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今年預計賺近八個股本 股價上看一四○○元 宏達電吃蘋果、摘黑莓的祕密


2011-2-14  TWM




從微軟、Google到facebook,宏達電永遠都是率先推出手機平台的業者,這種不斷超前及創新的速度,讓對手永遠追趕不及。

目前王雪紅正在布局一個更大的舞台,未來宏達電的成長空間將更寬廣,值得投資人拭目以待。

撰文‧林宏文、賴筱凡

二月十四日將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盛大開幕的世界行動通訊大展(Mobile World Congress),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宏達電的會場,因為,英國媒體《City A. M.》日前才報導,宏達電將宣布推出兩款臉書(facebook)品牌手機。這一則爆炸性的新聞,不僅深受智慧型手機產業的重視,也被許多國際媒體廣泛引 用。

臉書進軍手機產業的消息早已有所傳聞,許多產業分析家認為,社群網站的影響力日漸擴大,臉書又在社群網站具備指標性意義,已有超越Google的跡象,加上全球超過五億名用戶的基礎,早已具備推出臉書品牌手機的實力,如今,傳聞臉書要與宏達電合作,當然引起重視。

根據《City A. M.》的報導,宏達電將在世界行動通訊大展宣布推出兩款主打臉書品牌的手機,這兩款產品採用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賣點在於用戶不需要進入臉書應用程式或臉書網站,就可以在主頁面上看到臉書的最新動態,同時也可臉書「一鍵通」。

外資看好 宏達電將重返千元俱樂部不過,針對這項傳聞,臉書商業發展主管羅斯(Dan Rose)指出,有關宏達電的產品,傳言是過頭了。當被問及這些手機是否會冠以facebook品牌時,羅斯也明確否認。但他倒是補充說,「這是製造商利 用我們的應用程式介面,並巧妙整合到其產品中的又一例子。」也就是說,雖然沒有所謂的「facebook品牌手機」,但宏達電仍在整合社群網站的功能上再 次領先,成為智慧型手機品牌中的領導廠商,連臉書都不得不重視。

產業實力的提升,也讓股市投資人對股王宏達電的表現充滿期待,尤其是推升股價最重要的EPS(每股純益)數字,更有機會創下台股歷來新高。目前,眾多國內 外券商已預估,宏達電今年的EPS至少可達七十元以上,高盛甚至預估會高達七十九元,也就是說,宏達電今年可以賺到近八個股本,這的確是個令人驚訝的好成 績。

也因為宏達電的EPS將創新高,至目前為止,已有九家外資看好宏達電登上千元俱樂部,除高盛的一四○○元,依次為巴克萊資本證券的一二○○元、瑞銀證券的 一一五○元、麥格理的一一二五元、花旗環球證券以及摩根大通為一一○○元、里昂一○五○元、瑞信一○四○元,以及野村證券一千元。

領先布局 創新永遠超前競爭者宏達電的歷史天價為一二二○元,出現在二○○六年五月,當年宏達電EPS為五十七.八五元,如果今年EPS真的能夠達到券商預估的七十至八十元,那股價沒有道理不漲破一二二○元的天價,也讓宏達電成為台股開紅盤領軍衝萬點關卡的領頭兔。

其實,過去大家都把智慧型手機的焦點放在蘋果的iPhone,但宏達電在軟體整合及硬體的推陳出新上,一直不讓蘋果專美於前。在軟體上,宏達電不僅積極將 facebook、Twitter社群網站的通訊錄、即時動態等功能,與宏達電推出的人機介面Sense做整合,今年在世界行動通訊大展中發表的產品,就 是比現有整合社群網站功能程度更深的產品。

至於在硬體部分,宏達電也推出了全球支援首款3D裸視相機、代號為Pyramid金字塔機的高階Android手機。若再加上宏達電在年初CES(北美消費性電子展)中,搶先推出的三款4G手機,並與美國三大電信商合作,以機海部隊攻城掠地的企圖心相當強烈。

也就是說,智慧型手機的下一個戰場,是包括4G、雙核心、四.三吋以上螢幕等特色的超高階手機,也就是所謂的超級手機,以目前宏達電擺出來的陣勢,幾乎所有產品都已準備好,未來甚至延伸到平板電腦戰線上,宏達電都有機會在下一波大競爭潮中,繼續取得領先地位。

去年第三季,三星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首度超越宏達電,許多人擔心,三星挾著品牌與零件供應優勢,尤其是近來推出的Android旗艦銀河機(Galaxy S)引發熱烈回響,帶動一向在Android、微軟行動作業平台坐穩龍頭的宏達電,似乎感受到其他競爭者來勢洶洶的威脅。

但是,宏達電的價值,就在於不斷地創新,並且在競爭者快要追上時,又用更創新的腳步再超前一步。宏達電是微軟行動作業平台第一個推出的廠商,之後也是 Google Android行動作業平台的第一個合作者,當其他競爭者如三星或摩托羅拉逐步跟上時,宏達電又已推出整合社群網站的手機,把這些競爭者遠遠拋在後頭,這 種永遠超前競爭者的布局,就是宏達電領先的價值。

