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渤海事件鬧大是因為新董事長不懂得海上石油業務

http://sixianghuayuan2.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_06.html

中海油的前景,取決於:

1)蓬萊油田何時複產。能否短時間內複產。
2)渤海灣內沒有別的油井出事故。

8月初的中期業績會上,中海油今年產量計畫由3.55億桶減到3.31億桶,下調幅度是7%,與蓬萊油田6.2萬桶日產量的比例一樣,說明高層當時已經心知肚明事情的嚴重性,知道會停產,可恨就是不說。

渤海油田占中海油產量一半以上,因為技術問題,全部給外國公司開採。中海油自己只能開採南海和珠江口的淺海油田。

蓬萊油田95年簽約,99年勘探成功,合約期多長也不知道,但在2012年中海油有權收回作業權。這也是康菲石油這次違規操作,導致出事的主因。

看新聞報導,才知道中海油非常弱勢,連上康菲石油油井的權利都沒有,一切任由他們。

中海油的董事長,之前都是內部培養,內部提拔,身經百戰;新的董事長是中石油過來的,對海上採油業務不熟,是這次事故鬧大的主要原因。

如果他懂得業務,早就應該把主導權搶過來才是。王宜林恐怕要問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15

「大是大非」面前的公募基金 碳黑

http://xueqiu.com/2917990889/23647222
作者:碳黑2012年10月18日

大概是2004年5月, 深圳證監局召集證券投資機構開會,主要議題是資本市場展望之類, 到會的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其他機構等專業人員超過500人。我作為某券商的自營部門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我發言的主要內容是 「體制決定了公募機構追漲殺跌 ,沒有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反而加劇市場的波動」。

之前, 我仔細研究了過去幾十年美國的公募基金,我發現: 公募機構的主要商業模式是收取管理費(並不是分享絕對收益的一部分),由於,收取管理費的計算基數是管理資產規模,即:基金規模, 所以,維持基金的巨大規模, 是獲取最大利益最好的辦法。那麼, 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維持巨大規模呢? 仔細研究後, 得到了分析結果, 另我大吃一驚: 維持巨大規模的最好辦法是 「保持微虧狀態」 。

我還發現,公募基金的購買者最喜歡贖回的時間, 是 (經過一輪熊市之後、市場剛剛反彈或反轉,使得)基金淨值剛剛超出面值一點點的時候  ; 他們最不願意贖回的時間, 是 「微虧狀態 」 。

當一個新公募機構剛剛成立的時候, 他們為了快速擴張, 樹立品牌,他們會非常用心地研究和投資,把新基金的收益率做好, 然後, 再去募集更大規模的基金, 當管理規模達到一定數量級之後, 他們的商業模式會不自覺的發生變化, 即: 維持巨大規模, 這樣,可以收取更多的管理費收入 。

公募基金的購買者,普遍有這樣奇怪的心理,即:若基金賺了錢,他們就想現金分紅或贖回基金單位 。這樣的做法, 是公募機構不是十分願意接受的, 因為,它可能會減少基金的規模,從而減少管理費收入。

如果, 基金的絕對收益「保持微虧狀態」 ,賭性的本能使得基金購買者對於「扳回本金」還有所期待,「再給基金經理留個機會吧 ,讓他們把我的本金賺回來吧」 , 這樣,基金購買者都不會去贖回基金單位,於是,基金的規模繼續保持巨大規模 。

綜上: 「微虧,可以保持公募基金的巨大規模,而保障的公募機構的最大利益;追蹤其後面的原因,就是機制的問題:按照管理規模收取管理費用而不收取絕對收益的分紅。

在2004年之前,我們這個團隊在上海,已經連續兩年,在絕對收益上取得驕人業績,我看到了公募基金的體制問題,也和一些已經加盟公募機構的老同事老朋友經常交流類似問題。

很多優秀的基金經理,在公募的體制內,很難有所作為。除了體制的問題,還有很多投資限制、時時披露、評比排名等問題。

在市場的「大是大非」 面前,公募基金經常扮演一些奇怪的角色:市場的最高點,是他們追上去的,此時,他們倉位最重;市場的最低點,是他們砸出來的,此時,他們倉位最輕。他們變成了市場的反向指標。悲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94

今年最具爭議風雲人物 大是大非尹衍樑

2014-12-22  TWM

 

他做別人所不敢做的事!

