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亞偉告別會:今後不再從事公募行業 語風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249a201014tuw.html

    評註:王亞偉走了,公募界的投資傳奇結束了。不管外界或其本人承認與否,我認為,王亞偉肯定是當前中國基金業最接近彼得·林奇的基金經理人。國內的基金經理很少關注,但王亞偉卻一直是研究的對象。很少分析他的持股,我只關注其中閃耀的投資思路和理念。王亞偉堅持走「人跡罕至」之路,堅持提倡「尊重市場」、「獨立思考」,道理很簡單,但又有多少人真正領悟並靈活運用了呢?

    投資,本來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擺脫公眾和媒體的視野無疑是一件好事。祝願亞哥卸下包袱之後,投資之路走得更順更遠。

    不知為何,我有一點點惆悵……

 

    北京金融街通泰大廈12層,華夏基金公司會議室,王亞偉離職新聞發佈會14點正式開始。5月7日,王亞偉已經正式卸任副總經理和基金經理職務,這次是王亞偉主動提出和媒體見面的。

 

  5月7日下午,王亞偉決定在離開華夏的最後一刻召開「告別發佈會」,對於一向惜字如金的王亞偉來說,這次公開面對媒體讓業界也是出乎意料。媒體早早聚 集在華夏基金的會議室裡,人滿為患已不足以形容現場的狀態。王亞偉在告別會上表示,今後不再從事公募行業了。王亞偉稱,離職一事比較敏感,是我個人決定, 現在外面傳我去的那些地方,我能明確告訴大家,我都不會去的。目前我打算先休息一段時間,好好休養一段時間後再做去向的考慮。現在公司股權轉讓已經落定, 公司也有新的發展規劃,我個人覺得已經不再適合公司的發展需要,本著對公司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原則,在此換屆之際(應指證監會換屆)我決定離開公司。

 

  王亞偉表示,與媒體交流一直持有一種糾結的態度,可以說是一種葉公好龍的心理。當前沒有人能離開媒體,我的工作也離不開媒體的資訊,媒體從業者的敬業 精神和態度也讓我敬佩,甚至我很想和優秀的媒體人有深度的交流,但是這些都比較難實現,因為我是個工作生活分得很開的人,但是媒體卻不是這樣,生活中的某 句話很可能就成為他們的工作內容。說是葉公好龍,是不想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我不希望成為媒體的焦點,不希望別人炒作所謂的「王亞偉概念股」。畢竟現在中國老百姓並不具備專業的分辨能力,對媒體有種盲目的信任。

 

  媒體問:為什麼現在辭職?  

    王亞偉:不適應的感覺雖然一直存在,但是這是有個時間的積累的過程,一開始有這種感覺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適應,能不能扛過去,能扛多久。這是其一,其 二是之前股權轉讓的問題,當時我沒有跟公司提出這個問題,是出於對公司的考慮。現在公司股權轉讓已經落定,公司也有新的發展規劃,我個人覺得已經不再適合 公司的發展需要,本著對公司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原則,在此換屆之際(應指證監會換屆)我決定離開公司。雖然在公募、在華夏這麼久,那麼多同事感情很深,但是 既然已經決定離開,還是堅定地執行下去。我本人是個市場化的風格,是以市場為基準的,從投資的角度而言,我不覺得有什麼不適合。

 

  媒體問:您是彼得林奇的粉絲?怎麼看王亞偉神話這個定義?

  王亞偉:我不是彼得林奇的粉絲,只能說我接觸投資的早期他的幾本書對我比較有影響。但是隨著自己的經歷慢慢豐富,他對我的影響正在逐步降低,我希望博采眾長,在我自己的思考中形成我自己的風格。

  中國這麼多年來有很多經典理論,比如黑貓白貓理論,其實最好這些理論都反應了一個道理:尊重市場,敢於創新。

  我比較看重市場當前階段有那些機會,而且不喜歡空談理論。很多事情在歷史那個階段看,他的操作和行為沒有問題,但是用現在的觀點看就不合理。要尊重歷史的客觀條件。

  至於業績的好壞,並不是說有多麼過人之處。我一直覺得躲在人群中會有一種安全感,但是對投資而言未必理想,要有獨立的思考。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尊重市場。

  中國的老百姓只知道我買了這只股票,不知道我為什麼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並且他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回改變對這只股票的判斷。另外我購買一隻股票, 最多佔淨值的10%,而他們很可能傾囊下注。此外,風險控制的手段不同。我購買一隻股票的同時,可能會用其他的股票投資去對沖這種風險,但是他們不會這種 方式。

  這如同一個老中醫開了一個方子,不同的藥之間有相互制約,不是單一利用那味藥。道理是一樣的。以至於我現在買一隻股票,都會想想散戶會不會盲目跟從,會不會導致他們的風險太高,這掣肘了我的投資決策,也是我這幾年中面對的最大的投資困境,是我離開的最主要原因。

  我建議媒體不要針對基金經理購買的股票做大肆報導,這種報導方式不利於中國的散戶投資者。當然,我也面對很多其他困境。比如我和別的機構的人交流討 論,很多時候這些討論都源自我並不成熟的一些想法,我的意圖是拋磚引玉,但是每每被媒體急速報導了「磚」的一面,「玉」的成分被忽略。以至於我最好都不敢 拋磚了。

 

  媒體問:你如何看待中信的邀請?

  王亞偉:和中信的淵源比較深,從職業生涯來講,幾乎一直沒脫離中信的背景。這次離職,中信證券董事長也對我進行了挽留,很感謝董事長對我的器重。現在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考慮,但是如果以後也有其他可以和中信合作的方式,也不錯。

 

  媒體問:去年的年報中您沒有新的重組股出現,為什麼?

  王亞偉:我投重組股其實並不是很多,只是我投的時候市場沒有什麼人投這個,所以我顯得比較突兀。其實我不管是從數量上還是投資的比例上,都不算大,對我的業績的貢獻也不大。我比較熱衷挖掘被市場低估的東西,可能是我挖掘這個機會的時候,別人沒關注沒挖掘,或者發現了但是覺得投資意義不大,於是這個機會就凸顯給我了。現在重組股已經沒有更多投資機會了,風險更大,所以現在我不再更多關注重組股,而去關注其他領域了。我覺得投資還是應該挖掘一些別人沒有關注到的領域。

 

  媒體問:能不能談談你的繼任者,談談華夏基金的靈魂人物

  王亞偉:繼任者的人員今天已經公告了,我相信他們能夠管理好這兩隻產品,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基金經理。靈魂人物這個是歷史定義的,不是現在能確定的, 如果真的說靈魂人物,可能5年10年之後你能看出來。有人問是華夏成就了王亞偉還是王亞偉成就了華夏,我現在可以明確告訴你,是華夏成就了我。確切說,是 全體華夏人成就了華夏基金,而華夏基金同時成就了所有的華夏人。離開這麼優秀的一個團體,對我而言也算是個損失,那麼多同甘共苦的經歷和精神,不會因為我 的離去而渙散。


    (來源:鳳凰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07

克魯格曼:蘋果今後可能比微軟問題更大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110

本週五,微軟突然公佈首席執行官Steve Ballmer將在12個月內退休。宣佈這條消息當天,微軟股價大漲7.3%,投資者用行動表示他們對這位從進入21世紀就執掌微軟的「大老闆」有多不滿。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則是借此機會吐槽另一大業內巨頭蘋果。

克魯格曼觀察全盛時期的微軟和如今的蘋果,得出的結論是,蘋果看起來非常像微軟,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在,和微軟不同,蘋果沒有出售較低檔的產品,但它出售的產品即使優於其他競爭對手,溢價也很低。

那能怎麼辦?就要又一次利用網絡效應,主要來自實力更強的應用。

那麼,蘋果統治的前景和微軟的相比如何?

