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不想被業務員推銷一堆用不到的保單? 精算師四撇步 教你買對一生的保障

2015-02-09  TWM
 
 

 

保險需求是隨著年紀而不斷改變的,保單當然也要定期檢視、調整,學者郝充仁不僅曾任職業界,本身更具備精算師資格,他把十多年來購買保險的經驗,歸納出幾個重要心得,是保險業務員不會主動告訴你的事。

撰文‧歐陽善玲

「我的第一張保單,是美國念書回來後買的,那年三十二歲,對自己的保障規畫已有一定構想,心裡也很清楚保險是怎麼回事。」今年邁入五十歲的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曾在大型壽險公司任職,且領有精算師執照,十八年前學成歸國後開始買保險,起步雖然不算早,但方法卻值得學習。

相較於一般人的保險規畫,不是過多就是不足,或買到不適合的商品,甚至缺乏整體性的思考,以致衍生出各種保險問題;對郝充仁來說,保障規畫必須視人生階段而定,年齡不同,購買保險的方式及考量重點就不一樣。

「剛回國時還沒結婚,我的保險規畫是最基本的,包括遇到重大疾病可提前給付的終身壽險、最簡單的癌症險,及額度不高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他說,當時保單條件較好,預定利率在七%左右,所有保險項目加起來,年繳保費不到三萬元,跟現在保費水準差很多。

「到大學教書後,認識了太太,因為要結婚的關係,所以又重新檢視了兩人的保單,並進行更全面性的規畫。」郝充仁回想,隨著自己步入家庭,經濟責任提高,壽險保障也要再增加,「當時加購了三十年期的定期險,意外險及癌症險;其中癌症險部分,由於醫療技術進步,給付內容愈來愈細,而先前規畫的癌症險較粗略,婚後便提高了這部分保障。這樣調整下來,年繳保費多了四萬多元。」

善用保額增加權

三到五年調整一次 抗通膨他分享,自己的保單調整要訣,就是利用結婚、生子或每三到五年,透過「保額增加權」方式,提高保障額度。「很多人都不知道保險公司有提供這項福利,這個好處在於,保戶可用原先投保年齡的保險費率,增加保額,比重新購買一張保單划算很多。」舉例來說,假設三十歲時買了一張終身壽險,保額一百萬元,到四十歲若要執行增加保額計畫,就可用三十歲時的保單預定利率、年齡條件來購買,等於是保險公司送的優惠。對已有保險、但保障還不夠的人來說,是相當好的工具。

「每三到五年,利用保額增購權增加一○%的保額,等於也解決了通膨問題,讓終身壽險保障維持一定的購買力。」郝充仁解釋。

從單身到結婚,與另一半建立家庭,再到小孩出生,郝充仁的保障額度、及保險內容,就像階梯一樣逐步攀高。「壽險部分,剛開始規畫的終身險保額約四、五百萬元,隨著家庭責任變重,我就利用定期險,及保額增加權方式提高保障。目前壽險保額約七至八百萬元,還有意外險部分,保額約二百萬元左右。現在是人生責任顛峰期,保障就要做到最高,全部加起來保障額度約一千萬元。」而醫療險部分,郝充仁的觀念是,先求有再求好。「三、四年前,健保實施DRG(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考量未來健保給付部分可能變少,所以陸續又增加了實支實付的醫療險。另外,癌症險部分,也因為醫療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而成為這幾年添購的重點。」

採取堆積木買法

一步步滿足醫療及照護需求他比喻,自己買保險就像堆積木的概念,年輕時買到的保障單位數不多、理賠項目少,算是基本配備;但隨著家庭責任加重,收入提高,他就會適時增加保額。「像我以終身壽險為本,之後陸續增加了三十年期的定期險、二十年期的意外險,不少實支實付醫療險,及理賠內容較好的癌症險。現在年繳保費約十萬元,但再過幾年,家庭經濟責任減輕,定期險及意外險保障結束,保費就可移轉到老年規畫上,像長期照護保險。」由於癌症發生機率高,罹癌患者又有年輕化趨勢,配合治療癌症的技術發展,保險給付項目增加,只要市場上推出新的癌症險商品,郝充仁就會特別有興趣了解;「癌症險向來是我增加保額的首選項目,因為這不像實支實付處理的是當下的醫療費用問題,真正大的風險,是之後醫治癌症的龐大開銷;重大疾病也是如此,所以只要制度改變,我就會增加重大疾病保障。」壽險、醫療及癌症險都已規畫妥當,今年將滿五十歲的郝充仁,現階段思考的保險重點,即是何時該出手規畫長期看護險。「在國外比較先進的國家,像日本、德國,長看險是分級式的,等級不同,照顧內容就不同,例如照護是機構式、社區式、還是居家式,都可供民眾選擇。但目前台灣還沒有相關分類,或許等商品更成熟時,就會是我下一波保單調整的重點。」

