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私人银行投资高手一半资产投资股票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20080107/09374373188.shtml


理财周报记者 秦丽萍/文

一年操作三次,将10万变成了120万。这是民生银行(15.32,0.31,2.07%,股票)总行财富中心副处长殷虎平2007年的股票投资成绩单之一。

除基金定投、保险等长期保障性投资外,理财师们纷纷建议,股票仍是中产家庭投资的主要渠道之一。

殷虎平是国内第一代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面对的人群更高端,投资也更广泛,最拿手的是股票投资。殷虎平一直潜心研究股票、外汇、房产、基金、黄金等领域,并毫不吝啬地将手下的客户经理提携到资产过千万,以便更好地为私人银行客户服务。

一次只选3只股票

“我的股票操作就是抓热点,踩对节奏。2007年春节后,在我的建议下,一位客户拿出10万元,以3.2元/股的价格买入了海王生物(9.71,0.32,3.41%,股票)(000078.SZ),5月28日,以12元/股抛出后,10万变成36万,又在每股20元左右买入中国铝业(40.24,-0.08,-0.20%,股票)(601600.SH),在40元时卖掉,36万变成了72万。在10月大盘下跌中,再将这72万以每股18元的价格买入了综艺股份(31.45,-0.36,-1.13%,股票)(600770.SH),到年底以30元清仓,到手120万。”

由于长期从事私人银行业务,殷虎平面对的客户资产少则上千万,多则几十亿。

“在 买股票之前,我会先做一个股票池,分析行业基本面、技术面、风险、市盈率、盘子大小等指标,然后从股票池中选择3只,进行详细分析,细致到 管理层的心理、每个股东及其股东持有的所有资产,每个子公司、投资项目、产品价格和走势、股票估值等等。然后用七八种模型去测算股票的价值,自己对该股票 估值。”

“3-6个月持有期比较合理”

殷虎平说自己炒股有6种境界,最高境界是用哲学思想去做股票;次之是研究方向和潮流选股;第三等境界是研究宏观面;第四等为研究基本面;第五等为研究技术面;最次等为听消息。
身在银行工作,消息来源太多了。但从来不听消息,是殷虎平炒股的一个铁的纪律。其次,不迷信技术面,只将其作为参考和作证,技术面看得极少,基本一两个月才看一次,是殷虎平的第二大纪律。不看基本面,殷虎平靠什么判断卖点呢? 殷虎平介绍,他严格遵循自己对股票的估值,价值严重被低估的股票,无论其当时是否涨跌,他都会买入,而一旦其超过估值则坚决卖出。殷虎平买入中国铝业就坚决遵守了自己定的法则。
此外,殷虎平还有个游戏规则,就是一定要看清楚大方向。比如,2007年是单边牛市,但2008年就是结构性牛市,整个格局变化,投资风格就要跟着变,“3-6个月持有期比较合理。”

殷虎平非常强调炒股要跟紧潮流和趋势。“2008年我预测是中线股的市场,上半年创投、医疗、环保和节能减排是潮流,下半年是股指期货和三通的大行情。”

银行理财师偏爱基金投资

在殷虎平个人投资中,股票占将近50%,还配有黄金、外汇、B股、H股、投资型保险,而定期定投基金是殷虎平的第二大爱好。“买股不如买基,买基不如买指(指数),买公不如买私”,殷虎平说:“80%的基金跑不过指数,因此我选择的是嘉实沪深300(5539.851,56.20,1.02%,股票)指数基金,每个月定投6000元。2007年基金净值涨了130%。我买了之后很少看,也从不赎回,这是为退休准备的。”

同样面对大客户,招商银行(39.00,0.61,1.59%,股票)总行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彭博的投资策略远不如殷虎平那样激进,他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金和保险上,是个典型的稳健型投资者。

2005年开始,彭博就开始买健康险和寿险。“从2003年,我就开始定期定投买基金,主要是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而在2007年,我适当调高了风险投资的比例,加大了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重,但在2008年,我准备将风险投资的比例减下来,因为市场风险太大了。”

彭博的投资比例分配也很均衡,50%分配在股票基金上,20%投放在债券基金上,10%购买信托产品,剩下的20%属于机动资金,用于购买银行打新股产品和货币基金。2007年,彭博的股票基金获得了2倍回报,而债券基金的收益也超出了预测,达到40%。

房产投资需错开时机

除炒股之外,殷虎平帮客户投资房地产也得心应手。2006年底,在他的建议下,某客户在深圳福田区买入了1栋豪宅和1单元小型公寓,到了今年六 七月份,建议其卖掉,半年之内分别赚了150万和30万。之后在中西部城市买入房产,在重庆购入2套别墅,进场价4000元/平方米,2007年底出手时 8000元/平方米。

“有些人投资房地产不赚钱是因为不善于判断方向,中西部城市现在就处在补涨期,特别是合肥、南昌、重庆和成都。所以房地产投资也需要错开时机。 长期我还看好深圳房地产,现在深圳的房价是把虚高的部分跌下来了,但深圳和香港的通道越来越顺畅,深圳的房子和居住环境比香港质量要好很多倍,以后深圳房 价每年10%-20%的涨幅肯定还存在。”

彭博记忆深刻的一个客户,2005年开始购买货币基金,收益不错,于是在2006年投资股票基金,又赚一笔。偿到好处的他在2007年开始自己 炒股,最高峰时赚了10倍,于是又追加资金,但10月份的行情大跌,所有赢利都被冲刷一空,成本也被套牢。“反而是50万购买的一只基金,现在的利润最 高。”

结构性牛市配置B股和H股

对于2008年的投资策略,殷虎平说:“2008年是结构性牛市,上半年能有一两倍的收益就相当不错。在基金投资上,平均年回报率应该在30% -40%,好的基金能达到50%-60%。但要做好一批基金会亏损的准备,因为股指期货一出来,基金利用对冲工具不正确很容易造成破产,这在国外是很平常 的事情。”

殷虎平建议中产家庭在2008年投资中,可配备一些B股,仍然可以实现无风险套利。“B股股价低,市盈率低,每年都会迎来一波暴涨行情。可选择一只与A股差价高、质地好的B股,一年内可能有一倍的收益。”

炒股则要实行波段操作,“最好中期持有,不能做长线。2008年上半年看好环保节能减排、医疗、高送配、创投和真正的科技股,下半年看好股指期货和三通。”

此外,可适当参与H股,2008年H股会迎来红筹股回归的大行情。在房地产投资上,殷虎平认为中西部城市仍然有投资机会,特别是武汉、长沙、合肥、南昌、重庆和成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

水变油富豪陈金义数亿元私人海外金库浮出水面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903/01502405686.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1

賣私人飛機按山頂大屋陳振聰發茅撲水

2008-11-27 NextMagazine


由 風水師進身為億萬富豪的陳振聰(Tony Chan),過去一年間無人不識,乘着億億聲的私人飛機到日本吃壽司,坐千萬遊艇出海,兼住上半山大屋,享盡榮華富貴;然而當他與華懋一方爭奪龔如心千億 遺產的官司,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世紀金融海嘯淹至,對風水命理有所研究的他,亦未能倖免。

據知陳振聰在瑞銀及高盛的私人銀行戶口,因炒股票及衍生工具,戶口內的股票已清得乾乾淨淨,早於九月前,他已四出向城中富豪撲水,可惜都不太順手,被富豪婉拒。

而陳振聰昔日購入的兩幢豪宅,包括以現金購入的「祖屋」楠樺居,在九月中已典當予投資銀行,私人飛機及遊艇亦放聲氣出讓,陳振聰今鋪要向觀音借庫了。

早於八月中,陳振聰在金融界已露底。當時他沾手與蒙古能源(276)掛鈎的衍生工具, 而蒙能在今年中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後,股價狂升至十七、八元,但七月蒙古政變引發股價下瀉,陳振聰卻無錢補倉,被高盛及瑞銀等大行斬倉至七零八落,估計輸五億元。

至十月底,陳振聰在瑞銀戶口內的數百萬股蒙能股份,也相繼被沽出,令蒙能這隻基金熱炒股票,再被掟至得一蚊雞,較高峰期十七、八元,唔見好幾截。

陳 振聰「缺水」的消息,自此在中環不絕於耳。據知他透過中間人向多名城中富豪借錢,金額約數億元,抵押品包括私人飛機、大屋等。由於銀行收緊信貸,不少內地 的地產商、廠家向本地富豪借錢,利息要二、三十釐;而陳振聰的資產在香港,市場息口為十六、七釐,但過程都不太順利。事關富豪為免被外間指有份參與陳振聰 與龔家的爭產官司,對他敬而遠之。

捆綁式典當資產

陳振聰唯有找尋其他「出路」。自從認識小甜甜後,陳振聰掃入不少貴重物業,而且大部分以現金購入,毋須按揭;當中包括半山寶雲道十六號的「楠樺居」及中峽道廿八號B兩間大屋。但這兩項資產,九月中當金融海嘯捲起時就出現異動。

土 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這兩個市值合共約四億元的物業於今年九月十二日,已抵押予瑞士銀行(UBS AG)。根據資料,兩物業分別於九三及九四年,以四千九百萬及七千五百萬元購入,楠樺居以現金購入,中峽道物業則曾在○○年找來永隆銀行承造按揭,後贖 契。而在瑞銀借出按揭的同日,雙方亦簽訂協議,兩物業的全數租金收入,亦會抵押予瑞銀。

熟悉地產買賣的鍾卓成律師說:「瑞銀屬投資銀行,好 少在地產市場做按揭,極可能個客在瑞銀有私人戶口。當中的按揭條款在地契上無顯示,但有可能業主在瑞銀的戶口因炒燶股票要補倉,暫時唔夠水,遂把物業按予 銀行,再攤長來還款。」陳振聰早於九月初已由楠樺居搬往歌賦山道二十八號居住,月租五十萬元。擁有大宅而要租屋住,外間都嘖嘖稱奇。

遊艇飛機齊放售

陳 振聰炒股惹禍,另方面他亦低調放售私人遊艇Ferretti 881。Ferretti堪稱遊艇中的名牌,以手工精巧見稱。陳擁有的881,全港只有兩艘;內裡設四間房、四個洗手間及三個船員艙,堪稱海上皇宮。上週 六,記者前往停泊其遊艇的深灣遊艇會,艇上正有四名船員「看守」,記者向他們查詢船隻情況,他們說:「呢艘船都三年幾,以前一直都係老細同埋啲朋友上嚟自 己用。不過喺上個星期就開始有代理帶咗啲客嚟睇船。如果你要睇嘅,就要自己聯絡老闆。」據行內人士估計,陳振聰這艘持有近四年的遊艇,一手價五千萬,現二 手市價約值二千萬元,但現時市道不景,脫手並不容易。

