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千億垃圾「淘金紀」將啟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7/5MMDAwMDIzODU5MQ.html

中國垃圾「淘金紀」時代來臨。

強推力來自於一份文件,即5月11日,國務院批轉住建部等16部委共同制定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015年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80%以上。

在《意見》發佈後的半個月時間裡,華光股份、桑德環境、泰達股份等具有垃圾處理概念的股票,漲勢始終比大盤好。

目前,全國年均產生城市生活垃圾1.5億噸左右,投入處理費300億元。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院長徐文龍稱,「十二五」期間,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均增長率在30%以上。

中國環境學會固廢分會副主任委員聶永豐向記者表示,《意見》的出台將給垃圾處理產業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垃圾焚燒發電產業。

據記者瞭解, 「十二五」期間,固廢行業的投資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作為固廢行業最重要的一環,生活垃圾處理的投資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

垃圾焚燒發電定調

「垃圾焚燒發電作為一種垃圾資源的可回收利用,逐漸被各城市所推崇。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汾陽等各地都在力推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發展。」 聶永豐。

儘管公眾仍對垃圾焚燒發電存有爭議,但其作為主要處理措施的角色似乎已定調。

以北京為例,記者從北京市政委瞭解道,截止到「十二五」,北京市將不斷的提高垃圾發電焚燒和堆肥的處理比例,從原先的的垃圾處理比例填埋佔90%,焚燒只有2%,堆肥佔8%,預期調整為焚燒40%、堆肥30%、填埋30%。

此外,截止到2012年,北京還將建成5座生活垃圾焚燒廠,8座綜合處理廠,還要新建40座生活垃圾轉運站和處理設施。也就是說,北京當前日產將近2萬噸的生活垃圾,其用於焚燒發電的數量將由之前的400萬噸,提高到8000萬噸。

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環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金堅表示,隨著政策的不斷利好和科技的進步,垃圾焚燒發電在不斷推廣的同時,其產值和利潤也在不斷的提升。

以北京為例,北京日產垃圾將近2萬噸,而根據政府給予垃圾處理費補貼100元/噸計算,垃圾焚燒發電廠可獲得的補貼為200億元。

金 堅分析,根據中國當前的焚燒發電的基數,每噸垃圾大概能發電200度。而根據政府規定,其給予每度電的0.25元的上網電價補貼,同時免徵增值稅、減免所 得稅。如果全國垃圾發電上網電價按照當前北京0.55元/千瓦的上網電價來算,則每年垃圾發電上網電價資金將達到3200億元。

北京大岳諮詢公司蔡健升表示,一般而言,僅僅依靠電價收入,就已經能夠保證收支平衡。而企業的利潤主要是政府給予的垃圾處理費作為補貼。

金堅介紹說,當前,只要生活垃圾的處理量達到800-1000噸日處理量,就能獲得一定的收益。但實際上,單個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日處理量都能達到上述數值。

顯然,垃圾發電焚燒穩定高效的資金收益,使得垃圾焚燒也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產業。聶永豐表示,在符合焚燒的條件下,垃圾發電是最有效率的處理方式之一。

記者瞭解到,2009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93座,但截止到2010年3月份,已建和在建的垃圾焚燒廠達到了180座,翻了一番。

不僅如此,未來垃圾焚燒發電的行業也將全面利好,徐文龍表示,截止到2020年,中國垃圾的焚燒處理比例將由現在的2%-3%上升到10%-20%,垃圾發電產業的年投資額將高達800億元。

雖然垃圾焚燒發電的前景看好,但實際上其在推進過程中,也面對很大的阻礙。例如,垃圾焚燒發電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將產生二噁英等有害氣體,其對人體的傷害很大。這也是垃圾焚燒處理方法最有爭議的問題。

不過,《意見》中提出了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發展垃圾處理技術的內容,而且提出在「人口密集和土地資源比較緊張的城市,可以優先發展焚燒的方法」。

垃圾處理業「井噴」

垃圾發電僅是一個縮影,垃圾處理行業的新投資機會,正隨著《意見》以及各地、部委的實施細則而陸續呈現。

根 據《意見》,「十二五」期間也將推廣廢舊商品回收利用。如《意見》中提出,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 以上,50% 的設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十二五」期間要推廣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加快存量垃圾治理。

根據住建部統計數據,2011年全國垃圾處理率在70%左右,2011年底爭取達到74%的處理目標,由於前期城市垃圾處理工作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後期推進小城鎮垃圾處理工作會比較難。

即便按照74%的處理率來計算,到2015年提升到80%的處理率,每年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垃圾在1.81億噸以上,城市產生垃圾在2億噸以上。

一位住建部環境衛生技術中心專家表示,《意見》發出以後,住建部在擬定的「十二五」規劃當中,就提出爭取到2015年實現東部省份「縣縣有垃圾處理廠」。

北京大岳諮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表示,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尤其是隨著處理率要求提高,中小城鎮的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龐大。

以建設一座中型垃圾處理廠需要1億-2億元計算,每年新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就在300億元以上。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以外,垃圾處理還給後續的運營市場帶來了機遇。記者瞭解到,很多國際投資基金都準備在未來介入中國的垃圾處理運營領域,以購買股權或者直接參與項目運營的方式,參與到垃圾處理市場中來。

除了投資和運營的市場機遇以外,更讓市場人士關心的是,《意見》中提出了對垃圾減量化、分類以及包裝行業的新要求。

如《意見》提出,通過使用清潔能源和原料、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等措施,在產品生產、流通和使用等全生命週期促進生活垃圾減量。限制包裝材料過度使用,減少包裝性廢物產生,探索建立包裝物強制回收制度,促進包裝物回收再利用。

聶永豐表示,包裝減量化和包裝垃圾的處理,將促使包裝業洗牌,一些方便和易於降解的包裝物將受到歡迎。此外,受城市推廣包裝垃圾減量化工作的影響,一些簡便包裝產業將會受到影響,甚至消失。

此外,受到市場關注的是危險有害垃圾的分類處理,其推進帶來的市場機遇。

《意見》中提出,當前重點要穩步推進廢棄含汞螢光燈、廢度計等有害垃圾單獨收運和處理工作。

北京市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副總經理陳京平表示,此前政府為了推廣節能燈,給予了財政補貼,在北京等城市都是花1元就能買一支節能燈。目前,北京市就有約2000萬支節能燈,這些節能燈使用壽命在2000個小時左右,一旦其壽命到期後,如何處理就成了一個問題。

每支節能燈當中雖然只含有5毫克的汞,但是其洩漏後,可以污染180噸水。上述北京危險廢棄物處置中心每年處置節能燈就有200萬支以上。

目前,北京市給予節能燈處置每支1元錢財政補貼。而日本已經開始從廢棄的節能燈當中提取金屬,這或許成為高汞節能燈等危險化學物回收的另一個機會。

聶永豐也表示,廢棄物的回收利用與科學技術密切相關,國家出台政策鼓勵的情況下,會促使更多先進回收利用技術出現,也能促進市場的發展。

瑞典碧普沼氣能源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意見》提出了鼓勵居民分開盛放和投放廚餘垃圾,建立高水分有機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實現廚餘垃圾單獨收集循環利用。進一步加強餐飲業和單位餐廚垃圾分類收集管理,建立餐廚垃圾排放登記制度。