我們別忘了,微軟實際上已經是難以置信的成功典範了,幾十年來都雄霸個人電腦界,其實直到今天也還是霸主,不過如今的市場形勢在變。

我印象裡,蘋果的統治地位還沒有那麼穩固,這部分源於它依靠的是個人客戶的忠誠度,這與微軟截然不同。

微軟主要依賴企業IT經理的忠誠度,那些經理人本質上更保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73

內容把控未來----評樂視網收購與今後發展的主戰場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lcdz.html

對樂視網而言,超級電視固然重要,但卻不是第一重要,未來在硬件方面或許還會進入手機或PAD產業,具體如何考量並採取何種角度進入這一市場,不會再像超級電視出場時那麼炫目了,在當下的基礎上,這樣做也只能是加法效應,不能起到乘數效應了;而真正艱苦的,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時間成本高昂,人力成本不菲,戰線最長,最複雜,做好了也是最化學,最能拓寬企業優勢護城河的,仍是內容把控,優秀的內容把控和製造,將為企業創造多個乘數效應,未來體現在報表上,投資者將會看到的是:高效率的賺錢。

 

高效率,是所有資本市場瘋狂的最核心元素,在單位時間獲得最好收益,並且這種增幅趨勢有保障,行業本身又不受週期性的限制,壁壘足夠高,如此等等,是獲得高估值的必要保障,樂視網能不能實現持續的高估值,關鍵看它未來獲得收益的效率和持續性的能力上,投資者要重點考察的,正是這一點,以超級電視為主導的客廳大戰,只是打開了一個新天地,就像當年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是西班牙的哥倫布,但最終入地生根的是英格蘭,所以客廳大戰只是表面煙霧,跟風者多只是造勢,掀起一種商家必爭的氛圍而已,根本的實質是內容把控,內容製造和內容運營。

 

所以,那些宣稱內容永遠免費的商家,在進入這個領域的第一時刻就已經輸了,必輸無疑;還有那些在內容上毫無打算的商家,僅僅是一個陪襯角色;剩下那些在內容上只滿足做些小動作的商家,長遠不會有實質性的大發展,一句話,視頻網站的未來焦點,再次回落到內容把控上。

在內容上,現在有幾個大熱點的分類,大致可分為,新聞,電影,電視劇,體育,綜藝,動漫;新聞是電視台的專屬,視頻網站不可染指,就按下不表,剩下的五大金剛是:電影、電視劇、體育、綜藝、動漫。

由此,以這五大內容為原點,來考察一下樂視網的未來佈局。

2013年,外界對樂視網的最大看點是超級電視,但以長遠投資者的眼光來看,超級電視在5月面世,7月銷售,10月爆棚後,就不再是戰略考察的重點了,10月的銷售數字,以及多個後續企業的跟風來看,樂視顛覆的預期已經達到,樂視品牌開始為市場所接受,下面的事情,是每個企業都會做的事情,不再是長線投資者重點關注的了,在我看來,2013年,比起最吸引公眾眼球的超級電視,對樂視最重要的事情有三個,一是基本佔盡並鞏固了體育節目的所有國內外高中低端重點資源,推出幾個有影響力的體育自制欄目,擺出了在這個領域深耕挖掘的架勢;二是收購花兒影視,並成立樂視新媒體主戰版權的採購、管理及分銷;三是樂視TVUI系統的深度開發,以及每週為用戶升級等等,這三件事情的意義非常重大,異常重要,因為智能電視可以馬上跟風,但是佔盡高端資源是無法複製的,一個蘿蔔一個坑,佔完了就完了,而且這是一系列的人才隊伍搭建和鞏固的事情,是長線戰略性的佈局動作,其意義顯然高於一個硬件實體的推出;UI軟件每週升級則是時刻與用戶保持親密接觸與互動,是樂視服務思想與體系的直接表現,其反映的內涵非常豐富,商業潛力巨大;當然,以超級電視為代表的全視頻覆蓋戰略,也是極為重要的,只是這不是今年的作品,而是三四年前的謀略了,因此它的實際產品的推出,其長遠意義排在資源性佔位、佈局和深度服務客戶之後。

 

現在看,電影方面:樂視影業迅速攀升的態勢主打電影,去年全行業排名第四,今年可能破三,張藝謀加盟後份量加重,和好萊塢合作以及全國地毯式院線佈局讓其鋒芒直逼冠亞軍地位;

電視劇:即將加盟的花兒影視主打電視劇,以鄭曉龍、李小平等資深和優秀導演組成的一流團隊,不僅出品一流劇集,還大大加強樂視自制劇的團隊建設,更具有吸引一流編導演人才的能力與潛力;

體育:年初以來,樂視加大了對體育賽事版權的引入,以高質量比賽實況為核心內容,圍繞賽制打造專業、全面的報導團隊,將國內外頂級賽事實時、高清的呈現。目前,樂視的版權賽事已囊括大眾體育(歐洲足球五大聯賽、中超、亞冠、CBA、歐冠籃球等),高端體育(網球包括中網、上海大師賽、WTA及ATP巡迴賽等,高爾夫涵蓋英國公開賽、美巡、歐巡、亞巡等),精英體育(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美式橄欖球聯盟NFL超級碗等)三個層次的諸多頂級賽事,此外,樂視網圍繞賽事資源,對於其周邊資訊、評論員觀點、賽事走向預測等多個層面進行了深度的內容挖掘。目前,樂視體育已具備重大體育賽事的現場採訪、報導、高清直播能力,是唯一一家可提供「全網高清體育賽事多屏同步直播」的平台。目前,越來越多的體育迷已經養成登陸樂視網,觀看比賽全程直播的習慣。樂視體育均以最清晰、最流暢的直播呈現,獲得了體育迷的極大關注,屢創播放量佳績,推動樂視網整體播放量、人群覆蓋、及品牌影響力的增長。

在動漫方面,目前國產和自制上都比較弱,主要內容來源還是日本,這是全視頻網站統一弱點,今後在這方面的加強,還很不確定,樂視下一個可能的延伸和收購,或許會與動漫有關,但是這個難度不小,見效也很慢,需要慢慢磨合發展。