事實上,宏達電去年的傑出表現,的確正如執行長周永明所說的,「二○一○年,是宏達電最具突破性的一年!」在這一年,宏達電的全球品牌知名度達到五○%, 與○九年相比提升近四倍,至於市占率,根據國際市調機構Gartner的統計,更從○.九%衝上一.六%,成為全球第八大手機品牌,也是智慧型手機前三大 品牌之一。

品牌管理 在台挑戰龍頭放眼亞、歐去年第三季全球四.一億支手機市場裡,光是智慧型手機就占了一九.三%,成長性比起前一年同期達到九六%,這也難怪手機市調公司 ABI Research分析師Jake Saunders去年初就預言,蘋果、黑莓機品牌廠RIM與宏達電將是一○年的三大贏家,結果,成績揭曉,宏達電的成長速度又遠超過蘋果與RIM,銷售量 年增率高達一三六%,比全球熱賣的iPhone蘋果的九一%還高,成為智慧型手機爆發成長的最大受惠者。

宏達電是在○六年開始從手機代工轉型做品牌,那一年,是台灣手機產業發展非常關鍵的一年,因為,當年也是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事業宣告失敗的一年,因此當宏達電宣布轉型發展自有品牌時,很多人都唱衰。

若拿○六年宏達電與當時代工業務正如日中天的華寶做比較,兩家公司營收規模差別並不大,宏達電當時營收是一○四八億元,EPS是五十七.八五元,至於華寶 營收是七一五億元,EPS是十元左右。但在宏達電轉做品牌後,目前宏達電一季營收就破一千億元,但華寶一季營收不到五十億元,只有宏達電的二十分之一不 到。

在一○年品牌大放異彩的同時,周永明也開心地宣布,宏達電第二階段品牌活動提前達陣,今年將提前進入第三階段,進入全方位的品牌管理時代。

所謂的第三波品牌活動,著重在品牌管理,致力於結合顧客情感連結、產品策略和受惠夥伴。此外,日前也宣布在全台開設百家單一品牌專賣店,希望在台灣自己的家鄉主場,挑戰智慧型手機一哥的寶座,而這個經營模式,也將擴及整個亞太與歐洲市場。

Garener資深分析師呂俊寬表示,當三星有Galaxy、摩托羅拉有Milestone,宏達電給人的印象卻是產品很多。所以,如何打造出明星產品,加深宏達電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力,成為今年宏達電的一大挑戰。

不過,宏達電品牌能量擴大,也讓宏達電不斷擴充產能,不僅在台灣興建新廠房,中國產能也將從過去的每月一百萬支,擴增到每月二百萬支。在品牌量衝上來之後,由於本身產量不足,必須尋求外包,目前宏達電正多方洽談合作當中,一般預料和碩、偉創力、富士康都有機會。

此外,在軟體應用上,宏達電也加快腳步布局。Gartner預言,一一年全球行動應用程式商店的營收將超過一五一億美元,遠比去年的五十二億美元多出一. 九倍。光是去年蘋果行動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最熱門的遊戲「憤怒鳥」(Angry Birds),累積下載次數就超過兩千萬次,寫下行動應用程式的一頁奇蹟。

突破格局 經營國際性品牌周永明其實很清楚,面對蘋果這種在應用領域呼風喚雨的對手,宏達電必須強化軟體應用,因此近年大舉招募軟體工程師,而且為了拚績效,軟體工 程師超時工作的情形一般人難以想像,有一位工程師就打趣說,他晚上十二點準備下班,還得先向辦公室其他同事知會,「我有事要先下班了,各位同事請加油。」 因為對他們而言,晚上十二點下班已經算早的,顯見宏達電充實軟體內容實力的決心。

此外,宏達電近年也積極投資海內外的軟體服務商,近來更先後投資中國手機軟體服務商網秦,以及上海手機金融服務廠方付通商服務公司。以網秦為例,去年被 《時代》雜誌封為「十個將改變你生活的新創公司」後,接連獲得宏達電與聯發科的注資,成立才三年,就頻頻得到手機大廠的青睞,網秦副總裁周遠不諱言,這些 投資人都是著眼於未來的行動應用程式商機。

在經營管理上,宏達電也深知,要與國際級的企業競爭,就必須讓宏達電跳脫「台灣公司」的格局,變成真正可以融入國際級人才的企業。

近來宏達電大量延攬國際級人才加入,其中有不少是來自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的團隊,周永明認為,只有廣納更多國際級人才,才能對原本以台灣人才為主的經營團隊產生衝擊,也才可能磨合激盪出更精采的火花,創造出品牌更大的成長空間。

如今,宏達電股價已衝高到接近千元,相信台股很快地又可見到突破千元股價的公司。而王雪紅跨出收購香港無線電視台(TVB)股權的第一步,是在為宏達電未來跨足電視而布局,宏達電在智慧型手機站穩腳步後,接下來就是整合平板電腦,而電視及電影更是其中最關鍵的一戰。

很明顯地,王雪紅已經在為周永明布置一個更大的舞台,未來宏達電的成長空間將更寬廣,值得投資人拭目以待。

超越蘋果、黑莓機的台灣之光!

