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老舊賣場現代化 小城小店進軍大都會中國通路商啟動「防鴻」大作戰

2010-03-01  今周刊

 



正當郭台銘摩拳擦掌準備大舉進軍中國三、四級城市之際,當地3C家電通路龍頭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宣示,今年將一口氣開三百家店,一場防鴻作戰已悄悄在中國展開,郭台銘還有哪些競爭對手?

撰文‧周啟東

就在鴻海郭台銘的﹁萬馬奔騰計畫﹂即將展開前,中國家電通路大王──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新春在南京總部公開喊話。﹁我們要調整戰略,今年的發展重點在三級城市的開拓,蘇寧今年要開三百個鄉鎮店,並將增聘七千位員工!﹂張近東斬釘截鐵地說。

這項史上最大擴張戰略,明顯是針對郭台銘而來,面對鴻海即將在三、四級城市展開﹁萬馬奔騰﹂作戰計畫,中國3C業者也祭出﹁防鴻﹂作戰計畫,今年將是中國3C通路的混戰年。

中國3C通路業戰況激烈

﹁ 這裡是蘇寧上海第一家大型旗艦店,今年一月一日才重新裝潢開幕,這已是我們的第五代裝修,電腦3C產品將是我們重要的營收來源。﹂站在上海中山公園商圈六 千坪全新的賣場中,蘇寧上海總部副總經理朱家桂興奮地說。以家電產品為主的蘇寧不只要往地方城市進軍,還要升級直接挑戰3C大賣場。

二○○ 七年以前,蘇寧還是主要販售電視、冰箱的家電小賣場,面積平均只有一千多坪,隨著中國消費者所得增加、房子變大,蘇寧也開始變身,店面越開越大,產品也越 來越多。﹁我們與IT Mall(資訊大賣場)如賽博、百腦匯已開始直接競爭,只要是消費者家中需要的電器我們都賣!﹂朱家桂坦白指出。

當 郭台銘正在深圳的龍華總部與旗下3C通路大將胡國輝、張瑞麟謀畫員工返鄉在三、四級城市開3C連鎖店時,全中國擁有一千家連鎖店的蘇寧電器,卻開始在上 海、北京等一級城市擴張,從傳統的家電通路轉型為全方位的3C家電賣場,直接挑戰郭台銘的大型賣場──賽博數碼。台灣的代工皇帝與中國的3C通路大王,已 經走上決戰的道路。

其實,早在去年十一月,張近東隨江蘇團來台時,郭台銘與他在台北圓山飯店就已首度見面握手致意。二天後的晚宴桌上,這兩 位不同領域的王者首度交鋒,郭台銘向張近東解釋已經箭在弦上的﹁萬馬奔騰﹂計畫,﹁鴻海在蘇寧這個通路上賣產品,雙方合作雙贏不是很好嗎?﹂張近東微笑地 回應郭董,雙方最後以敬酒結束對話,先禮後兵,中國通路大戰已經在遙遠的台灣揭開序幕!

不只蘇寧要防堵郭台銘,中國最多連鎖店面的國美電器也在重整兵馬,試圖走出前董事長黃光裕因案入獄的陰影。

家電賣場也開始賣電腦

為 了改變過去草莽擴張模式,○九年陳曉接任國美電器董事長後開始整頓國美,去年一整年國美體系共關了三百家店,付出前三季營收比去年減少一三.六%的代價, 對手蘇寧電器卻上升了近七%;但是陳曉卻認為這個代價值得,﹁單店業績已穩定增加,代表我們的體質已逐漸變好。﹂陳曉樂觀地說。

國美不只關店,更對舊店進行大規模的改裝,以迎接新舊對手的挑戰。

上 海長壽路一家國美電器,趕在○九年最後一天重新裝潢後開幕,寬敞的空間、明亮整齊的電器用品,完全不像過去擁擠、陰暗的國美賣場。﹁以前國美是格子店,為 了容納更多的廠商產品,櫃位擠得像一格一格的小格子,現在我們向3C賣場學習,讓空間完全開放。﹂國美長壽店長喬立明指出。

全新的改裝立即 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今年元旦的業績比去年增加一○七%,連我們自己都大吃一驚。﹂喬立明當了三年的店長,第一次拿到上海分部業績第一名,顯然這項改裝是 成功的,國美及其購併 的永樂電器在上海就有一百家店,今年起將開始依照長壽店模式進行大規模改裝。

中國連鎖家電通路商快速升級以迎接郭台 銘及其他外來競爭者的挑戰,台商也看好中國3C市場加入戰局。一月十九日,平常甚少公開露臉的日月光集團副董事長張洪本,突然在上海的五星級酒店現身,原 來他為家族私人投資的鼎好電子商城開幕招商會特別親自出席站台;四月初,屹立在上海熱鬧徐匯區旁的日月光大樓即將開幕,而這一天也宣示日月光集團正式加入 上海的3C賣場大戰!

其實,日月光集團張家兄弟早以私人名義進軍中國房地產多年;由於看好中國的3C賣場商機,○三年就已在北京中關村開了第一家面積十二萬平方米的鼎好電子商城,至今仍是全中國最大的單一3C賣場。

看到各家競爭者陸續加入戰局,鼎好忍了七年,都沒有在其他城市開出第二家店,到今年一月、四月才一口氣在重慶、上海開出二家分店。﹁鼎好已經累積足夠的經驗,未來將以上海為中心在華東新開四、五家店。﹂鼎好副總經理李忠晉信心滿滿地指出。

百貨公司規格的3C賣場

中 國的3C賣場競爭有多激烈,到上海西南邊的商業中心徐匯區看一看就知道,百腦匯華東區總經理沈其祥站在徐家匯總部大樓窗旁向外指去,﹁這一路上我們就有二 家店,中間夾著一家太平洋數碼,再過去有國美、蘇寧,那一邊日月光的鼎好電子即將開幕,這裡可說是兵家必爭之地!﹂中國3C賣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程度,連 開店選址都已短兵相接,原本賽博在上海淮海東路現址對面已談好買下一萬多平方米的新店面,但沒有想到最後一刻四川成都起家的佰騰資訊捧著數億元現金硬是搶 下,並日夜趕工在一月十七日開出上海第一家店。﹁當地競爭者就是敢,這裡的市場競爭超乎想像!﹂賽博員工無奈地說。

