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得生鮮者得天下——這句話曾在傳統零售領域廣為流傳。如今,這條黃金定律在互聯網電商圈依舊奏效。然而在一層層阻礙之下,生鮮O2O遲遲不能爆發。在尚未解決行業痛點,建立健康的商業模式之前,生鮮O2O還有一段長長的苦盡甘來的過程。

得生鮮者得天下——這句話曾在傳統零售領域廣為流傳。如今,這條黃金定律在互聯網電商圈依舊奏效。作為國內電商僅存的一塊“處女地”, 無論從資本層面還是消費層面,生鮮電商似乎都迎來了發展的黃金季節。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增勢迅猛,預計2018年交易規模將突破2300億元。以天貓、京東、亞馬遜、一號店為代表的綜合型電商爭相布局生鮮業務,本來生活、天天果園、D Mall等垂直型生鮮電商也受到資本追捧,動輒攬獲數千萬美元融資。

生鮮市場軍備賽——五大軍團各自為營

若將生鮮電商劃分為不同的歷史階段,2005年至2012年可謂行業發展的第一階段。在此期間易果網、沱沱工社等小眾平臺開始將傳統電商模式複制到生鮮領域;2012年至2013年被視作行業發展第二階段,在社會化媒體及移動互聯網的推動下,順豐優選、本來生活等新軍不斷探索B2C、C2C、O2O等多重模式的生鮮電商;2013年至今迎來了發展第三階段,隨著天貓、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的湧入,生鮮電商逐漸由小而美向大而全轉變,幾乎覆蓋所有生鮮品類,行業隨之進入資源整合與格局更變的階段。

如今,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上暫時形成幾大陣營競相追逐、各自占山為王的局面。

第一陣營:大型綜合電商平臺領軍代表:天貓

縱觀國內大型綜合性電商平臺,天貓、京東、一號店、亞馬遜、蘇寧易購等無一未涉足生鮮電商。這個龐大陣營中的玩家擁有幾大先發優勢:1.流量積累帶來的入口優勢;2.品牌積累帶來的信任優勢;3.沈澱出用戶使用習慣的消費優勢。

然而盡管樹大根深,優勢重重,但綜合平臺仍無法消滅其生鮮電商之殤。這類陣營中的玩家往往以平臺模式布局生鮮電商,商品標準難以統一、個體商家的食品安全問題無法保障、供應鏈無法從源頭上把控等問題都為平臺的未來發展埋下隱患。

第二陣營:垂直生鮮電商平臺領軍代表:本來生活網

本來生活、沱沱工社、我買網、天天果園、莆田網、優菜網、一米惠等垂直生鮮電商可謂是生鮮電商的發起者。從誕生之時,它們便專註於生鮮這一獨特領域,顯得垂直且專業。

但是,垂直陣營中的玩家依舊面臨種種焦慮。首先是供應鏈問題,這些垂直平臺往往缺乏食品供應商的前期積累;其次是品牌力問題,小平臺獲取新用戶的信任成本異常高昂;再次是物流配送問題,垂直生鮮目前采用的物流外包模式,往往加大商品損耗力度;最後,還有一個食品冷倉儲問題,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冷倉儲往往成為中小型垂直生鮮難以承受之重。

第三陣營:傳統超市O2O生鮮電商領軍代表:永輝超市

2013年起,生鮮電商的戰場上出現傳統超市的年輕身影。對於擁有終端實體店鋪的傳統超市而言,它們在短距離配送、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占有優勢。但隨著永輝、麥德龍、華潤萬家等生鮮平臺相繼被爆虧損,可以看出超市大軍在生鮮電商這場戰役中生存堪憂。

傳統超市涉足生鮮電商,首先光是搭建電商平臺的前期技術投入就十分昂貴,讓很多傳統連鎖超市無法承擔;其次,隨著網站運營成本不斷上漲,用戶獲取成本更是水漲船高,這讓傳統超市更加入不敷出;最後,為了做好生鮮配送,傳統超市還需配備專人進行打包發貨,除人力成本,不菲的物流配送成本導致很多超市電商關門大吉。

