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海域化工擬拯救金至尊

2008-12-15  AppleDaily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4/LTN20081214031_C.pdf

【本報訊】海域化工(2882)10月獲恒基地產(012)主席李兆基新抱徐子淇父親徐傳順及黃英豪(圖)扮演白武士拯救後,公司昨日宣佈,有意成為金至尊珠寶(870)的「白武士」。

罕有剛被救即出手相救

海 域發出通告表示,將透過旗下China Gold遞交申請以收購及投標由臨時清盤人公開招標的金至尊權益。若中標,將與臨時清盤人就收購金至尊權益訂立重組協議。這家剛被人拯救的上市公司,計劃 拯救另一家上市公司的交易,實在耐人尋味。海域於06年遭揭發高層涉嫌虛假交易,停牌逾兩年,今年10月初,獲全國政協委員黃英豪與徐傳順拯救,隨後經股 東會通過及完成重組方案,獲高等法院撤銷清盤呈請。目前,徐傳順與黃英豪合共持有海域62.42%股權,兩人是執行董事。海域亦計劃易名為「香港資源」。 金至尊從今年9月30日起停牌,公司要清盤始於創辦人兼前主席林世榮9月26日去世,觸發銀行追債及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調查組展開調查。高等法院之後 委任德勤會計師行作臨時清盤人,本月24日進行清盤聆訊。金至尊的主要往來銀行滙豐,亦已申請將金至尊及恒豐清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623

中環在線:08年最離譜預測估AIG次季大賺結果要政府拯救 李華華


2008-12-31  AppleDaily


 

今 日係大除夕,每當呢個時候,特別多人玩占卜、睇運程,無他嘅,都係想知吓嚟緊一年有冇運行,趨吉避凶。正所謂「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但喺財經界玩預測, 通常一年就知中唔中,《商業周刊》最近整咗個「2008年最差預測」,將各方名人對08年嘅預測嚟個大檢閱,順便拆佢哋招牌。排頭位嘅係美國 Profitable Investing Letter編輯Richard Band,佢喺今年3月27日向股民建議:「股市將會出現一次非常強勁同持久嘅反彈,但可能要幾日時間先出現。大家應該堅守陣地、保持信念!」佢講呢番話 時,道指仲喺12300點,但前晚收8483點,由年頭起計,累跌36%。咁呢個反彈到底仲有幾多日先出現呢?

兩房穩健樓價趨升?

估 錯市又點止得Richard Band,美國投資公司Friedman Billings Ramey嘅分析師Bijan Moazami,今年5月9號話:「美國國際集團(AIG)將會喺第二季度實現巨額盈利」,結果AIG第二季度錄得53.6億美元虧損, 9月仲要美國政府出手拯救。股市估唔到,樓市仲難估。美國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Barney Frank喺7月14號話:「房貸美同房利美基礎穩健,冇破產危機」,估得有幾差,唔使華華多講啦,吓嘩!同樣估錯樓市嘅仲有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佢哋舊年12月9號出咗份新聞稿,當中有一句係「08年住宅現樓銷售量將趨升」。做經紀,對樓市梗係唱好唔唱淡嘅,不過,今年12月嗰個協會出咗啲數據, 美國11月房屋銷售量比年初跌咗11%。即係咁,如果俾佢哋估中,就唔會有金融海嘯啦!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944

对赌协议“拯救”碧桂园业绩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826/20090826023729890.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朱蔚淇发自深圳、香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去年曾给碧桂园(02007,HK)业绩带来巨亏的与美林之间的对赌协议,在今年上半年市场转暖的环境下,则迅速转身成为碧桂园业绩增长的“救星”。

        碧桂园昨日公布了截至今年6月底的中期业绩,期内公司净利润达到18.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8%。不过,若撇除股份掉期公允值的变化所带来的4.318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实际上碧桂园今年上半年的盈利则下跌了5.1%,仅为13.845亿元。

股票上半年涨幅高达90%

        2008年2月,碧桂园与美林国际订立了一份以现金结算的公司股份掉期协议。这份掉期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以碧桂园的股价作标的,如果碧桂 园的股价上涨,那么碧桂园则将获得收益,反之,若股价下跌,那么碧桂园则将为该掉期支付相关款项予美林。此后,碧桂园的股价持续下跌,在去年上半年以及去 年全年的业绩中,该份掉期协议均因碧桂园的股价大跌而出现巨额亏损。去年末期业绩中该掉期协议部分亏损扩大至12.415亿元。

        不过,今年以来经济复苏,全球股市也出现上涨。在此环境下,碧桂园的股价也大幅反弹,从去年12月31的1.9港元到今年6月30日的3.61港元,累积涨幅高达90%。

        碧桂园昨日公布的业绩显示,以碧桂园今年6月30日的市价计算,今年上半年碧桂园的股份掉期公允价值收益约为4.318亿港元。

        对此,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绮琴指出,协议中涉及的2.5亿美元已经流出,未来不再涉及有资金流出,同时有关掉期在2013年到期,不能提早赎回。不过她强调,有关的股份掉期的问题不需要担心。公司目前负债低,资金状况良好。

杨国强缺席发布会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开发、建筑及装饰、物业管理及酒店经营四个部分。今年上半年的总收入为92.028亿元,较08年同期的74.381亿元有所增加,其中物业销售的增长最为突出,为86.483亿元。

        尽管总收入增长,但实际上,在销售成本大幅增加以及毛利减少的情况下,公司的盈利情况并没有很大的提高。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碧桂园的销 售成本为62.76亿元,这较上年同期的35.309亿元大幅上升了77.7%。集团的毛利则下降了25.1%至29.268亿元。

        碧桂园早期以开发具有田园风光的别墅闻名,但是从2006年6月1日开始,受政策约束,碧桂园开发的地产变成以排屋和公寓为主,致使入账 的平均销售价格由去年上半年的每平方米8012元大幅下降至今年同期的每平方米4972元,毛利率也由52.5%缩水至31.8%。

        该集团总裁崔健波昨日在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希望将毛利率维持在30%上下。

        崔健波透露,由于今年9、10月是推楼高峰,公司有信心实现全年190亿元销售目标,但无意上调。

        对碧桂园主席杨国强昨日的缺席,崔健波在现场解释说,杨总考虑到团队其他成员已有足够经验接受媒体的咨询,所以留在顺德总部办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63

拯救諾基亞中國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90291&time=2011-08-12&cl=115&page=all

把希望寄託於一個在2G時代成功的銷售主管和一款千呼萬喚仍未出籠的手機上,諾基亞還是過於樂觀了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王姍姍

 

  8月4日,權威市場研究公司IDC發佈的最新數據給了諾基亞當頭一棒:今年二季度,蘋果公司佔據全球智能機市場19.1%的份額,完成了對傳統手機霸主諾基亞(15.7%)的歷史性超越。

  這份報告擊潰了諾基亞股東的僥倖心理。此前幾天,另一家名氣較小的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已經宣佈了更糟糕的消息:剛剛過去的今年二季度,諾基亞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只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15%,不僅落後於蘋果的19%,甚至不如三星的18%。雖然市場早已普遍認同一二名換位只是時間問題,誰也沒有想到會這麼快。

  根據IDC的報告,今年一季度諾基亞智能手機還有24.3%的市場份額,但到二季度出貨量僅有1670萬部,比去年同期下滑30.4%。伴隨而來的是諾基亞兩年來的第二次季度虧損,當季淨虧損3.68億歐元(約合33.59億人民幣)。

  更令人意外的是:導致諾基亞迅速「退位」的轉折性因素,竟出自被諾基亞上下一致視為「中流砥柱」的中國。7月20日諾基亞公佈的二季度財報中提 及,期內中國區的手機出貨量為1130萬部,環比下降高達52%,同比也下滑了41%。加之歐洲市場出現30%的同比降幅,最終拖累諾基亞全球手機銷量比 上年同期下滑20%。

  到目前為止,諾基亞惟一還保持的市場桂冠就是它的總出貨量。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諾基亞全球一共賣出8800萬部手機,全球手機市場份額急劇下滑至25%,是1999年以來歷史最低點,領先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商韓國三星4個百分點。

  諾基亞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在隨後的電話會議中承認,歐洲和中國市場的競爭環境以及各個價格段的產品的銷售趨勢均面臨挑戰。其中,競爭最為激烈是智能手機產品。埃洛普強調公司會採取措施,解決中國銷售商的庫存問題,該問題在5月時已經導致盈利預警。

  「最近半年真的只有壞消息,沒有好消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諾基亞中國區銷售部門管理中層向財新《新世紀》總結說,內憂外患,公司正經歷著十 年不曾有過的「最低谷」。一面是高管辭職、工廠缺貨、渠道崩盤,一面是高中低端產品同時受到國際知名品牌和本土低成本手機無情蠶食,中國——諾基亞最後和 最重要的堡壘,不得不展開一場緊急救援。

渠道崩盤

  諾基亞在全球陷入困境,是2007年蘋果公司第一款全觸屏智能手機iPhone驚豔問世後就被反覆討論的話題了。但諾基亞內部認識到這個危機比 外界要晚得多。去年下半年,驕人的業績還令整個中國區為之驕傲,亦使諾基亞總部還迷信於其豐富的產品線可以扛住全屏智能手機的衝擊。直到2011年2月, 新上任的諾基亞CEO史蒂芬·埃洛普毅然放棄塞班系統,宣佈與微軟結盟,更多人開始為這個王國的覆滅倒計時了。一向業績穩定的中國市場,會成為壓彎諾基亞 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我們的渠道在二季度因為承受不住,一下子崩盤了。」前述諾基亞內部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解讀說,渠道危機並非是由某一季度的銷量不暢所致,而是一個累計的結果,而根本原因,正是諾基亞中國被總部「委以過多的責任」。

  中國區之所以被四面楚歌的諾基亞視為「中流砥柱」,其一是中國擁有全球最大手機市場,更重要的是,諾基亞中國過去十幾年中打造出了一個比任何其 他手機品牌都更為強大的渠道——既包括蜂星等三大國家級代理商和30多家省級代理商這樣批發性質的渠道商,也包括國美、蘇寧、迪信通等零售直供夥伴,還有 三大運營商渠道——覆蓋了全國大部分一到三線市場。即使這樣,2001年開始擔任諾基亞中國區副總裁兼銷售總經理的趙科林(Colin Giles)仍然認為渠道下沉得不夠,不能有效快速地到達消費者。

  2003年-2004年,趙科林在中國區開創了曾被人稱頌多年的全新渠道模式——FD(Fulfillment Distribute)模式,即發展省級直控分銷商,內部簡稱FD省代。FD與以前的省級代理商最大區別在於,它只承擔搭建省一級資金和物流平台的責任 ——貨從廠家到該平台,再到下一級遍佈三、四線以下城鎮市場的終端經銷商(WKA)手裡,定價權統統屬於諾基亞,雖然也有一定差價,但FD基本不再靠手機 差價賺錢,而是賺取來自諾基亞的返點。

  在2G時代,諾基亞靠豐富的產品線和品牌高知名度擁有著「一覽眾山小」的市場地位,因此在全國推廣FD模式也相當順利——雖單部手機毛利低,不 能一夜暴富,但量大,可持續,依靠快速周轉,可以薄利多銷,對代理商具有巨大吸引力。僅一年時間,諾基亞就鋪設了100多家FD省代,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家 分銷商開業。

