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近10年最大保費漲價潮來襲 你一定要懂的事 買對不買貴 保單加減大作戰


2012-4-16  TWM




不只油價上漲,今年7月後,新買的保單保費也要變貴了!

全台30萬名壽險大軍全面出動,一定要在上半年做足業績。

面對業務員的行銷話術,你「hold」得住嗎?

這些漲價的保單和你有關嗎?

你又怎麼從這波漲價浪潮中買到便宜、同時一次做足所有保障?

製作人.楊紹華、劉俞青 撰文.許瀞文 研究員.辛曉昀這是一場某家保險公司的壽險業務員例行晨會,過去會議中不時有人睡眼惺忪、打呵欠,但這三個月來氣氛不同以往。

原本精神不濟的業務員,最近每天早上活力充沛,個個處於備戰狀態,通訊處業績看板上的數字每天不斷刷新紀錄,「我們只有半年時間,半年內要做到去年七成的 業績,不然下半年就不用玩了!」主管站在台上大聲地對著底下業務員說,雙眼炯炯有神。

再把場景拉到台北市某家咖啡廳,在昏暗的燈光下,一位壽險業務員正在賣力行銷,「你看,報紙都寫了,今年七月以後健康險保費會漲三成。」他從公事包裡拿出 一份影印的資料,今年三月六日《經濟日報》理財版頭條新聞,內容寫到「新生命表七月上路,保費看漲三成」。

他認真地對著眼前的客戶說,「七月開始,不管你向誰買保險,保費都會比現在貴上一成以上,我強烈建議,趁著還沒漲價之前,快把這份保單買起來。」「還有, 十年以下躉繳的養老險、終身還本的壽險,七月後也要調漲了,至少漲兩成,如果你有預算,要不要趁現在也買?」業務員並沒有亂說,今年七月,堪稱台灣保險史 上範圍最廣的一次保單調價潮即將來臨。一位不願具名的壽險業者表示:「除了意外險、旅遊平安險沒動到,幾乎九成的保單價格都要調整,肯定會漲價的包括儲 蓄、還本類的短年期保單,例如七年期躉繳養老險、還本型終身壽險等;此外,也有部分保單會調降價格。」挾著這股保單漲價風,全台壽險業三十萬大軍已經啟 動,手中客戶不分新舊,都是「一個不能少」的銷售對象。未來三個月,你該怎麼判斷保單加減之道?哪些便宜絕對不該撿?又有哪些保單可以考慮趁機買齊?

為什麼保費會漲?

三大變數 醞釀保險業十年來最大漲價潮「的確,本次保費調價,可說是台灣保險業近十年來影響最廣泛的一次。」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賴清祺強調,「調降責任 準備金利率、實施第五回經驗生命表、實施第二回年金表,這三大動作,都會牽動保費的計算基礎,三大基礎同步調整,印象中這是過去從未見過的。」而這三道關 卡對保費有什麼影響?首先,「責任準備金利率」決定了保險公司必須提撥多少錢作為保單的理賠準備金,利率愈低,保險公司要提撥的錢愈多,營運成本愈高,所 以,保費也會因此變貴。

其次,「經驗生命表」的意義是精算「台灣人的死亡率」,死亡率愈低、壽命愈長,對保險公司的不利之處是「活到老、領到老」類型的保單支出會愈高;「人的餘 命增加,『照顧生存需求』的險種會變貴。」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助理教授彭金隆表示。例如醫療、癌症、重大疾病、長期看護、還本型商品等,都屬於「照顧生 存需求」的保險。

相對的,「過世才理賠」的險種,則因為國人餘命增長,保險公司理賠的時間可以向後遞延,有更多的時間運用資金為保險公司賺取利潤,因此,保單價格將因為壽 命延長而變便宜。如終身壽險、定期壽險等。

今年七月起,即將實施「第五回經驗生命表」,彭金隆表示,第四回經驗生命表實施是○四年,當時將國人的平均餘命定為七十歲,但在醫學進步下,人的壽命逐漸 增長,舊的生命表已經不合現狀,今年七月實施的第五回經驗生命表,則將人的平均餘命由七十歲延長到八十歲。

賴清祺補充,第五回和第四回生命表的不同處,還包括國人平均死亡率調降三成,稚齡及青少年死亡率降幅更達到五成。死亡率下降、壽命延長,代表「生存險」將 普遍調漲,而「死亡險」則有調降空間。

最後,七月起也將實施「第二回年金生命表」,調降的也是死亡率,現在壽險業所適用的年金表,從一九九七年實行到現在,已經十五年了,更不合現狀,會衝擊的 是即期年金(一次繳清,第二年開始領年金)、利變年金(可領回的金額隨著利率變動而有不同的年金金額)等保單。

為何三大變數會一同實施?壽險業者解讀,為減緩調降利率帶來的漲保費衝擊,同步將第五回經驗生命表、第二回年金生命表一同計算,讓有些險種漲、有些險種 跌,才不會讓人感覺「什麼都在漲。」事實上,三大保費基礎同時調整的消息早在去年底公布,其影響效應也已在市場上展開,目前已有超過十張「生存險」保單在 今年第一季宣告停售,據業者透露,原因就是「先下架,等可以名正言順漲價之後再出來賣」;另一方面,在強力促銷之下,前五大壽險公司包含富邦、國泰、南 山、新光、中壽,今年前兩個月的新契約保費和去年同期相比,皆有兩位數的成長。

抗漲行動方案一:

年輕人別因買生存險而讓生活過不下去不過,在保險專家的眼中,這一波保費調漲的主角──「生存險」,對多數國人來說,卻是「最不需要搶買」的險種。

「這類保單,往往一年要繳十幾萬元的高保費,但提供的保障相對較低,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一旦買了,很可能打亂你未來好幾年的財務規畫。」宏觀財務顧問總 經理邱正弘指出,「買保險是需要或不需要,不是害怕漲價就去搶購,如果真的不需要,未來三個月請你一定要hold(把持)住。」邱正宏的說法,不乏真實案 例。

