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牌大風年初大執位進行大換血,揸弗人龐維仁親自出面,私下挽留藝人傾續約,本來答應二月開到演唱會便留低的吳雨霏(Kary)又再玩嘢扭計。唔想時間,金牌決定叮佢走。不可一世 吳雨霏五月約滿金牌大風,年初與公司傾續約時,更暗示只要如期為她安排在紅館開個唱,就會留低。「為咗表示誠意,當日金牌仆心仆命幫Kary搞演唱會,雖 然一場賣晒飛,不過佢要求多多,音樂嗰part又要自己話晒事,搞到超支,埋單金牌其實要蝕錢。到個騷完咗,佢又扭計話要俾時間諗清楚去向,當時金牌仲好 有耐性,繼續同佢傾,不過Kary嘅態度就好麻麻,以為冇咗自己唔得,連陳輝虹(金牌CEO)同佢開會,只要覺得唔啱聽,就望多眼都費事,完全當陳輝虹無 到。」知情者說。 有頭無尾 吳雨霏老豆吳子綸是現任福源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去年四月公司上巿後,吳雨霏搬屋換波子,老豆愈有米,Kary的公主病愈嚴重。「好似出一張海報,概念係點 有乜內容都要佢拍板話事,舊年跟地下組合Hardpack,亦係佢提出,大家都知無錢賺,但開咗個頭搞搞吓佢又無心機做落去。其實金牌都算就佢,即使 Kary佢成日病發,照按計劃幫佢出個人品牌香水同T恤,但佢依然嫌三嫌四,好麻煩。」 堅持話事 據了解,金牌傾續約外,吳雨霏亦有同環球、英皇、以及Neway傾過偈,更每每強調最緊要有「自主權」,故遲遲未成事。「Kary想做一姐,如果入英皇, 肯定唔輪到佢,更加無可能特登開個label俾佢,所以傾嘅都係無米粥。至於Neway,開嘅條件都幾好,不過Kary唔係擺錢第一,佢覺得同人哋唔啱 feel,所以暫時環球最大機會,事關阿Kay(謝安琪)個勢跌咗咁多,佢相信自己可以乘虛而入坐正。」知情者說。自我放大的吳雨霏,早前更公開在微博宣 洩不滿,放了一張?頭煩爆相配合,寸嘴說:「一而再再而三挑戰我的底線,放過我吧,而且在一個地方待得太久,我會瘋掉。」你揀人,人揀你!本來有心留人的 金牌,據知對得一想二的吳雨霏忍無可忍,決定唔續約,算數! 鵪鶉變阿姐鵪鶉期 九餅Cookies初出道,樣貌毫不出眾的Kary,風頭完全被Stephy、Theresa、Miki等蓋晒,係九餅中唔起眼嘅一個。 生還者 05年九餅分拆,Kary憑住富貴老豆撐腰,加上是餅碎中唱功最好,成為重組Cookies的生還者,自此發力上位,演出機會跟組員有得揮。 上位期 餅女瓦解後,跟雷頌德胞弟等人另組Rock味組合Ping Pung,首當女主音的她憑《愛是最大權利》出頭,在多個頒獎禮奪獎。 擔大旗 近年以獨立歌手姿態在樂壇打拼,成績唔算好出眾,但至少被認同唱得。當年最唔起眼的餅女,後來居上,成為餅女中最快踩紅館舉行個唱的一個。 |
|
||||||
炎炎夏日,一杯冰涼的啤酒是說不 出的沁心舒暢。不過在日本,啤酒不再是今夏「乾杯」的最夯選擇,懂得點一杯「威士忌蘇打」,才算真的跟上潮流。 近兩年賣一億罐 三得利痛擊朝日、麒麟 通稱為Highball的「威士忌蘇打」是威士忌加上汽水的一種簡易調酒。根據日本三得利(Suntory)的統計顯 示,罐裝的威士忌蘇打從二○○九年十月上市以來,銷售至今累計超過一億罐;相較於去年同期銷售更成長八六%。 這個看似一時復古的流行並非偶 然,而是三得利積極布局的結果。早在一九五○年代,威士忌蘇打也曾經風靡一時,但隨著人氣消退,威士忌只留下「懷舊」、「老年人的飲料」、「上班族的私藏 品」等略嫌老氣的印象,銷售也隨之江河日下。而三得利在日本啤酒市場始終落在朝日、麒麟兩大對手之後,要打破現狀,唯有靠手中威士忌六成的市占率放手一 搏。 日本財經雜誌《鑽石》便分析指出,威士忌蘇打的成功,得歸功於三得利巧妙的組合三種行銷手法。 第一、重新定義目標市場。 過去,威士忌是餐後續攤時才點的飲料,但隨著外食市場萎縮,年輕人聚餐後便解散回家,和上司應酬的機會也大為減少。因此要刺激消費,唯有讓威士忌成為顧客 進餐廳的「第一杯飲料」,取代啤酒的地位才行。 第二、改良以貼近市場。威士忌要配合餐點,就得像啤酒擺脫苦澀,像雞尾酒甜度適中,酒精濃度 也不宜太高,因此須放棄加冰塊或直接喝的「正統」做法,而加了汽水的威士忌蘇打正符合各項條件。 第三、配合適當的行銷策略。三得利除了設計 廣口杯讓顧客大口暢飲,也仿效生啤酒提供店家專用機台,除了控制調酒比例,也讓蘇打的氣泡更加綿密。加上設定價格比啤酒稍低,廣告曝光則採用女明星代言, 打破威士忌既有的陽剛形象。 威士忌蘇打的銷售長紅,加上災後對礦泉水的需求大增,三得利今年上半年的營業額不但為去年同期的二.五倍,更創 下歷年來的最高紀錄。可見「新瓶舊酒」不見得只是表面功夫,只要創造了新需求,同樣會是開創新局的商機。 |
7月1日消息,谷歌在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Google I/O 上發佈了最新的 Android 4.1 操作系統,其中非常核心的一項功能是Google Now,一款能主動為用戶推送有價值信息的服務。
在Google I/O 大會上,谷歌演示了Google Now 的部分功能,比如當用戶搜索了一個航班之後,一旦該航班有延誤,信息會馬上推送給用戶。
而另一個演示則更吸引人:谷歌會為用戶推送他最喜歡的球隊比賽的信息,谷歌甚至不需要用戶告訴它自己最喜歡哪支球隊,通過用戶過去的搜索記錄,谷歌已經知道了用戶最喜歡的球隊。
很多人認為蘋果的Siri 是一種進化了的搜索,因為它能夠更智能的回答用戶的問題而不是給出一堆鏈接。但是Google Now 更是是對搜索的顛覆,也更有可能成為人們未來的「私人電子助手」。
