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另類ETF探營:KNOW,管理層買的股票,我才買! 美股基金策略

來源: http://xueqiu.com/3917237536/35994871

$阿里巴巴(BABA)$  $蘋果(AAPL)$  $京東(JD)$  $道瓊斯指數(DJI30)$  $Facebook(FB)$  $百度(BIDU)$  $特斯拉電動車(TSLA)$  $諾亞財富(NOAH)$  

Direxion可謂美國ETF發行商的最具創新,或者市場意識的公司之一,在杠桿ETF上自不必說,2倍、3倍,直到最近還搞出個1.25倍,而同時他們也設計了幾款定位為長期投資的ETF,當然視角也是非同尋常,比如最近他們就在力推其一支已被晨星評為5星上選的ETF:KNOW。

看這個代碼感覺就有些意思,“知道“,知道什麽?實際上,這支ETF的立足點還真跟這個代號有關系。這支ETF全稱是”內部人情緒“ETF,有意思吧,當然,很多人一聽”內部人“,總是有不祥之感,這支ETF難道靠打探小道消息為生?其實不然,其策略是:關註標普1500中各家公司的內部人持股和交易情況,從中選擇100支左右的股票構成組合。說白了,其“價值觀”就是,內部人對公司情況最了解,如果一家公司,其管理層都不願意持有,那麽一般投資人買它幹啥?通常,KNOW的標準是,該公司的如高管、總監等內部人持有該公司股份得在5%以上,這些股票才會納入考慮的範疇。

這支ETF持倉風格總體看大中小皆有,稍微偏大中盤股票,各個時期收益和參照對比情況如下,因為KNOW定位為一籃子全規模混合持倉風格,所以我們選擇了相似定位的VTI,以及標普500的SPY作為對照: 


看上去還不錯,畢竟晨星5星選擇,對其成了三年多來從風險到收益整體評價還是很高的,從晨星官網上也可以證實。
而Direxion這樣長期被定位短期投資,甚至投機工具制造商的ETF發行商有了這麽一支被主流認可的ETF,那可不賣力宣傳嗎:


基金檔案: 
名稱:All Cap Insider Sentiment Shares(KNOW) 
發行商:Direxion 
成立時間:2011.12.08 
費率:0.65% 
市值:51.9 mil 
今年以來回報率:0.12% 
近一年來回報率:20.51% 
近三年來回報率:71.23% 
晨星評級:五星 
ETFDB評級:B 

持倉:  
Travelers Companies Inc TRV: 2.63%
Hanover Insurance Group Inc THG: 2.54%
Chubb Corp CB: 2.51%
Huntington Bancshares Inc HBAN: 2.49%
Hartford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Inc HIG: 2.46%
Consolidated Edison Inc ED: 2.34%
Ford Motor Co F: 2.28%
W P Carey Inc WPC: 2.26%
Gaming and Leisure Properties, Inc. GLPI: 2.23%
KeyCorp KEY: 2.22%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A0ODM2OA==&mid=202659506&idx=2&sn=91060f2eb714c7bcbb5ffe6c704d7bee#r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62

晨興創投劉芹:我才剛剛理解創投行業,雖然我已入行16年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606/156326.shtml

晨興創投劉芹:我才剛剛理解創投行業,雖然我已入行16年了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晨興創投劉芹:我才剛剛理解創投行業,雖然我已入行16年了

商業的本質就是你離消費者近,你能知道他要什麽,而且你能給他極致的體驗和極致的差異化。

黑馬說

劉芹先生算是創投圈的風雲人物了,這些年他接連投資了搜狐、攜程、第九城市、迅雷、UCWeb、YY、小米科技等被無數人津津樂道的互聯網企業,而他所在的晨興資本也成為了國內知名的投資機構。如今當他回過頭來看自己所走過的路,又會作何感悟?他又會給當下的創業者們帶來怎樣的經驗心得呢?今天的這篇文章,便是整編於劉芹先生對所投企業的內部分享,還有關於他從業16年之久的8個投資感悟。

