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投資的天空:熊市炒賣要知足 投資的天空:熊市炒賣要知足 上周筆者以「勿用耳朵代眼睛」為題,籲讀者不要盲目跟隨消息入市,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方案未必就有化腐朽為神奇之能,結果兩周過去,大部份個股依

2008-11-23  AppleDaily


 

上 周筆者以「勿用耳朵代眼睛」為題,籲讀者不要盲目跟隨消息入市,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方案未必就有化腐朽為神奇之能,結果兩周過去,大部份個股依然乏善可 陳,反而筆者在13700水平造淡,卻有不俗賺頭,並在上周四於11900水平附近平倉獲利,功成身退。周四平倉之後,歐美股市繼續下跌,起初仍只算反 覆,但美國聽證會之後,美股便開始崩堤式下跌,當晚凌晨便收到讀者Annie電郵,話大市擺明再跌,淡倉是否平得太早?筆者今次睇市是否出錯?

跟隨系統買賣

筆 者明白,大市如斯下跌,沽家得勢不饒人,有此疑問實屬合理,正如筆者早前在13700水平造淡,亦有讀者問熊市追沽是否太過危險一樣。其實筆者平倉,皆因 系統目標已達,是否繼續持倉,純看投資者的個人取向,牛市之時,股價總是會升到你唔信,當時大可嫌賺得唔夠,放心長期持有,但熊市市況反覆,賺夠就要走, 要學識知足,唔強求。市場上經常有「專家」預測大市見底點數,其實股市裏沒有神仙,真正專家都估唔到底,何況筆者只係炒家一名?所以士佳常話投資跟系統, 買賣平常心,周四平淡倉後,手中尚餘適量正股,筆者唔敢講已作出最佳決定,但熊市賺錢殊不容易,今次能夠從淡倉獲利,減低日後儲貨成本,已經無憾,亦懶理 當晚美股升跌。結果,周五早上筆者剛覆完Annie電郵,大市隨美股低開,但幅度遠低於預期,不久更展開極地反彈,由11700反彈至13100,市場氣 氛逆轉,投資者即由問筆者「是否平得太早?」,變成問「係咪撈得貨?」。發問上述問題,證明投資者亦被市場牽着走,見升看升,見跌看跌。筆者不知道大市會 否就此見了近期底,但回心一想,如果前一日未有在11900附近平倉,如今大市狂升,肯定會被市況影響判斷,尤其午後大市高開,氣勢何其凌厲,隨時就在最 高位平倉,利潤即時化為烏有。近日筆者捉到市場節奏,在升前叫揸,跌前嗌沽,全靠多年投資及睇圖經驗,圖表會說話,所言非虛,有長期跟進本欄的讀者,近日 應該有所斬獲。熊市之中,需要幫忙的人越來越多,如讀者能從淡倉之中獲利,力之所及,亦應抽出部份利潤幫助有需要的人,多做善事。張士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97

“种票”案疑云散去 电盈私有化方案再遭否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423/20090423024042470.html


经过长达6天的苦战,电盈私有化上诉聆讯终于暂告结束。

4月22日傍晚,香港上诉法庭主审该案的三位法官一致判决香港证监会胜诉,推翻了此前香港高等法院已经批准的电盈私有化方案,意味着电盈的私有化尝试再一次成为泡影。

正式判词还没有写出来,不过电盈小股东已经十分雀跃了。当日,一众小股东自动在香港高院门外列队欢送香港证监会代表律师潘松辉,以及小股东代表律师冯华健,甚至有小股东情不自禁引吭高歌《朋友》。多少有些戏剧化的场景背后,充满曲折悲情。

胜 诉后,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表示,目前判决已反映公众利益获得适当保护,而针对私有化事件的调查还会继续进行。而香港媒体消息称,电盈主席李泽楷则在 裁决后向个别传媒发短信称,“可能进行上诉”。电盈代表律师John Scott当日离开法院时表示,有可能做出上诉,但要等到书面判词后才决定。

而首先揭发电盈私有化“种票”嫌疑的香港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当日甚至对香港媒体表示,今天是“美好的一天”,并促请香港有关当局尽快修改《公司条例》相关规定,废除“人头票”制度,以免日后再有人试法。

今年2月4日,电盈少数股东以约83%的支持率投票赞成总额约170亿港元的私有化方案。

4月16日 聆讯第一日

当日主要是证监会代表律师潘松辉陈词日。他当庭强调,电盈用什么方法拆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拆票增加了投票人数,并影响了私有化结果,该做法有违法律精神;并引述澳大利亚案例称,这种增加投票人数的方式,容易造成滥权。

4月17-18日 聆讯第二、三日

主要是听取小股东意见,由于过程十分冗长,上诉法院甚至“罕见”周末加班,耐心听取小股东意见,令其各诉苦衷。

香 港证监会的调查指出电盈母公司盈拓副主席袁天凡存在“种票”动机,当天,法官罗杰志表示,注意到富通保险区域总监林孝华曾在短时间内向约500名保险经纪 发放并回收股票授权书,而证监会代表律师潘松辉则指出,林孝华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好授权书,表明是“非常有组织的行为”。

4月20日 聆讯第四日

当日,电盈代表律师希望法官促请小股东“简短发言”,得到认可。

法官罗杰志质疑,通过分拆股票给别人并让其代为投票,跟给对方钱让其代为投票,没有根本分别。当日,罗杰志首次在法庭上针对电盈私有化方案发表其个人意见,感叹很多小股东将毕生积蓄投资在电盈上却落得血本无归。

两名法官分别指出,不能理解私有化背后的原因和理由,是否因为大股东希望将资产转移到新加坡?还是希望取回公司的控制权?抑或只是希望挤压股东出售股份?

