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内蒙风电之忧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6/364981.html

2010年初北方暴雪。因电煤告急,华北多个省份拉闸限电。
而在距北京数百公里的内蒙古各大风电场,大量的风力发电机却停止运转,任凭北风呼啸而去。

“情况最糟糕的时候,上百台风机都停了,只留下一两台运转,以保证风场自身用电。”华电辉腾锡勒风电场安全生产部部长梁振飞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辉腾锡勒风电场发出的风电,要统一输送给蒙西电网,然后再通过蒙西电网销售出去。

“由于蒙西电网送出通道不畅,冬天夜晚蒙西电网风电出力仅能保证50万千瓦,弃风最高达290万千瓦。”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福 生无奈地说。

这一局面至今未能改观。

6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2010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传出的消息称,今年夏季,华北、华东、南方电力平衡偏紧,高峰时段存 在限电的可能。

一方是无电可用,另一方是大量弃电。在范围并不大的空间上,出现了电力供需之间、新旧能源之间以及不同体制之间的矛盾与冲撞。

“风电三峡”危机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近年内,计划在内蒙古等省区建设十多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形成若干个“风电三峡”,到2020年 中国风电建设规模超过1亿千瓦。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内蒙古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容量超过1.5亿千瓦,占全国陆地风能资源储量的50%以上。2009 年,内蒙古风能资源和风电并网装机均排名全国第一。

但还有另一个令人尴尬的数字:由于风电上网及出力受限的瓶颈问题,大批风机在用电低谷期大量弃风。每年,风电企业弃电量约占应发电总量的1/3。

内蒙古风电开发商们的窘况,显然预示着迅猛发展的风电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危机。

中广核风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遂此前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60%的风电投资在内蒙古,但是内蒙古限电最严重,送出最困难,公司85万千瓦的装 机毫无效益可言!”

有调查显示,目前在内蒙古投资建设风电的企业有60多家,而每个企业都对风电外送受到制约感到担忧。

内蒙古的风电为什么送不出?记者在内蒙古电力公司采访时了解到,蒙西电网目前拥有两条500千伏“网对网”东送华北电力通道,输送能力虽有430万 千瓦,但输送计划高峰390万千瓦,低谷仅有250万千瓦,造成大量电力装机特别是风电出力受限。

去年,国家能源局经过调研,下发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华北电网和蒙西电网联合调度的通知》,要求提高现有蒙西电网向华北电网输电通道低谷时段的送 电容量,确保达到250万千瓦,力争达到300万千瓦。

但据内蒙古电力公司反映,新政策推行的两个月间,实际平均送出容量只增加了30万千瓦左右,弃风最高达290万千瓦。

“挖掘内需”两难

内蒙古电力公司方面称,尽管内蒙古电力公司已竭尽全力大容量接纳风电,但问题靠自身无法解决。统计显示,2009年底,内蒙古电网供热机组达到 1200万千瓦,风电容量已超过430万千瓦,电网无法满足风电全额上网的要求。

目前,风电装机占电网最大供电负荷的27%,已远远超过内蒙古电网的承受能力(中国电科院论证内蒙古电网风电承受能力为8%至10%)。

据记者了解,内蒙古自身用电量小。近来,国家陆续出台节能环保、上大压小及限制高耗能产业的政策,内蒙古拟建和在建的高耗能用电项目停工,已建成的 用电项目大量停产,用电需求不大。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曾试图通过扶持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如开工电解铝、PVC生产等拉动电力消费,但同样面临着环保压力。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安中全说,受电力市场空间和外送电通道不足的制约,内蒙古电网新开发的风电项目只能在区内有限的电力市场中挤压火电机组的 市场份额,造成大批火电设备闲置,火电企业经营困难,出现亏损。

国电龙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齐来生前不久也对媒体表示,该公司在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上的风电场,“有电送不出,有风发不成,去年入冬以来夜间弃 风停机尤其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8000万元”。

暂时现象?

尽管内蒙古火电、风电之间存在着相互挤压的尖锐矛盾,但记者在内蒙古采访时,当地政府官员、电力开发商和专家们并不认为是风电增长过快的罪过。

内蒙古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苏和认为:“不应该用‘无序’来评价或否定风电发展。”

他说,国家能源局批准内蒙古风电基地的规划,现已建成了66个风电场,还有40个在筹建。目前,内蒙古已投产和在建的风电项目,都通过正式的核准程 序,大部分是国家特许权招标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如果以中国在节能减排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标准来衡量,风电发展不是快了,而是应该更快!”苏和说,当前的问题只是电网的送出通道建设速度过慢。蒙西 电网外送通道建设不能年复一年地推后。

张福生也对记者表示,根据内蒙古电网目前接纳风电比例超过20%的现实情况,如果按照全国最高供电负荷的15%保守地测算,2015年全国电网可接 纳风电容量为1.5亿千瓦(年发电量3680亿千瓦时,可节省原煤约2.8亿吨,相当于7.8万列火车运煤专列的运力)。

“只要解决了风电汇集和外送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消纳风电,‘十二五’末,内蒙古风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张福生说。

但对于蒙电外送扩容问题,国家电网方面似乎兴趣不大。业内人士分析,原因在于内蒙古电网并不属于国家电网管辖。有消息说,国家电网曾多次与内蒙古电 力公司接触,希望将后者纳入其统一管理。但内蒙古方面并不愿意。

风电专家、龙源电力集团总工程师杨校生对本报表示,风电上网难可能是风电产业发展初期的暂时现象。随着电网建设的加快和国家新能源政策的逐步落实, 风电企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会逐渐化解。

由于内蒙古风能利用小时高,风力发电完全成本低于0.46元/千瓦时(南方火电上网电价超过了0.52元/千瓦时),再加上碳汇贸易,风电每千瓦时 可得到0.1元左右的补偿,风电企业对未来仍抱着很大的希望。

记者从内蒙古电力公司了解到,内蒙古方面正在想办法疏通风电外送通道。按照风电火电1:2的比例,给送电通道配置风电,形成“风火打捆”送出的模 式。

内蒙古电力公司表示,上述措施实施后可增加内蒙古电网风电送出容量480万千瓦,每年送出风电电量130亿千瓦时左右。“如果东送华北的电量昼夜都 能维持390万千瓦以上,我们可以保证风电后夜不弃风。”张福生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79

内蒙古稀土之殇:光环下的污染幽灵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90517.html

中国广播网披露,2007年,当地供水系统改造前,居民饮用水含氟量超过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1.6到1.8倍。

●低温焙烧技术已经存在了。“但是国内基本上没有厂家使用。因为成本高,不划算。”

●最近几年,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角度考虑,中国试图减少稀土开采量。

约4年前,与工厂里许多其他双职工一样,张建华(化名)夫妻二人从工厂里的宿舍搬回了百灵庙镇,他们宁愿每天颠簸80余里路坐公司班车来回,也不愿意在那个工厂过夜。

距离小镇西南方向40里路左右,便是达茂旗稀土公司的分离厂。几年前,这里死了数万只羊,当地居民认为这是因为吃了被稀土厂排出来的废气废液污染的草。

由于长期以来以低价策略出口,中国稀土产品在国际上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2000年左右开始,国外稀土开采就几乎停滞了。最近几年,出于保 护资源和环境角度考虑,中国试图减少稀土开采量。这让日本、美国、欧洲等稀土需求量较大的发达国家不满。一些外媒频频向中国发难,质疑中国的稀土战略。

稀土行业专家、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王国珍称:“中国稀土行业的关键是污染问题。”

直击稀工厂

“那是分离厂排放废液的废水池。”张建华指向远方,约莫400米以外,是一个很大的污染池。

远远的就可以闻见一股刺鼻的气味,池水的颜色暗黑。小池塘坐落在一个小山坳里,地形条件让这里成了天然的排废空间。附近没有河流,废水最终将渗透到地下。

距离池塘一公里左右,几处脏兮兮的厂房伫立在那里,工厂连个名字也没有。张建华上班的稀土分离厂也是其中一个。横在二者之间的,是废渣库。这个废渣库含有辐射性的元素钍,距离通往分离厂的柏油路很近。每天工人就沿着这条路上下班。

自从这个工厂开工,张建华就在这里上班了,至今已经有十几年,“几年前,这个烟囱里排放出的都是黑色的烟气,飘了几十里路都不会散。现在改造了,好多了。”

分离厂一共有4个厂房。《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看到,在萃取工序的厂房,烟气弥漫,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扑面而来。旁边的一个厂房里,地上面残留了不少深黄色的废渣废液,同样是一股刺激性的气味。离开这个工厂几个小时后,记者想起来就要作呕。

“几天前,呼和浩特的环保部门来检查了。好像也没有检查出来什么,就走了。”张建华说,“来检查的时候,生产暂停了,烟囱不冒烟了。”

现在,1000多名员工的工厂照旧在生产。仅一墙之隔的另一家分离厂因为规模较小被当地政府部门叫停了。那个分离厂只有两三年的时间。“污染太严重。”他说。

“没有人愿意在工厂住,都受不了。有些同事,在车间时间长了,骨质疏松了。前不久,就有人摔断了腿。”他说,“可是不在这里上班,还能做些什么呢?”

