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失去信仰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3568.shtml


 “Religion is the sigh of the oppressed creature, the heart of a heartless world, and the soul of soulless conditions. It is the opium of the people. ”                     ——Karl Marx        “宗教是被压迫者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 情,是没有灵魂状态中的灵魂。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                                        ——马克思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只有利益没有信仰。确 实,现在人们对现实利益的追求远远超过对信仰的追求。真正有信仰的人属于稀有品种。        其实,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宗教信仰是有助于社会发展的。在博弈中,博弈时期 越长,双方越容易合作。当博弈时间缩短,甚至只有一次交易时,欺诈就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一锤子买卖没有任何后果,自己的利益则可以最大化。而当博弈时间拉 长后,由于顾及长期的后果,欺诈就不是最佳的选择,而合作则是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大部分宗教都强调来世,这其实是把人有限的博弈时间拉长,让人考虑长期的 后果,从而劝人向善。而如果只有利益存在,毫无信仰时,人的行为会更加短视,追求眼前的现实利益。相信那些用三聚氰胺毒害了几十万孩子的人们更加相信的是 利益而不是任何宗教信仰。对利益的无限崇拜与追求让我们的世界没有灵魂,真的变成一个无情的世界。        信仰对社会是有意义的,对个人也是有意义的。人从出生开始,除了与父母的关 系,任何其他关系都是一种谈判与博弈的关系。这个世界是不相信你的。所有人都会怀疑你的天赋,质疑你的才能,不相信你的想法,不认同你的理念。即使是你自 己,有时候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在这所有的怀疑中,你能否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坚持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内心软弱的人,只会随波逐流,甚至让自己内心的魔 鬼占据自己。只有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才可能不迷失方向。而信仰正是帮助人坚持下去的心灵支撑。信仰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其不变的支撑作用。利益,虽然可以 是不变的强大的自私动力,却无法成为永恒的支撑与心灵的慰藉。利益只能在一个物质的无情世界中让人变得更加无情。对利益来说,死亡就是终点,而对很多信仰 来说,死亡是另一个开始。        有信仰的人容易保持心态的平和,而这正是投资者所必需的。股票市场的起伏, 与现实世界的惊涛骇浪相比不免相形见绌,但对人心态的巨大影响不亚于现实世界。心态的起伏是投资者的敌人,会严重影响人的理性判断。电影《教父》中柯里昂 的一句台词是“不要恨你的敌人,因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在投资中,同样不能过于喜爱一支股票,因为这同样也会影响你的判断。价值投资,是一种理论与实 践,并不是一种信仰。价值投资之所以被很多人接受,加以学习应用,是因为其内在逻辑的正确与实践的成功。对于价值投资,我就如同相信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 样相信。牛顿的理论虽然伟大,但相对论的出现会让牛顿的理论不再完美。但这仍然不能完全否定牛顿理论的内在价值。价值投资的理论也是如此。新的投资理论与 实践将推动价值投资的发展,但仍然不能完全否定其内在的合理性与价值。        但是,价值投资确实带有一些信仰的特征。“内在价值”是价值投资者所相信与 追求的,是衡量投资的重要参照。对于个人来讲,注重内心的价值,而不是外部的物质,这也是好的价值投资者的特质。如果过于注重外部的物质利益,一个人很难 会接受价值投资中的“内在价值”的概念。因为只要获得利益,有没有内在价值又有什么关系呢?买高,卖在更高也能获得巨大的物质利益,为什么还要关心“内在 价值”。这也许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很快接受价值投资的理念,而有的人永远也不会相信价值投资。这更像是对信仰的态度。        信仰目前在中国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资产,而利益则是一种被严重高估的资产。 虽然如此,不要指望高估的资产能够很快回复到其应有的内在价值。也不要指望低估的资产可以在短时间回复其真正的内在价值。因为市场可以保持非理性很长时 间,长过你能保持自己而不随波逐流的时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5

野村證券翁明正從谷底再起五百天啟示面對人生變局 千萬不要失去希望

2010-6-14         今周刊 





走了大半輩子的順遂職場,無風無 雨到人生頂峰,突然一夕間跌落谷底,前雷曼兄弟台灣區負責人翁明正,歷經失業打擊又重新站起,甫接任野村證券台灣區總裁的他說,許多人在職場上跌倒,「無 論何時,千萬不要失去希望!」撰文‧李佳蕙、莊 芳 攝影.吳東岳走進野村證券位於台北市信義計畫區華新麗華大樓的十七樓辦公室,傍晚時分遠眺窗外,正對 台北地標一○一大樓的美麗夜景,就在眼前鋪展開來。今年五月甫接任野村證券台灣區總裁的翁明正,見到記者來訪,神情愉悅地介紹這個四月中才搬入的新環境, 「來來來,你們看這間房間更漂亮。」他高興地說。

這間新穎的辦公室,還隱約散發著剛裝潢好的木質氣味,比起一年半前在同一地區另一棟大樓的 雷曼兄弟三百坪辦公室,足足大了一倍以上。一年半後再度擁抱這片華麗的夜景,五十一歲的翁明正,心情早已大不相同,不僅外在環境換了,他臉上明顯多了歲月 痕跡,身形也瘦了許多。

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四五天,翁明正卻經歷了人生、職場意外的一場大風暴!二○○八年九月,他還是人人稱羨的外資金童、 雷曼兄弟台灣區投資銀行負責人,是台灣外資金融圈中最位高權重的大人物,無數的重大投資案正等著他做決定,美國總部還放著價值不菲的股票選擇權,只要再等 一年,他就可以申請退休,成為資產數億元的富翁,回台南家鄉享受田園生活,一切都是如此順遂,令人安心。

雷曼倒閉,從人生的高峰頓時跌落但 是○八年九月十五日的一則新聞,卻改變了一切,美國雷曼兄弟因次貸危機爆發宣布倒閉,翁明正從人生的高峰頓時跌落,不僅前程不明,辛苦十年累積的雷曼股票 頓時變成廢紙,更重要的是,連自身的價值也遭受質疑!