调查显示,有证券公司曾向小股东做出“回购保证”,称即使私有化最终失败,也可以以每股4.5港元回购电盈股份,相关小股东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4月21日 聆讯第五日

盈 拓代表律师张健利表示,股份转让自由而且合法,如果不允许私有化建议提出后做出股份转让,那么早前的股份转让也应该允许,但法官鲍晏明表示,在私有化计划 当中,“人头票”有意义,因此要视乎拆票后,投票人是否做出“真诚”投票。而张健利则称,拆票本身不违法,不应该让法庭推翻拆票的合法性,而是应该让监管 机构定断,如果法庭要在该事件中行使酌情权,也不应该干预市场正常运作。但罗杰志法官则表示,如果每个人都将股票分拆到非常分散,再进行投票,会引起市场 混乱,并反问张健利,“可以自由转让股份,是否意味着什么都可以做?”

当日,电盈方面在庭上处于“下风”,三位法官连环指责电盈私有化欠缺常理,代表律师一度无言以对。

法官林文瀚表示,虽然有研究报告称,目前看4.5港元的私有化价格对小股东是最佳价格,但问题是,还有股东仍然看好电盈前景,却要被迫现在出售股份。“私有化需要符合常理。”林文瀚质疑,为何电盈不通过全面收购而选择私有化的方式来取得公司控制权?

此 外,法官罗杰志也提出,也有研究报告并不同意上述私有化价格,比如中银国际和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认为,电盈私有化的合理价格应为5港元和5.5港元。罗杰志 还质疑电盈旗下公司1月份72亿港元高额贷款的正当理由,加上此前电盈曾计划出售旗下45%的资产,虽然未能成功,但认为电盈似乎只是一心想出售手上的投 资。

当日,共有4名小股东在法庭发言,控诉电盈以往种种,“血泪史”有如滔滔江水。法官不得不催促小股东发言简短,此外法官也多次质疑电盈私有化真正动机,是否有转移公司资产之嫌。

4月22日 聆讯第六日

当日,各方代表律师终于完成陈词,主审法官罗杰志更放言,“无论聆讯到何时,都要在今日内完成所有聆讯程序。”

证监会代表律师潘松辉在法庭指出,证监会调查发现,盈拓及电盈主席李泽楷曾吩咐盈拓副主席袁天凡,要“好好照顾”电盈的私有化计划,还要求袁向其提交意见,并测试媒体对私有化的反应,因此,袁“有动机”促成私有化方案成功,否则可能影响自己的职位。

潘松辉指出,富通保险经纪获派电盈股份后的10天内,即在1月19日,已经填好股票授权书,包括经纪的朋友和家人的授权书,并交给富通保险区域总监林孝华,因此很难不被认定为是“有组织行为”。

此前,香港证监会调查显示,袁天凡曾多次通过电话和短信与林孝华频繁联络,并可能寻求他人对投票支持,而林孝华更是在私有化前向旗下保险经纪分配电盈股份作为花红,做法可疑。

潘 松辉更将矛头直接对准盈拓,他指出,虽然盈拓曾表示目前并没有法例限制“拆票”,因此证监会不能控制拆票问题,但他强调,“在普通法之下,法官仍可行使权 利,因此此案可能成为厘定拆票是否合法的首宗案例,希望法官在此案上定出界线。”他表示,“拆票”实际上只有大股东可以得益,因为小股东持股量较小,即使 拆票,作用也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3

平安并购深发展 新桥获得现金保底的换股方案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83928&time=2009-06-13&cl=100&page=all


  【《财经网》深圳专稿/记者 符燕艳】一个看似“二选一”的收购方案,事实上是一个有“有现金保底价的换股方案”。备受关注的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案最大谜底昨晚揭晓。

  根据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18,香港交易所代码:02318)并购深圳发展银行(深圳交易所代码:000001,下称深发展)6月12日晚间发布的一系列公告,整个交易方案仍然是“先融资后换股”的结构。

  首先,深发展将向平安寿险定向增发3.7亿股-5.85亿股,发行价格敲定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交易均价,即18.26元/股,融资约为67亿元至107亿元。平安寿险将获深发展新增三个董事会席位。平安寿险为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

  其次,在2010年底前,新桥有权选择以现金作为对价,即以114.49亿元人民币向中国平安转让其持有的深发展5.2亿股;或者,中国平安新发行2.9亿股H股作为交易对价。

  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收购交易的核心是“有现金保底价的换股方案”。即:新桥投资最低获得114.49亿元的现金,只要届时中国平安H股股价不低 于43.51港元,则新桥投资选择换股将对双方更加有利:中国平安不需现金支付;新桥投资也将获比114.49亿元更丰厚的收益。根据中国平安新闻通稿披 露的信息,换股基于每1股中国平安H股换1.74股深发展A股的比例,中国平安以停牌前30个交易日的H股平均交易价格计算,深发展股份则按每股人民币 26元计算。

新桥投资去意已决
  6月12日晚,停牌四天之后,中国平安与深发展同时发布公告,以深发展控股股东、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桥投资(即Newbridge Asia Aiv III,L.P,下称新桥)和中国平安签署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股份购买协议》为前置条件下,深发展将向中国平安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 公司(下称平安寿险)定向增发股票。


  根据双方协议,这份《股权购买协议》必须全面生效、不可撤销。然而,深发展向平安寿险的定向增发是否完成,则无碍于平安寿险和新桥的股权转让,这宣示了五年前进入深发展的战略投资者新桥,已决意尽快退出。

