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7/you-can-still-make-it-in-market.html
又係時候推介第二季的投資好書。
今次推薦的是 Nicolas Darvas 的 "You Can Still Make It In The Market" --下圖,在五窮六絕的市況中,這個書名可謂應景:
這本1976年的作品 Nicholas Darvas 主要是透過敍述自己繼續用自創的 Box Theory 如何在50-60年代搵了$2M 、在1973-74的大熊市後,繼續贏大錢,以表示自己並非撞彩,自己所定的操作系統之重要性,以及歷久不衰。並藉此再解釋 Box Theory 的用法、持續有效性、以及如何切合市場的本質和實用性,並講及市場諸多普遍輸錢的錯誤以及股票市場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在 "You Can......" 一書中,作者把 Box Theory 稱為 DAR-CARD,不過都是一樣的,名稱並不重要。
此書其實很短,基本上英語水平不差的話,半天已可看完。以上兩書看似傻下傻下,但短小兼淺白,看完也有很大得著。比坊間大量超圾財經書藉,以及大而無當的 所謂經典有用得多。
以下是一些書中節錄,可供大家欣賞一下:
http://goldone2011.blogspot.com/2012/03/can-slim-2012.html
CAN SLIM選股法則,"N"為「新」,可理解為股價上升(下跌)的新催化劑。
經數年操作,發覺推動股價上升的誘因,遠比書中複雜,嘗試歸類如下;
1) 新產品 - 例子如兩年前的Apple(iphone, ipad), Google, Amazon, 數年前的百度、騰訊等。要留意新產品需要是否強大,具競爭力,及最多人忽略的產品壽命等。
凡有革命性、需求大的產品推出,此類型的高增長公司,勢必昂貴,因股價在牛市反映極高增長預期,買入時要克服恐懼,只有限注投入,或是TA入TA出的方式操作。經驗所得,他們的升勢可能銳目,但實際對組合可能沒多大供獻,買入還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壓力,打亂操作節奏。
2) 新需求 - 公司提供的服務提升,又或是有新市場。服務提升的最佳例子為一年前的數碼通(0315)、和電(215);不少本港零售公司上年都有新市場的概念(自由行需求上升、公司往內地拓展等)。而內地同胞收入增加,多了過大海,也令近兩年的澳門股水漲船高。
跟「新產品」道理一樣,要推敲新需求的籌命,在數據反映真相前離場。從技術走勢、群眾狂熱程度、公司要員最近買賣紀錄等,有機會得出一點端倪。
4) 新概念 - 例如上年新浪(SINA)、優酷(YOKU),數據不堪入目,勝在有FB及微博無限概念,就能夠將股價不斷放大。當然,由概念變成實在,自然成為騰訊股王,但實際有多少概念不是虛幻泡沫呢?
此類公司不論大升大插都很驚人,買得多,要食驚風散;買得少,又是老問題 - 好睇唔好食。炒作概念股,可能用期權最好,正股... ...勸君留給高手吧。
3) 沈悶公司出現驚喜 - 一些令人失望,又或是增長從來沒給人期望的公司,突然出現增長亮點(或概念),又或是舊有瘕疵有解決跡象,都可能推動沈睡已久的股價。例如年多前的和黃 (013),3G失血改善,股價可由低位一口氣上升50%;中石化(0386)換CEO,有望提升營運效率,於大跌市至牛市初段表現頑強;甚至是廢到不堪 的中移動(0941),4G幻想可以抄完又抄等等;小型股 則想起兩年前的星島(1105),免費報令沈悶業務再現生氣 (當然今天則不行了)。
至於公用股重新出現增長動力,派息隨之增多,亦是股價上升催化劑之一。
不過用此準則買入股票,選大型股、往績四平八穩的公司操作較佳,反而從小型公司著手,中伏機會較高。
《股市天才》
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 Uncover the Secret Hidiing Placesof Stock Market Profits, by Joel Greenblatt, 1997
如果你花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尋找和分析其他見多識廣的投資者不關心的情況,你找到便宜貨的機會將大增。
通過自己的研究穩健地獲得豐厚回報。關鍵是將自己的「賭注」押在回報大幅超過風險的情形下。
交易量不大的小盤股、複雜的證券、以及重未遇到過的新情況通常會被分析師所忽略。最有可能給你帶來豐厚利潤的是那些分析師出於自身經濟利益考慮而不願深挖的領域。
如果你將自己的投資限制於自己既能理解又有信心的情形,而且只進行這樣的投資,你的成功率將非常高。
創造出誘人的風險回報率的方法之一是:通過投資擁有巨大安全邊際的情形來限制風險。當你最初作出投資決定的時候,你應當關注下跌風險,而不是上漲風險。只要不虧錢,再糟也糟不到哪去。
巴菲特發現,不僅僅是投資於嚴格統計標準下價格便宜的股票,投資於基本面良好的優秀企業能夠大幅提高投資回報。
他的投資都集中於他能較好理解企業,而且這些企業擁有誘人的經濟效益(即它們能產生大量現金),具有競爭優勢。當巴菲特以低於當前價值的低價買入一家企業的時候,他也能從這家公司未來價值的增加中受益。格雷厄姆基於統計而找到的便宜股票通常不會讓他享受到額外的增值。
公司中一些發生的事件會創造出投資機會:拆分、併購、重組、配股、破產、清算、資產出售、資產分配等。
誘人的投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管理層和僱員都在激勵機制下以公司所有者的身份行動。
如果分拆具有以下特質,這可能是一個很有利的投資機會:
1.機構不想要它。
2. 內部人士想要它。
3.分拆過程中顯露出的投資機會(例如:便宜股票、大單生意、槓槓作用的風險/回報比。
什麼時候賣出:
交易差的,投資好的
如果你買的是一家普通公司,行業處境艱難,你之所以買它,完全是因為一個特殊的公司事件造成了廉價的買入機會。那麼做好準備,一旦公司的特性在更廣的範圍內為人所熟知,就賣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