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民间借贷资本光明探路背后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0903/15065268093.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0903/02075265074.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

探路者证实被起诉 称个别代理商预谋讹诈


http://www.caijing.com.cn/2010-01-25/110365175.html


 【《财经》记者 李冰】2009年9月上市的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300005.SZ,下称 探路者),或将成为创业板第一家被起诉的公司。起诉者为探路者四川省总代理成都新星休闲用品有限公司(下称成都新星),诉状已递交至成都市中院,起诉方直 指探路者涉嫌虚假陈述,不具备上市资格。成都新星指出,在招股说明书中,探路者提到将在成都群光百货、成都百货大楼新馆等七家商场开直营店。而这些商场目 前都还没开业,另据成都新星相关负责人告诉媒体,“根据探路者的品牌定位,探路者也根本不可能在这些商场开店,因此是虚假的。”

  据悉,成都市中院已受理此案,并向双方发出传票,预计将于今年3月4日正式开庭。消息被爆出的1月22日,受此影响,探路者股价当日下跌6.23%,最终跌破首日开盘价,以40. 37元报收。对此,探路者1月2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该说法并不属实。“1月21日我们接到起诉书,诉讼程序已经启动,律师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1月23日,探路者董事长盛发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探路者直营店的冲击

  资料显示,1999年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户外品牌,从事户外用品研发设计,2009年9月在创业板上市,发 行价为19.80元,首日开盘价42元,当日最高涨至66.59元,收盘价为50.07元,涨幅152.88%。据《财经》记者了解,成都新星在起诉书中 有两项重要诉讼请求:第一,请求法院判令解除双方之间《“探路者”系列产品特许经营合同》,由探路者无条件按原告进货价格接收原告现有存货。第二,请求法 院判决探路者赔偿其店面装修款人民币40万元整。成都新星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2009年下半年,探路者在四川直接开设了直营店,在价格和销售上 都对其四川省总代理成都新星造成了严重冲击。这位负责人还称:“我们是用现金进货,现在有很多库存,公司自己开设直营店的做法,等于把我们排挤掉,让我们 倒闭。在探路者设立直营店之后,我们希望探路者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说法,但探路者没有诚意,最后只好诉至法院。”

  成都新星与探路者之间签订的四川代理合同,是否规定了前者对后者产品的四川区域独家专营权,双方均不愿对《财经》记者说明。

  “预谋讹诈”?

  对于成都新星的诉讼请求,盛发强解释称,根据《“探路者”系列产品特许经营合同》及补充合同,除非产品质量问题,否则加盟商不得向探路者要求退 货。关于店面装修款问题,盛解释道:“我们都会有相应的数额的支持政策。根据合同约定,加盟店归加盟商所有,相应的开店和装修由加盟商决定,那么相应的风 险也由加盟商承担。”

  据《财经》记者了解,除已对探路者进行起诉的成都新星外,探路者在重庆、湖北也有两家代理商打算起诉探路者。1月22日,湖北代理商相关负责人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确实打算起诉,目前在找律师,但很多事情未定。”

  据悉,成都新星与探路者已经有十余年的合作关系,曾是探路者的金牌代理商。在2008年探路者的前五名客户中,成都新星排名第一。后两家代理商 与探路者也有多年代理关系,是重量级合作伙伴。为何三家代理商均选择对探路者进行诉讼,目前仍是一个谜。对此,盛发强的解释是:“我们开直营店绝对不是要 竞争或是排挤加盟店而是我们认为市场空间还很大,当地的加盟商投入不够,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直营店加加盟店的模式来共建这个市场。”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探路者相关负责人对此事评价道:“极个别加盟商这样做很明显是有预谋的讹诈行为,探路者上市了,总有些人想从中捞到什么好处,这是‘红眼病’、‘吃大户’的心态。”

  “炒作”?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特聘委员杨兆全认为,就目前的情况看,此案很大程度属于加盟商借探路者的炒作。他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 示:“就该代理商所指的上市公司涉嫌虚假陈述而言,如果探路者存在虚假陈述,那么受害者是购买了探路者股票的投资者,与该加盟公司没有任何法律上的利害关 系。如果该加盟商认为探路者存在虚假陈述,可以向证监会进行投诉。”

  杨兆全还认为,加盟商与探路者之间的纠纷,属于普通民事纠纷,也就是说,探路者不会因为这起诉讼败诉而受到监管部门的任何调查或处理,更不会因 为该诉讼而出现退市的情况。此前,1月20日探路者刚刚公布2009年业绩快报,2009年实现净利润4288.94万元,同比增长68.13%,每股收 益0.7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90

Facebook创始人百度“蹭饭”或为探路内地市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21/2142199.shtml


每经记者 庄春晖 发自上海
昨日(12月20日),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及其女友被曝现身百度公司,并与百度CEO李彦宏在百度 员工食堂共进午餐。百度公司人士确认了此事,称扎克伯格系私人探访,与公司事务无关。据悉,此次为扎克伯格这位《时代》2010年年度人物首次来中国内 地,目前并不清楚他的下一步行程及意图。不过,该消息已引起了中国本土互联网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有人指出,扎克伯格此行的目的是为Facebook进军内 地市场铺路。
昨日晚间,有媒体报道称,百度发言人郭怡广表示,扎克伯格对中国互联网市场很感兴趣,此次是专程来向中国的互联网人士取经。
“突袭”百度食堂
扎克伯格拜访百度的消息最早是由一名百度内部员工透露的,该员工还附上了抓拍的照片作为证据,不过,该消息不久后被删除。
事实上,扎克伯格来华的可能性已被媒体多次提及,他的现任女友普莉希拉·陈为一名华裔美国人,仍有家人在中国。扎克伯格本人则在近日的 FacebookQuestions服务中提问:“在说普通话的中国城市中,哪些最值得一去?”并关注“如果去北京和上海,最应该看或做哪些事情?”等话 题。
昨日,还有人在北京首都机场及雍和宫等处发现了扎克伯格的身影。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微博透露,当日凌晨,其在回北京的飞机上偶遇扎克伯格,并称赞扎克伯格“十分酷”。
中午,扎克伯格突然现身在北京上地的百度办公大楼,与百度CEO李彦宏谈笑风生,并在员工食堂共进了午餐,随后两人进入7楼的李彦宏办公室,关门“密谈”。
百度公司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确认了该消息,表示此行系扎克伯格的私人探访,并非两家公司的商务安排,“马克还是带着女朋友一块儿来的”。该人士称,除当事人之外,没有人知道李彦宏和扎克伯格的谈话内容。
此前,李彦宏与扎克伯格已有过数次面对面交流。今年7月份,李彦宏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企业代表参加美国太阳谷峰会,曾被目击与扎克伯格亲密交谈;11月中旬的web2.0峰会中,两人再次聚首。
业界热议内地之行
扎克伯格突然造访百度,引发本土互联网界人士高度关注及热议。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其微博上转发了扎克伯格来京的消息,但没有发表评论。
乾龙创投创始合伙人查立慨叹,创新起家的Facebook没有太大必要造访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而是应该多与各草根创业团队多多交流。
有一种观点认为,Facebook创始人此行不会仅仅为去某家公司的食堂“蹭饭”那么简单,而是在找寻“分食”内地互联网市场的机会。
成立于2004年的Facebook目前注册人数突破5亿,已位列世界前三大互联网公司之一,但始终踌躇在拥有数亿网民的内地市场之外。此前,扎克伯格 曾流露过进军内地市场的想法,李彦宏也曾在公开场合发表过 “鼓励”Facebook的言论,“我认为像Facebook这样的企业应该考虑内地市场,如果他们的方法得当且有足够的耐心,就会有机会。时间飞逝,互 联网市场增长很快,而且存在许多挑战。如果你们不快点行动,就会失去机会。”
Facebook落地谜局
艾瑞网专家宋安表示,相信扎克 伯格此次以交流为主,“Facebook在美国选择了和微软合作,Twitter则选择了和Google合作,相互制衡。目前内地互联网三大佬:腾讯、百 度和阿里巴巴,以及最近的新浪微博,相互的数据都不开放,都想当老大。李彦宏见扎克伯格,交流的层面可能大于实际合作的可能。”
4399游戏 董事长蔡文胜则对Facebook在内地落地生根的可能性表示了悲观,“Yahoo创始人杨致远第一次到内地是2000年,谷歌CEO施密特第一次到内地 是2005年,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选择2010年到内地。“他们都相隔5年来内地,而且都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但最终都没能在内地落地生根。”
不过,目前未有更多“百度午餐”的实质讯息流出。此外人们还在关心,扎克伯格接下来还会造访哪些国内互联网企业,碰撞出什么火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79

喬布斯譏諷PC 「五霸」云中探路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7/0NMDAwMDIyNDM0Ng.html

美國紐約芳草地藝術中心,披頭士音樂響起,喬布斯出現在會場,全場集體鼓掌,近期關於喬布斯的流言瞬間消逝。

喬布斯帶來新的產品——iPad2。如果說iPad2是喬布斯送給消費者的禮物,他在現場說的一句話則是送給所有PC廠商的禮物,抑或是警告。喬布斯說:平板電腦是後PC時代的設備,要比PC更容易使用,更依賴用戶的直覺。

消費者們在擔心:病魔纏身的喬布斯今後能否還給我們帶來驚喜;PC同行們則在思考:新時代,路在何方?