  憑藉以FD模式為代表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和龐大的渠道體系,諾基亞在中國手機市場份額激增40%,於2004年奪走中國整體手機市場的第一寶座;2005年中國市場成為諾基亞全球最大單一市場,2006年更一舉擊退了摩托羅拉趁RAZR V3手機熱銷之勢進行的最後反撲,奠定了在中國的絕對領先地位。自此,大中華區市場(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日本韓國,絕大部分業績來自中國大陸)在諾基亞全球銷售額中的權重,一直保持在20%左右。

  趙科林也因此一路陞遷。2009年,時任諾基亞大中國區客戶及市場運營高級副總裁的趙科林取代何慶源擔任諾基亞中國新總裁;當年底,趙科林再進 一步,成為諾基亞全球銷售業務主管,鄧元鋆升任諾基亞中國副董事長。由於諾基亞在中國不再設立總裁職務,鄧成為諾基亞在中國的實際掌門人,來自芬蘭總部的 梁玉媚出任諾基亞中國副總裁,負責市場營銷。

  軟件工程師出身的鄧元鋆也是諾基亞中國的有功之臣,2003年-2004年,他成功領導了諾基亞在北京、蘇州、東莞的四家生產性合資公司的合併 重組,成立了中國移動通信行業最大的製造和出口企業諾基亞首信通信有限公司;諾基亞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牽頭的星網工業園和在東莞興建的南信物流中心,也 通過供應鏈管理擠壓庫存成本和渠道間隙,給了諾基亞「最不怕價格戰」的底氣。

  趙科林給鄧元鋆留下的是一個漂亮的成績單:2009年前三個季度是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時期,全球手機銷售總量萎縮,諾基亞淨銷售額同比下降 20%以上,但諾基亞中國銷售量卻暴增38.7%,三個季度就賣出了5050萬部。另據賽迪顧問有關2009年-2010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分析的一 份調研報告,整個2009年,中國市場共賣出2222.5萬部智能手機,其中諾基亞就佔了1502.3萬部,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二,當時蘋果只賣出 16.1萬部。

  或許正是因為2009年的成績單太過靚麗,總部對鄧元鋆和梁玉媚寄予了更大的業績期待。「心態上有點急於求成,於是不斷對渠道實施『高壓』政 策。」前述諾基亞內部人士評價說,「2011年一季度代理商的存貨周轉從過去正常的三四周不斷攀升,先是五六週,然後是七八週……後來拉長至10周以上, 而且沒有下降趨勢,很多客戶資金周轉陷入困境。」

  2010年四季度的一次意外雪上加霜——臨近新年,諾基亞的工廠由於對市場預期不足,生產環節突然掉鏈子,市場大批缺貨。最嚴重時,原訂的發貨日期被向後拖延有六七周之久。

  而這正是各級代理商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錢都交了,卻遲遲拿不到貨,既失去了市場機會,同時讓本來就因庫存週期不斷拉長而面臨很大壓力的資金面進一步捉襟見肘。

  到2011年一季度,工廠的發貨倒是正常了,2010年12月被拖延的訂單相繼發出,產生的連鎖反應卻更糟——市場在走下坡路,為了業績,諾基亞對代理商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大批上季度延遲的貨堵滿了倉庫。

  此時公司業績繼續顯示「穩定增長」,但是大量的貨「只是從諾基亞的工廠轉到了代理商和分銷商的倉庫,並沒有從終端被很好地消化掉」。諾基亞的一季度業績是保住了,代理分銷商那裡完全是另一幅景象——「少的賠幾十萬,多的賠幾百萬,幾乎找不出幾家是掙錢的」。

  最糟糕的情況出現了。從4月開始,各地代理商有史以來第一次集體對諾基亞「說不」,諾基亞在中國市場陷入史無前例的渠道崩盤。

  「他們中有很多人已經跟諾基亞合作了十幾年,這其間,諾基亞一直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現在代理商停止從諾基亞進貨的理由也很充分——賠得太狠,不能再玩了。」這位人士說。由於大批渠道商拒絕進貨,二季度的報表難看已成定局。

趙科林的藥方

  「經營管理不善,庫存高企」,這是諾基亞CEO埃洛普對當下中國市場的評價。當然要有人為此負責。5月下旬,埃洛普閃電來華,5月31日,他通 過內部郵件宣佈,從第二天起,剛剛接替鄧元鋆統管大中國區、韓國及日本業務不足半年的梁玉媚正式離任,趙科林重歸。被稱為「中國先生」的澳大利亞人趙科林 曾負責諾基亞在華手機銷售業務長達8年,一手奠定了諾基亞在中國的絕對霸主地位和中國區在諾基亞全球市場中的核心位置,此番回歸,他肩負的不僅是帶領團隊 迅速扭轉中國市場頹勢,更有為整個諾基亞贏得利潤和時間的重任。

  趙科林開出了三大藥方:

  首先是渠道健康,目標很簡單,就是「一定要讓合作夥伴有錢賺」。諾基亞二季度宣佈了對產品的整體調價。消費者不會對這一輪調價有明顯感覺,諾基亞主要是為了清理目前串貨嚴重、價格混亂的市場,以幫助渠道賺錢。

  其次是回歸基礎——公司銷售團隊要踏踏實實地去做零售,幫助渠道商把產品賣出去。「回歸基礎,就是每個人各司其責,而且不能再以目標為導向,以 減少銷售部門員工去走歪門邪道,比如說數據造假。」前述人士透露,目前諾基亞銷售部門正在更多關注零售,規範銷售,清理數據,一些存在造假行為的銷售代表 遭到辭退。

  第三是要打造一個有活力的團隊,幫助員工結束過去僅僅為「完成任務」就已經疲於奔命的工作狀態,激起團隊的積極性。

  「趙科林在內部會議上說,他有兩次非常難忘的經歷——2003年到2004年是第一次,那時他帶領團隊打敗摩托羅拉,登頂中國市場第一;第二次就是過去的幾個星期,他說自己又找到了大家一起齊心協力的感覺。」

  前述諾基亞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在諾基亞中國,堅持工作七八年的員工不在少數,趙科林在這些員工中始終具有很高的威望,因此趙的回歸讓 很多員工重新找到了「戰鬥」的感覺。目前,公司中層還成立了名為「風暴小組」的項目組,按照趙科林提出的三條藥方,一一制定詳細的戰術。

一個人和一部手機的救贖

  派回趙科林,諾基亞總部的想法很簡單:借助趙的經驗和威望,保銷售的同時改善渠道,穩住中國這個戰略市場的陣腳,為這個冬天WP7手機的落地銷售做好一切準備。

  「幸虧老趙以前練過鐵人三項,否則現在天天這麼飛,早不行了⋯⋯」一位諾基亞中國銷售部門的員工評價說,趙科林個人幾乎已經拼盡全力在保衛市場,而團隊也在他的帶動下士氣昂揚。

  趙科林重回中國已兩個多月,他沒有對他熟悉的媒體喊話,或許是深知面臨的競爭環境已於幾年前大不相同:既要與在中國已成潮流「街機」的蘋果 iPhone和借Android之勢崛起的HTC、摩托羅拉等智能手機搶奪高端用戶,又要與深圳那些採用聯發科芯片的功能手機商血拼中低端市場,他重新喚 醒鬥志的那支優秀的銷售團隊,眼下卻面對「無米下炊」的局面。渠道崩盤,固然有近幾年管理漏洞累加的因素,歸根結底還是諾基亞產品戰略失誤傳導到終端的必 然反應。現在的問題在於,諾基亞已拿不出可以與對手——無論是蘋果iPhone還是Android繫手機分庭抗禮的新產品。

  「我們計劃推出十幾款新機,同時還要將幾款在中國市場依然很走量的老機型停產下市。」據諾基亞員工透露,為了保住這些對銷售還有貢獻的「主流機型」,他們正建議總部會延長部分產品的生命週期,推遲下市。

  由此可見,趙科林再強大,他眼下所做的事,無非是對原來的體系修修補補。前述內部人士證實,趙的工作只是負責銷售,他對中國區的研發團隊沒有調動權限。

  「我只能看到研發部門不斷招人,在別的部門裁人時,他們也在招。」他說,從公司管理架構上,諾基亞中國銷售部門與研發部門之間相互獨立,幾乎不知道彼此都在忙什麼。

  過去十年,諾基亞在產品線上一直採取「軍團作戰」,不管用戶關注哪一個價格帶,諾基亞都能做到「總有一款適合你」。諾基亞銷售人員曾驕傲於自己 的多系列產品在各個價格帶均所向披靡——高端產品可以賣出很好的毛利;中端手機以款式多取勝,至於售價僅幾百塊錢的低端產品,則可以在二三線甚至更低的市 場賣出很大的量,常有機型每個月銷售幾十萬部、每部一兩百元錢的利潤,其總體收入依然可觀。

  然而如今,「拿不出可以與對手相競爭的給力產品」成為諾基亞銷售員必須面對的尷尬。人們都在以「堅守」的心態來應對每日的工作——等待WP7手機上市的日子,是如此煎熬。

  今年2月,諾基亞宣佈,未來在智能手機領域將放棄自己的塞班平台,選擇微軟的Windows Phone作為其主流操作系統。此外,諾基亞還出人意料地宣佈放棄此前已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研發的MeeGo系統。

  這是一場巨大的賭博。消息一公佈,諾基亞頓時被批評的口水淹沒。有消息稱,諾基亞與微軟合作研發的第一部WP7手機將於8月中旬在德國首次亮相,不過諾基亞內部依然沒有修改WP7手機於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的日程表。

  諾基亞中國的內部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證實,WP7在中國市場落地的日期已比計劃有所推遲,原因與產品所涉及的各項審批相關。他介紹,WP 代表了微軟的互聯網計劃,一部手機背後關係搜索、地圖、歌曲版權等問題,需得到相關監管部門的准入許可,此外程序付費體系也必須與本地的支付系統相對接。

  由蘋果引領的智能手機時代,其核心特徵在於手機硬件本身已退為一個平台,真正吸引用戶的是每個平台所能集納的應用軟件數量及用戶體驗。在這個 「拼應用」的時代,遊戲規則早已從單靠手機廠商自己的軟件團隊做產品開發,改為由大量的第三方開發者利用該操作系統平台,「群策群力」貢獻出成千上萬個應 用。而「哪個系統的用戶越多、商業價值越大」,則是吸引第三方開發者的一根無形的指揮棒。

  基於這樣的遊戲規則,一旦WP7手機在中國的落地遇阻,無疑也將對其應用軟件開發雪上加霜。晚到一步的諾基亞很可能要在等待中步步落後。

  「從開發者的角度來看,諾基亞的步伐越來越慢。」長期從事Symbian和MeeGo應用程序開發的業內人士、DevDiv移動開發者論壇超級 版主滿神(滿志勇)認為,諾基亞和微軟聯合研發的WP7手機,在硬件做工和平台穩定性上「應該不會輸於對手產品」,但想要趕上對手的機會越來越小。

  更令滿志勇這樣的開發者失望的是,「新出的諾基亞500和600,都是很沒有亮點的機器,看起來完全是為了應景,看不出一點想打翻身仗的意思。」

  搭載了MeeGo系統的N9,本應是今年諾基亞最亮眼的一部產品。滿志勇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無論是試用戶還是開發者的群體,對該款產品的 接受度都很高——「手感很好,不次於安卓,與蘋果相比還有長處」,但他無法理解為什麼諾基亞一再表態說公司未來的智能手機將不會主要採用MeeGo系統。

