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1000大企業市值排行656名卓永財親自出馬每一場大型展覽 拚獲利暴增五倍

2011-5-9  TWM




上銀靠利基產品挑戰德、日機械大廠深耕精密機械多年的上銀,去年稅後純益暴增五倍,首次進入一千大企業排行榜就登上第六五六名。董事長卓永財帶領上銀打進由德日大廠寡占的領域,成長強勁,堪稱台灣企業的代表。

在台灣,有一種最「大牌」的工業產品,它的尺寸不大,但下訂單的新客戶,都必須等十八個月;若是今年五月下訂,明年十一月才能領貨;這就是上銀科技生產的滾珠螺杆。

日本大地震之後,機械業必需的滾珠螺杆和線性滑軌出現供給疑慮,這兩種零件,剛好都是上銀的主力產品。為了確保生產,世界各地業者爭相把訂單投向上銀,成為今年上銀業績成長的一大契機。

「現在我是傳動工具產品最完整的業者,我最有實力,你(新客戶)要下訂單,請等十八個月。」坐在擺滿自家產品的會議桌前,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將雙手撐在桌面,豪氣地說,「不用靠購並,未來讓上銀年營收達到一千億元的產品線,我已經準備好了。」

搶手暴紅

日本震後訂單排隊得等十八個月二○一○年,上銀的合併營收約為九十五億元,離一千億元還有不小距離。然而,上銀不僅去年營收成長達一一七%,稅後純益更是暴增五倍!

這股可觀的爆發力讓上銀股價由去年初的三十九元,一路沖上最高價二八七元,漲幅達七三五%;上市二年多,上銀的市值整整成長十一倍,卓永財口中的「實力」,在數據里顯露無遺。

「我從沒見過像他那麼上進的人!」比卓永財小二屆的校友、前新竹縣長林光華回憶,「每天我們擠在上學的客運里,總是看他端著一本書讀;午餐菜色很簡單,只有菜脯,但在這種環境下,從沒聽他喊過一句苦!」靠著勤學,卓永財在夜大一年級就通過乙等特考,錄取交通銀行職務。

今年七十歲的卓永財,前半生一直在銀行工作,四十二歲那年卻峰回路轉,創辦了上銀科技。

臨危授命

整頓三星五金開啓創業靈感卓永財在銀行工作期間表現傑出,他原以為自己會長久在金融業發展,但一九八三年,卓永財在出差前夕臨時接到另一個任務,銀行委派他整頓財務告急的三星五金;這個任命,徹底改變卓永財的下半生。

「當時我不懂技術,派到三星五金那一整年,我都在(生產線)現場辦公!」卓永財回憶,他為了整頓公司,每天拿著一張板凳,坐在生產線旁觀察流程、記錄問 題,忙到凌晨二點才返家。當時的三星五金陷在退票風波和員工罷工里,卓永財一肩扛起內外交迫的處境,不斷地改善作業效率,短短四個月內,就讓三星五金變成 損益兩平。

臨危授命的寶貴經驗,令卓永財見識到金屬加工產業的商機;他也發現,只要掌握高度利基性的制程和技術,小企業也有機會與機械大廠一拚高下。於是,卓永財在一九八九年創立上銀科技,進入精密機械市場。

吸引卓永財中年轉行的滾珠螺杆與線性滑軌,到底有多重要?和卓永財相識逾二十年的宇智顧問公司執行長徐小波,這麼形容著:「任何機具、武器要運作,都需要 滾珠螺杆。」徐小波說,「電影『英烈的歲月』(The Memphis Belle)劇情里,美軍B-17轟炸機鎖定的目標,就是德國的滾珠螺杆廠,這東西太重要了。」徐小波分析,台灣的資訊科技產業雖然產值龐大,但是再新穎 的產品總會被一波又一波的趨勢浪頭給淹沒,最後淪為「一代拳王」,無法長久維持競爭力。「但也有幾個產業是長青的、幾乎永久有續航力,精密機械就是一 個。」徐小波拿出自己搜集的機械業剪報資料夾,封面赫然貼著「上銀科技」四個字,他對記者解釋:「台灣機械業是我研究項目之一,我就以上銀科技作代表。」 上銀的重要性,由此可以想見。

然而,看出商機,還不足以讓上銀在市場生存。德、日大廠長期稱霸的精密機械領域,美國廠商實力也頗為突出,半路出家的卓永財面對強敵環伺的生態,為了讓技 術水準與領先大廠並列,他堅持上銀的研發費用占營收比率長期在四%至五%間,這在台灣業界是少見的高比率。不過卓永財強調,未來還會更高。「像我們這樣的 先行者很辛苦,客戶半信半疑,要用不用,這就是MIT︵Made In Taiwan)的難處。」上銀自創的「Hiwin」品牌,一開始就選擇站上國際,但和強力競爭者爭食,有多難?從上銀與傳動機械大廠牧新光 (MAKISHINKO)交手的經驗,可以窺見一二。卓永財回憶,為爭取牧新光訂單,他每年至少跑一趟日本,抵達當地,牧新光社長並不直接拒絕卓永財,而 是請他吃涮涮鍋,但吃完一頓飯,生意總沒了下文。

直到第七年,卓永財忍不住開口說:「我已經吃第七次涮涮鍋,你就試用一下嘛!」牧新光的社長勉為其難答應,向卓永財拿了兩支螺杆試用。

「第八年他又請我,我大歎一口氣說:『經過一年,你也真是的!』」對方總算加大了採購。」卓永財緊接著說:「買多少?四支。」好在,卓永財接著露出了微 笑:「現在他們九成螺杆都用我們的產品,一年好幾千支。」上銀逼近百億元的業績,便是卓永財帶著業務團隊,如此一支支地「磨」出來。

卓永財對上銀經營管理事必躬親,程度超乎想像。「所有主要市場我一定親自到,哪里都一樣!」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是各種機具展覽、論壇,卓永財都是從 頭坐鎮到尾;他相信眼見為憑,展覽現場的交易氛圍,往往是最準確的市況指標。卓永財說:「我要聽顧客怎麼看我,對手怎麼變化,市場聲音在哪里,請下屬寫報 告都是次級資料了。」

事必躬親

整合生管與財務並致力國際化卓永財笑稱,上銀能快速趕上日本對手,秘訣就是他親自出馬。他到日本參展,還會在自家攤位協助發傳單。「我告訴同事絕不可以叫 我社長,因為日本人的社長從來不幹這種事!」說到這里,卓永財忍不住得意地呵呵笑說:「我對自己在生產管理和財務管理的整合上,還滿自負的!」可見勤于鍛 煉的管理技巧,結合本身的財務學識,確實是卓永財管理上銀最有效的武器。

現階段,卓永財除了帶領上銀全力拚事業,也花許多精力「拚學業」。他持續舉辦碩士論文獎,也不斷促成機械業者和學術界交流,目前光是和上銀有正式合作關係的大學,就多達二十所。

卓永財說,自己每周工作六天,總是得忙到深夜才能休息。走出辦公室的時候,卓永財在一幅書法前停下腳步,逐句讀起來:「這是毛澤東寫的『沁園春』──惜秦 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經過二十年的沉潛,卓永財全力投入的事業終於初見成果,他對上銀科技的信心,也像這闕詞 一般「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上銀科技

創立:1989年

董事長:卓永財

主要業務:

滾珠螺杆及線性滑軌

關鍵財報數據

營收年成長率:

117%

稅後純益年成長率:

505%

股東權益報酬率:

31%

撰文·鄭淳予、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1

全球每一百支網球拍 就有八十五支採用 耀億工業 一根線編織出十億營收

2011-5-23  TWM




耀億工業最初由代工鞋帶起家,偶然機會跨入球拍線領域後,成為國際品牌的重要夥伴。現在公司正式跨足女性內衣與車用內裝市場,進一步擴大原有的線材纖維技術,形成公司的競爭利基。

撰文‧周岐原

五月十六日,網球男單第二種子喬科維奇在羅馬名人賽打敗球王納達爾,為兩人本季的對決再添一筆輝煌戰績。有趣的是,這兩位宿敵手中的球拍線竟來自同一家台商;而且全球每一百支網球拍中,就有八十五支都採用這家台商的線材,這家台商叫做耀億工業。

來自彰化和美的耀億,是專攻人造纖維編a織的老牌企業,創業至今將近四十年,靠著不斷創新紡線技術,將原本單調的線材「變」出一系列產品:從釣魚線、球拍線到割草線一應俱全,如今公司已成為國際重要的線材業者。

很搶手 國際大廠爭相合作核心產品只是一根線,耀億的產業地位有多重要?來自美國的知名運動品牌Wilson、芬蘭漁具大廠RAPALA VMC,及近年快速崛起的法國球拍品牌Babolat,這些橫跨歐美的大品牌,都是耀億的客戶。隸屬豐田(TOYOTA)集團旗下的豐田通商看上這股潛 力,就在去年底參與耀億的私募案,以每股五十五元取得三%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任何產業,當國際大廠尋找代工夥伴,事先區隔合作對象、避免經營機密外流,早已形成默契;但在耀億的展示區內,卻能見到多家球拍及漁具 品牌的產品同時陳列,無形中打破了「不向對手協力廠下單」的市場通則。這說明耀億在線材產業的高競爭力,足以讓國際大廠改變原則、主動找上耀億談合作。

此外,全公司僅有三百名員工的耀億,光是研發部門就聘請了二十多人,占整體員工人數比率接近一成之多,對研發實力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總經理王贊景指出,由於釣魚線或網球拍線等線材產品,普遍朝高強度、特殊機能化發展,耀億作為專業的設計代工(ODM)廠,自然需要大量的研發人才,才能同時服務多組國際客戶,穩固訂單。