新時代,需要新的玩法。

路在「云」中。喬布斯的iPad、iPhone、iTunes告訴同行,該跟PC說再見了,該製造云終端了,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或是提供云服務了。聯想、宏碁受到了喬布斯的啟發,複製蘋果路線,大力發展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智能終端,目標則是做云設備提供商。

當然,「云」中的路不止一條。2月28日,戴爾服務中國公司落戶廈門時,戴爾服務部的中國區總經理柯克·威廉姆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公司作為區域總部,將為戴爾在中國的服務業務的發展提供支撐。這是戴爾服務首次在美國之外設立區域總部。

威廉姆斯同時透露:戴爾已經計劃在廈門設立一個數據中心,為客戶提供計算、存儲,以及各種云計算服務。

戴爾全球副總裁萊爾斯在廈門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戴爾首先要成為一家系統集成商,然後成為一家云方案提供商。

轉型的不止戴爾,轉型已是PC行業的共識。惠普在去年進行了一系列併購,選擇的則是一條全面出擊的路線:云終端+云方案。

PC的黃昏

2010年5月,蘋果超越微軟成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這成為新時代到來的標誌性事件。截至目前,蘋果市值為3300億美元,微軟為2286億美元。

PC的黃昏並不代表PC產業漸行漸遠,逐漸消亡。戴爾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CEO楊超說:很多人對PC產業的前景有誤讀。PC的黃昏,並不是PC產業不存在了,它將繼續作為一個產值巨大的產業存在,只是市場增長放緩,創新空間變小,PC產業格局已經不會有大的變化。

所謂格局已定,即「五大統治全球」。目前「PC五霸」分別是惠普、戴爾、聯想、宏碁、華碩。蘋果則以另外一種方式生存。除此之外,其他廠商都很難生存。

在中國市場,「千年老二」方正電腦已與宏碁合作。曾經風雲一時的TCL、海爾、浪潮已經減少對PC業務的投入,轉而發展其他業務。在日本,NEC的PC業務被聯想收購;富士通則偏安於日本。在歐洲、美國等市場,已形成五大分而治之的局面。

跟PC時代說再見,並不是說PC將消失,而是說PC已經交出了影響力第一的桂冠。縱觀前五大PC廠商,PC業務仍然保持增長。2月16日,戴爾發佈的2010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其收入157億美元,比去年增長5%;全財年的收入是615億美金,同比增長16%。

楊超評價說:「不管收入、增長率、利潤都創了紀錄。」2月15日,聯想發佈2010-2011年第三季度財報,綜合銷售額達58億美元,同比上升22%。惠普第一季度營收為323億美元,與一年前的311.8億美元相比增長4%。

PC產業本身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比如在新興市場,增速更快。戴爾整個印度的增長是37%,中國的業務增長了21%,東南亞增長33%。聯想新興市場銷售達11億美元,增長率達34%。

楊超說:爭奪「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為代表新興市場會是PC廠商之間的最後一場戰爭。

對於中國市場,戴爾勢在必爭。楊超表示,2011年,戴爾將在中國增加1000家戴爾體驗中心、1000家服務中心,供企業級客戶體驗戴爾的產品及服務。戴爾還會通過戴爾在線、零售渠道(比如國美、蘇寧),甚至在線商務平台(像京東、淘寶)的合作,形成渠道互補。

美國廠商戴爾、惠普的歷史經驗是:失去了日本市場,產生了富士通、東芝兩個日本本土競爭對手以及一個全球競爭對手索尼;失去了歐洲,產生一個全球的競爭對手宏碁;失去了中國,產生了一個全球級競爭對手聯想。

接下來的東南亞、非洲將不足以改變格局。「最後之戰」的硝煙散盡之後,「五霸」或是「三強」的格局將最後確定。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PC市場的「緩慢」增長已經不足以支撐投資者。惠普財報公佈的當天,股價大躍9.62%。

當日,云基礎設施提供商EMC公司一位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評價,投資者希望惠普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未來,比如雲計算方面的發展,但惠普表現顯然盡失人意。

云中「探路」

PC的黃昏,將是IT巨頭集體轉型期。

如果IBM收購普華永道、惠普收購EDS標誌其全面進軍IT服務,那麼戴爾則是收購佩羅系統全面進軍IT服務。

2009年9月,戴爾出資39億美元,協議收購佩羅系統(Perot Systems)。當時佩羅在全球有四萬五千名員工,戴爾全球有六萬名員工,收購佩羅系統之後,戴爾服務在醫療保健方面成為最大的服務提供商。

收購佩羅也是邁克戴爾復出之後的「新政」風向標,此後,戴爾在IT服務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收購。

通過收購佩羅系統,戴爾也收購了畢博公司。畢博是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2001年進入中國市場,其前身是從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分拆出來的畢馬威諮詢公司。

此 外,2009年戴爾斥資14億美元收購存儲廠商EqualLogic;2010年2月,收購信息安全服務廠商SecureWorks;2010年7月,戴 爾收購了數據中心控制和協作管理軟件供應商Scalent;同月以1.5億美元收購Ocarina;當年11月,收購云計算解決方案廠商Boomi;12 月以9.6億美元收購數據存儲服務供應商Compellent;同月還收購了歸檔專業服務廠商InSite One,以及軟件公司InSiteOne。

楊超透露:僅在2010年第四季度,戴爾就進行了九次收購行為,這些收購包括存儲、服務和安全以及整體的解決方案。

在大舉收購的同時,戴爾公司成立戴爾服務部門,以發展IT服務業務。據威廉姆斯透露:整個戴爾服務業務部門在全球大概有四萬三千名員工。

以 剛剛落戶中國的戴爾廈門服務總部來說,其包括員工600名,全部為高技術人才。威廉姆斯表示,這個服務總部未來除了現有的支持性業務外,還將發展兩塊業 務:一是IT服務與外包;二是呼叫中心業務。未來戴爾在廈門的服務總部開展的服務包括業務諮詢、信息技術諮詢等,服務對象涵蓋能源、金融、醫療保健以及政 府信息化等。

事實上,戴爾服務在中國已經全面開展業務,比如說長沙、廈門的客戶都開始使用戴爾的醫療信息系統。威廉姆斯稱,戴爾在與其他地方政府合作,洽談一些醫療信息系統服務方面的項目。他還透露,未來不排除任何形式的合作,比如與地方政府或是當地企業成立合資公司。

戴爾的「云計算中心」備受廈門市政府重視。廈門設立了2平方公里的軟件園,推動當地軟件與服務業的發展,戴爾云計算中心落戶廈門,將起到示範帶頭作用。

威廉姆斯表示:從戰略、業務流程的諮詢到技術諮詢、技術服務外包,以及終端、局端硬件產品,戴爾可以提供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

云 中探路的還有惠普。2009年,惠普收購網絡設備商3COM;2010年4月,惠普以12億美元收購Palm;當年9月惠普宣佈以23.5億美元收購 3PAR;2010年10月,惠普以1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安全軟件公司ArcSight。而惠普全面進軍IT服務的標誌性收購是對EDS的收購。2008 年5月,惠普以139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EDS的收購。

與戴爾的目標一樣,惠普也要成為軟硬一體方案提供商。

云中探路,最早行動的是PC鼻祖IBM。2002年,IBM以35億美元收購了普華永道,2004年將PC業務出售給聯想。

截至目前,曾經的PC三強IBM、惠普、戴爾紛紛轉型為服務提供商。威廉姆斯說:IBM是(戴爾的)競爭對手,惠普還不是。

云終端「搏殺」

目前,PC廠商市值紛紛被低估。前五大PC廠商市值分別為:惠普927億美元、戴爾225億美元、宏碁65億美元、聯想61億美元、華碩55億美元。

為改變困局,惠普、戴爾除了在IT服務領域搏殺,還在喬布斯設定的道路上搶進,以期在智能終端領域有所突破,贏得產業升級的機會。走這條路的更包括聯想、宏碁與華碩。

2月15日,聯想發佈2010-201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期內其在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增長52.2%,是上個財季的兩倍,也遠高於10.3%的行業增幅。楊元慶當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聯想繼續與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合作銷售樂Phone。

