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读亚当·史密斯《超级金钱》--陈理 钱在谁的口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glu1.html


 “现在就开始改变,麻雀也能飞上青天。”

  6月30日,我国的创业板上市,28只“小麻雀”振翅高飞,直上云霄。据统计,收盘时28只新股平均市盈率高达111.03倍,一日催生了116个亿万富翁。与此同时,当天有近百亿“傻钱”被套。有媒体把李商隐的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改为“此景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骇然”相形容。

  面对如此景象,除了蔡依林的《看我七十二变》在我耳边直回响外,我还想起了亚当·史密斯的名着《超级金钱》里描述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资本市场“沸腾岁月(go-go years)” 和随之而来的可怕惩罚。亚当·史密斯在书中创造了一个新名词——超级金钱(supermoney),股神巴菲特在该书中第一次浮出水面。

  所谓超级金钱,就是用来“区分我们钱包里的绿色钞票和国家的真正财富——资本化了的收益(或者说利润),它们以股票的形式在市场上存在。你在 Google拼死拼活地工作,但与Google公司的股票期权相比,你每周得到的工资实在微不足道。将Google发给你的工资支票兑现,你得到了货币, 而将你手中的股票期权兑现,你得到的是超级货币,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国家——事实上是在全世界——没有货币、拥有货币和拥有超级货币的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 距。”创业板新上市催生的亿万富翁正是超级货币的拥有者。以华谊兄弟为例,同为电影明星,入股的明星成为了资本的所有者——超级货币的拥有者,没有入股的 明星依然是高级打工——普通货币的拥有者,二者的身份发生了质的变化,财富的差距骤然拉大。

  超级货币蕴含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一方面,企业主们意识到,在股票市场上的价格可以达到其利润的很多倍(这是超级货币最简单纯粹的形式),可以通过将企 业转化成超级货币来获取现金。更进一步,超级货币的乘数作用拉大了领取薪水的职员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普通老百姓认识到靠领工资发不了大财 而进入证券市场,将收入转化为资本,在股票升值中成为超级货币的拥有者,从而促进了老百姓的投资理财,也间接推动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亚当·史密斯认 为,超级货币已经成为左右经济的真正力量,除了货币M1和M2外,建议加上M3,即超级货币。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超级金钱也是一把双刃剑。为了追逐和夺取超级金钱,那个时代的投资者乃至整个金融界,渐渐变得弱智,有时甚至完 全丧失了理智:“感性认知凌驾于现实之上,关于利润的短暂错觉战胜了资产负债表和贴现现金流的真相。”人们把‘概念’和‘趋势’看做检验投资优劣的试金 石,而不管支撑这些‘概念’和‘趋势’的数据是否真能站得住脚。感性认知之所以能够击溃现实,财务骗术的花招使得财务报表“马粪表面光”而居功至伟。同时 那些公共会计师却能安坐一边,任由游戏继续。可悲的是,“投资界全盘接受了这样的愚弄,并且深信不疑”。然而,现实最终更顽强并占据了上风,泡沫破灭了, 超级金钱变成了“超级杀手”,酿成了1929年以来美国最大的金融灾难。

  亚当·史密斯在书中公布了“复仇天使”巴布森列出的“恶人名单”——导致投资界遭受40年来最大灾难的11个罪魁祸首。11种罪行中,有4种归咎于投 资经理的过错,而证券行业的另外三种人——合伙人、分析师和推销商也受到了指责,因为“他们完全忽视了自己作为专业人士的责任。

  然而,有一个人不仅夺取了超级金钱,而且在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他就是现在家喻户晓的股神巴菲特。但1970年在奥马哈城和格雷厄姆的朋友圈以外的地方,并没有多少人听过他的名字,尽管他已经是那个时代最为出类拔萃的资金管理者。

  当时格雷厄姆希望亚当·史密斯能为他的着作《聪明的投资者》创作一个新的版本。“我只愿意把这件事情交给两个人去做,”他说,“一个是你,另一个是沃 伦·巴菲特。” 在格雷厄姆的催促下,亚当·史密斯拜访了巴菲特。令亚当·史密斯拜感到神奇的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似乎超越了自己所处的时代:“没有报价机和股票行情指示 器,也没有服用镇静剂的习惯,他的手头没有市场中炙手可热的‘赢家’,没有科技公司,没有企业集团,没有所谓的‘概念’。他只是严格并持续地实践着本杰 明·格雷厄姆的理念——购买平淡无奇、简单易懂的股票。”

