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煤與電:不對等的「一體化」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11-10-23/110913086.html

 和此前多次公告一樣,10月18日,停牌已經四個多月的漳澤電力(000767.SZ)再度公告稱,因重大重組方案尚待政府批覆而繼續停牌。

  漳澤電力是國內最早的發電上市公司之一,大股東是位列五大發電央企的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下稱中電投)。因為連年虧損,中電投無奈出讓其股份,接盤者據信為煤業巨擘山西同煤集團。

  該交易在電力行業引起一片悲嘆之聲。中國華電集團政策法規部主任陳宗法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五大發電集團2008年後形勢急轉直下,火電業務連虧 四年,預計五大集團到今年底,四年來的虧損總額將逼近1000億元。而大型煤炭企業的利潤2002年後卻連年翻番,2008年超過了2000億元。

  電煤佔火電成本的70%,火電機組佔五大集團發電機組的80%,煤價高聳、電價停滯,發電公司不得不進軍上游。與此同時,腰包豐滿的煤炭企業亦把眼光投向下游以延伸產業鏈。

  在中國特色的煤電一體化潮流中,漳澤電力的重組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幕。

  無法複製的樣本

  10月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綠色已然褪去,冬天開始臨近。地處呼倫貝爾草原腹地的伊敏電廠一片忙碌,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為完成全年生產任務做入冬前的準備工作。

  即使在全國發電企業大面積虧損的形勢下,伊敏煤電公司依然在201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34億元,利潤8.67億元,在整個華能系統內,伊敏的營利排名第四位。它也因其煤電一體化特質被業內譽為「伊敏樣本」。

  伊敏電廠位於全國五大露天礦之一的伊敏煤炭基地,因「資源豐富,運輸不便」,而歪打正著早在1991年就被國務院批准為煤電聯營的試點單位。

  2002年後,國內煤炭價格連年攀升,伊敏煤電一體化經營的優勢開始凸顯:自1999年至2010年的11年間,伊敏煤電公司原煤產量由315 萬噸提升至1550萬噸,年發電量由17億千瓦時提升至127.5億千瓦時,年贏利水平由虧損10.4億元提升至贏利8.67億元。

  但伊敏煤電公司總經理銀龍卻並不認為同行可以複製伊敏的經驗。

  「煤電一體化對地理條件、資源環境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銀龍告訴《財經》記者,發展煤電一體化的首要條件是該地區必須有煤,且最好是低熱值的褐 煤。如果一個地區高熱值煤炭資源較為豐富,又有便利的運輸條件,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說,與輸煤相比,建設電廠沒有太明顯的經濟優勢」。

  第二個條件是一體化項目地處運輸距離較遠或運輸通道較差地區。國內的煤炭運輸嚴重依賴鐵路,而伊敏露天煤礦地處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向外輸煤需橫跨大興安嶺地區,交通極其不便,只能就地轉化為電。

  此外,水資源是否豐富亦是煤電一體化項目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因為冷卻發電機組需要大量用水。為此,華能集團在充分利用煤礦疏干水的基礎上,專門在伊敏河上游修建了水庫。

  煤電項目橫跨兩大行業,電廠和煤礦的審批建設能否配套,亦是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在華能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趙勇看來,伊敏煤電項目「因煤 而起」,其成功還在於華能集團通過歷史承襲取得了該煤礦的全部權益,因而能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規避了其他煤電一體化項目通常存在的煤、電建設工期錯 位的問題。

  但「因電而起」的一體化項目所遇到的麻煩則要大得多。華能集團在云南滇東的煤電聯營項目遲遲無法成型,正是受困於電廠和煤礦審批步調的不一致。

  「拿煤礦很麻煩,不僅審批難,勘探難,經營煤礦也很難。稍有不慎就會發生事故,一停就是半年,拖累整個項目。」一位電力業內人士《財經》記者說。

  而趙勇也對《財經》記者透露,滇東煤電一體化項目電廠儘管已經建成,但因審批不同步以及事故影響,配套煤礦遲遲未能投產,電廠只能從周邊的民營煤礦買煤,煤質無法得到保證,電廠的經濟性受到直接影響。

