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海湾战”拉开 大连港回归A股抢筹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3/3MMDAwMDIwNzI3MA.html

11月22日,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601880.SH,02880.HK)举行回归A股的网上路演,预计将筹资不超过60亿元。

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母公司大连港集团的相关资产,成为大连港港口业务的统一运作平台,也将成为国内首家在A+H股两地上市的港口企业。

路演公告显示,大连港在A股募集的资金将投向油品、液体化工品、矿石码头及相关物流业务等14个项目,总投资达36.66亿元。但这些项目的投资显然不是大连港回归意义的全部。

“随着大连港港口业务的整体上市,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将在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乃至更广范围的资本运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本报记者了解,大连港回归A股后,将整合锦州港相关资产。目前,大连港集团持有锦州港19.44%的股权,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这部分股权的优先购买权。

此外,大连港董事长孙宏在路演过程中还表示,今后将按照国家战略要求,与营口港进行业务层面乃至资本层面的合作。“以资本为纽带加强相关港口的合作,最终构建以大连港为主导的区域化协同发展格局。”


2009年,大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4亿吨,在全国港口中排名第6位。中国东北地区60%—70%的外贸货物进出口,90%以上的国际集装箱转运都经过大连港。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辽宁其他的港口,特别像营口港(600317.SH)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对大连的竞争和挤压。”大连港董事长孙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

事实上,大连港所在的渤海湾,已经形成了环渤海港口群,在环渤海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星罗棋布了大大小小60多个港口。业内普遍认为,这些货源腹地类似、码头功能雷同的港口之间的竞争,将是一场“新海湾战争”。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中,大连港被定位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在天津滨海新区规划中,天津港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而山东省则全力支持青岛港竞争北方航运中心。

孙 宏据此表示,港口发展已经不是港口行业自身的问题,已经演化成区域政府发展的问题。“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港口面临过度发展、同质化竞争、资源不合理利 用、重复建设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进行港口资源整合的尝试,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49

北京搶籌「資本版圖」 千家後備上市企業在手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21/5MMzA4XzM1MjE5MQ.html

截至2011年6月底,北京轄區擬上市企業共計124家。其中,創業板76家,中小板27家,上海主板21家。已通過發審會尚未發行的企業4家,正 在證監會接受審核的企業64家,尚未申報材料的企業3家,正進行輔導備案的企業53家。這是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視員沈鴻7月21日透露的北京「資本版 圖」。

當前「京」字A股上市公司已有183家,而這種資本化推進正在提速,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區新增上市公司18家,已佔全國10.7%,首發融資212.58億元。

未來,北京「資本地圖」將不斷擴容,背後依託的是強大的後備企業資源庫。

據瞭解,在北京的擬上市企業數據庫中已有1100家企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800餘家,文化創意型企業120餘家,農業企業100餘家,節能環保型企業100餘家。預計2015年前,北京至少有200家企業上市。

上市儲備企業只是擴容資本版圖的一環,券商、基金等證券中介機構則是打通這條資本道路的必要橋樑。

「北京市金融中介服務總體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比如全國知名的會計師、律師、審計包括評估機構。註冊在北京的證券公司有18家,全市的律師事務所1400多家,職業律師超過2萬餘人,會計師事務所有570多家。」沈鴻針介紹。

但兩大交易設在上海和深圳,給當地上市服務帶來了「近水樓台」優勢。特別是深交所的創業板與中小板在近兩年快速擴容後,更是給北京金融中介「老大哥」們帶來了壓力。以投行業務為例,平安、國信等南方券商在過去兩年的IPO項目份額已遠超北京的銀河等老牌券商。

「跟南方相比,北京地區在相關上市服務方面確實出現了一定差距。」沈鴻承認。

事 實上,北京金融局成立剛兩年,也剛著手建立上市企業的聯繫服務機制和保薦人代表的服務機制,仍處於起步階段。為此,北京金融局正力爭通過對金融機構中介服 務的鼓勵來彌補這種差距,包括建立與深交所、北京證監局等的合作機制,以及即將出台擬上市企業聯席機制和保薦代表人聯席機制。

此外,規範股權投資業與加強聯動工作,也是北京的持續發力點。

北京的投資案例和管理資金目前佔全國四分之一。北京已成立股權投資協會,並將在此基礎上發起設立中國股權投資協會。「這也為上市企業提供了一些後備的資源。」沈鴻指出。

在搭建大的上市啟動平台後,細化行業的上市推動也在進行。其中,涉農企業是關鍵部分之一。

據瞭解,在上述規劃中,到2015年北京地區上市公司中的涉農企業力爭達到80家。而在北京市農委重點關注的40家涉農企業中,準備今明兩年報會的有7家,準備2013年報會的有10家。

這背後還有實質制度與資金獎勵推動。據北京市農委副主任張貴忠介紹,北京建立了集體改制企業上市產權確認工作聯繫會議機制,還給予每家上市涉農企業600萬元獎勵,目前已獎勵一家企業。未來,北京市的文化創意、服務業等行業企業上市措施也即將出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9

工業地產「沉默中爆發」:民企搶籌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7/4MMDcyXzQwNzY4Mg.html

低調的中國工業地產,正在以一種比商品住宅、商辦地產更為理性並更接近國際化的方式快速發展。許多民營資本聚集搶得先機。

最新統計 數據顯示,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15日,上海土地共成交832幅,3153公頃,其中工業用地成交541幅,1858公頃,佔到全市所有成 交地塊總面積的近6成,較2010年上升12%。統計還顯示,來自上海本地及部分外地的民營企業,成為工業用地的主要買家。