  亚当·史密斯把格雷厄姆的几条重要原则提炼为:要想取胜,你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避免失败。而要想避免失败,“你所购买的股票价格一定要处于合理的市场水平——由先前经验得出的明确标准所界定的合理水平。” (格雷厄姆语)在理想情况下,如果你购买股票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2/3,你就进入了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对价格波动的态度也与众不同:“那些不断被莫名其妙的市场下滑所困扰的投资者是倔强地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劣势……对真正的投资者来说,价格波 动仅仅意味着一件事情:当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你拥有买进的机会;而当价格大幅上涨,你拥有卖出的机会。在其他时间里,投资者应该忘掉股票市场的存在,专 注于自己获得的股息受益以及所持有公司的经营业绩。”

  格雷厄姆倡导的投资理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那个老古董,”一位明星基金经理说,“他是个不错的人,但是他的东西全都是些陈词滥调,再加上一些老掉牙的流言蜚语。”

  然而,有一个聪明的学生——现在的“超级金钱之王”巴菲特——真正领会了格雷厄姆的教诲并付之行动、坚持到底。

  他向合伙人承诺的几条原则,和格雷厄姆的思想相当吻合:

  1、我们进行投资选择的基础是投资的价值,而不是受欢迎的程度; 2、我们的投资要致力于将永久性的资本损失(而不是短期内的报价损失)降到最低;3、我和我的妻子、孩子对合伙企业中属于我的净价值拥有部所全有权。

  “本是对的,”巴菲特说,“市场是一个狂躁抑郁病患者。这就是为什么你不能按照它的意愿进行交易。你必须在你认为需要的时候买进和卖出。”

  巴菲特认为格雷厄姆的理念也许还会像以前一样被人们低估,但是“他对这位教父的尊敬和‘忠诚’却丝毫不会减弱。”他写道:“格雷厄姆的教诲让一些人成为了富翁,并且很少有人因为听从了他的建议而遭受贫穷。世界上并没有多少人能够让你做出这样的评价,”

  1969年,巴菲特急流勇退,结束了合伙公司的生意,带着沉甸甸的“超级金钱”远离过度兴奋的“市场先生”,躲过了七十年初那场灾难。

  除了详细介绍格雷厄姆的理念、巴菲特的故事外,亚当·史密斯还在书中另外给出了两种途径,指导个人投资者这群“小麻雀”如何夺取超级金钱,如何“上青天”脱离“穷人阶层”。两种途径都排除了投资中的游戏成分,但并不影响它们的趣味性。

  一种途径是寻求消极但安全的投资收益。如可投资免税市政债券,其收益率与大部分商业股票的平均收益率相差无几;可投资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虽然它们难免单调乏味,但毕竟能确保收入的增长,投资这类股票所获得的收益可以部分免税,而且它们有每年增加股息的传统。

  另一种途径是采取“买入—持有”策略,购进那些所谓大公司的股票,并将它们一直持有在手中。应该寻找具备以下特征的公司:有充足的资金;它的核心产品 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力,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劳动力成本;它的经营范围处在能够持续增长的领域。具备上述特质的公司将能拥有诱人的利润 率,带来高额的收益。此外,假如一家这样的公司还拥有阻止外来者与其竞争的手段,那么你就拥有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投资。

  书中还提到一条古老的原则也许能帮助“小麻雀上青天”:预见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机构投资者就像猎兔犬那样倾向于集体行动,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弄清楚这些 猎兔犬将奔往何方。机构投资者钟情于那些利润不断增长并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公司股票。“如果你能找到一家规模较小且迅速发展的公司,并在它逐步成 长起来的时候卖给机构投资者,那么你就跨入了投资机构之间的缝隙”创业板中很可能存在这样的公司。但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投机和游戏色彩,“一将功成万骨 骷”,风险和回报都可能很大。这些公司本身就是上市公司中的“小麻雀”,并不适合大多数个人“小麻雀”投资者。

  本文2009年11月14日发表于上海证券报书评版投资原典专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08

亞當史密維穩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10920&sec_id=12187389&art_id=15627719&cat_id=255&coln_id=22