  除上述條件,煤電一體化項目能否成型還受更多細節制約,比如配套煤礦最好是低熱值低成本的露天礦,比如如何招攬國內稀缺的既懂電又懂煤的專業人才。

  即便是所有條件都具備,幾年後,新的矛盾和問題也可能接踵而至。趙勇介紹說,隨著電力負荷的增長,作為東北地區第二大火電廠,伊敏煤電公司的裝機容量還在不斷擴大,這就需要配套更多的煤炭資源。但新增的配套煤礦卻遲遲沒有到位。

  「不是沒有煤炭資源,伊敏煤電基地外圍煤田的儲量有76億噸。」趙勇說「但地方政府更希望拉長產業鏈,上煤化工項目等,增加更多的GDP和就業,可這些和華能的主營業務和發展戰略相去甚遠,華能尚不具備大規模發展煤化工項目的條件。」

  伊敏煤電公司面臨的另一個新問題是市場。據銀龍對《財經》記者介紹,去年伊敏煤電公司機組的年發電利用小時數僅為3600小時(火電全國平均水 平為5000小時左右)。「沒辦法,我這裡的電併入東北電網,但整個東北地區用電量增幅較慢,以伊敏現有的發電能力,完全可以再增加新的機組,但發出來的 電卻難以消納。」

  「總之,因為有了煤電矛盾,才凸顯了伊敏模式的特色和優勢,但即使沒有煤電矛盾,伊敏也只能走煤電一體化的路,這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銀龍對上述觀點一再強調。

  不對等的「一體化」

  除了以「煤電合一、統一經營,電力企業控股」的伊敏模式外,目前國內還存在著「煤炭企業控股建設電站」的神華模式,以及「煤電企業合作新建電站」的淮南模式等多種煤電聯營形式。與電企降低成本的初衷不同,煤炭企業進軍電力市場的動機更為複雜。

  今年,神華集團大舉進軍江西,宣佈在九江投資300億元新建煤電基地。消息公佈後,業界震驚,因為九江地區並不產煤,煤炭企業沒有理由在此地大規模投資煤電項目。

  也有評論說,神華此舉是在押寶電力市場,他們相信中國電價目前處於低估時期,未來有很大上調空間,此時正是大手筆「抄底」電力行業的好時機。

  但業內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事實並非如此簡單,「神華在電力領域的逆勢擴張,目的在於謀求港口,而不是發電本身。」他解釋說,神華此舉是為了 搶佔九江港這一連接長江中游和下游的戰略要塞,把其當做神華集團未來的煤炭儲運中心,因為華中地區煤價高,這個項目對神華未來擴大在華中地區的煤炭運輸銷 售,意義重大。而在九江建電廠,也完全符合神華集團礦電路港一體化的經營戰略。

  在中電聯研究室主任沙亦強看來,即使是作為大型煤炭企業的神華集團,其煤電一體化路徑也具有難以複製的特點。

  以神華集團下屬的國華電力為例,這幾年國華電力之所以能在其他電企普遍虧損的情況下取得不俗的業績,根本原因在於背靠神華集團強大的煤炭生產能力和自成體系的鐵路運輸能力。

  一度被業界視為煤電聯營典範的「淮南模式」,在煤企和電企雙方經歷短暫的「蜜月期」後,也出現了問題。

  此模式的主角之一,淮南礦業集團從上世紀90年代末就已經開始探索煤電一體化的發展路徑。2002年夏天,國內出現了大面積電荒,經濟發達、用電負荷大的長三角地區形勢尤其嚴峻,當時華東電網的電力缺口達到1600萬千瓦,約佔全國電力總缺口的60%。

  此次電荒推動了淮南煤電一體化項目的成型。兩淮地區擁有煤炭儲量400億噸以上,而電力裝機規模相對於自身需求則有明顯富餘。2004年3月,國家發改委及滬、蘇、浙各方領導齊聚合肥,對「皖電東送」達成了共識。

