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咪蒙:我才是真正的營銷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31/162318.shtml

咪蒙:我才是真正的營銷總
喜飽喜飽

咪蒙:我才是真正的營銷總

文字本身,不是最核心。

商人咪蒙的段位

5W月薪助理再一次點燃朋友圈的時候,並沒有意外。在2016年,咪蒙一共觸發了8次這樣的現象級熱潮。

但很多人不喜歡她。

但開發商應該很想擁有一個咪蒙這樣的營銷總

懂設計,畢竟“銷售流的淚都是產品設計時腦子進的水”

懂品牌,單盤老帶新比例最大可達98%的時代,粉絲的簇擁已經是顛覆性的重要。

懂營銷,擅長包裝制造話題引爆熱點。

懂資本,變現能力超高,零庫存完美現金流。

一個成熟期的項目,面對一個信息路徑高度碎片化以至麻木的市場。仍然可以一次一次又觸發G點持續高潮。

而最重要的是,每一次熱度都能帶來貨真價實的增長,和品牌資產的持續沈澱。

不光博眼球並且可以高位轉化成現金價值。營銷端的人會理解,二者同時抵達,在技術上實現有多麽艱難。

這不是一般的本事。

這個技能和文字、三觀並沒有太大關聯,這是咪蒙和很多以寫字為生的人,本質上的不同。

這個技能,才是她一條廣告賣68萬的關鍵,好像聽說也到80萬了。

文字本身,不是最核心。

公眾號的咪蒙不是作者咪蒙,而是商人咪蒙。

那一篇一篇沸騰的爆款文,是她制造出的產品。產品,是不需要展示主人的靈魂的。產品的底層標的是,關註消費者的靈魂。

商人都明白尊重市場用戶至上,但能在整個過程中利落的舍棄個人意誌,仍然是,很難的。

“我想要的產品”,和“市場想要的產品”,喬布斯型那樣的天才可以二者兼得,普通人通常面臨掙紮取舍。

走心或是走金,動機越單純,越容易到達。

絕大多數的公眾號都想要,很多流量。

800萬粉絲的咪蒙,哦,不對,現在已經1000萬了,至今每個文章標題都要在粉絲群里投票,才確定。

這容易被看成是一個挺沒有立場的事兒, 功利心十足。

但咪蒙太清楚,標題就是產品到消費者最後那1秒鐘的距離。

這類行為幾十年來所有消費品牌都在持續、大量的做。寶潔更精分,給目標客群帶上眼鏡,可以記錄眼睛在貨架上同類商品上停留的精確到0.1秒的時間刻度,以此作為產品外包裝設計的重要指針。

房地產營銷太需要這樣的1秒鐘的距離,而過去的這只不過是一個輕量的市調行為。

而多數文人,總不大能把身段放這麽軟。或者,想要低頭,但找不到合適的姿勢。上下不貼的茫然,半空中扭捏。忘記自己,沈沒自己,撲心撲命向讀者投誠。

這和當下的營銷人都很類似

咪蒙做到了徹徹底底

不是“我要”,而是“我想讓你要”,我為你而生。我在乎你。

這不是文字功底,這是文案工夫。

而咪蒙不止尊重商業邏輯,她還有驚人的洞察力,洞察人心,小劑量掌控人性。

這些都是當下營銷人很稀缺的技能

這個能力在商業社會的很多領域都擁有超高的普適價值,她只是選擇了文字,這個對她而言優勢明顯的工具,而已。

她是營銷天才。

廣被詬病的“價值觀誤導”我不太理解。咪蒙產品的目標客群是理論上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被一個公眾號所誤導的價值觀,那代表他根本沒有價值觀。

你怎麽能指望在一家快餐店吃出米其林的嚴謹。就像不能指望一個冰箱擁有烤箱的功能。

咪蒙盡的是一份高糖零食的本分,有人當正餐吃出三高,你說是零食的罪過?

