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宏盛溃败路径 洪其华  郑碧帆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0324/08464658086.shtml

)溃败路径回溯:从“重组明星”到“出口迷局”

和大多数落败的资本玩家一样,龙长生也经历了从“重组明星”到“资本黑手”的过程。 经多日停牌,上海宏盛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0817.SH,下称“宏盛科 技”)已在3月20日被实施其他特别处理,改称为“ST宏盛”。前一日该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业务急剧萎缩,预计三个月内难以恢复正常”。而一个多月 前因涉嫌合同诈骗被扣留的宏盛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龙长生也在3月12日因涉嫌逃汇、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三项罪名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正式逮捕。

1998年末到2000年,由上海宏普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宏普实业”,系 宏盛科技的控股股东)重组宏盛科技前身上海良华实业时,一度造成市场疯狂,股价飙升,成为耀眼的“重组明星”。直到2007年,宏盛科技还入围由北京某杂 志社和国际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公司联合主办的“2007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50强”。

然而2008年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诉宏普实业”这笔牵涉8亿多元人民币的案子,一夜间将宏盛科技头上“明星企业”的光环击碎。

随着媒体披露宏盛科技的两大美国经销商IRC、INT(为龙长生母、妹控制),出口商、经销商实为一家、自买自卖,且极有可能隐瞒销售收入、虚报业绩,这家家族公司导演的“出口骗局”逐渐还原在公众面前。

但这场骗局是公司高层为个人利益一开始就精心预谋欺骗了公众十年,还是公司半途遭遇瓶颈的不得已而为之?细溯宏盛科技的发展历程,其今日溃败也不是无迹可循。

从“实业经营”到“概念玩家”

宏盛科技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重组期、实业经营期、概念经营期。

1998年9月4日,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的宏普实业在上海正式成立,两个 月后介入重组于1994年挂牌上市、主营业务业绩不佳且负债连连的良华实业,以29.8%股权(后又增持至 45.29%)收购之。2000年7月,良华实业正式更名为宏盛科技,主营业务也由粮油及房地产为主进入到光电产品及集成电路行业。

2000年到2003年,实业经营为主期:进入高科技领域的宏盛科技主要由子公 司上海凯聚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宏盛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宏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进行IT、家电产品的生产制造,并通过子公司宏普国际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将产品销往国外,产品占据了北美、南美、欧洲等地的沃尔玛等大型超市。

2005年,《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上海浦东参加的一场国际采购会上,曾亲眼见过“宏盛”品牌的液晶屏、数码相机等产品,从宏盛科技之后爆出的问题来看,宏盛科技确实经历了从实业经营到玩概念的过程。

记者从宏盛科技内部一位销售人员处获悉,“宏盛科技在2003年以前业务是不错的,国外市场不断在扩展,公司曾在2003年有过一个进军国内市场的计划,当时方案都已经成型,但后来却放弃了。”

宏盛科技为什么要放弃国内市场,宏盛科技一位前独立董事向《第一财经日报》回忆:“宏盛科技之前一直从事的是传统的代工贴牌(OEM)生意,龙长生在公司开会时强调得最多的也是贴牌,但就是到了2003年年末,龙长生开始捣腾一种新的业务模式。”

在宏盛科技2004年年报上,记者发现,宏盛科技所称的“供应链管理”的模式首次得到强调,年报中称这种模式能够“充分挖掘价值链细分价值,实现对产业链条相当的控制力并获取利润”。

从这以后,宏盛科技开始了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经营期。也就是在这一年,宏盛科技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电子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子公司,也就是此次向中信保欠下巨额贷款的安曼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从媒体最新爆出的信息来看,安曼电子和龙氏家族控制的另外几个海外公司共同构成了龙长生“概念经营”的平台,而立身之本的实业经营被放在了一边。

龙长生曾对外大力宣传,这种模式既不同于自己开工厂生产,也不同于纯贸易方式,宏盛科技走的是“贸、技、工”之路,做到先有市场,先有技术,后有工厂。

据液晶数码行业的业内人士分析,龙长生的这种模式类似于耐克的“虚拟工厂”,更 强调了市场的主导。“为什么龙会倾向于这种模式,有一个原因是2003年开始,这个行业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几大巨头纷纷低价抢占市场,贴牌工厂毛利率不 断被压缩。而龙的企业在技术上并没有优势。”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龙长生自然更青睐于玩概念,这之后的龙长生更像一个“概念玩 家”,把一个“虚拟工厂”的概念玩得出神入化。但事实上,从所谓的虚拟工厂开始,龙长生的企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为了保住上市公司这个最优质的壳资源,龙长 生不得不开始在国内外设计自己可控的“产销回路”来继续取得银行的信任,并保持股价稳定。

这也体现在宏盛科技之后的财务报表上销售收入增长迅速上。宏盛还对外宣称宏盛品牌(NORCENT)的移动存储卡也远销海外的沃尔玛、史泰博、百思买等著名零售商,在美国移动存储卡的市场份额接近5%,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而在宏盛科技宣称其采用“虚拟工厂”的模式后,即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模式存在着相当的应收账款与汇率风险,并质疑宏盛科技的业绩。宏盛科技2004、2005、2006年的应收账款逐年上升,审计师报告指出其存在13.5亿元左右的境外应收账款,未能在合同期内收回。

始终脆弱的资金链

记者发现,在)靓丽的成绩单下,始终埋伏着一条脆弱的资金链。宏盛科技的现金流状况很不理想,在公司历年财报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到公司面临着“自有资金短缺,限制束缚业务发展”的瓶颈。

事实上,与董事长龙长生虚虚实实的绯闻相似的是宏盛科技大大小小的财务危机。2001年,宏盛科技就曾“因无力还贷而向)开出五张空头支票”一事闹得满城风雨;在龙长生事发前几个月,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因与宏盛科技的买卖合同纠纷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公司提起民事诉讼。

在“空头支票”事件发生之时,龙长生曾向媒体“诉苦”,称宏普实业重组良华实业时,“资金只有几十万元”,在宏盛科技1999年年报中,提到公司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匮乏;向银行贷款分散,还款时间集中,期限短”。

上述独立董事对记者回忆说:“2003年左右,宏盛科技总是在不断抵押,不断贷款,然后又不断对外担保,可以说资金链非常紧张。”体现在宏盛科技2003年的年报中,宏盛科技为子公司和关联公司抵押、担保贷款项目多达12项。

“资金链紧张”这个痛处不断被人触及,宏盛科技亦急着打消人们的疑虑,对外宣称 用两种方式规避应收账款与汇率风险:其一为选择沃尔玛、百思买这些知名连锁巨头,整个供应链企业成员共享这些优质终端零售商的商业信用,从源头上保证公司 应收账款的回收具有较高的信用保证;其二则为宏盛科技宣称的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方式控制国际结算风险。

这第二种方式也是此次中信保诉宏普实业的缘由所在。由于宏盛科技与上游供货商如ORIGON、上工投等都是通过信用证来结算,而中信保是宏盛科技能取得信用证的关键。

从公开资料看,中信保是我国唯一承办政策性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2001年 12月18日成立,资本来源为出口信用保险风险基金,由国家财政预算安排。中信保的主要任务是积极配合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和金融等政策,通过政策 性出口信用保险手段,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支持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

据悉,获得中信保保单对进出口企业来说是比较荣幸的一件事情,因为借此可以从银行获得信用证融资。长期以来,宏盛科技即通过中信保在其中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才能顺利从银行开得信用证。

案情疑团

但显然无论是选取优质终端,还是通过中信保的作保,都不能从根本上改观宏盛科技的资金紧张情况,其“自买自卖”的产业链条可能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迫不得已”形成的。

据财经网报道,宏盛科技在美国的两大经销商IRC成立于1997年9月12日,INT成立于2000年11月9日,董事长均为龙长生之妹龙长虹。而两家公司的母公司诺盛成立最晚,至2005年8月6日才成立,龙母鞠淑芝在其中担任董事。

2007年底,INT及其母公司诺盛因侵犯飞利浦的知识产权却无法支付赔偿金申请破产,这可能致使他们无力将货款支付给宏盛科技,而导致后者出口链条断裂未能偿还中信保一笔2005年的贷款。

另一种可能是,经销商与出口商实为一家,这使宏盛科技有了作假的方便与嫌疑,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自买自卖”的情况,使得宏盛科技无论是伪造业绩来获取贷款和融资,还是在美国操纵经销商故意隐瞒销售收入以达到逃汇、逃税和抽逃货款的目的,都将极为方便。

而另一个问题在于,中信保既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没有理由对宏盛科技这样一条自 买自卖的产业链条的风险置之不理,依然为其作保。据报道在此案中,中信保也有四名“有决策权”的职员“涉嫌收受回扣”。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几次致电中 信保并正式发出采访函申请采访,均遭到拒绝。

在此案中为宏盛科技开立信用证的)(601998.SH) 也被牵出了“多名职员涉嫌违规贷款”的事件。3月19日该行曾发布公告作出了两点澄清,称“最后一笔信用证于2008年1月2日按期对外支付,该行上海分 行已经与安曼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结束了所有业务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未有任何损失”,且其上海分行“对安曼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的授信符合流程要求,不 存在违规行为”。

中信银行关于“结束业务和债权关系”的说法与宏盛科技在2008年1月3日公告 中的陈述“2007年11月30日,公司与国内开证银行债务付清”相吻合。从公告看,这笔1.2亿美元贷款的最终债权人应为中信保无疑。但由于中信银行与 中信保均拒绝接受采访,这个说法无法得到当事人的证实。

蹊跷揽债

宏普实业在龙长生被捕前一个月的“揽债行动”目前也成了个谜。2008年1月3 日宏盛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宏普实业为“支持公司的发展,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优化公司资产结构而无条件等额受让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债权债务”。所涉及由安曼 电子与宏普国际转让给宏普实业的债权债务总额约2.46亿美元。

公告显示,宏普实业希望通过这次关联交易使宏盛科技“大幅减少应收应付账款,降低资产负债率,并冲回由涉及本次转让相关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而产生的费用”。