「我是一個兼職魔術師,但我不能變出錢來;反而,我的錢被保險業務員變不見了。」陳俊廷(化名)苦笑著說。

現年二十八歲的他,白天當攝影師,晚上兼差做魔術教學,約莫三年前,父母相繼離世,留下一千萬元現金和一戶沒貸款的房子,他原以為能過著衣食無虞的生活, 但買錯保單卻讓他差點周轉不靈,要不是及時踩煞車,將許多保單減額繳清及解約,現在恐怕要舉債才能養得起那些保單。

「我爸媽離開後,好心的親戚為了幫我守住遺產,這三年來陸續建議我買了超過十張的還本型儲蓄險、躉繳養老險、複利增額終身壽險等保單,說以後可以靠保單養 我。」其中,包括儲蓄險、養老險,都是典型的「生存險」,而複利增額終身壽險,則可歸類為「儲蓄型的壽險」。

陳俊廷說,因為保費直接從銀行帳戶扣款,剛開始沒什麼感覺,直到去年他想要買車,也想投資股票和基金,才驚覺不對勁,「我發現原本一千萬元的銀行存款,在 短短三年已剩下不到一百萬元。」他仔細拿存摺對帳,這才發現,「我一年要繳二百萬元的保費,我一個月才賺五萬元,眼看存款已不夠繳來年的保單,更遑論是買 車、投資,甚至連生活也要有問題了。」陳俊廷說。

逼不得已,他只好找上當保險業務員的朋友幫他檢視保單,「我親戚沒騙我,那些保單在我繳費期滿後真的能養我,但我現在已經快過不下去了,哪能撐到那時 候。」陳俊廷無奈地說。

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將一張十年期、一張十五年期的複利增額壽險保單做減額繳清(不用繼續繳款,將保額降低,保障期間不變),儲蓄險保單解約,才紓解了自己 財務上的困境,「但我三年來繳了快三百萬元的保費,只拿回五成,大概一五○萬元,我想,就算買股票遇上金融海嘯,也不會比這樣的結果更慘吧!」為降低損 失,他手上留下終身壽險,以及再撐三年就能還本的躉繳型養老險保單,雖然一年還是要繳三十六萬元的保費,但在如願買車之後,手頭上至少還有大約二百萬元的 存款,「過去繳的保費一去不復返,當然會心痛,但總要設下止血點,不能讓爸媽留給我的遺產付諸流水吧。」保險是存錢工具?

首年解約僅拿回五成 資金完全被卡死讓陳俊廷財務規畫一度陷入困境的儲蓄險、養老險,都是屬於「照顧生存需求」的險種,也就是極有可能在今年七月調漲價格、已成為目前壽險業務 員強力「催促搶購」的險種。

必須注意的是,「終身壽險」雖然是「死後才賠」,本質上屬於「死亡險」,但因為國內許多終身壽險都在保單設計上加入了「還本」的功能,因此在本質上反倒更 像是「生存險」,同樣會因為國人餘命延長而漲價,並且成為近期壽險業務員的促銷主力之一。

「那兩張還本型的終身壽險保單簡直就是我的惡夢!」現年三十七歲、在銀行擔任企畫工作的簡恩庭(化名)無奈地說,一九九三年從高職畢業的她就到銀行工 作,○二年動了買房的念頭後,計算自己身上積蓄才驚覺:「身邊存款少得可憐,這幾年來賺得多也花得多,戶頭裡的存款三年來增加極少。」但她沒有想到,為了 一個簡單的存錢念頭,讓她往後的生活陷入愁雲慘霧。

原來,簡恩庭為了能達到「強迫儲蓄」的效果,一口氣買下兩張還本型終身壽險,年繳將近十三萬元,「但當時我的年薪不過七十萬元,繳到第二年我就後悔了。」 她說。

想在銀行升職,學歷是基本門檻,只有高職畢業的她,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升官,她開始有了進修的念頭,「我好掙扎,高學費再加上十三萬元的保費,我該怎樣過日 子?」回憶起當時擔憂的心情,簡恩庭再度用力地說:「這兩張保單真是我的惡夢。」為了一圓讀書夢,她本想把兩張保單解約,但這才知道,此時解約只能拿回六 成本金,約十五萬元,等於有一年的保費白白送給保險公司,「我捨不得,但又擠不出多餘的錢,從第三年開始,我用保單貸款繳保費,一拿到年終獎金立刻去還 清。」簡恩庭說。

她花了六十萬元學費,才拿到大學及EMBA的文憑,「那幾年我根本不敢花錢,有時午餐一個麵包就打發了,能走路決不坐車,要花錢的社交活動也不敢參加,時 時刻刻都想著要把錢省下繳保費。」直到○八年,她和男友結婚、買新房子,頭期款、裝潢讓她完全軋不過來,「我忍痛把保單解約,六年繳了七十六萬元保費,解 約拿回四十六萬元,要不是中間有還本十二萬元,損失更大。」「我老公後來知道我買保險買到賠錢,不知罵了我多少次。」簡恩庭苦笑著說,面對這次儲蓄險的漲 價潮,「我絕對不會心動,一點都不會心動!」這次要大漲價的險種,對要養家、收入不多的年輕人來說,確實負擔很沉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最需要照顧的對 象應該是『父母』,要擔心的應該是『一旦自己出了意外,父母的未來怎麼辦』,至於存錢,很重要,但在財務基礎還不穩健的前提下,應該用門檻更低、變現性更 靈活,也更有效率的儲蓄方式。」邱正弘說,把保險當作存錢工具,對多數年輕人來說都是大忌,「翻開所有儲蓄、還本型的保單條款,在第一年解約,只能拿回本 金的五成,想要買房、深造,甚至結婚生子,資金很有可能都因此被卡得死死的。」邱正弘強調。

