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zkiz 3萬倉記(4): 富豪產業信託(1881)注入新酒店後對派息及股價之影響(更正)

朋這個星期,組合還是老組合,沒有變化,但組合內兩隻股票的表面都有所上升,但相對大市有所不及,但是,筆者認為,這是合理的,以這兩隻股的預期派息約2,188元計,我估計足夠支持這個網每年約1,000元的營運費用,尚沒有計入每年約1,500元的廣告收入,預料在收得廣告費用後,我會繼續投入這些股票,或許會購入一些每手股價便宜,但有潛力的仙股,使這個組合的規模,每年穩定增長約20%左右。現時組合如下圖:





講完組合之後,就回到我們今日的主題,富豪產業信託注資方案。前兩個禮拜,經濟日報旗下的智富周刊(imoney)100萬組合非常搞笑,聲稱公司無注資憧憬就賣出1萬股富豪產業信託,明明這產業信託是當中利率最高者,我覺得就算沒有注資他們真是完全沒原因要售出這些單位,為做交易而做交易,難怪組合的金額增加得這樣慢,誰知過了幾天即公佈注資方案,他們真是自打嘴巴。

富豪(78)及百利保(617)各持有的50%的2家位於上環及北角的酒店,計劃注入富豪產業信託,細則如下:

1. 這兩間酒店初步作價為每間16億元,收購價格上限為18億元,下限為13億元,即最高是36億,最低是26億,兩間酒店資料如下:


2. 在收購後,富豪產業信託會與系內公司簽訂租約,收購後3年租金按收購價每年5%、5.25%及5.5%支付。

3. 富豪產業信託會為每項收購先付收購期權費用1,000萬元及按金8億,即合共16.2億元,資金來源由富豪產業信託發行10億美元中期票據計劃所得的資金支付,該批中期票據利率及按金及期權及按金的費用計算利率均為4.25%。

撇除所有關於地點、價格的東西不談,只論財技,其實可以斷定是一種套息的模式,以借回來4.25%息的資金,母公司支付5%以上的派息,產業信託就賺這個0.75%以上的息差。至於對分派的影響,可參看下表的計算。

(1) 對每份分派的影響


假設全數把這些利益分派,以32億收購價計,可以見到分派在未來3年分別增加0.74仙、0.98仙及1.23仙。

(2) 對每股價值的影響


在收購後以5-6%分派計算,可為價格提升12.6仙至24.6仙不等。

(3) 對負債率的影響


其實就算以上限價注入,負債率只是39%,未達45%之上限。

還有,這兩項資產價格只是32億,但發行票據的金額卻是77.5億,中間還有45.5億的剩餘,那為何要特地要有這樣的設計? 我估計,這些剩餘是用來為未來收購其他資產鋪路,即可憧憬未來同系會繼續把酒店注入,據富豪年報稱,除了以上2項物業外,還有1個位於上環及1項成都市的物業還可注入的。用以上這項方式,一方面打通融資關節,一方面增大富豪產業信託的資產及分派,有利其未來的發展。這種才是良性、有利股東的增加分派模式。越秀房託如果當年不急進的話,其實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去增加資產,順帶提升分派,不損股東權益,但是他實在沒錢也非常急進,搞出這樣的悲劇,強硬地損害房託價值,這種行為完全不可原諒。

至於酒店價格,部分網友可能有一定疑問,他以過往2年部分麗悅酒店(2266)所作的成交作出結論作價可能高估,但是根據美聯工商資料,近一兩年工商物業升幅達到50%,加上其設計與高度屬服務式住宅,較為高檔,均和之前的出售沒可比性,反而更像麗悅酒店的九如坊的設計模式,加上出售期間正處歐債恐慌時期,所以價格稍為低估是必然的。加上,他們肯擔保未來3年的租金金額,所以價格較高也是合理的,但是我仍認為,就算計及這些因素,物業仍有約10-20%的高估空間的,所以希望收購作價可以保守一些。但是,其實愈高的收購價,在不增發單位的情況下,其實愈對股東的分派有利的。

更有利未來富豪把其他資產注入,所以我都覺得雖然收購是一定有利,但對作價上是較為矛盾,不過在3年後情況有誰能知,所以我還是認為價格較為保守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046

