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股市大跌背後的新邏輯:貝塔系數過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798

近兩天來全球股市表現都不佳,跟蹤中國股市的ETF甚至創下史上最大跌幅,除了消息面上的利空因素,巴克萊指出基金的綜合股票貝塔系數過高可能是導致股市回撤的罪魁禍首之一。

中國決策者收緊本土債市相關規定引發各類資產價格下挫後,跟蹤中國內地股票的美國最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創下有史以來最大跌幅。

德意誌銀行X-trackers嘉實滬深300指數中國A股ETF在紐約跌7.3%,創下2013年11月份問市以來的最大跌幅,跟蹤在香港上市股票的iShares安碩中國大盤股ETF出現10個月來的最大跌幅。中國股市創2009年以來最大跌幅,評級較低的債券下挫,人民幣走軟。

海外市場中希臘政局變化可能使其走上不贊同呼籲救助計劃提出的財政節支要求的立場。在美國,市場存在緊張心態,因為下周有美聯儲政策會議,而且能源股的表現不啻為一場恐怖表演。

現在巴克萊的Keith Parker又從量化分析的角度為股市下跌提出了一個新解釋:今年追漲股市的基金經理在買進股票方面變得過於激進,而基金表現不佳又引發投資者持續不斷的贖回。

或者說得更高深一些:現在基金的綜合股票貝塔系數已經比平均水平高出一個標準差,該水平難以持續,可能導致股市近期出現回落。

貝塔系數反映了個股對市場(或大盤)變化的敏感性。其絕對值越大,顯示其收益變化幅度相對於大盤的變化幅度越大;絕對值越小,顯示其變化幅度相對於大盤越小

巴克萊表示,股票基金的貝塔系數已經接近金融危機以來的峰值。

巴克萊計算了超過1100家股票共同基金、平衡基金以及對沖基金指數的綜合貝塔系數。報告指出,當綜合系數比平均水平高出至少一個標準差,如同現在這樣,全球股市會在之後一個月下跌平均2%。

用通俗的話說,許多今年跑輸基準指數的基金經理決定追漲,買入了漲幅很大的股票,但投資者的資金贖回要求源源不斷,所以基金經理必須要賣出持股。他們在上周就開始拋售股票,但得益於巴克萊稱之為“關鍵支撐因素”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吸引大量資金流入,股市才得以勉強撐住。

根據ETF.com的統計,11月份投資者向ETF投入420億美元資金,月度資金流入在歷史上排名第三,而這些資金的大部分都進入了股市。

彭博新聞社幽默的評論稱,並不是說其他因素沒有對股市下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如果都解釋不通,那就歸咎於希臘吧,畢竟是他們發明了貝塔的希臘字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925

“阿爾法”與“貝塔”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rw5.html

    朋友T久沒音訊,今天突然來電,興致勃勃地談他一個打算:他想與人合作,用對沖方法做證券。他說,這叫“阿爾法方法”,收益可觀。

    他問我:“你看怎樣?”

    對於做證券,我們簡單而通俗地來說,靠市場行情吃飯的叫做“貝塔方法”,其與整個市場平均收益率密切相關,是隨大勢的,屬於是被動型策略方法;而與市場整體無關,靠技巧獲取額外收益吃飯的,叫做“阿爾法方法”,這屬於是主動型策略方法,全靠真本事,典型的就是對沖基金。

    朋友T認為,不論股市是漲是跌,是牛是熊,運用對沖手段的“阿爾法方法”都可賺錢,收益基本不受市場走向影響,同時還可避免市場系統性風險呢。他前段時間潛心研究“阿爾法”,並在他想與之合作的兩個朋友那里試行了一個階段,嘿!效果還真不錯呢!T說,他準備再驗證一段時間,如果確實可行的話,叫我們也跟著他去做。