而宏普实业也未能及时还款的结果却使这次“大义揽债”的行为看起来更像一出做给 人看的“缓兵之计”。而更为蹊跷的是,就在龙长生因涉嫌“合同诈骗”被拘留之前的2月13日与2月14日两天,宏普实业向二级市场抛售了手中的 1045.2万股,占交易总量的50%,占公司总股本的8.12%,占其可抛售股份的比重更高达84.5%。按照宏盛科技2月13日、2月14日两天的加 权平均价11.91元计算,宏普实业此次套现总额约为1.24亿元。

这不禁让人心疑,宏普实业之前为宏盛科技债务债权双双“瘦身”是否另有目的?是否为刻意制造宏盛科技“无债一身轻”的形象,从而达到向市场放出利好消息的效果,为其之后的大额套现做好准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3

觊觎山工集团 潍柴控股大一统路径日渐明朗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319/05525995785.shtml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宗文  广州报道

  3月17日,山东省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山推股份(12.08,0.20,1.68%)(000680.SZ)股权将划转给潍柴动力(30.09,0.28,0.94%)(000338.SZ)的传闻被澄清。

  潍柴动力对外称,“本公司及控股股东潍柴控股未就上述资产重组事宜进行过筹划洽谈,也未签署过有关意向、协议等文件。本公司及控股股东潍柴控股对此承诺:在未来三个月内不会筹划上述事项。”

  尽管如此,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认为,潍柴动力的控股股东潍柴控股集团,将会对山东省的汽车零部件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的预期,并没有因这则公告改变。

  “潍柴控股出面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符合山东省国资整合的思路,而且整合后也可以重新进行资源上的分配,发挥协同效应。”招商证券汽车及零部件资深分析师汪刘胜对本报记者分析。

  雾里看花的“澄清”

  “尽管潍柴动力和山推股份都进行了澄清,但是我们认为未来的整合还是有可能的,至少形式上是有可能的。”平安证券机械行业资深分析师王合绪对本报记者表示。

  王合绪所指的“形式上”,即指潍柴动力与山推股份的交叉持股。

  “有不少日本企业就是这样交叉持股,搞成财团一样的模式。”王合绪说。

  但是山东当地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私下透露,如果整合,并不只是山推股份的控股权划转这么简单,山东省国资委主导和推动的是潍柴控股对山工集团的整合,这其中当然包括对山推股份的股权划转。山东省国资委的思路是让潍柴控股来出面整合产业链,从而将其打造成大的产业集团。

  据了解,山工集团和潍柴控股分别是山推股份和潍柴动力的控股股东,而这两家集团均由山东省国资委全资拥有。其中,山工集团除了控股上市公司山推股份之外,还控制着山东临工工程机械、山东众友工程机械、山东山推机械、泰安起重机械和山工投资等子公司。

  “我觉得山东省制造业的整合路径与厦门的整合比较相像。”招商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刘荣对本报记者表示,“但是我认为单纯从山推股份这家上市公司来看,并不能构成实质性利好。”

  刘荣认为,潍柴动力比较强势,一旦潍柴动力控制了山推股份,山推股份的战略上会受到潍柴动力的影响,而山推会变成潍柴动力的一个事业部,这对山推未来的发展未必是好事。

  但王合绪则认为整合“有意义”。“整合后山推马上会有什么变化倒未必,因为潍柴动力本来就是山推的配套厂家,但是从研发上会沟通更紧密,甚至一起研发,而且山推有可能会借助潍柴动力比较好的销售渠道拓展市场。”

  此外王合绪还认为“可以防止山推被人恶意收购”。

  实际上,山推股份与潍柴动力的“暧昧”从去年就已开始了,去年10月18日,山推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江奎因工作调动原因辞职。而 今,江奎就职潍柴的消息已见诸公开报道,其现任职务是潍柴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这位刚刚年过40、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专业并功成名就的企业 高层,受到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谭旭光的青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为双方的战略重组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一统路径

  自2006年对湘火炬A(000549.SZ)采用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完成股改、“衣锦还乡”实现A股上市后,潍柴动力“图霸”野心渐出。

  宣称“一年要干一件大事”的潍柴动力董事长兼CEO谭旭光再次于今年1月做出了惊人之举。1月23日,潍柴下属子公司潍柴动力(香港)国际发展 有限公司,通过竞拍获得法国MOTEURS BAUDOUIN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资产。该公司作价299万欧元,账面价值约为1381.77万欧元。

  这是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第一个出手买下海外汽车资产的企业。

  2008年潍柴销售收入达到490亿,谭旭光希望再过三年潍柴能突破年收入千亿这个坎。

  如何突破这个“坎”,谭旭光布下了两条战略通道。其一内部强调自主创新,以系列产品线的提升应对市场变化;其二则是通过收购实现几何数扩张。

  而从目前的环境来看,整合和收购可能是最为现实的。

  “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是潍柴动力整合的思路,但是只是单纯依靠企业本身来实现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山东当地政府的支持,这也符合山东省政府的国资整合思路。”汪刘胜认为。

  而实际上,在整合思路上,山东省国资委是相当清晰的。

  去年,山东省国资委基本目标是“到2010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

  潍柴控股正在策动和即将策动的一系列整合显然是与山东省国资委的精神相符的。

  记者获悉,潍柴控股与山东汽车工业集团的重组工作早在两年前就已暗中推进,而与山工集团的重组也开始提上日程。

  据了解,山汽集团旗下的烟台汽车厂(亚曼汽车)拥有重卡目录,山工集团下属的众友机械、山推股份分别生产挖掘机、推土机,都可以在产业链上成为潍柴向下游延伸的有效突破口。

  “潍柴动力和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山东省工程机械集团(简称山工集团)的联合重组已基本确定,且被列入《山东省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魏学勤曾对记者表示。

  早在3月4日,山东省就明确提出重点支持潍柴动力、山东省汽车集团和山工集团的联合重组,培育八家至十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营业收入过1000亿元的两家。

  若上述重组完成,潍柴动力将从动力提供商发展成为整机系统零部件提供商,成为国际重型车、工程机械、发动机的重要生产基地。

  山东当地知情人士透露,3家企业或将组建成一家“中国重装集团总公司”。

  “一旦整合完成,可以在产业链条上进行资源重新分配,协同作战,形成比较有利的局面。”汪刘胜认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5

中国平安“银行系”累进式并购路径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29/HTML_9TOR8M6ULQFL.html





收购深发展是平安多年来构建银行系梦想的重要里程碑。在平安金融集团的三大支柱——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中,银行系的构建可谓路漫漫。

在上世纪90年代分业经营的政策下,马明哲将平安信托预设为集团下最佳的银行收购对接口。然而,当时并无合适的银行可购。直至2003年,平安才以平安信托名义收购了小到不能再小的福建亚洲银行。

2005年的广发行竞购再次点燃了马明哲的“三驾马车”(保险、银行、投资)构想。马宣称,平安集团不仅要有保险的大轮子,还要有银行的大轮子,两个大轮子要并驾齐驱,平安必须完成这场轮子革命。次年,在多方博弈之下,广发行的西瓜丢了,平安随手捡到了深商行的芝麻。

平安集团总经理张子欣对本报记者称:“通过3年改革,证明了平安能够管理好一家银行,这不是保险公司在管理银行,而是专业的银行人士在管理银行。银行、保险之间的交叉销售还创造了信用卡首年发卡百万张的奇迹。”

然而,平安银行毕竟只是一家在城商行基础上起步的区域性银行,欲要所谋者大,只能再收购。2009年6月,中国平安达成了和深发展的新恋情。

1 “平深恋不是30天闪婚”

6 月12日,在深发展(000001.SZ)与中国平安(02318.HK,601318.SH)双双停牌一周之后,中国平安发布了与深发展达成《股份认购 协议》和《股份购买协议》的公告。而在之前,面对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国开行等可能竞购者的猜测,深发展和相关各方始终讳莫如深。

又一周之 后(6月19日),中国平安首席金融执行官、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首次披露:“我们是从5月初和深发展展开细节性谈判的。其间并没 有第三方参与竞标。尽管谈得很快,很顺利,但平深恋不是30天闪婚(从5月初到6月初),双方的实质性接触从年初就已开始。”

理查德是主持此次收购的三个负责人之一。另两人为中国平安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子欣和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善学。平安聘请的强大中介团队中,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也在其中。

“ 深发展是平安有机会投资的最后一家全国性银行了。”平安高层团队显然对这一点非常清楚。所以谈判进度非常快。先和美国新桥投资谈,接着又跟深发展的高管 谈。到了6月初,谈判进入具体的技术层面,中介开始介入。6月12日,为避免收购消息泄密影响股价,深发展和平安双双停牌。

谈判的关键点自然是价格。对平安此次以相当于两倍净资产的价格达成收购协议,张子欣称:“根据历史经验,对银行来说,2到2.2左右PB(市净率)还是合理的。大家知道,银行股市场表现还是低迷的。收购价格达成了,其他谈得就快了。”

其 实,平安和深发展乃至和美国新桥投资的这次恋情,并非始自今年。早在2006年,平安和深发展已经有过比较深入的接触。当时正是平安的大银行战略布局的关 键期,同时也是新桥面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困惑期。后来囿于美国新桥投资向深圳市政府承诺的五年锁定期(至2010年解除),同时由于平安正倾力参与广发行 85%股权的竞购,双方搁置了谈判。

不过,有银行界知情人士称,2006年的谈判让平安对新桥及深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让新桥对平安的大银行策略和底线都有了了解,双方建立了一定的默契。毕竟,新桥也想找个好买家,正像早年出售韩一银行给花旗银行一样。这或许是新桥选择平安接手的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做一个反推。既然平安早就想做银行了,为何不在新桥进入之前,也就是世 纪之初,深发展高层到处找买家时来买呢?”平安一位不透露姓名的高管对本报记者解释说:“这其实是个信任问题。平安想做全国性大银行没错,但首先股东会说 等一等,你知道怎么管理一家银行吗?监管层也会这样说,连全社会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他说,既然有疑问,那就做出来看,2006年收购了深商行这家城商行后,平安就开始了银行试验。