民企搶籌工業地產

對很多房地產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上海宇培,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在高端物流地產領域,上海宇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宇培」)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民營開發商之一。

上 海宇培創始人、董事長李士發告訴本報,2011年8月,普洛斯通過收購美國知名房地產投資基金Equity International持有的誠泰企業(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權,間接持有宇培集團49%股權。目前,宇培集團在上海、北京、蘇州、滁州、瀋陽、 武漢等地的物流倉儲地產資產組合已超過7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規模達20億元。

「未來3-5年,公司將在上海、北京、廣州、瀋陽、西安等22個城市,完成總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的物流倉儲基地及電子商務中央倉儲分撥中心的開發建設,資產規模將達100億元。」李士發透露。

某 種程度上上海宇培是目前國內工業地產的一個寫照。隨著傳統住宅地產逐步「退燒」,工業物流地產的資本關注度逐漸升溫。同策諮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1 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15日,上海土地成交面積總量中,住宅用地(含綜合用地)、商辦用地佔比僅為29%和11%,分別較2010年下滑了9%和4 %,而工業用地成交面積佔比近6成,較2010年上升12%。

在龍年首月的上海土地市場上,工業用地火爆不減,共成交49幅,合計約257公頃,佔到全部的土地成交市場的9成,創下了2008年10月份以來的月度新高。

類 似的情況在國內普遍存在。同策監測的另外11個城市中,有8個城市2011年至2月中旬工業用地成交佔比,較2010年有所上升。工業用地逐漸佔據地方土 地供應和成交市場的主力,對於宇培等工業物流地產開發商而言,機會就在眼前。「今年,宇培的土地儲備目標是1200畝。」上海宇培高級副總裁張瓏告訴記 者,這個數字是去年實際完成量的一倍。

更多民企搶籌工業地產的潮流正在逐步形成。出讓結果統計顯示,民企是工業用地的拿地主力,約佔6成。

低地價契機:回報率優勢漸現

更多資本的介入,推動工業地價不斷走高。

同策諮詢研究中心分析師許之靜指出,以上海為例,前幾年經工業用地價格表現平穩,且多為零溢價出讓。2007年至2011年上海全市工業用地成交樓盤均價依次為363元/平方米、366元/平方米、313元/平方米、347元/平方米、443元/平方米。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市場中心統計還顯示,2011年,工業土地價格結束了多年來相對平緩的走勢,出現大幅拉升。2011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共有26幅地塊成交溢價率超過100%,其中有24幅為工業用地,多為上海本地民營企業所拿下。

不過,張瓏指出,儘管出現一波上漲,但目前國內大多數區域的工業土地依然處於被低估的狀態,以國際習慣採用的「工業、住宅地價比」指標衡量,這一比值還遠遠落後於國際平均水平。

地價的優勢體現在工業地產的投資回報率方面,尤其是高端的物流地產項目領域,投資回報率較住宅等傳統地產領域,呈現明顯的後來居上態勢。

李士發向本報記者透露,宇培的物流地產項目,年回報率達到10%、10年收回成本的水平。土地成本較低外,工業地產的建安成本也明顯較住宅商辦項目節省。

中金公司曾在2010年底的一份專題報告中預測,中國工業用地被嚴重低估,工業用地價格將迅速補漲,物流土地價格將大幅上升。一年多以後,中金的預測前半部分正在成為現實,物流地產尚需時日。

資本聚集也帶來了炒作「病毒」。許之靜指出,如江浙地區經濟較為發達,工業用地趨緊,且部分地區門檻低,如寧波、杭州的成交樓面均價僅200多元/平米,容易成為炒家的獵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9

法定砸盤不意外,後市急跌可搶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211.html

法定砸盤不意外,後市急跌可搶籌

一財網禪宗七祖 2015-08-06 16:24:00

永遠不要滿倉,不要孤註一擲去炒股,哪怕這次你賭對了,賺了一倍,這種投資思維有欠缺,遲早都會讓你輸得很慘。

今天的走勢平淡無奇,周四法定砸盤已經成為股民的宿命。昨天尾盤的殺跌,據說是因為再融資發審會會在明天重啟,其實這沒什麽大不了,它不同於IPO重啟,資本市場維穩也不能飲鴆止渴,再融資又不是針對二級市場,並不會造成抽血效應。

對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再融資獲批就意味著有錢去收購,或者投入再生產,這是增厚業績的辦法。對投資者來說,這也是好事情。沒必要過度解讀,昨天的下跌大抵上就消化了這種擔心,今天的低開只是慣性,恐慌性下殺沒有出現。

今天,早上一個小時低開高走,從下跌2%到翻紅,單邊上揚的行情。看起來很美,不過筆者也沒什麽驚喜的感覺,因為這一抹紅很快就會被空方幹掉。筆者昨天就在《A股為何難逃魔咒 國家隊要向前進》提到,“周四又到了法定砸盤日,周三沒能有所表現,這種魔咒恐怕不易打破。”

今天沒有特別利好,也沒有國家隊出手的跡象,這種深入人心的魔咒,怎麽可能輕易破除。果不其然,最後大盤收在3661.54,下跌0.89%;深成指12421.85,下跌0.82%;中小板指8388.79,下跌0.99%;創業板2480.93,下跌0.84%。

唯一慶幸的是,跌幅都沒有超過1%,而且股指期貨下跌的幅度都比現貨小,甚至還有翻紅的。今天還有一個非常值得玩味的信號,那就是再度縮量,滬市只有3500億,而昨天4800億;深市也近3500億,昨天4700億。這種量能萎縮與兩融余額持續下降有關,也與觀望情緒濃厚息息相關。

