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什麼我更傾向逆向投資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zkc.html
自己一直以來的投資方式都是低估+逆向,多年來都行之有效。開博至今也看見不少博友用著類似的方法,但是盈利的卻屈指可數,問題出在哪裡了?我也有很多逆向失敗的例子,逆向投資錯了嗎?

我本來就有意寫一篇關於逆向投資的文章,可惜最近有些小事情忙著,無法抽空,被股民老K捷足先登了。本來寫文章對於喜歡數字多於文字的我來說已經不容易,現在有了老K的逆向的艱難珠玉在前,這下下筆有點困難了。既然這樣,順著老K的文章伸延下去細說好了。

為什麼要逆向投資?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認真思考過為什麼要逆向投資這個問題,是不是因為大家都說逆向好所以要逆向?《聰明的投資者》中曾經寫過大意類似的話,「如果你幹著大家 都幹著的事情,你很難賺錢。」也許這就是大家熱衷於逆向投資的由來,但是,為什麼?如何?好在哪裡?沒有一篇文章真正能夠說出個所以然來,老K的文章算是 開了個頭。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無論成長股投資還是逆向投資,其實都是一個概率乘以賠率的投資計算
從理論上來說,成長股投資者賭的是高確定性*低賠率;逆向投資者賭的是低確定性*高賠率。

一個三年投資週期為例舉例說明:
大家判斷某成長股確定性(成功率)為90%,失敗率是10%。成功賠率是1.5倍,失敗的損失是30%。
從而得出成長股平均回報率是0.9*1.5+0.1*0.7=1.42(42%)
大家判斷某逆向股的確定性(成功率)為40%,失敗率是60%。成功賠率是3倍,失敗的損失是80%。
從而得出逆向股平均回報率是0.4*2.5+0.6*0.2=1.12(12%)

在以上計算中,成長股投資很容易會給予人一種更高回報率的錯覺。

實際的情況是,引用一下老K關於逆向投資的原話:「萬變不離其宗——概率、賠率、及對這兩者綜合主觀判斷從而延伸出來的分散度。雖然從投資收益的數學算式上看,概率賠率地位是一樣的,但世人一般會「高估概率,低估賠率。」

現實中,大家所判斷成長股的確定性(成功率)往往並沒有大家預期的高,而因為成長股估值偏高,賠率實際上要比預期低,但失敗後的損失卻會比預期中要高;相反,逆向投資成功率往往比會預期要高,即使失敗,損失卻又往往會比預期要低。

現實中成長股確定性(成功率)並沒有想像中高,只有為80%,而失敗率是20%。成功賠率是1.3倍,失敗的損失也會超出大家預計,會是50%。
從而得出成長股實際平均回報率是0.8*1.3+0.2*0.5=1.14(14%)
現實中逆向股的確定性(成功率)會超出預計,也許會有50%,而失敗率也是50%。成功賠率是3倍,即使失敗的損失卻也只有50%。
從而得出逆向股平均回報率是0.5*3+0.5*0.5=1.75(75%)

以上只是方便大家理解而設計的數字,數字並不代表實際情況。數字背後的概率和賠率的情況才是所應該關注的。

逆向投資不容易 反思是關鍵

明白了投資是概率乘以賠率的計算,但逆向投資最難之處其實就在於判斷和衡量概率與賠率,到底什麼時候下手,向那些股票下手是最困難的,它們的賠率如何,並 不容易評估。我這個人很喜歡思考,尤其是對於失敗的反思,無論是自己犯的錯誤還是別人犯的錯誤,我都會嘗試找出失敗的原因。過去兩三年我開始閒下來,不斷 找了很多剛剛創下52周新低的股票,並嘗試找出背後的原因,越來越覺得這個學習方法很不錯,對於培養何時逆向的觸角會很有幫忙。最近也開始關注創52周新 高的股票,並找出當中的原因,同樣有意思。

什麼是逆向 何時買入?

說回正題,過去一段時間,我經過深思分析後發現,無論自己還是博友逆向投資失敗,抄在了半山腰,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過分看重往績市盈率和派息率,而輕視了 市淨率(清算價值)。上一次去英國旅遊期間重看了證券分析,突然間有所覺悟。格雷厄姆的低市盈率投資法算是深入民心,也是很多人逆向的根本。但是為什麼是 低市盈率?也許逆向時我們更應該看重有效資產,事實上格雷厄姆更看重的其實是清算價值

富爸爸一書的作者清奇說過,不能產生收益的資產不能夠算是資產,反過來說,資產才是產生收益的根本。回顧過去一年,博友和自己抄底抄在半山腰上,常見的情 況如雨潤、李寧、味千、361等等公司,大家都是因為還繼續給予這些公司一定的商譽溢價,以往績去評估它們的前景,這顯然是不恰當的。當然,事後諸葛亮肯 定對的,只是如果我們堅守一些原則,也許只會錯過而不會受到傷害。

巴菲特教大家悲觀時買入,逆向投資也許更應該在眾人絕望時才買入。比如現在的中國動向(03818),市值等同手中淨現金了。將來我還是會繼續逆向,但是會要求更深的安全邊界。