  「我不明白為什麼諾基亞會自己站出來要把MeeGo掐死,對MeeGo的態度甚至還不如塞班。」他說。

  面對滿志勇的疑問,前述諾基亞中國的內部人士表示自己也沒有得到過一個明確合理的解釋。但他還是堅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諾基亞絕不會瞬間 倒下。「現在我們就看年底這個WP7。」他反覆強調,「先是歐美,然後是中國,如果搞得好,我覺得諾基亞還是有希望的」。在包括他在內的很多諾基亞老員工 看來,對諾基亞中國而言,「五月以後,特別是進入六、七月以來,最艱苦的時期已經過去了。趙科林的藥方已初顯成效,此前數月高居不下的存貨周轉6月以後已 經有所下降,近期保持在5周以下的相對合理水平。渠道和客戶的銷售任務達標,情緒在逐步回歸平穩。」他介紹說。

  不過,諾基亞已經在為遲鈍和自負埋單,如今再將希望寄託於一個在2G時代成功的銷售主管和一款千呼萬喚仍未出籠的手機身上,諾基亞還是過於樂觀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43

LBS能否 拯救「泡沫化」團購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38929.html

知何時起,廣州人氣最旺的天河城飛揚電影院成了「黃牛黨」集散地。每逢週末,許多「黃牛」都在兜售便宜的電影票兌換券。

為減少損失,飛揚電影院管理者只好在影院售票台附近用圍欄劃分出一個區域,讓保安維持秩序,嚴禁「黃牛黨」入內交易。

「這些『黃牛黨』所出售的電影兌換券,90%以上都是來自於團購。」艾媒諮詢CEO張毅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團購網的確能為一些商家帶來一些大訂單,但粗放經營也直接損害了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導致服務質量與信用危機,這也是團購泡沫化的現象。

張毅指出,為消除服務危機,理順生態系統,很多團購網開始尋求LBS(移動地理位置信息服務)合作,借LBS簽到功能,激發消費衝動,進而找到與商家合諧共處的商業模式。

團購標配

基於此,正在尋找盈利基點的LBS提供商們與團購網站一拍即合。

在短短一個月內,以盛大切客網為代表的LBS提供商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戶外廣告上,添加了「就近團購」的字樣。

「其實並不是任何商品都適合網購。」切客網CEO宋錚指出,一年多的火爆團購顯示,生活服務業才是團購網站最主要的業務來源,而生活服務業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地域性,只要將地域特性做深做透,就能增加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以及為商家帶來目標客戶。

宋錚表示,目前很多團購網站做的都是一次性營銷,吸引的是貪便宜的用戶,絕大部分的消費者都不是其目標客戶群。

「LBS將成為團購網站的標配。」窩窩網有關人員指出,團購網站做實物交易,沒有任何意義,幾乎等同於目前的B2C網購,一旦價格沒有優勢,此類團 購網站也就沒有任何存在的必要。相反,生活服務是隨時隨地的,哪個團購網站能將這種隨時隨地性做到最便利,就能在團購網站中脫穎而出。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6月團購的消費者人數達2054萬人左右,團購金額達6.62億元。其中,實物類團購消費人數達586萬人,佔總人數比重為28%,消費金額為1.47億元,佔比22%;剩下的全部是休閒娛樂、酒店旅遊和生活服務類的團購。

支付難題

不過,目前團購與LBS的合作還僅僅處於極其初步的階段,LBS全面融合團購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宋錚和開開網CEO穆榮均表示,目前LBS與團購網還是一個廣泛性合作階段,即用戶登錄LBS簽到,可以獲得在該區域所有團購信息。如要想真正成為 團購和LBS商的盈利基點,就必須要實現移動支付。但現階段,手機支付才剛剛開始,無論是技術實施方面還是用戶的使用習慣上,都有待時日。

宋錚指出,由於商家可以選擇團購的地域半徑,分析消費者的行為,有利於團購網聚集商家資源,所以已有團購希望與LBS深入合作,或者綁定成利益共同體,走出目前團購行業再發展的困難時期。

「商家對團購需求,當然是越多越好,而消費者也希望更便宜的服務,但消費的隨時隨地性決定了,團購和商家之間還必需一個橋樑。」張毅說。

此外,LBS的人氣也是制約團購與LBS深度合作的障礙。目前國內LBS用戶在千萬左右,其中切客網以400萬用戶排名第一,包括開開、街旁和玩轉四方的用戶均在150萬左右。這一數量級與目前團購人群還有差別,其中的用戶重合度更加需要考量。

「只要能激發用戶需求,團購與LBS結合可以共同快速拓展用戶群。」宋錚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0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投資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35715.html

近熱播的新版《水滸傳》裡經常出現一個情節,一幫好漢PK後拿出一錠閃閃發光的金元寶說:「老闆,你的店我們不小心砸了,這錠金子夠你再開一間酒店了,好好過日子吧。」

在信用資產尚不發達的宋代,人們都知道金銀才是唯一的硬通貨,而在信用貨幣盛行的今天,一錠金子開個小店的日子似乎又回來了。一切都緣於主要經濟體 的投資市場亂象:投資股票吧,全球股市九死一生;投資房產吧,外有次貸、內有限購;買歐元、美元吧,又怕「被歐債」、被「量化寬鬆」;買商品吧,期貨交易 風險大,實物交易的沒處放,何況全球打壓通脹之風日盛。評級機構還繼續添亂,把堪稱安全係數一等一的美債給降了級。

曾經很難

到處是「此路不通」,人造的資產紛紛搖搖欲墜,大自然賦予的貴金屬才重新引起人們的注意。不經意間,國際金價今年的漲幅竟已超過30%,最高超過1900美元/盎司,國內的黃金價格也一路上行至目前的每克380多元,在此期間幾乎沒有其他任何單一資產創下同等收益率。

然而我國的黃金市場長期以來曾一度投資無門,上至黃金儲備,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投資。儘管目前我國的黃金儲備達到1054.1噸,排名全球第六位,但 這只佔到我國龐大的3萬多億外匯儲備的1.6%,西方發達經濟體的這一指標卻高達60%~70%。在世界各國央行轉為黃金淨買入、金價飆升之後,從國際渠 道囤入黃金更加困難,而中國大量增加黃金儲備無疑又將引起投機資金和西方國家的注意,引起市場連鎖反應。

百姓投資黃金也不過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2001年4月,央行前行長戴相龍宣佈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直到 2003年11月18日,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推出「黃金寶」業務,個人投資黃金的大門才被撞開。中國的黃金期貨更是在2008年1月才遲遲到來,且無夜盤交 易。而黃金迷你合約、黃金ETF等產品則始終不見蹤影。

任重道遠

當然10年過去,國內金市還是有一些「發育」,投資的門檻也開始照顧到很多資金量小的投資者。如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 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等紛紛開辦了「紙黃金」業務,很多投資的門檻低至10克黃金。而在加入槓桿之後,上海期貨交易所和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 交易也允許投資者投入較少的資金。

配合國內樓市疲軟、股市受牽連對資金的「擠出」,「無家可歸」的投資者顯示出對黃金的空前熱情。如中國工商銀行和世界黃金協會在2010年12月聯 合推出的「黃金積存計劃」(GAP)就採取了長期分批小額定投黃金的方式,產品成立以來保持強勁增長,截至今年6月,已開立賬戶達171萬個,黃金持有量 約為22噸。理論上假設投資者十年前開始投資「積存金」,每個月投入2000元,那麼十年後的今天,你的年化收益率則高達14%左右。

威爾鑫黃金分析師楊易君說:「紙黃金的起點很低,一些金商推出的小金幣、金條門檻也不是很高,還有投資者早已定期操作黃金定投產品,不存在技術壁壘。黃金確實已漸漸成為股市、樓市之後新的關注領域,且有進一步壯大可能。」

不過,和動輒以萬億元計的股市、樓市存量資金相比,黃金市場的容量依然很低,短時間難以成為投資理財的第三極。中國2010年的黃金需求高達約 571噸,但是被13億人口「攤薄」之後,人均不到0.5克,還不到印度消費的一半,與西方國家,甚至港、澳、台地區都有較大差距。真正「藏金於民」或利 用黃金來跑贏CPI還是相當遙遠的事情。

楊易君指出:「中國由於投資品種相對較少,一旦發現明顯的市場機會,會引發投資者蜂擁入市。過多的湧入市場又容易引發金價的暴漲暴跌,當黃金體現出很強投機性時,又可能限制投資者的進入。故黃金可能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或難以取代股市和樓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4

《商業周刊》封面:拯救美國銀行

 http://news.imeigu.com/a/1315812360789.html

導讀:最新一期《商業周刊》於9月8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題目是《拯救美國銀行》,文章介紹了美國銀行近十幾年以來的發展歷程,同時也分析了當前美國銀行面臨的困境及其為應對危機而採取的措施。

 

對加里-林奇(Gary G. Lynch)來說,8月23日有兩件事讓他發狂,一件是平生第一次經歷地震,他和同事在桌子底下躲了很久;另一件是華爾街盛傳美國銀行將被迫接受由政府安排的,來自JP摩根的經濟援助。

林奇從7月開始接管美國銀行的法律和監管事務,他的主要工作是處理一系列涉及數億美元的法律訴訟和政府針對對該公司在房地產泡沫時發行的抵押擔保債券所進行的調查。當時美國銀行的股價已經比年初下降了50%,就要跌破6美元。外界普遍推測美國銀行將要被強行併購,一些專家也悲觀的預測處理這些抵押債券將耗光美國銀行的資金。

本年第二季度美國銀行虧損88億美元,人們似乎嗅到了2008年的味道,擔心它會步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的後塵。當時貝爾斯登像廢品一樣被出售,而雷曼兄弟隨後破產,引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美國銀行的管理者們不得不提前結束假期,他們趕回辦公室用盡各種辦法安撫驚慌失措的投資者。

8月25日出現了轉機,就像他2008年對高盛所作的一樣,巴菲特戲劇性的決定對美國銀行注資50億美元,把它從破產的邊緣救了回來。9月6日,美國銀行CEO布萊恩-莫尼漢(Brian T. Moynihan)決定改組美國銀行的管理團隊,提升了兩名新的COO,同時解除薩莉-克勞切克(Sallie Krawcheck)全球財富管理總裁的職位。此後美國銀行股票觸底反彈,大漲了19%。

巴菲特的注資、更換管理團隊或者挽留幾個知名的律師,這些都不可能真正解決美國銀行的問題。美國銀行所處的困境就是美國經濟的縮影,揮之不去的房地產危機以及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才是真正影響美國銀行業績的內在原因。作為美國最大的銀行,美國銀行負責發放全美20%的房屋貸款,它擁有5700個營業網點以及5800萬個客戶。現在美國銀行已經擁有4000億美元的流動資產,更重要的是其資產規模已經達到23000億美元,如果這樣的銀行倒閉將嚴重拖累美國經濟,美國政府不可能對此坐視不理。

美國銀行的歷史上最糟糕的一次併購就是前CEO肯尼斯-劉易斯(Kenneth D. Lewis)2008年收購全國金融公司,這個以發放次級貸款為主的公司嚴重拖累了美國銀行,現在這家公司的損失已經超過300億美元,投資者擔心美國銀行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應對如此龐大的和抵押貸款相關的壞賬損失。