文 | 劉芹

我需要Vision

當雷軍剛做小米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他跟我打了一通長達12小時的電話,當我們結束完通話之後,我就很快地做出一個決定——支持雷軍,因為我覺得他10年前就一直在思考與捕捉移動互聯網的機遇。

事後我就開玩笑地和雷軍說:“我一直在等著你什麽時候給我打這個電話,我晚上睡不著覺了,現在你終於給了我這個機會了。”

其實所有趨勢性的大機遇都和時機有關系,你做的太早不行,因為這浪還沒有真正起來,做的太晚了也不行,就像我們今天再去談電商,馬雲已經是2000多億市值的公司了,你現在再談這件事就已經太晚了。所以捕捉正確的時機真的是極其關鍵。

我是做早期投資的,每天都需要去思考大勢,最好是提前半步布局市場,就像雷軍在2009年前後就開始考慮手機這件事情,他一定是當時的少數派,領先於整個市場,在我看來這就是Vision,你比別人提前捕捉到了一些蛛絲馬跡的機會。

640.webpQQ.webp

堅持戰略思考

今天在中國做投資非常的Tough,我看在中國每一個細分的創業領域,基本上現在都是紅海,如何殺出重圍做出差異化的產品,成為了每一個創業者的頭等大事。於我看來,你在創業的第一天就需要在戰略上多做思考,這是你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

你的戰略想得越透,你對外就能描述的越清楚,對於初期搭建創業團隊而言,這是極其有幫助的,因為只有找到合適的人,才能有效地建立公司的競爭壁壘。而談到招人,我這里也有三點建議給到你。

第一,找到合適的人一定不容易,但這與你的重視程度相關

我經常提醒我們所投的創業者們,其實你對找人的重視程度充分反映在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以及你對這個品質的要求,這跟你自身對這個事情的重視程度是掛鉤的,我相信沒有請不來的人。

第二,你是不是盡可能發掘到了你周圍最優秀的人

我這里有一個定語,發掘身邊最優秀的人。有的人會說你講的這個經驗對我們沒用,我又不是雷軍。其實在2010年的10個月里,雷軍給我打了很多電話說他很痛苦,其中他和一個人談了5天,每一天交流10小時以上,但還是說服不了他加入。

所以我說雷軍找人也是挺難的,不是因為你是雷軍你的創業就不經歷九九八十一磨難,不是因為你是雷軍你一個人就能包打天下。找人這其實和你戰略思考的深度相關聯,它跟你是不是認同別人的價值也深度相關

第三,找人這件事情是你建立公司執行力的第一步

我今天非常認可精益創業這套邏輯。

什麽叫精益創業,我覺得有幾個特征:就是你找的人都是自驅動的人,最好的管理是不用管理,因為他比你還打了雞血要讓這件事情成功。小公司找團隊不要找需要被管理的人,要找有自驅動力,他被你的Vision所感化,他自願加入。

所以有時候團隊成員越少越好,有的可能10個人就夠了。如果你自信找來的個個都是特種部隊,那整個團隊的戰鬥力是極強的。我比較反對創業公司找一幫需要花時間培養的人

因為對於小公司而言,從頭培養是太奢侈了,而且因為有很多人,所以你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管理,這樣整個團隊的效率就降低了,這對於初創公司是一個很大的弊端。

初創公司如何從0到1

講完了找人,我再分享下自己對初創公司從0到1的一些思考。

第一,從0到1需要不斷試錯,但必須單點突破

互聯網有一句話叫世界是平的,這個意思中其實隱含著一個道理:一個極小的單點,稍微往下按一點點,這個壓強的小洞旁邊的東西全部都聚過來。壓強越強,往這邊聚過來的速度就越快越多。

