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旭飞投资“保壳秘籍”调查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4/5NMDAwMDIxNjE5N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5

*ST股保殼漸入尾聲 半數公司已迎來春天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1-17/978515.html

對於部分已經披星戴帽的公司而言,每到年關,便是事關其生死存亡的重要時刻。這些公司因業績虧損、凈資產為負等各種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不過,在這些*ST股中,部分企業自2015年初甚至2014年就開始了重組改變主營業務的保殼舉措,也有企業在年底靠資產處置或財政補貼突擊扭虧。通過種種舉措,這些企業的業績早已經“脫胎換骨”。因此,雖然距離年報披露還有一段時間,但大部分*ST股的保殼結果其實已經提前揭曉。

每經記者 曾劍   

 

對於部分已經披星戴帽的公司而言,每到年關,便是事關其生死存亡的重要時刻。這些公司因業績虧損、凈資產為負等各種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不過,在這些*ST股中,部分企業自2015年初甚至2014年就開始了重組改變主營業務的保殼舉措,也有企業在年底靠資產處置或財政補貼突擊扭虧。通過種種舉措,這些企業的業績早已經“脫胎換骨”。因此,雖然距離年報披露還有一段時間,但大部分*ST股的保殼結果其實已經提前揭曉。

 

逾半數公司已“上岸”  

 

上證所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自1月4日以來,上證所連續向*ST企業下發監管工作函,要求相關公司及時披露業績預告並充分揭示風險。包括*ST秦嶺、*ST中昌、*ST銀鴿和*ST明科等21家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 上證所之所以“逼問”*ST公司業績,這或許是源於根據相關規定,作為*ST股的21家公司均存在著被暫停上市風險。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規定,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後出現下列情形之一,公司股票存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其一,公司被實施風險警示後首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繼續為負值;其二,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後首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繼續為負值;其三,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後首個會計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繼續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不過,上證所或許是多慮了。統計數據顯示,A股47家*ST股中的半數已經提前“上岸”。

Choice終端數據顯示,在A股47家*ST公司中,已有25家公司發布2015年業績預告或在2015年三季報中對全年業績作出了預測。其中,*ST華錦、*ST華賽、*ST金路、*ST酒鬼、*ST美利等20家公司宣布扭虧。

在其余尚未發布業績預告的*ST股當中,*ST夏利則是在資產處置公告中對2015年業績有過預測。公司於2013年、2014年巨虧,2015年前三季度依舊虧損8.54億元。然而,公司在去年12月初宣布將動力總成資產和研發資產出售給控股股東一汽股份,涉及資金超過28億元。鑒於此,其初步預計2015年將實現盈利。

部分公司在三季度便已經實現了扭虧,如*ST天化,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盈利518.89萬元。此外,公司還在2015年末發布了兩項扭虧措施。總體來看,該公司2015年實現凈利潤為正的可能性較大。*ST樂電的情況也大體有些相似,公司前三季度盈利達5679.02萬元。只要去年四季度沒有發生“黑天鵝”事件,公司全年扭虧的可能性很大。2015年前三季度盈利的*ST中魯在去年12月末獲得了一筆搬遷補償款,合計將增加公司2015年度凈利潤約2937萬元。

此外,2015年前三季度虧損的“野百合”也可能迎來春天。

2015年前三季度虧損818萬元*ST春暉,公司在去年12月通過資產處置獲得了數百萬元收益,而開平市財政局在2015年末及時的輸入1200萬元扶持資金,更是替公司扭虧加了一道保險。

*ST銀鴿則在2015年四季度連續獲得政府經營扶持獎勵資金、增值稅退稅款、節能減排專項補助資金等,累計金額逾2億元。這部分資金將計入營業外收入,對2015年前三季度虧損8262.5萬元的*ST銀鴿而言,扭虧似乎不是難事。

 

部分公司業績情況還未明確  

 

此外,部分*ST股雖然作出了行之有效的保殼舉措,但最終結果目前沒有得到明確。

譬如*ST京藍,該公司2013年、2014年持續虧損,在上述情況下,公司2014年便曾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不過,這場增發於2015年4月遭證監會否決。與此同時,公司經營持續低迷,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巨虧5.46億元。在巨大的保殼壓力之下,公司2015年長時間內都在籌劃重大事項。到2015年末,公司終於完成了資產出售事項。預案顯示,此次預計可以給公司帶來約5.1億元的收益。這無疑大大增加了公司的保殼砝碼。同時,公司還在進行資產重組事宜。截至目前,公司稱與交易對方就交易框架方案基本達成一致,但重組方案還未披露。

*ST星美、*ST明科的情況也十分類似,兩家公司分別實施了資產重組、連續的資產出售,但公司還未對2015年的業績作出明確的預測。

與上述公司相比,*ST川化似乎讓人感覺到其正在“坐以待斃”。截至目前,公司仍然沒有推出根本措施扭轉業績虧損的局面。

資料顯示,*ST川化2013年、2014年巨虧。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持續虧損1.68億元,保殼壓力可見一斑。

值得註意的是,還有部分企業雖然”滿足“了經營指標,但卻存在其他暫停上市風險。

如*ST舜船預計2015年將虧損,但由於其2013年凈利潤為正,從業績上看,即便其2015年延續虧損,公司仍不會被暫停上市。不過,公司2013年、2014年財報均被會計師事務所拒絕(無法)表示意見,倘若公司2015年財報繼續被審計機構如此定義,公司股票可能會被暫停上市。在已經宣布扭虧的公司中,*ST雲網等也存在因此類原因而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此外,*ST舜船正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如公司存在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這成為懸在公司頭頂的另一把利劍。

 

各顯“扭虧”神通  

 