  两个交易如最终完成,中国平安将取代新桥,如愿以偿成为深发展新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按约定不高于30%。

  据了解,上述方案均获得当日召开的董事会全票通过。同时,交易的关联方董事唐开罗(Daniel A. Carroll)、单伟建、马雪征、刘伟琪回避表决。

增发股数尚具弹性空间
  公告显示,深发展将平安寿险定向增发3.7亿股至5.85 亿股,发行价格敲定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交易均价,即18.26元/股。以此计算,深发展此次融资总额约67亿元至106.83亿元。


  预案规定,本次发行及平安寿险收购新桥持有的深发展股权后,平安寿险和中国平安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30%。

  公开数据显示,在本次交易发生前,中国平安和平安寿险对深发展已经合计持股约1.453亿股,持股比例为4.68%。按增发股份3.7亿股至5.85 亿股之间计算,则中国平安和平安寿险合计持股比例将在29.8%至33.89%之间。

  若要不触及30%的要约收购的比例,如不考虑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减持其已持有的股份,则此次新增发的数量不高于3.768亿股,逼近下限,融资额达67亿元;若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全部减持1.453亿股,则深发展可增发5.221亿股,融资最多达到95亿元左右。

新桥五年收获颇丰
  按照此次协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桥将实现获利退出。


  2004年,新桥出资12.35亿元,以每股3.545元的价格受让深发展34810.33万股,成为深发展控股股东,今年底其入股时五年“锁 定期”将届满。此后,通过对深发SFC2认股权证的行权,以及深发展2008年实施的10股送3股,新桥目前持有深发展5.2亿股,持股总成本约 22.36亿元。

  根据《股份购买协议》,新桥向平安寿险转让所持深发展股权后,可获得114.4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对价,或者是中国平安新发行的29亿股,有可能获得更大利益,收获颇丰。

  随着新桥的退出,新桥的最终控制人David Bonderman、James G. Coulter 及Richard C. Blum也不再作为深发展的最终控制人。而中国平安将成为深发展的第一大股东和新的战略投资者。

平安分步介入董事会
  根据双方协议,在深发展完成向平安寿险的定向增发后,深发展将尽快召开一次股东大会,平安寿险有权提名增选三位新董事候选人,届时深发展董事会的董事总人数应为18人。


  目前,中国平安在深发展董事会中没有成员。新桥目前至退出之前,其在深发展的董事会上拥有四个席位。目前的设计意味着在新桥最终退出之前,中国平安已将获得与新桥接近的话语权。

  同时,在股份认购完成后的18个月内,平安寿险仍有权再提名改选三位深发展董事会候选人。此外,平安寿险提名的董事还必须在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中分别拥有一个席位。

  就双方持股比例来看,即使以3.7亿股的增发下限,在新桥退出前,中国平安将对深发展持股合计5.15亿股,而新桥持股5.2亿股。双方持股比例接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33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获通过 广电有望分食电信市场蛋糕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608/792111.shtml


  昨日(6月7日)下午,市场传出消息: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已于6月6日上午通过。
昨日,《中国数字电视》总编包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采访时表示,6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主持召开了国家三网融合协调小组会议,具体的试点方案未来几天会在政府网站公布,广电仍然负责IPTV集成播控 平台的建设和管理,18号前由各省市自主上报试点申请,25号批准开始实施。
试点城市未定
据包冉透露,经过5轮博弈,试点方案对广电 有利,明确了广电负责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管理,包括EPG计费管理、通过有线网开展完整的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及IP电话业务。
据知情 人士透露,广电总局仍掌握内容的主导权,同时广电总局下属单位有权开展有线互联网IP电话等业务。工信部将在6月8日召开厅局级领导会议,对有关实施细节 进行讨论和部署。
事实上,在两大主管部委的僵持中,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一直遭遇难产。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最终试点方案中,工信部不再为广 电进入电信相关业务设置障碍;在电信所看重的内容集成播控平台上,工信部也做了让步,而内容集成播控权仍由广电所掌握。
虽然三网融合试点方案 已经通过,但相应试点城市的名单还没有最终确定。“之前传出的试点城市均为不实报道。”包冉表示,各地具备三网融合试点条件的城市需要在18日前上报试点 申请,等待相关部门筛选批准。
据了解,国务院对试点地区提出了几点要求,包括该地区有线网已完成双向化改造、有线现网用户具有一定规模、试点 地区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等。也另有分析报告指出,北京、长沙有望成为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谁从三网融合中得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 业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电信和广电行业已经对三网融合失去了最初的热情。
该人士表示,对于电信而言,内容的制作权本身就是 开放的,有没有三网融合电信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而互联网视频的权力几乎也是对社会开放的,几百家企业已经获得经营权,这些企业其实从市场上获得的利润极 为有限,即使电信运营商获得了经营权,也难以将其作为重要利润增长点;真正还有一些商业价值的是IPTV和手机电视,按照广电的条件,电信只获得其中利润 最薄但需要投资最大的传输权和分发权,而且内容和用户都要求广电企业掌握,电信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盈利的可能。
上述人士指出,广电部门和电信 部门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广电部门不是靠经济指标考核的,加强管理比市场经济效益对广电行业而言更为重要。
该人士指出,可以预见,国内三网融合最 初几年看到的可能不会是新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会是各方分享现有的电信市场的一场“盛宴”。在电信市场的利润被极大摊薄后会逐渐归于平静,增长是否能持续下 去取决于广电现有市场能否引入竞争,哪怕仅仅是内部竞争。
流媒体网CEO张彦翔指出,广电传统业务是很难完全开放的,三网融合后,广电有可能 拿出其新获得的电信经营资质开展对外合作。而广电行业本身又缺乏市场经营能力,因此最终获益的有可能是借此进入电信市场的地方力量和民间资本。
“地方力量和民间资本,确实从三网融合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这将是未来三网融合的真正积极参与者。”张彦翔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5