綜藝上,目前這完全是電視台的菜,綜藝的核心有兩點,其一是主持人團隊的歷練,這方面電視台常年的積澱,水是很深的,短期內很難被超越,另一方面相對容易,就是節目創意和版權引進,迄今為止搶爆眼球的一些大型綜藝節目,如非誠勿擾、中國達人秀、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全部清一色是引進歐美或韓國原創,臨近年尾,各視頻網站突然展開一輪綜藝節目獨家版權大戰,愛奇藝拿下大部分芒果台的節目,PPTV則拿下江蘇衛視的,相比之下樂視比較安靜,只拿了一個《我是歌手》的獨家,綜藝節目的時效性很強,是快餐式的,而且原創電視台的痕跡太過強烈,多少有點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味道,所以在這個領域斥巨資搶購,確實很不經濟,在逐步樹立自創內容和搭建自家主持人團隊的今天,大手筆去拿綜藝節目,不合算,錢應該用在刀刃上,培養自家主持人或者挖角著名主持人加盟,在國際上購買有潛力的綜藝節目引進版權才是王道,未來在綜藝方面,樂視會有何種舉動,也是一個看點,與騰訊的合作,或許從這方面展開,騰訊視頻迄今為止沒有什麼大動作,按照馬化騰的原話:自己做不好的話,就交給別人去做的精神推測,在視頻方面,騰訊應該和樂視有較深層次的合作,具體方向暫時不可知,樂視在控制力上面,往往高出合作夥伴不少,這一點是否已經與騰訊達成共識,騰老大是否甘願讓步,需要時間來慢燉,但是合作意向既出,應該是開工沒有回頭箭的道理,雙方的合作,理應在原創力上著墨,單純的內容互通,是沒太大意義的。

 

comScore VideoMetrix9月最新的一組數據分析。在15歲以上全球網民的網絡視頻瀏覽情況排名中,樂視網在全球範圍內覆蓋1.69億網民,排名全球TOP11,而在中國市場,樂視網排名前四位。在人均播放時長指標上,樂視網優勢明顯,穩居全球主流視頻媒體亞軍,第一位是全球互聯網老大谷歌,這組數據表明樂視網的影響力仍在大幅提升中。

綜上,在內容的五大主板塊中,樂視已經佔位三席,這種佔位,不是短線的,是長線乃至超長線的,是要延伸到產品製造方的,推著時間的推移,其話語權將會不斷加重,話語權的加重,意味著樂視網將逐漸從被動的版權採購方轉變為生產出售方,可以從以前的版權二道販子蛻變為版權營運者,可以以內容互換版權,可以反輸出內容給電視台,可以滋養自己的視頻平台,可以讓超級電視真正超級,增強引力場;可以逐漸擺脫與當下幾大視頻網站的同質化競爭,成為他們的上游供應商,可以最大限度的服務好自己的用戶,而是否能服務好自己的用戶,才是全部商業競爭最核心的焦點,也是樂視模式能否成功的焦點,根本上,目前絕大多數互聯網企業仍然是承襲互聯網1.0時代的思維方式,就是不惜一切獲得流量,為此可以把免費進行到底;樂視網則是很早就進入到互聯網2.0時代的思考與運營模式,就是不惜一切以優質服務獲得用戶的付費支持,這是樂視網之所以與眾不同的全部內涵所在,在視頻行業,最終用戶會看到,免費是不可信的,好的內容一定要花錢去買,否則你或多或少的會去侵權,或者滯後欣賞,或者支付看廣告的時間成本,長遠的看,這方面天上必定沒有餡餅可掉。

最後要講兩句的,就是樂視新媒體的成立,這個公司將主戰版權的採購、管理及分銷,原是樂視團隊中很重要的一支,現在獨立成一家公司,更專業化,股權性質與責任權屬更明確,應對的能力也將隨之大大加強,是樂視內容團隊中非常重要的一支特種兵部隊,肩負責任重大,是樂視內容戰略架構的上層建築。

一旦樂視網今後幾年在內容把控上獲得穩固的地位,具備更多版權資源,具備最好的生產能力,具備版權運營能力,那麼佔據樂視網成本支出的堅硬堡壘將被爆破!

視頻網站的發展初期,成本大頭是帶寬租賃和建設費,隨著網絡基建和硬件設施的不斷提升,這部分的佔比呈遞減態勢;然後在版權意識逐步增強後,視頻網站的成本大頭就被版權費用取代了,這一點從樂視網今年的歷次季報上看的很清楚,到最近的三季報,CDN以及寬帶費佔比19.65%,版權攤提費佔比45.50%,而電視機和機頂盒加起來佔比剛到20%,這三大塊中,相對收入增長與整體發展,CDN和帶寬費仍有較大的下行空間,電視機和機頂盒的成本佔比在眾籌銷售這一模式下也較好控制,唯一肯定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其增長率可能超過收入增長的就是版權攤提費,在成本支出中,一旦這塊堅硬堡壘被攻陷,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止樂視前進的步伐了。

 

所以未來投資者要想看到樂視網的收益節節高,必須聚焦版權攤提費的絕對佔比下降,從未來的收入構成上來看,最具有增長潛質的廣告已經脫穎而出,並且會隨著超級電視和多屏佈局的深入不斷增長,未來樂視的收入來源遠遠不止於廣告一項,更重要的是內容付費,要做到這一點,要付出的艱辛與努力是超常的,但這件事一定要做,這是最不被人看好的事,也是做好了最難超越的事,更是能夠成就那個叫樂視網的企業的唯一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711

實物資產高收益時代已結束,今後必須這樣投資 張永鵬88_hex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vc69.html

五個拐點基本上能確定中國實物資產投資的高收益時代已經結束。中國居民家庭今後要做的事,就是應該……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李迅雷,海通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摘要:

 

●既然中國股市有泡沫,且宏觀經濟走勢和企業的基本面也不支持股市上漲,那麽,為何最近股市出現大幅上漲呢?短期上漲肯定有各種觸發因素,但如果是長期的持續性上漲,則應該有其核心邏輯。從資產配置轉向和股權融資發力這兩個角度去解釋股價上漲動力或許更有說服力。

 

●五個拐點基本上能確定中國實物資產投資的高收益時代已經結束。中國居民家庭今後要做的事,就是降低房地產和銀行儲蓄的占比,提高銀行理財產品及其他證券類資產的占比,尤其是提高權益類資產的占比。這一配置比例的調整將成為推動股市繁榮的長期而持續的動力。

 

●今年以來,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已經受到高負債率的困擾,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是債務轉股權、資產證券化和擴大股權融資規模。2015年,信貸增速將下降、債務凈發行增速將下降,而股權融資規模預計比2014年有150%左右的增長,中國將迎來股權時代。

 

●可以推斷,隨著經濟通縮的壓力增大,2015年國企改革的步伐應該會加大。從改革開放至今的30多年中,中國的國企改革至少已經進行了三輪,力度較大、效果較好的改革,總是在經濟下行、企業虧損面擴大的時候。那麽,這次國企改革不僅符合上述條件,而且是在企業負債率創歷史新高的時候。

 

正文:

 

有人說,本輪股市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無風險利率的下降,是估值驅動;也有人說,是因為政策的不斷放水,故經濟周期將見底回升,或股市將分享改革紅利。對於無風險利率下降之說,有一點道理,但不能解釋全部;而經濟周期性波動已經不那麽明顯,明年經濟還將繼續下探。筆者認為,從資產配置轉向和股權融資發力這兩個角度去解釋股價上漲動力或許更有說服力。

 

早在2012年的年初,筆者就建議投資者減少對實物資產的配置,增加對金融資產的配置。當初的邏輯是經濟下行導致PPI為負,這意味著實物資產投資的高收益時代或將結束,因此要減少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幾乎所有實物資產的配置,而增加對金融資產的配置。在隨後的幾年里,我們的確看到居民對信托和銀行理財產品的配置大幅增加,機構則對債券和非標產品的配置大幅增加。而今年以來,我們發現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已經受到高負債率的困擾,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日顯突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是債務轉股權、資產證券化和擴大股權融資規模。如果說我在2012年提出的投資金融資產的邏輯是從投資端的配置邏輯出發,那麽,如今的邏輯是從負債端來進一步印證要加大對金融資產中的權益類資產配置,因為相應的供給也將大幅增加。2015年,信貸增速將下降、債務凈發行增速將下降,而股權融資規模預計比2014年有150%左右的增長,中國將迎來股權時代。

