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廢墟塗鴉被鏟 官方:安全考慮 作者:很正常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472

2015年01月16日,上海,法國藝術家Julien Malland在上海康定路600弄一處正在施工的拆遷基地留下了諸多塗鴉作品,他的塗鴉作品通過描繪簡單生動的本土化人物形象與當地社區居民交流,走紅網絡。 (cfp/圖)

2015年1月25日,上海,康定路600弄拆遷工地大部分塗鴉畫已被抹去,但前來拍照的遊客們依舊絡繹不絕。 (cfp/圖)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近日,兩位塗鴉藝術家在上海的一個拆遷廢墟進行的塗鴉創作走紅網絡,引起許多網友圍觀和點贊。不過,一夜之間卻遭鏟除。官方說是出於安全,學者卻建議多些包容。

2014年12月,在位於上海康定路600弄的靜安區103街坊舊區改造地塊,上海藝術家施政和法國街頭藝術家JulienM alland創作了十余幅塗鴉作品,因為畫得精美,還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遊客來此取景。

然而,24日下午,10多幅塗鴉畫大都已是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已被砸毀推倒,其余的也被鏟去畫面的主要部分。

一幅流傳較廣的塗鴉,是廢墟上門框兩側的一對男孩和女孩的肖像,但這些圖像已被塗改,旁邊的噴繪的字也遭到鏟除。

幾乎每一處有塗鴉畫的廢墟旁都掛起了“施工工地、禁止入內”的警示牌。這些精美的塗鴉畫在一夜之間被毀,引起專程前來的攝影愛好者和遊客的不滿和惋惜。

另據《南方都市報》報道, 盡管已經拆遷數年,但這里仍有居民未搬走。在上海市靜安區土地管理中心的公告中,這里是靜安區103街坊地塊,2009年獲得批複動遷。當年的媒體報道顯示,“103號地塊曾經是上海舊區改造中一塊難啃的‘骨頭’,占地面積大,涉及動遷的居民戶數多、單位戶數多。居民們既盼著動遷,又擔心動遷過程中暗箱操作吃了虧。”

據《新聞晨報》報道,靜安區相關負責人解釋,康定路600弄動遷基地尚在拆除中,出於安全考慮,不建議前往現場圍觀廢墟塗鴉。

“事實上,靜安區並不乏群眾性藝術展示的窗口。”靜安區相關負責人舉例,最近中國百位國畫名家精品展開始在靜安區八佰秀文化創意園區博物館展出。

塗鴉創作者之一施政25日回應稱,“塗鴉沒了其實很正常,但如果保留時間長一些就更好。”此前,他曾稱創作過程中未遇到阻力,且對塗鴉的消失已有準備。“塗鴉,就是為了不知去向。”

上海“兩會”熱議塗鴉被拆

據前述《新聞晨報》報道,塗鴉被拆也成為正在召開的上海“兩會”上一個熱議的話題。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戴建國這幾天一直在關註這個新聞。“廢墟塗鴉為什麽會火,是因為藝術家畫出了市民的心聲,它使人想起了過去的溫馨畫面,還有對老房子的留戀。”

戴建國認為拆遷的區域有一定的危險性,人去得太多,確實有安全隱患,可以理解給有關部門增加了工作壓力,但不應該是簡單的“人多了,就怕了”的態度,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鏟除了事。完全可以加強管理和疏導。他建議政府部門可以開辟一些塗鴉墻。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崔麗萍稱,目前對城市外立面的基本要求是幹凈整潔,從法律法規層面尚未對“城市塗鴉”現象做出具體規定。在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下,對於有藝術特色的、質量較高的圍墻塗鴉應有所包容。她建議,除了盡快聽取民意完善相關法規,還可以邀請民間塗鴉高手,在工地圍墻這幅“白紙”上一展身手。

央廣網報道,我國《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築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塗寫、刻畫。單位和個人在城市建築物、設施上張掛、張貼宣傳品等,須經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批準。

在世界範圍內,塗鴉文化源遠流長卻同樣備受爭議。據統計,在塗鴉文化盛行的美國紐約市和波特蘭市,政府部門每年至少花掉200萬美元清理塗鴉。而早在2003年,英國通過一項“反社會行為法案”專門對付塗鴉。此外,法國馬賽市政府在一些建築物上還使用了抗塗鴉制劑,令多數塗料無法在墻面上留下痕跡。

盡管塗鴉文化一路走來,獲得的鮮花甚少,但不可否認地是,塗鴉正逐漸成為藝術,逐漸走向商業化。互聯網上有多達2.5萬個相關網站,遍布世界各地。有的塗鴉藝術家,甚至有機會以上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自己的塗鴉作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