聆聽80後對互聯網投資的理解 證券市場紅週刊

http://xueqiu.com/2994748381/29799260
■本刊記者 袁園

英國留學5年,東方港灣磨練4年,本期《紅週刊》、雪球網與手機騰訊網合作的《投資人物專訪》欄目嘉賓80後余曉光2014年5月創立澤誠資本。「我深刻感受到屬於我們80後的時代來了,我肯定要義無反顧地去編織屬於我的事業,不求最後結果,但求不愧對自己的人生。」
  余曉光的英文名字是「Benjamin」,「我從初中就開始讀巴菲特、索羅斯、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書,英文名字就是那時借鑑巴菲特老師的名字給自己起的」,而余曉光接觸閱讀更早是從記事就開始的,以人物傳記、歷史為主。「青少年時代的烙印成年後成為一把常伴身邊的鑰匙。股票市場有很大的欺騙性,如果要以此為業要盡快認清自己的能力。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歡並擅長的事才會不求回報地投入,這樣反而更容易得到全面的收穫,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收穫豐富而飽滿的人生。」
  中國的互聯網市場是政府有形之手很難觸及的一片綠洲,其中誕生的商業模式領先於世界,加上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互聯網投資大潮中,勇於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人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80後余曉光把所有精力和投資集中在海外市場,讓我們一起聽聽年輕人對這個新潮世界的投資感悟。
  投資是一場沒有監考的考試
  《紅週刊》:「這幾年在投資和生活中的一個感觸就是:當你一開始選擇一個很難的起點,那麼後期是輕鬆的;而當你選擇一個輕鬆的開始,後期往往是殘酷的。」你在生活中踐行了這句話,在投資中如何理解?
  余曉光:投資就像是一場沒有監考的考試。抄作業比自己動腦子寫作業輕鬆多了,但是輕鬆的開始往往帶來殘酷的結局。作為職業投資者,安身立命於市場的「資本」是獨立思考、努力經營自己的投資能力圈。
  獨立正確判斷宏觀大勢、選擇具體的標的、分析過濾、解決關鍵問題、持續跟蹤;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出現、買入後跟蹤業務發展、在業務發展遇到瓶頸或者大趨勢改變前離場——這都是需要自己通過長時間磨練去雕琢的投資技藝。威尼斯一個玻璃師傅需要15年才能出師,而投資看似簡單的一買一賣,背後所蘊藏的知識需要自己終其一生去精進。
  《紅週刊》:「當細分行業裡的龍頭發生商業模式的改變,或者涉足一個全新的大市場的時候,值得特別留意」,能否以例子來說明?
  余曉光:海外的例子就是美國的綠山咖啡,它之前是一家做咖啡豆經銷的企業。但是當綠山咖啡發明膠囊式咖啡,給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飲用方式的時候,商業模式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後來股票最高漲了100多倍。還有2012年就投資的奇虎360,也是從上市時候的頁面導航廣告業務加頁面遊戲業務,進化到搜索市場和移動分發領域。
  這幾年國內的例子就是廣州藥業,之前一個傳統的藥企本沒有什麼想像空間,但王老吉的回歸讓一個快消品注入到了廣藥的機體內,導致經營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由此股票價格大幅上漲。
  所以,當企業在傳統業務的基礎上敢於打破現有發展格局,去開闢全新的商業模式的時候,是值得重點關注的。
  《紅週刊》:還有一句您的投資語錄——「無論市場處於何種情況,如果投資者都堅守以企業經營為衡量標準的『商業價值』,那麼在牛市中跑輸市場是大概率事件。畢竟沒有線的風箏(無法傳統估值的企業)在大風中會飛得更高。」
  余曉光:市場短期波動很多是投資者情緒的變化。當市場火熱的時候,那些故事最動聽,發展階段處於初期,企業無法以傳統價值估值方式去估算的時候,投資者會被巨大的發展空間所迷惑。這類股票價格會一飛衝天;但是當泡沫破滅的時候,這些股票也是跌得最慘的。
  發掘更有效率滿足用戶需求的企業
  《紅週刊》:「索尼對理解企業的週期發展很有幫助」——您對科技或者互聯網公司的企業週期的理解是怎樣的?
  余曉光:索尼是一家喬布斯早期極其崇拜的公司,現在居然淪落到這個樣子。一個企業失去了創始人精神就像是失去舵手的貨船,因為缺乏一致的行駛方向,最終會在競爭與內耗中把自己弄得支離破碎。
