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海油:控制成本和增加产量是生存之道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4-01/110131736.html


 【《财经网》香港专稿/记者 符燕艳】在国际油价低迷、前景未明之际,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883,下称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强调,控制成本和增加产量,是中海油的生存之道。

以成本优势对抗油价起伏

  3月31日,傅成玉在中海油2008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无法控制油价,但我们可以控制成本。油价即使再跌到每桶30美元,我们仍有利润空间,不过是盈利少了一点。”

  据中海油提供数据,中海油每桶石油20美元的成本,是国际市场同业的最低水平。每桶石油成本最高的是美国Andarko公司,为38.79美元。花旗集团3月13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认为,中海油的成本控制对冲了其因过于倚重上游业务而带来的油价敏感度。

  整体而言,中海油在2008年全年油价和气价同比分别上升34.9%和16.3%,其中油价为每桶89.39美元。而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大涨大跌。前三季度爬到每桶147美元的高位,随后又跌至每桶不足40美元的低位。

盈利增长推动企业规模扩张

  中海油总裁杨华在当天报告会中指出,公司2008年盈利增长,主要受益于油价上升、产量增长以及公司财务成本降低。数据显示,2008年中海油 油气总净产量为195.4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加14%;净利润444亿元,增幅达42%。这是中海油自上市以来连续第八年实现盈利增长,创下历史记录。

  傅成玉表示,以此为基础,2009年公司将继续增加资本支出,增加雇员,加大勘探和开发力度。预计,中海油2009年将有十个新项目建成投产,产量达225至231百万桶油当量。

  “产量增长肯定是因为有需求,而新的需求是建立在目前油价的基础上。国内生产不愁市场问题。如果服务能力足够的话,我们希望产量能增长更快。”傅成玉认为,不管中国经济是否已有上行迹象,但下半年肯定比上半年好。

海外并购,慎之又慎,重在中国海域

  面对新一轮的海外并购潮,中海油仍然显得谨慎。杨华强调,仍然要以中国海域为“重中之重”。傅成玉也表示,尽管目前进行海外并购价格可能最便宜,但正因如此,风险也最大。

  不过,海外产能在中海油产能结构中将有所扩大。在中海油的产量预计中,其中海外产量预计为40-43百万桶油当量,超过2008年产量的一半。

在惠州建成亚洲最大的石化基地

  发布会上,傅成玉回答《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关于下游炼油厂的全国布局,母公司将集中发展位于广东省的惠州炼油厂,并建成亚洲最大的石化基地。“惠州炼油厂马上就要启动二期工程,此外,在山东和国内其他地方也会有些布局。”

  傅成玉还透露,为和下游发展的规模相适应,母公司已介入商业石油储备。主要是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华北地区也会有一些。

  对于新能源计划,傅成玉表示,这基本上是由母公司在进行。主要是因为初期资本开支大,对上市公司压力很大。“但三年至五年以后规模做大,可能会注入到上市公司。”不过,傅成玉强调,中海油目前尚无收购母公司资产的打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21

【应对危机之道】寿柏年:绿城“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71830&time=2009-05-26&cl=100&page=all


 【《财经网》杭州专稿/记者 宫靖】4月以来,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3900,下称绿城中国)的财务危机引起大面积的媒体关注。

  5月20日下午,绿城中国副主席兼行政总裁(CEO)寿柏年坐在距离杭州西湖两公里的办公室内,神态轻松,面对《财经》记者侃侃而谈。他表示,绿城危机已经缓解。

  寿柏年目前是绿城中国的第二大股东,也被外界普遍视为绿城中国内部排在董事长宋卫平之后的“二号人物”。他及其家人在绿城中国的持股为23.48%,仅次于宋卫平家族34.26%的持股。

  寿柏年的公开受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行动澄清有关他要离开绿城的传言。但刚刚过去的4月,每一天对绿城中国而言,都可谓惊心动魄。

  4月14日,绿城中国发布2009年一季度的销售业绩报告。在房地产市场已初步回暖的首季,绿城仅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5.80亿元,只相当于其全年销售计划的八分之一。

  4月20日,绿城中国宣布一项近20亿元的信托融资计划,年息高达14%。而4月21日,绿城中国又突然宣布以八五折的价格,回收一笔2013年才到期的4亿美元债券,目的是规避可能的法律风险。

  与此同时,绿城中国折价3000万元,将2007年竞得的上海地王项目新江湾D1地块换给香港九龙仓。

  坏消息接踵而至。4月30日,绿城中国2008年年报公布,净利润大幅下降,净资产负债率高达140%。多家国际评级机构闻讯下调其评级。

  绿城到底在经历一场什么样的危机?首次接受媒体专访的寿柏年,向《财经》记者承认,绿城中国在过去半年中遭遇了很大的困难——在外界看来,这是一场事关公司生死的财务危机,但寿柏年在采访中一次次将记者提到的“危机”改为“困难”。

  寿柏年坦承,2008年四季度是绿城中国近年来最艰难的时候。不过,现在,在一系列政府的救市政策之后,随着市场的回暖,“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而换地、信托融资、提前赎回债券正是绿城化解危机之举。

资金一度告急
《财经》:您说2008年四季度曾是绿城中国近年来最艰难的时候,具体有哪些难处?程度如何?