广汽私有化骏威方案敲定 香港上市起航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6/3OMDAwMDE4NzI3OQ.html


广汽私有化骏威(00203.HK)的对价方案在获得骏威原股东支持的一个月后,最终于7月16日的股东特别大会上获得大笔数通过。

根 据6月7日广汽集团、骏威汽车联合公告公布的作价方案,骏威汽车原股东持有的骏威股份每股可换0.474026股母公司广汽H股,并成为后者的股东,参考 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中金此前对广汽H股的估值,骏威的私有化作价达每股6.63港币。骏威汽车7月16日因股东特别大会暂停交易,按照7月 15日的收盘价3.80港币计算,溢价达74.47%。

至此,广汽集团整体上市经过7年的谋划,已经进入收网阶段,即将成为继上汽、东风等 上市后的又一家整体上市车企。需要注意的是,广汽集团此次登陆H 股是以介绍上市的方式,而不是传统形式上的IPO(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资金。与骏威换股完毕后,广汽集团将完全拥有骏威,间接实现整体上市。

该 方案此前已得到国内证监会的批准,目前唯待获得香港联交所的正式批准,以及通过香港高等法院就申请减资命令的聆讯。目前,广汽已通过港交所聆讯。

广 汽集团此举颇具意味,有分析指出,首先,鉴于骏威汽车的资产包括广州本田的50%股权、本田出口基地的股权及广汽的客车资产等,广汽在该公司同时占据 37.9%股份,此举可将二者的股权关系一举理顺。

其二,广汽集团借助骏威这一香港的上市旗舰实现整体上市,省去了繁琐的IPO审批手续, 同时改变了骏威红筹的身份。据知情人士透露,“广汽集团在登陆 H股之后,将很快回归A股,届时国内汽车业的竞争格局可能生变,资金来源更加充裕的广汽或展开新一轮收购,对上汽、一汽和东风三家传统势力造成冲击。”

依 照广汽集团(02238.HK)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骏威汽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为8月16日,8月25日正式撤销其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广汽预期将于 2010年8月30日以22.133亿股规模登陆H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3

张房有马尔乔内推翻领雅方案 广汽菲亚特首发五年计划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22/wOMDAwMDE5ODgwOA.html

在人人都渴望一展拳脚却瞬息万变的中国战场,两年后才能正式投产的广汽菲亚特临时调整了它的全盘计划,包括推翻领雅方案及重新制订时间表。

9月19日,在接近两个小时的媒体见面会上,成立不过半年的广汽菲亚特全体高层首次面对公众,表达了其五年内“重建菲亚特品牌、铺设经销商渠道及每年推出一款产品”的决心。

从领雅方案到2012全球首发

“我 们现在就必须考虑两年后的竞争情况,意大利菲亚特总部对此已有安排。”广汽菲亚特总经理郑显聪透露,今年7月,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总经理曾庆洪前往都 灵与菲亚特集团CEO马尔乔内一同修订了第一款车上市计划,“我们原本计划引入领雅,现在我们决定引入一个全新的平台及产品——C-medium,以显示 对中国市场的尊重。该平台将融合中国元素,但也是意大利风格和新技术的。”郑同时担任菲亚特集团中国副总裁。

这是马尔乔内领导下的菲亚特第二次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1999年,菲亚特公司就牵手南汽,组建南京菲亚特。由于双方在关于产品引进,市场开拓、公司管理、文化等多个层面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司一直无法在市场上取得主动。2007年,双方最终分手。

菲 亚特目前在国内销售三款车型——博悦、朋多、领雅,博悦和朋多因为属于小众车型,现阶段并不适合用来国产,因而媒体普遍猜测A级轿车领雅将成为广汽菲亚特 的首款国产车。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菲亚特造型中心已将国产领雅的车身设计宽度由1730mm加宽至1775mm。并且在其它设 计上也会有一定的改变。

不过上述消息,被郑显聪否定了。“我们要强调这是一个重新设计的平台,我们已把这个平台3-5年的计划考虑进去了。我们的生意不是只做到2012年,我们的平台会持续贡献什么,我们已有一个清晰的五年计划。”

广汽菲亚特原定于2011年底上市第一款车,但现在推迟到了2012年上半年。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第一款车做了重新设计,思路与原来相比发生了彻底改变。”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广汽菲亚特执行副总经理蒋平说,原本在广州的项目转移到长沙也是时间表推迟的原因之一。

郑 蒋二人透露,第一款车C-medium属全新中高端车型,2012年将在全球首发,但中国与欧美外形会有区别。C-medium采用全球全新平台全新设 计,配备世界先进水平的1.4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干式双离合变速器(DDCT)。此后,公司将根据市场需要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品,产品系列将涵盖小型车、 中级车、中高级车、SUV等重要细分市场。

据称,广汽菲亚特一期将形成年产14万辆整车和年产22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并将根据市场需求,争取在2014-2015年形成年产销25万-30万辆整车的规模,建成集乘用车、发动机生产等业务于一体的具备全球领先水平的汽车生产基地。

“我们的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最好东西奉献给中国甚至全球消费者。”郑显聪表示,他们希望在2015年达到2%的市场份额。

