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種情況,兩個下場-恆大地產(3333) 及昌盛中國(1863)(留言回覆)



文仔:

雖然我無抽恆大. 但睇到NEWS. 基本幾個投資者入手都係有 "保証回報". 乜可以係SET 咁既CONDITION 係注資既時候?<-----點解恆大要咁做.. 咁咪自己害左自己. 問了些基本問題.唔好意思.


揭恒大低價上市來龍去脈

(明報)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恒大(3333)首日招股反應熱烈,與此對照,主席許家印卻多次為公司低價上市大呼心痛。其實,除了聲言的平賣外,許氏更痛心的或許是為引入 的投資者以解財政困難之時,多番都被逼作出異常慷慨的回報保證。當中最誇張的是包括鄭裕彤 在內的財團,在一年多前與恒大簽下的對賭式入股,以每股成本價不過1.65元,卻要求回報在1倍以上,如恒大發售價最終不能達到每3.78元,許家印就需 轉讓更多股權補足他們的回報,加上上市後1年的回報補償,許家印未來還可能要付出高達17億元的代價(見附表)。

翻查恒大的招股書,可見許家印近年多次引入不同的機構投資者,而在與各投資者訂立的協議中,「保證回報」的字眼可謂隨處可見。首先在06年底時,引入美林 、德意志及淡馬錫等機構投資者,以優先股形式融資4億美元 。但由於08年初的上市失敗,股份不再值錢,優先股隨即被轉化為貸款,並且訂下了三成至七成的保證回報。此外更訂明恒大不得遲於09年底上市,而上市之 後,還要保證一年內的差價賠償。

上市不能遲於今年底

與此同時,在07年時,恒大接受了由瑞信發行的一筆美元結構擔保貸款,5億美元的年度保證回報率竟高達19.5%。當初恒大的如意算盤是上市後即可償還,但結果卻臨門脫腳,最終背下高息負債。

到08年3月恒大最終上市失敗後,當時為上市而大肆搶地的惡果亦即時湧現。許家印早前曾稱,當時為避免公司資金斷裂,曾在香港逗留了幾個月,求見不同的本 地大孖沙、投資銀行。消息人士稱,結果在楊受成 的引薦下,終於找來鄭裕彤、美林、科威特 主權基金等大水喉接應。

楊受成引薦 覓大水喉

總共5.06億美元的注資暫時止住了恒大當時幾近崩潰的局面,但後果卻是再多了幾項「保證回報」。

以彤叔的1.5億美元投資為例,折合每股入股價約為1.65元,但當時簽下的協議卻訂明,恒大若能在2010年3月前上市,這筆投資的保證回報最少達100%。而若上市程序拖延,保證回報更變成年回報率最少50%。

雖然,在最近的談判中,包括彤叔在內的新舊投資者,同意將保證回報打個18%的折讓,但卻同時要求許家印作出上市後一年內的回報補償。意即上市後一年內, 恒大股價的升幅若未能補回扣減了的回報率,則許家印要個人作出賠償,總承擔最多達到17億元,剛好是許今次賣舊股套現所得金額。

許家印總承擔最多達17億

許得注意的是,按照彤叔等投資者的保證回報要求,恒大的招股價亦受影響。恒大的招股價介乎3至4元,但招股書表明,恒大最終的定價若低於3.78元,許家 印要額外出讓最多4.9億股股份,亦即許家印的持股將降至僅58%。故此為免轉讓股份,許家印似有壓力要在上限區域定價。

除了保證回報外,更辣的條件是,各投資者與許家印還簽下了認沽期權,即是當恒大一旦被催債,許家印必須要先行買回各投資者的股權。


greatsoup:


我兩個字答你,缺水。以下的新聞已告訴這家公司上市不了帶來的問題。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277

自 从3月20日恒大地产宣布放弃在香港资本市场的IPO计划以来,这位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 席便陷入一场艰难的自我救赎之中。只有巨额的资金才能帮他收拾眼前的烂摊子──相当于2个万科的巨量土地储备的大部分在等待开发,截至今年1月的 111.334亿元人民币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还有近10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借款,以及未来4个月内至少40亿以上的土地出让金欠款。

...
许家印救得了自己吗?现在,恒大最迫在眉睫的是一笔近40亿元的土地出让金。今年1月18日,恒大经过两百多轮叫价,最终以41亿元拿下广州天河区一块土地,但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3月13日恒大仅支付了1.3亿元。而全部出让金须在8月份之前付清。

..
但颇像黑色幽默的一个后话是,在恒大IPO失败后,一些新入职员工也感受到了这家公司所遭遇的寒意。一位恒大重庆分公司的新员工向《环球企业家》抱怨,上班的第一个月工资就被拖欠了,另外一位新员工的身份证被公司借去办理电话和网络开通事宜,原因是个人身份办理可以省钱。

你可以看到上市不成,又欠下高息巨款,銀行又唔肯放水的時候,無論任何方法,他都會接受的。

私募報導: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283



  而此次許家印私募金額高達6億美元,將近恒大原計劃IPO規模的一半,許家印自身則形容此次私募有點類似于一次小型的IPO。此外加上鄭裕彤投資的7.8億人民幣參股恒大的相關項目,恒大此次融資超過50億元人民幣。

  恒大此次擴股融資出售股權約佔公司16%的股份。其中鄭裕彤投資入股1.5億美元佔公司股份3.9%;科威特投資局投資1.46億美元佔公司股份3.8%;德意志銀行、美林銀行等其他5家機構投資入股2.1億美元。

  資料顯示,美林銀行、德意志銀行是2006年第一批投資入股恒大的三家股東中 的兩家,目前美林以及德意志銀行已向恒大投入5.23億美元,約佔 恒大總股份的13%,加上科威特投資局及鄭裕彤父子入股後的股份,因而,在多次私募之後,恒大約已出售超過20%的股份。恒大自身的負債率則下降到 65%。



其實有一家大家遺忘了的昌盛中國,一樣都是因為借下投資銀行高息貸款,都是情況不好上不了市。其下場遠遠劣於恆大,他差點要賣掉核心項目,並且需要破產,幸好市場突然回暖,他能賣出部分項目,還清債項,不然就一生累積的就化為塵土。

現時,他的項目只剩下發家的一個商場,並且連租務權都給了人,但仍保留該核心商場,都算好運。他說以後都不想上市了。


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8/LTN20080118083_C.HTM


終止招股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23/LTN20080123003_C.pdf


過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7813

  2006年10月,昌盛中国开始酝酿赴港上市。当时香港昌盛集团董事局主席、广州市中华广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锡昌、昌盛中国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 GSSIA签订协议,向后者发行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约占当时已发行股本20%,双方同时订立2008年底之前上市  “对赌” 协议。协议表示,如果在2008年底之前不能完成上市的话,高盛这部分投资额将转化为昌盛的负债。

        2007年11月,昌盛向香港苏格兰皇家银行提取银行贷款6.11亿元,用以结清中山广场一期二期土地使用权收购融资的贷款。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因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加之房地产市场低迷,2008年11月12日,昌盛中国未能如期上市。为了渡过困境,昌盛集团被迫将旗下核心业务——中华广场套现抛售,较实际市值降低了近10亿元,但至今谁来接单仍无明确消息。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058


        目前中华广场运营成熟,开业至今9年,仍保持100%的出租率和租金收缴率。由于地处广州繁华地段,其每年的租金增长率在5%左右。目前中华广场每年稳定租金收益约1.1亿元,年利润达3300万元。

        据悉,海印股份在广州的商业地产项目做得不错,一直觊觎邹锡昌手上优质的中华广场物业。今年4月28日发公告,拟收购由广州兴盛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拥有产权或权益的广州市较场西路23号裙楼商业物业项目,也即中华广场物业。