从7、8年前的不敢为到目前的快速恋情,以保险起家的中国平安,缘何对银行如此痴迷?事情要回溯到近20年前,才能看清平安的银行系构建历程。

2 模糊的“混业”猜想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结算方式普遍较为落后,客户索取保险赔偿金一般都到平安总部领取。当时的平安总部位于深圳八卦岭,周边经常出现不法之徒抢劫客户资金的案件。

“当时,包括平安高层就产生了一种念头,如果自己有银行的话,客户的资金会更加安全,而服务也相应得到提升。当时平安的主要领导者脑海中还没有混业经营、综合经营的明确概念,只是隐隐从业务经营中感觉到,更宽泛的跨专业的金融服务能令客户和公司双双受益。”中国平安的一位高管说。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展,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升级,包括信托、证券、银行在内的综合经营构架开始提上平安董事会的议事日程,马明哲与其他平安高层试图逐步朝综合金融的模式靠拢。

1992年,最早在平安体内出现的证券部有了大起色,当年盈利较前一年大增21倍,随后在年底独立成为平安证券公司。

前述高管续称,“正当我们想做银行的时候,遭遇了政策调整。1993年前后,国内出现了金融秩序混乱、金融市场失控的局面,在过热的宏观经济刺激下,违法集资、擅自放贷层出不穷,强力的金融监管措施随即出台。”

他指的就是国务院于1993年12月发布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明令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当中也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

1995 年后,平安按政策要求进行分业经营模式的转换,然而,平安对综合经营之心始终未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马明哲向监管部门提交了集团控股模式的分业方案, 即将平安保险变身为平安集团,全资或控股各类保险、投资子公司,形成集团控股下的分业经营模式。其中的一大关键是获准依法持有平安信托。

平安信托系1994年收购珠江三角洲信托后更名而来。在平安集团看来,成立平安信托,不仅是综合金融本身所需的必要的业务平台,更大的作用在于,它是一个超级外延平台——可以通过平安信托来收购银行,进而有效地避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障碍,是收购银行的最佳对接口。

不仅如此,正是有了平安信托,平安证券随即被划归到平安信托名下得以幸存。之后,平安信托又成立了信安易贷,成为小额贷款公司的雏形。

3 持续的并购准备

有了平安信托的对接口,平安何以迟迟没有迈出收购银行的第一步?

“主要是时机未到,”前述高管称,一方面,经过几年发展后,平安虽然保费和资产规模稳居全国同业三甲,但尚未有足够资金实力并购较大的银行。

1997年,平安保费收入仅在180亿左右。另一方面,从未涉猎银行的中国平安,对银行还缺乏了解和把握,且在人才、管理和业务支持方面还没有足够的积累。如贸然进入,并购效果未必理想。

更大的原因还是客观环境,银行自身管理的问题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银行坏账巨增,包袱拖累严重,不少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较弱。但平安依然在做准备,这就是接纳汇丰入股。

2002年,国际银行巨头汇丰出资6亿美元获得平安10%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并在两年后增持成第一大股东。由于汇丰在银行业的地位和能力,为平安在银行领域的拓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上海张江运营管理中心,这个在汇丰协助下建成的后援中心,据称是亚洲同类项目中最大型、最先进的一个,被马明哲称为“后援大厨房”。它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中国平安日后数十年综合经营的大平台,为所有子公司,包括银行系提供数据备份和运营支持。

蛰伏多年的平安再次抬头之时,银行系的构建已经触手可及。按照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兼副首席执行官孙建一的说法,2003年,平安的大银行战略正式启动,几乎与汇丰进入平安同时。

负责执行平安银行战略的是2005年10月加盟平安的理查德,他被马明哲委任为集团首席金融执行官,并兼任后来的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之前在花旗银行工作了近20年。理查德加盟之时,正值平安竞购广发行,其后他还参与了并购深商行和深发展。

理查德认为,中国平安集团的战略核心,或者说依归,就是不断增长且潜力巨大的零售金融业务。

这表现在,一是私人财富的不断增长,二是中国客户渴望用新的方式来令财富保值增值。能否在最近十年抓住这一黄金机会,将对中国平安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正是中国平安努力打造包括银行系在内的综合金融平台的缘由所在。

显 然,在一个囊括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三大模块的综合金融平台上,客户几乎所有的金融服务需求都可以被满足。用马明哲的话说就是“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 产品、一站式服务”,其中“一个账户”就是银行账户。显然,在未来的平安综合金融版图中,银行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核心组成部分。

4 累进的并购路径

经过一番斟酌,中国平安确定了构建银行系的三个核心要素——银行牌照、银行的基础架构和物理网点。这场试验先从一单并不起眼的小并购,也就是拿到一张银行牌照开始。这就是2003年平安与汇丰联手并购福建亚洲银行(下称福亚银行)。

操 刀此次银行并购的是平安集团战略拓展部。当时的部门负责人、现平安集团董事会办公室主任的金绍樑对本报记者称,在收购福亚银行之前,平安已经运作多时,但 一直都找不到一家“资产干净”的银行。而偏居福建的福亚银行,成立10年以来经营并不活跃,注册资本不足5000万美元,员工仅有70人。

为降低风险,央行要求各银行增加资本金,2003年底是最后期限。福亚原来两大股东无意增资,并计划退出经营。更重要的是,福亚的股东结构简单、不良资产少、管理规范,虽然规模小,但在那个国外媒体认为中国银行业“技术性破产”的时期,福亚银行尤显珍贵。

于是,平安联合汇丰,分别出资2000万美元联合收购福亚银行,并马上增资2300万美元,最后获得73%的股权比例。

考虑到分业经营、集团控股模式的长远发展,从收购福亚银行开始,中国平安开始高度关注收购主体问题,以规避政策限制。是次收购正是以平安信托名义完成,从而规避了《保险法》第105条关于保险资金收购商业银行的限制。

饶有意味的是,收购福亚银行正好赶上平安上市,从而将其归入上市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首次成功并购银行,中国平安感觉良好。在更名为平安银行后,将其迁址上海,并延揽到台湾著名银行职业经理人陈昆德挂帅。

但平安很快发现,虽然得到了一张银行牌照,却属于中外合资,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不少业务依然受到严格限制。同时,福亚银行小到不能再小,不能满足平安对银行基础架构和网点资源这两个收购要素的要求。

更特别之处在于,平安所要求的银行架构和网点资源必须能与保险业务匹配。2005年,中国平安的资产已经超过3000亿,保费收入590亿,业务范围已经遍布国内的上千个城市,显然,非一个全国性银行无法满足中国平安的胃口。

恰好,在27个城市拥有500家网点的广发行此时发出战略投资者招标邀请,令平安眼前一亮。广发行的全国性银行牌照,尤其是它1300万零售客户和200多万张广发卡,正好符合平安对大银行战略收购的设想。

中 国平安在后来一份报告中称,收购广发将带来核心的银行业务,进入全国十强;保险业务,获得销售渠道;资产管理,将得到基金和机构型产品新平台。可以看出, 平安对于广发行志在必得。时至2005年底,三家主要竞争财团分别报出了最后竞价,即花旗出价241亿,法兴出价235亿,平安出价226亿。除价格因素 外,再加上其他综合因素,让胜负一时难料。

此时的另一背景是,2006年这一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大限将近,监管层要求各银行立即进行内部改革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提升资本充足率。随着监管最后时限的逼近,几乎所有的大小银行都在寻找战略投资者。

金绍樑透露:“为了并购,中国平安专门有一张囊括几乎国内所有银行的名单,除了四大银行以外,包括交通银行在内都曾被列入平安的潜在入股对象。”

5 并购对接口之变

在感觉竞购广发行胜算不高的情况下,中国平安的眼睛开始再次寻找猎物。2006年初,同城的深圳市商业银行传出重组消息,中国平安也受到深圳市政府的邀请。

作为国内首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商行有人民币和信用卡牌照。美中不足的是深商行是区域性银行,只拥有47家的网点。即便如此,深商行的重组一样吸引了渣打、东亚和交通银行等多家境内外竞争对手,看中的无非是其中资银行牌照。

对于中国平安来说,竞购广发行给予他们的启示就是,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当时国内银行重组虽全面开花,但机会稍纵即逝。按理查德的话说,“并购无法事先预知,你永远不知道一年两年,或者五年之后会有怎样的机遇。”

此外,平安还有自己的盘算,那就是可以将已经坐拥上海和福建两地网点的平安银行与深商行打通,实现跨区域经营,逐步拓展网点,走曲线策略。

谋定而后动。在这场深商行的竞购案中,中国平安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仅半年时间,就一举拿下深商行,是年7月28日,广发行竞购尚未揭盅的时候,中国平安已在深圳宣布以49亿收购深商行89.24%的股份。

延至2007年初,在中国平安主导下,深商行与小平安银行一系列吸收合并计划完成,继而成立新的平安银行。至此,中国平安打造单一银行品牌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大银行战略得到进一步提升。

平安副董事长孙建一当时曾高调表示,平安金融集团三大支柱是: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显然,仅仅拥有平安银行,银行业务规模是不足以成为三大支柱之一的。这意味着平安的大银行战略远未止步,而收购深发展正是做实银行支柱的重要里程碑。

两次并购的一大变化在于,对福亚银行的并购是以平安信托名义完成的,但竞购广发行时,却是中国平安集团直接出面。一位知情人士称,平安以集团名义竞购广发行时,银监会有关人士并未表示异议,说明监管的口子已经松开。要知道,当时的银行机构很快获得了保险牌照资格。

另 一变化是资金来源问题。显而易见,平安为竞购广发行出价的226亿元不可能全部来自平安集团的自有资金。2002年汇丰入股之前,平安的净资产为50亿元 左右,汇丰入股之后增至约100亿元;2004年上市募集资金为100多亿元,再加上两年的利益数十亿元,至2005年底,平安的自有资金也就是200多 亿元。并购广发行几乎用完集团的资金,令后续难继,显然不大可能。

因此可以推算,从竞购广发行的出价上看,平安应该有着自有资金和长期寿险资金结合运用于并购的思路。在平安和深发展签署的协议中,就提出了同时使用自有资金和保费资金用于并购的综合方案。