當然,只有「不適合」的保險,沒有「不好」的保險,雖然年輕人不適合搶買生存險,但對於部分族群來說,的確可以利用漲價前的最後階段,考慮適度增加一些即 將漲價的險種。「如果你計畫在未來的五至十年退休,或者最近剛領一筆退休金,確實可以在衡量自己的財務狀況後,考慮增加一些年金險或養老險。」財金智慧教 育推廣協會理事周杏娟說。

抗漲行動方案二:

計畫退休、高資產族群可買年金險周杏娟表示,身邊若有領了一筆退休金的親戚來詢問她退休理財規畫,她通常都會建議買年金險,「剛領到一筆二三百萬元的退休 金,總有親友來借,比起一點一滴被吞噬光,用年金險來照顧你晚年生活,至少是個保障。」周杏娟強調。

年金險通常屬於躉繳性質,一次繳清之後,能在不久的將來陸續領取年金。對於手中已有閒錢,且即將退休的族群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等太久就能開始領年 金,而且不怕手中的錢在這幾年變不見」。

「退休後我媽媽靠著年金險照顧她,她去過的國家比我還多,今年還想招待我們三姊妹到歐洲。」磊山保經首席顧問李佳蓉提到自己媽媽的故事,臉上堆滿笑容。

李佳蓉的母親是聾啞人士,在聾啞學校教了三十九年的裁縫後,一九九二年退休,「那時銀行的利率有八%,很多人都選擇領一筆退休金,我媽也不例外,她好像領 了二百多萬元吧。」李佳蓉說。

孝順的李佳蓉從媽媽退休後,每個月固定匯款三萬元作為媽媽的生活費,照理說,二百萬元的退休金加上每月三萬元的零用錢,李媽媽的退休生活應該相當優渥,但 李佳蓉突然發現,媽媽的皮夾中往往只有不到兩百元,而且每次外出也不太敢花錢。

在追問下才知道,原來二百多萬元退休金在三年內被親友一點一滴借光,「至於我,因為太忙碌,有時沒注意到匯款時間,有時早匯、有時晚匯,讓她充滿不安全 感。」李佳蓉本想一次給媽媽大筆存款,讓她隨時自由領取,但害怕媽媽的存款再次被人借光。

九六年,李佳蓉決定一次解決問題,方法是利用「即期年金險」,一次繳清四百多萬元,就能每個月固定領取三萬元年金,直到往生。「我想辦法湊了四百多萬元去 買,受益人填媽媽,過了半年,她看到錢都定期匯入,才開始會用錢,享受她的退休生活。」直到現在,李佳蓉的母親已經八十二歲,十六年來總共領了五百多萬元 的年金,早就超過了當初所繳的四百多萬元保費。李媽媽每個月都將年金存下一半,累積到一定金額後再出國旅遊,「打拚一輩子,臉上不該有擔心錢的憂慮、驚恐 表情,對於害怕錢不見、即將退休的族群來說,年金險真的能照顧你的退休生活。」李佳蓉以自己的經驗如此表示。

整體來說,對於即將調漲的「生存險」,如果你還在「奠定財務基礎」的階段,面對業務員的促銷話術必須hold住,避免未來的人生財務規畫被一張保單卡死; 而若你手中有足夠的閒錢,也準備在未來五到十年退休,那麼,就可考慮趁此時機購買養老險、年金險。

抗漲行動方案三:

可解約終身壽險 買較便宜定期壽險而除了上述兩大準則,對於一般民眾來說,這波保單調價潮也有意義:由於「死亡險」的價格可望在七月之後調降,因此,如果現在的處境是「身 故保障不足,但又已無力付出更多保費」,那麼,七月之後,或可考慮把部分保單解約,將多出來的資金購買變便宜的定期壽險,一舉補足身故保障。

解約,一向是保險的大忌,但在定期壽險價格調降後,這個禁忌卻不見得牢不可破。事實上,不少保險專家也正準備將部分保單解約,利用更便宜的定期壽險,為自 己的家庭打造更完美的保障。

「最近,我也接到我壽險顧問的電話。」金管會保險局前局長、現任凱基證券董事長魏寶生說。但在他研究計算之後,並不打算搶買即將漲價的險種,「相反的,我 正考慮調降終身壽險的額度,將保單的解約金去買定期壽險,把缺口一次補足。我想,今年七月以後是個好時機。」魏寶生說。

在魏寶生的觀念中,保險是用來照顧你心裡最擔心的人、承擔你無法負荷的風險。對他來說,太太沒工作、兩個女兒年紀還小,「萬一我離開,我愛的三個女人還能 維持現在的生活水準嗎?」魏寶生說,他買保險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在女兒獨立之前,讓三個最愛的女人不會因為自己的任何意外而受到影響。

目前,魏寶生的壽險已經有二千萬元的保障,但他仍嫌不足,「前幾年剛買了新房子,還有房貸要繳,再加上女兒的教育費,缺口還有一千萬元。」魏寶生說,七月 後,定期壽險的保費下降,對他補足保障相當有利,因為他最擔心的是「女兒尚未長大、獨立之前的家庭財務狀況」,而用定期壽險許家庭一個未來十年或二十年的 財務保護傘,成本不高,且已足夠。

邱正弘強烈建議,最近兩年因為買了終身壽險保單而嫌保費太貴的保戶,不妨趁機精算一下,若是將終身壽險保單降低保額,並將解約金買定期壽險,或許直接的損 失相對有限,也能真正把錢花在刀口上。

「買保險不是銀貨兩訖,你往後十年、二十年都與這張保單脫不了關係。」彭金隆嚴肅地說,在買之前一定要考慮自己需不需要這張保單,「就像百貨公司周年慶, 你是因為便宜去買?還是因為真的有需要去買?」「保險真正的意義是要照顧你所愛的家人。」邱正弘說,必須要深刻了解保險的真義,懂得它在哪時能幫上你的 忙,而不是一味因為漲價、跌價去買,到最後變成了保單的奴隸,得不償失。

將調漲的保險有哪些?