有些專家認為這種地量是好事,如果能持續一段時間地量的盤整,或許就可以確認底部。由於3600點是相當明確的政策底,所以空頭要想往下砸並不是容易,尤其是空頭的籌碼也要逢低買入,砸多了就沒了,萬一股市突然拉起,這就虧大了。

所有的空頭,都是潛在的多頭,一旦趨勢逆轉,他們都會立刻投身其中變成多頭。所有的多頭,也是潛在的空頭,因為一旦到了中意的價格,他們就會把持有的股票賣掉,成為空頭的一部分。

未來一段時間,在3600點到3800點之間做震蕩築底的概率偏大,由於輾轉騰挪的空間不大,利潤並不會豐厚,所以大部分投資者都會選擇場外觀望,場內凍結操作。市值余額在小幅波動中度過,對於股民而言,可以忍受,只要不大跌,沒有大漲也還行。

畢竟,能夠熬過這個底部,坐等經濟形勢好轉,企業經營好消息傳來,這還是有翻身機會的。當然,這也要求投資者需要找到有業績支撐的股票,目前是調倉換股的機會,看看半年報吧,凡是沒有特殊理由預虧的,堅決走人。

對於新手,如果是輕倉的話,這是非常好的練手機會。就拿幾百股來試試,每天關註幾只股票,結合大盤和板塊情況,判斷它們次日的漲跌情況,適當的進行T+0操作,這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為了磨練自己的判斷。如果你有心做一個長期的投資者,不是來股市撈一票就走,現在積累的每一滴能力,每一點盤感,未來都可能為你在大資金操作打基礎。

 

 

這幾天,基本面上的大事情就是“北戴河會議”,盡管有人說開會了,有人說沒開會。但是不管有沒有開會,高層已經釋放了不少信號:不能大規模刺激經濟,又不能放任經濟大幅下跌,中央政府的政策發力點更多地落在了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和兜底民生方面。

這就表明,未來涉及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原材料方面都會有源源不斷的需求,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最近螺紋鋼的價格走勢,這是中型以上建築構件必須用的鋼材。它的價格7月見底,目前有明顯的反彈趨勢,如果鋼鐵價格見底,那麽這些上市公司去庫存的壓力可能降低,業績會好轉,而經濟形勢也可能就此企穩。

當然,這是長遠的方面,短期來說,還是要看這幾天要發生的事情。昨天有傳言稱證監會換領導,雖然股市巨幅震蕩以來,換領導的傳言就不斷,但是這次主流媒體也開始介入報道,說明有點靠譜。這也可能意味著未來國家隊的策略會有所調整,否者沒必要臨陣換帥。

可能正是這樣的原因,以至於今天的空頭其實比較乏力,沒有特別像樣的砸盤,隨後跌幅收在1%之內,最後收了一根假陽線,這比陰線還是要好看一些。盡管它再度跌破五天線,不過也就差了18點。如果未來確定是在箱體內窄幅震蕩,那麽這種紅紅綠綠的切換也就不用太介意了。

當然,有一個麻煩就是,股市里有句老話:“盤久必跌”。現在橫盤整理8天了,量能不斷萎縮,筆者擔心是空頭積蓄了一點力量後,會選擇某個尾盤再次大幅殺跌,尤其是趁著國家隊不備,來一次閃電戰。7月27日8.4%的大跌就是這麽幹的,目前的3661點位,距離此輪暴跌的最低點3373點就差了288點,一次跌下去7.9%就夠了,打破前低。

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倉位重的就地趴下,無非就是千股跌停。物極必反,這種極端的發泄後,反而會成為場外資金大舉入場的理由,能夠比現在價位低10%買入,同時還把國家隊都套住,或者跟他們同一起跑線買股,這種機會還是不可錯失的。

至於明天,由於本周量能嚴重不足,周線上收陰的概率偏大。本周一開盤是3614點,也就是跌個50點差不多,3600點應該還是會守住。昨天有幾位讀者在微信公號:思想雲(yicaisixiangyun)後臺給我留言問某個股能不能翻倍,作為新手,他居然滿倉該股,現在已經被套,該股還在20天均線下。

盡管筆者一般不對個股點評,但還是勸告這位讀者:永遠不要滿倉,不要孤註一擲去炒股,哪怕這次你賭對了,賺了一倍,這種投資思維有欠缺,遲早都會讓你輸得很慘。這輪牛市以來,多少人曾經賺過一倍,但結果呢?現在賺一倍以上還有多少人?買股票,可以分階段建倉,確認趨勢並且賺錢後,再逐步加倉。在這樣的市場里,保證本金安全永遠是你的頭等大事。(一財網-禪宗七祖)

本文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請讀者自行註意投資風險。

編輯:田享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14

百億融資盤進場搶籌 非銀及房地產獲寵

進入8月以來,兩融余額在8700億元附近升降不定;即便是在8月8日滬指重新站回3000點後,融資客的進場步伐仍亦步亦趨。而就在滬指沖上3100點關口的當天,百億融資盤火速進場搶籌。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滬深兩融余額達8803億元,較前一交日增長112億元。從行業和個股交易數據來看,融資盤更為青睞金融和地產股。

兩融余額單日大漲

時隔三周後,兩融余額再次重回8800億元的關口。數據顯示,8月15日兩融余額單日環比增長1.29%;該增幅為二季度以來的次高點,僅低於4月5日兩融余額1.43%的環比增幅。而伴隨兩融余額的此次大幅回漲,8月以來兩融交易的膠著狀態也被突破。在此之前的8月份10個交易日里,兩融余額有4個交易日環比下降,而其他6個交易日的平均漲幅也僅有0.24%。