對於創業而言,它的借鑒意義就表現在,你需要找到自己核心的位置,然後不斷地使自己的交易成本降低。

第二,跟用戶零距離甚至拉他們入夥,眾包式的跟他們在一起,共同定義產品

MIUI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首先想清楚你的產品目標人群的客戶到底是誰,描述清楚,且找到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拿小米舉例,小米的目標人群就是對性價比及其敏感的人群,當年就是叫發燒友,發燒友未見得真的是沒錢的“屌絲”,發燒友其實就是極客。這些極客在哪里,我當時記得還蠻清楚的,那時候雷軍大量的去PDA中國這樣的論壇,手機發燒友這樣的社區去交朋友,其實MUI的第一批用戶是從手機發燒友和IPAD這樣的發燒友論壇里一點一點轉換過來的。

第三,產品的核心價值提煉

其實有時候做營銷很關鍵一點就是提煉出來,你能不能把你產品最核心的價值用極簡潔的語言在2-3秒的時間里把它說明白。如果你做不到,就說明你沒有提煉清楚。還是拿小米舉例,小米手機的核心價值是什麽,就是性價比。那個時候手機老跑分,就是為了強化消費者對性能的認知。

第四,要充分利用第三方社交平臺

互聯網是平的,里面還有一個很核心的能力:第三方社交平臺。就是facebook和微博一個一個用戶的鏈接關系,其實那個鏈接很像核裂變的,一個原子撞擊另外一個原子,變成兩個原子,這兩個原子再撞擊另外兩個原子變成四個原子,這是密次效應,這就是facebook和微博的巨大的爆發力秘密之所在。初創公司可以通過利用第三方社交平臺,為自己積累第一批種子用戶、做好自己的品牌效應。

第五,一旦找準目標就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這個事情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是我提醒你,當你全力以赴,勢必會帶來用戶規模的增加,但與此同時,你也要知道,公司的護城河有了什麽新變化,我最近經常提到一個詞叫“守正出奇”。

有些公司跑過來和我說我的用戶量很大,你看我特別會推廣,把各大切口位置全部拿到,我認為這叫“奇”,不叫“正”。“正”是有系統性思考之後的市場份額的增長,是跟你的護城河效應和競爭優勢壁壘的建立是有關聯的。

我的投資感悟

我至今從事投資已有十六年了,也只能說是剛剛開始理解什麽叫創業,什麽叫投資。

在我看來,這是一門值得終身奉獻時間、值得學習的職業。需要大量的數據,不斷試錯,最終總結出簡潔而優美的原則來指導投資的複雜變量:Spend your quality time in the quality vision with the quality people。只花時間在值得的方向和優秀的創業者身上,成為最理解他們的人,全力以赴地幫助他們,這是我經常告誡自己的一段話。

這些年做投資不斷地試錯,自己也總結出來了八個投資感悟,希望與大家多多交流。

互聯網技術的核心就是超級鏈接,每個鏈接之間信息的流動就是流量。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節點和連接,一個是數據信息。信息的采集和傳播發生變化,每個人都是一個信息的節點,每個人都是信息的采集器,每個人又都是信息的接收器和廣播器,而且facebook這種社交網絡,都用社交關系把信息流動變得更為有序,所以效率上帶來變化。

當信息不對稱打破,信息流動開始簡單容易,原有的暗箱消失,很多產業鏈里面的價值會消融。原本的組織行為、管理學里面,特別是在商業價值鏈上下遊的關系里面,所有依托於傳統的信息不對稱方式所存在的“合理性結構和流程”,都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所以原來利用信息不對稱來做生意的企業都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信息的發生和流動的方式影響了消費者的行為,從而影響了產品營銷的若幹問題,怎麽做產品,怎麽找市場需求。參與感本質上就是把營銷的事情顛覆了,以前是B2C,互聯網行業是反過來做,一般的傳統營銷方式是做不到的,因為不知道消費者在哪里,但凡離消費者太遠的行業都沒有對互聯網有更深的理解。

互聯網只是手段和工具,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挖掘和認識消費者,認識你的目標人群,但商業的本質沒有變!其實真正的變化是他把很多成本結構、效率給變了。

