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公司管治內企揮低港商


2008-12-04  AppleDaily


 

由小賭王何猷龍做主席嘅香港上市公司商會,今年第二屆搞「香港公司管治卓越獎」。據大會講,今年遇着金融海嘯,參加嘅公司少咗。

攞三分二獎稱霸

咁 都好正常,咁多嘢要應付,仲邊得閒去比賽爭獎吖。照咁講,係咪冇咁受海嘯影響嘅企業,先至有「閒情」參加呢?睇番得獎名單,都可能有啲頭緒,因為9間得獎 嘅公司,6間嚟自內地,佔咗三分之二,包括建行(939)同神華(1088)等(見表)。咁好多人都話,受金融海嘯影響最細嘅國家會係中國,咁呢份名單係 咪已經畀咗答案大家呢?小賭王話,呢啲時勢,正可以睇到間公司嘅公司管治係咪做得好,尤其近排香港以至全球多間金融機構同公司陷入困境,其實呢啲公司只要 建立健全嘅公司管治架構,佢哋嘅問題有部份可以及早解決喎。

08年公司管治卓越獎名單

主板(恒指成份股)建行(939)、神華(1088)、工行(1398)、平保(2318)、中海油(883)*主板(不包括成份股)中鐵(390)*其他主板及創業板葉氏化工(408)、佐丹奴(709)、瑞安建業(983)*評委嘉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0

酌情權引發的管治崩潰 李兆富

2011-7-28  NM




很多人都相信,高薪可以養廉。道理是,提高公務員的機會成本,令他們不會輕易以權謀私。

放眼世界,好像只有華人社會流行高薪養廉的講法。當然,在華人的世界,香港和新加坡兩個城市,偏偏就是公務員待遇最好,貪污問題也最輕。所以,也難怪在我們的政治價值當中,會有這樣獨特的一條。

在香港,高薪養廉的講法,讓官員大條道理去領取遠高於市值的薪酬,當中更包括了一般打工仔享受不到的退休長俸。傳統上,公務員「退休咬長糧」就不應該「下海搵真銀」,這是為了避免他們以公職的影響力來替自己的未來鋪路。

在梁展文事件之後,公眾就更加關注這個問題。政黨政客和主流媒體,繼續一貫的直線思維,將注意力集中在所謂的「冷河期」。政府則繼續循文書技工的心態去思考。上星期,公務員事務局宣布,收緊高官離職後轉投私人機構工作的審批過程。

換 言之,政府相信,只要離職的高官多填幾張表格,延後利益的問題便可以解決得到。常識告訴我們,無論高官要再多填幾多張表格,交代幾多資料,又或者冷河期延 長多少,其實都於事無補。難道我們可以禁止高官的親屬去私人企業出任高層嗎?遠的不說了,就在深圳河以北,這種以聘用家屬來回饋官員恩惠的做法,正是有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事作風。誰可以擔保,這種現象不會慢慢的滲透到香港社會?

 

要杜絕以權謀私,用堵塞的方法,既自欺欺人, 也費時失事。 說到底,謀私是人性,權才是制度衍生出來的事物。要改,就改人為的部分。事實上,一直以來香港和新加坡相對地廉潔,不是因為公務員的待遇好,而是傳統上這 兩個地方,制度內不單存在約束,官員在日常公務亦不會有太多酌情權。所以,就算公務員有權在手的時候,也不是隨便可以將利益轉移,自然沒有什麼延後利益的 問題。香港署一級的高級公務員,不少都有甚大的酌情權。像當年梁展文出任房屋署事務總監的位置,便是一個掌管酌情權的位置。其實政府中人也知道,個別職位 有過大的酌情權,可是改革要面對的阻力,卻是遠超一般人的想像。畢竟,利益被創造出來之後,要拿走便不容易了。所以,良好管治的第一戒律,就是不要因為行 政方便而創造酌情權;再退一步,就是不用管的便不要管,因為規管一出現,自然有人要求特事特辦,再而演變成酌情權。可惜,香港的政治圈,幾乎都是清一色主 張規管、規管再規管的大政府信徒。不過當制度變質腐敗,他們卻統統置身事外。這就是政治的悲哀。正在審議的競爭法,就是這種透過創造酌情權來「方便做事」 的最佳例子。他朝要是競爭委員會鬧出什麼選擇性檢控,又或者競爭委員會要員離職加入大財團等,今天一眾規管啦啦隊,請記住,你們曾經在香港已經變得脆弱的 管治基礎再加添了一道裂縫。

 

李兆富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作者網誌 -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7