事實上,梳理*ST股的保殼歷史可以發現,這些公司采用的扭虧手段大體不外乎以下幾種:資產處置、資產重組以及其他諸如財政補助、債務豁免等特殊方式。

其中,資產處置是最為主流的保殼手段。這或許是源於此種方式行之有效、簡便快捷,且大部分無需監管層審批的特點。事實上,關於這一點,在前文中已經有所闡述。諸如*ST夏利、*ST京藍、*ST明科、*ST陽化、*ST金化等多家公司便是實施了“賣子求生”的動作。

在這里再舉兩個憑借處置資產滿血複活的例子。譬如此前深陷泥潭的*ST雲網。該公司曾於2015年10月30日披露了《2015年第三季度報告全文》,其中預計2015年度凈利潤將虧損8500萬元至1億元。令投資者感到喜悅的是,今年1月12日,公司發布業績修正預告,將全年凈利潤修正為盈利800萬元至3500萬元。盈利的主要原因在於:公司通過重大資產出售預計貢獻盈利2億元;公司“湘鄂情”系列商標在2015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所轉讓商標的過戶登記工作,預計貢獻盈利9400萬元。

再如此前一度在暫定上市邊緣徘徊的*ST金路於1月14日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15年實現凈利潤1200萬元~2500萬元。隨著這份業績預告的出爐,公司投資者終可以松一口氣了。

此外,部分公司則采用了資產重組方式扭虧。其中有多家公司剛剛完成重組或者是在籌劃推進重組,一些公司希望通過重組改善經營狀況以實現“保殼”。這其中便包括*ST申科、*ST霞客、*ST新梅、*ST常林等。而ST銀鴿、*ST天化等則是主要依靠政府財政補貼。

目前依然未明確業績的*ST中昌則是采用了“多管齊下”的方式。公司先後通過出售資產、關聯方免除債務以及資產重組扭虧。

此前,公司將持有的評估價值為-8884.89萬元的全資子公司中昌海運(上海)100%的股權以1萬元的對價轉讓給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興銘;同時,公司將持有的評估價值為8787.43萬元的全資孫公司普陀中昌100%的股權以評估價轉讓給上海興銘。上述交易較大提升了公司凈資產。

除了自救以外,*ST中昌還成功的請到了外援。公司全資子公司銘邦貿易與非關聯方翔海燃料簽署《債權免除協議》。根據協議約定,在銘邦貿易向翔海燃料支付了相應油料款後,翔海燃料出具函件同意免除銘邦貿易剩余應付油料款1.09億元的支付義務。在上述動作之下,上市公司預計公司2015年的凈利潤同比將大幅好轉(2014年虧損3.3億元)。

與此同時,*ST中昌還在資產重組上有所動作,倘若公司籌劃的重組完成,無疑將為上市公司未來的業績提供重要保障。

  • 每日經濟新聞
  • 歐柱耕
  • 每經記者 曾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08

山水文化1486筆核銷轉增收入作罷 保殼“財技”末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1003.html

山水文化1486筆核銷轉增收入作罷 保殼“財技”末路?

一財網 陳楚翹 2016-01-19 13:59:00

歲末年初,*ST公司為保殼各有高招。而山水文化的1486筆負債核銷轉增收入受到交易所三度質詢,最終只能作罷,下一步又該怎麽保殼?

2015年最後一天, *ST公司各自為保殼奔波。或是出售資產,申請破產重整,或是獲得財務補助,得到債務減免。然而類似於山水文化 (600234 SH)這般,通過核銷1486筆應付賬款,轉增營業外收入 1301.74萬元,並以此避免ST的公司,確實不多見。

不過,交易所對於該筆核銷負債並不“買賬”,上證所對此已經進行了三次監管問詢。 1月19 日,公司宣布暫緩核銷程序。公司問詢回函中表示,需進一步確認債務 “確實無法支付”的原因,出現時點,及核銷時點。並與律師,會計師溝通一致後,再重新履行核銷審核等相關程序。

本次應付賬款核銷未果,導致公司 2015年度業績預計虧損1091萬元。公司由於 “三連虧” ,進行了 ST風險的提示。前後相反的審計師專項意見,也再添質疑聲。一位上市公司財務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即使是出於獲利目的,一般我們不主動核銷應付賬款。原因之一是在公司運營中,允許有長期應付賬款存在的空間;二是專業機構把控嚴格,不允許公司主動核銷。 ”

被核銷的1486筆負債

2015年 12月31 日,山水文化在房地產業務轉型未 “定音” 的情況下,做出了核銷長期應付賬款的決定。 1301.74萬元的應付賬款均來源於山水文化前身太元天龍集團,並且多數來源於2007年之前的多筆債務。1486筆債務涉及應付賬款金額從180元-10 萬元不等,債權人有上1486人之多。

公司因為本次核銷負債的財務操作,轉增的營業外收入達到 1301.74萬元。再加上公司自有房屋租賃業務年底結轉的租金收入,山水文化業績在 2015年度扭虧幾乎是沒有疑問的。

上證所卻對該筆債務核銷多次問詢,山水文化在上證所問詢回複中亦多次提及核銷應付賬款的原因。回函表示,該筆債務在移交至公司後,債權人一直未對公司進行追討,公司也未曾主動支付。目前債務賬齡均超過5年以上,法律訴訟時效已過,債權人已發不受法律保護。也有專項法律意見書認為,山水文化在法律上承擔上述債務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一方面,山水文化認為其應付賬款“確認無法支付”的原因是部分債權人工商資料無法索引。公司成立資產清算、債務核查小組對資產進行全面清查。調查結果顯示,債權人公司(個人)1486家中工商狀態顯示1202家為吊銷、吊銷未註銷、註銷、破產、停業或者已無信息;284家顯示存續。