而利用餐廚垃圾產生沼氣,則是另一個新產業機遇。

藍白藍網發佈的《2011~2015年中國餐廚垃圾處理市場和投資分析報告》透露,未來「十二五」中國餐廚垃圾專項投資可能將達到160多億元人民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38

三大行業“營改增”將啟 房地產最早明年1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42

營改增,增值稅,稅改,營業稅,房地產,娛樂業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陳益刊

新一輪營業稅改增值稅(下稱“營改增”)即將來襲。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生活性服務業的“營改增”方案將在年底前出臺,而建築業、房地產業的“營改增”最早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備受關註的稅率方面,包括餐飲業、旅遊業、酒店業、娛樂業等在內的生活性服務業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率或定在6%,而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則為3%。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的增值稅稅率或定在11%。

這意味著,以前營業稅稅率為20%的娛樂業營改增後,稅率明顯降低。而建築業(營業稅稅率為3%)和房地產業(營業稅稅率5%)的稅率明顯提高。

安永稅務部合夥人李雁告訴本報記者,稅率高低變化僅僅是“營改增”中企業關註的問題之一,更多問題在於“營改增”後諸多細節操作問題,這些細節甚至會帶來企業營業模式的改變。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朱為群曾告訴本報記者,增值稅屬於流轉稅,稅負最後還是由消費者承擔。

“營改增”將密集啟動

繼去年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服務業和今年鐵路運輸、郵政服務業、電信業納入“營改增”後,僅剩生活性服務業、建築業、房地產業和金融業未納入“營改增”。

國務院曾明確提出力爭“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營改增”改革。因此,四大領域“營改增”推進時間僅剩下一年多。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明確了生活性服務業在2014年底前啟動“營改增”。李雁告訴本報記者,財政部、國稅總局在推出生活性服務業“營改增”時間表上,是朝著年底前出臺政策的目標前進,但是否一定能推出還不確定。

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包括餐飲業、旅遊業、酒店業、娛樂業等在內的生活性服務業會依據此前出臺的《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原則上適用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即(小規模納稅人采用)3%的征收率。而一般增值稅納稅人可能采用6%的稅率。

北京營改增小組成員、GTS(高頓稅務峰會)稅務專家陳誌堅向本報記者透露,本周國務院常務會議或通過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的“營改增”方案,建築業的稅率定在11%,房地產業的稅率則不方便透露。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營改增”實施時間最早是2015年1月1日。

而對此時間表,一位財政部人士稱基本按此推進,但若沒準備好會延遲。

李雁表示,雖然房地產業增值稅率未定,但為11%和17%兩檔稅率之一,而業內人士更傾向11%的稅率。

陳誌堅表示,稅負高低不能僅僅盯著進項抵扣,還與公司的管理以及對下遊的稅負傳遞等有關。“比如沒有進項抵扣,但可以把稅負傳遞給下遊,那稅負也不會提高”。

挑戰重重

作為“營改增”最難啃的幾塊骨頭,三大行業“營改增”推進依然困難重重。

在生活性服務業,娛樂業稅率突然大降讓一些人疑惑。而其中酒店業稅率如何確定也是一大難題。

李雁告訴本報記者,酒店業比較特殊。“比如,蘇州凱賓斯基酒店開的發票並不是凱賓斯基公司,它只是酒店管理者,而真正的老板是房地產開發企業,這個模式在中國比較普遍。假設房地產企業的稅率與酒店業稅率不同,到底按哪個征收”?

另外,李雁稱,中國的服務型公寓是算酒店還是房屋租賃呢?按哪個稅率征收?一家房地產企業人士對她表示,服務型公寓商家肯定會按照稅率低(酒店)的標準,如果依據營業執照來判斷,一些商家由此可能改變自己的營業模式。

餐飲業和酒店業納入“營改增”後,是否也可以向其他商家開具增值稅發票呢?

不僅生活性服務業“營改增”挑戰重重,房地產業更是複雜。

“比如,一個房地產項目完工了,但銷售還沒結束,若突然實行‘營改增’,稅率從5%增加到11%。企業基本完工了,基本上也沒有進項稅抵扣了,而且它的銷售合同都出來了,價格也不能改,那這對企業影響大了。”李雁表示。

另外,房地產商在發包項目時,發包商能否提供增值稅發票來抵扣也是難點之一。而建築行業將增加的稅負轉嫁給房地產業也是很多房地產商頭疼的問題。

李雁表示,這些行業“營改增”會涉及很多細節問題,甚至還涉及一些相關法規的修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09

通信業:2015年,大數據時代將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07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9 16:59 編輯

通信業:2015年,大數據時代啟!
作者:劉洋
摘要:

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達94.5部/百人,數據變現成運營商重要轉型方向。2014年我國移動電話用戶達12.86億戶,用戶普及率達94.5部/百人,市場已趨飽和;OTT業務沖擊導致短信和語音收入下滑,流量業務增量不增收。運營商亟需基於海量數據資產和規模龐大的用戶資源進行業務轉型。

覆蓋近13億移動電話用戶,通信大數據價值高。通信大數據覆蓋近13億移動電話用戶、1642萬WLAN用戶和2.04億寬帶用戶。由於實名制開戶要求,運營商留存的用戶數據真實準確;運營商記錄用戶從入網到離網的全生命周期數據,有能力基於歷史數據對用戶進行全面分析。

認為2015年是國內通信大數據啟動之年。運營商內部大數據應用已久,數據對外運營事宜也早有規劃,2014年開展試點,2015年工作會明確將推出相關產品。我們認為2015年是國內通信大數據啟動之年。

通信大數據產業鏈與商業模式框架已現,合作雙贏是基調。產業鏈由數據提供商、基礎設施提供商、技術服務提供商、大數據服務運營商四個環節組成。我們判斷運營商將采取與合作夥伴分成的模式運營大數據,預計數據授權環節占4成、技術分析服務環節占2-3成,尋找客戶並提供大數據服務環節占3-4成。此合作模式將為運營商開創新的收入來源,也為合作夥伴打開發展空間。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掛牌是里程碑事件,中國聯通加入大數據交易商聯盟。通信大數據市場規模將迅猛增長,預計2017年近40億。2015年4月14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掛牌運營標誌中國大數據市場帷幕正式拉開,今後數據價值將回歸,數據交易行為將得以規範。2015年運營商趨於謹慎,預計市場規模4.6億;2016/2017年,運營商數據價值有望廣獲各方認同,應用場景和應用行業不斷增加,市場規模快速發展,預計2016年增幅164%達12.1億,2017年增幅225%達39.4億。

合作夥伴有卡位價值,推薦初靈信息、億陽信通、宜通世紀、世紀鼎利;運營商獲得新收入來源,推薦中國聯通、鵬博士。我們認為共享大數據金礦的潛力股集中於數據采集線條和IT支撐線條,其中重點推薦初靈信息,市場份額高,有力支撐運營商2014年試點,卡位優勢明顯,通信大數據一旦開啟,有望率先參與其中分享收益;運營商數據得以變現,獲得新的收入來源。

股價表現催化劑:運營商通過資本行為、戰略合作等舉措推進通信大數據。

核心假設風險:由於客戶投訴或者政府監管等原因,運營商大數據對外運營推進不及預期。


有別於大眾的認識

據我們了解,市場主要擔心三個問題:1)運營商數據對外運營是否快速?2)既然盈利豐厚,運營商為什麽不自己開展,而允許合作商分羹?3)運營商實施數據對外運營是否會涉及到用戶隱私?