2009年12月,美國銀行決定讓莫尼漢接替劉易斯出任CEO。很快人們總結了莫尼漢的幾個特點,首先是說話含混不清,你很難徹底領會他的意思;其次是喜歡在重要場合放衛星,比如在一次重要​​會議上他擅做主張宣布年底公司分紅每股增加一美分;最後他和華爾街的前輩銀行家的經營理念有很大不同,包括劉易斯以及前花旗CEO桑福德-威爾(Sanford I. Weill)在內的許多上一代銀行家熱衷於建立特大規模的金融機構,大到不好管理,大到華盛頓不能准許其出現任何問題。2008年的金融海嘯就是由這些大機構引起的,其造成的混亂至今都沒有徹底解決。而莫尼漢不同,他決定讓美國銀行成為更專業的公司,並且從長遠看不會對金融體系造成威脅。莫尼漢上任伊始就開始著手一一變賣劉易斯曾經併購的資產。

短短12年間,美國銀行就從一個地區性銀行變為全國性的金融機構,夏洛特也成為了美國繼紐約之後的第二大銀行中心。2008年,在小布什政府的鼓動下,劉易斯收購了奄奄一息的美林集團,而就是這次收購最後迫使劉易斯下台,因為公司董事會認為當初劉易斯在推動股東同意這筆290億美元的併購協議時,並沒有充分紕漏美林的財務狀況。

2004年前,莫尼漢一直效力於艦隊波士頓金融公司,當劉易斯用470億美元收購這家公司以後,莫尼漢也隨即加入了美國銀行。他的很多波士頓的同事後來都無法忍受劉易斯苛刻的要求紛紛辭職,可是莫尼漢卻堅持下來。在美國銀行,莫尼漢忘我的工作著,為了減少睡覺時間,他天天從自己在波士頓的住所趕往美國銀行的紐約總部上班,他的奉獻精神感染了很多同事。

2009年,劉易斯逐漸失去了對美國銀行的控制,而之後,在夏洛特沒有根基,也沒有當過CEO經驗的莫尼漢脫穎而出戰勝了其他候選人,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因為這件事美國銀行董事會出現了分裂,一些候選人也離開了公司。同年12月莫尼漢給董事會提交了他的管理戰略,就是短短的幾句話:停止收購,讓我們重新開始做一家銀行。

之後在夏洛特的上任儀式上,作為主持的劉易斯不斷挖苦著莫尼漢,帶著這份尷尬的祝福,莫尼漢開始了自己的新工作。緊接著聯邦政府的450億美元的援助款到位,更讓人驚訝的是,導致劉易斯下台的美林公司起死回生,開始大量盈利。2010年4月,在償還了所有聯邦政府貸款之後,新任CEO宣佈公司第一季度的利潤為32億美元。

然而,2008年對全國金融公司來說卻是一場災難,這家公司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2010年6月,因為全國金融公司對抵押貸款客戶超標準收費,美國銀行不得不支付了1.08億美元的罰款。然而,麻煩才剛剛開始。2010年秋天,大量客戶投訴全國金融公司濫用抵押條款,美國銀行不得不臨時取消了在全國范圍內的抵押品贖回權。莫尼漢表示美國銀行正在修改抵押貸款條例,這樣可以使得人們都能住在自己家裡。可是後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美國很多地方的股價繼續暴跌,整個經濟增長乏力,美聯儲宣布維持接近零的超低利率。

除此以外,新的危機接踵而至。美國兩家半官方性質的房地產金融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表示,他們為了支持房地產業而購買的大量抵押貸款存在嚴重問題,要求美國銀行贖回這些貸款;許多機構投資者購買了由這些抵押貸款為擔保的債券,當借款人停止償還貸款時,這些債券全部違約,投資者要求得到賠償。2010年10月18日,黑石集團和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要求美國銀行贖回這些價值470億美元的債券,更糟的是此類事件仍可能繼續發生。第二天,美國銀行宣佈在第三季度斥資8.72億美元贖回這些抵押貸款,而第一季度是12.5億美元,第二季度是5.26億美元。可是儘管這樣,為了顯示公司的資本狀況良好,莫尼漢還是宣布提高當年的分紅水平,並額外贖回房地美和房利美3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

聯合銀行CEO約翰-科納斯(John Kanas)一直是莫尼漢的支持者,但是這次他表示,莫尼漢也許是個有經驗的執行官,但它不是一個有經驗的首席執行官,這次他犯了一個大錯——過渡承諾。

今年3月,美聯儲拒絕了美國銀行希望提高2011年下半年股息的要求。美聯儲對包括美國銀、JP摩根、花旗銀行和富國銀行在內四家美國最大的銀行進行了財務狀況的調查,而唯一被拒絕增加股息的就是美國銀行。進入4月,美國銀行被迫宣布和Assured Guaranty (AGO)公司簽署一份價值16億美元的協議,用於彌補這家保險公司為抵押擔保債券提供的賠償。5月初,眾多私人投資者要求美國銀行贖回14億美元的抵押擔保債券,比預計的多出4億美元。5月底,莫尼漢和房利美簽署的協議被曝光,這家國有控股公司決定加速要求美國銀行回購抵押貸款。6月份,美國銀行答應賠償黑石公司和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共計85億美元。儘管2010年美國銀行收入超過1112億美元,完全有能力承擔這些債務,但是人們最憂慮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包括美國銀行在內的所有人都不清楚全國金融公司到底會造成多大的損失。

當然還有人對美國銀行充滿信心,他們認為這些不會擊垮他,而且市場分析結果也讓人振奮:美國銀行清理價值比其市場價值高出760億美元。可是這種分析並不是美國銀行想要聽到的。而清算美國銀行有更多價值的消息也安撫不了成千上萬每月按揭付款的房主,他們宣稱這家銀行貪得無厭,並虐待他們。

在莫尼漢位於夏洛特城區美國銀行集團中心第58層的私人會客室裡,他開始對公司的情況侃侃而談。在他看來,自己公司的情況和華爾街的觀點完全不同。莫尼漢說道:“我們的公司現在資本實力雄厚,是近十年以來最強的,同時有充足的流動性資產。另外公司的一級資本達到1150億美元,折算成資本比率就是8.2%,遠遠超過現在美國的規定,並且符合正在逐步引入的更嚴格的國際標準。費城聯儲的前檢察官保羅-米勒也說,嚴格來講這家銀行的財務狀況沒有問題。莫尼漢繼續說道:“現在我的第一要務就是把美國銀行變得更加純粹更加專注,摒棄過去大就是好的思想。

他開始給美國銀行瘦身,目前已經出售了大約400億美元的資產,這其中包括在一家巴西銀行的股份(價值39億美元),一家墨西哥銀行的股份(價值25億美元),在黑石公司價值109億美元的投資以及在一家保險公司23億美元的股份。同時還出售了一些在英國、西班牙和加拿大的投資,最近還出售了其持有的中國建設銀行一半的股份,共計83億美元。

9月6日,他又對公司管理層進行了調整。提升了兩個COO,一個是大衛-達尼爾(David C. Darnell)主要負責個人業務,包括:存款、信用卡、房屋貸款以及財產管理;另一個是托馬斯-蒙塔格(Thomas K. Montag ),主要負責監管集團和機構投資者的相關業務。消費銀行業務主管普利斯(Joe Price)和全球財富與投資管理主管科勞切克(Sallie Krawchech)一起被要求離職。

採訪中,莫尼漢並沒有主動提到全國金融集團,對於是否讓這個公司破產,他不置可否,只是草草的說,這是我們過去在房地產泡沫時期遺留下來的問題,我們不得不繼續承擔它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最終我們會消除這種風險。對於全國金融集團的細節問題,他建議去和加里-林奇談談。

在紐約第六大道的辦公室裡,加里-林奇談到了美國銀行現在面臨的法律訴訟。根據他的職業判斷,林奇認為這些訴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就是所謂的“聲明和保證”索賠權,這一類主要來自像房地美、房利美以及黑石公司和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等類似的公司。他們要求美國銀行回購抵押貸款,他們認為美國就借款人和資產狀況提供了錯誤信息。美國銀行正在積極和他們進行磋商,並將滿足其中大部分的要求。

第二類是欺詐訴訟,主要由購買抵押貸款債券的投資者提出,他們手中的債券都出現了大幅度貶值。美國國際集團就在8月8號提出了訴訟,他們要求100億美元的賠償。林奇說美國銀行正在處理這些訴訟,不過他明確表示美國國際集團在購買抵押貸款債券之前就應該清楚此類債券的風險。

第三類是政府對全國金融公司的欺詐性終結贖回權的起訴,美國銀行和其他大的貸款機構正在同50名州檢察官周旋,希望就這項合計達200億美元的案件達成和解。

對於解決這些訴訟案件,林奇非常有信心,他說美國銀行有充足的資金。不過如果有人問他到底美國銀行為解決這些糾紛願意付出多少,林奇表示他不能準確估計,而且這些訴訟也不可能在幾個月或者一年的事件內解決,這些案件會持續數年。

現在的問題是,即便美國銀行解決了一些訴訟,仍會有新的麻煩。比如銀行同意修改一些抵押貸款的條款,這樣人們可以保住自己的房子,但是來自紐約、特拉華州還有內華達州的檢察官卻表示他們並不認為這就可以結束,他們還要徹底清查銀行的違規行為。

2008年經濟危機以後,美國銀行業出現了奇怪的現象。這些銀行更加相信規模越大就越不會破產,他們開始不斷擴張,比如美國銀行收購了美林和全國金融公司,JP摩根收購了貝爾斯登公司和華盛頓互惠銀行。美國最大的四家銀行控制了7.7萬億美元的資本,佔整個金融資本的56.8%,而危機爆發前只有45.2%。

隨著資本不斷集中,以及隨時可能發生的銀行擠兌風險,監管者對於美國銀行的困境越來越無能為力。新的弗蘭克金融改革法案還在修訂之中,銀行業就已經開始不斷遊說國會,放寬法案中的規定,比如銀行該如何發放貸款,應該控制多少資本等等。另外法案還規定為了避免以後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各大銀行應該提交一份“遺囑”,萬不得已的時候可以照此來分拆這些銀行,可是至今沒有一家銀行提交。最後這個法案也沒有解決美國現在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的局面。唯一積極的因素就是對銀行的監管加強,美聯儲的官員表示,他們現在可以更加緊密的監控銀行的債券和貸款業務以及與資本充足率和資產相關的風險。

雖然監管得到了加強,新的麻煩又出現了,一些部門開始向美國銀行提出資產訴求,很可能引發新的危機。當州檢察官對喪失抵押贖回權的調查告一段落的時候,有幾名檢查官突然提出了新的處理意見,這將大大超出美國銀行預期的賠償金額;9月2日,管理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聯邦住房金融署開始發難,指控美國銀行和其它16家放款機構,誤導房地美和房利美購買了數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債券。

Premier Mortgage Group的信貸分析師露-巴爾內斯(Lou Barnes)指出,現在似乎人人都在起訴美國銀行,而莫尼漢也不知道這些起訴何時才能停止。房地產信息提供商Lender Processing Services最新數據顯示:全美現在有410萬起超過90天延期還貸或者失抵押權贖回權的案件,延期還貸是歷史最高水平的2倍,而失抵押權贖回權是歷史平均水平的8倍。巴爾內斯表示,美國銀行未來可能會遭受更大的風險,損失之大足可以把它擊垮。最後巴爾內斯說:“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09

拯救中小企

http://news.hexun.com.tw/2011-10-24/134486870.html

溫州不靖,鄂市多傷,中小企業困局,民間金融恐慌,頗有燎原之勢的局部經濟和金融動盪,促成「國九條」快速出臺,再次凸顯中央政府的應急處理能力。

 《財經》記者跟蹤調查發現:溫州等地的受訪企業主普遍認為,「國九條」最大的作用是提振了企業的信心。但他們同時表示,如果不馬上出臺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處於困境中的企業的信心是不可持久的。