    朋友T還說,現在都什麽年代了?互聯網時代啦!人家國外先進的對沖基金都在運用最新的投資理論和先進的金融交易模型及技巧來操作,追求高收益。你瞧現在的美國,電腦越來越代替了人腦,股市越來越讓電腦占領去了呢!據說,美國證交會目前估計,程序化交易已占到美國全部股票交易額的一半以上了呢,在其他資本市場上也占到了很高比例。在華爾街,諸如“黑色周一”之類的情況出現,但高頻交易機構獲大利的事例有不少呢。現在有人還準備添置所謂的“機器人顧問”呢,以滿足消費者對於自動化投資組合管理不斷擴大的需求。“而我們市場里的散戶呢還傻不拉嘰的躺著不動,任人宰割!媽的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得靠自己想辦法啊!這也叫自救嘛!”T越說越起勁,“樊綱都說了,你散戶沒有4臺電腦就別想炒股。近日,投資名家金巖石大師也說道,怎樣在股市中賺大錢,秘訣只有一個——投資決策數據化,人腦+電腦。”

    朋友T在那頭一波又一波的說著,我在這頭聽得一楞又一楞的!我操!現在華爾街有了機器人顧問,什麽時候美國白宮高級顧問也都是機器人了,說不定哪天機器人當選總統了呢!我的媽呀!

    不過,我很是納悶:

    1、如果某款電腦或機器人交易模型及方法非常出色的話,那它很快就會被很多人複制,市場上相類似的程序操作也就到處都有,結果很快就形成了電腦或機器人羊群效應。是不是?那問:假如這樣做都賺錢了,誰輸錢呢?還有,要是某臺電腦或某個機器人一旦出現“恐慌情緒”,即刻就會閃電般地蔓延到市場各個角落,隨即就會發生迅雷不及掩耳的踩踏事故,大多數采用“阿爾法”的人還不是照樣遭殃嗎?

    2、你剛才提到投資名家金大師,這讓我突然想起以前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說的,當年他在索羅斯旗下工作,他創建了一套交易模型,模擬運行效果甚佳,於是乎,他向索羅斯提議,按照這套方法進行實盤操作,結果索羅斯斷然否決,索羅斯否定的道理很簡單:任何模型都不能覆蓋市場不確定性部分的。

    3、如今,互聯網日益發達,電腦或機器人越來越先進和聰明,照理說運用“阿爾法”的對沖基金應該更加遊刃有余、無往而不勝了吧?然而事實怎樣呢?就拿近期來說吧。今夏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劇烈,一些頂級的對沖基金遭受重創,比如,據報道,8月份整個對沖基金行業損失高達780億美元呢。更叫人匪夷所思的是,該行業的表現已連續多年不佳,其中許多對沖基金甚至未能跑贏美國股票指數呢。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恰恰就是對沖基金的運營空間日益擁擠而造成互相踩踏所致。

    有報道說,前幾天A股市場上有大單按照程序化交易自動拋出。現從今天的大漲走勢看,拋出的未必撈得到什麽便宜。是不是?

    當今,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越來越緊密相連,世界各個角落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全球資本市場相關性更是與日俱增,不確定性也就日益增加,而所有這些不確定性勢必會不斷地顛覆對沖基金的計算模式。難道你真相信有哪個牛人的“阿爾法”可以窮盡所有的不確定性?事先能夠料到蝴蝶效應、黑天鵝什麽的?這本是上帝做的事情,你就不怕上帝知道了而惱火嗎?哈哈!

    4、在此,我們不妨看個知名的“阿爾法”與“貝塔”對決的實例。2008年1月1日,巴菲特與普羅蒂傑公司總裁特德·塞德斯立下100萬美金慈善捐款的十年賭約,屆時看誰的投資方法更優。前者選擇了以標普500指數基金為主的被動型投資策略(“貝塔方法”),而後者精心選擇5只對沖基金,采用主動型投資策略(“阿爾法方法”)。至今年初,7年剛過去,巴菲特贏利超過63%,而特德·塞德斯贏利20%都不到,於是乎,後者提前3年認輸。“貝塔”就這麽輕輕松松地擊敗了“阿爾法”!有點不可思議吧?

