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O2O整體已橫屍遍野,從某種程度上說O2O是“互聯網+”初期的形態,通過2015年的洗禮之後,真正的成熟的形態已經到來。

2015年的下半年開始,O2O整體上已經是橫屍遍野了。這里要順便說一下最近比較火的VR行業,目前還沒有發現能夠讓大眾接受的強剛需入口,因此在剛需和模式都還沒有想好的條件下大面積的瘋狂,只能說一年後應該是現在O2O的縮影。而O2O也從某種程度促成了今年的“互聯網+”的風口,從某種程度上說O2O是“互聯網+”初期的形態,通過2015年的洗禮之後,真正的成熟的形態已經到來。

前不久和一個騰訊的朋友探討過“互聯網+”的發展和趨勢,隨後在武漢的光谷青桐匯上子超也分享了一些“互聯網+”的最新思考,核心就是O2O死在了上門上。在2015年年初子超寫的《O2O的12個方向冷思考》文章中,就提出上門美甲會有諸多的不合理,現在再看這篇文章,大部分已經應驗了。最近嘟嘟美甲被58到家收購,就是一個很好的驗證。而另一個O2O美甲河貍家如果不及時改變自己的模式,也只能是看投資人的錢啥時候能花完的事。上門服務不成立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大部分中國人認為家的概念是非常隱私的,送個外賣可以,進到家里就不是共享經濟的問題了。

共享經濟不適合上門服務

共享經濟就是通過互聯網重新架構優化現有的商業場景,專車就是共享經濟下最好的案例。專車做共享經濟的前提基礎是有車會開車的人是一個數量龐大的人群,專車的高頻和共享經濟在這一點上是成立的。其共享本質是家以外的出行工具的資源優化,而不是上門的服務領域。再用上門美甲舉一個例子,美業的從業者相對於有車會開車的人群來說是非常小眾的人群基數,而美甲技師一旦和用戶建立了線下關系,幾乎可以在第二次的時候就可以繞過互聯網平臺私自線下服務對接了,所謂的複購率從本質上是不成立的。另外優質的美甲技師還是相對更小眾的人群,基本上即便不要線上部分的業務,線下部分也依然是供不應求的,更何況大城市的交通非常擁堵,即便是能區域劃分的線上服務,大部分的技師也會把時間都浪費在路上,相對於線下的固定成本,其實時間才是影響優質技師業務收入的核心因素。

U10551P31T32D115589F651DT20140723145052

說到上門,就必須說一下58到家和京東到家這兩個公司。58到家是做O2O的聚合平臺,本身做綜合O2O平臺是可以的,因為各個O2O品類的長尾聚合其實需求很大。第二個是58到家也是區域分類信息業務的一個延續增值服務,因此這類O2O模式是可以以平臺的形式存活下來的,而且平臺業務未來會從C2C的個人對個人的O2O模式升級成為B2C的公司對個人模式,這樣從平臺的管理成本上和O2O的服務質量上都有質的飛躍,而且還可以向B端用戶收費,C2C是很難持續收費的。京東到家的邏輯則是快遞員模式,通過京東的快遞優勢,結合線下的便利店和相關線下實體的商戶來對周邊形成生鮮到家的服務。實體店可以看作是B端的合作,生鮮除了線下的實體店外,就是快遞的因素了。快遞的服務區域是高頻的在家的門口服務,這一點符合了大部分中國人認為家的概念是非常隱私的理念。不管是58到家還是京東到家基本上都是屬於B2C模式的業務,大家也能看出C2C模式居多的O2O將會慢慢消亡。