  而溫州等地的政府官員們也普遍認為,種種金融和經濟局部動盪並非突發的表面之傷,而因深層肌理之疾。因此,「救市」或可緩解危局,但並非長治發展之道,為已然成勢的民間資本尋找出路,讓市場回歸其正常生長,方可避免民間借貸危機的週期性爆發。

  這一方面需要國家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扶正常態民間借貸以令其陽光化、規範化,另一方面更亟須各級政府採取紮實長遠舉措助推中小企業實現產業轉型,其尤為重要者當是迅速落實新老三十六條,使民間資本重歸實業正途,促市場主體取捨風險收益。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正視中小企業面臨的現實困難,考慮市場經濟需要的健康發展,均需打破部門畛域,完善頂層設計,以收分進合擊之功效,而避免扶持中小企業的各項政策再度陷入行政化、應急化、碎片化的窠臼。

  ——編者

  10月17日中午,開了一上午會議之後,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聲音有些疲憊。

  午飯後,他馬上要去國務院辦公廳討論中小企業的扶助工作。如果沒有意外,晚上他還要照例加班到九點左右。而就在三四天前,他再次陪同部裡領導赴溫州調研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和民間借貸違約情況。

  類似工作狀態,已經成為近半年來鄭昕所在的中小企業司20多名工作人員的常態。這種在中央部委中少有的工作強度,源於今年以來日趨嚴峻的中小企業生存形勢,由此引發的局部經濟和社會不穩,在近期引起決策層和社會輿論高度關註。

  近兩個月,因「高利貸」和「人人貸」等民間借貸資金鏈條斷裂,溫州以及後續的鄂爾多斯(600295,股吧)等地在短時間內集中出現民企老闆跑路、跳樓、企業職工上街抗議等突發事件,企業停工造成的局部失業情況也日益嚴重,且大有愈演愈烈並向其他省市擴散之勢。

  種種不妙苗頭,逼迫決策行動。10月3日至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分赴浙江紹興、溫州考察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小額貸款公司和民間信貸等情況,發改委財政部央行、工信部、人社部銀監會等相關部委一把手隨同考察。

  在此之前,為了摸清溫州中小企業困局特別是民間借貸的真實情況,國務院辦公廳一局在溫州進行了為期一週的「暗訪」。

  在調研中,溫家寶就中小企業當前的困難和問題開出了四味政策藥方:落實並完善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差異化金融監管政策、支持專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加大財稅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等。

  在外界看來,決策層如此密集調研,自然會有應急對策出臺。讓很多溫州當地受訪者也感到意外的是,僅僅八天之後,國務院常務會議就迅速通過了被稱為「國九條」的九項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足見形勢嚴峻,亦顯決策層救急之切。

  不過,這場以拯救中小企業生存危機為重點的政策密集行動,會否成為新一輪相關改革加快的催化劑,接受《財經》採訪的觀察人士並不樂觀。

  「新36條」細則漸近

  各部委正在緊張準備,爭取今年內出台「新36條」的實施細則

  實際上,民間借貸亂象和中小企業生存難題,並不止於浙江和內蒙古。而僅靠「國九條」應急對策,也不能解決更多的難題,各方面的共識是,需要一整套政策措施,在扶持應急中鬆綁市場。

  一些接近決策層的學者分析認為,近來中小企業困局倒逼相關扶助政策加速出台,各有關部委需要根據形勢變化,對一些此前已經基本起草完成的重要政策做必要修改。

  有關主管部委官員告訴《財經》記者,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關注,加快了扶助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進程,並推進了包括金融業等長期嚴格管制的領域向民營資本加快開放步伐。其中原因,主要是形勢逼人,決策行動必須加快,以免事態失控。

  許多人注意到,「國九條」對於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扶持和鼓勵。在溫州、台州等民間金融活躍地區,因為此前較為嚴格的審批和管制,真正合規經營的民營貸款公司並不多,而實際上一些以民間借貸為主的企業已具備合規經營的條件,讓它們浮出水平,符合各方預期。

  除了金融業,許多限制民企進入的壟斷或管理性行業,亦在沉默多時之後迎來鬆動跡象。

  10月13日至14日,溫家寶赴廣東調研,與當地外貿企業座談瞭解外向型加工製造類中小企業的困難,強調當前需要重點抓好的五項工作,並明確透露,遲遲未能出台的「新36條」實施細則很快就會亮相。

  相關部委人士表示,發改委正在制定「新36條」實施細則的框架和主要內容,並已多次向各主管部門徵集其分管領域的細則草稿。

  據悉,實施細則主要就是給民間投資以出口,可能會在開放電信、鐵路、軍工等行業方面推出一些有操作性的規定。其中,今年備受爭議的鐵路投資開放,極為引人矚目。

  不過,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認為,因涉及的協調方太多,「新36條」實施細則年內恐怕很難出台。

  但有關官員則抱有信心:實施細則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任務,並由國務院督辦,起草工作有難度,但現在已不能繞著問題走。各有關部委已經為起草細則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相關的政策也正在積極籌劃和擬定之中。

  近期溫州、鄂爾多斯等地中小企業的困局和民間借貸的問題,反過來也為細則的出台增加了動力。為此,各部委正在緊張準備,爭取今年內出台「新36條」的實施細則。

  落實「國九」「銀十」

  財政部已經完成了提高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方案的測算,銀監會正在制定有關信貸制度調整和差別化的監管措施

  相較於尚未露面的「新36條」實施細則,近期的各項應急對策落實更為現實。

  《財經》記者獲悉,「國九條」和《關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即「銀十條」的實施細則,預計最快將在10月底或11月初出台。其中,財稅政策的細則由財政部負責起草,金融政策的細則由銀監會起草。

  目前,「國九條」財稅方面的實施細則已經接近完成,財政部已經完成了提高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方案的測算,期間還聽取了相關部委的意見建議。

  據一位接近財政部的人士透露,針對小微企業相關稅種起征點的提高幅度,或許比外界預計的大,許多個體商戶和小微企業在新規實施之後,事實上處於免稅狀態。

  他強調說,此前曾有建議希望普遍降低稅率,但實際測算表明,降稅率對小微企業的實惠並不大,起征點提升更為直接有效,因為一些小微企業或個體商 戶的月營業額不過萬元或數萬元,若將增值稅、營業稅調至萬元左右,一大批個體戶或小微企業將不必交稅或交極少的稅,減免的稅收就變成他們的利潤。

  另據有關官員透露,銀監會正在制定有關信貸制度調整和差別化的監管措施。銀監會監管二部主任肖遠企此前表示,「銀十條」的細則正在擬定之中,其 中對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的容忍度將提高到5%——提高對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被認為是「國九條」和「銀十條」中能有效鼓勵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放貸 積極性的政策。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銀監會正在考慮民間借貸具體的政策框架,其政策取向已經非常明確,即對民間借貸不能任其發展,要對其進行規範,以維護金融安全,並引導民間資本更多地流向實體經濟。

  不過這位官員解釋說,這並不意味著政策面要全面收緊民間借貸,而是要規範、限制民間信貸參與房地產等領域的炒作,打擊非法集資。

  爭議減稅含金量

  現行中小企業財稅政策的減負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各項新政策多為現有政策的延續

  減免稅費一向是社會各界對扶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共識度最高的措施。

  9月27日,在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稅收負擔法治環境座談會上,與會代表普遍反映,民營企業整體稅負較高、綜合稅負很高、交稅時間和生產時間差帶來的額外負擔較重,建議對小微企業在稅收上進行差別稅率,區分行業設立起征點,讓稅收政策穩健落實,以實現公平稅負。

  財政部稅政司也曾針對中小企業稅收問題做過專題調研。調研報告顯示,從山東、浙江等地反映的情況看,小企業的所得稅負擔要高於大企業的稅收負擔水平,這造成許多中小企業碰到經營困境即無利潤可言。

  如對浙江省餘姚市中小企業的調查數據表明,查賬徵收工業企業的實際企業所得稅稅負水平為22%,而核定徵收工業企業的實際企業所得稅稅負接近 33%,高出11個百分點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中小企業採取核定徵收的辦法,但核定應稅所得率等定得過高,中小企業特別是經營生產資料的中小企業利潤率又 相對較低。

  10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財稅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被一些媒體解讀成小型微利企業「久旱逢甘雨」。有關官員也 表示,本次稅收政策的優惠幅度含金量較高,給小微企業減免稅款和各種行政性收費的幅度較大。至於最終的起征點是多少,還要由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後,再送交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方可實施。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政策的含金量並不是特別高,尤其是新舉措不多,多為現有政策的延續,包括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延長至2015年底,金融企業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 前扣除政策延長至2013年底,農村金融機構金融保險收入營業稅政策延長至2015年底等。新措施只有三項:提高小型微型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將符 合條件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範平台納入科技開發用品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範圍;對金融機構向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合同三年內免徵印花稅。

  在業內人士看來,多年來尤其是2002年6月《中小企業促進法》頒佈實施以來,有關部門針對中小企業已出台不少財稅優惠政策,不過實際減負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現行的中小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減輕中小企業實際稅收負擔的政策,二是鼓勵向中小企業投資的政策。

  減輕實際稅負的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小型微利企業可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 所得額低於3萬元(含3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自2009年起,對小規模納稅人不再設 置工業和商業6%和4%兩檔增值稅徵收率,將徵收率統一降至3%;自2002年起,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起征點。

  鼓勵向中小企業投資的政策主要包括,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金融企業根據有關原則對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後,按照比例計提的貸款損失專項準備金,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等。

  這些先後出台的財稅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中小型企業的稅收負擔,但業內人士指出,在實行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比如小型微利企業認定標準和享受條件過於嚴格。對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其認定標準嚴格,使得優惠措施覆蓋面狹小。根據稅收政策規 定,必須同時符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等三個條件,才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同時,還規定核定徵收企業不得享受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由於 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財務制度不規範的情況,核定徵收企業較多,這就使得大量企業難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低稅率優惠。

  小型微利企業優惠力度也不夠。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小型微利企業可享受20%的低稅率優惠。與法定稅率25%相比,僅僅少了 5%的稅負,優惠力度不足。對「2010年度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3萬元(含3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 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也只有極少部分小企業能享受到,而且能減免的稅額很少。

  增值稅起征點也需進一步調高。儘管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徵收率統一降至3%,但仍比經營同類商品的一般納稅人稅負高,這突出表現在一些經營原材料、工業配件的商業零售和批發的小規模納稅人方面。

  此外,缺乏對中小企業在稅前扣除、資產折舊方面的優惠方式。相比於稅率優惠,稅前扣除、資產折舊方面的稅收優惠不僅僅是嬴利企業能夠享受到,虧損企業也能夠享受到,折舊擴大了享受優惠政策企業的範圍,有利於切實減輕企業稅收負擔,鼓勵企業創新和發展。

  財政部企業司此前也曾撰文表示,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並非專門針對中小企業制定,因此缺乏對它們的專門支持。而且與大型企業和外資企業相比,許多優惠政策中小企業根本無法享受。

  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由於受到行政干預、稅收任務等方面的影響,本應適用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普遍存在落實難問題,特別是由於國稅、地稅分設引發利益相爭,間接加重了企業負擔。

  全國工商聯研究室副主任李飛分析指出,目前個體戶營業稅起征點在5000元左右,以毛利20%計算,個體戶毛收入1000元就要起征營業稅。他建議將小型微型企業營業稅起征點從5000元提高到15000元以上,而鑑於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在3500元,所得額不足3萬元的小型微型企業,月均所得不足3000元,應考慮免徵所得稅,或將年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為5萬元以下。同時,還可以簡化程序,允許採用核定徵收的小型微型企業也能享受稅收優惠,擴大受惠範圍。