    將近6年來,巴菲特自己的投資業績連年跑輸標普500指數。最近表現還特別差呢。難怪他去年就立下遺囑,將把他個人財富的90%轉為標普500指數基金。巴菲特早在1996年就說過:“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早晚會發現,最好的投資股票方法是購買管理費很低的指數基金。”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紐約華爾街就有一項統計研究表明:各種積極的個股投資或套利的策略並非一定好於消極的指數投資的策略;而且還有,幾乎所有重大的投資失誤都由積極策略造成的呢。這就是說,“阿爾法”並非一定勝過“貝塔”。

    我們再來看個小插曲,電腦發明不知多少年了,據說,巴菲特大爺至今還不會用,也不想去用,這真是太“貝塔”了吧?

    現在,你還會認為“阿爾法”的對沖基金依靠先進的模型,運用電腦或機器人,利用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金融領域之間不斷地跳轉肯定能夠如願以償、大獲全勝嗎?

    老想著要超越市場,征服市場,駕馭市場,總與市場比高低,到頭來只恐怕贏得了一時,而贏不了一世。竊以為,對於我等後知後覺、平庸無能的小散來說,雖說學點、用點“阿爾法”未嘗不可,但還是立足於“貝塔”或許更好吧?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才會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43

重發《“阿爾法”與“貝塔”》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zsu.html

    上周六,巴菲特發布了他第53封《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其中講到他投資指數基金贏取“十年賭約”之事。這是“被動型投資”戰勝“主動型投資”的經典案例,人們津津樂道。這還讓我想起本人2015年10月15日寫的小文:


“阿爾法”與“貝塔”

(2015-10-15)

    朋友T久沒音訊,今天突然來電,興致勃勃地談他一個打算:他想與人合作,用對沖方法做證券。他說,這叫“阿爾法方法”,收益可觀。

    他問我:“你看怎樣?”

    對於做證券,我們簡單而通俗地來說,靠市場行情吃飯的叫做“貝塔方法”,其與整個市場平均收益率密切相關,是隨大勢的,屬於是被動型策略方法;而與市場整體無關,靠技巧獲取額外收益吃飯的,叫做“阿爾法方法”,這屬於是主動型策略方法,全靠真本事,典型的就是對沖基金。

    朋友T認為,不論股市是漲是跌,是牛是熊,運用對沖手段的“阿爾法方法”都可賺錢,收益基本不受市場走向影響,同時還可避免市場系統性風險呢。他前段時間潛心研究“阿爾法”,並在他想與之合作的兩個朋友那里試行了一個階段,嘿!效果還真不錯呢!T說,他準備再驗證一段時間,如果確實可行的話,叫我們也跟著他去做。

    朋友T還說,現在都什麽年代了?互聯網時代啦!人家國外先進的對沖基金都在運用最新的投資理論和先進的金融交易模型及技巧來操作,追求高收益。你瞧現在的美國,電腦越來越代替了人腦,股市越來越讓電腦占領去了呢!據說,美國證交會目前估計,程序化交易已占到美國全部股票交易額的一半以上了呢,在其他資本市場上也占到了很高比例。在華爾街,諸如“黑色周一”之類的情況出現,但高頻交易機構獲大利的事例有不少呢。現在有人還準備添置所謂的“機器人顧問”呢,以滿足消費者對於自動化投資組合管理不斷擴大的需求。“而我們市場里的散戶呢還傻不拉嘰的躺著不動,任人宰割!媽的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得靠自己想辦法啊!這也叫自救嘛!”T越說越起勁,“樊綱都說了,你散戶沒有4臺電腦就別想炒股。近日,投資名家金巖石大師也說道,怎樣在股市中賺大錢,秘訣只有一個——投資決策數據化,人腦+電腦。”

    朋友T在那頭一波又一波的說著,我在這頭聽得一楞又一楞的!我操!現在華爾街有了機器人顧問,什麽時候美國白宮高級顧問也都是機器人了,說不定哪天機器人當選總統了呢!我的媽呀!