 

A股總體高估,是過多管制形成的供需瓶頸所致

 

在前不久的一次研討會上,筆者提出,A股存在明顯泡沫,而且泡沫還將持續擴大。此言一出,即引來廣泛爭論。不少人認為A股已經很便宜,沒有泡沫。對此,不妨用數據說話。如根據彭博數據,截至1216日,創業板指數和中小板指數的靜態市盈率已經分別達到75.4倍和36.5倍,而美國納斯達克100指數盡管也屢創新高,但其市盈率僅為25.3倍。可見,中國創業板的市盈率是美國納斯達克的3倍;與此相對應的,是美國3年期國債收益率只有1.07%,而中國3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3.6%。這還只是公開市場的利率水平,由於中國是利率多軌制,其無風險利率應該參照銀行理財產品甚至信托產品的收益率水平。若按此水平,則無風險利率水平應該在5%以上,這雖然比年初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並不大。

 

那麽,A股主板是否就沒有泡沫了?其實同樣存在一定泡沫。如根據wind數據,截至1216日,深圳主板的市盈率也達到了27.1倍。盡管滬深300的市盈率只有11.7倍、上證A股的市盈率為13.1倍,但滬深A股主板市盈率的中位數為43.2。而根據彭博數據,美國道瓊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對應的市盈率中位數分別為17倍和19.3倍。可見,即便是估值水平相對低的主板市場,其估值水平也不便宜。這意味著,滬深主板的PE為正且未停牌的1158家公司中,一半以上的股票市盈率超過43倍。即便是超過30倍的股票家數,也達到744家,即A股主板中60%的公司估值水平都偏高,存在不同程度的泡沫。其平均市盈率之所以不高,是因為權重較大的銀行、石化、煤炭、鋼鐵、電力等大市值板塊的市盈率水平較低。因此,這輪行情的大幅上漲,主要還是靠金融、石化等大市值、低市盈率板塊的攀升。從這個意義上看,指數大幅上漲的同時,大部分股票下跌(所謂滿倉踏空)有其一定合理性。

 

或許有人認為,股市泡沫是否存在不能以市盈率高低來衡量。那麽,我們還是有辦法來證明泡沫的存在。筆者曾發表《我國股市的泡沫效應及持續性研究》(2001年)一文,提出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印證A股存在持續時間很長的明顯泡沫。如,對於帶B股或H股的大部分A股來說,同一時間內同一股票在不同交易場所有不同的交易價格司空見慣,且往往A股價格遠高於B股或H股。又如,股息率過低。股息率是紅利對股票價格之比,紅利率過低從另一個側面反映股票價格過高,也可說明泡沫程度過大。再如,投資者基本上都是通過獲取股票買賣的差價作為賺錢的途徑。

 

A股之所以泡沫長期化,還與我國的資本市場高度管制有關。股票發行不僅門檻很高,而且融資成本高,從申請發行到實際獲得融資所間隔的時間非常長。於是我們看到的奇特景象長期存在:供給一端的融資方長期排長隊,等待發行窗口開啟;而需求一端的投資者則用巨量資金、極低的中簽率來申購股票。監管部門的目標多元化和管制過多必然導致市場扭曲,這是股市泡沫長期化和很多成長型企業無法在A股上市的根本原因。

 

從資產配置轉向角度來解釋股市上漲動力

 

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繼續下行,同時,三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的環比和同比均出現了下降。既然中國股市有泡沫,且宏觀經濟走勢和企業的基本面也不支持股市上漲,那麽,為何最近股市出現大幅上漲呢?短期上漲肯定有各種觸發因素,但如果是長期的持續性上漲,則應該有其核心邏輯。筆者從2012年開始,就認為居民的資產配置結構中,實物資產的配置比重將不斷減少,金融資產的配置比重將逐步增加。

 

原因是什麽呢?是中國經濟增速開始見頂回落,這里可以提供五個拐點:1、中國粗鋼產量增速見頂的時間是2005年,這意味著中國的重化工業化可能步入後期;2、中國GDP增速的最後峰值是在2007年,為11.4%,創下13年來新高,這意味著經濟增速的拐點出現了;3、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8267億元,同比增長33.2%,創1998年房地產改革以來的歷史新高,之後增速逐級回落;42011年全球黃金價格在創下歷史新高後回落,之後鋼鐵、銅、煤炭、原油等一系列大宗商品的價格均出現回落;52013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13億平方米,這也將成為歷史峰值。這五個拐點基本上能確定中國實物資產投資的高收益時代已經結束,而筆者認定的實物投資轉向金融投資拐點是發生在2011年第三季度,即黃金價格出現見頂回落的時間點。

 

實際上,反映我國經濟結構變化的拐點還有很多。如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GDP增速的拐點可能出現在2012年,這與中國勞動力人口凈減少345萬發生在2012年都是一致的。這些都意味著隨著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提高,理財需求也會上升。我們不難發現,從2012年開始,信托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額大幅增加,其中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在2014年凈增60%以上;債券市場的凈融資額自2012年開始也出現大幅攀升,2014年同比增長超過40%。盡管2012年流向股市的資金並不顯著,大家還是青睞於固定收益類產品,但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兩年牛市卻是從20126月開始起步的。

 

目前,中國居民家庭的資產配置還是存在明顯的不合理,即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過低,大約只有2%左右,美國居民家庭則要占到20%此外,中國居民家庭房地產的配置要占63%,而美國居民家庭只占30%不到。顯然,中國居民家庭今後要做的事,就是降低房地產和銀行儲蓄(25%)的占比,提高銀行理財產品及其他證券類資產的占比,尤其是提高權益類資產的占比。這一配置比例的調整將成為推動股市繁榮的長期而持續的動力。

 

從負債端去理解股權大擴張時代到來的邏輯

 

上面一節是從資產端去理解,為何投資者要增加對金融資產的配置而減少對實物資產的配置。如果從負債端去看企業和政府這兩大負債主體的行為,就更容易理解。因為自2008年以來,我國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大幅增長,累計增幅應該超過50%,到今年年末,我國企業債務占GDP比重估計在130%左右,而美國只有80%左右。地方政府的直接和間接債務總量盡管不算大,但增速過快,使得中央政府已經采取多種措施來限制地方政府舉債。

 

這是否意味著,無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都面臨去杠桿的壓力,繼續增加舉債規模的空間也不大了?從企業來看,由於PPI連續下滑了近三年,總體盈利增速也在下滑,而社會融資成本卻居高不下,這也制約了他們的舉債需求。從未來看,由於實物資產價格的下行,企業用以舉債的抵押品也隨之貶值,影響其舉債能力。從地方政府看,其遇到的問題也類似,土地出讓收入將減少,舉債又被限制,而還本付息壓力卻在加大。事實上,大部分高負債的企業和縣級及以下的地方政府已經找不到抵押品可以來抵債了,區域性或行業性債務危機已不斷爆出。

 