與此同時,聯想新成立的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由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劉軍領銜,將專注研發移動互聯網終端,包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新產品類,如包含云計算、智能電視等終端。

劉軍負責的業務,被稱為聯想的「新世界」。

2月24日,華碩在北京宣佈與中移動合作,發佈TD智能手機,此次華頂共發佈了5款TD智能手機,以及1款TD平板電腦。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智能手機是走向云計算的一個重要終端裝置,華碩就是要搭建一個從個人運算端到云端運算的橋樑,「最終讓用戶即時、即地、更人性化地得到云端上各種的內容和服務」。

佈局云端的還包括戴爾。戴爾已經推出面向移動終端的統一用戶界面「Stage」,通過這個系統,用戶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應用與服務,類似蘋果的iTunes。戴爾相關人士說,這個平台可以整合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應用與服務。

云計算時代,PC公司面臨突圍,他們需要兩線作戰——保證傳統疆域不丟城失地的同時,進軍新興智能終端,「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碗裡是傳統的PC市場,鍋裡是新的產品領域。楊超表示:戴爾的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很快將在中國市場上進行銷售。

楊元慶和楊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將以開放的心態,按照用戶的需求,推出基於各種操作系統、各種型號的手機。

聯 想一位員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終端搏殺尚未開始,自聯想收購IBM PC業務之後,各個廠商通過收購PC廠商鞏固傳統領域,接下來,傳統PC廠商將謀求對手機廠商進行收購,這將是一個新的戰場。他說:「如果惠普收購 Palm是新戰爭的開始,那麼聯想收購NEC PC則是舊戰爭的結束。」

「3C融合在加速,沒有力量可以阻止。」該聯想人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93

4G探路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06/100376724_all.html

 從3月30日起,中國移動浙江公司啟動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即4G的試商用體驗。杭州 B1快速公交車上的乘客,可率先免費體驗到這一服務。

  據稱,乘客使用智能手機、iPad、筆記本電腦等移動終端上網,網速比3G快數倍乃至十倍以上。

  此時,距離3G牌照在中國發放不到兩年。當下的3G盛宴中,獲益者是採用了國外主導標準的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其中,中國聯通採用 WCDMA(寬度碼分多址)標準,中國電信採用CDMA2000標準,他們均擁有比較成熟的網絡。而三大運營商中的老大、承載著發展「中國版3G」重任的 中國移動,搞的是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標準。儘管這是國際電信聯盟批准的三個3G標準之一,但商業應用網絡至今未能搭建完善。中國移動處 於市場份額被蠶食、高端客戶逐漸流失的窘境。

  這種情況之下,中國移動迫切希望將其主推的TD-LTE(時分長期演進)版「中國版4G」規模化商業應用,以收復失地。而工信部的疑慮、廣電的 掣肘、央企的利益糾葛、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等諸多因素,都在影響其商業進程。

中國版4G

  移動通信行業始終在追求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帶寬,以承載更多的服務。因為研發4G技術而獲得2011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東南大學教授尤肖 虎曾公開表示,4G才是真正的無線寬帶技術,「用4G手機下載一部電影,只需要10秒鐘。」

  2004年,以高通、愛立信3G技術為代表的WCDMA陣營,提出LTE-FDD(頻分雙工長期演進)標準。大唐移動LTE產品總工程師蔡月民 告訴財新記者,當時大唐提出,這個新的4G標準需要體現TDD(時分雙工)特色。

  TDD採用單個頻率在不同時間實現雙向傳輸數據,而FDD採用一對頻率。蔡月民說,既然中國人提出要把TDD寫進去,歐洲人就照著FDD的形式 稍微改了改,但是與TDD兼容性比較差,所以大唐、中國移動等公司一起提出了中國自己的TD-LTE標準。當然,TD-LTE是中國的習慣叫法,國際上還 是叫LTE-TDD。

  與FDD相比,TDD不需要成對的頻率,在傳輸數據業務時具有頻率利用率高的特點,其缺點之一是需要更好的同步。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傳輸部總工程 師董曉魯告訴財新記者,要每一刻大家都發、大家都收,有的基站在發、有的基站在收的話,肯定會出問題。

  2010年10月,國際電信聯盟在重慶舉行的會議上,中國提交的改進版TD-LTE 被確定為4G國際標準之一。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林輝研究員告訴財新記者,2011年底完成的TD-LTE第一階段規模試驗效果超過預期。50個小區真實加載接通率達到 95%,掉線率低於4%,多家芯片終端都能支持每個小區超過200個用戶同時在線。

  在2012年2月底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倡導成立的TD-LTE全球發展聯盟宣佈,到2014年全球TD-LTE基站將達到50萬 個,覆蓋人口超過20億。這一聯盟中,包括歐洲沃達豐、日本軟銀、美國Clearwire、印度Bharti等運營商。

  中國移動總裁李躍在此次會議上還透露,若深圳、杭州等城市的TD-LTE試商用順利,將在2013年推動大規模建設及試商用。

飢渴的中國移動

  「好多人都覺得,中國人在4G上會比較激進。」飛思卡爾網絡媒體部業務發展副總監曲大健對財新記者說。他是中國移動TD-SCDMA用戶之一, 手機通話時有週期性中斷,說十幾分鐘就停。

  2012年全國「兩會」,中國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在其提交的一份提案中承認,中國移動建立的TD-SCDMA網絡已經覆蓋至全國各市縣,用戶總 數超過2000萬戶,但產業基礎薄弱,在技術和產品成熟度上仍有一定差距。

  眼見著自己的3G不成熟,中國移動急於跨越到4G,以速度優勢搶回用戶。據東方證券預測,若中國移動遲至2014年才開始商用TD-LTE,屆 時中國聯通將積累2.26億3G用戶。

  在4G商業應用進度上,與TD-LTE競爭的LTE-FDD已經領先。目前,該標準已在歐洲、日本和北美等地正式商用兩年,擁有超過1100萬 用戶。

  中國移動之所以對TD-LTE寄予厚望,原因之一是不再像搞TD-SCDMA那樣獨自發展,而是走了國際化道路。除了中國移動、大唐、華為、中 興等國內企業,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等國外企業均有介入。

  董曉魯說,TD-LTE集成了一些TD-SCDMA的技術,只能說中國在主推,不能說是主導,因為大部分技術專利還是國外的。當然,中國不可能 什麼技術都自己從頭開始弄,肯定要借鑑國外技術,只是在產業話語權上,要比GSM、CDMA2000大一些。

  有業內人士稱,中國版3G,或TD-SCDMA也不能說失敗,因為沒有它,中國在TD-LTE上面不會有那麼多話語權。而且,中國移動後期採購 的TD-SCDMA設備都可以升級為TD-LTE,投資不會浪費。在杭州的4G試商用中,中國移動就是在現有的3G基站設備裡增加少量板卡,然後升級軟 件。

  2011年底,中國移動與蘋果公司關於iPhone手機支持TD-SCDMA標準的努力以失敗告終。其結果是,中國移動的iPhone用戶上 網,只能通過網絡速度低下的2G網絡,而且許多功能受到限制。相比之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都先後推出了提供3G服務的iPhone手機套餐。

  在4G問題上,蘋果公司對中國移動的態度明顯不一樣。不用中國移動提出要求,蘋果公司已經準備在下一代手機中支持LTE,其中也包括TD- LTE。另據曲大健瞭解,軟銀在日本建立的網絡,將使日本成為首個可以利用iPhone使用TD-LTE服務的國家。

  有業內人士分析,作為競爭對手,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其實不願看到中國移動的TD-LTE迅速商業化。而從用戶角度,如果TD-LTE收費仍按流 量計費,速度快意味著流量高、費用高,很多用戶在短時間內不容易接受。

兩大挑戰:基站和終端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苗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TD-LTE還需經過大規模試驗和試商用過程,發放4G牌照或許還得兩到三年時間。

  苗圩指出,目前TD-LTE發展面臨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基站密度,二是終端。他同時表示,將用三年時間,使TD-SCDMA基站增加到40萬個 左右,為3G向4G過渡打下基礎。

  業內人士稱,這兩大問題很大程度與政府決策有關。德國電信諮詢公司中國區高級顧問譚炎明認為,當初就是為了等TD-SCDMA成熟,中國3G牌 照遲遲不發,最後把TD-SCDMA拖死了。因此,4G牌照發放宜早不宜晚。

  譚炎明稱,從技術角度看TDD與FDD不相伯仲,但產業鏈成熟程度和商業化進程確實差了一兩年。國外已經在商用,而TDD近期看不到商用的氣 息。商用必須有牌照,如果中國4G牌照還需要兩三年,必將使二者差距越拉越大。