時勢造咪蒙,有道理,不全對

咪蒙公眾號是2015年年底開的。

她入場的時候,早已錯過公眾號流量紅利期。毒雞湯在微博時代就已見怪不怪。她推開波瀾創,造出自己的時間窗口。

此時的羅輯思維正卡在一個更高的位置, 蓬勃,掙紮。遠沒有今天闊達。

當他們在市場數據上達到相同量級。咪蒙用了一年,羅胖團隊用了3年。我是羅粉。我不看公眾號咪蒙。我不會拿粵菜和串串來比較優劣。

但從生意邏輯上,他們是有可比性的。

羅輯思維對內容的標準是:要讓消費者能拿出去吹牛逼。咪蒙的標準是:要讓女人覺得自己可以很牛逼。

這些都是超棒的產品定位。

在表達上,羅輯思維用腦子,崇尚理性和常識,冷靜克制。咪蒙則善用情緒,汁液淋漓,不CARE講道理。

在精英意識里面,情緒是偏廉價的,不可量化的,不可靠的。智識則因獲取成本更高,而顯得更高級。

所以雖然二者都通過“內容”獲得了等價成功,而大眾,對羅輯思維的評價顯然正面和寬容的多。

有趣的是,羅輯思維曾經很想投咪蒙,咪蒙不要。

羅胖們實在符合我理想中的商人形象:愛是愛,錢是錢。特別拎的清。錢,是不應該與趨勢作對的。

商人咪蒙有更大的野心。她公眾號的現金流堪稱完美。她並不需要更多“純粹的”錢。

她需要的是和華誼這樣量級的傳媒集團合作,打通這個生態里的優質資源,去完成她的影視夢想。

恩,咪蒙也有夢想的。

說到這里,是不是覺得咪蒙可能更適合做你的營銷總

理想主義者咪蒙

多年前,我看到彭浩翔推薦,買了咪蒙的書《聖人請卸妝》,

里面呈現的文字功底和精妙的幽默感十分動人。

畢竟中國多的只是段子手。稀缺的是搞笑中有敘事能量的作者。

全書都是“風吹哪頁看哪頁”的松弛感。

我仰視讀過很多書又能以膚淺的方式輸出的人。

那個時候的咪蒙的微博只有幾萬粉絲。

那個咪蒙,是自然人咪蒙。血肉清晰。

理想主義者的定義是基於一個已知的結果:

一個已經不足夠年輕的中國女性,高薪活少不太缺錢家庭幸福兒子帥,去大動幹戈的創業,還是影視這樣的高危領域。一個生活頗為知足的人,主動跳出舒適圈的驅動力,理想是應該是最合理的解釋。

後來創業失敗開始寫公眾號。

寫字從取悅自己到取悅錢,有沒有掙紮過?不得而知。

我只看到羅胖們在最初的一年,擰巴的痕跡,知識分子心性和商人訴求時有糾纏。

消化的過程,應該是艱辛的。

隨後成功滾滾而來。

如果說理想的破滅讓人加速清醒,名利則會讓人的內心加倍強大。重生的咪蒙一往無前,再無遮攔。

咪蒙的產品我吃不下。我知道她曾經寫的那麽好。

我以前也會全方位的去註視有好感的人,

要求人格與輸出的統一感,整體性。不能容忍分裂,不能違心。

長大我就明白了。

沒有人有義務保持高貴。沒有人有義務為了滿足我的對完美的意淫而活成一個完整的鏡像。

不忘初心是用行為來展示才作數的,掛嘴上算什麽?

明明我自己每一天都在妥協,所以我不能厚顏無恥的要求別人堅持自己。

在親密關系之外,所有人性,才華,善良,都可以選擇性單點攝入。

沒有全盤期待。沒有轟然倒塌。

羅永浩做錘子手機,從崛起到式微的路徑都很老羅。

他無意而被迫的系統性滿足了粉絲的絕對幻想:赤子,悲壯。孤獨。

他成功失敗都並不影響我喜歡他。可我現在沒那麽想看他做偶像。就想看到他變的特別,特別有錢。

在這個時代,錢是滿足英雄夢想最有底氣的背景。

咪蒙頭頂的鄙視鏈

鄙視鏈的一端,是”深受蠱惑的咪蒙的女粉絲”對應的男性群體,這似乎會威脅到男性在婚戀市場的便利性。

鄙視她大概想讓她閉嘴。

鄙視鏈的另一端,是基於她拋棄了“文人該有的道德感和羞恥心”,

激烈者用了“業障”這樣的詞,這個比較有意境,多來自同行。

也罵的最認真最高明最痛心疾首。

鄙視是想看她衰弱。

鄙視鏈的中間,是質問“她到底憑什麽”的大多數。

對於我們人類,嫉妒幾乎是和饑餓感同級的本能。

李嘉欣嫁入豪門大家都真心祝福,但如果鄰居老王中了500W,是容易讓街坊幾天睡不好的。

這是反饋效應,距離越近作用越強烈,足夠遠則忽略不計。

大眾的認知里,爆紅之前的咪蒙,是一個階層與背景皆可觸摸的“和我們差不多的”普通人。

鄙視她,是感受到了不公平。

而如果你真的曾親身體驗或見證過成功,就永遠不會再相信“一夜走紅”這樣輕薄的邏輯。

當一個巨大的雪球滾入大眾的視線,我們應當默認,它已經歷過天寒地凍,穿越過冰雪消融,聚集了足夠的變量和勢能。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都不該再有任何嫉妒成功的理由。

底線是一個不易量化的標尺。每個人的閾值可能非常不同。

“不擇手段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偽邏輯。我從來沒見過有任何一個成功的爛人僅僅是靠底線夠低就可以成功的。

可以和爛人劃清界限。

但你起碼要明白: 你不成功並不是因為底線比較高,對吧。

也不要隨便用“跪舔”這麽嚴重的詞評價別人,畢竟很多人趴下打滾也解決不了錢的問題。

文字從業者,更不用把咪蒙拉入自己的職業版塊然後蔑視她。

明明不是一個工種啊,這個對標是不對的。

沈默永遠是更體面的回饋。

我覺得咪蒙是一個發生的“必然性多於偶然性”案例。

在狹義的“世俗成功“”定義里,她的方法論是可被標本化的,對於普通人可能是有點用的。

無關感性評價。

畢竟,王小波,普通人寫一萬年也沾不到他皮毛。

褚時健、挨隆.馬斯克這樣的神,靜靜用膝蓋膜拜就好,研究個P啊。

最後,我才不相信一個貼身陪她跌落,跟她遠走,為她博命,又一路助她到繁華的夥伴,那樣勇猛篤定的人,月薪才5W。

突然我想起了我朋友和我說的一句話:營銷沒有高低,只有成敗。加入我們在各項指標都偏弱勢的很多時候,不齒,即是不及

咪蒙營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