  2005年,淮南礦業集團和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各出資50%,組建淮滬煤電有限公司,下設田集發電廠和丁集煤礦。前者規劃裝機容量為240萬千瓦,一期工程兩台60萬千瓦機組已於2007年建成投產,後者設計生產能力為600萬噸,通過專線鐵路供應電廠。

  同年,淮浙煤電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此次淮南礦業集團的合作夥伴變成了浙江能源集團,雙方亦均持股50%,下設鳳台發電廠和顧北煤礦,其煤炭電廠的裝機規模和產量與淮滬煤電公司完全一致。

  據中電聯2011年初發佈的《煤電一體化問題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09年度,淮滬和淮浙兩個項目產煤891萬噸,總發電量 136.9億度,銷售收入64.5億元,利潤總額4.7億元。其中田集和鳳台兩座發電廠,發電利用小時數高於安徽省內調機組1400小時以上,贏利水平也 遠高於其他機組。

  但隨後淮南模式開始隱憂凸顯。中電聯《報告》顯示,由於淮南模式下屬的煤電公司按照均股設立,雙方互派高管,但在當前賣煤遠比賣電掙錢的大背景下,煤電雙方圍繞「多賣煤還是多賣電」的爭執將使雙方此前達成的平衡難以持續。

  《報告》同時擔心,淮南礦業集團近年來大規模收購電廠的股份,其決策層已將發展集團控制的煤電一體化項目作為未來的戰略方向,當淮礦集團內部的煤電一體化項目與合資的煤電一體化項目發生利益衝突時,合資公司內部的控股權爭奪和治理危機就可能出現。

  此外,由於當時淮南兩個煤電一體化項目是在國家「皖電東送」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在並網問題上受到了特殊關照,直接被納入了華東電網的「十一 五」規劃。但時至今日,該電網通道已經接近滿負荷運轉,而新的並網通道遲遲得不到批覆,導致淮南模式下的兩個煤電一體化項目二期工程遲遲無法動工。

  國內眾多的煤電一體化模式,歸納起來就是三種:電企控股、煤企控股和煤電雙方參股。但由於煤價年年高企、電價長期停滯,使得煤電雙方彼此進入的門檻已經完全傾斜。

  過去,發電項目審批嚴格,煤炭項目容易放行。如今情況正好顛倒,煤礦項目則因政府的高度管控和多次的國有化運動,進入門檻已經越來越高。

  在華能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趙勇看來,當前煤電一體化項目普遍存在煤炭資源競爭激烈、開發成本逐年提高,煤電項目核准週期不同步,電網輸送 線路難配套、水資源缺乏等諸多困難,更重要的是,煤電利益格局的失衡和進入門檻的不對等,直接導致不同主導方下的煤電一體化項目的不同命運。

  電力企業對發展煤電一體化雖然心態積極,但項目進展困難重重,多數電企在收購煤礦後因審批手續繁雜、煤礦地質條件複雜、礦難頻發等原因長期難以 開採,煤礦開發建設推進緩慢,煤電一體化項目常常陷入困境。煤電合資的煤電一體化項目則因利益之別要麼股權轉讓頻繁,要麼陷入控股權之爭。

  而煤炭企業向電力行業的擴張卻勢頭正勁,因為煤炭企業在當下的煤電格局中處於絕對強勢地位,且電廠運營相比煤礦更為簡單便利,不確定性小。以至於在電企眼裡成為累贅的電廠,在煤企眼裡有時還能成為「香餑餑」,漳澤電力即為一例。

  等不來的政策

  事實上,業界對煤電是否該互相進入爭論已久。

  中電聯《報告》認為:「煤和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產業,除了有上下游關係外,在勘探、建設、運營方面毫無相同之處,一體化經營實際上違背了社會化生產專業分工的趨勢,是煤電矛盾逼出來的無奈選擇。」