  互聯網公司因為極快的商業普及速度和科技自身發展的替代,生命週期相比傳統企業會短很多。傳統企業20、30年的發展路徑,互聯網公司一兩年就走完了。很多互聯網企業甚至是脈衝式發展,在短期用戶熱捧發家之後,隨著用戶的遷徙迅速衰落,開心網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所以投資互聯網企業更多需要看重企業是否給用戶提供長期價值,是否構築了競爭對手無法進入的軟壁壘,讓用戶長期駐留在平台上,然後在此基礎上提供貨幣化的用戶服務。這樣的商業模式具備可持續性,但是從長期看依然無法避免被新的平台所淘汰。
  《紅週刊》:高科技公司變化太快了,這確實是對投資者來說最大的難點之一,具有哪些素質或者特質的企業更有可能在未來10年中勝出?
  余曉光:從投資的角度,我要去發現是什麼樣的企業在更有效率地滿足用戶需求。用戶的使用習慣是否在從舊的平台向新的平台遷徙,這其中就蘊藏著未來的投資機會。
  《紅週刊》:對於互聯網企業,您認為傳統的評估方式完全失效,應如何全新認識非傳統企業的估值方式和無形資產?
  余曉光:因為美國市場的上市要求並沒有那些對傳統企業經營的束縛,所以很多處於商業模式初期的企業都上市了。美國等於是讓二級市場完成一級市場或者VC階段企業的資金來源問題。所以很多互聯網、醫藥企業上市的時候根本就不盈利,甚至盈利遙遙無期,但是這並不妨礙這些企業的社會價值。如何估算企業的社會經濟價值和隱性的資產價值,決定了投資者是否有能力在早期判斷企業的投資價值。
  《紅週刊》:對您來說,什麼是投資最重要的事?
  余曉光:我一直都認為,讓自己處於最佳的投資狀態,那麼好的投資機會自然會出現。這與運動員是否會取得好成績是一個道理,能讓自己處於最佳競技狀態的運動員,自然就能獲得好的成績,所以我非常看重如何讓自己處於投資的最佳狀態。
  另外,必須非常努力地去學習、閱讀。我這些年都是平均一週2~3本書的閱讀節奏,經常去香港買台灣版的繁體書和英文書,所以現在對豎著排版的書也全無壓力。要想把投資做好,首先大腦中必須有深厚的積澱,而這來自於平時的閱讀積累。我看書很雜,但很少看投資方面的書,因為大多數投資書是對特定環境下技巧性的描述,價值非常有限。而投資本身與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社會的運行機理、人類發展的趨勢、科技的演變?去閱讀相關方面的書籍對投資非常有幫助。
  2014年最看好蘋果
  及其產業鏈上的機會
  《紅週刊》:「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會釋放長期被政策壓抑的制度紅利」,如何看待移動互聯帶給教育、醫療、電商、旅遊、廣告、招聘等領域的機遇與風險?
  余曉光:中國的互聯網市場,是一片免於政府行政干預的綠洲,因為中國用戶用慣了盜版,沒有付費文化。所以從進化的角度看,中國互聯網市場的商業模式是世界領先的。像奇虎360這種靠免費殺毒吸引用戶,再把用戶通過廣告來貨幣化的商業模式也是中國獨有。小米手機不但在中國取得成功,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很大的影響力。這正是中國互聯網模式全球領先的表現。但遺憾的是,最能代表中國經濟特色和生產力的互聯網公司都在海外上市。幸運的是,我很早就認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把所有的精力和投資都集中在海外市場。
  互聯網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是深遠的,除了商業價值還有社會價值。比如新浪微博在商業上也許並沒有人們預期的那樣成功,但是其社會價值無法估量。另外電商、遊戲、教育、廣告、醫療、服務業等各行業都在受惠於互聯網對生活的改變,只是有的改變非常劇烈,獲得極大的商業成功,創始人也成為年輕人的偶像。而有的改變顯得默默無聞,但漸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質變。通過觀察社會的變化,發現潛在的投資機遇,是我這些年來比較有效的工作方式。
  《紅週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海外市場,除了上述原因,還有無其他因素?
  余曉光:A股更多的是結構上的問題,同樣的企業在海外和國內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定價方式。因為海外市場的規則更符合市場化運作的機理,所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洞察力可以獲得應有的回報。而國內市場的運行機理有很多人為的因素,從投資的角度看有太多不可控因素,投入產出完全不成比例。依據公開信息和自己的判斷所做的決策,一切投資行為和判斷依據都可以放在陽光下,而只有放在陽光下的事物才可以接受別人的檢驗,才可以更好地做大,這也是我選擇海外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
  《紅週刊》:「2014年的A股,與智能家電、可穿戴設備沾邊的企業都會受益」,現在這個觀點是否有改變?