史密夫教授同我地講經濟學理念,講講吓提到亞當史密( Adam Smith),以我地唐人嘅講法,佢地兩位係老宗,追番十幾代之前,唔知會唔會係親戚呢?係唔係都冇乜相干啦,美國人姓史密夫,等於華人姓陳李張黃何,普 遍到極。史密夫教授話佢唔係亞當史密專家,但佢認為呢位現代經濟學始祖之第一本書,而死前再修訂,即係最後一本書,就係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係亞當史密最重要一本著作,大家要讀吓,內裏正有當代行為經濟學之影子。亞當史密並非 utilitarian,不講經濟學之理性行為係在有制約條件下追求效用之最大化( utility maximization subject to constraints),亞當史密講嘅理性行為係個人選擇某種行為之時,會考慮到他人之觀感( perception),人喜歡行為被人讚賞,避免行為被人怪責,假若人人如此,呢個社會一定互相禮讓,不為天下先,維穩到極。現實是否如此?大家不妨望 吓左左右右,左丁山就認為目前特區政府官員嘅行為就往往不是從爭取最大效用出發,而係從希望得人讚賞出發,不被痛駡嘅角度出發,是故中環街市不改建作為甲 級商廈,以提高本港就業量,反而係用作甚麼保育、在內興建一個游水池。記得溫家寶總理訪問英國時,就話要必讀亞當史密呢本《道德情操論》,教幹部及下海商 人多讀,香港啲高官或者讀過晒嘞。
在座有位洋記者話中國某位高層叫人讀海耶克之「自由的憲法」(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但我地冇人記得起係邊位高官,假如係中共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嘅話,會有意思㗎。老實講,左丁山書架上有呢本書,但讀極都未睇完,唔敢話自 己讀過,以前坐肥佬黎嘅私家車幾次,次次都見車內有呢本書,佢應該讀過最少一次嘅。海耶克經濟觀已有多年冇人提起,在美國不算主流理論,但在 2012年就唔同,《金融時報》(九月十三日)專欄作家 Steve Rattner指 2012年係海耶克大戰凱因斯之年,奧巴馬之就業政策就是加稅與增加公共開支,擁抱凱因斯,而共和黨人 Michele Bachmann茶黨女王話最喜歡在沙灘讀 von Mises(海耶克同路人)!明年美國大選會係一場經濟學流派大決戰,夠晒精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42

核電設備三劍客:上海電氣、哈爾濱電氣、東方電氣 格隆匯 亞當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54&extra=
前面我給大家分析了核礦雙雄中核國際(2302)與中廣核礦業(1164)。今天接著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核電設備的看法。之所以分析這個環節,是因為以下幾個理由:
1、牛市買週期股。核電設備屬於典型週期股,三年不開工,開工吃三年;
2、核電幾年沉寂後終於放行,行業處在一個超大周期的底部,未來行業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3、從一個稍長時間看,主要核電設備股大概率都處在基本面和股價的最底部,未來不應該再有什麼壞消息了;
4、行業催化劑會越來越多,包括中核、中廣核上市,新的核電站不斷上馬等;
中國核電要在年底前重啟,核電產業鏈中上游是燃料,下游是運營,基本都要等到運營後才能體現出價值,但中游核電設備是在建設一開始就能獲得收入。在港股裡,核電設備的標的有3只:上海電氣(2727)東方電氣(1072)與哈爾濱電氣(1133),雖然核電業務對於這3個公司都不算主營業務,但由於重啟核電的短期刺激,加上由於火電的萎縮,集團都把新能源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重心。那首先就來瞭解下核電設備行業的大致情況。
一般一個核電機組大約總造價大約125億,從整個核電站建設資金構成來說,所有的設備採購佔總資金的50%(約72.5億),基礎設施建設大約40%(約50億),其他開支大約10%(約12.5億)。核電設備裡又分為三個系統,核島,常規島與其他輔助設備。核島設備大約佔總採購設備的50%(36億),常規島設備大約佔總採購設備的30%(22億),輔助系統大約佔總採購設備的20%(14.5億)。
表1:主要設備分類
設備分類
主要設備
核島設備
蒸汽發生器,反應堆壓力容器,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裝置,主冷卻泵/屏蔽泵,穩壓器,硼注箱,安注箱,穩壓器等
常規島設備
汽輪機,發電機,汽水分離器
輔助系統設備
通暖空調設備,空冷設備,吊籃,閥門,泵,儀控系統,電源設備
表2:三大公司生產能力
佔總資金比重
上海電氣
東方電氣
哈爾濱電氣
核島設備
蒸汽發生器
5%
壓力容器
2%
堆內構件
2%
控制棒驅動裝置
2%
主冷卻泵/屏蔽泵
4%
硼注箱/安注箱/穩壓器
1%
常規島設備
汽輪機
5%
發電機
4%
汽水分離器
2%
從市場佔有率來看,上海電氣在核島方面佔有率是45%,東方電氣大約30%,但是東方電氣在常規島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56%。2013年上海電氣核島的營業額是21億,而東方電氣則只有10億,但是東方電氣在常規島的銷售額卻有22.5億。另根據東方電氣的毛利情況看,核島的毛利率為30%,而常規島只有10%多。
由於核島的建設週期長(約佔總週期80%),所以會提前招標,考慮到上海電氣在核島的市場佔有率,在核電三代技術上的優勢,而且幾乎壟斷了核島中毛利最高的堆內構件與控制棒驅動裝置,再加上上海電氣是三個公司中唯一有能力生產鑄鍛件的公司(核島設備的框架,相對毛利較高)。所以如果核電重啟,僅考慮核電盈利的話,首當其衝受益的應該是上海電氣。當然東方電氣對於常規島過半的市場佔有率,加上能承擔多種核電型號常規島的製造任務,使得其也會成為一大收益者。哈爾濱電氣雖然在市場佔有率方面明顯落後前兩家,但也總能獲得訂單。
在分析這3家公司中,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主營火電業務下降和核電業務比重小對公司造成的影響。從2013年年報顯示核電業務營業額在上海電氣中佔比只有2%,而東方電氣也只不過7%左右。哈爾濱電氣最新的核電訂單也只佔總訂單金額的5.8%。
一般週期股不看估值,尤其行業底部的時候。為增加安全墊,我們還是看看估值。從估值來看,三者的市銷率、市淨率都不算高,其中哈爾濱電氣的市盈率,市銷率和市淨率都明顯低於行業水平,如果核電重啟利好可以帶來整個行業估值水平上升的話,三者都應該有一定上升的空間,其中哈爾濱電氣彈性最大,上海電氣兼具核電重啟與上海國資改革題材,認可度應該最高,東方電氣是行業龍頭,個頭最大,長遠看也應該最受益行業復甦。