關於一些公司管治的新做法

今日比較累,雖然有不少題材,例如黃瑋傑這一篇搞怪文《俊知(1300)成中光纖翻版? 》完全不知所謂,明明兩隻都是假野,一睇就知有利益輸送,盈利都是造出來,那估值當然平啦。正因為質地爛,所以平平地都賣啦,一個有良心的財演也不應叫人買爛股、假數股,但是這人日日在很多報紙都做打手,叫一買一些基本因素也沒有的新股票,我是很討厭的,請大家小心留意此人所作所為。如果黃瑋傑叫我提證據,我會叫他睇清楚本招股書個供應商同埋那些高管,還有一些細節的安排,那他一定會收聲唔講,但我都是等他罵了先。

因為這較為花時間,加上這星期經過一位美國網友提供的資料幫助,筆者發現金山能源(663,前恆光行、金山能源)原本在公告有虛假的披露,做法亦類似Webb近來文章系列的所作所為,但那位美國網友叫先我不要寫,所以就等他研究完成才公開吧。

正因為此不想開新題目,因為近來很多不太懂看公告的網友對於近來多了一些他們未見過的公告有點奇怪,所以今日寫一些較為無聊的話題,就是新公司管治的一些規定。

(1) 關於董事的職能分佈公告

近來,大家發現很多公司發佈關於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的公告,這連結是協盛協豐(707)的,究竟為甚麼呢?

其實這是根據2011年11月的有關檢討企業管治守則及相關上市規則的諮詢總結的新要求,根據修訂後的上市規則附錄14《企業管治常規守則》A3.3 ,它「要求公司亦將董事會成員名單須在發行人網站上刊發的建議最佳常規升級為守則條文,並規定該名單亦應在香港交易所網站上公佈。」所以大家會看到這些東西。

根據近期發佈的問答集,上市公司在2012年1月1 日起於刊載最新的董事名單,而最遲需於4月1日完成上載。

(2) 關於各委員會的職權

除了董事職能外,公司也開始有了提名委員會的職權範圍 薪酬委員會的職權範圍審核委員會的職權範圍 ,連結的是現代教育(1082)的,這是根據甚麼條例呢?

其實這根據新的上市規則第3章、企業管治常規守則A和C部分的新安排,公司需設立提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審核委員會,另外亦要把職權範圍上載,以改善公司披露。

根據近期發佈的問答集,上市公司可以在2012年1月1日開始刊載,若4月1日不能上載,需說明原因。

(3) 關於公司章程

而最好的一項就是公司章程的上載,以前這些東西需要向公司註冊處購買或是到公司要求索閱,如需拿走則有部分公司需要收費,現在不用了。

新的修訂中的上市規則第13章增加13.90條,規定上市公司登載其組織章程文件的最新綜合版本,並在4月1日開始生效。

其實,新增的規定還有很多,可參考上面的公司總結,如果有興趣可以一看。這些東西其實是好的,這提高了董事局的透明度,不過多數都是門面功夫,叫做有好過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8

港鐵管治敗壞之源(2014/5/15)


2014-05-15  NM
 
 

 

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為高鐵工程延誤致歉,承認沒有及時讓公眾及股東知道工程遇上重大困難,溝通欠妥。不過,他拒絕為此番失職掛冠,但宣佈明年八月約滿後將不續約;表示離職之舉「符合其家庭利益」(it fits our family purposes);是否符合港鐵以至港人利益,管他娘。

行政總裁為港鐵二萬三千名員工之首,其去留事關重大,不難影響股價。隱瞞這般股價敏感的內幕消息達九個月,不管這是否違反證監條例要求,管治有欠透明,殆無異議。港鐵的管治何以敗壞至此?港鐵是上市公司,理論上面對股東的監察。然而政府是港鐵的大股東,持有七成七股權;官家主導港鐵主席以至董事局成員的任命不在話下。事實上,運房、庫務二局的局長和運輸署長更是其董事局的當然成員。於此可見,港鐵徹頭徹尾是間國企,而此亦正是其管治敗壞的病灶之所在 —— 把持港鐵大局的人跟其管治是否到位合格並無切身關係,其決策以政治而非股東及乘客的利益為考慮,更自不待言。董事局主宰港鐵的決策,任命韋達誠為行政總裁、決定其去留的是董事局轄下的提名委員會。該會有七名成員,去年開了三次會;當中陳家強、張炳良兩局長只出席了兩趟,有一趟張局長更是找人替代的。獨立非執董石禮謙三趟會議皆有出席,但其中一趟並不在場,只是透過視像參加會議。從這張考勤表來看,陳、張、石三位有多重視提名委員會的工作又還用說麼?一三年八月的會議決定跟韋達誠續約十四個月至一五年八月,此短暫安排事不尋常,三者可有參與並認同此決定、是否同意其離職的安排?董事局轄下的薪酬委員會決定韋達誠、「提早退休」的周大滄及其他高層的待遇。這個會有五名成員,去年開了七次會。陳家強只出席了六趟,當中一趟由別人替代。此外鄭海泉、文禮信皆沒有全數出席,就算出席,亦是視像參加。陳、鄭、文三者有多著緊港鐵高層的薪酬待遇也不用說了。事有湊巧,提名及薪酬此兩至為關鍵的委員會都是由何承天當主席。港鐵成立三十五年以來,他當了二十三年董事。環顧整個港鐵董事局,無論是資歷或年紀(七十五歲)他都是老大哥。不管是韋達誠合約的長短或其待遇高低 —— 他離職將獲起碼高達兩千兩百萬元的酬金 —— 誰最有發言權,明顯不過。何承天是建築師,當過立法局議員;曾是工業邨公司(即今之科學園)、古蹟諮詢委員會及香港交響樂團主席,又是房委會、城規會及醫管局成員。他服務社會之心,毋庸置疑。然而港鐵股票他半股不持,對其業績好壞說不上有什麼切身關係;地位儘管超然,然而畢竟是年逾古稀的老翁了,讓他來長期主導港鐵高層的任命及薪酬,恰當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486