宏達電2010年第三季成長率冠群雄

公司 2010年

第三季

出貨量

(萬支)

2010年

第三季

市占率

(%)

2009年

第三季

出貨量

(萬支)

2009年第三季

市占率(%)

成長率

(%)

諾基亞 11,746.1 28.2 11,346.6 36.7 3.50 三 星 7,167.2 17.2 6,062.7 19.6 18.22 樂 金 2,747.8 6.6 3,190.1 10.3 -13.86 蘋 果 1,348.4 3.2 704.0 2.3 91.53 黑莓機(RIM) 1,190.8 2.9 852.2 2.8 39.72 索尼愛立信 1,034.6 2.5 1,340.9 4.3 -22.84 摩托羅拉 896.1 2.1 1,391.2 4.5 -35.50 宏達電 649.4 1.6 266.0 0.9 136.67 中 興 600.3 1.4 414.3 1.3 44.88 華 為 547.8 1.3 333.9 1.1 64.03 其他 13,779.7 33.0 4,987.1 16.1 總計 41,708.5 100.0 30,889.4 100.0 35.03 資料來源:Gartner(2010/11) 外資對宏達電投資建議及評比

外資

券商 建議

評價 目標

價位(元) 個股短評

美 林 中立 950 公司對今年第一季出貨量及營收表現,略遜於預期瑞 銀 買進 1,150 品牌優勢持續提高,第一季產品平均單價(ASP)上看375美元花 旗 買進 1,100 第一季表現略遜於預期,但公司看法十分樂觀

里 昂 優於

大盤 1,050 強勁出貨成長可望讓今年度獲利克服匯損、維持水準高 盛 買進 1,400 高階產品換機潮及4G商品將是獲利引擎

摩根

大通 加碼 1,100 品牌新機陸續釋出,帶動獲利成長,歐、亞市占率持續提高德意志 持有 900 對手銷量已迎頭趕上,且獲利能力將逐漸平緩

麥格理 優於

大盤 1,125 4G產品動能強,智慧型手機類股首選

瑞 信 優於

大盤 1,040 品牌價值隨市場快速增加,然匯損為可能損失巴克萊 加碼 1,200 4G產品帶動上半年平均單價(ASP)持續上升資料來源:各外資 製表: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4

唯一全程參與鴻海股東會及記者會的外資分析師 楊應超重申加碼買進目標價一四二元

2011-6-20  TWM




巴克萊資本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楊應超,是唯一一位全程參與七小時鴻海股東會及記者會的外資分析師,他追蹤鴻海逾十年,聽完股東會他馬上提高目標價,展現力挺鴻海的態度。

撰文‧賴筱凡、翁書婷

鴻海股東會向來是外資觀察鴻海發展動向的年度大事,但今年耗時七小時,不少外資分析師在三個半小時股東會結束後,就回去寫報告。惟獨巴克萊資本證券亞太區 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楊應超,連股東會後的記者會都參加,全程參與七小時。他長期追蹤鴻海,︽今周刊︾在鴻海股東會後,取得楊應超第一手報告,端看 楊應超在鴻海股東會嗅到哪些投資機會?

在楊應超最新的報告中,開宗明義就直接點出,這是一年一度讓分析師有機會在第一線接觸到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並與其討論鴻海的展望與策略。而郭台銘除了解釋毛利率下滑的主因,更是給了振奮人心的營業展望。

所以,股東會隔日,楊應超立即將鴻海的目標價從一三○元調升至一四二元,重申加碼買進的評等,用行動表達他聽完七小時股東會全記錄的力挺觀點。

理由一

下半年毛利率可望反彈

過去這幾個季度以來,鴻海毛利率不斷下滑,成了市場的眾矢之的,也讓鴻海股價持續在一百元附近遊走,不過,楊應超報告裡就寫到,郭台銘解釋,鴻海毛利走跌,與正在進行中,影響數十萬員工的中國內地遷廠計畫有很大的關係。

在工廠的搬運過程中,完全不能影響原有的生產規模。因此,鴻海除了要支付單次性的遷移費用外,還必須在兩個地點同時生產,因此有許多設備成本,兩邊都要支 出,像iPad 2就同時在深圳與成都(最近發生工安爆炸意外)生產。所以,在鴻海西移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成本加倍支出的情況。

另一方面,鴻海大動作西移到新城市,除了營業費用大幅增加,還得面對不同天氣、溼度、靜電等種種技術考量,導致鴻海短期內產品良率較低,而這部分也墊高了成本。

楊應超在報告中也不諱言,各方面因素的累加,在在影響遷廠的成本,遠高於他的預估。

不過,這也意味著,在未來六至十二個月,一旦大西移計畫結束,鴻海毛利率有機會大幅度的反彈,成了楊應超叫進鴻海的第一個理由。

理由二

蘋果仍是關鍵大客戶

為了讓客戶更了解鴻海西移現況,楊應超還在報告中詳細檢附鴻海位在重慶的工廠照片,及專為蘋果代工生產iPad 2的成都工廠。

在鴻海與蘋果長達三十年的合作關係下,楊應超估計,光是二○一○年鴻海合併營收多達二.九兆元裡,蘋果就貢獻了近二五%至三○%,而今年第一季,這個數字還會向上攀升到三○%至三五%,顯見蘋果這個大客戶對鴻海的影響力。