        此次每年1.3亿元的租金,业内人士认为其将面临一定的租金压力,但对于邹锡昌来说,这笔长达14年的投资合作,可大大缓解他的现金流。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2162



  慢性毒药

  邹锡昌吞下的“慢性毒药”,是两笔巨债。

   “最致命的一笔是2007年11月19日为支付8.34亿元竞拍款欠下的。”邹锡昌指的正是竞拍中山地王——中山广场。他回忆说,“这块地挂牌后,我就 一直盯着,业内也都知道我势在必得。但在竞拍过程中,一家知名开发商还是插了一脚,跟我抬价。这块地的底价是2.3亿元。到了7亿多的时候,我想过放弃, 但又心有不甘。”经过308次举牌,邹锡昌最终以8.34亿竞得了这块地,高出底价6亿多元。

  由于公司实力不济,邹锡昌不得不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四处找钱。最终与香港苏格兰皇家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就是这两个月的时间,延误了上市的好时机,也让我背上了沉重债务。”邹锡昌向CBN记者坦言。

   而将邹锡昌进一步推向举债度日深渊的,则是他的再一次“赌博”。2006年12月18日,昌盛中国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GSSIA)签署可转换债券协 议,向创投基金发行2500万美元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双方约定,若昌盛中国没有在债券的年期内进行首次公开发售,创投基金可要求邹锡昌按预定 的价格购买其所持全部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另外,若昌盛中国未能在年期内偿还本金,该项可转债的利息便按每年28%计算。

  “当时,我就想着高盛名气大,而且对上市有帮助,甚至可抬高股价,所以选择了与其合作。其实对我们来说,条件是很不对等的。”对这个带有对赌性质的协议,邹锡昌心知肚明,但为了上市,他豁出去了。

  愿赌服输

  2008年底,上述两笔债务到期在即,但由于上市计划的搁浅,昌盛中国陷入了财务危机。

  当时,邹锡昌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出售中华广场的现成物业,要么放弃“中山地王”项目。最初,昌盛中国将出售中华广场物业作为较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之一——传闻称,中华广场的转让价格约为20亿元,折合楼面价为2万元/平方米。

   直到今年6月份,邹锡昌最终以6.4亿元低价卖掉“中山地王”项目(卖给奥园地产),“用6.4亿还清了苏格兰银行的债务,高盛的债务通过贱卖公司设备 以及向国内银行贷款等方式也还清了。”回望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邹锡昌为了保住“儿子”(指中华广场),几乎是倾其所有。

  “经营企业还是要稳妥,不要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去做事。”上市遭挫,虽然使昌盛中国损失惨重,甚至差点失去中华广场,但对于邹锡昌来说,未尝不是个很好的教训——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拒绝不了外国投行的诱惑,都是邹锡昌总结出来的经验。

   现在把中华广场托付给海印集团后,邹锡昌将投入新的“3+1”项目,即武汉、天津、太原的三个住宅项目和广州市内一个6万平方米的商场项目。对于中华广 场原来的管理团队,邹锡昌表示,除了部分员工将留下来配合海印集团的调整工作之外,会将其他管理人员安排到新的商场筹备工作中。

  目前,邹锡昌没有为昌盛中国拟定更长远的发展计划。他向CBN记者坦言,自己打拼了大半辈子,天天为了赚钱奔波,做完已签好的四个项目后便打算退休了,“做些慈善或社工服务,都是香港人退休之后的选择”。

     恆大的成功,主要是因為規模大,在比率中亦有部分是優質項目,亦其負債規模大,破產會對社會造成大影響,加上大股東的鬥心,所以成功。昌盛中國的失敗,其 實一來時勢使然,二來大股東氣魄不足,他其實早在1990年代已經在搞這個商場,建成時剛剛就是現時那堆上市發展商開始跑馬圈地的時刻,但他沒這樣做,到 了前兩年,其規模已經不能和大型發展商相比。

加上根本做大上市,都是因為別人游說,上市時機又不適合,加上承平日久,已無鬥心,如果或者大減招股價以求上市,甚至用一些奇怪手段圍貨,先上市後再說,又或是多撐兩三個月,等氣候逐步回暖,賣出價能夠高些,情況也遠較這個佳。

    所以大氣候和老闆的性格,是決定一家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果想看多些關於這兩家公司的資料,請善用本博的search功能,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63

這次大不同 - 泡沬爆破的最後下場 黃師傅

http://hk.myblog.yahoo.com/master-wong/article?mid=5113

開估:

 

第一張 - 大蕭條前夕的道指。

第二張:南海泡沬

 

 

第三幅圖:納斯達克指數

 

 

2011年5月3日  華尔街日報

菲特(Warren Buffett)沒有打算再次大手筆做空美元﹐不過他倒是預計美元將會進一步貶值。

美元在上週五下跌至兩年半以來的新低﹐原因是投資者仍然擔憂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寬鬆貨幣政策和美國的債務負擔與財政問題。美元對多數主要貨幣都處於多年以來的最低點。

幾年前﹐伯克希爾(Berkshire)設置了一個做空美元的大空頭﹐投入總計數十億美元押注美元貶值。巴菲特上週六說﹐伯克希爾最近在外匯市場並不活躍。

他說﹐美元的購買力無疑將會下降﹐但我認為世界很多貨幣的購買力也會下降。

他解釋說﹐如果是做空美元﹐則反映投資者是預計美元將比其他國家貨幣的貶值速度更快﹐而對於這種情況是否會發生﹐他也沒有一個明確觀點。所以巴菲特說﹐我們不太可能大筆下注於外匯市場。

但他聽起來仍然看好美元。他對美元的結論是﹐相比任何其他地區或歷史上的任何其他時間﹐他更願意留在現在的美國。

至於不斷刷新紀錄的黃金﹐巴菲特說﹐人們仍在爭先恐後地投資這種大宗商品﹐實為愚蠢之舉。他說﹐在黃金數量固定的情況下﹐它沒有實際用途﹐其價值完全取決於其他人願意為它付出多少。

他也不願意投資石油﹐因為油價走向很難猜測。

他說﹐很少有大宗商品未來半年到一年的走向是我們知曉的﹔人們喜歡追漲﹐而從較長時間來看﹐這並不是致富的辦法。

********************************

資產價格是反映人性的地方,這並不錯。而人是不會從中學精,這也不會錯。我近排常貼巴菲特出來,並非我要跟他,而是要想想,他提出的背後思維 - 為甚麼要買股票? 為甚麼要沽黃金? 為甚麼他看大勢的轉變看得那麼準? - 當然,他可以錯,買了紡織公司,買了CONFIELD 石油,買了比亞廸。

 

從眾是很容易,因為這是動物本能,但不跟隨羊群是很難。尤其是,我的戰友也不再在我一方的時候。

 

我並不是價值投資者,也從沒有以價值投資者自居。追求絶對回報是高難度動作,大家看有多少做長短倉的對沖基金可以長久存活下來就行了。我的要求很 低,只要求在一段相對長的時間打敗大盤就可以了。股神也不能每年打敗大盤,何況我等一輩老散。當然,死牛老師的BUY AND HOPE,也是要引以為戒。

 

我寧可相信歷史、人性,甚於一切的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因為分析工具是可以錯,但人性是沒有轉變過。

 

時間會證明一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82

房地合一稅 下場恐比證所稅慘

2014-08-04  TCW  
 

 

繼證所稅之後,馬英九第二任總統之路,又要挑戰另一個過去執政者不敢做的事:「不動產稅制改革」。

七月二十四日,財政部在第一場建制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制座談會後,宣佈與財政學者達成「房地合一課稅」等五大共識,財政部預定於年底前提出所得稅法修正案,最快明年進入立法程序。

房價高漲,成十大民怨之首,社會上「不動產稅制改革」呼聲再度響起,面對接下來還有兩次大選,房價不跌,對執政黨選情相當不利,於是馬政府再度揮動「稅改大旗」,只不過這次換成了「房地合一稅」。

先前僅牽涉到財政部、券商、上市公司大老闆、金主、小股民影響層面相對單純的證所稅改革,最後都落得草草收場。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房地合一稅」不僅牽涉的部會多,還涉及地方、中央財源分配,甚至眾多土地相關法令也要一併修改,幾乎可以確定「房地合一稅案」將會比「證所稅復徵案」還要棘手好幾倍。證所稅一個法都修不好,房地合一稅牽動五個法要怎麼修?