然而有律師卻認為在山水文化有上千名債權人的情況下,律師事務所出具低風險專項意見並非萬全做法。

一位律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談到: “如果具備法院對於負債的判決文書,公司主動地核銷負債的行為會更加穩妥。在賬款未償清的情況下,公司作為債務人的角色很被動。只有被動地等待債權人起訴,並通過法律判決債務無效。而目前的情況是,山水文化核銷債務涉及的債權人有上千名,我不認為這種穩妥的做法能夠實現。”

“另外,在大多數債權人工商狀態無法索引的情況下,公司就確認債務無法支付,這種做法本身缺乏嚴謹性。”上訴律師表示,即使債權人工商信息註銷,或是破產,其公司股東,破產清算小組等利益相關者也有追償權利。不能簡單地因此主觀上確認應付賬款無法支付。

“財技”末路?“意見相左”的專項意見

上證所三度問詢之後,公司決定不在2015年度進行應付賬款核銷。由於核銷債務進程暫緩,公司預計2015年度凈利-1091 萬元,並且公司進行了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告的提示。

值得註意的是,審計師並非 “一票否決” 本次債務核銷方案。

去年 12月31 日,在審計師曾首度出具的專項意見中,審計師認為公司核銷債務的財務操作合規。首份專項意見《關於山西廣和山水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核銷應付款項的專項意見》顯示, “我們( 審計師)認為,山水文化經過經過恰當的內部審批程序,核銷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山水文化將無法支付的款項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的會計處理,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正是審計師出示的該專項意見,成為了公司回複問詢函的“擋箭牌”。公司在回複上證所受封問詢中,曾引用專項意見表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的規定,確認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應按其賬面余額,計入營業外收入。”

然而,在上證所“不舍”地三次問詢後,1月19日,審計師再次出具了“不同”的專項意見。

1月19日,審計機構發布的《關於山西廣和山水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有關核銷長期應付款事項的問詢函(三)》的專項意見顯示,對本次核銷的 1486筆應付賬款,上市公司沒有進行過全面的資產、債務的核實工作以及核銷程序。山水文化 2007年、2010 年沒有核銷 1486比應付款項的行為,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謹慎性與公司會計制度。

對於前後意見不一致的專項意見,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交易所對核銷情況進一步追問的情況下,審計機構沒有做好進一步信披的準備。該人士表示,“在各方證據齊全的情況下,公司核銷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是合理的。上市公司實際操作中,也有這樣的案例。但是山水文化應付賬款大額,且涉及企業眾多,賬務核銷需要從長計議,且需要逐一核實是否符合註銷條件。"

山水文化在沒有進行全面核銷程序,債務核實的情況下,提前宣布對應付賬款核銷,並且審計機構曾出具了合規的專項意見。上訴人士對此談到,"目前國內審計機構風險控制水平參差不齊,交易所的問詢或許是對上市公司財務制度的再次把關。”

值得註意的是,山水文化在2015年第三季度曾進行過類似的財務操作。據公開資料顯示,公司在 2015年第三季度已經核銷的應付賬款達 594.42萬元。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34

上證所監管動向 “高送轉”、“保殼”概念等被重點關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1829.html

上證所監管動向 “高送轉”、“保殼”概念等被重點關註

一財網 婁敏 2016-02-19 18:33:00

上證所公司監管部門近期重點加強了公司自主披露熱點公告、年報“高送轉”信息披露、“保殼類”公司等方面的監管力度

《第一財經日報》從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簡稱“上證所”)獲悉,上證所公司監管部門近期重點加強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對公司自主披露熱點公告的事中綜合監管力度。對涉及互聯網金融、虛擬現實、無人機、石墨烯等市場熱點題材的公告,加強事中監管,綜合施策,通過“停牌冷卻、補充披露、媒體報道、內幕核查”的多維度舉措,對公司自主發布的熱點公告“刨根問底”,壓縮了概念炒作的灰色空間。

二是加大對年報“高送轉”信息披露監管力度。進入2015年年報披露期以來,上證所要求滬市上市公司嚴格執行本所去年發布的董事會審議“高送轉”公告格式指引,詳細披露董事會表決意向、董事及提議股東的持股變動與增減持計劃等,並結合公司自身業務,就“高送轉”是否符合公司當期實際經營業績情況、是否滿足公司當前經營活動需要、是否有利於公司未來發展等,做出詳細披露。從目前情況來看,公司披露“高送轉”公告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較往年增強,市場盲目跟風炒作“高送轉”概念的情況有所改觀。

三是加大對“保殼類”公司的監管力度。去年年底期間,有部分經營業績差、無實質業務的公司,擬通過特別會計處理調整全年業績,具有明顯的“保殼”、“保業績”嫌疑。對此,上證所在采用常規監管手段的同時,強化對會計師監管,加大對不當會計處理的事中監管力度。例如,通過約談匹凸匹、山水文化兩家公司的年審會計師,現場問詢其對公司核銷應付款事項的會計處理和意見,督促其勤勉盡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是加大了對股東違規減持股份的事後處罰。對五家上市公司的兩名股東、四名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違規減持股份、短線交易、窗口期買賣股票等行為,采取了公開譴責、通報批評等紀律處分。

五是加大了上市公司停複牌、股份上市等業務操作的風險防控力度。通過強化上市公司作為業務操作風險防控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要求公司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內部信息披露管理制度,防範業務操作“錯單”和“漏單”,保證證券交易安全有序運行。