至於最難甩手的,要數陳振聰三年前以兩億六千多萬買入的Gulfstream(灣流)G450私人飛機,現同樣放聲氣出售。「呢架機現時由亞聯公務機管理,佢無講賣幾多錢,都係等人出價。」一業內人士指。

財雄勢大撼華懋

自從捲入小甜甜爭產官司,陳振聰為保持神秘,多次以其私人飛機作空中堡壘,與律師及妻子譚妙清在飛機上指揮大局。除了開會之外,陳振聰亦喜歡坐私人飛機四圍歎世界。

私 人飛機除了坐之外,還有其他用途,去年秋天,陳振聰確認與華懋龔仁心一方以官司解決遺產爭拗後,他就大灑金錢買飛機,以顯示自己財力雄厚。去年十一月在杜 拜航空展上,他就豪花十五億,以C Jet Limited名義買入一架超豪空中巴士A350XWB(Extra Wide Body),成為全球首名以個人身份買入該飛機的人,比大劉去年以十二億港元買入的波音787-8 Dreamliner還要豪。現時已經交了機價百分之五,即約三千萬訂金的他,要到二○一一年,即飛機交付前兩年才須上會「供機」,但如今甚為水緊的他, 相信已隨時做好「跳機」準備。

據Business & Commercial Aviation雜誌估計,單單是「養」一架陳振聰現正放售的Gulfstream G450,包括泊機、保養、維修及聘請機組人員等,每年也要花六千多萬元,猶如燒銀紙。

而 陳振聰持股兩成半、○四年在英國另類投資市場(AIM)上市的宏霸數碼,正計劃在香港上市。宏霸數碼主要從事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生物識別產品及保安系統解 決方案等,其公司主席,亦是陳振聰軍師的朱偉民,在公司網頁中透露,有意在今年底至明年初來港上市。只是宏霸已錯過最好時機,公司股價於去年七月最高曾見 一百三十二便士,但現時只有三十四便士,公司市值只餘九億港元;就算陳振聰悉數出售舊股,亦只能套現兩億多元。

多次和談失敗

上 市失先機,若他要與華懋一方和解,同樣已錯過時機;過去其實一直有第三者幫忙調解,但一直談不攏。在官司初期,龔如心好友、卓能集團主席趙世曾原來曾當和 事老。趙世曾與龔如心相識多年,華懋集團董事梁榮江亦曾是趙世曾下屬,後來過檔華懋。最終和解失敗,關鍵在於一單商業交易。去年五月,華懋董事梁榮江透過 一家海外公司,斥資三億八千萬元,入股卓能旗下公司兩成半股權,該公司主要發展一幅位於澳門路環石排灣的住宅及酒店項目。

當時出面打官司的 華懋慈善基金,滾存約三百多萬元。有人認為澳門的物業交易會令基金獲得資金,知情人士說:「有人覺得趙世曾係華懋一眾董事嘅好友,見慈善基金財困就夾埋做 單刁,當該間懷疑係華懋旗下嘅海外公司,出資入股趙世曾旗下公司後,趙世曾就會支持華懋慈善基金。雖然無證據,但有人就以此拒絕和解。」

隨後仍有中間人游走於陳振聰及龔家兩邊,但陳振聰初時十分謹慎,所有與中間人的溝通皆通過律師,並以白紙黑字寫低,據知陳振聰今年中透過中間人向龔家提出「切蛋糕」,即如何分遺產的方法,但不獲對方回覆。

現 時這宗世紀官司案,最快排期至明年二月後開審。陳振聰一方的律師團陣容鼎盛,代表的資深大律師有夏利士及麥高義,曾代表出庭的亦有前大律師公會主席陳景 生,其收費屬行內最高之列。另外朱偉民亦曾赴英聘用兩名御用大律師,為爭產案提供法律意見及出庭盤問證人。律師費之巨將難以估計,加上官司陸續排期開審, 而金融海嘯陰霾未退,陳振聰真要替自己燒銀紙祈福。

 

陳振聰要放售私人飛機,相信並非易事,皆因一場金融海嘯,令不少富豪身家大縮水,難以找人承接;況且現時市場上,大把水緊富豪排隊放售飛機,即使未有放機的,要找銀行為飛機做融資亦甚為艱難,令不少私人飛機變成蟹貨。

市 場傳聞,持有一架Gulfstream G450的麗新發展主席林建岳,近月便苦無銀行願意承造飛機按揭。「佢架機應該已經俾晒錢,今個月付運嚟香港,佢想搵銀行幫手做re-finance(再 融資),即係想抵押架機俾銀行借錢,如果成功,估計可以借到機價嘅八成半金額。」據知,林建岳曾向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叩門,不過最後卻吃閉門羹。

 

岳少如此水緊,皆因豐德麗旗下澳門賭場項目「星麗門」,因銀行拒絕借貸,而要叫停過百億元的第一期上蓋工程。據聞原訂的十三億美元融資計劃要延遲完成之餘,項目股東或需注入更多資金。

「近幾個星期,大部分外資銀行都收緊晒飛機嘅按揭,講明年底前都唔會再借錢出去。明年一月開始,飛機嘅按揭息率,要加三成去到十釐以上。現時人人都想揸現金,聽到風聲銀行加按息嘅富豪都怕怕,話要放飛機。」一私人飛機的代理說。

林 建岳這架價值兩億八千萬元的G450,跟陳振聰的屬同一型號,今個月才新鮮熱辣運到,現正停泊在赤鱲角飛機場內的香港商用航空中心內。由於飛機付運需時, 之前他出外便要以包機代步,亦因為這樣,去年中便傳出當時的財爺唐英年曾乘坐岳少的私人飛機歐遊,惹出官商勾結之嫌,查實當時二人坐的只是包機。

心 急用機的他,○七年再買入另一架價值兩億,○八年初已有貨抵港的Bombardier Challenger 604,市傳這架機嘉禾娛樂主席伍克波和德祥企業主席陳國強都有股份。每次岳少到泰國朝見白龍王以及公司旗下明星出埠登台,這架機都大派用場。年初爆出藝 人陳冠希跟女星的裸照風波,岳少便曾以這私人飛機接陳冠希返港交代事件。

炒「機花」大劉一手蟹貨

由於向飛機公司訂購飛機到落 地付運,動輒需時兩、三年,等機用的,不惜多付溢價在市場買入二手機或「機花」,有些富豪甚至大量買入飛機來炒。去年全球股市牛氣沖天,在財富效應下,私 人飛機市場由去年夏天一直火爆至今年年初,一架飛機數月間閒閒哋都可以升值四成,而且不乏來自亞洲及其他新興市場的買家。

而本港炒飛機最出 名的,要數近期因李嘉欣結婚而心情煩躁的大劉劉鑾雄。他原本在○五年已一口氣買入包括波音737商務噴射客機(BBJ)在內的三架私人飛機,到去年私人飛 機市場被炒得如火如荼之時,大劉再以十二億豪買一架波音787-8 Dreamliner,令市場為之嘩然。

 

緊接着他再狂掃至少四架Gulfstream G550,當中兩架未付運已經轉手,賬面賺約兩億三千多萬;至於另外兩架,據悉金融海嘯前曾有買家接洽,可惜最後因大劉獅子開大口而告吹。這兩架飛機將於明年四月及九月到期付運,估計大劉現時已經要「上會」供機。

業 內人士估計,現時手持最少五架飛機未能脫手的大劉,未來一年出貨雖未至於要蝕,但就只能平手離場,皆因明年私人飛機市場仍未許樂觀。「部分之前透過銀行以 PDP(Pre-Delivery Payment)方式做飛機融資的富豪,如果被銀行call loan(催還欠款)而無法還款,便會被銀行沒收飛機,再轉賣出去,到時這批『銀主飛機』,勢將衝擊市場價格。」業內人士說。

賭王摸頂狂掃七飛機

有人想放飛機,亦有人摸頂買機,經濟暢旺時,不少賭場都自置機隊接送賭客,賭王何鴻燊亦不例外,去年底便以澳娛旗下Jet Asia名義,豪擲約十億買入七架Hawker私人飛機,以供出租及接載東南亞及大陸賭客到澳門。

「呢 批飛機由瑞士銀行承造按揭,銀行幫佢做分期付款(Progress Payment)。」知情人士透露。然而在經濟蕭條下,澳門賭場生意大受影響,就連金沙也因財困而要急急叫停澳門項目的工程,賭王的投資隨時凍過水。而他 與海南航空合作的廉航香港航空及香港快運,近月亦因經營問題而炒了三十名空姐和機師。

賭業蕭條飛機難做

上月賭王仍高調帶同四 太梁安琪,出席Jet Asia旗下第八架私人飛機的揭幕禮。然而這架機只是去年買入七架當中的第一架,今個月及明年,還會有六架新機陸續付運,到時何鴻燊旗下,便有大約十四架 私人飛機,總值估計超過廿億。上週記者問賭王會否擔心金融海嘯影響Jet Asia的包機生意,他仍力撐:「生意都不知幾好,仲買多咗六架,每架幾千萬(約九千三百萬)o架!」

就連其子何猷龍亦不執輸,去年跟老豆 一起買飛機,選的是老父都鍾情的Bombardier Global Express。不過,賭王的Global Express原來是由四太所選。有接近何家中人透露:「四太透過做私人飛機代理嘅港龍航空創辦人曹光彪女兒曹其敏(Diana)買嘅,當時佢好趕住要飛 機用,就買咗架用過幾次嘅二手機,點知有次過年飛去紐西蘭時就壞鬼咗,激到四太鬼咁嬲,點都要Diana換過架新機俾佢。」

 

賭王太太仔女一大堆,亦經常出現爭機情況。據知四太每次坐私人飛機出外,都愛帶同兩名按摩技師,幫她在機上按摩腳部;而每次賭王外遊,她又愛親自打點機上事宜,包括親自檢查空姐儀容,年輕貌美的一律要out。