搜索的進化
搜索的核心是獲取信息,在過去,搜索的進化一直圍繞著如果更好的獲取信息,核心是個性化和實時信息。
過去不論是誰,搜索同一個關鍵詞獲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但是現在搜索結果正在變得越來越個性化。不同的人都會看到他更感興趣的搜索結果,提高了搜索的效率。
甚至由於搜索變得過於個性化,人們獲得的信息都是自己想看到的,從而讓原本能夠擴大人們視野的搜索變成了把人們限制在自我的世界工具。這還引發了關於搜索過分個性化可能引發的弊端的討論。
搜索在個性化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將搜索和社交網絡結合。一旦搜索和社交被打通,那麼搜索引擎就能獲得用戶的更多信息,從而更好的幫用戶做出判斷。 最簡單的例子莫過於對「蘋果」的搜索。如果是一位果農搜索這個詞,出現的搜索結果一定更多和水果相關,而如果這位果農剛買了一部 iPhone,那麼搜索結果裡可能更多會出現蘋果公司的相關信息。
在個性化搜索方面谷歌遇到了來自 Facebook 的挑戰,擁有最多用戶信息的網站是Facebook,但它卻並不向谷歌開放。從某種程度上說,谷歌推出自己的社交網絡Google+ 的核心也是希望獲得更多的用戶信息。
實時搜索更多是搜索在技術實現上的改進,當然,大部分實時信息都存在於 Twitter,這對谷歌也是不小的挑戰。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位置也成為了搜索引擎提供結果的重要依據,這也是個性化的一部分。而隨著位置信息的加入,圍繞這一點可以打造一個生活服務的平台。
本地搜索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個時候搜索提供的已經不僅僅是信息,更應該是一種服務。
從獲取到推送
很多人認為Google Now 是谷歌針對iOS 裡的Siri 推出的功能,從功能上看的確有類似之處,比如用戶看到的是一個最精準的結果而不是一堆鏈接。
但 Google Now 最大的革新是把搜索從用戶一個主動的行為,變成了向用戶推送結果的一個方式。用戶不再需要主動去搜索信息,谷歌會在適當的時候把信息提供給用戶。
這個時候,搜索引擎就變成了決策引擎,事實上搜索引擎的本質就是幫助人們做出決策。過去是通過提供鏈接,甚至一旦搜索引擎足夠智能,他就能夠代替用戶做出決策。
比如早晨天在下雨,Google Now 會提醒你出門記得帶傘。這裡完全不涉及到搜索的行為,而過去你必須先搜索一下當天的天氣,而且谷歌並沒有為你做多項推薦,因為最佳推薦就是帶雨傘,所以它直接幫你做出了決策。
在理想狀態下,Google Now 能夠為用戶做出各種決策。比如當你在日程表上添加了下週三要和朋友吃飯之後,Google Now 會結合你們見面的性質、下週三各自所在的位置、口味偏好、價格承受能力、當季時節等幫你定好餐廳甚至選好要點的菜,同時根據當天的交通狀況提醒你出門的時 間和應該選擇的交通工具。
這聽起來有點科幻(當然更智能的是 Google Now 會為你安排好一切然後提醒你下週三該和這位朋友吃個飯),但其實谷歌現在已經完全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前提是你要提供給它足夠多的信息以及有一個足夠開放的互聯網供谷歌接入。
訂餐已經有了成熟的互聯網服務,谷歌只需要接入即可,而位置服務、路況信息等,谷歌已經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甚至最核心的支付環節谷歌也有自己的Google Wallet。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谷歌必須足夠瞭解你。這可能引發隱私問題。這也是Google Now 並非默認開啟,而是必須用戶手動開通的原因。
目前看來Google Now 要達到如此智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在合適的時間向用戶推送最有價值的信息本身就是對搜索的顛覆,它的價值也會在未來體現的越來越明顯。就目前的電子設 備來說,使用者發出搜索請求仍然非常簡單,在電腦上輸入一個單詞或者拿起手機問一個問題都很輕鬆。
但是本次Google I/O 大會還發佈了另一款超前的產品Google Glass。可以預見的是Google Glass 未來肯定會增加增強現實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主動搜索顯得笨拙而又遲鈍,用戶希望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夠即時的呈現在眼前。這時候,正是Google Now 上場的好時機。
| ||||||