編輯:彭潔雲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442

“八一”保殼大限將至 “空殼”私募與時間賽跑

2016年5月1日第一個“保殼”大限過去之後,私募“保殼戰”進入第二階段。距離8月1日的截止日期只剩不到一個月,“空殼”私募也進入保殼的最後攻堅階段。

昨日晚間,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出公告,提醒相關私募基金管理人盡快落實《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下稱“備案新規”)的展業要求。此外,協會還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站內信和定向郵箱通知等途徑向相關機構發出了提示。

據基金業協會2月5日發布的備案新規,三類未展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面臨資格被註銷的風險,且有對應的備案截止日期。5月1日,約2000家私募機構未能成功保殼而被依法註銷了私募管理人資格。

具體來看,首批出局的私募是在今年2月5日前已登記滿12個月,但在5月1日前既未補提法律意見書、也未申請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

“八一”大限即將來臨,按照備案新規的要求,在今年2月5日前已登記不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如果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備案私募基金產品,其私募管理人資格將被註銷。

值得註意的是,5月1日,基金業協會考慮到前期相關機構理解和落實備案新規實際進度較慢,針對2月5日前已登記滿12個月,且在2016年5月1日前已補提法律意見書或提交首只私募基金產品備案申請的私募,備案截止時間從5月1日延展至8月1日。

數據顯示,彼時有500家左右私募補提法律意見書、600家私募提交首只產品備案申請尚未成功,協會給予了3個月順延時間。在昨日的公告中,基金業協會同時提醒這批機構應於8月1日前完成備案,否則也將註銷其管理人資格。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基金業協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系統發現,截至今日(7月7日),已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達24577家,“管理規模為零”的有14799家,占比達到60.2%;其中“登記一年以上管理規模為零”的有4875家,占比19.8%。

就目前的“空殼”私募數量來看,有業內人士預測,8月1日被清理出局的私募將會多於5月1日的近2000家。不過記者也註意到,自備案新規實施以來,私募產品備案數量持續維持在高位、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第二階段的保殼大戰儼然呈現出“空殼”私募與時間賽跑的景象。

格上理財數據便顯示,備案新規實施後的首月(3月),證券類私募產品的備案數量激增,共975只基金完成備案,創出同期新高。4月,證券類私募產品備案數量持續增長,共985只基金完成備案,其中近9成產品成立於2016年之後。

進入5月,私募產品備案數量大幅攀升,單月備案數量達到1308只,創去年8月以來備案數量新高。其中,當月成立當月備案的產品數量為528只,4月成立5月備案的產品數量為497只,備案速度明顯加快。而格上理財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新備案證券類私募產品數量增至1429只,在保殼大戰的最後一個月,新備案產品數量有望再沖高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02

私募“保殼”意義不大 《暫行規定》或只針對私募投顧

距保殼大限“8·1”還有不到10個工作日,對私募殼資源的追逐也進入沖刺關頭,有消息稱,備案殼的價格已經炒到百萬級。

多位受訪人士指出,對所謂“私募殼”的炒作已經超過理性範圍,私募的殼實際上並無太多價值,因為監管層並沒有禁止登記備案。

7月18日起,資管新規“新八條底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將正式實施,監管力度超過市場預期。按照規定,8月1日之前仍未通過法律意見書且完成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的備案,將註銷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私募“保殼”意義不大

“保殼是誤讀,不是基金業協會的初衷。對於所謂的保殼、倒殼,基金業協會是不支持甚至是反對的。”基金業協會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後,協會相關人士對此解讀稱,這一解讀源自彼時市場上此起彼伏的“保殼”做法。當時,一些期貨公司、券商以及律師事務所等推出“賣殼”、“保殼”業務,私募登記備案這一資質自然也被明碼標價。

隨著“8·1”保殼大限的到來,市場上有消息稱,已經備案的“私募殼”的價格也被炒到百萬級以上。

但一直以來,基金業協會對所謂的“保殼”“倒殼”持不支持甚至是反對的態度。“保殼是誤讀,不是我們的初衷。對於所謂的保殼、倒殼,我們是不支持甚至是反對的。實際上,保殼、倒殼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不是‘一備了之’,除了初期的管理人登記和初期的產品備案以外,第一要履行持續地向協會報告的義務;第二要履行持續的向相關產品的合格投資者信息披露;第三,要持續遵守協會發布的一系列自律規則。” 中國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部主任董煜韜指出。

記者了解到,私募殼價近來水漲船高,一方面是因為大限降到,另一方面是剛剛成立的中小私募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難以發出一定規模的產品。業內人士指出,發行首只產品的規模,門檻已經在500-1000萬以上。

“初始發行規模要在1000萬以上,理論上100萬規模都可以,但根據我們之前的經驗及同行了解,1000萬以上的就很容易過。”廣東一家私募老總透露。另外,華南一位私募人士告訴記者,按照協會的意思,要想“保殼”的話以投資顧問形式發行產品是不行的,一定要自主發行。

“為了避免保殼,明確反對保殼,對一些借助投顧當首只產品的基金業協會暫時不給予其備案,備案了第一只產品以後依然是可以備按投顧產品的。”董煜韜解釋稱。

“殼本身沒什麽價值。規規範範地經營,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去申請,沒有要求不讓去申請。”私募排排網創始人李春瑜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暫行規定》或只針對私募投顧

7月18日起,資管新規“新八條底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將正式實施,按照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須參照執行。

“目前公司也在討論,看看資產新規對公司業務到底有多大影響。對投顧的要求,公司自身發產品就沒這方面的要求,如果說通過基金子公司或券商資管通道以投資顧問的形式是需要按新規規定要求的。”廣東富利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樊繼浩告訴記者。

在《暫行規定》中,對投顧的相關規定引起了私募圈的註意。因為對一些在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發投顧產品的私募管理人來說,必須要遵守其中規定。尤其是,“具備3年以上連續可追溯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業績的投資管理人員不少於3人”這一規定對一些剛剛成立不久的小私募來說,的確有些難度。“現在備案比較容易,一是法律意見書要求出具,新規出臺後對投顧資格的要求很多,這個是後續比較麻煩的。”北京一家期貨公司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是表示。