  寿柏年:去年11月前后,或者说四季度确实很难。资金方面出现两大困难,一个是市场在9月后突然大幅下滑,销售降得很厉害。对外公布2008年销售目标为200亿元,其实内部目标是250亿元,但最终全年只实现151亿元。

  第二个困难是四季度银行对新项目的贷款停止。各银行的总行授信工作放缓,下面的银行就无法给我们新的项目贷款。

  我们的在建工程不能停,投入还是继续进行,但没有新贷款,没有及时的销售回款,我们的资金面就很难受。

  《财经》:国外的那笔高息债对你们有哪些影响,以致你们在今年4月要以较高的成本回购?

  寿柏年:我们2006年7月IPO上市,当年11月发行了这笔4亿美元的高息债。2013年11月到期,每年两次付息,年利9%。它不需要抵押物,是一种信用债,对我们的限制条款就很多。

  做2008年年报时,律师发现我们的净资产负债率为140%,高于该债券允许的比例。此外,这个债限制我们对联营公司的投资规模,而我们超投了1亿多元。触犯了这些条款,理论上25%的债权人联合就能对绿城中国进行清算。

  《财经》:如果发生清算事件,后果会怎样?

  寿柏年:可能引起股价大跌,出现国内银行向公司催债等连锁反应。就算事情平息,绿诚中国在未来融资方面受到的影响也很大。

“看得见的手”助解危机
《财经》:2008年四季度,流动性危机出现后,你们采取什么对策?


  寿柏年:绿城高负债率伴随着绿城的大部分发展过程,董事长宋卫平和我,都考虑过流动性风险。最终我们定了三道防线来防范这种风险。

  第一道防线,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这一直是绿城的根本。

  第二道防线,是和别人合作开发土地。这种在具体土地的项目股权融资,一直是绿城的“本行”。上市前我们就这样做,上市后才独立拿了不少地。

  第三道防线,就是降价卖房,快速回笼资金。但此举不到一定程度,我们不轻易使用。

  《财经》:这三道防线,在这次流动性危机中,具体使用情形如何?

  寿柏年:现在看,这次危机都没有突破第一道防线,当然第二道防线的办法我们也使用了一些。但危机绝对没到需要降价卖房的地步。

  《财经》:那笔高息债是否已全部回购?与你们在国内发行的信托资金有何关联?

  寿柏年:90%以上的债权人已同意我们的回购方案,5月26日,回购将正式实现。

  国内这个信托并不完全针对高息债而发,但信托和高息债确实有关联。比如,杭州蓝色钱江项目中,除银行贷款外的自有资本金投入是21亿元,现在信托产品有15亿元进到这个项目,公司就可以从资本金中收回15亿元;同样,无锡太湖新城项目信托产品投入5亿元,公司就可以从8亿元投资款中收回5亿元。而这其中一部分就可以用来归还高息债。

  《财经》:这笔近20亿的信托产品年息高达14%,而国外那笔被赎回的外资债,利息9%,这样做划算吗?央行银根已松的情况下,你们借年息14%的信托资金还款,似乎说明你们在银行普通贷款方面很困难。

  寿柏年:为了未来财务运作自由,这样做是划算的。股价反应也很好,这一系列财务运作完成后,股价涨了1倍多。

  我们也绝不像外界说的,在银行存在贷款困难。2009年3月,我们公布银行授信200多亿元。这个总额度,现在用掉150亿左右,还有50多亿额度可用。

  用信托的钱,一是因为银行借款只能用于具体项目,不可以自由使用,更不可以置换出来还债。二是信托基金不同于银行贷款,它可以置换使用。

  《财经》:绿城这场危机最终化解,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出招密不可分。2008年四季度的贷款断档问题最后怎么解决?

  寿柏年:2008年11月底各家银行的政策开始放松,我们新的银行项目贷款在2009年一季度陆续下来了。

  《财经》:据我们所知,2008年危机中还有一个因素,你们的不少土地出让款未缴清,涉及数十亿之多。这个事后来结果如何?

  寿柏年:绿城中国60%以上的房地产业务 在浙江,其中主要在杭州市。2008年底,杭州市政府出台文件,同意开发商缓缴土地出让金半年。全国各地其他地方政府也陆续有这方面的优惠政策出来。所 以,许多土地出让金延到2009年才交。我们2009年还应缴60多亿土地款。现在这些款项我们已有所准备,可以应对了。

  《财经》:除了政府出招,市场回暖对你们有何帮助?

  寿柏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回暖趋势明显,绿城中国一季度销售收入近30亿元,并不理想。但进入二季度,高端物业也开始旺销,而以此主业的绿城中国受益很大。年初至5月19日,我们的销售收入已达131亿元。现在看,全年200亿元的销售目标可以完成。

  《财经》:如果不是政府出招和市场回暖,你觉得绿城中国够能够自己度过危机吗?

  寿柏年:政府出招和市场回暖当然帮助了我们。但绿城中国相信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没有变,人们迫切改善居住条件的驱动力没有变,中国房地产市场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司机和乘客对安全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财经》:不少地产专家认为,绿城中国在上市之前是一家稳健的地产企业,但2006年IPO后,开始在公开市场激进拿地,过多的土地储备使企业资金流动性变差,最终导致了这次财务危机。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寿柏年:我们2006年上市、发债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公开市场上拿地,做过几次地王。但是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承认我们拿地是疯狂的,我的每一块土地都没有价格太高,都可以赚钱。我认为我们拿地是理性的,有选择的。

  《财经》:也有人认为,你们拿地不是太贵,而是太多了,而且结构也不好,中长期有收益的偏多,短期收益土地太少。

  寿柏年:几个月前,我确实曾认为我们拿地有些多了。我们拿地的中长期较多,比如城郊的大片别墅用地,像蒋村一样的大片公寓用地。这些项目开发周期长,占用资本多,会推高负债率。从现在市场情况看,我不认为绿城中国土地储备过多。下一步,我们会调整一下结构,让短期收益土地多起来。

  《财经》:为数不少的地产专家认为,绿城中国的住房产品不错,但却没将财务安全放在首位,这对绿城中国来不能不说是一个教训。

  寿柏年:外界看我们危险,我想打这么一个比方。我不会开车,但我听会开车的人说,坐在驾驶位的司机与旁边乘客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司机觉得很安全,乘客则觉得险象环生。我们认为,部分企业选择宁可不发展,也要安全,这不一定就是对的。

  《财经》:那绿城中国2009年会不会继续拿地?