二○一三年投資市場最夯的題材是什麼?是已經火紅三年的蘋果(Apple),還是三星(Samsung)手機概念股?都不是!是明年仍持續高成長的中國智慧型手機。 兩項改變撐起業績中國市場最大、外銷也大增 兩個理由將支撐中國智慧型手機概念股的業績,一個是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大和資本市場亞太科技產業執行董事陳慧明估計,中國手機出貨量將從今年的二億四千萬支成長到明年的四億三千萬支,年增率近八成。 另一個看好的理由,則是「中國製(Made in China)」智慧型手機在蟄伏多年後,明年起外銷數量將大增。里昂證券估計,外銷數量將由今年約三千萬支,增為明年的約一億支;中國製手機外銷比重也將從今年的兩成,在明年增至三二%。 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業首席分析師張凱偉更認為,新興市場兩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千元)以下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因為利潤空間壓縮、消費者對價格過於敏感,品牌廠大舉退出,將由重起爐灶的中國白牌手機業者囊括。 中國手機題材取代蘋果概念股題材的味道,越來越濃。陳慧明不諱言,「Apple的Food chain(指供應鏈)恐怕已走向尾聲。」由於對手諾基亞(Nokia)與中國最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合作、iPad市占率下降等原因,蘋果在過去三個月裡,股價下跌約一八%,其中光是十二月五日在紐約股市就暴跌六.四%,單日市值蒸發三百四十九億美元,是一九八八年來首見。 中國手機市場的高成長,估計明年將吸引超過五十個品牌廠競逐,由此往外輻射的零組件供應鏈廠商有成千上百家。然而,中國市場跌價幅度快、競爭激烈,想在這個市場賺到錢並不容易,里昂證券亞太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貝瑞特(Nicolas Baratte)指出,投資布局最好挑選三種獨特性的個股:一是產品或製程技術領先,如大立光或台積電;二是直接受惠於經濟規模者,如IC通路商大聯大;三是具成本優勢的公司,如F—臻鼎。 外資分析師也指出,十一月中國手機調整庫存,因此產業鏈個股(如聯發科)的業績跟著短暫修正,但十二月起訂單回溫,估計將一路暢旺到明年農曆年前,建議投資人等股價拉回修正再進入。 其實,不少個股下半年的業績已經開始反映此題材。面板驅動晶片就是明顯的受惠族群,儘管今年電視、筆記型電腦用的大尺寸驅動晶片需求停滯,但奇景光電、聯詠、奕力、旭曜等供應給手機和平板電腦用的中小尺寸產品,卻業績暢旺,帶動公司自今年下半年營收好轉。奕力、旭曜與中國白牌市場高度連動,更是觀察指標;一位驅動晶片公司主管表示,靠著中國手機相關的訂單,明年確定將持續成長,一掃先前的營運陰霾。 另一類可望走強的是光學族群,包括電容式觸控模組業者、主打低價市場的洋華與牧東等,以及相機鏡頭業者如玉晶光等。這些個股雖然部分前三季仍處於虧損狀態,但智慧型手機低價趨勢對其有利,如果接單持續放大,轉虧為盈,股價就能再添利多題材。 庫存與跌價風險高不只看營收,更要盯緊獲利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雖然此大趨勢成立,但是投資人選股須特別注意獲利能力,因為明年中國智慧型手機的跌價幅度極大。 手機開發商認為,目前「千元智能機(售價人民幣一千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七百元)」規格的產品,明年將降到人民幣六百元(約合新台幣二千八百元)以下;售價在人民幣一千元至兩千元間的機種將是最大主流,規格將追平目前售價約人民幣三千九百元(約合新台幣一萬八千元)的機種,顯示跌價幅度相當大。 這代表,供應鏈廠商承擔庫存與跌價的風險極高。手機組裝業者表示,中國手機白牌客戶下單時的商業模式並不成熟,會導致「責任」釐清過於模糊,加上短期需求震盪幅度相當大,讓代工廠商必須再三確認、緊盯訂單變化,免得侵蝕原本就很有限的獲利空間。 另一方面,外資也認為,聯發科的崛起,代表的是「中國手機產業鏈的崛起」,以及全球智慧型手機M型化的極致;這樣的市場情勢,對代表中階品牌的宏達電更為不利,將進一步壓縮其發展空間,並讓聯發科、宏達電過去長達八年的股價翹翹板效應(指兩家公司股價一家在高檔時,另一家就在低檔)重現。 投資人選擇中國中低價智慧型手機概念股時,追蹤營收之餘,更要緊盯獲利能力的波動,才能享受到其高度成長的紅利。 【延伸閱讀】15檔台股,搭上中國中低價智慧型手機供應鏈 類別:半導體 個股:聯發科今年前3季EPS(元):9.2012/7股價(元):323.50 個股:奕力今年前3季EPS(元):7.2012/7股價(元):90.10 個股:聯詠今年前3季EPS(元):5.1612/7股價(元):123.00 個股:台積電今年前3季EPS(元):4.8112/7股價(元):98.10 個股:旭曜今年前3季EPS(元):0.4412/7股價(元):39.65 類別:面板個股:友達今年前3季EPS(元):-4.7812/7股價(元):13.30 類別:印刷電路板個股:F-臻鼎今年前3季EPS(元):3.9012/7股價(元):84.00 類別:光學鏡頭 個股:大立光今年前3季EPS(元):20.1912/7股價(元):860.00 個股:玉晶光今年前3季EPS(元):5.7612/7股價(元):225.50 類別:IC通路商個股:大聯大今年前3季EPS(元):2.1512/7股價(元):39.00 類別:觸控模組個股:牧東今年前3季EPS(元):-0.9212/7股價(元):26.00 個股:洋華今年前3季EPS(元):-3.5012/7股價(元):65.80 類別:手機組裝個股:鴻海(富士康)今年前3季EPS(元):4.9012/7股價(元):95.50 個股:華寶今年前3季EPS(元):1.6512/7股價(元):32.10 個股:華冠今年前3季EPS(元):-0.8312/7股價(元):16.00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