商業的本質就是你離消費者近,0距離,你能知道他要什麽,而且你能給他極致的體驗和極致的差異化。以往你要給消費者極致的差異化意味著很貴的成本,但是互聯網是去中心化的,人人都是服務提供商,大大降低了商業成本。

前端的用戶要極致的差異化,後端的成本結構要極致的高效化。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來管理,就算沒有互聯網,也活得會很好。

中國現在不光面臨全球化和科技互聯網化帶來的變革挑戰,我們現在還面臨著社會結構的深層次變化。消費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具有很寬廣的容量。每過幾年具體的投資熱點會變,但消費與科技創新的大方向還會有很長的演進路徑,也依然會有極大的投資機會。

有一些方向資本並不會有那麽大幫助,而有些行業資本會在里面起到關鍵性要素的作用。社交方向就特別符合這個趨勢,而且社交性的產品方向,我作為70後都開始面臨判斷困難,這說明資本在這里面其實很難扮演關鍵性角色,因為這個東西是你對消費者的理解,消費偏好就變成了關鍵因素,比如最近大家都知道“二次元”,二次元是年輕的消費者,90後特別敏感的一些消費行為,像這樣的東西,我覺得單純的資本很難在里面產生像剛才說的O2O那個方向上那麽大的疊加效應。

我相信單點突破,不像傳統行業需要以陣地戰擺開正面戰場。其實UC,YY都只解決了一個很小的問題,每個殺手級的產品背後,用戶對那個產品的認知是極清晰的。當你把戰略想明白,方向想明白,就忘了吧,你剩下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的把你所有的宏大敘事收載在一個極小的點上,單點突破。其實小米整個這麽龐大的敘事,第一個真正核心的產品就是MIUI。小米是用精益求精的聚焦,用公司最擅長的操作系統來打動目標人群,解決安卓機器里面中國人的痛點問題。

遊戲行業實際是個電影行業,做內容非常難持續,內容產業很難預測。早期我發現那時候很多人玩兒戰隊,打CS的戰隊,有公會,我意識到可能遊戲行業的價值會逐步從內容向用戶端遷移。遊戲產業一年差不多兩百億到四百億的成長,抓住用戶,就抓住了未來的價值入口。

 

創投 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005

不交棒,因為「只有我才行」

2016-07-11

軟銀社長孫正義決定暫不交棒,而讓位後又復出的優衣庫柳井正表態支持;這些創辦人把每個時刻都當成關鍵,治理公司最令他們放心的人,還是只有自己。

原打算在六十歲生日交棒的軟銀社長孫正義,突然表示還想當社長,沒交棒給他用世界第三高薪拉來的印度裔營運總裁阿羅拉。對孫正義不讓位,舉雙手贊成的是,擔任獨董的優衣庫創辦人柳井正,他也曾主張六十歲該退位,一度讓位,但又回籠續任董事長兼社長。

阿羅拉諸多投資失敗,讓人覺得對不起他的高薪,但他很識相,馬上表示「我見過許多創業者,孫正義變年輕了!回到四十八歲模樣!」孫正義也表示自己還年輕,讓自己再多做一點。

或許原本屬意的接班人與自己戰略不同,但說來說去,對創業者而言,六十歲就退位,實在太寂寞了,而且也放不下心,總覺得「畢竟只有我才行!」也就是自己最讓自己放心!

