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O2O砸錢就能贏?錯!交易量才是關鍵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30/149751.html

黑馬說:想必各位對不久前接二連三爆出的O2O天價融資記憶猶新,哪家融的錢最多,似乎就能在競爭中穩操勝券。不過,這篇文章對此提出了質疑——“今天的融資額度不能代表明天的交易量,而今天的交易量,才能贏來明天的融資額度。”這句感覺很有哲理的話,其實道出了O2O競爭的本質,就算你砸再多錢,如果用戶不買賬,那又有什麽用處呢?

文 | 立十聰
編輯 | 王冀

融資浮雲

2014年是中國眾多企業轉型的大年,通過深度擁抱互聯網、貫通線上與線下的 O2O戰略布局逐漸清晰。而這一概念的爆紅,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助力,企業也樂於放話“搶頭條”,一時間各路天價融資的消息紛紛占據各大版面。

然而,巨額融資是否真的能“一腳定江山”,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去年12月初,出行O2O代表之一的滴滴打車宣布獲得新一輪超過7億美元融資。按照滴滴方面的表述,本輪融資將成為中國互聯網非上市公司中最大的單筆融資之一。但是很快,滴滴就感受到了來自國際打車龍頭企業“Uber”的深深惡意:與滴滴高調燒錢的模式不同,Uber以其獨有的高效算法和運營策略形成了個性化的服務方式,口碑的擴散顯然更加具有沖擊力。

無獨有偶,在教育類O2O軟件“跟誰學”宣布獲得天價A輪融資之後,立刻有消息質疑其融資實情和運營狀況,其創始人陳向東更被傳言“變賣家產”。無論是實情還是躺槍,這至少說明了融資帶來的“光環效應”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那麽,既然融資是浮雲,真正定乾坤的又是什麽呢?毫無疑問是“交易量”。
 
交易為王

誰都想在O2O領域分一杯羹,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必然會產生優勝劣汰的效應。真正想在這場O2O的風雲廝殺中成就霸業的企業,必須認識到“交易為王”——今天的融資額度不能代表明天的交易量,而今天的交易量,才能贏來明天的融資額度。而達成交易,不是將買賣雙方引入平臺就可以,還需要為交易的達成做大量工作。

Uber的算法核心是 travelling-salesman problem,就是研究怎麽能把無數個移動的點用最短的線串起來,再加上其能夠通過後臺統計全城的人流和車流。這一獨有的高效算法、大數據庫再加上成熟的運營策略,帶給滴滴、快的很大壓力,並直接促成了滴滴、快的合並以對抗新來者。Uber在簽約司機數遠不及滴滴的情況下,有效交易量不可小覷,且運營效率遠大於滴滴、快的。可見,不是誰占有的初始資源多誰就能勝出,因為互聯網是開放的,資源始終處於一個流動的狀態,對於所有平臺來說都不是獨占的。

在K12教育行業的O2O領域,也有更為鮮明的例子。“決勝網”、“跟誰學”相繼獲得高額融資,但其教師人均帶課量卻遠不及“瘋狂老師”(146課時/師,上線4個月)。根據其目前公布的資料和相關人士的解讀,“瘋狂老師”達成高交易量的關鍵是在於高效的後端數據處理(通過對家長、學生的行為分析匹配最合適的老師)、強大的人工助教團隊(信息匹配成功率達95%以上),以及線下的高端體驗中心,讓家長、老師首次接觸時更容易建立信任,從而促成交易。

不論是“Uber”還是“瘋狂老師”,都精心考量每個環節,才成就了高交易量。而這,正是其它同質化產品所缺失的。

融資量與交易量相比,前者更多的是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而後者的核心則落在用戶體驗上。對於O2O領域來說,考量用戶真實需求、解決行業痛點才是用戶高頻停留的關鍵。融資浮雲,交易為王,真正帶動行業起飛的風口必定不是來自投資大腕的資金,而是用戶的極致體驗。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立十聰,編輯王冀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690

中國百余篇國際論文被撤調查:花點錢就能發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009

(CFP/圖)