兩年前,總統大選結束,馬政府宣佈復徵證所稅,當時的財政部長劉憶如找了專家學者召開幾次「財政健全小組會」後,端出「證所稅」復徵大菜,行政院也很快把所得稅法修正草案送到立法院。

結果法案送到立院後,反對黨都還來不及反對,國民黨黨籍立委幾乎個個給財政部長排頭吃,名正言順的站出來「擋法案」,最後改革失敗,財政部長下台,證所稅在立法院被改得「面目全非」,成為名存實亡、虛有其表的「證所稅」。

難關一:修法難一案動五法,修憲最麻煩

莊孟翰表示,證所稅僅涉及所得稅法修正,就已經在立法院鬧上整個會期,房地合一課稅牽涉到憲法修正或解釋、土地稅法、所得稅法、平均地權條例、財政收支劃分法等修法,一次要修這麼多法,不知道要吵上幾個會期才會過關。

就算現在財政部提出的方法避開了難度最高的修憲問題,但莊孟翰不諱言,短期因為還是有四、五個法要透過立院修法,相當曠日廢時,且憲法闡明,土地屬全體國民,地價上漲應歸公,如果在不修憲的情況下推動房地合一課稅,未來恐怕會有憲法衝突。

難關二:分錢難中央、地方陷爭錢角力戰

「房地合一稅案」除了牽涉到修法的問題,也會讓中央與地方爭權、爭錢的角力戰再度浮上檯面。

目前民眾每年繳交的房屋稅、地價稅以及買賣房屋、土地時所繳交的土地增值稅、契稅都是屬於地方政府稅收,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源,將來房地合一稅上路,買賣不動產的交易所得,都是歸中央財政部所有。

「如果到時候因為推出『房地合一稅案』導致房地產交易量急凍,已經嗷嗷待哺、財政瀕臨破產的地方政府財政恐怕將第一個受到嚴重衝擊,」莊孟翰說。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副教授花敬群表示,土增稅與利得稅是相容的,當房地產漲價時,彼此會相安無事,一旦跌價就會出問題。

「到時候房地產跌價,地方政府收到的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可能都會銳減,而房屋、土地交易資本利得稅又全部歸中央所有,地方政府一定會抗議,」花敬群說。

所以房地合一課稅後,中央跟地方要怎麼分配課稅所得?光是為了錢怎麼分,財劃法怎麼修、統籌分配款要怎麼給,恐怕中央跟地方就會吵不完。

除了中央、地方爭權爭錢會浮上檯面外,部會間針對「房地合一稅案」的協調也是一大問題。

當初證所稅牽涉到主管機關僅有財政部及金管會,就已經出現金管會暗卡財政部的情況,這次的「房地合一稅案」牽涉到稅制的管轄單位財政部、土地管轄主管機關內政部,以及工商團體、工業用地主管機關的經濟部,「光部會之間的溝通、協調就是高難度動作,」前內政部部長李鴻源說。

難關三:立法難建商、財團恐讓法案四不像

最後就算部會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問題通通都獲得解決,建商、財團立院都有代言人,立法院修法怎麼過?

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蘇建榮認為,前面都是熱身賽而已,法案送進山頭林立的立法院,才是這場稅改大戰真正要開打的時候。

建商、財團是政客們背後政治獻金最大貢獻來源,在立法院裡,財團、建商私下都有代言人在護航圍事,在各方勢力以及利益團體相互傾軋下,送到立院的「房地合一稅案」會不會就像當年「證所稅復徵條例」送到立院一樣「羊入虎口」,最後被撕裂成什麼樣子,法條改成什麼樣子,根本無法想像。

一位卸任的財政部長曾說,「稅改就是要靜悄悄得改,大張旗鼓說要改,一定會改不成。」

有了證所稅的前車之鑑,在現在民調低迷時刻,馬政府又大張旗鼓說要稅改,到時候既得利益的勢力反撲,恐怕不是即將卸任的馬政府團隊能夠承受得住。

【延伸閱讀】房地合一稅修法,牽動5法——可能牽動相關法條列表

可能牽動法條-憲法原因:憲法143條土地政策規定,土地屬全體國民,地價上漲應歸公,恐與房地合一稅衝突

可能牽動法條-土地稅法原因:除了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外,是否加徵土地交易所得稅

可能牽動法條-所得稅法原因:規範將來不動產交易所得,是要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或是分離課稅

可能牽動法條-平均地權條例原因:公告現值調整速度、幅度是否要進一步接近市價

可能牽動法條-財政收支劃分法原因:土地增值稅以及將來的土地交易所得稅,地方、中央應如何分配

整理:張瀞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20

給微信一個忠告:賣廣告的互聯網公司 沒一個好下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2/148968.html

i黑馬:昨日微信朋友圈推出測試版信息流廣告還不到24小時,今日淩晨,黑馬哥郵箱里收到一封天外來信,聲稱要“給微信一個忠告”,文中歸納總結、舉例論證,行文觀點鮮明,作者的立場明確,黑馬哥私心想這或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觀點,特此發表出來,共大家做探討參考。
 

 

先說一個歷史鐵律:在互聯網歷史上,廣告是最差的商業模式。任何靠賣廣告(含營銷)賺錢的公司,都是小公司;任何靠賣廣告賺錢的公司,市值都不高。

 

縱觀過去十年,這種公司一數一大把:以新浪為代表的門戶;以新浪微博代表的社交;以優酷土豆為代表的視頻網站;以搜房為代表的垂直門戶;以360為代表的“鼓吹免費”的安全公司... ...

 

現在微信朋友圈也要賣廣告了,它的命運是不是也會以上公司一樣?

 

廣告是條死路  這已被新浪微博證明

 

1月21日白天,微信6.1發布,要插播瀑布流廣告,用戶一陣牢騷。晚間,微信發布安撫信:廣告是生活的一部分。團隊還稱,當提出這句話時,讓業界看到了其商業化途中的初心不改。

 

一陣寒顫,廣大不明就理的老百姓不要被騙了。第一個做這件事的人是新浪微博,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人是騰訊微博。但二者下場都不太好。

 

2013年1月,微博推出信息流廣告,3個月後18%的股份被阿里巴巴拿走,1年後,比例被增持為30%。而騰訊微博則更甚,也是2013年,其總經理邢宏宇表示,讓廣告成為信息閱讀的一部分。結果去年7月,整個事業部都被裁撤。

 

讓廣告成為信息閱讀的一部分,廣告是生活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哪個更傲嬌,不用嘴巴說了,都是騰訊基因一脈相承。

 

騰訊微博死了,本以為會“爽一把再死”,但即便是裁撤前,它的信息流廣告也沒火起來。新浪微博沒死,但半死不活,它的結局很好地印證了廣告模式的瓶頸。

 

為何這麽說?賣廣告有兩個前提:用戶要多,廣告主也要多。這兩個條件,新浪微博都享受過了,但依然沒被養肥,這不是模式問題是什麽?