接班人表現不錯也還好,像柳井交棒給玉塚元一後,營業額一下就掉了快一成,集團內部就會出現「勸再進派」,柳井梅開二度,果然柳井不僅讓營業額復甦,還成長四倍,現在雖然六十七歲,但這下更退不了了;日本類此回歸執行長寶座的人不少,像佳能的御手洗富士夫,自己是創業者的侄兒,總很難認定誰真能接棒,一度也叫他讓位的對象把位置再讓出來,今年三月終於把社長職位讓出來,但也續留經營層峰的執行長職位。

有回歸經驗的經營者比比皆是,像鈴木汽車的鈴木修,早年總覺得要交棒給四十幾歲的兒子還太快,先找了女婿來過渡,但女婿又早死等,意外不斷,他自己又做到去年才交棒給兒子,兒子也快要六十歲了,但最近鈴木汽車也發生偽造油耗事件,鈴木又要回籠了。其他也有現在商社獲利第一的伊藤忠社長岡藤正廣,也是認為「這個關鍵時期,不能退任!會造成組織的停滯!」結果沒依照慣例退位。

說穿了,經營者雖覺得有適當人選會禪讓,但要讓他們滿意可真難;或覺得時機不對,但每個時間點都是關鍵,什麼時候都不對,結果還是自己最可靠,但也有創業者對自己跟不上時代很沒自覺,像去年大塚家具創業者就被女兒趕下台;若非如此,許多創業者結果都是生涯現役,做到死才甘心!

撰文 / 劉黎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30

咪蒙:我才是真正的營銷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31/162318.shtml

咪蒙:我才是真正的營銷總
喜飽 喜飽

咪蒙:我才是真正的營銷總

文字本身,不是最核心。

商人咪蒙的段位

5W月薪助理再一次點燃朋友圈的時候,並沒有意外。在2016年,咪蒙一共觸發了8次這樣的現象級熱潮。

但很多人不喜歡她。

但開發商應該很想擁有一個咪蒙這樣的營銷總

懂設計,畢竟“銷售流的淚都是產品設計時腦子進的水”

懂品牌,單盤老帶新比例最大可達98%的時代,粉絲的簇擁已經是顛覆性的重要。

懂營銷,擅長包裝制造話題引爆熱點。

懂資本,變現能力超高,零庫存完美現金流。

一個成熟期的項目,面對一個信息路徑高度碎片化以至麻木的市場。仍然可以一次一次又觸發G點持續高潮。

而最重要的是,每一次熱度都能帶來貨真價實的增長,和品牌資產的持續沈澱。

不光博眼球並且可以高位轉化成現金價值。營銷端的人會理解,二者同時抵達,在技術上實現有多麽艱難。

這不是一般的本事。

這個技能和文字、三觀並沒有太大關聯,這是咪蒙和很多以寫字為生的人,本質上的不同。

這個技能,才是她一條廣告賣68萬的關鍵,好像聽說也到80萬了。

文字本身,不是最核心。

公眾號的咪蒙不是作者咪蒙,而是商人咪蒙。

那一篇一篇沸騰的爆款文,是她制造出的產品。產品,是不需要展示主人的靈魂的。產品的底層標的是,關註消費者的靈魂。

商人都明白尊重市場用戶至上,但能在整個過程中利落的舍棄個人意誌,仍然是,很難的。

“我想要的產品”,和“市場想要的產品”,喬布斯型那樣的天才可以二者兼得,普通人通常面臨掙紮取舍。

走心或是走金,動機越單純,越容易到達。

絕大多數的公眾號都想要,很多流量。

800萬粉絲的咪蒙,哦,不對,現在已經1000萬了,至今每個文章標題都要在粉絲群里投票,才確定。

這容易被看成是一個挺沒有立場的事兒, 功利心十足。

但咪蒙太清楚,標題就是產品到消費者最後那1秒鐘的距離。

這類行為幾十年來所有消費品牌都在持續、大量的做。寶潔更精分,給目標客群帶上眼鏡,可以記錄眼睛在貨架上同類商品上停留的精確到0.1秒的時間刻度,以此作為產品外包裝設計的重要指針。