  趙勇指出,這一無奈選擇其實也得到了國家的首肯。

  早在2006年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電力產業政策」中,就提出要鼓勵電力企業與煤炭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實施煤電一體化經營。2008年,國家發改委在煤礦企業兼併重組調研報告中首次正式提出「鼓勵電力大型企業兼併重組煤礦,實現煤電一體化經營」。

  2010年8月,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鼓勵各種所有制煤礦企業和電力企業以產權為紐帶、以股份製為主要形式參與兼併重組。會後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關於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也提出要鼓勵煤、電、運一體化經營,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努力培養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但遺憾的是,這些文件中,基本上只見積極鼓勵等宏觀層面的東西,未見有具體細化的措施。」趙勇對《財經》記者說。

  在今年9月末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接受《財經》記者提問時也坦承,國家對煤電一體化項目暫時還無具體的鼓勵措施,但會在項目審批上給予便利。

  然而,當記者就此事求證國內幾家煤電一體化項目公司時,得到的答覆卻是:「如果真有任何審批上的便利,淮滬、淮浙煤電公司的二期工程和伊敏外圍煤田審批,就不至於是現在這個局面。」

  趙勇認為,期待短期內出台具體的煤電一體化政策並不現實。「如果煤電的市場關係能夠理順,就不會有這麼多人熱衷於當下的煤電一體化模式,基於市場機制的煤電一體化就將成為主流。」

  「比如華能跟神華簽訂長期的煤炭供銷合同,鎖定雙方的長期收益和預期,這才是真正市場機制下的煤電聯營模式。」趙勇說,目前發達國家採取的大都 是這樣的模式。國外電價是市場化的,可以自由浮動,煤炭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賣出期貨合約鎖定未來幾年的利潤水平,電力部門也可通過買進煤炭期貨合約來套期保 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22

對等?你和我對什麼等呀?

台灣的政黨很奇怪,每次坐下來,事情還未開始談,就要求「對等」,你丁點這麼大的破島,對什麼等呀?大陸佬心目中「對等」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包括歐盟一切國家都不在中國眼內的水平。

「對等」是一個很落後的概念,是冷戰時期的產品。老公老婆同時返工,輪流睇小朋友,換屎片這叫做對等。電影Intern中,一人賺錢,一人持家,老公在家湊細路,老婆上班創業,這也叫做「對等」。


讀過李嘉誠創業經歷的人都知道,李先生仍未成為超人之前,還是塑膠花廠小老細的時候,為了一張訂單,可以奉承大公司的小職員,即使後來做得比較大,他跑外國生意時,也是住在廉價賓館,當時名片上人的頭銜是「總經理」,如果他當時事事要求對等,我是總經理,也請你的總經理出嚟見我,今天哪有呼風喚雨的長江實業?

亞洲最受尊重的領袖李光耀,在西方普遍受到尊敬,尼克遜一度比擬他為邱吉爾,Benjamin DisraeliWilliam Ewart GladstoneBill Clinton,老布殊等許多人更推崇他是高瞻遠矚的領導人,奇怪的是,西方許多領袖選擇忽略他對中國的觀點。

哈佛政治學者Joseph Nye經常警告美國人,我們最大的危險時過到高估中國,而中國也高估了自己,中國一點也不及美國,因此如此放大中國,在美國製造恐慌,以及中國傲慢自大,是這一代美國人面臨的最大問題。中國還沒有成長到美軍一樣,能夠建立起遍布全球的軍事力量,人民幣亦未強大到足以取代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中國只是「部份大國」。

關於中國崛起這個議題,李光耀毫無疑比外界任何觀察家及分析員有更深入的了解,他已經密切觀察了數十年之久,比起西方任何人都仲要早。

李光耀認為,如果你認為中國將會發生任何形式的民主革命你,就完全錯了,中國人民要的是中國復興。他們最大的優勢不在軍事勢力,而在經濟力量,他們的力量只會增長,而且增長到超越美國。李光耀似乎也證實了馬拉松戰略的根本要素,雖然他認為中國要稱霸世界還要等幾十年,他說,中國人認為如果他們堅守和平崛起的說法,只爭取經濟和科技第一位,他們絕不會需要挑戰將美國這樣強大科技優越的大國,這將夭折他們的和平崛起,中國走的是吻合黨所製作的電視節目《大國崛起》的路線,你若果與美國軍備競賽,你會輸,你會搞到自己破產,因此必須要避免,頭要低,平衡,保持微笑四五十年。