面對中國本地業者的模 仿、升級,台商3C賣場不得不提升競爭力,以更新的創意將對手拋在背後。面積達一.八萬平方米的百腦匯上海徐匯店,去年八月才開幕,這家店是百腦匯第五代 旗艦店,寬敞的走道、精美的空間設置,完全不像一家傳統的3C賣場。﹁我們完全比照百貨公司的水準來設計空間,除了書店、餐廳外,甚至還有上海第一家女僕 咖啡!﹂徐匯店副總經理李家瑜驕傲地說。

西南成都的佰騰挾重金殺進上海、從來不出北京城的台灣3C業者也在中國一級城市全力擴張,連蘇州友 通數碼港,這種在三線城市發展的小競爭者也悄悄占據上海一角。二○一○年可說是中國3C賣場的混戰年,戰線從一級大城市一路延燒到三、四級小鄉鎮,主要街 道都在上演店面爭奪戰,這場戰火短時間無法分出勝負,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到最後!

從地方挑戰中原

中國二線3C賣場一覽

賣 場 店數 經營模式 總 部 投資者宏圖三胞 200 3C連鎖店 南京 宏圖高科與三胞集團合資頤高數碼 60 3C連鎖賣場 浙江杭州 頤高集團佰騰數碼 11 3C連鎖賣場 四川成都 佰騰集團華海3C數碼 10 3C大賣場 南京 新華海科技集團友通數碼港 7 3C大賣場 江蘇蘇州 蘇州友通科技太平洋數碼 6 3C大賣場 廣東廣州 太平洋科技集團鼎好電子商城 3 3C大賣場 北京 日月光集團家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25

升做董事長大搞現代化陳慧慧坐正南豐揸弗 李華華

2010-05-06  AD






 

有錢佬都會搵自 己啲仔女接棒,咁佢哋幾多歲先可以退落嚟?咁就因人而異,不過某程度上都係反映佢哋仔女掂唔掂嘅「指標」!近年最快可以「印印腳退休」嘅大孖沙,可能係 「棉紗大王」南豐大老闆陳廷驊!查實陳伯近年已經淡出公司業務,專心弘揚佛法,公司大小事務畀晒個女陳慧慧打骰,但華華收到風,慧慧其實最近真正坐正,做 南豐揸弗人,完全接手老竇盤生意!

南豐中人爆料,慧慧張新卡片,職銜係南豐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慧慧接棒後,公司業務方向冇太大變化,但魄 力充沛嘅陳家千金,就希望加強南豐嘅品牌,管理比以前現代化……不過華華認為,地產商俾政府追住嚟打,佢哋自己同市建局合作嘅灣仔重建項目都要押後賣。近 排港府連番出招規管地產業,睇嚟係時候考驗一下慧慧佢嘅危機管理能力如何嘞!

陳偉成撈返老本行一腳踏兩船無有怕

有老竇照,就 可以等登基,無人照,又點先會有出頭天?最緊要梗係識sell自己畀老細啦!好似以前喺李寧(2331)做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嘅陳偉成,喺3月份連環做 咗特步(1368)同莎莎國際(178)兩間公司嘅非執行董事,噚日佢喺特步個股東會蒲頭。有人擔心佢一腳踏兩船,分身乏術,佢就同華華講唔洗擔心,因為 兩間公司都係做零售,特步仲要係佢老本行,一啲都唔擔心唔夠時間喎。

陳董仲話,運動產品呢家嘢,佢真係做咗好耐,好多嘢都駕輕就熟,所以真 係唔洗好多時間搞嘅。雖然佢冇講同特步主席丁水波識咗幾耐,但係就話同佢「一見如故」。

陳董仲唔覺意漏咗口風,話其實佢仲係幾間未上市公司 嘅董事o忝!咁即係意味陳董拍到好多個好碼頭囉?咁丁主席又點講呢?佢話請陳偉成入局,係希望佢可以幫到特步做長遠規劃,同埋提升公司管治咁話……嘩,兩 個豈止一見如故呀,直頭係相逢恨晚啦!

「上帝的銀行家」葛霖勸唔好賣身畀魔鬼

滙豐控股(005)行政總裁辦公室回歸香江後, 神州更加成為獅子行放眼未來嘅聚寶地。世紀海嘯發生後,全球軸心東移,獅子行主席葛霖當然體會良多。呢位傳聞接棒做英倫銀行行長、被英國傳媒稱為「上帝的 銀行家」嘅賓架,趁住佢嘅巨著《美好價值》(Good Value)3月份喺祖國推出簡體字版,佢罕有接受《上海證券報》訪問,暢談金融市場道德同中國崛起。

呢篇名為《新世界秩序建立於真正價值 之上》嘅特寫,寫得勁有詩意。葛霖引述書中所載,歌德筆下著名人物「浮士德」(Faust),甘願同魔鬼簽賣身契,出賣靈魂換取權力、金錢同享樂,呢啲影 子根本就充斥喺現今嘅世界,市場中人要避免跌入浮士德式風險陷阱,就要竭力重建新世界秩序。葛霖仲話,會繼續加大喺神州大地嘅投資同發展,因為「20年之 內,中國將再一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獅子開大口,其他銀行真係要唞一唞!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7

規模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嗎

http://passport.infzm.com/passport/?refer=http%3A%2F%2Fwww.infzm.com%2Fenews%2Finfzm

日本、韓國、以色列、中國台灣等並沒有選擇西方特別是美國的那種「土地大集中、資本大投入、裝備高科技、企業式管理」的模式,而是把著力點放在大力發展先進的生物科技和小型機械上,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鼓勵農民開展家庭經營式的精耕細作。

近年來,長城內外、塞北江南,農村土地流轉活動持續升溫。截至2010年底,全國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85億畝,佔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14.7%。形勢之好,成就之大,讓各級農業部門非常自豪。

農村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的「異軍突起」,使得近似「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農業生產,在窘境中突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狀態。因為國家耗費了巨大人 力、物力、財力所形成的一系列惠農強農政策,並沒有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持久「動力」,導致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議不得不嚴肅 警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局面沒有得到順利的形成。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 要加快。」

農業現代化的主流思路

針對當前「三農」工作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人們不禁要問: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央不可謂不重視,地方不可謂不努力,為什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這個「老大難」問題卻長期得不到有效突破呢?