具名檢舉葉世文;成功打造台灣諾貝爾獎,在與己無關的食安風暴中站出來,卻意外成為輿論箭靶。

這一年,台灣許多的風雨和風光,都繞著他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風風雨雨、是是非非裡,他允諾,明年將要捐出「以千億計」的財富。

關於尹衍樑的事業,或許你熟悉;但是,他心中那把大是大非的尺,你應該重新認識。

撰文‧楊紹華、梁任瑋

他的勇氣

他問我林口國宅哪一塊最好?要不要?他只要公告現值的一%;中華民國官員上門張口要錢?這太不像話了!

隔天,我打給廉政署……。

「沒有錯,是我幹的!」「在他被捕前的一年半,那時候開始,他就已經被監控了;是我打電話給廉政署具名檢舉的。」二○一四年五月三十日,桃園縣前副縣長葉世文爆出貪瀆弊案;當日下午,台北地檢署與廉政署兵分二十路,搜索、收押、罪證確鑿,檢調幾乎是讓葉世文「一刀斃命」。不久後傳出消息,原來葉世文早在營建署長任內就被盯上,檢舉人,就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

當時,尹衍樑多半僅以微笑回應外界詢問,既不否認也不承認。今天,他對《今周刊》聊及此事,終於明確而清楚地還原現場:他跑來……,就坐在你現在的這個位置,他說,有好康的事,林口國宅(合宜住宅),割成四塊,問我覺得哪一塊最好?要不要?他可以讓我得標,還可以更改容積率,只要付他公告現值一%的現金,算起來也要好幾千萬吧!如果說定了,他就會去動員那些評審委員,讓我過關。

我說,你這樣做好嗎?這是犯法的;他說他做了一輩子公務員,要準備退休了,得要留個老本……。

我跟葉世文吃過幾次飯,我們是認識的,我很明白跟他講,這種事我不能幹。第一,我沒辦法出帳;第二,我會犯上行賄罪;第三,我也建議你不要這樣做。但他還是一樣……,於是我就送客了。

我愈想愈難過,中華民國的官員,居然能夠上門來張口就要。第二天上午,我打電話給廉政署,具名,我說我是尹衍樑;下午,兩位廉政官來我這裡,我一五一十地講出來,做筆錄。

對,是我幹的沒有錯。但這種事情,若是你碰到也會這麼幹吧?這太不像話了。我絕對不做行賄、犯法的事,我寧可沒有生意,也不要做這種生意!

尹衍樑說話的聲音通常是很低沉的,加上渾厚的身形和一顆大光頭,一副入定老僧的模樣。即使談起這樁牽連高官、富商與政治權鬥的二○一四年驚天大案,他的語氣也沒有太多抑揚頓挫;直到這句話:「我有嫉惡如仇的毛病,碰到路不平,我就拔刀除草!」他稍稍加重了語氣。

這一年的台灣風風雨雨。空難、氣爆、執政者盡失民心。典範的樣板一一蒙塵,社會忽然沒有可以信任的價值。

這一年的尹衍樑也是風風雨雨。葉世文的弊案扯到他,黑心油事件爆發後,他又接受頂新魏家請託擔任食安革新委員會臨時召集人,在全台灣從官到民鋪天蓋地的「滅頂」氛圍裡,成了最「白目」的異數。

每個事件,背後都是錯綜複雜的是是非非,尹衍樑極其鮮明的大是大非,也在這一整年的紛亂混沌之中格外顯眼:「不該做的事,你給我錢,我也不做;該做的事,就算天天被罵,我也一定要做。」二○一四年,尹衍樑的風雲不是來自集團市值或個人身家的變動,而是他所說的:做與不做。

他的堅持

魏家兄弟來找我,要我出面幫忙。

我當然知道,做這件事一定會被罵,但我是做應該做的事!

