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交易权威人士细剖中铝“世纪大交易”流产真相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10/HTML_8KETGN1FD55M.html


真相往往最后才浮现。

6月8日晚9时许,全程参与了中铝力拓交易的一位权威人士终于打破“缄默”,主动向本报记者打来电话。(相关报道详见本报6月9日13版《中铝“力拓残局”求解》)

“市场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电话中,尽管声音仍伴有些许沙哑,但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权威人士显然已从之前的失望和愤怒中平静了下来。

长达30分钟的交流中,该人士始终保持语速平缓,力求以最简练的语言向本报记者展示这场“世纪大交易”之所以会最终流产的真实原因。

“ 这两天,外界对于力拓毁约的原因做了种种分析,但真实的原因远比外界想象的简单。”该核心人士指出,作为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笔跨境并购交易,外界 之前普遍把交易的阻力对准了所谓的“政治因素”——澳反对党以及澳审查机构——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英文简称FIRB)。

但实际上,力拓此次之所以选择撕破脸皮式的毁约,完全是出于商业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3月份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反弹,资产泡沫瞬间浮起,交易继续成立的基石已被无情击碎。”该核心人士指出。

无独有偶。6月9日,之前手机始终无法接通的中铝高层有关负责人悄然接受了《上海证券报》的独家专访,“金融危机给了中铝一个海外巨资并购的机会,但在市场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力拓提出的交易条款修改使中铝无法接受,中国企业不能出了大价钱买回的却是非优质资产。”

距离6月5日晨,力拓董事会撕毁195亿美元的交易过了整整72个时间后,中铝及相关利益方正在逐步走出“受伤”阴影,开始积极面对现实。

FIRB并非最终否决力量

全球经济衰退、资源产品价格跳水,欧美资产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已于前一年高点大举买入力拓股份的中铝公司,迎来了创造历史的机会。

2009 年2月12日下午2时30分许,中铝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包括本报在内的全世界媒体高调宣布,将通过认购可转债以及在铁矿石、铜和铝资产层面与力拓成立合 资公司,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如果交易完成,中铝可能持有的力拓股份最多上升到18%,并将向力拓董事会派出两名董事。

通过引入中铝注资,力拓可以偿还2010年10月前的总计189亿美元的贷款。

迄今为止全球跨境交易的最大一笔并购交易就这样出炉,这一重磅交易迅速引起世界各界的高度瞩目。

“澳政府以及力拓股东对于中铝公司是‘红色企业’的偏见,可能是此次交易能否最终成行的关键。”2月16日,英国一家老牌财经媒体的专栏作者如此评价。

该专栏作者指出,今年9月份,即将面临巨额财务压力的力拓集团,之所以选择接受中铝的注资“已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要市场不发生大的变化,力拓必将会全力帮助中铝在债务压力来临之前,促成交易的完成。

事态似乎也在朝着外界预料的方向迈进。

3月中旬,中铝力拓交易先后通过澳大利亚反垄断机构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英文简称 ACCC)、德国联邦企业联合管理局(英文简称Federal Cartel Office)两关审查后,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批委员会宣布,交易将在原定的30天审查期基础上,再增加90天直到今年6月15日。

公开资料显示,整个4月,力拓的董事会一直在伦敦和澳本土积极召开相关股东沟通会,向反对交易的股东们做出解释。

“不熟知内情的人直到5月底,还在为即将到期的FIRB审批结果担忧。”上述权威人士指出,实际上,进入5月后,力拓董事会已经逐步转向,面对明显好转的资本市场,力拓董事会逐渐明显考虑摆脱中铝的注资交易,转而寻求公开市场配股融资。

5月22日前后,新任力拓董事长杜立石的表态其实在预示力拓已经改变立场,他对媒体表示,面对变化不定的市场,他不会将一个会被否决的方案提交给股东讨论。

力拓底气:配股采用“硬包销”

“ 全程关注本次交易的人士应该可以捕捉到,FIRB的审批并不是力拓毁约的根本动力。”上述权威人士指出,尽管FIRB延长了对中铝力拓交易的审查时间,最 后也正是这90的天时间,让力拓董事会最终坚定了信心,选择通过公开市场的配股以获得足够的资金以应付即将到来的财务危机。

但是,FIRB的这个做法符合标准程序,合情合理。毕竟通过195亿美元的交易,中铝将在力拓的持股比例上实现翻一番,达到18%,这个数字绝对是足以引致FIRB进行严格审查的。

4月1日,中铝公司掌门人熊维平在香港参加中国铝业(601600.SH,2600.HK)2008年年报业绩会上时亦明确对外表示,FIRB对中铝力拓交易没有什么倾向性。

“全球资本市场的明显好转,特别是美联储在今年3月份开始开动印钞机以后,全球资本流动性的重新充裕才是导致力拓毁约的根本原因。”上述权威人士指出,力拓之所以在宣布撕毁合约后,马上与必和必拓宣布合资及启动配股计划,力拓的底气就在这里。

该权威人士透露,目前,面对资产市场的全面回暖,摩根大通英国合资公司及瑞士信贷和澳大利亚投资银行麦格理集团已经开始着手为力拓承销高达152亿美元的配股行动。

“据我们了解,这个配股行动中,由于考虑到市场具有充裕的流动性,几家国际投行已经明确表示将采用余额包销的方式。”该权威人士认为,这对于力拓来说,尽管即将花费的承销费用将会较高,但承销商这种绝对的“硬包销”方式,在现在的情况下,将保证力拓能够在财务危机到来之前,融到足够的现金。

来自海外媒体的最新报道显示,力拓集团日前已宣布,将按每40股配发21股的比例配售,力拓英国公司的配股价为每股14英镑,筹集资金约合118亿美元;力拓澳大利亚公司的配股价为每股28.29澳元,筹集资金约合34亿美元。

6月9日,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中铝高层没有针对是否会参与力拓的配股计划,给出明确态度。

“这几天,包括中铝的牵头财务顾问野村证券在内的中铝相关利益方正就接下来要不要参加力拓的配股进行全面思考。”上述权威人士指出,从目前的市场条件看,如果中铝不参加配股,也几乎已无可能改变力拓能够拿到足够多现金的现实。

“现在不管是中铝还是中铝的财务顾问,我想都已从失望和愤怒中走了出来,理性的态度将会左右中铝最终是否会做出参与力拓配股的行动。”该权威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6

缩水百亿转投上游配件 张家港叫停彩虹6代线真相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21/HTML_0KLK3BIOOXHI.html


“已经决定不做6代线了,打算转做上游玻璃基板制造。” 7月20日,记者从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张家港“举全市之力支持的重点项目”——与彩虹集团合资建设的第六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已于近日停工,张家港市政府决定转投面板生产的上游关键配件——玻璃基板,总投资规模也从146亿元缩小至40亿元。

上述人士说,不过有关生产玻璃基板的项目目前正处于讨论、调研阶段,一些具体工作还未正式展开。

146亿缩水到40亿

张家港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另一合作方彩虹集团对停工消息进行了确认。该公司解释说,股东认为当前液晶面板行业竞争激烈,企业运营压力不断增大,继续投资液晶面板项目风险较大,鉴于此全体股东决定暂缓液晶面板建设。

彩虹集团系中央国资委直属企业,是中国最大的CRT(彩色显像管)生产商,旗下拥有彩虹电子(00438.HK)和彩虹股份(600707.SH)两家上市公司。由于CRT市场需求不断下滑,近期该公司正积极谋划从传统CRT业务在向液晶显示业务转型。

作为转型的最重要一笔投资,该公司去年与张家港市合作,宣布投资近146亿在该市建立一条第6代TFT-LCD生产线。

上 述开发区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导致项目停工的直接原因是缺乏资金。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46亿元,彩虹集团与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实业总公司等出资组建合资公 司,主要资金来源于银团贷款。根据记者从张家港当地银行了解到的信息,当时资金银行曾讨论要组成一个70亿-80亿元的银团贷款去支持。

“ 当时银团贷款由国开行牵头,后来国开行决定不做了,其他银行也没有积极性。”当地一家银行的内部知情人士说,另一方面,由于6代线切割面板本身价格跌得很 厉害,整个产业本身也不景气,对于这种盈利波动大、周期性强、前景不明朗的产业,银行更为审慎,综合考虑各方风险,银行最终还是放弃了该融资计划。

目前整个平板显示产业正处在低迷周期。国内最先投资平板显示产业的龙头企业上广电集团因资不抵债已被相关机构接管重组。另一家本土企业京东方依靠上市公司及地方政府支持获得了大量融资,并在合肥投建了第一条6代生产线,但该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财务压力较大。