類別 險種 漲價主因 可能漲幅

險 即期年金 死亡率下降 7%~20% 壽 險 儲蓄型終身壽險(10年期以內) 利率調降 約5%

養老險(10年期以內)

美元保單 10%以上

險 終身醫療險 死亡率下降 10%~30%

防癌險

重大疾病險

長期看護險

定期醫療險(實支實付,只保障到75歲) 疾病變多、醫療行為增加 5%~10%將調降的保險有哪些?

類別 險種 漲價主因 可能降幅壽 險 保障型終身壽險 死亡率下降 5%~10%

定期壽險

保費調整在即

如何加減你的保單?

我擔心父母的未來

擔心自己身故造成父母無依,應該加重意外險及壽險。而此波調漲主要範圍在於年金、儲蓄、養老等,此類保單費用較貴,且身故給付較少,對於收入有限的年輕人 來說,不該搶買,否則不但容易卡死未來財務規畫,一旦發生意外,也不足以照顧父母生活。

我擔心自己的退休

用保險存錢的最大壞處是「變現性低」,但對於已有財富基礎的人來說,變現性低反倒是「避免讓錢變不見」的好處,7月起,即期年金和利變型年金恐將調漲,若 有閒錢,且在未來5到10年有退休打算,可考慮購買相關保單。

我擔心子女的成長

用定期壽險補足缺口。先釐清自己定期壽險的保額是多少,計算房貸、生活費、子女教育費等風險缺口,今年7月之後,定期壽險可能會降價,屆時可購買長年期的 定期壽險,為未來10年家庭生活費用做足準備。

我擔心自己生重病

包括終身醫療、癌症、重大疾病、長期看護及定期醫療等險種,7月起也有調漲可能;但在健康險的規畫原則中,優先要準備妥當的是基本定期醫療險,若認為醫療 險不足,可在漲價前用漲幅較小的定期醫療險補足。

當你不在了 家人需要多少錢?── 保險缺口試算表現金需求 金額 可能短少的生活費 金額 已有準備 金額房屋貸款餘額 a 家庭每月基本生活費×12 g 社會保險保障金額 j 一年的租屋費用×租用年數 b 配偶的年收入 h 商業保險保障額度 k 教育費用×小孩數 c 其他年收入 i 銀行存款 l 喪葬費用 d 投資金額 m

尚未清償借款 e

應急準備 f

a+b+c+d+e+f A (g--h--i)×生活費準備年數 B j+k+l+m C A+B--C = D即家庭保障不足金額(若D為負數,代表目前沒有保險缺口)

責任準備金

保險公司在向保戶收取保費後,為能在將來履行保險金給付的責任,會提撥一定的金額做責任準備金,主要是用來理賠。

生命表

是經由個別年齡的死亡資料,計算出「死亡率」、「生存機率」及「平均餘命」等生命相關的統計表;經驗生命表今年7月開始實施第5回,平均每10年更新一 次,每一次更新會影響壽險、醫療險的費率;年金生命表則用來計算年金險的費率,每一回更新會影響即期年金、利變年金等險種。

3大保險專家

教你聰明買保單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助理教授 彭金隆

只保無法負擔的風險

保險的意義在於發生意外時,能降低經濟上的衝擊,只要投保自己沒辦法負擔的風險就好。以車子來說,當車齡已經到第三年,我就不會再去投保昂貴的車體險,但 我會加高第三人責任險的保障,額度到上千萬元,避免撞到人付不出高額賠償金。

宏觀財務顧問總經理 邱正弘

用「對、夠、好」

三原則判斷

第一先判斷方向對不對,你希望買的保單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保障;第二考慮這份保障是不是足夠?最後再想這份保單是不是夠好,有沒有其他更好的。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 賴清祺

真的有需要再買

不管保費漲價還是降價,只要把握一個原則:有需要才買。就算漲價,如果有需要也要買,買了一堆沒用放在家裡就是浪費。保險會和你人生財務牽扯10年、20 年以上,絕對是有需要才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39

《商圈生態》網路大軍進逼、業者亂喊價 想買對3C通訊商品 先搞懂三大門道

2014-12-08  TWM
 

走過一頁風華,光華商圈無疑是整個台灣資訊、通訊市場的縮影,這裡的商家,必須對抗網路大軍的步步進逼,還得力抗各種遊走法律邊緣的競爭手法,至於消費者要如何買到好商品,不妨先看懂商圈生態。

撰文‧劉俞青

無論是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或是學生、上班族人手一台的筆電,3C通訊市場早已是殺價血流成河的紅海市場,而光華商圈這個一級戰區,無疑就是整個市場的縮影;想在這裡殺出一條血路,除了身懷絕技的銷售力,還得先搞清楚藏在經銷產業上下游中的魔鬼。

透視開店策略

一人分飾多角,走到哪都同一位老闆走在光華商圈一帶,如果想買一支手機或筆電,難免比價一番,從這家店逛到下一家店,比來比去,咦?竟然都是同一位老闆。

原來,為了爭取更多客人的青睞,許多商圈老闆在這裡「一人分飾多角」,根據八德商圈協會統計,八德路、新生北路一帶的電子產品商店有二百六十多家,但總共只有七十多位會員,等於平均一位老闆在這裡擁有三.五家店。

