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兩岸三地:歐亞事件啓示錄 因念

2008-07-30  AppleDaily

看 官還記得歐亞農業的楊斌嗎?筆者認識一位同名同姓的國內友人,由於友人公司在港申請上市,港交所特別要求律師證明此楊斌不是彼楊斌,友人真是哭笑不得。今 周讀國內報道,經過6年的折騰,歐亞最後的防線荷蘭村項目,終收到《破產通知書》而步向壽終正寢,其他債權人亦有望重見天日。文章報道,本月9日,現任國 內公司歐亞實業總經理、楊斌的四姑楊風林,收到由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的《破產通知書》,法院因應債權人的要求和申請,直接向歐亞實業採取行動,解決荷 蘭村債務和權益的紛爭。

集資令歐亞步向滅亡

歐亞的傳奇,可從01年7月在港上市開始,但從上市集資的7億元,也讓這個傳奇邁 向滅亡,原因這筆額外錢,楊斌全投進荷蘭村的房地產中,當這個項目的開支遠遠超出歐亞能力,加上農地變房地等違規事件曝光後,一個骨牌效應就在此發生。 02年9月歐亞農業停牌和清盤,楊斌於03年7月在國內被判18年有期徒刑入獄。傳奇雖然結束,但主角仍然發揮他的能力,延續歐亞在國內的生命。據報道, 由於後來楊斌的服刑監獄離荷蘭村僅20公里,加上楊斌幫助監獄搞起「環監獄產業園」,項目包括塑鋼門窗廠、彩鋼廠、農業溫室等,受到「超級犯人」待遇,可 以每周回荷蘭村巡視業務,並實現獄中賣房求活的極地反擊,成功把荷蘭村1200套多層公寓中的1060套出售,68套別墅也基本賣完,不能不讓人佩服。

正達事件港府欠交代

筆 者看後有兩個想法:第一,以國情論,楊斌背後的利益集團,肯定希望在這個爛尾樓盤中,盡量榨取自己應得的那一份,所以留着一個能以他名義來完成這個任務, 又不用負上法律責任的安排,何樂而不為?第二,現在國內甚麼都說有法可依,法院頒佈破產令可讓任何一方都能接受,藉此解決問題,這個可能對以法治為傲的香 港,有莫大啓示,看官當中可有當年正達事件的債權人?時間過了逾十年,香港政府和證監會對你們做了甚麼交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9

公司賣樓事件(1)


上星期看到曾先生的大文,推介鷹美(2368),話公司賣了董事自住的豪宅有感。細節如下: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19/LTN20071119328_C.pdf

此家公司的豪宅,作價2,600萬,料可獲得1,100萬的收益。佔該公司上年下半年的盈利約4,300萬左右的25%。


這家公司的上半年業績如下: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30/LTN20071130363_C.pdf


因今年四月收購董事的業務、營運方面改善的影響,令盈利上升50%,處三年內半年業績的較高水平,僅次於2005年的水平。營業額則為歷年的新高,有3.85億元。
此幾年的營業額及營利難以估計下半年的營運狀況,姑且以上年下半年的往績假設盈利較上半年多25%計算,估計全年約賺1.13億元,加以售出豪宅的盈利 1,100萬計算,共1.24億,以全面攤薄發行股數5億股,計出每股盈利約0.248元,較往年上升25%,全年股息估計派約15仙(末期估計每股8 仙),市盈率約9倍,息率約7厘。

此可見公司有前景之謂也。

由此推論,可見豪宅主要是認為公司有前景,為套現現金,不得不賣樓作擴張,有一家藍籌股利豐(494)出其非核心的地產予大股東套現,而其餘有兩家小型工業股凱普松(469)及達進精電(515)亦有豪宅之舉。

利豐(494)的賣樓之舉: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05/LTN20071105446_C.pdf

其中達進精電(515)的分析已如下述,稍後補充一點

http://blog.zkiz.com/greatsoup/2008/06/29/%E8%BC%83%E4%B8%8D%E5%8F%97%E7%BE%8E%E5%9C%8B%E8%A1%B0%E9%80%80%E7%9A%84%E5%B7%A5%E6%A5%AD%E8%82%A1/




至於利豐(494)、凱普松(469)其投資價值,將會在其後幾文分析。至於有一家珠寶公司億鑽珠寶(475)反而向大股東收購物業,就會在此兩篇文章後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2

公司賣樓事件(2)


利豐(494),在1992年重新上市,自收購天祥洋行後,不停以收購達致擴張,此股有拆股的紀錄,在2000年曾1拆2,並於2006年10送1紅股。

公司的業務大致為一站式的採購商。他為一大堆在外國的中小型的服裝企業進行採購,以獨特的供應鏈系統,以低價購買原材料及替採購商進行製造及加工,但是規模始終有限,所以利豐今年以收購亦進入化霴品採購市場。

二零零六年九月至今,利豐兩次賣樓,套現共5億,加上配股一次,共套現32億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914/LTN20060914052_C.pdf
2006年9月,配股集資27億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227/LTN20061227029_C.pdf
2006年12月,賣樓套現6千萬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05/LTN20071105446_C.pdf
2007年11月,賣樓套現4億4千萬

由2006年3月起的盈利計算,共32億元,假設其盈利全為現金,即共有64億元才是,為何要配股?錢去了哪兒?