那麽,如何讓這些高負債的企業和地方政府來擺脫危機呢?答案不言自明:證券化和股權融資。既然向銀行和社會舉債的路已經越走越窄了,債務兌付壓力卻在日益增加,那就只有選擇出售證券化的資產以償還債務,或債轉股,或進行股權融資。有關應對債務問題的案例,真是舉不勝舉,如歐洲國家的私有化浪潮,南美國家的債轉股等。但和這些國家相比,中國則更具有獨特優勢。首先是中國的國家信用好,且無外債壓力;其次是國有資產規模巨大,大到全球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匹敵,這就給地方政府解決債務問題有了很大騰挪空間,也給問題國企有了更多的解決方案。

 

因此,可以推斷,隨著經濟通縮的壓力增大,2015年國企改革的步伐應該會加大,其中很大一部分動力來自形勢倒逼。國企改革盡管模式多樣,但最終都會出臺債務解決方案和再融資方案。從改革開放至今的30多年中,中國的國企改革至少已經進行了三輪,力度較大、效果較好的改革,總是在經濟下行、企業虧損面擴大的時候。那麽,這次國企改革不僅符合上述條件,而且是在企業負債率創歷史新高的時候。2014年債券發行規模也是空前的大,債券余額比2013年增加大約37%,但銀行新增信貸增速卻比2013年有明顯下滑,且信貸構成中票據融資占比大幅上升,水分不少。這也意味著直接融資的比重上升,間接融資比重下降。

 

展望2015年,銀行信貸增速還將繼續下行,債券增速還會加快,總體呈現直接融資比重繼續提升的過程。但隨著《預算法》(修正案)開始執行,地方的各類債務要進行甄別分類,這有利於打破剛性兌付,也勢必會擡高2015年非金融企業的舉債成本,但市場無風險利率水平將有所下降。因此,2015年債券余額的增速可能會有所下降,相應的,股權融資的規模將大幅提升,筆者預測融資規模將比2014年增加100%以上,有望達到1.5萬億。從總體上看,銀行、信托面臨去杠桿壓力,而券商、保險則面臨加杠桿的機遇。2014年證券公司債和短期融資券發行量達5700億元,三季度上市券商剔除保證杠桿水平為2.58倍,而年初全行業水平僅為2.02。未來幾年就可以達到5倍左右,這也只是美國投行杠桿率水平的一半。對於保險機構而言,目前所投資的權益類證券的比重只有10%左右,離規定的上限還有兩倍的提升空間。

 

再從金融中介機構的角度去分析,目前,銀行也面臨負債端和資產端的同時擠壓,即負債端的存款減少和存款期限短期化的雙重壓力,這將對貸款規模造成制約及產生存貸款期限錯配問題。而在資產端,在企業盈利水平普遍下降、實物資產(抵押物)價格走弱的情況下,銀行壞賬風險也將提升,因此銀行在資產證券化方面的需求巨大,如MBSABS等。

 

對於券商而言,在資產證券化方面由於大量需求的存在,更是大有可為。截至2014128日,資產支持證券的總發行量超過3000億元,是2013年的11倍。我們預計2015年券商專項資產證券化(包括使用於地產的REITs)有望大量發行,發行規模還有望翻倍,其替代的融資渠道包括投向制造業、基建和地產的信托,也可替代部分地方政府經營性項目的原平臺融資。

 

最後,從國家政策和制度層面去理解股權時代為何在這一時刻到來了。國家在20多年前就開始提倡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但為何一直沒有顯著提高呢?主要是直接融資市場太小、管制過多,導致直接融資的隱形成本過高。如今,包括三板、四板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已經建立,截至128日,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1413家,較去年增加1057家,總股本591.54億股,市值超過2250億元。新股發行方式將從核準制轉向註冊制,對券商的凈資本管制及其他領域的管制有望進一步放松。

 

其實,中國融資結構的形成是市場各種主體彼此博弈的結果,不是一道政令就可以改變的。在過去30多年里,M2的維持高增長,這實際上就是中國經濟高增長、投資高增長、外資大流入、房地產大發展的合力所推進的。回過頭來再看,中國的股市規模卻遠遠落後於我們的貨幣規模。如今,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用盡,都無法改變所謂融資難、融資貴的現狀,貨幣滯留在金融市場內。辦法是有的既然大量的資本不願去實體經濟,那麽,就趁著這個相對小的股市被炒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讓實體經濟在這個虛擬經濟里大量發行股票。以上,就是迎接股權時代的主要理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481

银监会:存贷比今后将由监管指标变为参考指标 游出水面的鱼

http://xueqiu.com/1745054191/43280175
5月8日,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存贷比今后将由监管指标变为参考指标。周慕冰还就一季度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情况,以及下一步银监会的工作部署作出详细介绍。
  根据周慕冰提供的数据,一季度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5.9万亿元,同比增长14.0%,比年初提高0.3个百分点;一季度新增贷款3.68万亿元,同比多增6018亿元。
  不良贷款率仍延续上升态势,不过周慕冰强调银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9%,与国际同业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1%,较上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2.1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12%,总的贷款拨备比率为2.96%,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一季度小微企业同样实现了“三个不低于”目标。针对小微企业不良率的问题,周慕冰表示,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确实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不良率水平,国际上的情况也是如此。从三月份的数据看,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高出各项贷款不良率0.5个百分点。但风险总体可控,因为不良贷款拨备较为充足,完全有能力覆盖风险。
  对于下阶段的工作部署,周慕冰表示将从以下三方面落实:一是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立足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在继续保持合理贷款增速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银监会将推动推动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机制研究,鼓励条件成熟的银行探索建立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事业部,积极支持科技创业企业发展。”周慕冰透露。
  二是坚持支持重点领域与支持薄弱环节并重。一方面,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要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民生项目、重大交通项目、清洁能源及油气矿产资源保障项目等重大项目。积极支持消费领域建设。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业“走出去”。
  三是坚持用好增量与盘活存量并重。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流转业务,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范围和基础资产范围;推进由信贷资产登记中心开展的信贷资产登记托管业务,加快信贷资产流转。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核销力度,在加强风险防控的前提下,通过回收再贷、贷款重组、发放并购贷款等方式,充分盘活沉淀在低效领域的信贷资源。(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处镜如初 @ruibeier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weike369 @草帽路飞 
$浦发银行(SH600000)$  $民生银行(SH600016)$  $农业银行(SH601288)$  $招商银行(SH600036)$  $工商银行(SH601398)$  $中国银行(SH601988)$  $交通银行(SH601328)$ $建设银行(SH601939)$  $南京银行(SH601009)$  $北京银行(SH6011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985

社科院:購房壓力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仍將存在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0934.html

社科院:購房壓力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仍將存在

一財網 章軻 2015-12-25 15:39:00

​中國社會科學院25日發表的2015年《公共服務藍皮書》稱,國家房價調控政策取得一定效果,房價調控滿意度提升。但購房壓力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存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25日發表的2015年《公共服務藍皮書》稱,國家房價調控政策取得一定效果,房價調控滿意度提升。但購房壓力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存在。藍皮書同時表示,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避免形成房地產一體化的局面。

社科院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我國城市房價調控的滿意度得分總體比2014年得分有了較大提高。2015年杭州以51.40分排名第一,比2014年得分最高的長沙(得分43.39分)分值高了8.01分。

與2014年相比,38個城市中,有26個城市的房價調控得分均高於2014年的得分,這表明2015年我國城市房價調控整體水平有了很大幅度提升。藍皮書說,在全國總樣本中,對房價調控的效果持肯定態度的人數占40.63%,比2014年的33.33%上升了7.3個百分點,而認為宏觀調控政策沒有遏制房價上漲的人數比例為36.86%,表明近一年國家房價調控政策有一定效果。