面对年销量达上百万辆的众多竞争者,蒋平认为只有锲而不舍才能达至上述目标,“千里行始于足下,我们希望从十四万辆开始。”而面对汽车产品高度同质化的趋势,公司计划拿出最有竞争力的服务,“我们将花很大力气来改善这方面。”

广菲与广汽、克莱斯勒的关系

事实上,为了让沉寂了两年的菲亚特品牌尽快回到市场,在2012年真正国产化之前,合资公司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其中包括渠道建设及进口车战略。

在战略发布当天,广汽菲亚特同时推出首款新车2011款博锐,该车型是两厢设计,完全采取整车进口方式引进,推出的1.4T 120马力和150马力共6款车型,售价在16.39万-20.79万元之间。不过,公司并没有透露今年该车型的销售计划。

广汽菲亚特销售部高级副总监Marco Napodano称,关于进口车战略,公司正在深度研究市场机会,“事实上为适应中国市场,我们将博锐进行了细分再细分。”“我们决心将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以进口方式先引入中国。”

广汽菲亚特已取得了菲亚特品牌总经销商资格,公司副总经理闫建明称,目前已审核准备了20家经销商,其中有10家是原南汽菲亚特的经销商,今后广汽菲亚特工厂建成正式投产后,还将在全国大量发展经销商,规模在150-200家。

作为一个年轻的合资平台,公司的两大投资方均有着重大的战略动作,外界关于三者间的互动存在着多种猜想。菲亚特与克莱斯勒的合并对广汽菲亚特意味着什么?广汽乘用车与广汽菲亚特的技术同源如何影响双方未来的发展?

对此,19日,郑显聪及蒋平都做了直率回复。

今年四月,马尔乔内公布了菲亚特的未来五年的商业计划,将汽车业务及非汽车业 务折分,以便实施与克莱斯勒的下一步合并。这一举动对于中国市场目前还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郑显聪称,到2010年底菲亚特与克莱斯勒才能定下双方的品牌策 略,“在中国,未来双方互通平台应该没有问题,就像美国和欧洲两个品牌即将展开的平台合作一样,”但“目前,广汽菲亚特还是专注菲亚特产品,以后可能共享 零部件供应”。

而在半个月前,广汽集团的首款自主品牌传祺正式下线,其发动机及平台技术均源自菲亚特,但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表示,国产发动机技术已做出了超过500项改进,可以视为完全知识自主的技术,获得意方的首肯,甚至考虑过运用在未来广汽菲亚特的国产车型上。

对此,蒋平称,“如果这有利于双方的发展,为什么不呢?”郑则解释道,“我们之间的互补概念是很清晰的”,广汽菲亚特原定在广州,与广汽乘用车相邻而建,当初肯定是有上述设想,现在移师长沙后,与广汽集团成为更“具弹性的合作伙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8

黄光裕家族代表邹晓春:正在寻求一揽子解决方案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1/5NMDAwMDIwMjA5NQ.html

国美电器(0493.HK)控制权之争的“未了局”仍在继续。

国美电器会否走向分裂、国美电器董事局的结构如何调整等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此前的10月15日,本报记者已独家获悉,14日,黄光裕家族、国美电器董事会、贝恩资本已经开始就上述内容进行新一轮的谈判。

此 前,一位国美电器内部人士曾对本报记者透露,就“非上市门店”和“董事会席位”问题,谈判各方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由于非上市门店的剥离对双方来说都将 造成伤害,因此,在谈判初期,双方就达成了非上市门店不剥离的共识”,“陈晓提出了增加两位执行董事的方案,即黄家可以增加两位执行董事人选,而黄光裕家 族也做出了让步,对于13位董事组成的架构表示了认可”。不过,这位人士也称,“但是,对于黄光裕家族此前提出的两名董事候选人黄燕虹和邹晓春,陈晓和竺 稼方面表示并不认可,尤其是对缺乏管理经验的邹晓春表示了反对。”

10月20日,针对上述问题,黄光裕家族推荐的候选执行董事邹晓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邹晓春称,“我们正在和贝恩、陈晓等进行多方谈判,寻求达成一揽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决方案”。据其透露,上述各方正在商讨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国美今后的经营发展战略、创始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合理席位、非上市门店的统一经营等多个问题。

对于未上市门店,邹晓春向本报记者确认,在即将到来的11月1日,黄光裕家族不会将未上市门店从上市公司割裂。对于黄光裕家族是否会更换董事人选,邹晓春称,大股东将“再次提名我和黄燕虹女士出任国美董事”。

而对于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的去留问题,邹晓春称,陈晓的问题并非核心,关键的问题是,和谈多方就一揽子计划达成一致,单个问题的解决,并非解决国美电器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美分拆与否?

《21 世纪》:按照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双方原定的计划,11月1日,国美电器非上市门店可能从上市门店剥离,国美电器会否会真的出现分裂?大股东方面一直表示,不 会分裂国美,但如果因为诉求未能实现,而最终导致分裂的话,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分裂?大股东一方是否已经在为此做好准备?

邹晓春:我们创始大股东始终关注国美电器四个方面,一是保持行业的领导地位,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企业保持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三是股东和董事局对公司实施有效的管理,四是企业业务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创始大股东于8月27日致国美的《关于附条件终止“非上市托管协议”的书面通知》,并不适用于9·28特别大会“部分议案获得通过”的情况。创始大股东会在综合考虑以上四点关注情况下,重新考虑非上市门店的独立经营问题。

《21世纪》:如果不分裂的话,国美电器的非上市门店会否将注入上市公司?注入的时间点是何时?上市公司将会通过“现金收购”还是“股票换购”的形式来合并未上市门店?