  商用進度的不確定性,也影響了終端芯片廠商的積極性。「終端商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和君諮詢集團合夥人許寧對財新記者說。

  曲大健也介紹,TD終端這塊,做的企業不多,沒有商業化,而且一線廠商多在觀望,擔心太早進來反而賺不到錢。他舉例說,很多人問他,能不能弄 28納米的TD-LTE芯片,因為做得小,性能才會高,但又擔心成品率不穩定,砸進去1000萬美元後市場也沒有起來。

  基站密度還與頻譜分配有關。目前,中國TD-LTE規模試驗頻段為2570-2620兆赫茲。業內普遍認為這一頻段較高、傳輸性能太差,對基站 密度要求太高,呼籲劃分更優質的頻譜。

  業內曾有傳言工信部將把小靈通的1900兆赫茲頻譜給TD-LTE,但至今沒有官方正式消息。對於廣電在模擬電視改數字電視後空出來的 464-798兆赫茲優質低頻頻譜,業內則基本不抱幻想。

  在2007年世界無線電大會上,國際電信聯盟正式確定四個頻段,用於支撐未來移動通信系統的需要。其中,698-806兆赫茲就是過去用於模擬 電視的,3400-3600兆赫茲與目前衛星電視信號所使用的C波段有所重合。

  中國代表團在這個決議上籤了字。但財新記者採訪到的一些專家表示,雖然中國代表團做出了承諾,但回來以後廣電部門並不認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68

與平台方一拍即合 垂直電商自救探路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1/2MNDE5XzQ0NDc2MQ.html

日漸式微的垂直電商正廣泛尋求與平台電商的合縱連橫。5月28日,酒仙網與1號店聯合宣佈,雙方結成戰略合作夥伴,1號店酒類頻道將由酒仙網獨家運營。這是繼與庫巴、噹噹網達成排他性戰略協議後,酒仙網又一開闢的合作夥伴。

雙 方合作後,1號店將不再簽約新酒類供應商並逐漸清退原有供應商。「此外,雙方將在商品價格、庫存,甚至所有促銷活動上都保持完全一致。」酒仙網董事長郝鴻 峰說。物流倉儲等售後服務則由酒仙網負責完成。此前,酒仙網曾專門針對酒類運輸包裝難題做出「二次創新」,使其破碎率降到千分之三以下,遠低於競爭對手。

郝鴻峰預測,今年酒仙網銷售額目標為20億元,而與1號店合作有望帶來5億元銷售額。「去年開始,隨著平台類電商開放程度的深入,垂直電商和平台電商日益緊密,或將影響垂直電商未來的發展走勢。」 郝鴻峰說。

酒 仙網成立於「垂直電商」概念熱捧的2009年。郝鴻峰有近10年酒類傳統經驗,酒仙網以最高代理級別與大部分供貨商合作,以保障正品同時,同類產品比市場 售價低20%-30%。去年4月宣佈首輪融資2000萬美元時,酒仙網曾對外宣稱計劃三年內完成百億銷售目標,爭取2014年上市。

然 而,垂直電商「驟冷」的速度比預想的快得多。去年開始,電商獲取流量的成本被大幅抬升,不同營銷渠道價格同比提升幾倍甚至幾十倍。一個網址導航站動輒高達 每月兩三百萬元的流量費,使諸多垂直電商不堪承受之重。同時,垂直電商還面臨著來自天貓、京東等平台電商因大手筆投資帶來的競爭壓力,一方面,產品銷量被 平台電商蠶食;另一方面,不得不被動捲入「價格戰」,以犧牲利潤換取銷量,從而縮減資金流。

垂直電商在野蠻競爭中亟待尋找新突破。而恰在 此時,平台類電商也遇到自身發展瓶頸,雖有豐富品類及規模化用戶基礎,但豐富品類下,也容易出現產品匱乏。郝鴻峰告訴記者,「當1號店拋出『橄欖枝』,我 幾乎毫不猶豫就答應了。」雙方由此將共享其用戶和流量,並採用倒扣流水方式進行營收分成。

1號店目前擁有2000萬會員,約為酒店網400萬註冊用戶的5倍。2008年,1號店上線當年銷售額417萬元,2011年增長至27.2億元,4年累計增長超過650倍。借助合作夥伴的力量,郝鴻峰希望「今年酒仙網能達到盈虧平衡。」

郝鴻峰透露,「酒仙網還在新一輪融資談判。此外,酒仙網今年將繼續尋找更多合作夥伴,計劃將直營和合作的比例達到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58

獲批兩週年,「特區中的特區」擔當探路尖兵 前海改革有多「前」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228

「如果深圳還希望像改革初期那樣,一下子就得到非常到位的政策,和其他地區拉開好大的政策差距,也不太現實。給多了,萬一遇到不可控因素怎麼辦?」

對前海改革,許多人將目光投向了中央政府。「從嚴格意義上說,前海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導的。」

站在北緯22.53度、東經113.90度附近,你手機中的地圖可能會提示:你已經置身大海中。但實際上,你腳下是結實的土地,身邊是忙碌的工程車和飛揚的塵土。

這裡是前海,深圳西部一塊填海而成的「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這裡被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稱為「深圳的未來」,被冀望擔當中國下一步改革的探路尖兵。

2012年8月26日,前海迎來兩歲生日,一系列基礎建設項目開工,約2725億元的擬投資總額已經敲定。8月初,規格頗高的前海合作區諮詢委員會成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受聘主任委員。

前海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不過和一兩年前相比,這一次輿論鮮有提及「體制創新」、「制度改革」。熱議的話題包括前海附近的房地產項目前景、「前海概念」股票的大漲,以及前海如果實行免稅政策,是不是不用跑到那一頭的香港去買化妝品了。

呱呱墜地之初,被稱為「特區中的特區」的前海曾因「體制創新」、「制度改革」備受關注。兩年過去,前海管理局的內部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坦承:「前海的改革實踐現在還沒有更多的特色」。

授權不夠,政策法規對改革創新的支撐不夠,被一些人認為是前海改革躑躅不前的主要因素。但也有人針鋒相對地提出:指望一步到位獲得極為超前的改革政策,既不現實,又有「等靠要」的嫌疑。

一塊面積僅僅15平方公里的土地,究竟應該如何承載改革遐想?與曾經「殺出一條血路」的深圳改革相比,深圳前海所代表的這一輪改革拓荒與制度創新,面臨著截然不同的環境,挑戰更為複雜。

法律權威,還是行政權威?

2012年8月22日,深圳市市長許勤在香港設宴幾十桌,招待企業家和金融人士,目的只有一個:推介前海。

前海合作區規劃獲國務院批覆兩年來,許勤頻頻組織或參與類似活動,不遺餘力地利用一切機會向各方人士推介前海。2012年兩會,前海開發也是許勤進京重點談及的問題。

「前海工作是許勤市長直接抓,各部門都非常積極地配合。」前海管理局經營發展處處長王錦俠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王錦俠很感謝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但他又有些擔心:這是不是走回了與其他開發區相同的老路上?

為了體現政府的重視並更有效地推進工作,將領導職位「高配」是中國大多數開發區的共同特徵。以同在珠三角的兩個開發區為例,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由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直接兼任;珠海橫琴新區的管委會書記,身份也是市委常委。

但前海不同,它想走出一條靠法律權威、不靠行政權威的新路子。承載這一變化的,是前海管理局「法定機構」的特殊身份——這種介於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機構,如其名稱所示,首先對法律而非上級負責。

「法定機構」是前海最重要的體制創新之一。按照局長鄭宏傑的說法,法定機構意味著企業化運作的政府,講究投入和產出,講究效益和效率。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玉浦曾表示,「如果想把這個地方搞得活躍一點,搞得創新一點,就不能搞一個純政府機關在裡頭,但如果由純企業來開發前海,將 來下一步很嚴重的問題就出來了,將來它的社會管理誰來承擔?」深圳發展前海合作區的設想,正是在他擔任深圳市委書記的任內提出的。

「設立法定機構,主要是為了強調它有更多的自主權,強調它的依法運作,減少行政行為的隨意性。」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吳思康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前海合作區和南方科技大學,都是深圳法定機構的改革試驗田。眼下,這兩家機構都面臨著改革困惑。由於登記註冊時可以選擇的類別依然只有「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選項,找不到「法定機構」這一類型,前海管理局仍然登記為事業單位。

前海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大多來自市委市政府各部門。他們放棄了公務員身份,但因為登記屬性的緣故,依然擁有事業單位編制。管理局現有8個處,編制56人。人員的辦公用品、出差標準等,也都必須遵照事業單位的「標配」。