第一個問題,首先,用戶發展已近天花板,在OTT業務的沖擊下增收乏力,運營商有動力利用手上的數據資源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其次,從公開渠道獲悉,運營商對數據對外運營事宜早有規劃,且在2014年進行試點,2015年工作會提出將推出相關產品。再次,國外運營商2012年已經開始數據對外運營,為國內運營商提供參考經驗,國內運營商在系統、數據、組織等方面均有所準備,開展數據對外運營水到渠成。

第二個問題,隨著OTT業務的沖擊,運營商對產業鏈的掌控力明顯削弱,運營商進行的一系列OTT業務嘗試,由於眾所周知的體制等因素,成績不佳。運營商逐步認識到傳統封閉、自我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必須與產業鏈各環節開展合作,向產業鏈開放資源與能力,促成更多的業務創新,開創新的收入來源。而數據對外運營,正是運營商實施這種轉變的一個重要領域。

第三個問題:運營商對用戶隱私十分謹慎(一旦出現隱私泄漏事件,會導致大量用戶投訴和監管懲罰)。首先運營商會在數據對外應用前進行必要的脫敏處理;其次,運營商並不會進行簡單的出售數據,而采用數據資源、數據能力2B開放等方式變現,風險明顯降低;另外,我們認為,運營商不會允許數據出離運營商機房之外,防止用戶隱私外泄。

1.通信大數據成運營商轉型方向

1.1運營商發展面臨瓶頸

當前,三大運營商的境況欠佳,用戶規模發展將近天花板,收入增長面臨瓶頸,難得突破。

1.1.1用戶規模將近天花板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移動電話用戶達12.86億戶,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達94.5部/百人,我國通信市場趨於飽和,同時虛擬運營商也加入存量用戶的爭奪,三大運營商十幾年來靠普及用戶來實現增長的“人口紅利”模式已經不再。


1.1.2流量業務增量不增收

智能手機大量應用,用戶習慣於使用微信、QQ、微博等互聯網應用,對運營商提供的語音、短信服務的依賴度不斷下降,運營商的語音和短信業務收入不斷下降。2014年,全國移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同比增長僅1%,比2013年增速下降4個百分點;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同比下降14.4%,移動短信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4.7%。


此時,流量業務成為電信運營商收入增長最大的驅動力,但當前“增量不增收”的情況愈演愈烈,電信業務總量與電信業務收入增長之間的剪刀差增大,據工信部數據,2013年、2014年電信業務總量的加速增長,增幅為15.4%和16.1%,而電信收入增幅則連續走低,2013年、2014年分別為8.5%和3.6%。隨著流量滲透率的提升,在價格競爭的情況下,流量資費會進一步下降,流量收入增長將不可避免地放緩,運營商增收前景仍不明朗。


在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運營商迫切需要轉變經營模式,挖掘內生增長動力,扭轉目前被管道化的尷尬局面。

1.2數據資產是轉型重要抓手

運營商要轉型,需要迎合行業發展趨勢,更需要基於自身的優勢資源進行拓展。我們認為運營商核心優勢資源主要體現在規模龐大的用戶資源、海量的通信數據資源和壟斷性的管道資源三個方面。


現階段電信運營商利用其擁有的大數據,進行全面深入、實時的分析和應用,是應對新形勢下的挑戰,避免淪為管道化的的關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鄔賀銓在演講中提到:大數據本身就是電信運營商的生產力,微軟進行了一項最新的全球研究發現,全球通信和傳媒行業,有望在未來獲取大數據的社會紅利,數據將成為電信運營業的新增長點。西班牙電信數字業務部門首席商務官StephenShurrock稱:“大數據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石,通過智能和可靠的手段,大數據有改變商業和社會方方面面的潛力”。Sprint公司技術發展和戰略主管VonMcConnell日前在一次公開場合表示,即使電信運營商淪為“啞管道”,“依靠數據分析也能生存下去”

1.3通信大數據價值高

1.3.1通信大數據豐富而全面

運營商均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大概可以劃分為業務支撐數據、基礎網絡數據、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數據三類


運營商大數據覆蓋海量用戶:2014年,隨著4G業務的發展,運營商加快移動網絡建設,新增移動通信基站98.8萬個,總數達339.7萬個,移動網絡服務質量和覆蓋範圍繼續提升。截至2015年2月,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達128946.7萬戶,同比增長337.4萬戶。WLAN網絡熱點覆蓋繼續推進,新增WLAN公共運營接入點(AP)30.9萬個,總數達到604.5萬個,WLAN用戶達到1641.6萬戶。


運營商大數據覆蓋地域廣袤:運營商的2G/3G/4G網絡已經是覆蓋全國無處不在的網絡,完成國內的城市、縣、鄉鎮、行政村各級行政單位的廣泛覆蓋,為運營商開展基於位置的數據服務奠定了基礎。

豐富而全面的數據,有助於更精準地描繪出客戶肖像,形成客戶統一視圖。

1.3.2通信大數據準確性高

由於國內運營商歷來要求實名開戶,且工信部數次打擊電話“黑卡”,所以通信運營商留存的用戶數據是真實準確的,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戶籍、手機號碼等信息。

1.3.3通信大數據連續性強

電信運營商擁有的數據記錄周期長、留存時間長,覆蓋客戶的從入網到離網前的全生命周期的海量數據,且隨著存儲成本的持續走低和通信數據價值的日益凸顯,運營商數據的連續性特點將得以進一步強化。

綜上,電信運營商因所擁有的數據資源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這為其在大數據應用方面的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4國外運營商已花開遍地

電信與媒體市場調研公司InformaTelecoms&Media2013年調查結果顯示,全球120家運營商中有約48%正在實施大數據業務,informaTelecoms&Media公司表示,大數據業務成本平均占到運營商總IT預算的10%,並且在未來五年內將升至23%左右,成為運營商的一項戰略性優勢。可見,大數據經營已成為國外運營商的共識。


在各國運營商廣泛實踐的基礎上,TMF發布大數據分析參考模型(見3.2節),TMF給出電信運營商34個大數據應用場景,分別從市場營銷,客戶體驗、網絡優化、企業管理方面實現,具體如網頁瀏覽的個性化推薦,產品分析,客戶產品的購買概率分析,個性化的實時交互人工服務,渠道和時間偏好分析,基於價值的網絡規劃以及新企業用戶訂單影響分析等。

註:TMF(TeleManagementForum)是一個為電信運營和管理提供策略建議和實施方案的世界性組織,是專註於通信行業OperationsSupportSystems(OSS)和管理問題的全球性的非贏利性社團聯盟。TMF成立於1988年,現擁有來自36個國家的包括制造商、軟件商、專業OSS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OSS領域的戰略咨詢公司等384家公司會員,它為會員提供了一個協同工作的環境,在這個環境里成員可以探討電信服務提供商最重要的業務和技術需求,並且還為會員提供了一個反映行業信息和潛在解決方案的在線知識庫。TMF提出的NG-OSS(下一代運維系統)功能模型,包括TOM(電信運營圖)和eTOM(增強電信運營圖),被國際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以及電信運營支撐系統開發商廣泛接受,成為事實上的國際標準。