 

據公開資料,2013年,新浪微博用戶總數首降,跌了9%,並且一直再跌。而引入阿里註資,使其廣告主數量達到極致。

 

曹國偉不是傻子,在入股協議中有這麽一條規定,未來3年內,阿里必須給新浪微博帶來3.8億美元的廣告訂單。阿里有什麽?廣告主。

 

據去年9月的招股說明書顯示,阿里平臺上有800萬活躍賣家(註意,這還只是活躍),每個賣家都是微博的潛在廣告主,這給微博帶來很大轉機。

 

2013年1月,新浪微博推出信息流廣告,4月阿里入股。第三季度,阿里為微博帶去20%的收入,第四季度,阿里又帶去約33%收入,廣告主增長50%,微博首度盈利,實現營業利潤300萬美元。

 

直到現在,微博的廣告收入還在漲,但速度極其緩慢,且非常不穩定。舉個栗子,2013年第四季度,微博廣告收入為5600萬美元。隨後三季度分別為5190萬美元、5960萬美元、6540萬美元。

 

廣告收入模式制約著微博,使其很難成為一個大公司。微博所有收入中,廣告占比達76%-79%,剩余的增值服務增速不錯,但盤子太小,月收入未突破2000萬美元。市值方面,微博也從最初的約40億美元,跌到目前的27億美元。

 

最可怕的是,新浪微博的總用戶、活躍度增長已到達天花板,微博的盛開期已過,廣告模式的疲軟已成定數。

 

 

而現在,微信朋友圈也走進了死胡同,也要賣廣告,這種急迫心情可以理解,因為各種條件相比,微信都能遠勝於微博:截至去年上半年,用戶數便超6億(微博為5億)。

 

廣告主方面,自去年9月份企業號開通以來,兩個月後數量突破10萬,目前還是試水。而今,隨著信息流廣告的接入,大批廣告主會蜂擁而入。在不考慮用戶心情的前提下,理論上說,微信賣廣告的“錢景”一定比微博好。

 

但這又如何?走上死路後,死得快點和死得慢點有啥區別?

 

凡是靠廣告賺錢的公司都沒好下場

 

互聯網商業模式大約有三種:

 

一、廣告。應用得最廣泛,也是門檻最低的商業模式,有流量即可賣廣告。

 

二、差價。比如電商,京東采購一臺家電100元,通過其渠道價值後,賣120元,20元即是其毛利。

 

三、增值服務。比如遊戲,微信節奏大師的過關道具、最終幻想14的遊戲點卡。

 

這里面,靠廣告賺錢的公司是最沒錢景的。它是一個2B業務(企業級),賺的是企業的成本費,它的空間有多大,就看費用在企業銷售額中的占比有多大。

 

舉個栗子,比如京東,營銷費用在交易額(GMV)中的占比為1.3%,那麽意味著100元的交易額中,僅會拿1.3元去做廣告,空間是很小的。

 

去年年中,國外學術組織AIS統計了投廣告費用最多的行業,top9分別為飲料、化妝品、藥品(表格)... ...針對每個行業,筆者均挑選了一個代表企業,羅列其營銷(廣告)費用的占比,以看出整個廣告市場的大小。

 

 

上表可見,需要註意幾個問題。

 

1、表中所有百分數都是銷售費用,實際的廣告費用比這個數小得多。前者包含租賃費、銷售人員工資、營銷費用等,後者只是其中一個小環,大部分上市公司未將其單獨列出。

 

2、除去飲料、食品、商場三個行業,其余占比均在10%以下,大多在4%-7%。即100元的銷售額,僅有4元-7元支付銷售費用,拿去做營銷、打廣告的錢就更少了。

 

結論:投廣告的費用如此之低,那些靠廣告費的公司豈能活得很好?當然,還是有幾個活得不錯的巨頭。

 

在世界,最大的廣告公司是谷歌,年廣告收入約4000億元。

 

在中國,最大的純廣告公司是百度,年廣告收入約300億元。第二大廣告公司是阿里巴巴集團,規模略小。去年年底,據研究機構eMarketer數據顯示,全年網絡廣告總收益為1460億美元,百度占了4.68%,阿里占了4.66%,排名全球第三、第四(之前是谷歌、facebook)。

 

這些都是巨頭,帶有天然的壟斷性質,活得還不錯。國內靠廣告費吃飯的互聯網公司近況都不太好,要麽已經走下坡路,要麽正是轉型期,以下數據均來自最新財報:

 

1、四大門戶,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其中新浪、搜狐市值最低,騰訊最高。

 

新浪網的市值比子公司還低(微博),為24.58億美元。廣告收入占總收入80%以上,門戶時代結束,新浪網勢微是必然,還賺什麽廣告費。

 

搜狐市值為21.17億美元。廣告收入占比在50%以上(含搜狗),其余為遊戲收入,它的低估值主要與手遊、視頻的失手有關。

 

騰訊市值最高,約1500億美元。廣告收入占比為12%,增值收入占80%,主要為遊戲。

 

2、以搜房網為代表的垂直門戶,由於廣告收入幾乎不增長,總收入增長也極其緩慢。

 

搜房網廣告收入占比40%以上,同比增長3%,搜房市值約27億美元。

 

樂居廣告營收占比30%以上,同比增長4%,市值約15億人民幣。

 

3、優酷土豆、酷6等視頻門戶,連年虧損,瀕死邊緣。

 

優酷土豆廣告收入占比80%以上,市值約27億美元,連年虧損,難以統計。

 

去年第二季度,酷6傳媒90%以上的收入來自廣告代理結構,連年虧損,難以統計,有退市危險。

 

4、以人人網、新浪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體,收入全面下滑,怎麽止血都止不住。

 

人人網廣告收入占比60%以上,同期收入下滑速度在30%以上,目前市值約9.85億美元。

 

新浪微博廣告收入占比76%以上,收入增長緩慢,目前市值約27億美元。

 

5、以智聯招聘為代表的招聘網站,十年增長緩慢,市值低得可憐。

 

成立於1997年,廣告收入占比85%以上,目前市值僅7億美元。

 

6、以360為代表的鼓吹“硬件免費,靠服務賺錢的公司

 

廣告收入占50%以上,市值約70億美金。現在未現疲態,但隨著其“免費理論”的實行,很可能把公司帶入火坑。

 

案例對比完畢,是不是這樣?總結一下,靠廣告賺錢的互聯網公司有幾大特征:

 

1、收入不抵成本。如優酷土豆這種視頻公司。如上文所說,銷售費用在企業中的占比一般為4-7%,有多少企業在4-7%的毛利率下就能盈利的?優酷土豆已經連續虧損了多少年。

 

2、收入幾乎不增長。如搜房網、樂居,增長速度僅3%-4%。

 

3、還在增長,但已在走下坡路。如四大門戶、新浪微博、人人網,用戶總數、活躍度均在下降。

 

4、市值普遍不高。大多在30億美元以下,最低的僅7億美元。

 

由此可見,除去少數巨頭外,凡是靠廣告賺錢的公司都是“小公司”,凡是靠廣告賺錢的公司市值都不高。騰訊本不是一個靠廣告賺錢的公司,但微信卻開始推朋友圈了,大家說這是作死的節奏麽?