至 於其他富豪,除長實主席李嘉誠、恒基主席李兆基及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等固有飛機捧場客,其他富豪如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蒙古能源主席魯連城、嘉里集團主 席郭鶴年及建滔化工主席張國榮等,近年都已密密買入多架私人飛機,而部分老友鬼鬼的富豪,如德祥主席陳國強、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及嘉禾娛樂主席伍克波, 近年就以夾份方式(fractional share),買入多架飛機輪流用。

據知現時除陳振聰外,還有其他本港富豪在市場上放售飛機,有機在手的富豪,相信亦要勒緊安全帶,又或者隨時準備「跳機」。

龔如心符咒簽名續命

龔如心生前密友向本刊報料,指龔如心過身前的一年,病魔纏身,痛不欲生,曾求助於一位風水術士,對方在七七四十九張A4白紙上畫上符咒,並要求她在符咒上下左右的位置簽上她曾經用過的中英文名簽名,那風水術士才能靠那符咒替她祈福。

本刊問過風水師區仲德師傅,他指出該些符咒不過是最普通的「開運化災符」,可以化官非是非,基本上每個風水師傅都懂得畫,毋須高超道行。他指出一般做法是,在符咒上寫上祈福人的全名,並不一定需要簽名,在全名附近更須寫下祈福人的八字才算最正宗。

他發現這幾個符都沒有蓋上「符膽」,對祈福人不好,他說:「就算祈福人祈求嘅嘢可以實現,佢最後都要破財,甚至折壽。」區仲德指出:「我哋做風水師傅嘅,係幫人唔係謀財,所以我哋賺咗幾多錢都要捐出去。如果自己袋,遲早都會無晒啲錢。」

飛機如何融資?

現 時業內主要由通用電氣旗下GE Capital及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承造較多飛機按揭,而國內市場,則由持中國銀行逾百分之八股權的RBS壟斷。而滙豐、花旗及美國銀行亦有為本地 富豪做私人飛機融資,其中花旗的私人銀行,更會為機主提供選機、估值、介紹維修及租機公司等一條龍服務。以做民航飛機按揭為主的GE Capital,在私人飛機融資上條件甚為苛刻,包括要求審核機主私人財產等敏感資料,故富豪如非必要,多會找其他銀行融資。

機主買機時, 一般先繳付機價百分之五作訂金,在簽署購買協議時,再付一成五至兩成五款項,到飛機付運前一至兩年開始分期繳交餘款(Pre-Delivery Payment),飛機交付前必須繳清全數。而飛機融資,主要分兩種:一是機主自行付清機價,飛機付運後再自行找銀行做融資,即是將飛機賣予銀行,並隨即 以租機方式向銀行租回,業內稱為Sale-Leasebacks。二是機主自行交付兩、三成的訂金,餘款交由銀行承造按揭,業內叫作PDP(Pre- Delivery Paymen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45

十大基建未上馬私人工程減 建築企業:今年續捱苦

2009-02-02  AppleDaily


【本報訊】環球經濟急挫,百業不振,各國政府均積極透過基建投資刺激經濟,港府以十大基建作為本港經濟救命劑,令人期待建築行業於09年一枝獨秀;但多家上市建築公司對今年業務不寄予厚望,原因是十大基建工程要至09年第4季才逐步落實。

記者:周燕芬

經濟師指出,政府開支將是今年唯一經濟增長點,但由建築工程所帶動的經濟增長,只約0.3個百分點。

惠 記集團(610)副主席單偉彪對今年建築市道不看好,指十大基建項目仍處設計階段,要待明年下半年才有望落實,相信要待2010年才令全行受惠,今年建築 業仍然「辛苦」。雖然政府明年會加推一些短期中小型工程,他估計政府工程總值,會由08年約250億元增至290億元,但未必可抵銷私人發展商工程項目下 跌情況。

新昌力爭教育界工程

新昌營造(404)非執行董事陳家駒表示,私人建築市場萎縮,對上市的建築公司影響不大,因為有 關工程多由發展商內部的建築公司承擔。他指本港的建築股「食粥食飯都係靠政府」,但對區議會推出的數百萬元地區工程興趣不大,反而大學「三改四」學制下, 不少大學需要興建宿舍、教學大樓、圖書館等價值較大的工程項目,將是新昌積極爭取的對象。

政府開支成經濟增長點

對於政府大力 投資建設項目,恒生銀行(011)高級經濟師范婉兒預期,十大基建工程將提前今年第4季上馬,可望因此帶動09年本港經濟增長提升0.2個百分點,之後5 年平均每年均可帶動1個百分點;另外政府於2009至2010年度亦會推出400億元其他工程項目,將可為09年經濟增長提升0.1個百分點。她預期,今 年本港的消費、投資及外貿均會呈現下跌,政府開支是本港經濟唯一增長點。瑞信報告指出,政府推出的中小型工務項目,需要獲區議會合作,令推快進程面對挑 戰;而十大基建工程最快下半年才啓動,料今年失業率會升至年底的6%。

香港十大基建內容

‧1.南港島線完工期:2015年前 投資額:70億元‧2.沙中線完工期:2015年及2019年投資額:374億元‧3.屯門西繞道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完工期:2016年前投資 額:201億元‧4.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完工期:2014年前投資額:395億元‧5.港珠澳大橋完工期:2013年前投資額:港府佔67.5億元人民 幣‧6.港深機場交通接駁計劃完工期:規劃中投資額:規劃中‧7.港深共同開發河套完工期:有待落實投資額:有待落實‧8.西九文化區完工期:規劃中投資 額:規劃中‧9.啓德發展計劃完工期:2013年至2021年投資額:逾1000億元‧10.新發展區完工期:規劃中投資額:規劃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58

黄光裕涉嫌证券欺诈聆讯在即 其妻欲售私人房产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02/20090902025145849.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自8月上旬香港证监会申请强制令,宣布将冻结国美电器(00493,HK)大股东黄光裕及妻子杜鹃名 下价值16.55亿港元的国美电器股份之后,目前黄光裕事件又有新的动向。据了解,香港高等法院有关黄光裕案件的聆讯将于下周二(9月8日)进行,而昨日 有消息称,黄光裕之妻杜鹃名下的一处香港房产将被转让。

        据香港媒体报道,由黄光裕妻子杜鹃私人持有的浅水湾道56号的房 产,有人已经出价7300万港元洽购,可能会在短期内成交。据称,该房子是2005年10月以5500万港元价格购买,若最终成功卖出,账面可以盈利 1800万港元,4年升值33%。该房产面积3236平方尺(约为320平方米),有2个车位,若以7300万港元计,每平方尺约为2.3万港元,属目前 市场价格水平。根据香港土地注册处资料显示,该房产以杜鹃私人名义持有,2006年2月由恒生银行负责承做按揭。

        不过,因为目前杜鹃和黄光裕均在遭受调查之中,对于上述房产转让,到底是杜鹃主动出售,还是由于其他原因而遭受转让,目前尚不得而知。

        据 悉,8月上旬,香港证监会以“涉及在证券、期货合约或杠杆式外汇交易方面使用欺诈或欺骗手段等的罪行”为由,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申请,要求法院颁布禁止 令,香港高等法院于8月5日批准了香港证监会提出的对黄光裕16.55亿港元资产冻结申请,并安排于9月8日就该事举行聆讯。

        据 了解,香港证监会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诉,要求除了十万元或以下的讼诉费用外,禁止黄氏夫妇及名下两间公司处理或转移在香港的超过16.55亿港元的资产,包 括起诉状列出的持有股票以及名下的户口。此外,他们还被要求在7天之内向香港证监会交代任何价值超过5万港元资产的详细资料,以及过去两年买卖国美股份的 情况,否则将会被检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46

工廠女孩(Factory Girls)與個人主義 轉載自東方愚 私人博客

http://www.zhanghua.org/?p=4398

    2009年我從香港買回來Factory Girls這本書後,看了一半。直到最近,我們(南方週末)做了新一期的民工荒專題後,我在準備主持部門電話會議時,從書架上找出這本書來。接著看,看完它。

建議所有關注世界工廠話題的朋友們買本看看。買不到紙版,亞馬遜上也應該能買到電子版。

我突然發現,這本書的作者Leslie T. Chang(張彤禾),就是美國知名作家Peter Hessler(彼得 海斯勒)的老婆,Hessler出過幾本關於中國的書《消失中的江城》、《甲骨文》,在美國都很有名,最近出的一本是《尋路中國》,中國出了簡體本,我買 了看了一半,與之前看到的《312號公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兩口子真是志同道合啊。他們兩個,一個是前紐約客的記者,一個是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從調查採訪到文本寫作,功夫都很了得。

我們這期民工荒專題報導裡,專門到「尊嚴」兩個字。其實,往大里說,我們說的是是個人主義。以前世界工廠裡所有的人都是渺小的,可以忽略不計的。現在,他們個人也要尊嚴,要發聲。

而Facotry Girs這本書裡,整本書讀完,你會發現,Leslie並不只是想向西方讀者展現,河南工人在東莞工廠裡的辛苦甚至悲慘境況是什麼樣子的,她的主題,恰恰 是半「勵志」性質的—-打工妹們欺騙家人,不願意回老家,為了比原工廠高一點點的工資,不斷跳槽,學英語,考證書,為了個人幸福,不斷換男朋友….在她們 的世界裡,有一套我們無法理解的追求幸福的路徑,他們在追逐,拚命追逐。

我最喜歡的一章,是Love and Money那一章,寫的真好。真切地感受到,外籍記者觀察的視角,與我們是不同的。或者說許多我們以為是「常識」的事情與細節,其實是最值得研究的,而我們常常忽略。

Leslie的創作手記,我找到中文版了,貼到這裡。我很喜歡,她提到關於寫新聞和寫書的辯證關係,對我很有啟發。和大家分享之。

 

 

Factory Girls創作手記

原文鏈接:http://thechinabeat.blogspot.com/2008/05/writing-factory-girls.html
作者:Leslie T. Chang

    2006年3月份我開始寫這本書。剛寫了一刻鐘,不安襲來:「現在光坐在桌邊寫書是沒工資拿的。」但早上十點左右,我想明白了,自己是不會 再回去當報社記者了。《工廠女孩:巨變的中國,從鄉村到城市》一書,為讀者打開了在中國南部城市東莞流水線上工作的女孩們的內心世界:

