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京搶籌「資本版圖」 千家後備上市企業在手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21/5MMzA4XzM1MjE5MQ.html

截至2011年6月底,北京轄區擬上市企業共計124家。其中,創業板76家,中小板27家,上海主板21家。已通過發審會尚未發行的企業4家,正 在證監會接受審核的企業64家,尚未申報材料的企業3家,正進行輔導備案的企業53家。這是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視員沈鴻7月21日透露的北京「資本版 圖」。

當前「京」字A股上市公司已有183家,而這種資本化推進正在提速,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區新增上市公司18家,已佔全國10.7%,首發融資212.58億元。

未來,北京「資本地圖」將不斷擴容,背後依託的是強大的後備企業資源庫。

據瞭解,在北京的擬上市企業數據庫中已有1100家企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800餘家,文化創意型企業120餘家,農業企業100餘家,節能環保型企業100餘家。預計2015年前,北京至少有200家企業上市。

上市儲備企業只是擴容資本版圖的一環,券商、基金等證券中介機構則是打通這條資本道路的必要橋樑。

「北京市金融中介服務總體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比如全國知名的會計師、律師、審計包括評估機構。註冊在北京的證券公司有18家,全市的律師事務所1400多家,職業律師超過2萬餘人,會計師事務所有570多家。」沈鴻針介紹。

但兩大交易設在上海和深圳,給當地上市服務帶來了「近水樓台」優勢。特別是深交所的創業板與中小板在近兩年快速擴容後,更是給北京金融中介「老大哥」們帶來了壓力。以投行業務為例,平安、國信等南方券商在過去兩年的IPO項目份額已遠超北京的銀河等老牌券商。

「跟南方相比,北京地區在相關上市服務方面確實出現了一定差距。」沈鴻承認。

事 實上,北京金融局成立剛兩年,也剛著手建立上市企業的聯繫服務機制和保薦人代表的服務機制,仍處於起步階段。為此,北京金融局正力爭通過對金融機構中介服 務的鼓勵來彌補這種差距,包括建立與深交所、北京證監局等的合作機制,以及即將出台擬上市企業聯席機制和保薦代表人聯席機制。

此外,規範股權投資業與加強聯動工作,也是北京的持續發力點。

北京的投資案例和管理資金目前佔全國四分之一。北京已成立股權投資協會,並將在此基礎上發起設立中國股權投資協會。「這也為上市企業提供了一些後備的資源。」沈鴻指出。

在搭建大的上市啟動平台後,細化行業的上市推動也在進行。其中,涉農企業是關鍵部分之一。

據瞭解,在上述規劃中,到2015年北京地區上市公司中的涉農企業力爭達到80家。而在北京市農委重點關注的40家涉農企業中,準備今明兩年報會的有7家,準備2013年報會的有10家。

這背後還有實質制度與資金獎勵推動。據北京市農委副主任張貴忠介紹,北京建立了集體改制企業上市產權確認工作聯繫會議機制,還給予每家上市涉農企業600萬元獎勵,目前已獎勵一家企業。未來,北京市的文化創意、服務業等行業企業上市措施也即將出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