1.投資人喜歡為他們不想投資找藉口。每個投資人都會告訴你一個他們不能投資的原因,但是一些原因是為了聽上去顯得他們比較仁慈,所以,你一定要問他們,自己可以做出哪些改變來贏取機會。
2.融到一大筆錢不代表你獲得的薪水就會高。因為你提高自己的薪水就意味著你對公司控股權的降低。
3.期權是稀釋自己股權的最快方式。謹慎對待公司的期權劃分,給於對公司有重要幫助的員工,而不是一些公司的顧問。
4.90%的創業公司活動都是浪費時間。在創業公司活動上學到的東西,很多都能在網上瞭解。在註冊一個活動時首先看有哪些參會者。
5.住在硅谷,但不是一切都依賴硅谷。比如你的用戶,他們並不是生活在硅谷的人,所以你要聽取更廣泛地區的用戶意見。
6.掙錢永遠不嫌早。如果你融到了錢,可能你就不急於掙錢,但這是錯誤的。能想到一些賺錢的方式,就儘早嘗試,這樣你能學到更多。
7.有經驗的員工未必比新人好。你會花大價錢僱傭一些經驗豐富的員工,但是不要忘了,有些人他們就適合在大公司裡工作,而小公司裡要求更快的執行力以及單槍匹馬作戰,這時候新人會更有挑戰慾望。
8.社交圈子決定你的發展。如果你周圍的人都是一些聰明的成功者,那麼你的進步也會更快。
9.不要活在想像中。如果你經常看一些創業故事,好像大家成功也不難,但事實絕非如此。不要為了追求一種創業的生活方式或者覺得創業是一件更容易的事情而創業。必需確定你真的在解決問題。
10.追求那些你真正瞭解的東西。不要因為一時的熱情去做一些事情,而是做那些你真正瞭解的領域。巴菲特為什麼投資成功,因為他就認準了這一點。他不會投資微軟,因為他知道自己不瞭解科技行業。
11.成功人士並不總是知道什麼是最好的。別人的經驗未必完全適合你,所以,有選擇地吸收。
【科技行業數據庫CrunchBase的大計劃】
美國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旗下的行業數據庫CrunchBase靜悄悄地發展了六年。用戶可以在這個數據庫裡查詢科技公司的發展情況和相關新聞。目前,這個數據庫已經擁有了由9萬個用戶提交的10.5萬個公司和14萬個個人概況。
最近,該產品明確了未來的發展規劃。雖然,具體產品的部署會在未來幾個月一一展現,但現在已透露的是,團隊會在產品博客上公佈使用CrunchBase API的優質開發者案例。大數據分析創業公司SiSense就通過利用該數據庫的API提供了一個投資分析和數據可視化頁面。投資人和創業者可以利用該產品瞭解重要的市場行情,比如創業公司每年的融資週期變化等。
【Everest:幫你實現夢想的應用】
是否會有一個應用可以讓你生活得更健康、更聰明或者更快樂?或者它能夠將你的夢想通過分拆成可實現的步驟從而讓其成為現實。Everest就是這樣一個應用。其背後的投資人包括Peter Thiel(曾投資過Facebook)。
為了幫助用戶快速瞭解如果實現自己的夢想,該應用會提供一些已經建成的案例,通過別人實現夢想的步驟來瞭解自己應該如何做。也就是說,用戶即可以從別人那裡取經,也可以自己搭建通往成功的階梯。
計劃建立好後,應用會按照既定的時間提醒用戶該完成哪一步。當用戶完成一步時,可以自己拍照或者記錄完成的情況。此外,應用也引入了社交元素,讓朋友之間互相鼓勵著完成各自的夢想。
| ||||||
這個夏天,延後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又創新高,每六位大學生就有一位延畢。在傳統社會學中,「成年」的定義是:畢業、離家、經濟獨立、結婚、生育,但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社會,如今卻是延畢、「寄生」、「啃老」、晚婚或不婚、少子或不生的現象當道。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在他的最新著作《晚熟世代》中,為台灣社會診斷這個已構成我們時代特色的「晚熟」問題。相對的,《數位時代》創辦人之一詹偉雄,則看到年輕人的晚熟是走出去的自我追尋,反而傳統定義下成熟、成功的「郭台銘世代」,才是不成熟! 這兩位對社會趨勢有深入觀察的好友,為《商業周刊》讀者進行一場關於「熟」的對話,探討晚熟世代的困境和機會。 成熟的定義變了從累積財富,到為他者思考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相對於「晚熟」,適合當代的「成熟」是什麼?兩位怎麼定義? 詹偉雄答(以下簡稱詹):傳統定義的成熟,它對應的社會結構叫「製造業的福特主義」,然而,現在是後工業時代,主要就業的經濟進展,不一定跟著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主要的驅動力量也不是傳統的工具理性,它是各式各樣發明生活的能力。 王浩威答(以下簡稱王):福特主義預設經濟是永遠在成長的,產業結構不會在空間上移動。但,這些事實上都被打破了。世界工廠移到日本、台灣、大陸,底特律破產。所以「熟」的概念,從不同的坐標看,會不一樣。 詹:郭台銘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成熟,但從年輕人的角度來看,郭董才是一個「棄熟」的世代,賺很多錢,不代表成熟。 