2.預計2015年是國內通信大數據啟動之年

國內運營商在忙於4G網絡建設的同時,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大數據運營事宜。

2.1通信大數據醞釀已久

運營商內部大數據應用已久,圖8為大數據內部運營框架,通過DPI等設備采集各接口信令及相關數據,然後通過數據共享平臺對采集上來的數據進行聚集、標準化和共享,並進一步通過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大數據的存儲、處理與分析,助力數據資產從成本中心到利潤中心的轉變,充分利用信息的價值來實現業務優勢。運營商內部的大數據應用主要包括網絡故障監測、用戶感知優化、增值業務(漫遊短信、輿情監控等)、自有業務精準營銷等。


國內運營商對於大數據走出去,無論在在業務、人才,還是管理、知識庫等方面均具備了相當程度的儲備。

2.2對外運營,2014年前有動作

據公開渠道了解,三大運營商都已經在大數據對外運營事宜上有了相關的考慮。

中國電信雲計算分公司大數據產品線總架構師劉凱毅,2014年8月27日,在中國信息協會大數據分會成立暨第一屆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大會上提到:2013年已經建立大數據運營中心,2014年搭建平臺,整合數據,運營準備,2015年會對外提供服務。

中國聯通雲數據有限公司雲計算與產品研發部總經理陳清金,2014年10月9日,接受《21世紀》采訪時表示:2012年成立了一級數據中心,整合數據,致力於實現“數據即服務”,把數據提供給第三方運營,預計2015年開發出產品。

中國移動:2007年啟動雲計算和大數據研發項目,2010年推出“大雲”產品1.0;相關產品已經在內部獲得規模化商用;2014年設立蘇州研發中心,著眼雲計算和大數據。

同時,運營商在數據資產梳理、數據集中、IT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機構調整等準備工作也逐步開展中。

2.3對外運營,2014年新試點

三家運營商已於2014年進行了相關的試點,主要集中在基於位置的信息服務、RTP廣告平臺、上網行為分析等場景,現將部分試點結果實例如下。










2.4對外運營,2015年開始

據公開渠道了解,三家運營商2015年大數據相關工作思路如下。

中國電信2015年終端產業鏈年會上,提出開展互聯網化運營,采取差異化策略發展,其中在差異化產品方面,將提供4類重點產品:一是網絡平臺類,提供更快更靈活的網絡、更開放的平臺,包括基於智能管道和綜合平臺的產品、Wi-Fi、雲計算、CDN、大數據等;另外三類為安全類、行業信息化類、和提升效率/生活品質類。

中國聯通在2015年工作會上提到,數據資源是運營商價值挖掘的很好的資源,對內通過大數據挖掘提升運營管控水平,對外大數據合作在積極探索業務培育,提供金融服務產品,也在積極探索教育領域和其他領域。

中國移動已經將2015年工作會上,奚國華提出合理優化KPI,為引導企業回歸價值創造的本質,大幅精簡了考核指標,對省(區、市)公司僅保留收入增幅、凈利潤率和EVA率三項指標。我們可以預見,通過數據資源變現將是中國移動回歸價值創造本質的重要抓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們認為,2015年,將是國內運營商的大數據啟動之年。

3.產業鏈與商業模式框架已現

3.1傳統通信產業鏈面臨重整

隨著OTT業務的爆發式的發展,運營商在通信產業鏈的核心地位已成往日,運營商對產業鏈的掌控能力明顯削弱,隨後運營商進行了一系列的OTT業務嘗試,由於眾所周知的體制等因素,戰績始終不佳。


在此過程中,運營商也逐步認識到傳統電信業的封閉、自我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運營商必須對產業鏈實施重整,基於龐大的用戶基礎、海量的用戶信息和壟斷性的管道資源,向產業鏈開放資源與能力,與產業鏈各環節開展合作,促成更多的業務創新,從而再次確立運營商在產業鏈中的關鍵位置,開創新的收入來源。

據我們了解,新的產業鏈框架在通信大數據領域已經開始出現。

3.2通信大數據產業鏈新成

按照TMF發布的大數據分析參考模型,通信大數據產業鏈包括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存儲、數據治理、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等環節。


結合國內運營商具體業務情況,我們將通信大數據產業鏈歸結為數據提供商、基礎設施提供商、技術服務提供商和大數據業務運營商、用戶五個環節。




對各個環節潛在參與者進一步分析如下:

數據提供商一定是數據所有者,比如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

基礎設施提供商則相對不固定,可以由數據提供商自行建設,可以由合作夥伴建設,也可以由數據提供商和合作夥伴共建;

技術服務提供商,考慮到運營商的業務和數據的複雜程度和超大體量的特點,我們傾向由之前已經與運營商合作良久的公司來扮演該角色,因為他們對運營商的數據和業務最為了解,這其中我們最為推薦向運營商內提供數據采集設備並進行數據分析服務的公司,為運營商開發數據存儲、分析軟件並提供數據分析服務的公司,以及進行數據分析服務的公司。

大數據業務運營商,可以由數據提供商擔任,也可以由合作夥伴擔任;

用戶,考慮到用戶感知,我們認為通信大數據業務不會針對個人用戶,而是集中在2B方向,尤其會首先應用於互聯網廣告、電子商務、公共事務管理、個人金融服務等領域的企業和政府用戶。

3.3開放共贏商業模式乍現

在傳統的運營商與合作夥伴合作模式中,合作夥伴為運營商提供所需的設備、軟件和服務,運營商在具備能力後向用戶提供電信服務,用戶支付給運營商電信服務費用,這其中合作夥伴只賺取設備、軟件和服務的銷售費用。在4G建設高峰將過和運營商資本開支收緊的情況下,合作夥伴的增長空間基本被封閉。


在運營商欲對產業鏈實施重整的背景下,通信大數據業務將出現新的合作模式。我們判斷大概有兩種模式。

第一種合作模式:合作夥伴為運營商提供技術分析服務,而後運營商自行尋找客戶並為客戶提供大數據業務,客戶向運營商支付大數據業務費用後,運營商會按照比例向合作夥伴進行收益分成。


在這兩種合作模式下,涉及到收益分成的包括數據授權、技術分析服務、尋找客戶並提供大數據業務三個環節,我們判斷這三個環節的分成大致比例大致是4成,2-3成,和3-4成。


可見,在這兩種合作模式下,合作夥伴均不再是單純的賣設備、賣軟件,賣服務,而且還可以從業務運營中分享收益,尤其若涉及到尋找客戶和大數據業務提供,則會收益頗豐。這種合作模式打開了合作夥伴的增長空間,無疑大大提升合作夥伴的積極性,同時有利於為運營商開創新的收入來源,促成更多的業務創新。

4.通信大數據市場規模可期

4.1國內大數據市場已然開啟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的推進以及網絡使用需求的升級,互聯網流量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據IDC預測2020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到40ZB,相當於人均6100GB,其中23%的數據具有挖掘和分析的價值,商業機會巨大。而Wikibon則就大數據市場規模進行了預測,Wikibon表示2017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3233億元,是2012年的10倍。