高利润空间

百灵庙镇,是达茂旗政府所在地,现常住人口3万多人,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稀土等产业。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一些资本投资稀土产业。中国广播网披露,2007年,当地供水系统改造前,居民饮用水含氟量超过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1.6到1.8倍。

“听说投资700万建一个分离厂,一年就能赚回来。”张建华说,他的老板此前做硫酸、盐酸等生意,后来投资稀土分离厂。除了达茂旗以外,这位老板在包头还有一个分离厂。

目前,国内拥有七八十家类似的分离厂,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四川等地。

记者了解到,这家工厂的冶炼能力在3000~4000吨,按照去年国内12.73万吨的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已经算是中型规模。

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5月公布的《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使用混合型稀土矿的冶炼分离项目规模应不低于8000吨(REO)/年,这个工厂将面临淘汰。

征求意见稿还要求,稀土金属冶炼项目不得采用氯化物电解体系。采用氟化物熔盐电解体系的,合成氟化稀土须配有完备的含氟废水、含氟废气处理装置,含氟废渣须专门处理,不得随其他工业废渣排放。

同时,稀土冶炼分离应采用先进工艺和装备,有完善的节能措施,能源消耗须达到《稀土冶炼产品能耗》(XB/T801-93)一级标准,待新的《稀土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出台后按新标准执行。

“目前国内分离厂采用的都是高温焙烧技术,这种技术不可能处理掉氟和钍的污染。”包头稀冶化工技术研究所总工、高级工程师王鸿儒称,稀土提取中钍和氟是可以完全回收的,能杜绝流失,化害为利。

冶炼术落后

王鸿儒试验发现,利用低温焙烧,萃取的时候,几乎没有烟气,而高温焙烧,满屋子都是刺鼻的烟气。

事实上,低温焙烧技术已经存在了。王国珍说,《包头稀土精矿低温焙烧无污染冶炼试验》已经完成。这种技术让氟回收率达到95%以上,排放的尾气中氟 含量小于2mg/m3;浸出渣中钍含量小于500ppm,满足工业生产要求。“但是国内基本上没有厂家使用。因为成本高,不划算。”

包钢稀土(600111.SH)总经理张忠坦陈,国内稀土行业准入门槛低、技术水平低、环保意识薄弱、能源消耗大。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任福告诉本报,为满足市场需求,价格高的稀土元素开采、冶炼和采选比例较高,造成了一定的结构性浪费。

王国珍说,回收的氟化氢氨,可以直接在市场上销售。但是钍拿出来以后目前不能卖。

钍可以作为核电站燃料,但是国内核电站目前使用的是铀元素。目前,印度、以色列、加拿大等国正在实施钍核电的产业化。

钍和稀土共生的稀土矿占2/3。白云鄂博地区钍的储量约105万吨,仅次于印度,查明主东矿就有22万吨,仅后者用于核电,就相当于5500亿吨煤。

王鸿儒介绍,目前,国内年处理包头含稀土氧化物50%的精矿为12万~15万吨,含钍240~300吨、氟0.8万~1.1万吨。以12万吨稀土精 矿来说,流失钍达240吨。这些钍可供1.7亿千瓦的核电站运转一年。年运行7700小时,发电1.3万亿度,日均发电35亿度。按每度0.4元算,就是 14亿元。“但是现在,在提取稀土生产中,共生的钍、钪、氟、磷等,几乎全部流失,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

记者了解到,《稀土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制定完毕,并且获得了国家环保部通过,即将公布。

“如果要执行这个标准,全国80%左右的稀土分离厂可能面临倒闭。”王国珍说,如果标准执行到位,中国稀土产业将面临大整合。这将有利于企业加大环 保投入,并激励大型企业加大稀土的开发和应用。根据尚未公布的《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草案,2015年,全国的稀土分离厂将减少到20 家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2

內蒙直擊 稀土黑幕交易

2010-11-04  NM




釣魚台事件發生後,稀土 (Rare Earths)作為「工業味精」,現時成為中日貿易甚至政治關係的籌碼,自從傳出中國禁止出口稀土到日本後,稀土的價格如火箭般上升,兩三個月間,由平均 四千多元人民幣一噸急升至萬元;亦連帶炒起稀土概念股,靠購入價格的稀土,以生產稀土產品的中國稀土(769),股價就在一個月內炒上一倍。

本刊記者到內蒙古包頭,直擊這個全球第一大稀土礦的所在地,發現黑市買賣稀土情況非常普遍,記者找到一班專做黑市稀土交易的商人,揭開這條稀土走私鏈的操作過程。

從北京乘一小時飛機,就到達有「稀土之鄉」的內蒙古包頭市,記者向的士司機打聽買稀土的門路,他着記者到唯一有合法開採權的國企包頭鋼鐵集團(包鋼)購 買;其餘大大小小的貿易公司都向包鋼買入稀土;的士司機說:「不過現在包鋼賣的稀土很貴,以前幾千元人民幣(下同)一噸,現在最便宜都要一萬元,做飛機大 炮用的稀土要三百五十萬元一噸,而且有出口配額制,出口很難。你是可以買私人的稀土,不過那是犯法的,他們都在鄉郊地區,但你最好先聯絡好人,要不是很難 買到。」

翻開當地的黃頁,記者以買家身份致電一間叫中遠稀土合金公司,負責人黃總接聽後,立即緊張地問:「你誰介紹來的?政府睇得很緊,不賣、不賣。現在一概不招 待新客,所有貨都只留給新加坡舊客戶。」然後立即掛斷電話。其後,再找一間叫東河區稀土合金場,接聽電話的職員跟記者說:「現在政府不准私人買賣稀土,我 們公司要由市區搬去郊區,現在暫時不接客。」當記者說到假如出高一點的價錢,他即問:「那你可以不要稅票嗎?如果你不要,我們就可以賣貨給你。你等我電 話,我要跟老闆討論一下。」最後他覺得記者不是行內人,而拒絕接這單生意。記者跟着他們報的公司地址找上門,但發現他們亂報一通,找到的是酒店、住宅,甚 至是政府部門。

黑市賣家小心翼翼

幾經聯絡,終於找到一間肯接待的地下稀土公司。老闆蘇先生故作神秘,不肯告訴記者他們的公司地址,只說:「我們在包鋼(廠區)內。」然後着記者乘的士到一 個鋼鐵市場,並告知他的士的車牌號碼,記者到達鋼鐵市場後,蘇先生就上前說:「上我們的車。」他以自己的私家車接載記者,再走幾公里路往其公司。其公司在 一條偏僻的鄉村內,門口連招牌都沒有。推門內進,是一間洗煤廠。他着記者到其辦公室內詳談,辦公室原來是他的睡房,剛巧有兩個賣稀土的行家來拜訪他。甫坐 下來他們便問:「你們是日本人嗎?」然後跟記者說起幾句日文,記者跟他說是香港來的,他說:「因為我們也有很多日本客人,中國人現在很討厭日本人,但我們 不是,因為他給我們很多生意。」蘇先生問記者:「你想要什麼稀土,數量多少?如果我不夠,他們兩個都有很多。」記者問現在只有包鋼有稀土開採權,他們如何 得到這些稀土,其中一名何總回答說:「我們做了十多年,很多方法。」蘇先生亦坦白跟記者說,他是包鋼的退休員工,在裡面認識很多人,「關係」很好,要拿稀 土不難。

好賺過運毒

不過,他們坦言現在政府「盯得緊」,稀土不能隨便出口,「你要自己找報關公司,最後政府查到是你的問題,與我們無關。」他告訴記者,有很多行家,為了賺錢 不惜替客戶走私,方法之一是把稀土混合在玻璃、礦石甚至大理石內,疏通報關公司及報關人員,以其他物料的名義出口。「這個風險很大,我有個行家剛剛被判監 十三年。不過,賺的錢實在太多,只是一箱貨櫃,可以賺到六百萬元,富貴險中求,所以很多人都願意做,因此賣稀土好過賣毒品呀!所以全國有四成出口的稀土都 是走私出去的。我們靠山食山,靠水食水,在包頭不賣稀土賣什麼?」