  余曉光:中國傳統經濟處於世界經濟產業鏈的末端,所以同樣的投資邏輯,國內跟海外的選擇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的。比如去年蘋果就有動作在下一代手機中使用藍寶石玻璃,我去年就寫了一份關於蘋果藍寶石合作企業GTAT的分析文章,等這股風颳到國內A股已經是4、5個月後的事了,而在投資標的選擇上也都是些很牽強的企業。直接投資GTAT,我自己和身邊的都人獲利頗豐,但在國內,我也不知道如何選擇。
  《紅週刊》:智能硬件創業公司2014~2015年要死一大批?怎麼講?
  余曉光:目前從產業鏈裡瞭解的情況,蘋果的可穿戴設備今年就會面世,並且計劃月產量是之前全部可穿戴設備年銷售的總和還多。就像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蘋果的可穿戴設備因為其軟硬件集成優勢,勢必掀起可穿戴設備的大浪。我之前都建議身邊的朋友今年不要買300元以上的可穿戴設備,因為蘋果的可穿戴產品推出後,這些東西馬上就會成為雞肋。
  現在國內的智能硬件創業就好像要趕在蘋果強拆前搶建一樣。大眾消費品市場需要蘋果這樣的企業樹立行業標準,標準的土壤上會長出多元的應用,這會是國內開發者創業的新樂園。
  《紅週刊》:2014年4月份您曾寫過一篇《泡沫的代價》,如何看待調整過後的互聯網上市公司?
  余曉光:泡沫最大的代價就是破滅後永遠無法恢復到之前高位的風光。具體到投資上就是股票賬面價值永久損失的風險。這不只是互聯網企業,其他估值過高而後續增長乏力的企業都有這方面的風險。從投資的角度看,今年以來的中概股大範圍調整已經釋放了相當的風險,普遍跌幅都有30%~50%,但少數優秀公司基本沒有下跌,大範圍下跌之後正是撿便宜貨最好的時機。通過合乎邏輯的分析,如果對所投資企業後續發展得出正面的結論,那麼此時正是加倉的大好時候。市場總是在極端樂觀和極端悲觀之間波動,作為職業投資者需要利用市場情緒的波動,而不是悲觀的時候更悲觀,樂觀的時候忘乎所以。
  《紅週刊》:5月您寫過一篇關於京東的文章,判斷「京東五年三倍的增長空間」,是否還持這樣的觀點?京東在上市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京東超過阿里是必然。」如何看待幾個龍頭互聯網公司的霸主格局?
  余曉光:京東從長期看會是一筆好的投資,5年之後市值達到現在亞馬遜的千億美金市值我一點都不會奇怪。京東超過阿里目前看優勢是在產業鏈後端建設上。京東的發展就符合之前我們所說的「選擇了一個很難的起點,但是後期發展會是輕鬆的」模式。而與京東同期高調宣佈永遠只用第三方物流的,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現在互聯網的格局早不是BAT,而是ATM(阿里、騰訊、小米),京東會有屬於自己的發展路徑,畢竟中國電商的市場規模是全球最大的,並且未來會超過第二名美國很多。電商有足夠深的水,可以養出幾條像阿里、京東、唯品會這樣的大魚。
  《紅週刊》:作為你之前看好的A股互聯網銷售家電類企業九陽股份,2014年2月份股價最高到達約15元,而之後股價大幅下挫,你現在怎麼看?
  余曉光:從分紅上看,九陽股份已經跌成了一個「理財產品」,股息率6%已經比很多「寶寶」類產品高了,還可以享受一個業務轉變的期權價值。九陽股份需要時間去經營,讓新品被社會所接受,尋找到除豆漿機之外一片足夠大的新市場,雖然九陽是國內利用互聯網銷售最多的家電類企業,但畢竟目前還是製造業的屬性。從專利註冊數量上,可以看到九陽管理層的創新能力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我對一個管理層年富力強、持續創新的企業還是持樂觀態度的。
  《紅週刊》:2014年最看好的機會是什麼?
  余曉光:2014年最看好的股票就是蘋果和其產業鏈上的機會,2014年1月1日我在雪球寫了一篇文章表達過這個觀點,目前看是十分正確的,並且通過投資蘋果的期權,今年已經獲利頗豐,而這個歷史性的投資機遇目前依然有效。
  《紅週刊》:資料顯示,您本人並沒有投資唯品會,現在來看有反思麼?
  余曉光:我本人並沒有投資唯品會,但是在與其他投資者總結為何沒有投資唯品會上,還是努力找出自己的思維空缺。
  唯品會當年作為電商IPO的時候,中國市場上剛剛經歷了一波電商、團購的死亡潮。無論是VC還是PE,當時對電商的投資基本全軍覆沒,對電商模式的公司先天排斥。另外唯品會主要是銷售尾貨的市場,這與淘寶、天貓上的當期商家有直接衝突。NIKE在天貓正牌店所銷售的商品和唯品會上的尾貨在使用上會有任何差異麼?所以很多已經做得好的電商,也沒有介入唯品會的領域,避免左右互搏的尷尬。還有就是中概股當年被SEC調查估值普遍很低,各種因素彙集在唯品會身上,才產生了這個2年來漲幅幾十倍的股票。事後深入分析總會增加自己對投資的理解,下一個「唯品會」出現的時候,才能在之前的知識積累上抓住。
  女性對購物有先天的優勢,如果實在要說思維空缺在哪裡,那只能說性別差距確實佔了較大的比重。男性理解女性是人類歷史上永恆的話題,這方面的差距只能在生活中充實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65