從行業板塊來看,非銀金融和房地產是融資盤當天搶籌的主要陣地。8月15日,非銀、房地產板塊的兩融交易額分別達131.28億元、80.44億元,位居兩市前列;計算機板塊緊隨其後,兩融交易額為62.32億元。資金流向方面的統計顯示,單日融資凈買入的前三名也被非銀、電子和房地產三個板塊占據,分別為16.65億元、9.39億元、8.92億元。

百億融資盤的布局思路,在個股的數據中體現的更為明顯。8月15日當天有20只個股的融資余額環比增長超過10%,多被藍籌股占據,也有舉牌等熱門概念題材股現身。其中,金融街當天融資余額環比上漲23.23%,長春燃氣、綠地控股的融資余額環比增長也超過20%。海南航空、廊坊發展、陜西煤業、西部資源、渤海金控等融資余額增長超過15%。

從融資客加倉的交易絕對值來看,15日當天的兩融交易量明顯放大。

數據顯示,15日單日融資買入額超過10億元的有5只標的,分別為東旭光電、西部證券、中信證券、東方財富和中信國安。除中信證券的融資買入額占成交額比例為19.42%外,其他標的券當天的融資買入額占成交額均超過20%。值得註意的是,就在前一交易日8月12日,滬深兩市還僅有萬科A一只個股的單日融資買入額超10億元。

融資凈買入額方面,東旭光電單日獲3.82億元的融資凈買入額,位居兩市首位;相比前一交易日融資凈買入首位的中信證券,交易額放大一倍之多。據統計,15日當天融資凈買入過億元的個股有23只。

然而,在大漲之日火線搶籌的融資客,其收益已明顯低於提前布局的資金。而此前就有市場觀點分析稱,兩融交易數據往往略滯後於市場行情的啟動和轉變,而並非先行指標。

以15日融資客紮堆搶籌的上述個股為例,截至8月16日午間收盤,除萬科A大漲7%之外,其他金融股均小幅回落。相比之下,提前一步於8月12日加倉的融資盤雖交易規模不及15日,但在大漲之日的獲益極為可觀。數據顯示,8月12日中信證券、廣發證券、航天信息、綠地控股、新華保險等融資凈買入在1.65億元至6000萬元不等,位居兩市前列,但15日當天漲幅均超過5%,綠地控股更收於漲停。

網下配售對兩融刺激有限

除行情刺激外,近日備受市場關註的新股網下配售也讓兩融交易迎來發展機遇。

據本報此前報道,按照目前新股網下申購的新規,投資者需要持有滬深兩市各1000萬元的流通市值,才可以按照新股網下初始發行總量上限進行申購。但有部分券商營業部推介的業務指南顯示,由於在計算市值時包括有信用賬戶的市值,所以實際操作中投資者的實際門檻還要可能會低於2000萬元的市值要求。

具體而言,若投資者有1000萬元的現金,可以將這筆現金作為擔保物、利用融資融券買入1000萬元滬深某一市場的股票,再以這筆現金實際購入1000萬元的另一市場股票;如此便可以參與滬深兩市的網下新股申購。此外,如果投資者目前擁有的市值不滿足滬深兩市各1000萬元市值,亦可以將目前所持股票轉入信用賬戶,確認融資買入股票後是否能滿足市值要求。

由於新股網下配售的高配售率和收益率,近期多家券商及營業部已大力推廣該業務,對兩融業務的推介也明顯加碼。但針對此次兩融余額的強勢回升是否與網下配售相關,有券商人士認為二者的關聯性並不強。受網下配售的申請CA證書等要求影響,業務操作流程較長;並且1000萬元自有現金這一理論上最低條件,仍對投資者形成較高的門檻,網下配售對兩融業務的影響將極為有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552

銀行、互聯網搶籌智慧醫療

緊張的醫患關系、漫長的排隊等待、人滿為患的候診大廳、緊俏的號源和漫天叫價的”黃牛“號……這些是當今醫院帶給人們的一些不良體驗。那麽,未來的醫院將會是什麽樣子?近兩年,智慧醫療的概念悄然走紅,各類機構搶先布局,其中,除了與醫療健康服務相關的行業外,包括互聯網、金融等商業群體也開始跨界營銷,以其自身專長尋找切入口。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人均醫療信息化投入約為2.5美元,相比美國人均醫療信息化近85美元的水平,僅為美國的3%。2015年我國智慧醫療的市場規模約為260億,未來五年年複合增長率或在30%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約1000億元。

銀行、互聯網搶先布局

首先,各類移動醫療App百家爭鳴,用於滿足尋醫問診需求;預約掛號及導醫、咨詢和點評服務需求,而後,隨著用戶需求的提升,各類機構開始主攻線下醫院,尤其是用戶集中度最高的大型公立醫院。

作為跨界利器,互聯網近年來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內的典型商業現象,對於潛力巨大的醫療健康行業,互聯網巨頭自然不會放過。騰訊公司目前就在全國近百家醫院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支持微信掛號的醫院已經超過1200家。

所謂微信智慧醫院,是以“公眾號+微信支付”為基礎,利用微信的連接能力,優化醫生、醫院、患者以及醫療設備之間的連接能力,服務包括微信預約掛號、候診提醒、微信導航、微信支付診間費用、電子報告送達、醫囑提醒等。

國內另一大互聯網巨頭阿里早在2014年就推出“未來醫院計劃”,希望通過互聯網和數據的產品和技術,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分三個階段來改變未來的醫療面貌。

在未來醫院第一階段,兩年來通過支付寶移動平臺優勢、金融解決方案以及生態整合能力,幫助醫院實現在線預約掛號、智能候診、院內導航、手機繳費、推送報告、醫患互動的全流程移動就醫服務。