經過反覆檢討,人們終於發現核心「病灶」很可能出在「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上。家庭承包責任制雖然能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人均僅為一畝多地,無 論怎樣精耕細作,整體經濟效益都是微乎其微。甚至有人持一種近似絕望的論調:就算允許農民將自己的承包地用來種罌粟熬鴉片,也斷然不可能發財致富!

因此,絕大多數領導幹部和專家學者都認為:如果能夠遵循「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通過土地使用權流轉的「溫柔」路徑,讓零散在農民手中的土地 「靜悄悄」地向種養大戶和「龍頭」企業集中並形成規模經營的話,生產資料細碎化、基礎設施建設與科學技術推廣難、投入成本高、產出效益低、農民增收慢等長 期困擾「三農」的許多矛盾就會迎刃而解,農業現代化的美好願景就會指日可待。

正因為這種價值取向的不斷「發酵」,農村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開始高調登台,而且經常性地在主流媒體中被譽為「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然而,當問及什麼是「農業現代化」時,不少幹部則朦朦朧朧甚至暈暈乎乎,並不能真正把握其基本的內涵特徵,表現出人云亦云的隨意性與生搬硬套的非理性。

根據我的調查,多半的黨政幹部主要是通過這樣幾句非常時髦的口號來理解農業現代化的,即「用現代工業經營理念謀劃農業,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 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還有一種說法:農業現代化就是「主體多元化,核心科學化,特徵商品化,方 向集約化,目標產業化」。為了讓大家聽懂,還有人將其翻譯成更通俗的解釋:「農業現代化就是土地大集中、資本大投入、裝備高科技、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 齊全、多樣性經營、企業式管理、產品質量好、市場競爭強、經濟效益優、生態環境美」。

按照上述方方面面的形象描繪,「農業現代化」當然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好東西」!在這樣一個充滿了科學力量與理性思維,無論是生產力還是生產關係都極其完美至善的社會環境裡,困惑了我們多少代人的中國「三農」問題必然一掃而光,從此銷聲匿跡,不再禍國殃民。

農業現代化:「西洋景」還是「中國畫」

但是,恕我直言,包括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在內,我國廣大農村中不僅個體小農戶無法達到這種農業現代化的內涵標準而只能「望洋興嘆」,就連很多自認為實力不俗且已羽翼豐滿的「龍頭」企業,也是不敢高攀而自嘆弗如的。

可以說,這個農業現代化的基本概念以及它所引申出來的客觀標準,對中國來講,且不說目前條件不具備,就算在往後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也都將是不可 能成功登頂的「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因為它是地地道道的西方「舶來品」,是從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照搬照抄來的一張美麗的「西洋景」,而不是按實事求是的原 則,由我們針對自己的具體國情所精心描繪出來的一幅「中國畫」。

眾所周知,農業的發展對耕地、土壤、淡水、勞動力、氣候等自然資源條件有著極強的依賴性。國家的區位地理與資源稟賦不同,優勢和缺點則各異,農業現代化便應具有彰顯本國特色的概念與內涵,並必然呈現出差別性、多樣化的發展模式。

真正能推行「土地大集中、資本大投入、裝備高科技、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齊全、多樣性經營、企業式管理」這種模式的地方,在當今的世界上也屬鳳毛麟角,僅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極少數幾個國家才「玩得起」。

把美國稱為「農業強國」是無可置疑的。中國人看美國農業最「過癮」和最「震撼」的東西,便是美國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和高科技支撐,但很少瞭解美國也為農業現代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例如在投入上,美國對農業領域的投資歷來比工業領域的投資大,每生產1美元農產品,約投入8美元,在聯邦政府預算中僅次於國防開支,佔第二位。在消 耗上,美國每年生產3000億公斤糧食,要消耗6000萬~7000萬噸石油、800萬噸鋼鐵,同時消耗大量的磷、鉀等肥料。在污染上,美國農業嚴重依賴 化肥和農藥,化肥和農藥的過量施用導致土壤惡化和環境污染。美國有31個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問題,衣阿華州大泉盆地從1958年至1983年的25年 間,地下水中的硝酸鹽濃度增加了3倍。美國現在每年使用的殺蟲劑和除草劑為4.5億至5億磅,其對土壤和水資源造成的污染已經無法清除。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的農業現代化是一種資本、技術和能源密集型產業,靠的是用高投入來換取高產出。這種農業模式很難避免經濟和生態的雙重困境:資本 替代土地的結果,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巨額投入和沉重的財政負擔,並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災難:資本替代勞動力的結果是,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但導致了勞動力失 業和兩極分化。有學者斷言:當發達國家在強大的價格支持下進行世界農產品傾銷的同時,發展中國家的小農便必然紛紛破產。發展中國家如果不從根本上顛倒世界 的既定秩序,要想複製美國的農業現代化模式便是痴心妄想。這種模式你既學不到,也不敢學。

其實,日本、韓國、以色列、中國台灣等地區,現代農業也相當發達,甚至可與美國農業「叫板」。這些國家與地區與中國大陸一樣,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的尖 銳矛盾,屬於耕地資源嚴重短缺的類型。他們在培育現代農業的過程中,並沒有選擇西方特別是美國的那種「土地大集中、資本大投入、裝備高科技、企業式管理」 的模式,而是把著力點放在大力發展先進的生物科技和小型機械上,並緊密圍繞農業生產在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和農村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需求,建立起一整 套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鼓勵農民開展家庭經營式的精耕細作,從而大幅提高土地產出率,以保障農民收入與城鎮居民收入始終處在相對平衡的水平上。

我2010年在台灣南投縣信義鄉調查其農業時,該鄉農會理事長告訴我,政府不支持農村土地向大戶和企業集中,即使有足夠的理由,也不能超過30畝。

不知是什麼原因,東亞地區的這一現代農業模式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我們總是喜歡把目光「釘」在美國模式上。