首先,作出6次收購,共斥資80億。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710/LTN20060710068_C.pdf
2006年7月,收購Rosetti Handbags and Accessories, Ltd. 旗下業務,作價12.6億現金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003/LTN20061003058_C.pdf
2006年9月,收購KARSTADTQUELLE AG 旗下採購業務,作價6億現金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212/LTN20070212038_C.pdf
2007年2月,收購TOMMY HILFIGER 旗下全球採購業務,動用19億現金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15/LTN20070615170_C.PDF
2007年6月,收購CGroup HK Limited、Concept 3 Limited及CGroup US Inc.股份交易,動用9.4億現金+ 3億現金+ 3億多股票,共動用12.4億元現金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15/LTN20070815381_C.pdf
2007年8月,收購 Peter Black International Limited,動用7.6億元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15/LTN20070815383_C.pdf
2007年8月,收購Regatta (U.S.A.) LLC、Pacific Alliance Manufacturing Group, LLC、
Pacific Alliance Manufacturing, Inc.、P.A. Group LLC及Donnkenny LLC之業務,動用10億現金+1億股票+12億現金(未實現支付),共動用22億元。



加上共有34億多股,2006年9月至今派息有76仙,
共派息接近26億元。






























股東權益
除淨日 詳情 財政年度 截止過戶日期
07/09/2007 Int Div 21 cts
31/12/2007 11/09/2007 - 17/09/2007
04/05/2007 Fin Div 39 cts
31/12/2006 08/05/2007 - 15/05/2007
07/09/2006 Int Div 16 cts
31/12/2006 11/09/2006 - 15/09/2006


資料: 香港交易所

共耗用了106億元現金,即短缺了42億元,加上下半年20億盈利,還短缺22億元,若要再進行收購,也可能要配股多一次啦。

但此股多收購低市盈率的公司,以拖低本身較高的市盈率(多為大約10倍),在錯覺之下,以其PEG =1 ,增長=30%計算及預計其全年盈利為半年盈利的2.9倍計算,即約每股0.9元,估值約為27元。

另外,公司基本上以配股或賣樓為派息,盈利為收購擴張的手段,若公司不能及時配股或賣樓作套現手段,根本不能有派息的能力,加上公司資產內含空氣太多,股價估值又高,盈利一下跌,公司股價可能不堪設想,但念及其優秀的管理層,可繼續持有,但不宜購入。

但也可見賣樓也是多有擴張的意思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3

公司賣樓事件(3)

今次所述的是一家鋁質電容器公司凱普松(469)。

公司在四月初在香港上市,但其實該公司主要的業務,早於二零零四年早於台灣興櫃掛牌,名為台灣豐賓,後來該公司因台灣的法律問題,才移轉來香港上市。


公司的歷史亦如此附件所述: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24/00469/F114_c.pdf


公司於2007年11月15日公佈,董事兒子購入主席父親所住的大宅,套現500多萬: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115/LTN20071115302_C.pdf

但該公司上年盈利有倒退的跡象,主要是經營及借貸成本上升所致。


公司上年亦開發了新技術,開發了固態電容,使營業額大幅上升:

台灣工商時報 2006-11-13










豐賓固態電容開發成功 月產一千萬顆





豐賓電子在以傳統鋁電解電容為主力軍的同時,橫向開發並推廣高壓電容、汽車電容,螺絲型電容、V-CHIP電容、閃光燈電容、節能燈電容、馬達起動電容等,其中最新開發的固態電容,已於十月進入量產,可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


豐賓集團總裁林金村(右圖,程鏡明攝)表示,鋁電解電容因其基礎原料受國際供貨的影響,許多鋁電解電容廠的成本均受限制,鑒於此,豐賓電子不斷開發基礎原材料,目前,已掌握鋁電解電容鋁箔腐蝕、化成、電解液調配、導針化成之核心生產技術,除滿足自身的生產外,還銷售給同行業。


傳 統液態電容雖在技術上有很大的改進和突破,為了應對新電子產品,強化電子原材料穩定度,符合環保要求,而產生新型固態鋁質電解電容。在Intel高價 775Pin CPU、LCD TV、AMD AM2、PS3、IPC等市場產品需求的帶動下,固態電容需求量大幅成長。目前豐賓電子固態電容已開發成功,月產量為一千萬顆,計畫明年第三季達到月產二千五百萬顆。


豐賓在鋁電解電容器的產值已成全國之冠,且電蝕鋁箔於一九九八年建立機械廠,從事生產鋁泊腐蝕及化成生產線,如今豐賓已擁有腐蝕線四十條,低、中、高壓化成線七十六條,使鋁箔月產量達到一百五十萬米平方,而為降低成本提高品質,關鍵性材料均自行投入研發及生產。二○○七年將藉由固態電容、V-CHIP與高壓電容的全面擴大與鋁箔產量的提升,使豐賓產值達百億台幣。


所以公司業績也有同樣上升: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11/LTN20070911168_C.pdf
盈利上升25%,至3,200萬,因上市關係,每股盈利上升13%,至每股4.7分,派息3分錢,但盈利率由7.0%跌至6.8%

公司有大量的擴充計劃: 如在包頭市的廠房在本年7月投產及內蒙古包頭附近的廠房投資以試產外,所以亦令此前的負債率上升,但此後的銷量亦會上升,使營業額上升,另外其企業亦能得一體化的生產模式,有助控制成本。另外固態電容的生產線的擴張亦為增長的亮點:

2007-05-17 信報財經新聞










集資垂直發展 挑戰日本同業─ 訪問凱普松主席林金村、財務長胡思蓉





  科技研發的成果,把台資的電子元件製造商凱普松(469)帶進國際舞台。

  本月初在港上市的凱普松,計劃把所得的資金,逾半數投放在擴大生產鋁箔之上,不單只做到自給自足,更加要成為供應商,挑戰行業的龍頭地區──日本。鋁箔是鋁質電解電容器的主要原材料,而且生產技術要求相當高。

  凱普松生產的鋁質電解電容器屬於電子元件,用於電子產品,例如LCD電視及電腦的主機板等。集團是在大中華地區較罕有能夠垂直生產的廠商,即一併生產鋁質電容器的原材料鋁箔,以達致控制成本的效益。

  凱普松執行董事兼集團主席林金村【圖左】表示,在本港上市,除了籌集發展所需的資金外,亦有助提高知名度,與日本的競爭對手搶佔高科技產品的市場,包括鋁質電解電容器及鋁箔。