今天下午飛四川,往後十天開始四川與重慶游,回來後剛好寫半年結,祝我好運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6

投資札記【446】一念間:人類誤判心理學-社會認同傾向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65o.html

一念間:人類誤判心理學-社會認同傾向

 (2012-06-03 14:31:21)

本文選自:一念間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65cba01013wqo.html

@本在一念間 人生而殘缺,對自己極度不自信,面對自然、世界和自己時充滿了恐懼和無力感——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於是只好求諸於神、佛、聖人以及其他同類。當人作為社會性動物的特點越來越明顯時,社會認同成為人類最有用最強大也最可怕的一種傾向。尤其現在的中國社會,信仰的缺失使人們更加依賴社會認同。

 

大家不妨仔細想一想,每天有多少時間/多 大比例是自己真正的在思考和做決定?結論恐怕是大家都不願面對的:我想大部分人不到十分之一,很多人可能不到百分之一。其他的時間只不過是像草履蟲那樣簡 單的回應刺激,或者思維處於無序狀態(行尸走肉)。我們從小機械地按父母和老師的要求吃飯、睡覺、上學,選擇大家認為不錯的工作,然後像草履蟲一樣機械地 按公司的要求作出反應(大多數人回郵件只不過是不經過大腦思考的無意識活動),之所以買房、結婚和生子只不過看到周圍的人都這麼做。我們穿流行的衣服,去 人山人海的景點旅遊,看熱播的電視劇,然後上網去用掉剩餘的最後一點時間。很多人有上網強迫症,不熬到半夜絕不睡覺,其實什麼也沒做。我常說一句話:身體 的苦行來自於內心的空虛,而放任自己的空虛就是最大的懶惰。大家拚命地做各種無意義的事情來填滿自己的時間,逃避不思考的內疚感和空虛感。通過不停重複同 樣的動作而躲進了人群,逃避了自我,逃避了思考。我們每天做的事真的是我們發自內心真正想做的嗎?人雖然自詡為萬物之靈,但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和草履蟲 沒什麼區別。

 

社會認同原理指出,我們進行是非判斷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別人是怎麼想的,尤其是當我 們要決定什麼是正確的行為的時候。如果我們看到別人在某種場合做某件事情,我們就會斷定這樣做是有道理的。一般說來,當我們對自己缺乏信心時,當形勢變得 不很明朗時,當不確定佔了上風時,我們最有可能以別人的行為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銀行擠兌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中對某些食品物品的瘋狂搶購,就是例 子。

 

至此,我們理解芒格的人類誤判心理學中的社會認同傾向、西奧迪尼的社會認同影響力、《烏合之眾》一書中提到群體各種匪夷所思的行為、格雷厄姆的市場先生等概念時就容易多了。下面我們來看一些案例。

 

【群眾遊行】現在的人很難理解文革或其他群眾運動(比如《烏合之眾》一書中描述的法國革命),我之前也覺得像天方夜譚,直到美國打南斯拉夫時轟炸/誤炸了中國大使館。那時大家本來在教室看書,突然各個學校的遊行隊伍唱著歌走進學校,去看熱鬧的人漸漸地就成了遊行隊伍的一員,然後大家繼續去其他學校,人越來越多。大家喊著口號唱著歌,漸漸地都變得很亢奮,群情激昂,進入一種很奇怪的狀態(讓我想起太平軍高喊著刀槍不入走 向八國聯軍的槍炮)。然後大家一致同意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走到美國大使館去!沒有任何人考慮過到底有多遠,要在平時這種提議絕沒人會同意。大家最終聚在美 國大使館外扔石頭,每當有人打中窗戶等目標時,人群就會爆發一陣歡呼。但當石頭在使館內堆了厚厚一層,扔石頭就很難有新的進展了。這時一件可怕的事發生 了,有人指著使館附近的一輛車說:這可能也是美國使館的車,砸!於是瞬間那車就千瘡百孔了,雖然有人說看車牌不是使館的,但所有人都選擇性地聽不到他的話。

 

【市場先生】如今人們越來越依賴網絡,面對網絡上浩如煙海的信息也越來越無助,於是大家索性將選擇權交給別人。人們關注熱門/頭 條新聞,查看論壇回覆最多的帖子或點擊最高的博文,關注粉絲最多的微博,在網購時也必然選擇最多人選擇的那款產品。因此,股票投資中市場先生的情緒反覆無 常也就很自然了。我們大多數人關注的股票其實是對自己有影響的某個人在關注而已,我們每天所謂的研究不過是尋求心理按摩/心理安慰而已。

 

【尋找比賽場地】如果一個人自動依照他所觀察到的周圍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去思考 和行動,那麼他就能夠把一些原本很複雜的行為進行簡化。而且這種從眾的做法往往是有效的。例如,如果你在陌生城市想去看一場盛大的足球比賽,跟著街道上的 人流走是最簡單的辦法。由於這樣的原因,進化給人類留下了社會認同傾向,也就是一種自動根據他看到的周邊人們的思考和行動方式去思考和行動的傾向。

 