台南平凡人家出身的翁明正,一路苦讀、辛苦努力才爬上巔峰,是老母親在鄉親面前用來炫 耀的話題,他一路從台南一中、台灣大學到美國南加大等名校畢業,再轉進花旗銀行從儲備幹部做起,最後當上雷曼兄弟台灣區負責人。一直以來,他都是台南之 光,母親也十分引以為傲,總是到處向親朋好友介紹這位「董事長兒子」。最讓他心痛的是,雷曼兄弟倒閉後,媽媽第一時間打電話問他,「阿正啊,害慘投資人的 連動債是你賣的嗎?」翁明正只好向媽媽解釋,在他手上沒有賣出任何一筆連動債,但是為了避免被人指指點點,媽媽只好把自己關在家裡,盡量少出門。

投 入野村,重新證明自己的職場價值當時雷曼兄弟倒閉,他名義上還是台灣負責人,一邊要穩定辦公室內四十幾位員工的心情,還要面對外界無情的指責。此刻的他已 處於失業狀態,媽媽還很緊張地關心:「阿正,你被人辭頭路了,以後家裡三個小孩誰來養?」全球第四大投資銀行的台灣最高負責人也會突然失業,這是翁明正入 行二十年來想都沒有想過的事,雖然內心充滿不解、驚慌、憤怒,「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就得去面對它。」翁明正坦然地說。

接下來的二十天裡,亞 洲總部與三組有意購併台灣雷曼團隊公司周旋、談判,爭取最佳的條件,包括野村證券在內的買家,紛紛表達對雷曼兄弟其他地區證券部門有興趣,但當時雷曼兄弟 證券亞洲區總裁Jasjit Bhattal直接對買方說:「一個都不能少,要買就亞洲與歐洲一起買!」最後由出價較快的野村證券順利拿下。

帶 著台灣雷曼團隊併入企業文化天差地別的日本野村集團,翁明正又彷彿重回職場元年,必須重新向新老闆證明自己的價值,但是這一次不是在自己熟悉的地盤台北, 而是競爭激烈的國際金融戰場──香港。五十歲還要重新在異地拚命,他沒怨天尤人,提起皮箱、跳上飛機就投入新戰場。

經過二十天的煎熬,一夕 間從美國公司員工成為日本企業的員工,翁明正說:「好像作了一場夢,但老天又給你一次機會,就要好好把握。」翁明正當時的職位為「野村證券大中華區創投集 團暨台灣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主要管理的業務範圍變大,辦公室也由台灣搬到香港,要替總公司開拓商機無限大的中國市場。憑著過人的意志力,他幾乎每周往 返台、港兩地,光是去年一年,總計就搭了八十三趟飛機,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

做出成績,任職台灣區總裁重登高峰他不只要在香港打仗, 還要回頭在台北的投資銀行市場殺敵。在他帶頭下,○九年野村證券以「凱基證購併台証證」一案,一舉拿下︽The Asset︾︵財資雜誌︶票選為「二○○九年台灣最佳購併團隊」與「二○○九年台灣最佳購併案」雙料殊榮。這對於在雷曼兄弟時代,早已是台灣投資銀行市場 常勝軍的翁明正而言,只是錦上添花,但是對於過去在投資銀行業務並不突出的野村而言,卻是一項空前戰績。野村在台的投銀業務,業績不僅一年內成長六倍之 多,甚至一舉打敗高盛,站上購併業務排行第二名。

「日本老闆當時在進行資源配置時曾狐疑地問我:『以台灣市場規模,為什麼要擺那麼多人?』 我直接跟他講:『你把員額給我,我做給你看!』也因為台灣團隊的努力,才讓日本老闆肯放更多資源給台灣,尤其是台灣要與中國簽ECFA,無形中增加台灣資 本市場的吸引力。」翁明正說。

結果證明,他做到了。也因為做出一番成績,日本總部覺得翁明正值得信任,遂決定藉輪調的機會,將常駐在台灣六 年之久的前任總裁荻原康昭調到荷蘭阿姆斯特丹,並大膽起用翁明正擔任台灣區總裁,這也是野村證券在台十五年來首位台籍總裁,旗下總管投資銀行、證券、固定 收益、大中華區創投集團等四大業務。

進入日商公司任職,對於已經習慣美商企業較為隨興風格的翁明正來說,也是一項新的嘗試。一直以來,作風 保守又謹慎的野村證券,每件案子都必須經過層層上報,從台灣提報後還要經過香港、日本總公司,花費很長時間才能真正拍板定案。「不像以前有些案子,在台灣 就能自行解決,現在作業時間愈拉愈長,常讓人急得跳腳。」不過,就像每段婚姻都需要一段磨合期,傳統的日本公司突然融入了一群作風明快的美系員工,決策的 速度肯定也要跟得上國際級投資銀行才行。所以隨著總部慢慢地下放權力,讓野村證券不僅名氣直升,在英國倫敦證交所的交易量排名,也從以往的八十三名一躍成 為第一名。

難以忘懷,當初到底發生什麼事?

重回人生的高峰,翁明正沒有退路,他不能只是守成,他更大膽地決定擴大在台灣的投 資,預計年底員工人數將從目前的五十人大幅增加到八十幾人,增幅達六成,以示對台灣資本市場的重視。

從十七樓的辦公室向外凝視,翁明正顯得 平靜、自得,那場幾乎將他毀滅的風暴已消失無蹤,但是他還是無法不自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他最近經常隨身攜帶一本電子書,打開來一看,都 是近來有關雷曼兄弟證券倒閉內幕或評論的書,如︽Too Big to Fail︾、︽The Big Short︾、︽The Greatest Trade Ever︾等,「坦白說,我自己也想知道當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語氣特意放輕鬆,但似乎仍無法忘卻那場世紀風暴。

走了大半 輩子的順遂職場,無風無雨到人生頂峰,突然一夕間跌落谷底,翁明正語重心長地說,許多人在職場上跌倒,但「無論何時,千萬不要失去希望!」他說,失去工作 也不要緊,反而應該利用這段時間提升個人專業技能,只要隨時做好準備,「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在翁明正帶領下,野村證券購併業務躍居第二名——2009 年投資銀行購併業務排名

(亞太區含日本)

名次 公司名稱交易件數交易金額

(億美元)