一名90後對前途的困惑

收到一位年青blog友的電郵,提到他因我的著作而開始接觸財務知識,而且積極吸納相關知識,更越來越有興趣。我常說 I'm nobody,在網絡世界中與其他人又互不認識,但總在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別人,這是好事多於壞事。每次看到這些感想時,總是感到很奇妙,人一世物一世,能有此機會,夫復何求。



迷途的90後Ken:

記得上年大學畢業剛踏出社會工作,決心想學習理財投資,於是在書展因緣際會之下買了止凡兄的著作《積財有技》,從中學習了不少的財務知識和財技,便開始拜訪止凡兄的Blog,令我這名初哥對理財投資和財務自由有更深的體會。之後在止凡兄Blog中的網誌連結中發現了鍾記的Blog,開始認識價值投資和一些股票的估值模型,於是也買了鍾記的著作和參加了他的投資班(記得你Blog中有賣過廣告),漸漸學始對投資愈來愈有興趣,開始閱讀了大量相關的書著。之後也有參加止凡兄與經濟商學院合作的講座,介紹了很多不同的Bloggers,當中Starman的財技令我大開眼界,於是又開始研究Reits和閱讀相關書藉;同時也開始學習閱讀財務報表;漸漸我發現自己對投資愈來愈有興趣。