理大捲「巴拿馬文件」風暴離岸公司藏管治爛賬

2016-04-28  NM

本刊從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獲得最新一批「巴拿馬文件」顯示,香港理工大學秘密開設了兩間離岸公司,其中校方下設「理大企業有限公司」跟新華集團合組的PearL-Sun Wah(offshore)Company Limited,曾以迂迴手法把公司股份,轉移至由蔡冠深任主席的新華集團之手,交易中大學校方賺蝕未明。另一間離岸公司PearL-DigiPower(offshore)Company Limited由理大企業和天寶集團合資設立,天寶集團主席洪光椅之子洪瑞德在天寶與理大合作的項目中擔任研究助理,未知他曾否以企業要員身份,影響大學研究之自主性。六年前,理大曾爆出管治醜聞,校方被揭發開設數十家子公司,把研究技術轉移圖利,但由於管理及經營不善,甚至曾賤賣資產,最終嚴重虧蝕收場;針對問題而成立的檢討小組事後發表報告,包括建議停止任命大學高層為這些公司董事。然而,時任理大副校長、現任創科局局長楊偉雄卻當耳邊風,事後不單照開公司安插校董,甚至以BVI形式令外界無從監管,理大的一盤爛賬,原來一直未解決,情況反而變本加厲,成為校商勾結、利益輸送的溫床。楊偉雄被傳媒質詢時迴避問題,理大亦一直未有清晰回應事件。負責大學撥款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更稱理大不須申報旗下公司,所謂監察制度形同虛設。

富豪與權貴開設離案公司隱藏資產甚至違法避稅時有所聞,但連專注學術科研的大學學府,竟也開設離岸公司,本刊記者就「真係見過」。本刊跟《明報》、《香港01》及《南華早報》,從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獲得的最新一批巴拿馬文件,顯示香港理工大學二○一二至一三年間曾開設最少兩家離岸公司,且均涉及資料披露與利益衝突問題。

理大高層任職董事

兩間離岸公司均以「PearL」為公司名字開頭,「PearL」是PolyU Enterprises Limited(理大企業有限公司)的簡稱,該公司專責管理分拆自大學的科技公司。巴拿馬文件有關兩間公司的文件只得四份,合共十多頁,顯示在英屬處女島註冊的PearL-Sun Wah,二○一二年十一月成立,並委任香世傑為該公司董事,該公司由PearL持有百分百股權;香世傑為時任理大財務總監,一四年七月榮休;另一份巴拿馬文件顯示,同年六月十二日,該公司改為委任理大現任財務總監黃素琴出任公司董事。另一間公司PearL-DigiPower亦在英屬處女島註冊,文件顯示該公司一三年六月由時任理大副校長、現任創科局局長楊偉雄以PearL行政總裁身份簽署成立,公司同樣由PearL持有百分百股權,亦同樣委任香世傑出任董事,但未有顯示香世傑退休後董事的接任安排。