但楊應超並不特別擔心單一客戶銷貨集中的情況,反之,他認為,隨著生產良率的改善,鴻海可望從蘋果那裡拿到較高的代工價格,替蘋果代工的毛利率也將持續向上提升。

在蘋果才剛宣布今年第二季前兩個月iPad出貨量達五五○萬台下,楊應超在報告裡推估,這一季鴻海最少出貨了七百萬台的iPad,遠遠超出市場預估。在這樣強勁的成長力道下,楊應超認為,今年下半年,鴻海的毛利率將會向上成長。

除此之外,楊應超也在報告中提及股東會其他關於鴻海長期營運計畫議題,像是與夏普(Sharp)、日立(Hitachi)、Canon等日廠的合作計畫, 還有太陽能投資計畫,拿下全球三分之二市占率的伺服器產品發展,當然,這還包含了不會放棄的筆記型電腦(NB)市場,以及未來五年,高達一二○億美元的投 資巴西建廠計畫。

正因諸多的好消息,楊應超對鴻海仍舊維持樂觀看法,重申加碼買進的評等,甚至進一步將未來十二個月的目標價從一三○元提高至一四二元,若以本益比十四倍來估算,鴻海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可望上看九.三元,明年更有賺進十一元的實力。

不過,楊應超也在報告中指出,整場股東會裡,唯一相對令人失望的,就是股利政策,因為鴻海仍然維持配發現金股利一元,股票股利的部分也僅增加○.五元提高至一元。

楊應超(左)

出生:1967年

現職:巴克萊資本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經歷:花旗環球亞太區科技產業首席分析師、高盛證券科技股分析師學歷:芝加哥大學MBA、哥倫比亞 大學電機工程博士班股東會後,六大外資看鴻海外資機構 評等 目標價 內容簡述法銀巴黎 買進 142元 預期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的毛利率將持續轉佳,增加自動化設備亦有助於獲利的提升。

大和國泰 買進 135元 下半年毛利率開始提升,且鴻海為雲端計算的主要受惠者,與夏普合作有利鞏固日後與蘋果的生意往來。

高盛 中立 121元 向中國內陸轉移完成的時間點,可能落於2011年10月與2012年4月間,較市場預估來得慢。

摩根士丹利 中立 110元 轉移會是段漫長的過程,因此毛利率改善的時間會延後,且自動化設備須搭配更多有經驗的員工,相關支出短期難改善。

野村 中立 102元 仍須1~2個季度提升生產效率,持續支出的研發及擴充產能的費用,將會是拖累毛利率的關鍵。

瑞銀證 賣出 95元 股東會並沒有預料之外的驚奇出現,何況說比做容易,在脆弱的總體經濟及緊縮的貨幣政策下,鴻海難置身事外。

資料來源:各家外資報告 整理:葉揚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92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二○一四中國政經風向定調大會登場三中全會 習李接班後的首齣大秀

2013-11-11  TWM  
 

 

十一月中舉行的三中全會,在中國經濟落底、薄熙來案落幕後召開,領導班子可望推出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為接下來治理中國畫出十年藍圖。

二○一三年十一月九日至十二日,離新的年度只剩不到二個月時間;地點:北京,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三中全會)準備登場,這四天會議,連同預定在十二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者將共同為明年中國政經風向定調;從金融市場到政治觀察家,全球睜大眼睛緊盯習、李團隊,他們到底將宣示哪些改革大菜?答案,你不可不知。

自年初「兩會」接班以來,此次三中全會將是習近平和李克強首次透過黨內集會,完整描繪治理中國的願景;正因如此,這次三中全會的意義,堪稱兩人上台後發表的「第一場法人說明會」。

首場「法說會」 全球矚目這場閉門會議,十三億國民只有不到五百人獲准列席,依照慣例,內容在會議後才能得知。「到目前為止,除了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曾經透露一些消息外,沒有人知道三中全會將推動什麼方案。」富邦金控研究中心資深協理羅瑋指出。儘管如此,這仍是一場全球矚目的法說會,外界關心,習近平端上桌的施政方針,究竟是什麼?

在全年各種會議裡,三中全會為何顯得如此重要?因為對中共而言,三中全會是一個格外具有歷史意義的場合。

一九七八年,當毛澤東離世、四人幫下台以後,由鄧小平為核心的領導團隊,地位得到正式確立,就是在當年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完成的大事。接下來一連串改革開放,包括設立深圳為經濟特區等,都是鄧小平復出後才展開的措施;換言之,如果兩會是新團隊接班亮相的場合,那麼年底舉辦的三中全會,就是新領導班子推出施政綱要、開始伸展拳腳的舞台。

改革開放三十五年後,當年在中央軍委辦公廳擔任祕書的習近平,已成中國新領導人,他準備如何治理中國,世人都在看。其中,由習近平重要經濟幕僚劉鶴推動的「三八三改革方案」(編按:指「三位一體改革,八大重點領域,三套改革組合」的計畫簡稱),已是目前最受各界關注的焦點。