本報從螞蟻金服了解到,目前全國有600多家大中型醫院加入“未來醫院”,實現掛號交費查報告全流程移動就診服務,平均節省患者就診時間50%;深圳目前有10家醫院已經實現安全便捷的醫保在線支付;支付寶覆蓋國內所有主流掛號平臺,通過支付寶入口可掛號全國2000家醫院。

另外,針對醫療資源被”黃牛“占據導致正常就醫掛號難的現象,支付寶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合作上線“防黃牛模型”,通過技術手段有效阻隔黃牛,限制其掛號次數。

另一大跨界積極分子,金融行業也在醫療板塊跑馬圈地,其中尤以銀行為甚,包括中信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等先後布局智慧醫療,銀醫合作步入深水區。

比如,交通銀行此前與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出“移動互聯網醫院——患者移動服務平臺”,通過該平臺可以訪問與調用患者移動服務系統功能,獲取智能導診、預約掛號、當天掛號、診間支付、查看賬單、查看檢驗報告等從信息流到資金流的閉環醫療服務。

去年,招行與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醫院相繼合作,提供“智慧醫療”移動金融服務,今年又與上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合作。據了解,招行的“智慧醫療”已經實現醫院“住院”線上全流程服務。

另外,興業銀行正在探索“互聯網+醫療+金融”的服務新模式,自2014年在國內率先推出智慧醫療產品,與佛山市中醫院攜手打造首家移動“智慧醫院”以來,該行截至目前已簽約醫院超過200家,上線“智慧醫院”達百家,覆蓋全國19個省市,其中超過一半為三級以上醫院。

據了解,基於目前整個醫療體系分布的現狀,銀行在拓展合作醫院時主要采取單體“逐個擊破”的戰略,合作的範圍主要集中於三甲醫院。

近日,中信銀行開始試行片區集中合作,其與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番禺智慧醫療項目”已上線運行,其中,中信銀行作為項目唯一合作銀行,覆蓋全區57個公立醫療機構,通過其發行的中信番禺民生聯名卡,實現就醫、教育、政府補貼、智慧停車等一系列服務。

啃下醫療支付硬骨頭

可以看到,互聯網、銀行的智慧醫療服務主要集中在門診服務和住院服務,比如預約掛號、門診繳費、報告查詢、排隊候診、掛號記錄、出院退費等。

雙方爭奪的焦點在於掛號和繳費,其中,繳費則涉及到支付。在過去,線上的診間繳費存在諸多限制性條款,如不能刷醫保卡、不能對接公費醫療等,而如今,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以及醫院繳費作業的超負荷運轉,某種程度上也倒逼著醫院和地方醫療主管單位擁抱互聯網。

今年5月底,醫療保險移動支付在國內首度破冰,由支付寶與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合作的醫保移動支付項目正式在深圳6家公立醫院率先試點運行,深圳市參保人員通過支付寶綁定金融社保卡後,即可通過手機完成醫保的門診掛號和繳費,避免長時間排隊。

此外,基於大數據的分析應用,支付寶後續也可以協助人社局部門實現醫療服務監控,完善社保反欺詐機制,提升基金風險防控能力。

另外,中信銀行的“番禺智慧醫療項目”也涉及到醫保支付,據了解,番禺區是廣州市首個區域性自助醫保統籌及個賬結算的試點,經廣州市人社局批準,中信銀行將在番禺區中心醫院開展線上醫保統籌及個人賬戶結算試點,通過線上APP享受完整的醫保報銷結算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026

深港“通車”首月:百億資金北上搶籌白馬股

2017年1月4日,深港通正式啟動已“滿月”。數據統計顯示,深港通的南、北向交易截至目前累計均獲得資金凈流入。從交易數據來看,資金北上意願更為強烈。深股通首月就獲超過160億元的凈流入,以前十大活躍個股分析,此類資金更偏愛格力電器、五糧液等具有龍頭地位的白馬股。

對於“南冷北熱”是否會持續,市場目前存在一定分歧。有分析師接受采訪稱,深股通交易活躍主要受益於深市提供的稀缺標的,港股通或依然走弱。但也有觀點強調,結合滬港通、深港通的數據整體來看,過去一個月資金整體仍以南下趨勢為主。考慮到兩地市場估值差和人民幣貶值預期,港股市場仍有配置需求。

而作為深港通啟動的更深層意義,滬、深、港三地共同大市場已全面運行。港交所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深港通首月運行順暢,伴隨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運行,兩地市場的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已有更密切的溝通和協調,未來會繼續豐富互聯互通計劃。

深港通首月運行平穩

2017年1月4日,深股通與港股通(深)當日均獲得資金凈流入。至此,深港通啟動後的首月里,北向、南向交易均連續20個交易日實現資金凈流入,並分別獲得資金凈流入164億元人民幣、72億元港幣。從具體數據來看,資金北上的意願更為強烈。

截至2016年12月5日至2017年1月4日交易數據 北向交易 南向交易 滬股通(億元/人民幣) 深股通(億元/人民幣) 滬市港股通(億元/港幣) 深市港股通(億元/港幣) -99.19 163.51 182.25 72.02

 

受市場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深港通開通後的表現與滬港通有較大差距。以啟動首日的表現為例,深股通、港股通(深)首日已用額度占比分別為20.85%、8.51%;而滬股通開通首日時,上述兩項數據分別為130%、17.68%。此外,以每日130億額度來計算,目前深股通的使用率也多在10%以內。