【電梯實驗】心理學教授喜歡研究社會認同傾向,因為在他們的實驗中,這種傾向造成了許多可笑的結果。例如,如果一名教授安排1 0 名實驗員靜靜地站在電梯裡,並且背對著電梯口,那麼當陌生人走進電梯時,通常也會轉過身去,擺出相同的姿勢。心理學教授還能利用社會認同傾向促使人們在測量東西時出現很大、很荒唐的誤差。

 

【壓力的影響】社會認同傾向在什麼時候最容易被激發呢?許多經驗給出了下面這個明 顯的答案:人們在感到困惑或者有壓力的時候,尤其是在既困惑又有壓力的時候,最容易受社會認同傾向影響。由於壓力能夠加強社會認同傾向,有些卑鄙的銷售機 構會操縱目標群體,讓他們進入封閉和充滿壓力的環境,進行一些像把沼澤地賣給中小學教師之類的銷售活動。封閉的環境強化了那些騙子和率先購買者的社會認同 效應,而壓力(疲憊通常會增加壓力)則使目標群體更容易受到社會認同的影響。當然,有些邪教組織模仿了這些欺詐性的銷售技巧。有個邪教組織甚至還使用響尾 蛇來增強目標群體的壓力,威逼他們加入該組織。

 

【謝皮科綜合症】由於壞行為和好行為都會通過社會認同傾向而得到傳播,所以對於人類社會而言,下面兩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在壞行為散播之前阻止它;(2)倡導和展現所有的好行為。並非所有人都能抵制壞行為的社會傳染。因此,我們往往會遇到謝皮科綜合症:它指的是弗蘭克·謝皮科所加入的那個紐約警察局極其腐敗的情況。謝皮科因為拒絕和警察局的同事同流合污,差點遭到槍殺。這種腐敗現象是由社會認同傾向和激勵機制引起的,這兩種因素共同造成了塞皮科綜合症。我們應該多多宣講謝皮科的故事,因為這個可怕的故事向人們展示了社會認可傾向這種非常重要的因素會造成一種非常嚴重的邪惡現象。

 

【天上有什麼】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可以證實這一點,站在一條繁忙的人行道上,選定天空中的某一快空白,盯著看上1分鐘,在這段時間裡你的身邊大概不會發生什麼事情;第二天,你帶上四五個朋友到同一地點一起往上看,不出1分鐘,就會有大群路人停下來,把脖子伸得長長的,跟你們幾個一起往天上看;即使是那些沒有加入你們的行人,也無法阻抗那種至少往上瞄一眼的壓力。

 

【小費】酒吧招待常常會在酒吧開門前在自己的小費盤裡放上摺好的幾塊錢,假裝是前面的顧客留下的,讓人覺得用折好的錢給小費是酒吧裡應有的禮貌。教堂的募捐人處於同樣的理由也事先在收錢的籃子裡放些錢,這樣效果非常明顯。我發現很多乞丐也深諳此道。

 

【多元無知】然而在觀察他人來消除我們自己的不確定性時,我們很可能忽略一個細小但很重要的事實,就是他人可能也正在觀察中尋找社會證據。特別是形勢模糊不清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看一看別人正在做什麼,從而致使一個極為重要的現象的出現──「多元無知。書中提及一個曾經轟動美國的案例,那是1964年,一位叫凱瑟琳吉諾維西的三十歲女子在深夜下班回家的途中在紐約皇后區一條街道上被刺殺,在長達35分鐘的時間內,攻擊者在接上追逐、襲擊了她三次,整個過程中凱一直在尖叫呼救,而她的38個鄰居從自己窗戶裡觀看了謀殺的整個過程,卻沒有一個人報警。後來,在問及為什麼不報警的時候,目擊者都聲稱我不知道,有幾個人說是害怕或不想捲進去。而實際上一個匿名報警電話並不會對他構成什麼威脅;《紐約時報》以及其他媒體的後續報導都將這一事件聚焦到美國國民的冷漠無情自私自利上。然而來自紐約的兩位心理學家(比布拉湯內 約翰達 雷)卻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沒有任何人採取恰恰是因為有太多的旁觀者。原因至少有兩個,第一、當週圍有幾個可能幫忙的人時,每一個人的責任感便降低了, 每一個人都以為其他人會去幫忙或是已經幫了忙,而結果卻是沒有一個人幫忙;另一個原因則建基於社會認同基礎上,和多元無知效應有關。人們習慣於從其他人的 反應來對事件的緊急程度作出判斷。但人們卻忘了,目睹事態發展的其他人也在尋找社會證據。而且因為我們都喜歡在他人面前表現得信心十足、沉著穩健,因此尋 找證據的過程也是不動聲色的。結果每個人都顯出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於是按照社會認同原理,這件事情被解釋成為了一個非緊急事件。

 

【相似性】社會認同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上文中提及的:不確定性,還有一個則 是:相似性。也就是說,與我們類似的人的行為對我們最有影響力,因此,我們更有可能效仿與我們相同、而不是與我們不同的人的行動。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電視上 由普通人做的廣告越來越多的原因。向來怕水的小孩在看到別的小孩在水裡歡騰跳躍時,也會萌發試一試的念頭。依據社會認同理論,媒體上對自殺事件的過分渲染 會導致社會其他人的自殺傾向上升、或者嘗試自殺行為的幾率增加,這種傾向曲折地表現為飛機失事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這也正是聖地亞哥大學社會學教授戴維菲利普斯所提出的維特效應所 要闡述的主要內容。後續研究進一步發現,在這些自殺事件的主人公和後續的交通事故事主之間存在某種相似性;在擴大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媒體上對暴力的過分 宣揚與實際生活中的暴力事件增多有必然聯繫,而且,在前後的事件主導者身上都存在者一定相似性、比如說年齡、職業、生活環境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13