邹晓春:非上市门店的注入问题,需在解决创始大股东在董事局里的合理席位、重组国美董事局的前提下方能进行。因此,目前还没有任何成形的注入方案。

寻求一揽子计划

《21 世纪》:此前我们已经获知,大股东和贝恩正在和谈。你们与贝恩继续和谈的基础是什么?在和谈中,你们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去诉求在国美电器董事会的“合理权 利”?如果和谈不成,你们将采取怎样的进一步行动?“9·28”结束之时,国美电器大股东一方称,保留“重新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利。

邹晓春:创始大股东相信,强大、完整、盈利能力更强,继续保持行业领导地位的国美电器,符合包括创始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在内的全体股东的根本利益。

目前,创始大股东正在与相关各方积极斡旋和协商,希望在合理时间内,可以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效力的协议,以彻底解决国美目前面临的问题。

同时,创始大股东继续保留采取适当行动的权利,来确保国美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21世纪》:此前我们获知,大股东一方和贝恩已经就“董事会架构问题”已基本达成了一致,具体的方向是,未来国美电器董事会将扩容到13人,增加两名由大股东推荐的董事。在董事会席位问题上,你们目前的诉求是怎样的?

邹晓春:在国美9·28特别大会之后,创始大股东的基本诉求没有改变。

现在,国美董事局里没有创始大股东的合理董事席位,创始大股东不能了解公司经营情况,也不能给予公司的意见。最近从媒体报道来看,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国美比苏宁的销售业绩增长要低一些,我们对此非常担忧。

创始大股东保持在董事局的合理董事席位,对公司和所有股东的利益都是至关重要的。

创始大股东认为,国美今后的经营发展战略、创始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合理席位、非上市门店的统一经营等问题,需要各方在平等、诚意、共赢的原则下积极协商,共同找到一个符合国美长期稳定发展需要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21世纪》:此前有消息称,大股东提名的董事候选人黄燕虹将被张志铭替代。陈晓和贝恩方面,对你本人进入国美电器董事会也一直持反对态度,特别是对你在零售行业的从业经验提出质疑,大股东对董事人选的提名会否改变?

邹晓春:在公司里,我没有听到张志铭先生会接受创始大股东提名的说法,公司目前也没有这个计划。

在9.28会后,创始大股东已明确表示,希望有机会再次提名我和黄燕虹女士出任国美董事的意愿。我和黄燕虹女士都有为国美电器服务十年左右的工作经历,我们为国美电器贡献自己力量的心愿依然没有改变,所以,我们愿意继续接受创始大股东的提名,继续为国美服务。

(至于我的管理经验)我本人是执业了20年的证券专业律师,与国美集团有9年的业务合作关系,如果我有机会以董事身份服务国美,我会从法律的角度,以更理智、更专业的精神,严防企业的法律风险,加强企业的合规性工作。当然,我也会尊重所有股东的诉求,与其他董事合作。

《21世纪》:在陈晓的去留问题上,大股东目前的态度是什么?

邹晓春:陈晓的问题并非核心,关键的问题是,和谈多方就一揽子计划达成一致。单个问题的解决,并非解决国美电器未来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02

回歸A股最可能方案:國控合併國藥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7/xOMDAwMDIyNzExOA.html

3月12日,國藥股份(600511.SH)發佈公告,稱國藥控股將成為國藥集團醫藥商業的惟一運營平台,國藥集團將在5年內解決國藥股份和與國藥控股(01099.HK)同業競爭問題。

這也是國藥集團首度就旗下上市公司同業競爭的局面作出明確安排。外界預測,國藥控股可能有再融資需求,而回歸A股上市,吸收合併國藥股份成為最可能的方案。

國控成商業唯一平台

國 藥股份公告稱,接到國藥集團的《關於避免國藥集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同業競爭的承諾》。承諾表示,為避免同業競爭,國藥集團下屬國藥控股將成為國藥集團的醫 藥商業運營最終惟一平台,而國藥控股內部將與國藥股份的業務和資產進行整合。國藥集團還表示,在未來5年內,條件成熟時會解決國藥控股與國藥股份的同業競 爭問題,規範上市公司的運作。

國藥集團董事長宋志平還對此未作回應。

「國藥旗下另一上市公司一致藥業還有B股,肯定沒法做。最大可能的方案就是國控吸收合併國藥股份,避免了同業競爭,同時也解決了國藥控股再融資的障礙。」一位上市公司藥企副總指出。

國 藥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醫藥流通集團,國藥控股是其最大的一塊商業資產。2009年,國藥控股香港上市融資87億港幣。客觀上,也與國藥旗下2個A股上市公司 國藥股份和一致藥業產生了同業競爭。一致藥業則偏重醫藥工業,國藥股份主要負責北方的商業分銷,國藥控股分別以39.14%和45.03%的持股比例,為 兩家公司的控股股東。

中投證券研究員周銳指出,三者均有醫藥商業,在業務上存在同業競爭,任一公司若希望通過資本市場補充資金需求,同業競 爭均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次承諾的出台是集團解決下屬上市公司同業競爭問題的一個積極信號。國藥控股與國藥股份的業務和資產的整合有望逐步解決,預計未來 國控回歸A股吸收合併國藥股份會是一條可能性較大的路徑。

事實上,早在國藥控股香港上市之初,就有猜測,未來國藥控股也要準備回歸A股,通過發售新股來吸收合併在國內的兩家上市公司。當時,國藥集團的解釋是,剛剛完成H股發行,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暫不考慮回歸A股的問題。