首先多謝止凡兄願意花時間睇我呢一年的經歷,今次來信其實是想止凡兄給小弟一些寶貴的意見。

小弟背景同止凡兄有點相似,大學主修工程,現在在一間機電工程公司任職機電工程師;工作了一年半,我發現自己對工程根本無興趣,雖然好專業同前景都好好,但人好難在自己無興趣的範疇上獲得成功和呆得長久,有時會好羨慕有些人可以工作於自己的興趣當中;這段接觸投資的時間當中,發現自己對投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晚都花時間閱讀相關書藉;現有工作雖然收入穩定,但感覺自己的生活如行屍走肉,好像以時間換取金錢,經常有衝動想離開現況,想轉行投身金融投資界,做一名分析師;但小弟大學主修既不是金融/經濟,又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入行相對較難,其實我又不介意由低做起,最近報考了HKSI的證券及期貨從業員資格考試,想先入行做Dealer,再考CFA轉做助理分員;雖然熱情滿溢,但也感覺前路茫茫,很想有一些過來人/前輩給小弟一些建議,可以免走一點冤枉路。

知道止凡兄都不是行內人,未必能給予太多意見,但始終也是我的前輩和啓蒙者,我也希望止凡兄能給予小弟一些寶貴的意見。

祝止凡兄和一眾Bloggers新一年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出多幾本書!


止凡回覆:

Ken你好,你的經驗是我最想聽到的,是受到啟發,一步步對投資有了興趣,再而自己去求知。

得知你對本身行業不感興趣,我也是工程師,工程界其實有很多範疇,除了不同工種外(你已透露你是機電的),還有很多位置,有consultant,main contractor,sub contractor,supplier,client,政府等等,就每一個位置又分不同project而有不同的情況,好像在香港做building的,與在新加坡建鐵路的項目已有很大分別。

我不清楚你是否對所有工程項目都沒有興趣,始終有些工程是頗好玩過癮,做起來亦有點使命感,不過興趣這東西要迫也迫不來,加上做工程難以發達,有前輩說工字不出頭的「工」,是指工程的「工」,哈哈。如果感到沒有興趣,趁年青,快快轉行,也不失為好方向。


Ken後續回覆:

感謝你的回覆,我自己現在在一間Consultant工作,都有接觸一些機電方面的設計,不過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識與我本科所修讀的有點出入,感覺有點吃力;我明白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總有出色和成功的人,但我感覺在這一行很難達到那個境界,故想趁在這個尚有熱情活力和無負擔的年紀下,去見識一下,試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縱然結果未必是成功,但至少不會留下一個遺憾!


後記:

Ken所提到的是工程界,因為本身也是在工程界工作多年,所以希望說多一點。

以前也有提過,工程師算是專業中最吃力不討好的其中一員,當我們在談專業人士,總會想到醫生、律師、飛機師,還會有建築師、會計師等,今時今日更會想到補習天王,但就好像很少會聯想到工程師。一名專業工程師是否應該被看低一線呢?從成為專業的難度來看,大概不應該吧。

若以Ken的機電工程來看,本身要有相關的工程學科大學畢業(工程內部再細分很多範疇的),畢業後要按工程學會的培訓計劃工作兩年,之後要再多取兩年工作經驗,這才有基本資格準備申請註冊成為工程師,即畢業後四年為最低消費。可惜申請註冊需要「老闆」簽名,以Ken工作的consultant為例,多不會「準時」簽牌,畢業後六年、八年、十年才能註冊的大有人在。

即使得到老闆簽牌,也不代表一定能註冊,視乎哪個學會,需要寫文、面試、筆試或視像面見不等,考核包括多個範疇,如技術知識、獨立思考、溝通能力、領導能力、新知識領域等,當中尤其考技術知識非常看運數,因為面試員多為資深工程師,而工程界問題多的是,他剛好問一些你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只能憑 sense 去回答,看他是否滿意。

以機電工程師來看,能於30歲前取得註冊專業已不錯了,但這只算是入門班。在香港,還有其他專業資格需於工程師後才能申請,例如機電工程當中三個範疇的Registered Professional Engineer可簽名入消防局排煙系統設計、Registered Energy Assessor可簽名確認機電工程署能源條例相關文件等,如果是結構範疇的話,註冊後多年才有機會成為Registered Structural Engineer能認可一個結構、Authorised Person可簽名入屋宇署文件。我們常打趣地說,這些才是有資格「坐籠」的牌,因為簽名後有刑事責任,單單只是註冊工程師,未夠班。