查理.芒格人類誤判心理學之十四: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大道至簡-榮令睿

http://xueqiu.com/1471745203/23286984
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能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裡奪走。如果你那麼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於狗來說,沒有什麼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不知各位什麼反應,我覺得這是一個讓人震撼的案例或故事。

人類最典型的關於被剝奪的超級反應,莫過於失戀。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其實很多人失戀後往往做的事情更盲目,我們可以回頭想想,誰沒有年輕過。經常聽到戀人分手後,由愛變恨,一方把另外一方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甚至還經常看到失戀後殺了對方的愚蠢事件報導。這裡面有三分的愛恨情仇都抬舉事件當事者,更多的可能就是他被剝奪的超級反應傾向——失去了自己好像曾經擁有的美好的東西,哪怕他們根本沒有經過的所謂的美好,甚至就算繼續相戀是否真的美好都不知道。讓一方做出愚蠢事件的原因,不是真實的失去愛人,而是被剝奪的超級反應,是人自私、嫉妒等心理的暴露。因為失去愛人只會讓人痛苦,不會反目成仇甚至殺人。在被剝奪的超級反應方面,人往往跟芒格家的狗沒有本質的區別。

再說跟錢有關的超級剝奪傾向。《金錢遊戲》有一個案例:

路人甲在A電影院買票,剛好是第1000名購票者,根據相關活動安排獲得獎勵100美元。

路人乙在B電影院買票,剛好是第10001名購票者,根據相關活動安排獲得獎勵200美元。

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路人乙要比路人甲更開心,如果是兩個性情差不多的人,實際上可能也是這樣。可路人乙開心了不到10分鐘,當他知道自己前面的第10000名購票者獲得10000美元獎勵時候,他的開心可能迅速無影無蹤,可能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快走幾步,後悔自己曾在路上蹲下來繫鞋帶等等,甚至比自己什麼獎勵都沒有得到還難過。這也是一種被剝奪帶來的超級反應傾向行為。

我們人類往往有一種「反現實思維」,就是當事情發生後回過頭來看,一切事件的發生都是確定的,概率是100%。而這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問題在於事後我們很容易忘記當時決策面臨的窘境以及眾多的不確定性,所以會出現那麼多的「事後諸葛亮」。比如路人乙根本不知道自己可能是第幾個購票者,甚至連電影院當時是否有獎勵活動等都不清楚,所以沒有理由因為是否獲獎而做路上做「要否快走幾步」、「是否要蹲下來繫鞋帶」這樣的決策。這種差一點就獲獎、差一點就能贏的感覺,能害死人,是典型的剝奪帶來的超級反應,賭博相關的場所往往利用人性的這個弱點,來引誘賭徒上鉤並連續押注,查理舉了老虎*機的例子,比如還有很多民工最樂於購買的彩票,8個數字相同的概率要遠遠低於7個數字相同的概率,但很多買到7個數字相同的彩票,往往認為自己離中獎僅僅只有一步之遙,遺憾之情難以言表。

在股市中,很多人因為錯失了漲停板而大發脾氣,好像這些漲停板本來就是他們囊中之物,特別是他們曾經關注過這個公司,更讓他們有一種已經失去的錯覺。另外,很多人會因為自己在股市的低點沒有買入或者買入的倉位過低而後悔不已。這也是「反現實思維」,回過頭來看,當時抄底成功的概率100%,肯定會成功,而往往忘了當時面臨眾多的不確定性、股市悲觀的預期甚至自己心理的糾結和猶豫不決等。其實就算再下跌到悲慘的程度,給你個抄底的機會,你也很可能不會成功抄底,那目前又有什麼好後悔的?所以我說,給你在低點買入信心的是對公司和價值的理解,而不是對短期漲跌的判斷;承認不確定性,拋棄這種不切實際的「反現實思維」,才能讓人更理性些、更從容些。
                                                                             榮令睿  20130315
=====================================================

查理.芒格

一個人從10美元中得到的快樂的份量,並不正好等於失去10美元給他帶來的痛苦的份量。也就是說,失去造成的傷害比得到帶來的快樂多得多。除此之外,如果有個人即將得到某樣他非常渴望的東西,而這樣東西卻在最後一刻飛走了,那麼他的反應就會像這件東西他已經擁有了很久卻突然被奪走一樣。我用一個名詞來涵括人類對這兩種損失經驗(損失已有的好處和損失即將擁有的好處)的自然反應,那就是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們在表現出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小題大做而惹來麻煩。他往往會對眼前的損失斤斤計較,而不會想到那損失也許是無關緊要的。例如,一個股票賬戶裡有1000萬美元的人,通常會因為他錢包裡的300美元不小心損失了100美元而感到極端的不快。