  據《財經》記者瞭解,個體工商戶的營業稅起征點有望由目前的3000元至5000元提高到10000元,部分個體戶的稅收負擔將有所減輕。但這一政策措施會否成真,尚有待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准。

  全國工商聯的相關調研報告還認為應加快增值稅轉型擴圍,將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中的「起征點」調整為「免徵額」,並將交通運輸、建築安裝、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納入增值稅範圍,適當降低小型微型企業的增值稅稅率。

  溫州東方打火機公司總經理李中堅對減稅的效果有所保留,認為當下很多小微民企都在虧損線上下苦撐,「這些企業沒有嬴利,也就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因此企業所得稅減半並延期的政策,對這部分企業是起不到減負作用的。」

  李中堅還表示,雖然近幾年政府已經清理了不少收費項目,但各種說不清楚的收費依舊不少,他擔心一段時間以後地方政府總會找出新的收費名目。

  不過,溫州當地受訪企業普遍提出,儘管財稅扶持新政含金量不足,為數眾多的小型微型企業仍然期待著它的真正落地,期待從中得到些許實惠。

  扶助政策未觸及根本

 

  「國九條」並沒有觸及到市場准入、打破壟斷等制約民企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長期穩定的鼓勵發展政策才是最重要的

  即使應急對策及時有效,面對中小企業生存危機所折射的經濟結構問題,外界的擔憂仍然較重。「治標重於治本」,是部分受訪者對「國九條」等扶助中小企業政策的總體評價。

  據悉,「國九條」出台後不久,國務院辦公廳隨即以多種方式向有關企業和學者徵集意見。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李曙光向國務院辦公廳提出,近來各級政府頒佈的扶助中小企業政策多為行政手段,而忽視了市場手段,特別是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容忍度的措施,等於是將企業的不良貸款變成國有銀行的壞賬,最後只能由財政也就是全民埋單。

  從事中小企業融資中介服務的上海融道網CEO周漢分析,目前各商業銀行自己劃定的中小企業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均低於銀監會規定的數值,以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上海分行為例,其對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的預警線是2%,暫停線是3%。而在近些年的實踐中,很少有中小企業貸款的不良率會達到2%。

  其判斷亦為央行2011年調研結果所印證:總計3.38萬億元民間借貸中,能夠償還的佔82.5%,有償還可能的佔16.6%,不能按期償還的只有0.9%。

  因此,周漢認為,銀監會提高不良率的容忍度,其信號意義大於現實意義,意在鼓勵各商業銀行增加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提振企業的信心。

  「國九條」中延續了既有的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信貸支持的規定,要求商業銀行重點加大對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持。

  李飛認為,切實做到「兩個不低於」,從長期看對於解決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會有較大幫助,但當前國務院仍然沿用銀行系統對小企業的界定方法,即單筆授信額度500萬元以下。

  日前,工信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已聯合下發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明確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據此進行相關數據分析,不得制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企業劃型標準。

  欲確保這部分貸款真正用於小型微型企業的生產經營,就必須要求銀行系統嚴格按照新的劃型標準,而非單筆額度來認定小型微型企業。同時,針對小型微型企業所得基本為短期貸款、缺乏轉型升級所需長期投資的狀況,要合理調節中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比例。

  在保育鈞看來,「國九條」並沒有觸及到市場准入、打破壟斷等制約民企發展的根本性問題。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魯陽在看過了「國九條」的具體內容後指出,大部分關鍵條款實際上是已有優惠政策的延續。

  一些溫州本地企業主認為,溫家寶 「十一」假期到溫州調研,以及旋即出台的「國九條」,最大的作用是提振了企業的信心。但他們同時表示,如果不馬上出台切實可行的「國九條」實施細則,企業的信心是不可持久的。

  溫州的企業主們強調,長期穩定的鼓勵民企發展政策才是最重要的。今年以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共提高六次,累計調高3個百分點,存貸款利率提高三次,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從2.75%提高到3.5%,這使得許多商業銀行措手不及。而金融系統的收縮傳導,也是導致中小企業營商環境「紊亂」、尤其是信貸等融資難度加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民企困局各說各話

  各部委和地方的統計科目中,都沒有將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單獨列出,因此對於中小企業生存狀況,各方一直各說各話

  雖然應急政策不少,但對於民營企業整體所處的困境究竟有多難,各方爭議仍然存在。

  10月12日至13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召開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邀請各有關部委負責人對宏觀經濟走勢作匯報,綜合各部委匯報的結論為:雖然國內國際經濟形勢遇到了一些問題,但總體來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運行平穩,就業形勢較好,金融體系穩定。

  10月10日中國社科院舉行的2011年秋季經濟預測報告會給出了類似的結論:工信部、國家統計局、央行等部委各自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中小企業並不存在倒閉潮。

  10月17日,剛剛從溫州再次調研回來的鄭昕向《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他依然認為中小企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所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局部地 區、部分行業的問題,但應給予高度的重視。此前,工信部曾在7月份發佈相似的結論:1月-7月,在31萬戶規模以上企業中,虧損企業戶數為4萬戶,虧損面 為12.7%,各月虧損面總體變化不大。不過,企業虧損程度逐月加重,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幅由1月-2月的22.2%上升至1月-6月的41.6%,1月 -7月又進一步升至46.9%。

  央行在今年6月進行的民間融資現狀調研得出的結論為,截至今年5月末,全國的民間融資總量約3.38萬億元,僅佔當時貸款餘額的6.7%,佔企業貸款餘額比重為10.2%,民間融資的規模仍在可容忍範圍,不會撼動正規金融。

  而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馬駿介 紹,國研中心在上月完成的調研報告認為,中小企業發展困難仍很突出,主要表現在:中小企業基礎薄弱、發展質量低;市場進入仍有不少障礙;企業負擔仍然較 重;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不完善;融資難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等問題。其中,規模以下小企業80%無緣銀行信貸。2010年授信額在500萬元以下的小企業貸款 佔全國企業貸款餘額的比重不超過5%。同時,中小企業融資還存在成本偏高的問題。據測算,小企業貸款成本比大企業要高出6個-8個百分點,而國外僅高出 1.5個-2個百分點。

  全國工商聯則於今年2月到5月開展了中小企業綜合性調研,在蒐集整理有關中小企業發展政策、邀請八個部委介紹中小企業工作情況的基礎上,組成四個調研組,先後赴17個省區市的51個市區縣進行實地調研。

  李飛表示,今年以來中小企業遇到的主要困難,一方面是受能源原材料價格、勞動力價格不斷攀升,匯率波動等影響,生產經營成本急劇增加;另一方 面,是多數中小企業受自身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積累不足影響,始終處於產業鏈的低端,實現轉型升級異常艱難。比如,調研組最近到溫州調研瞭解到, 今年溫州勞動力成本約為2800元/月,比去年提高30%-50%。加之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因素,很多企業陷入了「不做不虧,越做越虧」的怪圈。 部分民營企業去年利潤水平為5%-10%,現在則基本是保持無利,甚至虧損。

  特別是近期溫州個別企業因資金鏈斷裂,出現了老闆跑路的現象,在國內引起較大反響。這些企業表面看是遇到了資金困難,實質上不少企業是盲目擴大 投資、衝動轉型造成的生產經營困難。這些企業多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跑路的浙江信泰董事長就是因為盲目投巨資上馬光伏項目而導致資金鏈斷裂。

  全國工商聯調研顯示,在2008年後部分民營企業放棄利潤低的主營業務,盲目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及投機性行業。據統計,2010年溫州百強民企絕大部分有多個主業,五成以上的企業進軍房地產業和金融行業。

  各部委和地方的統計科目中,都沒有將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單獨列出,因此對於中小企業生存狀況,各方一直各說各話。

  以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為代表的溫州本地人士,並不認可一些部委和學者認為中小企業基本面良好、民間金融風險不大的調研結論。他們認為這些部委和學者走馬觀花似的調研,很難獲得當地的真實情況。

  周德文在10月4日受邀參加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座談會,其所介紹的情況和提出的政策建議得到了溫家寶的當場肯定。此前,國務院辦公廳「暗訪」時,也向他徵集過情況介紹和意見。

  業內人士指出,各部委和溫州本地人士對當前中小企業困局的不同結論,實際上反映了對宏觀政策應堅持緊縮還是適度放鬆的不同取向。

  籲求頂層改革設計

  在現有的體制下,工信部中小企業司顯然缺乏與各部委有效協調的能力

  10月11日,工信部終於在其官方網站上公佈了國內第一份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國家級規劃——《「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這在年初公佈的「十二五」規劃裡已有所提及,但具體規劃此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或因制定規劃的流程較長,這一規劃並未充分考慮當前各方熱議的中小企業生存困境,一些企業主和學者對《財經》記者表示,他們並沒有從這份被寄予較高期望的規劃中找到能夠幫扶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工信部有關官員對此的解釋是,規劃的作用是指明未來五年全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目標和路徑,具體的落實和操作辦法將在以後的各項配套政策中加 以規定。不過,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綱要實施第一年,若配套政策從明年開始才陸續出台,可以預見,「十二五」前半期內難有大的作為,相 關難題與配套政策落實,或要等到新一屆政府上台。

  具體而言,針對此次從溫州暴露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些政策建議者提出,較為緊迫的事,是借鑑別國經驗,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這是世界 各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通行做法,是各國政府綜合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和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成功舉措,也是變行政干預為政策引導的有效方式。

  曾經參與該規劃起草工作的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羅仲偉介紹說,在起草《「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過程中,工信部曾經將鼓勵發展擔 保業作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措施,並進行了專門的規定,但或許是由於擔保屬於金融系統的職能範圍,最終出台的規劃中僅對此做了原則性的表述。羅仲偉 表示,《「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本應是國家層面的規劃,但最終出台的更像是在工信部職能範圍內的部門規劃,這不能不叫人感到遺憾。

  不少受訪學者認為,由於沒有一個對扶助中小企業具體負責的部門,造成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對自己部門有利的就落實,對自己沒有好處的就擱置起來的現象。

  在現有的體制下,工信部中小企業司顯然缺乏與各部委有效協調的能力。國務院雖在去年底成立了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但該小組僅僅 是一個部委間的聯繫協調機構,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因此有學者建議,可以仿照美國和日本的經驗,成立部級且直屬於國務院的中小企業局,並通過立法明確其職 能範圍。

  一位接近決策層的學者告訴《財經》記者,成立國務院直屬的中小企業管理部門,確實納入了國務院的考慮範圍之內,而且在前不久還是國務院傾向的選 項。但由於近期溫州和鄂爾多斯等地中小企業出現的困難和民間融資信貸問題,使這一計劃被擱置起來,預計本屆政府任期內將不會對此有所動作。

  另外,原計劃在9月底召開的首次全國中小企業會議,也因為當前中小企業情況的複雜性,而被推遲。

  有關官員表示,除了要考慮成立獨立的中小企業服務管理部門,更重要的是要改變現在中小企業扶助政策中「頭痛醫痛,腳痛醫腳」的問題,要有全局、長期的考慮,以避免政策碎片化。

  在國務院辦公廳徵求「國九條」意見建議時,李曙光曾表示,對中小企業扶助應建立在市場規則和

法律

條文之上,只有這樣才能矯正用政府的金融市場取代市場的金融市場這一怪現象,才能解決社會信用鏈條停擺這一弊端。(全文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28