看見其他廠的姑娘,你馬上開始打聽。你們問對方:「你是哪年的?」好像聊的不是人而是出廠的車。「多少錢一個月?算房子和床位麼?加班多少錢?」然後可能問問她是哪個省來的。不過你從來也不問名字。

要在廠裡有個真心朋友不容易。宿舍裡12個姑娘睡一個 屋子,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內,最好還是守住自己的秘密。有些女孩進廠時用的是借來的身份證,她們從不告訴任何人自己的真名。有些也只對自己的同省老鄉說,但 這樣也得冒險:流言很快就從廠裡傳回家了,等你回去,發現七大姑八大姨都知道你一個月賺多少、存多少、是不是和男孩兒出去約會。

從報社編輯的角度出發,這樣的開頭怎麼看也不會順眼:「誰在敘述?這個故事要講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以描述工廠內部生活開始,接著,我引入了一 位名叫陸青敏(音譯)的16歲外地打工妹,記錄了她在東莞初來乍到、找工作,以及後來絕大多數農民工剛進城都有的強大的疏離感。在書中我僅用十餘頁去介紹 背景:「中國今天有1.3億在外務工人員……他們共同構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遷移,其數量是百年間歐洲前往美國移民數量的三倍之多。」不過我相信讀者 還是會跟隨我的思路——先沉浸在工廠生活的詳盡細節中,想要知道這位年輕女孩的故事。然後我才停下來講述的那個大環境。報紙是不可能有這個底氣的:編輯會 堅持認為講述這些事實需要高調,要立刻告訴讀者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故事。

我腦海中不時迴響起這麼個編輯的聲音——我懷疑每個記者都有這種經歷。這個聲音總提醒著你要拿有據可依的事實講無懈可擊的故事。新聞是個沾沾自喜的行當,以自己敢在統治者面前講實話、敢打破禁忌而自豪。但當論及自身時,新聞從來不談自己的規矩有多僵化。

*

大學畢業後,我在《邁阿密先驅報》實習過,繼而在布拉格的一家外籍報紙工作。1993年我進了《華爾街日報》,先是在香港、然後是台灣,之後轉往中 國大陸。曾經我認為報社的工作為年輕人提供了最好的寫作機會。逐漸地,我才意識到,做新聞並不是寫作,它的價值另有所在——尤其在於解讀一個如當下中國般 複雜又被誤解的國家。因此目光長遠且善於挑戰傳統觀念的《華爾街日報》很適合我。並非每家報紙都會登載關於研磨廠的系列報導以此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正如 我們總編所說。我喜歡並尊重自己的記者同行們和編輯們。我的掙扎並不是針對他們而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這個行業缺乏彈性的規矩。

隨著寫作的開始,我意識到自己必須把之前作為記者學來的很多東西忘掉。新聞報導最大的侷限是它沒有不同的聲音;用第一人稱敘述讀者就會皺眉,或許因 為它喪失了中立觀察者的理想狀態。當一名記者偶爾在故事中寫道自己,就會出現滑稽詭異的結果:文章的主人公對「一位記者」或「一位外國訪問者」或「本報記 者」說道——總之要變著法地繞開那個禁忌的「我」字。記者必須學著像自己不存在一樣地去寫作。

要搞明白怎麼寫自己,是這本書帶來的最大挑戰。除了講述幾個年輕女工的生活,書中也穿插了我的家庭移居中國又遷往西方的過程。這是最初的計劃,但實 現它的過程頗痛苦。「你像尊凍僵的旁觀者。」, 看完首稿朋友說。「你是聯繫女孩和自己家庭故事的紐帶,」編輯提醒我。「沒有你,這兩部分就是貌合神離的!」結結實實地改了兩稿我才把自己融入了自己的書 中。

能出現個人觀點的地方,新聞裡往往都是絕對的權威口氣登場。這種處理方法不僅危險——容易出錯——而且它會悄無聲息地影響一個人的寫作風格。觀點都 以言簡意賅的真理形式體現。句子都遵循著相同的、重複的結構,還得不停點題。段落的寫作又時常被掐頭去尾——就像Power Point的演示文稿,一段一個事實,直到將讀者引向最終的結論。

新聞化的語調會扼殺想像力。編輯一句「這個你怎麼知道的?」就問得你再難有空間讓人物或地方栩栩如生了。下面是書中我描寫16歲的農民工陸青敏的段落:

她個兒矮,長得結實,頂著一頭捲髮,一雙機靈的黑眼睛 似乎能洞察一切。像許多來自農村的中國年輕人一樣,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她就像只有15歲、14歲,甚至12歲——蹬工裝褲運動鞋的假小子,不耐煩地要 長大。她長著一張娃娃臉。它渾圓、面對著世界,有著兒童時常出現的耐心期待的表情。

在《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中,我用一個句子給她定了調:「敏圓臉,長著一頭捲髮、一雙大眼睛。」當時並未意識到這種描述的缺陷,因為我正忙於抗爭報紙 的寫作風格規矩。我不想以「陸女士」稱呼十幾歲的敏,那樣聽上去正式得刺耳;我也反對按新聞的傳統給每一個細節註明出處。這些辯論都以我勝利告終,不過也 有我妥協或甚至沒有堅持自己想法的地方。像我說的,假想編輯的話總縈繞耳邊。

新聞工作的最大缺點就是讓人不耐心。一想到競爭者也在報導,編輯們便希望自家的故事能更快見報,於是記者也將這種緊迫感內化,急匆匆地出入新聞現 場。這條路不僅丟了細節,更有可能連新聞本身也錯過了。2004年2月我初見敏時,她剛剛在一家電子廠干滿一年,那裡條件差、薪水低,工作日一天上班13 個小時。之後三年間,她跳槽六次,逐漸從在流水線上工作、到人力資源辦公室坐班,再到供職一家工廠的採購部。曾經,她想過要拋棄一切跟著男友去北京,說不 定他去了能當個保安;曾經,住在一家便宜旅館時,她給人偷去了手機和900元現金。如果一位記者在以上任何一個時間點出現,他或許已經帶著個沮喪的故事離 開了。因為和敏在一起三年,我見證了她外出打工生活的所有起落、機遇和成功。

耐心觀察後的發現並不一定來自於你報導的主人公本身。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已經在過去的20年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少有人能深思熟慮地討論這種 轉型。拒絕內省的本能根深蒂固,人們往往困於現實沒有觀點。我認識的在東莞工作的女孩,沒人聊過打離家以來自己有何收穫;也許她們擔心一旦回頭就沒了沖 勁。關於敏的第一篇文章在《華爾街日報》發表後,我送了一份翻譯版給她。她像在看披露真相的報導一般——彷彿這是別人的故事。「我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後 來她寫電子郵件給我,「我感到自己真的改變了。」

*

我並不後悔自己曾當過記者。它讓我學會了如何採集信息,如何不斷提問、理解事實,如何將各個途徑的零碎消息迅速揉合,就像沒有內幕來源那樣——其實 從來就沒有。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瞬息萬變、數據難詳的地方進行報導,堅信一定能找到真相是很重要的。比如,在書中我想知道東莞市龐大的女民工人數,但當地 政府並沒有這個官方的統計數據;他們的本地戶籍人數對我又沒意義。於是我將在《華爾街日報》的心得學以致用:問自己遇到的每個人,「他們」覺得這個數是多 少。最後,我把市場主管、政府官員、工廠老闆和當地報紙的調查綜合到一起,估計東莞的人口構成中70%是女性。這麼做的缺陷以及別人的謹慎並不能阻止你得 到結論——這是作為記者,我學到的。

剛開始當記者時,有位文字編輯把我報導中的一句話改得不那麼優雅,我和他吵了起來。「我們現在不是要充艾米莉•迪金森」他厲聲道——這根刺兒多年埋 於我心中。現在回想,如果自己當初知道之前已經有多少人曾為此爭糾過就好了。年輕的馬克•吐溫被他《San Francisco Call 》的編輯說成「文字上無藥可醫」,特別的寫作風格最後害得他被炒。《多倫多星報》的記者歐內斯特•海明威曾抱怨「報紙這該死的玩意兒要把我給毀了。」以上 兩位不僅成了偉大的小說家,而且是紀實文學的先驅,他們用主觀感受和小說技法寫活了人生經歷。做了很長時間記者,能看到他們曾經作為記者和後來成為作家之 間的聯繫,我覺得很安慰。


 張彤禾,作為《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在華工作十年。她的《工廠女孩》一書由Doubleday 出版集團的Spiegel & Grau於2008年10月出版

亞馬遜鏈接:這裡   偌達財經影像聯盟:這裡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轉載自東方愚 私人博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66

揭私人銀行家面紗

2006-12-28  NM




回顧○六年,股市成為富豪樂園,其中恒基主席李兆基創下兩年勁賺五百億的股壇神話,大孖沙身家暴漲,一眾助其在前線埋身搏鬥的私人銀行家亦賺到笑,成為過去一年的打工皇帝。當中包括李兆基的御用經紀,高盛董事總經理郭得勝(Kenneth Kwok)。還有美國運通銀行香港行政總裁的黃翼超,他的客仔包括剛獲《福布斯》(亞洲)選為菲律賓首富的Henry Sy。

肥田自然多人爭,瑞銀、瑞信等私人銀行,均加速在亞洲擴建地盤,除了爭甲級商廈作寫字樓外,甚至因爭人才而告上法庭;專門為億萬富豪管理身家的私人銀行家,基於工作關係都十分低調,原來揭起他們的底細都是舊富之後;繼承了上一代留下來的人脈關係,進身為私人銀行家之列。

霍奐枝

美林(亞太)有限公司資深副總裁

蘇浙小學創辦人孫方中的媳婦,孫方中與一眾蘇浙、上海商家稔熟。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及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家族,與孫方中亦有親戚關係。

周偉敏

東亞銀行私人銀行部主管

父親是老牌上海商家周忠繼,其伯父周文軒是紡織大王及公仔麵大王。

呂璧慧

高誠資本私人銀行部主管

哈佛商學院畢業,曾任職花旗銀行。亦曾協助霍英東四子霍震宇成立新紀元訊息並任職董事。她亦是Harvard Club、Cambridge Club、International Who's Who and Ferrari Owners Club等會的會員。

 