新華中心股權大變

究竟兩間公司從事什麼業務?本刊取得的巴拿馬文件未有披露,翻查理大近年的年報及財務報告,亦未公布兩間公司的存在。不過,本刊從公開資料發現,理大二○○一年曾跟新華集團合作成立「新華理大培訓及研發中心」(Sun Wah-PearL Linux Limited),該公司○七年十一月改名為Sun Wah-PearL Linux and Digital Forensics Limited。根據香港公司註冊處文件,Sun Wah-PearL Linux Limited成立之初,由PearL跟新華集團旗下Sun Wah Linux Limited各持有二百五十萬股,當時公司董事中有多名理大管理層,新華的代表則有出任中心董事總經理的鍾臻智及新華集團高層吳錦耀等人。新華集團由有「海產大王」之稱的蔡繼有創立,身家保守估計逾百億元。蔡繼有○七年病逝,其王國由次子蔡冠深接掌,現時出任集團主席。蔡冠深是愛國商人,出任大量公職,除了是香港中華總商會前會長外,亦成為永遠名譽會長,同時是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合會常委、貿發局理事會理事等。不過,Sun Wah-PearL Linux Limited公司股權一二至一三年出現變化,Sun Wah Linux Limited持有的股權增至三百五十萬股,持股比例由五成增至逾五成八,PearL一三年一月底把股份全數先轉移至新成立不足三個月的BVI公司PearL-Sun Wah,PearL-Sun Wah同年四月再把其中二百一十五萬股轉至Sun Wah Linux Limited,令理大持股量由最初的五成,大減至僅5.83%。該公司後來增加新股,加入鍾臻智為股東並持有一百四十萬股(兩成),令理大的持股跌至只得5%。

理大隱瞞股權轉讓

整個股權轉讓的過程,交易額並未有對外公布,更令人奇怪的,是為何要透過一間離岸公司操作整個股權轉讓,由於「交易」隱藏在離岸公司之後,外界更無法知悉理大在過程中有否虧損,以至是否有人因而得益。根據新華集團的網站介紹,新華理大培訓及研發中心從事的業務初期以開發源代碼應用軟件為主,後來發展成聲稱是國際認可的教育中心,提供專業的高等教育訓練課程,○七年起更與英國Sunderland大學合作,提供平面設計學士及傳播碩士學位課程,換言之,已非從事科研工作。該中心過去設於理大校園,似乎有利用公帑資助的校園,經營私立教育事業之嫌。翻查教育局網頁,最新的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已註冊課程名單中,未見有關課程的註冊記錄。蔡冠深跟理大關係密切,○三年曾向理大豪捐一千五百萬元,現時是理大企業發展院○五年成立的總裁協會的名譽主席,他亦是理大校董會最高諮詢機構「顧問委員會」成員。

天寶合組研發公司

另一間由理大開設的BVI公司PearL-DigiPower,理大一四至一五年的財務報告顯示,理大透過附屬公司持有一間DigiPower Holdings Limited聯營公司的三成股權,該公司亦是離岸公司,於薩摩亞註冊;理大又透過聯營公司持有另一間DigiPower Technology Limited三成股權,同時自一二年度開始,報稱該公司無運作(Inactive),過去從事產品開發業務;公司註冊文件顯示,DigiPower Holdings Limited是DigiPower Technology Limited的唯一股東。理大財務報告未有披露PearL-DigiPower這間離岸公司的存在,無論巴拿馬文件還是理大財務報告,也未有披露PearL-DigiPower及兩間DigiPower公司的關係,未知是否如另一間公司般,理大透過PearL持有PearL-DigiPower,再持有DigiPower Holdings Limited這間公司的股權。根據查冊資料,DigiPower Technology Limited於○五年成立,呂新榮不久後即加入成為董事,現任董事共三人,分別是周麗華、洪光椅及阮曾媛琪。阮太是現任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學生及環球事務)。洪光椅則是天寶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979)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天寶集團以生產「火牛」起家,去年十二月掛牌,現時是市值數億元的開關電源製造商,公司去年純利近一億三千萬元。DigiPower Technology Limited的註冊地址,跟天寶集團的地址相同。

洪瑞德入理大公司

天寶集團的上市文件資料終於揭露該公司跟理大的關係。文件披露,洪光椅之子、現時集團執董兼產品經理洪瑞德,○七年七月加入集團出任市場推廣助理,天寶集團同年十月跟理大展開廠校合作項目,進行一項關於氮氣還原過程中產生聚羥基脂肪酸醋(生物降解塑料)的優化調度條件研究,由理大負責設計及進行工作,以協助工商界降低生產成本,父親投資,兒子洪瑞德○九年至一四年間在理大擔任研究助理,去年兒子完成任務後返回集團,晉升為集團市場總監。理大○八年底曾公布,研究團隊成功發明可降解塑料,被譽為為生物科技帶來革命,並獲得○八年德國紐倫堡國際創意、發明及新產品展金獎殊榮,未知當時天寶跟理大的合作,是否跟這個項目有關,也同時衍生另一個問題,就是企業跟大學合作,同是企業核心要員加入大學成為研究助理,會否左右研究的自主性,還是會變質為以企業的目標為本?涉及的研究經費、研究成果帶來的收益又如何分配,就隨時成謎,特別當中還可能涉及兩間的離岸公司。此外,由於DigiPower Technology早於○五年時已經成立,呂新榮又曾是公司董事,似乎反映天寶跟理大的合作關係,較○七年時才展開的廠校合作項目更早。