1 摩根士丹利82586 2野村證券145583

3高盛51489

4花旗75453

5 摩根大通36439 6瑞穗銀行118437 7 美國銀行暨美林證券52417 8 瑞士銀行53413 9 大和證券 97308 10瑞士信貸46283 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2009年12月31日

翁明正

出 生:1959年

現職:野村證券台灣區總裁學歷:美國南加大企管碩士

台大商學系學士

經歷:雷曼兄弟台灣分公司負 責人花旗所羅門美邦證券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7

苹果失去了中国 联想失去了世界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article/6073/

  柳传志今天高调批评苹果,称苹果正在错失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确实,苹果作为一个相对小 众的细分市场产品,一直在中国销量不大。如果说苹果失去了商机,那么苹果确实有可能失去一些未来潜在的增长。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曾经在世界市场拥有 一定地位的联想,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失落,除了中国之外在世界其他地方处于亏损。在刚刚结束的2009/2010财年,联想海外业务共亏损了1.62亿美 金。联想是完全依靠中国的高额盈利才勉强维持住了千分之2.85的微薄利润率。      其实,苹果从来不曾拥有过中国市场,也谈不 上失去什么。而联想曾经拥有的美国和欧洲市场则已经确确实实失去了。联想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进不了前五名,永远归于“其他”一类。而苹果这个小众产品竟 然还能勉强获得第五名。如果说苹果失去了中国,那么联想则失去了世界。       柳总不仅对苹果不满意,对乔布斯的脾气也评头论足。“我们很幸运,因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脾气很坏,没把中国市场当回事。”是啊,乔布斯的脾气确实有问题,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被从自己创立的公司赶走。看来只有好脾气的人才能赶走创业 的人,甚至把坏脾气的人送进监狱。




补偿“失去的五年”:中国水电加速跑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14/2MMDAwMDIxMDY2MA.html


失去靈魂的大學教育 林本利

2011-6-16  Nm




筆者有幸,誤打誤撞竟然能夠在大學任教,目睹過去20多年來本地高等教育的種種變遷。眼見大學逐漸偏離「追求真理,啟發思維」的傳統使命,變得「急功近利,惟利是圖」,實在不禁搖頭嘆息。

20年前,香港仍然只得兩間大學(中大和港大),由於學額不足,兩間大學毋須在教學和科研上進行激烈競爭,便可以吸納足夠的優異學生就讀。那時即使大學校長和教授發表的論文不多,被同儕引用的次數有限,但他們對學術的嚴謹要求和個人修養,普遍獲得學生和社會大眾所認同。

後 來港英政府為了加強本地大學之間的競爭,提高香港的科研水平,於是成立第三間大學,即科技大學。97回歸前幾年,大量高學歷港人移居海外,政府為了增加大 學畢業生人數,效法英國政府,將幾間大專院校升格為大學,令香港突然間由缺乏大學生,變成大學人才過剩。筆者亦因為理工學院升格為大學,由大專講師逐步成 為大學副教授。

很明顯,每間大學的歷史背景不同,本身有其獨特使命,有些較着重科研,有些講求教學質素,亦有一些專門為工商界培訓人才,提 供服務。但過去10多年,本地各間大學差不多都走同一路線,首先要求教員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之後再計算論文的引用次數和影響系數(impact factor),到近年再大玩院校排名,爭取成為世界前100位、50位,甚至25位的大學。

香港八大院校的經費主要來自政府,由於政府撥款有限,各間院校便要想盡辦法去爭取額外資源,聘用更多「名牌」教授去提高院校的排名。

 

過 去10年,特區政府鼓勵各院校開辦副學士課程,不再資助授課式的碩士課程,以及讓大學教職員薪酬和公務員脫鈎,這些政策正好提供機會給各院校大量印製畢業 證書圖利,將額外收入用作提高教授薪酬,有大學高層的月薪高達三、四十萬元以上(還未計其他額外收入),較特首和司局長更高。院校另一個爭取額外資源的方 法,就是進行募捐,特別向富豪勸捐。院校除了將校園內的教學大樓或學院以捐款人命名外,還不理會捐款人是否對社會有實質貢獻,一律送上榮譽博士銜頭。更有 甚者,個別院校以政治掛帥,向權貴大派榮譽學位,希望能夠獲得更多撥款。最令人不齒的就是一些大學高層,本身不學無術,沒有什麼研究著作,或者只是把自己 的名字加在別人的著作上,但卻對下屬要求多多,玩弄權術。在爭取較高排名時,個別高層更挖盡心思,故意隱藏一些不達標的教員,甚至向負責排名的機構提供不 盡不實的資料。這些缺德的做法,在學術界似乎變得理所當然。《四書》中的《大學》,開首幾句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過去10多 年,筆者眼見大學教育走向商業化,變得功利。不少大學高層缺乏誠信,像生意人多於學者,只顧和商界及權貴打交道,為退休生活鋪定後路。大學管治日趨低落, 外表擁有華麗的軀殼,但內裡早已失去靈魂,不能明辨是非黑白。還望有心辦好大學教育的人能夠撥亂反正,把各院校重新納入正軌,挽回失去的靈魂。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c.com.hk)作者網誌: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因窮困而暴富 因失去健康而投身公益 反核急先鋒 陳錫南的感悟人生

2011-11-14  TCW




曾經家貧如洗,在三十歲時賺進一輩子也用不完的財富,卻在人生巔峰時罹患帕金森氏症;從商人轉變成反核急先鋒,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陳錫南的人生,每次擺 盪的幅度都讓人心驚。

撰文‧張瀞文

第一次見到陳錫南,是在今年六月底第二次民間國是論壇上。

那一天,他是主辦論壇的主人,但身體狀況不好,全身動彈不得,會場又沒有無障礙設施,面對全場數百人,幾個工作人員奮力想要連著輪椅一起將他扛進會場。這 場景,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再一次見陳錫南,已經是初秋十月,地點也從嚴肅的研討會現場轉換成他的家、他的故鄉「宜蘭人文基金會」辦公室。

他穿了成套淺綠色的唐裝,由於剛剛才從烏克蘭接受幹細胞治療返台,加上有充分休息,他精神、氣色相當好,不僅可以侃侃而談,甚至已可矯捷地自己上下樓梯, 與三個月前國是論壇上的情景,簡直判若兩人。