支聲鐘

高誠資本客戶代表

父親支盈章祖籍寧波,與一眾寧波商家稔熟,如董建華家族、梁王培芳等。

黃翼超

美國運通銀行香港行政總裁

95年加入美國運通,之前曾於花旗銀行工作逾19年。客戶包括菲律賓首富Henry Sy。

王以智

滙豐銀行亞洲區行政總裁

父親為已故船王王國桐。

馮愉敏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部主管

父親馮惠霖七十年代任東華三院總理及香港證券交易所議會委員。

 

財 資市場暢旺。月中,高盛公布業績,全年盈利達七百四十四億港元,較去年大升七成,公司宣布全球派發達一千二百八十億港元薪酬連花紅,平均每名員工收入近五 百萬,有高層人員更獲發達七億八千萬港元的花紅;估計獲派逾千萬元花紅的包括在本港富豪堆中為人熟悉的郭得勝(Kenneth Kwok);這位高盛董事總經理的名字,與已故新地創辦人同名同姓。他住在山頂僑福道千萬豪宅,擁有兩部價值數百萬的法拉利跑車,每天早上都會自行駕着跑車到長江中心返工,還擁有兩個行政人員專用車位。

替富豪搜羅靚貨

年約四十的郭得勝是高盛董事總經理,他是身家逾千億元、恒基主席李兆基的私人銀行家。○四年李兆基成立了私人投資公司兆基財經,在金融市場物色投資機會,兩年來每有大型國企上市時,都獲得分發股份。李兆基形容郭是「sales」,主要職責是幫他「拿貨」。今年五月,由高盛擔任保薦人之一的中國銀行上市,便預留了一百四十億股份予城中富豪。其中,李兆基以十四億元認購了四億七千萬股。另外,上週二在主板掛牌,由高盛保薦的興達國際,早於去年獲李兆基入股,買入七千萬可換股債券。

以往中國人壽、中國銀行、中國石油等上市,高盛每每為這些大型國企任包銷商,郭得勝亦替四叔攞到不少「靚貨」。美林國際私人客戶部香港市場總監陳凱表示:「香港集資市場活躍,成為尋找顧客的重要渠道之一,通常幫間公司上市或配售股份後,他們的財富會有相當大的增長,加上合作過,再向他們推銷私人產品,會事半功倍。」

陪老細獵艷

記者曾嘗試接觸郭得勝,但他表現十分避忌,不但掩面拒絕拍照,更不斷重複地說:「你哋唔好寫我……」便急步躲進長江中心的寫字樓。

「Kenneth Kwok服侍四叔成十年啦,佢係實幹型銀行家,唔係靠咩家底或關係去做嘢,而真係幫啲富豪搵銀。」一認識郭得勝的投資銀行家說。

除 幫富豪搵銀,有時私人銀行家為了埋富豪堆亦成為近身。同在高盛做經紀的羅肇華(Eddie Law),便曾被傳媒撞破,陪同新世界主席鄭裕彤,在中環Landmark Cafe,與娛樂圈媽咪Boe媽及一位名為Cindy的北方佳麗飲咖啡。當日Boe媽帶幾位不同氣質的佳麗予彤叔認識,而羅肇華陪在旁邊給予意見。現時羅 肇華所住的干德道明珠台單位,亦屬於鄭裕彤私人周大福企業的物業。據知鄭裕彤的部分私人投資會交予這位貼身侍候的私人銀行家打理,但涉及上市公司或大型投 資,鄭裕彤則會自己處理。

殺入亞洲搶生意

隨着亞洲私人銀行業不斷升溫,香港這班私人銀行家的身價亦水漲船高。國際獵頭公司光 輝國際董事總經理徐佩恩表示,近年投資環境好轉,新股排隊上市,私人銀行家的收入最少有一至兩成增長。「以營運總監級別為例,年薪可達二百萬美元,再加十 二個月,甚至四十二個月的分紅,數字可以好驚人。」

根據《二○○六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作為亞太金融中心,去年外來直接投資逾三百六十億 美元(約二千八百億港元),全球排名第六,是新加坡、韓國及印度的總和。香港成為亞太區的聚寶盆,近年以瑞銀及瑞信為首的外資私人銀行,紛紛擴大在亞洲業 務,尤其是香港。以瑞銀為例,六年前在亞太區私人銀行部,只有約一百五十名員工,今年已超越六百人,集團剛公布的中期盈利,來自私人銀行更勁升三成八。其 主要對手,瑞信及滙豐銀行,來自私人銀行的盈利,亦分別上升兩成七及三成三。為擴展業務,瑞銀早前已租下國金二期六層寫字樓,但仍不敷應用;在甲級寫字樓 供應短缺的市況下,瑞銀惟有租用上環李寶椿大廈。

華資銀行起步

就連本地華資銀行亦加入私人銀行業務的戰團。「香港銀行存款已式微,九七後樓市元氣大傷,物業按揭的利潤亦微乎其微,惟有睇理財或私人銀行業務,會否有較大的增長。」永隆銀行副董事長伍步剛說。

去 年五月,東亞銀行成立私人銀行部,由主席李國寶二公子李民斌坐鎮,而部門主管周偉敏來自上海幫家族,父親周忠繼乃南聯實業的常務董事,伯父周文軒更是早年 的紡織及公仔麵大王,與一眾商界名流十分稔熟。繼東亞之後,渣打亦計劃於明年重返私人銀行市場,未來兩年,將聘請三百名員工。另外,已有十年私人銀行經 驗,管理着一百億美元資產的恒生亦定下目標,未來五年,將溢利增加一倍。

名人之後爭相入行

私人銀行好景,一眾私人銀行家頓成天之驕子。本刊揭起私人銀行家的底細,原來不少出身富裕家庭,繼承着上一代留下的人脈網絡,在私人銀行業務發展。

當中包括以億元學拉丁舞的滙豐私人銀行亞洲區行政總裁王以智。有「王大姐」之稱的王以智乃已故船王——王國桐之女,現時手中管理客戶資產逾四千四百億,去年單是佣金收入便達七千二百萬元。

亦 有私人銀行家透過社會上的組織,網羅人脈關係。當中代表有美林(亞太)資深副總裁霍奐枝。霍奐枝奶奶就是蘇浙小學創辦人孫方中,孫方中說:「我新抱好叻, 識好多人,我對住啲數字就頭暈,所以佢幫我管理財產。」霍奐枝與保良局總理丁毓珠,皆為港九街坊婦女會成員,而她亦是該會主席,丁毓珠與賭王四太梁安琪老 友,創辦維多利亞幼稚園,是不少名人子女學校。

不過,光輝國際董事總經理徐佩恩卻表示,行內數名最成功的私人銀行家,均非富裕家庭出身。「名人之後入行起步會較快,叔父親友都會俾面開個戶口,但優勢只能持續半年至一年,以後都要睇佢可唔可以幫客搵到錢,單靠俾面派對係搵唔到食的。」

貼身侍候陪客揀媳婦

所 以,私人銀行家除了會為客人搜羅世界各地的金融產品,度身訂做投資組合外,由公司層面的併購、配股至個人的稅務、保險、財產轉移、遺產承繼等財務問題,都 一腳踢。根據美國運通銀行香港行政總裁黃翼超解釋,這叫做「一站式」服務,背後其實需要公司其他部門的配合。「個客都知你唔會乜都識,但覺得打一個電話俾 你,就可以幫佢搞掂。」

因此,為了取悅富豪,個別私人銀行家角色有如富豪的「私人大管家」,除了照顧客人的財政需求,需要時還會陪客人買遊艇、投資古董,幫在外國讀書子女找暑期工,甚至旅行訂酒店。

黃 翼超承認,為了建立互信,私人銀行家會融入客人的生活,例如早前德國世界盃,便曾幫客人訂酒店。「最難忘的係試過有客人,亦係城中名人,搵我幫佢手揀新 抱。當時,佢約咗個仔嘅三個女朋友見面,好似見工咁,逐個面試,問人讀書及家庭背景等,我就坐係佢身邊。呵呵,情況都幾尷尬,我惟有個個都話幾好,終於真 係揀咗個,已經結咗婚。」黃翼超笑說。

他還說,另一次印象較深刻的,是陪三個年紀較大的客人,專登飛往安徽行黃山。「十小時上山,八小時落山,完成三天的行程,好辛苦,俾我自己一定唔會去……呵呵!」不過,黃翼超亦有底線,就是不會陪客人去賭錢。

黃翼超太太Wong Herrera Joyce是菲律賓華僑,家境富裕,因此黃翼超認識不少當地華僑富商,當中剛獲《福布斯》(亞洲)選為菲律賓首富的Henry Sy,便是其大客之一。身家超過三百億港元。

口密低調成功要訣

私 人銀行的客戶,七成以上是熟客介紹。認識客戶並不難,但要建立長遠的互信關係,才測試到私人銀行家的能力。「口密係我哋首要遵守的戒律,有時個客知你識好 多人,可能會唔覺意問『阿周生離咗婚未啊?』千祈唔好口快快答咗佢,或諗住搏佢開心,到最後只會令佢覺得你亦會將佢嘅私隱唱通街。」黃翼超一輪嘴道:「我 哋好多時會陪個客打高爾夫球,唔好以為個客喺身邊,就不停口,要察言觀色,見到客人成日聽電話,或成日皺眉,就要收口。仲有輸贏都要保持平靜,千祈唔好招 招積積,或一副想自殺嘅樣。」

根據美林《亞太區財富報告》,香港富豪傾向投資股票及地產,各佔資產的三成。黃翼超同意,與股票掛鈎的票據, 是現時最受歡迎的產品。不過,他表示,香港客戶幫襯私人銀行,主要希望找個人可以幫佢分析市場,同埋二十四小時睇住個市,最後客戶會自己決定買邊種產品。 「香港富豪好小心,鍾意自己話事,喺香港一定冇『俾一千萬你幫我搞掂』呢支歌唱,反而印尼、台灣及歐洲都常見。」

港星爭做亞洲瑞士

私 人銀行最早源於歐洲十字軍東征,歐洲貴族帶兵出征時,會把財產交由其他貴族託管,衍生出私人銀行業務。由於瑞士有嚴格的銀行保密制度,吸引世界各地的政 要、商界鉅子甚至演藝明星在瑞士開戶,而全球最大的私人銀行亦屬於瑞士的瑞銀集團。不過自九一一後,歐盟曾多次要求瑞士廢除銀行保密制度,以防止恐怖分子 的財富轉移,資金漸漸轉移到亞洲區。