比起「蔡家國際」毫不遜色、也在光華商圈一帶開了六家店的「華克電腦」大股東蔡淑貞坦言,華克電腦在此開的每家店同質性都很高,以販售華碩、戴爾的筆電、桌上型電腦為主,這種開店策略無非就是希望比照「7-ELEVEn」模式,讓消費者走進每一家店,「其實都是走進『華克電腦』」。

在這個「隔壁就賣得比你便宜五百元」的殺戮市場,「表面上比價格,但其實骨子裡真正比的是服務,」蔡淑貞一語道出勝出關鍵。

而這個答案,和蔡家國際不謀而合。例如蔡家國際開出hTC的維修中心,提供「現場維修服務」,是hTC在大台北唯二的維修點,另一家則由宏達電自行成立;如此煞費苦心,無非是希望以一條龍式的服務在所有經銷商中勝出。

分辨虛實通路優勢

3C專業門檻高,聽產品說明再出手但即使如此,都還不能確保一定贏,因為市場早已產生重大變革,「網路」成為近年來實體店面的最大勁敵,就連蔡家國際總經理蔡若芸都坦言,「我不知道我們到底還算不算最大經銷商。」台大管理學院教授柯承恩表示,在產品同質性高、殺價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異質性的服務,往往是勝出關鍵。」但他也進一步指出,在電子商務浪潮下,與其說是光華商圈裡的店家相互競爭,不如說是實體店面與網路的通路大戰,而實體店面能夠勝出的的行銷利器,就是和客戶面對面、貼心的服務。

柯承恩分析,「3C產品有一定的專業門檻,需要更細膩的說明服務,這也是實體店面仍然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主因。」根據業者私下評估,目前以電腦為主的「資訊產品」,虛、實通路的比重大約是四比六,實體通路其實仍有強勁的競爭力。

至於目前台灣的手機通訊市場,使用電信系統商「手機搭配門號方案」的綁約產品約占七成,剩下的三成才是以單賣空機為主的零售經銷商。

避免「洗機」陷阱

手機綁約花招多,通訊費低者宜買空機在光華商圈工作七年的資深員工黃咪咪表示,電信系統商推出的各種綁約方案,常讓消費者眼花撩亂。但事實上,每個月通訊費不高的消費者,往往「買空機」才是較正確的選項。

此外,近兩年,街頭的「通訊行」林立,他們會用略低於市價的「洗機」手法搶占市場。

所謂「洗機」,就是通訊行透過人頭買下多款「門號綁手機」的產品與「空機」,相互交叉利用,最後把較便宜的手機用較貴的價格綁上門號,賣給不知情的消費者,再留下較夯的手機款。

這種「遊走法律邊緣」的方式,使許多新款手機一上市沒多久,就亂殺價格,也讓正統經銷商、甚至是品牌專賣店,面臨嚴峻的銷售挑戰。

光華商圈曾經走過台灣資訊業最風光的年代,如今,網路大軍壓境、市場競爭手法激烈,早已不若當年風華,但再壞的年代都有人成功逆襲,像「蔡家國際」蔡若芸姊弟這樣的業者,以正統的經營手法,誠摯熱情的服務,在全台的通訊經銷市場,殺出重圍,也為實體通路寫下輝煌的一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812

買對標普成份股 憑1000美元做千億富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14

美國股市,股市,標普 500,S&P 500

一枚硬幣拋246次,有多少幾率每次朝上的都是同一面?即使不確切幾率是多少億分之一,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今年246個交易日,要能每個交易日都買到當日表現最佳的標普500成分股,這種幾率比拋246次硬幣都是同一面的更低。

據FactSet數據推算,假如今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3日投入1000美元,購買當天漲幅最高的標普500成分股——代碼為DAL的達美航空股票,此後每個交易日均將前一日的本金和收益全部用來買當天表現最好的標普500成分股,到8月1日,累積投資資金就會突破1億美元。截至本月23日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年初投入1000美元的這個投資賬戶資金將增至1792.277702248億美元。

這意味著,不計交易費、稅金等支出,上述超級幸運的投資者投資1000美元今年一年可賺到1790多億美元。當然,以上只是理論上的推算。在現實交易中,如果到了後期,哪位投資者用數億美元收購某只個股勢必引起股市波動。而且,可能還沒累積到幾億美元就已經沒有足夠的個股可買,何況不會有多少公司願意被這樣“收購”。

華爾街見聞本周在2014年全球最佳與最差投資盤點中提到,繼去年大漲30%後,今年標普500指數漲約12%。如果按上述方式去年投資每個交易日表現最佳的標普500成分股,從年初第一個交易日1月2日到12月第二周結束,241個交易日內本金及累積收益將高達2639.52825441億美元,遠超今年246個交易日的累積投資所得。

以下可見,如果押中每個交易日標普500成份股,今年可以怎樣用1000美元賺到1790多億美元。

美國股市,股市,標普 500,S&P 50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34

不想被業務員推銷一堆用不到的保單? 精算師四撇步 教你買對一生的保障

2015-02-09  TWM
 
 

 

保險需求是隨著年紀而不斷改變的,保單當然也要定期檢視、調整,學者郝充仁不僅曾任職業界,本身更具備精算師資格,他把十多年來購買保險的經驗,歸納出幾個重要心得,是保險業務員不會主動告訴你的事。

撰文‧歐陽善玲

「我的第一張保單,是美國念書回來後買的,那年三十二歲,對自己的保障規畫已有一定構想,心裡也很清楚保險是怎麼回事。」今年邁入五十歲的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曾在大型壽險公司任職,且領有精算師執照,十八年前學成歸國後開始買保險,起步雖然不算早,但方法卻值得學習。

相較於一般人的保險規畫,不是過多就是不足,或買到不適合的商品,甚至缺乏整體性的思考,以致衍生出各種保險問題;對郝充仁來說,保障規畫必須視人生階段而定,年齡不同,購買保險的方式及考量重點就不一樣。