他的不成熟在於,他從來不會從別人的角度來思考,因為他是一個成功者嘛,他創造了一個龐大的企業,他永遠是在上面,可以壟斷所有資源。相對的,比爾.蓋茲辭去微軟執行長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去發明一個抽水馬桶的簡易廁所,給非洲或者幾內亞還在受瘧疾肆虐的原住民社會使用。他一年可以拯救大概一百萬人(避免死於瘧疾)。 當你的財富已經到一個程度了,重點是你的生命,所以我認為成熟的第一個要件就是,你要有「為他者思考」的能力。台灣大部分在福特主義下成功的企業家,都是棄熟世代。因為他們一直在累積財富,是重複一個動作,停在那個階段。問題是累積財富在我們這個社會,是被歌頌的。 王:我們(過去)被貧窮創傷,那個創傷的陰影一直都還在,一直害怕沒有累積,停止累積就沒有安全感,不只是企業家,我們父母那一代都是這樣。即使像我到現在,去旅行了兩個禮拜,我媽還會問說你去那麼久,你的個案不會跑掉嗎?(笑) 其實不需要那樣的不安全感。因為物質在我們的生活成本裡面,越來越不算什麼。買房子要幹嘛?如果你有能力不一定要固定下來。以前旅行很貴,現在旅行變得很便宜;以前壯遊是貴族才有辦法做的事,現在你只要買一張廉價機票,敢花時間,一路慢慢打工慢慢玩,這是過去時代沒有的。 成熟的特徵,我會說是一直在思考的能力,思考自己的生活意義,然後會一直去追求改變。通俗一點就是,會追求個人成長。追求成長當然就包括你自然而然會為他人思考。 詹:台灣現在談這個問題有意義,因為我們的工廠,全部撤出到中國,台灣變成接待中心,但我們仍然跟那個轉投資的工廠,有藕斷絲連的聯繫。可是在台灣工作的這些人,卻不再是這個經濟體的中心了。 我的意思是說,郭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個社會結構的轉變,仍然用他當年成長背景的價值觀,來評斷現在台灣社會結構的new comers (新來者),這是不公平的。 成熟是現在進行式馬英九是反例,僵固又矯情 我們把現在稱為晚熟年代,但它至少還是一個「趨」熟世代,不是棄熟。像我很多同學都說,他們活到這把年紀,突然有一種了悟,覺得自己好像從來沒有活過,可是時光已經飛逝了,所以他們現在面對內在的焦慮,也不曉得該怎麼辦。 王:馬英九是什麼世代?我覺得他好像還留在蔣經國那個世代,他沒有隨著時代在對話,所以當他遇到變化的時候,事實上,完全沒辦法應變。 詹:他沒有自己的感受啦,他就只是學習到舊社會裡面一個系統性的對應關係,碰到這個新的社會,要求要有sensitive(敏感性)的個人時,他每一個東西就都變得很矯情。 王:我(在書中)是用傳統定義的晚熟,詹偉雄其實在講的是,恐怕「熟」是永遠在進行式的(詹:對),沒有完全說真的成熟的情況。 不過這個世代要面對的是,教科書、家長、媒體都告訴他,有一天要成熟,但是事實上,你要達到那樣的獨立、離家、生子…?,說真的,除了大學畢業容易以外,其他的都很難。所以就會產生焦慮。所以我看到的個案,都是在訴說這樣的痛苦。 詹:我覺得現在年輕人懸在那裡,是因為所有東西都沒辦法說服他們,很難成為行動的依據,所以一群人hang out(懸)在那裡,也就是延畢。 十九世紀歐洲的社會史裡面就有浩威剛剛說到的壯遊,人為什麼沒事要去壯遊?就是你在當下社會裡面,找不到跟自己有切點的事業,你透過去陌生地方,去遭遇不可知的危險,來發現自我內在和世界的聯繫。 台灣的福特主義世代,很早就把自己探索世界的欲望給擱置下來了,一旦拿到了那個出人頭地的冠冕之後,他就用這個標準變成社會的主流,來要求下面所有人。但現在的問題是,社會變了嘛! 王:過去社會規範所提供的對應條件不見了,社會要你成熟,但是沒有給你工作!年輕人不要進入社會,因為進到社會之後,他就看到那個成功的定義,其實是遙不可及。 反過來講,父母親也知道這個困難,所以把小孩留住。大部分人有這樣的焦慮,可是沒去思考我們幹嘛要這樣生活,而且那個生活的條件目前在台灣不見了。 晚熟取代棄熟五年後台灣迸出新經濟格局 問:從經濟面來看,晚熟的世代所帶來的趨勢是什麼? 詹:我看大概再五年的時間,三十五歲以下的世代就會變成新的社會中堅。 我說明一下,我們台灣一年死掉的人,跟進入二十歲的人,加起來大概四十五萬到五十萬名,所以二十年下來就有一千萬人口(的世代替換),台灣才二千三百萬人口,然後有一百五十萬的棄熟世代在中國工作,等於五年後台灣有一半是新的人,迸出的新經濟格局會是什麼?我覺得這個新的力量,自然就會翻轉現在的價值體系。 王:台灣一定會改變,也許是一種改良的家族主義混雜著個人主義,像日本社會還是一個field self(領域的自我),我是三菱人、我是什麼的,但是最近三菱、Toyota都在瓦解。 問:對於晚熟世代的焦慮,有什麼建議嗎? 王:某個程度上,我們的社會回應(晚熟)問題的方式,就是家要保護得更好,要求學校要把小孩子保護得更好、國家把人民保護得更好,是加強保護,而不是鼓勵出去。這個焦慮反而形成下一輩更大的障礙,這個是最大的問題。應該要反求諸己,父母要處理自己的焦慮,為政者要處理自己的焦慮,(自我的)迎戰才是出路。 詹:對,浩威的書裡面有講,fight or flight(迎戰或逃避)。 |
如果作為一個手機網民,你今年沒有玩過瘋狂猜圖形態的APP,那你就OUT了!瘋狂猜圖的爆發一時間讓各家創業者心急眼紅,紛紛「微創新」做出各自垂直的類猜圖APP。有的猜成語,有的猜背影,有的猜歌詞,有的猜電影,還有的猜方言。在APP STORE裡面搜索「猜」可以找到1175個APP,大家都希望複製瘋狂猜圖的奇蹟,也在朋友圈刷出一天30萬用戶!