  寿柏年:会拿一些。我们现在销售好,要补充存量。当然地价低也是吸引我们的原因。但绿城2009年主要任务是消化存量地,加快资金周转。我们今年对拿地没有指标要求。

  《财经》:未来绿城中国还会坚持高负债模式发展?

  寿柏年:我们未来通过努力,争取让让市场看到,绿城中国虽然保持适当的高负债,但凭借财务杠杆和产品品质,可以保持一个积极的现金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95

苦心经营22年娃哈哈集团深谙发展之道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827/20090827030240184.html


去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令众多企业面临严峻生存考验,在这样的困难局面前,杭州娃哈哈集团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去年娃哈哈集团完成饮料产量 832万吨,实现利润50亿元。今年1~6月,娃哈哈集团依然成绩不俗,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娃哈哈集团有理由相信,今年一定 是丰收年!

金融海啸下娃哈哈业绩逆风上扬

        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金融泡沫 的破灭导致各行业全线衰退,世界经济面临着严峻考验,中国经济也受到了影响:金融、地产等行业受到沉重打击,进而牵连到实体经济,国内中小企业运作举步维 艰,许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达省份GDP增长大幅回落,失业率显著上升,居民消费信心降低,世界和中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许多中小企业实力不 济,纷纷选择退出竞争,让出部分市场空间。宗庆后带领娃哈哈的销售团队,抓住机遇、逆市拓渠,果断扩充经销商数量,目前娃哈哈拥有4000家一级经销商、 40000家二级经销商以及数百万的销售终端。强有力的销售军团使得娃哈哈的联销体具备了更加令对手窒息的渠道开拓和市场推广能力。

        在 外部经济环境严峻的背景下,笔者发现,杭州娃哈哈集团却稳扎稳打,业绩逆势上扬。去年,娃哈哈集团完成饮料产量83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0.83%, 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3%左右;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27.2%;利润5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0.36%。国家统计局2008年统计,娃哈哈 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第155位,制造业500强第120位,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51位。而今年上半年,娃哈哈集团也开个好头,1~6月,娃 哈哈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

以主业为发展轴心加快拓展脚步

        在多年的发展 中,娃哈哈集团的主业一直是饮料。而饮料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不会轻易受到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在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面前,作为饮料业颇具实 力的龙头企业,娃哈哈坚持主业经营,不插足自己不擅长的房地产、股票等行业,埋头做足做好饮料行业,努力将小产品做成大市场。

        通 过22年扎扎实实的积累,娃哈哈集团基本做到成本低、质量好、效率高、规模大,不仅在银行没有一分钱贷款,而且有大量的存款,形成了极强的抗风险能力。 2009年上半年,全国饮料行业产量3480万吨,同比增长15.4%,娃哈哈饮料产量就高达543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3.7%,继续实现大幅增长趋 势。

        同时,宗庆后将2009年定为娃哈哈的管理年,加强了各部门以及销售队伍的管理,通过会议、培训、整顿等一系列改 革,娃哈哈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销售渠道和网络营销水平也大大改观,对渠道的控制做得更加精准到位,对新产品的差价控制更加合理。让经销商和批发商 共同分享蛋糕,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后,新品的推广铺货异常迅猛快捷。

不断创新是娃哈哈发展的不竭动力

        此外,笔者获悉,娃哈哈集团在今年6月被评为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100强”,董事长宗庆后被评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十大人物”。创业以来,宗庆后一直把创新视作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长盛不衰、创百年基业的关键一环。

        娃 哈哈的创新首先是研发技术与装备水平的创新,其次是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在科研以及装备方面,娃哈哈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通过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认可的实验室。技术中心拥有400余名科研人员和一流的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参与了35项国家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娃哈哈投资上百亿元从国外 引进300余条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2009年将形成年产1300多万吨的产能。

        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对饮料产品的 诉求,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解渴需求。娃哈哈集团凭借常年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经验和国家级生物技术实验室,以生物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的共性关键技术为突破口,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开发了爽歪歪、乳娃娃、营养快线等系列产品,2004年投放市场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仅营养快线的销售就高 达90亿元,高新技术生产的健康饮料对娃哈哈的贡献可见一斑。

        目前,娃哈哈每年能推出2~3样健康、新颖的新产品。 2008年底,娃哈哈重点攻关的具有抗氧化、低糖低酸的新产品Hello-C果汁饮料和啤儿茶爽风味饮品成功研制上市以来,由于其卖点新颖,深受消费者青 睐,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上半年已实现产量35万吨,销售收入13亿元,成为娃哈哈销售新的增长点。