管治爛攤變本加厲

香港芸芸大學中,以理大把科研轉為謀利業務的規模最大。二○一○年,理大曾爆出管治醜聞,理大教職員指控校方管理「九宗罪」,最終校董會委任三人獨立小組針對問題進行檢討,結果「狠批」理大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管理存在四項問題,包括開設了數十家子公司,但欠缺全盤經營計劃、預算估計和萬一失敗時的退出策略,隨時損失以千萬元計。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當時小組文件顯示,Sun Wah-PearL Linux and Digital Forensics Ltd.○九年曾損失達二百五十萬元。此外,這些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的成立過程、財政、管理、監察及問責,不少繞過校委會(EIPMC),未有經校委會參與,直接由高層討論,再由校長交予校董會申請撥款。當時接任理大行政副校長不久的楊偉雄透露,理大在之前十年在廿四間附屬公司總投資額達一億三千萬元。檢討報告又建議,停止任命大學高層為這些公司的董事,以及考慮退出策略和成立有效的管治架構和問責制度,理大管理層當時曾承諾會改善管治。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理大之後故態復萌,包括在楊偉雄主導下,續開設兩家缺乏問責的離岸公司處理這些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的業務,令監管更難上加難,與此同時,理大同時針對這些公司疑似進行重組,包括一四年四月成立一間新理大企業有限公司(PolyU Enterprise Plus Limited),由理大全資持有:PearL由原來理大直接持有,至前年變成由新理大企業有限公司全資持有;去年九月上任的理大副校長(行政及營運)盧麗華(PearL及新理大企業董事),去年底申請把PearL清盤,未知過去由PearL持有的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是否會被賤賣、轉讓股權,或轉至新理大企業名下。

議員促公開BVI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理大至今仍未釐清究竟校董會對開設BVI公司以及轉移資產是否知情,希望理大公開有關開設公司甚至BVI公司與私人機構合作的程序、制度和政策,「點解要開BVI?係咪必要?似乎有啲嘢隱瞞。」他又質疑,理大旗下公司有價,其研究技術是否可以輕易轉移,「究竟係賣?定係免費拱讓?」即使理大聲稱公司已不運作,不等於不須清楚解釋事件,尤其事件涉及當時的副校長、現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表面上有理由懷疑係理大蝕底。」理大連日來逃避正面回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更聲稱理大不用申報開設離岸公司,葉建源指若理大本身都不清楚事件,可成立校內調查委員會跟進,但如果校內報告都未能查清真相,政府則須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

撰文:陳珏明、袁慧妍攝影:莫智謙攝錄:翁少陽協力:鄭靜[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440

普華永道:港交所上市國企企業管治水平大幅提升

在香港交易所去年修訂《企業管治守則》後,很多上市企業對其內部進行改善,普華永道最新報告顯示,很多港交所上市國企的企業管治水平都大幅提高,反而是香港的部分老牌上市企業要保持警惕,在董事會匯報及提升內部審核職能方面應繼續努力。

調查結果顯示,92%的上市企業對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系統都執行了年度檢討工作,較上一年度上升23個百分點。其中,93%的恒指成份股企業執行了相關工作,同比增加7個百分點;國企指數成份股中,有85%的企業達標,這一比例同比增加了25個百分點。

按照行業劃分,零售企業的表現最好,有97%的企業達標;其次為房地產行業,比例占93%;科技企業占95%;金融服務企業占90%。

此外,78%的上市企業已經披露了其辨認、評估和管理重大風險的程序,同比上升33個百分點,其中80%的國企成份股企業也有相關披露,同比大幅上升57%,披露水平已接近恒指成份股企業(84%)。其中金融服務業占比90%,優於其他行業。

87%的上市企業披露了其處理及發布內幕消息的程序和內部監控措施,同比上升44個百分點。91%的恒指成份股及88%的國企成份股達標。其中,只有77%科技企業完成這方面的披露工作,其余行業比率都接近90%。

從數據上來看,不少國企的企業管治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普華永道風險及控制服務合夥人余潔雯稱,隨著新修訂的《企業管治守則》生效,大部分大型上市公司都加強了風險控制及相關披露工作,尤其以國企指數成份股的披露水平顯著提高,反映出企業都認同提升管治水平能為企業帶來正面影響。

余潔雯稱,國企開始更加關註內部審計,並且開始采取一系列系統化、標準化的措施,增強公司的企業管治水平。另一方面,香港的上市公司雖然歷史悠久,但是面對新的法規條例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切忌固步自封,因為在企業管治上,很多時候都是“不進則退”。