得到這些專業資格時,隨時人到中年,其實從讀書到那一刻,工程師所付出的絕不比其他專業少噢。所得到的回報又如何呢?我只能說大部份工程師都「餓不死」,一定夠養家吧。

先說工程界的dream job,如入政府的話,起薪點是Point 32,近六萬多元,過兩三年就能開始拿十年房津,又多萬多元。就算一世不升職,年薪過百萬一點也不是問題。

前景看似超好,但若一個專業會以政府工為目標,視它為dream job,其實都幾可悲,因這代表市場很難給予這個待遇,所以才人人想入政府,不少私人公司的市價更與政府差很遠。即使這個dream job,想發達也不太可能,只能叫做「餓不死」,而不是大富大貴的一類。

反觀醫生、律師,若向錢看的話,應該不會想加入政府吧,一個出色一點的家庭醫生,到屋邨小商場處自己掛牌開診,月薪百萬(不是年薪)也不是問題。律師,更不用說吧,今天李柱銘、湯家驊早已富甲一方,看《律政強人》那套無線劇也看得我心癢癢

工程界有一個問題,很難以個人名聲出來接一些超大工程來做。能接下政府、港鐵、發展商等大工程的,多是大型工程公司。港珠澳大橋或高鐵工程等工程會找金門建築、中國建築、法國地基等巨頭去做。若以個人名聲創立一家工程公司,可能只會做一些商舖裝修工程吧。高鐵工程與商舖裝修工程,雖然都是工程項目,但是完全不同層次、不同世界的東西。

當然,工程界總有人能創立私人工程公司,顧問也好,承辦商也好,成功的例子總是有的,某些還管理得不錯,例如機電的ATAL、結構的CM Wong等,但這條路實在不能說是普遍與容易,至少比醫生診所、律師樓、會計師樓、建築師樓等都要難得多。

以前聽聞金融界分析工作很喜歡請工程畢業生,可能因為工科生面對很多數字,分析力與數字處理能力都不錯,因為工作上需要與數字打交道,始終計錯數而出事的話真的會害死人,所以一般都經過頗嚴謹的訓練。這些優勢在工程界中算不上什麼,因為在工程界內人人如此,但其他地方可能用得著這種優勢。同一個優勢,在工程界可能只能「餓不死」,但到另一界別可能已經發達也說不定。

我相信出來工作不久的Ken未必對工程界中多個範疇有很深入認識,還記得自己剛出來工作不久,連「判頭」代表什麼也不清楚,以上寫的希望可讓他了解多一點。然而,在文字中Ken用了「行屍走肉」來形容他現在的工作狀態,這其實是不太理想,正如我在回覆中提到,若真的沒有興趣,趁年青盡快轉行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478

宗慶後對洋糧說不 中國農業多年學費白交 | 精華實報

如果不是“宗慶後”這三個字,提高關稅、限制糧食進口的提議,我認為沒有多少辯駁的需要,太不靠譜,註定會被束之高閣。

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在兩會期間稱,我國一方面糧食總產量連續4年超過6億噸,另一方面,糧食進口連續三年超過1億噸,糧食對外依存度一路攀升至18%。巨額的糧食進口量造成廣大農民賣不出糧食,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影響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長期以往,易使我國糧食受制於人,一旦發生有的國家對我們制裁或者戰爭等極端情況,將危及國家安全。

宗慶後建議提高關稅稅率,限制糧食進口。

如果真的限制糧食進口,先不說國家安全,豬肉、雞肉、魚肉馬上成為緊俏貨,價格將飛漲。

中國每年進口的糧食超過1億噸,約八成是大豆。

2016年,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從海外進口了8391萬噸大豆。大豆的主要用途不是榨油,是做飼料。