其實,我們的鄰居——菲律賓就曾經做了一回紮紮實實的「冤大頭」而成了「反面典型」。當年,菲國的許多「海歸派」認定,菲律賓的農業和農村要實現現 代化,必須學習美國經驗,依靠資本的力量來改造落後的小農生產。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大力鼓勵農民土地流轉,積極支持資本下鄉搞規模經營,放手讓跨國公 司和本國資本家控制菲律賓農村和農業生產。在這種形勢下,大量農民成了農業工人。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菲律賓經歷了30年左右的高速發展階段,被 「譽」為有效解決了「三農」問題的「亞洲典範」。

然而,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資本日益替代勞動,農業工人被陸續「炒魷魚」。大量失地和失業農民湧入各類城市,而城市又無法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失 業問題迅速轉化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菲律賓的人才滿世界流浪,女人作為「菲傭」更是成為國家名片。只要一到香港,就可以發現鋪天蓋地的都是菲律賓「保姆」。 菲律賓經濟社會至今仍然是不知何日為止的衰敗態勢,就是「三農」問題引爆的炸彈。

大規模生產與農民就業問題

菲律賓學習美國農業模式得到慘痛教訓,就算中國有朝一日GDP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大哥大」,政府財政富得流油,有錢實現「資本大投入」了, 也不見得就可以推行美國的現代農業模式。因為中國自古就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耕地面積為18.27億畝,人均僅有1.39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 40%。美國現有可耕地約1.52億公頃(1公頃=15畝),牧場5.6億公頃,加在一起,佔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3.18%,人均耕地0.66公頃,是世 界人均耕地(0.23公頃)的近3倍。美國不僅地多,而且人少,全國總人口只有3億。其中,農業人口更是微乎其微,大概為600萬人。「吃飯」對中國來講 是「天大的事」,在美國則為「小菜一碟」。為防止化肥、農藥等工業產品對土壤的污染,有些州還頒佈專門法令,讓大量的土地每年有計劃地進行「休耕」以涵養 地力。

美國由於地多人少,農業在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可以大量採用機械化作業,中國農村土地則很難集中。我在湖北省監利縣「駐村」時,發現網市鎮三官村 11組農民聞傳海當年按人口分了27畝地,散在9處,共19塊,最大的2畝,最小的3分。由於耕地不能連片,品種改良、技術推廣、防蟲治病、機械操作、農 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等各項工作步履維艱,規模生產與規模經營根本就無法形成「氣候」。

且不論中國農鄉山村複雜的地形地貌,很難全面推廣美式機械化、規模化、市場化的大農業搞法;就算客觀條件允許中國推行美式農業現代化,用企業化大生 產淘汰家庭式小生產,廣大農村山鄉的數以億計農村勞動力怎麼辦?怎樣妥善解決他們的失業問題?目前,我國農業剩餘勞動力高達1.7億,每年還將新增勞動力 六百多萬,進一步機械化勢必會導致更多農民失業。

我當年在農村當農民之時,家家戶戶都養豬。養豬成為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路徑,牆頭上到處貼的標語也說「要致富,多養豬」。現在的絕大多數農民家庭已 經不養豬了,因為政府以強大的財力支持社會資本興辦規模化的養豬企業,每個萬頭養豬場,均可獲得100萬元的財政補助。在規模化大生產的沉重打擊下,本來 就孤獨無助的弱勢農民便只有接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一殘酷現實了。

北京大學潘維教授是我的老朋友,他多年前就曾講過:讓「資本下鄉」集中土地,並號稱這是代表農民的願望和農業的方向;但這只是菲律賓道路,是印度道路,是拉美道路,是資本至上的「主義」。

千萬不要忘記,在中國,家庭承包經營的小生產方式目前仍然還是最重要的就業領域。據農業部統計,以植棉為主業的農村勞動力大約為5292萬人,以種 糧為主業的農村勞動力大約為14726萬人。算大數,佔到全國農村勞動力的一多半。這樣龐大的農民隊伍,主要通過在碎片化的一塊塊承包責任土地上的精耕細 作,來獲取很高的單位產出率,從而維繫全家人基本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

可以說,我國的農業,不僅耕地產出效率比美國要高得多,而且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都是美國人望塵莫及的。所以,中國的小農生產方式雖然給 人一種原始、落後、碎片化、低效率的感覺,但實際上非常有效地解決了巨大的就業壓力,支持了工業化、城市化建設進程,保障了13億人口的農產品供給,維護 了國家的安全與社會的穩定。

但是,很多人對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農業形勢視而不見,熱衷於推銷以美國經驗為主要內涵的「農業現代化」模式,導致有的職能部門被「迷魂湯」灌頂,照 葫蘆畫瓢甚至是削足適履地規定出我國農業現代化「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因此,也才有了這樣一個邏輯結論:農村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將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的必由之路與唯一選擇。

在這個邏輯結論的廣泛影響下,一場以土地流轉為過程的運動式的規模經營行動在全國範圍內被強力推進,而國家規定的農民自願、有償和依法的主體性三原則和「適度規模經營」要求則輕而易舉地被遮蔽起來了。

我不知道當前正在一些地方試點的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是不是為日後規模經營的發展「鳴鑼開道」?倘若果真如此,這「玩笑」就可能開大了。

規模經濟一定提高效率嗎

從理論上講,當土地經營面積達到一定規模後,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有可能會迅速提升,因為規模經營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但實踐反覆證明, 一般情況下的規模經營並不見得就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因為農業與工業是兩個內在規律完全不同的產業領域,工業品的加工生產在工廠裡無分日夜晴 雨,也不管春夏秋冬,只要按一定標準便可以程式化反覆操作。農業領域十分特殊,生產過程中的地域性、季節性非常強,極容易遭受地形、地貌、環境、氣候、乾 旱、水澇等自然條件的嚴重制約,很難形成大規模、高標準、統一化的生產態勢,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因地因時制宜地去精細化耕作和節點式管理。這就是農業生產 的客觀規律,違背了這一點,縱使形成了規模經營的局面,往往也是粗放經營、廣種薄收,不一定就比農民家庭式小生產的效益更好。