而 對於國藥股份與國藥控股的同業競爭問題,國藥集團也做了調整。2007年6月,由於國藥股份下屬從事零售業務的北京國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一直處在虧損狀 態,降低了國藥股份整體盈利能力,為了徹底解決與國藥控股零售業務未來可能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國藥股份將所持北京國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74%的股權全部 轉讓予國藥控股國大藥房有限公司。國藥股份不再從事醫藥零售業務,徹底消除了與國藥控股在醫藥零售業務方面未來可能存在的同業競爭。

此外,截至2009年上半年,國藥控股已將北京地區的藥品倉儲和配送工作全部交由國藥股份子公司國藥物流有限公司全面負責,從而實現了國藥股份與國藥控股在北京的其他分銷企業在藥品物流環節的對接和統一。但這些都沒有徹底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外部併購先行

對於國藥集團而言,眼下,外部的併購將先於內部的整合而啟動。

國 內醫藥流通行業面臨新一輪兼併整合。根據將出的藥品流通業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要形成1-3家年銷售額過千億的全國性大型醫藥商業集團,20家年銷售 額過百億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未來幾年將是行業格局重新確立的關鍵期,龍頭企業在市場上的整合勢在必行,併購將是未來關鍵內容。

剛剛在半年前通過「三合一」的重組方案完成A股整體上市的新上藥,已經啟動了赴港發行H股的工作,目前證監會已經受理,預計今年上半年就能完成,融資規模達到80個億。新上藥從去年年底至今,已經在全國醫藥商業領域完成了數單併購,融資完成後併購的速度還會加快。

國藥集團也不甘示弱。整合完中生集團之後,國藥集團過去一年與多個地方政府談妥合作協議,以國藥入場、替代當地流通企業,並且伺機收購當地醫藥工業企業。

行業內對於優質醫藥商業資源的爭奪日益激烈。

對 此,申銀萬國研究員羅鶄指出,作為國藥集團醫藥商業運營最終唯一平台,國藥控股雖在2009年9月登陸H股募得84.1億港元(扣除發行費用),但由於收 購整合國內醫藥商業資源資金需求巨大,公司2010年中報顯示,賬面現金餘額為77.9億人民幣,和上市前2009年中期基本持平,預計國藥控股可能於近 期啟動第二輪募資。國藥集團承諾全面解決同業競爭問題,也為國藥控股後續募資鋪平道路。

她也認為,國藥系內部整合最可能方式是國藥控股吸收合併國藥股份,但由於涉及到換股比例的確定、現金選擇權的行使等系列難題,國藥控股當前重心必定在外部整合上。一旦大區域擴張基本結束,國藥集團必定會履行承諾整合旗下醫藥商業資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7

天能動力(0819) – 風險和應對方案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962389

這篇講風險和企業的應對方案。

 

 

再講講風險, 血鉛的問題, 來源有兩個, 電池製造時有麈, 鉛麈飄到外面, 污染泥土和食水, 令人吸入食用後中慢性中毒, 官方規定是離民居至少500;二是偷排, 天能超威這些企業應該不會, 過不到標準的也做不了 ISO. 小一些的就難說。超威出現的問題, 我相信他是合乎國家規定的, 但國家規定1996年定的, 定得太鬆, 現在受壓要查, 但最終會無事。 正路的官, 越到環保問題, 對著交稅大戶會放, 放不了就迫他們技改, 再迫死一些小的做為交換, 反正小的稅務不規範, 收的稅不多, 又不可做政績。最近台州有一單這樣的新聞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1-03/27/content_22380697.htm , 國家環保部亦有新聞要查看血鉛問題http://news.dahe.cn/2011/03-29/100663843.html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28日在此間表示,中國今年將全面徹查鉛蓄電池行業企業環境違法問題。各省必須在2011730日前,在公開媒體上公佈轄區內所有鉛蓄電池企業名單,接受社會監督。大企業在那個地方大家一早就知, 明顯是針對小企業。對大企業的濳台詞是即是說, 730日前要你開始技改。錢就一定要比, 但和其他行業一樣, 駛錢殺人, 集中度提高, 好事, 反正都只是加大固投, 對攤銷折舊後盈利影響有限, 而估值就是按盈利的。

 

.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10317/16449549963.shtml 這裡有一段新聞, 引證以上的說法。「鉛蓄電池究竟是黑色能源還是綠色能源?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郝軍表示,只有污染的企業,沒有污染的行業,鉛蓄電池行業的污染重點在於小企業。對於這個觀點,眾多業內人士表示認同。

.

我 們也希望這個行業可以規範,小企業不僅擾亂了市場,導致價格競爭機制的混亂,同時也嚴重影響了這個行業的形象。像雙登、超威、天能等國內大型企業的工藝創 新和裝備改進使得這個行業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僅僅是汙水處理後的鉛泥回收即可保證年收入兩百萬元,與環保設備運行的費用持平。而小企業根本不可能投入幾百 萬購買環保設施。蔡繼強說。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2010年長興縣曾治理了一大批蓄電池小企業,但在長興關停之後,這些小企業大部分轉戰安徽、江西等中部較不發達省份。」

鉛價的風險, 天能搞了一個電池回收項目, 預計2011年下半年建成, 到時可以由回收電池中提煉鉛, 超威本來也想搞一個回收項目, 但山東廠出事後年報再沒提過, 似乎暫時沒有心力去搞。天能回收項目落成後, 鉛價的風險自然會減低, 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好處。就好像兩間姓周的金鋪一樣, 某些金鋪的金不收, 或者要打折才收。就當天能電池零售價500, 天能可向零售商定下回收條件, 天能電池回收價60, 超威50, 其他20, 零售商自然會向買家開出盤口, 變成50, 30, 10。這個回收價定價權會令人覺得天能的電池最足料, 比超威強, 就好像你覺得兩間姓周的金行的金比六X純一樣。 

.