        22年的发展中,娃哈 哈集团发展不忘积极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22年来,娃哈哈累计上缴税金104.5亿元,资助教育1.6亿元,资助其他社会公益事业8600万元,合计 资助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达2.46亿元。在对欠发达以及农村地区的支持上,娃哈哈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2008年公司农产品加工销售额达217亿 元,采购各类农副产品近70万吨,价值50亿元;20多年来累计采购各类农副产品价值达180亿元,直接和间接解决了130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对推动 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应尽的贡献。正是娃哈哈对社会公益实实在在的投入,才能不断提高娃哈哈品牌的美誉度,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 良好的外部环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80

巧用計然七策的投資之道


http://foreverchan.blogspot.com/2010/03/blog-post_19.html


計然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戰略家、思想家和經濟學家,計然並不是其真名實姓,而是取善於計算運籌的意思。據說他是老子的弟子,博學多才,無所不通,尤長計算。 《史記·貨殖列傳》說范蠡曾拜計然為師。他教給范蠡《貴流通》、《尚平均》、《戒滯停》等七策,這大約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商業理論。范蠡學習了計然七策後, 只用了其中五策,便使越國強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范蠡在感嘆之餘,認為計然七策既然用於治理國家有如此奇效,也應當可以用於成就自己的事業。於是,在滅吳後,范蠡攜西施一同離開越國,到齊國自稱鴟夷子 皮,至陶邑(今山東陶縣)改名為朱公。他運用計然七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孫繼承其家業和經營之道,遂至鉅萬,所以後世都將陶朱公視為商人的祖師。

計然七策作為一种經營思想在證券市場中同樣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

這段話的意思是:怎樣才能知道哪些貨物會漲價和哪些會跌價呢?只要看這些貨物的數量多少,或者說要看哪些過剩和哪些不足就可以知道其價格漲跌的情況。這裡 的“有餘”就是“供過於求”,“不足”就是“供不應求”。供過於求則價格必落;反之,則價格必漲,這正是商品經濟條件下的物價規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傑出 經濟學家計然,就已充分認識到這一規律的存在。在兩千年後的證券市場,這一規律仍在延續。

一方面,當市場容量較小,週邊資金充足時,由於股票“供不應求”,因此,股價就會上漲;另一方面,當市場不斷擴容,而週邊資金不能保持同步放大時,股票相 對於資金就“供過於求”,股價就會回落。國外成熟股市經過多年擴容後,市場容量過於龐大,有些個股長年累月乏人問津,甚至有的要通過縮股的方式才能保持幾 分錢的股價。這就是“有餘”和“不足”造成的貴賤之分。

此外,在一輪漲升行情中,往往只有少數主流熱點可以漲幅居前。即使是熱點板塊中的個股,在行情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也會出現分化。這是因為在一輪行情中,市場 主流資金往往會選擇某一熱點進行集中突破。所以,少數熱點類個股,相對於資金面是處於供不應求之中,因而股價會漲幅居前;而其餘大多數個股相對於資金面是 供過於求的,因而漲幅落後。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計然的這一理論思想表明其能夠以辯證的思想去觀察物價漲落的奧秘。“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理論的意思是說,漲價的貨物,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向其 相反的方向發展,反之亦然。這種關於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的“度”或“極限”的思想以及物極必反的觀點,是典型的辯證思維。

在股市中,即使是業績極為優良、最具有投資價值的個股,當它漲到一定程度時,也必然會滑落下來,近年來牛熊行情的轉換,以及大量優質藍籌股跟隨指數下跌的 市場表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充分體現出“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的市場規律。

賤買貴賣,加速週轉

計然十分注重掌握市場變化的趨勢,強調根據需求變化確定價格,加速資金的週轉,“賤買貴賣,加速週轉”是其主體經營思想。意即在東西價格低廉時買進,在價 格高昂時賣出,並且想辦法使資金像急流的水一樣快速週轉。

賤買貴賣,是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獲取利潤的根本途徑,而加快資金週轉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直是幾千年來的工商業經營的基礎之道。時至今日,資金週轉 率仍是考核企業經營效率的一項重要指標。加速週轉也可以說是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爭取最大化利潤的有效方法。在股市的上漲行情中,投資者保持高效率的短線操 作,常常能最大化地發揮資金利用效率,獲取極豐厚的利潤。但有的投資者操作手法過於保守,在資金不多的情況下,持有股票種類過多,常常因此延緩了資金週轉 速度,降低了投資收益。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計然告訴治國者或商人,既要明白物以稀為貴和物極必反等規律,更要善於運用這些規律,大膽地作出決斷。即當貨物極貴之時,要能當機立斷,把貨物看成糞土一 樣盡可能地拋出;反之,當貨物極賤的時候,要把貨物看成珠玉一樣盡可能地購進。

做到這點需要投資者有冷靜的頭腦和理性的思維,但是,相當多的投資者卻喜歡漲時看漲、跌時看跌。股指稍一大漲就以為是突破性行情,股指剛一暴跌,就以為是 熊市又回來了。有很多股評人士也是如此,當股市上漲時,大多數股評都看多,而股市下跌時,大多數股評又紛紛看空。這種情況造成股市上漲到高位時,投資者總 是盲目追漲,而股市跌到低位時,投資者卻恐慌性地割肉斬倉。

漲時看漲、跌時看跌是股民投資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資者必須克服這種思維慣性,切實做到:在股價上漲到一定高度,獲利豐厚時,堅決將其賣出;當股價跌到 一定深度時,要抵禦各種利空消息的干擾,堅決地逢低買入,並且要像對待珍寶一樣地愛惜手中的廉價籌碼。