看到如此多蜂擁而至的追隨者,真的感覺很瘋狂,就算開發成本不到10萬元,團隊只需4、5個技術,也不能如此前赴後繼地往紅海裡跳啊!不過後來聽到有個類猜圖APP靠刷榜獲得了很好的DAU,而後還斬獲了手游大咔的百萬廣告大單,聽到此更是感嘆這個世界實在太瘋狂了!
眾多創業者「齊心合力」把猜圖系列做到狗血狀的現象,讓我想起了猶太人和中國人對於商業理念的差異:第一個猶太人在一條街上開一家加油站,第二個猶太人會在旁邊開便利店,第三個猶太人會開餐廳,第四個猶太人會開Motel。類似的故事如果發生在中國,第一個人在一條街上開了一個超市,過不了多久這裡就會變成超市一條街。說不定還會有極品老闆會起一個「超市入口」的店名。
看到如此多的跟風者,不知道瘋狂猜圖作為引領者會做何感想?階段性成功證明了它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選擇遇到對的平台找到了對的用戶。我把瘋狂猜圖的成功歸結於三個字母PPT。第一個P是People,製作團隊的海歸背景和大公司背景是重要基因;第二個P是Positioning,避開大批開發商重金投入的重度遊戲,專注輕遊戲;第三個T是Timing,在微信遊戲尚未發佈的真空期抓準時機,順勢爆發。我認為Timing是最重要的因素。當時瘋狂猜圖的朋友圈刷屏其實已經讓微信平台非常警覺,分享授權請求已經達到預警臨界值,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封停的情況。之所以當時沒有封停,一方面因為瘋狂猜圖沒有做類似美麗說那樣的惡意傳播誘導且內容質量高,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微信遊戲還沒發佈,微信平台可能也想試看一下朋友圈到底會有多大的威力。客觀地說,輕遊戲的生命週期非常短暫,28天是一個平均的生命坎。瘋狂猜圖的誕生到爆發恰恰在短短半個月時間裡,而且當用戶熱度大幅下降之時,微信遊戲剛剛發佈,所以微信遊戲沒有直接衝擊到瘋狂猜圖在微信平台的活躍度。記得當時眾多圈內大咔都預言這樣的遊戲會是來去匆匆,不值一提。後來的蜂擁模仿者也沒有一家可以複製瘋狂猜圖的奇蹟。那個真空的時間窗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大家看看當下app store的排行榜就一目瞭然。
那瘋狂猜圖和眾多類猜圖APP未來的出路會是怎樣呢?
1. Campaign
現在看起來是瘋狂猜圖嘗試的一條路,小米是第一波贊助商。測試期間還有易訊網做了小範圍的粉絲互動猜圖campaign。這對於拉活DAU和提高留存率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當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見到現金流。我當時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這個活動第一時間發佈並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了所有題目(當然另備了一個手機負責搜索答案),即便如此,排名也在1000多位。最終好像有100多萬用戶參與了這個活動。這個玩法和小米推崇的粉絲經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把用戶對產品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讓用戶在不經意間幫產品做到了病毒傳播。
2. OEM
隨著蘋果對遊戲行業的推動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滲透,越來越多原來專注PC的大品牌開始涉足APP開發。迪士尼當時做出來的洗澡鱷魚據說投入巨大,現金收益入不敷出。但是迪士尼卻靠這樣一款APP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品牌形象。這一IP的價值,遠比應用內購買的回報更有吸引力。最近看到朋友圈有人開始求助各國城市的猜圖,打開一看是迪士尼版本的瘋狂猜圖,產品邏輯、體驗和原版的猜圖完全一致,應該是兩家公司共同打造的APP。這個模式現在來看還是比較單薄,純online互動,如果可以把迪士尼的線下資源盤活,將會是一個更有趣的突破。這就好像騰訊上賣得火爆的產品不僅是虛擬服務,還有QQ公仔。迪士尼線下的眾多卡通形象公仔,香港迪士尼門票、迪士尼酒店住宿都有可能成為APP的獎品,成為更多猜圖粉絲和迪士尼粉絲交織活躍的賣點。
3. O2O
這裡提到的O2O概念並不是說線上和線下的商業模式對接,這裡的線下指的是線上APP利用借力傳統的推廣渠道。今年有個很苦逼的移動互聯網趨勢就是APP創業者驟然暴增,隨之就是推廣成本翻倍增長,大家發現最後都是拿資本的錢去給APP推廣渠道打工了。這時候該如何另闢蹊徑都是每家APP犯愁的問題。還好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做出了範例,不管是唱吧、camera360等5家APP的群魔亂舞,還是連續3期的一線互聯網巨頭秀,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用戶暴漲的效果。最近江蘇衛視也開始陸續出現互聯網創業者的身影:《非誠勿擾》上有豆漿油條的海歸帥哥被頻頻爆燈,最後成功牽手;更有知乎黃繼新的大膽異國表白;《非常了得》上有微差事美女CEO自賣自誇,有果殼網主筆大肆宣傳當家產品。這種傳播方式只要不太生硬再加上搞好電視台的關係,都會獲得不錯的效果。瘋狂猜圖的產品形態一出現,就和《一站到底》節目十分類似,而且《一站到底》後來也參考了瘋狂猜圖的很多展現形式,比如放置圖片,播放音樂(瘋狂猜圖的第二個作品就是瘋狂猜歌)。相信瘋狂猜圖也好,瘋狂猜歌也好,如果可以和衛視的主打節目做上深度綁定,就可以一方面拉取更多用戶,也可以植入更多玩法與粉絲互動起來。前兩天意外發現《全能星戰》已經有瘋狂猜歌的合作展示,其他猜圖APP也可以如法炮製。
歸根到底,輕遊戲是好似流星的產品類型,但只要抓住引爆點並快速的執行並及時的調整,就能在流星逝去之時,再綻放出下一波的光彩!讓我們再瘋狂下去吧!