在現實運行中,前海開發處處可見政府的影子。深圳市金融辦、發改委、交通運輸委、規劃國土委、監察局等十多家部門均負責了前海建設的一項或多項任務。

前海管理局要想獨立提供公共服務、整合各部門資源,單靠法定機構的定位,顯得力不從心。「我們對傳統體制內部門的動員能力很弱,只能找市政府領導,否則『玩不轉』,沒辦法協調工作。」王錦俠說。

「改革環境已經變了」

前海要想憑藉一己之力而不是市領導的權威「玩轉」各項工作,就必須由政府各部門移交一部分權力。但是,法定機構究竟可以擁有多大的權力,與政府部門如何對接,這些問題目前仍存在爭議。

深圳市人大代表、綜合開發研究院研究員劉魯魚全程參與了被稱為「基本法」的前海條例(《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條例》)審議工作。他透露,條例第一稿中的不少內容都在申請獲得各種授權和政府部門事權移交,但這些條款後來基本均被刪去。

「各方權力邊界沒有釐清,討論中沒有形成共識。」劉魯魚對南方週末記者解釋說。

前海最初想要的授權,並不止一部分事權。「我們在制定前海條例時,預想是能夠像迪拜那樣。第一稿裡提出:現有的法律法規制度可以不適用於前海——不是說『不適用』,而是『可以不適用』。」王錦俠說。

作為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迪拜在伊斯蘭教法規方面放鬆管制,甚至聘請英國前首席大法官為上訴大法官,整體移植普通法體制。

在王錦俠看來,如果得到改革充分授權,體制機制的創新就沒有包袱。「什麼機制能夠適應、推動、發展現代服務業,就實行『拿來主義』,吸收借鑑世界各國最合理、最先進的制度,經過本土化,建立一個全新的制度框架體系。」

迪拜之夢不是憑空而來。「前海立足於現代服務業,而現代服務業的開放發展,就必然帶來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再造。」參與了前海相關政策研究的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吳思康說。

在2010年底由深圳市人大舉行的立法研討會上,曾出現觀點的激烈交鋒。有人支持前海在白紙上「另起爐灶」進行創新,但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前海「不能全部推倒內地的東西,而應該在本身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框架內進行創新」。

經過與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溝通及反覆討論,前海條例一稿中提出的授權設想,在不斷地「往回收」,直至三審稿和最終出台的條例中,「迪拜夢」消失了。「先邁了些步子,後來又被扯回來了。」一位見證了前海條例審議出台過程的記者說。

深圳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周榮生對於條例改動的解釋是:「刪除或取消了原來的一些制度設計,是因為時機和條件尚不成熟,或者是為了與現行法律法規更有效銜接,使條例更具操作性。」

在劉國宏看來,「改革環境已經變了。如果深圳還希望像改革初期那樣,一下子就得到非常到位的政策,和其他地區拉開很大的政策差距,不太現實。給多了,萬一遇到不可控因素怎麼辦?」

「更重視接軌現有的體制」

條例第一稿中曾提出法定機構運行的機制設計,包括:前海管理局設立理事會作為決策機構;再如,仿照香港的廉政公署,設立獨立的監督專員公署。此外, 官員財產公開方面亦有突破——草案規定,前海管理局理事會理事、局長、副局長、高級管理人員以及監督專員和助理監督專員應當公開其收入以及與其決策有關聯 的利益情況。

但在人大的立法討論中,這些細節設計被一一否決,代之以「宜粗不宜細」的大原則。劉魯魚透露,這一原則是在市人大召開的第一次立法研討會上就被確定了的。

吳思康不認為這是「退步」。「事實上是給了更大的空間,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制定具體事項的實施細則來推進,一事一報、一事一議地解決問題。」

劉魯魚也支持「宜粗不宜細」的原則。他覺得:既然現代服務業的合作區是新鮮事物,怎麼可能現在就把未來所有情況都預測了並做出規定?

他還直言:指望政策上的突破不是改革應有的態度,成功的改革都是在制度之前進行嘗試,而不是「等靠要」。「沒有任何一場改革不冒風險,改革就意味著風險。如果已經有框框了,還叫改革嗎?那就是正常行使職能了。」

正式通過的前海條例,還將前海管理局的職能由「負責經濟、社會和環境事務的管理」調整為「著重經濟建設」。周榮生說,這是因為前海正處於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任務艱巨的起步階段,管理局不宜承擔過多的經濟開發之外的事務。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前海的價值不在於增加多少經濟總量,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體制、機制和法治環境的創新方面,體現在能否先行先試走出一條與國際接軌的路子。」王錦俠說。

作為條例第一稿的主要起草者之一,王錦俠認為,這份於2011年7月通過的條例「正面作用是主要的,但它更重視接軌現有的體制,顯得穩健,存在可以改進的地方」。

他坦言,這一年多來,因為立法支撐不夠,以及既有行政體制的束縛,前海管理局的改革實踐上「現在還沒有更多的特色」。

「前海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導的」

儘管一些改革設想一時未能落實,但前海依然顯示出了一些特殊之處。

「計劃單列市權限」便是其中之一。經過國務院批覆,前海管理局擁有了與深圳市平級的權限,進入前海的企業不再需要到深圳市和廣東省各個部門去解決自身發展所需要的各種服務,而可以在前海合作區就地解決。此外,需要進一步支持時,還能直接跟部委掛上鉤。

與部委的互動,有另一項獨創的專門制度予以保證,即「部際聯席會議」。2011年9月,第一次聯席會議在京舉行時,共有包括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等在內的27家成員單位以及國務院法制辦、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參加。

「前海不是深圳自己搞的一個很特殊的發展區域,它是中國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的一個試點,遇到問題需要各個部委來研究決策。」吳思康說,「這種聯席會議也便於他們總結經驗和問題,為其他地方的發展提供借鑑。」

此外,鄭宏傑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口氣列出了許多個「第一」,以證明國務院批准的前海政策「特中之特」和「先行先試」的特點:第一次明確支持前海實 行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試政策而不是優惠政策,第一次明確將前海建設成為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第一次明確前海要構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 試驗區,第一次明確將個人所得稅優惠範圍擴展到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而不僅限於港澳居民,第一次在區域發展法律政策中要求探索香港仲裁機構在前海設立分 支機構,第一次明確支持前海建設深港人才特區。

但這些「第一」,都難掩前海在體制改革上遭遇的困惑。「前海機制還沒有理順,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劉魯魚說。他所言的問題包括:作為「事業單位」的 前海如何處理與下屬企業的關係?前海管理局如何處理與其他政府部門的關係?前海控股公司與市場又是怎樣的關係?前海是否要遵循其屬地南山區的政策……

王錦俠期待,前海可以獲得更多的改革授權。「過去,改革主要是勇氣問題;現在,改革主要是智慧問題。面對錯綜複雜的格局,怎樣一步步朝著目標邁進,需要大智慧。」

「從嚴格意義上說,前海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導的。它首先不是深圳市的事情,而是中央政府的事情。」深圳市政協委員金心異說,「深圳需要結合中央的考慮部署節奏。」

但劉魯魚卻有不同的建議:讓企業唱起主角。他說,應該像當年蛇口改革交給招商局一樣,將前海改革也交給企業,特別是港資企業,而不是像現在由政府推 進為主。「前海合作區和其他開發區最大的區別在於市場化程度最高,深圳在這一點上有最好的基礎,但這個最大的優勢卻被漏掉了。」

無論設計中的改革路徑如何,各方都期待著前海更大的改革動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03

探路 “B轉 A”

2013-02-25  NCW
 
 

 

首例純B股公司東電B的轉股方案一石多鳥, 免排隊快速審批, 控股公司整體上市◎ 本刊見習記者 吳紅毓然 文B股轉 A股不再只是猜想。

2月21日,市場首單“B轉 A”方案出爐。停牌三個月的浙江東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 B 股(900949.SH,下稱東電 B)複牌,並發佈換股吸收合併預案公告。若預案獲相關監管部門批准,東電B將成為 B股市場上第一家通過 “B轉A” 而退市的公司。

在此之前,B 股改革的最佳方案為“B 轉 H”模式。2012年末,中集集團、萬科、麗珠集團紛紛將 B 股轉至 H 股市場,掀起“移民”熱潮。不過當時就有分析師指出,很多規模較小、不具備國際知名度、產業周期較長的B 股公司實則並不適合 H股,而是更適合、也更願意回歸A股市場。

複牌當日, 東電 B股直接開報漲停,報0.631美元 / 股,成交量僅為417手,漲停板上封單達到29萬余手,市場惜售心態明顯。

首例 B轉 A

據東電 B公告顯示,東電 B股的控股股東浙江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能電力)擬向東電B 股除浙能電力以外的全體股東發行 A 股股票,以實現換股吸收合併東電 B 股,從而實現浙能集團電力主業整體上市。