哈電1133
東電1072
上電2727
P/E13
10.3580
11.6849
18.9147
P/(E14Q1*4)
16.4247
16.8963
P/S13
0.3555
0.6523
0.5712
P/(S14Q1*4)
0.8371
0.7246
P/B13
0.5115
1.4409
1.03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146

有聲有色的中國鋁業(2600):四個追逐邏輯 作者:格隆匯 亞當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43&extra=page%3D1
如果牛市成立,那麼牛市中最有聲的一定是有色行業。搜索港股所有有色公司,筆者覺得中國鋁業(2600)是最有聲有色的對象之一。下面斗膽闡述一下筆者追逐中鋁的四個邏輯。所有內容都是筆者自己的一孔粗見,不一定對,供大夥拍磚之用。


1、 有色:牛市買週期買有色
隨著最近股市「牛市說」風起云湧,有色板塊作為週期股,高beta股,向來是牛市中市場資金追捧的重點。一般來說鋁業的beta一般維持在11.5之間,而中國鋁業10年的周beta則高達1.7。如果把稀土行業(目前稀土在母公司中鋁集團旗下)也加入來分析,股價與大盤相關性更高,Beta值大多在2附近。另外從R-square上看,有色板塊的R-square普遍在20%30%,明顯高於鋁板塊的10%,說明大盤的波動與稀土的波動相關性比鋁行業高。


2、稀土:有色中的王者
長期以來,國家稀土產業十分混亂,由於業內惡性競爭,產量佔了全球絕大多數的中國卻沒有稀土定價的話語權。加上監管不嚴,很多出口型的稀土公司都把污染最高的初加工留在中國內地,對環境污染十分嚴重。今年年初,工信部指定中國鋁業公司在內的6家公司組建大型稀土集團。並於近日下文確認中國鋁業公司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組建方案。87日中國在WTO稀土訴訟中敗訴,將進一步倒逼中國加強這個行業的管制與集中度,對中鋁集團這樣的整合者來說,無疑是長遠的利好。

中國鋁業公司是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HK.2600)的母公司,由於2600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目前主營業務的毛利只有1.3%。公司2012年虧損82億,2013年靠出售資產勉強盈利9億元,2014的第一季度則依舊顯示虧損22億,如果公司不能找到新的盈利增長點,則今年也免不了虧損的命運。對於這個旗艦公司,中鋁集團絕不可能視而不見。無論如何,是存在想像空間:把盈利能力較好的稀土產業逐步整合到2600旗下的。


3、 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大受益者之一
這一波中國對國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無疑對中鋁這樣擁有巨大資源,但效益低下的大央企是重新煥發青春的一個重要契機。以往中國鋁業的虧損或多或少與國企的傳統弊病,管理不善,效率不高,機構臃腫有關。我們可以從氧化鋁板塊來舉個例子,中國鋁業氧化鋁的毛利率只有2.8%,而民營企業南山鋁業和神火股份卻可以超過8%。中鋁山東分公司曾經承認,其在氧化鋁生產成本上,與民營企業的差距曾達到過400/噸。所以如果通過國企改革。相信可以大大提高中國鋁業的經營效率,從而提高利潤。