“現在絕大部分私募是能夠自主發行的,沒有必要以投資顧問的形式發行產品。有一種就是配資形式的話還是要以投資顧問的形式來做,因為配資涉及到優先劣後。”樊繼浩解釋道。

而北京一家老牌私募人士的理解則是,《暫行規定》要求的是可追溯業績,而非公開業績,那就有了一定的回旋余地。“可追溯業績,是可以查詢到的業績,不是說個人賬戶也是可以的。《暫行規定》的影響主要在於會清盤一批,尤其是三個基金經理的要求。三四個人的規定難度倒不是很大。基金經理加上研究員,這是一個標配。”

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7月15日共有31家證券投資私募在協會登記備案,截至7月15日,在過去的一個月內共有129家證券投資私募登記。這個速度超過了此前2個月的速度,此前的5月20日到6月20日成立了65家。

“不管怎麽樣都是要做的,被撤銷不影響再申請登記。”一位私募律師表示,目前私募法律意見書的費用大概在10萬元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61

“八一”保殼大限來臨 逾萬家空殼私募被註銷資格

8月1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第二批空殼私募的清理情況,被市場稱為“史上最大規模的私募清洗”如約而至。

具體來看,第二階段有超過7800家既未提交法律意見書也未在協會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機構被註銷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加上第一階段、即“五一”大限時被註銷的約2000家機構,自《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下稱“《公告》”)實施以來,累計超過1萬家空殼私募被註銷了管理人資格。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第二階段被註銷的7800余家機構中一部分或為前期被列為異常的機構。據基金業協會此前的公告,截至6月30日,4276家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因未提交2015年度經審計年度財務報告,被列入異常機構名單。而今日,異常機構的數量減少為1144家。

從註冊地來看,上海地區私募基金管理人總數由7月底的0.54萬家,降至目前的0.38萬家,北京地區私募基金管理人總數由7月底的0.52萬家,降至目前的0.33萬家。

“依據《公告》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工作,不是對相關機構的自律處分。”基金業協會強調,被註銷登記的私募機構若有真實業務需要,可以按照相關規定重新申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萬家空殼私募出局,記者今日查詢基金業協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系統發現,目前已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為1.6494萬家。在所有登記的機構中,已備案私募基金產品的機構超過1.2萬家,備案私募基金產品超過4萬只,認繳規模約7.8萬億,實繳規模約6.5萬億。

記者還註意到,在《公告》發布後新登記的私募管理人超過800家。基金業協會同時強調,新增私募基金管理人也需要在登記之日起6個月內進行首只私募產品的備案,否則其私募管理人資格屆時也會被註銷。

另外,針對2016年2月5日前已登記,且在2016年8月1日前已補提法律意見書申請或提交首只私募基金產品備案申請、正在辦理過程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業協會表示會適當順延辦理時間,並將公示辦理狀態。若相關機構還是無法滿足《公告》要求,協會在2016年底前會將其註銷。

在兩個”保殼大限“的緊逼之下,近半年私募的”保殼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已備案的私募基金有4.17萬只,其中約1.4萬只是在今年2月5日以後完成備案的,占比超過三成。

具體從近幾個月的單月增量上來看,自2月以來,私募產品備案數量持續維持在高位、且維持不斷增加的趨勢,7月的新備案產品數量更是沖上歷史高位。

格上理財數據顯示,備案新規實施後的首月(3月),證券類私募產品的備案數量激增,共975只基金完成備案,創出同期新高。4月,證券類私募產品備案數量持續增長,共985只基金完成備案。進入5月,私募產品備案數量大幅攀升,單月備案數量達到1308只。6月,新備案證券類私募產品數量增至1429只。而到了7月,空殼私募更是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單月備案數量接近5000只。

如今萬家私募出局,“保殼運動”也暫告一段落。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私募行業的整肅初見成效,新的行業生態有望形成。“保住了殼也並不意味著從此萬事大吉。按照目前新八條底線等的規定,後續經營的合規性也需要註意,否則還是很容易踩到監管紅線。”上海一位私募風控總監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095

出售資產受挫又遭中植系撤人 *ST宇順保殼生變?

出售虧損資產受挫、保殼時間緊迫的緊要關頭,任職尚不足一年的中植系人馬,卻從*ST宇順突然從掛冠而去。

*ST宇順9月13日公告稱,董事長肖建學、董事劉溪,當日已經向該公司書面辭職,且辭職後不再擔任該公司任何職務。在此之前,連年虧損的*ST宇順,正在進行虧損資產出售,但兩次掛牌均未能找到接盤方。

資料顯示,此番辭職的肖建學、劉溪均具有中植系背景。2015年底,中植系接手*ST宇順股份股份後,二人才進入該公司,至今任職只有八個多月時間。在此敏感時機,中植系人馬選擇撤離,引人遐想。

中植系人馬辭職

*ST宇順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9月13日收到肖建學、董事劉溪的書面辭職報告,兩人因工作需要,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其辭職報自9月13日送達董事會起生效。

除了董事長一職,肖建學還擔任*ST宇順戰略委員會主任、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職務。*ST宇順表示,將按相關規定盡快補選董事、選舉董事長。此外,*ST宇順第三屆董事會、監事會任期已於今年5月17日屆滿,但由於目前正在進行重大資產出售,為確保相關工作順利進行,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換屆選舉工作將延期舉行,董事會各專門委員會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任期亦相應順延。