方案實施後,浙能電力將作為存續公司將A 股股票(包括為本次換股吸收合併而發行的 A 股股票)申請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與此同時,東電 B 股將注銷退市。

據公告,換股價格為0.779美元 / 股,折合人民幣4.90元 / 股。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的 B 股股票交易均價為0.552美元 / 股,因此溢價為41.12%。

分析人士稱,對比 B 股的同期漲幅,東電 B股的溢價水平偏高。近期萬科B轉 H的溢價僅為5%。

根據交易方案,東電 B 除浙能電力外的全體股東還有權行使現金選擇權,初步確定0.579美元 / 股(人民幣3.65元/ 股) ,不過由於換股價格溢價較高,放棄換股而行使現金選擇權的股東數目必然較少。浙能集團擔任第一現金選擇權 提供方,中金公司擔任第二現金選擇權 提供方。

浙能電力A 股預計發行價格區間為5.71元 / 股至6.63元 / 股。東電 B 總股本為20.1億股,為純 B 股公司,浙能電力目前持有39.80% 東電 B 股份,這部分股份不參與換股,也不行使現金選擇 權,並將于本次吸收合併後予以注銷。

在申報期內,現金選擇權目標股東可以自行選擇以其持有的東電B股按照0.580 美元 / 股的價格全部或部分申報行使現金選擇權。

東電 B 董秘辦一位王姓工作人員表示,內資非流通股不參與換股和行使現金選擇權, “這恰恰就是投資者保護中重要的一點,大股東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中小股東了” 。

不過,其他持有東電B 內資股的股東能行使現金選擇權,其中,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持有25.57% 內資股,除此還有浙江八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電力物資供應公司、浙江浙電置業有限公司持有小部分內資股。

多位分析師對財新記者表示, “B轉 A”的難點在於股東梳理,一是可能存在部分代持現象,二是境外投資者如何轉持A股。

國泰君安分析師陳思翀指出,由於目前現行外匯管理制度的限制, “B轉 A”可能仍然會參照“B轉H”的處理方式。

即 :未獲得 QFII 資格的境外個人或機構股權可通過受限 A 股賬戶進行已換為 A 股的東電 B 股股份交易,而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A股證券賬戶和B股證券賬戶關聯的境內個人 B 股投資者,因浙能電力換股吸收合併東電 B 而持有的浙能電力A股將轉入其普通A股證券賬戶進行後續出售,或也可以行使現金選擇權。

由於境內證券交易系統不完全兼容,受限 A 股證券賬戶開設過程中需要證券公司對交易系統進行升級改造。

綠色通道

東電 B轉 A股的交易亮點在於,成功地規避了A股 IPO排隊問題。

2012年,在資本市場長期低迷導致A 股 IPO 出現堰塞湖,但同時監管部門對B股市場改革大開綠燈的情況下, “B轉A” 或為公司IPO路徑中的綠色通道。

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對於 A 股市場而言,浙能電力將是一隻全新的股票,但又不是首次公開發行上市(IPO) ,因為它其中的一部分資產在另一個市場上過市。

對於市場認為東電B轉 A的操作實質上是母公司浙能電力利用子公司東電B 的殼上市的質疑,這位人士表示,借殼上市需要有已經上市的殼,東電 B 即將退市,因此不屬於借殼上市。

不屬於 IPO 則不需要排隊等待發審,不屬於借殼上市則不需要經過證監 會重組委審批。

“公司希望能夠儘快完成上市,最差年內一定要完成,爭取上半年吧。 ”接近交易的這位人士說。

東電 B 此舉不但首創“B 轉 A”路徑,還幫助控股股東浙能電力進入 IPO 快速通道,實現整體上市。接近交易的人士指出,浙能電力大部分資產在集團下, 不在東電B股下, 因此 B轉 A之後,主體的資產就實現了上市。

東電 B 股董秘辦的工作人員表示,“實現浙能集團電力主業資產整體上市,是本次換股吸收合併方案的動因之一。 ”浙能電力于四五年前開始籌備 IPO,並于201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期間,浙能電力考慮過解決 B 股歷史遺留問題,並通過香港平台增持過東電 B 股,但由於此前相關政策並不明朗,因此沒有進行實質性推進。

東電B 董秘辦在給財新傳媒的書面答複中稱: “2012年中集 B 推出 B 轉 H 股模式之後,浙能電力關注到監管層對 于B 股改革的積極姿態,因此與財務顧問中金公司商洽、籌劃本次重大無先例事項。 ”此次轉股實際上是對浙能電力的上市路徑進行了比較大的變更,即從原來的首次公開發行改成了吸收合併暨再融資,一則繞過IPO 堰塞湖,二則順 應證監會目前比較力推的B股政策。

中信金通證券首席分析師錢向勁指出,東電 B 轉 A“有整體上市的概念 , 同類資產借此次轉股一併完成” 。 通過 “B轉 A” ,東電 B 股全部平移進 A 板,一次性注入浙能電力,不僅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避免了潛在關聯交易,還解決了集團上市形成的“A+B”雙層架構。

東電 B2012年年報顯示,2012年淨利潤為7.97億元,同比增187.9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為6.93億元,同比增204.43%。母公司浙能電力成立于1992年3月, 目前註冊資本80.33億元。

2012年,浙能電力預計淨利潤約34.97 億元,增長59.09%。

示範效應

首例“B 轉 A”若成功,將使泷多 B 股公司再尋到一條退市出路。據 Wind 資 訊統計,整個 B 股市場現存107家公司,其中, “A+B”公司84家,純 B 股公司22家,還有一家 “A+B+H”的公司。

錢向勁指出, 目前 B股市場呈現“公司探索、各方推進、監管支持”的特點。

他對財新記者表示,很多純 B 股公司都在等待東電 B 轉A的獲批,看會不會成為B股市場的轉折點。

“這個公司一旦轉 A 做成,後面的B股公司都好做了” ,據錢向勁透露,東電B轉 A方案的公佈時間比預期稍長一點,本來應在年前就公佈,但推遲至今,“說明裡面的複雜性還是挺高的” 。

東電 B 董秘辦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希望本次換股吸收合併 B 股實現 A 股上市能成為有益的探索。 ”中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毅敏指出,相較于H 股市場來看,A 股市場融資額度大,市場也更活躍,市盈率也比較高,在同等條件下,B 股轉 A 股比轉H股更有利可圖,發展潛力也更大。

多 位 分 析 師 都 認 為, 對 于84家“A+B”公司而言,回歸 A 股比純 B 股公司更難,一是融資通道變窄,對公司自身有影響;二是 AB 折價率仍處於高位,過高的價差將對 A 股股東造成利益損害,A 股現有股東會因 A 股流通盤數 量無端增加而否決方案。據 Wind 資訊 統計,截至2013年2月21日,B 股相對於 A股折價率在不斷收窄,已從50%降至3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28

創業板女富豪之探路者王靜:敢於給老公投反對票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541.html

文/王年華

盛發強四十歲時沒有「不惑」,他沒有在享受家族財富一度飆至16億元的盛宴後,變得懶洋洋,他喜歡頭腦裡的冒險,「我的思路常常太過創新,以至於很冒險,還好,我的團隊會再把我往回拽一點」。

「團隊」裡反作用力最大的是盛發強的妻子,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探路者」)聯合創始人王靜。

2012年12月20日,探路者發佈《第二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決議公告》,稱《關於投資設立Discovery新品牌合資公司的議案》以4票贊成、1票反對、0票棄權獲得通過,而投反對票的正是王靜。

王靜喜歡體力上的冒險。她經歷過極寒、缺氧、雪崩,到南北極探險,也在6年裡登頂7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

她永遠記得在登希夏邦馬的時候,她觀察到的王石:「他不是團隊裡最優秀的,但是他為了那個大目標,堅持,不停步,也不邁大步。」而其他體力優秀的「走著聊天,蹲著便吃點喝點,接著再快步趕上」。往往王石是最先抵達營地的幾個人之一。

在廣袤的納米比亞沙漠,所有人的儲備水都沒了,只有王石還保存著大量的水。王石的堅持和不為一時衝動所左右,影響王靜至今。

而此次探路者與江蘇嘉茂商業有限公司的合資意向早在2012年初就已成形。據媒體報導,2012年3月1日,盛發強在其新浪微博中便披露了同江蘇嘉茂董事長楊建輝簽署《合資意向書》的消息,而就在盛發強發佈微博後一個小時,王靜轉發該微博對其予以支持。9個月後,她的態度卻發生了逆轉。