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能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裡奪走。如果你那麼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於狗來說,沒有什麼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類和芒格家的狗差不多。人們在失去——或者有可能失去——財產、愛情、友誼、勢力範圍、機會、身份或者其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時,通常會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應,哪怕只失去一點點時也是如此。因此,因為勢力範圍受到威脅而發生的內耗往往會給整個組織造成極大的破壞。正是由於這個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存在,傑克·韋爾奇長期致力於掃蕩通用電氣中的官僚作風是很明智的行為。很少企業領袖在這方面做得比傑克·韋爾奇更好。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通常能夠保護意識形態觀點或者宗教觀點,因為它能夠激發直接針對那些公開質疑者的討厭/憎恨心理傾向。這種情況會發生,部分原因在於,這些觀點現在高枕無憂,並擁有強大的信念維護體系,而質疑者的思想若是得到擴散,將會削弱它們的影響力。大學的人文社科院系、法學院和各種商業組織都表現出這種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團體意識,他們拒絕幾乎所有和它們自身的知識有矛盾的外來知識。當公開批評者是一位從前的信徒,那麼敵意會更加強烈,原因有兩個:(1)遭到背叛會激發額外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因為失去了一名同志;(2)擔心那些矛盾的觀點會特別有說服力,因為它們來自一個先前的同志。前面提到的這些因素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人對異教徒的看法。數百年來,正統教會基於這樣的理由殺害了許許多多異教徒,而且在殺死他們之前通常還會施以酷刑,或者乾脆就將他們活活燒死。

極端的意識形態是通過強烈的方式和對非信徒的極大敵意得到維護的,這造成了極端的認知功能障礙。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我認為這種可悲的結果往往是由兩種心理傾向引起的:(1)避免不一致性傾向;(2)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有一種辦法能夠化解這種受到刻意維護的團體意識,那就是建設一種極端講禮貌的文化,哪怕雙方的意識形態並不相同,但彼此之間要保持彬彬有禮,就像現在美國最高法院的行為那樣。另外一種方法是刻意引進一些對現在的團體意識抱懷疑態度而又能力突出、能言善辯的人。德雷克·伯克(註:德雷克·伯克,1930—,美國律師和教育家,哈佛大學前校長)曾經成功地改變了一種造成糟糕後果的團體思維。他在擔任哈佛大學校長期間,否決了不少由哈佛法學院那些意識形態很強的教授所推薦的終身教職人選。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景觀哪怕損失了一度,有時候也足夠引起讓鄰居反目成仇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我買過一座房子,原來的房東和他的鄰居因為他們之中一人新種了一顆小樹苗而結下深仇大恨。

正如這兩個鄰居的事例所展現的,在某些規劃聽證會上,有些鄰居為了某些細枝末節的事情而吵得不可開交,表現出非理性的、極端的被剝奪超級反應,看到這樣的事情可不會令人愉快。這種糟糕的行為促使有些人離開了政府規劃部門。我曾經向一位工匠買過高爾夫球杆,他原本是個律師。當我問他以前從事哪方面的法律工作時,我以為我會聽到他說「婚姻法」,但他的答案是「規劃法」。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對勞資關係的影響是巨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發生的勞資糾紛中的死亡事件,絕大多數是在僱主試圖削減工資時造成的。現在出人命的情況比較少見,但更多的公司消失了,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提供兩種選擇,要麼工資降低——而這是不會得到同意的——要麼企業死掉。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促使許多工人抵制降薪計劃,而往往工人接受降薪對他們本身更有好處。

在勞資關係以外的地方,剝奪人們原本擁有的好處也是很難的。因此,若是人們能夠更加理性地思考,在潛意識層面上更少受到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許多已經發生的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也是導致某些賭徒傾家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它使得賭徒輸錢之後急於扳平,輸得越多,這種不服輸的心理就越嚴重。其次,最容易讓人上癮的賭博形式就是設計出許多差點就贏的情況,而這些情況會激發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有些老虎*機程序設計者惡毒地利用了這個人性弱點。電子技術允許這些設計者製造出大量無意義的「BARBAR-檸檬」結果,這些結果會促使那些以為自己差點贏得大獎的蠢貨拚命地繼續加注。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常常給那些參加公開競拍的人帶來很多損失。我們下面就要討論到的「社會認可」傾向促使競買者相信其他競買者的最新報價是合理的,然後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就會強烈地驅使他去報一個更高的價格。要避免因此而在公開報價拍賣會上付出愚蠢的價格,最佳的辦法是巴菲特的簡單做法:別去參加這些拍賣會。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和避免不一致性傾向通常會聯合造成一種形式的經營失敗。在這種形式的失敗中,一個人會耗盡他所有的優質資產,只為徒勞地試圖去挽救一個變得很糟糕的投資項目。要避免這種蠢事,最佳的辦法之一是趁年輕的時候好好掌握打撲克牌的技巧。撲克牌的教育意義在於,並非全部有效的知識都來自正規的學校教育。