三八三改革 助經濟轉型「三八三」的內容看似複雜,簡而言之,主要思惟在於政府管制鬆手、讓市場競爭程度提高。

舉例來說,金融業是特許行業,銀行坐享高利差的豐厚利潤,卻只與不會倒帳的國企往來,民營中小企業長期借不到錢,資金環境日益扭曲,才導致影子銀行在中國大為盛行。因此在八大改革領域中,降低金融體系進入門檻、利率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就是相當重要的目標。包括蘇寧、格力電器等A股上市公司,更已經率先宣布將籌組民營銀行。

除此之外,在方案中關於「開放競爭」的改革概念隨處可見,例如透過改進競爭環境達到「加強創新」的目的,或是在基礎行業中引入「國際競爭」,另外也計畫開放對於天然資源的進口限制,並且重組電信產業。

如果「三八三改革方案」真是對症下藥的良方,那麼,經過這場三中全會,即使GDP增速無法回到過去兩位數榮景,至少可望透過一趟長時間、大規模的經濟改革,讓中國整體社會結構能越來越健康。畢竟習、李概括承受來的,是一個秩序嚴重動盪、貧富差距放大、地方債務和房價泡沫搖搖欲墜的大國,惟有趁這十年發動改革,才能避免風險,完成經濟轉型。

上證指數 四個月漲兩成雖然經濟改革的政策可望出台,但市場若對這場會議抱以「可望對經濟及股市帶來立即刺激」的預期,那麼,或許會略感失望。畢竟,「救經濟」已不是中國官方的當前主調;回顧今年第三季,中國GDP年成長率七.八%,比第二季七.五%略微回升,另一方面,「李克強經濟學」的重要指標︱全社會用電量,則比去年同期顯著增加。種種訊號偏向正面,似乎都意味著中國經濟挺過年中的風聲鶴唳,有驚無險地軟著陸。

以上證指數為例,自六月底一八四九點起漲,到十月最高二二二八點,本來跌到「退回清朝末年」的指數,四個月內漲幅竟然高達兩成,大有重返牛市的味道。「下半年以來,沒有人再提中國經濟崩潰的論調了。」保德信投信基金經理人楊佳升對中國經濟展望樂觀,同時對三中全會即將公布實施的結論倍感期待。他指出:「會中應該會提出根本性的改革,但這好像車子行進中要換輪胎,大家都會擔心。」三中全會畢竟是一個政治場合,刺激金融行情只是副作用,它要掃除的真正障礙,還是政治層面。戰略專家林中斌就指出,雖然經濟改革也是重要議題,但領導班子最可能在三中全會舉起的大旗,還是在政治改革,「繼續打貪腐,否則就是亡黨亡國的危機,這一點,相信七位政治局常委都有共識;不改正的話,黨跟國都慘了,會有暴動、民怨。」林中斌說。

以經濟改革為著力點,透過市場經濟促成政治改革的目的,大概也就會是這一場三中全會的真正大秀吧!

一分鐘了解

三中全會

全名: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重要性:給新上台的領導班子發表施政綱要歷史經驗:1978年底,復出的鄧小平在第11屆三中全會上,確立領導地位,從此奠定改革開放基礎

撰文‧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422

《外資篇》二○一四復甦年 內需消費好轉 高盛、大摩預言:經濟穩增長 消費力提升

2013-12-23  TCW
 
 

 

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六大施政任務,外資也各自提出對明年中國經濟的預期和展望;高盛、大摩不約而同認為,中國物價明年可望趨穩,但地方債務和中央緊縮貨幣政策,將是經濟下滑的潛在風險。

撰文‧周岐原

習近平、李克強接班後,中國有驚無險度過首個年度。當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會議提出的六大目標,也成為二○一四年中國的經濟施政重點。

該會議今年最大不同,是將防堵地方債引發危機,明文列為六大年度工作任務,顯示領導班子對地方債的憂心;由會議紀錄還可看出,中共高層首次提出主張,指中國的經濟發展應保持在「效益提高,但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

這個微妙的改變,從字面解讀,暗示中國的經濟成長腳步勢必減慢,在此同時,習、李團隊將投注更多心力,以改變高速成長時期,中國經濟遺留下來的種種積弊。

高盛:內、外需轉強

一四年GDP成長七.八%高盛(Goldman Sachs)的分析報告指出,一四年的中國經濟,將是個相對穩定的復甦年,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可望達到七.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前曾經坦言,為了達到全年新增一千萬人就業的目標,中國GDP成長必須超過七.二%,可見「穩增長」的背後,真正意圖是「穩就業」。

由於溫家寶、李克強兩任總理,對經濟成長的目標不再「保八」,顯示經濟成長的政治順位下降,加上三中全會提出各項大膽的改革主張,高盛認為,中國GDP成長率將持續落在一個特定區間,不容易重現以往的暴漲。

高盛研究團隊對中國經濟的預期相對樂觀,來自兩點原因。第一,在全球景氣逐步復甦帶動下,中國的出口情勢也將受惠,讓出口連帶拉升經濟。

再者,中國社會由於習近平帶頭反貪腐、官方強力抑制三公消費(公務考察、公務車、公務接待飲食)等暗藏弊端的漏洞,今年消費者買氣相對比較低落。從高檔白酒、中秋節應景的月餅、大閘蟹到高檔餐廳,市況都比往年來得清淡。