他們如果真的不捐,大不了,我捐。

葉世文送上門的生意他不做,至於「就算被罵也要做」的事,則如他為頂新魏家出面。

「我當然知道,做這件事一定會被罵,」尹衍樑回憶魏家兄弟上門請託的當下,「但我想,必須要安台灣人的心,要安華人世界的心,這件事我不做,誰做?」基於這樣一個簡單純粹的理由,十月十六日下午,在沒有知會家人與公司主管之下,尹衍樑出現在魏家記者會的現場。

鎂光燈此起彼落地閃著,身著白衣的魏應交與魏應充兄弟鞠躬道歉,深色襯衫的尹衍樑端坐兩人之間;畫面裡,居中而唯一面對鏡頭的尹衍樑,自此成了黑心油風暴最意外的「當事人」之一。

「紅頂商人聯手」、「想趁機買味全的三重新燕廠土地」、「想吃下中嘉、台灣之星」,不到一天的時間,來自各界的揣測與惡評已經滿天飛;三十天後,當魏家兄弟承諾的「一個月內捐出三十億元」資金遲未到位,尹衍樑更無可避免地成為各界質疑的焦點。

「我臉皮夠厚,被罵一下不會死,如果害怕被罵,什麼事都不要做了。」我們問他,捲進事件至今的最大感想是什麼?尹衍樑毫不考慮地回答:「我心情很好、很開心,我是做應該做的事,外頭有人罵是正常的;罵得對,是最好的顧問,現在請個顧問要花多少錢啊?罵得不對,當作學習,我可以學習忍耐。」十二月六日傳出消息,頂新持有的台北一○一股權,計畫將以每股約四十六元售予馬來西亞IOI集團,交易總額達到二五○億元。兩天後,尹衍樑出席公開場合,媒體的追問重點自然還是魏家捐款進度,他說自己始終相信魏家的承諾。對本刊記者,他則維持一貫的低調口吻多補充了這麼一句:「他們如果真的不捐,大不了,我捐。」對尹衍樑來說,捐錢的確是「大不了」的事,「這是被媽媽影響的啊!」他的思緒回到一九九九年、母親李榮新過世的那一陣子。

「媽媽去世後,我開始清理她的房間、她的帳戶,我們之前送給她的紀念首飾還在,但是,錢不見了……。」尹衍樑說,「每個月給她很多零用錢,但媽媽走的那一天,戶頭裡沒有存款,身邊所有現金加起來,只剩三萬六千元。」不吝於付出的觀念,來自母親尹衍樑請妹妹幫忙查清楚,媽媽的錢都去了哪裡?被誰A走了?「原來,她在還能走動的時候,經常一個人跑到醫院裡,遇到需要輸血的、親人過世沒有錢買棺材的、老的、窮的、病的,媽媽就透過社工把錢交給他們。」尹衍樑也清楚記得,五歲那年,每天傍晚時分總會有一位老太太牽著一位小孩到家裡討飯,母親會把剛起鍋的熱菜先盛入他們的碗裡,裝好、蓋上,好好地送到他們手中,「其餘的剩菜剩飯,才是我們家裡的晚餐。」「有一天傍晚我回家,剛好又遇上這位老太太和她身邊的小孩,我定睛一看,小孩穿的是我的褲子啊!我當場叫他小偷,要他脫下來還我。才喊了兩句,母親已經拿著掃把出來,二話不說就把我痛打一頓。」打完,母親向老太太道歉,又把曬衣竿上其他褲子也拿下來送給對方。「媽媽跟我說,我今天打你,是要你永遠永遠記住,當我們有能力可以幫助他人時,千萬不要吝嗇付出。」至於父親,則是用身教帶給他財富的觀念,尹衍樑說,父親在世時告訴他,「我一生從不向人借錢,若過世後,有人拿著借據到家裡跟你討債,那絕對是騙子;相反地,如果你在我的日記與《聖經》裡翻到別人欠我錢的字條,請全部一筆勾消,當作沒發生過。」

他的回饋

捐出市值三十億股票辦唐獎,最高興的是,曾因對抗政府而身殘的法治獎得主,因此脫離貧困,這份獎金,真的幫了得獎人一把!