    不過,我很是納悶:

    1、如果某款電腦或機器人交易模型及方法非常出色的話,那它很快就會被很多人複制,市場上相類似的程序操作也就到處都有,結果很快就形成了電腦或機器人羊群效應。是不是?那問:假如這樣做都賺錢了,誰輸錢呢?還有,要是某臺電腦或某個機器人一旦出現“恐慌情緒”,即刻就會閃電般地蔓延到市場各個角落,隨即就會發生迅雷不及掩耳的踩踏事故,大多數采用“阿爾法”的人還不是照樣遭殃嗎?

    2、你剛才提到投資名家金大師,這讓我突然想起以前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說的,當年他在索羅斯旗下工作,他創建了一套交易模型,模擬運行效果甚佳,於是乎,他向索羅斯提議,按照這套方法進行實盤操作,結果索羅斯斷然否決,索羅斯否定的道理很簡單:任何模型都不能覆蓋市場不確定性部分的。

    3、如今,互聯網日益發達,電腦或機器人越來越先進和聰明,照理說運用“阿爾法”的對沖基金應該更加遊刃有余、無往而不勝了吧?然而事實怎樣呢?就拿近期來說吧。今夏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劇烈,一些頂級的對沖基金遭受重創,比如,據報道,8月份整個對沖基金行業損失高達780億美元呢。更叫人匪夷所思的是,該行業的表現已連續多年不佳,其中許多對沖基金甚至未能跑贏美國股票指數呢。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恰恰就是對沖基金的運營空間日益擁擠而造成互相踩踏所致。

    有報道說,前幾天A股市場上有大單按照程序化交易自動拋出。現從今天的大漲走勢看,拋出的未必撈得到什麽便宜。是不是?

    當今,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越來越緊密相連,世界各個角落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全球資本市場相關性更是與日俱增,不確定性也就日益增加,而所有這些不確定性勢必會不斷地顛覆對沖基金的計算模式。難道你真相信有哪個牛人的“阿爾法”可以窮盡所有的不確定性?事先能夠料到蝴蝶效應、黑天鵝什麽的?這本是上帝做的事情,你就不怕上帝知道了而惱火嗎?哈哈!

    4、在此,我們不妨看個知名的“阿爾法”與“貝塔”對決的實例。2008年1月1日,巴菲特與普羅蒂傑公司總裁特德·塞德斯立下100萬美金慈善捐款的十年賭約,屆時看誰的投資方法更優。前者選擇了以標普500指數基金為主的被動型投資策略(“貝塔方法”),而後者精心選擇5只對沖基金,采用主動型投資策略(“阿爾法方法”)。至今年初,7年剛過去,巴菲特贏利超過63%,而特德·塞德斯贏利20%都不到,於是乎,後者提前3年認輸。“貝塔”就這麽輕輕松松地擊敗了“阿爾法”!有點不可思議吧?

    將近6年來,巴菲特自己的投資業績連年跑輸標普500指數。最近表現還特別差呢。難怪他去年就立下遺囑,將把他個人財富的90%轉為標普500指數基金。巴菲特早在1996年就說過:“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早晚會發現,最好的投資股票方法是購買管理費很低的指數基金。”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紐約華爾街就有一項統計研究表明:各種積極的個股投資或套利的策略並非一定好於消極的指數投資的策略;而且還有,幾乎所有重大的投資失誤都由積極策略造成的呢。這就是說,“阿爾法”並非一定勝過“貝塔”。

    我們再來看個小插曲,電腦發明不知多少年了,據說,巴菲特大爺至今還不會用,也不想去用,這真是太“貝塔”了吧?

    現在,你還會認為“阿爾法”的對沖基金依靠先進的模型,運用電腦或機器人,利用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金融領域之間不斷地跳轉肯定能夠如願以償、大獲全勝嗎?

    老想著要超越市場,征服市場,駕馭市場,總與市場比高低,到頭來只恐怕贏得了一時,而贏不了一世。竊以為,對於我等後知後覺、平庸無能的小散來說,雖說學點、用點“阿爾法”未嘗不可,但還是立足於“貝塔”或許更好吧?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才會贏。


鏈接閱讀:《 指數基金就是最優組合》(2018-02-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