不 过,业内也有人士认为,导致彩虹停工的另一原因可能与夏普6代生产线即将落户南京有关。为了解决6代线技术问题,此前彩虹集团曾与夏普就该公司已停产的一 条6代线购买相关设备和专利等问题进行过商谈,不过,近期有消息显示,夏普该条6代线落户南京可能性极大。而此前彩虹也曾与上广电集团接触,希望在广电集 团重组后收购部分资产。

“无论从技术储备还是管理团队来看,彩虹6代线建设都是不成熟的,风险很大,停下来也未必是坏事。”上述业内人士评价说。

再惹争议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官方信息,彩虹集团去年营业收入为52.08亿元,而仅张家港6代线一项投资的投资额,就达到其总收入的3倍,彩虹集团的这一投资决策本身就充满争议。

不过,这也是当下国内平板显示企业现状的真实写照:在有关投资鼓励政策下,透过地方金融机构对“战略性产业”“举债投资”,完成企业“超常规”扩张。而这类项目之所以能够屡屡成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根据彩虹集团与张家港政府签订的战略协议,这条6代生产线只是张家港市政府建设平板产业基地的第一步。在其之后,双方将围绕该生产线的建设,组建平 板显示技术研发中心,并打造上下游液晶产业链。6代生产线建设工程的停工,意味着张家港市打造“国内最大、集制造和研发于一体的平板显示产业园区”计划的 落空。

事实上,无论是张家港,还是此前与京东方合作的合肥,以及近期传闻争夺夏普6代生产线的广州、南京,对于地方政府耗巨资投建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热情,业内一直充满争议。在张家港6代线项目紧急叫停之后,有关于地方政府是否应耗巨资投建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争议声再起。

台 湾光电与半导体设备产业协会(TOSEA)总干事王信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引进面板产业不外乎要GDP以及创造就业机会,前段面板生产其实是自 动化程度最高、用人最少的地方,并且需要高层次人力,从这个角度看,发展面板生产意义并不大,引进后段模组生产线才是聚产业链、创造就业机会的关键。

不过,地方政府内部人士对此并不赞同。长三角某经济开发区招商办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TFT-LCD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产业,地方政府之所以积极支持高世代生产线,并非单纯追求GDP,而是从产业升级以及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考虑。

“当然不是说每个地方政府都能做。”该人士说,项目的风险高也是显然的,目前政府内部一部分争议在于,是投资别人转移过来的“二手线”还是直接上目前日韩企业主流生产的8代线?现在想做的地方政府都想直接上第八代线。

“如果一定要建设面板生产线,无论是技术或是人才,6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王说,目前中国市场还以26英寸、32英寸为主,只要42英寸以下电视第六代生产线都可以应付,建设6代线比较符合中国电视面板需求。如果直接从第五代跳到第八代,风险太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34

保興發展(1141)收購之真相


明天有時間才詳細考究,沒時間則作罷。


緣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2/LTN20090612614_C.pdf


委任新殼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7/LTN20090617412_C.pdf


委財技人士: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6/LTN20090616472_C.pdf


入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03/LTN20090703015_C.pdf


戲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12/LTN20090812128_C.pdf


配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13/LTN20090813019_C.pdf


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17/LTN200908176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4/LTN20090824625_C.pdf


取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6/LTN20090826582_C.pdf


沒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7/LTN20090907312_C.pdf


事實?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906


令苏州大方陷入上述窘迫境地的,源于该公司此前的一项借壳上市计划。

        据了解,苏州大方公司为了更好的发展、完成因没有大量资金而不能进行的一些大项目,一直期望通过上市等渠道获得一个融资平台。而在今年上 半年,在持有苏州大方部分股权的一家名为“汇富东方”的管理基金董事长余秋池的牵线搭桥下,李荣生计划将旗下拥有的郑州大方及苏州大方进行打包上市,而操 办上市大方公司上市事宜的,则是熟悉香港资本市场的汪晓峰(看委財技人士公告),他们当时决定将李荣生旗下相关资产注入至保兴发展(01141,HK)这个壳公司中来,以实现 上市目的。

        2009年6月12日,汪晓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私人公司——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与郑州大方签订股权转让及增资合同,根据该合同约定,中国股权投资公司受让李荣生在郑州大方74%的股份,再向郑州大方增资3781.95万元。



....
       李荣生近期向外界表示,“当时说好的郑州大方实业有限公司74%的股 份,只是为上市方便而让汪晓峰代持,但因为汪没有签订代持协议而弄假成真。”李荣生表示,因为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才终止了后来的整个上市程序。李荣生认 为,整个上市过程是  “陷入了一场早已布置好的陷阱中。”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联系到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的代理律师,得到的却是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说法。该律师表示,在6月12日,中 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与郑州大方股东签订了  《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后,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在7月14日就已经将3781.95万元人民币的增资款项, 由公司的香港账户以等价港币的方式汇入郑州大方外汇账户,并在验资后取得了新的中外合资企业《工商营业执照》,依法依协议变更了工商注册股东档案。而在此 过程中并不存在“代持股份”之说。

        而苏州大方黄敬辉昨天在接受采访时,尽管一再认为李荣生是因为上当受骗而致使郑州大方大股东地位丧失,但他也承认,“从书面来说,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汪晓峰持有郑州大方股权没有漏洞。”

        另外,有关报道引述苏州大方的代理律师太平洋中证律师事务所的李晓东律师的观点,认为外资收购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帮助苏州大方在香港 上市为诱饵,利用李荣生不熟悉上市业务的操作规则和方法的弱点,在未支付真实对价的情况下,隐瞒否认其代持李荣生持有郑州大方股份的事实,骗取李荣生与外 资收购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虚假合同,造成1000万元和价值3761.92万元的股权无法收回。

        昨日本报记者试图联系李晓东律师以获得相关回应,但是截止记者发稿时,仍未得到李晓东律师的回复。

....


然而,在2009年8月24日,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却收到了一封来自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郑州桥 梁)的书面举报材料,这令整个事件又出现大的转折。

        该份材料指出,
第一,李荣生与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交易中,故意隐瞒了郑州市二七区法院于2009年5月受理的郑州桥梁14名股东 起诉郑州大方对郑州桥梁虚假出资的法律诉讼事实。


第二,2007年4月及2008年1月,作为郑州桥梁董事和苏州分公司总经理的李荣生,在未经郑州大方董 事会和股东会批准的情况下,利用职务之便,分两次伪造文件和股权转让协议,骗取苏州市高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变更登记,分别非法侵占了郑州桥梁所持有的 苏州大方46%和10%股权(合计56%股权,5600万元),且至今未向郑州桥梁支付该伪造协议所陈述的股权转让款。


第三,苏州大方的产品涉及的部分知 识产权系郑州桥梁的专利。

        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方面认为,是李荣生为了骗取3781.95万元的增资款项,在签订郑州大方相关股权收购协议中,隐瞒重要事实,存在明确的故意欺诈行为。

        中国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方面的代理律师昨日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对郑州大方进行了财务和法务调查后发现,公司此前支付的 3781.95万元增资款项已经被李荣生转移至其个人的其他公司,同时郑州大方约4000万元~5000万元巨额账外资产和其他大量未开发票账外收入也被 李荣生转至其个人名下,而李荣生涉嫌对这些资产和收入偷逃纳税。

大摩的真面目原來是這樣的,就這樣搞單鬧劇,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07

揭開中國缺工真相

2010-03-15 商業周刊





中國,這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世界 工廠,近年每逢農曆春節過後,就傳出缺工,今年,情況達到高峰。根據中國官方二月底發布的調查報告,今年認為招工有困難的企業比率達到七○%,三成的返鄉 工人表示「要視情況再決定是否外出務工,」分別比往年增加五、六個百分點。

這個運轉了二十年,主導全球商品價格不斷朝「便宜」前進的廉價 工廠,已走到一個經濟發展上必然的轉折點,它的未來,與我們息息相關──影響你手上的科技廠股票價格,也關係你的荷包──因缺工導致工資上揚,電腦、手機 跟著漲價。

場景一:廣州車站前 派賓士車接送,照樣搶不到工

於是,《商業周刊》決定親赴缺工最嚴重的珠三角,一探究 竟。

三月一日下午兩點半,在廣州車站前,我們見到舉著牌子招工的大陸企業格蘭仕家電,這是家擁有四萬名員工,全球最大的微波爐家電廠, 七、八位格蘭仕的人員都戴著繡上「格蘭仕歡迎你」字樣的紅黃綵帶,但幾乎找不到可以歡迎的新員工。

「在這招得到人嗎?」我不禁問道。舉著 牌子的格蘭仕人資經理葛先明回我,「很難。」「那為何要在此招人?」他說,「工廠在中山(廣東省中山縣),怕被別人先搶走了。」

中山距離 廣州車站有一個半小時車程,葛先明坦承,這招是不尋常之舉,「我們通常不會來火車站尋覓工人。」但工廠外再也看不到排隊等著當農民工的人潮了。「我們還派 賓士來免費接送,」葛先明說著。即使如此,那天,他們只招到十個人。

場景二:東莞台商工廠 產線半數停擺,行政人員得兼工

「這 可能只是特例吧,」我想。再轉進台商大本營東莞,沿路看到的工廠,大門口全擺上一張長桌,唯一的裝飾就是一張「招人」的紅色長布條,「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如 此景象吧,」我再想。直到進入統英企業,我才知道,缺工有多嚴重!