这一几乎被尘封的事件折射出的事实是,无论中国平安以集团身份参与银行并购,或是运用旗下平安人寿的长期寿险资金对银行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都已随昔日广发行的并购之役,得到了监管层的允许。

6 协同效应

2007年初,整合深商行和上海平安银行而成的新平安银行成立之时,深圳银监局长刘元曾预计,平安银行内部融合需费时三年才能让一切尘埃落定,这与中国平安管理层的计划不谋而合。

理查德认为,从平安对福亚银行、深商行数年的并购整合来看,整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我们的信心在于,我们能经营好平安银行,同样能经营好深发展。”他表示。

在平安看来,综合金融在产品、客户、成本、人才、技术、风险等方面比起分业经营模式有着绝对优势。理查德说:“平安的银行改革试验的阶段性成果是,建立了自己的银行高管团队、有着独特的交叉销售优势、强大的后援平台和庞大的客户群。”

回顾平安银行成立之初,理查德携20多名中外籍高管空降的盛况至今历历在目,其中常务副行长陈伟、冯杰原分别为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和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而分管整个公司银行业务副行长叶望春原为华夏银行总行行长助理。此外雷志卫、方乃贞、张耀麟均为银行业内知名高管。

按照平安的规划,上海张江运营中心将逐步完成中台和前台集中,最快在今年底,平安的客户在任何一个渠道都可以得到所有平安产品的服务,并从以产品为导向逐步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此外,中国平安统一品牌下,保险、信托、资产管理等门类齐全的金融序列让平安银行立刻得到交叉销售的便利,而这也正是马明哲一直孜孜以求的综合金融协同效应。

在所有产品中,信用卡是平安交叉销售最便利的载体。因此,平安卡在功能设计中,将搭载集团保险公司提供的家庭财产盗抢险、航空意外保险等。但在信用卡中整合银行和保险资源仅仅是交叉销售第一步,平安计划还要加入证券、信托、资产管理等其他业务资源。

两 年多来,依托平安保险的5000万客户和遍布全国的销售队伍,平安银行迅速解决了信用卡发展初期的客户来源问题。2008年平安银行新增信用卡的 50.5%来自于平安集团内的交叉销售。目前,平安信用卡发行已经超过200万张,在深圳、上海两地的市场份额已进入三甲之列。

至于如何对深发展动手术刀,平安尚没有提出明确的思路。不过,理查德称,拥有深发展和拥有平安银行是不同的,前者是全国性银行,后者是区域性的,全国性银 行意味着客户市场定位完全不同了。“谈如何改造深发展为时尚早,关键是必须顺利完成协议。”金绍樑表示。(本报记者贾玉宝对本文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85

李书福的最后等待:吉利“融资突击”路径揭秘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30/4MMDAwMDE3MDc4MA.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21

华润重组北药路径渐明 万东医疗或获益最多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7/0NMDAwMDE3MTY0NQ.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66

雷士照明12年70倍增长路径:收购补短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612/134558.html


头顶新能源、低碳光环的雷士照明尽管低市盈率发行,仍在登陆港交所首日就身处破发的尴尬境地,“原因应该很多,招股说明书中我们2009年的净利润 只有1000多万美元,实际上软银赛富、高盛等股东有优先分红权,这部分是要回转到财务报表中的,我们2009年的净利润超过4000万美元,这是隐形利 润,普通投资者可能不理解。”吴长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为首日破发大倒苦水。

  “做成A股算了”

   假如雷士照明在A股上市,以目前可作为对比的佛山照明(000541.SZ)、雪莱特(002076.SZ)发行市盈率计算,雷士照明的发行市盈率可能 超过30倍,这比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整整多出了一倍,而身处新能源、低碳行业的背景更是不会首日破发。

  而雷士照明还是选择了香港,以每 股发行价2.1港元发行7.28亿股,最终募集资金15.3亿港元。不过,雷士照明首日发行遭遇破发,随后一度跌至1.95港元/股。

   “我们的负债率只有5%,不是冲着钱去的,雷士从创业开始就定调为‘行业第一,世界品牌’,香港是国际金融大都市,对我们的产品名誉度提升的左右更大。” 雷士照明常务副总裁殷慷表示。

  雷士照明创始人、总裁吴长江则在记者采访中大倒苦水:“2009年1000多万美元净利润折合每股收益才 几分港币,而这1000多万美元的净利润是软银赛富、高盛等股东履行优先分红权之后的,他们那部分是要转回到财务报表中的,实际上我们2009年净利润超 过4000多万美元,折合每股近4毛港币,很不错的业绩了。”吴长江认为,在全球路演期间,恰逢希腊债券危机,全球股指普遍下跌,“大环境不好,连我们的 股东高盛的投行老总都感慨‘雷士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股票还卖的出去,算是创造了奇迹’。”

  吴长江还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全球路演趣事, “那些国际基金经理们都信奉数据模型,制造类企业、渠道销售企业、品牌企业都有各自的估值评价体系,在国际上,很少有企业既制造,又做渠道,而且还同时是 品牌企业,他们将雷士归类于制造型企业,给的估值很低。”吴长江介绍,具有中资背景的一些基金对雷士的估值明显不同于外资基金,“他们很了解雷士,最终认 购我们股票的基金大都有中资背景,他们开玩笑说‘雷士不如做成A股算了,反正都是中资背景的资金买’。”

  短板LED?

   雷士照明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09年,雷士照明主营业务中,LED灯(节能灯)只取得了251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占比为0.8%;而其2008年的数 据分别为233万美元、0.9%。

  LED灯成为雷士照明的短板。

  “在我们的产品构成中,商业照明占比最大,其次分别 为家居照明等,而照明行业中,利润率最丰厚、最具技术含量的则是设备供应,而不是简单的灯具设计制造,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标准划分,我们的节能产品占主营业 务收入6成以上。”殷慷表示。

  2010年春节过后,雷士照明开始了全球路演,“有关LED业务的问题是基金经理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吴 长江表示。

  殷慷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的LED节能灯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起草者,雷士照明会继续对LED节能灯进行科研投 资,“LED节能灯市场的培育还需要观察,不仅仅是换个节能灯泡的问题,不管是商业照明、办公照明,还是家居照明,需要的是整个供电装备的节能。”

   根据资料,2008年8月29日,雷士以4931.4万美元的现金对价,另加向世纪集团发行并配发雷士照明普通股326930股,从世纪集团收购了世通 以及世通的全资子公司三友、江山菲普斯及漳浦菲普斯。

  2009年2月,雷士又以约人民币1730万元的总对价,收购了中国上海的电子镇 流器生产商上海阿卡得。

  而在收购世通之前,雷士并无节能灯生产,收购之后成为这个领域最大的占有者。

收购阿卡得之后,一年之内镇流器的毛利率从5.1%提高到16%。“兼并和收购是雷士迅速做大的重要手段,我们是缺哪里,补哪里。”吴长江说。

   收购扩张难改LED政策市现状

  就在雷士照明巨资收购世通之后,2009年12月23日,国内另一 家照明巨头浙江阳光(600261.SH)出资1350万收购了香港栢菱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杭州汉光照明有限公司50%的股权。“杭州汉光照明是国内照明 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也是雷士照明的ODM主要供应商。通过收购丰富产品线,完成布局是目前国内照明巨头扩张的最主要模式。”兴业证券新能源行业研究 员刘亮表示。

  这一观点得到了国信证券新能源行业研究员王念春的认同,“雷士照明和浙江阳光比较类似,都是通过收购完成了对LED灯业务 的扩张,在短期内,LED灯在国内的推广还必须依靠政策扶持,依靠财政补贴来完成成本的下降,市场培育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念春认为目前国内的LED 灯还处于政策市阶段。而香港凯基证券的研究报告则给予雷士照明推荐评级,推荐的理由依然是照明行业获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16

出海还是留守? 上市狂潮中的中国企业路径难择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22/5OMDAwMDIwMjI5OQ.html

10月21日,北京,阴。

但阴霾没有阻挡住国内企业心中那团叫做“上市”的火。

当日,由招商基金公司、中国海外上市企业协会以及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组织的“归去来兮——海外上市企业投资高峰会”上,一位专门开展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业务的公司负责人正在向周围四处探听有没有合适的私募基金,他手上正有两三个项目需要合作。

会场内,超过70家的海外上市企业高管,与海内外投资机构及研究机构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烦恼,各个机构也开始激辩海内外市场的优劣。

同样的急切出现在出席会议的拟上市公司代表们的脸上,他们急切的想知道,在海外的市场,是吉是凶?

“海外上市公司确实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如何适应当地的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如何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如何增加与海外投资者的联系。”招商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杨奕对记者表示。

据 招商基金方面介绍,中国在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地上市的众多民营公司中,主要涉及高科技(软件、新能源),资源,农业和林业,服务(教育,旅游)等领域, 其中不乏行业的龙头和新技术的代表。但由于地域的阻隔、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等因素,这些公司很多不为海外资本市场熟知和青睐。

“海外上市的企业其实很难,每次去开股东会以及投资者见面会都提心吊胆,担心股价会受影响下跌,担心业绩不好无法面对股东。”中国海外上市企业协会副会长、万得汽车技术董事长赵清洁指出。

虽然困难重重,但不可忽视的是,企业海外上市有其审批过程的优势,以及市场制度、后续融资等方面的优势。

“以 香港市场为例,首先当然是让更多的国际投资者认识和接触国内企业。其次,具体到投行保荐上市的环节看来,因其行政审批的程序会相对少一点,所以在申请上市 过程中,投行业务部门本身可掌控的时间更多。在香港再融资的业务较发达,从我们获得的2009年数据来看,在香港市场进行再融资获得的资金量已经超过 IPO获得的募集资金量,再融资的发达使得上市公司有更好的后续发展平台。在香港市场,企业的资本运作手段会更为丰富,比如企业高管团队的股权激励机制, 优先股等方式,对于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工具会更有帮助。”申银万国证券香港公司的副总经理付辛艺对记者指出。