對於這類傳統連鎖零售企業而言,筆者實在不建議這些外來軍耗費巨資在IT技術的搭建上面,通過與千米網、商派等電商解決方案平臺的合作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服務商們負責提供IT解決方案,平臺商們只管發展和服務用戶。只有專業化分工.才能真正讓各個環節的效率達到最高。

第四陣營:社區O2O生鮮電商領軍代表:愛鮮蜂

愛鮮蜂、我優鮮、M6生鮮等作為社區生鮮O2O的典型代表,以生鮮、即食產品等對冷鏈供應要求更高的產品為主打,專註於社區生鮮最後一公里的配送,用戶則定位為以白領為主的社區居民。

以社區O2O的模式做生鮮電商好處顯而易見,需要大量的冷倉儲,送貨上門方便,生鮮損耗率最小,菜品新鮮度最高。更重要的是,社區作為物流配送的最小單元,能夠將物流配送速度提高到最快,運營效率提高到最大化。

第五陣營:物流生鮮電商領軍代表:順豐優選

提到生鮮電商,以順豐優選為代表的物流平臺為這個行業增添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從物流配送到生鮮電商,順豐優選選擇將最大優勢——物流發揮到極致。同時,順豐物流在全國範圍擁有數萬家的倉儲中心,可以有效幫助其儲存生鮮商品。

但是,盡管物流及倉儲擁有優勢,但順豐優選在生鮮商品的供應鏈管理上挑戰更高。作為最後的入局者,順豐優選如何與全國各地農場、果蔬批發市場達成合作。從源頭上解決供應鏈的問題,需要順豐優選好好斟酌。

究竟是什麽讓生鮮電商遲遲不能爆發?

目前,大部分的生鮮電商市場被綜合型電商大佬們牢牢占據,其中天貓更是把控著市場的絕對份額。盡管如此,筆者堅信生鮮電商不會只是巨頭們的遊戲,各類垂直電商及新入局者仍將有市場機會。

為何筆者如此篤信?原因有二。第一,生鮮電商市場空間巨大,即便是BAT體量的大佬仍無法吃下所有市場蛋糕,這個行業可以容納更多的市場玩家;第二,生鮮電商難度很大。產業鏈繁複冗長,各個環節都存在相應的壁壘,想要全面突破可謂不易,有一技之長的電商玩家自然可以獲得生存。

業界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上半年,中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有40家實現盈利,收支達到平衡的企業也僅有4%。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大部分則介於暫時虧損與巨額虧損的尷尬狀態。看似巨量的市場背後,為何生鮮電商的發展仍然舉步維艱?

產業鏈上每一個細小環節的誤差,都讓生鮮電商的發展不遂人願。在這里,筆者只想突出兩個核心的大點來談談生鮮電商遲遲不能爆發的原因。

第一:冷鏈倉儲VS物流配送

不同於3C、服裝等標準化產品,生鮮產品屬於高損耗以及保質期有限的品類,對冷鏈倉儲及周轉效率要求極高,一旦出現庫存積壓唯一導致的結果便是大量浪費。

而被視為“珠穆朗瑪峰”地帶的冷鏈物流恰恰被視為生鮮電商的命門所在。尷尬的是,據業內人士透露,我國現階段冷鏈運輸應用率僅有19%,物流成本不降反升,冷鏈物流費用占據生鮮電商運營成本40%,這又直接導致了用戶體驗的不斷降低,。即便是享譽盛名的京東物流體系,依舊難以承受生鮮電商之中重。

盡管有些無奈,比起常溫物流,冷鏈物流的要求更高、運轉更複雜、成本投資更多,堪稱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這往往讓很多電商“望洋興嘆”。

第二:均客單價VS訂單頻率

生鮮食品大多需要冷鏈配送,生鮮食品附帶的氣泡膜包裹、防隔層、專用運輸箱等需要3-10元不等的成本,成本是普通常溫配送的130%,這意味著想要收抵平衡至少需要100元左右的客單價。然而矛盾在於,相較於3C、服裝等其他電商,生鮮電商不幸地被歸於客單價低的品類。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很多生鮮電商只做高端及進口,然而這種極端的做法往往讓他們忽視了“高客單價≠高頻購買”的事實。即便可以太高客單價,較低的訂單頻率依舊讓生鮮電商的發展一路受阻。左右為難的生鮮電商們,只能用促銷、打折等賠本吆喝的方式來維持熱度。

在生鮮電商尚未解決這些行業痛點,建立健康的商業模式之前,還有一段長長的苦盡甘來的過程。

那什麽拯救你,我的生鮮電商?