「剛回國時還沒結婚,我的保險規畫是最基本的,包括遇到重大疾病可提前給付的終身壽險、最簡單的癌症險,及額度不高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他說,當時保單條件較好,預定利率在七%左右,所有保險項目加起來,年繳保費不到三萬元,跟現在保費水準差很多。

「到大學教書後,認識了太太,因為要結婚的關係,所以又重新檢視了兩人的保單,並進行更全面性的規畫。」郝充仁回想,隨著自己步入家庭,經濟責任提高,壽險保障也要再增加,「當時加購了三十年期的定期險,意外險及癌症險;其中癌症險部分,由於醫療技術進步,給付內容愈來愈細,而先前規畫的癌症險較粗略,婚後便提高了這部分保障。這樣調整下來,年繳保費多了四萬多元。」

善用保額增加權

三到五年調整一次 抗通膨他分享,自己的保單調整要訣,就是利用結婚、生子或每三到五年,透過「保額增加權」方式,提高保障額度。「很多人都不知道保險公司有提供這項福利,這個好處在於,保戶可用原先投保年齡的保險費率,增加保額,比重新購買一張保單划算很多。」舉例來說,假設三十歲時買了一張終身壽險,保額一百萬元,到四十歲若要執行增加保額計畫,就可用三十歲時的保單預定利率、年齡條件來購買,等於是保險公司送的優惠。對已有保險、但保障還不夠的人來說,是相當好的工具。

「每三到五年,利用保額增購權增加一○%的保額,等於也解決了通膨問題,讓終身壽險保障維持一定的購買力。」郝充仁解釋。

從單身到結婚,與另一半建立家庭,再到小孩出生,郝充仁的保障額度、及保險內容,就像階梯一樣逐步攀高。「壽險部分,剛開始規畫的終身險保額約四、五百萬元,隨著家庭責任變重,我就利用定期險,及保額增加權方式提高保障。目前壽險保額約七至八百萬元,還有意外險部分,保額約二百萬元左右。現在是人生責任顛峰期,保障就要做到最高,全部加起來保障額度約一千萬元。」而醫療險部分,郝充仁的觀念是,先求有再求好。「三、四年前,健保實施DRG(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考量未來健保給付部分可能變少,所以陸續又增加了實支實付的醫療險。另外,癌症險部分,也因為醫療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而成為這幾年添購的重點。」

採取堆積木買法

一步步滿足醫療及照護需求他比喻,自己買保險就像堆積木的概念,年輕時買到的保障單位數不多、理賠項目少,算是基本配備;但隨著家庭責任加重,收入提高,他就會適時增加保額。「像我以終身壽險為本,之後陸續增加了三十年期的定期險、二十年期的意外險,不少實支實付醫療險,及理賠內容較好的癌症險。現在年繳保費約十萬元,但再過幾年,家庭經濟責任減輕,定期險及意外險保障結束,保費就可移轉到老年規畫上,像長期照護保險。」由於癌症發生機率高,罹癌患者又有年輕化趨勢,配合治療癌症的技術發展,保險給付項目增加,只要市場上推出新的癌症險商品,郝充仁就會特別有興趣了解;「癌症險向來是我增加保額的首選項目,因為這不像實支實付處理的是當下的醫療費用問題,真正大的風險,是之後醫治癌症的龐大開銷;重大疾病也是如此,所以只要制度改變,我就會增加重大疾病保障。」壽險、醫療及癌症險都已規畫妥當,今年將滿五十歲的郝充仁,現階段思考的保險重點,即是何時該出手規畫長期看護險。「在國外比較先進的國家,像日本、德國,長看險是分級式的,等級不同,照顧內容就不同,例如照護是機構式、社區式、還是居家式,都可供民眾選擇。但目前台灣還沒有相關分類,或許等商品更成熟時,就會是我下一波保單調整的重點。」

把握升息撿便宜

順便等長照險未來更成熟

他以癌症險為例,「當癌症發生時,我們會知道療程有哪些、健保補助項目、現金缺口還差多少;但是現在長期照護部分,保險商品還對應不到實際的看護服務項目,民眾很難評估到底缺口有多大。」郝充仁直言,目前長照險的認定相當繁複,除非能有一套機制,將長照範圍定義清楚,包括療程、所需費用、自付項目等等,保險公司再針對缺口部分設計商品,對保戶來說,才有足夠吸引力。

「觀望何時出手購買長照險的原因,除了未來商品設計會更加成熟之外,現在這個時間點來說,利率太低,接下來若升息,就會牽涉到責任準備金問題。」他表示,利率與保費變動敏感,之後一旦升息,便可用較低的保費購買保險商品,「我規畫五十五歲前,一定要有基本長照險,否則年紀愈大,發生機率愈高,所需金額將會相當驚人。」郝充仁以自身專業,將十多年來購買保險的經驗,歸納出幾個重要心得。他坦言,現在利率環境條件較差,相同保障額度的商品,保費可能貴了將近兩倍。他建議,預算有限的年輕人,應先買保費較便宜的定期險,並將保障期間拉長至三十年,利用相對低廉的保費,涵蓋人生責任高峰期。

保障先求有再求好

附約險、套餐式較優惠

醫療險部分,應以實支實付當作最低層的保險,有多出來的預算,再增加住院日額;再有餘力,就要購買癌症險。就一般三十歲上班族來看,這樣的保險支出可能已是極限,「罹癌年齡有逐漸下滑趨勢,記得癌症險一定要先買,費率較低;隨著年紀增長,再添購重大疾病險。」郝充仁指出,重大疾病多與心血管有關,發生在五十歲之後的機率較高,可等到收入提高後再進行規畫。