用豆粕做動物飼料,是西方的發明,現代動物養殖,豆粕不僅拿來餵豬、餵雞,還拿來養魚,中國引進這種養殖方式後,迅速告別了肉類短缺的時代。

1982年,中國雞蛋產量僅為281萬噸,每人每年2.8公斤,禽肉產量為190萬噸,商品豬產量只有2億頭左右。

到了2011年,中國雞蛋人均消費超過16公斤,雞肉產量達到1350萬噸,生豬出欄量將近7億頭。

中國現在有世界第一大的豬群,只要限制進口大豆,提高關稅稅率,供應滑坡,肉價飛漲,是大概率事件。

按照中國大豆平均每公頃1.8噸的產量水平,要替代去年進口的8391萬噸大豆,需要4662萬公頃的耕地,也就是要約7億畝的耕地,中國現有耕地約20億畝,要有約三分之一的土地改種大豆才能填補不進口大豆的窟窿,種了大豆,就不能種水稻和小麥,動物吃飽了,人餓肚子,這個決策誰能拍板?

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僅僅一個大豆問題,這道關就邁不過去。

中國農業確實生病了,宗慶後在這一點上並沒有看錯。中國進口大豆連年攀升,還可以歸結為中國吃肉的需求還沒有得到充分滿足,但是小麥、水稻、玉米也呈現進口數量總體增加的態勢,令人匪夷所思。

宗慶後看到了中國農業的病態,病因和藥方,並不靠譜。

與大豆不同,小麥、水稻、玉米在中國一直被當作主糧,從地方到中央,各級高度關註,產量和種植面積等指標看得很重。

三大主糧的產量近年來穩中有升,詭異的是,中國自產的糧食大量進入國庫,沒有進入市場流通,供需產生的缺口,只能靠進口糧食來填補。

中國到底有多少糧食庫存,這是國家機密。不過,根據美國農業部今年3月的數據,2016/17市場年度,中國小麥、稻谷、玉米的期末庫存數量估計分別是1.11億噸、0.69億噸、1.02億噸,總計約2.8億噸,高居世界各國榜首,在和平時期,有如此之多的糧食庫存,並不多見。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暴跌,中國對玉米、大豆等進行臨時收儲,小麥、稻谷進行托市收購,為了保證農民收入,保護種植積極性,連續多年提高糧食收購價格,背離市場行情,部分糧食價格超出國際市場一倍以上,糧食加工企業消化不了糧價上漲的成本,奄奄一息,大量糧食除了賣給國庫,難有其他去處。

國產糧食賣不出去,不是什麽老外的陰謀,根源是行政幹預力度過猛,讓國產糧食喪失了競爭力。近兩年,主管部門已經意識到糧食市場恢複市場機制的重要性,相繼取消了大豆、玉米的臨時收儲,稻谷的托市收購價格回調,日漸恢複到市場的正常狀態,糧食加工企業經營好轉。

2008年以來交的學費不是一筆小錢。如果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準確,中國數以億噸計的糧食庫存,即便保管得法,每年的糧食損耗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其次,收購如此天量的糧食,並保管好,要大量投資建設糧倉,每年還要支付巨額的收儲費用;而巨額的糧食收儲資金,監管再嚴密,也難免被不法分子覬覦,河南中儲糧窩案等一批案件的查處,將收儲的漏洞暴露在世人面前,一批幹部下馬令人可惜。

按照宗慶後提高關稅稅率、限制糧食進口的建議,調控的有形之手取代市場機制,重回糧食市場,這幾年付出的學費怕是白交了。

宗慶後提出,日本對進口大米的關稅率一度高達778%,對國內糧食生產形成了強有力的保護。因此,建議國家參考日本、挪威等國家的做法,利用國際貿易規則,充分發揮關稅的調控保護手段,全面提高我國糧食關稅稅率,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日本的稻米生產確實保持了穩定,據美國農業部數據,最近5個市場年度,日本每年進口稻米的數量都在70萬噸左右,變化不大;日本自產的稻米接近800萬噸,非常穩定。

但是硬幣的另一面是,2016/17市場年度,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玉米進口國,估計進口1500萬噸,其年度消費總量是1510萬噸,幾乎全部進口;另外,日本小麥估計進口580萬噸,位居世界前十。

以稻米為主要原料的壽司,是日本飲食文化的精粹之一,日本想方設法捍衛自己的稻谷產業;其他農產品還得仰仗國際市場。中國要捍衛自己的主糧,不加辨析,要追求所有糧食品種的自給自足,靠高關稅設防,效果未必盡如人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2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