內蒙廠房投產在即

  他指出,大中華地區的電容器製造商以往都會靠從日本進口的鋁箔作為原材料,但價錢較高,集團生產的鋁箔比日本進口的便宜20%,價格上已經確立了競爭優勢

  今年7月,凱普松位於內蒙自治區包頭的鋁箔廠房將完成,連同宜昌的廠房,鋁箔產能可由以往每個月的四十九萬五千方米增至一百二十萬方米,增幅超過一倍。林金村指出,鋁箔所要求的技術較高,毛利率亦較高。根據去年的數字,鋁箔的毛利率有18%,電容器則只有15%。換句話說,提高鋁箔的產能及增加外銷的比例可以成為集團盈利增長的推動力。

  集團目前生產的鋁箔已經足夠自家生產的電容器,下一步是積極開拓外銷市場。凱普松財務長胡思蓉【圖右】表示,去年外銷予其他電容器生產商的鋁箔佔總產能23%,在包頭廠房投產後,今年內希望可以把外銷佔總產能的比例提高至50%。至於佔整體營業額的比重則可以達35%,餘下的65%將來自電容器銷售。

研發電容器產品

  電容器是電子產品的組成部分之一,隨着電子產品的發展,對於電子元件的技術要求亦提高。

  在電容器方面,林金村亦有同樣的目標,就是要搶佔日本所取得的市場,發展技術較高的產品是日本企業的強項,要提高凱普松本身的競爭力,研發不可少,並且會針對日本開發的產品,再加強研發。

  林金村表示,例如一些用於發電機的電容器或者是性能好的產品,多數會選擇日本的供應商,這些就是凱普松其中一個目標市場,生產固態電容器更是集團其中一個與日本競爭的籌碼。

  胡思蓉表示,固態電容器去年只是試產階段,今年生產線將擴展至二十條。她解釋,這類固態電容器,相比起液態電容器,耐熱能力高,適用於特定的產品,例如電腦主機版,因為中央處理器運作時的溫度很高,附近的電子元件亦要有耐高溫特點。她指出,固態電容器的技術要求高,產品主要產自日本,台資較少生產,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可以更高的價錢,而毛利率亦遠高於其他的電容器產品。

進軍金磚四國

  至於整體電容器的產能,每年目標維持在20%的穩定增長,由去年每月產能三億六千三百萬件,增至今年的四億三千六百萬件,客戶已經包括幾個國際大品牌,例如三星、飛利浦及富士康等。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亦是凱普松的重點市場。胡思蓉表示,內地是集團的發展重點,同時亦將開拓其他新興市場,包括印度、巴西及俄羅斯,四個都是開發中的地區,具備生產力持續增長的優點。

  她指出,在新興市場,年輕人的消費力強,而且增長勢頭良好,對於消費性產品的需求愈來愈大,電視及DVD機等逐漸成為必需品,電容器的市場亦會與電子產品需求一樣與日俱增。

  除了內地市場之外,其他地區只是處於凱普松起步階段,尚未有簽訂任何訂單合同,要開拓印度、巴西及俄羅斯市場,目前還在進行市場推廣的工作。胡思蓉指出,今次來港上市,達致提升知名度的效果,亦是有助開拓新興市場。

掛牌後股價低迷

  不過,投資者對台資股份的熱中程度不高,凱普松是今年第二間上市的台資電子股,市場反應冷淡。今年1月上市的台一國際(1808),上市至今股價仍低於招股價的一元六角六仙,最低跌至一元零五仙,凱普松上市首日,亦跌穿九角三仙的招股價,上市至今股價低見七角七仙。林金村對股價表現並不擔心,對行業前景有信心。

香港電台高級財經記者

2007-05-20 東方日報










凱普松林氏有「容」乃大





家族生意總給人守舊、停滯的感覺,如同子承父業的第二代接班人總難擺脫紈絝子弟的標籤一樣。但這種「經驗之談」也總有不適用的時候,電解電容器生產商凱普松(0469 )就給我們兩個最佳的反例。


由董事長林金村與妻子於八十年代以一百萬新台幣創立凱普松,為區內一家主要重點整合鋁質電解電容器製造商,前年就成功研發一直被認為只有日本生產商才有能力製造的高質素陽極箔,不但擺脫了對日本進口商的依賴,更成功開拓陽極箔的外銷市場。


「小老闆」掌產品研發


一切成果,不因天賜,全因林金村願意冒險創新,願意投放莫大資源於產品研發上。這正好推翻一般人對家族式經營的誤解、偏見。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林金村冒險、實幹的精神亦遺傳到兒子林元瑜身上。高中三年級已決定留台攻讀化學工程的林元瑜,一直希望能學以致用,並且盡快進入父親公司實地學習產品研發的知識,並在○一年正式加入凱普松集團的產品研發部。


年少碰壁 向經驗拜師


初到貴境的林元瑜亦曾遇上挫折。○一年才入主凱普松產品研發部的林元瑜,○二年就毅然在內地廠房提出大規模改動生產設備的建議,當時在一眾負責產品研發的工程師眼中,這位「小老闆」才幹十足,但仍然略欠經驗。


結果,林元瑜遇到入主凱普松後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的「滑鐵盧」。生產線改動後的效果極差,令他非常尷尬。


事後林元瑜進行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缺乏「實戰」經驗,在實驗室內成功的改制,不一定能應用於實際的生產線上,當中還須考慮其他因素。


林元瑜明白自身的不足後,開始與一眾研發部的工程師討論、鑽研,此後遇有重大建議時他必先與經驗豐富的「前輩」商討,以確保新概念可行。雖然林元瑜的「小老闆」身份沒變,但他與工程師一起為研發陽極箔而熬夜至凌晨的表現,已令他在員工心目中建立務實親民的形象。第二代接班人的「紈絝味」一揮而去。


談起「小老闆」的趣事,林元瑜接受專訪時笑着描述,「宜昌廠房在建時,我經常上山幫忙,那時候剛巧父親帶同深圳的銀行家實地考察,因為穿得簡便的關係,我竟被誤認為是當地民工!」這位「小老闆」當時的親民程度亦可想而知!