再來,進入婚姻之後,責任加重,除了考慮購買終身保險以外,還應利用定期險、意外險來加強壽險保障,或者善用保額增加權,維持終身險的購買力。

而醫療險、癌症險部分,也可依照自身能力陸續增加;從「陽春型」癌症險,變成「豪華型」。養成每三到五年檢視一次保單的習慣,才能適時補足保障缺口。

「保險商品比較重點,就是預定利率及附加費用率;有時不同繳費期別,附加費用率就不同。例如,三十年期的保費比二十年期便宜,就與附加費用有關。」郝充仁分享,還有善用附約險,也能節省不少保費開銷;或利用套餐式保險,即保險公司會推出保額較低、理賠內容簡單的壽險、意外及醫療險種,綁在一起銷售,標榜保費便宜。在先求有,再求好的保險規畫概念下,這類商品也可留意。

人生4階段 最佳保單這樣配置——精算師郝充仁的建議方案

年齡 25~35歲

特色 社會新鮮人,預算不多,身體健康狀況不錯保險目的 基本保障,家庭責任相對較輕

規畫重點

.30年期定期壽險

.意外險

.實支實付醫療險

.基本的癌症險

年齡 36~45歲

特色 結婚生子,組成家庭後經濟責任加重保險目的 房貸、車貸、日常生活開銷

規畫重點

.終身壽險

.提高定期險、意外險保額

.提高實支實付保額

.增加住院日額醫療險

.強化癌症險理賠項目

年齡 46~55歲

特色 家庭責任高峰,薪資收入也跟著提高保險目的 房貸及子女教育資金需求

規畫重點 .變額年金險

.加強癌症險

.重大疾病(終身壽險提前給付)

年齡 56歲以上

特色 財富達到顛峰,家庭責任減輕保險目的 思考退休及老後生活

規畫重點 .長期看護險

.評估保單活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67

為什麽很多人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7/1006/165460.shtml

為什麽很多人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為什麽很多人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大批優質珠寶滯銷愁壞了店主,她用了什麽辦法順利將其賣出?現代人們的消費心理是不是越來越隨意、不假思索?本文會幫你找到答案。

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來的電話。這位朋友最近開了一間出售印度珠寶的商店。她那兒剛發生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她想,作為一名心理學家,我可能能夠對這件事做出合理解釋。這是故事是關於那些難以賣掉的綠松石珠寶的。那時正值旅遊旺季,商店里顧客盈門。那些綠松石珠寶物超所值,但卻怎麽也賣不出去。為了把他們賣掉,她想了各種招。比如,把它們移到中間的展示區,以引起人們的註意,可還是不奏效。她甚至告訴營業員要大力推銷這些寶石,但仍沒有任何收效。

最後,在出城采購的頭一天晚上,她氣急敗壞地給營業員寫了張字跡潦草的紙條:“這個盒子里的每件商品,售價均乘以1/2。”希望借此能將這批討厭的珠寶賣掉,哪怕虧本也行。幾天後,當她回到商店時,不出她所料,這批寶石果然全都被賣掉了。然而,當她得知由於營業員沒有看清她潦草的字跡錯將紙條上的“1/2”看成了“2”,而以2倍的價格將全部珠寶賣掉之後,她驚呆了。

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蘭格的一個實驗證明了人類也有著與動物相似的固定行為模式。有一條著名的行為準則說的是,當我們請別人幫忙時,如果能夠講出一個理由,那我們得到別人幫助的可能性就更大。原因很簡單,人們就是喜歡為自己所做的事找一個理由。

為了驗證這一平淡無奇的事實,蘭格跑到圖書館,請排隊等候複印的人幫她一個小忙:“對不起,我有5頁紙要複印,能不能讓我先複印呀?因為我有急事。”這種“請求+原因”的方式幾乎受到了百分之百的效果,有94%的人讓她排到了前面。但她不說明理由時,效果就差多了。“對不起,我有5頁紙要複印,能不能讓我先複印呢?”當她這樣說時,只有60%的人答應了她的請求。

乍一看,這兩種請求方式最顯著的差異是第一個請求提供了額外信息“因為我有急事”。但蘭格又試了第三種請求方式,結果證明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原因不在於多說那一句話,而在於“因為”這個詞。蘭格的第三種請求方式是“對不起,我有5頁紙要複印,能不能讓我先複印呢?因為我要複印幾頁紙。”這種請求方式並沒有包括一個真正能讓人順從的理由,僅僅使用了“因為”一詞。

它沒有增加新的信息,只是重複一個明顯的事實。但這種請求方式幾乎又達到了百分之百的效果,即使沒有真正理由,也沒有新的信息來支持她的請求,還是有93%的人同意讓她排在前面。正如小火雞的“吱吱”聲能引起火雞媽媽的母性反應一樣,“因為”這個詞也激發了蘭格的實驗對象們下意識的順從反應,即使“因為”後面並沒有給出什麽令他們順從的原因。“哢噠,嘩!”磁帶自動播放了。

蘭格其他的一些發現也表明,雖然在很多情況下,人類的行為並不是機械的、也並非像播放磁帶那樣發生,但出現這種情況的頻率還是高得驚人。珠寶店里那些顧客的奇怪舉動就是一個例子。在營業員錯誤地將綠松石珠寶的價格提高了一倍之後,他們將這些珠寶一搶而空。除了使用“哢噠,嘩”這套理論外,我找不出什麽合理的理由來解釋他們的行為了。

這些顧客大多家境富裕,但對綠松石沒有什麽了解。在他們購買珠寶時,他們依靠的是“昂貴=優質”這一基本原理。因此,這些一心想買到好珠寶的度假者,在綠松石珠寶的價格被提高之後,認為這些珠寶更有價值、更值得擁有。單單一個價格就已成為質量的觸發特征。而價格的大幅提高,又導致那些註重質量的顧客購買量大幅增加。