房地產營銷太需要這樣的1秒鐘的距離,而過去的這只不過是一個輕量的市調行為。

而多數文人,總不大能把身段放這麽軟。或者,想要低頭,但找不到合適的姿勢。上下不貼的茫然,半空中扭捏。忘記自己,沈沒自己,撲心撲命向讀者投誠。

這和當下的營銷人都很類似

咪蒙做到了徹徹底底

不是“我要”,而是“我想讓你要”,我為你而生。我在乎你。

這不是文字功底,這是文案工夫。

而咪蒙不止尊重商業邏輯,她還有驚人的洞察力,洞察人心,小劑量掌控人性。

這些都是當下營銷人很稀缺的技能

這個能力在商業社會的很多領域都擁有超高的普適價值,她只是選擇了文字,這個對她而言優勢明顯的工具,而已。

她是營銷天才。

廣被詬病的“價值觀誤導”我不太理解。咪蒙產品的目標客群是理論上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被一個公眾號所誤導的價值觀,那代表他根本沒有價值觀。

你怎麽能指望在一家快餐店吃出米其林的嚴謹。就像不能指望一個冰箱擁有烤箱的功能。

咪蒙盡的是一份高糖零食的本分,有人當正餐吃出三高,你說是零食的罪過?

時勢造咪蒙,有道理,不全對

咪蒙公眾號是2015年年底開的。

她入場的時候,早已錯過公眾號流量紅利期。毒雞湯在微博時代就已見怪不怪。她推開波瀾創,造出自己的時間窗口。

此時的羅輯思維正卡在一個更高的位置, 蓬勃,掙紮。遠沒有今天闊達。

當他們在市場數據上達到相同量級。咪蒙用了一年,羅胖團隊用了3年。我是羅粉。我不看公眾號咪蒙。我不會拿粵菜和串串來比較優劣。

但從生意邏輯上,他們是有可比性的。

羅輯思維對內容的標準是:要讓消費者能拿出去吹牛逼。咪蒙的標準是:要讓女人覺得自己可以很牛逼。

這些都是超棒的產品定位。

在表達上,羅輯思維用腦子,崇尚理性和常識,冷靜克制。咪蒙則善用情緒,汁液淋漓,不CARE講道理。

在精英意識里面,情緒是偏廉價的,不可量化的,不可靠的。智識則因獲取成本更高,而顯得更高級。

所以雖然二者都通過“內容”獲得了等價成功,而大眾,對羅輯思維的評價顯然正面和寬容的多。

有趣的是,羅輯思維曾經很想投咪蒙,咪蒙不要。

羅胖們實在符合我理想中的商人形象:愛是愛,錢是錢。特別拎的清。錢,是不應該與趨勢作對的。

商人咪蒙有更大的野心。她公眾號的現金流堪稱完美。她並不需要更多“純粹的”錢。

她需要的是和華誼這樣量級的傳媒集團合作,打通這個生態里的優質資源,去完成她的影視夢想。

恩,咪蒙也有夢想的。

說到這里,是不是覺得咪蒙可能更適合做你的營銷總

理想主義者咪蒙

多年前,我看到彭浩翔推薦,買了咪蒙的書《聖人請卸妝》,

里面呈現的文字功底和精妙的幽默感十分動人。

畢竟中國多的只是段子手。稀缺的是搞笑中有敘事能量的作者。

全書都是“風吹哪頁看哪頁”的松弛感。

我仰視讀過很多書又能以膚淺的方式輸出的人。

那個時候的咪蒙的微博只有幾萬粉絲。

那個咪蒙,是自然人咪蒙。血肉清晰。

理想主義者的定義是基於一個已知的結果:

一個已經不足夠年輕的中國女性,高薪活少不太缺錢家庭幸福兒子帥,去大動幹戈的創業,還是影視這樣的高危領域。一個生活頗為知足的人,主動跳出舒適圈的驅動力,理想是應該是最合理的解釋。

後來創業失敗開始寫公眾號。

寫字從取悅自己到取悅錢,有沒有掙紮過?不得而知。

我只看到羅胖們在最初的一年,擰巴的痕跡,知識分子心性和商人訴求時有糾纏。

消化的過程,應該是艱辛的。

隨後成功滾滾而來。

如果說理想的破滅讓人加速清醒,名利則會讓人的內心加倍強大。重生的咪蒙一往無前,再無遮攔。

咪蒙的產品我吃不下。我知道她曾經寫的那麽好。

我以前也會全方位的去註視有好感的人,

要求人格與輸出的統一感,整體性。不能容忍分裂,不能違心。

長大我就明白了。

沒有人有義務保持高貴。沒有人有義務為了滿足我的對完美的意淫而活成一個完整的鏡像。

不忘初心是用行為來展示才作數的,掛嘴上算什麽?