根據美林公布《亞太區財富報告》,香港每一千人,就有十三個擁有百萬美元流動資產,平均資產達五百三十萬美元,為亞太區之冠,因此成為私人銀行家必爭之地。

不 過香港亦同時面對新加坡的競爭。近年力爭成為「亞洲瑞士」的新加坡,一方面倣傚瑞士及盧森堡等國家,推行銀行保密法;另外,國外投資者在新加坡的投資所 得,都毋須繳稅,存款利息亦全部免稅。反觀香港,雖然取消遺產稅,但礙於打擊洗黑錢的爭議,有關推行銀行保密法的法案一直未通過。今年,瑞銀在新加坡政府 的協助下,宣布設立財富管理學院,自行培養私人銀行家。至於香港,則仍未有相關的培訓課程。

雖然香港在制度上略遜一籌,但美林國際私人客戶部香港市場總監陳凱表示,香港私人銀行十分好景。「香港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基地,未來國內企業主要的集資地,財富只會進一步累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95

美邦服饰董事长周成建:从裁缝到服装首富,走过多少弯路? 东方愚 私人博客

http://www.zhanghua.org/?p=4492

 

  从浙江青田做裁缝起家,直至打造出美特斯邦威这个品牌,成为中国服装业首富,周成建始终处在不停纠错的过程中。

南方周末记者 张华  发自上海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172

2011年5月18日,美邦服饰(002269.SZ)股东大会上,46岁的董事长周成建说,公司上半年将实现600%的净利润增长。

不少股东听了这一“利好”消息,并没有特别兴奋。因为,600%固然吓人,但增长的基数并不高——2010年上半年是美邦的一块“洼地”:净利润仅为四千余万元,下降幅度超过八成。

美邦即美特斯邦威,这是一家像耐克一样以“轻资产模式”著称的中国民营服装企业,专注于品牌和营销,将生产外包,依托加盟商和直营店快速扩张,旗下有Meters/bonwe和Me&City等快时尚品牌。

周成建于2008年将美邦送到深交所上市,从而一举以170亿元的资产成为中国服装业首富并蝉联至今。在今年3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富豪榜上,周的财富为40亿美元(约26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内地富豪中排在第13位。

但美邦近几年业绩大起大落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而自1982年创业至今,30年间周成建始终是踉踉跄跄。“我过去犯过很多错误,”周成建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直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失败的创业

周成建出生在浙江青田县黄垟乡石坑岭村,有六个兄弟姐妹,他在家里排行老四;有几个兄妹现在是美邦的代理商;他结过三次婚,现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即登上胡润女富豪榜的胡佳佳)。

他的父亲当年在人民公社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基层政府。尽管是计划经济年代,但一个村有一个开商店(代销)的指标,石坑岭村的指标最后落到了周成建家中。如果说这也算是商业启蒙的话,这一杂货店便是周成建最早的商业意识“发动机”。

周成建谈起自己的身世,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当被问及最欣赏的国内外的企业家是谁时,他犹豫了一会儿,有些纠结地说:“我最欣赏我父亲,另外我也欣赏毛泽东。”

感激之外更有愧疚。周成建16岁即1981年,因参与倒卖银元赚了30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一笔巨资。不过,事情很快有变,30万元悉数被没收,周家更是被认定犯了投机倒把罪,周父因此替儿子坐牢一年。

1982年,周成建跑到温州学裁缝手艺,他的一位舅舅给他提供了一定的资源便利。在此之前,周成建曾尝试学过泥瓦匠、木匠等,但最后选择进入服装业而非建筑业。

不久后,周成建从温州回到青田,贷款30万元,创办青田服装钮扣厂,这是美邦的前身。他把方圆几十里所有口碑不错的裁缝集中到一起,当温州有客户下单时,他便组织这些并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乡土裁缝”们加班加点赶工。

令人沮丧的是,他满心期待的第一个大单,又以失败告终——客户以产品质量欠佳为由,拒绝支付货款。此时的周成建,30万元的创业资本金耗费殆尽,付完众裁缝们的工资后,剩下不足万元。

这个时候的他有两种选择,一是申请破产,二是从头再来。他走的是第二条路。离开青田县,再上温州,重新扎到服装业的人堆儿里,寻找新的突围机会。

但他在温州商场的二十多年中,始终不善于和形形色色的人打成一片。“我内心拒绝对外交流,”周成建说,“加上我是个自由主义者,不想勉强自己跟不同的人套近乎。”

一位当年跟随周成建创业、现在美邦任职的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周成建只有跟消费者交流时才变得真正积极,而对和同行或是行业协会诸如此类的交流多是半推半就。

周成建说,当年在温州,很多服装企业拥有驰名商标,以及各种名目的名牌产品等荣誉,“我们公司没有任何荣誉,我的部门去沟通过,他们(评委会)说叫你们老板过去,我不肯去。不去就不给,不给我就不要。”

“战略专家忽悠了我”

周成建于1993年在温州成立美特斯制衣公司,3年后开始决定将生产外包。这源于他一次到广东服装市场做调研,看到不少做外贸代工的服装加工企业,设备精良,工人技术熟悉,但机器闲置率却很高。

也就是说,后来为业界热议的美邦“轻资产模式”,源于周成建当时的“误打误撞”。2001年美邦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时,全国的销售收入已经由1995年的1000万元提高到了逾8亿元,等于6年增长了80倍。

2005年美邦总部迁至上海是周成建自己的主意,一位前美邦高层说,美邦的核心团队当中,当时反对的声音占上风,大家都认为在温州做不了老大,到上海滩就是去送死。“可是周成建坚持己见,”这位人士说,“他虽然不断变得开放,但骨子里还是一个强势、专断之人。”

在中国企业界,总部迁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特别是对地产及资源类等行业属性中政商关系特殊的一些地方明星企业而言,更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服装属于快销品,加上美邦一直以来在温州的性格温吞,所以他的离开并没在温州服装业引起什么动静。

“如果说初来上海的我有什么诀窍打开局面的话,”周成建说,“那就是因为成了‘芝麻绿豆’(意思指企业引不起太多人关注),我也不用去跟政府部门沟通或寒暄,可以彻底将心思放在开拓市场和打造品牌上了。”

事实上,2005年美邦总部迁至上海前后,周成建经历了他创立美邦以来的第一次大阵痛。代表性事件有二。一是温州总部和上海分公司之间的管辖权之争导致一些业务骨干和高管离职,二是2003年他把一年前新创立的“祺格”品牌给关了。

现在来看这两起事件,对于前者,周成建认为尽管当时有些懊恼,但并不觉得损失有多大,“我认为我的部下因为不认同我的价值观而离开是正常的,作为企业负责人,我只能适应少数人,不可能满足全部的人。”

而对于后者,周成建至今仍然后悔不已,“是所谓的战略专家忽悠了我,”之前躺在椅子上的周成建突然坐正,很严肃地说,“那帮专家说什么不能同时做两个品牌。要知道我当时为‘祺格’已经投入了五千多万元,开了两百多家店了。”他说他最近已经重新启动了这一品牌。

养个新品牌,学费6个亿

周成建到上海后不久,开始对“轻资产模式”进行变革,即降低加盟商的比重,加大直营店的开店速度。国际上知名的休闲服饰零售商中,超过一半的品牌选择了直营店形式,譬如H&M和优衣库(UNIQLO);ZARA是90%的直营店加10%的加盟店或合资经营形式。

2005年至2008年间,美邦直营店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快于加盟店30%的年复合增长率;营收从9亿元增至45亿元,翻了六倍,净利润从734万增至5.88亿元,暴增了80倍。

周成建一时间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美邦上市更让他成为了中国商界明星。不过,即便在美邦IPO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委通过的前一刻,周成建还非常彷徨,原因是美邦的商业模式在A股已上市公司中找不到先例。

“我直接被叫到证监会沟通不下五次,”周成建说,“我要现场答问,可我解释之后,又不知道他们(发审委委员们)是否真的懂了,所以心里仍然很忐忑。”

上市对于周成建来说还是一场“面子工程”。他的一位下属称,如果上市夭折,融不到资或许并不要紧,当时美邦其实并不差钱,要紧的是周成建担心美邦士气受到影响,他本人在圈子内也会感觉“丢面子”。

美邦上市募资额超过13亿元。周成建有了更多的资本后,开始打造一个新品牌——ME&CITY,他想改变美邦在有意无意中给外界留下的“学生装”印象的局面。

可是,他走得太急,步子迈得太大了,从一开始就把两个品牌——ME&CITY和美特斯邦威——分成两个事业部,完全独立运作,甚至在营销上 也各自为阵。在代言人的选择上,ME&CITY首次出手,就是重金签下《越狱》男主角温特沃什·米勒和名模布鲁娜·特诺里奥。

但后来证明,周成建为此付出的代价非常高。美邦公司2009年的销售费用率较上一年上升了6.7个百分点,达到27.8%,这个数字几乎是另一家服 装企业——七匹狼销售费用率的两倍。而由于ME&CITY的门店面积动辄数千平米,使得美邦公司在2009年的租金和装修费用暴增79%和 69%。令投资者最为惊讶的两个数字,是2010年第一季度美邦的净利润同比下滑90%,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3%,ME&CITY的拖累效 果这个时候暴露无遗。

直到今天,提起ME&CITY,周成建都是一副懊恼不已的样子。他说,最近十年关于走单一品牌还是多元化的路子,他走了两次弯路,第一次即 上文提到的听从专家建议将发展态势良好的祺格品牌匆匆给关了。第二次则是没有听从专家意见,也不进行调研和论证,自己匆匆之间决定上马 ME&CITY品牌。

“做ME&CITY是非常有价值的,时机也还好,可惜我们的方法错了,”美邦品牌营销总监周龙对南方周末记者称,“我们为此交的学费高达六个亿。”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浙江服装企业负责人说,周成建从来都是一个内心有些自卑的人,正是这种自卑促使他不断超越自己,并造就了一个“服装首富”,但有的时候,这种自卑又会使他急于冒进以证明自己,这等于害了他。

“新国货”,一个新错误?