目前與妻子居於宜昌的林元瑜主要負責陽極箔生產及營運業務,與父親林金村主理的電容器生產及銷售業務並軌而行。林元瑜希望,未來陽極箔生產可愈趨穩定,其外銷業務更可與自用領域平分秋色。


家族同心拓日市場


由於日本陽極箔生產商是凱普松的主要競爭對象,因此,未來凱普松將致力開拓日本的銷售市場。不說不知,原來林金村早早安排在日留學多年的女兒負責日本銷售業務,實行發揮女兒所長之餘,提早為為公司作海外布局。


誰說家族經營一定迂腐落後?林金村一家人打拚出來的凱普松,就是最好的反例。

2007-05-28 AppleDaily










凱普松擴大鋁箔業比重








【本 報訊】凱普松(469)行政總裁林元瑜表示,隨着內蒙古包頭的鋁箔廠房7月全面投產,今年集團來自鋁箔業務的比重,可望由去年佔收入8%升至20%,08 年更可升至32%。林元瑜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內地對鋁箔供不應求,客戶已在排隊購買,不愁客路




至於原有核心業務電容器,將不斷改善產品結構,增加高附加值如固態電容器產品比重,以及繼續提升產能,預期今年產值因此增加10至15%。另外,該集團已完成股東結構重組,本年度小數股東權益將大減,去年原屬於小數股東權益的約1000萬元盈利,本年度將歸入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凱普松自5月7日上市以來,股價一直潛水,上周五收報0.83元,較招股價0.93 元低10.75%。林元瑜分析,主要是投資者對公司業務並不了解,以及05與06年度業績表現差不多所致。至於業務性質類似的萬裕國際(894)往績市盈率有9.48倍,但凱普松僅7.09倍,他又指出,該公司主要原材料鋁箔的自給供應率,早已是百分百。



所以這一家公司的前景顯然遭人低估,增張不比部分的國企股差,但其市盈率則顯然較它們偏低。


以下半年預期營業額為上半年1.2倍計,該公司營業額預計為10.56億人民幣(11.09億港元,以1人民幣= 1.05港元計算),並預期其全年盈利率較下半年高1.5%(上年上升1.8%),即8.3%,並加以其900萬人民幣的小數股東權益,即今年盈利約為 9,700萬元人民幣(1.01億港元),上升25%,以發行股數共8.44億股計,每股盈利約11.9分港元,以股價0.52元計算,預期市盈率僅 4.7倍,以派發盈利30%為股息計,即下半年的派息可能只得0.5分港元,全年共3.5分港元,股息率約6.73厘,較定期存款息率只得2厘高。另外表面的帳面值超過1元,但大部分為廠房,其帳面值無甚意義。


所以,賣樓可視為大股東因缺乏現金擴張,但又不想發行新股所致,即是對該公司有信心,但另該500多萬,其實可謂大股東家族派息3仙所得的款項,亦可視為他們用公司的錢來奪取公司值錢的資產,反而對公司的前景不太有信心。

公司由台灣人來經營來看,以他們的經營精神,我願意投這家公司一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4

公司賣樓事件(4)


今次的主角是億鑽珠寶(475),該公司於2007年4月上市,從事珠寶設計及銷售業務,集資6,500萬。

2007年8月最近組合資開拓中國市場,投資325萬,佔32.5%股權。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28/LTN20070828411_C.pdf

2007年10月,收購了一個廠房作生產之用。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09/LTN20071009365_C.pdf

但是卻於2007年12月以約941萬收購大股東的宿舍。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11/LTN20071211415_C.pdf

究竟為甚麼要這樣做?它有何目的?

公司看來有穩定的派息紀錄及保持穩定的增長,無太大造數的情況出現。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330/00475/CWP126_c.pdf

全年業績仍能保持上升20%及派息6分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711/LTN20070711437_C.pdf

中期業績增長雖慢,但仍有10%及派息4分

http://main.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05/LTN20071205376_C.pdf

現時集資6,000多萬,派息2,600萬((0.06+0.04)x2.6億),組合資300萬,兩項買入又用去2,200萬,計及上市費用1,000萬,幾乎已經花光集資的資金,此現象像不太良好,要視乎該公司以後的表現,如今年全年業績倒退,則不宜買入,如公司業績仍增並增派息,則可以買入,假設末期派息和上年一樣,以5%股息計,應值2.00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5

兩宗0、2、3賣殼事件(稍改)-大中華科技(8032)、科鑄技術(2302)

這兩天有兩隻股賣殼,股票編號都是有0、2、3,一為大中華科技(8032),一為科鑄技術(230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08/GLN20080508005_C.pdf

昨早,大中華科技(8032)停牌,宣佈有重大控股權變動,或致全面收購發生,應該是賣殼了。

該公司2000年4月科網熱潮以每股1.28元,發行2.02億股上市,2000年6月無端購入一殺蟲劑公司60%權益,該殺蟲劑公司更進軍科網業務,真是好笑。2002年末在股市低潮之下,收購一家健康產品公司80%股權,以現金5,400萬,配售1.36億股,每股0.28元,即可見該公司雖名科技亦不科技。

其後在2006年7月又再2供3,每股一分五,發行約12億股,集資只1,800萬元,可見貨源應已集強者之手。

公司股數超過20億股,其中約65%由大股東持有,街貨約有7億股,公司有370多家證券行持有,持股最多十大股票行約有5.2億股,佔26%,剩下360家證券行只有1.8億股,約佔總股本9%,非常集中。