筆者非常認同順豐優選崔曉琦的觀點:生鮮電商是一門複雜的生意,需要上遊滲透到基地、中間控制物流、末端抓住用戶群,最終降低損耗率,提高配送體驗,控制物流成本。此外,筆者得出幾下幾點思考:

第一,O2O——生鮮電商的首選商業模式

考慮到生鮮品類的特殊性,O2O模式無疑是其首選。原因在於,O2O模式與生鮮市場存在著先天性的契合之處。O2O作為一種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的方式,是一種既能解決老百姓渴求原生態產品的需求,同時又能降低交易和配送成本的極佳模式。

此外,O2O強調線上支付與線下體驗,這尤為適合於對商品體驗性要求極高的生鮮行業。純線下市場中生鮮產品從農莊產地銷售,再批發到各級超市、賣場,最後才能進入消費者餐桌,在此期間的信息不透明、產地上對生鮮食品的損耗,食品品質安全無法保障等問題重重。O2O模式則能將2個O做到極致,讓信息透明、速度最快、質量最好,

第二,本地化——生鮮電商尋求發展的最佳路徑

雖然筆者說O2O模式是生鮮市場的首選商業模式,但單純的O2O模式依舊難以完全拯救生鮮行業。因為O2O模式在物流、庫存和供應鏈管理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僅強調在線支付與線下體驗,對於生鮮市場的具體定位、市場需求、質量保障以及用戶消費習慣和缺乏清晰概念。此時,以本地化服務為特色的區域型O2O值得被各個企業重視。

在做本地化生鮮O2O時,實體網點結合生鮮做O2O是種不錯的組合。以南京地區本地化的生鮮特產電商O2O平臺一米惠為例,其布點一般采取兩種方式:一是自營的網點,二是整合第三方網點如社區便利店、小賣部、洗衣店、快遞站等。這些本地化的實體店做可以做為預售和取貨配送的點,具備提貨和展銷雙重價值,在取得用戶信任、滿足消費者傳統的消費習慣的同時,更能彌補生鮮配送在最後一公里的短板。

第三,   小而美——拒絕貪大求全,專註、極致

對於生鮮電商而言,做不了“大而全”,還可以做“小而美”。

客觀來看,天貓、京東等綜合型電商利用自身平臺和流量優勢,通過商家入駐方式布局全品類生鮮,並迅速擴張到全國各個城市。這樣的業務形態能快速獲得規模,但從上遊的選品、供貨、產品質量把控到下遊的物流、營銷、運營、管理等,這對生鮮電商的整體運營能力要求極高。

因此,生鮮電商創業者再從本地市場切入後,可以選擇一個或幾個垂直品類,深度介入並整合供應鏈,包括上遊的農業基地直采、中遊的B2C平臺和倉儲物流建設、下遊深入社區的O2O布點等,基於品類和地域形成自己的資源壁壘。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品類和市場的擴張。

第四,   做品牌——生鮮需要強大的品牌背書

無論主打國外進口,還是專註原產地直發,生鮮電商都需要建立自身的品牌影響能力及溢價能力。品牌影響力可以引導消費者關註電商品牌,完成商品選購等前期消費,而品牌溢價能力則可以在消費者無法辨別產品特性時,通過平臺公信力給消費者實惠的感覺。

當然,除了具備強大的品牌背書力,生鮮電商從食品采購到冷鏈倉儲,從層級分銷到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各個環節都需要信息透明化,此時各個品牌適時做相關的市場活動去推動品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末尾語:

生鮮電商作為一類全新的領域,堪稱一套龐大的系統工程,產業鏈的任一環節都可以牽動整個鏈條的運轉。實際上,生鮮電商不是一門純粹的互聯網生意,它更是農產品規範化、系統化、電商化的長期過程。即便以互聯網電商為交易載體,但生鮮電商比其他電商更加重視傳統的商業本質。

此時,如何降低成本、高效率運作,讓利消費者,通過改變更多人的消費習慣來革新傳統生鮮市場,這才是生鮮電商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