中國大數據市場的帷幕已然正式拉開。2015年4月14日,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掛牌運營並完成首批數據交易,預計未來3-5年,交易所日交易額將突破100億元。此次完成的首批數據交易,賣方為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買方為京東雲平臺、中金數據系統有限公司。


2015年央視3.15晚會專門報道了個人信息私下買賣的事件:濟南廣典呼叫中心畢經理:“我們數據的話有自己買的。”多歌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劉經理:“有買的,因為做這個的話很正常。”西安凱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李經理:“有時候一千元錢能買到幾千條,也有時候幾百元錢能買到幾萬條。”目前很多數據的銷售存在灰色地帶,而且中國目前還未形成真正意義的數據交易市場環境。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的建立意義重大,正式宣告把大數據轉換成真正意義的資產,讓大數據資產得以流通,並產生價值,理順市場渠道,規範數據交易行為。

在交易所平臺基礎上,大數據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企業等多方共同組建大數據交易商(貴陽)聯盟,目前,聯盟已擁有包括九次方、京東、華為、中國聯通等在內的118家成員單位。

鑒於運營商所擁數據的巨大價值,在國內大數據市場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我們可以對通信大數據的發展報以非常樂觀的預期。

4.2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

根據國內運營商2014年的大數據試點進展,同時參考國外運營商大數據運營場景,我們認為國內運營商大數據運營主要集中在基於位置的大數據分析服務、針對RTB廣告的dmp服務、征信服務、行業精確營銷服務等領域。


預測結果與行業的發展邏輯是符合的,2015年是通信大數據元年,運營商的步調會趨於謹慎和嘗試性的,而到了2016年和2017年,基於運營商所擁有數據的巨大的商業價值,將迅速獲得各方的認同,隨著應用場景和應用行業的增加,市場規模將得到快速發展,2016年增幅164%達12.1億元,2017年增幅225%達39.4億。

4.3合作夥伴共享數據金礦

按照3.3節中的兩種合作模式,合作夥伴均不再是單純的賣設備、賣軟件,賣服務,而且還可以從業務運營中分享收益。在通信大數據的產業鏈中,技術分析服務是需要合作夥伴來提供的,另外還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尋找客戶和大數據業務提供環節,則會收益頗豐。按照3.3節中探討的分成比例情況,作為
運營商的合作夥伴,有望分享近半的收益,這為合作夥伴的發展打開了增長空間。




來源:申萬宏源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415

英國退歐公投大幕將啟 全球市場影響全解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530.html

英國退歐公投即將正式揭開大幕,即使“雷聲大雨點小”的預期已經存在,但任何不確定性都將導致市場劇烈波動。那麽,這場公投以及其潛在結果究竟將如何影響全球市場?

“在民調顯示退歐情緒高漲的背景下,英國真正實現退歐仍是小概率事件。且不說民調中退歐情緒存在被放大的可能性,最終公投結果可能大相徑庭。即便結果是退歐,公投結果從法理上看,並不具有自動成為立法的效力。英國是否退歐,還是要看議會與政府的態度。”中債資信主權與國家風險團隊分析師張珊珊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退一步講,即便政府與議會迫於民眾壓力宣布退歐,涉及各方各面的與歐盟條約的解除也並非一朝一夕,漫長的退歐過程中逐漸顯現的退歐成本或導致實際退歐操作弱化。”

本周以來,受到留歐英國工黨議員科克斯遇刺事件影響,英鎊創2008年以來最大漲幅,高收益率資產因英國“退歐”擔憂降溫而歡欣鼓舞,英鎊、股市、原油和全球國債收益率全線上揚,英鎊一度大漲300余點突破1.4700關口,帶動其他非美貨幣跳空高開並強勢上揚,美元再次淪為最為疲弱的貨幣。

英國退歐目前概率有多大?

近兩周,各種民調顯示的贊成退歐比例在不斷攀升,目前來看,互聯網民調結果顯示贊成退歐的比例已經超過留歐4.7個百分點;而電話民調結果雖然依然是贊成留歐的比例高於退歐,但二者差距也縮減至僅為4.5個百分點。

摩根士丹利綜合互聯網民調、電話民調,以及博彩公司分析而測算的英國退歐概率也從上周的30%飆升至47%。因此,摩根士丹利歐洲經濟研究團隊把預測英國退歐的概率從之前的30%提高至45%,雖然各大機構依然認為公決結果是留在歐盟的概率較大,但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已經顯著提高。

不過,上周事態有所逆轉。當地時間上周日,6月23日公投的民調恢複,之前因紀念支持留歐英國工黨議員科克斯遇刺身亡而停止了三天。上周六,兩大公投民調顯示留歐陣營再度領先,同時第三個結果顯示贊成留歐,英國退歐擔憂緩解。

(資料來源:招商宏觀)

民意調查結果靠譜?

盡管此前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退歐風險攀升,但公投結果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

招商宏觀認為,原因一是多項調查中有相當高比例的人尚未做出決定,二是考慮民調所采取的調查方式和樣本數量較低(調查人數在幾千幾萬不等,而英國總人口達到6451萬人),且本身支持退歐的“激進派”表達態度的意願可能更為強烈,也有可能造成結果失真。

回顧2014年9月的蘇格蘭獨立公投, 同樣是在公投兩周前,民調結果開始顯示“支持獨立派”超過“統一派”,不過最終結果則以55%不支持獨立告終。因此雖然當前的民調結果“一邊倒”大大增加了風險和不確定性,但退歐概率可能沒這麽高。

英國為何要退歐?

很明顯,支持退歐主要是從移民和財政支出的角度思考問題:首先近年來大量來自東歐等欠發達國家的移民來到英國,英國本土居民認為新移民擠占就業機會以及各類社會福利,同時把犯罪率高企也在一定程度上歸咎於移民數量的增加。支持退歐的人士認為,作為歐盟成員的英國在控制移民規模、加強邊境安全等方面的自主性下降,必須通過退出歐盟來奪回主動權。

其次,在加入歐盟之後,英國對歐盟的成員費支出較高,而從歐盟得到的直接回報不足以補償會員費用,如果簡單算一筆經濟賬的話,可能是得不償失的。因此支持退歐人士認為應該把這筆錢用於提高英國國內福利開支,而非通過歐盟這個低效的組織來補貼其他歐盟國家。

從更為長遠的角度上來看,主要還是英國可能不想深入參與歐盟一體化進程而喪失英國長久以來一直保持的“光榮孤立”的傳統政策立場。

退歐的經濟成本幾何?