另外公司於2013年剝離了鋁加工業務,由於鋁加工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放緩,國內鋁加工產能持續釋放,鋁加工產品的加工競爭日益激烈,利潤水平下降,在2012年佔虧損額的15%。所以剝離了很難扭虧的業務有助於輕裝上陣,減輕公司經營負擔。可能也為國企改革或資產重組做著鋪墊與準備。


4、 電價下調:大幅降低成本
在中國鋁業的生產成本構成中,電費佔到了總成本的12%,公開資料顯示,電力成本佔電解鋁生產成本的40%,超過原材料的33%。根據測算,國內電解鋁的耗電強度為14000千瓦時/噸,如果電價每下調一分錢,將減少成本140/噸。相比很多民營企業,中國鋁業由於主要從國家電網購電,成本很明顯受制於電價。近期受煤炭價格下調的影響,國家上網電價也相應下調1分。並且從長期來看,隨著煤價的繼續疲軟,以及風電、光伏、核電等替代能源的不斷增加,相信電價仍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對中鋁這樣用電大戶成本的控制可以起到長遠的壓製作用。

週期股從來都是在估值最慘不忍睹的時候是最好的「甜點」,目前看,中國鋁業(2600)即使不是處在最舒服的「甜點」位置,業至少是一個相對「甜點」。
從邏輯上,第一步,僅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應該讓公司資產合理的修復過程:市淨率PB水平應該向1倍靠攏,這意味著20%的想像空間。
第二步,才是考慮成本下降,效率提高的邏輯。
至於稀土資產注入與否,這個是三步,可以當一個期權。不兌現無傷大雅,兌現了就是一個全新的天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47

國企改革試點——中國醫藥集團 作者:格隆匯 亞當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49&page=1&extra=#pid4195
改革方向
1.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
2.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薪酬管理職權試點

國企改革是下半年很多機構關心的一個選股方向,這裡就把中國醫藥集團在香港的兩家上市公司拿出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醫藥行業是在中國其實是個完全競爭的行業,外有資金實力強大的跨國企業,內有靈活的民營企業,所以相對於其他一些領域的國企,醫藥領域的國企是早早的就在市場中摸爬滾打,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央企改革重要的試點單位。

首先簡單談一下對醫療的需求,根據一些報告測算,2015年將是中國適齡勞動人口的頂峰,之後適齡勞動人口將慢慢減少,也就是說老齡人口慢慢增多。其次是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醫保與商業保險體系的完整,人們對藥品價格的承受能力逐步提高。這些都有助於推高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這些相信大家也都知道。

在國藥集團的各家上市公司中,很早有民資進來的就是國藥控股,早在2003年,復星醫藥就出資5億佔49%與中國醫藥集團一起成立了國藥控股。並且經過多年的經營,淨利潤穩步上升,逐漸成為了醫藥分銷的行業老大。

國藥的優點是作為央企國藥集團的分銷平台,國藥控股在全國的分銷網絡很健全,基礎很好,通過引入民間資本和上市募集的資金在這幾年中經過併購迅速擴大規模,從而提升銷售。包括之前收購A股上市失敗的四川醫藥也是這個思路。

年度淨利潤

但對國藥控股來說,業務單一可能是一個潛在的問題。根據國藥控股2013年年報,其醫藥分銷業務較2012年增長23.26%,佔公司收入比例達94.46%。而公司則認為"主要是由於集團分銷業務發展態勢良好及分銷網絡進一步擴展所致"分銷所分得的利潤其實在整個產業鏈中是佔比是相對比較少的,佔藥品終端零售價格大約10%左右,大頭都被銷售終端醫院給拿走了(大約50%)。再加上藥品分銷的毛利很低,國藥控股的毛利基本穩定在8%這種利潤水平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會有一定障礙,所以依靠分銷不是長久之計。

  
報告期
  
2013 年報
2012 年報
2011 年報
2010 年報
2009 年報
2008 年報
2007 年報
醫藥分銷
15,786,430
12,755,920
9,548,913
6,480,081
4,390,858
3,574,508
2,899,732
增漲率
24%
34%
47%
48%
23%
23%
 
  
醫藥零售業務
483,315
398,256
304,487
171,496
121,565
95,216
83,562
增漲率
21%
31%
78%
41%
28%
14%
 
  
其他業務
416,870
424,508
369,081
271,790
192,162
149,019
127,727
總收入
16,686,615
13,578,684
10,222,481
6,923,367
4,704,585
3,818,743
3,111,021
總成本
15,348,763
12,484,424
9,387,011
6,339,780
4,326,129
3,515,248
2,855,999
毛利率(%)
8.02
8.06
8.17
8.43
8.04
7.95
8.20
從上表可以看出,近年來醫藥分銷和零售的增長率以及毛利率都有所下降,