這家公司在這幾星期不停在十大升/跌幅榜出現,我也不知為甚麼,但現在已經知道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09/LTN20080509281_C.pdf科鑄技術(2302)在數星期前連破數次52週新高,都不知有甚麼事,其後徘徊約一個月,今日突然急升約50%,至最高位1.89元停牌,其後公佈導致控制權變更的交易。

該公司由華置(127)主席劉鑾雄的弟弟劉鑾鴻為大股東,在2002年低潮發行5,500萬股,集資只4,000餘萬元。主要從事鑄模業務,這幾年業績因成本上升規模少,公司盈利不停下跌,在2006年投資約3,500萬開設上海新廠,導致上年虧損約400萬。

公 司股本2.2億股,其中31%由劉氏持有,約40%由兩位高管持有,街貨只8,200多萬股,只有63家證券行持有,其中最多那家證券行已持2,900多 萬股,佔約35%街貨,頭10名證券行共持有約7,300萬股,佔上了90%街貨,剩下53名股東只佔900萬股,佔公司股本4.5%,供求如此不平衡, 看來復牌後應該非理性急升。

賣殼需時約七至八個工作天的審查,預料公司在五月下旬才能恢復交易,記得留意復牌日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0

三不可思議事件-中國科技(985)、南太EEP(2633)、新濠國際(200)


昨天發生了多單怪事:


(1) 大把錢,要集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4/LTN20090224068_C.pdf


公司宣佈25合1,再1供5,每股0.15元,集資3.86億至4.16億,包銷商為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利豐。


公告稱:


供股之總所得款項將不少於398,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前並無行使可換股票據所附任何權利),但不多於約428,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前已全面行使可換股票據所附權利)。供股所得款項淨額估計將不少於約386,000,000港元,但不多於約416,000,000港元。


按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八年四月八日有關(其中包括)更改第二組配售事項所得款項用途之公告,第二組配售事項之部份所得款項淨額約915,000,000港元擬用作就日後收購礦物資源業務提供資金。基於建議收購上海虹口世紀大酒店(按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三日之公告所披露),董事會希望更改上述來自第二組配售事項之部份所得款項之用途,將該所得款項之部份連同供股之所得款項淨額用作收購上海虹口世紀大酒店及/或投資於本集團主要業務(即投資金融工具及物業投資)。


但是細看公司的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8/LTN20081218474_C.pdf


公司有14億的現金及5億的股票投資。


又無端端去買樓投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11/LTN20090211371_C.pdf


點解要做呢D事?


2. 南太私有化


前幾日就公佈大虧的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09/LTN20090209401_C.pdf


過幾日就公佈私有化,每股1.5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4/LTN20090224004_C.pdf


其實同幾年前私有化價錢一模一樣。


3.低價賣資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3/LTN20090223357_C.pdf


公司以1,200萬元售一項業務80%權益予新濠環彩(8198,前威發國際)主席陳錫明先生,更附一項認沽權,以300萬出售剩餘20%股權予他。


最奇怪的是,如公告所述,2007年這項業務的盈利達900萬元,80%即佔720萬元,如1,200萬購入,即是說該項業務的P/E為1.6倍。

為何會這樣便宜?大家想知道嗎?


想看背後的故事,請留言投票,若有任何一項留言超過十五條,我會先寫那個,之前的財技利器投票仍然有效: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7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80

亚铝主席邝汇珍称对回购事件问心无愧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3-12/110119670.html


目前只有约20%的投资者接受回购优先无担保债券,约8%-10%的投资者接受回购实物支付债券,回购恐难执行

  【《财经网》专稿/驻香港记者 王端】亚洲铝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亚铝)以低价要约回购公司债券,因掀起海外债权人反对声浪而备受瞩目。亚铝主席邝汇珍3月9日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约有20%的投资者接受回购优先无担保债券,约有8%-10%的投资者接受回购实物支付债券。
香港《南华早报》3月12日引述彭博社的消息指出,亚铝的债券持有人已经形成一个组织,集体反对公司的回购行动。亚铝相关负责人12日回应时承认,早在 3月初这个组织已经成立,但目前并未对公司采取任何具体行动。“我们对回购事宜问心无愧,公司一直尽可能保障债权人的利益。”邝汇珍表示。
2 月13日,地处广东肇庆的亚铝向海外债券持有人提出期限至5月18日的要约收购,回购面值金额合计约11.8亿美元的两类债券。被回购的债券包括2011 年到期、利率8%的优先无担保债券(下称优先债)与2012年到期的、最高利率为14%的实物支付债券(下称PIK)。目前未到期的优先债和PIK票据本 金数额,分别为4.5亿美元和7.28亿美元。亚铝提出对优先债的收购价为债券面值的27.5%,即每1000美元本金最高支付275美元;对PIK的收 购价为债券面值的13.5%,即每1000美元本金最高支付135美元,其中还包括认股权证。
亚铝称,因公司销售下滑,现金流紧张,且仍有融资需求,而当地银行再贷款条件包括要求公司回购所有海外债券。若境外债券持有人不接受要约,则公司将面临破产。
根据回购条约,亚铝以13.5%价格回购的PIK,债券持有人必须100%同意。而以27.5%价格回购的优先债,则需要90%的债券投资者同意,交易才可完成。而目前投资人接受回购的比例显然远远达不到促成回购的要求。
邝汇珍表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掌控着此项交易。如果外国债券持有者接受回购要约﹐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将给予公司财务支持;但如果回购要约不能执 行,在破产情况下公司重组,债券持有者只能获得优先债面值的16%、PIK面值的0.9%;若公司清盘,停止所有业务,债券持有者只能获得优先债面值的 3.82%、PIK面值的0.06%。
根据重组方案,主席邝汇珍在亚铝母公司AAI的股权将由目前的97%,下降至30%。当地政府将获得25%股份,管理层将拥有10%股份,亚铝的合作伙伴Orix将取得14%的股权,18%的股权将出售用以偿债。但邝汇珍表示,“目前并无潜在的买家。”
部分外国投资者认为要约条件苛刻,称亚铝运作不够透明,更像是多方合谋让海外债券持有人承担损失。一位海外债券持有人向《财经》记者坦言,“与其以如此低价回购债券,倒不如放弃交易,静观亚铝如何破产。”
邝汇珍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在为债券持有人争取利益,由于过高负债,公司如今面临困难,很难控制。邝汇珍表示,当地政府在财务等方面对亚铝予以支持,获得25%的股权理所当然,并非为外界所认为的合谋瓜分公司。“部分债券持有人很不理智。”
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亚铝共有123.91亿港元债务,其中包括银行等借贷82.87亿港元。同期,亚铝母公司共有177.37亿港元债务,其中140.95亿港元为银行等借贷。而邝汇珍指出,“即使公司完成重组后,还将负债75亿港元。”
亚铝控股公司自称为亚洲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商,公司曾于港交所上市,但于2006年私有化退市。私有化之时,亚铝曾举债30多亿港元,公司目前逾60%的借款也正是源于这次交易。亚铝曾计划今年年底再上市,但由于
经济风云突变,已取消此想法。
邝汇珍表示,公司原计划于今年二季度投产的40万吨铝板带项目,去年曾展开试产,但由于资金紧张,去年10月已被迫停止该项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40