大肆地批評那些觀光客所做的愚蠢購買決定並不難,但仔細思考過這件事之後,我們就會對此持一種寬容的態度。這些人都是在“一分錢一分貨”的告誡中長大的,而且在生活中也多次體驗到這一定律的正確性。過不了多久,他們就將這一定律轉化成“昂貴=優質”。這個公式在過去一直都很管用,因為通常來說,商品的價格都會隨價值的增加而提高,價格越貴,質量就越好。所以當他們想買質量好的綠松石珠寶,但對珠寶又沒有什麽了解時,便很自然地靠這個公式去判斷珠寶的價值。

但這些顧客可能都沒意識到,僅憑價格來判斷綠松石的價值就像是一場投機取巧的賭博。與其辛苦地去掌握判斷綠松石價值的各種知識,不如只靠一個數字,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數字通常與商品的質量有關。他們堅信,價格可以說明一切。這一次,因為有人誤將“1/2”看成了“2”,致使他們下錯了賭註。但從他們過去和未來的生活環境來看,利用這一捷徑來賭一把恐怕仍是最合理的辦法。

實際上,這種自動的、像播放磁帶一樣的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因為在很多情況下,這是最有效的行為方式。而在另外一些情況下,我們必須要這麽做。自古至今,我們生活的這個環境無疑是地球上節奏最快也最錯綜複雜的環境。為了適應這種環境,我們需要有捷徑。

我們每天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甚至每一種情況,我們都不可能事事去親自認識和分析。我們既沒有時間和精力,也沒有那個能力去這樣做。因此,我們必須要經常使用我們的磁帶、使用我們從經驗中得來的方法,按照事物的特征將其歸類。然後當某一種觸發特征出現時,我們就會不加思索地做出相應反應。

有時候,我們采取的這種模式化的行為並不適合當時的情況,因為即使是最恰當的磁帶以及最可靠的觸發特征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但我們卻甘願接受這種狀況,因為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如果沒有這些模式化的行為,我們就只能停滯不前,站在原地進行分類、評價和比較,任由我們采取行動的時間好不留情地逝去。現在種種跡象都表明,在未來我們會更加依賴這些模式化的行為。當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刺激,並且變得越來越複雜多變時,我們也會更加依賴捷徑去應付這一切。

英國著名哲學家阿爾弗雷德認為,這是現代生活不可避免的一個特質。他曾經說過:人類文明進步一個標誌,就是人們可以更頻繁地、不加思索地去采取行動。舉例來說,優惠券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消費者認為只要出示優惠券,他們就可以以優惠價購買商品。我們對優惠券讓人自動產生這種想法的了解到底有多少?一家生產汽車輪胎的公司的經歷就可以說明這一切。由於印刷錯誤,這家公司寄出去的優惠券沒能讓得到它的人省錢,但它所產生的效果與那些沒有印刷錯誤、能讓客戶真正省錢的優惠券是相同的。

這個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對我們也有極大啟發。我們希望優惠券具有雙重責任。我們不僅希望它能為我們省錢,同時還希望它能節省我們的時間以及思考如何才能做到這點所需的精力。在當今這個世界,我們需要用第一個優勢去應對財政吃緊的狀況,而要用第二個優勢去應對更為重要的腦力枯竭的狀況。

有一些人清楚地指導影響力的武器藏在哪里,而且經常熟練地駕馭這些武器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在社會上闖蕩,恨不得讓每一個人都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而且他們總是能夠如願以償。其實,他們成功的秘密就在於他們知道怎樣提出請求,知道怎樣利用身邊存在的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力的武器來武裝自己。有時候僅需要正確選擇一個詞匯可以做到這一點。但這個詞匯必須要與強大的心理學原理相關,並且能夠將自動播放的磁帶放置於我們體內。相信人們很快就知道怎樣從他人對這些原理的機械反應中撈到好處。

還記得我那位開珠寶店的朋友嗎?雖然最初的偶然事件讓她嘗到了甜頭,但她很快就學會了經常有意識地利用“昂貴=優質”這個公式。在旅遊旺季,為了盡快賣掉那些不好銷的珠寶,她采用的第一種方法就是大幅提價。她說這一招真是既便宜又有效的好方法。當這種方法在那些毫無戒心的觀光客身上起作用時(事實往往都是如此),她就獲得了巨大利潤。即使這種方法一開始並不奏效,她還可以給這些商品標上“從xx元減至xx元”的標簽,然後仍按原價將它們賣出去。當她這樣做時,她利用的仍然是顧客們對那個被擡高的價格所產生的“昂貴=優質”反應。

我的朋友決不是第一個利用後一種方法來給那些貪圖便宜的人下套的人。作家羅斯頓就舉過一個德魯貝克家的兄弟席德和哈里的例子。在羅斯頓成長的20世紀30年代,這兄弟倆在羅斯頓家附近開了一家專做男士服裝的裁縫店。每當負責銷售的席德幫一個新顧客在商店的鏡子前試衣服時,他會告訴顧客自己的聽力有點問題。

所以,當他與顧客交談時,他會不斷地要求顧客將得大聲一點。一旦顧客找到一套自己喜歡的衣服並詢問價錢是多少時,席德就會走進後面的房間,把做主裁縫的哥哥叫出來,說:“哈里,這套衣服賣多少錢?”哈里便會放下手里的活,擡起頭,給出一個比真實價格高出很多的數:“是那套漂亮的全羊毛套裝嗎?42塊錢。”席德假裝沒有聽清,他會把手攏成杯狀放在耳後,再問一次。而哈里會再次回答,“42塊”。此時,席德走到顧客身邊,對顧客說:“他說要22塊。”這時候,許多人都會趕快把這套衣服買下來,在可憐的席德發現自己所犯“錯誤”之前,帶著他偶然撿來的便宜貨急忙離開。

微信圖片_20171006174725

 

消費心理 營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9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