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航天股升空快過神七 李華華

2008-09-09  AppleDaily


噚 日內地股市唔跟大圍走,之不過,內地航天股就逆市升空,其實唔止噚日,上個禮拜三,內地嘅航天股已開始起飛。據內地《東方早報》報道,內地游資炒完奧運概 念,轉炒「神舟七號」升空,實行玩番轉升空一日遊。報道話內地流傳神七會提前喺今個月尾升空,雖然航天辦上個禮拜三澄清冇講過,但若按照佢哋原先喺上個月 嘅公佈,神七會喺10月擇日飛天,咁家陣離升空只係一個月左右,睇番3年前嘅10月神六發射,前一個月航天股就大漲,到飛行期間只係微漲,飛完後一個月就 跟番大市跌。若根據呢個經驗,家陣航空股炒上都有迹可尋。上個禮拜三,多隻航空股已經起動,升得最高嘅係航天動力同中船股份,升近一成。不過到噚日為止有 啲航空股升升吓倒跌,係得航天動力依然夠勁,升9.96%,收報8.94人仔(下同),航天機電噚日亦升2.78%,收報6.28蚊,其他如航天科技、航 天晨光就只係微升,而中船股份、洪都航天及中核科技等雖然升幅見過2%以上,但收市就回落地球,你話係咪一日遊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3

中環在線:航天股隨神七升空 李華華

2008-09-26  AppleDaily

神七噚晚成功升空,內地航天股預早祝捷,股價噚日全線撻火發射,急升1%至4%。噚日內地9隻航天股中,以航天通信嘅升空速度最快,股價飆升3.81%,收報7.09蚊人仔,其次係航天電器同火箭股份,分別節節上升2.54%同2.45%。

其實,內地航天股呢幾個禮拜已經開始點火升空,不過今個禮拜佢哋嘅升空速度寧舍強勁,越接近升空日子,航天股嘅升幅就越厲害,當中以航天科技升幅最標青,股價今個禮拜累積升咗21.6%,航天動力亦唔輸蝕,股價急升19.5%。

不過講到最失禮,就要數航天信息,呢個禮拜股價累跌1.48%。

飛船未回見好即收

今次神七環繞地球飛3日,究竟內地航天股仲有冇動力維持3日升勢就不得而知,但根據過往神舟飛船升空經驗,飛行期間航天股只係會微升,飛完後一個月仲會回軟降落,炒股都係見好即收為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3

南街村「航天二號」假種子案漩渦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2-24/100360431_all.html

 數年前陷入輿論漩渦的南街村假種子事件,日前已悄然進入二審階段。2012年1月9日,此前在一審中敗訴的河南省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街村集團),向吉林省高級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長春市中級法院(2010)長民四初字第25號民事判決書。

  長春中院的一審,判決南街村集團賠償吉林省華偉農業科技開發公司(下稱華偉公司)的損失人民幣7496320元。華偉公司董事長耿秀輝稱,當初選擇與南街村進行太空育種合作,是衝著南街村集團的名氣,「沒想到陷入了一場騙局」。

  與耿秀輝一起聲討南街村集團的,還有數百名自稱被南街村集團坑害的東北農民。在 「假航天大豆種子受害人——致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封公開信」上,這些農民簽名按了手印,他們聲稱因種了由南街村集團提供種源的「航天二號」豆種而損失慘重。

  自2006年始,華偉公司即因「航天二號」豆種與南街村集團產生糾紛。2010年下半年,華偉公司將南街村集團告上法庭。2011年12月30日,長春市中級法院作出了前述判決。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議背後,涉及的是至少3000多戶農民的利益。而這一切,源於南街村集團及其推廣的太空豆種「航天二號」。

與南街村合作

  2003年7月,長春商人耿秀輝在朋友介紹下,來到遼寧省瀋陽市法庫縣秀水河子鎮,參觀了南街村集團在此建立的萬畝航天育種基地。

  一份《土地租賃合同書》表明,自2003年4月起,南街村集團在法庫縣租賃農田,「進行航天育種事業」。租賃期限為十年,至2012年12月底。

  耿秀輝對財新記者回憶稱,當時南街村集團負責太空種子項目的人叫張金嶺。張金嶺介紹,南街村集團採用審定編號為「相文88-8」的大豆種子(該 豆種由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農民趙相文培育——編者注)為種源,通過航天器搭載,培育出太空豆種「航天二號」,對比其他大豆品種平均增產30%以上。為張金 嶺還提供了一份《航天二號大豆簡介種植技術及示範報告》以作證明。

  「當時,我對大豆育種也不在行,但看南街村那麼大的名氣,還是決定跟他們進行合作。」耿秀輝說。

  南街村位於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城關鎮。南街村與南街村集團,採取的是「村企合一」的生產經營模式,被外界稱為「紅色億元村」。

  在法庫縣租下萬畝育種基地後,張金嶺被南街村集團派往該地,負責相關航天大豆育種工作。2003年底,南街村集團及耿秀輝達成口頭協議,雙方合作進行「航天二號」豆種的推廣、擴繁(擴大繁殖)、銷售等業務——豆種種源由南街村負責提供。

  2004年9月,耿秀輝以590萬元資金註冊成立華偉公司,並於當年10月3日,與南街村集團正式簽訂合約期限為3年的《大豆育種合作協議》。 協議約定,華偉公司無償轉讓25%的股權給南街村集團,並允許南街村集團派一名以上人員參加公司經營管理並任命實際職務——要把「南街村精神」帶到合作公 司,作為合作公司發展的指導方針。

  合作協議稱,華偉公司將利用南街村集團的知名度、信譽度,「在東北大豆基地培育相文系列大豆及航天二號大豆種子,讓全國億萬農民能盡快致富」。 雙方約定,南街村集團提供種源,並按照每斤8元的標準收取種子款,銷售的超額部分歸華偉科技所有。所有銷售豆種,全部使用華偉公司的商標及包裝物,包裝費 用由南街村集團承擔。所銷售大豆經農戶種植後,如品質達標,均由華偉公司負責回購事宜。

  華偉公司成立後,南街村集團出具公函將張金嶺派駐該公司。張被任命為華偉公司副總經理,主管銷售工作。

農民的損失和抗議

  春天播下種子,秋天收穫之時,與華偉公司簽訂「擴繁大豆種子合同書」的農民們紛紛表示上當了。

  2004年秋天,當吉林市船營區河崴子村農民金亮盤點自己收穫的「航天二號」大豆時,發現畝產僅大約300斤,這與華偉公司承諾、合同上聲明畝 產在500至800斤相差甚遠。不止金亮,在榆樹市恩育鄉雙龍村,2004年全村123戶農民以每斤11元的價格購買「航天二號」豆種17300斤,共種 植2473畝——結果收成畝產不足300斤。

  據財新記者瞭解,僅在2004年,種植了「航天二號」的種植戶還有:吉林輝南縣朝陽鎮東鳳村240戶農民、吉林九台市波泥河鎮董大林子村36戶農民、遼寧撫順經濟開發區高灣經濟區、吉林榆樹市先鋒鄉工農村61戶農民等千餘戶農民(種植單位)等。

  據雙龍村黨支部書記王英介紹,如果以當地華偉公司宣傳的產量計算,2004年該村因種植「航天二號」減產的損失達148萬多元。「當時村委也參 與了這一品種的推廣。因此受損失的種植戶拒絕繳納當年的農業稅,村委被迫墊付了30多萬元。」村委決定推廣「航天二號」,一是南街村的名氣夠大,二是華偉 公司與農戶簽訂了回購合同。