三年前,尹衍樑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首度對外透露了兩個人生大夢:他要捐錢辦「唐獎」,他也要捐出九五%的個人財富做公益。

第一個大夢,他在今年實現了。尹衍樑捐出三十億元市值股票所促成的唐獎,成了今年台灣少數能在國際間發亮的光彩之一。

國際媒體稱唐獎為「亞洲的諾貝爾獎」,報導重點放在「每位得獎者可獲得一七○萬美元(約五千萬元新台幣),高於諾貝爾獎的一二○萬美元(約三千六百萬元新台幣)」,尹衍樑說,辦一次唐獎,總共花了五億元。

獎牌是九九九純金打造,一枚二一四公克,不含設計費,光是金價就要二十五萬元;一口氣,他打造了四十面獎牌,要為未來五年做準備。「獎牌放在中央銀行保險櫃裡,我自己一面都沒有,我不是得獎人,連摸都不能摸。」但,超高的「含金量」並非尹衍樑對唐獎最得意的部分,最高興的是,「法治獎得主南非前大法官薩克斯,這份獎金真的幫了他一把。」這位曾因對抗南非政府而被炸掉右手和左眼的得主,原本生活環境並不好,「現在有了獎金,他已經在郊區買了別墅,也不必為七歲小兒子的教育費擔心了。」尹衍樑開心地說。

他的灑脫

我清理出八、九成財產,已和第一銀行洽談公益性質信託;想到我就高興,我的錢不是被搶走的,是自己送出去的!

至於他的第二個大夢:捐出個人九五%財富,則將在未來三六五天內完成;「我已經清理出八、九成的財產,也和第一銀行洽談了,第一年信託費用要繳一五○萬元,明年底以前就會完成信託。我的九五%財富都會在裡面,不再是我的錢了。」那是多少錢?尹衍樑先是笑而不答,再問,他才勉強地說:「你就寫,金額是以千億元為單位吧!」依目前規畫,這個公益性質信託首先將提供低收入家庭作為清寒獎學金,另外則是投入環保非營利組織,以及生物科技製藥研究機構;為了確保計畫能確實執行,尹衍樑甚至在十二月上旬,還派了公司內部的會計師卓隆燁與律師曾夢達,到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和比爾蓋茲基金會觀摩,研究財產信託機制。

捐出九五%財產後,剩下的部分,尹衍樑也已規畫妥當,自己留一%、給太太二%、兩個子女各一%。「你說我很有理想,其實不是,我把錢都捐出去,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有錢人,哪一家在爸爸死後兒女還能和諧相處?第二代可以,第三代也會散盡千金,賭博、吸毒,錢最終還是回到社會上。只是,用一種會讓父母感到羞恥的途徑。」尹衍樑說:「躺在金山裡有什麼樂趣可言?想到我就高興,我的錢不是被搶走的,是我自己送出去的。」十一月十五日,尹衍樑獲頒台大名譽博士,台大強調他對建築與土木科技的貢獻;事實上,尹衍樑的確是個放不下書本的「知識狂」,他在台北辦公室特別規畫一個藏書萬冊的圖書區,「我最近在讀《您不可不知道的幹細胞科技》,還找到書中提到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每年資助他三百萬日圓做研究。」對於尹衍樑獲頒名譽博士,台大學生略有雜音,認為校方不應在拒絕頂新集團獎學金的同時,又彰顯「幫頂新說話」的尹衍樑。而尹衍樑自己倒是毫不在意:「我當年讀台大,每年學費只繳七百元,換來的效益有多大啊!這是很大的榮耀,而且,飲水要思源。」即使知道會有雜音,他還是如期站上典禮台。

這就是尹衍樑,心中自有是非黑白,想定了,就做到底;回饋社會,捐出千億元以上財產的氣魄,也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人。

每個禮拜都看得到他!