近期,各大國際機構和英國政客已經開始警告英國退歐的經濟成本。

6月11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警告稱,退歐結果會造成公共財政支出嚴重縮水,尤其是公共醫療領域將面臨資金“黑洞”,政府將於2020年面對400億英鎊的財政赤字,他呼籲公眾更多關註英國退歐後對人民生活的負面影響,比如養老金將會縮減、免費電視以及免費公共交通可能會被取消;英國財政部長奧斯本同樣呼籲英國留歐,並警告選民們,如果6月23日公投結果為“退歐”,他將采取新的財政緊縮措施,所得稅基本稅率將調高2%至22%,較高檔稅率將上調3%至43%。遺產稅、酒類及燃料稅也將上調。

IMF認為,英國退歐後有可能陷入經濟增長減弱、房價和股價下跌的惡性循環之中, 英鎊貶值給英國出口帶來的改善不足以抵消投資和消費的下滑,退歐後的一段時間,英國通脹率可能升至遠高於目標的水準,退歐後的溢出效應將會波及地區和全球市場。IMF已經將英國2016年GDP增速從2.1%下調至 1.9%。

摩根士丹利認為,首當其沖的是退歐可能造成英鎊出現大幅貶值,這部分原因是英國此前的貿易逆差居高不下,通過國債發行以及資本流入來彌補,但退歐所引起的避險情緒會導致二者出現明顯萎縮。

其次是由於退歐對經濟造成的不確定性,企業會保持觀望情緒,暫停或延遲投資需求;最後從長遠來看,由於退歐造成的勞動力流入減少以及由於脫離歐盟這個單一最大經濟體所造成的貿易及投資下降,會對英國的長期增長造成負面沖擊。

此外,從央行角度而言,原本預計在經濟複蘇以及通脹水平回升的背景下,英格蘭銀行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啟動加息,但如果一旦退歐成為現實,會導致英格蘭銀行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由於英鎊貶值造成的通貨膨脹壓力上升需要收緊貨幣政策;但另一方面,由於失業率上升及產出缺口擴大則要求英格蘭銀行延後緊縮的步伐甚至重新啟動降息以及加大資產購買規模等措施來應對。而未來數年內,為了應對經濟衰退,英國財政赤字規模也將顯著上升,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英國在過去幾年內削減赤字的努力付之東流。

退歐的政治成本幾何?

除了經濟層面的沖擊,英國退歐在政治層面的影響也值得關註。

首先,如果退歐成為現實,英國和歐盟之間的政治關系將變得緊張,需要一系列談判來重新確立英國和歐盟之間的關系,但這將是一個相當漫長和痛苦的過程。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最近的評論清楚地表明,如英國像瑞士一樣,不是歐盟的一員,將不能再享受歐洲一體化市場的福利。該立場暗示了英國退歐後與不同國家簽訂貿易條款即使不用十年,也需花費好幾年時間,足以在中短期內增加英國經濟下行風險。

其次,退歐會造成對支持留歐的卡梅倫政府面臨信任危機,從而可能導致提前大選。而大選前的弱勢政府對政治和經濟的掌控力會明顯下降,從而很難有效應對英國退歐後的複雜局面;最後,相對於英格蘭較為高漲的退歐情緒,蘇格蘭人則廣泛支持留歐。因此一旦英國退歐,蘇格蘭可能會要求再次舉行獨立公決,鑒於2014年的首次獨立公決有將近45%的蘇格蘭人支持獨立,如果再次舉行公決很有可能導致英國的分裂,之後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北愛爾蘭的離心力。

退歐如何影響歐洲一體化進程?

英國退歐會削弱歐盟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歐盟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總人口占全球10%左右,GDP總量全球第一,其中英國人口接近歐盟人口總量的13%,英國GDP占歐盟總GDP接近18%。若英國退出,則歐盟的國際影響力將大打折扣。

英國退歐影響到歐盟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英國在歐盟28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中,進口貢獻度為10.2%,出口貢獻度為6%,分別位於第三和第六位,若英國退歐,歐盟其他國家與英國之間不再遵循單一市場規則,需要至少兩年時間才能確定新的貿易規則,勢必增加的貿易壁壘導致歐盟其他國家的貿易也受到沖擊。

此外,英國退歐或激起其他國家的退歐情緒。中債資信研究顯示,歐盟內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發達國家經濟受到拖累,發達國家民眾的退歐情緒長期存在;近年來的歐債危機、難民問題更加激化了這些國家的退歐情緒。愛丁堡大學在今年3月份針對德國、法國、波蘭、西班牙、愛爾蘭、瑞典5國的退歐意願調查表明,53%的法國人也希望像英國一樣舉行退歐公投,其次是瑞典(49%),西班牙(47%),德國(45%),波蘭(39%),愛爾蘭(38%)。

公投結果將如何影響英鎊?

英鎊的第一反應很可能符合各界的想法——貶值,但交易員或許會回想起2014年9月的蘇格蘭公投,當時英鎊對美元在蘇格蘭人投票反對脫離英國之後先是上揚,之後重拾跌勢。

嘉盛集團外匯分析師Fawad Razaqzada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英鎊正在沖擊1.4660-1.4770區域的阻力大關。如果確實攻克,可能引發新一輪瘋狂上漲的動能。如果英鎊/美元下周初得以突破並守住1.4660-1.4770阻力區域,則可能看到相比蘇格蘭獨立公投之後更具建設性、持久的漲勢。

不過,英鎊/美元要想徹底結束長期下跌的趨勢,將需要英國數據顯著改善並促使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結束當前的鴿派立場。

如何影響人民幣?

近日,人民幣匯率再成關註焦點。6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001,跌破6.6大關,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10個基點。時隔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度跌至6.6水平。不過,次日反轉勢頭明顯,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大幅上調262個基點,報6.5739,創3個多月來的最大升幅。

不論英國公投結果如何,《金融時報》已經指出,人民幣匯率雙邊波幅增加在所難免。

招商宏觀則分析稱,由於英國退歐公投和美聯儲議息兩個風險因素的影響,預計人民幣匯率在6月和7月都將保持弱勢。但該機構判斷,三季度末人民幣匯率具備再次走強的條件。原因有三:一是,季節性因素可能帶來貿易順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二是,人民幣可能在2016年10月1日正式進入SDR貨幣籃子,帶動一些經濟體參考該貨幣籃子增加配置人民幣資產;三是,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的開放政策有望持續發酵,為中國帶來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

如何投資避險?

雖然沒人能非常準確地估量英國退歐引發的後果和沖擊,脫歐後具體的條款也是未知數,但市場動蕩會長期存在,投資者將會先售出風險資產,然後再表示質疑。

富拓外匯首席市場策略師Hussein Sayed指出,富時100指數的成分股公司中,銀行金融服務行業應該是最憂心忡忡的了。倫敦作為全球頂級金融中心,銀行金融機構在歐盟範圍內銷售金融產品時將面臨全套新規則。零售業、建築業和旅遊業受到的沖擊會少一些。基本資源行業受退歐影響程度最低。富時25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前途堪憂,因為其一半收入來自英國本土,而富時1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本土收入不到三分之一。

可以確定的是,債券和黃金將吸引投資。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將會和日本國債一樣進入負利率時代,鑒於目前收益率已接近零,這種情況可能比6月23日公投更早來臨。10年期美國債券收益率可能會重回2012年1.4%的低收益,也將吸引眾多有安全偏好的投資者。同時,黃金躋身於2016年一季度最佳主要資產類別,有機會吸引大幅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97

央地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將啟 首選國防、外交等領域

財稅改革重頭戲——中央與地方間財政關系調整,邁出重要一步。

8月24日,中國政府網正式披露《國務院關於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勾勒出2016年~2020年央地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路線圖, 今年將率先在國防、國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啟動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經歷了從高度集中的統收統支到“分竈吃飯”、包幹制,再到分稅制財政體制的變化,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逐漸明確,特別是1994年實施的分稅制改革,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體系框架。