另一方面,国内股票市场虽然“一票难求”,但由于国内市场的高投机性导致的高股价,使得国内上市股票往往估值偏高,这往往使得上市公司高管更容易享受巨大的“财富效应”。

“以往我给别人推荐内资港股时,他们都会惊呼,你竟然推荐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不能在内地上市股价怎么上去?”华夏基金的高级研究员张茜表示。

“国 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在首发定价上有很大的不一样,国外市场往往是首发价低,而随着企业的成长性逐步走高。腾讯就是最好的例子。相对应的,一些成长性较差的股 票,其股价自然也就没有成长性。而国内的市场与此不太一样,通常是首发价高,以后如果业绩不行,股价就每况愈下了。”张茜指出。

宽松的上市审批与高估值,这似乎成了两难。中国企业们在这两端徘徊,有的选择了出海,有的选择在国内等待。而数据显示,这种天平似乎更多偏向了留守的一方。

根 据清科集团发布报告称,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上市势头依然迅猛,无论是IPO数量还是融资额,均处于历史高点。三季度109家中国上市企业中,有 25家企业在海外各市场挂牌,融资总额为128.52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则吸引84家企业上市,融资额为241.09亿美元。

在具体市场分布方面,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IPO上市地点更趋集中。

25 家中国企业集中于香港主板、NASDAQ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市场上市,而香港则一如既往的获得大多数企业的青睐。具体来看,15家企业选择在香港主板上 市,合计融资121.23亿美元,分别占本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60.0%和融资总额的94.3%。其融资额的巨大比重主要来源于中国农业银行。

“香港市场近期来表现出色,其2009年IPO融资额全球排名第一。此外,香港市场资金比较充裕,以在香港及新加坡双重上市的冠捷科技来看,其在香港市场的单日平均成交量占比超过99%。”港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任光明指出。

“以往内地企业在与海外投资者交流时,会面对语言不通的障碍,这点在香港上市压力就小得多。此外,很多在海外上市企业高管,要面对与机构投资者的时差问题,经常半夜爬起来开电话会议,香港不存在时差问题,距离也更近,交流更为方便。”任光明指出。

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新加坡主板和韩国创业板本季度也均有中国企业上市,但上市数量相对较少,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分布也相对均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91

19页PPT解密国有银行改革之决策路径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19998.html

策突围

2003年5月19日,北京,“非典”流行,街上人流稀少。

上午10点,中南海国务院第三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边,围坐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黄菊,以及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阎海旺、财政部时任部长金人庆,正在筹建的中国银监会“候任”主席刘明康等。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说是文件,其实只是一摞打印好的PPT报告文稿,每份文稿只有19页幻灯片。

一同前往的,还有时任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央行研究局局长谢平。

这次会议颇不寻常,以往的国务院汇报工作,早在头一天就将汇报材料递交秘书局,并转交到国务院领导手中,这一次,显然参会者们在开会时才拿到材料。

据说这份PPT共19页,每一页均文字寥寥,提纲挈领地描绘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代价、资源运用、操作过程、配套措施及操作风险等。

据熟悉当时改革情况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直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以此为蓝本进行改革后,才把这份PPT文件中的操作部分,真正形成文字稿。

正是这次汇报,拉开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一次最彻底改革的序幕。据一位参与改革思路设计的人士对记者评估,当初设计的方案,有70%~80%以上都得到了实现,“这在中国三十年的重大改革中已属不易”。

据一位了解“5·19”汇报的人士回忆,整个汇报是按照这份PPT的顺序逐页进行的,首先就对这次改革的“宏观理解”做了说明。该部分开宗明义提出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是最大的金融风险,其财务重组涉及重大资源运用,其规划是央行各项工作五年规划及政策取向的先决条件”。

之所以称“先决条件”,因为四大行资产规模占当时银行体系约70%,如果不良资产不解决,运营机制不理顺,央行的货币政策就无法传导,国民经济运行就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

实际上,到2002年下半年及2003年初,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已广受海内外关注,国际上有影响的财经媒体,均对这一问题做了报道,认为巨额不良资 产将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有的甚至提出中国国有银行“在技术上已经资不抵债”的判断。在2003年初,国际著名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将中国内地 银行全部评为垃圾级。

中投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对记者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国并无太多选择,只能前行。

以资产规模计,银行业在中国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有七分天下,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是银行业的中坚,四大行问题不解决,中国金融业的系统风险就始终存 在,日本和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东南亚国家就是前车之鉴;其次,虽然当时资本市场已经过十多年发展,但资金配置功能仍微乎其微,银行业仍是资金配置主渠道,四 大银行又占其半壁江山,因而国有银行体制机制性问题不解决,中国资金配置的整体效率就很难提高,也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发展速度,以及市场经 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以不良贷款为例,单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加以解决,并非完全不行,但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按商业银行经营最好的年份算,不良贷款的消化估计至少要8至10年。环境的变化要求中国必须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对记者分析,“一方面,2006年年末,中国外资银行人民币市场的准入将进一步开放,外部竞争压力加剧。 另一方面要考虑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

根据入世协议,中国银行业将在五年过渡期后,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必须做好准备迎接竞争。

因此,早在2002年2月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前,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已下定决心,提出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在这次会议上,银行改革被定为接下来金融领域要解决的重要事项。

2003年3月,国务院新老领导班子完成交接,对银行改革重任就落在了新的领导集体肩上。据记者了解,在新老领导集体尚未正式交接之际,新一届“候任”政府领导就提出,希望以央行为首,尽快草拟一个改革方案。

2004年3月14日举行的“两会”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公开表示:“这次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资源突破

决心已下,但资源从哪里来?成为摆在改革决策者们面前的重要难题。

一些研究人士认为,到2002年,要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巴塞尔协议8%的国际标准要求,必须要动用大约1万亿元的资金。

困难重重之下,在改革的设计工作中,首次提出了三个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资产负债表与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框架。

实际上,这也涉及改革的资源调用问题。在财政资产负债表下,当年可动用的财政资源极其有限。

经过1994年财税改革,虽然中央财政税收一直以高于GDP的速度在增加,但到2003年前后,GDP虽然超过11万亿元,但年度税收也仅占GDP 的12%左右,且一直处于财政赤字状态。在1998年,财政已经通过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形式,充实了四大银行资本金,但至2002年已被侵蚀殆尽, 从财政角度看,也不愿再填补这个“无底洞”。

在国家层面,当时可调用的“国有资产资源”,也即国家掌握的国有企业股权。据一位金融系统高级官员向记者透露,利用国有股资源充当改革成本,在当时已被考虑过多次,但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尚未进行,二级市场条件也很差,这条路在当时走不通。

除此之外,还有央行的资产运用,即 “央行再贷款”,但再贷款当时已经做过很多,约束性偏弱,再贷款无法转化成股权,并不能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对四大国有银行做根本性的改变。

此次改革设计提出了动用央行外汇储备的思路,并经多方案比较后提出“倾向”选择此方式。这一创新思维,突破了以往充实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模式,并给当时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找到了“资源”钥匙。

到2002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2864.1亿美元,而且每年还以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实际上到200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就达到了4032.5亿美元,年增长40%。在中国贸易顺差不断增长情况下,外汇储备还将不断增加,这为银行业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然而,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窟窿较大,动用外汇储备这一资源,是否可完成全部银行的重组?而通胀压力是否会限制这一模式?

设计论证时也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 “整个过程未伤及财政”,也“较少伤及外汇储备”。其“限度在于释放通货膨胀的调控能力”,其中有利条件是:当时有“较低的基础通货膨胀率”和“较多的通货膨胀调控工具”。

改革设计中也提出了通过加强对冲手段来防止货币供应量的超常增长:在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同时,央行使用特别准备金,要求被注资的银行将资金存回到央行,央行同时付息,并逐步结汇。央行将视通胀的情况放宽回存和运用对冲手段调节。

这一设计的艺术性在于,通过多年平摊,将注资产生的货币供应量扩张平滑地逐步释放,以降低可能的通货膨胀压力。

经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各国刚刚开始复苏,中国也刚摆脱通货紧缩,2003年的通货膨胀水平还非常低。据记者了解,周小川行长在 “5·19”汇报会上分析说,就给银行系统注资而言,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的时机更好。而一旦低通胀时期过去,熨平注资带来的通胀因素也就基本消失。

在这份文件中,也对今后几年造成通货膨胀条件的应对给予了足够重视,特别标明对“通货膨胀调控主要在于政府事项的优先度摆放”,要进行“专题汇报”。

据记者从汇金公司了解,目前通过注资带来的通胀压力释放已基本完毕。

改革风险

改革方案没有回避此次改革的风险:除了通货膨胀环境风险外,内部运作风险和外部审计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也是顾虑所在。

这其中最大的风险在于,如果注资之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仍可能再次陷入高不良贷款率甚至资不抵债的境地,也就意味着改革失败。

根据央行系统参与改革的人士表示,在设计改革方案时,也分析了当时进行国有银行改革重组的外部环境。从外部看,商业银行重组改革后,也已具备了日后可持续的运营环境。

设计论证中也做了宏观上的和制度上的条件分析。宏观分析认为,按照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发展情况,未来数年,中国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长不成问题,这就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如果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不出大问题,不良贷款率不会再次无节制地增长。

为了给银行提供几年休养生息的机会,设计论证时分析认为,央行可适当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并使利差能够覆盖当前的业务成本和平均风险损失还应略有余地,使得银行财务状况进一步得以改善。

据参与此次改革设计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允许此利差存在的现实条件是,当时在拉动GDP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占比很低,而国民储蓄率又过高,防止存款利率过高,可以降低居民的储蓄意愿,进而将储蓄资金转化为消费,也促进直接融资渠道的加快发展。

据一位银行系统的高级官员表示,在之前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中,银行系统承担了大量的输血责任,当时四大行的不良贷款大量来自国企改革行政干预。这次银行改革,一定程度上要反哺银行体系。

或基于改革风险的复杂性,对银行改革的先后顺序,改革方案提出“两家并行较好”,以防止一家试点可能出现意外。率先被选中的是建行和中行。

设计的情景分析以资产质量相对最好的建行来展开,认为建行需要用150亿美元注资(实际上,在实施过程中,建行重组动用外汇储备225亿美元,比当初设想增加了50%),加上上市融资及发行次级债,可使建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0%。