通用汽車拯救未完成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cs.com.cn/qcpd/01/201110/t20111024_3099288.html

 通過外科手術式的破產重組,通用汽車重新回到了全球主流汽車公司的行列,但是其競爭力重塑之路仍舊遙遠

  作者:《財經》(博客,微博)記者 王寧寧

  日前,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艾克森在接受底特律媒體採訪時說,“如果僅僅為避免失敗而戰,那麼往往就會失敗。你必須為勝利而拼搏。”

  如果要正確理解他的意思,就要懂得中國市場正是通用汽車拼搏時最關心的一片土地。這家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努力擴大他們在這個市場的份額。艾克森表示,在未來五年中,通用汽車將在中國推出60款新車及改款車。

  幸運的是,截至目前中國市場並沒有讓艾克森失望。在2011年的前三個季度中,通用汽車共在中國銷售了189.29萬輛汽車,同比增長6.6%。這個增速略高于艾克森對今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速預期。這一點足以說明,通用汽車仍在分享中國的增長。

  “有人問我,別人詆毀通用是‘政府汽車公司’(Goverment Motors),你會不會介意?我說不介意。”4月30日,艾克森曾非常輕松地對《財經》記者開著玩笑:“我在琢磨,我們應該把名字改成‘全球汽車公司’(Global Motors)才對。”

  艾克森的辦公室可以俯瞰到悠長的底特律河。作為美國工業的旗幟,底特律城的象徵,通用汽車剛剛從一場充滿爭議的世紀拯救中復活過來。

  62歲的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GM.NYSE 下稱通用)掌門人謙虛地說他不是唯一一個可以拯救通用的人,但是,他現在就是那個決定通用未來走向的人。

  “通用會是今年全球汽車銷量第一的公司。”艾克森對《財經》記者說,“我們有全球品牌,並將在此基礎上追求更大的規模。”

  2010年,通用全球銷量達到839萬輛,位居全球第二,但與豐田汽車公司僅相差3萬輛。排名第三的大眾汽車公司銷量為714萬輛,與二者尚有百萬輛的差距。在重組之後,通用在美國的7個品牌縮減成4個,悍馬、土星品牌被並將6049個經銷商裁減到4500個左右。

  “通用擁有全球11%的汽車市場,這是全世界最好的汽車公司之一。”艾克森對《財經》記者說。他認為,通用目前的財務狀況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最好的。在申請破產保護時賬上的負債已經超過了900億美元,現在,通用賬面現金超過了300億美元。

  但是,財務的轉變之外,通用汽車重塑其競爭力的道路依舊漫長。

  在見《財經》記者的前一天,艾克森剛剛前往國會參加會議。他在演講中用一張圖表引述了最近數年油價的變化,一條不斷攀升的曲線。艾克森告訴他的聽眾,汽車行業的未來究竟在哪裏,通用汽車的未來究竟何在。

  在艾克森的帶領下,通用汽車正計劃投資于已經漸漸成熟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款名為沃藍達的混合動力汽車已經開始銷售,艾克森希望沃藍達會像iPhone改變傳統手機產業那樣變革傳統汽車產業。

  “我們現在就是要想清楚未來要怎麼走,從長遠的角度為公司考慮。”艾克森對《財經》記者說,自己很遺憾前任們沒有這樣做。他引用莎士比亞的話來形容今天的通用汽車,“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如果我們不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必將重蹈覆轍。”

  拯救者

  分析人士一直樂見艾克森這樣的汽車行業之外的人駕臨汽車城,或許只有這些外來人才能有足夠的魄力對暮氣沉沉的通用汽車施以手術。

  在通用汽車完成重組,即將回歸資本市場的前一周,時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埃德‧惠特克突然向董事會遞交辭呈,通用汽車必須尋找一位新人來接續其重生的道路。

  “他的離職對公司來說確實是個很大的意外,那時正是通用的關鍵時刻。”艾克森對《財經》記者說,“我們那時正要向公眾證明,我們活下來了,我們經歷了巨大的打擊但還是生存下來了,而且前景光明。”

  艾克森畢業于美國海軍學院,他的背景履歷與汽車毫無關係。他曾在通用儀器、MCI、Nextel等公司擔任過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在加入通用汽車之前,他在全球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凱雷集團任全球收購業務的負責人。

  多年擔任管理要職的經歷對自己來說“是個很好的訓練場”,充分發掘一家公司的潛在價值,然後通過調整結構或者是重組,提升其價值,這正是PE最擅長的,艾克森擁有許多這方面的經驗和技術。

  艾克森承認,通用CEO是他個人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現在,他在底特律購置了一套房子,每天4點多起床,從不在晚上11點之前睡覺,他希望自己能融入到汽車領域中去——像他告訴自己的孫女那樣,“付出總會有所回報”。

  “我關注的是法律法規、全球市場問題、供應鏈問題、產品設計,以及我們的控制係統能否從現在起在全球領先20年等等。”艾克森對《財經》記者說,“這些都是為未來的成功或失敗種下的種子。我不想因為今天作出某個愚蠢的決定而給接班者帶來麻煩。”

  2010年,通用汽車實現了七年來的首度全年贏利。2011年3月4日,通用公布的2010年財報顯示,這家公司去年實現普通股股東凈利潤47億美元。

  通用汽車境況的好轉得益于全球汽車市場的復蘇,特別是新興市場的持續增長,而對于通用汽車自身而言,更重要的是擺脫了此前沉重的包袱——工會體係長期帶來的成本居高不下。

  在美國政府主導的破產重組面前,工會體係不得不低頭就范,以一定的股份彌補此前的醫療保險費用,工會利益與通用汽車的經營業績開始息息相關。

  “他們不會隨意罷工了。”艾克森笑著說。每隔數周,艾克森就會同汽車工人聯合會的主席會面,這在以前難以想象。“我跟他說,你看這是我們的成本 結構,這是豐田的,這是現代的,這是梅賽德斯的。我們必須要有跟他們相當的人工時薪,不然就沒辦法了,如果我們沒有競爭力,就還會回到之前的狀況中去。”

 開始轉變

  艾克森表示,通用在嘗試一種全新的公司治理模式,成立了執行委員會和產品戰略部,前者負責建立主要的管理機制,後者則專門研究產品策略。“我們正在研究如何讓這個公司更加有效地運轉,更快地決策。”艾克森說。

  僅僅如此並不足夠,通用仍需具備更廣闊的視野來應對外部競爭與風險。“這也是一種文化上的改變。我們不能只考慮臺面上的競爭,還得想明白未來會發生什麼,不會發生什麼。”艾克森對《財經》記者說,“而面對風險,我們要更有預見性,要更熟悉公司外部的環境。”

  通用汽車首席運營官Stephen Girsky認為,通用現在的決策流程更快了。“前不久我們在美國買了American Credits公司,這個交易只花了30天的時間。”Girsky說,“所有通用的員工一起研究了這個交易,提出各種不同問題。”

  他希望將一種更為開放的管理風格帶給通用。“如何評估我們的競爭力,不只是財務結構方面的,我們的產品競爭力如何?對手在研發什麼,我們是否忽略了某些問題?通用需要拓寬視野,更加準確地預測未來。”

  通用在全球120個國家開展業務,員工總數20余萬人。2010年,美國本土以外的市場貢獻了73%的銷量。“這是一個全球工業,現在是,以後永遠都是。”艾克森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中國有如此之大的興趣,我們對歐洲、拉丁美洲都有興趣。”

  艾克森指出,如果僅在一兩個地區做生意,通用就“無法變得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成功”,“它必須在全球每一個主要地區都有業務”。“比如說,盡管 通用在南非、埃及和肯尼亞都有工廠,但我們在非洲的表現還不夠好。”他對《財經》記者說,“這並非是說非洲就是當下的首要任務,但至少也是我記在心裏的一 個事。這在未來的25年-30年是要考慮的。”

  通用表現得謹慎了許多,如何讓其變得更有前瞻性是管理團隊目前正在嘗試的內容。艾克森介紹,他們制作了一個“公司最可能發生的20大風險”清單,其中考慮了經濟、國際貿易、地理以及政治等多方面因素,還專門成立了風險管理部,研究可能存在的“黑天鵝事件”。

  艾克森透露,通用的幾個供應商正在認真考慮,是否應繼續將自己的生產基地集中在日本。“當災難發生後,人們才會去重新估量這些隱患。”他說,通 用不但要考慮此問題,還要根據供應商的工廠位置對他們進行挑選。“我們還要關注供應商自身在原材料供應方面是否具備靈活的選擇。”

  4月27日,龍卷風襲擊美國東南部和南部多個州,梅賽德斯的工廠停工。艾克森說,通用及其供應商在東南部的工廠“都很幸運,沒什麼大事”。“有時候運氣比實力更重要。當然要是你既有運氣,又有實力,你就能做得更好。”他說。

  不那麼幸運的是,這家公司在4月初的埃及工人抗議中失去了在開羅的工廠。艾克森認為,在這些“政局不穩”的地區建立工廠存在風險,“但我們有時候又不得不這樣做,因為也有相應的回報”。

  Girsky對《財經》記者坦言:“你不能指望一個有百年歷史的老店在一年內完成所有的轉變。”

  艾克森說,“但我們可以開始這樣的轉變。”

  沃藍達懸念

  從通用總部的舊址——凱迪拉克大廈驅車向東十幾分鐘便是通用汽車的Hamtramck工廠,這一工廠因為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在此處試駕通用汽車而被人熟悉。

  奧巴馬所試駕的新車正是增程式電動汽車沃藍達,在Hamtramck工廠,沃藍達與凱迪拉克DTS、別克君越在同一生產線上進行組裝。廠長Teri Quigley告訴《財經》記者每7輛便有1輛是電動車產品沃藍達。,

  “全世界的沃藍達都是這家工廠生產的。”Teri說,“我們目前在向中國出口一些沃藍達展示車。”

  目前正在美國的加州、田納西、密歇根等七個州推廣這款產品,公開的信息稱,沃藍達將會于年底在中國市場上市。

  通用汽車產品經理Christy Landy向《財經》記者介紹,在純電池供能的狀態下,沃藍達可行駛25英裏到50英裏。當電池電量下降到20%左右,動力係統會自動轉換成由燃油供能,同時電池仍參與動力係統的運轉,處于混合動力狀態。

  與競爭對手所開發的純電動車不同,沃藍達可以有更長的航程,但是,實際使用當中,沃藍達可能並不那麼方便。沃藍達可在110伏和240伏電壓下進行充電,前者耗時8小時左右,後者需要4個小時。

  密歇根州的雪佛蘭經銷商Jay S Feldman告訴《財經》記者,他的雪佛蘭店現正接受沃藍達預訂,每輛尚未交付給他的車子都已經被預訂了。“這有點像iPhone的訂購熱潮。”Jay說。

  看起來皆大歡喜的產品尚不能為通用帶來可觀的利潤。

  目前,通用計劃到年底前在美國銷售1萬輛沃藍達。美國政府對電動車的補貼方式是直接遞減消費者的稅額,而非補貼到企業。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也曾表示,通用計劃2015年在華銷量實現500萬輛,但其中“電動車的比例不會很高”。

  艾克森表示,無論是通用、上汽還是梅賽德斯,“未來誰能提高清潔能源在汽車能源中的應用比重,誰才是贏家”。

  “沃藍達只是我們在正確方向上前進的一步而已。”艾克森說。據他透露,通用在氫能燃料開發上投入了六七千萬美元,在工程設計方面投入了70億到80億美元。“這個技術現在是很超前,但十年後可能就很普及了,所以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身在其中。”