 

媒體稱,微信之父張小龍的設計初衷是讓微信走近用戶。而現在,他的團隊提出“廣告是生活一部分”時,讓外界看到了微信商業化嘗試的初心。

 

好吧,原來微信的初心是這個,早知道就改用陌陌了。

 

特此申明:以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和立場!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40

親自下場或代理人出戰:O2O會迎來BAT的封殺戰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01/153038.shtml

導讀 : O2O由於其高頻次、移動和用戶交易屬性,對BAT的戰略價值正在放大,這種情況下,巨頭有可能依靠平臺與資本優勢發動各種封殺戰,使得創業者被迫戰隊,下一階段或將面臨讓新美大卷入更為焦慮的資本廝殺戰中。

進入2015年以來,O2O領域的戰爭此起彼伏,美團點評合並與阿里入股餓了麽將O2O大戰推向高潮。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之勢一路高歌猛進,國家層面推進互聯網+的政策紅利也成為一劑催化劑,O2O市場前景一方面被謹慎看好,但另一方面,O2O的發展之路也並不如多數人此前想象的那般平坦。合並後的新美大也面臨多重威脅。

合並後的新美大面臨四大威脅

1、 阿里重啟口碑攪局O2O

年初的紅包大戰,由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拉開帷幕,移動支付是O2O最核心的基礎設施。在出行領域,滴滴快的在騰訊阿里的扶持下,大打補貼戰,培養移動支付場景與支付習慣,不惜投入重金。而萬萬沒想到的是,滴滴和快的雙方都展示出巨大的潛力。騰訊和阿里投入數億資金打補貼大戰的結果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雙方最終因燒錢過多基於止損的目的,以合並的結局讓出行大戰收場。由於O2O領域的各種僵局出現,今年以來,BAT三巨頭加大了對本地生活O2O的布局。6月初,阿里與螞蟻金融合資成立本地生活服務O2O平臺“口碑”,將原來的口碑並入其中,淘點點更名“口碑外賣”。阿里退出新美大,口碑網的攪局效應或將加大。

2、 百度200億發動O2O持久戰  有一定的用戶撬動效應

時間發展到6月底,李彥宏宣布未來3年內,百度將向糯米業務增加投入200億元,百度大多數的資源將用於連接人與服務,要打一場O2O持久戰。而在百度高調宣布砸錢的背後,卻是美團大眾點評面臨融資困境。此後,美團大眾點評合並成立新美大,掀起O2O大戰的高潮。而餓了麽和美團外賣合並的消息已有流出,不過並未最終坐實,這有望成為即將收尾的2015年O2O行業點燃最後高潮的大事件。

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並某種程度上是由百度在O2O領域全方位的布局所帶來的壓力下促成的。百度糯米官方微博稱,“糯米有幸成為促成對手(美團、點評)合並、撬動行業格局的‘杠桿’。“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大眾美團懼怕巨頭依靠平臺與資本優勢,來撬動其積累的用戶。目前來看,在沒有更有效的競爭手段的情況下,資本的砸錢力度,有一定的用戶撬動效應。

3、 新美大合並不可避免的內部矛盾將導致難以產生有效協同效應

百度向O2O砸下200億燒錢之外,百度的搜索、地圖、百度糯米等整個集團軍都在戰鬥,而美團是在撐不下去燒不起的情況下被迫合並的。事實上這也是美團點評燒錢之外的核心競爭力缺失的體現,合並這也是其焦慮心態的流露。

新美大目前的情況是,新美大“雙CEO”因美團的控制力強而宣告破產,呈現出來的特征是大而不強,平臺四處漏風。最大的問題在於利益格局的混亂給後續發展埋下隱患,因為合並後的整合與裁員,相關業務線的壓縮可能導致規模上壓縮,規模上壓縮導致市場份額的壓縮。

其二,美團點評的合並,由於美團過於強勢或導致後續點評團隊被邊緣化,此前王興宣布“新美大”完成了高層架構調整,幾乎由所有美團高管占據了新公司的核心要職。美團清除大眾點評一線初創團隊的做法必然會進一步導致雙方矛盾激化或使得後續整合難題爆發,甚至導致人才流失走向競對,貌合神離利益格局不統一的合並很難產生合並後的協同效應。

4、 王興野心招外患:甩開阿里又同騰訊貌合神離

另一方面,阿里入股餓了麽,與美團劃清界限。試圖做第四大巨頭的美團,獨立欲望之強烈顯而易見,雖然目前新美大與騰訊關系走的更近,但同時也時刻防著騰訊哪天像阿里一樣也試圖收緊控制權。

新美大的大而不強之處還體現在,既缺乏獨立支付工具,也缺乏資金鏈的支持,同時面臨著多個競爭對手的狙擊與威脅。所以,在與支付寶劃清界限之後,我們看到新美大也在計劃做獨立支付工具,雖然在支付系統上,高調扶持接入微信支付,但也擔心受制於微信支付。因此目前美團表示要自建支付系統,試圖擺脫微信支付的掣肘,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O2O行業,支付是交易閉環上的最重要環節之一,BAT做O2O不僅有產品矩陣的排兵布陣,更重要是都有自身的支付系統。

阿里自建口碑再欲投資餓了麽,就希望借助O2O的流量入口,完善自身支付系統的粘性。新美大計劃做獨立支付系統,無疑是削弱自身對微信支付的依賴,架空騰訊在新美大的影響力的一種方式。這種謀求全面主導控制權的性格或許讓王興未來依然會陷入到融資的困局中去。所以我們看到,新美大所面臨的利益格局非常混亂,甩開阿里又同騰訊貌合神離,目前的情況也體現出新美大的面對未來的不確定與焦慮。從這個過程中,美團從T型戰略到王慧文提過的九齒鋼耙戰略,並沒有本質的不同,盤子越來越“大”,負擔也越來越重。

BAT加碼O2O戰爭 三種對抗路線 有得有失

與此同時,BAT在O2O上的資金不斷加碼,使得新美大面臨的外部競爭空前加大。在2015年6月,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宣布共投入60億人民幣到口碑網,日前退出新美大之後,又以15億美金入股餓了麽,百度此前高調宣布將在O2O領域砸下200億,此後又將數億美金砸向百度外賣。早前騰訊參與餓了麽、大眾點評等多輪融資,在外賣O2O大量投入,騰訊在美團大眾合並之後又領投10億美金,不斷開拓線下場景…….可見,美團點評的合作,並沒有消弭戰爭,反而使得戰爭的變數更大。這個變數無疑就在於BAT本身。目前來看,BAT的O2O戰爭,體現出三種思路,一是扶持代理人(騰訊扶持新美大),二是全力自己做(百度全力做糯米),三是邊扶持邊自己做(阿里自己做口碑,同時投資扶持餓了麽)。

一、阿里扶持餓了麽:恐重蹈美團失控覆轍

阿里入股餓了麽體現出的策略是通過扶持代理人去牽制美團,但阿里有自身的口碑,口碑網的戰略是口碑要做平臺模式,引入各類服務商、開發者,共同為商家和用戶提供基於生態、全鏈路的閉環服務。移動互聯網的新局面下,支付寶和手機淘寶作為阿里O2O的兩張王牌與流量入口,是阿里獨立做口碑網的支撐,阿里退出美團,逼得王興自己去做支付系統,某種程度上打亂了王興的節奏,但阿里既做口碑,又扶持餓了麽,反過來對阿里來說,將導致另一種隱患與矛盾:如果在未來的某天,餓了麽在阿里的圈養下變得肥碩,恐怕也有類似如今美團的不受控制之憂。重蹈美團失控覆轍,是阿里未來需要警惕的,這也是其扶持與自主並重策略可能出現的結果。

二、熱衷於代理人戰爭的騰訊:O2O布局前景不明

前面提到,騰訊的隱患在於,它在本地生活領域,除了依靠微信的王牌之外,在O2O領域自主性產品布局不夠,新美大選擇擁抱騰訊,也看準了BAT三者中僅有騰訊自身缺乏完善O2O布局,也缺乏可以真正推到O2O前線搏殺的殺手級產品。這是騰訊與新美大既合作又互相提防的矛盾之處。O2O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但騰訊目前的微生活發揮的能量太小,一旦騰訊在新美大的影響力只能當成引流並導入用戶的入口,騰訊O2O的戰略布局目的與美團的獨立戰爭又或將呈現多重矛盾。