利潤高 跨入球拍線事業

憑著自行研發的線材製程,耀億成為國際品牌無法拒絕的合作夥伴;然而,將時間回溯四十年,民國六十年代,耀億切入線材市場的開端,卻簡陋得令人難以聯想。

「這(球拍線)是什麼樹脂做的?根本不知道,只能用聞的(猜測)。要怎麼做出來?更不知道,只好硬著頭皮試試看。」耀億董事長王昭仁拿起一支網球拍,回想著嘗試量產球拍線時的困惑。

四十多年前,王昭仁原本只是和美一家瓦斯行的老闆,為了增加收入,和家人抽空為鎮上的紡織業者代工、生產鞋帶。一次偶然機會中,撚紗業者拿著一根羽毛球拍線詢問王昭仁:「這種線,你會做嗎?」王昭仁拿起這根俗稱「牛筋線」的纖維仔細端詳,從此打開他對線材的興趣。

由於國內運動用品市場逐漸興起,當年從事羽毛球拍周邊產品製造的業者,普遍享有相當不錯的生產利潤。這讓王昭仁毅然決定出資五萬元,帶著二位兄弟投入線材事業。

王昭仁回憶,當時羽毛球拍由木框製成,品質要求並不精密,「只要外形相似就可以」,但產品暢銷程度是「工廠產能上限是多少支,就能賣出多少支」。因此經過摸索,王昭仁便找到合適的樹脂配方做成球拍線,進而在量產後大賺一筆。

然而,創業初期的好光景沒持續太久,當球拍主流由木框改為鐵框,耀億球拍線品質不佳的問題也立即浮現。為了提升利潤,耀億決定二度轉型,一方面引進尼龍線 抽絲機,確保線材品質穩定;二方面,耀億也嘗試在同樣生產線下擴大用途。由於線材性質相近,公司決定將第二波主力鎖定在釣魚用線,目前耀億的釣魚線產品在 美國已成為主流品牌之一。

擴戰場 切入女性內衣市場在第二代王贊景接班之後,耀億重啟轉型之路,不僅準備上櫃,也著手尋找其他紡織品的潛在商機。去年四月,耀億先購併品赫貿升公司,藉此取得切入女性內衣產品的關鍵技術;今年三月,耀億又宣布將百分之百收購深圳雅康寧公司的股權。

王贊景解釋,雅康寧擁有的彈力棉產品,能夠充分替代海綿的原有用途,對快速成長的女性內衣市場來說,是相當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因此去年雖受尼龍原料大漲及 匯損侵蝕獲利,耀億仍將進一步開發寢具、家用紡織品等市場,嘗試擴大經營規模。法人估計,第一季稅後EPS○.八九元的耀億,今年EPS有機會挑戰四至五 元。

「我們從沒離開纖維領域,還會持續擴展。」王贊景一再強調,創立四十多年的耀億,已經用購併吹響第三次轉型的前奏,除了球拍線、釣魚線,耀億也掌握了汽車內裝與女性內衣的市場,看來耀億的商機即將「由線成面」,向更廣的範圍擴張!

耀億工業

成立時間:1973年

資本額:4.0億元

董事長:王昭仁

主要產品:球拍線、釣魚線、單絲產品

第一季營收:3.3億元

第一季稅後EPS:0.8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17

每一句難聽話都是勝出的關鍵 耐罵 收入多5倍

2011-8-22  TWM




上班被老闆罵、被客戶刁,讓人很 鬱卒,甚至想丟辭呈。

「上班被老闆罵,下班罵老闆」,是許多上班族的寫照。

與其當個不斷怪罪他人的「職災受害者」,不如做個 耐罵、高抗壓的「問題解決者」。

學習耐罵,是職場修煉最重要的一課。

責罵可以是心頭創傷,如果處理得宜,每一句難聽話都是收 入翻倍的開始!

撰文‧方沛晶

「八格野鹿(日文:混帳)!」看到接待的日本公司社長大怒,朱榮佩二話不說,馬上 準備下跪道歉。說時遲、那時快,「啪!」一記響亮的巴掌已經甩在她的臉上。

撫著熱辣辣的臉和受傷的自尊,朱榮佩沒有回嘴,默默退出客人房 間,下樓向總經理報告。一開口,眼淚就不爭氣地掉了下來,她連忙吸了吸鼻子,盡量收斂自己的情緒,語氣鎮定地詳述事件始末,因為朱榮佩知道,這時候,安撫 客人的情緒比自己的委屈更重要。

這是多年前,美麗信花園酒店總經理朱榮佩的親身經歷。當時她擔任晶華大廳經理,招待日本公司時,下屬不小心 把要送給日本社長的花籃,送到了同姓氏的部屬房間,讓相當注重階級觀念的社長勃然大怒,先把飯店人員叫來罵了一頓,卻愈罵愈失控,員工只好請來擔任經理的 朱榮佩出面處理,沒想到,社長竟然把氣全出在朱榮佩身上,一出手就是一個巴掌。

每當提起這段往事,朱榮佩總說,「那個巴掌每一天都提醒我, 服務人員的尊嚴不是用來得罪客人的,而是知道自己做得不完美,面對責罵必須誠心認錯後改進。」就因為耐磨、耐罵,朱榮佩在飯店業一路晉升,從飯店藝品店小 妹做到總經理,薪水也從二萬出頭,翻了五倍以上!

不做職災受害者 解決問題才能勝出學習「把責罵變成激勵」,並不只是和服務業有關,更是一般上班族職場修煉的第一課。

不管你做到多高階,只要還是八百萬上班 族的一員,被老闆(Boss)罵、被客戶刁的情況就會發生。但如果你只是抱持著「上班被老闆罵、下班罵老闆」的消極心態,甚至因為被罵而陷在負面情緒中, 在職場上並沒有任何幫助及建設性。正確的作法是,與其當個不斷怪罪他人的「職災受害者」,不如做個耐罵、高抗壓的「問題解決者」,才能在職場勝出。

親 身指導三千多位中高階主管轉換職涯的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許書揚以自身經驗為例表示,有次他語氣和緩地請一位七年級生的新進部屬改正工作上的小缺點, 沒想到,部屬聽到後卻哭了。

許書揚心想:「才請他改進就哭了,這個年輕人恐怕明天就會丟辭呈了吧!」沒想到,那位員工隔天傳了封「工作流程 自我改進計畫」給許書揚,把他前一天講的小缺失,加上自己反省的部分寫成一份心得報告,還把這些問題寫成幾句簡短的話貼在電腦桌前。

「我們 做主管的看到那張小紙條,就會覺得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但這位員工表面上至少是把我當一回事了,當然會對這個人另眼相待。」許書揚說,後來這位員工的表現 果然很優秀,原因就在於他面對批評以後,懂得面對問題、承擔責任。

「耐罵,其實是訓練自己就事論事、解決問題的能力!」曾任音樂電視網 (MTV)董事總經理的作家王文華,年輕時在洛杉磯一家廣告公司當助理,傍晚接近下班時,老闆走進辦公室跟他說,「怎麼還沒看到我要的市調資料整理?」王 文華馬上跳起來「反映真實狀況」。

「喔!因為那個市調公司很糟糕啊,前兩天才把東西給我。」他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對方多沒效率。三十秒後, 老闆只回答一句,「閉嘴,去想辦法!」王文華說,從那次事件後他就知道,被罵的時候不是用「口舌」解釋,而是該用「手腳」趕快去把事情搞定。

把 責罵當修煉 用智慧處理人的問題「不管是面對老闆或客戶,也不管對方是情緒性指控,還是實質性指導,你都不應該爭一時、爭千秋!」王文華說,批評、責罵是職場上一定會 發生的事,如果無法修煉心性,久了以後就會變成「對上司不服氣、對同儕不順眼、對下屬不滿意」的抱怨型人格,要擺脫不斷怪罪別人的負面循環,應該先排解自 己被罵時產生的生氣、受傷、被羞辱等情緒,然後試著尋找與上司相處融洽的典範同事,觀察別人怎麼跟他應對進退。

接著可與主管相約吃午餐,讓 他了解你對彼此關係的重視,避免心結產生。談話內容先針對你「以下犯上」的衝動行為道歉,再坦白表達他對你情緒造成的影響,如果是主管對你的工作表現不滿 意,就接著詢問,「我能做些什麼事情來達到你的期望?」「要在職場勝出必須聰明處理事、智慧處理人!」去年接任永豐投信總經理的周德龍說,愈早遇到兇老 闆,可以愈早培養抗壓力、忍耐度,尤其是到了一定層級,要再往上提升時,大家的專業度相差不遠,能夠勝出的關鍵就是「處理人」的智慧,這一點從員工挨罵時 的反應就可以知道。

周德龍說,受到主管責罵後,勇於認錯並且馬上尋求改善方法的員工,反而會為自己加分,因為這代表你已經有「面對挫折、解 決問題」的能力。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資深講師林萃芬也認為,老闆大多有「畢馬龍情結」,對於自己罵得愈多,也願意改正的下屬特別疼愛。

「畢馬 龍情結」來自希臘神話故事,雕塑家畢馬龍傾盡所有技術和心力雕琢一座少女像,最後竟然迷戀上自己所雕的少女像。老闆也是一樣,看著下屬從什麼都不懂,在自 己的指導之下變得愈來愈能幹,通常會對自己一手「雕塑」的作品更加滿意,這也是為什麼老闆身邊的紅人,不見得能力是最好的,卻往往是最經罵、最耐磨的人。

「要 成為老闆愛將,愈被罵人愈紅,前提是要懂得老闆的責罵,到底是在對你下哪種指導棋!」林萃芬把最常見的老闆罵人形態分為三種。一是焦慮型老闆,特徵是罵起 人來嗓門大,但對事不對人,就像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或是鬼才製作人王偉忠。

搞懂他的指導棋 老闆愛將就是你這種追求高效率的老闆通常很容易焦慮,所以不會考慮罵人時的措辭。要搞定這類型老闆,最重要的就是「降低他的焦慮感」,例如被罵時「馬上」 提出修正方案,然後強調:「我現在進度做到哪裡了,老闆覺得接下來先改哪一部分比較好?」焦慮型老闆的地雷區是「逃避」!有的員工看老闆暴跳如雷,就會想 辦法躲開暴風圈,甚至不接電話搞失蹤,這會讓已經有時間壓力的老闆氣急攻心,甚至對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投下不信任票。