中農辦主任陳錫文同志也認為:「不是家庭選擇了農業,而是農業選擇了家庭,世界各國概莫能外。」他覺得,「只講土地流轉,不講穩定承包關係和以家庭 經營為基礎是不對的。必須考慮怎樣才能使農民離開土地後生活水平不下降,長遠生計有保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能迫使農民離開土地。必須立足人多地少的國情 來搞現代化。不能搞大資本下鄉,兼併農戶的土地經營權。」同時,陳錫文表示,穩定農戶的經營主體地位不是維持傳統的小農經濟,而是要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 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把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經濟的事情辦好。他進一步說,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 度意味著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不顧中國具體國情,忽視農業領域的本質特徵,特別是輕率地把數以億計的農村人口的身家性命置之於城鄉社會「二元」結構下尚屬很不完善的城鎮化,想當 然地用現代工業經營理念謀劃農業,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這是用虛無縹 渺的夢幻概念來構築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道路,說輕點是「食洋不化」的愚蠢,說重點是「禍國殃民」的罪行。

作者為湖北省社科院院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77

讀書劄記141127政治起源(五) 現代化理論 與 政治衰敗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11/27/%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41127%e6%94%bf%e6%b2%bb%e8%b5%b7%e6%ba%90%e4%ba%94-%e7%8f%be%e4%bb%a3%e5%8c%96%e7%90%86%e8%ab%96-%e8%88%87-%e6%94%bf%e6%b2%bb%e8%a1%b0%e6%95%97/

“只了解一個國家,即是不了解「國家」。” 福山
讀書劄記141127
政治起源(五) 現代化理論 與 政治衰敗
掌門執筆

〈古典現代化理論〉
韋伯愛徒社會學宗師 帕森思Talcott Parsons在哈佛創建 “比較政治學系”, 雄圖偉略, 有意將經濟, 社會, 政治和人類學共冶一爐, 對全球性 “現代化現象”提出理論解釋. 該派的學風具有規範性價值觀念, 即認為 ‘(西式的)現代化是好的’, 如能爬梳出先進國的經驗, 以利於後來者的實踐, 則善莫大焉. 然而, 壯誌豈易伸…..

早期的現代化理論家(包括帕森思及之前的大家, 如馬克思, 塗爾幹, 韋伯諸子.) 都相信a現代化是一個整體現象,***** 即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諸層面緊密結合, 同步變動. 有如中國武術所言 ‘一動則通體皆動’.
b其步伐是不可逆轉的,**** 即現代化進程一經啟動, 便會生出正反饋效應, 各層面相互滲透加強, 形成良性循環, 直奔終點.
對自由主義信徒來說, 那終點在政治則為民主制度; 在經濟則為資本主義市場; 在社會文化則為自由主義理念. (在美國佬, 當然就是美式社會和 ‘美國夢’了.) 然而, 世事豈會如人意(廣東話: 邊有咁理想)…..

現實無情, 戰後立國的諸多憲制上採行民主制度的亞非拉國家, 其現代化進展卻是腳步蹣跚, 進三退二. 該等國家絕大多數政治腐敗, 貪汙盛行; 更甚者軍事獨裁,法制斲喪, 內戰頻仍,沈屙不起. 這就違背了上述的古典理論, 有需要重新作出解釋了.

〈亨廷頓現代化理論〉
帕森思在哈佛的後繼者是 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 卻是他摧毀了古典理論而重鑄新說.
亨氏名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雖然炙手可熱, 卻非其學藝之菁華; 《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1968)才是最重頭著作. 亨氏在書中總結出他的理論框架: 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 其政治、經濟和社會三方面並非一個同步的整體, 而是各有內部邏輯而又互相關聯.*** 當經濟和社會的現代化步伐超越政治發展的時候, 新興的社會群體便會動員起來, 爭取自身的利益, 從而導致政治衰敗,***** 前功廢棄!

危險的例子:最落後的國家,如非洲諸國, 最先現代化的必然是軍事部門.*** 軍隊領袖們無論是出於私心抑或奮發公義, 都有起而奪權的傾向. 這就是軍事政變頻繁的原因, 而其直接後果當然就是制度荒廢了.
南美的慣例:出於承襲, 傳統的寡頭勢力壟斷了地方經濟資源, 在現代化過程中成為大財閥. 他們結成網絡,操縱政治,*** 遵照法制形式剝削草根階層, 做成極端的貧富懸殊和政治衰敗.

究其成因,現代世界的政治體制由於西方殖民而一體化, 實質上全盤西化.*** 一方面,列強在殖民地施行統治, 多採用本國的行政制度. 另一方面,落後國家要擺脫殖民, 也只有師法先進國制度一途. 二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 建成的所謂 ‘現代化國家’, 除少數伊斯蘭國外, 幾乎清一色採用西式憲政制度. 但是她們的經濟和社會面向完全沒法和新的政治制度相調適,*** (最戲劇化者莫過於前篇提及的巴布亞新畿內亞例子了.) 新瓶舊酒,又怎會成功呢?

亨廷頓因而認為「民主制度」對該等國家而言並非好事.*** 她們決定性地嵌進了全球化商品交易市場, 根據 ‘相對優勢理論’ 成為資源和勞力供應國, 沒有可能固守舊日的經濟形態. 她們也沒有時間在社會內部複製先進國數百年的政治實踐經驗, 以使國家適應民主制度. 如此, 強行民主乃是邯鄲學步, 畫虎類犬.

亨氏認為對該等國家而言政治秩序優先於民主, 進而主張「威權式過渡authoritarian transition」策略, 即先建立威權國家, 實現經濟現代化, 待得中產階層厚實活躍, 然後翻過頭來開放民主競爭.**** 很多國家, 如南韓、臺灣和印尼都奉行這種策略, 其中以南韓成就最為突出. (編按:中國總工程師泉下有知, 想必引為知己.)