針對探路者上市以來董事會的第一張反對票,王靜向媒體給出了兩點理由:「第一,公司現階段更應集中資源專注於探路者品牌業務的建設運營,不斷提升探路者品牌的美譽度和產品的專業性;第二,由於新公司運營的全新建立,會使探路者公司高層分散精力。個人意見目前尚不宜大規模投入資源拓展新品牌業務」。

登頂洛子峰途中,王靜見到數年前就凍僵了的登山者,「許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還是停不下攀登的腳步」,有人登頂成功並返回了自己的家,有人在這裡走完了最後的行程,「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要百分百努力就夠了」,王靜說。

但王靜也明白,努力與衝動是兩個概念。一家民營企業變身上市公司,好像一個人從山下衝到了半山腰,風景截然不同。頂峰還在雲霧遮罩的上方,方向更加明確,目標也更加具體。上市為王靜與盛發強帶來了個人財富和公司資金的急遽增加,同時也帶來不得不面對的「登頂」前的種種問題。

2009年10月30日,作為自然人股東的王靜身家一舉過億—這一天,探路者成為首批在創業板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

隔年5月22日,1米6的王靜的身高達到了8846米—她成功從尼泊爾境內,沿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筆者註:珠穆朗瑪峰現海拔8844.43米),成為第一位南坡登頂珠峰的中國內地女性。

兩者都不是一帆風順。

2009年,28家首批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股價從未停止過劇烈波動。在首日的瘋狂暴漲後持續大跌,20多萬散戶被套其中,套牢資金高達300多億元。

當人們開始質疑創業板的投資價值時,大部分人忽略了這些新晉公眾公司的基本面。《數字商業時代》曾對226位投資者進行過調查統計:完全不瞭解創業板公司情況的比例高達20%,非常瞭解的還不到7%。

而至於這28家企業,匆忙趕著上市的並不少見。在由「家企業」突然變成「公眾公司」時,就顯露出人才和管理上的不足,以及同外界溝通時的稚嫩與懵懂。甚至有上市公司董秘對媒體說:「你們應該報導我們想說的事情,不該盯著我們不願糾纏的事情去報導。」

上市後如何發展,很多時候只能是企業自己摸索。前方到底是無限風光還是萬丈深淵,沒有人知道。

從南坡登頂珠峰必經臭名昭著的孔布冰川,至今已有上百人在這裡丟掉了性命。那裡不光有巨大的冰裂縫,還有冰塔和冰崩,在東南山脊海拔8600米附近還有一條長約半公里的冰雪山脊,陡峭而又堅硬,幾乎沒有把握的支點。為紀念新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而命名的「希拉里台階」更是讓許多登山者在這裡失足喪生。

2007年,王靜登頂第一座8000米雪山卓奧友峰時,王石被這位團隊中唯一的女性震住了,他在博客裡寫下這麼一段:在頂峰,我驚訝地發現,隊伍唯一的女性隊員竟先我之前到達。說心裡話,很驚訝,小王能隨隊伍一起登頂,而且是第一個登頂。頑強的女性!人啊,不做最後的努力,怎能發現和發揮你的潛能呢?

王靜說自己享受每一次登山帶來的獨特感受,但她並不像其他的專業登山者,將登頂全部14座8000米級別的山峰當作目標,她會依照自己的狀態來決定。

2009年11月6日,探路者舉行成功登陸創業板暨簽約中國南北極考察隊獨家專用產品答謝晚宴。王靜一身黑色休閒商務套裝,對兩個女兒的任性始終報以微笑。她既沒有安排接受採訪,也沒有作為公司高管上台亮相,甚至當主持人介紹她的時候,她正微笑著把站在椅子上淘氣的女兒勸下來。

帶著孩子的王靜,並不在乎公開場合的身份。這正是盛發強所追求的:「在家我聽她的,她是孩子母親;在公司她聽我的,我是董事長。經營一個企業和維護一個家庭都需要付出,需要強烈的責任心。」

死亡,是每一個探險者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在茫茫的雪山之中,稀薄的空氣、陡峭的崖壁、極寒的天氣、突然而至的暴風雪,甚至是一瞬間的幻覺都有可能帶來致命的危險。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裡,王靜學會了對生命的思考。「是一個加速器,讓人在短暫的時間裡就明白很多做企業無法理解到的人生大意義」

4000米以上,通透的光線讓思考也隨之透徹。死亡也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與你遭遇,有時候很恐懼,有時候卻很美妙,甚至充滿誘惑。而能夠擺脫死亡、贏得生命的,唯有理性和內心的冷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49

微信探路海外

2013-05-27  NCW  
 

 

不管走到哪裡,與同行競爭或與心懷戒備的運營商談判,騰訊首先要解決的都是“化敵為友”◎ 本刊記者 王姍姍 特派香港記者 王端 文站在泰國海濱渡假勝地普吉島的大街上,打開微信的 “查看附近好友”功能,下一秒鐘就可以看到一串長長的搜索結果列表。仔細研究這份列表發現,周圍同時在使用微信的用戶中,絕大多數不是中國遊客,而是泰國當地人。

風靡中國大陸的微信,正在試圖征服更多中國以外的市場。2011年秋天,微信推出第一個英文版本,並于2012年4月更名為WeChat,專攻國際市場。在東南亞以及中國台灣、香港等地投放大量媒體廣告,找明星代言,與當地運營商展開合作,與另一款先上市的移動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一決高下。

微信還有兩個強大對手——韓國的 KaKao Talk 和日本的 Line。2012年微信收購了 KaKao Talk 13.8% 的股權,與之結盟,暫時與 Line形成“二打一”的對峙局面。

進入任何一個國際市場都非易事。

比如在越南,騰訊就遭遇從政府監管到用戶的強勢拒絕;而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或地區,不管走到哪裡,騰訊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化敵為友” ,小心翼翼地處理與同行或心懷戒備的運營商的關係。此外,騰訊還需努力弱化“中國屬性” ,以減少國際市場用戶的偏見。

香港三國殺

進入4月,香港 OK 便利店的門口總是站著一隻一人高的“熊大”——這是即時通訊軟件Line的招牌吉祥物。

香港是即時通訊軟件“兵家必爭之地” 。Line于2011年6月上線,和微信同在今年春節前後進入香港市場。Line 目前的用戶量雖不如騰訊,商業化卻相對領先。不過,最受港人認可的還是來自美國的 WhatsApp。香港是 WhatsApp 全球使用量最高的三大地區之一。

為在最快時間內打入香港市場,微信的“本土化”策略是與當地最大運營商電訊盈科(PCCW,下稱電盈)合作。電盈客戶在基本月費外,每月可加8港元購買 “WeChat 數據組合” ,即可無限量使用 WeChat 軟件。而內地微信用戶在訪港期間,下載免費的“PCCW Wi-Fi”App,便可享用 WiFi 服務。此外,微信用戶在電盈專賣店購買電信產品有一定優惠。

雙方在2012年年中開始洽談合作。

電盈無線業務市場營銷總裁林國誠對財 新記者稱,電盈主要考慮的是香港與內地日趨緊密的關係,當時雙方一拍即合, “我們都看得比較遠” 。在電盈看來,微信是內地重要的社交媒體平台,與微信合作潛力很大,有助吸納與內地聯繫緊密的客群,微信很多也是高消費用戶,有助帶動數據及漫遊增長。

目前在香港下載微信Apps 仍免費,電信商收取的是使用微信的流量費。 “這個8港元的套餐只是希望給用戶另一個選擇。 ”林國誠說,對於收費標準,當時做了很多研究,觀察用戶一個月大概使用的流量, “太高會失去吸引力,太低會虧本,最主要就是給用戶一個輕鬆接受的位置” 。

數碼通電訊公司于2012年中推出 WhatsApp 服務套餐,除包括所有WhatsApp 數據流量,亦包括1600分鐘通話及10兆的本地數據用量。後來WhatsApp 與和記電訊香港旗下的“3香港”合作,用戶每月付8港元即可在本地任用 WhatsApp。同時“3香港”聲稱于全球率先推出“WhatsApp 漫遊通行證” ,客戶以48港元的日費,即可于全球78個地區93個網絡無限使用 WhatsApp。WhatsApp 今 年 也 向Android手機用戶徵收8港元年費。

一名電信分析員指出,運營商推出廉價的即時通訊服務計劃,雖然未必對提升ARPU(客戶月均消費)有明顯作用,但重要的是培養用戶使用數據服務的習慣,推動未來增長。Line 進軍香港選擇的第一個合作伙伴卻不是運營商,而是零售商——OK 便利店。始自4月的這輪宣傳活動為期七周,耗資千萬港元。