第二種是心機型老闆。這 種老闆平常講話慢條斯理,但罵人時卻是話裡帶刺。例如,「你不是第一名(××名校)畢業的嗎?不是應該很行嗎?」「×××不是你同學嗎?怎麼兩個人表現差 這麼多?」面對這種迂迴式攻擊,最好的應對方法是直接挑明說,「您是不是覺得我表現不好?」或是直接問,「您覺得我沒有我同學優秀,是不是?」心機型老闆 通常不喜歡把衝突枱面化,可能還會回你說:「沒有啦、沒有啦!」這時候你就可以告訴他,「××主管,下次如果覺得我做不好,就直接告訴我,我會努力改進, 但是我不喜歡我的事情牽扯到別人。」其實,這種老闆的背後心理是因為「不安全感」,所以會挑對他們具威脅性的人,通常他諷刺你的點,也是他最沒有自信的地 方,所以最好想辦法填補他的安全感。比方你業績好,他會說:「你翅膀長硬了,現在可以獨當一面嘛!」你就要知道他內心覺得自己不被需要,也無法掌控你的工 作,這時候最好事事請益、讓他心安,千萬不要跟他落入競爭。

還有一種是英雄型老闆,這種老闆通常自己就是團隊中的英雄人物,為了不失民心, 他們通常會依據管理原則||先誇獎再責備,但常常是誇得少、責罵得重。例如他會說,「這次做得不錯,但不要太得意喔,你只是運氣好!」這種老闆的心態是怕 同仁太驕傲,所以如果太過於強調自己的表現,或是吹捧老闆領導有方,都會讓他覺得你只會做表面工夫。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謙虛以對、苦幹實幹,讓他知道你很 注重團隊文化,不喜歡強出頭。

體認耐罵精髓 培養職場胸襟與氣度「學會『罵人』是主管的必修課,同樣地,學會『耐罵』也是工作者的必修課!」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以自身為例,他曾讓不準時出席會 議的高層主管,站著開會十分鐘,從此之後,全公司爭相走告,在背後批評他無禮、嚴厲,但從此之後大家開會真的守時許多。

「所以說,與工作責 任、績效目標有關的事,主管心慈手軟,只會造就不長進的部屬。」何飛鵬說,他在職場三十年,發現百分百的「壞老闆」和絕對的「好老闆」都很稀少,因為「嚴 厲的老闆,會讓你快速成長;暴躁的老闆,讓你學會低頭;龜毛的老闆,讓你注重細節,甚至笨老闆都可以提供你更多自主空間。」耐得住罵、禁得起磨,往往需要 更大的胸襟與氣度,學耐罵就是修煉自己的抗壓力、耐挫力;對一般人來說,責罵可能是心頭創傷,但對成功者而言,每一句難聽話都是職場勝出的關鍵收入翻倍的 開始。

讓你收入翻倍的

耐罵成功術

老闆心內話1

罵你 是在教你,否則我根本懶得罵你!

耐罵成功術1

從責罵中搞清楚老闆的風格和喜好。

耐 罵成功術2

依照老闆喜好,修正自己的做事方式。

你可以這樣做:

耐罵耐磨、不斷修正,讓自己成為 老闆最得意的「作品」,就能職位翻紅、薪水翻倍!

搞定3種愛罵人老闆

焦慮型

責 罵形態:

激動、嗓門大,但對事不對人,罵完以後不記仇

背後心理:

要求立即成效

應 對三大禁忌

1.不要當場激動回嗆

2.別搶著辯駁理由

3.當「小白」,反應慢半拍

1 分鐘聰明搞定

Step1 仔細聽完老闆的批評Step2 強調會「馬上」改正Step3 擇要重複一次老闆要求

心機型

責 罵形態:

講話慢條斯理,卻話裡帶刺,比較對人不對事

背後心理:

缺乏安全感

應 對三大禁忌

1.不要悶不吭聲

2.別把衝突枱面化

3.避免變成一對 一競爭

1分鐘聰明搞定

Step1 把問題挑明來說Step2 表達改進誠意Step3 填補老闆的安全感

英雄型

責罵形態:

先褒後貶,不斷提醒你不要太驕傲、自滿

背後心 理:

只有我才是最佳男主角

應對三大禁忌

1.不強調表現績效

2. 不吹捧老闆領導有方

3.不要幫老闆經營對外關係

1分鐘聰明搞定

Step1 只聽前半段的讚美Step2 苦幹實幹、謙虛以對Step3 強調自己最注重團隊合作

職場老兵的忠告

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

(工作資歷 30年)

絕對的「好老闆」和絕對的「壞老闆」都是鳳毛麟角,如果沒有要離職,就請你認同老闆,相信他不是惡意批評,而是求好心切。

保 聖那總經理許書揚

(工作資歷23年)

耐罵力就是在訓練工作者面對問題的能力,懂得把老闆的批評變成激勵自己成 功的催化劑,才能在職場勝出。

美麗信花園酒店總經理朱榮佩

(工作資歷25年)

服務客人不是卑微的工作,但也沒 有必要得罪客人,面對無禮的客人,只要將心比心,就比較能抑制自己的情緒。

永豐投信總經理周德龍

(工 作資歷20年)

勇於認錯,並且馬上尋求改善方法,反而會讓主管為這名員工加分,因為這代表員工有「解決問題、面對挫折」的能力。

暢 銷作家王文華

(工作資歷17年)

面對責罵不該爭一時、爭千秋!以「聆聽、認可、不要糾正或辯解」因應,事後更 要想辦法改進,才能贏回對方信心。

你耐罵嗎?檢測你的情緒失控指數耐罵力通常和情緒失控指數成反比,愈容易失控的人,愈難消化被罵時的負面 情緒,在職場上你是個一點就爆的火藥桶嗎?

測驗開始

01 碰到讓自己生氣的事會先忍耐,等到受不了時再爆發。

02 一有空就會想起那些令人生氣的人事物,並且越想越氣。

03 生氣的時候會口不擇言,再難聽的話都說得出口。

04 常莫名其妙的發火,看什麼事情都不順眼。

05 如果有人不同意自己的看法,就會感到憤怒。

06 覺得自己最近和別人吵架的次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頻繁。

07 會為了一點小事就氣到抓狂。

08 覺得周遭的人都很不友善,跟自己的距離非常遙遠。

09 很要想控制自己的脾氣,但是卻怎麼也做不到。

10 氣到想要動手打人。

11 覺得無法原諒曾經對不起自己的人。

12 在盛怒的情況下,會忘記自己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

測 驗結果

答「會」的題目愈多代表累積的怒氣愈多,其中九到十二題是測驗指標題,只要選擇其中一項,即代表你可能會讓自己下一次被罵時大爆發。

資 料來源:林萃芬《上班不懂這些事,只能永遠當C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41

儘量讓每一次下注都成功 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unw.html

投資回報是長期多次決策累積結果結果,長期回報率並不取決於一兩次的成敗,而是全部下注的成功率,大部分情況下單次成功並不起決定性作用,甚至影響甚微, 只有成功次數持續多於失敗次數,才可能獲得優異的長期回報。投資就是一個長期對概率進行持續分析和多次選擇的過程,就單次事件而言,小概率會發生,大概率 也可能遭遇失敗,然而對於長期多次的下注,概率一定會被如實反應。

    市場中無數人選擇低贏率的投資機會,總會有單次成功的冒險者,市場中所有10%為贏率的機會,總有10%的人成功,90%的人失敗。不能因為幸運兒的存在 就否認這是小概率事件,不能抱著僥倖心理希望成為勝出的10%,更不能期望持續成為幸運者,這樣的概率跟中彩票差不多。為什麼要選擇大概率的機會?對於多 次下注,成功的次數一定與成功概率相對應。即使50%的成功概率,長期而言獲利也可能與虧損相抵而一無所獲,而成功概率為90%,則10%的獲利與失敗相 抵,另外80%才是真正得到的回報。當然這只是打比方,並非真正的數理邏輯,但道理大致如此。因此絕大部分投資於小概率機會的投資者注定要失敗,而僥倖成 功一兩次的投資者如果持續下注同類型機會,最終失敗的次數也將遠多於成功的次數,以虧錢為結局。其實這樣的道理很簡單,但市場中的大部分投資者還是喜歡把 關注焦點放在小概率機會,因為這種股票股價更具彈性,更具震撼性,更符合暴利心理,卻沒有想過暴利背後的概率問題。大部分人也根本沒有贏率的概念,看到市 場熱點就追,那類股票短期漲得好就往那裡投,長期必敗無疑。

    選擇概率其實就是對風險的控制,成功概率高風險就小,反之風險就大。建立一個穩定的投資體系、堅守能力圈是選擇大概率投資機會的重要手段,沒有一套正確體系的指導,常常會偏離既定方向。沒有對企業的深刻理解,根本不會知道成功的概率是多少,選擇大概率自然無從談起。

    堅持原則有時看起來很愚笨,很迂腐,但堅守原則是永遠站在大概率一邊的強有力保證。堅守原則有時反而會虧損,違反原則有時卻會賺錢,但要清楚這只是單次、 暫時性的結果,長期堅守紀律,概率規律一定會發揮作用。大概率會讓投資者避免很多毀滅性的風險,獲取長期穩定的高收益,反之即使獲得一兩次的高額利潤,長 期也一定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一定要認清那些是短期、單次的結果,那些才是長期的規律。

 

梁軍儒201202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25

流浪.每一天都怕被裁掉


2012-02-27  TCW




在上個球季有幾個夜晚,當時基本 上可說只有眼淚和我相伴,當時我真的覺得撐不下去了,因為那些局外人會跟我說,沒那麼糟啦,至少你還是有領NBA的薪水。但就我而言,真正讓我受傷的是, 我連證明自己身手的機會都沒有。」林書豪說。