2015年與2014年公共住房要素滿意度前十城市對比顯示,2015年38個城市的公共住房滿意度得分均值為53.8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為珠海市,得分為60.39分。從排名前十的城市得分情況來看,2015年較2014年有明顯提升,排名前五位的城市領先較為明顯,第六位至第十位之間的分差相差不大。從城市來看,重慶、杭州、拉薩連續兩年排名位居前十,其他城市排名變動較大。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一大批“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保障性住房在2014年和2015年完工,同時自2014年起,全國多個城市房價有所回落,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公眾對住房問題的焦慮程度。

“當然,無論是商品房價回落程度還是保障性住房的供應量與公眾期待之間仍有較大差距,這也是公共住房長期得分偏低的原因之一。”藍皮書分析,從供給與需求的角度來看,我國的保障性住房購買群體主要為中低收入群體,這類群體短期內購買力不會迅速提升,因此如果商品房價沒有較大幅度的回落,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將長期存在,所以保障性住房的供需矛盾仍將長期存在。

藍皮書稱,自2014年起,房地產行業的投資性需求萎縮,再加上城鎮化速度放緩,全國各線城市的常住人口凈增量也在下降。但從長期來看,新型城鎮化的推進,相當數量的新市民的住房問題尚未解決,相當數量的城市居民對改善住房條件還有新的期待,因此購房壓力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存在。

“房地產進入調整周期,城市之間分化加劇。”藍皮書稱,自2013年以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出現減速現象,各城市的調控政策也出現分化現象,一線、二線城市需求依然旺盛,三線、四線城市庫存壓力較大。

進入2015年之後,為緩解經濟下行的壓力,國家對房地產政策又進行了一系列溫和的調整。根據2015年7月的數據顯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當中,漲幅最大的為深圳6.3%,上海、北京、廣州緊隨其後,漲幅分別為1.9%、1.2%、1.2%。在北上廣深的領漲下,7月大部分一線、二線城市均進入價格上漲陣營,仍處在下跌陣營的以錦州、蚌埠、濟寧等為代表的三線、四線城市。“從目前來看,這種趨勢短期之內不會改變。”藍皮書說。

社科院上述報告認為,在整體宏觀環境壓力仍存在的背景下,在制定政策過程中要關註房地產市場價格的穩定,明確房價控制目標,避免造成二次刺激,進一步推高房價。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避免形成房地產一體化的局面。

藍皮書稱,目前,我國多個自貿區正式掛牌,自貿區建設進入快車道,京津冀一體化也進入了全新階段,長江中遊城市群獲批,“一帶一路”更是涉及18個省份,構建出了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以上表明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不同城市之間發展水平不一致,在經濟協同發展、融合的過程中,要避免房價先行,造成房價的大起大落,對當地居民的住房需求造成不利影響。”藍皮書建議,建立多層住房體系,托底民生住房需求。同時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的有序進行。在流轉過程中,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避免與民爭地、盲目發展地產經濟等現象。

社科院認為購房壓力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仍將存在。攝影/章軻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40

移動醫療新生意:越來越多國人海外就醫,今後不是土豪也能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302.html

21歲的魏則西死於滑膜肉瘤。如果魏則西的父母足夠有錢,帶他去美國的腫瘤治療中心就醫,他是否會有生機?

業內人士稱,癌癥患者赴美就醫的平均花費為15萬美元。盡管代價不菲,到歐美發達國家旅行就醫早就是很多高凈值人群的選擇:到韓國做整形、到泰國做試管嬰兒、到日本做高端體檢等非患病服務。

如今,移動醫療平臺借助自身互聯網優勢,讓海外就醫跨入新時代。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近一年來,除了傳統的中介服務機構外,一些移動醫療平臺成為海外醫療領域新晉角逐者,春雨國際、就醫160、好大夫在線等移動醫療平臺相繼進軍國際醫療市場。

2016年移動醫療的關鍵詞是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移動醫療是否可以通過國際醫療找到盈利模式?各家移動醫療玩法到底如何?未來海外就醫市場是否可能由此從高端消費走向平民化?

跨境醫療需求高增長

今年3月1日,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就醫160正式推出國際醫療平臺,上線伊始推出韓國整形美容、日本精密體檢、美國重癥治療三類服務,對接了全球60多家知名醫院,近期又推出泰國試管嬰兒項目。

另一家移動醫療公司春雨醫生進軍國際醫療則更早。2015年7月22日,春雨國際醫療正式上線,項目也涵蓋出境就醫、生育輔助、海外體檢等方面。

“基數小,增速快是跨境就醫的特征。”高特佳投資集團執行合夥人湯衡對本報記者分析,由於國內醫療資源有限、設備和技術水平差距和藥品安全等問題,跨境就醫越來越得到富裕人群的青睞。2011年,富裕人群中僅有3%意識到去海外就醫,2015年這一數據已經達到40%。2015年四季度中國患者赴海外就醫數量比2015年年初增加了三倍。

國內移動醫療平臺也正是看中了跨境醫療的需求和增長性。就醫160CEO羅寧政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分析,通過就醫160的平臺可以看到患者的轉診訴求,一些患者會在深圳醫院間流動,甚至到北京、上海就醫。同時,國際醫療資源對國內是很好的補充——歐美在腫瘤治療、心內科、高端體檢等方面有優勢,國內需求也很強烈,比如去美國進行腫瘤治療的中國患者近年來以幾倍的速度增長。

海外醫療作為高端醫療,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易觀智庫的報告總結,2000年-2010年是海外醫療的原始探索階段,極少數患者以治療為唯一需求,自發去海外就醫;2011年到2014年,會所式海外醫療機構興起,比如盛諾一家、厚樸方舟等公司,吸引具有高消費能力的用戶為其提供定制化的海外醫療旅遊服務;2014年至今海外醫療進入了平臺發展階段,移動醫療機構通過平臺化策略溝通國內外醫療機構。

基石資本高級投資經理李佳寧對記者表示,國內從事跨境醫療服務的公司估計超過上千家,大多數以中介機構形式存在,同時質量也參差不齊。

無疑,移動醫療平臺的介入,有其獨特的優勢。易觀智庫醫療健康行業中心研究總監姜昕蔚對第一財經表示,移動醫療平臺改造了原有的產品價格結構和信息傳播渠道,通過互聯網方法,降低了獲客和渠道成本,把跨境醫療推向了更多中高收入的年輕人,並試圖代替原有的純高端“75前”的用戶結構。因此,移動醫療有三個優勢:市場(獲客)成本相對低;依托原有品牌,市場渠道成本有優勢;互聯網方法使運營成本和效率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湯衡也認為,移動醫療平臺的優勢明顯,可以實現電子病歷的傳輸、國外專家遠程會診,以及遠程治療方案。移動醫療能夠把患者、醫療機構進行資源的對接和整合,使得匹配更精確、價格更加透明、服務更可靠,相比傳統方式也更具備價格優勢。

優勢與風險並存

移動醫療進軍海外醫療有哪些玩法?作為對移動醫療持續關註的投資人,湯衡向記者分析了當前一般移動醫療跨境就醫的商業模式。第一種是構建平臺,讓國外醫療機構入駐,平臺相當於一級批發商;第二種則是整合國外醫療資源,對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從中獲取相應的盈利。與針對國內就醫的移動醫療不同的是,由於客戶人群為中高端,海外醫療更註重服務質量,相對價格不敏感,因此盈利潛力頗為可觀。