在本地生活服務與旅遊O2O市場領域,騰訊早前對同程和藝龍兩家公司的投資,而攜程此前曾多次入股藝龍,持有藝龍37.6%的股權,但騰訊卻在在線旅遊市場的資本戰略上棋輸一著,騰訊曾試圖通過二線市場收購攜程,但最終並未成功,失去了對攜程的控制權,被百度搶占先機,百度換股攜程之後,騰訊在O2O領域的可選擇性變小。追加投資新美大也在於不願意看到自身O2O領域的布局與百度和阿里巴巴差距拉大,喪失先發優勢。

三、親自下場的百度:有短板,有戰略,狙擊新美大需看未來整合成效

百度在2014年全資收購糯米之後,將糯米與百度團購、百度地圖、百度瀏覽器、百度搜索諸多業務進行整合,百度糯米在燒錢的打法之外,通過優先發展餐飲、電影到酒店等高頻業務,以此為突破口緩慢帶動用戶粘性,將用戶習慣與流量再逐步導入婚慶、麗人等低頻消費。相對燒錢補貼而言,這套打法相對見效慢,可見百度的戰略目的在於通過長久的引導用戶習慣培育而逐步黏住用戶。

百度今年的一個大招在於通過換股攜程,使得百度糯米在酒店、旅遊等市場控制了OTA 7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攜程、百度外賣、糯米三個直接產生銷量的業務顯然是百度O2O的核心變現業務,百度換股攜程的投資策略是拓展地圖入口和支付場景,據業內透露,而百度投資攜程不過一個月,百度攜程雙方基於地圖和支付的合作已經在磋商中,由此可見百度對O2O的重視程度。百度這一招撬動了自己在O2O行業最重要的杠桿,未來或對新美大未來發展造成一定的狙擊作用,但百度O2O核心的地圖和支付,更廣泛的使用場景還有待擴展,百度的短板在於社交場景的缺失。此外百度支付的規模相對於支付寶與微信支付而言偏弱,而相對來說,百度錢包也能在換股攜程之後的OTA市場的統治地位、與糯米的帶動下獲取一席之地。

相比於AT來講,百度的技術屬性更強,在企業架構和人才儲備上傾向於技術驅動,試圖帶動服務質量的提升,我們從百度會員+到糯米+的升級布局中可以看出其戰略目的,即加快推動消費者的需求與商家服務的轉化,改造運營鏈條。加之目前換股攜程帶來的想象力,百度O2O的戰略正在弱化的團購概念,加之目前的TP品類超美團,但其成功與否還要看百度能否打通自身O2O布局的多向鏈條形成合力。目前來看,百度已經是BAT陣營中狙擊新美大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總結

1、王興的實力並未與他的野心並未處於同一水平線

O2O生活服務領域由於其高頻次、移動和用戶交易屬性,對BAT的戰略價值正在放大,BAT都願意放棄短暫的盈利來換取未來O2O格局的主動權,而一直陷於融資、各種資源與布局短板困境中的美團,下一階段或將陷入更加不利的慘烈的廝殺戰當中。由於欠缺類似BAT平臺化的用戶粘性產品與流量導入接口,支付系統也成重大掣肘,王興的實力並未與他的野心處於同一水平線。如此一來,王興試圖通過新美大完成與BAT平起平坐的逆襲的夢想,將遭受到越來越多的來自BAT設置的坎與障礙。

2、有實力打造完整閉環的BAT才有可能將O2O的盤子做大

在目前來看,O2O創業公司倒閉潮事實上也彰顯出背後的本質,創業公司恰恰充當了BAT的探路石,O2O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與變局的前夜,擁有資金與LBS服務、物流支持、移動支付、大數據分析等支付系統等整套O2O閉環系統支撐的BAT有可能將O2O的盤子做大,餐飲O2O、零售O2O、社區O2O、教育O2O、旅遊O2O未來都可能被BAT的戰火覆蓋,繼而成為各自生態系統之中的一環。從目前的態勢也可以看出端倪,無論是下餐館、KTV、訂酒店,看電影、訂酒店、在商超零售連鎖店購物,BAT的規模效應正在迅速滲透。和消費場景關聯越密切,BAT切入的可能性就越大,未來O2O體量也將放大。O2O創業誕生小巨頭的機會將會微乎其微,但機會依然存在。在垂直細分領域持續深耕鋪設出市場份額與規模的O2O公司,往往會類似餓了麽的宿命,淪為巨頭的代理人,但也不失為一種成功。

3、2016年,O2O會迎來BAT的封殺戰嗎?

BAT之中,目前唯有百度在連接人與服務大戰略指引下,舉全公司資源在做O2O,比如7月份的DCM大會上,李彥宏詳細介紹了百度的O2O發展戰略,提出“All-in O2O”。在這一戰略指引下,百度在2015年O2O戰績不俗,二季度GMV增長達到109%。但正因為如此,激發了AT的焦慮,無論是騰訊對新美大加碼投資,阿里扶持口碑,投資餓了麽,多半也緣於對百度O2O布局的焦慮。

O2O生活服務領域由於其高頻次、移動和用戶交易屬性,對BAT的戰略價值正在放大,BAT都願意放棄短暫的盈利來換取未來O2O格局的主動權,新美大的困局在於,O2O是BAT未來要爭奪的主戰場,誰也不願退讓與妥協,從目前看出,阿里美團互相封殺的趨勢已經很明顯,後續在BAT三大系中,由於利益的爭奪,基於自有O2O業務或代理人業務互相封殺的情況則有可能出現。

巨頭基於利益上的封殺之戰由來已久。比如2008年的百度與淘寶就發生過封殺之戰。淘寶屏蔽百度爬蟲,禁止百度抓取淘寶網的用戶與商品交易的相關數據,而百度也清理了大批淘寶客網站的動態API內容。在2013年,阿里的手機淘寶就關閉了從微信跳轉到淘寶商品和店鋪的通道。2014年,阿里持股19.3%的新浪微博就禁止用戶在微博上推廣微信公眾號。去年在支付寶紅包遭遇微信封殺後,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天天動聽等分享鏈接均被微信封鎖等等。

所以,一旦O2O業務一旦涉及各巨頭的核心利益,它們則有可能依靠平臺、產品、資本或技術優勢發動各種封殺戰,使得創業者被迫戰隊,而O2O的戰場正在處處體現出BAT的權謀之戰與欲圖霸業的野心,未來新美大的市場份額會在BAT的代理人戰爭或者自主推動的封殺戰中以及新巨頭的競爭下出現不斷丟失城池的現象,這可能會在所難免。

說到底,O2O創業者的寒冬是一種行業的複盤與反省,BAT並未終止步伐,行業正在步入成熟期的邊界,下一個爆發節點還未到來,它在線下商業格局與線上產品優化叠代進一步融合碰撞演化過程中,長出新的模式與成熟的結構,2016,它還會持續進化,我們期待更多看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630

為何估值6億美金的博湃養車成不了獨角獸 反落得如此下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5/154557.shtml

導讀 : 從一個野心勃勃的戰狼,淪為不知明天在何處的羔羊。這不僅僅對當前的汽車上門保養O2O扇了一個巴掌,也是對浮躁的汽車後市場的警示。

xicheo1o

近年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長,汽車後市場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創業者關註,其中二手車、配件電商、洗車、上門保養、互聯網車險銷售等領域投資案例層出不窮,其中又多以O2O模式為主。而隨著整個資本市場投資的趨冷,各行各業進軍O2O的熱鬧景象已不再,嚴重依賴燒錢擴張的各大O2O項目負面新聞一直不斷,同時如影隨形的是,創業公司的成片倒下。在熱鬧過後,O2O企業需要冷靜一下了。而在這場O2O衰退大潮中,汽車上門保養O2O服務更是首當其沖。