統英是家專門生產衛浴五金用品的工廠,年營收逼近新台幣六億元。一樓工 廠擺滿超過五十部沖床設備,卻只有一半在運作,放眼望去,機器比人還多,每台造價新台幣五十萬元的沖床設備,就這麼孤零零的,統英總經理林松柏告訴我們, 「訂單爆滿,但做不出來,這就叫機器無用武之地。」我回他,「技術工本來就比較難找吧。」他沒回話,引著我們直上三樓。

統英工廠的三樓負 責衛浴五金用品組裝,人員毋須技術,訓練一週就可上線,但八條生產線,卻有四條停擺。「連間接人員(指行政人員)都下海了。」林松柏說。

離 開統英,在一場東莞台商聚會的場合中我們聽到,「對於缺工,只能用嚴峻來形容。」名辰照明總經理黃永賀說。他笑道,以前台商招工的條件是:二十五歲以下, 限女性;現在是雙手健全,四十五歲以下,男女不拘。

一位手機軟板廠台商還告訴我們,戴爾第二把交椅、蘋果電腦執行副總、Palm執行 長……,這些平常根本見不到面的A咖現在全來到中國,而且,去的不是直接供應商,而是跑到直接供應商的上游零組件廠盯著,以確保供貨無虞。

他 說,現在同時有十家客戶派人在他的工廠駐點搶料,而且,大家都很客氣,「我第一次覺得客戶這麼可愛。」這位台商笑說。問他怎麼還有空出來?「反正也做不出 來。」他答。「那怎麼辦?」他兩手一攤。

缺工有多嚴重?珠三角缺工兩百萬,長三角缺一成

究竟,缺工有多嚴重?

一、 缺工數創新高。根據廣東省官方說法,珠三角預估缺工數超過兩百萬人,對於這個數字,東莞台商協會會長葉春榮認為,「太保守了,五百萬人跑不掉。」他指出, 珠三角台商缺工三成,是普遍的現象。

而且,缺工潮不只存在於珠三角,來自中國各地台商協會與媒體的預估:杭州缺工數估計為十二萬人;廈門 缺工約十萬人;泉州預計也超過十二萬人;長三角普遍的缺工數約一成。顯示出,沿海缺工在今年已是常態。

二、補足的時間點遞延。由於此波 缺工潮屬普遍性且大範圍,一位台商預估,供應鏈至少要六個月才能恢復,但「第三季本是傳統旺季,也無法保證到時候會如何。」更棘手的是,元宵節過後本來是 返崗的最後期限,但缺口仍不見緩和,這位台商甚至悲觀的說:「三月底解決不了,就只能等六月畢業季了。」

三、工資上漲勢在必行。為解決缺 工,調漲工資已成為必要手段,一家電源供應器廠,基本工資已從人民幣七百元,一下子拉高到一千元;三成,是最基本的調幅。

伴隨而來的,將 是總成本的拉高。落腳蘇州的台資半導體封測業者即分析,目前人事成本占總成本約七至九%,如果最低基本工資從現有的人民幣八百五十元提高到一千元,則人事 成本將增加一七.六%,連帶總成本也會跟著提高一至三%,若工資調高三成,則總成本增加幅度將逼近五%。

人口大國怎會缺工?農村富起來, 年輕人樂於返鄉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達十三億的人口,怎會缺工?

導火線是二○○八年底的金融海嘯,讓全球消費市場急 凍,連帶造成長三角與珠三角等沿海地區的企業大舉裁員。「現在回想,要是當時不要砍這麼多人,現在就不會挫著等;但如果當時不砍,現在可能連挫著等攏嘸機 會,早就死了。」設廠於東莞的弘祺五金塑膠總經理吳弘祺無奈的說。這家工廠,○八年底裁員三分之二,超過三百人,今年到現在才補進二十多人。

根 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於去年三月的統計調查,中國高達一億三千萬的外出農民工當中,有兩千萬人因金融海嘯失業返鄉,占比超過一五%。這一狀況,是近 十幾年來中國最大的農民工失業潮。

然而,自二○○九年第三季起,全球經濟逐步從谷底向上爬,工廠的訂單回來了,工人卻不再回來。

這 個導火線的背後,正是這波缺工潮的主要成因,包括:

一、中國積極大西部開發。雖因為金融海嘯而失業,卻也讓這批長年在沿海討生活的農民工 發現,家鄉改變了。

三月一日早上十點,重慶江北觀音橋,聚集了三百多人。趕在元宵節後的第一天,筆記型電腦大廠廣達與英業達選擇攜手一起 舉辦招工活動。

一旁的堂姊弟何小燕跟何杰正仔細讀著招工簡章,去年十二月,他們兩人回到重慶市後,就決心不回沿海打工,「家裡人說,這裡 現在很多工作機會,叫我們趕快回來……,」「以前(工作機會)是不可能有的……,」何小燕說。覺得這工作怎麼樣?「挺好,薪水跟沿海差不多,還有空 調……,」兩人決定明天就去應徵。

不只廣達、英業達,惠普(HP)找上富士康合作的筆記型電腦製造基地同樣落腳重慶,業界推估,這三大 NB業者在重慶合計至少需要八萬到十萬名員工。其中,光是富士康就達五萬人,「五萬的就業機會僅僅是指基層工人,其他圍繞這些人的吃、住、行、購等等,產 生的就業機會更多。」重慶西永微電園區管委會規畫處周黎明處長估計。

這不是特例。全球最大鞋類生產商寶成集團選在江西設廠,總投資金額近 一億美元;英特爾(Intel)去年十月也宣布對成都封測廠投資七千五百萬美元,這已是其第三次對成都封測廠進行增資……,而這些,還不包括去年中國官方 針對大西部開發所簽訂,投資總額達人民幣四千六百八十九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兆一千九百億元)的十八項重點工程,這個數字,足足是二○○○至二○○八年針對 西部的平均投資金額的二.四倍。

而且,內地不只工作機會多,連工資水準也與沿海拉近,東莞寬溢精機總經理廖富正指出,他工廠月平均工資人 民幣一千五百元,武漢給到一千二,「雖差三百,但離家近,物價也比較低,」而且,「企業付不起,當地政府還會補貼,找不到工人,當地政府也會幫你找人。」

一位在東莞的台商就開玩笑說,珠三角「不只缺工(諧音公),還缺母。」因為內地的工作機會變多了,連酒店小姐都不願到沿海討生活了。

數 字會說話。從地區分布來看,去年華東的農民工減少了八.九%;華南的減少幅度更大,達一二.三%;反觀過去乏人問津的大陸華中與西部地區,去年農民工數量 分別增加了三三.二%與三五.八%,這種消長,是三十年來首見。

二、中國的三農政策。「三農」是指農村、農業和農民,三農政策,就是要讓 農村富起來,讓農民與勞工的收入拉近。

從二○○四年至今,連續七年的大陸官方中央一號文件都涉及三農,方向都指向一處:統籌城鄉發展、工 業反哺農業與讓農民休養生息,總共帶給農民人民幣二千五百億元左右的優惠。

這讓去年中國農民的人年均純收入首次超過人民幣五千元,這個數 目,雖然比當個工人還是來得少,但相較八年前,卻已足足成長一倍。

此外,中國還允許大型國有企業從農民手中租賃土地,以提高生產率。這項 改革催生了一批新興的閑散農民,他們單靠出租土地的收入就足以維持生活。換句話說,中國政府讓願意種田的農民收入更高,就算不種田也有補助。

我 們在富士康普工招募處碰到來自江西樟樹,剛滿十九歲的裴延明,他說,「家鄉很多人,這幾年生活都改善了,務農至少已經比清潔摩天大樓窗戶賺得更多。」而 且,「種田更快能當個老總,」他說,江西已經有好多靠種田發大財的人。問他為何還要出來打工?他的回答是,「還年輕,總要出來看看,但幾年後就會回去,反 正,就算不種田都能活了。」

未來缺工會補足嗎?出生率下降,勞動力不足成常態

至於未來,中國的缺工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因 為:

一、人口結構改變。中國自一九七九年實施一胎化政策,過去十年,中國每年出生人口總量都落在一千六百萬人左右,比起二十年之前,足足 少了三分之一。

新增勞動力數量逐步下降,將導致缺工潮成為長期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甚至預估,到二○一五年,中國適 齡工作人口將在達到顛峰之後開始回落,人口老齡化浪潮將提前到來。