11月12日,據新華網消息,國際科技論文被視為一國科研實力的象征。然而,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10月,擁有《柳葉刀》《細胞》等知名學術期刊的出版巨頭愛思唯爾撤銷旗下5種雜誌中的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國。

百余篇國際論文輪番被撤,刺痛著中國學術界的顏面和神經。中國論文為何被撤?背後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隨著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被撤論文作者單位進行的調查,一條代寫、代投、偽造同行評審的國際論文“一條龍”服務灰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在對中國論文被撤痛心疾首的同時,不少專家也指出,中國科學界的學術不端並非主流,不能因撤稿否定我國科研水平的總體提升和對世界的貢獻。

“潤色”幌子下的“一條龍”服務:花點錢就能在國際期刊發文

百余篇中國論文遭撤稿,出版方給出的理由是“發現第三方機構有組織地為這些論文提供了虛假同行評審服務”。

同行評議是學術刊物普遍采取的論文評審制度。一般由出版方邀請論文所涉領域的專家評價論文質量,提出評審修改意見。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章是否刊發。

中國科協副主席、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專委會主任黃伯雲院士告訴記者,調查發現第三方機構提供虛假的評審專家信息。比如用自己註冊的郵箱地址冒充專家郵箱,評審時論文實際上是返回到投稿者手里。投稿人冒充評審人將正面評價發至出版方,從而達到操縱評審的目的。

深入調查發現,虛假同行評議只是這其中的“冰山一角”。調查人員告訴記者,這幾批被撤論文中,有少數作者與第三方機構簽署了一“明”一“暗”兩個合同:“明”合同是指為論文進行語言潤色服務,而“暗”的就是成果轉移合同。論文直接由第三方代寫,完成後再轉移給買家,論文買賣的本質十分明顯。

調查顯示,這些提供國際論文服務的第三方機構多以“語言公司”的面目在網絡上出現。表面上,他們是為英文水平不高的科研人員進行論文潤色,實際上卻提供從虛假同行評議、代投到代筆的“一條龍”服務。這些機構網羅了不少同時具備專業知識和英語水平的“海歸”充當“槍手”,根據服務項目的不同向顧客索取幾千到數萬元的費用。

除了“守株待兔”,第三方機構還會根據中文核心期刊論文提供的作者信息情況主動出擊,給“具有國際論文潛力”的論文作者發郵件,尋找潛在客戶。

記者在調查結果中看到,論文被撤作者中有一位南京女醫生,她癌癥手術經驗豐富,也積累了大量臨床數據。由於評職稱對國際論文數量有要求,這位醫生屢次向國際期刊投稿,卻因為英語水平不行和缺乏同行評議頻頻被退。於是她從淘寶上找了個第三方機構對論文進行潤色,隨後這家機構還為她提供了虛假的同行評議和代投服務。果然,論文發表在業內知名期刊《DiagnosticPathology》(《診斷病理》)上。

“調查表明,被撤論文中絕大多數作者均不同程度存在學術不端。其中大多存在通過第三方代潤色、代投、提供虛假的同行評審信息等行為,少數根本沒有實驗數據,直接是由第三方代寫。”黃伯雲說。

從追回基金資助到撤銷職稱,涉事作者受到嚴厲查辦

據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工作人員介紹,撤稿情況發生後,中國科協迅速啟動調查機制。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專委會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並通過電話溝通、實地走訪被撤論文作者及所在單位,與國際出版集團溝通,基本掌握了被撤論文的情況。

“我們對被撤論文中標註有我們基金資助號的所有22篇論文逐一徹查。為了查明真相,基金委的監督委員會還向部分被撤論文作者所在單位派去調研組,進一步厘清被撤論文到底是哪種程度的學術不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院士告訴記者。

“相關深度調查還在繼續,納稅人的每一分錢都要在陽光下使用。”楊衛表示,對於被撤論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嚴格按照基金條例處理。

一是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請中,如果有以被撤論文作支撐依據的,一律撤銷申請。二是對被撤論文作者中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撤銷原資助決定,追回已撥付的基金資助經費。三是這次被撤論文涉及情節嚴重的,作者在3至5年內不得申請或者參與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記者了解到,一些被撤論文所在單位也對相關作者進行嚴肅處理。中國醫科大學對本校的三位涉事作者撤銷教授、主任醫師資格,並在網上公布。

“這些作者自律、規矩意識淡薄,有些人腦子里連保證同行評審人信息真實性的基本科學規範都沒有。”參加調查的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此外,我國法律尚沒有對第三方‘科技論文服務’作出規定,也缺乏行業自律組織和監管機構,滋生論文領域亂象叢生。”

學術不端非國內主流,灰色產業鏈何時能“鏟斷”?