因單一事件而大跌的股票 王雅媛


2009-03-20  上海證券報


 

蒙牛乳業,中信泰富,合生創展,以至近日的焦點匯源果汁,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其股價曾經因單一事件而大跌。去年九月中,蒙牛的產品被檢驗出有三聚氰 胺,停牌前股價為20元,複牌那天一開便是6.85元,其後逐步回升,而現在是做10元。一個月之後,中信泰富因炒燶衍生產品,輸了147億港元,複牌之 後幾天便跌至最低3.66元,之後亦是逐步回升,最高曾見13元,而現在做9元左右。兩個星期前,合生創展主席被傳跟黃光裕事件有關,其股價當天曾跌超過 40%,最低時跌到了2.38元,其後又是逐步回升,這個星期更急升至4元以上。最後便是匯源果汁,原本市場憧憬可口可樂將以每股12.2元進行全收購, 怎料前天匯源突然停牌傳出收購有阻滯,昨天更複牌正式宣佈中國商務部決定以反壟斷法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其股票即時由10元以上,跌至最低時見3.88元, 跌幅超過50%。

 

去年,在宣佈可口可樂收購匯源一事前,匯源股價徘徊於4元左右。今次因收購一事失敗,其股票再次跌穿4元。我認為投資者是有點過度反應了。而似乎市場也是 這樣想,因此昨天一開市匯源股價便馬上反彈,曾經彈回5元以上。很多朋友都跟筆者表示,一開市時4元以下不敢買,之後匯源股價一路升上去更不敢追。根據之 前那麼多因單一事件而股價大跌的例子,似乎每次趁大跌買入這些有實力的公司,只要持有的時間足夠長,贏面算是十分大的。因此,我認為有意投資匯源者不妨趁 其股價跌近4.5元時,開始買入。只要之後的大市繼續維持上落市,匯源股價表現有機會呈現逐步回升。

 

不過我要說明這種情況並不是每種市況都適用。現在適用的原因純粹是之前大市已經跌了那麼多,很多股票股價已經跌回了一個合理的價值。而個別股票因個別事件 再跌時,股價便很容易進入一個不合理的範圍。另外,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失敗,大家都只是想到差的一面。其實可口可當初樂願意收購匯源,亦代表了可口可樂承認 匯源於內地果汁市場的領導地位,及代表了匯源內裏不存在一些深層風險,如做假數。其實這些正面的因素都應該為現在匯源的股價加回一些分數。

 

王雅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44

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再调查:谁在毁掉瓶装水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onsume/puguangtai/20090603/17286300442.shtml


  康师傅一离职高层对《中国新闻周刊》披露:轰动一时的“水源门”事件,策划者是其竞争对手农夫山泉。而瓶装水行内违背商业伦理的竞争,也是多年积累而成。

  本刊记者  卫 中(发自杭州、北京)

  尽管瓶装水消费旺季尚未来临,但水战的味道已在空气中弥漫。作为“矿物质水”的发起人和领军者,入夏之前,康师傅矿物质水再次被指“靠添加剂赚大钱”。

  该消息最先刊发于2009年4月南方一家知名报纸,后被多个媒体引用。报道称:在纯净水里添加“矿化液”或“水果元素”,容易导致矿泉水中矿物 质与添加物的化学反应。这既不符合国际标准,也达不到中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康师傅就是在靠纯净水中添加硫酸镁、氯化钾这两种食品添加剂,获 得了每年数十亿人民币的销售额”。

  这被业界看作康师傅2008年“水源门”事件的继续。而近期该公司一位离职高层的披露,让“水源门”的诸多疑问浮出水面。

  重创“水源门”

  “水源门”事发杭州。作为东部沿海重镇,这个省会城市与上海、南京构成了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金三角。各大饮料商也在此地投入大量资金建厂——包括康师傅、农夫山泉、娃哈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目前处于“添加门”事件中王老吉。

  康师傅杭州水厂建设于1994年,占地176亩,共有四个门,其中西门是专用来出货的大门。2008年7月17日下午,两名学生模样的人趁着保安不注意,从西门进入康师傅厂区内。他们在不停拍摄照片,后被保安发现。最终,两人删掉了照片并离开。