| ||||||
十二月二十日,斥資逾新台幣三億元、籌備三年,新光三越百貨旗下面積最小、規畫最久的台南小西門館終於開幕,卻開出一家新光集團旗下二十家百貨中,最不像百貨的百貨公司。 走進一樓,先是擺上展現傳統手工藝的永川大轎,接下來是接連五台、價值近千萬元的哈雷重型機車,再來是甜點店、冰淇淋店。中庭則是挖空一大塊,掛上樓高三層的水晶,可直視地下二樓的溜冰場。逛完一樓整層後發現,居然沒有任何一家化妝品專櫃。 為什麼新光三越這時候會開設這樣的百貨公司?原來,正當台灣網路購物在拚四小時、六小時交貨,新光三越也正在進行著成立二十四年來最大的轉型。對比電子商務市場每年兩位數成長,二○一五年將成兆元產業,台灣百貨龍頭新光三越去年營收出現罕見負成長,今年則勉強持平在七百五十億元。 這一天,我們訪問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興,他直言這是「最不像新光三越的新光三越。」新光三越執行副總吳昕陽也說,百貨公司已不能用以前的方式經營,且現在消費者喜好和趨勢變化太快,一個月的速度大約是十年前的一年,「我最擔心的是被潮流淹沒。」 力拚不被網購狂潮滅頂,所以,當別人說百貨公司只能當show room(展示間),吳昕陽說,「那就做成最新、最棒的show room,」他認為即使客人不買東西也可帶來人流,就像網路流量的概念,「人來了,這個地方才有價值。」 這間新開幕的小西門館,雖然是全台最小的一間新光三越,卻極具指標意義,顯示龍頭百貨正在轉型過程中,摸索顛覆市場的方法。 打破坪效至上鐵律一樓當展間,用藝文味吸客 比起一般百貨公司動輒兩、三萬坪的營業面積,台南小西門只有二千八百坪,但卻反其道而行,不是想盡辦法塞入更多的品牌和專櫃,反而設了很多「不賺錢的空間」,例如一樓的黃金地點擺放只供觀賞不販售的哈雷機車、開設「微藝廊」,不定期舉辦畫展、攝影展等,讓消費者免費參觀。 以往講求的是坪效,一個面積約五坪、但一年可創造出近億元業績的化妝品專櫃,是各家百貨公司一樓黃金位置的首選。但「坪效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考量了,我現在最重視的指標是來客數,」吳昕陽說。 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李釧如說,百貨公司要往網購無法替代的方向發展,因此「購物」變成附加,「體驗」才是關鍵,「你看這幾年百貨公司一直開餐廳,就是為了吸引人潮。」雖然開設餐廳所需的空間大,而且營收和毛利都比不上賣商品,「但如果連人都不來,商品要賣給誰?」 「沒有來客,其他的客單價、提袋率等於通通免談,」李釧如補充。所以為了吸引來客,過去以商品為主要導向,現在行銷活動才是重點,例如今年新光三越和屏風劇團合作,把劇場搬進百貨公司,演出期近三個月的《三人行不行》,以及暑假每週末找來歌手或樂團,舉辦不插電音樂祭。 除增加活動外,櫃位也做了調整。過去以樓層為管理基礎,現在則改成以業種分類,如女裝、童裝、化妝品、家電等十二個業種,負責人員必須針對該領域做出更吸引人的行銷提案。 此外,為吸引更多人流,新光三越今年開始引進國外pop-up store(快閃店)的概念,找來時下最流行、討論度最高的名店進駐,期間約兩週到三個月,這種模式,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追求新鮮事物的需求。 引進在地特色品牌老店+名店,靠獨特性勝出 這一次,台南西門店引進觀光客最愛的台南五十年老店合成帆布行,讓過去只在巷弄內的名店進駐到百貨公司。新光三越看中的是,這些名店或老店所能夠帶來的人流,因此願意撤掉國際名品,讓出最黃金的位置,「那些大品牌幾乎每家百貨公司都有,無法創造出消費者來我們家的理由,」新光三越販促部協理周寶文說,即使一球近百元的冰淇淋創造出的營業額比不過國際名品,但其所帶來的人流,很有可能會在別櫃消費,創造出更高的總體營業額。 但這難在,知名品牌、國際大廠一年至少貢獻了上千萬元的業績,如今要替換成從未進駐過百貨的特色品牌,「最難的是你敢不敢……需要很大決心,但,有捨才有得。」吳昕陽說。 通路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為了能提供獨特、受歡迎的產品,新光無法像以前一樣,利用規模優勢和大廠談判,或透過標準化流程簡化招商過程。例如這次的台南新館,就有三分之一的品牌是首度進駐新光三越。 為此,招商團隊費盡苦心,找尋有潛力的品牌只是第一步,如何說服他們進駐、甚至幫助他們有能力進駐,都成為新的課題。合成帆布行第三代老闆許芮翎說,先前如Sogo、誠品等都有找過他們設櫃,但因手工製作慢、商品也常不齊全,所以沒答應,但新光三越很有誠意提案許多次,甚至答應先以臨時櫃和短期展售開始,他們才敢進駐。 打破坪效至上、通路為王的金科玉律,吳昕陽說,「過去one solution for all已不能符合消費者需求,未來每一間新光都會長得不一樣。」從LV到百年老店振發茶行,都成為招商對象,「誰說星巴克旁邊不能開阜杭豆漿呢?」網購不僅改變消費者的購物行為,也正在改變實體通路的樣貌。 |
| ||||||