  吉林、遼寧兩省十餘個推廣了「航天二號」豆種的縣市,不少種植戶都向華偉公司抗議。除了不得不回購品質未達要求的豆種,華偉公司還要為減產所造 成的損失進行賠償。據耿秀輝介紹,當年,公司回收了500多萬斤豆種,儘管宣稱是太空豆種,但卻無農戶問津,「只好將豆種按普通大豆賣掉」。

  2004年12月13日,華偉公司以承諾書的方式,向種植了「航天二號」的農戶表示:如果是種子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將追究南街村集團的相關責任,並給各繁育單位及種植戶相應的說法。

  耿秀輝稱,航天二號的種源,南街村集團自稱是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航天育種中心合作,共同生產的大豆新品種,該豆種是經「神舟」飛船搭載的高科技大豆種子。

  進入2005年,種植了「航天二號」的農戶依舊抗議,稱畝產達不到華偉公司宣稱的產量。這引起了耿秀輝對南街村集團的懷疑。

假太空種子

   「張金嶺說相文88-8大豆品種是航天二號的母體,經過航天器搭載後,演變成了航天二號這個高科技品種。」耿秀輝對財新記者稱,「相文88-8在2003 年初才通過吉林省農委相關部門的審定,它什麼時候上的『神舟』飛船,什麼時候搭載的?張金嶺和南街村集團卻一直沒有正面答覆我。」

  南街村集團宣稱,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育種研究中心合作,使用「神州」號飛船攜載進行育種試驗。可資考證的是,《農民日報》2003年7 月5日的相關報導稱,南街村「與北京航天育種中心聯合,使用『神舟』號飛船攜載的太空種子進行育種試驗」;《科技日報》2003年7月21日的報導則說, 南街村「與北京航天育種中心聯合,使用『神舟』號飛船攜載的太空種子進行育種試驗,在遼寧省法庫縣租地1萬畝進行優質大豆育種,試種成功後將使大豆畝產提 高到250公斤-350公斤。」

  2008年3月25日,張金嶺曾對記者確認稱,「這是南街村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搞的航天二號大豆育種項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出技術,南街村集團出資金、負責管理」。

  南街村在法庫的萬畝育種基地建立後,張金嶺等人對「航天二號」進行了推廣。他們在《航天二號大豆簡介種植技術及示範報告》中宣稱,「(航天二號 豆種)採用優良種源經過搭載後⋯⋯在綏濱縣290農場、羅北縣的共青農場、同江市的前進農場、饒河縣的紅旗嶺農場進行對比性種植、增產幅度均在30%以 上」。

  對此,財新記者曾分別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育種研究中心主任孫永成、副主任欽天均求證,但二人均否認該中心與南街村集團存在合作關係。

  孫永成說,目前市面上並不存在所謂的「航天二號」大豆品種,該中心也從未參與這一豆種的培育;而欽天均則表示,「如果是合作,至少會簽訂合作合同。」但育種中心從未在所謂的「航天二號」項目上與南街村集團進行合作。

  據《種子法》及《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未經相關部門審定的農作物品種,不得發佈廣告、不得經營和推廣。財新記者查閱了從 1989年到2006年中國大豆品種審定名錄,並未發現有「航天二號」這一品種。《種子法》第46條還規定,「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種品種種子冒充他 種品種種子的,種子種類、品種、產地與標籤標註的內容不符的」,均系「假種子」。

  因種植戶多次抗議「航天二號」的質量問題,耿秀輝曾向張金嶺進行求證。張承認,所謂經衛星搭載的高科技新豆種,部分系南街村集團派駐東北的育種人員從其他私人商販中收購而來。

  一份錄音資料顯示,耿秀輝問:「航天育種是假的!那豆種來源是什麼地方?」張金嶺答:「從一個姓祝(音)和一個姓李(音)的人手裡買的。」耿秀輝:「那還能找到他們嗎?」張金嶺:「具體我也不瞭解。」

  耿秀輝終於發覺,自己陷入了一場騙局。由於賠償不起農戶們的損失,華偉公司倒閉,負債纍纍的耿秀輝,還被受害農戶們指責為「騙子」。而2005 年春,因「航天二號」豆種在遼寧、吉林兩省已聲譽掃地,張金嶺等人開始到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推銷。財新記者獲得的材料顯示,直至2008年3月,張金嶺仍 在黑龍江各地推銷自稱太空種子的「航天二號」,宣稱該豆種出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育種中心290農場繁育基地,南街村集團的管理層先後有五人參與這個 290基地的工作。

  2008年4月初,黑龍江省農村工作委員會下發了《關於加強種子管理嚴禁品種越區種植和未審先推的緊急通知》,公佈了當時已發現的近50個未經審定的種子品種,其中,「航天二號」豆種在列。

  至此,「航天二號」到底生產、銷售了多少?耿秀輝分析說,2004年在遼寧和吉林兩省共銷售500多萬斤;2005年初到2007年初,在黑龍 江共生產了600萬斤。這還只是保守估計,僅2007年4月,在黑龍江富錦縣的三道崗糧庫,包裝好的「航天二號」豆種就有300多萬斤,其中的25萬斤銷 到了內蒙古。

起訴南街村

  2006年7月,耿秀輝給合作方南街村集團董事長王宏斌寫了封長信,指責南街村集團「航天育種項目是徹頭徹尾的大騙局」,希望南街村停止這一項目並補償相關損失。但是,南街村集團對此並未正面回應。

  2008年3月底,南街村集團涉嫌以偽造豆種「航天二號」牟利事件,被《第一財經日報》率先披露。前述報導稱,南街村以「航天二號」豆種保守獲利達2400萬元。

  彼時,南街村集團正因試圖改制(MBO)、債務危機及發展模式等問題深陷輿論漩渦。針對輿論質疑,王宏斌堅稱,南街村集團與航天育種中心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航天育種一事並不存在虛假行為,也不存在坑農害農行為。

  2008年4月25日,耿秀輝再次給南街村集團致函,指出「航天育種坑農害農」的各項事實,並稱將通過法律手段維權。第二天,南街村集團給耿秀輝回信稱,自己受了「不白之冤」,農業部和河南省相關部門已經在調查,相信相關部門「一定會給出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與答覆」。

  但是,耿秀輝並未等到相關部門的調查結果。當年7月之後,他連續收到三個匿名電話的威脅,整個家庭也陷入不安之中。2008年底,耿秀輝與妻子離婚,淨身出戶,一面要應對受害農戶們的追討,一面獨自開始了維權之旅。

  遍及東北各地的農戶們,也逐漸意識到,耿秀輝及其公司也是受害者,真正的施害者是南街村集團,他們開始加入聲討南街村的陣營。

  2009年4月和2010年3月,耿秀輝兩次向長春市公安機關報案,但警方均以該事為合同爭議為由未立案偵查。

  2010年7月,耿秀輝以華偉公司的名義正式起訴南街村集團。2011年12月30日,此案終於等來一審判決。

  長春市中級法院依據原告、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以及法院進行的相關調查確證,「根本沒有航天二號大豆種子,航天育種中心沒有與河南省南街村集團簽訂過合作協議」。