情景分析中动用外汇储备注资“运作的实质”。以建行为例,注资后,“在央行口头指导下,可逐步在银行间市场卖出外汇换取人民币,”其“实质效果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并创造了投资渠道”。

改革设计时认为,建行在重组后,如果国民经济不出现意外的增长危机,每年可创造净利润200亿~230亿元人民币(重组第一年的2004年底,建行 净利润就达到了490亿元,到2010年上半年,建行净利润已经超过70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于分红,央行通过持股所得分红支付给建行特别准备金利 息,其余150亿元作为公积金,以赶上保持建行资产扩张率,使资本充足率不会下跌。

汪建熙对记者表示,对商业银行改革的进程拿捏相当复杂,要考虑到紧迫的时间,同时也要考虑到国民经济能否承受完全市场化的银行体系,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进度,就是怕如果几大行同时市场化运作,国企的竞争力如差距太大会承受不了。实践中,多数国企还是很争气的。

争取支持

在重组计划中,资产质量相对最好的建行、中行就需动用外汇储备各150亿美元,同时启动中行、建行两家试点,则至少动用外汇储备300亿美元,已占2002年外汇储备超过10%,这需要极大的政治决心。

因此,“5·19”汇报前后,也即改革方案的酝酿、协商阶段,部委之间的沟通协调成了重要环节。

本次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财政部。国有商业银行原属于财政部出资,1998年财政部又向四大银行发行了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在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之时,必将冲蚀财政部的出资。财政部的态度至关重要,是否会有人批评带来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2003年初,周小川和时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及常务副部长楼继伟保持密切沟通。

央行方面提出,在这次改革重组中,不用财政部出钱,希望财政部能够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方案。而财政部方面也了解国有银行的积弊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当即也表示支持。

有了这些沟通,财政部将继续向商业银行支付发行2700亿元国债的利息,并继续担保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向四大行发行的8200亿元债券。

改革方案对上述需要财政的配套政策安排,均有提及。一位金融业人士表示,可见改革设计中的一些规划,已经在之前寻找到了解决路径。

除了寻找改革的资源、相关机构支持外,动用外储,还需要考量法律程序问题。一位金融领域的高官对记者表示,任何决策,都需要法律程序正当性的支持,这在中外都是一致的,只不过中国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

为此,在当年8月中旬,国务院领导布置,将这一改革的设计由央行进行法律沟通,征询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积斌、周正庆及人大预算工委副主任苏宁等人的意见。

同时,国务院法制办亦对注资问题进行了法律研究,并得出结论:设计方案不存在法律障碍。

在没有法律障碍之后,这一改革动议也就顺利向前推进。

2003年9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同意了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汇报,同时决定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牵头成立国有独资商业 银行改革领导小组并任组长,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任副组长,周小川任办公室主任。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央行,主要承担这次银行改革的执行任务。

第二天上午,这一改革方案也获得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批准,改革方案被正式确定执行。另外,这一注资方案的酝酿始终被置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和讨论修改之中,当年被正式通过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也明确地简述了这一改革的决定。

10月19日,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建议设立投资公司方式完成注资:即由外管局设立投资公司,受国务院授权进行资本运作的投资公司。

2003年11月22日,经总理温家宝,时任副总理黄菊、吴仪等国务院领导分别圈阅同意,汇金公司成立。

国际上,央行官员在2004年初参加国际清算银行1月份的会议时,还就改革的部署,向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及巴塞尔委员会主席等人进行了说明,以期得到国际金融界的理解。

在当时,美国和欧洲都认为中国自己搞不好银行体系,劝说中国应该引入外资银行,并聘用既有国际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最后依靠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和力量达到规范运营。

除了基本采用后面两条建议外,这次改革摒弃了依靠外资机构来重组国有商业银行的方式。

从2003年的PPT 到随后启动的新一轮银改,一方面试图在财政资源之外另辟蹊径,并最后体现在动用外汇储备上;另一方面则是做实出资人,避免因财政注资导致的出资人实际缺位现象,从而使公司治理落到实处,这体现在后来汇金的成立和运作上。

如今再看2003年方案的实际运作,以外汇注资为突破口,以汇金为平台和抓手,则重组、股改、引进战投和上市四步紧密衔接,次第敲响,财务重组和制度建设齐头并进,节约了时间成本,规避了风险窗口,充分体现了“在线修理”原则的妙用。

未竟之局

正是这次改革,彻底改变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改变了国有股单一的股权结构,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并用国际资本市场规则持续地规范银行的运作,持续创造盈利能力。这也奠定它们能持续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和基础。

股改领导小组办公室深知,其任务不只是工农中建四家的改革,后来加进了交行、广发行和光大银行等,更重要的是闯出一种重组的模式。

更为直接的作用是,这次改革为中国整个银行体系带来了相当大的改革红利,激活了银行业价值。至2007年,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上市,受到了投资者热烈追捧。粗略估算,这次改革为中国银行业增值约2万亿元。

此次改革重组,还开创了一个新的维护金融稳定的路径,央行动用资源重组问题金融机构。这一实践在本次金融危机中被各国广泛采用,央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上的作用突显。

一位参与此次银行重组改革的人士回忆本次金融危机,以及当年银行业改革的经验,认为改革应该立足于本国,而且必须早改;改革的路径要与国际接轨。

从当初的“隐患重重,技术已经破产”,到今天市值跻身于国际前列,踏上改革“不归之路”的金融家们在欣慰之余,亦深感责任与压力的重大。

周小川认为,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还有许多大关要过;郭树清亦有同感,他将改制上市视为“现代银行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多位银行业权威人士强调, 此次改革起始于精心设计的制度框架,而更为深层的银行及金融改革既涉及制度设计,即厘清政府与市场、银行的关系,也涉及治理结构的深化和完善。其间既蕴含 着老问题,也警示着新问题,这些构成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形似神不似”的复杂内涵。

可以说,完成银行改革的未竟之局,既在银行之内,更在银行之外。中国商业银行深层次改革能否成功,有赖于中国金融体系更深层次的变革,当然更取决于改革者的政治智慧与改革力量的互动。

(本文为《财经》杂志供本报独家专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89

鐵路司法改革路徑 張泗漢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2393&time=2011-03-29&cl=115&page=all


有關部門一直不肯放棄自家權力,是鐵路司法改革中最大的阻力。而改革的方向,不僅要脫離鐵路系統,也要獨立於地方,成為真正的鐵路專門司法機構
張泗漢

 

  鐵路司法體制改革,是中央確定的重要司法改革任務。2011年新春剛過,鐵路法院檢察院的改制已悄然啟動,各有關法院、檢察院落實2010年 12月中編辦和兩高三部聯合簽發的《關於鐵路法院檢察院管理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鐵路司法體制改革步入實質推行階段。目前,上海、北京、南寧、鄭州 等一批鐵路法院、檢察院,相繼按照相關文件組織實施改制方案。

  這次改革,是從根上改,質上改,要把鐵路法院、檢察院從鐵路企業中剝離出來,使之成為獨立於鐵路系統的專門法院,整體納入國家司法體制。兩院人 員不再是鐵路員工,集體納入國家司法人員序列,物資、經費全部納入地方,實行屬地管理。這對於確保法檢兩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維護社會主義 法治的統一和尊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鐵路司法改革經歷了漫長歷程。早在「文革」結束後,鐵路司法隨著司法體制的恢復而設立之初,其存廢問題就存在爭議。梳理這30多年來的爭議和變遷,有助於為當下的改革釐清方向。

爭議源頭

  考慮到鐵路是全國的大動脈,又具有運輸的跨區域特點,1953年,中國借鑑蘇聯模式,成立了鐵路運輸法院,專門審理鐵路沿線刑事案件。在機構序列上隸屬司法部,並未歸鐵道部管轄。當時鐵道部門還歸軍隊管理。

  1954年憲法頒佈,按照「一府兩院」設置,人民政府和法院、檢察院設立。又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設立軍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水上運輸法院等專門法院。鐵路運輸法院設立基層法院、中級法院兩級,歸鐵路系統管理。

  1957年,在左傾思想幹擾下,很多法律制度,包括律師制度都被取消。當年8月,國務院56次會議通過《關於撤銷鐵路、水上運輸法院的決定》,9月將已經建立的19個鐵路法院撤銷。這並非意識到鐵路法院的獨立和公正性問題,而是當時法律虛無主義思潮影響的結果。

  「文革」結束後,隨著司法體制的恢復,1979年7月出台的《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二條規定,設立包括鐵路運輸法院在內的專門人民法院。1980 年,司法部和鐵道部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聯合發出了《關於籌建各級鐵路法院有關編制問題的通知》。1982年7月9日,「兩高三部」(高法、高 檢、公安部、司法部、鐵道部)發佈《關於鐵路運輸法院、檢察院辦案中有關問題的聯合通知》,建立了三級鐵路運輸法院和鐵路運輸檢察院。

  當時就有人對此提出異議,認為在鐵路系統建立司法機構很不嚴肅,審判權的公正性受到影響,不符合法治原則。但是,這種反對意見還比較微弱,沒有形成主流意見。當時正值嚴打,鐵路作為治安重災區需要重點整治,需要加強打擊,反對建立鐵路司法的意見沒有佔上風。

  恢復後的鐵路法院在職能和機構序列歸屬方面有了較大變化,擴張了案件的管轄範圍,增加了民事和經濟審判功能。而原先的鐵路法院只承辦鐵路沿線的刑事案件。此外,還增設了高級法院,由兩級升為三級,使整個鐵路法院系統在司法體系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這時的鐵路法院和鐵路檢察院在業務上由「兩高」進行指導,管轄權還是歸鐵道部,當時增設的鐵路運輸高級法院就設在鐵道部。

  與此同時,1983年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了《人民法院組織法》,刪去了「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水上運輸法院、 森林法院、其他專門法院」(第二條第三款)的內容,將第二條第一款第二項中的「專門人民法院」修改為「軍事等專門法院」。也就是說,鐵路法院從此失去了設 立的法律依據。