福山教授曰:“只了解一個國家,即是不了解「國家」。” 一語道出 “比較政治學”的精神與自負! 福山Francis Fukuyama是亨氏的高足, 欲竟先師未完之功業,著作本書, 在其下卷深入探討現代國家的
〈政治衰敗〉現象. 上卷最後一章則是其點題.
根據亨廷頓理論, Def. 「政治衰敗political decay」意指社會的制度化愈來愈弱.***
舉例: 西羅馬滅亡後的 “黑暗時代” ; 西晉‘永嘉之亂’後的 “五胡十六國” .
政治衰敗一般有兩種形式: A制度僵化; 和B制度倒退. 歷史上A形式出現較多較明顯; B形式較隱晦, 但時刻存在. ***

制度的建立最初是為了回應特殊環境的挑戰. 挑戰可以是自然環境的,如天災或氣候改變; 也可以是人文環境的, 如外族入侵或內部叛亂. (編按:這出自 湯因比的 “挑戰–回應學說”.)
制度一旦形成, 便傾向於保守延續, 那是人類擅長將價值觀註入社會實踐, 使之定型的緣故.****
舉例: 西周發明儒家思想以利施行封建主義.

Def. 每當環境發生重大變異, 即出現新挑戰的時候, 原有制度無法適應, 就是A制度僵化.***
舉例: 西羅馬和西晉不能應付蠻族入侵,於是制度崩潰. 在西歐更達到無法修復的地步.

每當挑戰壓力減緩的時候, 新建立的制度便會受到舊有價值觀的拖拽而鬆脫或變質, 那就是B制度倒退.**** 歷史上幾乎所有制度都持續受到親族主義復辟的威脅或蠶蝕, 皆因人類將利益 ‘傳諸子孫’ 的根性實在太過份了.
舉例: 秦漢建立的國家制度在魏晉受到門閥主義復辟影響而衰敗; 馬穆路克制度因為身份世襲化而毀壞.

在於現代, 則….. 且看福山下卷書.

以上sense出自《政治秩序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From Prehuman Times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2011) 福山Francis Fukuyam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45

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63

央視網消息,12月22-23日,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4年工作,研究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調整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現代化,部署2015年重點工作。

會議代表列席了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聆聽了李克強總理重要講話和汪洋副總理總結講話,討論交流了學習感受,大家感到深受鼓舞、深受教育,也深感責任重大,進一步增強了做好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信心和決心。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講話時指出,中央的決策部署和中央領導同誌的重要講話,站位高、用意深、指向明,全國農業系統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落實,全面完成中央提出的工作任務,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

會議指出, 2014年,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奮發有為,紮實工作,農業農村經濟在高起點上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增效。糧食生產實現創紀錄的“十一連增”,農民增收實現“十一連快”,農業各業穩定發展,農村改革紮實推進。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好,為新常態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撐,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會議重點研究了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問題。會議指出,當前,農業部門適應新常態、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大力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科技為引領,以法治為保障,全力推進農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轉方式,重點是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真正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上來,由依靠資源和物質投入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調結構,重點是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資源稟賦特點,科學確定主要農產品自給水平、生產優先序和區域布局,在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不斷優化種養結構、產品結構、區域結構。要更加註重提高糧食產能,挖掘糧食生產新潛力;更加註重農產品質量安全,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更加註重技術創新和經營方式創新,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更加註重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更加註重適應市場需求和資源條件,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更加註重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農業競爭力。要註意把握節奏和方法,堅持尊重農民、尊重市場、尊重實際、優先保糧的基本原則,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政策的針對性、實效性。

會議指出,明年要在抓好經常性工作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的工作主線,高點強攻迎挑戰,搶抓機遇開新局,深化農村改革,推進科技創新,加強法治保障,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千方百計使糧食產量穩定在11000億斤以上、農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持續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業資源利用率,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撐。突出抓好抓實如下重點工作: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夯實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基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護農民財產權益;深化農業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提高農業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進農村改革試驗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探索農村改革路徑、引領農業現代化;抓好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科學推進種植結構調整,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牛羊肉生產,構建糧飼兼顧、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新型種養結構;推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幫助農民減損增收;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快農業信息化步伐;推進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快現代種業發展,提升種業創新能力;推動農墾改革發展,增添農墾發展活力;強化農機作業薄弱環節與後續服務,推進農業機械化持續發展;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融合發展,打造高素質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努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打好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攻堅戰;完善生豬屠宰監管體制,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持續開展“絕戶網”清理整治行動,加強漁業資源與環境保護;加強農業“走出去”指導支持,拓展我國農業發展空間。

韓長賦要求,農業系統幹部必須創新思路、創新機制、創新方法、創新制度,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要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思路。要破除思維定勢,突破工作慣性,樹立大格局、開闊大思路、拓寬大視野,從全局角度看農業,面向未來看農業,跳出農業看農業,推進“三農”工作思路創新、政策創設與方法創造。二要突出重點,狠抓工作落實。以釘釘子的精神,看準的事,就要攢勁用力,鍥而不舍,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扣著一環抓,確保抓出成效。三要求真務實,加強調查研究。農業系統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基層,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四要廉政勤政,不懈改進作風。繼續深入開展“為農民服務”活動,堅持不懈糾正“四風”、馳而不息正風肅紀,深入推進政風行風建設,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落實,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主持會議。副部長張桃林宣讀了農業部對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揚決定。20個單位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農業部領導同誌及機關司局和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誌,中央部委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主要負責同誌等參加了會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726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農業現代化首次成為首要議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30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今日公布,首要議題為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建設雖然已提出多年,但今年首次成為一號文件的首要議題。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這是2015年第1號文件。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稱,一號文件強調,要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

糧食安全問題首當其沖

今年一號文件五方面被分為32個小點,首當其沖仍是糧食安全,文件針對增強糧食生產能力提出了許多細化要求,包括永久農田劃定、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以及投融資等等。同時也提出,科學確定主要農產品自給水平,合理安排農業產業發展優先順序。

控源頭 加強基層農產品安全監管

對於消費者關心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一號文件提出,加強縣鄉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大力推 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臺。強化地方政府法定職責,嚴懲各類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

環境問題跟農業生產息息相關

一號文件提出,加強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建立健全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國家水資 源督查制度。擴大重金屬汙染耕地修複、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退耕還濕試點範圍,推進重要水源地生態清潔小流域等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

