司,出任業務經理,為宏碁在全台設立兩百家經銷商。他與時任研發部經理的施崇棠(華碩董事長)、分屬研發與業務部的李焜耀(友達光電董事長)、蔡國智(力晶副董事長)共事,感情深厚,後來都自行創業。張光瑤為這些好友創設交大中部校友會、宏碁「惜緣會」,而這些大老對他進軍政壇,均表樂觀。

張光瑤所精通的PC電路板設計製造,專攻成型環節,是相當冷門的,「量不大、大廠不做,我就把它做到最精良。」光纖電腦科技已是台灣此一領域數一數二的企業,年營業額近十億元,兩岸PC板大廠旭軟、歐菲光、鈞泰都是他的客戶。儘管中小企業的環境艱難,但張光瑤說,他喜愛看書,「天下無難事,因此我不抱怨,了不起夜以繼日地求突破。」力挺十年 爽快答應林佳龍談起與林佳龍的淵源,張光瑤表示:「二○○四年,林佳龍是總統陳水扁的新聞局長,次年阿扁總統讓他來台中選市長時,林佳龍就找上我,因為我是阿扁之友會的第二任會長,從那時起就挺林佳龍十年,需要出錢出力,我就幫他找資源,從來沒有說過No。」四年前,當林佳龍把選市長的機會讓給蘇嘉全時,張光瑤鼓勵他一定要先選立委,沒經過選舉的洗禮,蹲低了還是跳不起來。「他聽了我的建議,立委做得很出色,這回選市長,果然大勝。」「林佳龍是有做足準備的人,對於市政思考得很周密,例如他說都市計畫不該一直賣土地、炒地皮,肥了建商,讓大家買不起房子,他想蓋國宅。我很贊同這位小我十三歲的年輕人。」張光瑤回憶,林佳龍在公布「龍團隊」三位副市長前幾天,致電徵詢他的同意:「『我需要大哥的幫忙,你就負責工商產業方面。』我想我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的任期十二月底屆滿,接下來可以擴大為所有的公民營工業區服務,做更多事情,就答應了。」張光瑤聳聳肩:「沒料到要辭那麼多職務,連我自己的公司也得辭,提早交班給兒子。」人在國外、接獲張光瑤來電通知「提前落跑變身副市長」的下任理事長、頂裕食品董事長楊奕焜說,台中工業區廠協會的交接雖在十二月底,但往往都到次年的一月底前才舉行典禮,「這次我『提前』接任,一定會提前趕回來籌備交接事宜。」雖然震驚,但楊奕焜也很高興:「我也是支持林佳龍的,十月十八日因劣油事件波及食物銀行物資,我還捐七千五百罐罐頭給他的大台中發展協會做善事。」跟隨張光瑤創業快三十年的老幹部、光纖電腦科技副總經理潘秋林說:「老闆有交代資深幹部要好好輔佐少主。他以後是公務員了,要簽到簽退,不一定能來公司『探班』。」活化用地 作為工商用途上任第一件事打算做什麼?張光瑤直言,過去擔任國際扶輪社三四六○地區總監,跑過九十二個分社,與其他工業區廠協會的理監事也都熟,所以會先去拜訪各個工業區,關心產業在土地取得、環保、交通等方面的問題。

三年以來,張光瑤因為台中工業區廠協會理事長之職,每三個月拜訪台中市市長胡志強溝通問題:「台中很多工業區都滿了,企業找不到土地。本來我建議應該改變都市計畫,盡可能提供工業用地,但林佳龍有另外的想法。」原來,林佳龍主張不必變更都市用地,而是將因少子化空出來的學校用地活化,像外商IKEA、迪卡儂,就是把產學用地活化出租的成功案例。「我會朝這個方向努力。」他說。

雖然已六十三歲,但張光瑤看起來活力十足。「我會拿出平日跑超級馬拉松的精神和體力來打拚;四年後再來看我,我希望你們會看到公部門績效提升,台灣的公務員不要再繼續被罵到沒半點好啦!那我也就甘願了。」點點頭,銀白頭髮、紅潤氣色的張光瑤,又接著打電話去了。

張光瑤

出生:1951年

現職:光纖電腦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經歷:大台中發展協會理事長、

啟碁科技獨立董事、

國際扶輪社3460地區總監等學歷: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工程學系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209