但是在基期較低的情況下,高盛預期,一四年中國內需消費,會比一三年時略顯好轉,況且總體經濟觸底回升,也有助於消費者花錢的信心。

當經濟復甦,物價走勢也會連帶上揚,尤其在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格外敏感的中國,每當物價攀升,更多調控政策就會隨之而來。因此CPI變化,也是了解中國經濟的重點數據。高盛預期,原物料價格下滑可能牽制住物價走勢,明年中國的CPI大約在三%上下,而且需求越來越大的食品類項目,逐漸成為主導物價上漲的主因。值得注意的是,這也符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裡,把確保糧食供應列為明年首要任務的思路。

同時,在中國金融政策進一步開放的預期,以及好轉的經濟情勢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在一四年底微升至六.○五對一美元。

大摩:經濟趨穩

政策緊縮 應提防金融動盪另一家外資研究機構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對明年中國經濟看法較為保守。摩根士丹利大中華首席經濟學家喬虹指出,三中全會大幅提高市場機制在中國經濟的地位,是一項難能可貴的突破,隨著改革決議逐步開展,經濟觸底可望逐步回溫;但政策緊縮造成的動盪,將成為中國內需下滑主要風險,因此她估計,明年GDP成長率將只有七.二%,改革成果延後到一五年才出現,屆時景氣才會進一步上升。

喬虹分析,當經濟成長趨於穩定,在改革中引進更多市場化機制,將使中國的通膨增速快過往年。一四年CPI將達到三.二%,一五年更將達到三.六%。

外界看待三中全會改革決議,多半認為,當局準備將經濟引擎改為內需拉動;但喬虹認為,決策團隊用意是讓扮演供給者的各種機構,來一次大洗牌。例如國有企業改革、放寬產業准入限制等,當民營企業得以參與更多產業,市場化的力量才會提高經營效率,消費也才會得到根本性提升。

增長趨穩的一年!

兩大外資預言2014中國經濟重要表現項目

預測項目

摩根士

丹利 高盛

GDP年成長率

(%) 7.2 7.8

CPI年成長率

(%) 3.2 3.1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5.91 6.05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高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98

謝金河:二O一四年台灣看到希望 喜見台灣企業大翻身(106-109)


2014-05-05  TWM
 
 

 

從兩岸三地排行可以完整看到企業的盛衰,今年的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

是台灣罕見全面躍升的一年,那是因為台股表現比中港股市好,

未來一年,中國仍繼續調結構,房地產、基建產業的發展仍不利上證指數表現。

持續觀察兩岸三地企業競爭力,今年是台灣企業挺身而出,甚至可以說是「逆轉勝」的一年,為什麼這樣說?過去十年來,中國企業隨著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快速成長,堪稱是飛躍的黃金十年,不過這兩年中國經濟微調結構,原物料產業降溫,金融業又困在過度逾放的惡性循環中,使得中國深滬股市一直在低檔。

台灣企業排名往前挺進

是過去十年來少見

最顯著的是代表中國國企在香港上市的國企股指數,在二○一三年全年下挫五.四二%,而以銀行、壽險及大型企業為主的上證指數去年也下跌六.七二%,今年表現依舊弱勢。反觀香港恆生指數去年仍小漲二.八七%,台股加權指數去年上漲一一.八四%,今年仍表現出色,兩岸三地資本市場不同的表現,也決定了兩岸三地企業不同的排名順位。

第一個結論要向大家報告的,是台灣企業排名都顯著往前推進,這是過去十年來很少發生的事。例如,台灣市值第一的台積電,市值成長一四.一五%,以新台幣三.一三兆元居第九名,略遜於騰訊及中國銀行;台灣市值第二大的鴻海以一.一六兆元,市值成長二五.八四%,從去年的三十二名跳升到第二十五名,名次顯著向前,鴻海的市值與銀河娛樂、長江實業、招商銀行在伯仲之間。在前四十名的榜上還有一家台資企業聯發科,以新台幣七四二三億元,市值成長五○.七一%,列在第四十位。聯發科併了晨星,讓市值躍升,排名也從六十六名跳升到四十名,過去在兩岸三地前四十大榜上,經常只有台積電及鴻海,如今多增一家聯發科。

再往後看,台灣的大企業市值增加,排名都往前挪動,像中華電信從四十五名晉陞至四十一名,台塑化從四十三名來到四十二名,算是挪動一小步。國泰金控則從七十九名跳升到六十一名。郭台銘的競爭對手比亞迪去年股價大漲,市值累積到新台幣四九九九億元,排名從一三四名跳升到六十六名,算是進步很大的企業。在這個排名區間,台資有兩家重量級食品企業也在榜上,其中旺旺以新台幣六四三四億元,市值成長五.三一%,搶到第五十名的席次;康師傅則以四八三四億元,市值成長一二.三四%,由七十七名晉陞到七十一名。排在康師傅後面的是台塑,市值是四八二五億元。