二、中國致力服務業。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訂出二 ○一○年中國經濟的基調,重點在「調結構、擴內需、防通脹」。置於首位的「調結構」,意思是調整中國經濟結構,由低毛利的加工製造業轉向高毛利的服務業 (編按:在中國稱第三產業),這意味著:未來,中國不僅要做製造業大國,也開始要做服務業大國,服務業將會是吸納就業市場的主力。

三、 新一代教育程度增加。第一代出來打工者賺了錢,供留在家鄉的妻小置產、做生意,還念了書,也讓農村地區的年輕一代有了不同的世界觀,到工廠當農民工,不再 是唯一的出路。

富士康商務長李金明即指出,在相對較好的條件下長大的年輕一代,養活自己或支撐家庭的壓力的確小得多。他表示,年輕一代或 許還是會到沿海打工,但「多數已不是為了養家活口,只是想到外頭看看不同的世界。」

過去十年,中國高等教育(含大學、碩士、博士)的畢業 人數足足增加四倍,「你說他們還會想到工廠去嗎?」李金明反問。的確,當珠三角大爆缺工潮的同時,我們在廣州市的南方人才交流中心見到了不同景象,這個專 門提供文員(辦公室人員)工作機會的人力招募站,擠得水洩不通,負責的經理告訴我們,「從過年後每天都是如此。」

中國打噴嚏,世界也感 冒,巴克萊資本中國研究主管彭文生指出,這一輪缺工潮,意味著中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廉出口商品的優勢將加速消失,勢必導致全球經濟結構重新調整。雖 然短期內,製造業還是會留在中國,但,這座世界廉價工廠的煙囪已經開始傾斜了。

世界工廠瓦解?廉價勞力不再,出口優勢漸失

路 透社指出:「缺工可能令廉價『中國製造』時代提早結束。」俄羅斯《導報》說:「勞動力價格上漲必然造成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上漲,這將引發全球商品價格上 揚。」

「大量充足廉價勞動力的時代很可能已經接近尾聲。」彭文生下了這個結論。

舉例來說,格蘭仕打算招聘一千二百五十名 員工,並開出月基本工資人民幣一千七百元的條件,若再乘上一.八(退休金、保險等四金的人事成本),將近新台幣一萬四千二百元,已逐步接近台灣用人成本; 況且,家電業在中國幾乎是毛利最低的行業(多只能維持一至二%的毛利率),尚且需要這樣的薪資才留住人,顯然,中國勞力成本越來越難吸引人了。

那 麼,下一個更為低廉的生產基地會在哪兒?以越南、柬埔寨為主的東南亞與印度,顯然是首選。

然而,越南、柬埔寨都曾經歷內戰,導致青壯年人 力出現斷層,如越南,人民的平均年齡僅二十六歲,而柬埔寨十五歲以下人口更占全國四○%以上。

另個更大的難題是,越、柬的基礎建設與中國 相較落後太多。柬埔寨最大的成衣工廠、台商崑洲實業總經理陳澤和指出,在柬埔寨,連染整都沒辦法做,「因為染整業需要豐沛的水源,而這個國家,竟然連一座 像樣的水庫都沒有。」

仁寶電腦財務副總呂清雄不諱言,仁寶越南廠雖會在第三季傳統旺季來臨前正式量產,但當地的供應鏈還不完備,初期只能 從事簡單的組裝工作。

而印度若要擔綱,問題也不小。一位在印度設廠的台商即指出,印度的階級制根深柢固,基層人才一輩子也不可能抬頭,連 帶導致努力的意願降低,「放眼全世界,真的找不到像中國便宜且素質又相對高的地方了。」

當中國不再廉價,似乎又還找不到下一個廉價工廠 時,未來的世界經濟面貌會是如何?對於仰賴中國甚深的台商又會造成什麼影響?

消費者的衝擊?終端產品勢必漲價,或調降規格

首 先,受缺工影響,在中國設有工廠的台商將面臨「有單出不了貨」窘境。豐證券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前三大筆記型電腦代工廠(廣達、仁寶與緯創)第一季的 出貨將因此減少,預估季減率將由原先的三%擴大至七%。

而且,就算本身不缺工,也得面臨缺料的問題,因為零組件廠缺工,會導致原料供應不 足。位於昆山的一家手機天線工廠,今年三月一日交的貨,竟是去年十二月底就接的單,而手上的訂單則已排到五月,公司高層主管私下透露,原本預計過年後要出 的韓系手機品牌訂單,預估最快要四月底才排得上。「訂單爆滿,卻無工可用,是現在所有零組件廠的難題,也是從沒碰過的。」

這將進一步波及 品牌大廠惠普(HP)、戴爾(Dell)、宏?硐P蘋果(Apple)等的營運。被視為蘋果年度主打的平板電腦產品iPad,已傳出下月初在美國上市的首 批出貨量,將從一百萬台狂降至三十萬台,研究機構Canaccord Adams分析師Peter Misek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出貨驟減是因為代工廠零件短缺等原因所造成。

其次,調高工資,已是各工廠解決缺工的基調,如此一來,遲早會 反映到終端產品的價格。一家供應蘋果iPhone手機零組件的台商即指出,三月一日起,公司已發出正式公告,對客戶新機種訂單的報價一律調高一○%。

呂 清雄說,如果成本上漲是普遍的問題,就有漲價的理由了。至於漲價的時機?瑞銀證券研究員顏子傑認為,以筆記型電腦為例,最可能發生在下半年新舊產品交替 時,代工廠商以加入新功能為由,乘機反映成本。

另一個可能性則是:售價不變,但降低規格與品質,「例如原本應該配兩 GB(gigabyte)記憶體,縮到只剩下一GB……,」顏子傑指出。「以前客戶是用五十倍放大鏡看(品質),現在是求有就好,標準至少降到原來的三分 之一。」一位電源供應商台商說。

中國改變了,如今,這座工廠的煙囪雖仍冒著濃煙,但它的燃料,已逐漸不再是廉價的勞動力。如同台灣八○年 代也曾經歷缺工問題,沒有廉價人力可用,廠商便要外移、轉型、升級,提升生產力,讓過去很容易發展的經營方式,變得複雜且更具挑戰性;最終,市場力量會帶 動它達到新的平衡。

當中國走過缺工的分水嶺,靠這座工廠生存的商人們,新一波的淘汰賽,才揭開序幕。

延伸閱讀: 中國缺工將是長期趨勢——缺工因素分析

導火線金融海嘯 2008年,2,000萬農民工因金融海嘯失業,去年下半年訂單回籠,工人卻沒回來。

近因1. 大西部開發 中國去年針對大西部開發簽訂總額近人民幣4,700億元的18項工程。

2. 三農政策去年農民人年均純收入首度超過人民幣5,000元,比8年前成長1倍。

遠憂1. 人口結構改變 一胎化政策讓中國過去10年每年新生人口都在1,600萬人左右,比20年前少了1/3。

2. 致力服務化 去年11月,中國訂出2010年經濟發展首重「調結構」,未來服務業是吸納就業人口的主力。

3. 新一代教育程度增加 2008年中國高等教育畢業生總數約260萬人,較1999年增加4倍。

資料來源:2008年《中國統計年鑑》、歷年《國民經濟 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教育統計網、各媒體

延伸閱讀:台廠提升福利、遷移廠區,因應缺工

鴻海 短期因應:今年春節期間,留下一半員工駐廠,春節加班費為平日工資3倍 長期因應:1.於重慶、河北等內陸地區增設生產基地 2.研發無人實驗室、無人工廠

廣達 短期因應:春節期間舉辦抽獎活動,加班員工另付加班費 長期因應:前進內陸重慶新設生產基地

仁 寶 短期因應:春節期間天天辦抽獎,最大獎為汽車,提供給春節加班員工 長期因應:1.重啟越南設廠計畫 2.入股大陸職業學校,提早綁住人力及人才

緯 創 短期因應:返鄉後的員工,若再帶人報到,則發給介紹獎金 長期因應:往內陸移動,於泰州設新廠

英業達 短期因應:春節期間付給員工加班費 長期因應:前進內陸重慶新設生產基地

和碩 短期因應:春節期間加班員工薪水加倍 長期因應:改變產品組合,降低筆記型電腦產品比重以減低對勞動力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7

富士康涨薪真相调查:一场有效的“危机公关”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612/134473.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14

唐骏式离婚:中国式离职隐藏大量真相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17/139232.html


唐骏离开微软并不愉快,这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但唐骏有着非常良好的心理素质,他认为那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挫折的时候不放弃,用他自己的话讲:“相信 自己相信未来,几乎所有强队在先失一球后就不是强队了,这就是心理素质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素质控制下,在他对“打工皇帝”这个目 标的执著追逐下,他居然能将与微软和盛大的离婚,包装成一种特有的“唐式离婚”,借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维护老东家的形象。