蘇先生其後再帶記者參觀其工場,原來在洗煤廠裡面有一道鐵閘,他走入一間放滿稀土的礦石暗室,拿起外表如石頭的稀土跟記者說:「這塊是用來做車的,那塊是 用來做電磁。」暗房後面就是其冶煉場,「規模與包鋼的相差很遠,但也足夠用喇。」他還聘請了幾名員工幫他提煉稀土。原來,六十多歲的蘇先生是湖北人,在當 地大學化學系畢業,畢業後被派到包鋼打工,已經打工超過四十年,「我在包鋼打工很久,所以要提煉的科技都學會了。你回去考慮一下投資在我們工場,二、三千 萬也可以,現在很多外資都進來開合作社,到時拿稀土會更方便。」

潛入礦場偷稀土

如何得到稀土,蘇先生一幫人只含糊其詞,但從包頭市乘三個小時車程,走到包頭的北邊——白雲鄂博就知道了。白雲鄂博是中國最大的稀土礦所在地,蘊藏量佔了 全中國九成,但開採權是屬於包鋼。如想得到這些稀土,除了向包鋼購買外,唯一方法就是偷。當地一名包鋼員工告訴記者,「這兒有小偷,有大偷。小偷就駕着電 單車,跨過鐵絲網,偷偷走進礦場內。大偷在晚間駕着重型貨車,大搖大擺從正門進入礦場,不過要事先疏通門外的保安。」

記者在白雲鄂博期間,就先後遇上小偷和大偷。其中一個小偷是石大哥,他說自己偷礦已一年多:「我沒有提煉稀土的技術,因此偷回來就直接運去已聯絡好要貨的 貿易公司,偷回來的只可以賣幾百元一噸,一個月最多賺一萬幾千,不及那些貿易公司賺的多。」翌日,記者在路邊的小餐館遇上大偷龍國軍。當記者吃飯時,龍國 軍主動打聽記者從哪裡來,得知是從香港來找稀土礦後,便告訴記者礦場所在,不消五分鐘便召來麵包車一起駛入礦場:「出租車不能進去,我帶你去。」稀土礦的 門口亦有包鋼的保安守着大閘,但龍國軍打一下眼色,保安便放行。進入礦場,龍國軍對礦場地理形勢瞭如指掌,指點司機到觀望台,路上皆沉默寡言,開口第一句 便問是否有意買稀土:「你是來買稀土嗎?我的稀土一噸六千元。我有一萬噸存貨,已經提煉好了,都是氧化物,不信可以給你看看化驗報告。」

據村民透露,內蒙古保安當局亦曾嘗試整治,但當地居民表示私人礦場只會在掃蕩後休業幾天,其後便恢復營業,大打游擊戰。他們表示目睹村民到稀土提煉廠的排 污渠挖金:「白天的時候他們是不敢出來的,但每到晚上,就會看見有人偷偷在包鋼廠區的排污渠徘徊,偷挖礦粉,有時候有警車駛到,但聽說他們會給錢警察。」 而偷挖稀土的刑罰最高只是罰款三萬元,難怪偷風盛行。

稀土不稀有

以往中國大量出口廉價稀土,從九○年至○五年,出口量增長近十倍,但價格卻下降了一半,例如用來製造汽車玻璃的氧化鈰,○○年價格每噸四、五萬,到○五年 跌至九千元,即每公斤五元,比白菜價格還便宜。中國的稀土只有全球的三成,但出產量卻高達全球九成。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系主任黃永德教授 說:「雖然稱為稀土,但稀土並不稀有,一直都係地殼的天然元素,開採亦十分容易,只係因為十七種稀土金屬化學性質相似,分離及淨化都較困難。內蒙古出產最 多稀土,都係因為地平人工平,而且無環境保護,可以低價賣出,自然其他國家亦唔需要開採。」

稀土概念股飛升

為了控制稀土定價權,中國開始管制出口配額,合資格的稀土出口企業更由二百多家減至二十家,令稀土價格不斷上漲,其中用於激光的稀土鋱,更漲至每噸三百五十萬元。

溫家寶對稀土業的重視,亦刺激上海A股包鋼稀土(600111)在半個月內暴升兩成,市盈率更高達一千三百五十倍。香港市場亦憧憬稀土價格上升,連帶炒起 稀土概念股,沒有稀土開採權,只靠買入價格不斷上漲、生產稀土產品的中國稀土(769)亦無厘頭在一個月內炒上一倍,連仙股蒙古礦業(1166)亦乘機發 布消息洽購稀土礦,股價亦隨之在一日內爆上一倍。

稀土被炒至沸沸揚揚,其實在美國、俄羅斯等地也有稀土礦,其中美國礦山是十年前才關閉。對於稀土之戰,黃教授認為若中國稀土價格太貴,會令其他國家自行開 發礦場,是一個金錢就可解決的問題。日本豐田汽車就自行與越南合作開發稀土,預計明年投產。現時,外商也想其他方法走法律罅,例如把稀土提煉成稀土合金, 作為直接使用的產品,就不受出口配額限制。如一些名為硅鎂合金、硅鐵合金,都是以稀土提煉而成。當合金出口後,有可能在國外以分離技術,提取當中的稀土元 素,日本為了得到稀土,更在市場上回收手提電話,提取當中的稀土元素。

繞道設廠攞稀土

另一方面,現時愈來愈多日本、歐洲的公司在內蒙古收購一些稀土合金貿易公司,經營合作社,以更直接方便得到稀土。記者到位於包頭的稀土高新科技區,一間門 口掛有日本國旗的昭和稀土合金公司查詢,門口的保安員已着記者離開:「我們不會賣給你的,我們會把稀土合金產品全部運回日本。」據一名貿易公司職員說,近 半年已有很多外資來到包頭這裡開合作社,有些表面可能是製造電器,容易獲得工商局批准,但目的是為了得到稀土原材料。

有人炒稀土、走私稀土而發達,而一些在包鋼工作多年的員工,則因開發稀土壽命也受威脅,黃永德教授說:「開採及提煉稀土金屬的過程中,都會釋出對人體有害 的氣體,釷(Thorium)、鈾(Uranium)和鐳(Radium)等放射性元素,提煉過程會產生致癌的氡氣。」一名包鋼老員工跟記者說:「我們一 畢業就加入包鋼,大家來到五十歲啲牙就甩晒啦!」聽到後真唏噓!

稀土之鄉 —— 白雲鄂博

白雲鄂博在蒙古語是「富饒的神山」,「鄂博」就是敖包,是蒙古人祭祀用的建築。1927年中國科學家丁道衡與瑞典探險家由北京抵達包頭考察,途中發現白雲 鄂博礦區。七年後,其同伴何作霖研究礦石時,發現含有兩種稀土元素。直至1953年,已故總理周恩來把包頭列為重點工業城市,次年成立包鋼籌備組,毛澤 東、劉少奇、鄧小平亦曾參與審閱規劃,全權委予包鋼集團開發白雲鄂博礦區。1957年才建立起大型礦場,其間中國政府更調派解放軍及大批幹部建礦。至今, 白雲鄂博礦區成立五十三年,年產一萬二千噸礦石,成為全球最大型稀土礦場,產量佔全國百分之九十七,令白雲鄂博得到稀土之鄉之名,而包鋼集團亦在上海A股 上市,分別為包鋼股份及包鋼稀土,總市值一千零七十億人民幣。

黑市稀土流程

稀土是什麼?