負三百分原罪

如果你從沒在十五天內連續失去兩份工作,那麼你這輩子可能已經比林 書豪幸運很多。

二○一一年的十二月九日,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的林書豪,他的第一份工作:金州勇士隊的替補後衛,在工作滿一年後,遭到球隊釋 出。

不到兩週失業兩次,好幾度想放棄

兩天後,休士頓火箭隊簽下了他。林書豪還高興的在臉書上寫著:「我很享受在勇士隊的生活 與打球時光,接下來我會跟火箭隊簽約,在NBA重新爭取自己的角色與定位……很興奮成為火箭隊一員!」

沒想到,不到兩個禮拜,就在耶誕節的 前一天,林書豪接到球隊通知,他又失業了。

「好幾次都想放棄算了……,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沒有球隊要我,那我下一步該怎麼走,我是要去打發 展聯盟,或是去海外打球,又或者乾脆休息一陣子不要打球?」當他在十五天內被丟棄兩次,林書豪在心中如此問自己。

對比一年多前,頂著哈佛光 環風光加入NBA的場景,林書豪一開始的NBA生涯,卻像是一個找不到家的浪人。

他在NBA兩年的流浪生涯,就如同美國社會許多新鮮人求職 的寫照。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美國失業率攀升到接近一○%的新高,不僅是一職難求,就算進入了職場,也很難有表現的機會,林書豪的經歷,也就是許多美 國人的故事。

哈佛畢業又是亞裔,比賽只能遞飲料

他的工作內容,只是個替補球員的替補,就像是正式員工助理的助理,永遠坐在板 凳的最後面。離他最近的同事,叫作「開特力」:這是先發球員上場比賽時喝的運動飲料名稱,NBA球場上戲稱這工作是「水桶伯」。哈佛畢業的他,竟然得幫高 中畢業的球員遞飲料。

這就是林書豪第一年的NBA生活,平均出賽不到十分鐘,對球隊的貢獻是二.六分,沒有教練願意給他機會。因為,他選的 是一條幾乎不可能的路。

人人稱羨的哈佛學歷,在籃球場上卻是一個負三百分的印記:亞洲人、哈佛書呆子、跑不快又跳不高。

「種 族確實是影響林書豪早期籃球生涯的因素,一般人普遍對他沒有期待,或直接說以刻板印象來判斷他人,導致林書豪過去不被青睞也為球團低估。」林書豪在哈佛的 學長,一直與其保持聯繫的現任美國教育部長鄧肯(Arne Duncan)說。

但感受最強烈的莫過於他自己,每次比賽結束後,他就會聽到場 邊就會有人談論:「喔,他比外表看起來還要敏捷。」

「我真的覺得很好笑,」林書豪惱怒的說:「你這話什麼意思?所以我長得一副行動遲緩的樣 子嗎?」

遺憾的是,外表所帶給美國人的刻板印象,正是他在籃球路上顛沛流離,始終得不到最佳舞台的主因。

儘管在高中時帶領球 隊創下三十二勝一敗的驚人成績,一舉拿下北加州冠軍,還當選年度最有價值球員,但當林書豪畢業時,沒有一間籃球名校找上他。

找舞台頻碰壁

為 了爭取機會,他找朋友幫忙,把自己打球的錄影剪輯成一張DVD,附上學業成績單,送往常春藤聯盟的八所大學,其中包含他最想進入的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洛 杉磯分校(UCLA)、柏克萊加州大學等美國大學籃球聯賽(NCAA)中的一級強隊。

籃球名校,因為膚色拒絕他

結果,沒有一 間學校要他。「UCLA直接回說『不感興趣』,史丹佛『假裝感興趣』,加州大學回應則是『再聯繫!』」林書豪苦笑。而願意接受他的學校,則不肯提供體育獎 學金,背後的理由,依然是認為「亞洲人不會打球。」

只不過是生為亞洲人,林書豪就是得不到他應得的舞台。就連哈佛的耀眼光環,竟然也成了他 籃球路上的絆腳石。

做為全世界最頂尖的學術殿堂,哈佛曾經孕育過七屆美國總統,約四十位諾貝爾獎得主,但從來沒有一次拿過常春藤聯盟總冠 軍,前後也只有三個學生打過NBA。最近的一個出現在一九五四年,距離今天已超過半個世紀。

哈佛人當上美國總統的機率,還比當上NBA球員 高出一倍,這讓球探們看都懶得看哈佛一眼。

獲選最優後衛,選秀照樣落榜

因此,儘管林書豪在大四畢業那一年,破天荒帶領哈佛奪 下常春藤聯盟總冠軍,並以大學四年共計累積一千四百八十三分、四百八十七籃板、四百零六次助攻與二百二十五次抄截的亮麗成績,被ESPN選為當年最具才華 的控球後衛之一時,還是沒有人對他真正感興趣。

他先是在NBA選秀會上落選,接著在測試訓練時,球隊只敷衍式的讓他做一對一、二對二、三對 三等測試,根本沒有讓他參與正式的全場比賽,這讓他感到非常挫敗。那天晚上,他甚至氣到狂嗑四十隻辣雞翅洩憤。

照理說,他如果不打籃球,把 履歷丟到華爾街,一定會有投資銀行捧著豐厚合約找上門。但執意要證明自己的他,決定捨棄容易的寬闊大路,硬闖人跡罕至的窄門,結果,就是拉開他職業生涯一 切患難的開端。

時間得倒退到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被下放說沒事,晚上卻躲進棉被哭

五個月前才與金州勇 士隊簽下合約,以史上第一位台裔球員身分風光加入NBA,滿懷雄心壯志的林書豪,在這一天,卻面臨被下放到發展聯盟的命運。

下放,美其名為 磨練,實際上就是告訴你:「抱歉,你不夠格。」五個月來,他只打了十七場比賽,平均每場比賽只出現八.五分鐘,平均分數不到兩分,沒有固定上場機會,也沒 能進入勇士隊基本陣容,只能在垃圾時間(編按:無關勝負的比賽時間)上場。

林書豪表面上裝得很輕鬆,對媒體說:「這不是世界末日,我還是新 人,需要多多學習,這對我的籃球生涯也許是另一種突破。」但那天晚上,他把頭蒙在被子裡哭了好久,在日記本上寫下:「我是一個完全的失敗者……。」

他 在發展聯盟拚命求表現,第一場比賽替補上場拿下十分,協助球隊獲勝,接下來他先發上陣,竟然拿下十六分、四籃板、三助攻,還蓋了兩個火鍋,表現出全方位的 身手,讓球隊為之驚豔,緊急把他召回NBA。然而,回去還不到一個禮拜,連一場出賽機會都沒有,他又再度被丟回發展聯盟。

曾經,他是哈佛的 英雄,但當時,他是NBA中的狗熊。

林書豪的苦,除了因為沒有舞台,還有對自我能力的懷疑。

「那天被下放前,我覺得非常非常 恐懼,好像我球打不好,讓全世界的球迷失望了。」林書豪在《Good TV》節目〈真情部落格〉中回憶當時的心情。

千里馬等伯樂

他 在日記上寫下:「我真後悔簽這合約……」、「籃球好像吞吃了我,占據了我所有的時間、經歷、思想……,我很不快樂,完全不快樂。」

NBA的 第一年,林書豪體會到職場的現實與殘酷。但是與一般人不一樣的是,林書豪有信仰做為他最深層的支持力量。

在他最感到挫折時,《聖經》中的一 句話激勵了他:「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這句話的背景是在西元五十六年,當時的羅馬政府到處逼迫殘 害基督徒,使徒保羅寫下這段話,鼓勵各地信徒要堅定信心,在患難中學習忍耐的工夫。

約莫兩千年後讀到這段話的林書豪,發現這似乎就是上帝給 他的真實寫照。在NBA載浮載沉,兩度被球隊拋棄,空有一身本領,卻找不到舞台。

場外模擬戰術,創造被看見的機會

去年十二月 被交易到尼克隊時,在球隊的身分連C咖都不如,待了兩個月都還沒有什麼人認識他,「球場的守衛一直以為我是隨隊工作人員,」他苦笑著說。

但 他從這句話中汲取到力量,開始改用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眼前的一切。

尼克隊練球時會把「A段班」與「B段班」,也就是先發球員與板凳球員分 開,有些後備球員因為無法上場,練球態度顯得懶洋洋的很消沉,但林書豪不一樣。「他會微笑著去拍隊友屁股,鼓勵大家,如果看到有人有好表現,馬上就會跟對 方擊掌。」與林書豪私交甚篤,曾多次前往美國看他練球的陳建州透露。

因為這樣,他在被下放期間,反倒與其他的B咖隊友建立起絕佳的關係與默 契。他知道每個人的打球風格、習慣,以及走位方式、速度。即使坐在板凳區,他也沒閒著,眼睛觀察戰況,腦袋裡就模擬著可能的情境與戰術,「如果是我在場 上,這一球該怎麼打……。」

一般人面對不順或苦難的環境,很容易就自暴自棄,不是歸咎生不逢時,就是大嘆懷才不遇,但林書豪沒有空等,他在 沉潛、蟄伏,醞釀未來的能量,「他隨時都在創造被看見的機會,」陳建州說。

顛沛流離的NBA流浪之旅沒有白過,林書豪帶著從患難中醞釀出來 的力量,等到機會來臨時,展開一連串讓人跌破眼睛的驚奇之旅。

【延伸閱讀】Linsanity教我們10件事 Linsanity=Lin+insanity 意即林來瘋

1.沒有人相信你時,要相信你自己。2.當機會上門,要好好把握。3.你的家人 永遠支持著你,所以也要永遠愛著他們。4.找到適合你人格特質的做事方法。5.不要小看可能存在於你身邊的人才。6.人們喜歡原來的你,別試著去成為與自 己不同的另一個人。7.保持謙遜。8.當你榮耀身邊的人們時,他們會永遠愛著你。9.永遠不要忘記運氣與命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10. 成功並非偶然,平時須奮力準備。資料來源:《富比世》雜誌 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15