香港大不大?他連中國一個縣或四級城市也不到,一個縣委書記、市委書記為爭取一個港商,那種奉承的身段可以把你捧到上天,道理很簡單,因為他不求「對等」,只求把任務完成,變成GDP

想一想你的個人經驗,對於一個實力比你小的公司,你如果事事擺出他和你完全對等的姿態,請問你為的是什麼?大部份的情況是因為你認為他有利用的價值,或想收他為班底,甚至想吃掉他,甚至買起他,不相稱的對等,一定是個局。

西方政治鬥爭的主流思想是以博弈論(Game Theory)為核心,衝突之下一定有輸有贏,在任何博弈場景之中,一定是零和Zero Sum,上面那塊肉我多吃一舊,你就小吃一舊,東方的相生相剋思維則完全不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福禍乃相依。

就是因為不對等,大家求的就是力量下的平衡,平衡就是一種姿態,任何一方都感覺到另外一方沒有絕對的力量來快速改變現狀,Intern的大結局,夫妻關係可以不對等,因為有了一方都不願意傷害小孩,所以進入平衡關係,這種平衡關係可以維持很久很久。今日的世界講求的是「平衡」,天天把把對等掛在口裏,世界上大概只剩下北韓和台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727

滿18歲可考公職 為什麼不能投票? 權利義務不對等 犧牲60萬名年輕人

2016-01-18  TWM

總統與立委選舉在即,當全球民主國家皆以世代正義為由,陸續將投票年齡下修至十八歲,台灣卻有六十多萬名十八、十九歲青年,還不能行使投票權,這是進步社會應有的情況嗎?

一月十六日總統與立委選舉投票,你知道全台灣有六十多萬名國民,享有權利、負擔義務,卻不能享有投票權,只能任憑別人決定自己的未來嗎?

滿十八歲的中華民國國民,在法律上已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適用一般《刑事訴訟法》,而不再適用《少年事件處理法》與《少年福利法》;還可以參加司法官及公務人員考試,即便尚未取得大專學歷,也可以透過高等檢定考試取得應試資格,一舉上榜即成為準公務員。

除了可以當司法與公務人員,十八歲也達到《民法》規範的結婚法定年齡,無須法定代理人同意,即可辦理結婚登記。此外,也符合考領駕照、購買菸酒的年齡資格,亦可觀看限制級電影,及進入限制級電子遊戲場。

表達意見權利 遭到抹殺

在國民義務方面,役男若想先服役再就學、就業,十八歲即可志願申請提前入營服役;更不用說國民在十六歲便可合法工作且必須繳稅了。

以上林林總總全都是年滿十八歲的國民,須負擔的義務或可享的權利。

然而,台灣是唯一仍將投票年齡限定在二十歲的民主國家,十八、十九歲的國民沒有投票權,權利與義務並不對等,「這次選舉將犧牲六十到六十四萬青年表達意見的權利。」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成員吳政哲說。

台灣當前最重要的年金、長期照顧、核四存廢等長期性政策,以及至關年輕族群的學費、學貸、基本工資等議題,十八到二十歲青年,卻連表達意見的基本權利都無從行使。

國民黨去年在立法院多次揚言「沒有不在籍投票,就沒有十八歲投票權」,導致修憲破局;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詢問各政黨態度,正面回應、允諾大選後願推動修改《憲法》第一三○條、還給青年公民參政權的政黨,包含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民進黨、時代力量、樹黨等。