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這裡的“資”,是需要和購買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氣乾旱,出現旱災時要購買船隻,當出現洪澇災害時要購買車輛。從表面上看,好像與現實需要是相反 的,是不切實際的經營思想,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天旱之後,可能會出現洪澇,洪澇之後也可能出現旱災,都需要早做準備,以防不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旱災和水 災,而要做好旱災之後有水災和水災之後有旱災的準備工作。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也必須充分兼顧到利和害的兩個方面。在有利的情況下要看到不利的方面,這樣才 能解除可能發生的禍患;在不利的情況下要看到有利的方面,這樣才能把握即將到來的機會。

“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的思想還體現在把握適當時機,以低廉的價格買入別人暫時不需要的東西。在出現旱災時,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入別人不需要的船隻,等 到出現水災時,再高價賣給需要船隻的人;在出現洪澇災害時購買車輛,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種思想在股市中的具體運用原則就是:“牛市賺錢,熊市賺股。”在牛 市中,人們看著日益高漲的股票,就爭搶著追漲,而不看重現金,明智的投資者可以將股票賣出,賺取別人的資金。當熊市時,由於股票逐波下跌,人們會非常看重 現金,而急著想賣出股票,這時,明智的投資者可以逢低用現金賺取別人割肉的廉價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35

也谈致富之道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76675.html

观致富之道,大致有三种。一是天上掉馅饼型的偶发之财,如彩票中奖、意外之遗产等;二是抓住机遇靠脑子和辛苦 创业所得,如江浙、广东一带很多的私营业主;三是通过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小额投资的方法逐渐致富,就如我等千万个各级打工者。
说实话,对于像我这样兢兢业业打工、总是低头走路的人而言,前两种方法是可遇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即使通过打工,要做到叱咤风云,也是没能力复 制。所以我们大抵只能通过赚钱、攒钱、努力让钱生钱的方法来积累财富。这可能也是大多数财经媒体比较花时间、版面在如何投资(而非如何创业)上的一个原因 吧。

我从没指望自己脱俗,但也多少感觉到现今之多数理财,总归是术而非道也。试想,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和词语是“买卖”和“配置”。所谓买卖,就是交易, 即低价进高价出。这种运营模式通常存在于第三产业,你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种服务,你就获得其中一部分回报,你把这部分回报加在买价上,于是形成卖价。所 谓配置,就是根据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多方面的买卖以达到比例调配。

这种买卖和配置最令人疑惑的地方是它们是否创造价值。理论上如果这种价值创造是稳定的,那么人们的致富之路也应是比较平坦的,反之,就会受到很多不 可控因素的影响。

我一个小学的同学,印象中好像初中毕业就开始经商了。但他天生有做生意人的头脑。在二十年前他对我说过一句话,至今对我还很受用。他说:“……有人 说我花钱大手大脚……但我就是要让他们(供应商、客户、员工、监管人员)赚钱……要是他们都赚到钱了,他们也一定会让我赚到钱……”对于当时刚迈进大学校 门的我来说,从这段话中看到的是一个初富同学的潇洒,现如今再回味,那真不愧是致富、保富的金玉良言啊。

所谓致富之道,首先在于“给予”,所谓有舍才有得是也。舍的层面有很多。从本质上说,公平交易就是以 “舍”为前提的。所谓“双赢”、“共赢”,其本质就是互舍、同舍,如果一方不舍那么一点点,那么另一方怎么可能赢呢?如果没有共赢,生意怎么可能做成功? 即使一次做成功,又怎么可能长期“复制”这种成功?所以,锱铢必较看似精明之举,其实很难成持续发展和谐致富之道。(这也是我一直很不愿意人们把精算师理 解为“精打细算”之重要原因)。

从内容上讲,“舍”既可以是在利润率上减少几个点而维持长期的盈收,也可以是专注经营——舍弃那些求大求全求名次求“集约”的想法,将非擅长的业务 剥离,从而更有效地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舍”也可以理解为放弃一部分机会。每当一个人致富或成功了,我们总说他抓住了机遇。事实上机会是世界上最 不缺少的东西之一。机会如遍地石材,只有最后能打磨出真正的钻石的那块石头才是有“暴富”价值的。如此,谁说放弃一些石头就一定是放弃致富机会,谁说这不 可能是减少负担的明智之举呢?生活中,很多人不够快乐,其原因是他/她总是在惋惜机会的失去或后悔没有抓住机遇的情绪中,而没有从机会中脱俗,主动去管理 和使用几乎每天都在产生的机会。从因果上讲,不管是有意无意,“舍”是肯定有回报的。这回报有可能是你当下舍了,当场就拿回一个合同,或是意想不到的回 报。

我一位朋友的爷爷,年轻时闯荡上海滩,借宿在城隍庙附近的一个出租屋。他的房东老太,当时靠着连在一起的六七套房子出租过着悠闲日子。忽然一天夜里 起火,烧及房屋,所幸租客及时逃离,无恙的租客们就站在远处看房屋慢慢被烈火吞噬,庆幸中或许夹杂些许房东“均贫富”的快感,唯独我这位朋友的爷爷,冲进 去救火也救了房东老太太。这是本能的一冲,甚至可能没想到这是否是舍、是否值得。后来房东将仅余几套房子中的一套作为礼物送给他。其他租客们方后悔莫及: 他们不仅无幸得到这样的飞来之财,而且还要另寻安顿之地。