明明我自己每一天都在妥協,所以我不能厚顏無恥的要求別人堅持自己。

在親密關系之外,所有人性,才華,善良,都可以選擇性單點攝入。

沒有全盤期待。沒有轟然倒塌。

羅永浩做錘子手機,從崛起到式微的路徑都很老羅。

他無意而被迫的系統性滿足了粉絲的絕對幻想:赤子,悲壯。孤獨。

他成功失敗都並不影響我喜歡他。可我現在沒那麽想看他做偶像。就想看到他變的特別,特別有錢。

在這個時代,錢是滿足英雄夢想最有底氣的背景。

咪蒙頭頂的鄙視鏈

鄙視鏈的一端,是”深受蠱惑的咪蒙的女粉絲”對應的男性群體,這似乎會威脅到男性在婚戀市場的便利性。

鄙視她大概想讓她閉嘴。

鄙視鏈的另一端,是基於她拋棄了“文人該有的道德感和羞恥心”,

激烈者用了“業障”這樣的詞,這個比較有意境,多來自同行。

也罵的最認真最高明最痛心疾首。

鄙視是想看她衰弱。

鄙視鏈的中間,是質問“她到底憑什麽”的大多數。

對於我們人類,嫉妒幾乎是和饑餓感同級的本能。

李嘉欣嫁入豪門大家都真心祝福,但如果鄰居老王中了500W,是容易讓街坊幾天睡不好的。

這是反饋效應,距離越近作用越強烈,足夠遠則忽略不計。

大眾的認知里,爆紅之前的咪蒙,是一個階層與背景皆可觸摸的“和我們差不多的”普通人。

鄙視她,是感受到了不公平。

而如果你真的曾親身體驗或見證過成功,就永遠不會再相信“一夜走紅”這樣輕薄的邏輯。

當一個巨大的雪球滾入大眾的視線,我們應當默認,它已經歷過天寒地凍,穿越過冰雪消融,聚集了足夠的變量和勢能。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都不該再有任何嫉妒成功的理由。

底線是一個不易量化的標尺。每個人的閾值可能非常不同。

“不擇手段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偽邏輯。我從來沒見過有任何一個成功的爛人僅僅是靠底線夠低就可以成功的。

可以和爛人劃清界限。

但你起碼要明白: 你不成功並不是因為底線比較高,對吧。

也不要隨便用“跪舔”這麽嚴重的詞評價別人,畢竟很多人趴下打滾也解決不了錢的問題。

文字從業者,更不用把咪蒙拉入自己的職業版塊然後蔑視她。

明明不是一個工種啊,這個對標是不對的。

沈默永遠是更體面的回饋。

我覺得咪蒙是一個發生的“必然性多於偶然性”案例。

在狹義的“世俗成功“”定義里,她的方法論是可被標本化的,對於普通人可能是有點用的。

無關感性評價。

畢竟,王小波,普通人寫一萬年也沾不到他皮毛。

褚時健、挨隆.馬斯克這樣的神,靜靜用膝蓋膜拜就好,研究個P啊。

最後,我才不相信一個貼身陪她跌落,跟她遠走,為她博命,又一路助她到繁華的夥伴,那樣勇猛篤定的人,月薪才5W。

突然我想起了我朋友和我說的一句話:營銷沒有高低,只有成敗。加入我們在各項指標都偏弱勢的很多時候,不齒,即是不及

咪蒙 營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