商務部日前剛剛發佈的《2013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印證了這一點:"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主營業務實現利潤總額202億元,同比增長16%,增幅回落0.5個百分點;平均毛利率6.7%,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

未來國藥控股的發展方向個人認為有兩點。一是向其他業務進行佈局,比方說進入醫療金融領域與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復高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發佈醫療移動支付產品「健康金」,患者在交通銀行手機端用戶可以完成掛號、交費、報銷以及查看報告,無需費時排隊。第二點則是通過試點改革挖掘企業的其他潛能。

國藥集團港股的另外一個標的,中國中藥(570),在集團的定位是中藥整合平台,而且從20132月收購盈天醫藥進入香港市場後又馬上收購從美國退市的同濟堂,節奏很快。並且國藥集團的規劃是到2017年通過內生性增長和外延式擴張使銷售額達到100億港幣,但前中國中藥13年的銷售額只有14億港幣,加上中藥的毛利大大超過藥品分銷的毛利,達到了60%,盈利應該是有保障的。另外就是由於購殼不到2年,集團很多資產還不能往裡裝,相信以後還會有其他大的動作。所以簡單的邏輯就是空間很大。



光從基本面上看,中國中藥也是一家業績穩定增長的企業。當然,2013並不是企業收購同濟堂後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同濟堂2.55億的收入是只用2個月的時間錄得的,如果簡單乘以6,假設企業其他業務均保持不變都可以使公司的收入增長100%

當然國藥集團旗下還有很多非上市公司,比方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中國國際醫藥衛生公司、中國科學器材公司等。至於這些公司怎麼處置則要發揮各位的想像了。最後要提醒的是國藥控股和中國中藥將分別於822日與830日公佈中期報告,希望大家給予關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07

亞當‧斯密心法 最後關卡讓統派大勝

2014-09-29  TCW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是蘇格蘭影響全球最深遠的歷史名人,他的銅像高高聳立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街頭。

獨立公投前幾日,獨派人士爬上銅像,在他右肩上貼了一個顯眼的「YES」貼紙。然而,亞當‧斯密的智慧,彷彿穿越了二百多年的時空,他在《國富論》中的幾段話,恰是如今英國政府能讓蘇格蘭人對獨立說「NO」的關鍵。亞當‧斯密寫道:

如果有人建議英國自願放棄統治殖民地的一切權力,任憑他們自主選舉地方官、自定律法……世界上絕無哪個國家會採納這種建議。任何國家都不可能主動放棄統治轄區的權力,不管那個轄區統治起來有多麻煩,也不管它上繳的收入,比起為了統治它而花的費用,有多麼不成比例。

(中略)然而,如果這種建議獲得採納,那麼英國不僅可立即免於承擔殖民地平時駐軍的全部經費,也許還可以和他們談妥某種通商條約,有效確保英國自由和他們貿易。那種安排會比它目前享有的獨占地位(編按:當時殖民地母國都壟斷對旗下殖民地的貿易),對它的全體國民更有利。

(中略)總而言之,使他們不再是我們當中性情乖戾好鬥的黨徒,而變成是我們最忠誠、最親切,也最慷慨的盟邦。

套用到甫於九月十八日結束的史上首度蘇格蘭獨立公投,英國政府以「亞當‧斯密心法」成功挽留蘇格蘭民心的兩招:首先,是放手讓蘇格蘭人民自己決定,其次是提出「自治極大化(devo-max)」這充滿吸引力的願景。

選前:英相用自治極大化,拉回民心

自治極大化,就是除了外交、國防和部分經濟權力外,其他事務,特別是稅收,都由蘇格蘭政府自己管理。它可說是「只差一步的獨立」。甚至推動這次公投的獨派領袖、蘇格蘭第一部長薩孟德(Alex Salmond,已於獨立失敗後請辭),在兩年前也曾說自治極大化「非常誘人」。

愛丁堡大學社會政治學院教授麥辛尼斯(John Macinnes)接受本刊採訪時分析,原本關於蘇格蘭公投熱議的選項有三個︱︱維持現狀、自治極大化和獨立,而以第二個選項最受歡迎,但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最初評估獨立支持度不高,自信滿滿,因此要求公投題目只有對獨立的YES或NO。直到公投前兩週民調逆轉,卡麥隆才趕緊釋放要給蘇格蘭更多、更大自治權的說法。