如此可见,“舍” 的回报多种多样。有可能是你舍了,结果大家都来帮你聚财,如两年前的王老吉。也有可能是你今天舍了,若干年后有不知不觉的回报过来,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就应 属于这一类吧。想当年他在北大就学时每天主动为宿舍同学打了四年热水,当时也未必想到那是舍或者奉献,当然更未必想到要有所回报,但当有一天他招手他的昔 日同学来一起创业的时候,他当年舍的价值忽然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所谓致富之道,其次在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创造,而非转移。价值创造就是让这个社会整体的财富,或物质,或精神愈加丰富起来;而价值的转移,就是从一个 人,或一个团体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团体。我们现在的投资,不少是财富转移的表演,而非创造。

如人所皆知的股市,这个系统是如此玄妙,几乎建立在很多假设上的数字的想象和观念,今日股市之大跌,使很多著名公司及其股票持有人的价值缩水,于是 有人割肉;明天股市大涨,普通股民们便欢喜雀跃,于是昨日“抄底”的人就更有值得骄傲的“判断力”和“执行力”,他若“见好就收”,他的财富数字当天就增 加,但那个增加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不是创造出来的价值,而是从昨日割肉人身上和明日被套人身上转移过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人人投资股市却不亏本,不是天 方夜谭,便是白日做梦。在股市中的这些“判断力”和“执行力”说到底就是一种“术”——分析的技术、解读的技术、判断的技术,但凡术,哪有保证百无一失的 呢?这就是为什么财经媒体的股评家隔一段时间都要换上一批,而难以有常青树的一个原因吧。

所谓致富之道,还在于对贫富的理解。昨晚刚和儿子读一篇小文章。文中说一位富豪父亲想让儿子了解什么是贫穷,于是带他去乡下穷苦人家那“体验”了一 天。回来的路上,父亲对儿子说,你现在知道什么是贫穷了吧?儿子说:“是的……我们家的廊下有时尚的灯笼,而他们那边则是漫天的星星;我们家的庭院很大, 一直延伸到篱笆那儿,而他们家的院子没有篱笆,一直到遥远的地平线……现在我明白我们有多穷了。”显然,在孩子的眼中,自然、自由是最大的财富。当然,可 能也有人解读为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而我从财富的角度看,对一个个体而言,致富之根本,首先是你不觉得你穷得一无所有,你可以贫,但不能拘于困,这种内心深处的精神和追求,乃至对财富 幸福的定义,是一个人是否可能致富的基础。假如一个人不相信自己也会不经意间遇见幸运,他怎么可能寻到机会?假如一个人不相信通过自己的诚信勤劳可以脱贫 致富,他又怎能摆脱贫困?反过来,不少富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对幸福财富的理解和追求,最终得到的那些资产和货币跟废纸烂铁也并无二致啊。

如此看来,我们要致富,比“登天”要容易好多好多,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是否够大,这个心若大到不计较舍、不计较贫、不为频繁的交易焦虑不安,那么 我们离财富的距离,其实很近。(作者为精算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24

華寶創歷史新高後的我感:投資分享之反向操作和選股之道 黃師傅

http://hk.myblog.yahoo.com/master-wong/article?mid=4105

2010年8月13日,黑色星期五。一切順利而平淡的渡過。

 

當天,華寶國際收市價創出歷史新高 12.24 港元。小弟的投資組合也進賬不少,而該股的持股比重甚至接近第一大持股國壽。

 

常聽見人說長綫買入優質股票就是投資王道,這話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克服人性的缺點,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沽出,在別人畏懼的時候買入,但這一半,執行上是有很大的難度。因為這是違反人性的行為。

 

仲記得今年年初恒指接近一萬九千點時,不少人已看淡甚至「轉左熊MODE」,連我自己也有點受到影響而準備了撤退的方案。

 

今年能打敗大盤,部份很明顯是運氣使然外,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在這個時機買入建行和信和。這是反向操作的一個例子 - ROE20% 兩倍PB,和樓價在向上的走勢下買入地產股,管它甚麼九招十二式、地方政府債問題、A股低迷。今年7月更在友人的「慫恿」下買入A股ETF 和沽了一部份建行。

 

反向操作的精粹是可以有能力分開那些是真正影響基本面的因素、那些是市場雜音。李祿也說:「投資股市最大的風險並不是價格的上下起伏,而是你的投資未來會不會出現永久性的虧損。單是股價下跌不單不是風險,根本是機會」。 有一樣重要的是,價格有時候會預先反映基本面的變化,有時候則是市場雜音。沒有預先的規律可找,這才是投資引人入勝的地方。由2007年的牛市頂部起計, 中移動由160 元跌到 50元、匯控由 150元跌到33 元,就是他說的永久的虧損,但國壽由 50元跌到 18元、建行由 9元跌到 2元一樣,這是機會。此話何解? BLOG友們自己領會一下。領會到的朋友,就好像之前巴黎兄引孔子教子路射箭的故事中,子路看到那個紅心「其大如日」的境界。

 

綜合今年的操作,有一樣遺憾的是在今年的最低位 (70 元左右) 沽出了最後一注匯控。見到嗎? 時機的掌握,並不如大家所想的這麼簡單

 

也因為如此,對於投資初哥、沒興趣研究股票或沒有時間打理組合的朋友來說,買入優質藍籌及長綫持有,就是最佳的投資策略。

 

有經驗的老手可以選擇藍籌以外的股票,因為估值低估出現的情況較易存在,但當然,部份估值低也有它的原因。記得林奇當年主理的基金也不是全以指數成份股為主要的。也不代表指數成份股比二、三綫股的風險高或低。試想想 160元買入中移或 150 元買入匯控,今天如何?