從基金會的落地窗向外望去,宜蘭的精神指標──龜山島就在正前方,陳錫南望著被細雨籠罩、霧濛濛的龜山島,細數這些年來他從一心只想賺錢的商人,轉而放下 一切,回到故鄉投入「非核家園、環保運動」的心路歷程。他的情緒,隨著回憶所及而起起落落,不過眼神始終透露著對理想所抱持的堅持信念。

巔峰時刻卻罹病

生病後警覺人生的意義

陳錫南人生的巨變,是發生在十五年前一場高爾夫球球敘上。

過去任何運動都難不倒他,與好友揮桿切磋球技更是他的拿手強項。不過,這場與朋友的球敘中,他竟發現自己跟不上眾人腳步,不僅揮桿動作慢半拍,也顯得力不 從心。這時候,他驚覺自己身體出了狀況,但一檢查,居然被醫生宣布得了帕金森氏症。

陳錫南出生在宜蘭羅東五結鄉,從小生活貧苦,年輕時為了擺脫貧窮、在人前爭一口氣,一度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業上,常常為了趕訂單、搶出貨,吃、住、睡都在 工廠辦公室裡解決。但怎麼也無法想像,自己才四十五歲就得這種病。

一開始,陳錫南的病情並不太嚴重,還是可以到處跑,所以他也沒太在意。不過隨著病情慢慢惡化,他急了起來,遍尋藥方想要對抗病魔,結果卻適得其反,「越反 抗反而越沒有用,」陳錫南說。

過去閒不住的他,面對逐漸不聽使喚、動彈不得、甚至連吃飯都需要旁人協助的身體,曾經一度很消沉。與陳錫南熟識十多年的老友會計師洪再德說,「有好一段時 間,陳錫南把自己藏起來,躲在家裡。」一直到七、八年前,他慢慢接受「生病」這個事實,才開始認真想自己這一生該做些什麼事。面對過去的汲汲營營,陳錫南 幽幽地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生病後才發覺,過去所追求的東西都不重要了!他想回故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在生病之前,陳錫南相當活躍,上山下海都很在行。」洪再德說,當時陳錫南心中想的,都是如何賺錢及衝刺事業,甚至曾因利益糾紛遭到綁架,也一度想搶下私 立景文高中的經營權,而捲入當年轟動一時的「景文案」。

「剛開始認識他時,覺得這個人很霸氣,而且不近人情。」洪再德說,在商場講求的就是快、狠、準,在處理事情時,就算面對朋友,陳錫南也採取「就事論事」、 「不鄉愿」的作法,很多朋友會覺得他不留情面,因此常在無形中得罪人。

不過陳錫南雖霸氣,卻很有一套。洪再德就說,陳錫南雖然學歷不高,但是任何他想了解的事,一定會尋求各種管道或透過專業人才協助,自己再從中吸收,融會貫 通成自己的東西,然後在那個領域成為專家。在老友口中,他就像練了「吸星大法」,可以吸走別人高強的武功,是個難得的「鬼才」。

生病後,陳錫南全心投入社會公益,決定要將餘生奉獻給台灣這塊土地。

他不諱言,當年景文案讓他背了黑鍋,也因為景文案,讓他非常重視國會監督。因此,他主動登門找上公民督導國會聯盟(簡稱公督盟),希望出錢出力,可以對國 會監督貢獻一己之力。

凡事劍及履及

因與蘋果官司而聲名大噪

公督盟執行長顧忠華回憶起與陳錫南接觸的過程說,陳錫南確實很阿莎力,因為有他,︽公督盟週報︾才得以改為現在的雙週刊發行,而且「陳錫南雖然贊助雙週 刊,但並不干涉刊物內容,相當尊重公督盟的自主性。」或許是因為身體的疾病,讓陳錫南做任何事都顯得很有急迫性。顧忠華觀察,他就算生了病,腦筋還是不停 在轉動,幾乎是「劍及履及」,一想到什麼,馬上就去做,這也成就了他多姿多彩的人生。

小時候,陳錫南父親數度創業失敗,一度到瑞芳當礦工,後來又輾轉到南方澳捕魚。就在他八歲那一年,父親出海失蹤,從此沒再回過家,一家五口生活陷入困頓, 母親尤其辛苦。想起過去的種種,他現在還會忍不住落淚。

九歲時,因為依親上台北,母親與姊姊從事幫傭,一家五口才結束流浪生活。而小小年紀的他,因為一心想掙錢減輕家中負擔,放棄半工半讀,直接就進「社會大 學」搏輸贏,不管是機器維修員、水電工、火險保險員等,他都做過。

一直到當兵退伍之後,他找到一份專門進口錄音機、汽車音響的貿易公司工作,才正式開啟他的創業人生。

陳錫南說,他進公司就發現老板不懂技術、專業知識也不夠,以致無法判斷市場需求,常常存貨一堆,最後都是由他挨家挨戶沿路把東西賣掉,才能換取現金。

不過,也因為這個逐門逐戶賣東西的經驗,培養出他精準掌握市場需求的敏銳度,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市場喜好,因此,二十三歲的他選擇獨立創業,就從他熟悉的 音響批發起步。

當市場流行玩音響時,他從日本雜誌吸收知識,自己做實驗設計,開始組音響(真空管)。後來市場又流行電玩,他也透過朋友從日本進口一台電玩成品,拆開後研 究零件,他改賣電玩IC材料,組裝成半成品再出售。

他開始摸索邏輯IC,甚至在美國蘋果電腦推出第一台個人電腦Apple 2後,因Apple 2主機板在日本被仿製出來,他也透過關係,從日本買到Apple 2的板子,開始自己組裝及複製Apple 2,「我把Apple 2倒過來叫做Elppa 2,真正的蘋果標誌咬右邊,我則是左邊缺一口的蘋果!」「而這個Elppa 2品牌讓我成了台灣首度被蘋果電腦控告的八家廠商之一,雖然最後官司被判易科罰金,沒有其他民事賠償,但也因為這官司讓我聲名大噪。」講到這裡,陳錫南語 氣轉為輕鬆,眼裡露出一絲笑意。