但是,新的形勢下,現行的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還不同程度存在不清晰、不合理、不規範等問題,

《意見》將之歸納為:政府職能定位不清,一些本可由市場調節或社會提供的事務,財政包攬過多,同時一些本應由政府承擔的基本公共服務,財政承擔不夠;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盡合理,一些本應由中央直接負責的事務交給地方承擔,一些宜由地方負責的事務,中央承擔過多,地方沒有擔負起相應的支出責任;不少中央和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職責交叉重疊,共同承擔的事項較多;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盡規範;有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缺乏法律依據,法治化、規範化程度不高。

《意見》稱,這種狀況不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利於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與建立健全現代財政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不相適應,必須積極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根據《意見》,此次改革堅持財政事權由中央決定。即明確中央在財政事權確認和劃分上的決定權,適度加強中央政府承擔基本公共服務的職責和能力,維護中央權威。要切實落實地方政府在中央授權範圍內履行財政事權的責任,最大限度減少中央對微觀事務的直接管理,發揮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加強區域內事務管理的優勢,調動和保護地方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具體劃分央地事權和支出責任原則上,《意見》綜合考慮基本公共服務受益範圍、政府職能和行政效率、實現權責利相統一、激勵地方政府主動作為、做到支出責任與財政事權相適應。

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劃分方面,《意見》稱,要適度加強中央的財政事權,逐步將國防、外交、國家安全、出入境管理、國防公路、國界河湖治理、全國性重大傳染病防治、全國性大通道、全國性戰略性自然資源使用和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確定或上劃為中央的財政事權。

同時,保障地方履行財政事權。要逐步將社會治安、市政交通、農村公路、城鄉社區事務等受益範圍地域性強、信息較為複雜且主要與當地居民密切相關的基本公共服務確定為地方的財政事權。

另外,減少並規範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要逐步將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科技研發、公共文化、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就業、糧食安全、跨省(區、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環境保護與治理等體現中央戰略意圖、跨省(區、市)且具有地域管理信息優勢的基本公共服務確定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並明確各承擔主體的職責。

此外,建立財政事權劃分動態調整機制。比如,在條件成熟時,將全國範圍內環境質量監測和對全國生態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的生態環境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逐步上劃為中央的財政事權。

在完善中央與地方支出責任劃分方面,《意見》稱,中央的財政事權由中央承擔支出責任,地方的財政事權由地方承擔支出責任。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區分情況劃分支出責任。

比如,基本養老保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義務教育等,可以研究制定全國統一標準,並由中央與地方按比例或以中央為主承擔支出責任。

另外,《意見》還提出,加快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

此次《意見》還給出了相應的保障和配套措施,比如,明確政府間財政事權劃分爭議的處理,完善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和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等。

《意見》給出了改革的時間表:

2016年有關部門要按照《意見》要求,研究制定相關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改革具體實施方案。選取國防、國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率先啟動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同時,部署推進省以下相關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2017年~2018年,爭取在教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9—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領域改革,形成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清晰框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792

獨家丨險企股東撲朔迷離 監管大考將啟

買保險原本是一件既能帶來保障,又具備一定投資屬性的事。但絕大多數保戶把錢交出去時,可能並不知道保險公司背後的股東究竟是誰、資質如何,它們身上的“故事”和錯綜複雜的關系甚至讓人暈眩。

保監會上周五首次采用了問詢函這一監管方式,要求昆侖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昆侖健康險”)說明公司四個大股東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事實上,並非只有昆侖健康險的股東藏得深。第一財經記者翻閱了華夏人壽、天安人壽、天安財險、信泰人壽、生命人壽、中融人壽、華匯人壽、弘康人壽、華海財險、易安財險、富德生命人壽等十余家保險公司信息後發現,部分公司的股東信息也都頗為神秘,不僅不知道他們是誰,也弄不清他們的關系。

“這些公司的股東‘運氣’真好。”一家想投資保險公司的上市公司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他們已經等了很久了。

撲朔迷離的股東

第一財經記者翻閱上述公司資料發現,有的保險公司會向外公布實際控制人,例如被裝入西水股份(600291.SH)的天安財險就在償付能力報告中列明了其實際控制人為肖衛華等幾名自然人;但也有部分公司的股東名錄“迷霧重重”。

昆侖健康險此次之所以被保監會點名問詢,緣於公司2016年8月的一次股權變更。深圳市宏昌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下稱“宏昌宇公司”)、深圳市正遠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騰材料貿易有限公司、深圳市正萊達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正萊達實業”)當時共計承接了昆侖健康險30.96%的股權比例,位列其第四至第六及第八大股東。

雖然在股權變更信息披露報告和股權變更之後的償付能力報告中,昆侖健康險均表示上述幾家股東承諾相互之間無關聯關系,但保監會仍質疑它們之間的關聯關系及與“佳兆業郭英成家族”之間是否有關。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上述4家股東之間存在著撲朔迷離的關系。

根據工商資料,宏昌宇公司成立於2006年,在昆侖健康險股權變動之前不久的2016年6月底發生了股權變動,目前其全資股東為深圳齊邦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齊邦投資”)。齊邦投資於2016年6月20日剛剛成立,一名叫毛衛華的自然人既是齊邦投資的自然人股東,也是宏昌宇公司的監事。根據天眼查信息,佛山市順德區佳兆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佳兆業地產(太倉)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也叫毛衛華。

另根據工商信息,宏昌宇公司在2016年6月股權變動之前的全資股東為一名叫郭培奎的自然人,而郭培奎這個名字曾以佳兆業高管的身份出現在多個新聞報道中。

同時,郭培奎作為法定代表人的深圳市深榮達貿易有限公司在2016年8月進行過董事變更備案,變更之前的總經理名叫郭培能。而郭培能這個名字正是此次被保監會質疑的昆侖健康險四家股東之一的正萊達實業法定代表人,同時也被多個媒體報道描述為佳兆業高管。

除此之外,根據天眼查信息,上述四家股東中的另外兩家公司的監事也與佳兆業旗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監事重名。

互聯網保險公司易安財險2016年2月開張,其股東名單中,曾“名不見經傳”、如今卻站在輿論風口浪尖的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並列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在趙薇入主萬家文化的計劃中,該公司一度承擔了近乎一半的融資來源。

盡管根據監管要求,華夏人壽披露了自己的股權結構圖,但根據其2016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對於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很難以公開信息披露來確定。其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網絡,在天眼查呈現出放射狀股東脈絡,共涉及多達41家公司。

一些股東之間的糾紛也使得保險公司的發展幾近停滯。2011年12月開業的華匯人壽剛投入運營不久便深陷股權紛爭。2016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稱,由於股權糾紛,公司於2013年6月被保監會出具了監管函。目前,這一狀態已持續近3年,監管函迄今未撤銷。這也使得該公司在業務類型、險資運用方面都受到頗多限制,經營狀況並不理想,一直處於行業下遊。