  同样,与盛 大的离婚也是唐骏的得意之作。

  在盛大四年中,在外人看来光鲜耀眼,但唐骏并非如鱼得水,只是小心翼翼地守住本分。四年间时常会传出唐骏 离职的消息,唐骏的聪明在于不会意气用事,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形式离职。

  2008年4月初,唐骏陆陆续续放出可能离 职的消息,并称已有十余家国内外大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包括微软和谷歌,还有“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他并不吝惜时间,向记者们传达着一个又一个故 事,将这一次的离婚又粉饰得非常完美:“现在离开盛大,我非常放心。盛大的战略已经非常清晰,产品和平台已经形成相互的支撑,并且形成了推动这些支撑发展 的机制,这是最关键的变化。”这句话给予盛大很高的评价,也暗示这是自己四年的功劳。他以“不管去哪里,我都不会做任何可能伤害盛大公司的事”的承诺,与 盛大和平分手。

  “唐氏离婚”的一大特点就是平和的离婚和高调的新婚接踵而至,善于讲故事的唐骏给记者们足够的“新闻”,使得这一切看上 去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唐骏完美谢幕,使自己的身价又一次实现了跳跃。

  唐骏此前的两次离职都有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每一次离职似乎都能成 为唐骏的成功路上的又一次起跳,这正是特有的中国式离职使然—— 一个一个被粉饰的离职,双方不仅互不伤害,还要互相捧上一捧,美言几句。

   作为职业经理人,受聘于董事会,或是受聘于某个老板,合则干,不合则分,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现在的一些离职却被过度包装,成为彼此提高身价的跳板,同 时也掩藏了大量的真相。

  其实,中国职业经理人离职的现象非常普遍,而离职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业绩压力,有投资者的不满,有的是责 权不清,有的是内部斗争,更有在公司内部犯下严重错误被迫解雇的。

  但在中国,这些离职在对外公布的时候,都要加以粉饰,为的是保住双方 的声誉。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出国深造、身体原因、自己创业等各种借口,不仅如此,双方还要互相吹捧一番,甚至给一个莫名奇妙的头名,比如企业顾问、名誉总 裁等等。当然,多数的因过失解聘的人员也会被隐瞒,这也是导致职业经理人信息不透明的原因之一。

  在公司制度完善的西方国家,凡经理人离 职,董事会通常会出于保护离职者的名誉和利益的考虑,在提出解聘时以“个人原因”为由,宣布他为主动辞职,不管他被解聘抑或被迫辞职。但是,董事会必须事 先和被解聘者达成默契,因为董事会可以解聘某人,却没有权力宣布他辞职。另一方面,经理人在接受董事会聘用时,也会在聘用合约中另加一条保护性条款,对自 己的福利及期权等的执行作详细约定,以便在自己没有过失而遭董事会单方面解聘时寻求补偿。我们众所周知的惠普前任总裁卡莉在被解聘时就获得了巨额赔偿。

   而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中,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是靠面子维系,而不是制度。双方分手时,因为彼此都知道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友好的协议离婚成为 互相保守秘密的基本条款。更何况谁也不愿意因为一个人的离职闹得沸沸扬扬,名声扫地。

  比如某高管被总部查出财务问题,但这种事情对外公 开双方都不好看,于是悄悄地协议离职,公司以不追求其法律责任为条件,令该高管宣布主动辞职,公司也不用补偿。再比如,某高管完不成业绩,但公司令其下 课。但对外是绝对不能以业绩为由,因为会使得自己的市场地位受到影响。因此,通常会说身体原因或是留学深造。

  中国式离职水分颇大,很多 真相被隐藏,几乎所有对外公开的离职原因都很难令人信服,这是文化使然,也是不健全的公司制度使然。

  数据

  何谓问题简 历,在太和鼎信专业背景调查的定义之下,分为虚和假。基于客观因素导致的微有差距如时间、专业等因素,定义为虚;基于主观因素导致的刻意修改、隐瞒等定义 为假。

  在中国,问题简历已达到60%以上,问题简历中高管层占了10%,中层占了35%,基层占了55%。

  在问题简 历中比较被企业关注的就是基于工作履历的这一项,“问题简历”最多,达到70%以上,其次为“问题学历”,达到25%以上,两项同时有问题的情况亦不少。

   来自北京太和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18

污水池抽空 紫金矿业渗漏事件真相未露水面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14/1105518.shtml


 紫金矿业(601899,SH;02899,HK)铜矿湿法厂废水渗漏事件绝非一纸公告所能言尽。尽管公司在7月12日晚间对事件进行了澄清,但有投资 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紫金矿业此次污染事件仍有太多疑点。
紫金矿业深圳投资者张俊杰(化名)认为,公司方面至少还存在4个疑点需要 向投资者解释清楚:第一,公司和当地政府部门为何在污染事件9天后才公布?第二,公司排出的废水有毒无毒?第三,到底此次事件导致多少鱼死亡?第四,除赔 偿外,紫金矿业还应受到哪些行政处罚?
“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起码要准确、及时,而紫金矿业却没能做到这两点。”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 伙人张远忠表示。
疑点一:信息披露为何滞后?
受污染事件影响,7月12日紫金矿业A股、H股双双停牌,13日复牌后A股H股均大跌, 成交也异常放大。截至收盘,A股跌3.68%,收于5.76元,成交5.38亿元人民币;H股大跌12.19%,收于4.90港元,成交10.82亿港 元。
“这种事情(渗漏事件)明显会影响股价,但为什么直到昨天才公告?”紫金矿业深圳投资者张俊杰愤怒地质疑,“公司信息披露明显违规了。”
记者在查阅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后发现,上市公司发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事件,且可能对其股票及衍生品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应当自事件发生 之日起两日内及时披露事件情况及对公司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
显然,根据7月12日晚间紫金矿业发布的公告,7月3日15:50分,紫金山铜矿 湿法厂污水池水位异常下降,池内酸性含铜污水(主要含铜、硫酸根,无有毒物质)出现渗漏,部分通过地下排水排洪涵洞进入汀江。而截至7月12日上午公司A 股、H股双双停牌时,紫金矿业仍然只字未提是否涉及该厂废水渗漏事件,只称涉及“敏感信息停牌”。对此,紫金矿业宣传部部长邹永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解释称:“信息披露滞后是为了防止当地群众恐慌以及妥善处理污染善后工作。”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于信息披露问题未予以回应。
事实上,本报记 者亲赴事发地点福建上杭县和永定县汀江沿岸调查后发现,当地居民在此前就已对污染事件非常恐慌,并且对于当地政府以及公司迟迟不公开真相颇为不解。
此前有媒体披露,紫金矿业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容易使其环境风险问题得到掩盖。而记者在紫金矿业2009年财报中也发现,目 前紫金矿业有两位高管都曾担任公务员,分别为紫金矿业监事会主席林水清以及公司监事林新喜,两人均于2009年11月辞去当地公务员职务加入紫金矿业。
疑 点二:排出废水到底有毒无毒?
“除信息披露滞后以外,信息准确性也存在问题。”张俊杰向记者表示,紫金矿业的公告内容与当地政府部门公布的信 息存在一定不同。
根据紫金矿业发布的公告,公司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内酸性含铜污水出现渗漏,部分进入汀江。然而,在福建上杭县政府召开的 新闻发布会上却透露:初步判断是由于废水池防渗膜垫层异常,导致防渗膜局部破损,废水渗漏到废水池下方的排洪涵洞,流入汀江。经检测,渗漏废水主要为含铜 酸性废水,没有剧毒物质。
细看两种说法,公司说无毒,当地政府说无剧毒,两说法显然有一定差异。对此邹永明回应称实际情况是渗漏废水人体饮用 无毒,但鱼饮用有毒。
“无毒到底是对人体无毒还是鱼无毒,紫金矿业违背了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张远忠对记者表示。
然而,邹永明 “人体饮用无毒”的说法也无法让当地居民放心。7月13日,记者在当地调查时发现,当地居民几乎都已经不再饮用自来水,而是到市面上买水喝。
疑点 三:到底毒死了多少鱼?
除上述两点疑问之外,张俊杰还认为,紫金矿业在故意隐瞒投资者相关信息——此次事件到底给公司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损失?
记者在福建省环保厅官方网站、福建省上杭县政府官方网站以及紫金矿业发布的公告中,均未查找到任何具体的经济损失数据。在官方公文中只是提及,该突发渗 漏事件对上杭县及下游生活用水未产生影响,但下游网箱鱼出现“一定数量死亡,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等概括性的字眼。
记者7月13日分别致电福建 省环保厅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具体数量海洋部门正在统计。
而新华社从当地权威部门获得的初步统计数据是,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就 达到约378万斤。不过这一说法遭到紫金矿业的否认。“我们从上杭县政府得到的数据是58万斤,可能新华社是从民间调查得知的吧。”邹永明对记者透露。
据中金公司分析,假设每斤鱼售价为6元,若有378万斤鱼受到影响,则总赔偿费用将达到近2270万元。此外中金公司还指出,如果紫金山湿法冶炼部分受 到影响的产能在下半年无法复产,则2010年铜的总产量会下降大约6500吨,导致收入降低大约3.69亿元(假设2010年下半年平均铜价为6750美 元/吨)。
昨日有消息称,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和已拿出1亿元应对事件,不过该说法并未得到公司方面的回应。
疑点四:是否还要受到其他 行政处罚?
上杭县政府在通报意外渗漏事件时指出,目前政府已经以6元/斤、12元/斤的价格收购了当地居民的鱼以及鱼苗,费用暂时由政府垫 付;并责令紫金山铜矿立即停产整改。
紫金矿业公告也显示,公司目前已将污水池全部抽空,正全力做好渗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全面整改工作。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公司是由于环保不达标造成了污染,应当受到一定的行政处罚。”张远忠表示。
不过记者注意到,紫金矿业在此事件的公 告中,将事件主要原因归咎于“天灾”,而并未提及环保标准。公告称,经省、市专家初步核查,本次渗漏事故原因主要是前阶段持续强降雨,致使溶液池区域内地 下水位迅速抬升,超过污水池底部标高,造成上下压力不平衡,形成剪切作用,导致污水池底垫多处开裂,从而造成污水池渗漏。相关政府部门对事故原因和责任正 在做进一步调查认定。
同时,公告也没有提及是否涉及行政处罚等问题。而上杭县政府对这个问题也一直未回复本报。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发现,紫金矿 业曾因造成污染事件而遭到过处罚。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虽然紫金矿业公告将主要原因推至天灾,但紫金矿业集团总裁罗映南1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却表示,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泄露事故的发生,暴露了紫金山铜矿在施工管理、生产管理和环保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罗映南坦承,相关设施的设计以 及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存在缺陷。事件发生初期,误以为是局部渗漏,对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
而张远忠律师也认为,无论紫金矿业环保标准是否达 标,公司起码应该具备应对“天灾”的预警机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61