 

也因為如此,選擇指數成份股以外的股票,我們並不應以公司的市值大小作為選股的準則,而是看公司的護城河、對手、財務狀況和估值。一般能成為藍籌的權重股,護城河是普遍存在。成為藍籌是果,護城河才是因。

 

騰訊當年上市,只是數十億元的小公司,上市時股價是 4 -5元、李祿未發掘比亞廸時,市值也只是三十至四十億港元,安踏未上市前,是李寧眼中不屑一顧的小公司。誰能肯定走利基的特步、匹克不能打出自己的一個新天地,和大哥們平起平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5

股海求生之道 實事求是 不頑固偏執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491

「所求不智,萬苦之源。小心死心眼」-李天命先生。

股海如苦海,同樣無邊,唯「真實」二字,方為解脫之道 – 意謂實事求是,不頑固偏執。接受事實痛苦,確是進步的必經之路,但只有接受現實,才能斷事客觀、明透。

傳奇的投資者,絕對不會死心眼。索羅斯: 「我的優越之處,在於承認自己錯誤…這是我成功的秘密」(Where I do think I excel is in recognizing my mistakes..that is the secret to my success)。股神拍檔芒格:「發現問題要快,然後行動」 (Quickly identify mistakes and take action)。凡人總為傳奇,披上神的聖衣,永遠算無遺策。傳奇樂向凡人展示,只有神才永不犯錯,他們只是善於找出 -> 承認 -> 消除錯誤而矣。

 

成功的企業家,亦是殊途同歸,不頑固偏執,反善於多角度分析事情。同事近來在看,英國富豪占士堅(James Caan)的傳記The Real Deal: My Story from Brick Lane to Dragons’ Den,裏面一段,是為一例。占士阿爸,原籍巴基斯坦,1940年代為避戰亂,ABC都唔識,赤手空拳從流落英國打工。多年打拼,營商竟成小康,育有多兒,游刃有餘。占士天資聰敏,但反叛不欲繼承父業,中五會考前,寧願離家出走,闖蕩江湖。打滾多年,在獵頭界漸露頭角,決定自行創業。話說1986年時,英國經濟暢旺,各公司搶住請人,獵頭公司能醫不自醫,也因缺人,叫苦連天。占士人如其性,堅過石堅,奪將招兵,毫無窒礙,心生一計,想向其他獵頭公司推薦人材。占士行軍,其疾如風,立跟同事相量,組織攻勢。同事聽完此計,眼珠也差點跌出來,「咁即係行入麥當勞同個店長講,我有漢堡包想賣俾你!大佬呀,你真係怪人,獵頭界靠hunt人搵食,點可能反過0黎磅水俾你!」占士自信爆棚,立時反駁「但係我哋勁好多喔。」同事聽罷,差點吐血:「請你推薦D人,即係自己認衰仔。無可能啦,算吧啦!

占士身負富豪之魂,不破樓蘭誓不還: You know what? I’ll do it myself。拿起電話就cold call,當然就給罵到狗血淋頭,「係咪玩嘢呀!」苦戰六周無果,銳氣稍挫,但見慣大浪,事實擺在眼前,非如想像般容易。本可丁蟹上身,大罵而去,「D人唔識嘢啫,我先識嘢。」但占士實事求是,知道問題出自己身:「我的推銷手法有錯(I realized that I must have the wrong pitch) - 錯在傷人自尊」。心念一轉,嘗試代入對方的想法,假設某日,有人忽然sell自己同一服務,甚麼的內容才能打動自己,而不會抗拒。忽然靈台清明,答案浮現,立時拿起聽筒。

「聽住,好快講完,我有一件熟手嘅,三年經驗,一年開到十五萬英鎊嘅單,可以幫貴公司搵到五萬鎊盈利,推薦費六千,有無興趣?」六千博五萬,對方雙眼發光,問題迎刃而解。自此公司多了一門B2B生意,擴充加速,不在話下 -全賴不執於一己之偏見。

記曰:小器,難成大器。死心眼,死硬。近來宏利(945)暴挫不歇,又見升又讚,跌又讚的粉絲,看錯N次後,本著「今年的盈利,即是今年的盈利;今年的撥備,終是將來的盈利 - 點都賺0架啦,乜駛驚!」的精神,舊票剛彈,又開遠期(空頭?)支票。幾年來,股價三百幾跌到九十幾,也從無懷疑自己看錯。這可能已經超越了死心眼,到達了終極形態的瞎心眼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3

數字是第四步──揀股之道(2010/08/31) 脫苦海


http://www.talk-global.info/viewthread.php?tid=11718&page=1#pid127254

揀股票,第一步就係管理層,第二步係商業模式及市場結構,第三步才去講甚麼策略管理之類,到最後才是去計估值,點解d人硬係要本未倒置?

投資(包括買股票、買樓,或者做一盤生意),最重要的部份都係難以量化的。

舉個例子,你將投資的股票收窄到香港地產股,你只係計第四點,分分鐘就係買左麗新、華置、百利保,甚至永義。但你問我,只會睇12、16、83,連1同17都唔會睇。

咁你可能會話,上市公司數目一千間以上,行業是一百個以上,每行可能有5-10間公司,邊得閒睇得晒?