惜福吧,我們每一個人——從大學同學小魏突然去世說起 東方愚

http://www.zhanghua.cn/?p=5218

非常痛苦艱難地寫完此文。一來擔心時間長了許多場景和細節記不清了;二來將來小魏的孩子尋根的話希望他能看到此文;三來為提醒我,也提醒所有的朋友:保重身體,惜福。

32歲生日快到了,我們畢業十週年的日子也快到了,但小魏永遠走了。

她辦公桌上的電腦還開著。走之前,她還在收發郵件。電腦右下角的QQ企鵝還在閃爍,我點開它,另一位大學同學的留言蹦出來:「親愛的,你到底在不在啊?」

我的眼淚又下來了。

過去的這幾天,我多次落淚,實在抑制不住情緒。

5月13日中午1點多,接到深圳同學麗的電話,說得到消息,小魏上午上班期間猝死,120救護車趕來的時候,她已經去世。

不敢相信!可是從麗急促的話中,我知道自己必須接受現實。大腦過電影般地出現一個場景:2011年8月底,我家小報滿月前後,小魏還和她老公一起,帶著他們快2歲多的兒子,來廣州看望我們。那個時候,並沒有感覺到有任何異樣啊,她的臉上能看到幸福。她來我們家坐了坐,然後大夥兒一起去吃飯。走的時候,她還說,她家就在東莞報業集團附近,邀請我有空去玩。

沒想到那次便是永別。

 

 

我當天下午動身,開車趕往東莞。我們的另一位同學大波同時從虎門出發。大波五點到的,我到了的時候晚上七點了。小魏已被運往殯儀館。

慶幸小魏有一位在東莞政府部門工作了十多年的遠房表哥。我們晚上找到他瞭解情況。他下午去過小魏公司,獲得的信息是:小魏上午十半點左右到上班,帶了早餐,放在桌上一直沒吃。十一點半前後,坐在她前排的助手,回頭幾次不見其人影后,開始找她,遂發現她躺臥在桌子底下,一邊呼喊她的名字並進行急救,一邊打120,但她其實在被發現前,就已經停止了呼吸。

她所在的是家總部在香港的陶瓷公司。東莞這邊是工廠,我們大學的時候是國貿專業,小魏六年前就來到這家公司做貿易,而這家公司在東莞的歷史是——七年。

我們晚上來到這家公司門口。沒能進入,也未能瞭解到更多信息。這一點我們也有所預料。我們想做的,其實是先看一眼她工作的地方、每天進出的地方、揮灑青春的地方,這也算是一種緬懷吧。

天氣炎熱,我站在那裡,突然覺得有點冷。無論是深圳還是東莞,員工死亡的事件從沒間斷過,作為一名媒體人,也早已習慣了隔三差五聽到不幸的消息。可只有當不幸發生在你身邊的人,或你的親朋好友身上時,你可能才會真切感到它是真實存在的,是令人絕望的。

第二天上午我們一早來到又來到小魏公司。得以還原她生前的一些細節。

 

小魏兩年前來廣州我家前後,一出悲劇其實已經開始上演。不久前她父親的過世,令她難過,同時她作為家裡三個孩子中的老大的唯一的大學生,從此更成為頂樑柱。

但生活的壓力,對於一位孝順的、任勞任怨的姑娘來說,並不算什麼。真正開始令她絕望的,是她的丈夫——她的前同行兼前同事——開始迷上安利。一個直銷品牌能風靡全球自然有它成功的商業邏輯,但是到了許多中國人這裡,一切都變了,變成了瘋狂的傳銷——一塊錢的東西如果你有能耐可以賣到一百塊,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似乎就是明天的事。

大波給我說了一件事。小魏在和丈夫分開之前,一次和他見面(有推銷產品的意思)。大波反感和吃驚的,不是眼前這位兄弟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是他把自己的六十多歲的父親,也拉了進來。

從老人家像打了雞血一樣激動來看,兒了的洗腦工作做的比較成功。大波能夠感受到,小魏對丈夫的作法很不認同或者說同樣反感,但作為一家人,彼時也希望能夠幫丈夫一把。

後來他們的離婚應該與此有關。小魏忍無可忍。

但是,令我們難過的,是一直到小魏去世,除了她的母親,沒有人知道她早在近兩年前已經離異。小魏公司同事在小魏去世後翻看她手機通訊錄,沒發現其中有「媽媽」等字眼,所以首先重點給其中的譚姓人士撥過去(他們聽說小魏丈夫姓譚),但幾個電話,要麼是無人接聽,更有甚者回答說「我不認識她(小魏)」。

離婚對小魏來說本應是一種解脫。但問題是,他們兩歲的兒子,判給了男方。真正的悲劇其實是從這裡開始的。

兩歲的孩子,已經開始非常粘媽媽了,但又是「健忘」的,注意力仍會被新事物吸引過去。和兒子分開,等於將小魏的心割走了一半,卻還要面對兒子慢慢會忘了她、不認她的痛苦。

她從此之後很少見到兒子、甚至不允許見到兒子——尤其是前夫不久再婚之後,她見兒子簡直比登天還難。

我兒子現在快兩歲了。我是個超級奶爸,兒子一直也很粘我,但現在他每天媽媽媽媽叫個不停,難過的時候、半夜醒來的時候,都是要找媽媽。所以我非常能夠體會到母子分開意味著什麼。我能想像小魏朝思暮想的等待、期盼和售後,以及一次又一次從失望到絕望。

小魏在廣東肇慶打工的的弟弟楓告訴我,一次他的兒子到東莞,作為姑姑的小魏很開心,想著也接自己兒子出來,讓倆小傢伙一起玩,但最終這一願望沒有實現。而2013年春節,小魏本打算帶兒子到肇慶呆幾天,前夫也答應了。但最後出現在肇慶的,是小魏一個人。她看姐姐情緒很不好,問她兒子為什麼沒來,小魏回了一句:沒來就是沒來。

而在此之前的一個多月,大波最後一次見小魏。下樓見到她的時候大吃一驚,「人瘦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從一樓爬到五樓,她累到上氣不接下氣。」從那次開始,大波每次在QQ上或電話裡和小魏說話,總會說一句:要保重身體啊。

令人唏噓的是,5月15日,小魏家人從公安那裡拿到了她隨身的包包,發現裡面有許多購買安利產品的收據。也就是說,她和前夫已經離婚快兩年了,但一直在默默無聞地支持他。就算是出於希望孩子過得好一點的初衷,她的善良和單純也讓所有人感動。

 

前華爾街日報記者張彤禾在《打工女孩》一書中寫道,「(東莞)這座城市是為機器建造的,而不是為了人……高速公路的下坡出口消失在雜草叢生的沼澤地,從一個全新的企業總部望出去,四周是稻田、魚塘、鴨場。真是一個奇蹟。」

張彤禾是2004年開始觀察東莞的。近十年過去了,我開車或走在大街小巷,這裡除了有更多的工廠、企業基地、產業園,以及為了修建地鐵到底挖掘的土坑和漫天飛揚的塵土外,其它並沒有什麼實質的改變。這是誕生過中國首富,但擁有最多的,是打工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機器。

小魏在東莞沒有朋友,也很難交到朋友。她不是工廠女工,不用在流水線上三班倒,但在這裡呆久了,壓抑的情緒自然滋生。她一年會和表哥見幾次面,聊聊工作,但很少聊到生活;她偶爾也會和大波等幾個同學打電話訴苦,說公司裡一些煩心事。但也都是點到為止。

沒有人知道她的真實狀態。有時還會誤會她。大波頗感內疚的是,早些時候一次小魏說希望媽媽再過來陪她一段時間,大波在電話裡批評了她,說都是成年人了,「別異想天開」,可後來再聯繫她的時候,她像沒事一樣,但也什麼都不說。

小魏的助理——一個來自河南平頂上的90後女孩兒告訴我,今年五一過後,小魏幾乎沒有說過一句話。「她喉嚨不舒服,老咳嗽。」醫生建議她少講話。於是,所以原本在公司就言語不多的她,從此不再開口。有電話打過來,助理接,有事需要告訴助理的時候,雖然一前一後,也是用發郵件的方式。

再到後來,大家聽說小魏有些肺熱。但應該並不嚴重。5月9日(週四)正常上班,10日請假沒來,本週一,即5月13日她回來上班了,但坐下來半個多小時,她就去世了。

我翻看小魏手機的通話記錄。有一條是5月9日和我們另一個大學同學立的通話。我打電話給在江蘇無錫工作的立,他講了那天的經過:打電話給小魏,電話接通,但小魏沒出聲。後來掛掉電話,立又發短信,仍未回覆,遂又不屈不撓,在QQ上問:你怎麼不理我啊,怎麼了?這個時候,小魏終於打了一行字:你神經病啊!

那個時候,應當是小魏身心最差的時候。生性要強,需要什麼事自己一個人扛的她,不再願意和任何人分享任何事,尤其是喉嚨疼痛,肺部發熱,她就是想說也說不出來。

她那個時候,一定會想念兒子,那是她最大的心理寄託。可這基本上只是一個夢。所有這些因素疊加,讓小魏無法承受——她關上了心門。但內心的撕裂和刀絞般痛苦,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知道。

小魏手機裡留存的為數不多的短信裡,還有今年春節我群發給朋友們的一條,我說近幾個月耳鳴不止,正好春節,回河南農村老家靜養,向大家拜年,也敬請注意身體。小魏回覆:保重身體,蛇年大吉!

可是小魏啊,最應該保重身體的是你自己!