“撤稿事件給我國學術界在國際學術界的聲譽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再次表明我國學術界、科學界仍然面臨著學風浮躁、學術失範的嚴峻挑戰,學術不端行為變得更加多樣、更加複雜,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形勢嚴峻,任務艱巨。”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說。

針對被撤稿件存在的多種學術不端,中國科協重申了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主要行為規範,明確了“五不”行為準則:即不由“第三方”代寫論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論文,不由“第三方”對論文內容進行修改,不提供虛假同行評審人信息,不違反論文署名規範。

“其實每篇論文都有負責與出版社聯絡的通訊作者。如果投稿人自始至終直接與出版方直接打交道,就沒有第三方代寫代投的牟利空間。這條灰色產業鏈也就不複存在了。”黃伯雲說。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高級顧問王乃彥院士認為,對國際論文的數量崇拜,根源仍然在於科研評價體制不合理。“不同的學科之間、理論和臨床之間,應該有不同的評價標準。不能混淆在一起,統統強調論文。”他直言,“有些外國雜誌就是靠著中國投稿人的投稿費養活的。”

在楊衛看來,科學道德和科學誠信建設是持久戰,要長時效、廣覆蓋、重實效。“從論文抄襲到引用不規範,從一稿多投再到槍手代寫、第三方代投……學術不端不斷出現新的形式。樹立好的學風,首先要大家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對個人誠信、成長的危害。要十年二十年常抓不懈,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師隊伍、科研人員隊伍里廣覆蓋。還要有切實有效的處理手段,對學術不端零容忍。”楊衛說。

愛思唯爾期刊出版全球總裁菲利普·特赫根援引《美國科學院院報》數據指出,2012年關於論文欺詐或疑似欺詐的統計顯示:美德日排名前三,中國排在第四。“中國論文質量崛起是不爭的事實。論文絕對數量持續上升,撤稿量也將不可避免地增加。”菲利普·特赫根說。

“我國科研論文總數世界第二,撤稿是其中一小部分。絕大多數中國科研人員的基本道德操守還是好的。少數人出了問題,要調查分析原因,總結教訓。”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院士說。

(記者余曉潔、羅沙、詹婷婷、張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50

有人丟錢就有人撿錢:“掘金”史上最嚴理財新規

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的銀行理財新規——即最新版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來了。雖據銀監會表示,此新規目前仍處於內部研究論證和征求意見階段,但由於《辦法》中禁止或限制了多項銀行理財業務投向或範疇,不少業內人士感慨“業務難做了”。

不過,有路堵了,或許就意味著,另一條路將迎來機遇。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先知先覺的機構已經開始暗中布局,準備抓住理財新規一旦落地後的業務先機。

“有人丟錢就意味著有人能撿錢,只要理財資金逐利的需求沒有變化,就一定需要發展的路徑。”一名銀行資管部門人士說了一句大白話。

本期第一財經“愉見財經”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史上最嚴的理財新規,暗藏著哪些發展機遇。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從銀行內部獲取的《辦法》全文顯示,該《辦法》對銀行理財業務進行全面梳理,對銀行理財業務要求進行分類管理,禁止銀行發行分級理財產品,對銀行理財做出限制性投資,規定銀行理財非標僅能夠對接信托,同時也提出銀行理財資金他行托管,銀行理財提取風險準備金等。

良機一:

發展代銷行、搶占基礎資產

《辦法》擬對銀行理財業務資質進行分類,分綜合類和基礎類兩大類,基礎類的銀行理財業務將不能投資非標和權益類資產。50 億元人民幣資本凈額成為了一道“紅線”,低於這一標準的銀行將只能從事基礎類銀行理財。