業務進展艱難,上門保養O2O服務寒冬凜冽

在去年下半年,繼e洗車、趕集易洗車、雲洗車、我愛洗車之後,“功夫洗車”宣布關閉上門洗車業務;包括汽車維修保養在內的汽車後市場進入了殘酷的洗牌階段。緊接著曾放出豪言“2015年下半年開啟決戰,將吃下整個汽車後服務市場”的博湃養車,雖然估值已經高達6億美金,但最終也倒在了C輪融資的門檻之下。我想就算是博湃養車也不會想到,自己在這場盼望的決戰中,所收獲的竟然是倒閉的苦果。更為苦悶的是,決戰似乎並沒有因為博派的黯然收場而結束。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汽車上門保養O2O平臺“博湃養車”就被傳出因資金鏈斷裂,業務全面停止的消息。同時有媒體援引內部人士的消息稱,所有員工都已經回家等待消息,博湃養車將在月底前給到員工具體答複,但整個博湃養車還處於辦工狀態的人員還在10人左右。一時間,是清算還是賣出的推測層出不窮,雖然都難下定論,但整個汽車上門保養O2O已經著實讓人感受到了凜冽的寒風。其他汽車服務O2O企業在這場寒風中也瑟瑟發抖。

在前兩天,有媒體發布消息稱,以汽車銷售服務為主業的龐大集權已經抄底博湃養車,實際上,龐大對博湃的“抄底”之說只是對部分前博湃團隊的收編,並沒有涉及資金往來的收購等。緊接著在這則消息發布的同一時間,又有消息稱,博湃確實已經被某企業全盤接手,且雙方已經進入最後協議簽訂階段,但“抄底”博湃的並非傳聞中的龐大集團,而是國內另一家汽車上門保養O2O平臺——大師保養。為何會有兩家同時發布抄底博湃養車耐人尋味。但更多是讓人對博湃歸宿的迷茫。這家曾經號稱用互聯網思維顛覆行業的公司,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這種地步的?整個汽車上門O2O服務未來在哪里?

平臺眾多導致燒錢盛行,成本把控成最大問題

在政策扶植與資本爆炒的推動下,傳統企業+互聯網已成為當前各行各業最為重視的改革升級方式。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的效率顯然比傳統模式更高更快,所以獲取用戶的成本也相對更低。所以汽車上門保養行業也將互聯網+作為了其發展的最主要模式。在整個商業內,除了博湃養車之外,整個行業並不缺少創業者,能夠叫得出名字的不下幾十家,像途虎養車、卡拉丁、E保養、弼馬溫、易快修、車小弟、優優養車、小馬上門、有壹手、麥輪胎、車螞蟻、養車無憂、車點點等,雖然有誌汽車保養市場的平臺眾多,但是就目前來看,沒有任何一家在這個行業內堪稱突出,盈利者更是寥寥無幾。

事實上,雖然平臺眾多,但是整個汽車上門保養市場並不飽和,沒有一家能夠成為獨角獸,這說明大眾對這一行業還處在初步接受的階段。而比起其他被互聯網顛覆的行業,牽扯到眾多線下環節的上門保養O2O,在邏輯上更適合通過網絡平臺,與汽車相關的打車軟件因為補貼大戰便是迅速的從無到有,成為人們出行首選的方式。而這種火爆給汽車上門服務指明了方向,所以,為了搶占市場,在大眾接受度還不高的情況下,各大平臺只能依靠各種燒錢補貼,以此來吸引用戶的同時擴大知名度。而這種燒錢砸市場的行為,恰恰需要非常強的融資能力來支持,否則一旦融資跟不上,後果就是資金鏈斷裂。而打車軟件之所以能夠得到推廣,無外乎背後擁有巨頭的資本支持。但遺憾的是,融資恰恰是汽車上門保養O2O的命門。

同時,這種燒錢擴張的方式,更是存在著非常大的隱患。不但導致技師服務品質良莠不齊,更為中藥師的非常難控制成本。在博湃發展規程中,足有1400多名員工,每月單工資就需要600多萬,據了解,博湃上門保養實施的是雙技師制度,平均每位技師每月的工資4000多元,1元保養的噱頭導致做一單賠100多元,成本比4S店還高出很多。而與一般上門服務平臺的租賃車輛不同,博湃養車先期就購置了60多輛自用服務車,甚至還有寶馬MINI,這可以說是為了追求新聞效應,但更多是對成本管控審核的不重視和失敗之處。而這種成本管控的不力,更是大大的加重了融資不及時之後的風險,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汽車後市場諸多平臺無造血能力,倒閉潮將持續

事實上,在當前經濟形勢嚴峻,傳統產業死氣沈沈,國人就業壓力空前的情況下,植根於“懶人經濟”的O2O的確成就了一大批創業者。但是,縱觀O2O行業,多數的崛起都是依靠資本推動,真正依靠自身產品服務崛起的幾乎鳳毛麟角。而汽車後市場O2O企業更是一個個成批倒下,究其根源是汽車後市場有其特殊的行業背景和消費特征,並不能簡單的將其O2O化。但問題是,目前的汽車上門服務企業,多數都是想靠巨額資金投入去補貼市場,以此不斷獲得貪小利用戶青睞,然後等用戶量大了再繼續融資,以此讓產業看起來很大估值很高,但是真正的市場卻並沒有一個健康的發展。

在這種背景下,一旦遇到資本寒冬,資金在燒盡之後,依靠補貼獲取的那些客戶則非常容易流失,因為這種模式吸引的用戶,終究還是很難建立客戶粘度和滿意度。所以,汽車後市場雖然汽車後市場讓人垂涎欲滴,但是如何正確的吃掉這塊蛋糕值得思慮。目前在這個行業內的很多O2O類型項目,都有著體驗差、粘度小、轉化低,成本高、利潤薄、不能自負盈虧的問題。而一旦簡單的只想依靠融資燒錢,必然會導致舍本逐末,只能一味的沖擊資本市場做市值,這種沒有造血能力,只靠輸血的方式很難長久。

博湃養車因資金鏈斷裂而倒下,並不是個別現象,早在之前,同樣聲勢浩大的e洗車也是如此。很多汽車後市場的燒錢現象只嚴重,在作者看來已經到了盲目的程度。在融資意識的引導下,很多平臺因為註重燒錢而忽略了用戶體驗,這樣很難形成真正的競爭力,這是為何當前汽車上門保養O2O為何平臺眾多,但整個市場還處在初步階段的原因。而在二手車市場,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大量的二手車電商O2O平臺將直接倒閉。從目前業內的情況分析,雖然整個行業看似風風光光,但其實不少二手車電商O2O公司已經處在了崩潰的邊緣,預計半年內,整個汽車後服務市場還會出現重量級的倒閉消息。

殘酷的時刻遠沒結束,只靠燒錢堅持沒戲

總體來說,汽車保養行業的燒錢搶市場策略並不成功,那麽,是否應該摒棄燒錢搶市場的策略?其實,上門保養要發展就需要 “慢”,因為它最終拼的是客戶體驗,流程管控、質量,技師培訓等等,這些環節並不是簡單地燒錢就能夠彌補的,而是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打磨。總之,上門保養和其他互聯網項目不一樣,由於犯錯誤的成本太高,用戶體驗不好的時候,可能會永遠的失去客戶,服務品質沒控制好,客戶越多,反而會死的越快。而汽車保養行業作為一個處於早期的市場,互聯網O2O公司這時候領先的意義不大,最終結局可能是為行業培育了市場和用戶,為別人做了嫁衣。因為整個市場模式不進行改變,即使領先,也可能在一夜之間倒掉。