如果要你花兩個月,與全球六十國選手競爭錄取率不到萬分之一、比考上哈佛大學還難的實習機會。卻能在全球營收最高的獵人頭公司——瑞士上市公司藝珂集團(Adecco)實習,跟著年薪上億元的執行長工作一個月。這個價值近千萬元的實習,你願意挑戰嗎? 畢業於台北大直高中、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大二學生朱正陽的答案是:「Yes!」他打敗全球海選逾三萬人,進入決賽前十強,還擊敗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成為唯一亞洲代表。 他的勝出來自一句對父母親的承諾:「現在投資我,未來你們不會後悔!」一年前,他以超過高標的學測成績六十七級分,甄試上交大和香港中文大學。雖沒爭取到獎學金,但他向父母爭取到香港念書,因此「(我)不能輸,我更要努力,」他告訴自己。 迥異於學長姐大二升大三暑假才開始找實習,他大一學期結束就積極找機會。六月中,他在巴西國際志工組織實習,擔任企業英文訓練講師的父親告訴他,藝珂首次以「全球CEO接班人計畫」取代實習,他立刻報名。 「創意與抗壓力,是這次競賽他被看見的關鍵能力,」陪他一路闖關、現任藝珂台灣區資深行銷經理的陳尚箴說,「給他一個問題,他可以回答出十種答案。」他在巴西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還能用零碎時間做出三十秒影片自我介紹,加上Skype面談,才得到入選機會。 但這是場不好打的戰,要在六百人中成為代表,需先經過藝珂安排的當地企業(此次是中華奧會)一個月實習,且將每天工作內容放上推特自我行銷,此外,每週還須通過總部考官給予挑戰,像是「五年後你會在哪裡工作?」「請以視覺化且創意方式,秀出你適合該公司的面貌!」 入選原因:別人Po照片,他用心拍影片 朱正陽白天要協助中華奧會翻譯文件,晚上又要擠出空檔,將工作內容做成影片上傳推特,讓總部考官「眼見為憑」在地實習樣貌,他的推特發文幾乎是秒殺般連續Po文。 「他一開始就被注意到,別國同學Po照片,但他Po的是影片,」藝珂集團執行長派翠克(Patrick De Maeseneire)指出,這考驗著「時間管理」和「創意力」。那時他一天睡不到三小時,但創意和積極用心換來亞洲唯一代表資格,勝過幾乎以英語為母語教育的新加坡,與美、英等前十強競逐在派翠克身邊工作的機會。 飛到總部決賽最大挑戰是抗壓力。八月十二日,他一個人飛到瑞士蘇黎世,當時他只知道賽制三天,其他都不清楚。因為一入境,宛如開始了美國真人實境挑戰節目《我要活下去(Survivor)》。 面對陌生環境,他提出種種疑問,但藝珂員工假扮的接機者佯稱:「我第一天才報到!」一問三不知,來測試他的反應。他的一舉一動也被隱藏攝影機記錄下來,臨場反應的回答成了競賽打分數一環。 這是將選手視為未來接班人的計畫,前十強都被以未來CEO的規格對待,相對的,測驗也是同等高規格。他與其他九國學子要跨越年齡限制,思考像是「如果你是集團CEO,掛在你辦公室牆後的格言會是什麼?」「二○五○的集團發展格局是什麼?」「為什麼你配當上CEO?」等問題。用團體討論或個人表述,更難的是,有考官不停進出打斷,訓練CEO面對「非常態」時,處變不驚的心理素質。 失敗原因:體力不繼,討論熱情扣分 第二天上午挑戰以物易物,他以一條毛毯換了一面國旗、一盒巧克力;下午討論集團未來願景議題;晚上則和夥伴合煮一餐給考官和CEO吃。 後來,他的名字出現在決賽第二關的淘汰名單中。「在下午團體討論時,表現不夠active(主動積極),」這是考官給予他的回饋,競賽教他的不僅是CEO需要的能力,也讓他瞭解失敗原因。 其實,朱正陽止於六強的另個原因是體能。那時他還在調時差,白天要聚精會神全英文討論國際財經議題、陳述個人未來生涯規畫,凌晨還要上網選課,「我想要睡覺……,」陳尚箴回憶朱正陽在Skype上的留言。 然而,體能正是這項計畫第三天的挑戰,「國際集團CEO要在全球到處走,體能要好,同時工作和生活要平衡,才是一位適任的CEO,」派翠克說。 「在瑞士四天,勝過我十八年所學習……,」他說。他並未因失敗而挫折,而是在積極的腳步中前進。一年前,他對父母的承諾,實踐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 【延伸閱讀】想拿價值千萬元實習機會,得闖7關 全球海選人數逾3萬人 目標:在全球營收最高獵人頭公司瑞士藝珂集團、年薪億元執行長旁貼身實習一個月 比賽地點:各國選手當地企業 ●第1關 30秒拿好印象 考驗:1.30秒影片自我介紹 2.面談 參加人數(以台灣區計算)600人 ●第2關 兼顧課業實習 考驗:因冠軍者9月才貼身CEO實習,恰逢開學,42人決定放棄 剩餘人數 88人 ●第3關 每週1任務 考驗:在當地企業實習1個月,將每天實習工作放上推特,每週考官會給1個任務 剩餘人數 46人 ●第4關 掌握國際趨勢 考驗:Skype全程英文與總部考官面談1小時,考題包括生涯規畫、國際趨勢等 剩餘人數 20人 ●第5關 比臨場反應 考驗:入境測驗即開始,全程錄影,向眾人表述「為何我適合當CEO」,總部人資面試 剩餘人數 10人(全球計算) ●第6關 生活能力要強 考驗:被帶至市區,開始以物易物,討論2050年藝珂集團發展,合煮晚餐給CEO和考官吃 剩餘人數 6人 ●第7關 體力智力一起考 考驗:經跑步、滑獨木舟和腳踏車三關體能競賽,過程有人攔住問問題,回答正確才可到下關 剩餘人數 4人 哥倫比亞選手勝出 1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