全球超過兩百個國家的十八歲國民享有投票權,新國會即將誕生,修憲下修投票年齡至十八歲,可望露出曙光。

撰文 / 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15

美方打響貿易摩擦第二槍,中方作出對等還擊

中美貿易摩擦再升級。在美國拋出針對16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挑釁後,中方立即給予同等反擊。

8月8日晚,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決定自8月23日起對16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25%的關稅,又一次將國內法淩駕於國際法之上,是十分無理的做法。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決定對16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征25%的關稅,並與美方同步實施。

幾乎在同一時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下稱《公告》),公布了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清單二的商品,並指出自2018年8月23日12時01分起實施加征關稅。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公告》發現,此次中方征稅清單上共333個稅則號,其範圍涉及冶金原材料,包括煤、航空煤油等能源產品、基礎化學品,各類大中小型車輛,自行車及配件,光纖,核磁共振等產品。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行為表明它試圖使用更大的賭註對中方施壓,並企圖令中國簽下城下之盟,只要中方頂住,對方就不會得逞。

美征稅將增加其國內采購成本

美國於當地時間6月15日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措施,此次針對16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為其第二階段的關稅措施。

此前在7月24~2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就“301調查”結果擬對16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舉行公開聽證會,在該會議上,美國化工、電子、太陽能等行業的代表紛紛發言,壓倒性地反對特朗普政府對華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行為。

以第一天為例,聽證會共安排了8組61位代表發言,其中僅有6人在發言中贊同美國政府對華加征關稅的行為。

不過,最終在會議上抗辯的大部分產品還是被納入了美方清單。根據此次USTR被征稅產品清單可以看到,目前的征稅範圍包括摩托車、蒸汽輪機以及半導體等產品,而看到最終清單的美國相關利益攸關方均表示“非常失望”。

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會長諾伊弗即在聲明中表示,該協會此前已用最強烈的措辭向特朗普政府說明,對從中國進口的半導體產品加征關稅將會損害美國芯片制造商的利益。

此前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半導體貿易領域,美國對華一直保持著順差,且從中國進口的逾四成半導體產品的生產企業不是美本土企業就是美資企業,為此,SEMI強烈要求USTR在關稅清單上去掉20項半導體產品。

此次USTR在聲明中表示,最終的關稅清單包含了此前6月15日公布的284個關稅項目中的279個。

參加了上述“301調查”公開聽證會的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孫磊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比清單可以看出,美方沒有對6月20日公布的160億美元產品征稅清單進行增補,以替換前述被排除的5個稅則號。

其所在的中美律師團隊就前後清單對比後得出結論,即被排除的分別是海藻酸、切割機、特種集裝箱、浮動船塢以及超薄切片機等五類產品。初步評估認為,前述5個稅則號項下中國產品對美出口數額,不會對美方確定的160億美元征稅產品規模造成實質性影響。孫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獲取數據的原因,目前無法準確被排除五個稅則號的規模,但應該不會上億(美元)。

孫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根據美方此前公布的產品征稅範圍確定原則,律師團隊認為,USTR排除前述五個稅則產品的主要考慮為,此類產品的美國本地和第三國在數量或者質量上難以滿足美國國內需求,被排除的5類產品幾乎均屬於最終產品,替代性低條件下征稅損害美國消費者。

“其征稅的唯一結果是增加其國內采購成本,而不會降低中國出口。”孫磊表示。

確實,在征稅清單公布後,美國商會、半導體工業協會、全國零售商聯合會等美國業界代表立即表示反對,並呼籲特朗普政府懸崖勒馬。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會長馬修·謝伊表示,這是特朗普政府朝著拋棄稅改紅利邁出的又一步,這些關稅對於美國消費者和工人意味著巨大風險,“趁著我們還能爬出去,就別給自己挖更深的坑了”。

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也警告,美中經貿摩擦繼續升級會傷害美國小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該協會表示,對華關稅威脅將鼓勵中國從美國以外的國家進口商品,這會令美國企業處於不利競爭地位。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則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貨物和服務貿易逆差總計2912億美元,同比增長7.2%。這表明,加征關稅不能有效縮小貿易逆差。

聽證會細節變化突顯美方“小心思”

8月初,美方還發布聲明要把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征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隨即在8月2日表示,美方不僅不顧全世界的利益,甚至也不顧美國普通農民、企業家和消費者的利益,對中方玩弄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這種做法對中方不會有任何作用,也使世界上反對貿易戰的國家和地區感到失望。

孫磊表示,美方在之前有關160億美元的聽證會上反複問到,該產品的替代性強不強,有無替代品?