2011年4月26日,美邦发布的2010年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净利润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和25%。这意味着,尽管上半年的业绩大幅下滑让股东瞠目结舌,但下半年的爆发式的恢复增长,宣告美邦正走出旋涡;4天后,周成建46岁生日。

周成建再一次令业界吃惊的举措是,他在不久前提出“我是新国货”的口号和推广活动,“虽然是全球性品牌,但ZARA收入的六成来自于西班牙本土,优 衣库收入的八成也来自日本本土,”他说,“基于这一考虑,我想回源于‘国货’这一概念上,它不关乎具体的品牌,而更多的是对国民意识的唤醒,让他们知道, 我们是真正了解和适合中国人的本土品牌。”

周成建和他的团队选择了8位在不同领域的知名人士成为“新国货”标杆,“带头大哥”是周成建自己,其余7人为“流行天王”周杰伦、知名出版人邵忠、艺评人陆蓉之、创意设计师包益民、造型师陈星如、跨界艺术家邓卓越、新锐摄影师陈曼等。

但问题是,消费者看到这一口号时,不可能不与品牌及产品产生联想:Meters/bonwe和ME&CITY走的都是给人以“洋品牌”感觉的路线,现在突然提“我是新国货”,这是否会显得突兀甚至适得其反呢?

而美邦现在虽然一季度净利润暴涨,但仍然如履薄冰。一季度其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303%,达到4400多万元;库存继续攀升,一季度末的存货超 过30亿元,较2010年年底增加了6亿元;现金流依然不容乐观。200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8.56亿元,到了2010年底则急速恶化至 -10.53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虽然有很大改善,但这一数字仍为负值(-718万元);另一方面,ME&CITY仍然没有走出亏损的局面。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美邦在3月发行规模为5亿元的2011年第一期短期融资融券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发行第二期短期融资券,再次募资5亿元。

在5月18日的股东大会上,周成建称,存货较多主要是因为气候反常造成的,而ME&CITY今年预计减亏至5000万元,明年开始实现盈利。但是这些解释显然不能消除所有股东们的担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63

噴薄而出 轉載自東方愚 私人博客

http://www.zhanghua.org/?p=4533

(一)

從博客誕生到如今的微博大行其道,有兩個字中國人做得比較到位,一是「裝」,二是「偷」。

大凡成了一個公共平台,大凡你還算一個不大的小角色,你就有可能與「裝」字發生關係,裝儒雅,裝前衛,甚至裝主義。前兩種「裝」,只是一種自我賣弄 和陶醉,倒也不礙事,怕的是第三種裝主義、裝革命,有的時候義憤填膺,甚至歇斯底里,不明白的人內心會受到觸動,應者云集,而明白他的人則知道,那是他的 一種「商業模式」,想通過注意力效應,來達到植入營銷的效果而已。

「偷」字不必多言。譬如,我實在搞不明白是,為什麼一些人,特別是一些還算有名氣的人,看到別人寫的一條微博很喜歡,但就是不轉發,而是自己重新敘述一遍,甚至直接複製粘貼過來;偶有覺得不妥帖者,或會在最後加個「轉」字;何必如此呢。

「裝」和「偷」,會讓一個人活得很累。短期看起來可能「收益」不菲,但隱形的成本卻很高。為什麼不能爽快地做你自己呢?

前幾天看一個關於劇本寫作的書,作者美國人,維基·金(Viki King),她在開篇不久寫的一句話我覺得很好:「那個從你內心噴薄而出的故事就是你『最商業』的劇本。你不必成為某編劇二代,你只需要成為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你自己。」

(二)

最近兩個月很少寫博客,雖然一直在寫日記,但有時一週才寫一篇日記,應該叫作「週記」了。這段時間,一是在南方週末的本職工作,轉作了編輯,負責財 富人物版和商業模式版,需要做出些新氣象來;二是在寫一本新書,2010年初就開始寫了,直到今年6月上旬,才寫完全部的18萬字;三是工作室的一個項 目,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工作室是做出版策劃的,今年獨立策劃的圖書會出7本左右,企業定製圖書會出2本左右。下周,第一本獨立圖書和第一本定製圖書,就能 交給出版社了,很是欣慰。這兩本書都會在10月份出版。

我自己的新書是和磨鐵合作的,會在今年9月初出版;加上去年出版的《他們比你更焦慮:中國富豪們的隱秘憂傷》和2008年與胡潤合作出版的《胡潤百 富榜:中國富豪這十年》,三年的時間,我終於寫完了「富豪三部曲」,前兩本分別寫企業家們的創業和內心,新書輕鬆些,寫家庭生活。

這三本書都算練筆吧,我都不是太滿意,雖然每一本都比上一本有不小進步,但是我覺得總有遺憾。譬如第三本,體例上我是希望做成《亞洲教父》那樣的,但最後仍有很大差距。有的時候挺自卑的,不過這倒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催促自己不斷總結和反思,我在日記中常常寫到寫作的話題。

我愛寫作。接下來我想嘗試寫些新的東西,譬如寫一本財富話題的小說。從來沒有寫過非虛構的東西,但是看到維基·金的另一句話「虛構恰恰是講述真實的 最好方式之一」時,倒覺得接下來不妨一試。朋友當中,陸新之一直在鼓勵我,勸我不要買太多別人的小說看,因為思維可能會受到限制。

(三)

前幾天跟一個朋友聊天,她驚訝於我同時做了許多事情。在她感嘆時,我自己想了一下,好像真的做了許多事情,可是,於我自己而言,我的效率並不高,而且也有嚴重的拖拉的習慣,常常因浪費了許多時間而被老婆大人批評的。

我想,其實並不是我做得多做得好,而是因為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大家普遍比之前更浮躁、更容易無病呻吟了,有的時候,個個都是批判者,個個都是評論家,但落到自己要做的事應做的事,卻乏善可陳,這是一種現代病。

我之所以趕在7月之前把手頭的幾件事做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想在張小報同學出生時,還在忙著寫作。就算寫再多再好的作品,最好的作品終究是他。 我喜歡小孩,現在都有些迫不及待。預產期是8月1日,我巴不得他現在就在我面前哇哇大哭。我想看到他的模樣,聽他的呼吸,摩挲他的小手和小腳。

生活才是最重要的。這一直是我的信念。6月初到鄭州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我差點落淚。不是造作,而是性情使然。自己婚禮的時候,因為心裡想的是流程 不要出錯、親朋好友要照顧周到等事宜,並不能真正體會到婚禮本身對於人生的意味。只有等到之後去參加朋友的婚禮,自己成為了一個「局外人」時,才感觸良 多。

現在,我們將從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真是令人期待。想一想時間倒也過得飛快。去年8月6日,為哄湘湘開心在二沙島舉行相識三週年Party時,我們還在想,什麼時候家裡能再添一口丁。而今年8月6號,這一願望就實現了。今年的這一天是七夕。

週末還在學法語,學了整整一年了。在法盟學了300個課時後,轉到HUGO培訓學校重點練聽力和口語。希望明年能夠面試順利。這一切都是為了張小報 同學。當然,不管現在以及後的社會形勢怎麼樣,不管我們有什麼樣的新變化,最主要的是我們聽從內心的召喚,做自己喜歡的事,走自己喜歡的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05

鄧文迪路徑:從徐州蝸居到美歐別墅 轉載自東方愚 私人博客

http://www.zhanghua.org/?p=4542

文/東方愚     週末畫報 專欄 

2009年12月初,澳洲新聞網站Crikey披露,78歲的默多克和他的41歲的中國妻子鄧文迪婚變,「兩名女兒同時就失去財產繼承權,遠在美國的新聞集團高層已公開討論二人分居事宜…」這則消息在全球炸開了鍋。

鄧文迪被稱為「現代版灰姑娘」,她的人生路,特別是1999年與大她37歲的傳媒大亨默多克的結合,讓人們對她的「驚天飛躍」詫異不已。摻雜在其中 自然少不了質疑,但鄧文迪始終不加理會,倔強地挽緊老默的臂膀。直到10年後婚變傳聞甚囂塵上,她不得不在好友的建議下,在博客上發出聲音。

「12月3號上週四晚上Rupert和我一起去看了The Sydney Theatre Company最新製作的《慾望號街車》,這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演出,我們倆看得都非常開心……」鄧文迪寫道。

可是傳聞對於名媛太有黏附性了,你越闢謠,人們越猜測。何況文迪同志一直是人們眼中的另類,她是賢內助和婚姻殺手的結合體,而且你無法確定她到底是「先賢后殺」,還是「先殺後賢」。

從徐州住過的三室一廳,到廣州呆過的學生宿舍,再到美國的寄宿,直至後來和默多克共同擁有的N幢豪華別墅,鄧文迪住過的房子的變化就是她個人變遷史的典型寫照。

徐州的三室一廳

鄧文迪1968年出生於山東(後全家搬至徐州),原名叫鄧文革——一個與時代契合的名字(高中畢業前改為現名)。這個時候的默多克37歲,在澳大利 亞的事業如日中天,繼21歲時接手其父瀕臨破產的《阿德萊德日報後》,十幾年間又買下《悉尼日報》等媒體,並創辦了《澳大利亞人報》。最令他興奮的是,他 於1968年結婚了,新婚不久默多克去了英國,一邊度假,一邊籌劃收購《世界新聞報》。

少年時的鄧文迪並無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唯一可圈可點之處就是她的體育成績很好。這是由於鄧文迪是在徐州少華街小學——蘇北一所以培育乒乓球運動員著 稱的小學開始的學習生涯。這一小學的前身是創辦於光緒年間(1907年)坤城女學堂。非常有趣的是,現在打開這一小學的網站,簡介中有這麼一句話:「這是 淮海地區有史以來首次出現的女子學校,是一次具有實質意義的婦女解放運動……」

升入徐州市第一中學之後,鄧文迪在班中的成績是一直是中等,據她的高中班主任謝啟棟老師稱,由於打排球,鄧文迪的文化課成績開始後退,他勸她放棄體育,全身心投身高考,結果她做到了,「她(鄧文迪)的身體很好,晚上經常開夜車到很晚…身上有一股拚勁。」

默鄧二人日後的「媒人」,曾任默多克旗下新聞集團中國區總裁的布魯斯·多佛(於1997年將鄧文迪介紹給默多克認識)在他的著作《默多克的中國大冒 險》(Rupert's adventures in China)中描述鄧文迪在香港從一個小職員慢慢「上位」時也是類似評價:「文迪工作賣力又好學,每個人都對她的精力、隨和、以及古怪古靈精怪的風趣留下 印象。文迪有一項非同尋常的才能:她能像一塊海綿一樣吸收大量資訊,加以整理,然後再當作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徐州時期的鄧家住在一個建造於1950年代的有六層樓的三室一廳中。她的父母都是工程師,在文革後期中國掀起的「上山下鄉運動」中亦投身其中。那是 一個「均貧」的時代,鄧家談不上窮,也一定不富。值得關注的是,鄧家三個孩子當中,鄧文迪是「老大」,在她讀高中的時候,其父母被調到廣州人民機械廠工 作,她必須繼續呆在徐州讀完高中。