  但几天后出现网上的一个帖子,让康师傅遭遇了1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

  帖子是2008年7月24日,一个叫做“青草布丁”的人在拥有约2000万用户的天涯社区中发出的。这个名为《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 ——康师傅水厂探密》的帖子以探密的形式称:康师傅矿物质水的水源来自自来水,还指出了该厂瓶子随意堆积、废弃瓶盖重新利用等问题。此前,康师傅曾在广告 上称其品牌的矿物质水“来自优质水源”。

  由于是在贴图专区,帖子附上了污水管道的照片,用以说明康师傅“矿物质水”是从那里面抽出来制作的。经康师傅方面认定,这些图片均摄于杭州水厂内,但“与事实不符”——网上所刊部分图片来自废品库,与水的生产车间相距甚远。

  从24日上午9点此帖发出到25日23点——38小时内,跟帖达到了450多个,均对康师傅表示了严厉斥责。

  随后,市场正在旺销的康师傅矿物质水又遭遇了接二连三的炮轰——从水源延伸到产地、商标标注、pH值高低、商业道德还有生产质量等。

  据不完全统计,此事件所引发的转载及评论超过1000篇,而网络阅读量上亿。著名调查公司AC尼尔森公布的“2008年12月最新零研报告”显示,康师傅的市场占有率——按销售额计算,从2007年的18.1%跌至2008年的17.7%,成为行业第二。另据康师傅控股(11.38,0.18,1.61%)(00322 HK)最新公布的年报,自遭受“水源门”攻击后,半年内矿物质水业务由盈利变成数千万元的严重亏损。

  谁进入了水厂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参与处理那两名陌生人进场拍照的康师傅工厂保安值班班长称,“当时就觉得此事蹊跷。”而在阅读了网上的帖子和图片后,他开始怀疑,两名入厂者与发帖人有一定联系。

  “当时,我刚巡检完毕,就听到‘发现两名可疑人员在厂区内拍照’的消息。”他回忆到,“我赶到北门后,当时已有两名保安拦住一高一矮两人进行询问。因为他们专门把镜头对准废品房和污水池。”

  保安班长要求两人出示证件,但遭到了拒绝。“他们自称是康师傅的消费者,有权参观工厂,甚至拿出手机要报警”。

  双方在僵持中,两人中的稍高者拿出了蓝色的卡片状证件。保安称,看到上面的名字是:吴超超。

  “随后两人主动表示,‘我们把拍的照片删掉总可以走了吧’。”一名保安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在照相机显示“全部删除”并得到一位康师傅职员的检查后,两人被放行。但出了北门后,保安发现这两名自称是“理工大学学生”的人,并没有转向西边的理工大学方向。

  “我觉得奇怪,想追上去问清楚。但两人已走出五六十米,听见我的喊声就跑。”保安班长说。众人看难以追上,便回到了厂区。

  在康师傅工厂的西门口、库房与厂房之间通道上方以及北门处,三部监控摄像头记录下了两名不速之客的行踪。

  摄像显示:这两人先沿围墙向北走了约130米,然后向东进入库房与厂房之间的通道。走过约300米到达工厂东侧后,又向北来到污水处理设备池和 废料房。其中上穿T恤下穿牛仔裤的挎包青年负责拍照,而另一位穿深色衣服的矮个青年则负责“望风”。在拍摄过程中,他们被保安发现。

  水峰会上的吴超超

  尽管康师傅方面从网上查到了潜入者“吴超超”的部分信息,但是仍然无法确认此人的真实身份。此时,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将在深圳召开“2008中 国·国际饮用水峰会”,各大瓶装水企业都要参加。一封匿名的邮件告知“吴超超”也将参会,于是,康师傅杭州水厂的事件处理小组人员赶到了会场。

  “我一眼就看到了那名‘偷拍者’,他站在会场后方农夫山泉的展台边上。”保安班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那个小伙子留着长头发,额头有点宽,跟当天拍照的人一模一样。当时,我和他面对面争论了10多分钟。”

  通过熟悉的媒体人士,康师傅方面获得了一张吴超超的名片。他们还在农夫山泉董事长的记者见面会上,拍到吴超超与他在一起的照片。
  图片说明:从左至右:1、吴超超潜入康师傅杭州水厂北门时的近景;2、吴超超站在水峰会农夫山泉展区前;3、在农夫山泉记者会上吴超超与农夫山泉一位高层在一起,4、吴超超名片。  图片说明:从左至右:1、吴超超潜入康师傅杭州水厂北门时的近景;2、吴超超站在水峰会农夫山泉展区前;3、在农夫山泉记者会上吴超超与农夫山泉一位高层在一起,4、吴超超名片。
  偷拍者“吴超超”自称是浙江理工大的学生,而在峰会上出现的“吴超超”的名片上,印“养生堂”(农夫山泉的控股公司)广告中心媒介策划副经理的头衔。

  吴超超是否另有其人?2009年5月4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浙江理工大学查询了该校的学生名单——2008年的在校生中,没有名叫吴超超的人。

  在杭州市经济开发区人才中心,记者查到了三个名叫“吴超超”的登记信息,全部来自浙江大学。其中一人的信息显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传播所2008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而在网络上搜索“养生堂”员工吴超超,显示此人在浙江大学外语学院2006届本科生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传播所,获得硕士学位。他曾在 各类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关企业品牌建立、重塑、整合的文章,着力品牌战略研究资料。其中发表于《广告人》2007年第8期的论文是《公益与商业的平衡之术 ——农夫山泉公益营销的商业智慧》。此外,他的作品还包括《康师傅下一个目标:赶超农夫山泉?》、《康师傅“暗算”农夫,娃哈哈“哈”不起来》等。

  这些2007年刊载的内容,最终在2008年康师傅“水源门”中被媒体广泛引用。

  2009年6月2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拨通养生堂有限公司广告中心媒介策划副经理吴超超的电话,对于拍照者是不是其本人,吴超超表示“无法回答”。