稀土礦石外表是一嚿嚿石頭,內含十七種稀土金屬元素,用強酸、溶解在高溫下提煉成粉末狀氧化物,不同金屬的氧化物呈不同顏色,有紅、黃、藍、紫等顏色。稀土金屬分為重稀土和輕稀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59

原《內蒙古商報》社長幕後炒作伊利案過程遭披露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9/2NNDE4XzM5Njc2NA.html

一個從事新聞工作幾十年的老報人,在花甲之年與曾經的「搶劫犯」一起鼓搗網絡舉報虛假信息,把伊利股份在「除權日」砸到了跌停板,也使自己受到法律制裁。

1月17日,原《內蒙古商報》社社長李某某因故意編造、傳播對證券交易有影響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市場,造成了嚴重後果,被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人民法院一審 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3萬元。

伊利股份「除權日」突遭網絡舉報襲擊

2011年6月10日,星期五,是伊利股份進行公積金轉增股份「10轉贈10股」的股權登記日。當日的上證 指數開盤2696.13點,收盤2705.14點,上漲0.07%,成交量是839.7億元;伊利股份的開盤價是35.69元,收盤價為36.17元,上 漲1.37元,成交量是1.996億元。當日伊利股份的市值為289.1億元,伊利股份的證券交易走勢無異常。

但是,投資者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就在他們為公積金轉增股份「10轉贈10股」偷著樂的時候,一份長達萬字的張三林舉報伊利高管的帖子上網,題目 為《內幕慘不忍睹:伊利被這樣掏空》。這份材料一開始便說:「我張三林鄭重申明,以下內容屬實,並為此承擔全部責任。」網帖還說,自2005年以來,伊利 高管層採取各種非法手段,把企業當金礦,瘋狂斂財……

2011年6月13日(星期一),正是伊利股份公積金轉增股份「10轉贈10股」的除權日。張三林網絡舉報帖在互聯網迅速散播,很快形成了網絡 輿論風暴。當日,上證指數開盤上漲0.18%,「伊利股份」開盤後低開至17.79元,瞬間沖高至漲停板19.90元,緊接著在張三林舉報帖的作用下,伊 利股份被不明真相的恐慌拋盤打壓在跌停板上(下跌9.98%)。6月14日,伊利股份發佈臨時停牌公告,避免了事態進一步擴大。

「老報人」與曾經的「搶劫犯」一起操作驚人網帖

伊利股份在發佈臨時停牌公告的同時,向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報了案。隨著警方對張三林網絡舉報案調查的步步深入,令人大吃一驚的是:案件的幕後推手居然是《內蒙古商報》社原社長李某某。

原《內蒙古商報》社社長李某某,1951年1月12日出生,從事新聞工作30餘年。與李某某同時被捕的有深圳市福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某某,深圳市三潤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周某和刑滿釋放人員姜某。「除了張三林在逃,涉案人員全部歸案。」警方有關辦案人員說。

據瞭解,張三林原系內蒙古自治區工會的退休人員,2004年,67歲的張三林因捲入伊利原董事長鄭俊懷挪用公款案被檢察機關調查。內蒙古自治區 人民檢察院有關負責人在談及該網絡舉報案時說,在虛假信息中提到伊利現任高管在2004年前有經濟問題,實際檢方在2004年底調查伊利原董事長鄭俊懷案 件時,就對現任高管都進行過調查,證明現任高管沒有經濟問題。

據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人民檢察院的公訴材料,2011年2月,張三林請求被告人李某某在《內蒙古商報》網站發一份匿名材料,內容是詆毀伊利集團公 司及其管理層的虛假信息。同年3月,李某某將張三林提供的一個U盤與材料郵寄給了被告人張某某,讓其發在《澳門商報》網站上,並要求散佈到互聯網上。李某 某以合作辦網站說服張某某幫忙,張三林也許諾事成之後給5萬元獎勵。同年5月,張某某又找到被告人周某,讓其在6月13日前發到互聯網上,張承諾事成之後 給周4.6萬元,並讓其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參與《內蒙古商報》網站的合作事宜。同年6月8日至9日,被告人周某在某網站上分別註冊了 「tiie1e2011」和「大漠堂主」兩個號並用這兩個號將詆毀伊利集團公司及其管理層的虛假信息發到了網上。

匿名帖上網後沒有引起網民關注,卻被一個曾經的搶劫犯姜某嗅出了銅臭。姜某,男,1982年出生,四川省通江縣人。1999年因犯搶劫罪被重慶 市九龍坡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年,2005年刑滿釋放後註冊了一個「網絡維權」網名,穿著「馬甲」在互聯網上四處煽風點火。姜某看到詆毀伊利的匿名帖子 後,便與被告人周某聯繫:給3000元宣傳費,就可以幫助炒作。周某通過網上交易和QQ將3000元及其虛假信息發給姜某。姜某便以「搶劫犯」的膽識,對 匿名帖子進行了修改。他不僅把標題修改為《內幕慘不忍睹:伊利被這樣掏空》,把 匿名舉報改為「張三林」實名舉報,還以「張三林」名義撰寫了「我張三林鄭重申明……」的引語。

與刑滿釋放人員沆瀣一氣終食惡果

被告人李某某作為《內蒙古商報》的創辦者,在內蒙古新聞發展史上也算有貢獻,卻在花甲之年丟掉新聞正道,與刑滿釋放人員沆瀣一氣,終致退休之年摔了跤。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李某某、姜某、周某、張某某故意編造並傳播影響證券交易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交易市場,造成嚴重後果,其行為均構成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罪名成立。

一審法院同時認為,四名被告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悔罪表現,可以從輕處罰並適用緩刑。一審法院根據被告人犯非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及危害程度,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一款、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第七十二條的規定,認定被告人李某某犯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 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被告人姜某犯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 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被告人周迅、張海軍犯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罪,也分別被判處緩刑和數額不等的罰金。

1月17日下午3時許,一審法院宣判後,李某某等四名被告人當庭表示服從法院判決不再上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87

直擊中國》深入資金瘋狂湧入的內蒙古 五大異象 預告大國崛起神話不再

2012-7-23  TWM




金磚四國之首─中國,經濟成長率本季三年來首次跌落到八%以下,是出了什麼問題?

過去驚人的高成長真的告一段落了嗎?

《今周刊》從內蒙古的第一大城包頭,追蹤中國潛藏在亮麗數字下的經濟真相。

撰文‧劉俞青、楊卓翰

「小姐,我有個朋友信用很好,你錢給他,月息五分,不到二年就回本,要不要一起賺?」一下飛機往飯店的路上,操著普通話的出租車司機,已經忍不住開口邀乘客加入高利貸的行列。

這裡是包頭,內蒙古的第一大城,被譽為中國的「稀土之鄉」,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稀土儲量就在包頭。你可以想像,這是全世界「淘金」最瘋狂的地點,包括巴西淡水河谷等國際公司一家家進駐,各種連鎖商店一家家展開,城市建設的速度飛快。

就如同中國本身,包頭看似處處充滿機會,滿足了各種投資題材的想像。但在遍地鈔票的假象裡,中國經濟已悄悄變質。《今周刊》採訪團隊跟著中國錢流一路西進,來到內蒙古的包頭。在這裡,中國異象正在醞釀。

真相一:地方高速投資

養成高利貸需求

在地處偏遠的包頭,快速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資,但沒幾家銀行的包頭卻不缺資金。為什麼?因為距離二小時的車程外,就是中國地下錢莊最大本營鄂爾多斯。在人口只有大台北三分之一的包頭市,地下錢莊就有四百多家。

一出機場,發財機會就彌漫在空氣中。

這裡有整齊乾淨的街景,處處公園綠地的生活環境,看似美好;當地房產管理局的官員也仍舒服地坐在辦公室裡,吹著冷氣,告訴記者:「這裡的經濟溫和健康」。 然而,他沒說的是,快速的資金流入,自然也釀成地方商人對資金野蠻的貪婪習性,隨之而來的,就是高利貸的「要命錢」。

就在上個月初,包頭一位事業遍及餐飲、土地開發的鼎太置業老闆魏剛,被發現在附近一家酒店裡上吊自殺;經當地公安清查,發現這位表面光鮮的負責人,實際上欠了地下錢莊超過七億元人民幣的債務,最後不得已走上自縊一途。

地下錢莊逼死創業家的案例,在內蒙古一帶不是新聞。去年十月,鄂爾多斯也有一位地產商——中富地產王福金,同樣也是因為積欠地下錢莊將近三億元人民幣,最後選擇自殺身亡。

中國現在這些「跑路老闆」所體會到的絕望,在十年前高盛證券提出﹁和金磚四國一起作夢﹂這篇報告時,絕對沒有預料到。

這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如高盛預料的一樣猛烈成長,從二○○一年到○八年,每年實質經濟成長率平均超過一○%。這樣高速的成長,令許多人跌破眼鏡。但高速成長,是用什麼代價換來的?