原則上你對某個行業好熟悉,才談得上去研究及投資,所以脫苦海就睇地產,市場先生同Cory就睇金融股,會計仔就製造業公司。

等我開個問題考考你:邊一隻服裝股最好? 答案就係永遠沒有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8

成功之道: 遇非常機會 行非常手段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14

人生在世,黃金機遇難得。唯非常人,遇非常機會,行非常手段,方立非常功業。

 

現時市況,悶中忽帶亂,靜極暴跌至。殺聲震天,兵慌馬亂 之際,是戰是逃,一念之間,組合回報天淵之別。如四月見頂、五月見底,六至八月回升大半,中途能否減低損失、及時轉身造好?又如每季最強板塊:首季的家 電、汽車股、次季的藥業股、今季的零售股,有無買?高位走唔走得切?市無常態,能否臨機應變,「因敵變化而取勝者」,區別雲龍井蛙。

神級操盤人,在特殊關頭,既要看見別人看不到外,仲要一身是膽,該出手時大注出手。據索羅斯前主將Stanley Druckenmiller憶述,成世人只係俾老細鬧過幾次,多數因為「莫薑」:一次揸德國馬克沽美金,段段領放,沾沾自喜。索羅斯問:「買咗幾大?」「十億美金」不問則已,一問火起:「個盤咁奀?(You call that a position?)」即令買大一倍,大勝而回。

另一次是1985年,廣場協議(plaza accord)後,索羅斯麾下眾炒手,揸日圓怒賺800點子。正預備開香檳慶祝,大佬突破門而入,大喝:「要沽就沽俾我!」對於眾炒手,800點子已是大勝。炒神眼中,是大勢初轉,人生那得幾回捉正?寧殺頭不抽身,反要賭大幾倍。

此乃非常境界,能至者稀。交易營商非關生死,值搏唔搏唔駛死、搏錯影都無,避險持盈,人性使然。欲成大業,需在關鍵一刻,自處死地,而後求生。小說《商道》(作者:崔仁浩)一節,可堪細味:主角林尚沃是韓國商人,壟斷了人蔘出口權。由於中國要貨,只能向自己買,異常值搏,便押注全副家當,購入五千斤上等人蔘,運往北京。以往賣開廿五兩銀一斤,現時mark-up到四十兩。

華商也非善男信女。以往人蔘價賤,是本地薑睇死韓商本少,出國日費千金,相持日久,只能屈服,草草歸本,打道回府。這次華商舊調重彈:聯手抵制,一斤不買。人蔘一屋都係,搬返朝鮮?沒資金回籠,早晚要命;賤價求售?從此難以抬頭。

林尚沃的對策:談判都慳番,命人點火,將人蔘逐扎燒燬。華商先怒後怕:貨得一批,煙滅無蔘可賣。燒剩一半,屈人者反被屈,雙倍找數了事。先死而後生,化危機為商機,遂成巨賈。

自己營商多年,感悟成敗之際,不時只是大機遇前,有幸做對決定。之前推介的星島(1105),亦為一例。當年免費報紙興起,英雄地,或是英雄塚,鬼知咩? 星島當時決定,應非易事:最怕進攻不成,反自毀大營《星島日報》。管理層份屬打工,走去燒股東嘅人蔘,無壓力?呃人!

現時搏到,每日挾近百七萬讀者人次,與TVB(511)黃金時段匹敵,固然暢快。《頭條》模式已初証明,執筆時股價$1.91,估值、息率仍吸引。除非本地經濟急轉直下,當續持有,搏市場規模、公司市佔率再進一步。

(本人客戶持有星島(1105)、電視廣播(5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96

葡京黃金廳主談成功之道最緊要鍾意賭  李華華

2010-11-01 AD

賭王何鴻燊嘅得力助手李樹福(李伯),即係金利豐證券老闆娘朱太朱李月華阿爸,能夠做到澳博(880)葡京最大賭廳黃金廳嘅廳主,已經唔簡單,更重要係李伯係賭王知心友,一齊喺濠江打天下。

華華上周六有機會見到李伯,自然唔放過機會,向佢老人家請教成功之道,李伯話最重要係「自己都鍾意賭錢!」

李伯年輕時已隨家人由番禺移民至香港鴨脷洲,佢話回想當年喺鴨脷洲起家,係做漁民貸款生意,「啲漁民一出海就3、4個月,出發前要畀人工、買生財工具,我就借錢畀佢哋,等漁民回航時有豐富漁穫先還錢。」

朱太親父間中同賭王食飯

就因為漁民貸款生意,令李伯認識到水上賭船嘅人,為佢日後成為濠江廳主踏腳石。對於呢段歷史,李伯好少提。

懂得賭也可以賭出個未來,李伯個黃金廳喺多年前,已經係澳博主要收入,亦係澳門博彩主要收入。曾經有報道話,澳博與廳主係七、三分賬,但李伯就係五五對分。

講開澳博,一定想起賭王,李伯話何生仲喺休息時期,精神都唔錯,佢間中都有同賭王食飯。

當講起呢幾年澳門賭業嘅「華洋大戰」局面時,李伯話,做黃金廳已超過20年,起初澳娛係獨市生意,自從01年起澳門開放賭業,對佢哋係有啲影響,但唔算好大。

李伯話,賭博產品家家都一樣, 佢重申本身都好鍾意賭錢,所以知道晒賭客嘅要求,包括喺硬件、軟件以至交通安排,都為賭客提供貼身服務,咁先可以留住賭客歡心。力不到不為財果然是營商基本法。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