  據此,法院認定,南街村集團向華偉公司「提供的豆種並未經過航天搭載,被告與原告簽訂合作協議所約定的所謂航天二號豆種經過航天搭載並非事 實」。由於南街村集團違反雙方的合作約定,未向原告華偉公司提供經過航天搭載的大豆種源,應向原告賠償損失。因該起官司主要系合同糾紛之訴,對華偉公司要 求南街村集團在新聞媒體上就坑農事實道歉等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針對一審判決,南街村集團提起了上訴。上訴狀中,南街村集團隻字未提「航天二號」的真假事宜,主要的抗辯理由是,認為華偉公司的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此外,南街村集團還認為,認定華偉公司的損失由南街村集團造成,是錯誤的,不應判決南街村集團承擔賠償責任。

  目前,此案尚在二審過程中。而南街村集團一審的敗訴,也鼓舞了曾種植「航天二號」的受害農戶。

  2012年2月19日,200餘名受害農民及受害單位,在一封簽字蓋章的公開信上稱,僅吉林省就有3000多戶農民種植了「航天二號」豆種, 「經濟損失達4000萬元以上」。公開信要求南街村集團賠償經濟損失、返還被騙走的財物,並在媒體上向被害人賠禮道歉,並呼籲社會各界對他們的維權行動給 予聲援和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4

航天技術如何「接地氣」?

http://www.infzm.com/content/93043

編者按:載人巡天、太空漫步、萬里穿針……當世人為航天技術所創造的一個個奇蹟驚嘆時,卻往往忽略了它的另一個身份——以前只有航天員才能享用的各類系統,應該可以成為老百姓觸手可及的一部分,成為航天技術成果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透過美國的航天技術走下「神壇」,狠接「地氣」,相信隨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一定會提升國民經濟的科技含量,給中國老百姓帶來越來越多的實惠。

美國有三萬多種民用產品是航天飛機的衍生技術和產品,在航天項目上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獲得7美元的收益。

「如果3D打印機真有用,我的『郭』字倒過來寫。」郭台銘不久前說了句最為絕情的話。

2013年6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的小企業創新計劃(SBIR),決定資助得克薩斯州的一家公司,用於研發3D食品打印機,據說,其技術可以被用於為長途飛行的宇航員提供食品。儘管其原型機現在還只能打印一個巧克力,但NASA還是願意為這家公司提供12.5萬美元研發經費。

NASA「人傻錢多」?不。為大量看似前途未卜的研究投資,從中收穫意想不到的成果,這正是NASA航天科技從「上天」到「落地」的方程式。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1980年代末,霍普金斯大學的一位獸醫開發出一種可吞服的藥物,它可以監測動物的體溫。得知有這項技術,NASA的小企業創新計劃給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提供了7.5萬美元資金,讓他們開發一種給宇航員服用的藥丸,以便監測宇航員的體溫。研究獲得成功,並取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認證。

這只是故事的前半部分。幾年後,佛羅里達州的一家公司從NASA獲得授權,開始進行這種藥丸的商業化推廣。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句中國名言,是NASA「上天」的科技造福於民的真實寫照。

如今,一系列名目繁多的大小計劃,促使NASA積極地把自己的航天科技轉為美國企業的實用技術。

2010年9月21日午夜,一艘小漁船埃比·魯茲號在距離海岸8英里處突然漏水,船員們立即發出緊急求救信號和位置信息。幾分鐘內,美國海岸警衛隊直升機就到達一片漆黑的事發地點,當時漁船已經沉沒,但救援人員還是找到並救起了兩位船員。

2010年,美國通過NASA開發的全球衛星搜救輔助跟蹤系統救起了295人。1982年開始使用,該系統在全世界範圍內,讓超過3萬人獲救。這項技術發端於1972年。當年,一架飛機在阿拉斯加墜毀,人們在30萬平方英里的範圍內搜救了39天,但是一無所獲。當年的無線電呼救信號無法提供定位信息。1979年,美國、加拿大、法國與蘇聯簽署了一項協議,由此誕生了全球衛星搜救系統。

用NASA衍生品報告中的話說,集合了人們智慧的航天技術,只有回到人們中間,才真正具有價值。

NASA2012年的《衍生技術報告》顯示,在21世紀頭11年,NASA航天技術衍生出來的民用產品,已經挽救了444000個生命,創造了14000個就業機會,直接經濟收入50億美元,節省的成本高達62億美元。

增收與節支

五花八門的技術從航天中心走向人們的生活,其路徑可謂五花八門。

1990年代中期,如果你在休斯敦的航天中心閒逛,可能會碰到一個叫約翰遜的人,其工作之一是把一個個盛滿尿液的大桶搬進實驗室。在那裡,科學家們正在開發一種將廢水轉化為可飲用水的技術。

現實生活中,「喝尿」的想法無疑讓人不爽,但對於飛往小行星或火星的宇航員們來說,在長時間旅行中,將諸如尿液這樣的廢水轉化為可飲用水卻十分重要。當時的研究團隊使用微生物淨化水,通過一個特殊的反應器培養細菌,以廢水作為細菌的營養基,讓細菌迅速繁殖轉化廢水。

就在這時,約翰遜離開NASA當了一名按摩師。他一邊為人按摩,一邊為客戶提供營養建議。

「很多客戶在喝可口可樂、咖啡或者其他含糖飲料,但當我想建議他們換個更健康點的飲料時,卻實在提不出什麼好建議。」約翰遜說。這時他想到了在NASA的日子。

「細菌能殺滅尿液中的有害物質,這些細菌能否讓那些飲料變得更有益於健康呢?」約翰遜在一個55加侖大的橡木桶裡培養益生菌,然後用這些益生菌去生產一種類似於中國功夫茶的發酵茶。他把成品送給客戶們喝,「人們不停地跟我要,越要越多,因為這個東西讓他們覺得好多了。」

後來,約翰遜向NASA和休斯敦航天中心尋求幫助,獲得了專業技術和更好的菌種。一天,他的一個病人把這種飲料拿給了自己上司——當地一家食品零售巨頭的老闆。很快,約翰遜的飲料出現在各大食品超市貨架上。約翰遜為此專門創立了一家名為Unpeeled的飲料公司。如今他的飲料有6種口味,能促進消化,消除肌肉和關節的炎症,年銷量超過50萬瓶。

據統計,美國有三萬多種民用產品是航天飛機的衍生技術和產品,如GPS、「太空食品」等。美國國防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在航天項目上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獲得7美元的收益。

不為人知的航天技術

事實上,航天科技造福於人類生活的方式並不為人們所知。

1950年代,NASA生產一種變色玻璃,用於幫助宇航員、航天器、電腦設備抵禦太空中的輻射。

賓夕法尼亞州JL水晶藝術公司的老闆魯瓦琴科,第一個聽說了這項技術。他開始將NASA的技術用於藝術創作。他的原理十分簡單,如果將這種鍍膜玻璃疊加在一起組成一件藝術品,就可能通過反射光線創造出很多完全不同的顏色。魯瓦琴科借助這種特性取得了意外的效果。例如,一個名叫玉蘭的藝術品,花的中心是深紅色,底座上則是藍色。如果你從下面看或者後面看,效果非常神奇。今天,魯瓦琴科承接教皇保羅二世、本尼迪克特十六世、老布什等定製藝術品,他的作品還被用於紀梵希、奧迪、奔馳、保時捷等奢侈品。

2009年冬天,美國華盛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雪。使用軌道交通的市民們發現,大雪並未給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帶來多大影響。這多虧了NASA多年前發明的技術。