真相二:資金緊縮

民間借貸利率高達台灣五十倍答案就是中國經濟過熱的後遺症:過度投資、高房價與高通膨,因為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趨緩,開始逐一顯露。

○五年開始,中國央行就為了對付過度膨脹的資金,開始了長期的宏觀調控,一方面在市場上打擊房地產,另一方面則不斷升息,降低金融的流動性。銀行體系的資 金越來越少、利率越來越高,在全球金融業都在低利環境下掙扎的當下,中國的存款基準利率仍有三.五%,貸款利率更有六%以上。

宏觀調控的結果,就是讓銀行享盡高利差,企業借錢苦哈哈。銀行體系的資金緊俏,讓原本就受困於銀行體系進駐有限的內蒙,顯得更加捉襟見肘,要從正統的銀行體系貸出錢來,成為一件「很難的事」。當然,就給了地下金融最好的機會。

根據內蒙古大學教授范治光的估計,至前年底,鄂爾多斯正統銀行體系的貸款餘額只有一千三百億元人民幣,但同年內蒙的GDP是二千六百億元人民幣,貸款僅有 GDP的五成;但一般城市發展,貸款餘額應該是GDP的一三○%。換句話說,這中間約二千億元人民幣的「民間資金缺口」,就是滋養地下金融最肥沃的土壤。

真相三:資金成本失衡

影子銀行貸款餘額占GDP五%以當地目前「民間借貸」的市場行情看來,最好時月息高達八分,等於是台灣目前市場利率將近五十倍之高,令人咋舌。在鄂爾多斯一帶,高利貸幾乎成為全民運動,家家戶戶都把資金壓在高利貸業者身上。

地下錢莊早已像野火一樣迅速燎原,悄悄給地方經濟埋下地雷,一旦引爆,連鎖效應像連環炮一樣向四面八方射出。在經濟迅速擴展時,這樣浮濫的地下金融提供助力;但在經濟放緩時,這筆沒人能還的負債,要的不只是人命,還有全中國經濟的命。

因為資金緊縮,所導致的「地下型」金融風暴,已經不僅限於內蒙一帶,甚至已從內地向沿海城市迅速蔓延;近日連浙江一帶,民間借貸風氣都風起雲湧。由於初期獲利豐厚,甚至連銀行體系都有人跳下來當起仲介。

現在全國登記立案的地方融資公司總貸款餘額就超過十兆元人民幣,占總GDP的四分之一;而高利貸等影子銀行的規模更難以估計,每年資金流量可能達GDP的五%強。這恐怕將是中國經濟最大、也最深層的「長崎原爆」。

面對金融危機,中國央行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中國央行在六月八日、七月六日連續降息,是金融風暴以後首次大動作連續降息。除了透露中國經濟放緩的事實,央 行更深一層的用意,是將資金從銀行逼出轉而流向資本市場,並縮小銀行的利差,迫使銀行讓利;另一方面,中國也必須讓利率市場化,引導資金成本回歸正常。

「如果不這麼做,那中國經濟很有可能會完蛋!」耶魯大學曼沙拉馬尼(Vikram Mansharamani)博士在接受《今周刊》採訪時憂慮地說。曼沙拉馬尼在他的著作《繁衰經濟學》(Boombustology)中,提出了經濟泡沫 破滅的規律及模式。而中國的金融市場,正準確地朝他的第一個模式走去。

曼沙拉馬尼指出,中國泡沫正在破滅,而第一個跡象,就是像在包頭上演的資金成本失去平衡:「過去五年來,中國金融機構的房貸借款總額成長了大約六成,而中 國的房價成長則是同樣幅度。當我看到資金成本不斷攀升,但該資金購買的資產價格同幅度攀升時,這就是泡沫跡象。」「更可怕的是,中國民間企業已經不在乎他 們的資金成本了。他們運用各種管道,用極高的成本借來資金,投資在已經過度發展的房地產業。我在中國看到許多景象,讓我回想到美國拉斯維加斯在次貸風暴前 夕的模樣──空無一人的鬼城。」

真相四:消費引擎熄火

今年來大陸內需股全盤皆輸除了資金價格失衡,曼沙拉馬尼這一席話,也點出中國經濟的另一個盲點,這是中國經濟泡沫化的第二個跡象:過度信心。

過去金磚四國裡最引人遐想的,就屬那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消費市場。而中國近年來也決心開始轉型,不再延續過去成功的出口模式,而轉型成內需導向的經濟體。

「中國為黯淡的全球經濟描繪了一個得來不易的美好未來,中國現在成了推動世界經濟的大引擎。」然而,「中國轉型已經出現問題,但我們仍可以聽到『趁現在抄底』、『只看二季太短視』等聲音。華爾街還是不死心!」其實,中國的高成長內需神話,已經出現裂縫。

從股市這個經濟領先指標來看,今年以來大陸內需股可說是全盤皆輸。

全球最大珠寶零售商周大福珠寶集團上半年股價重挫七成,公司將原因指向「中國富人不再消費」;中國最大運動鞋品牌李寧及嬰兒用品好孩子雙雙發出獲利警報, 李寧上半年的股價更遭腰斬,從一股十港幣跌至四.五港幣。在內需指標中,目前僅有食品類股因為國際農糧的大幅反彈而有較好表現。

而衡量需求最重要的指標:用電量、煤價,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也都出現弱化趨勢。今年夏天炎熱,但中國六月的用電量增幅卻意外出現下降,這個增速是○五年 至今除了金融風暴期間外最低的。不只如此,供給全國七成煤的秦皇島煤價已連跌十周,秦皇島堆積如山的煤賣不出去,下滑時間與港口存煤量都已超越○八年。

「這些都是中國內需短期成長減緩最好的證明。」曼沙拉馬尼認為,長期來看,中國的消費市場的確會持續增長,但是成長幅度不會像大家預期的那樣具有爆發性。「中國急著想讓消費力量起來,所以有許多政策性刺激,例如加薪、家電補助等。」但其實,內需的火力一直燒不起來。

真相五:稅負過重

政府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過高以中國有名的「電器下鄉」為例,過去幾年的確提高了需求。然而在政策退場之後,家電銷售額馬上「熄火」,今年第一季的中國冰 箱整體銷售量馬上下滑了三五%。「這種依賴政策的內需非常脆弱,而加薪的效果也很有限。」中國的消費力量為什麼如此疲弱?原因,就在於最後一個泡沫跡象: 政府活動占經濟比重過重。

就在企業籌資困難、出口放緩、內需不濟,企業不斷敲響獲利警報時,中國有一種行業在此時還比預期收入多上一成,那就是「中國財政部」。中國財政收入占 GDP比重,一路從二○○○年的一三%,成長到去年的二二%,而且,這還未算進央企(國營事業)的收入貢獻。算進央企貢獻國庫金額,專家預估國家收入占 GDP比重可能超過四五%,比起社會福利完善的德國與法國還高。

也難怪,《富比世》雜誌(Forbes)○九年調查的全球「賦稅痛苦指數」,人均所得全球排名連前一百名都擠不進去的中國,企業及個人所負擔的稅負,卻是全球第二沉重。

而這就是中國高經濟成長率之下,內需仍然無法奮起的原因。在那年年一○%的漂亮成長數字下,其實央企和稅收的成長排擠掉了民企與個人收入,最後所有的增長仍然回到了政府口袋。中國去年的經濟成長率是八.一%,但財政部稅收卻「超額」成長了二二.八%。

「在中國,GDP不是結果,GDP是中國政府的目標。你一定要達到目標,所以地方官員才會把剛啟用七年的橋炸掉重造,因為這樣才有投資!」曼沙拉馬尼指出中國高成長的矛盾:有六成的GDP成長是來自投資,僅有不到三成的成長來自於內需,而投資正是來自政府的大舉建設。

中國緩成長

金磚四國一起陪葬

「所以,如果中國的消費無法大幅成長,未來十年,我認為平均經濟成長率很可能只有四%。」曼沙拉馬尼下了結論,這個預測和高盛當年預測中國在二○四○年後 才會降到三.五%,提早了將近三十年。「我會這麼說,是因為經濟成長率大部分來自投資,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看到過度投資的跡象了。也許明年、後年還能撐得下 去,但是這樣的財政擴張還能持續多久? 」「現在中國的投資是放緩,但它很有可能在未來變成負成長!民間消費當然會繼續成長,像是食品、蛋白質食物等,在長期都是看多。但是投資縮水是無法被消費 給替代的,而這個結構性的問題過去十年完全沒有改善,就算現在開始,也要十年以上才能改變。」曼沙拉馬尼指出,投資縮水,伴隨而來的將是工業生產的減少, 這對全世界的工業原物料就是很大的衝擊。

「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中國對原物料的需求大量減緩。在歐美經濟疲軟的情況下,中國需求減緩,就等於仰賴原物料出口的新興市場國家減緩。」言下之意,仰賴中國 進口石油的俄羅斯,及出口鐵礦的巴西,都會變成直接受災戶。「當BRIC裡的B(巴西)、R(俄羅斯)都會因為C(中國)而放緩,以中國為首、牽動全球經 濟的金磚四國自然也很危險。這可以說是現在全球經濟最大的危機!」面對中國的危機,曼沙拉馬尼坦承:「沒有特效藥。」因為過去十年中國的快速成長,就是因 為打了太多腎上腺素刺激經濟,才造成過去十年的超水準成長;今天中國經濟放緩,只是「恢復正常」。面對未來,現在中國民間已經掀起了一股中央減稅的期待。