另外一個角度看, 回收鉛電池還有一個好處, 就是可回收電池入面的硫酸。天能入面的配方我不知道, 但一般鉛電池都是lead lead oxide, 電解液是硫酸製物。鉛是一種有毒金屬, 用處不是太多, 價格也不是大升大降的。但是硫酸就是你可從江銅的年報看出它硫酸是它的重要副產品,。你可以看到07年尾, 08年頭它的價格可升一兩倍, 因為硫酸是炸藥的原料, 當周期尾所有資源都炒到貴一貴的時間, 就有很多礦會開工, 由於paperwork delay, 往往開工期比經濟周期後一點, 炸藥也是開工才要用, 所以爆發期又後一點。當2011年尾天能回收項目投產時, 就可保證大量平價廢硫酸的來源, 令它相比同行有著龐大的成本相對優勢。除了成本comparative advantage, 有什麼可保證到時成本狂升的轉嫁能力呢? 沒法保證, 但理論上通漲越勁, 老百姓網購越多, 電池只是快遞業成本一小部份, 人家是不會很努力地慳的, 而且這個網購的故事在幾年前沒發生過, 不可將以前的經驗照搬來看。

.

又講下其他, 除了天能之外, 我覺得有一隻股票也是原全不應看上半年業績的, 就是AIAAIA是去年7月上市的, 上市前AIG出事, 客戶對它的信心跌至谷底, AIA的保險經紀打來想sell , 我心情不好, 就會說:「都唔知你唔會執笠。」才收線, 上市後, 我也沒有咁串了, 因為覺得應不會執。用技術分析的比喻, 它就是經歷了一個客戶信心的倒型底。試想想, 水深火熱時, 它敢不敢炒開不到單的經紀? 做到一半成績的會不會照出全數花紅? Cost per dollar of revenue 高幾多? 這些就是負規模效應。成盤數又沒有改精算假設, 投資成績又沒有大變, 只以下半年的成績計, 8PE, 1.3EV. 它的客戶信心還是在恢復上升期, 我相信今年業績會更上一層樓, 比那些增長慢一慢的中資保險股強得多了。

.

收筆之時, 心想, 如果快遞員這樣不用學歷不用技術的工種都5000一個月, 如此勞動密集的工業如何做下去呢? 另外, sinablog 的排位功能好有問題, 搞到成日都奇奇怪怪的, 希望早日改善下。

後記, 高盛錯輪事件, 雖然小弟唔玩輪, 但係都要發表下。澳 門角子機比細路女拉中都要千方百計賠比佢阿媽, 賭既野, 唔怕你贏最怕你唔來, 高盛真係蠢。李小加一係仲蠢過佢, 一係有利益輸送, 想下份工搵d 油水, 你連香港賴以為生的法治精神都攞黎較飛, 香港仲可以食咩? 我敢講, 長毛同SFC 依d 鬼頭老死唔會出聲, 曾俊華你準備介入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54

新奧能源戰略升級 提供能源綜合解決方案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3/0MMDAwMDIzODI0MA.html

「新奧能源在穩固燃氣及其他能源業務的同時,將為地方政府和經濟開發區提供一攬子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在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奧能源」)上市十週年慶典上,該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透露了新奧的戰略升級方向。

 這意味著新奧將在過去的燃氣分銷基礎上,向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者角色升級。

王 玉鎖表示,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天然氣的使用比例由4%提升到8%,預計到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目標總量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這對燃氣公司而 言是一個很大的利好。「新奧能源一季度銷售管道燃氣1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六成;2011年全年,公司計劃銷售管道燃氣50億立方米。」新奧能源CEO張 葉生表示。

但隨著以中石油為代表的上游壟斷企業不斷在向下游延伸,民營企業在城市燃氣方面的業務肯定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因此,有業內人士對本報指出,新奧能源戰略升級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為 此,新奧能源不再向用戶提供簡單的能源產品,而是以用戶「單位產品能量成本最優」為目標,依託其自然的系統能效和泛能網技術,面向新建省級園區和大型工業 企業、公共建築等客戶,提供包括能效審計、方案設計、金融服務、設備集成、工程建設、運營服務直至後期能源供應組織等一攬子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及實施。

本報記者瞭解到,新奧能源已與21個省、市和工業園區簽訂了節能減排框架協議,提供節能減排方案,開發系統能效管理平台。

根據張葉生介紹,新奧能源與長沙黃花機場合作天然氣熱電冷能源管理項目,在滿足機場新建T3航站樓的供熱、供冷的基礎上,將實現全系統節能率33%,每年可減少一次能源消耗折標煤約152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807噸。

正是基於其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方面的優勢,新奧集團成為中國民營企業向國外輸出技術的典型。

記者獲悉,5月9日在華盛頓召開的第三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新奧集團和廊坊市政府會同美國夏洛特市政府和全美最大能源企業之一美國杜克能源公司(Duke Energy)簽署了《中美綠色合作夥伴四方協議》。

該協議成為了自中美兩國政府於2008年簽署《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綠色合作夥伴計劃框架》以來,兩國間第一次通過政府與企業間各自結對的形式,開展新能源領域的合作。

根據該協議,在協議中,新奧與杜克制定了一整套行動計劃,其中涵蓋五項技術,將解決:太陽能發電試點、新的配電站電池能力測試、智能電網及電網管理優化、居民用戶進行用電管理的展示、社區電能存儲能力的測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