再往下看,台達電躍升力量很大,台達電在台股市值排行榜已上升到第九,市值四四九七億元,成長三六.八一%,排名從一○六名晉陞到七十五名;其他如台化從八十九名來到八十一名。但真正值得肯定的是大立光,大立光排名從三五八名跳升到一五一名,市值成長一三九.三八%,這才是真正的台灣之光。

我們年年在比較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看了十一年,赫然發現企業的競爭是殘酷的,兩岸三地也是一個平台,企業彼此都在競爭,最後只有贏家才能勝出,大立光就是在相機鏡頭模組中,不斷創新,領先勝出的贏家。去年,大立光全年營收達二七四億元,成長三六.六七%,稅前賺了一一五億元,稅後淨利達九十六億元,EPS︵每股純益︶高達七十一.六四元,這是僅次於一一年宏達電股價漲到一三○○元那一回,年度創下七十二.七四元EPS的歷史次高紀錄。最近大立光召開法說會,公佈一四年首季EPS高達二十二.三六元,毛利率提升到五五.六一%,照這樣的獲利領先態勢,大立光今年EPS很有機會挑戰前無古人的EPS一百元的新紀錄,怪不得眾家外資都把大立光股價調升到二千元以上,高盛更是上看二三○○元。

在競爭下創造新贏家

最壞的情況已過去

從大立光的例子可以發現,兩岸三地的產業是在競爭下創造新贏家,像是大立光有台灣玉晶光、先進光競爭,中國也有舜宇光學、水晶光電,甚至韓國三星也加入,但是大立光永保領先,才能把毛利與EPS愈拉愈高。去年一年,台灣的美律也面臨瑞聲科技與歌爾聲學的挑戰,一度無招架之力,但也逐漸逆轉勝,最慘的是TPK宸鴻也在歐菲光電夾擊下,一度出現虧損,但現在看起來最壞的情況已過去,這是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必然的宿命。

二是中國金融業市值都普遍下滑,像是最大的工商銀行減少一三.○一%,已第二年退至第二位,建設銀行少了一二.二五%,排名從第四名變成第五名,農業銀行減少一○.四五%,中國銀行減少六.五九%,中國人壽減少一一.九三%,交通銀行減少一六.九九%,民生銀行減少一九.九三%,中國太保減少一二.○八%。儘管資產品質遭到質疑,中國的銀行業在一三年獲利仍很搶眼,像工商銀行去年淨利二十六.二六億元人民幣,EPS○.七五元人民幣,但是股價只有三.四五元人民幣,本益比只有四.六倍,中國的銀行、壽險股本益比都很低,壓抑了市值表現空間,也暗示了中國資產泡沫危機山雨欲來。

三是中國的基建產業,也因為調結構而失速墜落,最具代表性的是市值最大的中國石油。今年中國石油以新台幣六.七兆元市值穩居榜首地位,但比起去年市值減少九.六七%,中國石油原來是在香港掛牌,○七年回到中國掛A股,一上市股價曾衝到四十八.六二元人民幣,股價最慘跌到七.○八元人民幣,這家中國龍頭企業讓中國股民荷包大失血,不過中國石油的「大」顯現在財報上仍很驚人,一三年中國石油營收二.二五八兆元人民幣,營業利益是一五一七億元人民幣,稅後淨利是一四二二.二九億元人民幣,EPS○.七一元人民幣,比一二年的○.六三元人民幣仍有顯著成長,但是目前股價只有七.五四元人民幣,本益比停留在十倍上下。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中國石化與中國海洋石油身上,這兩家公司排名退到第十名及第十一名,原來中國石化是領先台積電的,如今卻淪落在後。除了石化產業外,中國的有色金屬排名都大幅滑落,像是中國鋁業在香港從一○.六六港幣跌到二.二二港幣;洛陽鉬業從八.六九港幣跌到二.五八港幣;江西銅業從二十七.四港幣跌到一一.五二港幣,排名從一二○名變成一七八名;五礦資源從七.○七港幣跌到一.二二港幣,只有一個慘字可形容。

鋼鐵、煤礦、白酒產業

順位皆往下滑

但最慘的仍是煤礦股不斷下跌的將來,像是南戈壁股價從一三○.九港幣跌到四.六三一港幣;中煤能源從一六.四港幣跌到三.六六港幣,排名從八十五名退到一三五名;恆鼎從一三.八八港幣跌到○.八四港幣;市值最大的煤業公司中國神華市值減少二八.九九%,排名從十二名退居二十名,看起來順位仍在往下滑。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最大的鋼鐵公司寶鋼,市值減少二一.○七%,剩下大約新台幣三一二一億元,排名從九十名退居一○九名。台灣的中鋼原本與寶鋼實力在伯仲之間,中鋼是八十八名,寶鋼是九十名,但今年中鋼市值持平,只小幅下挫○.三六%,中鋼市值三九四九億元,排名小退一名,明顯拉大與寶鋼的差距。

另一個是受到中國打貪腐影響的白酒產業,貴州茅台股價一度從二六六.○八元人民幣跌到一一八.○一元人民幣,最近拉升到一七九元人民幣,全年市值小增一.四五%,排名只從三十六名小退到三十七名;其他如五糧液從三十九.五五元人民幣跌到一四.三三元人民幣,市值減損一九.五二%,排名從八十三名變成一○四名;還有洋河股份,股價從一七二.七七元人民幣重挫到三十六.八一元人民幣,最近才回到五十三.八元人民幣,經過去年的市值大跌後,今年又少了七.九七%,排名從一○七名退到一一二名;最慘烈的仍是酒鬼酒,股價從六十一.四五元人民幣慘跌到一○.八元人民幣,目前仍陷在谷底不能翻身。