而這也許正是中國最需要的:不再「藏富於國庫」,而將財富還給人民,消費能力才能真正成長。中國這十年來能在金磚四國中引領風騷,並驅動巴西、俄羅斯,甚至東協等國的經濟,就像是從高利貸中借了巨額貸款,終有一天要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43

電改內蒙古樣本:算清楚電網那筆糊塗賬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990

沒有人知道電網輸配電成本究竟是多少錢,這筆糊塗賬不算清楚,電力體制就很難真正走向市場化。新一輪電力改革,正是要對這個關鍵環節“動刀”。圖為電力工人正在檢修電網。 (CFP/圖)

遲滯12年後,新一輪電改拉開序幕。

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場化,核心是電價改革,而電價改革的最關鍵一環就在輸配電價。只有根據電網實際成本算清楚了輸配電價,電力才能公益的歸公益,市場的歸市場。

擁有唯一一張省級獨立電網的內蒙古,成為新的試點。改革之後,電價會漲還是會跌?內蒙古將提供一個有效的觀察樣本。

元旦前一周,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王金豹等來了一紙批文——國家發改委同意內蒙古進行輸配電價改革試點,並要求其盡快拿出具體方案上報。這意味著內蒙古自治區將成為繼深圳之後,全國第二個進行輸配電價改革的試驗田。

將要進行輸配電價改革的主要電網是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是全國唯一一家隸屬於地方政府的省級電力公司,在2002年中國上一輪的電力體制改革過程中保留下來。業內慣稱之為“蒙西電網”,以此區別開隸屬於國家電網之下的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簡稱“蒙東電網”),蒙東電網主要負責呼倫貝爾、興安盟、通遼、赤峰、錫林郭勒盟五盟市的電網業務。

批複來得很快,內蒙古發改委是12月初上報的,不到一個月就獲得了基本肯定。“因為蒙西電網是比較獨立的省級電網,雖然改起來比深圳要難一些,但放在全國來看,還是比較簡單。”王金豹分析。

2014年11月,深圳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方案獲批。改革之前,電網公司的所謂輸配電價基本就是“購銷差”——銷售電價減去上網電價;改革後,或將按照電網的實際成本來核定一個相對公開透明的輸配電價。簡言之,電網將告別吃價差的盈利模式,變為類似於高速公路收“過路費”。

至於兩者之差異,內蒙古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電力處處長張德向南方周末記者指出其中的一個關鍵點,“現在蒙西電網一年的利潤大概在三十億元左右,將來電網作為服務性公益性的企業,不需要那麽多利潤。”在他看來,新一輪電力改革重啟大幕之下,“輸配電價改革非常非常重要”。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點出了其重要之處:核定輸配電價是電價體制改革的關鍵。下一步實行的大用戶直購電試點,競價上網,聯動形成銷售電價,逐步開放輸配電網,允許獨立售電商參與市場競爭等改革,均需要制定獨立、規範、合理的輸配電價。自2010年起,內蒙古就真正開始了多邊電力交易市場和大用戶直購電的試點,其間多次起伏,遭遇多種阻滯,但在這個問題上,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觀察樣本。

“十年前該做沒做的事”

2014年6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今年年底前拿出新電改方案”,由此真正拉開新一輪電改的序幕。根據目前業內流傳出來的電改方案來看,新方案重點是“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即:輸配電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交易平臺獨立,加強電網規劃。

早在12年前,中國啟動第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之時,即已確定了類似的市場化大方向,2002年的電改綱領性文件“五號文”定調電改方向為“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離、競價上網”。但除了廠網分開,後三步基本擱置至今。

第一輪電改後,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成五大發電集團和兩大電網——國家電網(以下簡稱國網)和南方電網。後來國網逐步發展成為集買電、輸電、配電、售電一體化的“巨無霸”,同時還負責電力調度等,在全國擁有58家控股公司,超過184萬員工,營業收入達1.8萬億,凈利潤高達517億元。

“電網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不透明,其中輸配電價到底多少沒有人知道,其中包括了很多錢和補貼,這是一筆糊塗賬。”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說。

身為地方實操官員,王金豹認同韓的說法,過去輸配電價包含了很多政策性因素、交叉補貼,現在這些要不要抽離出來,抽多少,確實不是很好解決的。

不好解決也要解決。“輸配電價的核定是為電力體制改革做一個鋪墊,以進一步市場化,放開上網電價(發電企業賣給電網公司的價格)和銷售電價。”包括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內的多位電力專家認為,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場化、核心是電價改革,而電價改革的最關鍵一環就在輸配電價。

2015年1月1日,深圳開始正式實施輸配電價改革試點,首吃螃蟹。在深圳電改方案中寫明,獨立的輸配電價體系建立後,就要積極推進發電側和銷售電側電價市場化。

“深圳極其特殊,他們只有城市用電,沒有複雜的用電方。我們還有農電,包括各種交叉補貼。”王金豹指出這是深圳成為第一家試點的優勢。內蒙古能成為第二家試驗田的優勢是,一半的電網由地方政府直接管轄,其改革的阻力相對較小,“他們自己也意識到這是將來改革的趨勢,有意見也得服從”。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內蒙古下一步核定輸配電價,也類似於和深圳模式一樣,包括各種成本在內,資產總額、人員狀況,綜合成本等,然後再保證你電網維護、建設的問題,維持其再生產的功能。“這個過程肯定是動態平衡,可能做到一年重新核定一次。”

至於核定輸配電價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電網的盈利模式,電力專家王冬容分析,“核定輸配電價本身並不能改變電網盈利模式,因為即使是輸配電價核定了,但是購售電業務仍在電網公司內部。這件事情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但這只是在做十年前該做而沒做的事(2005年就有類似試點方案,且範圍更大)。”

肯定能降下來

究竟改革之後,輸配電價會漲還是會跌?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多位電力專家表示,有可能漲也有可能跌。“各省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在發改委對上網電價、輸配電價、銷售電價的3個電價管理辦法指導下,原來電網公司所得的購銷差價在各省的核定就不一樣。因此,估計有的省核定下來利潤空間肯定會壓縮,有些省則情況可能相反。”曾鳴具體分析道。

王金豹肯定,至少在內蒙古,核定輸配電價之後,電網相比原來的收益空間肯定會壓縮。在內蒙古經信委電力處工作了近7年的張德也認為,“從內蒙電網的實際情況看,輸配電價只要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利潤’的原則,保證電網建設和發展的需要,輸配電價格是肯定能降下來的。”

事實上,在輸配電價改革機制尚未成行的條件下,內蒙古就已經開始試驗了一種特殊的電力市場化模式。

這項名為“電力多邊市場交易”的模式,由“發電、用戶、電網”三方共同參與,在“發電側和用戶側”兩端引入市場化,通過電網公司搭建的交易平臺,形成“多買多賣”的市場格局。這一模式,主要目的是讓發電廠和大用戶直接見面,發電廠可以選擇多個用戶,用戶也可以選擇多個發電廠。

原本因為沒有獨立清晰的輸配電價,售電端和發電端的市場化競爭很難推行,而內蒙古這一有限的市場化能夠推行,得益於蒙西電網歸屬於地方政府管理。

回憶起電力多邊交易市場的出臺過程,張德難掩興奮,“從2006年開始申請到批下來經歷了兩年的時間,2008年我們一個月至少有兩三次要去北京開會。”

但其真正走進公眾視野是在2010年5月6日。他說,“當時規模很大,還專門買了一個股票交易所的那種鑼,電監會主席和自治區主席一起敲的。”

運行三個月時,國家發改委因其有違節能減排目標而被叫停。此後重啟,又被叫停,直到2012年重啟後才連續運行至今。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的積極促成,很大程度上源於地方經濟的發展需要。2008年時,經濟危機爆發,此舉意在降低企業的用電成本,進而穩定工業增長。與此同時,內蒙古也有發電結構多樣、電力資源豐富的獨特性。直到2009年,內蒙古的電力始終是供遠大於求的局面,當地發電廠的機組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僅為4044小時,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伊敏發電廠。 (CFP/圖)

有限的市場化

內蒙古的電力多邊交易市場試點最終被放在自治區政府直接管轄的蒙西電網里面管理和運作。

不過,電網作為中間方,仍然坐收之前的輸配電價——“購銷差”。只是在價格機制形成方面,根據“多買價低”的市場原則,發電企業會適當降低銷售價格促成交易。

“說白了,並沒有觸碰到真正的體制改革。”張德坦言。在多邊電力市場交易中,發電廠和用電方雖然直接見面進行交易,但電網公司在其中收取的“過路費”並沒有改變,“保持電網的購銷差,它原來得多少利益,現在還得多少利益。”