  “是不是我,或者另外的人,我觉得都不是很重要。就看(网上说的)是不是事实了。”他说。

  对于“商业竞争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准则和底线”的问题,吴超超表示,他还没有考虑过,但哪一种水更健康,更适合消费者饮用,这是一个越辩越明的过程。“如果大家都是一团和气的话,最后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优质水源”源于何处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康师傅的上述离职高层反思:农夫山泉正是抓住了2008年6月康师傅更换的矿物质水的宣传广告中一句“选用优质水源”的契机,通过偷拍和天涯上的帖子,成功地打击了康师傅在瓶装饮用水中的地位。

  而在康师傅的“优质水源”受到消费者质疑后,农夫山泉在2009年更换了自有瓶装水品牌农夫山泉天然饮用水的广告,向消费大众宣传“真正”的“优质”水源。农夫山泉强调“源自优质水源,从不使用自来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农夫山泉提供的有关资源表明:该公司在全国的设厂大都选择在水源地,例如杭州千岛湖水库,湖北丹江河口、广州万绿湖水库,以及长白山靖宇。

  吴超超在《康师傅“暗算”农夫》一文中也曾表示:“农夫山泉水中的矿物质来得却颇费周折:首先必须选择深山冷坳中的天然水源,与地方政府签订至 少50年的使用协议,支付大笔开发费用。之后再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建造生产基地,再通过漫长的运输路线,将成品运回大城市。同时,每年用于保护水源地生态的 资金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粗略估算下来,要令农夫山泉具有矿物质特性,每瓶农夫山泉付出的成本为4角。再加上其他费用,农夫山泉的利润比任何一种饮用水都 微薄。但是农夫山泉用4角成本换来的矿物质特性,却轻易被康师傅用一厘钱搞定。”

  所谓的一厘钱,文中解释到:“矿物质水(康师傅的主打产品)是在纯净水中添加人工矿化液而制成。目前,一千克矿化液的平均市场价格为80元,平 均投放比例为1:5000。也就是说,一千克矿化液可以生产出5吨矿物质水。如果按目前流行的550毫升瓶装计算,增加不到一厘钱的成本,便可以使康师傅 具有‘矿物质特性’。”

  但农夫山泉的水源质量又是如何?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最新(2009年3月19日)一期《中国地表水水质月报》,千岛湖——农夫山泉的水源地之一,已被列入第Ⅳ类。

  根据国家环保部的分类,地表水共分为五类。从被污染程度的轻重,从Ⅰ到Ⅴ。Ⅳ类地表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也就是说,千岛湖的水只能作为工业用水,即便要作娱乐用水也不能和人体接触。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水的江湖

  一个大品牌优质水源被指源于自来水,另一个的水源之一则是来自被污染的湖泊。“生命之源”究竟是怎样的江湖?

  2000年,中国瓶装水市场还是娃哈哈、乐百氏等企业称雄,康师傅品牌尚未介入水行业,而刚从龟鳖丸转产纯净水的农夫山泉(养生堂)也没有占太大市场份额。但2000年4月的一起事件,在水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

  2000年4月24日,“养生堂”宣布,该公司从当年开始停止生产纯净水——因为“经过实验证明,纯净水对健康并无益处”。农夫山泉的有关广告 也演示了纯净水和天然水的对比实验,并得出纯净水对健康不利的结论。此举在中国饮用水行业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并揭开了中国包装饮用水的水源(种)之争的大 战。

  6月8日,包括娃哈哈、乐百氏在内的69家纯净水商聚集杭州,召开“2000年维护纯净水健康发展研讨会”。会后发表联合声明,集体声讨“农夫 山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6月14日,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对生产农夫山泉的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提起诉讼。此后, 69家纯净水生产企业向国家工商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科协等5个部门提交对农夫山泉的申诉,要求对其进行制裁。

  此间,双方动用手段,包括媒体专家评论和广告,围绕纯净水是否对健康无益展开争论。

  随后“水仗”不断升级,迫使部分行业协会与政府有关部门纷纷加入其中表态。2000年6月12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发表声明:消费者可以放心饮 用瓶装纯净水。此后,卫生部在给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答复中称:“纯净水的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产品 应当达到《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24-1998)的要求。符合上述有关规定和卫生标准的纯净水产品,我部认为是安全、卫生、无害的。”

  “纯净水”是否有害的争论,似乎划上了句号。

  表面上看,农夫山泉在这场水源之争中失败了。但许多业内专家却看到,通过这次的“水源”之争,农夫山泉扩大了知名度,宣传了自己的理念,也得到了新市场。此后几年间,农夫山泉占据了市场第二的位置。

  2006年9月12日,有媒体发表了《钟睒睒:我无惧做水行业公敌》的人物专访。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执行钟睒睒 是个“另类商人”,他经常会打破一些人们长期以来认可的游戏规则。2000年的“水战”后,他几乎成了行业内的“公敌”。2006年他再次一反常规,高举 “弱碱性饮用水有益健康”的大旗,在华南市场掀起一场对消费者的饮用水PH值测试活动,被同行冠以炒作和不正当竞争的“恶名”……

  2007年,随着康师傅把矿物质水厂建到了农夫山泉的家门口,“师傅”与“农夫”的竞争开始白热化。2008年4月,农夫山泉开展了测试饮用水 pH值的活动,剑指康师傅矿物质水的‘伪健康’”。这场事件后演变为“水源门”,直至2009年进入4月,康师傅矿物质水再次因添加剂被质疑为“靠添加剂 赚大钱”。

  目前,这种对行业有着巨大杀伤力的竞争,已经遭到一些业内人士的反对。在2008年的水峰会上,通过了一个《中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自律公约》其中第二条“市场环境”要求尊重同行、理性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如果水战继续上演,最终将没有一个赢家——消费者将只会选择饮用白开水,商家失去了瓶装饮用水的整个江山。”一位专家称,“而国家也会失去瓶装饮用水带来的经济效益,纳税人的钱将被用来建立更多的自来水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