羅寧政表示,就醫160采用醫院“直連”+海外服務供應商模式,直接與國外政府相關部門合作,拿到正規醫院授權。外語流利、具備海外獨立生活能力的用戶,可以在就醫160官網選擇直接與海外的醫療機構預約。對於需要得到進一步落地與個性化服務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消費能力,選擇海外落地的供應商在本地提供服務。與此同時,就醫160的呼叫中心,可以全程跟蹤用戶狀態,對供應商的服務進行持續評價。

在此過程中,選擇和什麽樣的醫院簽約就很關鍵。羅寧政對記者說,他們會挑選中國人喜歡去的目的地,同時,選醫院時註重資質甄別:有沒有醫療事故、在當地醫院的排行,以及在不同區域的相關調查。

目前,移動醫療推出的國際醫療服務領域大體相似,集中在中國人需求較大的領域,多涉及腫瘤、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以及生育輔助(試管嬰兒)、醫美抗衰、海外體檢等。此外,春雨國際也提供通過遠程會診等技術為支撐的海外名醫問診。

人生地不熟,何況前往海外就醫。市場確實存在許多混亂和不規範現象。比如到韓國整形,下了飛機入住酒店,就會有很多人請求加微信,或者小中介蜂擁而至,中介從醫院拿回扣的現象非常常見。

移動醫療的優勢就在於,用互聯網的方式使得中介服務透明化。羅寧政說,患者和國際醫療機構獨立結算,服務中介費也很透明。不同國家的落地服務有不同的定價標準,翻譯、車輛對接、是否需要住宿……每個產品都有明確的價格。

機遇和風險並存。專業人士認為,移動醫療平臺涉足跨境醫療領域,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湯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政策監管層面,各個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各不相同。我國關於國際醫療還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平臺需要謹防各國政府政策變動對於行業的風險。其次,在跨國醫患糾紛方面,由於海外醫療針對的大多是重癥、難癥,醫療本身所具有的個體差異性和風險性,如果發生跨國醫患糾紛,將大大增加取證成本與難度。同時,跨境就醫準入門檻低,任何有出境遊資質的旅行社都可以開展醫療旅遊。傳統中介途徑轉型移動醫療海外醫療將會導致行業混亂和過度競爭。

李佳寧表示,在質量管理風險方面,一般患者對於海外醫療機構缺乏了解,存在信息不對稱、語言障礙,移動醫療平臺參與其中後,如果不能對醫療服務進行整體把控,提供標準化、安全化的流程,患者海外就醫的服務質量就難以得到保障。在法律風險方面,一些重病患者到海外就醫需求迫切,看中的是國內沒有的藥品和治療手段,比如美國新藥上市比中國早,印度因專利強制許可擁有很多廉價仿制抗癌藥。但如果由跨境醫療平臺進行類似藥品的代購和銷售,非自用目的又難以合法的報關,存在法律隱患。

如何規避醫療糾紛帶來的風險?就醫 160 副總裁兼國際醫療負責人劉其超表示,平臺作為服務方的提供者,不提供具體醫療行為,如果患者在就診時出現問題,幫助他更好地解決問題。

而據報道春雨醫生正籌備線下診所,未來這將會是春雨國際醫療的線下和視頻問診的落點,也是外國醫生引入中國的落腳點。

對此,姜昕蔚分析,海外醫療的安全問題是所有機構都必須考慮的,目前大部分的機構都是在做安全成本比較小的轉診等業務,建立自己的線下醫療機構安全風險會相對較大。

海外醫療成為贏利點?

毫無疑問,移動醫療進軍海外醫療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

劉其超在向記者描述就醫160要實現的國際醫療願景時說,“中國人可以通過Booking訂酒店,但是訂醫院是很困難的,讓中國人在網上隨時訂醫院,這是就醫160推出國際醫療的願景。”

劉其超團隊希望,三年內實現現有發達國家醫院可預約,同時也要服務於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使就醫160成為國際化的醫療平臺,並實現國際醫療的盈利。

春雨國際則對外宣稱,未來將獨立上市。春雨國際估值已接近1億元人民幣,已獲得春風創投的1500萬元A輪投資,春風創投是春雨醫生旗下的投資公司,報道稱目前春雨國際正在尋求B輪融資。

那麽,開拓海外醫療市場會成為移動醫療的盈利模式之一嗎?專業人士持不同態度。

李佳寧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移動醫療平臺出海會是盈利探索的方式之一,未來還有很多新的開拓點,如跨國就醫的反向流動,可以將美國患者輸送到國內就醫從而減少醫療費用開支。

姜昕蔚則認為,跨境醫療屬於小眾市場,不會成為移動醫療的主要盈利渠道。移動醫療主要目標還是在國內市場,主動參與改造現有就醫流程,通過努力來做公立醫院的有效工具或未來的重要參與者,以及社會醫療的有效補充。

湯衡的看法是,目前由於海外醫療市場相對小眾,還處在市場布局階段,大部分企業尚未盈利,但隨著市場的逐步壯大、商業模式的創新以及核心競爭力(競爭壁壘)的提升,有望實現盈利。

湯衡同時對本報透露,高特佳目前也在具有獨特創新商業模式和核心競爭力的移動醫療項目上做戰略性投資布局。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則期待移動醫療的介入可以適當降低海外就醫的門檻和價格,使更多人可以消費。李佳寧說,癌癥患者赴美就醫平均花費為15萬美元。從高端消費向普通市場過渡,一方面需要擴大疾病種類,比如拓展至慢性病領域。另外需加強跟國際保險公司的合作,提升與海外醫院的議價能力。還有一點,移動醫療平臺的加入,有助於跨境醫療的體系化、透明化,降低中介成本,對跨境就醫向大眾領域的發展也有幫助。

“如果醫保和商業保險能夠有效覆蓋,將為普通市場提供機會。當前時點唯一可能存在進入普通市場機會的是,跨境醫療初期階段的遠程會診。”湯衡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118

今後發展團員將控制規模團中央籌建基層組織建設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407

(新華社/圖)

今後,各級團委在發展團員時將會進行規模控制。

7月12日到13日,全團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上,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徐曉在講話中強調,基層組織工作要緊緊圍繞3個領域推進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控制發展規模。

早在今年4月,團中央改革動員之時,團中央在《關於新形勢下發展團員和團員管理工作的意見》中就提出了,發展團員要控制規模、提高質量。

為加強共青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團中央還將成立基層組織建設部,籌建工作已經開始,在7月12日的會議召開之前,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聽取了工作匯報,團中央基層組織建設部籌備組負責人作了匯報。

這次會議這次會議召開於《團中央改革方案》印發之後,根據改革方案,團中央將面臨新一輪機構改革,除了基層組織建設部還將成立青年發展部和社會聯絡部。

關於青年發展,今年5月,團中央已經印發了相關文件,今後,全團所有專職團幹部、掛職團幹部、縣級以上團的領導兼職團幹,要經常直接聯系不少於100名不同領域的團員青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55

客廳電視奔“6” 廣州蘇寧42英寸以下彩電今後不出樣

如果你家客廳的彩電還是“4”字頭,可以考慮在這個夏天換臺更大屏幕的。全國連鎖巨頭蘇寧、國美都認為,未來客廳電視將奔“6”,即60!65英寸將成為下一個主流尺寸。廣州蘇寧更宣布,7月開始42英寸以下的彩電今後在門店不出樣,國慶前調整完畢。