即便是有限的市場化,也確實滿足了內蒙古當地電廠一定的現實需求。

當地一家大型電廠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現在煤炭價格低,發電廠的上網電價每度又被降低了1分2,發電廠必須要保證年發電小時數達到4500-5000小時才能保證不虧損,但是內蒙古電力資源供過於求,正常來說通過電網根本不可能發那麽多電,發電廠希望通過直接跟大用戶談一個更低的電價,來提高交易量,從而保證不虧損。

但一位不願意具名的電力市場人士指出,在內蒙古現有多邊電力交易市場模式下,價格優惠是從電廠傳導到了用戶,但參與交易的用戶電價目錄繁多,最終的用電價格還是很複雜,是企業的各種執行電價加上價差再加輸配電價及政府補貼基金。“如果能對輸配電價按照成本核定,發電企業就可直接與用電企業達成一個交易電價,此時再計算企業的用電價格就變得非常簡單,即輸配價格加交易電價和政府補貼基金。”

更關鍵的是,按照內蒙古業內人士的預計,這一重新核定的電價肯定能有所下降,這對用電企業和電廠都是個好消息。

據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在內蒙古地區大部分企業對電價成本較為敏感,每年調整電價,稍有不合理就可能會造成一些企業用電成本上升從而面臨倒閉。

繞不開的輸配電改革

在試行內蒙古獨有的多邊電力市場交易5年後,2014年6月,蒙東電網開始啟動另一項“大用戶直購電”改革試點,這是一個正在全國鋪開的電力市場化模式。到2014年11月份,已有吉林、廣東、黑龍江、山西、甘肅等12省份進行大用戶直購電試點。

大用戶直購電,亦稱電力直接交易,是指較高電壓等級、大用電量的用戶或獨立的配電企業直接向發電企業購電,同時不排除從電網購電,兩方購電的機制增加了用戶選擇權,經過電網的輸電通道,支付合理的輸電費用。

王金豹覺得沒啥區別,“蒙東直供也好,蒙西多邊交易也好,事實上就是電價市場化的趨勢,就是供需嘛,雙方至少有了一個談判的機制。”

“通過這樣一套機制讓投資者看到我們目前有一個電的價格窪地,希望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過來,有新的投資進來,直接加入多邊交易也好,大用戶直供也好,這就是用電的增量。”王金豹說。

數據顯示,2013年,蒙西電網大用戶直接交易電量累計成交262.1億千瓦時,平均成交價差約0.0194元/千瓦時。以電價占生產成本47%的電解鋁行業來說,通過多邊電力市場交易每度電最高能給企業節省4分錢的成本,一年用電量大概60億千瓦時,那一年便可為電解鋁企業節省2.4億的成本。

大用戶直購電,最早也是在2002年出臺的“電改五號文”中就有提及,但也是多次起落,直到2013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大用戶直購電和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試點”。

阻礙大用戶直購電改革最重要的因素同樣是輸配電價定價。目前以購銷差為主的輸配電價並不合理。黃少中撰文分析稱,對於大用戶而言,電量較高,未經過輸、配、售所有的環節,上網電價和輸配電價都應該降低,居民用電則經過了所有輸配售營銷等環節,實際成本則更高。而目前的情況是居民電價大大低於大用戶電價,實行了交叉補貼的方法。

此前,前電監會副主席邵秉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整體電力體制不改革,搞任何一項改革都會遇到阻力問題。直購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直購電里,發電方和用戶雖然談好了,但必然還要經過輸電,可輸電價格仍是一筆糊塗賬。直購電仍然繞不過輸配分開的難關。”

亦有專家持反對意見,王冬容認為大用戶直購電無法承擔起一個完整意義上的改革,且有地方政府幹預,基本就是發電降價讓利,它是不可持續的。“改革就相當於操作系統的更換,從DOS系統到WINDOS系統;而大用戶直購電只是不換操作系統下的一個升級!整個操作系統不換,基本由電網獨家買賣的大框架不改變,這個口子是開不大的,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改革。”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專家普遍提出來這種擔心。對於高耗能產業的“變相扶持”與國家節能減排的大方向相悖。但張德分析稱,內蒙古是能源大省,而諸如電解鋁等能源資源密集型產業應該落戶內蒙古,這樣從大的方面來說反而有利於形成一個產業鏈條,從而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另外,他說,“高耗能產品在中國需不需要?不管在哪兒生產,都需要耗能。內蒙古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發展能源資源密集型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符合國家產業轉移和調整產業空間布局的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91

一度電降2.65分,內蒙古試點輸配電價改革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684

內蒙古錫林浩特一處風電基地。(2009年8月3日攝) (CFP/圖)

2015年10月26日,內蒙古發改委網站發布《關於在蒙西電網實施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顯示,內蒙古西部電網(下稱“蒙西電網”)大工業用電價格每度電降低2.65分。

10月9日,內蒙古發改委副主任王金豹說,通過對蒙西電網2012—2014年財務決算數據進行成本監審,核減與輸配電業務無關的固定資產和折舊費、運行維護費等不合理成本費用,核減的成本空間主要用於降低蒙西電網大工業電價,降價金額約26億元。

“現在內蒙地區,大工業一年用電量達970億度,平均攤下來,一度電降低2.65分。”王金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從最新公布的蒙西電網銷售電價目錄來看,大工業用電,不同電壓等級均下降了2.65分。居民用電與一般工商業用電、農業生產用電價格均未作調整。

“因為居民用電、農業農產用電本身價格比較低,相當於工業用電部分的價格也進行了交叉補貼。所以無須再降價。”王金豹說。

電價下降,對電石、電解鋁、尿素等高耗能企業來說,無疑是福音。安迅思數據顯示,目前內蒙古地區有尿素裝置產能達838萬噸,約占全國總產能的11%,僅鄂爾多斯尿素產能就達558萬噸,約占內蒙古總產能的70%。

安迅思測算,按生產一噸尿素耗電800-100度電計算,電價下調,預計區域內尿素的生產成本每噸下降21.20-26.5元。

但一位蒙西電網內部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蒙西電網暫時未執行該電價。26億元只是賬面上核定出來的數字,真正下調大工業用電價格,才會對蒙西電網產生影響。”

此次公布的蒙西電網輸配電價是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利潤”確定,平均輸配電價為0.1386元/千瓦時,但針對不同電壓等級,居民用電、工商業用電及大工業的輸配電價均不同。今後電網公司也將按照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過網費”,告別吃價差的盈利模式。

王金豹說,“發電廠有個上網電價,加上電網公司的過網費(即輸配電價),再加上政府規定的附加費用,這樣就等於銷售電價。”

2015-2017政府性基金及其他附加費的具體標準為,農網還貸資金2分錢;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0.4分錢;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0.31分錢;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1.5分錢;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0.7分錢。

內蒙古是繼深圳之後的全國第二個進行輸配電價改革的地區,而蒙西電網是全國唯一一家隸屬於地方政府的省級電力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344

內蒙古銀行原董事長楊成林被控非法收受3億、騙取628萬、挪用2.9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3417

資料圖:內蒙古銀行原董事長楊成林。 (新華社/圖)

據包頭中院網站消息,近日,包頭市中院受理內蒙古原董事長楊成林涉嫌受賄罪、貪汙罪、挪用公款罪一案,涉案金額高達6億,同案還有其子楊海和特定關系人張婷。

根據公訴機關指控,1999年至2010年,被告人楊成林曾任呼和浩特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在此期間楊成林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夥同其子楊海、其特定關系人張婷非法收受請托人財務共計人民幣3億元。在楊成林擔任內蒙古銀行董事長期間,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指使他人以支付工程款、報銷會議費得名義兩次騙取內蒙古銀行資金共計人民幣628萬元。2006年9月至2011年11月間,楊成林利用先後擔任呼和浩特市商業銀行,內蒙古銀行董事長的職務便利,累計挪用公款2.9億元歸個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

目前,本案正在審理中,擇期將公開開庭。

(來源:新華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430

寒潮繼續南壓 東北內蒙古迅速回溫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3282.html

寒潮繼續南壓 東北內蒙古迅速回溫

一財網 章軻 2016-01-24 19:04:00

造成此次大範圍雨雪冰凍天氣的罪魁禍首就是“極地渦旋”,它有三個特點:尺度大、強度強、位置偏南。

寒冷難挨的日子即將過去!《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4日從中央氣象臺獲悉,內蒙古地區東部、東北地區中部等地迅速回溫。但長江中下遊地區氣溫仍將走低,今天白天到明天夜間,浙江、福建北部以及廣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可能逼近或跌破歷史極值。