“作為對滬港通的補充與完善,深港通引入的資金增量有限,難以重現2014年滬港通開通的資金熱潮。”申萬宏源港股策略資深高級分析師王海濤接受采訪時強調,基於深市與滬市股票在交投活躍度、估值以及中小盤股比例上的差異,未來深港通、滬港通可能實現優勢互補,但這一特點在短期內還未顯現。

港交所方面在接受采訪時總結稱,深港通首月運行順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內地機構投資者會選擇港股通作為海外投資的渠道。”

港交所方面表示,自2015年內地基金公司獲準使用港股通,如今其已經成為港股通投資者的重要一員。目前,保險資金也在獲準參與港股通,香港交易所一直與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議及主要的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系,許多內地保險公司都對港股通表示出濃厚興趣。

“這都顯示了內地監管機構對滬、深港通作為內地資金海外資產配置重要渠道的信心。”港交所方面還稱,兩地市場監管機構及滬港兩地交易所已有更密切的溝通和協調,未來還會豐富互聯互通計劃,並在適當的時候通知市場。

百億資金北上搶籌白馬股

南冷北熱,是深港通運行首月所呈現的鮮明特點。尤其是在同期的滬股通有近百億資金凈流出之時,資金通過深股通北上的意願仍很強烈。

截至2016年12月5日至2017年1月4日單日交易數據

“‘南冷北熱’這個局面在市場預期之中。因為北上資金相對南下資金的可選擇性更高。”申萬宏源港股策略資深高級分析師王海濤接受采訪時稱,深港通此次為為大陸投資者新增102個港股投資標的,新增標的主要為恒生綜合小型股,其余315只可交易的港股標的此前就可以利用滬港通進行投資。但另一方面,此次港股投資者則迎來881個新增標的,其中不乏具有行業龍頭地位的優質白馬股。

港交所提供給本報的統計也顯示,正是此類稀缺標的吸引了北上資金註意力。數據顯示,去年12月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個股分別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五糧液、洋河股份、海康威視、濰柴動力、平安銀行、印紀傳媒、萬科A、西山煤電。

王海濤還預計,未來半年港股通(深)交易依然趨弱,主要因為部分機構投資者開通深港通交易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且深港通新開通標的多數為小盤股,內陸機構參與度較低。“除非滬市港股通每日額度用盡才會看到深市港股通交易變熱。”

對於“南冷北上”是否持續,市場也存在不同觀點。有分析師就表示稱,即便資金北上的趨勢仍延續,當前深股通的增量資金對深市影響也有限。此外,A股優質白馬股仍占少數,而高估值的劣勢也讓資金大舉北上的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

國金證券大類資產配置資深分析師徐陽也表示,目前港股的配置價值仍超過A股。這主要是因為港股與美股聯系緊密,而美股目前仍處於上行通道,客觀上對港股形成利好。此外,人民幣貶值預期仍在,港幣相對於人民幣處於升值狀態,這也利於資金配置港股。

從港股通過去一個月的交易來看,豐盛控股、比亞迪股份最受南下資金歡迎,位列去年12月港股通的前兩大活躍股。此外,中小盤資訊科技股也受到南下資金青睞,包括中國軟件國際、中興通訊、騰訊控股、酷派集團等均處前十大活躍個股之席。上述分析師稱,預計伴隨保險資金的繼續南下,險資更偏好大市值和股息支付股票;對於產業投資者,低估值標的更能滿足其增厚業績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15

次新股“卷土重來” 機構遊資齊搶籌新開板次新股

“市場人氣標桿”次新股在連日的大跌之後,終於在近日出現了止跌回升。今天,次新股板塊表現較為強勢,多只次新股紛紛漲停。

其中,包括吉比特、榮泰健康、弘亞數控等在內的多只剛剛開板沒多久的次新股漲勢強勁,均以漲停收盤。

這背後是沈寂了一段時間之後,次新股依舊相當具有號召力,尤其是那些開板沒多久的次新股,受到資金的厚愛,成了機構和遊資搶籌的對象。

次新股一字連板數量大減

自從2016年下半年以來,新股發行不斷加速,從8月份每兩周發行一批,到11月份每周發行一批。

而隨著IPO發行量的增加以及臨近春節資金流的緊張,相應地,近期新股上市之後一字板的數量迅速減少,從以往的動輒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連續漲停板,到現在可能只有寥寥數個漲停板。

以太平鳥為例,僅僅三個連扳之後,就打開了漲停。這與在2016年11月11日上市的海天精工對比明顯,該股上市的時候一口氣就收獲了30個漲停。可見短短數月的時間,市場對於次新股的看法已經完全不同。

除了太平鳥之外,包括皖天然氣、景旺電子、天鐵股份、中原證券等次新股上市之後的漲停板數量均不到10個。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新股平均漲停板數量為13個,尤其是11月11日上市的海天精工,該股上市後連續拉出30個漲停板,漲幅高達1090.63%。

機構遊資齊搶籌新開板次新股

雖然熱度有所減退,但是次新股仍然有相當的號召力。尤其是在一些次新股剛剛開板沒多久,受到了機構和遊資的聯合搶籌。

弘亞數控在12個漲停之後,於1月16日開板,隨後股價走勢進入到糾結的狀態。1月19日當天,就有機構專用席位買入了2341.7萬元。

榮泰健康在6個漲停之後,於1月19日開板,當天,就有包括中信證券上海聯洋營業部、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營業部、中信建投成都市馬家花園證券營業部等地方遊資買入。

吉比特在12個漲停之後,於1月19日出現股價大跌,當天就有包括申萬宏源上海閔行區東川路營業部、華泰證券上海武定路營業部、國泰君安上海銀城中路營業部等地方遊資買入。