不過陳錫南不以仿冒為業,他決定開始修改蘋果的作業系統,以規避台灣跟美國的法律問題,同時開發出自有品牌Orang Plus,這在當時是唯一合法可出口到美國的電腦品牌。Elppa 2及Orang Plus的成功,讓三十歲的陳錫南身價幾乎可列入台灣前十大財富榜。

之後發生的美、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戰爭,陳錫南也沒缺席。

陳錫南回憶,當年為了搶商機,他隻身前往日本,在新宿一住就是一年。那時他透過與日本半導體大廠良好的關係,取得充足的貨源,再轉賣給台灣廠商以半成品方 式出口到美國,「因為市場DRAM大缺,大家都搶著跟我買貨,當時每天結帳的金額都是『天文數字』!」

失去健康之後

致力非核家園捍衛台灣土地不過,就在事業如日中天時,陳錫南發現自己得了帕金森氏症,隨著病情加重,他陸續結束手邊事業,把資金轉入投資房地產。

現在行天宮附近的民權東路、松江路,光華商場、龍江街,甚至當時他在永和、中和的電子公司廠房,都可以看到他大手筆置產的身影。

現在的他,已擁有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與當年的窮小子不可同日而語。但有了財富,他卻失去了健康。

他說,不管人生還能活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兩年、三年,錢擺著就是錢而已,發揮不了太大作用,在照顧家人之餘,他要把這些錢用在更有利於台灣這塊土地的事情 上。而「建立非核家園,核一、核二、核三關廠,核四停建,貢寮再造、北宜直線鐵路通車」就是他現階段訴求的理念。

他說,「政府做不做我管不了,但是我必須要做我該做的事情!」陳錫南對捍衛台灣這片土地有急迫性,對照國內常不能就事論事,動不動就因擁核、反核而被貼上 藍綠標籤,看來他的「非核家園」這一條路,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陳錫南

出生:1952年

現職: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經歷:自有品牌ORANGE PLUS電腦

學歷:淡江電子肄業



失去眼鼻的主管 王文靜

2012-03-12  TCW日




有一天晚上,多數同仁都已下班, 我走到事務機器區碎掉一些廢紙。沒人協助下,我笨拙的將一張張紙放入碎紙縫,但一直卡住,要不數量超過,要不訂書針沒拔。一個平常還算聰明的腦袋處理起庶 務竟像一個遲緩的恐龍。

這就是我。平常人模人樣,但此刻卻像端午節喝下雄黃酒、現出原形的白蛇。

這區域我很久沒靠近,似熟悉 卻陌生,尤其看到影印機與傳真機的感覺,最是強烈。靜靜的,我端詳著它們——我曾經非常熟悉、一天要用上多次的「老朋友」。記不得多少次,夾紙時,我又氣 又急的穿著高跟鞋徒手蠻鬥、奮力救紙,狼狽歲月彷彿昨日。說老朋友,是一種很複雜的陳述,它們喚起我在基層工作的回憶。「嗨,好久不見,哥們!」我在心裡 輕聲打招呼。

十年前,擔任總編輯之後,事情與電話已多到快爆掉,於是請了秘書,分攤行政庶務。秘書貼心細心能幹,這是我的幸運,我卻也越來 越依賴。我跟很多主管一樣,從黑手開始,然而,隨著職務變化,動腦的時間越來越多,動手的事越來越少。於是,離現場越來越遠,離第一線的同仁也越來越遠。 所有的高階主管都會面臨一種情境,管理幅度大到已無法用眼球管理,此時,必須學會更上層樓、更宏觀,以數字分析與管理報表協助決策。這是一個微妙的轉變, 領導者若在這階段轉不上去,格局就卡在這裡。陷阱也在此,當越來越習慣報表管理,很多領導者逐漸忽略現場的重要。於是,關在高高的雲端做決定。殊不知,到 現場,才是一切的根本。一個沒有現場感的管理者,無異於失去眼、鼻。

何謂現場?現場,在哪裡?做業務的主管,現場就是消費者,就是市場。做 行政內勤的主管,現場就是所服務的同仁。做產品的主管更是不能離開消費者閉門造車。

管理者的事情多,然而挑戰也在於:走到現場與報表管理之 間的平衡,分寸拿捏。上週,我接到一位主管的簡訊,他告訴我,今年的計畫之一就是,不論怎忙,每週要出門一次。我看了很開心,看似簡單的決定,卻寓意深 遠,這是對急事與重要之事的重新排序。

不知怎地,那晚上的那一刻,我的感覺很濃烈。離開後,想著兩件事:一,我遠離現場有多久,做出多少已 脫離現場感的決策但不自知?二,如何將有秘書或助理變成減少行政庶務的優勢,而不是讓自己變成庶務低能的主管。終究,我們都是先成為一個個人,才成為主 管。

(本專欄每兩週刊登一次)

 



新領域錯失先機 誰造就了微軟失去的十年?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30/230395.html

伴隨著音樂優雅的節奏,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步入了拉斯維加斯威尼斯人酒店的宴會廳。

在2012年國際電子消費展中,鮑爾默身後20英呎高的屏幕牆開始閃爍著他的名字。國際電子消費展是科技界的盛宴。每年1月份,超過15萬名技術人員和企業高管都會湧入了拉斯維加斯,參觀最新的技術和科技產品。參會者從一個展廳走向另外一個展廳,急匆匆的希望搶先獲得最新的試用產品,絲毫不在乎在會場助興的各類娛樂明星。

讓人感到尷尬的是,鮑爾默在演示搭載Window sPhone 7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時出現了故障,一位微軟員工不得不為首席執行官更換了一部手機。各大媒體對此的反應非常悲觀,一位知名博主更是毫不客氣地說「微軟在最後一屆展示會中,竟然開了這麼一個殘酷的玩笑。」

對Windows和Office的溺愛

過去十多年一系列的錯誤,導致微軟從消費電子產業的創新者演變成為碌碌無為的跟隨者。近些年以來,微軟不斷被谷歌、Facebook和蘋果在各個領域所超越。這些企業革新了社交媒體的技術體驗,而反應遲緩的微軟卻仍在極大地依賴於Windows、O ffice和服務器軟件等傳統產品,來支撐著公司的財務表現。