傳統上,人們都是使用一種含有乙二醇化合物的液體為鐵道、飛機除冰。但1992年,美國空軍開始禁止使用這種有毒液體。此時,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決定研究一種全新的除冰液。1997年,他們發明了一種無毒、可生物降解、成本低廉的乙二醇替代物,噴塗在乾燥物體的表面,可以有效防止冰雪堆積,便於清掃。

1999年,美國中西部公司將NASA的技術與已有的除冰技術融合,產生了一種新產品。這種產品被用於鐵路道口控制系統,有效地防止了軌道和變道系統的冰凍,被美國鐵路系統廣泛應用。從此,這家曾經以採礦、鋼鐵、運輸為主業的老派企業,多次登上美國「增長最快的私人公司」排行榜。

登堂入室的航天技術

一項航天技術能夠發展出民用項目,帶來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毫無疑問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

在NASA的官方網站上,有專門的介紹航天技術衍生產品的欄目。僅2012年度報告就提及44項技術,涉及醫療保健、運輸、公共安全、生活消費品、能源、環境、信息技術和工業產品等領域。

曾出演《星際迷航》系列的演員威廉·沙特納被邀請作為NASA衍生產品的代言人。他在視頻中說:「你能想像用機器人輔助做手術、醫生在幾百英里外通過超聲波治療嗎?NASA做到了!」

事實上,在美國,一項真正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的航天技術,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商業上的成功,還包括行業內的榮譽。

迄今獲得這一榮譽的先進技術已經有69個,這其中最有名的也許就是1998年進入「名人堂」的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GPS)。

一項技術要進入「空間技術名人堂」,有一套嚴格的程序,首先的一步是要獲得公眾提名。提名的標準共有5項,其中這項技術是否容易被普通公眾掌握、是否能給美國民眾帶來顯著的好處佔了總分值的60%。

從2012年開始,第一個進入「名人堂」的外國技術,是由德國航天航空中心和私營企業IQ無線公司開發的火警系統(FireWatch)。這項技術轉為民用後,能通過傳感器和分析軟件,在任何天氣、時段發現火情,自動提醒監控人員,準確率超過90%。

誰能進入「空間技術名人堂」,並不是完全由科學家們決定的。提名標準的另40%,要取決於這些技術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技術研發和轉移過程中政府機構與私營企業的合作程度,以及這項技術的商業壽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44

航天任務中的迷信活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688

在美國宇航局的航天任務中,凡是有重要時刻,如在其他星球上登陸等,都會用瓶裝花生來迎接。這種儀式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執行的被稱為“徘徊者”號的系列航天任務。圖中顯示:“好奇”號在火星上登陸之後拿出來的一瓶花生。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在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機構中,許多儀式至今仍在繼續。多數儀式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可謂離奇古怪。在俄羅斯,航天員在發射之前要做很多事情,包括:接受牧師保佑、理發、在門上簽名和在公共汽車的輪胎上撒尿;在美國,航天員常常也要進行類似的活動,其中包括:玩撲克牌直到指揮官輸掉,成功的非載人發射要用豆類食品和玉米面包來祝賀,重大的登陸時刻要用瓶裝花生來迎接,等等。

“阿波羅13”號的一個氧氣罐發生爆炸,致使該飛船在太空之中處於困境。但是在1970年4月17日,“阿波羅13”號安全地返回地球。

這個事件震動了美國宇航局的高級領導們,局長詹姆斯·貝格斯對13這個數字非常害怕,從那以後美國幾乎所有的航天任務不再以13這個數字命名。

在人類努力進行太空探索的過程中,這僅僅是仍然存在的許多迷信觀念之一,這證明了一個火箭科學家並不一定是沒有信仰的人。

從拿出瓶裝花生到對著公共汽車輪胎撒尿,各種各樣的迷信活動和儀式存在於各個航天機構中。在進行航天發射和執行航天任務期間,不管是俄羅斯人還是美國人都會舉行一些儀式,這些儀式有的十分正常,有的非常奇怪,樣式繁多。

例如,對13這個數字的害怕被稱為“十三恐懼癥”,在某些參加航天飛行的人看來,這種恐懼癥可能是不尋常的,也是非理性的。但是,這種恐懼癥一直都存在。從1981年到2011年,航天飛行中的航天飛機采用了相當奇怪的編碼系統,其原因實際上也在於此。 

每次航天飛機任務的編碼都是以STS開頭,後面是任務序號,因此STS-1代表1981年4月12日的首次航天飛機任務,STS-2代表下一次任務,以此類推。然而,這樣的編碼方式持續到第9次任務的時候,第10次任務沒有被稱為STS-10,而是被叫做STS-41-B。

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第13次任務很快就要到來,在“阿波羅13”號事故之後,美國宇航局局長貝格斯不允許把航天任務稱為STS-13。相反,采用了一個新的編碼系統。在該系統中,第一個數字代表那一財年(第10次任務時指1984年),第二個數字代表發射地點,那個字母代表那一年計劃發射的順序。因此,舉例來說,STS-41-B表示此次航天任務是1984年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的,是那一年的首次發射。

1981年,羅伯特·克里平成為駕駛航天飛機的第一人。2006年5月26日,在得克薩斯州的休斯敦,克里平接受采訪時證實了貝格斯的這個怪癖,他解釋說:“我的朋友吉姆·貝格斯是美國宇航局的時任局長,他具有十三恐懼癥,他說.再也不會有‘阿波羅13號’或‘航天飛機13號’了,因此我們要拿出一個新的編碼系統。因此在那段時間里,我們就真的為航天飛機任務拿出了這套複雜的編碼系統。”

在俄羅斯,源自1960年代並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另外一種迷信活動,跟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的航天員有關。

1961年4月12日,據說前蘇聯的首位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中途停下來,對著運送他到發射臺的公共汽車的輪胎撒尿。當然,這在當時是有其必要性的,現在的航天服配有尿抽吸裝置,不必這麽做了。

但是,每當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時,男性航天員都要對著運送他們到發射臺的公共汽車的輪胎撒尿,正如多年前加加林所做的那樣,這在當今已經成為一個傳統。女性航天員不必這麽做,但是據了解她們都要把自己的尿液用小瓶帶來,潑到輪胎上。

此外,在發射之前,所有從哈薩克斯坦升空的航天員都要在加加林的留言簿上簽名,這個留言簿來自加加林在戈羅多克的舊辦公室,里面包含數百名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的航天員們的簽名。

事實上,由於發射升空是任何航天任務的最危險環節,許多當今的儀式都是在火箭發射前的短暫時段舉行的。

例如,當美國航天員還從美國本土發射升空的時候,在發射當天的早上他們的早餐都吃牛排和炒雞蛋。在加加林成為太空人幾周之後,美國首位太空人艾倫·謝潑德在1961年5月5日進行太空飛行之前,吃的是同樣的早餐。幾年之後,美國本土的發射重新開始之時,很可能會重新看到這種早餐儀式。

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的另外一種迷信觀念也跟食品有關,但這次是花生。

2012年當“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後,一些觀察員發現,幾張辦公桌上突然出現了瓶裝花生,他們當時也許會感到驚訝。原因是,對於航天任務來講,花生被當作幸運的符咒。

這種儀式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執行的被稱為“徘徊者”號的系列航天任務。這些航天任務的目的是環繞月球飛行,並為月球拍照,但是最初的六次任務不是在發射期間失敗了,就是在軌道上失敗了。第七次任務終於成功了,這時恰巧有人將花生帶到了任務控制臺。自從那時以後,由噴氣推進實驗室實施的發射和登陸,都會將帶有任務名稱的瓶裝花生帶到辦公桌和控制臺上。