更多的家庭責任,不可改變的獨立生活,這些因素都是她日益明顯的堅毅、特立獨行等性格的第一塑造力。

中國「女首富」張茵的成長背景與鄧文迪有相似之處。張茵1950年代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8個兄弟姐妹當中她是「老大」,父親又在文革期間入獄,自 己年輕時又離過一次婚,這一切在不經意間鍛鍊了她的心智,多少年後她創辦和經營玖龍紙業過程中的風格,無論從容還是急躁,無論得體還是讓人驚愕,均可從她 的出身與少時經歷中找到影子。

換句話說,我們分析民營家族企業的賢內助是如何煉成的,實際上很多決定性基因恰恰與婚姻本身無關。「文迪野心勃勃,一心一意想出人頭地。」布魯斯·多佛說。她顯然不滿足於「蝸居」於徐州的小房子中,她想飛得更高。

 

從廣醫宿舍到洛杉磯借住

鄧文迪1984年考上了廣州醫學院(廣醫),這一年,她16歲。廣醫是一所培訓醫學人才的高等院校。你或許會詫異於,體育成績很棒,醫學專業畢業的灰姑娘,日後怎麼會成為了一個偌大傳媒王國的老闆娘?

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一句台詞道:「有些鳥是不能關在籠子裡的,他們的羽毛實在太漂亮了。」用在此處未必恰當,但是對於野心家們來說,教育經歷只是一個載體而已,很難掩蓋他們個性的棱角。鄧文迪便是如此。

和《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利用自己的金融學知識與智慧搞定監獄長類似,身體素質好的鄧文迪雖然擔任了廣醫學生會體育部部長一職,但發現那只是在一個小圈子裡面打轉轉。她想出國。而和傑克·查利(Jack Cherry)的認識,堅定了她打開另一個世界的窗口之決心。

傑克是誰?比鄧文迪大31歲、出生於1937年的一個美國人。鄧文迪在廣醫讀書時,他在廣州一家中美合資企業做工程師。通過朋友介紹,鄧文迪認識了傑克和他的妻子——有著兩個孩子的母親喬伊絲(Joyce Cherry),希望他們能為自己補習英語,喬伊絲一口應承下來。

在1980年代,中國「進口」的「老外」不像現在一樣一抓一大把,一個女大學生,和一對並不沾親帶故的美國夫妻頻繁接觸,在同學們眼中多少有一些「另類」,而這卻是鄧文迪樂此不疲的——她向來喜歡嘗試新事物、接受新挑戰。

喬伊絲先回到了美國,而傑克在廣州一直呆到他的工程項目結束,並接替妻子繼續為鄧文迪輔導英文。熱心腸的喬伊斯也沒閒著,跑前跑後,為鄧文迪申請到了加州入學北嶺分校的資格,並幫她取得了學生簽證。

1988年,鄧文迪告別了廣醫狹小的學生宿舍,登上了去美國的飛機。起初她就寄宿在傑克家裡,與他的五歲女兒同住一間房、分別睡上下鋪。喬伊絲樂意 為女兒找了一個聰慧的「中國姐姐」,卻不知鄧文迪的野心更大,對鄧而言,洛杉磯的「此上下鋪」已非廣州醫學院的「彼上下鋪」,一切只是故事的開始。

喬伊絲很快發現鄧文迪和傑克打得火熱,並開始公然約會。她一怒之下發出逐客令,並和傑克解除婚約。鄧文迪與傑克索性搬到了附近的一間屋子同居,樂不思蜀。倆人終於1990年初登記結婚。

有趣的是,1990年的默多克正處在事業的最低谷。他吃下競爭對手的公司,組建「英國天空廣播公司」,一下子背了數十億美元的債務,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幾近破產邊緣。儘管事後來他賭對了這步險棋,但默多克身邊的人清楚地記得,那一年,他的頭髮幾乎一下子全白了。

鄧文迪顯然接受不了困在傑克的「籠子」裡的現實,她才22歲,風華正茂,而傑克已是53歲了。很快,鄧文迪和一個名叫大衛·沃爾夫、正在學習漢語的同齡美國男孩交往甚密。可憐的老傑克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要經歷和前妻喬伊絲一樣的不幸。

1992年,傑克與鄧文迪離婚,兩人的婚姻維持了兩年七個月。「這段婚姻比鄧文迪獲得美國綠卡所需要的時間僅多出七個月。」2000年11月2日,《華爾街日報》一篇題為《相遇鄧文迪》的報導中寫道。

默多克看到這則報導時非常震驚,他迎娶文迪·鄧已近一年半的光景了,但她的前塵往事,他知之甚少。當然,對大大咧咧,同樣有過兩次離婚經歷的默多克來說,他更看重眼前的這位東方美女。

豪華別墅裡的闊太太

默多克與鄧文迪人生曲線相交的發端始於1993年。這一年,鄧文迪以優異的成績從加州大學畢業,然後到李寧於加州創辦的國際體操學會健身館全職工作 (體育看來總是與鄧文迪不經意間結緣),後協助李寧在美國打造自己的服飾品牌。她似乎又在給自己的事業找緩衝,但期間替不少來自中國的商人做翻譯,使她意 識到「中國機遇」正在進入美國商界領袖視野背後的契機。而默多克正是於1993年,從李嘉誠的兒子、被稱為「小超人」的李澤鍇手中接過星空衛視的 (StarTV)。

鄧文迪於1995年赴學費高昂的耶魯大學讀MBA。如果說僅僅因為有男友大衛·沃爾夫(雖然鄧文迪曾對外稱沃爾夫是她的「丈夫」,但兩人似乎並沒有 真正結婚)的資助,鄧文迪就順「藤」(耶魯是常青藤大學)摸瓜的話,顯然低估了她的智商。在鄧文迪的內心世界裡,儘管機遇和人脈是她最青睞的兩件物什,但 她從不甘願也不屑於做一個純粹的花瓶。即使在她做了默多克的夫人之後,她同樣堅持這一信念,不斷學習,提升自己。這是她與許多結交權貴的女人所不同的地 方。

1996年初,鄧文迪經人引薦到星空衛視(香港)工作。用布魯斯·多佛的話說,彼時默多克接管星空衛視沒幾年,高管層當中沒有一個人真正熟悉中國, 「文迪的到來對當時的公司是一個啟示」,他說,「她至少在變幻莫測的中國大陸商業及文化倫理方面,提供了諸多見解。」一年後,鄧文迪名片上的頭銜就已是 「業務發展總副總裁」,這是她受重視的產物,也是她主動爭取的結果。

幾個月後,默多克到上海考察,布魯斯作陪,臨時請鄧文迪做翻譯。互相吸引,或是氣味相投?默多克是個脾氣暴躁、支配欲強的傢伙,但是他不虛榮、不修 邊幅,他樂意騎自行車在上海大街上閒逛,遇到喜歡的小東西,就與小商小販討價還價,他為在上海小店裡理一次發只需要1美金而狂喜半天,並給美國的朋友通國 際長途。所有的整個過程,鄧文迪就是支潤滑劑,她知道如何營造氣氛,如何讓老默舒心。過馬路時,她挽著他的手臂,父女的氣息、情侶的情緒。

1999年6月25日,鄧文迪成為了默多克的新娘。彼時默多克與前妻安娜那份10億美元的離婚協議余墨未乾。當外界感慨於默多克30年的婚姻到頭來 仍是曲終人散時,默多克早已成為了一個「文迪主義者」。一個細節是,他之前雖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但多是發號施令,而與文迪熟識之後,他不時繞下公司的 中高層,直接與旗下最底層的員工交流。顯然,這是鄧文迪的意見或建議在發揮作用。

默多克常感慨鄧文迪神奇般煥發起了他的第二春———絕不僅僅是身體上。十年當中,雖然鄧文迪不在新聞集團擔任任何職務,但始終是默多克的「賢內助」 和諫言者,外界對鄧文迪的指責也因為她的能力而有所減弱。特別是陪同默多克來與中國高級官員及生意夥伴會談時,她的優雅與得體為老默增色不少。當然有過個 別官員當面嘲諷鄧文迪,幸好老默不懂中國話,否則他定會大發雷霆——他是一個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傢伙。

這十年當中,鄧文迪與默多克通過試管嬰兒,有了兩個女兒,他們與默多克與兩位前妻所生的四名子女一樣,享有相同的財產繼承權。當他去世,80億美元財產便會各歸其所。

鄧文迪和默多克剛結婚後便卸下不久,就從時尚的SOHO社區遷至了安靜的上東區,那是一個曾是糖果工廠的著名建築物最上面的三層,面積超過3000 平米。鄧文迪為裝飾新家煞費苦心,裝修期間他甚至和默多克在附近租了一小房子住。她的父母也被接到美國來了,住在位於紐約華人中產階級家庭聚集區的一處公 寓裡。你看,這個時候的鄧文迪,像個情竇初開的少女,開始真正放鬆30年來一直繃緊的神經。她的盡孝,也是那麼地中國化。

鄧文迪緊接著又為默多克分別位於洛杉磯、紐約、倫敦、堪培拉等地的別墅與公寓做裝修設計和監工。她樂此不疲。2005年,鄧文迪陪默多克來中國時, 又順便在北京買下位於北京市中心一處價值不菲四合院。「文迪決心不僅要為女兒保存北京遺產的一部分,同時也傳達了她在中國有所作為的訊息。」布魯斯·多佛 說。

 當2009年12月坊間傳出鄧文迪與默多克分居的消息,自稱是鄧文迪好友的張欣(SOHO中國CEO潘石屹的太太)很快出來闢謠了。毫無疑問,就 算她真的和老默分手了,她也不會缺幾處房產。「蝸居」的日子在她與默多克結緣那天就注定一去不復返了。不過,早年的小房子裡可以有大宣洩,而如今在全球擁 有多次大房子的鄧文迪,這麼多年來,在默多克面前,她內心真正的複雜情緒和感渭,又曾得到過一次暢快的宣洩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