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DT時代會產生1萬個像阿里巴巴一樣的數據公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2/151114.shtml

未來十年,整個互聯網將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時代向DT(Data Technology)時代演進,企業需要研究如何讓數據驅動業務,讓數據變成業務。伴隨DT時代的演進,過去集中在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創業浪潮也會擴散到各行各業,可以說DT時代是創業最好的時代。

在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看來,未來3-5年數據將會迅速爆發,未來就是數據社會,擁有了數據,在加上計算的能力,未來會產生一萬個阿里巴巴一樣的數據公司。

計算是未來重要的能力

計算到底是什麽?更多的理想是從數學開始,從開始用電腦、手機做訪問開始。但是在雲計算時代,每個人都跟計算密不可分,今天訪問的圖片,聽的音樂,做的每一次網絡搜索背後都是一次計算。

今天每個人擁有不只是一臺,可能是2、3臺智能設備。這時我們發現數據會越來越多的積累在互聯網上,數據不僅是文本文件,數據更多是語音文件、視頻文件。因為我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人與物件的交流,物與物之間的交流,所有的數據和沈澱都會因為互聯網而發生改變。

2014年人類使用的計算設備增加了24億臺,這僅僅是開始。2020年,世界將有500億倍設備連在互聯網上,這時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聯系無處不在。每天將產生大量的數據,每天將產生大量人物之間的交互,物物之間的交互,人人之間的交互,這些數據怎麽辦?這些數據是否能夠變成生產資料,我們堅信一定能。

未來3-5年數據將會迅速爆發,我們預測,在未來3年,互聯網上將近75%的數據不是簡單文本數據,更多數據是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就如同今天隨手拿手機拍視頻和照片,發了一個語音,所有數據在互聯網上將被流轉,將被傳遞。

光有這些數據又怎麽樣呢?如果沒有計算的能力,我相信世界變得不再豐富,不再繁榮。

計算是 DT時代最重要的表述,未來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先進不是軍事,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富有不僅僅是它的石油,還要看它計算能力是否足夠強大,衡量一家企業是否有生命力就看它是否可以用足夠的數據讓本身的商業變得更加智能。所以我們認為計算將是未來非常重要的能力。

DT世界我們堅信這三條。我們相信互聯網是基礎設施,就如同今天的電網。我們相信雲計算是公共服務,就像今天我們所用的電我們相信數據就是資源,所以資源的定義也將被改變。不僅僅是物理世界的能源,還要加上在虛擬世界的數據,將變成非常有價值的核心競爭關鍵,變成一個世界,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非常具有競爭能力的力量。

DT時代,數據公司是創業機遇

16年前我們有一個夢想,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16年我們堅持做什麽,我們堅持依靠數據。

阿里巴巴的數據改變了零售業。有了數據使大家都會上網成為電子商務,所以產生了淘寶、天貓,每天有將近4千個包裹在全國的公路、水陸、天空在奔跑。螞蟻金服數據影響了金融業,我們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消費信貸,比信用卡成本還要低。

我們今天用數據在改變整個供應鏈和物流,誕生了菜鳥。我們希望讓貨在供應鏈體系當中傳遞更加透明簡單,可以讓我們快遞服務和消費者之間觸達更加短暫。物流業、倉儲業由於數據改變在發生變化。同樣用數據改變影視業,我們可以知道每個消費者,每個觀賞者對影視電影本身的喜好和下一步的期待。因為我們希望知道,客戶到底喜歡看什麽樣的內容,去滿足大家的需求。

通過16年,阿里巴巴在5個層面上進行了改變,我們今天定義阿里巴巴是電子商務公司還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我們自己認為阿里巴巴就是一家數據公司,這可以更加精準定義阿里巴巴集團。

未來3-5年我們認為,數據會影響工業、農業、交通、生物、醫藥、教育、娛樂,甚至社會服務,會影響政府的決策和政府的公眾服務……如果有一個詞,更能夠定義未來的社會,我認為未來的社會就是數據社會。

我們認為未來的機遇就是數據雲,我們堅信未來會產生一萬個阿里巴巴一樣的數據公司。

 

版權聲明:本文由胡曉明口述,i黑馬編輯,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132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1TB數據計算成本已降至5瓶礦泉水價格

算得快,算得準,算得起,雲計算領域將更多目光關註到更出彩的前兩項,但躲在背後的“算得起”,即計算成本的下降,將成為未來雲計算真正普惠產業的重要前提。

在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第二天(19日),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第一個登臺演講。他所表達的核心觀點是,產業和互聯網的深度結合將在未來5年釋放巨大機會,而中國中小企業創新成本是否足夠低,取決於大公司所積累的技術能力能否以標準化的方式開放出來,開箱即用。