我打開小魏的QQ空間,2013年4月26日,她寫道:「只要心不走在絕路上,生活就不會把你推向絕路。」

 

 

小魏在公司的二樓工作。二樓包括她在內一共有六個人,即六個女孩子。5月14日上午我們到的時候,其他五位正忙著從二樓搬到一樓去。「她們都比較害怕。」公司的一位阿姨說。

一二樓的樓道處,掛著一幅字畫——上面寫著偌大的「樂觀」二字。可是,樂觀似乎只是「世界工廠」裡人們偶爾的荷爾蒙活動。

小魏是個愛乾淨的人。桌上的文件整理得井井有條。早餐的袋子還擺在一旁,她沒來得及吃一口。桌下襬著一雙白色涼鞋,也頭尾擺得整整齊齊。她的電腦還開著,那是一台泛舊的老式台式機,顯示器是三星的。我想打開電腦,蹲下去的時候,才發現主機電源是開著的。

我敲了一下鍵盤,屏幕亮了。電腦桌面上是正在處理的工作郵件——幾乎全是英文的詢價以及香港總部的指示性郵件,最後一封發來的時間是2013年5月13日10:25,小魏還沒來得及打開。

右下角閃爍的QQ,和隨即跳出來來自在山東工作的我們一位大學女同學靜的問候,時間是下午1點半左右。應當是聽到小魏去世的噩耗後發的。「親愛的,你到底在不在啊。」

企鵝在跳動,她的QQ頭像一直是亮著的,但是她已經去到另外一個世界。靜後來說,她也好久沒有跟小魏聯繫了,沒想到……

在機器轟鳴聲中,我們去到了小魏在公司的宿舍,位於宿舍區五樓的一個單間。一張上下鋪的床位的下鋪,掛著一個蚊帳,床上很乾淨。她只是在這裡午休。平時在外面租房子住, 但除了她媽媽,沒有人知道她租房的具體位置。

14日下午,我們得以和小魏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開始正式溝通。令人欣慰的是,他們的態度還算積極。建議先向社保部門申請工傷,然後再談公司補償事宜。

而向社保部門申請,甚至必須在48小時內申請開具的死亡證明,皆只能由直系親屬出面辦理。小魏的直系親屬只剩母親了,弟弟不算。而當時魏阿姨,從河南出發,已經走了一天一夜,彼時離到達東莞還有200公里的路程。魏阿姨情緒很差,始終不肯進食。而即使她本人到了現場,也需要出具文件,證明她和逝者是母女關係。可是小魏的戶口早已遷出老家。她想到家裡還有舊戶口本,上面能證明這些,但需要做的,是到當地派出所開一紙證明然後快遞過來。

與此同時,我根據小魏身份證上的戶籍地址,查到她的戶口仍掛靠在河南人才交流中心。14:40打電話過去,電話自動回覆說「現在是午休下班時間」。苦等到時候3點之後再打,得知需要小魏本人的身份證,以及代辦人的身份證,才可以將小魏的戶口卡取出來,上面有其母親的信息,可證明母女關係。

作為我們讀大學的老本營,現在還有不少同學在鄭州工作。麗第一時間在班級的QQ群裡問誰在時間代取戶口卡,盈響應。這個時間我們驅車趕到東莞當地派出所,將小魏身份證原件取出來,然後填單,隨後大波跑到順豐快遞,特別叮囑這是特別急件,優先處理。當晚郵件就從深圳機場空運到鄭州。這一切就像是一場接力賽。

跑這些部門的兩三個小時裡,車行駛在東莞坑坑窪窪的路上,時而開闊大路,時而狹窄村道。我又想到張彤禾的形容:「這裡是一個奇蹟,也是一個矛盾體。」

而我更感慨的是,此時此刻,一個生命結束了,我們大都沒能見上逝死最後一面,現在的重心,卻只能——也不得不落在到諸多政府部門填表蓋章上。

在中國,生和死,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馬上畢業十週年了。一些同學在QQ群裡嚷著聚會的事。大家都三十出頭,不算老,想著喝一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可是現在的小魏,青春還在,人逝去了。

我們大學的班裡有50號人左右。QQ群裡有30多位。小魏的事情發生後,大家皆難以接受,深受刺激。QQ群裡一改平時零星的發言和聊天,大家都空前地活躍——先是痛悼,後盤算著做些什麼。「想想她年邁的母親,才四歲多的兒子,她們是多麼不幸,又會是多艱難。」麗說。

有人提議捐款,一來請律師,二來表達對小魏母親和兒子的心意見;有人對小魏前夫家的姿態表示憤慨;有人提醒說小魏母親拿到社保及公司補償後,要提防前夫以孩子撫養費的理由坐享其成——小魏母親當然有想著外孫的撫養費,但如果一筆錢過去被這不爭氣的前女婿揮霍了,就可惜了。

我勸大家不要著急,因為從當天事情一發生開始,小魏表哥就找在公安的朋友諮詢過事情處理辦法,也和一位資深律師見過面,而我們來到後,一直到深夜,以及第二天從早上到下午,隨時隨地都商量各種方案,以及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時的預案,總之希望事情向積極的方向推進。

「大家將各自的工作單位、地址和聯繫方式寫在這裡,然後整理成一個文檔大家留存吧。」突然有同學在QQ群裡說,「不要等有人出事之後,我們才在這裡感嘆疏於聯絡。」

這一建議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半個多小時的時間,一份包括全班所有同學——對,全部的同學——的一份通訊錄就誕生了。儘管有的人地址或工作單位一欄是空的,但所有人的電話號碼都有,而且是最新的、能打得通的。

「看這份通訊錄,一切恍如昨天。」一位同學說。大家在QQ群裡相互鼓勵著。逝者已逝,唯有緬懷。而警醒生者的,就是保重身體,惜福,關心關注親朋好友的情況,並注意洞察一些東西,撫慰需要撫慰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儘管TA可能不會主動開口。

惜福——這個詞乾淨利落,卻是沒多少人能夠踐行的人生命題。想想看,和小魏的不幸比起來,我們平時遇到的一些困惑,焦躁或矛盾,都只是一地雞毛。我們的欲求總是太多,我們總是不安於現狀並匆匆走路,其實最重要的東西我們原本就擁有,或說並沒有那麼難企及。

 

 

5月14號下午5點多。即27個小時之後,小魏媽媽等老家親戚趕到了東莞。老人家下車第一句話就是,「三年前她爸走的時候就一句話沒有說,現在她又這樣,這日子怎麼過啊。」她又大哭起來。

我知道會是這樣,也想好馬上勸慰她。可那一瞬間,我眼淚又下來了,我趕緊轉過身去,抹掉它,再走上前。

過去這幾天,和我一樣常落淚的,有許多人——知道消息的小魏的親友,她的同事,我們的同學等等。 最先趕來的大波和我,兩個大老爺們兒,卻也是幾次控制不住情緒。

小魏的二妹和妹夫,也從武漢趕過來了。因為接下來的幾天主要工作是清點遺物,辦理一些申請,所以我決定先回廣州,過兩日再來。。我叮囑她們,你們的主要工作便是照顧媽媽,讓她吃點東西,哪怕喝點粥。

而對於小魏的弟弟楓,我建議清點遺物時,也要注意那些數字遺物,包括QQ聊天記錄,QQ空間上的文章和話,以及手機和電腦裡的私人照片等。一來這些東西記錄了她過去的喜怒哀樂,二來為孩子計。她的兒子從此之後,與魏家的聯絡會非常之少,甚至再無聯繫,但當孩子長大後,如果要尋找親生母親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會是是彌足珍貴。

我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長者的口氣,接下來語重心長對他說:我和大波不可能天天在這裡,接下來,你會非常辛苦,既要照顧到你媽那邊的情緒,也要跑系列程序,但是對於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來說,這是我們成長成熟過程中必須經歷的,儘管各家有各家的不同。「兄弟你要頂住,而且脾氣要控制好,尤其對媽媽要有耐心。」

說實話,我說這話的時候差點又落淚了。現在寫出來,一樣很難過很難過。這不是矯情,也不是擺大哥范兒,事實上這話我是同時說給自己寫給自己的,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少,我們生活和生命中會經歷許多痛苦,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不幸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而如果不幸還是發生,一定要有擔當,勇敢面對,同時不失邏輯。

我們陪魏阿姨呆了一個小時。她情緒低落,有氣無力。中間唯一臉上掠過一秒鐘笑容的,是大波看到她從帶老家帶來的手袋,正是他公司生產、之前送給小魏的。「小魏收到包時我正好在東莞陪她,她很喜歡,覺得適合旅遊的時候用,可她也不會去旅遊,所以把包又送給了我。」

阿姨臉上那一秒鐘笑容,應該是為女兒身在他鄉,有大波這樣的同學關心而感到欣慰。

而大波卻非常難過。他的公司現在越做越大,代工之外 ,也做起了自己的品牌,可是他再也沒有機會,送給小魏適合她的包了。

(2013年5月15日寫於順德寓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67

這個創業者認為,成功的黃金法則是:早上四點起床,每一天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133.html

在他給《快公司》寫的一篇專欄中,他說他在研究抑鬱症時對早起開始感興趣。他說,抑鬱與缺乏陽光是相關的,你享受更多的日光,你就會越快樂。

他自己就非常快樂,「我根本不需要假期。」

他說,早起後,有一個寧靜與高效的時間窗口。沒人在那幾個小時打擾你。你會專注於自己的事,創造性地思考一些東西。

不過,DeJoe沒說他是幾點睡的。

事實似乎確實如此。至少我們瞭解的不少商界成功人士,他們皆是早起的模範。

蘋果CEO庫克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發郵件,五點出現在健身館。而且往往還是晚上辦公室走得最晚的人!