從O2O到“互聯網+”的進化

上一輪橫屍遍野死掉的O2O基本上都是激進的O2O,也即比例在0%-30%的部分是線下(傳統實體),因為沒有或者很少有B端的管理,無序的個人共享經濟就如同C2C。服務質量的管理,業務鏈條的閉環都無法有效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優秀的C端會希望通過更多的增值服務來達到利潤最大化,也即未來會從C端進化到B端,而不優秀的C端則是在透支O2O平臺的信用,倒逼更多的消費者們選擇優秀的B端的服務。而同樣是O2O大旗的新美大在O2O業務上依然很好的活著,其核心本質就是新美大有大量的B2C業務,當然自身也有很多C2C的業務,餐飲領域的點評和外賣模式就是B2C業務,其中有個人的外賣業務就屬於C2C業務。從長期看,B2C業務支持了新美大的核心。當然這里要說的是電影的票務等新美大的新的業務增長點無一例外都是B2C的業務,而這些B2C的業務都可以稱為“互聯網+”業務。

激進的O2O模式教育了大部分的傳統實體商家,才使得實體商家的“互聯網+”升級誕生,他們學會了互聯網領域的新的玩法和規則。而之前激進的O2O領域的大部分業務也都是C2C的業務,而這些C2C的業務並不一定像共享經濟的專車模式那樣適合發展,O2O死於上門,機會卻在B2C的業務上。比如宜生到家的到家上門按摩服務是建立在線下實體的富橋足療實體店基礎上的。實體店一直是富橋足療的核心業務,而上門服務主要還是為線下的實體店服務做營銷和品牌傳播的,更多的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效果。富橋足療的一些技師最初是因為補貼而參與上門到家的服務的,但時間久了,補貼少了,大家誰也不願意再花大量的時間浪費到上門服務的路上,畢竟每一個人一天的精力有限,如果可以在店里待著,說不定還能節約更多的時間來休息一會兒呢。

“互聯網+”的機會在哪里?

“互聯網+”整體上是70%在線下,30%在線上,而O2O時代做B端平臺業務的會活下來,升級成 “互聯網+”。未來“互聯網+”會在電影,音樂,體育,O2O(吃喝玩樂的“互聯網+”升級)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O2O的B2C業務是“互聯網+”的一個重要方向。子超在《6天30億:中國“互聯網+”電影產業還有那些問題和機會?》一文中提出了“互聯網+”電影產業的問題與機會,以及未來電影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互聯網+” 電影並不是電影產業的一次簡單的互聯網融合,比如樂視影業的自制劇《太子妃升職記》每一集的時間長度在20分鐘左右,完全符合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視頻的觀看習慣,這種創新完全是從消費場景的創新切入,是完全從電影產業本身去互聯網化顛覆的,這也是“互聯網+”最核心的競爭力所在。

811621170788934695

像“互聯網+”體育領域則是一種從無到有的機遇,在此之前由於傳統體育體制的原因,體育產業的很多方面並未對外放開,樂視體育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野蠻成長的。音樂領域則是更多的把握了新的場景體驗,比如唱吧的KTV實體店則是將C2C的社群娛樂搬到了線下部分,為用戶的K歌場景體驗打造更好的極致體驗和增值服務。像線下的智能停車場ETCP,則圍繞著多個行業的跨界展開,通過“互聯網+”停車來完成用戶線上線下的服務的打通,通過停車費的預存,來完成互聯網金融和汽車後市場的服務,其本質上還是大數據服務的公司。在O2O的B2C領域,比如美業的InNail公司,不只是有美甲,美睫和手足護理服務,實際上本質是大健康領域的服務。相比較河貍家則無法通過C2C模式來完成用戶的大健康數據的積累和沈澱,更無法通過先進的儀器來為用戶做深度的健康服務。此外InNail還通過“互聯網+”打造了個性化的場景服務,比如媽媽陪孩子遊泳的時候線上預約美甲,InNail會和遊泳池共同打造深度的場景體驗區。 

2016年的最大風口是“互聯網+”,經歷了O2O的洗禮,B2C服務的全線崛起。跨界與場景打造的極致體驗,從0到1的產業開放,都將在這一年集體爆發,“互聯網+”比O2O更加接地氣,更具有完整的商業模式和極致體驗。如今已經有很多傳統的產業,BAT已經開始介入其中,甚至樂視和360都早已開始了布局,相比較這些互聯網公司所進入的產業,生活服務消費領域的B2C模式,將會有更多留給創業者們的想象和發揮空間,這些也正是創業者們的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