「這使得公投到了最後階段,選項其實已經變成是要自治極大化,還是完全獨立,維持現狀已經不存在了,」麥辛尼斯說。

他認為,蘇格蘭從一九八○年代以來關於爭取獨立的辯論,重點都在於治理經濟的方式,而非一般理解的民族認同問題。當時蘇格蘭經濟大宗的重工業、國防工業,仰賴國家的力量支持,在八○年代英國首相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的民營化、市場化路線下被迫關廠,受傷慘重,因此想藉獨立來自己管理經濟。如今英國中央又由保守黨執政,蘇格蘭的獨立公投,正反雙方攻防焦點也都環繞著經濟議題。

英國國會議員、蘇格蘭事務委員會主席大衛森(Ian Davidson)也對本刊指出,獨立公投其實是希望,以憲法的改變來推動政治的改變,他認為蘇格蘭人主要是不滿保守黨執政下的經濟等政策。因此,這次獨立公投未過,短期內還會不會有下次公投,就要看英國政府的表現了。

選後:沉默多數出手,選擇統一安全牌

換句話說,蘇格蘭人真正要的,不是國防、外交,而是更能掌控的荷包。

與蘇格蘭相隔九千七百公里的台灣,不少論點環繞著蘇格蘭民族主義,然而,我們在蘇格蘭街頭現場聽到的,不是歌詞背景來自與英格蘭打仗的三百年前淒美民謠〈羅夢湖〉,而是嘲笑統派陣營活動力微弱的歡樂改編歌曲「No campaign is no campaign」,第一個NO是指反獨陣營,第二個NO是說他們「沒有活動」。

確實,公投前,獨派陣營的活動被認為較活潑也較高調,街頭散發著許多「YES」的紙帽、徽章、創意塗鴉,而「NO」陣營直到投票前幾日,才出現較多自發性上街宣傳者。從本質上來看,追求較大改變的一方,比起訴求不變的一方,自然較能提出吸引人的方案和辭彙,也比較能激發熱情。

但是,公投的結果一反原先各界預期比數會很接近,聲勢浩大的獨派竟以高達十個百分點之差,四十五比五十五,敗給了「沉默的大多數」。

「就像走到了懸崖邊,最後決定要不要跳時,人們害怕了,」穿著鼻環、販售寫著蘇格蘭古字「Aye」(即英文YES)T恤的小姐,在公投結果揭曉當天無奈的說。但她立刻打起精神,「我們仍然能改變,我們讓更多人參與了政治,」她說接下來就是正反雙方的蘇格蘭人一起,監督英國政府是否真能更授權。

這場公投創下了蘇格蘭人民參政程度的新高點,不論是合格選民登記投票率九七%、實際投票率八五%,都打破歷年選舉紀錄。甚至獨派落敗後,力推獨立的蘇格蘭執政黨「蘇格蘭國家黨(SNP)」,在公投結束後一百小時內獲得超過二萬名新黨員,成長七成,並一舉成為全英國第三大黨。獨派凝聚力增加,成為抗衡、監督英國政府落實承諾的最強力量。

未來:分裂危機暫解,民主贏了!

在蘇格蘭人緣甚差的卡麥隆,成功避免了英國史上最重大的分裂危機,特別是成功搶救了英鎊,讓全球金融市場吃下定心丸。不過,明年英國遇上國會大選,給予蘇格蘭更大自治權的承諾,在公投前英國三大黨魁口徑一致,公投後卻又立刻出現政客口水戰,蘇格蘭人會不會覺得「上當」而引發風暴,讓投資市場不敢掉以輕心。

同時,獨派大本營的蘇格蘭工業第一大城格拉斯哥,在公投結果揭曉後,曾爆發一波正反派民眾的街頭衝突,這類情緒宣洩行為會不會擴大,也讓外界關心。

或許在政客和少數民眾喧囂的背後,我們也該相信「沉默大多數」的力量。他們正是我們在蘇格蘭公投隔日看到、聽到的:勝利的一方,早早就將自家旗幟、標語、徽章卸下,避免得意表態刺激對方;失落的一方,則是安慰自己說:「民主贏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50

亞當·斯密與水貨客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search?updated-max=2015-03-20T12:13:00%2B08:00&max-results=12

巴黎:

亞當·斯密何許人?他是蘇格蘭人,頂頂大名"國富論"作者,自從這本書於18世紀面世,向全人類展現"自利"對文明財富供獻,聰明的國家便越早效法,使得只用了兩個多世紀,財富的生產就超越過去有人類文明以來的總財富的累積,而拒絕的國家只有越來越貧窮。