星巴克CEO 霍華德·舒爾茨每天也是從健身開始,通常是跟他夫人一塊騎車,然後六點鐘到辦公室。星巴克董事長Michelle Gass也是,早上四點半起床跑步,15年來一貫如此。

郭台銘起床時間據說也是四五點,起來後游泳或跑步,七點到辦公室,一直工作到深夜。自稱創業35年以來,每天平均工作15小時。

微軟剛剛宣佈了重組消息,微軟總部高層裡惟一華人陸奇(Qi Lu)等五位高管,成為該重組最大贏家。陸奇擔任應用與服務工程部門執行副總裁,主要領導效率、通信、搜索以及其他信息類別的應用程序和服務,包括Office、Yammer、Skype和必應等。

陸奇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他通常凌晨3點起床,跑步5英里,然後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46

【創業者說】面向B端的產品如何打開市場?拓言新辭鐘衛: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是銷售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488.html

2012年全球翻譯外包市場份額335億美元,年增長12.17%,北美市場份額34.85%。亞洲市場2012年同比增長84,8%,中國22.8億美金,同比增長100%。Ratonwork 所在的B2B市場(中英互譯類別,中國+北美市場)中,行業企業(專注於外企)翻譯外包市場份額為25億美金,中小企業(專注電子商務)市場份額為10 億美金。未來三年國內翻譯市場將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到2015年將達到5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如此大的市場自然催生了慕」名「而來的創業者。

不過,願意為翻譯付費的多數是中小企業,而面向B端的產品,初期獲取用戶會很難,成本也會非常高。創業公司資金,人力物力都有限,如何克服這個難題?今天,咱們聽聽拓言新辭的創始人鐘衛怎麼說。

以下,是鐘衛的自述:

精兵簡政

目前公司的員工基本上都是一人多職,一方面是因為公司處於初創期不需要招聘太多的人員,另一方面是因為公司目前規模較小,業務量並不大。

每一個成員都是銷售

公司目前可以投入的資源還是比較有限,只能通過所承接的業務收入來進行投入,我們正在與投資公司進行融資洽談,如果以後拿到融資,公司的投入會進一步加大。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是銷售(全民營銷),都可以通過自己的人脈來宣傳公司並為公司帶來業務。同時我們的每一位譯員也是我們的銷售,有的譯員本身就是其所在公司的翻譯專員,通過譯員可以對公司的形象及業務進行推廣。

初期學會保持專注

我們目前支持的語種還只有英語,多語種是我們發展的方向。對於新興的翻譯需求,我們已經推出了視頻翻譯,其他的如APP翻譯、遊戲翻譯等,我們還處在研發與探索市場的階段。用戶體驗方面目前的反饋還是比較好的,我們的用戶界面設計都是經過了好幾輪的不斷修改完成的,以後我會進一步收集用戶體驗的數據,為下一次的改版做好準備。通過Ratonwork這個平台,我們掌握了大量的優秀譯者資源,這是我們一切產品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不斷豐富我們的產品線,提供更多的翻譯支持,無論是多語種還是多行業,以及新興的內容形式的翻譯需求,我們都可以推出相關的產品予以支持。

目前國內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傳神、元培、翻譯365、有道翻譯這些企業,傳神和元培更多的是承接線下業務,主要承接一些大公司的翻譯業務,他們是傳統翻譯行業的領軍企業,盈利狀況良好。翻譯365和有道翻譯是國內在線翻譯的代表企業,翻譯365主打的是價格優勢,有道翻譯是以強大的品牌為基礎,更多的是2C業務的發展,如論文翻譯等。他們都是我們學習和趕超的對象。我們核心的競爭力還是在於我們的Ratonwork這個翻譯平台,譯者資源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這是我們一切業務發展的基礎。隨著譯者資源的不斷擴展,我們承接的業務量的不斷加大,我們會建立自己的語料庫,為日後的人工翻譯和機器翻譯提供更強大的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33

許志宏:投資房產炒美股,每一步都「剛好」 陶然

http://xueqiu.com/8043349831/26213296
畢業沒幾年,他開始在深圳投資買房,積累了人生第一筆財富;07年,當大家都在忙著買股票,他認為北京房產比深圳更便宜,開始在北京看房買房;三年前,他第一次進入股票市場,開始玩美股,先後買入360,百度,前程無憂,環球資源,還有新近上市的58同城。在這期間,他做出了也許是人生中最大的一個選擇——舉家遷往北京。前不久,他剛剛有了第二個兒子。

這樣的節奏,說@許志宏 是「人生贏家」好像也不太過。但他在雪球給自己貼的標籤是「講相聲的人」,從發貼的內容看,他擅長插科打諢,喜歡寫點生活小事,譬如帶小孩去報學而思,在58同城賣小米3。那麼,這個「講相聲「的大號,為什麼在投資上看起來比多數人要幸運?

從投資房產到進入美股市場,許志宏的每一步似乎都趕得剛好。雖然剛開始並不懂什麼叫PE,也不懂怎麼看財報,但從買房到炒股,他始終在談一個邏輯——真實的需求。他從深圳買房的經歷中,第一次見識到了需求的變化;在北京同事普遍「合租」的背後,看到了租賃市場的巨大需求;從前程無憂的工作經歷中,去理解中國企業主在互聯網上的需求。

具體到每一個投資決策上,他又是怎麼去發現需求,做出判斷?來聽聽許志宏侃買房炒股的那些事兒。

選擇城市,人生最大的投資

我真正的財富是房地產來的。當時我在深圳,剛畢業沒幾年,房價幾千塊錢一平,那時候也不懂什麼,就理解是有一個窗口在你面前,所以就不斷地有房產的投資,買了賣或者出租。我在深圳買房是一個很好的經歷,讓我見識到了需求的變化。

07年的時候,我開始發現深圳有點問題,雖然那時候我不炒股,不知道什麼叫PE。但我有個土製的方法,來評價一個房子值不值得買,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去算他現金流折現。我基本可以看出來當時北京的房子比深圳有價值,租金高,租售比高。用炒股的話說,PE好低啊。

這是我第一次發現有信息差,就像當年楊百萬發現國庫券在不同地方價格是不一樣的。07年我分明趕緊到兩地房價差別特別大。深圳的房價已經起來了,非常貴了,北京我自己感覺是比深圳便宜的。

所以我07年開始在北京看房,09年開始買,那時候其實還在深圳工作。這就跟百度的人為什麼最愛奇虎是一個道理,很多百度的人都買了奇虎股票。為什麼?因為他們經歷過百度的成長,知道百度怎麼賺得錢,他們在這個事情上得到過經驗。

我當時覺得北京租金一定會往上漲。那時候我來北京工作,同事平均工資一萬塊錢,大家都很勤儉,幾個人租一套房子。這種情況在深圳根本不可能,誰願意跟你合租啊。但在北京上海,合租的人特別多。這說明後面的租賃市場好的一套糊塗。需求在哪兒?這些人有尊嚴,他們5年內可能很多人會結婚生子,最後一定要有一套房子,不一定非是買的,可能是租的,那這個需求是很大的。當時的租金看可能PE是20倍,但是租金要是漲3-5倍呢?現在北京的情況就完全符合我當時的預期。

07年的時候大家都在買股票,只有我們在看房子,我一個個把房子的售價,租金記下來,跟現在大家調研公司是一樣的,就是在算未來現金流。我買的是那些被低估的資產。到今天為主,我股票上的收入也遠遠不及買房的收入。

再到後面我碰到的問題是,深圳房價在漲,但租金長得很慢。這就跟上市公司一樣,市值漲利潤不漲,但另外一邊有利潤在翻倍的公司,北京的租金漲得很厲害。我很擔心這個事情,我跟我愛人說,假如我們人生作為投資來說,可能最大的失敗不是哪個房子買錯了,哪個股票買錯了,而是選擇城市選錯了。

我也常跟我愛人講一個段子,我奶奶大字不識,為什麼會有錢?就是因為她的房子被拆了,拿了一大筆補償金,所以她就相對有錢。我愛人的奶奶,可能住的比較偏遠,就沒人拆她的房子。我表妹老公的奶奶,在上海,她(因為房子)有上千萬的資產,這就是決策的對錯。

所以那時候開始想往北京走,在北京也買了資產。就開始琢磨,我去北京還能幹點什麼,然後就考慮怎麼買股票,怎麼做投資。

前程無憂,炒股的一根繩

比較好的一點是,我買股票一開始關注的就是美股,跟著i美股慢慢看,這裡的很多人對我都很有吸引力。他們的想法很像我買房子時候的思維邏輯,所以我接受很快。

我炒股一直有一根繩,就是前程無憂。我在那裡工作過,呆了蠻長時間。當時在那上班的時候,覺得這公司好不性感,還有周圍的人,也都覺得這公司很土。可是資本市場不這麼理解,大家覺得它好性感,這股票過去3年漲了10倍。

很多傳統媒體,可能永遠不會去採訪前程無憂這樣的公司,太不性感了。而資本市場是另外一番光景。這個經歷很獨特,我開始理解原來輿論不那麼重要。上雪球,其實也是有顛覆的,顛覆在於說開始跳出原來的傳媒媒體,新媒體,自媒體對於公司的定性定義。

所以後來我看很多東西都會回到前程無憂這個原點,這是個完全不瞻仰,沒有概念,從來不開產品發佈會,沒有產品創新的公司。當時它被ChinaHR中華英才網打的落花流水,但後來卻走得越來越好。我自己理解這個事,覺得它能找到真實的需求,而且它不需要對別人講故事,這個對我很有幫助。

前程無憂,對我去研究一個公司,起到了很大的坐標作用。後來以至於我買股票,不喜歡去買直接向用戶收錢的公司,像我持倉的360,環球資源,58同城,上他們網站的用戶都不用交錢的,向另外一邊企業主收錢,百度更是這樣。

我一直沒太敢跳出自己的能力圈,有可能也是一個問題。像TSLA,SCTY,一直看但沒敢買。我覺得我還是能力圈小一點,看細一點。我想花五年十年時間,去關注面向十萬級中小企業收費的公司,去看它們的發展路徑,這可能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到後面可能看報表我就知道它們發生了什麼事情。

守住能力圈,你會得到信息的不斷驗證,看前程無憂你會知道多少企業在招人,招聘需求怎麼增長;看百度知道多少多少公司在做推廣,規模怎麼樣;而看58就是更小的企業在怎麼增長。這些公司它們是相互關聯的,它們或許更能代表經濟的走勢。