在一個充滿活力且不斷變革的市場中,微軟變成了高科技產業中的一家底特律汽車製造商,即便是在競爭對手顛覆了世界的情況下,卻依然在生產線上製造那些雖然閃爍著光澤,卻已經被市場所淘汰的產品。微軟絕大多數的創新,要麼給自身帶來巨大的虧損,要麼就是對新領域幾乎毫無影響。

數據可以說明問題。2000年12月,微軟的市值曾達到5100億美元,是當時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但是到了今年6月份,微軟的市值僅有2490億美元,不到當年的一半,降至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反觀蘋果公司,2000年12月市值僅有48億美元。到了今年6月份,市值已經高達5410億美元。)

但是,微軟曾經是地球上最幸福的公司。1995當Windows95發佈的時候,為了能夠率先買到正版操作系統,計算機極客們從午夜開始便在科技產品商店的門外排起了長隊。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傑·雷諾(JayLeno)出現在了微軟園區參加慶典活動,紐約的帝國大廈甚至都裝點上了微軟的色彩紅、黃、綠三色。

到了1997年年底,Windows 95和其它微軟的操作系統,已經佔據了美國PC市場86.3%的市場份額(蘋果Mac操作系統當時的市場份額僅有4.6%.)。蓋茨的身家早在1992年便達到68億美元,他也在當年被《福布斯》雜誌評為全球首富。微軟在美國社會擁有了空前的影響力。從當時的情況看,似乎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這家軟件巨頭的發展。

然而,對於Window 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套件這兩大產品的過於偏愛,卻導致微軟一再錯失在其他技術領域領先的大好機會。這種偏愛甚至滲透到了整個微軟,這也導致微軟在面臨新競爭對手的挑戰時,無法做出快速的回應。一位軟件工程師表示,「哪怕是你想要編寫的任何一個程序,都必須圍繞著Window s或者現有產品。這令人感到非常困惑,因為你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解決問題,而這些問題與你的產品沒有關係。就是這一點,讓你開發產品的速度減緩了下來。」

公司文化的轉變

但實際上,在技術領域內的保守還不足以完全擊垮微軟,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後來公司文化的轉變。

在上世紀90年代初,幾乎所有的微軟員工在計算機都安裝了一款應用程序。這款應用程序會讓一個卡通的臉部表情一直出現在電腦屏幕當中:臉部究竟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則取決於微軟的股價表現。當微軟股價上漲時,顯示的是一張笑臉;當微軟股價下滑時,表情會非常的沮喪。

對應的事實是,當時幾乎所有的微軟員工都通過期權獲得了公司一定的股份。在微軟任職16年的營銷經理埃德·麥卡希爾(E dM cCahill)表示,「當時微軟員工非常渴望利用每一個機會來增加公司的營收。在每一次參與的會議中,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結果,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動作越快,微軟的股價就會上漲得越快,他們的個人財富也將會越多。」

但是這一切狂熱在1999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都回到了原點。1999年12月30日,微軟股價在剛剛創出歷史新高119.94美元之後便出現持續下滑。

僅僅16天之後,比爾·蓋茨把微軟首席執行官的位置交付給了鮑爾默。在隨後的一年時間中,微軟股價下跌了一半以上,而且再也沒有回到曾經的歷史高點。這意味著,曾經給微軟員工帶來數不清財富的金鑰匙股票期權,也變成了「潛水期權」。

隨之而來的問題,則是員工中嚴重的財富分化。有些員工每天開著自己新買的賓利上班,而有些員工則開著緊湊車型轎車道奇霓虹。曾經那個團隊並肩作戰雄霸天下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財富分化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微軟老員工與新員工之間的關係。

2003年前後,微軟決定不再向員工提供股票期權,以此來削減支出。而這意味著,後來的員工只有通過晉級,才能得到財富上的回報,而他們的前輩們則可以專心於技術研究,專注於產品。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官僚主義開始在微軟逐漸形成,進一步降低了自身的創新能力。更多的微軟員工開始尋求獲得管理崗位,而更多的管理者意味著要召開更多的會議,更多的會議導致了更多的備忘錄,所有的這一切也導致微軟創新能力的大幅降低。

一位微軟前技術人員表示,「在這樣的組織系統中,軟件設計工作似乎都是由委員會來完成的。所有的事情都進展得非常緩慢,員工需要開的會太多了。」

步步倒退

正因為如此,微軟在隨後的市場競爭中步步錯失先機。

蘋果公司早在2001年便發佈了iPod音樂播放器,而直到兩年之後,微軟的高管還在試圖想出如何與蘋果對抗的方法。

蓋茨在2003年11月2日向部分微軟高管發送電子郵件稱,「因為我們推出音樂服務的時間過晚,我們可能將在該市場永遠落後於其它競爭對手。用戶不希望放棄自己的硬件。」蓋茨在郵件中表示,結果就是微軟不會說服消費者使用微軟的產品。他寫道,「我看不到有什麼能夠確保我們成為市場龍頭的證據。我認識的人(我承認他們都是富人),都擁有下載了數千首歌曲的iPod.」蓋茨說,投資銀行A llen& C o.的管理者赫伯·艾倫(H erbAllen)曾一次為好友購買了數十個iPod.他寫道「巴菲特也非常喜歡iPod.」

隨著時間的推移,直到2006年11月14日,微軟才推出了自有音樂播放器Zune.在該設備推出僅僅45天之後,喬布斯便發佈了把手機、音樂播放器、互聯網接入、照相機和其它Zune所不具備的功能融為一體的iPhone手機。但是對於不想購買手機的用戶,iPod依然是他們不二的選擇。事實上,蘋果早已推出了公司第五代iPod售價並不昂貴的iPodM ini.在距此不到一年之前,蘋果還推出了公司售價最低的音樂播放器iPodN ano.