國富論說只有透過分工丶交換(貿易)才能提升生產力,並把商品的成本和售價壓到最低,而唯有透過沒有壟斷、自由公平的市場這種出自自私的分工、交換的好處才能充分地體驗。

他以人力作為價格標準去解釋自由巿場是否公平,例如養羊的時間是要一年,捕足海貍要用半年,那麼一頭羊的價格應該等同兩頭海貍。若海貍行業受到保護,例如工人要領牌,而牧羊農民戶口又不能改變,牧羊的工人因不能自由流動,數目便很多,供求関係會把牧羊人工資壓低,他們工資便不足夠養家活兒,反之付出勞力較低或懶的海貍從業員卻賺大錢,因為兩個行業的"市場價格和成本關係"被扭曲,海貍行業所賺的額外錢就是來自牧羊工人的勞力。

國富論中提及這些幹擾自由巿場的項目名稱,包括關稅、工會、商會、專利、壟斷⋯⋯。*

如此看來,中國收取大量香港出口的産品關稅,或禁止水貨客,目的就是保障國內那些有毒奶粉、食物、藥物制造商人的利潤,為他們巧奪誠實香港那幾類商人和從業者的應有利潤和工資。

走水貨客雖然出於自利,但他們的行為卻能破解這種保護,有益本地從業員生計,並且能讓大陸黑心、盜版A貨商人小D生意,快些冚檔,照計香港人無理由不想。

與其抗拒,百姓應該靈活處理,全民迎接這商機,例如要求政府批準工廈樓上水貨店,籍此加強水貨市場的互相競爭狀況,壓制地舗的租金升值和水貨價的上升。全民槍佔人肉水貨運輸市場,香港人以身份證出入境速度上佔優,流轉必較大陸客快,一定有其優勢。

但如果自己惜身不願做,又阻人搵辛苦錢,咁就大有問題。







*自由主義和重商主義是兩回事,香港有一種說法是地產行業是屬於自由巿場行為,但其實因為所有土地屬於政府,若唔發展而任由它丟空,另一方面又高價賣地,這正是亞當.斯密痛恨的頓積居奇的操控價格、重商主義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376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伯森:預計美聯儲今年還有三次加息

“在過去的70年當中,美國建立了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社會,比如像世行、IMF。我們看到,自從鄧小平帶領中國之後,中國也是越來越接受以規則為基礎的系統。但是現在態度發生了改變,美國認為自身是這個系統的受害者,而中國正在支持這個系統。”5月7日,在第六屆CF40-PIIE中美經濟學家學術交流會,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伯森如是表示。

亞當·伯森指出,在美國國會的民主黨和共和黨當中,都可以聽到經濟民族主義的聲音。如果經濟民族主義確實存在,將會使美國的貿易爭端增加。上世紀80年代中期,里根政府與日本進行談判,采取了一系列單邊貿易措施。如果美國現在出現貿易問題,相比30年前就不太容易控制。

因此,他建議,中國應該以建設性的方式和特朗普政府進行溝通,中國和世界應該給美國一個兩年的窗口時間,在短期之內不要對於特朗普政策做出過激的反應。“因為現在特朗普政府需要時間,去理解、去更好地感受國際系統帶來的好處。如果說特朗普政府在未來兩年沒有辦法意識到這一點,而且使得美國貿易赤字進一步惡化的話,中國和歐盟、日本應該一起合作,擔負起責任來給美國施壓,一定要讓美國回到G20框架中來。”亞當·伯森說。

“中美之間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簽訂BIT(雙邊投資協定)。”然而,這一在奧巴馬政府期間就形勢膠著的談判,會在接下來的特朗普時代取得重大進展嗎?對此,亞當·伯森的看法略顯悲觀。他認為,特朗普政府並不願意看到美國企業在華投資,“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一直以來美國經濟都是非常溫和地增長,但特朗普的政策很有可能會使得其進入一個新的榮衰周期。”亞當·伯森認為,首先,減稅可能會占到GDP的1%,這將會使美國許多在建項目缺乏資金。特朗普提出的建議或將帶來每年250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而很多事實證明,美國需要利用低息環境,在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投資。

此外,在金融監管方面,亞當·伯森認為,特朗普將會出臺更多松綁政策,這些政策將會對小銀行有較大影響,對多特弗蘭克法案以及大銀行影響則不明顯。對在能源與環境部分的松綁政策,亞當·伯森表示這些政策對世界經濟有負面影響,但是未來幾年來說還是會對美國GDP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對美聯儲如何應對特朗普政權的政策,亞當·伯森預測今年還會有三次加息。“美聯儲目前的政策相當於里根和沃爾克時代政策的組合,也就是寬松的貨幣政策。我們是否還會重現里根時代的美元狀態呢?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特別是考慮到我們現在貿易的赤字。”亞當·伯森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