再回到俄羅斯,那里有一些一直持續當今的儀式。

1960年10月24日,R-16號導彈爆炸;1963年的同一天,R-9導彈爆炸。此後,俄羅斯的任何發射都不再定於10月24日進行。第一次爆炸事故通常被稱為“涅德林災難”,當導彈在發射臺發生爆炸時,有一百多人遇難。

在俄羅斯的載人發射前夕,禁止機組人員觀看火車在發射之前48小時運送火箭到發射臺,相反,機組人員必須要理發。

在發射升空前一天,由一位東正教牧師通過向航天員們噴灑聖水為他們祝福。在發射前一天晚上,機組人員聚集在一起觀看1969年的影片《沙漠白日》,這是一部由美國西部電影改制的影片。在發射當天,他們要在啟程去發射臺之前啜飲香檳,而且要在自己居住的賓館房間門上簽名。

由指揮官選擇一件“驅邪物”——通常是一種可愛的玩具,在發射之時掛在“聯盟”號的飛行艙中。當“驅邪物”在電視攝像機屏幕上飄起來的時候,地面團隊就知道機組人員處於地球軌道上了。

對於發射,美國宇航局也有相當多的傳統。當然,由於目前發射不在美國本土進行,這些傳統活動也有一段時間沒有舉行了,但是人們可以想象,到本世紀晚些時候發射重新開始之時,這些傳統活動很可能會再度開始。

其中一個比較離奇的儀式是,在開往發射臺的途中,機組人員要停下來,玩五張牌遊戲,他們要一直玩下去,直到指揮官輸掉為止。早在1998時,前美國宇航局航天員溫斯頓·斯科特曾經告訴《芝加哥論壇報》的記者:“我們每次都要玩五張牌遊戲,我不知道為什麽,而且我也不知道誰會清楚這到底是為什麽。”

另外一個同樣奇怪的時刻是,在發射前的那頓早餐上,會有一個完全冰凍的蛋糕呈現在機組人員面前,但是這個蛋糕不能吃,只是放在那里,用機組人員的航天任務徽章圖案做裝飾。斯科特先生說:“當然,我們不吃那個蛋糕。我想蛋糕擺放在那里就是為了舉行某種儀式,我認為最初的時候那個首先得到蛋糕的人沒有將其吃掉,因此我們現在也不能吃。”

發射之後,團隊成員及參與嘉賓會聚在一起吃一頓豆類食品和玉米面包,這個傳統開始於1981年4月12日的航天飛機首次發射之後,自從那時起每次發射都會將這樣的傳統繼續下去。

另外一個發射之後的傳統是,在發射之後都要把團隊中新手的領帶剪斷。在飛行員進行首次單獨飛行之後,普遍都這麽做,美國宇航局也是這樣。

在俄美兩國的航天機構,實際上在全世界其他的航天機構中,其中的某些儀式似乎根本不會消失。

考慮到這個行業的性質、壓力和危險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采取這種幸運符咒式的儀式或許就不太令人感到奇怪了。

有誰知道未來將會舉行什麽樣的儀式呢?或許,首批踏上火星的人們將在離開地球之前速戰速決地玩一把撲克牌遊戲!

胡德良譯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http://www.dailymail.co.u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42

依托航天發動機技術 航天六院軍轉民收入五年將破200億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3911.html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日前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火箭使用的是航天科技集團第六院研制的我國新一代大推力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航天六院被譽為中國的“金牌動力”,中國所有的液體導彈、火箭、衛星的發動機都是由航天六院研制的。

在軍民融合的浪潮下,航天六院現在依托航天液體動力技術大力推進軍轉民應用,“十二五”末,航天六院已經實現總收入150億元,按照規劃,“十三五”末將實現收入340億元,其中軍轉民應用達到200億元左右。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黨委書記黃亮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年,航天六院民品收入已經突破100億元,即使在國內國際經濟下行壓力下,今年1-4月,航天六院收入都增長了39.78%,利潤率更增長了50.14%,其中,航天技術應用與服務業收入增長了43%,利潤率增長了54%。

發動機是火箭的心臟,黃亮表示,航天六院已經研制出大大小小200多種火箭發動機,這也是中國在動力系統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領域。國際上發射失利有30%是因為動力系統的原因,但是中國沒有一次因動力系統原因造成發射失利。

將於今年年內實現首飛的我國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長征五號,就將使用航天六院研制的我國新一代大推力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這種新型發動機能夠將火箭運載能力提升到25噸。

航天科技集團7103廠(西安航天發動機廠)黨委書記郭寬峰表示,新一代大推力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液氧煤油高壓補燃發動機核心和關鍵技術的國家,它的研制過程還為我國研制出來50多種新型材料。

不僅如此,按照“關鍵技術共享,重點項目引導,軍民協調發展”的思路,航天六院還培育了一批具有專業特點的產業化項目,已經形成了高端裝備制造和節能環保系統工程等產業發展方向。

其中,利用液體火箭發動機高效渦輪、大功率泵以及特種閥門自動控制研發所掌握的先進綠色制造技術,航天六院研制生產了以輸油泵機組(替代進口)為代表的系列特種泵、以國內唯一經美國ASME認證的安全閥為代表的系列特種閥、以及機電一體化印刷包裝機械、汽輪發電機組等系列產品。利用信息化和工程控制理論開發的智能終端、遠程控制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廣泛應用於我國石油、化工、建築、汽車、消防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

航天六院經營管理部部長許嶽峻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說,“德國魯爾生產的輸油泵價格在200萬美元,在我們的產品即將投入市場的時候,他們馬上降低到120萬元,這本是我們預定的價格,隨後航天六院又將這個價格降低到100萬元。”

不僅如此,航天六院利用液體火箭發動機複雜流道、高性能噴嘴結構設計以及建立的高效換熱模型、低排放高效燃燒、燃燒霧化、高性能引射等核心關鍵技術,開發了系列燃燒裝置、煙氣脫硫脫硝、三廢處理與資源綜合利用、焚燒、余熱余壓等系列環保處理裝備與產品,為石油化工、煤化工、能源、冶金等行業的節能降耗、資源循環利用,提供整體解決技術方案和核心裝備。

西安航天源動力工程公司副總經理仲偉聰表示,對於燃煤鍋爐煙氣治理,航天六院掌握了有效的解決技術,使鍋爐煙氣中的硫、硝、塵近乎於“零”排放,“不註意,用眼睛看不出在排放”。最近,公司剛和新疆一家企業簽訂了9000萬元的一個訂單。

實際上,早在1999年4月,航天六院就順應軍工單位軍民品分線的形勢,抓住中國印刷機械行業技術能力薄弱、市場占有率低、發展空間大的契機,把機修車間與工裝車間分離出來,瞄準國內印刷包裝設備廣闊市場,決定發揮航天設計與工藝技術優勢,由200余名員工組成西安航天華陽機電裝備有限公司,經過十多年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印刷包裝設備制造的龍頭企業,公司的主要經濟指標每年以50%-60%的速度遞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76

對接航天科技北鬥技術 深圳將發展智慧綠色交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084.html

作為改革開放的陣地,深圳正在利用北鬥衛星等技術來提升城市交通水平。

6月17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與航天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舉行,雙方將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模式,發揮互聯網、信息化在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中的作用,推進深圳交通發展。