與此同時,分析發現,有97%的企業雖然聲稱已設立內部審核職能,但只有36%的企業認為他們有足夠資源和經驗豐富的內部審核團隊應付這方面工作,同比只增加16個百分點;按照指數分類,只有10%的國企成份股企業和44%的恒指成份股企業在他們的年報中詳列投放於內審工作的資源;按行業分類,只有房地產企業在這方面表現較為理想,比例達到了58%。

在調查的上市企業中,只有三分之一披露了董事會已取得管理層對發行人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有效性的確認,同比上升20個百分點,說明上市企業在增強內部審計職能,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普華永道香港及中國華南區內部審計主管合夥人梁嵐稱,上市企業應該精益求精,持續完善風險管理機制,並投入充足資源於內部審核工作,對員工提供相關的培訓。此外,企業管理層和董事會也有責任進一步加強聯系,完善重大風險訊息內部通報機制。她認為,提升企業管治水平不只是合規要求,而是企業績效的表現,將有助增加企業價值,促進投資者關系及保障股東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454

中小型股份 企業管治水平跌

1 : GS(14)@2010-09-26 11:56:13

http://www.hket.com/eti/search/a ... f-604933&category=m



港交所(00388)昨公布本港上市公司的企業管治報告,發現能夠符合交易所所有《企業管治常規守則》條文的中型及小型市值上市公司,分別較2007年時下跌6個及9個百分點。上市科主管狄勤思(Mark Dickens)表示,交易所正檢討《守則》內容,並將根據今次報告結果,在年底前就修訂《守則》發表諮詢文件。

交易所按照上市公司的市值分為3組,並於每組抽樣10%共132間公司,針對它們的2009年年報進行審閱,以評估公司遵守《守則》的情況。港交所指出,完全遵守《守則》所有條文的公司共佔總數39%,與2007年無異。雖然大型上市公司符合條文的比例由2007年44%躍升至56%,但中型及小型上市公司的比例則錄得跌幅(見表)。

主席CEO職能 多未清晰劃分

報告顯示,上市公司最容易偏離的條文,包括沒有清晰劃分主席及行政總裁職務、未有指定非執行董事的任期及就重選作安排、臨時被委任董事未有在股東會接受重選,以及董事會包括主席在內的主要成員未有出席股東會。

另外,報告亦就上市公司的內部監控進行審閱,結果顯示,雖然僅28.8%公司曾進行年度內部監控檢討,遠遜2007年的67.4%,但表示曾「定期」或「不時」進行檢討的公司,則由2007年的2.6%大幅增加至31.1%。

僅6%公司 設有企管委員會

上市公司的最佳常規遵守情況方面,約98%公司已成立薪酬委員會,另外37%成立了提名委員會,兩會大部分成員均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平均有4名成員。不過,僅6%公司設有負責發展及維護企業管治政策的企業管治委員會,而在所有受審閱的上市公司當中,只有渣打銀行(02888)在年報中表示曾進行董事會績效評估。
撰文:梁柏儀
2 : GS(14)@2010-09-26 11:58:49

http://www.hkexnews.hk/reports/c ... ractices_2010_c.pdf
企業管治報告
3 : 鱷不群(1248)@2010-09-26 15:09:45

2007年太多垃圾被炒高,一場金融海嘯,不少大型垃圾公司變回垃圾中型垃圾公司,中型垃圾公司又變回小型垃圾公司smiley
4 : GS(14)@2010-09-27 21:17:06

3樓提及
2007年太多垃圾被炒高,一場金融海嘯,不少大型垃圾公司變回垃圾中型垃圾公司,中型垃圾公司又變回小型垃圾公司smiley


有道理有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87

職場X世代 權威式管治過時 善用新鮮人靈活特點 強化班底

1 : GS(14)@2010-12-09 22:30:52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9-881709?category=m

Y世代僱員已成職場最主要新力軍,但公司X世代管理層,不少仍沿用權威式管治,難與缺乏耐性、較自我的Y世代溝通。不合時宜的管理方式,不單令Y世代對職位前景心灰,代溝問題更令關係勢成水火,不利為公司發掘人才。

有人事顧問指,Y世代擁有腦筋轉數快、創造力強等優點,建議管理層善用,更可直接為下屬訂立階段性工作目標;並且通過多讚賞、多溝通方式,有助建立強大班底,為公司拼搏。

相信不少X世代管理人員,皆曾體會Y世代員工對命令愛理不理;當向其講解工作要點時,他們的樣子似明非明,待完成工作後,結果對工作質素大失所望。更甚者,每當指出其工作問題時,話未說畢即「駁咀」,更常將辭職「掛口邊」,責任心不足,早被管理層視為Y世代的普遍情況。