這幾只今天被資金封住漲停的次新股,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新開板沒多久。其中,吉比特和榮泰健康在昨天剛剛打開漲停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今天馬上就被資金封住漲停,弘亞數控也是開板沒幾天。可見,資金對於新開板的次新股尤其偏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267

無懼暴跌 資金逆勢搶籌創業板ETF釋放信號

5月23日,A股市場再度演繹出權重撐指數、中小創暴跌的一幕。截至收盤,創業板創業板指數大跌1.67%,上證50指數上漲1.27%。

然而,令市場人士意想不到的是,一些專業的投資者卻在“反向交易”,逆勢搶籌創業板標的。有公開數據顯示,近期上證50ETF、滬深300ETF等大盤基金紛紛遭遇凈贖回,而創業板ETF單只基金在最近兩個月則實現了8億多的凈申購。ETF申購者向來是A股市場最為專業的投資者之一,它們的持倉變動極有可能對行情波動產生一定的指向意義。

一些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機構人士對此解釋稱,ETF投資者多數是資金量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它們如果看好未來創業板的走勢,會考慮分批建倉進行左側交易。短期來看,創業板個股存在短期超跌反彈的可能性,但整體而言遠未達到反轉的地步。華南一位資深公募基金投資總監明確向第一財經表示,當前寧可維持相對的低倉位,也不願意貿然加倉創業板。

大資金換倉信號?

A股市場近期展現了較為明顯的“二八分化”格局,以白酒、家電為代表的消費股、保險為首的金融股強勢上漲,但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票延續弱市整理。指數層面,今年以來上證50指數漲逾5%,而創業板指數跌幅超過10%。個股表現來看,貴州茅臺叠創新高,最新收盤價為454.2元,年初以來漲幅36%;格力電器、海康威視等一批同樣叠創新高,今年以來漲幅超過30%;創業板個股實現上漲的比例僅為四分之一,其中40多只股票跌幅超過40%。

不過,有別於A股的盤面表現,基金市場上的一些專業投資者正在反向操作。最近,一批ETF投資者不斷加倉創業板基金,減倉上證50ETF、滬深300ETF等大盤基金。與此同時,投資香港市場的H股ETF等熱門題材基金也遭遇了一定的減持。據Wind資訊數據,上證50ETF場內流通份額在5月11日是125.05億份,到了5月22日縮減為119.46億份;滬深300ETF方面,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場內份額5月11日為58.3億份,到5月22日降至58.22億份;H股ETF場內流通份額5月11日為71.6億份,到了5月22日縮減為68.31億份。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創業板ETF最近兩個月受到了資金的青睞,場內流通份額4月初為27.63億份,到5月初增加至28.55億份,而截至5月22日又上升到了32.49億份,若以5月22日的凈值1.7151元來計算,4月以來,累計有8億多的資金凈申購了創業板ETF。

一些接受采訪的機構人士對此解釋稱,創業板短期存在超跌反彈的可能性。在經歷了大幅下跌後,其估值得到了一定的修正。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63家創業板公司,總市值跌破了5萬億元,平均市盈率為50倍,低於歷史均值水平。

“異動可關註,但不必跟隨。”中航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郁峰對第一財經稱,這可能是機構大資金左側交易的行為,如果它們看漲未來創業板的表現,前期可能會選擇分批布局。ETF投資者資金量比較大,普通投資者不必進行跟隨操作,反而可以利用的“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待行情平穩後進行右側交易。

風格切換尚難

2016年以來,創業板指數整體下跌35%的大背景下,614只創業板公司中,94家個股股價腰斬,其中欣泰電氣跌逾80%、金亞科技及兆日科技跌幅超過70%。盡管如此,多數機構人士把創業板近期並不存在行情反轉的可能性。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投資總監認為,創業板去年的業績高增長很大程度反映的是2015年以來外延式並購帶來的貢獻部分,但進入2017這部分積極因素反而變成了消極因素,未來大小非解禁壓力可能會制約創業板的走高。

觀合資產合夥人王忠波對第一財經稱,創業板的弱市可能還會持續較長時間。究其原因,主要有方面,一是由於A股IPO發行節奏在加快;另一個原因則是,重組和定增監管的趨嚴使大量殼資源的價值大幅降低。

相反對於創業板走勢的謹慎,有機構人士更看好強勢白馬股短期調整的機會。張郁峰稱,白馬股的強勢近期表現比較充分;它們的股價有業績支撐,即便短期出現調整,持續的時間也將是短暫的,深度回調的概率較低。“調整可能是一個介入的時機,不能輕易否定白馬股未來的行情。”張郁峰表示。

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機構認為,真正具備內生增長能力、業績出眾的創業板等中小盤股可能會早於指數先行持穩,但這樣的股票應該具備高成長潛力,符合社會轉型和消費升級的現實需求。

華創證券分析師王君稱,“指數掩護下的個股估值擠水分”背景下,價值護盤,前期強勢板塊的熄火跡象進一步顯現,雄安概念進入了從一線龍頭到二、三線個股的擴散後的回調階段,而次新板塊也遭受重挫,反映了市場磨底過程情緒的反複。A股底部的構築是一個過程,磨底階段攻防兼備是基礎,同時也應逐步篩選和參與成長左側的布局機會。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271

A股入摩“前夜”,大資金棄“白馬”逆勢搶籌創業板

A股納入MSCI指數的消息自5月15日開盤前公布後,二級市場的整體走勢出人預料,其表現一如利好兌現般弱勢整理。

自1月中旬出現調整以來,白馬股弱勢震蕩之勢亦未停止。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即便自本周五起A股將正式開啟納入MSCI指數,但市面上搶籌MSCI成分股的行為並不多,相反一些大資金選擇了創業板標的。近期,主要幾只創業板ETF的場內流通份額仍在大幅擴張。