紫金矿业深陷环保原罪 记者还原“污染门”真相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5/4NMDAwMDE4NzA4Ng.html


紫 金矿业部分矿区 韦黎兵/图


早在一个月前的6月5日,闽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江就遭受严重污染, 然直至汀江污染一个多月后的7月12日,紫金矿业公司股票才紧急停牌,随之发布污水渗漏事故公告。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为数不多的因环境事故申请停牌的事件, 也是环保部和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环境违法信息披露要求的另一注脚。

本周一,7月12日,中国最大黄金和第二大铜生产企业 ——紫金矿业A股和H股突然停牌,事先并无任何信息披露。当天晚上,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停牌缘起一项重大污染事故——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7月3日发 生渗漏,导致约9100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排入闽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江。

就在这一天下午,紫金矿业所在的上杭县政府召开发布会,对污染事故 进行了通报,副县长蓝富雁称,渗漏废水7月4日未再流入汀江,同时已勒令紫金山铜矿停产整改,并密切关注事故对民生造成的危害。

公告发出 后,外界普遍质疑紫金矿业信息披露滞后,瞒报事故近十日,紫金矿业的解释是“为避免引起恐慌”。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污染事故第一次发生 时间为6月5日。屡屡趟过“环保门”的紫金矿业在事发一个多月后,最终选择紧急停牌,公告污染情况。从6月5日到7月12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杭县政 府、紫金矿业以及受灾渔民(主要是上杭县下都乡璜溪村等)之间展开了一场戏剧性的博弈。

本周二,紫金矿业复牌,受污染事故和大盘的影响,其 A股和H股当日分别下挫3.68%和8.42%。

“毒水”来袭

对于上杭县下都乡璜溪村村 民来说,养鱼是其主要生计。在这个176户人家的村里,近半人家以渔业养殖为生,璜溪村也是下都乡公认的“首富村”——早在2007年其网箱养殖商品鱼产 值就超过了1000万元。

丘立根是璜溪村村民,2005年开始,他投资近50万元,购买网箱和饲料,成为汀江上的一名养殖户。一年净赚约 10万元,虽然辛苦,但养活一个六口之家并非难事。然而,所有这一切在2010年6月5日这天彻底改变了。

这一天,渔民们发现汀江水开始变 绿,从一开始的浅绿变为深绿。成片的鱼开始死亡,“毒水来了”,这是丘立根的第一反应。“毒水”是他们对排入汀江中的液体污染物的通俗称呼。随之,渔民们 向上杭县政府求援,不过,政府部门取了水样之后,并未公布化验结果,也未说明污染源来自哪里。

随后几天,江水并没有进一步受污染的迹象。不 过,端午节前一天(6月15日)的一场特大暴雨,使渔民们再次受灾,许多网箱被冲走。

渔民们还没有从接受的霉运中缓过神来,“毒水”于6月 21日卷土重来。渔民们再次向上杭县政府“求救”。像上次一样,上杭县水产局一边过来取了水样,一边安慰村民们称这只是“洪水过后,蓝藻爆发”。

显 然,渔民们无法认同这样的判断。他们决定派代表自己拿水样到广州化验,同时希望上杭县水产局能够签字,证明水样乃从汀江里现场提取,结果遭拒。不得已之 下,璜溪村渔民们拉了两车死鱼到上杭县政府抗议。

6月25日,上杭县政府告诉村民们,江水铜离子超标,但水质正常。直到7月13 日,上杭县副县长蓝富雁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仍表示彼时汀江水“ph值正常”,但他承认详细的水质化验结果自始至终没有公布。

让渔民们 没有料到的是,在没有搞明白污染源的情况下,一场补偿谈判的拉锯战就此开始。

6月27日一大早,璜溪村的渔民们不约而同收到下都乡党政办发 来的一条手机短信,内容是“请各网箱养殖户今天上午前将各自死鱼打捞送住填埋场处理(上午结束任务),下午填埋场工作人员撤离。”补偿费用是:每斤死鱼6 元,12厘米以下鱼苗计重后按市价标准,打捞工资每100斤15元。

“下都乡政府显然不希望事态扩大,急于清理死鱼现场。”丘立根说。

这 种补偿,在损失巨大的渔民们看来就是杯水车薪。他们坚称,必须按每平米死鱼的公斤数和市场价计算补偿额,若按政府部门则以每平米40元简单计算,“也就是 说,我的 700平米的养殖面积,只能获得2.8万元的补偿。”丘立根说。

谁是“罪魁祸首”

事 发一个月后,7月4日下午,渔民们收到下都乡政府发来的另一条短信,短信称“现已明确水质污染责任主体属紫金矿业集团公司”,并称若对之前的转产补偿标准 不满意“可协商解决”。

蓝富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7月3日之前一直没能查清楚污染源,这一天污染突然变严重了,我们才发现源头在紫金矿业。”

紫 金矿业7月12日晚发布的公告中提到了三个时间点,一是自称紫金山铜矿的工业污水,是7月3日15时50开始出现渗漏并部分进入汀江;一是自称7月4日下 午2时30,污水渗漏事件即得到控制;三是自称7月8日上午 10时30的抽样检测结果是“水质逐步好转,总铜浓度下降、ph值上升,总铜浓度和ph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的标准”。

这一 公告与这一天下午蓝富雁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渗漏事故的通报高度一致。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杭县政府所强调的7月4日汀江水质恢复“符合Ⅲ类水的 标准”,是由“环保部门” 监测的,而紫金矿业公告中,“符合Ⅲ类水的标准”的结果则是由紫金矿业公司的“应急处理小组”发布的。

蓝富雁告 诉南方周末记者,从福建省到龙岩市,再到上杭县和紫金矿业,针对事故成立了调查组,“各自有各自的环保专家”。不过,福建省环保厅7月12日下午对紫金矿 业污染事故的通报,与上杭县政府的口吻完全一致。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25日,紫金矿业的一位中层即给南方周末记者打电话,询问最近动向。 而当时,正值渔民准备前往广州鉴定江水污染情况。

紫金环保原罪

紫金矿业并不是第一次受污染困 扰。

十年前,紫金矿业的拦砂坝在暴雨中崩溃,就曾使得下游农民一夜之间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而被迫转行。彼时紫金矿业金、铜矿储量尚未探明,受 灾的同康村民被迫拿到一张紫金矿业股权证做补偿,未料到10年后财富翻了600倍。截至去年底,紫金矿业总资产近 300亿元。