Zune很快便在市場中取得了慘敗的戰績。到2009年,iPod依然佔據著音樂播放器市場71%的份額。除了朝鮮大選之外,這樣的數據在市場中幾乎就看不到。與此同時,Zune的市場份額卻不足4%.去年10月,微軟終止了Zune業務,寄希望於消費者能夠購買一部像iP h o n e一樣融入音樂播放器功能的W indow s Phone手機。

不僅在新的多媒體業務上節節敗退,微軟在曾經引以為傲的操作系統上也翻了大跟頭。

2001年5月,微軟執行了名為「長角」(Longhorn)的項目,預計將會在2003年年底發佈名為W indowsVista的產品。然而,直到2004年6月,喬布斯宣佈蘋果將推出名為「T iger」的操作系統時,Window sV ista何時推出仍然杳無音信。實際上,「T iger」中的許多功能都是微軟計劃在長角中推出的功能。

這注定了Vista的失敗命運。實際上,兩年以後當WindowsVista操作系統終於在商店的貨架中現身時,不少媒體就撰文指出,微軟推出W indowsVista是2007年最令人失望的科技事件。

從技術轉向管理的巨大風險

現在總結這些微軟曾經犯下的昏招,足以看出互聯網公司從技術轉向管理的巨大風險。

當蘋果推出iPhone手機時,鮑爾默在2007年曾嘲笑著說,「iPhone沒有機會在市場中獲得很多市場份額。」他在同一年還表示,「iPod的確是熱門品牌,但蘋果不是。」在蘋果2010年推出iPad平板電腦時,鮑爾默更是對這款產品嗤之以鼻。但是截至目前,iPad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5500萬部。鮑爾默對谷歌的預測同樣也不靠譜。鮑爾默在2005年曾經公開表示,「谷歌算不上是一家真正的公司,它就是一個爛攤子。」

鮑爾默不斷犯下的錯誤,也讓微軟的技術專家們開始抱怨。

一位在去年跳槽到谷歌的微軟前程序員說,「鮑爾默擁有著把腳塞進嘴裡,讓人看上去非常愚蠢的技能,這會一點一點地折磨著微軟的每一位員工。在他做出了那麼多錯誤的預測之後,你就明白這些絕對無法原諒,因為這意味著他聽不進身邊技術人員的諫言。」)

作為微軟的首席執行官,鮑爾默聲稱他首先考慮的不是讓微軟「扮酷」,而是利潤。換句話說,微軟首先考慮的是通過銷售自有的新技術賺錢。但事實上是:微軟靠著錢獲得了市場領先優勢,因為這家公司總是比任何一家競爭對手都擁有更多的資金。)

不過微軟的這種優勢已經不復存在。鮑爾默長期以來一直依靠的優勢如今已經徹底消失了。谷歌當前賬面上已經持有500億美元的資金,與微軟的580億美元相差無幾。另一方面,蘋果從今年開始已經持有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金。使用財務力量讓公司在市場中保持領先優勢對微軟或鮑爾默來說已經無法再次奏效。

喬布斯曾經在沃爾特·艾薩克森為他撰寫的自傳中公開談論過鮑爾默在微軟的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喬布斯說,「做銷售的人經營公司,做產品的人就不再那麼重要,其中很多人就失去了創造的激情。斯卡利加入後,蘋果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是我的失誤;鮑爾默接管微軟後也是這樣。蘋果很幸運,能夠東山再起,但我認為只要鮑爾默還在掌舵,微軟就不會有什麼起色。」

不過最有趣的是,喬布斯在這一點上最終譴責的是蓋茨。喬布斯說,「他們從來沒有展示過原本應當展示出的產品智慧野心。蓋茨習慣把自己標榜為產品人,但他確實不是。他就是一名商人。贏得業務永遠比製造出偉大的產品重要得多。」



劉強東在價格戰中是如何失去企業家品德的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2004235.html
謂垃圾,是指廢棄無用、破爛骯髒之物,處理不當會破壞環境。8月15日,京東商城創始人劉強東挑起一場「史上最慘烈」的電商價格戰,雖然賺足了公眾眼球,但在我們看來,此役既無效用、也無品位,還破壞了家電零售行業正常的經營環境,稱其「垃圾」並不過分。

8月14日上午,劉強東突然在個人微博上宣佈,京東商城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所有大家電保證比蘇寧、國美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當天晚些時候,劉強東再發微博,稱今日資本、雄牛資本、KPCB、紅杉、老虎基金、DST等京東股東放言,「我們除了有錢什麼都沒有!往死裡打吧!」次日一早,京東商城部分產品降價,國美、蘇寧迅速跟進,家電零售業的價格戰爆發。

價格戰進入第二天,消費者就意識到這是場「營銷騙局」。一淘網數據顯示,京東商城僅6%大家電產品降價,但有2099件商品悄然漲價。有不少消費者發現,京東很多打折熱銷的商品顯示「無貨」,網上標價也並未像劉強東宣稱的那樣「比蘇寧、國美便宜10%」。騰訊網統計,8月15日蘇寧、京東都有貨「大家電」共385件,其中蘇寧價格最低的65件,京東價格最低的僅46件。

看似慘烈的價格戰,既未贏得消費者信任、也未帶來銷售額暴漲。騰訊網的網絡調查顯示,54%的網友認為,所謂的「價格戰」更多是借炒作推廣品牌,72%的網友認為「多數有貓膩,消費者受益不大」。而數家銀行數據中心提供的資金結算情況顯示,價格火拚當日未出現交易額井噴式增長,交易量只比平時多了10%左右。

鬧劇般的價格戰,究竟為京東商城帶來了什麼?迅速擴大了銷量和市場份額嗎?沒有。贏得了消費者的好感和信任嗎?沒有。提升了投資者財務回報嗎?沒有。推動了行業效率進步嗎?也沒有。當然,也許短短幾日還看不出效果,但可以預見,這場鬧劇很快會偃旗息鼓,唯一的價值,就是暴露出京東商城的浮躁與投機。

京東商城於2004年進軍電子商務,在劉強東的領導下,短短幾年年銷售額便超200億元,成為市場份額居前的電商。但光鮮銷量背後卻是巨額虧損。據披露,京東商城目前的淨虧損為5%左右,這意味著公司去年虧了4億元。今年,公司銷售目標為450億元,預計明年收入700億元,到2015年收入預計為1900億元到2200億元。如不能扭虧,公司未來累計虧損將達200億元。