除了50 億元人民幣資本凈額,有資格進行綜合類理財業務的銀行還需要達到公司治理良好,具備與理財業務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問責機制健全;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監管評級良好;具有與所開展的理財業務相匹配的專業人員、業務處理系統、會計核算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中及時、準確地報送理財產品信息;理財業務管理規範,最近 3 年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因內部管理問題導致的重大案件等要求。而一條還包括“銀監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事實上也給監管部門日後調整管理松緊,留了一道活口。

值得註意的是,某資本凈額未及50億元的城商行負責金融市場業務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最讓他們感到無奈的是,根據《辦法》,不止是傳統意義上信貸資產、信托貸款和委托債權等不能做了,而且連他們曾經較多涉及的票據(不包括央票在內的普通票據)、信用證等也被明確劃進了非標範疇。

“這樣一來我們的產品競爭力就會下降,收益率等可能無法滿足部分理財客戶的需求了。”該名負責人說。

像這樣將被劃分進基礎類理財資質的小銀行,全國還有不少。2015年末,全國共有133家城商行,1000家農商行,據初步統計,城商行中僅有約80家資本凈額超過50億元,占比約60%;農商行中僅有30家,占比約3%。而一組對比數據是,2015年年報中披露發債的銀行,城商行有100家,農商行有148家。

“這些都是我們要去營銷的同業客戶。”某股份制銀行總行研究部門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而他們也已經準備抓住“機遇期”,傳達這一由資質分類帶來的“業務機會”。

細化來看,達到綜合類理財業務資質、並且同業業務能力及關系經營較好的銀行,將從別人被攔下的業務里,“撿”到兩大機會:

第一,如上述數據所示,大量同業客戶將只能做基礎類理財業務,而這些銀行也需要好產品以提升客戶競爭力。此時,這類同業就成為了國股大行們的絕佳“代銷”渠道。

甚至於,“如果他們有‘面子’上的需求,就讓他們拿去我們的產品,然後自己貼貼牌”,一名股份制銀行總行資管業務人士私下稱。

第二,除了發展“代銷”,先知先覺的銀行會意識到,事實上不少中小銀行權益類理財資產配比反而較高,雖然估計未來銀監會將給予過渡期,但這些中小金融機構最終可能只能向外轉讓此類基礎資產。這對有綜合類理財資質、且有承接能力的銀行而言,一旦深入挖掘,將會有不少“送上門來的肥肉”。

良機二:

吸引風險金、做大債券承分銷

根據《辦法》,商業銀行應當選擇一家從事理財產品托管業務的商業銀行開立風險準備金專戶,用於風險準備金的歸集、存放與提取。該賬戶不得與其他類型賬戶混用,不得存放其他性質資金。存管銀行應當監督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的管理和使用,確保風險準備金存放安全,管理和使用符合相關規定與程序。

這一條在市面上各類評論解讀里很容易被忽略的條款,其實暗藏著可供銀行開掘的另一條新業務密道:搶抓風險金托管客戶。

當風險控制成了銀監會當下最註重的事務,可想而知,對風險準備金的管理和落地也將盡快推動起來。

趁著這一趨勢,營銷搶抓一批同業客戶來本行開立風險金專戶,顯而易見的一點是,不只能帶來一筆托管費的中間業務收入,還能留下一大筆穩定的、低成本的資金。

而若把眼光再放長遠,另據《辦法》,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可以投資於銀行存款、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券以及銀監會規定的其他資產,產生的利息收入和投資損益應當納入風險準備金。亦即,接著風險金的托管存入和未來交易,托管行還有望增強未來債券的承銷、分銷能力和交易流量。

良機三:

信托業拼實力爭地盤

網傳理財新規中的另一大限制,是銀行普通理財資金將無法承接各類證券資管的非標理財,在非標類中,信托將成為非標唯一通道。這對信托機構而言,至少短期將形成利好。

有業內分析人士稱,一旦切斷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等路徑,就會帶來其銷售滑鐵盧了,券商資管等通道繼續獲取此類基礎資產的積極性就會下降,由此信托就能“接替”上去,獲得這些資產和業務機會。