十年间,上 杭县国内生产总值(GDP)也从25亿元跃升至百亿元。紫金矿业作为当地政府的宠儿,多次因环保问题引发争议。

2008年初,中国证监会出 台 “绿色证券”新规,一个多月后,国家环保总局也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于3天后公布首轮上市环保核查“黑名单” ——紫金矿业赫然在列。

今年5月,环保部又一次发布未按期完成环保整改的上市公司名单,其中紫金矿业仍然位列其中,包括紫金山铜矿在内的旗 下7家企业被点名。不到一个月,6月5日,紫金山铜矿即发生本次重大污水渗漏事故,官方公布的外渗量高达9100立方米。

相比紫金矿业海外 并购屡屡碰壁,国内的铜矿正在成为紫金利润的新摇篮。

紫金矿业前十大自然人股东之一的谢福文去年6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铜矿或将是紫金矿业 未来业绩的一大引擎。紫金矿业2009年财报显示,其铜矿业务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约11%,净利润占比则高达近22%。

2009年3月 11日,投资逾26亿元的紫金铜业公司20万吨冶炼项目开工,开工仪式上各级领导济济一堂,这是福建省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建国后福建龙岩市最大 的工业投资项目。今年春节,紫金矿业员工回家过年时带着一个任务,“像工业间谍一样挖人才”。

虽然这一大型项目并不在紫金山上,而是位于上 杭县蛟洋工业园。但有声音认为,紫金矿业在铜生产上有“大跃进”之嫌,并容易导致安全生产和环保意识弱化。

尽管屡遭“环保门”,紫金矿业却 似乎是个幸运儿,皆有惊无险。譬如它虽然登上了2008年2月环保总局的黑名单,但两个月后顺利回归A股,以招股价计,募资近百亿元。

这一 次紫金是否再次得到幸福之神的眷顾,现在还是未知数。

上杭县政府已明确对外宣布紫金山铜矿已经全面停产,而紫金矿业公告并未提及“停产”二 字,只是在最后一句称“本次事故将对紫金山铜矿湿法厂铜的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因为我们要等各级调查小组的结果和后续的整改验收,”7月 13日晚,紫金矿业证券部总经理赵举刚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所以无法对复工时间及业绩影响做出预测。”

上市公司惩污契机

紫 金矿业停牌是中国证券市场为数不多因污染事故申请停牌的事件之一。此前,几起上市公司紧急停牌事件中,虽外界怀疑事涉环境违规行为,但是公告并未证实。与 此同时,这次停牌也是环保部和中国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环境违法信息披露要求的另一注脚。

早在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就首次表态称污染环 境、牺牲公众利益换取利润的上市公司将面临环保部门和证监会的双重处罚;第二年,川化股份污水处理系统出现故障,造成沱江水域重大污染事件,公司高层及当 地环保局负责人亦受刑罚。

过去几年内,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展开对上市企业环保信息的核查,一方面是上市企业本身环境信息披露不完善,其次,则是众监管部门环保法律法则的凌乱和 交叉,以及地方政府的保驾护航。

以紫金矿业为例,去年底其曾收到福建证监局的整改要求,称其在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方面存在问题。 今年2月,紫金矿业发布“社会责任制度”,其中专门提及“充分履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不得进行选择性信息披露”,然而5个月后的今 天,紫金矿业在新“污染门”事件中再次被指信息披露不力。

2010年7月8日,环保部发文称将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同时再一次 提到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和加大上市环保核查信息公开力度的重要性,并称将发布2005年至今年6月30日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报告。

“紫 金矿业需对汀江污染事件进一步进行详尽的信息披露。”招商证券(香港)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温天纳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他认为,中国证监会和环保部或可以紫金 矿业污染事件为契机,借鉴海外证券市场的做法,出台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细则。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丘立根为化名)





华尔街没有真相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55590.html

华尔街永无真相,即便在过去一年的金融榜单中,每月至少有两本上榜图书试图通过剖析本次金融危机来还原华尔街的真相,但它们都只称得上华尔街的很小的一部分。

《峭壁边缘》让我们多少感知到美国政府处理危机时的决策真相;《贝尔斯登的衰落》让我们看到当事企业掌门人对这次危机的真实认识;《大而不倒》则发挥了行业记者的专长,能描绘出一幅华尔街危难当头的群体相。但这些都仅仅是华尔街的片段。

本次上榜图书《大空头》、《空头无罪》、《魔鬼赌场》又增添了不少片段。20多年前以《说谎者的扑克牌》称霸金融图书界的迈克尔·刘易斯带来了他的 新作《大空头》,刘易斯再次用他的逻辑迷惑住了大量读者,用他的叙述手法让我们轻易相信华尔街就是他所描述的那样。刘易斯的专著都隐藏着这样的含义:华尔 街的智慧和精髓在于草根阶层。

刘易斯在新书中沿用了经典作品《说谎者的扑克牌》“以小见大”的招牌写法,通过微观的个人视角重现华尔街上演的一幕幕故事。《说谎者的扑克牌》以他 本人经历来折射出华尔街无序与贪婪的特点,这一回,刘易斯借用四个小人物的故事尽情嘲笑挖苦华尔街的主流人群。这四个华尔街上的无名之辈是洞察次贷危机的 “先知者”,并在所有人都嘲笑他们疯狂的时候,“豪赌”一把,满载而归。

在刘易斯的笔下,华尔街金融圈的黑暗无处藏身:债券销售员习以为常地欺骗客户,行政高管无知傲慢,而评级机构的分析师仅是应声虫而已。刘易斯的点评 辛辣无情:华尔街的大投行就像是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高盛用钱蒙蔽了投资人的眼睛,说服AIG为一堆又一堆毒债做保险,一场金融大灾难就在人为推动下发生, 然后用纳税人的钱去补救。

否定了大人物们的智慧,才好称赞华尔街草根阶层的聪明才智,也顺带表扬了一下刘易斯自己。

当股市陷落的时候,就是空头们的胜利。《大空头》记述的是空头们的胜利故事。与之巧合的是,另一上榜书《空头无罪》恰好从理论上,从投资进化史角度为空头做了辩护。

在《空头无罪》一书中,资深华尔街人士罗伯特·斯隆通过追溯跨越200年的美国历史论证到,卖空不仅没有破坏我们的股票交易市场,反而保证了这个市场的诚信。《空头无罪》颠覆了关于卖空的传统成见,提出正是卖空让金融市场更透明、更诚信、更强大,让人大受启发。

空头们的故事也仅是对华尔街真相的一个补充。从另一上榜书《魔鬼赌场》中,我们能读到雷曼公司4位高管的办公室故事,该书揭示出华尔街职场的真谛:利益至上、贪婪与背叛。

即便如此,众多的图书借助金融危机来讨伐华尔街人性丑陋的一面,嘲讽曾经备受关注的投资大佬、顶级投行、金融官员,但这些离华尔街的真相依旧遥远。

至少,我们还可以这么肯定地说,许许多多的人依旧把追逐财富作为自己的目标,而华尔街仍是他们的梦想之地。我们还可以肯定地说,金融从业人士依旧拿着最高的薪水,每年能吸引大量美国常青藤高校毕业生的加盟。

生活要继续,对财富的追逐也还要继续。

本月上榜金融书《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和《富足一生:东尼投资十大心法》从投资致富方面,给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其实,这也是华尔街的一部分。

有钱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他们会成为有钱人?研究富裕阶层已经有30年之久的托马斯·斯坦利在《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中贡献出他的 研究结论。其中就有这类阐述:几乎所有(94%)被调查的有钱人都认为“与人和睦相处”是自己成功的重要因素;多数百万富翁不会把批评当回事,而且绝不接 受削弱斗志的负面评论;绝大多数千万富翁并不认为投资上市公司股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投资于自己的生意……

托马斯·斯坦利是美国佐治亚大学商学院教授,他10多年前的成名作《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销量超过200万册。在新书《有钱人想的和你的不一样》 中,托马斯·斯坦利两个提醒值得牢记,这两点是有钱人的通性。其一,不受信贷控制。“迷恋信贷”的人们实际上被一些人和机构所控制,从而失去了“经营自己 的公司”或“从事自己的职业”的机会。其二,不受贪婪控制。斯坦利的一则忠告更加警醒人心:如果你不懂得热爱工作、热爱周遭的人和事物,那么财富就变得毫 无意义了。

最后,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下东尼的十大投资心法。

有亚洲股神之称的东尼 ( Tony Measor),常居香港,在伦敦、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区有超过50年的投资经验,担任过股票经纪人、财经记者,后来是成功的基金经理。《富足一生》详细讲解了东尼的十大投资心法。