把握升息撿便宜

順便等長照險未來更成熟

他以癌症險為例,「當癌症發生時,我們會知道療程有哪些、健保補助項目、現金缺口還差多少;但是現在長期照護部分,保險商品還對應不到實際的看護服務項目,民眾很難評估到底缺口有多大。」郝充仁直言,目前長照險的認定相當繁複,除非能有一套機制,將長照範圍定義清楚,包括療程、所需費用、自付項目等等,保險公司再針對缺口部分設計商品,對保戶來說,才有足夠吸引力。

「觀望何時出手購買長照險的原因,除了未來商品設計會更加成熟之外,現在這個時間點來說,利率太低,接下來若升息,就會牽涉到責任準備金問題。」他表示,利率與保費變動敏感,之後一旦升息,便可用較低的保費購買保險商品,「我規畫五十五歲前,一定要有基本長照險,否則年紀愈大,發生機率愈高,所需金額將會相當驚人。」郝充仁以自身專業,將十多年來購買保險的經驗,歸納出幾個重要心得。他坦言,現在利率環境條件較差,相同保障額度的商品,保費可能貴了將近兩倍。他建議,預算有限的年輕人,應先買保費較便宜的定期險,並將保障期間拉長至三十年,利用相對低廉的保費,涵蓋人生責任高峰期。

保障先求有再求好

附約險、套餐式較優惠

醫療險部分,應以實支實付當作最低層的保險,有多出來的預算,再增加住院日額;再有餘力,就要購買癌症險。就一般三十歲上班族來看,這樣的保險支出可能已是極限,「罹癌年齡有逐漸下滑趨勢,記得癌症險一定要先買,費率較低;隨著年紀增長,再添購重大疾病險。」郝充仁指出,重大疾病多與心血管有關,發生在五十歲之後的機率較高,可等到收入提高後再進行規畫。

再來,進入婚姻之後,責任加重,除了考慮購買終身保險以外,還應利用定期險、意外險來加強壽險保障,或者善用保額增加權,維持終身險的購買力。

而醫療險、癌症險部分,也可依照自身能力陸續增加;從「陽春型」癌症險,變成「豪華型」。養成每三到五年檢視一次保單的習慣,才能適時補足保障缺口。

「保險商品比較重點,就是預定利率及附加費用率;有時不同繳費期別,附加費用率就不同。例如,三十年期的保費比二十年期便宜,就與附加費用有關。」郝充仁分享,還有善用附約險,也能節省不少保費開銷;或利用套餐式保險,即保險公司會推出保額較低、理賠內容簡單的壽險、意外及醫療險種,綁在一起銷售,標榜保費便宜。在先求有,再求好的保險規畫概念下,這類商品也可留意。

人生4階段 最佳保單這樣配置——精算師郝充仁的建議方案

年齡25~35歲

特色社會新鮮人,預算不多,身體健康狀況不錯保險目的基本保障,家庭責任相對較輕

規畫重點

.30年期定期壽險

.意外險

.實支實付醫療險

.基本的癌症險

年齡36~45歲

特色結婚生子,組成家庭後經濟責任加重保險目的房貸、車貸、日常生活開銷

規畫重點

.終身壽險

.提高定期險、意外險保額

.提高實支實付保額

.增加住院日額醫療險

.強化癌症險理賠項目

年齡46~55歲

特色家庭責任高峰,薪資收入也跟著提高保險目的房貸及子女教育資金需求

規畫重點.變額年金險

.加強癌症險

.重大疾病(終身壽險提前給付)

年齡56歲以上

特色財富達到顛峰,家庭責任減輕保險目的思考退休及老後生活

規畫重點.長期看護險

.評估保單活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