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徐忠平副主任和航通集團總裁王曉東代表兩家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航通集團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成員企業,是面向全球市場,集硬件設計、生產、系統研發和運營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高科技企業。

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資源,促進北鬥技術與交通領域的深度融合,優化交通產業鏈。合作內容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是雙方從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重點領域的實際需求出發,利用航通集團在北鬥衛星定位、地理大數據應用領域的優勢,共同推進深圳道路客、貨運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是雙方在智能交通、綠色交通領域深化合作,深圳市交委在政策引導、數據開放等方面,航通集團在軟硬件協同等方面,利用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破解交通發展難題,提高運輸效率,為政府宏觀管理、監管業務和公共服務提供信息支持,共同推動交通運輸產業轉型升級;

三是技術支撐,雙方共同推動在深圳市開展交通信息化新技術與新產品應用及工程示範等;

四是人才培養和基地建設。航通集團為深圳交通運輸行業開展信息化培訓與學術交流等提供技術服務,共同把深圳市打造成全國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人才培養基地。

中國最近發表的《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指出,中國積極培育北鬥系統的應用開發,打造由基礎產品、應用終端、應用系統和運營服務構成的北鬥產業鏈,持續加強北鬥產業保障、推進和創新體系,不斷改善產業環境,擴大應用規模,實現融合發展,提升衛星導航產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白皮書說,中國已制定了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規劃,對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進行了總體部署,鼓勵國家部門與地方政府出臺支持北鬥應用與產業化發展的有關政策。努力建立競爭有序的導航產業發展環境,提高資源配置效益和效率;鼓勵並支持國內外科研機構、企業、高等院校和社會團體等組織,積極開展北鬥應用開發,充分釋放市場活力。

白皮書還說,面向智能手機、車載終端、穿戴式設備等大眾市場,實現北鬥產品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重點推動北鬥兼容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功能成為車載導航、智能導航的標準配置,促進在社會服務、旅遊出行、弱勢群體關愛、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多元化應用。

第一財經記者還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級顧問、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也出席了此次簽約儀式。

孫家棟有“中國衛星之父”的稱號,是中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為中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

“北鬥應用的發展比我預想的要快,但也是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隨著國內自主研發的北鬥芯片模塊進入實用化階段,北鬥在大眾應用將更為廣泛。”孫家棟此前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說表示,相對於GPS(全球定位系統),北鬥更為年輕,發展空間更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18

骨丟失:航天員的風險之首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353

2012年6月27日晚上,三名航天員完成各項工作後,開始盡情享受太空失重樂趣。這也是進駐天宮的10天後,三人難得的一段快樂時光,他們像孩子一樣盡情體驗著失重的奇妙感覺。劉洋的太空筋鬥也練得收放自如,十多天的太空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首位女航天員不俗的表現。(CFP/圖)

許多證據表明,在太空生活一個月,航天員所損失的骨質,相當於患骨質疏松的老年婦女在地面一年損失的骨質。這種骨質疏松一旦形成,即使回到地面的重力環境後也難以逆轉。最近中國科學家李英賢從微小RNA入手,揭開了“空間骨丟失”的成因。

2016年7月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安全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任務即將實施。

不久,神舟十一號飛船將搭載兩名男航天員在軌駐留30天。從航天醫學的角度來看,30天里,航天員面臨最大的敵人便是“空間骨丟失”,隨著身體中的骨質大量脫鈣並經腎臟排出體外,骨質疏松發生了。

多年來,航天醫學專家一直在尋求“空間骨丟失”的形成機理,以及解決方案。最近,來自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醫學基礎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李英賢團隊,以微小RNA為視角,找到了“空間骨丟失”的成因。實驗表明,微重力環境對“成骨細胞”特定基因和蛋白表達有抑制作用,使“成骨細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最終發展為空間骨丟失。

微重力下的問題

當航天器在太空中飛行時,只受到地球、月球、行星、太陽等天體的引力作用以及微小的空氣阻力作用,外力引起的加速度僅為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十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一。因此,太空環境被稱為“微重力”。

“微重力”是一個讓科學家喜憂參半的環境。

許多在地面上因為重力的原因無法進行的實驗,微重力環境帶來了福音。2011年11月,中國“神舟八號”飛船攜帶了中德兩國合作的通用生物培養箱上天。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倉懷興團隊精心培養了14種大分子蛋白質晶體。培養箱返回時,研究人員看到,經過12天太空運行,這些蛋白質晶體生長規整。倉懷興則把令人滿意的實驗結果歸結為微重力的貢獻。

物理學家也在尋求微重力。今年4月,中國微重力衛星“實踐十號”成功升空,旨在利用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進行科學實驗。中科院物理所厚美瑛研究組則在這顆衛星上開展了世界上首次在微重力環境下系統進行的顆粒分倉聚集實驗。厚美瑛表示,4月6日至4月25日“實踐十號”在軌運行期間,研究人員曾6次從科學衛星上獲取科學數據。

對微重力環境感到擔憂的,恐怕只有航天醫學專家。

在人類有能力長時間駐留太空之前,重力都被認為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1961年4月,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進入了人造地球衛星軌道,成為人類進入太空第一人,標誌著人類宇航時代的開始。因為飛行時間只有108分鐘,除了親身體驗身體變輕、周圍物體都漂浮起來之外,加加林和當時的航天醫學家並沒有特別明顯地察覺到微重力對健康的影響。

不久後發射的“東方號”2號、3號則有機會在太空飛行更長的時間。季托夫、尼古拉耶夫分別在25個小時和94個小時的太空飛行中,幫助研究人員取得了一項重大發現。

“前蘇聯的科學家首次在他們身上,觀察到了尿液中的鈣的流失。”上世紀六十年代,美蘇兩國在航天領域進行著不計成本的競爭,直到差不多二十年後,前蘇聯科學家的記載才被NASA約翰遜太空中心醫學部的科學家蘭博(P. C. Rambaut)獲得,並寫進綜述文章《太空中骨骼的變化》在《柳葉刀》(Lancet)雜誌上刊發,從此引發了全球航天醫學研究者的註意。

蘭博於1985年發表的這篇綜述里,還記載了前蘇聯“宇宙號”系列衛星搭載的實驗動物骨骼的變化。例如,1966年,在專門以探索生物科學為目標的“宇宙號110”上,兩只名為Veterok和Ugolyok太空犬在22天的太空飛行中,骨密度減少了10%,尿液和糞便排泄的鈣都翻了一倍。

蘭博同意前蘇聯科學家的觀點,從理論上來講,這些骨骼的變化理應和微重力相關。毫無疑問,這就是“空間骨丟失”。

風險之首

事實上,早在1638年,伽利略就發現了負重與骨形態之間的關系。兩個世紀後,1892年,德國醫學博士沃爾夫(Wolff)提出了關於骨變化的定律。簡單地說,沃爾夫定律的本質就是,機械應力能夠刺激骨形成,而廢用則可導致骨丟失。

美國在結束阿波羅計劃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推出了第一個環繞地球的試驗性空間站——天空實驗室(Skylab)。1973年5月到1974年2月,天空實驗室2、3、4號先後搭載3批航天員、每批3人駐留太空28天、59天和84天。

因為太空駐留時間足夠長,天空實驗室比之前的“水星號”飛船和“雙子星”計劃有更好的條件獲得“微重力”如何影響健康的證據,因而成為航天醫學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