在強寒潮的影響下,從21日夜間開始到今天淩晨,西北、華北、黃淮、江淮、江漢、江南東部、華南及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最低氣溫最大下降幅度有6~10℃,局地達12~16℃。

24日7時,氣溫0℃線位於福建中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和貴州南部一帶,江南大部地區氣溫已在冰點以下,華南中北部氣溫1~4℃,貴州大部和雲南東部-8~2℃。全國有25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氣溫跌破歷史最低值,其中包括山東煙臺、青島、日照,江蘇淮安、響水,上海浦東,四川北川、瀘定,陜西華山等。

過去24小時,內蒙古地區東部、東北地區中部等地迅速回溫,局地氣溫上升幅度超過10℃,而西北地區中部、江淮東部、江南東北部、雲南東部、海南西部以及臺灣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6~8℃。同時,昨天夜間至今晨,華北、黃淮及浙江東部沿海等地出現5~6級大風、陣風7~9級。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橙色預警,預計,24日白天到25日夜間,江南東北部、雲南南部等地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將下降6~8℃,其中雲南西南部局地的降溫幅度可達10℃;長江中下遊地區最低氣溫將降至-8~-12℃、華南中北部將降至0~-4℃。在此期間,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日最低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低6~8℃,局地超過10℃。浙江、福建北部以及廣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可能逼近或跌破歷史極值。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介紹,造成此次大範圍雨雪冰凍天氣的罪魁禍首就是“極地渦旋”,它有三個特點:尺度大、強度強、位置偏南。尺度大指的是它的影響範圍大、更容易穩定維持;強度強是指低壓渦旋中心氣壓低,因此跟它相伴隨的冷空氣就較強,風大、溫度低;位置偏南指的是22日至23日當它發展最為強盛時,中心位置大約在渤海,因此,冷空氣影響地區偏南,華南、南海都會受強冷空氣影響。

張濤說,華北北部部分地區會逼近歷史同期記錄極值(1961年以來1月份最低溫度),如河北北部、內蒙東南部;安徽、浙江一帶逼近歷史同期記錄極值的同時可能會逼近歷史記錄極值;華南東部、江南東部部分地區可能會逼近或突破歷史記錄極值。山區溫度可能下降的更多。廣東中北部、廣西北部氣溫可能會破零,25日早晨,福建大部氣溫可能會破零。

國家氣象中心農業氣象中心正研級高工呂厚荃介紹,此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對南方農業影響較大,由於南方農業抗寒能力相對較低,此次低溫強度較大,水果、蔬菜、設施農業、水產養殖業都會受到影響,設施農業成本也會增加。

南方的越冬作物為冬小麥和油菜,正處於冬季緩慢生長階段,長江中下遊大部最低氣溫將達-5至-10℃,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凍害,尤其抽薹後的油菜抗寒能力明顯下降,可能受害較重;葉類蔬菜、柑橘、茶樹、熱帶水果也會遭受凍害。貴州、湖南出現的凍雨會對農作物以及農產品運輸造成一定影響。四川南部、雲南東部等地低於零度也會造成小麥凍害或霜凍害。

水產養殖方面,溫度過低導致水面結冰,致使水中低溫、水氧含量不夠,魚類受凍染病或窒息死亡,造成經濟損失。

本次降溫還伴隨著大風和降雪,大風對設施農業會造成損毀。江南北部會出現暴雪、大暴雪,會造成溫室大棚出現垮棚;對果樹和毛竹等造成機械性損傷,樹幹、枝條折斷;華南中南部溫度低於5°還會對熱帶水果造成不利影響。北方地區正值冬小麥越冬期,降溫可能會使部分弱苗遭受凍害;同時也會對設施農業造成一定影響,溫室大棚采取增溫防凍措施使生產成本增加。

寒潮是指大範圍強冷空氣活動引起氣溫下降的天氣過程。我國的寒潮標準是:冷空氣過境後,氣溫24小時內下降8℃以上,且最低氣溫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時內氣溫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氣溫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時內氣溫連續下降12℃以上,並且最低氣溫在4℃以下。這個標準是針對全國而言的,由於我國各地氣候差異很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部門又制定了適合本地區的寒潮標準。

我國的寒潮主要出現在11月到下一年4月間,秋末、冬初及冬末、初春較多,隆冬反而較少。寒潮產生的災害性天氣包括霜凍、冷害、凍害、大風、暴雪及沙塵暴等,比如,西北和內蒙古常出現的沙塵暴、暴雪,華中、西南出現的冰淩,南方尤其是華南出現的大範圍持續陰雨。寒潮對農牧業、交通、電力、建築,甚至人們的健康會帶來危害。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296

內蒙古去庫存政策出臺 鼓勵農牧民進城購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2412.html

內蒙古去庫存政策出臺 鼓勵農牧民進城購房

一財網 林小昭 2016-02-22 17:33:00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日前出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做好房地產去庫存工作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穩步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對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鼓勵農牧民進城購房、全面落實購房落戶等政策,都給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

江西之後,越來越多地方版的去庫存政策密集出臺。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日前出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做好房地產去庫存工作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穩步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對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鼓勵農牧民進城購房、全面落實購房落戶等政策,都給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當前內蒙古房地產行業發展平穩,房地產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總量的比例在合理區間,商品房屋價格泡沫風險較低。但是,同全國的大形勢一樣,內蒙古房地產市場在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很多矛盾和問題,較為突出的是房地產投資持續下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降低。商品房屋庫存仍居高位,分地區庫存量、商業及辦公用房與商品住房、商品住房戶型等結構性矛盾明顯等。約40%的地區去庫存壓力較大。

內蒙古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區房地產業增加值實現441.37億元,比上年增長2%。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081.05億元,比上年下降21.1%。商品房銷售全面下降,2015年,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2369.37萬平方米,下降3.6%;商品房銷售額1052.18億元,下降1.2%,庫存量較大,消化尚需時日。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目前整個房地產市場去庫存已經迫在眉睫,房地產庫存壓力對地方經濟的影響非常大。

根據意見,未來內蒙古將提高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推動化解房地產市場庫存。除了屬於完善城市功能、現有存量住房確實不能滿足安置房源要求外,2016年及今後一個時期,凡是商品住房存量較大、可以滿足安置房源需求的地區,一般不再審批新的商品住房開發項目。

據新華社報道,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秦義說,“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將繼續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等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其中2016年全區將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22.1萬戶。針對部分地區商品房屋庫存大的問題,自治區將加強棚戶區改造安置與化解房地產庫存工作的銜接,鼓勵棚戶區住戶選擇貨幣化安置方式,力爭貨幣化安置比例達到60%以上。

在鼓勵農牧民進城購房方面,《意見》提出,對進城購房的農牧民(包括其他購房者),凡屬首次購房的,申請商業銀行貸款、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符合使用條件的)執行不超過20%的首付比例。各地區可根據本地區實際,制定農牧民及其他購房者首次購房貸款利息優惠補貼等政策,也可制定對首次購買商品住房(含二手房)的給予除稅收外的一次性補貼政策。

對已經進城務工並建立穩定勞動關系的農牧民工,所在單位要全面建立農牧民工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同城鎮職工一樣,為農牧民工繳存住房公積金,達到規定時限的可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鼓勵其他進城務工農牧民以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身份等繳存住房公積金。

此外,內蒙古還將探索擴大以農村牧區宅基地、承包地、草牧場、林權地等抵押和擔保貸款試點範圍,增強農牧民購房的融資能力。生態移民搬遷、危舊房改造等工程範圍內的農牧民,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給予貨幣化補償,鼓勵其進城購房或租賃住房,並享有同城化的社會保障政策。

這也是猴年伊始,第三個出臺樓市去庫存的省份。在內蒙古之前,江西已下發《關於做好化解房地產庫存工作的通知》,以強有力的20條舉措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發展,其中更是首次提出要對去庫存效果不明顯的縣市問責。

江西之後,鄰省福建也迅速跟進,出臺了房地產去庫存的“閩八條”, 其中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可以土地“轉性”。 2015年12月31日前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未構成閑置土地,且已全部繳清土地出讓金的商業辦公用地,可轉型為商品住宅用地。

張大偉分析,目前房地產仍然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在新常態下,各地市場進一步分化,因城施策將成為未來房地產刺激的主流。預計兩會前後各省都將針對房地產庫存出臺不同力度的政策。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3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