在這裡,我本人的教訓可能很有示範意義。幾十年前,我曾犯過一個大錯誤,而犯錯的部分原因就是我在潛意識中受到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影響。當時我有個股票經紀人朋友給我打電話,說要以低得離譜的價格賣給我300股交易率極低的貝爾裡奇石油(Belridge)公司的股票,每股只要115美元。我用手頭的現金買下了這些股票。第二天,他又想以同樣的價格再賣給我1500股。這次我謝絕了,部分原因是我沒那麼多現金,只能賣掉某些東西或者舉債才能籌到所需的173000美元。這是個非常不理性的決定。當年我生活很好,也不欠債,買這只股票沒有賠本的風險,而同樣沒有風險的機會並不是經常有的。不到兩年之後,殼牌收購了貝爾裡奇石油公司,價格是大約每股3700美元。如果我當時懂得更多心理學知識買下那些股票,我就能多賺540萬美元。正如這個故事所展示的,人們可能會由於對心理學的無知而付出昂貴的代價。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對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定義太寬泛,把人們失去即將得到的好處的反應也包括在內,比如說那些老虎*機玩家的反應。然而,我認為我對這個傾向的定義還應該更加寬泛一些。我提議為這種傾向下更寬泛定義的理由是,我知道有許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在公司市值獲得巨大增長之後從來不賣掉或者送掉哪怕一股股票。這種反應有些是由理性的計算引起的,而有些肯定是由如下幾種因素引起的:(1)獎勵超級反應;(2)避免不一致性傾向造成的「維持現狀偏見」;(3)自視過高傾向造成的「稟賦效應」。但我相信他們這麼做最主要的非理性原因是受到某種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這些股東之中有許多人無法忍受減持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想法。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認為這只股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減持它無異於自貶身份;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擔心把股票賣掉或者送掉之後,他們就無法分享未來的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57

投資最難克服的幾大傾向 東方紅石樑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e0l3.html

投資大道誰都懂,但做的過程中總有心魔無時無刻侵蝕投資者的意志,引導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抉擇,恆久堅定抵禦這些侵蝕才是投資最大的難題,也是很多人失敗的根本原因。

 

1、做波段的傾向。

 

2、避開下跌的傾向。

 

3、不斷尋找暴利的傾向。

 

4、資金利用率最大化的傾向。

 

5、每時每刻關心股價漲跌的傾向。

 

6、那個股票漲得多就追那個的傾向。

 

7、不甘於獲取白馬股確定收益的傾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17

貝恩財富調查:60%中國富人傾向於移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622

根據貝恩諮詢公司最新的《2013中國私人財富調查報告》,中國超過60%的富人希望移民。該調查的對象是3300名至少有1000萬人民幣可用於投資的高淨值大陸居民。

正如網站Quartz之前所報導的一樣,中國正試圖從出口推動型經濟轉化為由健康的中產階級消費所推動的經濟體。但是那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很在意中國的結構性問題:包括金融壓抑、越來越不健康的銀行系統等等。於是他們決定移民。

該報告的主要作者Jennifer Zeng告訴華爾街日報的記者:「中國的富人把目光放的越來越國際化,他們正在尋找更多的分散風險手段。」

她還指出,中國富人的海外投資比例自2011年以來翻了一番,達到33%。並且他們之中的60%有意向繼續增加海外投資。

投資移民是中國富人中最流行的移民手段,他們通過買房或者大規模投資來獲得別國國籍。去年一年,中國的投資者佔據了美國 「EB-5」 類移民名額的80%,該類移民要求移民者投資超過50萬美元,或者在美國國內創造至少10個職位。澳大利亞剛剛為一名玩具製造商通過了首例「重要投資者簽證」。另一種流行的手段是在塞浦路斯購買價值超過30萬歐元的房產,以獲取三年的歐盟簽證。

貝恩的研究還發現,中國富人將「保存財富」作為他們的主要目的,而兩年以前他們的主要目的則是「創造財富」。

於此同時,中國富人的投資類型從股票轉為固定收益產品,例如債券和信託。接受調查的人士表示他們增持了4%的債券以及11%的信託產品,同時減持了9%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04

Twitter將支付3.25%承銷費 IPO傾向於選擇紐交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9512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社交媒體網站Twitter計劃在IPO中給承銷商3.25%的費用,該公司目前正尋求IPO募資超過10億美元。

報導稱,Twitter與銀行家們可能在本月最後一週啟動路演推廣。Twitter更傾向於紐交所上市,但目前仍然在與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同時談判。

Twitter付的承銷費率高於Facebook,因為其融資額較小。去年Facebook IPO一共募資160億美元,承銷費為1.1%。另外,Twitter的主承銷商高盛,通常也會收取更高的費用。

據彭博的數據顯示,今年在美國IPO上市公司承銷費率平均為5.3%。 Twitter 還僱用了摩根士丹利、 摩根大通、 美國銀行、 德意志銀行、 艾倫有限公司和代碼顧問為其承銷商。

Twitter目前尚未公佈其發行價格區間以及IPO的具體時間。

依據監管申報文件,Twitter截止今年8月普通股每股價格為20.62美元,其總共有6.2億流通股,據此計算市值為128億美元。

紐交所一直在尋求吸引新興的科技公司,雖然Facebook未能在這裡上市,但他們2011年曾贏得過Linkedin,Pandora等公司的IPO。而Facebook雖然選擇了納斯達克,但IPO時出現技術故障醜聞,也令後者巨大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027