不願跟隨上司步伐

原來Y世代員工並不期望只跟上司方式辦事。現職標纖印刷公司客戶主任的Y世代Helen,上司經常要求她按既定方式做樣辦予客戶,事實她直接與客戶聯絡時,對方均對她創新的樣辦表現方式感滿意。然而,上司對此不加理會,令她感到「無癮」,經常與上司對抗,工作不足4個月便請辭。

人事顧問公司泰田、麥基爾剛完成Y世代職場特質及偏好報告,董事總經理蔡惠琴指出,創新、思考靈活變通是Y世代最佳特質。

根據報告結果,Y世代僱員最希望擔當「師父」角色的上司,在其有需要援助時,才按情況提供幫助,如工作遇上樽頸,上司能即時指導,會令他們感到上司的關心,但他們更想為工作承擔風險,故希望工作時能有更大自由度,發揮能力及想法。

蔡續指,相當部分Y世代員工存在短視缺點,若感無清晰發展方向,最多只留職半年至1年,因此應為下屬分階段訂立發展目標,令他們循序達標,長遠可建立更鞏固合作團隊。

定期提供培訓

若按員工對工作的期望,Y世代除追求金錢,他們亦希望參與公司決策。27歲的Ray現職本港一間大型建築公司,雖僅為工料測量員,上司卻定期安排他與同年資同事參與內部管理層會議,目的是讓其了解高層制定公司政策時的關注;又會定時與下屬用電郵溝通,了解他們對工作想法及問題,Ray深感得到上司重視,不經不覺已為公司服務逾3年。

為令兩個世代的關係更密切,蔡建議管理層應調整與Y世代溝通方式,多讚賞及定期提供在職培訓,善用他們創新多變想法,相信能建立強大年輕班底,憑Y世代靈活多變的想法及反應,將能更快地回應市場變化。

﹏﹏﹏﹏﹏﹏﹏﹏﹏﹏﹏﹏﹏﹏﹏﹏﹏﹏

求職態度 自信爆棚

「你不請我將是你們的損失!」有成績傑出的Y世代,初次見工盡顯自滿態度;亦有新一代面試時,嚼着香口膠與面試官對答,嚇怕一眾僱主,聲言見工「無下次」。

有任職傳訊業的僱主面試新人,對方是剛畢業於名牌大學的求職者。該名僱主在正式談話前做足禮儀,奉上名片自我介紹,殊不知對方輕輕單手接過,立即塞進褲袋,從未正眼看過名片上的資料,令僱主大嘆︰「真的不懂得尊重!」

新一代受盡父母寵愛,踏足社會前可能一切順風順水,令不少求職者不懂禮儀的同時,亦過度自大自滿。有僱主面試期間慣例會問︰「你認為自己有甚麼優點和缺點?」有Y世代求職者竟認真回答︰「我認為自己的缺點是太勤力,令身邊的人有很大壓力。」令僱主哭笑不得。

其實求職者面試時態度真誠,謙虛有禮,加上小小心思,實在不難出位。有僱主憶述,在面見完數十位求職者後,有應徵者事後用電郵寄來一封感謝信,多謝僱主給予面試機會,即時加深僱主的二次印象︰「如果面試的兩位應徵者都是90分,當然會請有寄信的那位(求職者)!」

﹏﹏﹏﹏﹏﹏﹏﹏﹏﹏﹏﹏﹏﹏﹏﹏﹏﹏

【Case】X世代:「服侍」下屬交個朋友

任職基金界聯席董事的Amy,今年36歲,是職場Y世代眼中的好上司,下屬人數不斷壯大,直接令她的收入愈來愈高,高峰期月入最少達20萬、30萬元。

「年輕一代硬頸,上司不能對他們指指點點,盡量不要發脾氣,因為現在的80後很有性格,動不動就話辭職,拋下一封辭職信就掉頭走。」

因此,Amy每天會抽最少2、3小時「服侍」Y世代下屬,協助他們解決工作上的任何困難,甚至連感情失戀、父母關係也要照顧。她笑言:「80後會看上司是否卸膊,出事時會不會撑他們,或者可在上司身上學到甚麼。只要他們服你,就會視為朋友,落力為你做事。」

﹏﹏﹏﹏﹏﹏﹏﹏﹏﹏﹏﹏﹏﹏﹏﹏﹏﹏

【Case】Y世代:自以為是不肯教人

25歲的Ada任職文員,她說:「不少屬X世代的上司很自以為是,總是說︰『你咁都唔識!』其實初入職,誰懂得那麼多?X世代上位後總是忘了剛踏足社會時的懵懂和辛苦,對現時的新人要求太多,但由於覺得分配的工作很簡單,又不會給予新人清晰指導。」