前五大心法为:1.现金非王,投资为上。股市至少有七成时间是上升的,现金却只会纹丝不动。2.自己钱财自己管。不相信基金,认为投资者还是要靠自 己选股。3.稳坐股市过山车;投资不该奢求鱼头鱼尾通吃,过分热火朝天时应暂时离场,但可分阶段进行。4.基本分析两重奏。为公司估值有两个方法,分别是 用赢利或资产衡量,两者折中亦可,但是,最重要一点是不要理会其市价。5.股息收入至为重要。投资带来的收入远较资本增值重要。



bossini家族內訌真相

2007-9-6  NM




坐擁數十億身家的bossini及羅氏針織家族,最近掀起紛爭。羅氏家族第三代成員羅穎怡,上週一入稟高院,狀告身為家族信託基金受託人的二伯父羅蜀凱失職,要求他詳細交代信託基金的物業及資產狀況。

羅 氏的已故創辦人羅定邦,早年發展製衣又拓展地產,令兒孫世代享盡榮華富貴,豈料卻是今次爭產風波的「始作俑者」。他生前愛將生意輪流轉庄,讓每個仔女都有 發揮機會,結果令他們互相爭表現搏上位;到其後成立信託基金,讓兒孫定時定候等出糧,但族中人又意見分歧,結果家族在羅定邦這長老過身後「出事」。

雖 然被親姪女狀告,但顯然無損羅蜀凱的心情。他的女兒羅可旋,即時裝集團Ztampz及bread n butter的老闆娘,早前誕下一對孖仔,上週末,羅蜀凱在他位於半山花園臺的家舉行家庭聚會;記者到訪,他以為是來探望的友人,「一支箭」跑來開門,笑 口噬噬說:「歡迎!歡迎!」記者道明來意,他即禮貌地關門說:「唔好意思,我唔會講任何嘢。」至於另一女主角羅穎怡,則索性飛往外地,遠離是非。

五兄弟關係疏離

在這幾個月間,羅氏家族不和的消息,在上流社會已愈傳愈烈。而事實上,羅氏集團創辦人羅定邦的五名兒子中,除了大仔樂風,其餘四名兒子:蜀凱、家寶、家聖及家駒,以往都一塊兒在羅氏打工,但反而關係一直普通,這原來關乎老父的繼承安排。

屬 白手興家的羅定邦,七五年成立羅氏針織,因炒賣成衣配額而發大達,與麗新集團的林百欣、萬泰製衣的田元灝及肇豐針織的方肇周,當年被稱為配額「四大家 族」。其後又在觀塘及長沙灣買入廠廈。八七年,羅氏國際上市(九八年私有化),九一年羅氏地產亦上市(九三年賣殼予東方鑫源有色),到九三年又再分拆經營 時裝零售的堡獅龍(bossini)上市。

轉庄轉出禍

為了讓每個仔女都有發揮機會,羅老有一套輪流做「庄」的安排,讓兒女每隔一段時間便調到不同工作崗位上。九十年代初地產興旺,羅氏兄弟對此各有盤算,希望輪到自己做庄時有最好表現。

據 知,九十年代初,羅氏的地產業務由家聖打理,他相信日本銀座式商場在本港有前景,故收購地皮並發展荃灣娛樂廣場及元朗開心廣場。但兩年後羅定邦轉動輪盤又 再執位,改由家寶打理地產,家聖則負責bossini業務。然而家寶上場後,即將弟弟家聖搞起的兩個商場出售,轉為購入工廈發展,據聞這令家聖極為不悅。 「家寶其後更自立門戶狂炒樓,地產業務後來再轉由家駒打骰。」一名知情人士說。

轉庄風波令兄弟間面左左,到羅定邦九六年中過身,更少了一個 話事「長老」。本來長兄為父,但大仔羅樂風,曾自稱與家族的生意「拍檔」意見不合,早在七十年代初已脫離家族,自立門戶創立晶苑集團,發展紡織。現時他事 業有成,家住布力徑大宅,與何鴻燊三太陳婉珍為鄰,故家族的生意他一直「置身事外」。

羅定邦生前遂轉為安排蜀凱「二兄作父」,成為羅氏國 際、羅氏地產及堡獅龍的主席。當時仍上市的羅氏國際及堡獅龍的市值約十億,再計及長沙灣及觀塘等廠廈長年收租,家族私人投資估計亦有十億元。而羅定邦亦將 早年投得的「8」號車牌交予羅蜀凱,而多份信託基金亦委託他打理。但與此同時,弟妹間卻各有盤算。

弟妹各有盤算

○○年,羅蜀 凱本持堡獅龍兩成九股份,而董事羅家聖則有一成四股權,但在一年間羅家聖大手增持堡獅龍股份至三成三,羅蜀凱亦突然辭去主席一職,其後還將所持股份賣走, 淡出堡獅龍,「羅家聖即時將董事局同管理層大換血,全權話事。又向高層派有關管理嘅書,要佢哋寫閱讀報告。」一名知情人士說。

○一年,多間 由羅蜀凱及其他兄弟出任董事的投資公司相繼解散,顯示進一步「分家」。到○二年,曾與弟弟家駒意見不合的家寶,因投資理念相同而「好番」,並聯同姐姐嘉穗 成立百樂集團,每人各佔三分一股權。百樂多番出擊購入地皮及酒店。其中以五點二億購入百樂酒店全幢及以一點二億購入沙田地皮,自行發展豪宅皇御居,最為技 驚四座。

至此,羅蜀凱已顯得被孤立。本來羅定邦成立信託基金,是希望兒孫定時定候「有糧出」,但他未有顧及的是,兄弟兒孫間性格各有不同,其中羅蜀凱,與羅家寶及羅穎怡兩父女間的性格,更是南轅北轍。

力求穩陣粗茶淡飯

「羅蜀凱為人好慳儉,做事力求穩穩陣陣,而羅家寶則好有江湖性格,做任何事都好狠,佢個女穎怡亦學足佢。」一名認識羅氏兄弟的人說。

羅 蜀凱擅長紡織,過去一直打理家族的製衣業務,八九年曾移民加拿大,到九七年才回流。他一向低調,連公司股東大會也不出席。女兒可旋曾在訪問時說,以前父親 從不着重子女的衣著打扮,更嚴禁化妝及買名牌衫;又經常帶他們「體驗生活」,棄平治不坐,反而搭巴士到九龍城及旺角的茶餐廳食飯。他還勸戒子女:「做人唔 好飄飄然,做生意做得唔好,就唔好死守,唔可以無限咁放大自己。」

剛好相反,羅家寶這幾年狂炒樓並頻頻曝光。兩年前他以十億購入貝沙灣第九 座全幢,再以二億購入小欖愛琴灣銀主貨,及以三億八千萬購入雍雅山房地皮,另外投資的住宅、酒店、地皮及鋪位等物業,相信多逾百個,而幾乎每個物業都各由 一間投資公司持有,令其持有的投資公司多逾二百間,身家估計逾三、四十億。但由於部分物業出價太進取,只能平手離場。

作風進取生性風流

近年羅家寶進軍股市,現持有上市公司信寶國際(前身為東方明珠)一成八股份並出任主席。信寶在他入主後即發展澳門物業,並在內地瀋陽經營地產項目。他亦打本予女兒穎怡,經營女裝鞋店Mocca,並出任信寶的執行董事。

而羅家寶的私生活同樣「出位」,曾被傳媒拍得背着妻女與女伴拍拖。「佢份人好風流,有啲跟咗佢十幾年嘅紅顏知己。」一名他的友人說,早年羅兆輝曾介紹一名叫Lisa的女士給羅家寶認識,其後兩人聯名在半山愛都大廈購入一個單位,持有至今,交情匪淺。傳聞最近羅家寶還到瑞士打羊胎素,力保青春。

他與女兒穎怡一樣進取,今次入稟,更將極為低調的羅蜀凱「擺上枱」。若然事件未能和解,勢將有連場好戲上演。

羅氏家族圖

1 羅氏國際創辦人,於96年8月13日去世,享年86歲。

2 羅定邦妻子,於97年10月31日去世,享年83歲。

3 70年與妻子自立門戶創辦晶苑集團,主力成衣,

另發展地產業務,包括東莞常平紫荊花園、

沙田豪宅伯爵堡等。

4 羅定邦次子,曾任堡獅龍國際主席,

現任羅氏國際董事。

5 百樂集團股東。

6 百樂集團主席,知名樓市大炒家。

7 堡獅龍國際主席,現持六成九股權。

8 現任仁濟醫院主席。

9 百樂集團股東。

10 晶苑集團副行政總裁。

11 晶苑地產行政總裁。

12 04年加入bread n butter任董事,與妹妹一同打理時裝業務。

13 02年由父親打本,創立時裝集團Ztampz,04年再開立另一品牌bread n butter。

14 早年於倫敦大學法律系畢業,05年開設Mocca鞋店,現任信寶國際控股執行董事。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