與1970年代阿波羅登月時產生的計算量相比,今天一部智能手機的計算能力已經是當時的數百倍,這主要得益於芯片與集成電路的進步。放眼未來的人工智能、精準醫療、機器決策、智慧城市、物聯網等,每一個都以海量的數據計算為基礎,數據在線化讓這種計算成為可能。但當前全球服務器的CPU平均利用效率只有3%左右。通過共享的雲平臺,亞馬遜AWS可以將CPU利用率提升到70%,阿里雲目前的技術能力達到了50%。這對節省全球IT開支具有潛在的顯著作用。

與美國相比,中國互聯網在應用層(比如網購、社交、移動支付)已經不相上下,比如互聯網金融的技術能力美國甚至已經落後中國。但在更底層的基礎科學領域(比如芯片技術、網絡能力),中國還有不小的差距。中國在量子計算等基礎領域的投入,試圖縮小這個距離。

在雲計算領域,中國公司的計算實力已經和美國旗鼓相當。在此前有“雲計算奧運會”之稱的Sortbenchmark一個名叫CloudSort的競賽項目中,來自南京大學的師生使用Intel處理器、8G內存、40G雲盤及135G規格的SSD雲盤等阿里雲官網日常配置構成的集群,最終將每TB(1024GB)數據計算成本降到了1.44美元,打破了亞馬遜AWS在2014年保持的4.51美元紀錄。1.44美元相當於在中國買5瓶普通礦泉水的價格。

計算成本的降低將讓整個傳統產業受益。胡曉明拿自身經歷舉例說,他去年年底在深圳做過一次基因測序,成本是5萬元人民幣,他希望如果未來3年內,能將這個成本降到2000元以內,普惠醫療將釋放更大價值。

相比,借助規模化的彈性計算能力,更多的普惠機會則隱藏在產業層面,比如汽車、航空、太陽能等大型制造業與雲計算的結合,從產品研發、供應鏈管理、良品率管控,到銷售環節,降低成本。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794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自主研發、共生共存、不碰數據是三條生命線

5月23日,在雲棲大會·武漢峰會上,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系統闡述了這家公司堅守的三條生命線:堅持自主研發之路,“‘拿來主義’蓋不出高樓大廈,自主研發的雲才能走得更遠”;生態是阿里巴巴血液里流淌的基因,阿里雲與合作夥伴共生共存;重申阿里雲一直以來的承諾——堅決不碰客戶數據。

在此前4月26日的南京峰會上,阿里雲副總裁李津表示:“中國只有兩種雲,一種是拿來主義的雲,一種是自主可控的飛天雲。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遠。”胡曉明在武漢峰會上進一步闡述了“兩種雲”的理念,以及阿里雲為什麽始終堅持自主研發。

胡曉明認為,堅持自主研發不僅僅是民族情感的問題,更是商業和技術上的選擇,“拿來主義”看似是一條技術上的捷徑,長遠來看卻蓋不出高樓大廈。

多年發展之後,中國雲計算行業呈現出兩種發展路徑:一種是從底層開始自主研發操作系統,比如阿里雲的飛天;一種是基於OpenStack等第三方軟件搭建。自主研發通常需要投入巨量的人、財、物,短期看不到成功,遇到多方質疑仍要堅持初心,是典型的“Hard模式”。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阿里巴巴的阿里雲等全球最大的三朵雲都是自主研發。而一些前期沒有太多技術投入的廠商,則選擇了“Easy模式”的“拿來主義雲”。

在實踐中,“拿來主義雲”很快暴露出沒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比較而言,自研雲優勢非常明顯。如阿里雲飛天雲操作系統。

作為新時代的“生產力”,雲計算已經成為新基礎設施與新重型裝備。雲之上運行著政務、金融等核心關鍵業務,安全性穩定性要求極高。對於企業而言雲計算則承托著核心生產系統,是不折不扣的“新重型裝備”。也因此,其自主可控與可持續發展在當下尤為重要。與此同時,60%以上的全球客戶將身家性命放在前五大雲廠商,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自主研發雲。可以說,雲計算已經告別DIY時代。

胡曉明同時強調,阿里雲堅持自主研發,但不等於不開放:阿里雲飛天兼容各種主流的開源技術標準,包括Hadoop、Docker、K8S、Spark等;阿里巴巴貢獻了中國最多的開源服務;合作夥伴在阿里雲雲市場上提供了超過一萬種應用和服務;阿里雲提供豐富的API接口,供所有開發者平等使用,並保證兼容性。

目前,阿里雲生態體系下的合作夥伴服務客戶超過10萬家,夥伴業務年增長率超過200%。2017年,阿里雲合作夥伴在雲市場上的訂單數超過200萬單。

此次大會上,胡曉明再一次強調了數據安全是阿里雲的底線。“今天,我們再次重申我們的承諾,阿里雲堅決不碰客戶數據。”胡曉明說。

2015年7月,阿里雲第一個發起《數據保護倡議》,將“不碰客戶數據”寫入正式文本。倡議書明確規定:“運行在雲計算平臺上的開發者、公司、政府、社會機構的數據,所有權絕對屬於客戶;雲計算平臺不得將這些數據移作它用。平臺方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客戶保障其數據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