上海一家公募的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稱:“短期來看,‘入摩’對於A股的提振尤為有限,白馬股的機會還未到來。未來這一板塊走勢將是分化,整個A股市場的風格也會更加均衡。”

入摩增量資金有限

據MSCI此前公布的官方消息,MSCI將於6月1日將234家A股上市公司納入MSCI指數大家庭。國泰基金稱,MSCI指數體系過於龐大,導致不少投資者對“入摩”細節仍雲里霧里,不知A股究竟進入的是哪一個MSCI指數。其中,MSCI 中國指數是一個旗艦指數。直接跟蹤MSCI中國的資金其實有限,但因為它隸屬於MSCI新興市場和MSCI全球這兩個重量級指數,並在其中分別占30%和3.5%的權重,因而也自上而下吸引了7000多億美元資金的關註。過去,MSCI中國並不包含A股,只有75%的港股、25%的中概股和少量B股,但今年6月1日起,將有234只A股按照2.5%的比例首次躋身MSCI中國指數;9月3日起,A股納入比例將從2.5%再提高到5%,使得它在MSCI中國指數的權重最終上升到2.6%左右。而為了給A股“騰空間”,9月後港股和中概股在MSCI中的比例會分別下降到72.4%和24.9%。

此次納入,A股將分兩步以每次2.5%的納入因子於5月31日及8月31日盤後實施。MSCI亞太區研究部主管謝征儐對此表示,隨著A股的初始納入,中國在MSCI新興市場的權重將從0.3%升至約31.3%。假如中國繼續開放股票市場,令A股全部納入,屆時中資股占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可能達到42%,而A股的占比約為16%。在謝征儐看來,5%的初始納入因子預期將為A股市場帶來約22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220億美元對應的是約1400億元人民幣增量資金。在入摩消息公布後,被認為是入摩主要來源的白馬股陣營卻走出了調整的勢頭。截至2018年5月29日,白馬股指數報1602.01點,相較入摩消息公布日收盤價1623.78點,回調了1個多點。

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公募基金經理曉風(化名)看來,短期來看緣於MSCI的增量資金對A股構成的利好相對有限。2018年A股資金面將是緊平衡,其中最大壓力的可能是總規模約4萬億的大小非解禁。但鑒於減持新規的要求,4萬億理論最高的減持金額是2萬億,且剔除國有股部分,實際減持金額可能不到1萬億。增量方面除了MSCI資金,另外隨著保費的持續增長,保險資金會有數千億馳援A股。

今年以來,A股市場弱勢整理,上證指數、滬深300、上證50、創業板指等主要指數都出現了下跌。曉風稱,2.5%比例納入可能為帶給A股650億的左右的增量資金,但是650億平攤到234只股票上的比重不到3個億,應該不會給A股造成太大的影響。股市運行走勢依然要看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下半年A股市場仍舊面臨多重壓力,比如IPO減持、信用債違約、中美貿易戰走向的不確定性等,不過下半年A股的表現應該會好於上半年。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稱,近期信用債違約攀升打壓股票市場情緒,還沒有到系統性風險的地步。隨著政府去杠桿進程的推進,更多的信用債違約很可能會成為新常態。不過,去杠桿導致金融系統不穩定的情況也不太可能出現,因為這有悖積極去杠桿政策的目標,即降低系統性風險。

市場資金流向創業板

在A股入摩前的數個交易日,A股市場的一些投資者仍在持續買入創業板標的。對最有可能納入MSCI的大盤股選擇了“視而不見”。

據Wind資訊統計,多只創業板ETF場內份額近期持續增長。比如華安創業板50ETF一季度末場內流通份額為34.9479億份,5月初為66.45億份,入摩消息公布的15日升至73.188億份,到了5月28日又增長至77.9579億份。另一只易方達創業板ETF表現類似,場內流通份額3月末為52.2345億份,到了5月初變為68.11億份,入摩消息公布當日為71.37億份,而到了5月28日又增長至73.5545億份。

值得註意的是,這些創業板ETF份額增長是即便面臨二級市場價格下跌也在不斷增長,這也意味著有資金逢低在不斷買入。

相比創業板ETF,主要大盤股指最近一周幾無增長。比如華夏上證50ETF5月22日場內流通份額142.86億份,到了5月28日為142.55億份;華泰柏瑞滬深300在5月22日場內流通份額為58.1億份,到了5月28日微跌至57.52億份。與此同時,MSCI標的的多只ETF近期場內份額未有明顯變化。另一方面,H股ETF份額則出現了縮水。易方達恒生H股ETF在一季度末場內流通份額為91.25億份,到5月初微跌至90.77億份,但到了5月28日又跌至85.28億份。有說法稱,A股入摩後會擠占港股在MSCI中國指數中的份額,對某些港股MSCI標的構成壓力。

上述上海公募基金經理稱,無論上證50、滬深300還是MSCI指數均是白馬股的集中營,但A股入摩短期對市場提振有限,白馬股也不太可能因為加入MSCI指數而出現大幅反彈。而資金搶籌創業板標的,似乎也說明目前市場行情仍更偏向於成長股,而非白馬股或者像銀行、地產這類藍籌股。

天風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彪稱,一些白馬股此前的估值里已經將2018年的業績增長反映進去了。換句話說,股價的表現提前反映了今年的業績增長,需要通過時間來消化偏高的估值。當估值修正到歷史均值後,這些白馬消費股的長期價值就會再次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