Line 事業部總經理姜玄玭特意來港推廣。在他看來,Line 的定位與微信不同,較注重用戶的娛樂及通訊體驗。

Line 透過免費通話及短信累積大量用戶,並以出售卡通貼圖及社交遊戲創造收入。姜玄玭指出,Line 未來的收入模式會更多樣化,包括與卡通貼圖版權持有人合作,推出實體文具及玩具,以及收取商戶費用,成立官方賬號。Line 的目標是有八成香港手機用戶能採用Line 程序。目前,Line 也在與運營商展開合作洽談。

微信也在通過與商戶合作開拓香港市場。騰訊台灣及香港辦公室總經理譚樂文表示,從去年至今,公司在微信平台上與香港本地商戶做過多個推廣活動,反應熱烈。他以亞洲流行音樂節為 例,主辦單位在官方微信賬號上送票,用戶在微信上回答問題參與。結果600 張門票只用了30秒全部送出,最高每秒接收超過300個回答信息。此外,微信還推出了新年微信表情。在大年初一的高峰期,一小時內收到13萬句祝福語,以及有13萬獨立用戶在六小時內下載新年微信表情逾100萬次。譚樂文指出,這些數字都超出預期,反映微信在香港有一定用戶數量,而且活躍程度甚高。

此外,內地人熟悉的香港商場海港城,也在利用微信平台作推廣。其推廣及市場部助理總經理譚嘉瑩表示,目前海港城一天來自內地的旅客約10萬人次,內地消費者可通過微信緊貼香港消費情況,來港前先獲得購物優惠信息。

遊戲平台最賺錢

雖然微信很早就登陸了台灣地區的移動應用下載商店,但直到2012年10月,才算正式進軍台灣市場。為取悅當地用戶,微信請來了青年偶像羅志祥和楊丞琳做產品代言,不惜重金展開全媒體廣告投放。去年聖誕節前後還在台北人氣最旺的信義商圈新光三越商場附近搭建了頗具規模的活動廣場,市場推廣做得頗為 “入鄉隨俗” 。

雖然同樣是面對華語用戶,但騰訊 並沒有強化其在大陸市場已赫赫有名的“微信”品牌,而是特意有所區別,在台灣市場強推微信的英文品牌WeChat。

在強勢廣告的帶動下,微信在台灣地區的蘋果和安卓兩大系統應用商城的下載排名迅速攀升,一度排在熱門榜首。

微信在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Line。Line 比 WeChat 早十個月進入台灣市場。截至2012年末,台灣的智能手機用戶大約有1200萬,而 Line 自稱在台灣的註冊用戶也突破了1000萬。Line 在功能和商業模式上都超越了 WeChat,不僅為用戶提供免費的短信及語音通訊,為企業打造官方賬號,同時還擁有一個遊戲平台。Line 于2012年11月在台灣市場發佈了四款遊戲,其中有三款遊戲在一周之內便擠掉了 WeChat,成為該地區移動應用下載量的三甲。此外,Line 在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市場對WeChat也形成很大的威脅。

2013年春天,馬化騰對外公開表示,微信將在今年儘快運營其遊戲平台。有媒體報道稱,微信遊戲平台最快將于5月末在大陸市場試運營。未來除了 “入口之爭” ,遊戲平台將會是WeChat和對手拼搶最凶猛的戰場。

上 線 于2010年9月 的 韓 國 KaKao Talk 亦實力強勁。KaKao Talk 于2012 年7月推出遊戲平台,通過出售虛擬道具等獲得收入,與遊戲內容提供商按2 ︰ 8分賬。此外,KaKao 通過企業廣告項目和銷售網絡表情符號也能獲得一定收益,並嘗試用電子商務和本地生活服務結合,比如用戶可在App Store 中購買咖啡、零食等商品的代金禮券發給好友。但對 KaKao 來說,還是遊戲聯運帶來的收入貢獻最大——其遊戲平台僅上線三個月就幫助公司于2012年9月實現了單月盈利。

KaKao的對外擴張始于東南亞,再到日本和美國。KaKao與日本雅虎展開合作,將其日本分公司的半數股權賣給 了後者,以期迅速提升日本市場份額。

有意思的是,與此同時 Line 也毫不客氣地殺到韓國市場,與 KaKao 打得不可開交,還野心勃勃地試圖滲透微信的大本營——中國大陸市場。

Line 其實是韓國互聯網企業——NHN 日本子公司研發的產品。NHN 在韓國的明星地位一如騰訊在中國。如何在與 Line 和 KaKao 的這場“三國殺”中突圍?騰訊選擇了結盟。2012年4月,騰訊聯合韓國網游公司娛美德向KaKao 投資920億韓元(約5億元人民幣) ,其中騰訊以約合4.01億元人民幣投資占股13.8%,進入公司董事會,娛美德則占股3.8%。

敵友難辨

Line、KaKao Talk、WeChat 的 “三國殺”已在2012年集體戰至越南。這個人口近億的國家,擁有智能手機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大約有1500萬,其本地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實力並不強,這給國際互聯網企業提供了機會。

2012年,騰訊收購了越南最大遊戲平台以及門戶網站公司——VinaGame (VNG)的31% 股權,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基於這個平台,2012年4月騰訊在越南市場推廣 WeChat,並于年底宣佈已經擁有100萬用戶。但一位知情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微信完成安裝後自動開啓的 “搜索附近用戶” (look around)的功能,被視為侵犯個人隱私,遭遇當地用戶的集體抵制。

從2012年7月開始,一些越南當地媒體以及科技博客一度質疑騰訊負責運營的 Zing MP3(越南最大的音樂分享網站)對搜索結果,以及 WeChat 對用戶發送的文字信息存在“敏感信息過濾” ,用戶要求騰訊移除信息過濾並提供更加透明的運營。

更大的阻力來自運營商。2012年年末, 越南軍隊電信集團副總經理阮孟雄對用戶發出警告稱,如果越南不對WeChat 這樣的 OTT 服務做出嚴格限制,越南將有可能面臨信息安全風險。

2013年2月初,越南當地的互聯網社區呼籲用戶聯合抵制 WeChat。此外,微信還引來了越南當地頗多的關於地圖標 界的不滿評論。

如果說早期騰訊海外擴張的主要阻力來自同類產品競爭,那麼在2013年後,更大的挑戰是如何處理好與 “電信運營商”的關係。和其他移動即時通訊服務商一樣,騰訊在國內市場遇到的收費難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體現。

據台灣當地媒體報道,2013年跨年夜前後,因為受到各類免費即時通訊產品的影響,台灣電信運營商的短信收入較往年下降了三成。而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的數據顯示,香港大年初一隻有1100多萬條短信發出,接收短信約2000 萬條,較去年同期減少了四五成。

在互聯網新技術的影響之下,韓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最近剛剛宣佈放棄傳 統的話音收費業務,完全轉型為數據資源服務提供商。

“運營商希望互聯網企業可以提供盡可能多的 APP 來吸引更多用戶,同時還想讓這些 APP 不僅為數據(data)付錢,還能為流量(trafic)付錢。 ”曾為韓國政府 IT 產業監管部門提供政策咨詢服務的 Kim Do-Yeon 告訴財新記者,KaKao Talk于創立一年內就聚集了1300萬註冊用戶,韓國本土90% 的智能手機都下載了這個 APP,完全攪亂了電信運營商的短信市場,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利益關係矛盾重重。但Kim Do-Yeon 透露,目前韓國政府在心態上還是更偏向于扶持以中小企業為主體、正處在發展上升期的互聯網產業。

在德國最大的互聯網創業論壇NEXT 上,德國電信首席產品和創新官Thomas Kiessling 努力向與會者展示這家以德國政府為最大股東的老牌電信運營商是如何轉變觀念的。德國電信正在雲計算、M2M(Machine to Machine,機器對機器)以及大數據等領域投入更大的研發精力。

“最大的挑戰其實就是我們自已,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時代真的變了。在這個新的時代,像Google、Skype 這樣的互聯網公司的確是我們非常大的競爭對手,必須正視、接受這樣的現實,所以我們必須革新。 ”Thomas Kiessling 在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表示,運營商現有的商業模式肯定難以為繼,未來運營商的角色應該是一個平台級玩家,吸納互聯網企業,共同營造一個良性的商業生態。

“Skype 用免費來吸引用戶,沒錯,他們是搶了我們用戶,但他們的通話質量並不那麼好,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Kiessling 認為,電信運營商在M2M業務上仍具有一定的先發條件。

電盈的林國誠也對財新記者稱,未來幾年,微信在香港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 “作為電信運營商,當有新技術出現時不應逃避,更應及早把握先機,研究如何善用通訊應用及社交媒體帶來的機會,將其網絡發揮得更好”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