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出習李當家之後,調結構用力很深,受到影響的行業十分深廣,怪不得中國媒體報導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與胡錦濤等大老都出面勸告習李打貪腐速度要慢一點,從這一千大排名,已經很清楚看到這個端倪。

第四個角度可以發現,有一些產業今年正快速崛起,像是DRAM景氣大好,華亞科去年每股純益達三.六六元,全年淨利二一二億元,股價從最慘的一.九七元大漲到三十二.三五元,是標準的從醜小鴨變天鵝的例子;華亞科近一年來市值成長二四五.六五%,排名也從五七四名躍升到一八三名,這是今年躍升最驚人的企業。

中國LED快速崛起

對台廠造成壓力

而在中國崛起最快速的,則是LED產業,例如台灣熟悉入股璨圓的三安光電,一年來市值成長八六.八一%,排名從三四四名跳升到一九○名。目前中國LED產業正在加速追趕,包括國星光電、長方照明、聚飛光電、陽光照明、華燦光電、鴻利光電等,都在力爭上游中,也逐漸對台廠造成壓力。

第五是從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可以看出台灣企業的興衰,如果回到○六年的排名,這是金融海嘯來臨前,很具代表性的一年。當時台積電市值一.六八兆元,排行第六,鴻海八八七六億元,排行第十六,國泰金控以六○九六億元,排名二十一,如今退到六十一。

但掉得最凶的有幾家知名企業,香港滑落最多的是思捷環球,在全球競爭中節節敗退,○六年市值五九○九億港幣,兩岸三地排名第二十三,如今市值只剩二七○億港幣,鴻海的子公司富智康(富士康)○六年市值新台幣四七八三億元,兩岸三地排名二十六,如今市值剩下三三七.八億港幣,兩岸三地已排不進五十名。

台灣企業消退最快的一家是聯電,在○六年胡國強當董事長時,市值達四四○六億元,兩岸三地排行二十九名,那是晶圓雙雄的末段,聯電市值還有台積電的四分之一,如今市值只剩一六七六億元,兩岸三地企業排名二一一名,排名與中國宏源證券不相上下,市值只剩下台積電的五.三五%,兩家晶圓代工廠市值差距愈拉愈大。

另一個隕落的巨星是宏達電,○六年還不是宏達電的顛峰,不過○六年宏達電已把市值拚到三六四二億元,兩岸三地排行三十二名,如今快速下滑到一三三六億元,也退出到兩岸三地一○○大排行榜外。另一個落難的是面板業的友達,○六年友達市值一度達三○四九億元,兩岸三地排行四十二名,如今剩下一一四五億元;那時奇美電市值二三三三億元,兩岸排名五十七名,如今與宏達電、群創都算是難兄難弟。

從兩岸三地排行可以完整看到企業的盛與衰,一四年的兩岸三地企業一千大排行,是台灣罕見全面躍升的一年,是因為台股表現比中港股市好。未來一年,中國仍繼續調結構,房地產、基建產業的發展,仍不利上證指數的表現,台灣企業仍有向前挺升的機會。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是兩岸三地已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平台,今年台灣有服貿的爭議,但兩岸已沒有所謂讓利不讓利的問題,台灣的企業要能勝出,只有技術本位、技術創新及技術領先,才有機會在兩岸三地的競爭中勝出,這是企業不敗法則的唯一憑藉。

撰文?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303

二零一四倒數 by C2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4/12/12/%E4%BA%8C%E9%9B%B6%E4%B8%80%E5%9B%9B%E5%80%92%E6%95%B8/

二零一四倒數

WRD-3501054_2[1]

執筆之際,已是二零一四之倒數,距離新一年只有約二十天…..

回想一年,實在是滿足非常,感恩事件太多。

不作第二選之大事必定是在理工大學完成MCG的課程,成為持牌公司秘書,畢業前心想已找到一份較理想的工作,但卻無奈地在上市公司仍作一頭專業的狗吧…..未有時間和能力與同事好好溝通,盼望明年再找合意工作一份…..

今年在股票市場獲利,自我感覺良好,眼光獨到,遺憾未能買樓做業主,寄望明年如願吧。

今年在烹飪上再多作新嘗試,最近常做聖誕美食,有機會再與讀者分享。

不得不提是在這欄目與您們分享種種人和事。跟據反應統計來看還是美食較為受歡迎,往後必多大大力在這方面努力寫作,請繼續支持,萬分感謝!

訓練有素的專業公司秘書,曾在多家上市公司,無論是主板和創業板。超過10年上市公司經驗涉及與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擁有雙碩士學位,專業為公司管治和工商管理,再加上各個領域專業文憑訓練,精通英語,中國和普通話。在英語教學和兒童發展有豐富經驗。願與您分享生活上的人和事。
Posted in 人生哲學 and tagg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