從接任董事長到辭職,肖建學在*ST宇順任職時間,時間不足九個月。根據公告信息,2015年12月10日,時任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魏連速辭職,其董事長一職由林萌接任。當年12月20日,肖建學被選舉為*ST宇順董事長,劉溪也一同進入任職董事。

根據此前披露,肖建學出生於1981年,在擔任*ST宇順董事長之前,曾在證監會任職,2014年10月之後開始擔任上海寰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寰金”)總裁。

與肖建學一同辭職的董事劉溪,同樣來自上海寰金。2008年12月至2013年2月,曾任新時代證券業務創新部副總,此後進入中植系,在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任中植企業集團公共事務部總經理;2014年1月至今任上海寰金董事長。

自中植系2015年12月進入*ST宇順之後,市場普遍認為,中植系此舉目的在於借殼,後續將會有更多資本運作。

根據公告披露信息,2015年12月3日,*ST宇順發布公告稱,魏連速將以1.63億元的價格向中植系的中植融雲(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植融雲)轉讓3.49%的股權,同時將剩余10.48%的股份所對應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委托給中植融雲。

今年7月,魏連速再次以25元/股、3.58億元的總價,將所持1434萬股*ST宇順股份轉讓給中植融雲。轉讓完成後,中植融雲持股數量上升至2225萬股,持股比例為11.91%。此外,中植系還通過委托表決權的方式,擁有*ST宇順1904萬股表決權,占其總股本的10.19%。兩者相加,中植系合計擁有*ST宇順4130萬股表決權,比例達到22.1%,已經處於實際第一大股東地位。

馬不停蹄收集籌碼的同時,在中植系的主導下,*ST宇順也在籌劃剝離問題資產。今年5月17日,該公司因籌劃資產重組停牌。並在8月26日披露了出售資產議案。據其披露,從8月30日開始該公司擬以2.35億元的價格,公開掛牌轉讓雅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雅視科技)100%股權。

但掛牌轉讓征集期內,卻無人接手。此後,該公司又第二次公開掛牌,並將雅視科技掛牌轉讓價下調到1.88億元。但依舊沒有接盤方原意接手。迫於無奈,9月13日,*ST宇順公告稱,將進行第三公開掛牌,轉讓雅視科技100%股權,並將掛牌價格下降到1.5億元。

保殼影響幾何

由中植系主導的*ST宇順資產重組尚在進行之中,由其派任的董事長、董事突然掛冠而去,多少顯得有些意外。

自2013年以來,*ST宇順已經連年虧損,並且呈逐年擴大的態勢。年報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該公司凈利潤分別虧損3.27億元、10.9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則分別虧損3.4億元、10.93億元。而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仍達1.58億元。這也意味著,留給*ST宇順保殼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

實際上,*ST宇順的虧損,很大程度上來自雅視科技。半年報數據顯示, 2016年上半年,雅視科技營業收入3.47億元,營業利潤虧損1.25億元,凈利潤則虧損1.07億元。而2015年全年,則虧損虧損5346萬元。而2015年的虧損中,受雅視科技拖累,*ST宇順共計計提應收款、固定資產、商譽減值等共計超過10億元。

2016年半年報數據還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雅視科技總資產9.3億元,凈資產2.84億元。1.5億元的轉讓價,僅相當於凈資產的52%左右。盡管如此,雅視科技能否脫手,仍然是未知數。由此可見,連續虧損後,甩賣雅視科技,對*ST宇順後續能否“保殼”意義重大。*ST宇順認為,通過此次交易,可降低公司進一步大幅虧損的風險,降低公司暫停上市及退市風險。

甩賣資產受挫、保殼時間緊急,中植系人馬卻突然辭職,對於*ST宇順下一步的安排,頗為引人遐想。9月14日,《第一財經日報》致電*ST宇順,向其了解肖建學、劉溪辭職,是否與資產出售不順有關,以及進一步的安排。該公司工作人員稱,目前不方便回應此事,後續安排以正式公告為準。

但可以肯定的是,若任由*ST宇順情況繼續惡化,對中植系也是極為不利。公開信息顯示,即便不算擁有表決權、但未實際持有的股份,中植系目前所持該公司股份的代價也達到5.2億元左右。一旦保殼受挫,中植系也將面臨重大損失。

(實習記者桂祺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985

新規提高借殼門檻 ST股“保殼”關卡重重

由於兼具“保殼”壓力和重組預期,ST股曾是A股經久不衰的熱門題材。三季度即將收官,ST股的資本運作明顯活躍起來,各路“保殼”套路重現A股。然而,伴隨重組新規的出臺和實施,今年的ST股“保殼戰”面臨重重關卡。

新規中的兜底條款、針對凈利潤的借殼認定指標、創業板股和金融創投行業禁止適用60個月首次累計原則等,都將對ST股的重組預期產生沖擊。

ST股“保殼”套路深

三季度即將收官,ST股的資本運作明顯活躍起來。尤其是對於難改虧損勢頭的上市公司來說,留給他們的時間已不多了,各路“保殼”套路重現A股。

9月19日盤後,*ST南化發布了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的例行公告。年報顯示,2014年、2015年上市公司凈利潤連續巨虧2.42億元、0.42億元,但去年扣非後凈利則巨虧1.2億元。上證所已針對公司面臨的經營風險、子公司南寧綠洲化工未按期建成投產等,下發了事後審核問詢函。就在本月2日,上市公司申請停牌,隨後宣布其實際控制人擬出售公司持有的南寧綠洲化工51%股權。

類似*ST南化的這類運作並不少見。剝離虧損業務、出售資產變現,“斷臂求生”已是ST股最為常用、操作最為簡單的“保殼”套路之一。這一做法,也被市場人士形象稱為“養殼”。僅9月以來,就有多只ST股公布了類似重組計劃。