農民“收入如何保增長”

一號文件做出明確要求,包括優先保證農業農村投入、提高農業補貼政策效能、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等。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農 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等,一號文件也有大篇幅涉及。供銷合作社和農墾改革發展是近年來首次被寫入一號文件。

 

持續更新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78

俄羅斯軍費提三成 經濟逆境難擋軍事現代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2769.html

俄羅斯軍費提三成 經濟逆境難擋軍事現代化

一財網 閻彥 2015-02-05 13:49:00

盡管普京說俄羅斯不會被西方拖入耗費高昂的軍備競賽,但克里姆林宮逆勢增加國防開支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說:“無論如何,不允許任何人對俄羅斯保有軍事上的優勢,這是總統定下的任務。”

成百上千的坦克、飛機和導彈走下生產線,機翼上印著紅五星的戰機在北約的天空中咆哮,數以萬計的部隊正磨刀霍霍,展現出全面戰爭的準備姿態。俄羅斯軍事力量大秀肌肉,似乎表明到目前為止,經濟困境並未對克里姆林宮雄心勃勃的軍事現代化計劃造成顯著影響。

經濟寒冬中,俄羅斯軍事現代化的腳步仍在加快

“不允許任何人對俄保有軍事優勢”

實際上,今年俄羅斯大多數的經濟部門都面臨著10%的預算削減,而軍費預算卻整整提高了33%,達到大約3.3萬億盧布。這一切都反映出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加碼下註,準備與西方就烏克蘭問題攤牌——盡管俄羅斯能否在油價下跌和西方制裁的壓力下支撐其軍事現代化,尚不清楚。

根據2014年12月普京總統提出的新俄羅斯軍事戰略,北約是俄羅斯的頭號威脅,並對北約向俄羅斯利益範圍的擴張給出了回應。在烏克蘭危機中,莫斯科首次展示了專家所謂的“混合”戰爭——一種將軍事力量與官方否認、圓滑宣傳和政治經濟壓力結合在一起的手段。

不只是在克里米亞,俄羅斯全國的100萬精銳力量都在顯示其存在。俄羅斯也在回複蘇聯時期的空軍基地,並在北極地區開設新的軍事基地。就在去年秋天,俄羅斯將先進的防空導彈部署在俄羅斯西波羅的海飛地“加里寧格勒”,並計劃將戰略轟炸機的常規巡邏範圍擴展至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

盡管普京堅稱俄羅斯不會被西方拖入耗費高昂的軍備競賽,但大範圍的軍備升級是否會無限制地影響經濟仍然是一種挑戰。不過,克里姆林宮仍然堅持,國防開支是不可動搖的。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在上周的一次高級會議中表示:“無論如何,不允許任何人對俄羅斯保有軍事上的優勢,這是總統定下的任務。”

重建接近蘇聯時期的軍事實力

過去,俄羅斯的軍隊充斥著在不受歡迎的征兵制下招募的士兵,現在,這一部隊正變得更加專業和機動。相對較高的薪水吸引著合同兵數量的增加,總數從2014年的29.5萬人增加到了今年的35萬人。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在今年年底之前,所有的戰術部隊——陸海空三軍的核心單位——將完全由專業士兵組成。

俄羅斯特種部隊“斯佩茨納茲”士兵

與蘇聯解體後的一段時期內戰機在地面廢棄、軍艦在碼頭生銹的情景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俄羅斯軍隊加強了訓練的範圍和頻率。數以萬計的地面部隊有能力在烏克蘭邊境附近進行大規模的演習,軍艦得以航行常規任務,戰機可以在歐洲邊境執行常規巡邏,以偵測北約的防禦。北約方面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他們超過400次偵測到了俄羅斯空軍的行蹤,甚至對民用航空形成了威脅。

在克里米亞危機之前,俄羅斯就已經租賃了一個主要的海軍基地。現在,該基地部署著大量戰機,其中一些具有遠程核轟炸能力,另有防空導彈、現代化的無人駕駛飛機和其他武器。俄羅斯還計劃在該地部署更多的部隊。

俄羅斯軍隊的另一個核心優先級是北極,隨著北極冰層的加速融化,各國對未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儲備的爭奪正在加劇。在長達20年的置之不理後,軍隊恢複了長期廢棄的蘇聯時期的空軍基地,和該地區的其他基地。俄羅斯為此專門成立了北極指揮部來管理該地區的軍隊。

武器裝備現代化

俄羅斯的武器現代化計劃在2011~2020年間花費20萬億盧布。這一計劃已經在過去的一年中產生了許多可見的成果,軍隊得到了大量新的飛機、導彈和裝備:

2014年,俄羅斯武裝力量獲得了創紀錄的38座具有核能力的洲際彈道導彈。2015年他們還將得到另外50座,從而允許俄軍實現其完全替代蘇制核導彈的雄心——蘇制導彈均已接近其生命周期的盡頭。官員們表示,新的洲際彈道導彈有能力穿透未來的任何導彈防禦系統。

同時,作為一項重大突破,俄羅斯海軍終於實現了一系列成功的布拉瓦導彈試射——一種新型潛基洲際彈道導彈。俄海軍已經擁有了2艘裝備布拉瓦導彈的潛艇,2016年還將配置另1艘。隨後還有5艘在計劃中。

地面部隊也得到了一大批伊斯坎德爾導彈——有能力以高精度打擊500公里以外的地方目標。俄羅斯官員稱,這種導彈可以裝備核彈頭或常規彈頭,用於針對北約的美制導彈防禦系統。為了顯示力量,2014年12月伊斯坎德爾被部署在與北約成員國波蘭和立陶宛接壤的飛地加里寧格勒。

2014年,俄羅斯空軍獲得了超過250架新型飛機和直升機,2015年還將補充超過200架。他們包括新的模型——如裝備著精細電子設備和高精度導彈的蘇-34轟炸機、蘇-35戰鬥機和米-28武裝直升機。

俄羅斯陸軍2015年還將得到一種新型坦克,將被用作其他武裝車輛的基礎。該模型坦克被稱為“阿瑪塔”,將在2015年5月的紅場閱兵式上公開展示。這種擁有遙控火炮,並可為乘員提供高度保護的坦克超越了西方的所有同行。