以蘭博為代表的NASA航天醫學專家在天空實驗室3號、飛行了59天的3名航天員身上,也發現了“骨丟失”的現象——他們腳跟處的骨骼中,骨密度分別減少了7.4%、4.5%、7.9%。同時,心理功能障礙、心血管疾病、太空運動病、肌肉萎縮等太空病也威脅著人在太空的健康安全。所以,人類要想在太空長時間駐留、建立月球基地,甚至在火星上建設新家園,就必須要克服微重力帶來的健康挑戰。

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醫學基礎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英賢告訴南方周末,骨骼特別是腿骨、脊椎骨等承重骨在微重力下不必再承擔人體的全部重量,而肌肉的運動減少也減輕了對骨骼的刺激,骨骼血液供應也相應減少,最後骨質大量脫鈣並經腎臟排出體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應用風險管理決策理論對長期空間飛行中的風險大小進行排序,其中空間骨丟失為所有風險因素之首。

1973年11月16日至1974年2月8日期間的84天里,卡爾(Gerald Carr)、吉布森(Edward Gibson)和玻格(William Pogue)三名航天員享受著在一棟造價接近3億美元的兩層樓空間里漂浮。當時,一份基督教的雜誌甚至用“天上的諾亞方舟”來形容。

一項重要的科學實驗也如火如荼地展開。蘭博對航天員的代謝平衡進行的系統監測發現,在進入太空的前30天里,尿液中的鈣含量攀升到飛行前的兩倍,此後沒有繼續增加;而在整個太空飛行期間,航天員平均每天鈣流失達到200微克。“這證明空間骨丟失已經發生。”1979年,蘭博在《宇航學報》(《Acta Astronautica》)上公布這項實驗的結果時表示。

從天空實驗室開始,美國科學家圍繞航天員的空間骨丟失搜集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和前蘇聯“東方號”“宇宙號”及美國“阿波羅號”中的多項實驗數據結合在一起,從統計學上驗證了微重力與空間骨丟失的因果關系。

航天員在空間站上曾實驗過多種對抗措施,包括服用維生素K 在內的特殊藥物、每天兩小時跑步,但都沒有解決骨丟失的問題。(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生物學依據

許多證據還表明,在太空生活一個月航天員所損失的骨質,相當於患骨質疏松的老年婦女在地面一年損失的骨質。不僅如此,失重所導致的骨丟失將隨飛行時間的延長而持續加重。這種骨質疏松一旦形成,即使回到地面的重力環境後也難以逆轉。

不僅太空實驗,在世界各國開展的各類模擬失重條件的頭低位臥床實驗中,科學家也找到了類似的證據。例如,2011年,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與中科院心理所合作,招募了16名誌願者,開展了“45天-6度頭低位臥床實驗模擬失重試驗”。實驗期間,所有日常活動都躺在床上進行,研究人員主要觀察了模擬微重力條件對言語緊急狀況報告判斷和決策的影響。

參與此次實驗的航天醫學專家告訴南方周末,此次實驗中的生理參數也表明,誌願者的骨密度受到了模擬失重的影響。

除了驗證之外,科學家也著手尋找空間骨丟失的生物學依據。在李英賢看來,只有找到空間骨丟失的確切機理,才能進一步找到對付它的辦法。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教授弗美爾(Cees Vermeer)打了蛋白的主意,他計劃從骨質疏松患者身上尋找與航天員的共同點。“他們二者會不會都因為某種原因丟失了一些能夠與鈣結合的蛋白?”弗美爾表示。

弗美爾從瑞士蘇黎世大學的柯戈利(A. Cogoli)教授那里獲得了4名航天員的血液樣本。盡管他並沒有公開這4名航天員的名字,但弗美爾承認,他們與“有限數量的骨質疏松病人”一起,有望為解決空間骨丟失作出貢獻。

經過實驗,弗美爾的假設被證明是正確的——一種與鈣離子結合的“骨GLA蛋白”在二者的體循環中水平都較低。更重要的發現是,如果讓被試者每天口服1毫克的維生素K,這一蛋白的量便恢複正常。1986年,這項成果在《空間研究進展與空間研究委員會官方雜誌》上刊登。

同年,前蘇聯“和平號”空間站發射。航天員在和平號空間站上曾實驗過多種對抗措施,包括服用維生素K在內的特殊藥物、每天兩小時跑步以及穿上企鵝服予以人工加載,但都沒有解決骨丟失的問題。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開始籌劃。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目前,發射載人飛船、突破交會對接技術和發射空間實驗室的前兩步已經完成。

李英賢介紹,載人航天工程伊始,航天員在太空的健康問題就是中國航天醫學專家最為關註的問題。

今年45歲的李英賢本科時便打下了生物學的基礎,這使她能以生物發育調控過程中的力學響應機制為理論依據研究空間骨丟失。1996年,李英賢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後,加入了中國航天員中心,後來考入軍事醫學科學院攻讀賀福初院士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正是航天醫學。

“當時中國農大和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只隔了一條馬路,很多動物房就在農大里面。”正是這樣一條“捷徑”決定了她的研方向。

微小RNA的作用

“人體的骨骼始終處於新陳代謝中,通過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相互作用,骨骼系統處於不斷‘破舊建新’的動態平衡中。”李英賢解釋說。這兩種骨細胞的作用完全相反,其中成骨細胞負責骨基質的合成和礦化,破骨細胞則負責分解無機質,將鈣離子釋放進血液里。

進入失重環境後,人體骨骼這種適應於地球重力環境的特有平衡被打破。

1999年,中國航天員中心相關課題組曾通過與歐空局合作,在Photon-12返回式衛星上進行了“成骨細胞”空間搭載飛行試驗,深入研究空間飛行對人類成骨細胞的影響。

2008年前後,生物學研究開始在細胞、分子層面開展,微小RNA則成為生物學上研究的熱點。有生物學背景的李英賢也註意到了這一點。

“微小RNA因為不參與編碼,有人說它是‘垃圾’RNA。”李英賢告訴南方周末,“後來科學家發現它參與很多重要的調控,才開始重視它,現在它被稱為生命科學的‘暗物質’。”

與此同時,中國航天員翟誌剛剛剛實現了太空行走,李英賢團隊破解失重謎題的征程正式起步。她相信,骨組織里理應也有微小RNA通過調控兩種細胞的活性,帶來宏觀上的骨組織變化。

2009年,李英賢團隊首先從數據庫和文獻中篩選出成骨細胞中許多受重力影響的微小RNA。然後,研究人員在大量臨床骨質疏松的樣本中,尋找這些微小RNA的規律。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一個與成骨細胞的功能負相關的微小RNA上,研究人員稱其為miR-214。

“數據表明,血清中miR-214數量越多,成骨細胞的活性越低,骨形成的能力就越差。”李英賢和同事們發現。

同時,他們在小鼠參與的動物實驗中發現,miR-214的特異抑制劑AMO則能有效地提升骨密度。首先,他們使用航天醫學實驗特有的裝置,模擬了失重生物學效應,使小鼠患上“空間骨丟失”。同時,再將自主合成的AMO註射進小鼠體內,最後得到了令人興奮的結果。這一成果於2013年在《自然-醫學》發表。

因為和骨質疏松所表現出來的癥狀類似,空間骨丟失又被歸為“廢用性骨質疏松”的一種,即由於運動能力受限或功能障礙而引起骨礦含量減少所致的骨質疏松癥,在地面上也有可能發生。

李英賢很高興地看到,這項研究成果不但受到了航天醫學界的認可,還受到了骨質疏松研究者的青睞。當年舉辦的美國骨科年會及國際骨質疏松大會,都邀請他們前去作專題報告。

對空間骨丟失的生物學機制研究並沒有因為miR-214的發現而停止,李英賢註意到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微小RNA是由DNA轉錄而來,如果它變多了,轉錄它的RNA應該變多。”李英賢想,“但是,並沒有。”

那麽,血清中增加的miR-214從何而來?