最愛跑工地的總裁

「我不做犯法的事,我打的是最硬的仗,我用品質跟你拚!」談起弊案,尹衍樑這麼說,「我不做毛利率只有5、6%的生意,然後偷工減料。」談起工程品質,他的想法也很創新;他說,要請潤弘精密工程蓋房子,「不是我要先出保證金,而是你要先給我錢,我把成本算出來,你就是給我15%利潤。」這個作法也讓潤弘2014年的毛利率高達13%,高居同業之冠。

尹衍樑旗下集團事業體擴及金融、建築、紡織等,每天行程滿檔,但是他卻常往建築工地跑,主導營建工程的研發與創新。平均每周就到工地一趟。「幾十年來,總裁一直想改變台灣營建業的問題,除了『官商合作的積習』外,還有工程技術。」潤弘精密董事長賴士勳這麼說。

11月17日,日商東應化(TOK)轉投資的台灣東應化苗栗工廠在銅鑼科學園區舉辦盛大落成典禮,尹衍樑也現身會場。這一天對他來說,具有不同的意義,不僅工程順利提前1個月完成,也獲得日商高度肯定,因此TOK還另外提撥1%的預算、約750萬元給施工團隊當獎金,「這代表潤弘的施工品質,已經可與日系營造廠並駕齊驅。」這個認同,在尹衍樑心中,比得到任何獎項還高興,也讓站在台上剪綵的他更堅信,18年前他堅持走一條跟台灣營造業不同的路是正確的。

這幾年,潤弘精密以「複合化預鑄工法」,屢屢在台灣營造業創造百日建廠傳奇,不僅施工時間較傳統工法大幅縮短,建築品質也深受肯定,讓潤弘在營造業特別與眾不同。

實際來到潤弘在桃園楊梅的預鑄廠,一進會議室就看見牆上斗大的標語,「動動頭腦明天會更好,動動手腳明天會更妙」,強烈感受到嚴格明確的「潤泰風格」。

「你知道嗎?做我們這行的工人,有51%的時間都在等待,有35%的材料是浪費掉的。」尹衍樑說,營建業績效好壞取決於工作時間、材料成本,如果這兩項無法有效控制,績效就難以提升。他舉例,材料如果沒有用電腦控管好,一根10米的鋼筋從中剪斷,有三分之一便無法再使用。所以他買整捆裁好的鋼筋,再透過電腦精算使用尺寸,讓殘餘剩料降到最低,浪費率可以降低到10%之內。

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在營建業非常少見,但是,付出總是會有回報,潤弘透過預鑄工法,替業主在有限的預算中縮短工時,樓板及牆板以點焊鋼線網取代鋼筋綁紮,減少現場施工的誤差,也以輕質灌漿隔間牆,在結構安全無虞下減少樓板負載。

在潤泰集團營建關係企業,有20幾位博士、40幾位碩士,「這樣的人才,照理來講,不應該存在在我們這個行業的。」集團敢於創新,因此吸引大批名校高材生加入團隊。

「當潤弘精密的資本額才10億元,就投入1億元在資訊系統上。」尹衍樑說,30年來,潤泰關係企業投入e化的金額高達100億元,潤弘也是唯一一家導入SAP系統管理工地的公司,目的是透過事前的機電整合,以3D模擬檢討,避免設計與施工之間衝突,更有利於日後維護管理。

也因為堅持品質,12月初剛舉行裝修說明會的台北市政府安康國宅,不但沒有利潤,甚至還虧錢,但尹衍樑說,「我每年有十分之一的工程是做公家機關的,我知道不會賺錢,但可以幫助更多人。」

(梁任瑋)

尹衍樑

出生:1950年

現職:潤泰集團總裁、唐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經歷:永豐金控常務董事、台大土木系兼任教授學歷:政大企管博士、台大商研所碩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2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