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4日,深港通正式啟動已“滿月”。數據統計顯示,深港通的南、北向交易截至目前累計均獲得資金凈流入。從交易數據來看,資金北上意願更為強烈。深股通首月就獲超過160億元的凈流入,以前十大活躍個股分析,此類資金更偏愛格力電器、五糧液等具有龍頭地位的白馬股。
對於“南冷北熱”是否會持續,市場目前存在一定分歧。有分析師接受采訪稱,深股通交易活躍主要受益於深市提供的稀缺標的,港股通或依然走弱。但也有觀點強調,結合滬港通、深港通的數據整體來看,過去一個月資金整體仍以南下趨勢為主。考慮到兩地市場估值差和人民幣貶值預期,港股市場仍有配置需求。
而作為深港通啟動的更深層意義,滬、深、港三地共同大市場已全面運行。港交所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深港通首月運行順暢,伴隨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運行,兩地市場的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已有更密切的溝通和協調,未來會繼續豐富互聯互通計劃。
深港通首月運行平穩
2017年1月4日,深股通與港股通(深)當日均獲得資金凈流入。至此,深港通啟動後的首月里,北向、南向交易均連續20個交易日實現資金凈流入,並分別獲得資金凈流入164億元人民幣、72億元港幣。從具體數據來看,資金北上的意願更為強烈。
受市場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深港通開通後的表現與滬港通有較大差距。以啟動首日的表現為例,深股通、港股通(深)首日已用額度占比分別為20.85%、8.51%;而滬股通開通首日時,上述兩項數據分別為130%、17.68%。此外,以每日130億額度來計算,目前深股通的使用率也多在10%以內。
“作為對滬港通的補充與完善,深港通引入的資金增量有限,難以重現2014年滬港通開通的資金熱潮。”申萬宏源港股策略資深高級分析師王海濤接受采訪時強調,基於深市與滬市股票在交投活躍度、估值以及中小盤股比例上的差異,未來深港通、滬港通可能實現優勢互補,但這一特點在短期內還未顯現。
港交所方面在接受采訪時總結稱,深港通首月運行順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內地機構投資者會選擇港股通作為海外投資的渠道。”
港交所方面表示,自2015年內地基金公司獲準使用港股通,如今其已經成為港股通投資者的重要一員。目前,保險資金也在獲準參與港股通,香港交易所一直與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議及主要的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系,許多內地保險公司都對港股通表示出濃厚興趣。
“這都顯示了內地監管機構對滬、深港通作為內地資金海外資產配置重要渠道的信心。”港交所方面還稱,兩地市場監管機構及滬港兩地交易所已有更密切的溝通和協調,未來還會豐富互聯互通計劃,並在適當的時候通知市場。
百億資金北上搶籌白馬股
南冷北熱,是深港通運行首月所呈現的鮮明特點。尤其是在同期的滬股通有近百億資金凈流出之時,資金通過深股通北上的意願仍很強烈。
截至2016年12月5日至2017年1月4日單日交易數據
“‘南冷北熱’這個局面在市場預期之中。因為北上資金相對南下資金的可選擇性更高。”申萬宏源港股策略資深高級分析師王海濤接受采訪時稱,深港通此次為為大陸投資者新增102個港股投資標的,新增標的主要為恒生綜合小型股,其余315只可交易的港股標的此前就可以利用滬港通進行投資。但另一方面,此次港股投資者則迎來881個新增標的,其中不乏具有行業龍頭地位的優質白馬股。
港交所提供給本報的統計也顯示,正是此類稀缺標的吸引了北上資金註意力。數據顯示,去年12月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個股分別為格力電器、美的集團、五糧液、洋河股份、海康威視、濰柴動力、平安銀行、印紀傳媒、萬科A、西山煤電。
王海濤還預計,未來半年港股通(深)交易依然趨弱,主要因為部分機構投資者開通深港通交易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且深港通新開通標的多數為小盤股,內陸機構參與度較低。“除非滬市港股通每日額度用盡才會看到深市港股通交易變熱。”
對於“南冷北上”是否持續,市場也存在不同觀點。有分析師就表示稱,即便資金北上的趨勢仍延續,當前深股通的增量資金對深市影響也有限。此外,A股優質白馬股仍占少數,而高估值的劣勢也讓資金大舉北上的持續性存在不確定性。
國金證券大類資產配置資深分析師徐陽也表示,目前港股的配置價值仍超過A股。這主要是因為港股與美股聯系緊密,而美股目前仍處於上行通道,客觀上對港股形成利好。此外,人民幣貶值預期仍在,港幣相對於人民幣處於升值狀態,這也利於資金配置港股。
從港股通過去一個月的交易來看,豐盛控股、比亞迪股份最受南下資金歡迎,位列去年12月港股通的前兩大活躍股。此外,中小盤資訊科技股也受到南下資金青睞,包括中國軟件國際、中興通訊、騰訊控股、酷派集團等均處前十大活躍個股之席。上述分析師稱,預計伴隨保險資金的繼續南下,險資更偏好大市值和股息支付股票;對於產業投資者,低估值標的更能滿足其增厚業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