  這實際上反映了當時的爭議。一方面,「嚴打」等需要加強了鐵路司法的地位;另一方面,在修改法律的時候,又取消了設立鐵路司法的明確依據。

  1987年,「兩高」發佈《關於撤銷鐵路運輸高級法院和全國鐵路運輸檢察院有關問題的通知》,撤銷了設在鐵道部的鐵路高級法院和鐵路檢察院。這 是一個折中的方案。其背景是,有意見提出撤銷全部鐵路法院和檢察院。當時討論中提出分兩步走,先撤高級法院和檢察院,因此「兩高」出台了這個通知。不過, 這個「兩步走」的意見沒有見諸正式文件。後來並沒有繼續撤下去,而是保留了基層和中級兩級鐵路司法機構,這種格局一直沿襲至今。其中的主要阻力是,鐵路部 門不同意撤銷。

  由此可見,鐵路司法的存廢一直存在爭議。鐵路司法的人財物都受制於鐵路部門,幾乎不可能保持獨立審判,司法權力的部門化現象,受到很大非議。儘管阻力重重,但改制必須進行。

阻力來自何方

  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人大、最高法院啟動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時,就試圖對包括鐵路法院在內的專門法院進行改革。當時有主張保留的,有主張全部撤銷的,還有主張保留一級的。

  後來的研究結果是,對專門法院總體上保留建制,通過人、財、物關係的剝離,擺脫有關部門的控制。按設想,專門法院經費由中央司法財政統一劃撥, 幹部由最高法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命,但因涉及諸多原因,改制方案的草案經過20多稿後擱淺,整體性的大規模改革沒有了下文,而是決定成熟一個解決一 個。例如,對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法院和檢察院的法律地位,1998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關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 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給予了初步解決。

  1999年10月,最高法院在第一個五年改革綱要中,對包括鐵路法院在內的專門法院的體制,提出逐步改變「由行政主管部門或者企業領導、管理的 現狀」。2001年,中央有關司法改革的文件亦指出:「逐步理順設在鐵路、林區、農墾等人民法院的管理體制,合理調整機構佈局,清理整頓現有人員,將人員 編制納入國家司法體系統一管理」。

  同年6月,最高法院副院長沈德詠在全國十四家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體制改革研討會上說,鐵路法院管理體制不順,一直是圍繞鐵路法院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但由於鐵路歷史長,涉及面廣,數量多,人員也多,因此體制改革會更加複雜更加艱巨。」

  解決「部門、企業辦法院」問題,是上一輪中央司法改革任務之一。這項改革從2004年開始,由中央政法委牽頭,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中央司改 辦等幾個機關配合調研、協調。當年12月,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提出了「關於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初步意見」。2004年,最高法院第二個五年綱 要也明確提出,要「改革現行的鐵路、交通、民航、林業、石油、農墾、礦山等部門、企業管理法院人財物的體制」。

  2003年,鐵道部出台了《關於推進鐵路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和再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嘗試將公檢法機關、醫院和學校等單位剝離出鐵路系統,交由 地方管理。但是,到目前為止,醫院和學校等的剝離早已結束,而鐵路公檢法的改制還未完成。這一狀況主要和改革的動力有關。對於鐵路系統來說,醫院、學校等 主要是負擔,但公檢法等機構,則主要是權力。

  由於各方的權力和利益博弈,改革一拖再拖,難以推行。2009年出台的《人民法院第三個五年司法改革綱要(2009-2013)》,未見鐵路法 院改革方面的表述。同年7月,中央出台正式文件,要求當年年底完成改革任務,但時隔近一年,具體的改制依然沒有實質性進展,到底如何改,也未見公開的徵求 意見和信息披露。

  改革的困難就在於,所涉及的複雜利益格局如何平衡,鐵路部門是否願意放棄權力,改革轉制後人員安排、經費保障等諸多方面如何解決等。有關部門一 直不肯放棄自家權力,是改革中最大的阻力。這也是這項改革橫跨2004年和2009年兩輪中央司改週期,遲遲不見具體動靜的重要原因。

  鐵道部雖然只是國務院的一個部門,但鐵路是國家的交通大動脈,涉及到穩定,要改變非常難。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中,設立了集公路、航空和水運的大交通部,但鐵道部仍獨立存在,就可見一斑。

改革「兩步走」

  這些年來,社會上不斷呼籲改革,歷年的全國「兩會」,都有代表委員建議廢除或改革鐵路司法,以防止司法權力的部門利益化。2005年,江蘇省高 級法院院長公丕祥、湖南省檢察院檢察長何素斌等104名人大代表提出提案,建議立法禁止在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設立法院、檢察院。2006年,全國人 大代表、河南省高院院長李道民和32名人大代表提交議案,建議取消鐵路運輸等專門法院。2009年,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高院院長張文顯等人建議,盡快將 鐵路、林業、農墾等法院一律納入國家司法體系,與部門、企業徹底脫鉤。

  與此同時,從2003年以來,先後有多位公民和律師,在涉及鐵路案件訴訟失利後,紛紛將矛頭指向了訴訟糾紛的裁判者本身,以公民建議等方式向全 國人大多次提出撤銷鐵路司法的建議。例如,2009年4月,曹大和被捆綁致死案宣判,綁死曹大和的列車長黃建成獲輕判,社會上對鐵路法院合法性的質疑繼續 升溫。當年6月,16名北京學者、律師、記者聯署將《關於對鐵路系統司法權進行違憲審查的公民建議書》提交全國人大。

  可見,改革勢在必行。目前改革的方向已經明確,問題是具體如何改,當下的主流意見是保留鐵路司法建制,但要脫離鐵路系統,理順關係,納入國家統一司法體制。還有一些意見主張改革一步到位,即鐵路法院體制不僅脫離鐵路系統,也要獨立於地方,成為真正的鐵路專門法院。

  我個人基本支持後者,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改革可以分兩步走,先將鐵路司法從鐵路企業中剝離出來,納入國家司法體制,人財物交地方管理,這只是第一步。

  司法改革既要打破部門化,也要打破地方化,待條件成熟時再進行第二步。鐵路法院要獨立於地方,設三級,由上而下自成體系。例如,在首都設立鐵路 高級法院,中級、基層法院按照鐵路局、段分佈領域設立,法院人員由全國人大授權最高法院任命,司法經費由國家財政直接劃撥,司法行政和審判監督統一在最高 法院,使之成為名實相符的專門法院。

  而且,在管轄範圍方面也要調整。鐵路法院只負責鐵路沿線的刑事案件,可以包括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但純粹的民事案件,不應該由鐵路法院管轄。

  如果鐵路司法改革,在去除司法部門之外,還能在打破司法地方化方面有所建樹,或許還能為整個國家的司法體制改革開闢蹊徑。比如,司法機構設置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將有助於保障司法權力的獨立公正行使。

  張泗漢為國家法官學院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原副主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62

國內首例風光儲能電池招標再啟 技術路徑仍徘徊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26/2OMDAwMDIzNDg2OQ.html

延遲了近一年之後,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一期)儲能設備採購招標終於再次啟動。

3月23日,中國採購與招標網發佈了《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一期)儲能設備採購招標公告》,並於4月15日發佈《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一期)液流電池系統採購二次招標公告》。

去 年5月27日發佈的《國家風光儲輸一期示範工程大河光伏及儲能電站電池儲能系統採購招標公告》中提及,採購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設備14MW×4h和 4MW×6h兩個包。而最新的招標公告則共分為五個包,其中四個都是磷酸鐵鋰電池系統,分別為:6MW×6h、4MW×4h、3MW×3h和 1MW×2h。最後一個包是採購2MW×4h的液流電池系統。

作為我國首個大型儲能示範項目,國家風光儲輸項目從確定建立之初備受矚目。但 本報記者獨家獲悉,招標公告發佈至今,提交了競標標書的企業卻並不多。在磷酸鐵鋰設備招標中,確定參加的是比亞迪(01211.HK)、萬向電動汽車有限 公司、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和ATL-東莞新能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液流電池方面,則是北京普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和國 電南瑞(600406.SH)。

「除了磷酸鐵鋰電池和液流電池,去年發佈招標公告時提及的鈉硫電池應該也還是有機會。」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儲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林朔表示,「目前也在考慮是不是還要做一個國際招標,把日本NGK引入進來。」

隨著新一輪招標的公告,相關儲能技術優劣再次被熱議。而除了國家風光儲輸招標公告中提及的三種電化學技術之外,目前市場上較受關注的還有抽水蓄能、壓縮空氣、飛輪儲能、超級電容等儲能技術。

「除 了一些傳統的儲能技術,新興技術都還處於不同程度的研發階段,所以相關部門並沒有非常明確表示哪種技術更有優勢。」一位關注儲能行業發展的人士表示,「這 就意味著所有的技術都有機會,但也正因為支持導向不明朗,許多企業都還在考慮是否投資,以及投資的風險,反而制約了技術的發展。」

液流電池意外入局?