回應部屬剛中帶軟 收服難搞創意人職場過招》廣告龍頭 黃麗燕

2016-02-01  TWM

在李奧貝納十五年,黃麗燕一直保持工作魂上身的狀態。她從五專畢業的打字小妹,爬到外商公司的CEO,領軍一群最難搞的廣告人, 讓李奧貝納連續十年穩居台灣廣告龍頭地位,靠的就是她強勢又柔軟的溝通術。

「我可以戴上識別證嗎?」拍照之前,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CEO)黃麗燕把掛在胸前的員工證整理好,對著鏡頭微笑:「這樣我才有上工的感覺。」邊受訪,她邊瞄穿過走廊的同事,確定他們手中的早餐紙袋,是熟悉的麥當勞。

「在公司,我對員工的底線,就是不准吃競品(客戶的對手品牌)。」黃麗燕桌上擺著三星手機,家裡三輛車都是中華汽車,「招待客戶吃飯,若燒烤店沒有海尼根,我會請祕書自備過去。」「這是我強烈的價值觀,隨時把客戶擺在第一位,融入骨髓,變成信仰,他們才會把自己的不安與信任,統統交出來。」

淡定面對客戶殺價

解決他的憂慮,換取更好條件「客戶指定要去法國拍片,開出一支片子預算三百萬元;又說,既然去了一趟法國,就連拍兩支片吧。要把二個半月時間縮短到一個半月,只願意給三百五十萬元,這不合理啊。」同事氣呼呼地反映客戶殺價,黃麗燕聽完僅回:「這世界沒有合不合理的事情,只看要合誰的理。」黃麗燕提醒同事:「為什麼客戶要壓縮預算,要拍兩支片?為何時間要這麼趕?你要回頭去理解他的憂慮,他可能也是被老闆逼的?或是老闆根本不知道來龍去脈?」黃麗燕認為,「真誠比真話更重要。」爭執在「兩支片預算三百五十萬元不可能」的真話,對方無法接受,要拿出「一個半月趕工,我來克服」的真誠,雙方才可能聚焦。

她找上老闆,發現老闆在乎的是時效。最後,黃麗燕打了點折扣,以五百萬元預算,在一個半月,趕出兩支片子。「你要換位思考,先理解客戶的憂慮,並幫他解決,才能換得自己想要的條件。

黃麗燕的辦公室,常常有同事闖進來,拍桌怒吼:「老闆,我再也不要跟這個傢伙合作了!」這時候,她會抬頭看看,冷靜地回答:「嗯,我知道了。」黃麗燕淡定形容,「廣告人的性格,如虎豹般敏捷又狂烈,我常提醒生氣的同事:性情要跟得上才情,人家可能做得比你好。」在公司內部,黃麗燕鼓勵員工要把話講出來,「我最怕不願意得罪內部同事,反而願意得罪客戶,那就完蛋了。」因百花齊放的環境,衍生出跨部門爭議不斷,黃麗燕的態度是統統不介入。只要有部屬埋怨搭檔,想換人合作,黃麗燕一律都答應。

黃麗燕會回說:「你的不滿,我都相信;你的要求,我會照辦,但是你如果一直在換,表示也沒人可以跟你做,自己要很小心,換了兩三次,這裡你就待不下去了。」「只願意跟喜歡的人工作,等同待在保溫箱,一碰到外面髒空氣,穩死的。」同事聽完這席話後,大多冷靜地回去繼續工作。黃麗燕說,十五年來,摔門進來要求換夥伴的,只有二、三組。「面對衝突,是職場必修的課題,他們的問題,我無法幫忙作答,這也是幫助他們成長的必要途徑。」

砸千萬元訓練員工

點醒競爭高速,別「摔出車外」為了培養員工獨立思考又具團隊合作的精神,黃麗燕近十年來,花了上千萬元員工訓練費用。「卡內基、圓桌會議……一堆課程,我希望利用我還在外商公司的機會,把國際資源拿來培養台灣年輕人,我們不能再落後。」但是屢屢有員工向她埋怨,休假要陪家人,不想來上課。黃麗燕就回應:「未來的競爭,如同高速疾駛的車子,一定會有人被甩出車外,你一定要把手伸出來,讓我救。」上完課,黃麗燕會貼心準備巧克力與啤酒等小確幸禮物,慰勞年輕的同事,最後,她還會補上醍醐灌頂的一句:「如果你每天都指望輕鬆上班,你的人生只會慢慢退步。」

黃麗燕的神回覆

客戶機車,要求過分。

沒有不合理的要求,只看你要合誰的理。

搭檔擺爛,我要換人!

只願意跟喜歡的人合作,等同待在保溫箱內,一碰到外面髒空氣,穩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