俄羅斯未來坦克“阿瑪塔”模型圖

編輯:馬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80

高虎城:推進內貿流通現代化 下半年要培育商務發展新動力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7月29至30日,中共商務部黨組在京召開2016年年中黨組擴大會。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高虎城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高虎城強調,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商務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著力推進商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內貿流通現代化,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穩步推進商務發展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商務運行平穩向好。下半年,要培育商務發 展新動力,打造商務發展新優勢,努力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實現“十三 五”良好開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31

【方舟評論】合力推進治理現代化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732

2015年6月14日,某創業聯盟成立現場舉行創業項目入住揭牌儀式。(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圖)

 

2016年8月21日,民政部對《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的公開征求意見將截止。上一個條例頒行於1998年,伴隨著社會經濟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近20年來,民間社團在不斷地自發成長。然而,一些人卻囿於原條例的高門檻,轉為工商登記,或幹脆不登記,大量社會團體運作於法律框架之外,顯非長久之計。

修訂草案總則第一條將“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修改為“促進社會團體健康有序發展”,措辭微妙變化,將落腳點放在了社團本身的價值與運轉上。

放低姿態,更接地氣,背後的洞見,是默認國民通過自願的聯合,主動創造並躋身於某種“公共空間”,必能減少原子化個體之間各種行為的交易費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已經內蘊於自願的行為之中。這種“文明”,不是強加的外賦標準,而是以個體的主觀效用為基礎。這就是自發秩序的精義。

開放行業協會商會、科技類、公益慈善類、社區服務類四種社團的直接登記,使其不必再到處找“業務主管單位”,這是實質進展。

2008年汶川地震,華夏大地上大量社會團體以誌願者之名第一時間參與救災,初步展示了社會自治的強大力量。但那種社會自治,畢竟處於極其初步的階段。個人與社團、社團與社團、社團與政府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與運轉機制。這種機制,只有得到足夠的磨練,只有在法治的陽光下公開運轉,練軍於日常,才能更好地迎戰於緊急。

越多的社會團體被順利接納進法治框架,越能顯示這個框架的包容力與彈性。1990年代,純經濟型的公司管理,也經歷過一個從有主管單位的雙重管理體系到自由登記的過程。那時,有人害怕“別有用心的黑社會做公司怎麽辦”,後來發現,有法律管著,沒什麽好擔心。反倒是預先判斷辦公司者是否“黑社會”,不但成本大到近乎不可能,還會挫傷社會的經濟發展潛力。

從1998年的雙重管理,到現在四大類的社團組織不再需要主管單位,可以看到,從計劃經濟走過來的政府越來越自信了,對“體制外”的力量,正在經歷一個逐步放權的過程。法無禁止即許可,這不僅僅是政府對國民與社會的必要信任,也是現代治理的基本原則,從區別對待的身份管理,轉變為一視同仁的行為管理,能使一個國家的社會發展更具自發的活力。

當然,如果有社團組織做出與自身身份和正當職能不相符的事情,甚至違法犯罪,那自有法律管著呢,但這不能遮蔽社團組織總體上的社會正面價值,就像總有少量公司涉嫌違法犯罪,不能遮蔽公司組織在市場經濟中的核心地位一樣。在這一點上,非營利組織與營利組織並無本質不同。

總之,修訂草案目前已經列明四類社團組織可以直接登記,讓它們在良法的框架內運轉,接受來自法律、來自全社會的監督,使其自然演化,與政府合力推動公共治理現代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30

農業現代化加速農機市場向大型化、高端化發展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基礎。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下稱《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同時,《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要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機械是重要的物質基礎。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依靠高端農機來實現規模經濟非常關鍵。

愛科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柯嘉瑞認為,在中國,農業的發展和農機的發展市場潛力無限。“目前,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可耕土地占比卻不到7%,中國現在糧食的自給率只有85%,這離政府提出的95%的目標來說,有很大的缺口,同時在飼養牛豬雞等需要的飼料方面,中國也大幅度地依賴進口。”

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農民人均收入的增長以及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近年來我國農機行業發展態勢良好。

根據農業部數據,2013 年我國農機總動力為10.40 億千瓦,同比增長1.3%。2014 年我國農機總動力持續增長,達到10.76 億千瓦,同比增長3.57%。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 年、2013 年全國農業機械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分別為3,382.40 億元、3,800.00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07%、12.35%。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農機市場需求結構正在加速調整升級,農機行業將全面步入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新階段。在農機市場需求方面,大型、高端產品將成為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間的突出特征。

《中國制造2025》也把農機裝備納入“智能制造”支持範圍的十大重點領域,提出要提高農機裝備信息收集、智能決策和精準作業能力,推進形成面向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

以拖拉機為例,在高效智能方面,其發展技術將呈現幾大特點。

一是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平臺。目前約翰迪爾、賽邁道依茨法爾、凱斯紐荷蘭等外資品牌均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平臺,國內企業如中國一拖、雷沃重工等大型企業也基本構建成功。

二是SDF方面,低於250馬力的拖拉機逐漸向動力換擋和傳動(電控)無極變化。

三是250-400馬力實現無級變速(全電控全液壓)。四是采用GPS定位導航系統。

面對中國這一關鍵但地域廣闊的市場,愛科通過麥賽福格森、維美德、大豐王和谷瑞四大品牌,有效針對目前市場上高端農機產品和薄弱環節產品供給不足的矛盾。

去年9月,愛科集團與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巴巴(中國)軟件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愛科獲得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平臺為其旗下產品在線銷售提供的支持和服務;雙方還將在雲計算、農業設備、設施監控大數據、農村金融等領域展開合作。

愛科全球副總裁兼中國董事總經理楊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自動導航方面,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有一定規模。而在信息共享大數據方面,雖然目前在中國還沒開戰,但信息共享的實現將在農業領域有將非常重要的影響,比如車輛之間、車輛與地面之間的互相通信。隨著廠商的推廣,可能在今後的兩三年里這在市場上應該有一定的影響力。愛科正積極致力於此,希望成為該領域的市場先行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2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