想約女神男神?閣下哪「種」人?在線約會應用透露無奈種族傾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4618

Facebook上有一款熱門交友聯誼應用Are You Interested(AYI),用戶通過搜索其他用戶的信息找到想約的人,就點擊yes表示我喜歡,對方都能收到信息,有機會給回應。

開發該應用的SNAP公司對約240萬利用AYI進行的異性互動做了一項調查分析,得到了一些讓人意外又無奈的發現。

首先要知道,約三分之二的AYI用戶年齡都在35歲以上,對這類yes的通知消息,大多數時候對方是沒有回應的。

而如果回應,總體來說,男性回應女性的次數比女性回應男性的高約兩倍。

具體到不同人種:

   · 亞洲女性回應白人男性yes的次數佔出現yes總次數的7.8%,比回應其他人種的比例都高。

   · 白人男性回應黑人女性yes的次數佔比為8.5%,比他們回應白人、拉美和亞洲女性的比例都低。

   · 除亞洲男性外,所有男性都更喜歡回應亞洲女性。

   · 除黑人女性外,所有女性都更喜歡回應白人男性。

   · 黑人男性和黑人女性得到的回應次數都是同性之中最少的。

   · 也許最讓人意外的是,所有男性都更喜歡回應與自己種族不同的女性。

以下就是根據AYI此次調查結果整理的圖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64

阿里巴巴或本月25日啟動赴美IPO 傾向紐交所上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438

2014-03-18 19:49 原文【阿里巴巴或本月25日啟動赴美IPO】2014-03-19 08:12 更新《華爾街日報》消息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將於今年3月25日舉行啟動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會議,有望創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最大規模首次公開募資記錄、並可能超過兩年前Facebook募資額的IPO將就此拉開帷幕。 路透從該知情者處獲悉,此次會議在香港召開,會上阿里巴巴將與花旗、高盛、摩根大通等六家主要負責銀行、律師及其他專業人士商討他們在IPO期間扮演的角色和總體計劃。 《華爾街日報》獲悉,雖然還沒有最終簽署協議,但阿里巴巴已經向一些參與爭取阿里巴巴上市的競爭者們暗示,更傾向於在洲際交易所(ICE)旗下的紐交所、而不是納斯達克上市。 去年紐交所上市的科技企業數量首次超過納斯達克,這是至少19年來的首次。去年11月7日,知名社交網站Twitter在紐交所上市,開盤報價每股45.1美元,較每股26美元的發行價大漲73.46%。 三天前,阿里巴巴發布公告,決定在美國上市,去年盛傳的在港上市將不再作為阿里巴巴的選擇。 今年2月彭博社調查的10位分析師估計,阿里巴巴的市值大約為1530億美元。而此前,阿里巴巴從雅虎手上買回了20%股份,依照當時的交易價格,市值為350億美元。 此前業內有預計阿里巴巴此次IPO募資可能超過150億美元,甚至可能超過兩年前Facebook的160億美元。中國另一互聯網巨頭百度,2005年通過IPO僅籌資1.24億美元,目前其市值達560億美元。 在阿里巴巴公布在美上市前一日,路透就從消息人士處獲悉,瑞信和摩根士丹利已著手準備項目代號為“阿凡達”的阿里巴巴上市工作,為贏得正式IPO承銷商資格做好了充分準備。 兩天前,華爾街日報得到知情者消息稱,阿里巴巴正與包括花旗、瑞信、德銀、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六家銀行商洽IPO承銷事宜。 相關不願透露身份的消息人士稱,六家銀行中的多數將贏得聯席全球協調人的頭銜,但是花旗所扮演的角色相比其他投行將會弱一些。但是目前還沒有哪家銀行被正式委任為上市承銷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88

中石油出售新疆百億油氣資產 傾向疆內企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599

新疆油氣產業開發將向當地投資者傾斜,尤其是對自治區和兵團下轄企業傾斜。中石油旗下兩處新疆油氣田股權或先行邁入混合所有制行列。(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證券報》報道援引業內人士消息稱,新疆在能源發展領域明確提出鼓勵地方參股,留利新疆。在政府和企業雙方推動下,新疆本地企業將有更多機會參與新疆能源產業發展。

疆內知情人士透露,新疆上遊油氣資源開發勘探環節合作的原則是讓更多新疆人享受到資源福利,因此,國有性質的企業有優先權。

彭博新聞社援引中石油兩名匿名高管消息稱,中石油計劃將旗下兩處新疆油氣田股權售予當地投資者。中石油集團正尋求在開采和生產合資項目上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合作夥伴。

上述兩名高管表示,合作方將限於新疆區政府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支持的企業。任何合資公司都將向新疆納稅,而非中央政府。

《21世紀經濟報道》也報道了這一消息。中石油總部人士透露將對旗下新疆油氣區塊股權對新疆當地投資者進行股權轉讓,“紅山石油就是重要的載體”。

中石油擬通過勘探區塊轉讓的模式,再將原屬於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旗下的一些區塊轉讓給紅山石油;之後由紅山石油與其他社會資本企業聯合進行勘探開發,“具體方案還在擬定中。”