「X世代又太過古板,工作了那麼長時間,他們當然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Y世代可從中學習,但另一方面,如果Y世代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做事,他們會覺得詫異、唔聽話,總是想︰我食鹽多過你食米!」

撰文:梁愚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957

David Webb 對公司管治的意見的演講

1 : GS(14)@2011-06-05 18:24:46

http://webb-site.com/codocs/FIX2011DavidWebb.pdf
2 : GS(14)@2011-06-05 18:24:53

http://webb-site.com/codocs/DMW110527.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656

聯交所刊發《有關檢討企業管治守則及相關上市規則的諮詢總結》

1 : GS(14)@2011-11-01 21:33:22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11/111028news_c.htm
採納的《上市規則》及《守則》以及實施日期

由於得到市場廣泛支持,《諮詢文件》各項建議除按《諮詢總結》所載作出若干修改外,大部分均按原文所載予以採納。

經諮詢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後,實施日期如下:

  《上市規則》的大部分修訂將於2012年1月1日生效;
  《守則》及若干《上市規則》條文將於2012年4月1日生效;
  《上市規則》中要求發行人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人數須佔董事會人數至少三分之一的新增條文必須於2012年12月31日或之前遵從;及
  《上市規則》中要求公司秘書接受培訓的新增條文生效日期,將按個別人士獲委任為發行人公司秘書之日期而有別。

發行人必須在首份涵蓋2012年4月1日之後期間的中期/半年度業績報告或年報中,表明該段期間其有否先後分別遵守過往《守則》及經修改《守則》的守則條文。發行人可選擇在2012年4月1日之前實施經修改的《守則》。

已採納的《上市規則》及《守則》的概要及實施日期載於下表。除下述指明的《上市規則》及《守則》修訂外,所有其他的《上市規則》修訂將於2012年1月1日生效,所有其他有關《守則》的修訂則於2012年4月1日生效。

總結文件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s/cp2010124cc_c.pdf
2 : GS(14)@2011-11-01 21:35:27

有關《企業管治守則》及相關上市規則的修訂內容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 ... cuments/gem43_c.pdf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 ... cuments/mb105_c.pdf
3 : GS(14)@2011-11-01 21:36:44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 ... uments/FAQ_16_c.pdf

問答集
4 : GS(14)@2011-11-01 22:21: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759627
慌死人知的企業管治改革

作為港交所( 388) 6年來最重要的企業管治改革,卻於上周五傍晚悄悄地公佈,其鬼祟程度,令消息靈通的傳媒,也只有 4份報章留意到並作出報道。與 7月時港交所諮詢改革風險管理機制時,行政總裁李小加站台現身說法的鋪張高調,受關注程度不可同日而語。難道風險管理就比企業管治重要這麼多倍嗎?
通常只有一些不受歡迎的政策、諮詢或業績,才會選擇以這種低調的方式公佈,尤其是長假前情緒高漲,往往博得傳媒一時疏忽而未有跟進。今次的企業管治改革,雖然在諮詢時遭受到上市公司不少反對聲音,但結果要收回成命的不多,橫看豎看,都是港交所一場小勝利,為何會慌死人知?

恒地新地國泰未符要求

今次最主要的改革,是港交所決定要求上市公司董事會,必須有 3分之 1董事為獨立非執董,明年底生效,現時全港共有近 300家上市公司未符要求,包括一些大藍籌如恒地( 012)、新地( 016)及國泰航空( 293)等,不過預料不會出現獨董荒,事關當中約八成公司只要多聘 1名獨董就符合規定,而且還可以透過減少董事數目,來提升獨董的比例。
另外,港交所亦要求明年 4月起,管理層每月要向董事會提供管理賬目或最新資料,以確保獨董有足夠資料去跟進公司表現,不過有關要求並無約束力,而只是加進《企業管治常規守則》之內,即使不執行,循例解吓畫便過骨。

薪酬披露 不具約束力

當然,部份建議依然過不了業界一關,有關限制個人可擔任多少家公司獨董的建議,就因為反對聲音太強烈而放棄,至於董事須每年接受 8小時培訓的建議亦被打沉,改由董事自行選擇培訓方式及時間。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按等級做不具名披露的建議,亦由本來列入約束力更高的《上市規則》條文,改為加入不遵守只需解釋的《守則》之內。
本港的企業管治要求,素來較不少地方寬鬆,一些內地早已落實的要求,如限制個人可出任的獨董數目,今次也因為業界的反對而未能過關,顯見商界捍 衞既得利益的能耐及決心,李小加的政治能量,似乎更應該花多點在這骨節眼上。

丘亦生
金融中心 fan pag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4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