如此巨虧,只能靠投資填補。去年8月,京東進行了C輪融資,從DST、老虎基金等投資者手中拿到了15億美元。

資本不是慈善家,既然給了劉強東承受虧損的底氣,當然也會提出回報。他們的回報不是企業經營利潤,而是上市後的股權增值。儘管劉強東一直否認與資本存在「對賭協議」,但有媒體從知情者獲悉,如果京東沒有在2013年底以前上市,劉強東將失去多數投票權。而京東能否按理想估值上市,取決於能否兌現450億的年銷售額。

劉強東和他背後的資本,因追求短期股權增值而迷失。在「我們除了有錢什麼都沒有!往死裡打吧!」的鼓噪下,在「對賭協議」的脅迫下,劉強東發動了這場價格口水戰,一會兒放狠話要打對手的「命根子」,一會兒擠兌對手是「擦鞋的」,當要真刀真槍的降價時卻愚弄顧客。恍然間,真分不清他是商業領袖還是市井無賴。

我們並不反對商業競爭中的價格戰,這種競爭能給消費者實惠,但價格戰有聰明和愚蠢之分。有頭腦的企業家,通過科技創新和流程變革,降低成本、顛覆價格。愚蠢的企業家,則以犧牲利潤和資本為手段,盲目殺價,用「賠錢賺吆喝」的方式取悅消費者。

優秀的企業,應該追求給客戶帶來價值的同時獲得合理利潤。低價並不是商戰勝利的關鍵。曾經的手機巨頭諾基亞,產品價格一降再降,甚至有多款百元手機,依然被高價的蘋果手機打得體無完膚。

昔日那些「價格屠夫」們,能逞一時之強,最終卻遭遇困境,長虹、格蘭仕的例子並不遙遠。而利用創新降低成本的企業,總能在給消費者實惠的同時,讓自己發展壯大。其實,不論京東商城,還是蘇寧、國美,高速發展都來自於供應鏈管理、IT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這種創新本該堅持下去,但現在,卻因劉強東的短視而岌岌可危。

京東商城曾有很好的企業理念——讓購物變得簡單、快樂!如果劉強東能帶領公司專注於這一理念,他會成為一位令人敬佩的企業家。但令人失望的是,這場所謂「價格戰」讓我們看到——劉強東,在投資人的壓力下失去了對理念的堅守,在對消費者的愚弄中失去了商人的信譽,在謾罵式的口水仗中失去了企業家的品德。

我們真誠的希望,劉強東能堅守理想、重拾自我,為電子商務行業樹立優秀經營者的標竿,而不是熱衷於急功近利地「野蠻成長」,最終淪為商業社會中被淘汰的垃圾。



我們有太高深的投資理念卻失去了基本的動手能力-有感於茅台事件 曾經米奇

http://xueqiu.com/2232468241/22584900
茅台塑化劑送檢事件估計馬上要告一段落了,但回首本次事件在抽煙的時候突然頓感羞愧,我們多年來資本市場的精英人士們,學習了太多巴菲特、林奇的理念,卻忘記了作為一個普通人基本的動手解決疑問的能力。    有網友去送檢茅台檢測塑化劑了,而且不止一二位,當然最出名是哪位香港人物。誠然茅台的下跌也不一定是因為這個事情,可能是很多其他原因,但在塑化劑上,我們看到太多的研究報告和點評從各種角度用深刻的歷史以及三氯氰胺等案例來論證到底對茅台的影響有多大,並感嘆資本市場對於「謠言」的敏感。但卻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說到底里面有沒有?為什麼,因為我們大篇幅的文章都做在冥思苦想的理論上,而忽視了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送檢茅台,來確認到底有沒有,而很多所謂的「散戶」去做了。

 我一直認為市場中有大體兩種人,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只是身份不同,而非實力不同,而不知從何時開始機構彷彿是一種光環,哪怕就是在營業部幫兩三個朋友炒股的,也號稱私募,因為私募是機構;而個人投資者被稱為「散戶」好像永遠愚昧的代名詞。卻沒人知道自從07年牛市後,機構在A股市場中的份額已經從接近30%一路下滑到7%,也僅僅是一個小比例的參與者而已。

 想起了去年去某上市公司調研活體三文魚項目後,自己的激動,看過那些活躍的三文魚後,有一種翻身做主人的感覺,終於我們能吃上活的三文魚了,不在只能吃刺身。多麼偉大的壯舉?回北京後某次去京深市場買海鮮時,還特意和賣三文魚的老闆提起了這個突破,老闆也很有興趣,說就聽說三文尊國內有活體的,而沒見過大西洋鮭的活物,自己還真考慮進貨,煞那間,該上市公司的新品市場空間好像無比之大。但後來老闆看似無意的問了我下他如果進貨,怎麼養起來保活呢?我當時心下一沉,彷彿被從天堂打入地獄。一年多後,該上市公司的三文魚項目養殖的很好,個頭、成活率都符合了研究報告的預期,但銷售情況卻從1000萬噸的預期,生生的下調到了10噸,還不一定能完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法暫養保活的難題讓下遊客戶興趣盎然,卻無法操作。

 兩件事或有不同,但卻都指向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對於全球各國的烈酒酒精消費量來推算出我國白酒市場到底是不是飽和,尋找各種難以找到的數據來驗證,畫圖表,卻在催化劑傳聞後沒有一家研究機構和投資機構買一瓶茅台去找一家機構去檢驗;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海關數據來驗證10年來我國對於三文魚的進口量來推算三文魚在中國的市場有多大,卻沒能隨便找個賣魚的問問他是不是能進貨。

 我們各種博士、碩士精英越來越多,金融工程、金融行為、金融衍生品、量化交易各種神乎其神概念和創新提的讓人炫目,卻最終失去了最簡單便捷的驗證一個事情的「弱智」方法。回首當天出現塑化劑事件後,你是願意看到一篇數十頁的點評報告?還是願意看到以下幾個字:「本研究所已經送檢茅台,並未發現塑化劑」。當時我是希望看到點評報告的,因為我根本沒想到還可以通過送檢這麼沒有「技術含量」的方法,驗證我們偉大的價值投資標的。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