實際上,美方在選擇征稅的貨品稅號時有兩個原則,第一,可替代性強;第二,對國內產業直接的消費影響要小。不過,孫磊表示,目前其騰挪空間已經不大了。

孫磊解釋,在中國對美出口的價值5000億美元產品中,此前的500億美元就是從這5000億美元產品中篩選出來的,認為可以征稅(對美消費者影響小),而現在又要從剩下的、已經篩過的4500億美元產品中再找出2000億美元產品,難度很大。

中國對美國出口產品的三分之二都屬於日用消費品,征稅時美方不可能把所有的這些商品都排除出去。曾常年處理中美“雙反”案件的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以2016年數據計算,在玩具方面,美從中國進口占比高達86%,旅行箱包占61%,鞋類占60%,家具占44%,紡織品服裝占37%,機電產品占27.1%;此外,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占94%,數碼相機占40%,家用彩電占27%,美國不可能把所有的這些商品都排除出去。如果征稅,最終成本則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這必然帶來美國日常消費品價格的大幅上漲。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針對其征稅稅率提高一事,8月7日USTR方面也發出通知,指出要延長公共評論的時間,且聽證時間有可能延長。

具體而言,正式評論的時限從原定的8月17日延長到9月6日,同時原定8月20~23日的聽證會有可能會延長,而是否延長則將取決於“要求參與聽證的額外的感興趣人群”。

USTR在聽證細節方面的變更,突顯了美方在此方面的“小心思”。

孫磊對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表示,實際上,對於美方而言,聽證會的程序是必要的,但對他沒有拘束力,即便不聽證,看看公共評論也是可以的,其往後延時的行為,也許是美方想為溝通留出一些時間。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此前表示,對於美方升級貿易戰的威脅,中方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將不得不作出反制,以捍衛國家尊嚴和人民利益,捍衛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捍衛世界各國共同利益。同時,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分歧,但前提是必須平等相待和信守諾言。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055

李飛:一國與兩制非對等

1 : GS(14)@2017-07-09 03:49:36

【本報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接受親中刊物《紫荊雜誌》訪問時,指有港人錯誤以為一國下的「兩制」是等量齊觀,又指人大干預香港司法獨立之說是「偽命題」,因人大有權釋法。法政匯思反駁,大眾關注釋法是否合理,而非挑戰其有無權。


指人大有權釋法

李飛在專訪指,一國之下的兩制有主有次,兩者不是對等,批評香港有人「錯誤地認為兩制是等量齊觀」,用普通法曲解《基本法》和排斥國家憲法。他又斥本港法律界循普通法以為法官才能釋法,但「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是中國的憲法法院」,可以解釋憲法。李又斥人大釋法干預香港司法獨立之說是偽命題,因《基本法》第158條明確規定解釋權在全國人大,只要本地法院審案時有需要對中央管理的事務或兩地關係的條款解釋,解釋又影響判決時,終院在判決前就應提請全國人大釋法。他指過去5次釋法都針對憲制層面問題,如居港權、普選,立法會就職宣誓關係到政權機構組成人員的政治效忠,涉及國家主權安全,中央不得不把《基本法》規矩講清楚。法政匯思召集人任建峰指,人大有無限釋法權,關注點是釋法行為是否恰當和對本港法院的聲望影響,因人大每次釋法都並非以法律角度解釋,而是夾雜政治考慮。他說沒有質疑人大釋法權力,李飛所言才是真正的偽命題。■記者袁楚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7/200814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5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