重組停牌期滿的*ST天首,於9月18日申請繼續停牌。根據公告,*ST天首此次擬出售公司持有的紡織行業部分股權資產,目前正與包括浙江眾禾投資在內的多家公司進行溝通協商。*ST南電A在本月初公布了資產出售方案,於13日起在深圳聯交所公開掛牌轉讓所持的深中置業、深中開發各75%股權,掛牌價格為7828萬元,且要求支付方式為一次性付款。按照上市公司的說法,此次股權轉讓是為“緩解標的公司給公司造成的巨大資金壓力、謀求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

更為極端的“自救”方案,是 *ST釩鈦近期公布的一份近90億元的資產出售方案。年報顯示,上市公司在2014年、2015年凈利潤分別虧損達38億元、22億元。而此次重組,*ST釩鈦擬向控股東攀鋼集團折價出售攀鋼礦業100%股權、攀港公司70%股權、海綿鈦項目以及鞍千礦業100%股權、鞍鋼香港100%股權、鞍澳公司100%股權,總作價達89.41億元。9月14日複牌後的兩個交易日,*ST釩鈦連續漲停。

搬救兵或大股東離場,也是ST股“保殼”的保留套路之一。

因2014年和2015年連續虧損,*ST錢江自今年4月起開始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而就在“帶帽”前一個月,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錢江投資宣布采用公開征集方式、協議轉讓所持1.35億股股份。4月的公告顯示,吉利集團以有效形式提交了受讓意向書及相關資料。至9月18日晚,*ST錢江公告稱,交易雙方已完成股權轉讓的過戶手續。當前,吉利集團以29.77%的持股比例成為上市公司新控股股東,李書福為實際控制人,錢江投資持股比降為11.68%。

資產重組,是ST股更為徹底的“保殼”套路,亦是資金博弈與押註的焦點。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ST生物、*ST建峰、*ST江泉、*ST中企、*ST珠江等多只ST股均已公布了相關重組方案。然而,“保殼”混戰中也不乏忙中出亂的情況。草率置出虧損資產、以扮靚財報為目的的短期交易等,已成為當前監管密切關註的焦點。

幾經變更重組標的後,*ST宏盛在本月初發布了重組草案,擬出售萊茵達租賃45%股權,同時現金購買作價6891萬元的旭恒置業70%股權。但旭恒置業的主要來源僅為一處房地產的租金;交易對方是今年7月新成立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也並未對旭恒置業的未來盈利做任何承諾。上證所對此已下發問詢函,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此次交易是否為“避免暫停上市而安排”,並詳細詢問標的資產的持續盈利能力問題。

“保殼”監管現新趨勢

ST股的“保殼戰”、市場博弈押重組的遊戲年年有,但今年的形勢卻大不相同。

今年9月9月起,修訂後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下稱“《重組辦法》”)正式實施。修訂後的新規對規避借殼進行嚴防死守,全面擠壓投機套利的空間。ST股亦難幸免。據獨立研究機構並購汪近日的研究報告,包括60個月首次累計原則對創業板和金融創投行業的“禁行令”、兜底條款、針對凈利潤的借殼認定指標、相關主體規定時間內不得有處罰等條款,都將對ST股“保殼”及重組預期產生沖擊。

以60個月的首次累計原則為例,此項規定被市場視為是監管全面收緊下的一次靈活調整,明確了操作時限。但該規定並不適用於借殼創業板股票、標的資產是金融、創業投資等特定行業的情況。這意味著,上述兩類情況的借殼仍受到全面的嚴格監管。

值得註意的是,註入金融類資產正是國企“殼”的主要處置方式之一。據並購汪統計,除了國內首家上市的地方金控平臺越秀金控外,目前重組還在進行中且涉及金融類資產的上市公司包括*ST韶鋼、*ST舜船、*ST金瑞、*ST濟柴等。以*ST濟柴為例,中石油集團就借此次重組,擬將旗下中油財務28%股權、昆侖銀行77.10%等總計755億元的金融資產註入上市公司。

針對ST股“保殼”監管的另一重要趨勢,是對交易定性的審查。

此次的重組新規設置了兜底條款,且主要針對“規避借殼”的認定。但多數ST公司重組均會伴隨基本面的變化,極有可能被認定構成“實質借殼”。而從滬深交易所近期對ST股下發的問詢函來看,對於ST股重組的出發點和方案定性,已然成為當前監管的重點。除上述問詢函要求*ST宏盛披露重組目的外,深交所近期也要求*ST建峰就重組方案說明不構成借殼的依據。

與之相呼應的是,新規細化了借殼的認定標準,並力排公開征求意見期間的爭議而保留了“凈利潤”的認定指標。監管層認為,取消“凈利潤”指標,將不能有效抑制虧損、微利上市公司“保殼”、“養殼”現象,會加劇僵屍企業“僵而不死”,削弱退市制度“剛性”。

上述報告對此表示,新規之下影響ST股重組進度的因素,將包括主導方的實力判斷、交易方案是否存在短期套利和短期交易的行為。此外,標的估值、持續盈利能力、交易雙方財務問題以及訴訟等影響,均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479

這個看“房”的世界:ST股保殼靠賣房 分析師拉票靠薦房

盼望著,盼望著,10月來了,新財富的腳步更近了,分析師加薪升職的機會近在眼前了。

可是,對於一眾券商分析師來說,最近已經滿臉大寫的生無可戀。房市起舞,年邁的A股,挪不動步,卻驚現賣房保殼的ST股。

昨天A股全天振幅才0.39%,創14年最低。這“葛優癱”的振幅,今天稍稍扭了扭胳膊,0.49%……上下10個點,可以玩一年。

行情如此,券商分析師們為了新財富,咬著牙也得上。既然聲嘶力竭推票沒人聽,那只能撒開腳邁開腿,路演大步流星!或者,在拉票套路上窮盡腦汁,力求推陳出新!