  歐洲挑戰

  日本海嘯直接影響到了豐田汽車的表現,這有助于通用汽車重回汽車業龍頭老大。

  在全球市場,通用汽車計劃將凱迪拉克打造成第二個全球品牌。通用旗下的經濟型品牌雪佛蘭是全球最暢銷的五個品牌之一,2010年,雪佛蘭全球銷量427萬輛,佔通用全球總銷量的51.5%。

  艾克森對《財經》記者透露,未來凱迪拉克將從北美出口轉為在全球實現本地化生產,其中包括中國。

  “我們想讓凱迪拉克變成一個全球品牌,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讓凱迪拉克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生產呢。”艾克森說,美國的本土化成本高昂使得這一品牌很難有競爭力。

  2010年公開數據顯示,凱迪拉克全球銷量為18.1萬輛,僅佔通用全球總銷量2.2%。但在過去一年中,凱迪拉克的增長速度卻是通用的幾個乘用車品牌中增長最快的,同比增長達到了40.3%。

  通用汽車無意在歐洲推廣凱迪拉克,艾克森認為這很困難,“甚至比在中國還困難得多”。歐洲與中國、美國,無論是從駕駛習慣還是燃油品類上都有很大不同,歐洲部分國家使用柴油作為燃料,還有一部分國家是右邊駕駛,這都與中美市場不同。

  “雖然我們是建立全球品牌,但是依然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進行調整,發動機類型、設計等等。”艾克森對《財經》記者說。除了凱迪拉克和雪佛蘭,別克作為另一區域品牌將留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

  在歐洲表現出色的汽車制造商是法國的雷諾汽車和標致汽車公司,除這兩家對手之外,歐洲許多本土品牌在當地也做得很好,加劇了競爭。艾克森表示,歐洲市場對品牌的成熟度要求很高,需要不斷在當地進行強化。

  通用汽車在歐洲的麻煩現在仍然沒有解決。2010年財報顯示,通用的歐洲分部稅前虧損為4億美元。艾克森表示,通用在歐洲“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在破產重組過程中,通用汽車一度曾經想出售在歐洲的主要品牌歐寶汽車,意向買家中包括了中國的北汽集團,但是,甫一渡過難關,通用汽車就反悔了。艾克森繼續在歐洲的重組計劃。

  “這沒有訣竅,我們在歐洲裁掉了超過4000名員工。”艾克森對《財經》記者說。他表示,通用在歐洲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固定資產會產生固定成本,還有資產稅,不管生產100萬輛汽車還是50萬輛都要交這些稅。我們只好通過裁員來降低可變成本。”

  艾克森透露,歐寶和沃豪的重組將于今年內完成,重組後的新品牌與別克一樣,屬于區域品牌,用以適應歐洲當地的消費習慣,這一過程中通用汽車還將裁掉大約1200名員工。

  艾克森對《財經》記者說,自己已向董事會說明,通用的目標就是在2012年實現完全的收支平衡,2013年在歐洲市場贏利。

  決戰中國

  2月中旬,作為通用汽車的董事長,艾克森第一次訪問中國。在一場發布會後,他飛往柳州,考察了上汽通用五菱在廣西柳州的工廠,該廠產能80萬輛整車及零部件。

  2010年,中國市場超越美國市場成為通用汽車銷量最大的單一市場。通用汽車也是所有跨國汽車公司當中,在中國市場表現最好的一家。

  艾克森認為,通用汽車在中國有很好的合作夥伴,中國市場還有無限的活力,中國正如幾十年前的美國,正在城市化進程。“未來會進行大量基礎設施的建設,人們會變得更加富有,也會買更多汽車。”

  通用汽車也正在將一部分電池研發技術,以及電動車這樣的新產品開發轉向歐洲和中國。艾克森表示,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擔任通用汽車大量在中國的汽車研發與設計工作,同時通用在德國也有工程研發中心。“我們的設計將從底特律延伸到德國法蘭克福和上海。”

  在通用汽車剛剛過去的危機當中,通用汽車向上汽集團出讓了雙方合資企業上海通用汽車的控股權,並且將自己在印度的獨資公司的部分股份出售給上汽集團,雙方協議共同開發印度市場。

  此前,曾經有媒體報道稱,通用汽車希望能夠回購合資公司的控股權。艾克森否認了這一說法。

  現在,通用汽車賴以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也正面臨一場新的決戰。今年的前三個月當中,中國的汽車銷售一直處于負增長。看起來,中國政府的刺激政策透支了太多的購買力,而今刺激政策漸漸退出,汽車市場面臨低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局面。

  此外,由于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全球的汽車公司正在拼命地涌來,包括捷豹路虎以及斯巴魯等公司現在都已經有在中國合資設廠的計劃,而曾經一度輕視中國市場的豐田現在也正在抓緊調整其中國戰略。中國市場的一場苦戰等待著艾克森。

  在轟動全球的通用汽車再次上市時,中金公司參與了通用汽車的上市承銷。當時,即有中金人士分析認為,可以通過此次承銷為將來通用汽車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市做好鋪墊。

  2月,艾克森來華訪問時曾對《財經》記者表示,通用關注過中國A股資本市場。“這是一個企業全球化的重要過程,如果要在中國把生意做大,我們就應該(在這裏)上市。”(全文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63

科技能否拯救中國農業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1-29/100351143.html

  2012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主題鎖定「農業科技」已無懸念。

 

  一號文件指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曾連續五年發佈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極大推動了農村改革。自2004年至今,決策層又連續發佈「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以示對農村改革的重視,已成為慣例。

  農業部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對財新《新世紀》說,每年一號文件都會提及農業科技,但聚焦科技尚屬首次。

  2012年1月8日,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在「第二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央一號文件共包括六個部分,其中有三個部分涉及農業科技。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今年一號文件的主題是「強科技、保發展,強生產、保供給,強民生、保穩定」,前兩條是重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徐小青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根本落腳點是「保證農產品供給」,而科技是重要手段。

發展瓶頸何在

  農業部一直推崇以「科技進步」建立現代農業,轉變生產方式。中央著力強調「科技促發展」,很大程度源於對原有生產方式和資源利用方式的擔憂。

  從糧食以及棉花、蔬菜等主要作物的生產情況和農民收入情況看,近幾年農業發展仍呈上升態勢。國家統計局有關數據顯示,至2011年全國糧食總產 量已是連續第八年增產,達到57121萬噸,比上年增長4.5%;單產水平創歷史新高,連續五年保持在1萬億斤以上;棉花、蔬菜種植保持穩定,農產品全面 增產;農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實際增長11.4%,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3.23比1縮小為3.13比1。

  然而,有專家分析,中國糧食產量雖然八連增,主要是通過擴大耕種面積實現。2011年中國糧食種植面積達16.6億畝,比2010年增加1000萬畝左右。宋洪遠說,中國人多地少,靠擴大面積提高產量越來越難。

  此外,水資源、勞動力資源短缺加劇,各種生產資料價格亦面臨上漲,農業不但遭遇產量瓶頸,更面臨增產不增收的困境。

  農作物產量仍是現階段中國官方衡量農業發展水平最重要指標。農業部2011年制定了未來五年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規劃,提出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 線,確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首要目標和「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中心目標。宋洪遠認為,保障糧食安全需要增產增效,增產增效則會帶動農民增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徐小青認為,中央從加大投入、強化物流、取消稅負等方面做了多方努力,落腳點仍是保障農產品的供給。這也是發展農業科技的根本目的。

  宋洪遠表示,由於資源、物質的約束越來越大,只能靠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實現上述目標;而提高單產主要依靠品種和技術,因此主要靠科技「培育種子、化肥、農藥、農機」等新產品,這也意味著科技投入必須要加強。

如何彌補投入不足

  雖然決策層始終強調科技對於農業發展的重要性,但農業科技在中國長期以來並未得到充分應用。

  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徐慶國在2010年發表的《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應用的現狀及對策》一文中指出,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僅有30%-40%,遠 低於發達國家65%-85%的水平;政府財政對農業科技與推廣應用的投資不足農業總產值0.17%-0.27%,遠低於發達國家0.6%-1.0%、發展 中國家0.5%左右的水平。

  與此有關,今年一號文件承諾要「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政策支持」。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具體方式主要是加大農業財政投入和金融支持,「農業科 技投入確保增量和比例都有提高」,科技投入著重於提高農業物質裝備條件,如農田水利建設、耕地質量、機械化耕作、農業生態環境等方面。

  不過,對於將增加多少財政資金投入,金融將給予哪些方面的支持,文件並未詳述。

  針對農業科技與生產和農民實際需求脫節,一號文件強調,科技創新應面向產業需求,把保障農產品供給作為主要任務。具體應「圍繞資源利用率,實現增產與增效並重,良種與良法配套、農藝與農機結合」。

  文件還提出要加強農業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抓好生物技術特別是優良品種培育,搶佔農業高技術領域的制高點;同時加快科研體制改革,要把公益性服務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結合起來,打破部門、區域界限,整合產、學、研資源。

  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科技部和農業部主導下的農業科技創新,主要包括農業生物基因調控、有害生物控制、農業安全等方面,強調「良種培育、 節水灌溉、農機裝備、新型肥料、疫病防控、新型農藥、加工儲備、循環利用」等具體技術項目。宋洪遠分析,「科技興農」的戰略將較多惠及 「良種培育、節水灌溉、農機裝備、新型肥料」等產業,尤其是現代種業和農機裝備業。

  誰是農業科技應用的主體?從一號文件的思路看,仍強調「家庭經營任何時候都是最基本的形式」。文件提出要加強以往農業部門設在基層的農經站所的 公益性農技推廣;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各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令其為農戶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產經營服務。同時文件也表示不排斥市場化力量,「鼓勵工 商企業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至於科技推廣,一號文件專門著墨,規定農業科技包括「科技創新、技術推廣、教育培訓」三部分。「只有通過培訓,技術得以推廣,才能發揮科技在農業中的作用。」宋洪遠說。

難以治本

  不過,科技大規模應用於農業,尚受到現有制度重重約束。最大的約束是目前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的生產方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李國祥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雖然科技是解決農業發展落後的根本,但在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方式下,農戶對新技術應用的積極性不高。

  李國祥說,規模經營更能體現科技的效果。比如一畝地用新品種能增產50斤,100畝就增產5000斤,如果只是種十幾畝,增產效果就不明顯。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黨國英分析說,作為既定政策,一家一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應該堅持的,但現在農村主要由婦女和老人在家務農,出現了務農兼業化。

  一號文件對此亦有提及。文件指出,為適應農村「農忙缺人手、老齡化、兼業化」,鼓勵和引導農戶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不過,文件也強調,並不提倡「工商企業大面積、長時間直接租種農戶的土地」。

  經濟學者茅於軾認為,一號文件確定發展農村科技思路是好的,但科技要真正成為第一生產力,前提是有市場將科技商品化。他認為農村科技市場化需要 有籌資機制,發展金融市場;要有企業組織生產,特別是要放開土地要素,實現資源暢通無阻的流通,給予農民土地產權,按照用途管制原則,使每一塊土地都能發 揮最大用途。但他也表示,目前受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制約,農村土地還很難自由流動。

  在此前提下,不少學者擔心農民並無動力對土地進行長期投資,尤其是應用現代科技。李國祥認為,投資農業科技會帶來產量增加,但投資成本隨之加大。對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經營,產量增加帶來的收益並不明顯。

  「再加上現有政策對土地流動的制約,難以形成規模經營,農民對科技投入和應用並無太大積極性。」李國祥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