進一步的實驗緊鑼密鼓地展開。2013年開始,大量動物實驗證明,破骨細胞會分泌富含微小RNA的“外泌體”(exosome),其中miR-214將轉移至成骨細胞,抑制成骨細胞功能。

不僅如此,李英賢團隊還刻畫了這種外泌體轉移miR-214的全過程:外泌體從破骨細胞中分泌出後,通過兩種表面蛋白的相互作用,特異性地識別成骨細胞,從而抑制成骨細胞活性。該研究於2016年5月31日在《自然》子刊《細胞探索》(Cell Discovery)中刊發。

相關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中,外泌體中的miR-214不僅可以作為骨質流失的生物標誌物,也可以選擇性地調節成骨細胞的功能,這是國際上首次從細胞層面找到空間骨丟失的確切機理。

李英賢期待,這項研究成果也能對骨質疏松的治療和診斷發揮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49

中國新一輪載人航天任務進入發射準備階段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征二號F T2火箭及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一火箭,6日安全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這標誌著我國新一輪載人航天任務正式進入發射準備階段。

這2枚火箭在按流程完成出廠前所有研制工作後,於3日從北京啟程,經鐵路運輸運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為捆綁式二級液體運載火箭,芯級直徑3.35米,捆綁4枚助推器,助推器直徑2.25米。

此次進入發射場的長征二號F T2火箭與長征二號F T1火箭、長征二號F遙十一火箭與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技術狀態基本一致,主要在安全性與可靠性方面,做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

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各項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有序進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計劃於9月中旬實施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中旬發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44

航天之上航空之下:高空“夾心層”的商業化試驗

來一次太空之旅,或許是許多人未來的目標,從技術而言,或許很快在未來實現,8月26日,光啟“旅行者”號總工程師周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載人驗證版飛行器已完成主要分系統研制,計劃2016年下半年擇機放飛測試。

過去,臨近空間技術主要由軍方掌握,用於獲取情報、對地觀測等,如今,越來越多企業投入臨近空間技術研發,試水體制外商用市場。

然而,對於投資人而言,在進一步明確商業模式前,臨近空間技術或許並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目前,臨近空間飛行器主要是熱氣球、飛艇,在總數不多的投資標的中,極少真正具有商業價值的,更多還處於探索階段。”創想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牛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道。

在充滿科幻色彩的應用背後,臨近空間技術是真正具有價值的前沿技術還是概念炒作?

臨近空域的機會

從距離而言,臨近空間是指距地面2萬米到10萬米的空域,是介乎航天和航空之間的過渡區域。過去,臨近空間技術主要為軍方掌握。美國空軍為臨近空間飛行器確定了多個軍事應用方向,其中包括戰場指揮、通信、情報監視和偵察、導彈防禦等。

對比航空和航天空域,臨近空間處在較為安全的離地距離:在此空間的飛行器在擁有對地觀察優勢的情況下,防空武器也難以對其形成實質性的威脅。

到達該飛行領域並不算難事,通過一定技術,航天飛機能夠達到2萬米以上飛行高度,但卻不能在該高度上過久停留,目前只有飛艇以及熱氣球等飛行器能夠適應在臨近空間長期飛行。而空氣稀薄、日照強烈等不利條件,對於構造飛行器的材料適應能力的要求比較嚴格。

由於稀少的空氣含量容易造成飛機超功率運載,飛艇與熱氣球等臨近空域的飛行器主要利用氦氣的浮力將飛行器送上空域,需要材料耐受住外部高溫及內部極低溫的環境。目前比較好的材料是PBO,臨近空間飛行器需要將PBO做成纖維並工業化生產。就技術而言,美國總體設計水平最高,而日本在材料制造上有一定優勢,國內一些公司和高校已經有PBO纖維的生產樣品。

而民間企業對於臨近空間技術掌握以及運用上仍然具有差距,但並不妨礙資本對該領域進行探索,不少企業已經布局目前尚未被完全開發的臨近空域。

目前,國內華麗家族、光啟皆進行臨近空間飛行器放飛實驗。華麗家族試飛下屬子公司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中的臨近空間平臺“圓夢號”在去年10月完成放飛。

而光啟科學將在今年實驗載人版飛行器。據周飛介紹,“旅行者”號包括浮空系統、載人艙系統、測控系統還有放飛回收系統和應用系統等五大技術。除了接入物聯網、互聯網以及大數據處理等相關應用以外,在今年下半年將進行搭載活物(首批搭載實驗活物為太空龜)飛行實驗。“目前在該領域沒有成熟企業,我們跟中國航天有合作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案。”光啟科學董事長劉若鵬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道。

體制外商用探索

近年來,航天航空技術逐步向體制外滲透,企業從軍方接過研發一棒,SpaceX等企業的出現降低了商業化成本。

然而,對於進一步商業化需求,臨近空間飛行器需要克服的問題除了多重技術難點,還有並不明確的商業模式。牛旼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臨近空間技術的投資標的較少,商用價值也並不明朗。

傳統商業航天航空技術主要是體制內,產品與技術向軍方輸出,隨著市場進一步放開,越來越多體制外的商業模式出現,然而對於有效的商業路徑還處在摸索階段。“誰先解決商業化這端誰就更有價值。”牛旼對記者說道。

據了解,目前,臨近空間商業應用場景主要有三類:運輸、對地數據收集與監測以及觀光性質的載人飛行。其中,載人飛行以及運輸是未來主要的商業場景。但這些場景的商業價值還有待商榷。“運輸需要考慮效率和載重量,載重量倒是有一些優勢,但運行效率比較低,臨近空間載人頂多是觀光,運輸是偽命題。”牛旼對記者說道。

早在2013年,美國公司World View就推出了熱氣球臨近空間之旅,當時,一個座位售價就達到7.5萬美元。然而,對於高昂的研發投入而言,這個價格仍然難以回本。

根據光啟官方介紹,此次公布的“旅行者”號飛行艙一次只能乘坐6人,飛行時間為5~6個小時,在距離地面20千米高空停留2~3小時。目前,官方並未公布具體成本以及消費市場單次旅行價格。而此前,劉若鵬曾表示,預計臨近空間平臺成本是同步衛星平臺的1/10、光纜通信的1/5。

而對比上述的飛行器,最近在英國放飛的“飛天屁股”Airlander盡管爬升高度只有4.9千米,英國政府為此卻已經花費370萬美元。

這個項目原來是美國軍方項目,隨後因為軍費裁減而被迫在2013年出售給英國HAV公司,HAV公司後又因資金不足而停止開發。2015年,通過英國當局的資助和HAV的眾籌,改造得以繼續進行。

對於投資人而言,對比臨近空間技術,航天技術商業化價值或許更大。目前已經投資多家航空企業的牛旼告訴記者,對於類似技術,其更傾向於對於火箭、衛星技術的投資。“火箭是通往太空的入口,對比而言,能制造衛星的企業很多,但是發射機會少,火箭則不一樣。國內已經出現一些比較優秀的民營火箭制造發射的企業,而衛星領域的門檻並不高,最重要的是找到切實有效的商業運作模式。”牛旼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