紅山石油有限責任公司是新疆首家油氣開發混合所有制企業,成立於2012年。它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中石油共同投資組建,擁有勘探面積逾100平方公里,且油藏埋藏淺,是當地第一個整體采用叢式井網開發的稠油油藏。

早在今年6月,中石油總裁周吉平就曾稱,中石油會開放新疆的資源給投資者。

中石油可能會允許私營企業獨立經營新疆已獲批的油氣田,前述兩名中石油的高管稱,中石油可能會對這些公司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按每桶、每立方米收取費用,但此次傳出轉讓油氣田的位置和大小並未透露。

這兩名高管還表示,未來,中石油將逐步放開限制,不僅是有政府背景的公司能夠參與,國內外的私人投資公司也可以參與。

今年5月,中石油相關人士曾表示,中石油將規範運作好紅山油田、金戈壁油砂、西氣東輸三線、準東煤制氣管道和烏石化120萬噸/年PTA等5個已合作項目,擬擴大合作3個領域的項目。考慮從所屬礦權中劃出2個區塊與自治區指定國有企業合作;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項目與地方企業和民營企業合作;劃出部分區塊與國內外石油公司和其他國有企業合作。支持國家油氣礦權市場化試點,繼續分批、分階段退出一些區塊。在疆新成立企業和擬合資合作項目全部在當地註冊,以增加新疆財政收入。

該報道還援引記者拿到的一份文件稱,除了上述具體詳實的試點項目,中石油還考慮讓地方企業采取適當方式參與風城稠油的開發,如由地方企業提供用於稠油熱采所需的蒸汽,以獲得穩定收益。

新疆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是國內最大的資源後備區,蘊藏著209億噸石油和10萬億立方米天然氣,陸上原油儲量占中國總量的1/4,天然氣占中國總量的30%。

中石油業務占新疆GDP的1/6。中石油曾宣布新疆原油儲量為15.5億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65

高盛點評美聯儲7月FOMC會議紀要:聯儲略傾向鷹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779

美聯儲, FOMC, GDP, 通脹, 房產市場, 就業

對於今天淩晨公布的美聯儲決策機構FOMC7月會議紀要,高盛認為,紀要總體來說立場略偏鷹派,紀要強調就業市場疲弱的好轉速度比預期快,就業市場現在更接近於長期來看可能視為正常的狀態。另外,在退出寬松的策略方面,會議擬定了與會FOMC決策者都比較接受的框架。(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就業市場

評估就業市場時,很多FOMC成員一致認為,多個就業市場的指標近幾個月已經好轉,超出他們此前預期。

很多與會者指出,FOMC聲明中,用利用率不足作為就業市場特征的說法可能必須修正,特別是在就業市場仍然比預期更快好轉時。

更多類型的與會者一致認為,就業市場的好轉速度已經超過預期,市場環境顯然更接近於那些長期可視為正常的狀態。

總體而言,這些評價意味著,7月FOMC聲明中有關就業市場的言辭並非鴿派的轉變,雖然重心由專指失業率轉變為更廣泛的就業市場指標,但會議紀要中有關就業市場進展的討論略偏鷹派。

    · 經濟增長

考慮到已公布的GDP增長數據令人失望,但就業市場指標持續好轉,美聯儲內部專家下調了潛在GDP增長預期。這表明,美聯儲內部降低了經濟產出缺口的預期規模,這也是略偏鷹派的信號。

    · 通脹

有關通脹的討論沒有像就業市場的那麽多,大部分與會者現在判斷,下行風險在消減。他們認為,承認通脹更接近FOMC聲明中設定的目標是適合的做法。

這意味著,他們將通脹近來呈上升趨勢視為通脹有了不會下行的穩定動力。

    · 房產市場

大部分與會決策者用“緩慢”形容房產市場複蘇。這一市場存在學生貸款債務水平高和獲取信貸門檻高的負面因素。

有些與會者感到,制約住宅施工的因素可能是持久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抑制房產複蘇。

    · 金融系統

與會者註意到,某些市場出現一些估值牽強的跡象,但整體而言,這類估值現象並不普遍,金融系統還在中等偏低的脆弱水平。

這與此前美聯儲官員對外溝通的言論一致。

    · 退出寬松的策略

美聯儲廣泛探討了退出策略。會議紀要顯示,與會決策者對美聯儲內部提出的可能方式“總體表示支持”。

這些方法的關鍵之處包括:

1、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幅度仍為25個基點,也就是說,首次加息可能使該利率上調到25到50個基點。

2、聯邦基金利率的上限可能與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相同,下限與隔夜固定利率逆回購的利率相同。

3、隔夜逆回購的規模應該只有有效推行貨幣政策所需的那麽大,若不再有這類需要時應該逐步縮減停止。

4、首次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幅度後,大多數與會者更傾向於減少或者結束投資組合的再投資活動。

有些與會者認為,隔夜逆回購利率應該低於目標幅度的下限,這樣會進一步鼓勵市場棄用逆回購工具。但多位與會者預計,這種策略不足以控制利率水平。

點擊查看7月29-30日美聯儲FOMC會議紀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