股份質押或凍結

並非所有的股東所持股份在去年年末都處於“正常”狀態,也有將所持保險公司股份進行質押或遭到凍結的情況。

例如富德生命人壽就有多名股東質押其所持股份。其中,第二大股東深圳市厚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在其21.07億股中質押了1.8億股,分別持股3.88%的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及大連東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則質押了其所持有的所有股份。信泰人壽的10家股東中,第五、六、八大股東所持的股份則均被凍結。

業內人士表示,股東將所持股份質押通常意味著有融資需求,但又無法通過信用貸款滿足所有需要。而股票被法院凍結則可能意味著股東陷入糾紛。當然,無論是質押還是糾紛,如果股東最終陷入“困境”,該部分股份極有可能易主。

縱觀整個保險業,股票被質押或凍結絕非個案。

2016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國聯人壽的第七大股東及第九大股東江蘇天地龍線材有限公司及江蘇天地龍集團有限公司所持的公司股份呈現“被凍結”狀態;幸福人壽的17家股東中,有6家股東的所持股份被部分質押或凍結;東吳人壽也有多家股東所持股份呈現異常狀態,其中第一大股東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質押了其所持公司股份的50%。幸福人壽和東吳人壽的被質押或凍結股份均占總股本的14%左右。

曖昧的高管“遷徙”

如果說上一輪行業擴張期,平安、新華人壽、泰康人壽是行業人才輸出的重點公司,如今一些保險公司的高管隊伍中開始頻頻出現生命人壽、華夏人壽、天安壽險、天安財險這幾家公司的“舊人”。

例如,現任弘康人壽副總經理張科自2012年公司籌備以來便加入,而2008年4月至2010年7月,他曾任華夏人壽總精算師。

易安財險董事會秘書王文瑜也曾任職於華夏人壽、天安財險,歷任總精算師助理、產品精算部主管等職位。同時其財務負責人仇傳喜也是天安財險的“舊將”。

中融人壽和華夏人壽等公司也有過高管的“走動”。

在生命人壽、華夏人壽、天安壽險、天安財險這幾家公司之間亦經常發生高管“遷徙”。目前,天安人壽的副總經理陳玉龍就曾在生命人壽、華夏人壽任職。

此外,在天安人壽去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仍以法定代表人身份出現的崔勇之前也曾在華夏人壽擔任要職。

業績存疑

上述保險公司中,股東神秘、股權關系複雜的部分公司業務結構、盈利能力等業績指標也並非樣樣出色。

股權結構一度讓人“看不透”的華夏人壽在2009年到2013年連續虧損,2013年更是虧損了16.54億元,虧損額在行業內排名第一,到2014年憑借資本市場的火熱情況才得到好轉。

成立於2014年底的華海財險在2016年底就進行了股權更叠,萊州誠源鹽化有限公司將持有公司的1.2億股股份轉讓給煙臺誠泰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成立不足兩年的財險公司,其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6年全年凈利潤虧損接近3億元(未經審計)。

而因頻繁舉牌創業板股票而“名聲大噪”的中融人壽在償付能力“崩盤”後也在2016年9月與今年1月分別進行股份轉讓,其截至去年三季度的償二代風險綜合評級仍為D類,根據償付能力報告數據計算,其2016年巨虧9.81億元(未經審計)。

另外,縱觀此次處於旋渦中心的昆侖健康險2016年償付能力報告所披露的季度凈利潤數字,可以看到其前三個季度均為虧損,虧損額分別是2.98億元、1.63億元、0.71億元,但第四季度“神奇”地盈利了5.44億元,使其2016年最終實現了1200萬元左右的盈利。

同時,上述壽險公司的以萬能險和投連險為主的投資型險種比例幾乎都很高,其中昆侖健康險、中融人壽、弘康人壽去年前11個月投資型險種占規模保費的比重均超過了95%。在保監會目前倡導的“保險姓保”以及對萬能險等投資型險種嚴加監管的情況下,這些壽險公司無疑面臨轉型“大考”。

事實上,公司治理是今年保監會的監管重點之一,也被保監會領導多次作為保險公司激進經營的內因提及。上周四,保監會召開保險法人機構公司治理現場評估工作啟動會,股東關聯關系、投資入股行為、股權變更以及股東行為等的規範性、“三會一層”(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運作評估以及公司內部管控機制評估將成為三大重點。

“最近我們都在忙這個事,全面梳理公司治理相關的流程,這對全行業健康發展也是件有長遠益處的事。”據一名保險公司管理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該工作將於2月20日開始全面鋪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55

“兩會”行情將啟,“風”在哪里?

還有兩周,全國“兩會”就要召開了。從A股多年歷史來看,3月份往往都是做多的較好時機。那麽今年“兩會”行情的“風”在哪里?

在多位資深市場人士看來,再融資新政發布後的2月20日,資金繼續追捧藍籌股,券商股也有不錯表現,說明市場做多能量依然比較充足,“兩會”行情可以期待,供給側改革、環保新能源、旅遊、煤炭鋼鐵、二孩等相關標的,有望在今年兩會前後有階段性表現。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兩會”行情期間,到底哪些板塊會有輪動機會,並不容易判斷,但建議投資者回避春節後已經有不少漲幅的藍籌股,被資金反複追捧後,“兩會”行情可能更多集中在有內生增長能力的低估值優質中小創,2017年很可能是大量“二孩”出生的關鍵年份,相關股份也可望有明顯行情,也不排除有進一步政策放寬的呼籲。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峰等認為,環保政策、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等的進一步落實。環保問題在最近幾年兩會中都是核心議題,環保政策加強也成為供給側改革推進的手段之一。2016年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煤炭鋼鐵,近年政策落實對行業也帶來顯著影響。今年供給側改革仍將繼續推進,關註對煤炭、鋼鐵、鋁、玻璃、船舶等行業的影響。國企改革方面預計今年有望在混合制改革等方向做具體部署。財稅體制改革、戶籍及土地改革也是關註的重點。

方正證券分析師賀燕青則稱,2017年旅遊行業持續增長,建議積極布局兩會行情,關註旅遊混改機會。2017年的改革已疾馳上路,發改委體改司牽頭的國企混改今年將在國家層面上擴大試點。在近期的地方兩會上,大多數省份釋放了將在今年“鋪開”地方國企混改試點的信號。

中泰證券分析師方聞千稱,從投資收益來看,房地產短期內難有向上動力,信托發行、固定收益等產品利率一路走低,導致不少高凈值客戶將眼光重新放回二級市場,市場有明顯回暖跡象,加之兩會召開在即,股市小牛值得期待。本次兩會有望繼續重點強調信息安全主題,此前高層強調要築牢網絡安全防線,提高網絡安全保障水平,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加強網絡安全預警監測,確保大數據安全,實現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護。預計兩會後將進行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小組會議,討論網絡安全相關政策進一步部署。

華泰證券分析師陳靂稱,投資者可以把握“兩會”前後的鋼鐵行業行情,2017年兩會將於3月5日-3月7日在北京召開,兩會前後河北鋼廠將陸續開始限產;元宵節後,華南、華東及華北工地開始施工,需求旺盛,此外汽車板訂單向好,部分鋼廠3-4 月訂單已排滿;限產疊加需求旺季,鋼價、噸鋼利潤有望向上,將進一步推高板塊;上周貴州、山東等地部署開展嚴查治理,引起行業成本曲線進一步擡升,推高噸鋼均價和利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