第一財經記者從廣州蘇寧獲悉,2016年上半年蘇寧渠道60英寸及以上的電視銷售額占比達23%,對比2015年同期增長了6個百分點,65英寸這個尺寸段更是出現爆發性增長的端倪,客廳選購標準進入“6”時代。

蘇寧廣州大區副總經理孔祥建表示,2016年彩電的發展,除了大屏化,還有就是4K普及。從廣州蘇寧的統計數據來看,4K電視的銷售占比高達近80%,銷量遠超2K電視。4K電視和2K電視的市場份額差距在第三季度將進一步拉大,預測2K電視將逐步退出市場。

奧維雲網(AVC)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智能電視的滲透率已達到79%。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好的智能電視體驗,蘇寧線下在全國的1600家門店和1500家鄉鎮易購直營店,以及線上的蘇寧易購和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將一起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服務。

近年,互聯網品牌發展迅速,蘇寧幫它們實現“落地”。7月30日升級為“雲店”的廣州蘇寧易購達鏢國際店,將開設互聯網電視專區,屆時PPTV、樂視、小米、酷開、微鯨和CANTV等互聯網電視品牌將入駐。

對傳統彩電品牌,蘇寧也會增強它們產品的體驗功能,將開設激光影院、Sony Mega Shop等體驗區。今年下半年,廣州蘇寧還將在雲店內建設VR體驗館,提供“虛擬現實”的體驗。

今年上半年彩電市場相對低迷,競爭加劇。為提升市場信心,推動彩電結構升級,7月27日~7月31日,蘇寧將在蘇寧易購、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和全國門店同步推出的“萬人空巷搶彩電”活動,重點發力60英寸及以上大屏產品,其中65英寸4K智能電視將跌破4000元。

無獨有偶。7月22日至8月7日,國美電器將在全國1700多家線下門店舉行“劇迷狂歡節”大型營銷活動,屆時有買電視送內容、滿千減百“4K普及風暴”等優惠。

國美電器高級副總裁郭軍也認為,未來65英寸彩電將是發展重點。國美的銷售數據顯示,55英寸電視銷售占比超過28.1%,55英寸以上彩電銷售占比為10.8%,其中65英寸彩電擁有很大的市場提升空間。與此同時,2016年智能互聯網電視將基本普及,而4K、OLED電視將在今年呈倍數增長態勢,曲面、超薄、HDR等技術會成為彩電市場的熱點。

伴隨家電產品的高端化,國美正在打造場景型體驗門店。今年上半年國美已經完成了80家體驗店的改造。郭軍相信,線下體驗消費興起,國美今年彩電銷量將突破750萬臺。

彩電廠也歡迎全國連鎖推動產品升級。長虹廣州分公司的總經理胥永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長虹2K、43英寸以下的彩電將全面從廣州蘇寧的門店撤出。三星電子廣州辦事處處長袁勇也表示,8月不再銷售去年型號,全面銷售2016年的彩電新品,亮度達1000尼特。

創維和LG、海信等則借機推廣OLED電視、激光電視等新品。創維廣東分公司總經理肖詠力向第一財經記者坦言,創維43英寸以下彩電在廣州蘇寧門店不出樣,但仍會在網上銷售,目的是增加60英寸以上彩電的出樣。因為彩電的均價在下降,推廣超大屏幕電視,有利於提升均價,在保持銷量的同時使銷售額不下滑。而且,4K的普及,清晰度增加,也使大屏的價值得到體現。“目前,55英寸以上產品在創維電視國內銷售收入中已占60%以上,當然43英寸以下產品還有20%的份額。”

不過,對大連鎖在線下也引入互聯網品牌,彩電廠則態度不一。TCL多媒體廣州銷售公司總經理彭峰直言,互聯網品牌的傳播聚焦年輕人,硬件打低價,盈利模式靠資本市場支撐,TCL也在思考是否要設立一個網上的高端子品牌。不過,索尼中國彩電業務廣州負責人莊佩蘭則對互聯網品牌“落地”持歡迎態度,認為這可以吸引網上顧客來到門店體驗,增加選擇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42

今後出行更便利 鐵路網規劃2020年15萬公里

下午14:30,發改委就《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發改委基礎司司長費誌榮介紹相關情況。

據費誌榮介紹, 本次《規劃》期限為2016-2025年,遠期展望到2030年。目標到2020年,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建成投產,鐵路網規模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 路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為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里左 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里左右,網絡覆蓋進一步擴大,路網結構更加優化,骨幹作用更加顯著,更好發揮鐵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展望到2030 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方案包括三個部分:

高速鐵路網

在原規劃“四縱四橫”主骨架基礎上,增加客流支撐、標準適宜、發展需要的高速鐵路,同時充分利用既有鐵路,形成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

我們還明確劃分了高速鐵路網建設標準。高速鐵路主通道規劃新增項 目原則采用時速250公里及以上標準(地形地質及氣候條件複雜困難地區可以適當降低),其中沿線人口城鎮稠密、經濟比較發達、貫通特大城市的鐵路可采用時 速350公里標準。區域鐵路連接線原則采用時速250公里及以下標準。城際鐵路原則采用時速200公里及以下標準。

具體規劃方案:一是構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八縱”通 道為: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港(臺)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銀)海通道、蘭(西)廣通道;“八橫”通道為:綏滿通道、京蘭通 道、青銀通道、陸橋通道、沿江通道、滬昆通道、廈渝通道、廣昆通道。二是拓展區域鐵路連接線。在“八縱八橫”主通道的基礎上,規劃布局高速鐵路區域連接 線,目的是進一步完善路網,擴大高速鐵路覆蓋。三是發展城際客運鐵路。在優先利用高速鐵路、普速鐵路開行城際列車服務城際功能的同時,規劃建設支撐和引領 新型城鎮化發展、有效連接大中城市與中心城鎮、服務通勤功能的城市群城際客運鐵路。

普速鐵路網

重點圍繞擴大中西部路網覆蓋,完善東部網絡布局,提升既有路網質量,推進周邊互聯互通。

具體規劃方案:一是形 成區際快捷大能力通道。包含12條跨區域、多徑路、便捷化的大能力區際通道。二是面向“一帶一路”國際通道。從西北、西南、東北三個方向推進我國與周邊互 聯互通,完善口岸配套設施,強化沿海港口後方通道。三是促進脫貧攻堅和國土開發鐵路。從擴大路網覆蓋面、完善進出西藏、新疆通道和促進沿邊開發開放等3個 方面提出了一批規劃項目。四是強化鐵路集疏運系統。規劃建設地區開發性鐵路以及疏港型、園區型等支線鐵路,完善集疏運系統。

綜合交通樞紐

樞紐是鐵路網的重要節點,為更好發揮鐵路網整體效能,配套點線能力,本次規劃修編按照“客內貨外”的原則,進一步優化鐵路客、貨運樞紐布局,形 成系統配套、一體便捷、站城融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實現客運換乘“零距離”、物流銜接“無縫化”、運輸服務“一體化”。

上述路網方案實現後,遠期鐵路網規模將達到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4.5萬公里左右。全國鐵路網全面連接2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鐵路網基本連接省會城市和其他50萬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1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