“行情這麽差,叫天天不靈。不拼就要下崗了,最近我不在路演,就在天上。”某券商分析師跟小編說完這句話,就關機上天了。

“這段時間,一天見個10來撥人是平常事,名片都得多印幾盒備著,來了個個都要加微信,明年這時候我考慮要不要把微信二維碼貼在位子上,來了直接掃。”上海某公募基金經理開起了玩笑。

Zoe覺得,新財富這妥妥地把分析師和基金經理都逼成段子手了……哦,也把有些賣方逼成演員了。

分析師當演員系列

比如,海通證券畫風清奇的“周期天團”,他們開電話會議的邀請函是這樣的,民工扮相“淬煉”邏輯:

他們拉票時候畫風又是這樣的,拍了視頻,唱了首歌,叫做“海通周期有力量!”。。。“您的世界,我們拼勁洪荒之力去成全!”

歌詞是:咱們周期有力量,周期暖男功力強。拼盡了洪荒之力,陪伴在您的身旁。新財富第一是前進的方向。

你有暖男,我有女神。興業證券的計算機團隊跟著就擼袖子來了一個微電影,“我的霸道女神”。據片末彩蛋,這片子拍攝只花了半天。

主題很簡單,興業計算機團隊推票太牛,女神的票漲得特別好,新財富請投第一。

你問看完視頻Zoe啥評價?5毛錢創意、5毛錢腳本、5毛錢演技、5毛錢特效、5毛錢後期,總計2.50元。

分析師當管家系列

拿不出顏值,拿得出誠意。當不了演員,當得了管家。

各位知道剛過去這個中秋,一個基金經理收到了多少團購邀請嗎?下圖是某私募基金經理發給小編的團購鏈接,下面還有2頁,就不截屏了。

組織團購,替基金經理精打細算持家。另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告訴小編,最近他收各類指南也是收到手軟。

比如,房地產分析師送海外置業指南,零售分析師送海淘指南,旅遊分析師送旅遊指南,教育行業分析師送學區指南……

吃喝玩樂……感覺一個基金經理這一生,都可以被分析師承包打理了。

分析師操碎心系列

說到送學區指南替別人家娃操心,招商證券最近可真是厲害了我的哥。

9月11日,招商中小盤隆重祭出一篇研究報告,《開學季獻禮——上海幼升小、小升全解讀》,洋洋灑灑72頁,全文不談股票,只手把手幫你找到你家對口學校,只談你娃升學註意事項知多少、你為你娃該做的準備工作知多少、學校競賽特長生計劃知多少……

指南細致入微誠意滿滿,首頁的首席寄語深情款款。“投研好似修行……我們渴望一直與您走下去,看風花雪月,經歷大風大浪!”

天啦嚕,小編讀著渾身這個酥……不過,Zoe今天又去Wind看了研報,9月14日更新過一版,首席寄語這一頁被刪了,估計是招商中小盤團隊怕把基金經理酥得忘了投票吧。

內個,據說這份報告出來的效果是蠻不錯的,得到了上海公私募行業媽媽們的追捧。要拿下一個基金經理,先討好他們背後的基金太太。你大招商的這點小心思,不得了。所以Zoe要問,北京篇、深圳篇、廣州篇啥時候出?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招商證券剛得意完一個中秋,浙商證券房地產團隊立馬甩出一個《杭州也限購了,還有哪些城市具備爆發的潛力?地產投資的三個指標》,全文同樣沒有股票,不操心你家娃上學了,教你炒房!

這份研報給出的三個指標是:銷售面積同比由下跌趨勢轉為上漲趨勢,去化周期(可售庫存/銷售面積)維持在半年以內,長期人口需求大於廣義庫存。據此報告給出了一張榜單,堪稱炒房指南……

說時遲那時快,小編字還沒碼完,又看到國金證券發了一個邀請,“學區房置業沙龍全解析— 上海站”……

如今,人民群眾排隊離婚為買房,上市公司保殼靠賣學區房,券商分析師拉票不靠薦股靠教買房、教炒房!

Zoe對這個看“房”的世界,森森地絕望……

資本市場為分析師操碎心系列

到今年為止,新財富評選已是第14年,券商拉票花樣一年更比一年強,對券商研究跑偏的質疑之聲也一浪更比一浪響。

“新財富是個人情第一、服務第二、推票第三的遊戲,人情的主力很大程度又是來自平臺扶持。這樣的遊戲,不知道還能持續多久。”正如一位持相對悲觀態度的市場人士所言,目前有不少聲音呼籲券商研究少些套路,多些真誠。拋棄浮躁,回歸本源。

不過,也有公募基金經理告訴小編,“現在新財富評選是有一點點跑偏,但沒有完全偏到脫離行業本質。我們平常看到一些很有噱頭的東西,笑歸笑,但是真正投票的時候,心里是有數的。”

這位基金經理說,他投票的時候主要還是考量券商對投研所做的貢獻。“貢獻和分析師本身的能力有關系,提供服務的有效性和及時性也是考量因素。比如有家去年的新財富NO.1,盡管這一年他推了不少牛票,但是他平時沒給我提供到服務,只是最近來刷個臉,我最後也不會投他。”

“研究報告,上門路演,組織上市公司調研,組織專家會晤,面對面溝通,這些都屬於券商為我們提供的投研服務。投票時候會綜合考量這些因素,投研服務質量是絕對的投票依據。人情方面算是很次要的。”另一位基金經理這麽告訴小編。

壹資本(cbnyiziben):好玩的財經故事、實用的概念股大全、經典的財經資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