不過,也有券商分析師稱,並非所有信托機構都會得利,理財新規將對信托機構的定價能力和風險隔離機制提出更高要求,信托行業內部競爭分化將加劇,資本實力雄厚、風控能力強、經營效率高的信托公司有望脫穎而出。

此外,除了以上三大“機遇”,也有一些銀行人士表示,以後將進一步開動理財產品“委外”的腦筋了。其實,只要理財資金逐利性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一頭賭了,總有其它頭要往外疏。有券商研究觀點稱,目前來看,委外產品占理財產品的規模大概是5%到10%,未來這一占比會快速增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40

花多少錢就能買通藝術考試?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052

“播音藝考黑幕”的爆料者來自一位培訓老師,他發現自己的學生為了能來上課,還要額外給高中老師指定的培訓機構交齊學費才能出來。

南方周末記者經過一個多月的暗訪、明訪、調查發現,播音藝考產業鏈上,存在各種“黑幕”和“謠言”……而在整個過程中,無論學生是否參與其中,他們都學會了人生最重要的課程:潛規則。

被采訪的人里,有學生、老師、機構負責人、考官,願意講真話,但很少有人願意使用真名,用爆料老師的一句話:“我希望社會進步,但我犯不著為了社會的進步,讓自己粉身碎骨吧?”

這個世界真的是正義害怕灰暗嗎?

點擊視頻↓↓看藝考潛規則

 

留下你的評論,說說藝考路上的坑你都踩過哪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17

藥廠鍾意賣幾錢就幾錢?加州擬降藥價議案

1 : GS(14)@2016-10-19 05:28:42

在美國看病很貴,讓人負擔不起?現在加州選民可在11月公投時,投下一票降低藥價。無緣成為總統的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在大選前仍盡最後努力拉票,不過今次不是為同黨的候選人希拉莉(Hillary Clinton),而是為了一項將有可能改寫歷史,讓市民不用捱高昂醫療費用的加州選票提案《加州藥價緩和方案》(California Drug Price Relief Act)。一旦通過,加州勢成全美國民站起來對抗利潤豐厚製藥廠壟斷的發源地。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美國人不幸遭遇意外被送入急症室,但發現之後的賬單費用才是更大惡夢!這裏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但有些老人家卻因藥費高昂而無奈將醫生處方的藥丸切成一半,減量進食。」桑德斯口中市民捱貴藥的這些慘況,相信美國人不會陌生。繼到洛杉磯後,桑德斯15日在三藩市出力為「61號提案」(Prop.61)《加州藥價緩和方案》拉票。現時州政府是約500萬名有俗稱白卡的「加州醫療健保計劃」(Medi-Cal)受保人,主要是低收入病人和殘疾人士的藥物買手,但現時被指與藥廠議價時如「無牙老虎」,無法為小市民爭取到可負擔的藥價。「61號提案」一旦通過可賦予政府權力,與退伍軍人事務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看齊,向藥廠支付相同售價,亦即政府現時需付的更低價,買入同一款藥,令病人醫藥費有下調空間。現時退伍軍人事務部可享低於市價約兩成(20-24%)的買藥優惠。有份牽頭動議的加州華裔眾議員邱信福(David Chiu)表示:「市民需要透明度更高的藥物議價過程,不能再因無錢負擔一款數千美元的藥而耽誤病情。」支持提案通過的還包括加州護士工會(California Nurses Association)和愛滋病健康基金(AIDS Healthcare Foundation)等。任護士15年的帕杜奧基姆圖(Rochele Pardue-Okimoto)對《蘋果》說:「我兒子有過敏症,要捱貴藥很令人憤怒,醫療是必須,不應因為交租和食飯外還需為此項開支頭痛一番。」全美整體的製藥業每年產值提升約5%,相當驚人。據報道,美國的藥廠擔心日後其他州會跟隨加州的步伐,提出類似公投方案,故已投入上億美元在背後推動一切可以反對今次提案通過的行動。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9/198057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