博湃養車在用戶和業務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為何突然倒閉,落得如此下場,這個問題其實不難找出答案。其實,參考國外的創業者,不論是哪個行業,我們都可以看到,那些成功的公司,都是先做出好的用戶體驗後再談盈利和商業模式。而很多創業者都明白洗車業務不賺錢,吸引用戶之後必須做增值服務的轉化,將用戶導流到汽車保養、美容和保險等賺錢業務上。但是,在這一點上,目前並沒有真誠成功的案例。而對此,業內普遍有一個阿Q式的共識,那就是整個汽車後市場會“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這是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但是,不把用戶體驗真正的重視起來,最終版本只能是“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全都死”。因為殘酷的時間遠遠沒有過去。只靠燒錢堅持,在燒死別人之前,都會引火自焚。

和整個汽車後市場面臨的問題一樣,上門保養O2O的癥結是,為了保持洗車用戶忠誠度,絕大多數都只會簡單粗暴持續補貼,而對相應的用戶體驗的優化卻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這個戰略性錯誤,對處在摸索階段的博湃養車而言,足以致命。燒錢快,用戶體驗和服務卻跟不上,導致增值服務的轉化率極低,這一系列的問題成了其最終失敗的幕後黑手,從一個野心勃勃的戰狼,淪為不知明天再何處的羔羊。這不僅僅對當前的汽車上門保養O2O扇了一個巴掌,也是對浮躁的汽車後市場的警示。想要避免重蹈博湃養車的覆轍,創業者就一定要引以為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883

李克強:對違法不良行為要亮黃牌 甚至出紅牌罰下場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人民日報記者:

總理您好。我們註意到這四年來您一直都抓住簡政放權這件事情不放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顯示,您所要求的本屆政府要精簡1/3的行政審批事項的任務已經提前完成了,那麽剩下的2/3呢?這項工作要不要繼續往下推進,如果要繼續的話您準備怎麽推進?謝謝。

李克強:

簡政放權核心是要轉變政府職能,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們的確已經完成了本屆政府成立之初確定的任務,但是在推進的過程中發現這里面的名堂多了,不僅是審批權,還有名目繁多的行政許可、資格認證、各種奇葩證明,讓企業不堪重負的收費等等,這些都屬於簡政放權要繼續推進的內容。我們就是要在推進過程中,讓政府職能得到轉變,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該管的事情上來。政府確實管了一些不該管、也不應屬於自己管的事情,它束縛了市場主體的手腳,降低了行政效率,甚至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我們必須進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內,我一直說要用壯士斷腕的精神堅韌不拔地加以推進,不管遇到什麽樣的問題,甚至會有較大阻力,但是要相信我們有足夠的韌性。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是三位一體的,也就是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事中事後監管和優化對人民群眾的服務上,把市場的準入放寬了,那就要為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營造環境。對那些假冒偽劣、坑蒙拐騙、侵犯知識產權以及涉及食品、藥品、環保等群眾密切關註的違法違規問題要堅決查處。我們要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讓群眾少跑腿、少煩心、多順心。要把更多的力量用於扶貧攻堅、棚戶區改造、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等諸多民生關註的方面。

簡言之,就是要向依法依規的市場主體發出“前行、前行、再前行”的信號;向依靠勞動創業創新者亮起“可以、可以、再可以”的綠燈;對那些違法違規不良行為,就要及時亮出黃牌,甚至出紅牌罰他下場。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74

金手指:明燈熊證的下場

1 : GS(14)@2012-07-31 11:43:2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31/16561543
有唔少《金手指》 Fan屎都知孫柏文同有線梁心欣喺《爽報》有個倉。由於我係個九流交易員,所以就算心欣為個倉頻頻獲利,個倉都因我跌咗三成。
其中一隻原本賺七個 Percent,不過我話唔放,搞到家坐艇嘅拋空滙控(005) Trade,主角噚日就出業績,盈利屬預期下限,因為賣家當有得賺。不過賣搵食工具,一筆過攞番後,第時點?
睇唔通滙控盤數
仲有,我呢幾年成日笑啲人話銀行成本最高係人工,根本就唔係,最高成本係壞賬。首先,啲滙控級嘅銀行,資產一路都唔知點,不過,經過呢幾年都慣咗。家洗黑錢、 Libor等烏雲密集,究竟會唔會被罰款?有冇客戶被溫馨提示走?究竟負債或對流動資金嘅壓力係點?
成張資產負債表,兩邊都睇唔透,仲揸?以前都可以話:「未來賺凸就得啦!」不過,全世界經濟都縮細緊,點樣減息,啲人借錢嘅慾望都唔大。
唯一想借嘅,就係嗰啲心裏唔諗住還錢嘅人,銀行又要防佢哋。所以最慘都係啲銀行 Sale屎,辛辛苦苦搵個客返嚟,銀行風險部要多多文件。問完個客攞文件,又可能搵啲藉口唔批。最慘就係就算批到,利息又唔會特別平,死未?
最後,我知好多人關心我啱啱喺歐央行行長出口術前入嘅熊證。有 Fan屎來電郵問:「阿明燈,你仲唔驚到『標』尿?」亦有唔少朋友日日問候吓,問我「啲熊證死得未?因為我都想買熊,不過你嗰啲未死,我唔敢入。」真係令我好感動,係孫柏文嘅真正朋友,先至會知要等我啲熊證仙遊後,先可以開始沽。
不過,好似五年前,2007嘅滙控中期業績發佈日,我叫人一注獨沽滙控一樣,當日被人打屁股,我照企硬,今日一樣係咁硬!
孫柏文
2 : Sunny^_^(11601)@2012-07-31 12:10:02

熊證的下場...死!
3 : GS(14)@2012-07-31 12:18:38

他大炮孫就是搞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10

紅衞兵五大領袖下場

1 : GS(14)@2016-05-19 02:16:40

影響

文革至今結束已40年,但其陰魂仍未散!習近平上台之後,為有效推行其「民族復興」大計,實現「中國夢」理想,不斷採用獨斷強權和群眾運動的方式「反腐敗」和「推行改革」;為穩住其中共正宗繼承人地位,不惜把毛澤東重新抬上神壇,令當今中國社會瀰漫一股濃厚文革氣息。有評論認為,習近平治下的中共,正在重蹈文革覆轍,「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來了」的驚呼聲,在中國學術界此起彼伏!另一方面,中國至今仍有不少人,特別是崇拜毛澤東理論的左派們,至今仍對文革抱肯定態度,甚至認為文革是正確的、偉大的。同時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社會不公越見嚴重,也導致底層民眾幻想文革再現,懷念毛澤東時代,那相對貧窮,但人人平均的歲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6/196140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76

唔理指示餵馬騮遊客下場慘到嘔

1 : GS(14)@2016-07-13 05:15:42

去到野猴出沒的地方,記緊不要餵飼牠們。一圖勝千言,網上論壇Reddit近日流傳一張照片,似乎提供了最有力的忠告。照片中見到一群猴子簇擁着一名餵牠們的遊客。如果不加說明,大家可能看不到遊客的存在,就算仔細看,也只能僅僅見到其T恤和褲,因為餓猴已爬到遊客身上搶食。圖片震撼,也啟發網民創意,改圖接踵而來。有人將背景改為電影《帝國驕雄》中的古羅馬鬥獸場,遊客當然成為被群猴包圍的鬥士。也有人可憐那位無助的遊客,派森林森林之王泰山出手拯救。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3/196930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