學會看財報,重新理解資本市場

其實雪球對我幫助特別大的是@耐力投資 ,他一下子讓我知道,應該像一個財務人員一樣去看財報。我原來還是會說我喜歡360,喜歡周鴻禕,喜歡這個公司的風格。看了耐力兄很多文章之後,第一次覺得我可能是看得懂的這套東西。等到我真正看懂財報,那感覺太震撼了!耐力兄,@sherry@hotashang 這幾個人在看財報這個事情上對我幫助很大。

我財報看的不多,就看一個行業,基本就是百度,前程無憂,360,環球資源,58,在我眼中它們是一樣的公司,就是用戶免費,向企業主收費。看完這些再看別的公司的時候,你會有一個標準。

像我看前程無憂的財報,有一個新的認識,我突然發現,我們往往認為的衰落,是錯覺,其實是剛開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08年09年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像前程無憂這樣的模式,沒有移動沒有社交,所有概念都沒有的一個網絡,肯定要沒落了。我那時候在前程無憂做銷售,當時我們做到8萬客戶的時候,就真的感覺做不動了。但到09年,前程無憂在創立了十幾年以來,才經歷了第一個大爆發!一直到09年,中國企業才正式開始大規模在網上招聘,從新興企業在網上招聘到土鱉企業也上網招聘,這個跨越是09年才產生的。但所有人覺得05年之前就產生了。

媒體往往把事情說的太前面了,真實的圖景是什麼?09年需求來了,殘酷的是ChinaHR都倒了。前程無憂什麼都沒做,等著等著就上去了。通過看財報你就可以發現,這個市場才剛剛開始。當需求大了,(前程無憂)可以不斷漲價,而且它的用戶群體從來沒有縮小過。這個事情給我很大的震撼!

另外一個看財報的發現是,上市公司跟傳統公司有區別,傳統公司最看中的是現金流,而這個可能在資本市場不是那麼受歡迎,譬如網遊。資本市場看中的錢,是老能收的錢,這樣的錢才值錢,PE其實看不出來這個東西。有些公司,今年掙的錢和明年沒有關係的,遊戲就是。有些業務呢,譬如企業業務,是源源不斷給公司交錢的。

還有一個原因,企業用戶的遷移成本是最高的。個人用戶,可能一個產品不好用,出來一個新的,很快就遷移了。但企業用戶是最難動的,你讓一個企業不在前程無憂招聘,換一家,太難了。因此它在資本市場表現好的邏輯是很清楚的,這個錢是可持續的。

我長期很看好向企業端收費的公司,我覺得中國到今天為止,企業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以中國12億人口,才40多萬家企業在百度投廣告,我覺得這是不合理的。未來應該是所有企業都在百度投放廣告,更小的企業都在58花錢。互聯網應該滲透在我們毛細血管,我覺得一切才剛剛開始。我希望這是我在互聯網投資上最大的機會,而不是去砸中什麼彩蛋。

聊聊怎麼賺錢,更像真實的我

我這人其實不算太愛扎堆,從來不上其他任何社區,以前幾乎所有社區我都沒玩過,雪球這個地方我還能混的下去,我覺得這更像真實的我,聊聊怎麼賺錢的事情我覺得挺有意思的。@DAVID自由之路 聊聊可轉債,@blogkid 教我怎麼玩信用卡,這些東西我覺得挺有幫助。

我真的通過雪球認識很多朋友,譬如@國老,他有天突然給我發私信,差不多是12年年初,他說也買了360,虧的很慘。他問我要不要出來見面聊聊天,說起來是交流,那時候其實更多的是抱團取暖,怎麼都到13塊錢了。人都是孤獨的寂寞的,特別股票跌成那樣的時候,還是很難受的,大家就很容易產生階級感情。雪球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熊市的時候,不然根本過不去。

大家每次聚會,會產生更多信息,然後互相成為朋友,這個是比較大的收穫。我搬到北京之後,就更享受了,北京的雪球朋友就更多了,老是在聚會,得到的信息就越來越全面。

雪球上有很多種人物的角色,有的人是帶頭大哥。我一直說我是雪球上講相聲的人,我很少談股票,也不是以分析股票見長的人。來雪球就是找到跟你觀點不一樣的人。像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很看好網秦。但我也認識另外一些朋友,拿特別多的錢去做空網秦。其實你不用站隊,認真去觀察誰是對的就可以了。

如果信息獲取太少,會是個很鬱悶的事情,你就無法做出合理的判斷。社交網絡真的很神奇,會讓你接觸到很多生活中碰不到的人,信息輸入就會變大。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把雪球當成社交網絡,但對我來說真的是社交網絡,讓我認識了很多朋友,獲得了很多社會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559

隨筆--------地產股每一次反彈都是逃命的機會 山的沉穩水的靈動

http://xueqiu.com/6911202198/28380203
記得三年前,那時還在上海,從虹橋回市區的路上,期間跟一在交通銀行做外匯的朋友談銀行股。那時銀行市盈率十來倍,我堅持其有投資價值,他堅持相反觀點。三年來時間給出了答案,就算我未必是錯的他未必是對的,但至少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案例。

你可以說三年時間對價值投資者來說不算什麼,你也可以說當年巴菲特投資富國銀行時買入後反而大幅度浮虧,越浮虧越增持,忍受了5年浮虧後終於走出了長線飆股形態。。但是對普通投資者來說,你不是巴菲特。巴菲特投資富國銀行時錢對他來說就已經只是個數字了。而對眾多投資銀行股的普通投資者來說,時間也是成本,你有幾個三年呢?中國的銀行股已經睡了六年了,再睡上六年也未嘗不可。如果你說因為熊市太久了,所以牛市要來了,那麼日本的金融股還熊了十幾二十年呢,牛市該不該來呢(銀行股反彈個一倍再跌回去總不能叫牛市吧)?

也許我是錯的,也許市場明天就開始扇我耳光,讓銀行股走出長線飆股形態,這些我都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經濟週期若向好,這麼低的銀行股肯定也能走出長牛走勢,但有的是股票能走得比金融股更牛;經濟週期若不向好,即便經濟基本面見底,銀行股也未必就能漲,因為經濟基本面大可以在底部徘徊很長時間,但仍會有其他行業跑出一些牛股來。所以你若不是巴菲特那種資金量,完全沒必要去趟金融股的渾水、碰這些跟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行業。

這個月看到付羽寫的一篇心得,內容不去評價,但裡面有一句話我很贊同,大概叫做:'1、有業績有預期肯定漲,2、有業績沒預期則漲一步看一步,3、沒業績有預期也未必不漲'。說白了,股票就是預期的遊戲。那句話我還要添一句,叫做「4、有業績但預期極差,別想漲」。

第一類股票,比如佐力、光線、華誼,第二類例如最典型的格力電器,第三類例如桑樂金、九安醫療,第四類就是金融股和地產股。

美國股市這五年走出了一輪牛市,為什麼會有這輪牛市呢?因為人家當時已經把泡沫全部捅破了,美國投資者頭上不存在還沒爆炸卻隨時爆炸的不定時炸彈,壞到了極點才出現的經濟復甦,才出現的牛市。反觀中國呢?中國的地產泡沫遲遲不捅破,還花了四萬億購買經濟海洛因,只要這兩個不定時炸彈沒有個說法,中國的資本市場就永遠會對金融股和地產股敬而遠之,這就是預期的力量。試想美國金融股走牛的背景是什麼樣的,那時泡沫被完全捅破了,經濟一片狼藉,在這個基礎上出現的經濟復甦,自然就對市場很有說服力,投資者自然就願意去買金融股。但在中國,別看這些機構整天盯著各種指標來跟蹤宏觀經濟,就算經濟數據真的企穩了,見底了,甚至上升了,投資者基本上也不敢買金融股和地產股的,理由就是地產泡沫和四萬億海洛因還有利率自由化,三個靴子一個都沒落地。 而且就中國政府的態度來看,政府也不想讓靴子落地了,而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ok,那就有得熬了,什麼時候把地產泡沫消化了,什麼時候再提牛市吧。我是覺得地產泡沫一時半會兒破不了了,李馳搞不好就得抱著金融股抱進棺材了。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追蹤那些曲線和各種經濟指數是沒用的,看看現在各種產能過剩的行業,鋼鐵、重工、有色、房地產等等,落後企業才死了多少,兼併重組了多少?這場波及各大鐵公雞行業的經濟轉型運動分明才剛剛開始,而不是接近尾聲,哪兒那麼容易就有大牛市出現呢?雖說股市是提前於基本面見底的,你好歹也要讓市場看得到轉型快結束了股市才肯漲起吧?如果我沒記錯,美國1929年崩盤後,好像是過了近20年上下才進入的大牛市。那時候美國經濟也是類似鋼鐵這種行業面臨痛苦的轉型,一轉就是一代人。

所以既然是股市,你就不能去迴避預期這個話題。投機和投資本來就是孿生兄弟,世上沒有純粹的投資和純粹的投機。作為投資者,我們要以基本面為根基,時刻牢記基本面和安全邊際,但不能忘了預期這個重要的因素。我們絕對應該在低位去埋伏那些基本面優秀的股票、將來能經營得越來越好的公司,但同時也要預判一下這個股票背後的公司和行業未來的空間還有多大、將來能不能吹得出泡泡來,而且一定要注意所選標的千萬不要有重如泰山且長期存在的負面預期,否則就吃不了兜著走了。典型例子就是金融股和地產股。從超長期的角度來,其實銀行股最終仍然是有出頭之日的,因為金錢永不眠;而地產股呢則很可能這輩子就完了,人口週期開始向下,需求開始長線走弱,地產行業可能一調整就是一代人,所以我說地產股每一次反彈都是逃命的機會,地產板塊什麼時候只剩半條命了,上證牛市什麼時候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1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