隨著國電南瑞的加入,「劇情」豐富起來

據瞭解,國家風光儲輸項目是2009年4月由國家科技部、財政部、能源局和國家電網公司研究決定啟動的大型新能源項目,項目估算總投資在200億元以上。

該項目一期工程位於張北縣,由河北省發改委於2009年底核准通過,是國網力推的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首批示範項目。計劃建設風電100兆瓦、光伏發電50兆瓦、儲能20兆瓦,總投資約33億元,由國網旗下的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具體實施。

普能公司董事長俞振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風光儲輸一體化項目實際上是對新電池技術的應用解決方案進行研究,「定位是示範而非商用項目,因此電池廠商是賠錢去做。」

然 而,因為項目所具有的意義遠超過其本身的經濟價值,也讓這個項目在啟動之初就受到國內電池生產商的強烈關注。許多人都相信,該項目至少顯示了國家電網公司 的技術偏好,如果示範效果好,那麼在下一次的項目中可就佔了先機,入選技術就大有可能在日後智能電網建設中獲得利益分羹。

「新公佈的招標公告裡,最大的意外應該來自於液硫電池。」前述關注儲能行業發展的人士表示。

他所說的「意外」,並不全是指液流電池在去年吃了國網「閉門羹」後,居然又進入招標範圍。「普能和大連融科參加投標,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國電南瑞來湊熱鬧是什麼原因?」

大連融科雖然不如普能那般耀眼,但是其背後有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教授張華民的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張早在2004年就上書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建議重視儲能技術,可謂國內研究大規模儲能電池的元老。

「但沒聽說過國電南瑞有釩電池產品。」這位關注儲能行業發展的人士猜測,「據說去年他們還買了普能的產品,難道這麼快就學會了?」

實際上,在國電南瑞確定參與投標之前,許多人都認為,准保是普能拿下這個標。「標書都是委託普能公司代為擬定的。」一位接近普能公司的人士透露。他同時表示,「畢竟普能有兆瓦級項目的經驗,大化所的電池雖然在實驗室穩定運行了好幾年,但是應該沒有兆瓦級的能力。」

不過,隨著國電南瑞的加入,讓「劇情」變得豐富起來。湊數?陪標?還是放水讓它購買別人的成套系統?一時間,各種猜測滿天飛。

「我覺得這事情沒那麼簡單,過兩週開標就知道結果了。」前述關注儲能行業發展的人士說。

鋰電池之爭

無論何種新型電池技術,都應以這兩起事故為鑑,靜下心來考慮安全問題

與液流電池那邊跌宕起伏的情節相比,磷酸鐵鋰電池的招標「看點」要少得多。

儘管國內的磷酸鐵鋰產業投資勢頭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在資本市場上相關企業一度「沾鋰成妖」。然而,卻只有4家企業遞交了標書。

「截至 2009年,我國生產磷酸鐵鋰材料企業約有150多家。」東海證券研究所汽車與新能源小組分析師吳文釗介紹,但大部分尚處於研發階段,能夠實現批量生產的企業大概在30家。「目前國內大多數磷酸鐵鋰企業的技術能力都只能生產低端材料產品。」

去年的那份招標公告發佈時,許多人都認為14兆瓦磷酸鐵鋰的中標者應該是比亞迪,因為它和國網的關係很到位。

那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5月份與股東交流時聲稱,國家電網看好磷酸鐵鋰電池。「液流電池只能作為備用電池,不能作為儲能電池,這是一個常識性錯誤。這個錯誤國網已經明白了,會把液流電池從儲能電池中劃掉。」

與當時王傳福的高調相比,這次比亞迪要內斂許多。「我們在規模儲能項目的經驗上是有優勢的。此次,我們投了兩個包。」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區總經理佟傑告訴記者。但他稱不方便透露具體是哪兩個包。

4月11日下午3時左右,眾泰一輛電動出租車在杭州街頭營運時發生自燃。4月14日下午5時許,江淮生產的一輛電動汽車又在合肥街頭發生自燃事件。「眾泰用的是萬向的磷酸鐵鋰電池,江淮也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上述鋰電池技術人士透露。

「事故原因還沒正式發佈,但我認為應該是電池的問題。」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分析,「車輛運行時間過長發熱,變速功率波動幅度很大,會使電池輸出功率過大,可能造成短路。」

此前,一些關於磷酸鐵鋰優秀性能的評價提及:其單體電池壽命長、安全性良好、高溫性能良好。

「不管是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還是其他的新型電池技術,都應該以這兩起事故為鑑,靜下心來考慮安全問題。」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盟固利動力)副院長劉正耀說。

作為國內在錳酸鋰體系中數一數二的電池企業,劉正耀透露盟固利動力去年在動力電池上的銷售收入是2億元,「但是我們一直也在研究規模儲能電池,目前正在籌建一個儲能示範電站。

劉正耀介紹,盟固利動力生產的錳酸鋰電池現在的循環壽命是約2000次。但目前已經開發出5000-6000次的高壽命電池,「專門給儲能用的高壽命電池甚至可以循環使用8000次,最快將在6月對外公佈。」

與主要用於消費電子產品的鈷酸鋰相比,成本相對低廉的磷酸鐵鋰和錳酸鋰是儲能電池領域的主要原料。其中,中國和美國以磷酸鐵鋰為主,日本、韓國以錳酸鋰為主。

2002年,由中信國安集團公司與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盟固利動力。該公司的宣傳材料寫道:盟固利動力是國內唯一一家實現規模化生產大容量錳酸鋰體系動力電池的生產廠家,鋰離子儲能電池技術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實際上,錳酸鋰體系電池作用規模儲能的效果如何,仍需拭目以待。因為即使在國外,此種技術的示範項目也較為少見。

但劉正耀對錳酸鋰電池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聲稱,盟固利動力生產的錳酸鋰電池不受一致性問題的制約,並且該公司掌握著該技術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相比之下,「國外的主流技術都是錳酸鋰,磷酸鐵鋰的知識產權卻在美國。」

比亞迪對外一直宣稱的「鐵芯」或者說「鐵電池」,實際上就是磷酸鐵鋰電池。也有業內人士透露,這是因為比亞迪避免以後美國人追究知識產權問題時候吃官司

儘管面臨美國專利的限制,在比亞迪的示範效應之下,湧入磷酸鐵鋰方向的中國企業超過150家。

不過,近年來,錳酸鋰材料在中國也有了更多支持者。2010年5月底,萬向集團旗下的萬向電動汽車與美國EnerDel公司簽署框架協議,將在杭州建立全自動化的電芯及電池系統生產基地,而EnerDel 公司的動力電池以錳系材料為主。

儲能多種技術競辯

要麼缺乏足夠示範項目,要麼不能規模化生產

「A123這些年陸續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些成功的儲能項目,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勵著中國的廠家追逐這項技術。」紐約州立大學納米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Unni Pillai說,「但國際上最為常見的,還是鈉硫電池儲能項目。」

Unni Pillai表示,「以日本NGK的技術最為成熟,NGK在全球範圍內安裝了215個系統項目,總量達到302兆瓦。」

因為國際上有成熟的項目作為範本,鈉流電池技術在我國也受到眾多追捧,走在最前列的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去年7月硅酸鹽研究所與上海電氣集團公司和上海市電力公司共同簽署了《關於推進鈉硫電池產業化的合作意向書》。

這項合作被外界看作是國家電網公司對於鈉硫電池技術的格外偏愛。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此次國家風光儲輸項目招標中並未包括鈉硫電池,頗讓人感到意外。

「這 次招標要求投標人必須是電池製造商,具有電池儲能系統的集成能力並提供完整集成方案,且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註冊的企業法人,我們並不符合要求。」中國科 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溫兆銀解釋,「我們的產品還無法做到批量化生產。如果日本人來參加招標,他們的電池中標沒有一點問題。」

國內首例風光儲能電池招標再啟 技術路徑仍徘徊

據瞭解,NGK已產業化的鈉硫電池,其壽命可達10-15年,成本約為2萬元/千瓦。而硅酸鹽研究所的產品,壽命只有5年,而且只能作為示範,並不能規模化的應用。

「但我們正在和國家電網組建公司,也可能還有第三方的加入。」溫兆銀表示,「未來兩三年內以建立生產線為主要工作。」

實際上,國家電網願意投入鈉硫電池,是因為它的成本更具有優勢。

「目前新型電池的價格還是過高,這也是更多人選擇抽水蓄能和壓縮空氣儲能的原因。」Unni Pillai介紹表示。

在儲能領域,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放電時間和放電功率。從大功率、長時間兩個維度來看,抽水蓄能具有其他技術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受地域條件限制。

「抽水蓄能一般都是百萬千瓦以上的項目,它的儲電和放電可以是天數級別的。」林朔介紹。在我國,抽水蓄能的投資不可謂不大,以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為大。

儲能效果僅次於抽水蓄能的是壓縮空氣。「西班牙電力公司和太平洋電力公司最近都有壓縮公司的項目,分別是150兆瓦的紐約Watkins Glen項目和加拿大200兆瓦的Kern County項目。」Unni Pillai告訴記者。

調頻市場率先啟動

電網對功率有要求,所以風場就有了埋單動力

目前,我國並沒有儲能的專門規劃,甚至沒有歸口管理部門。而制約行業發展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沒有明確的埋單機制。

「未來可再生能源要大發展,肯定要重視儲能的運用。」龍源電力(00916.HK)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謝長軍表示。

但是,作為發電企業而言,龍源電力顯然沒有為儲能設備付費的動力。「儲能未來肯定是個政策問題,需要國家的支持,因為提供儲能參與風電調節會降低發電企業的經濟性。」謝透露。

他表示,目前來看,電網體制改革對電網的要求,還是希望他們能夠承擔起電網調峰的責任,整個調峰的平衡問題應由電網來解決,「電網目前也認這個賬,要不然他們今後電網的發展就越來越小了。」

多名儲能企業人士也表示希望由電網公司埋單。對此,林朔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我覺得要看具體的應用,在不同的應用場景,會使不同的利益方獲利。」

她 以新能源接入為例,新能源的接入有波動性和間歇性,儲能加入後,能提升輸出的穩定性,這是電網在受益。但是,如果可再生能源經過調解後可以穩定輸出,電網 更多的接入可再生能源,對於發電企業也在受益。「往大了說,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減少碳排放,所以每個人都是受益方。」

「能量型電池的話,可能確實沒有人願意去埋單。」深圳飛能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耀軍認為,風電場沒風不要緊,只要發電企業提前15分鐘告訴電網就行,電網可以把風電切除,用火電調度。

「但15分鐘以內的波動,電網沒法調度。為保證風電並網時候的功率平滑輸出,就要配備功率型電池儲能。」肖耀軍補充,「電網對功率有要求,所以風場就有了埋單的動力。」

據瞭解,功率型儲能電池主要用於調頻,其特點是能夠在短時間內,滿足大功率充放電要求。各種電池技術中,以飛輪儲能和超級電容的效果最好,前者理論上沒有壽命限制,後者單體循環壽命為100萬次。

「風電一般每年運行2000-3000小時,要保證功率平滑輸出,大概每10秒就要充、放電一次,那麼儲能電池1年的充放電次數就是100萬次。高度頻繁的充放電情況目前只有飛輪能夠承受。」肖耀軍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