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馬云刮骨療毒 阿里巴巴CEO、COO引咎辭職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22/0OMDAwMDIyMTY0OQ.html

2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團組織部會議剛剛結束,馬云最後對與會者說道:「記住,這就是阿里巴巴。別人看是折騰,我們視價值觀如生命。」

當 天,該集團旗下B2B公司阿里巴巴(1688.HK)發佈公告,衛哲辭任執行董事兼首席兼執行官,陸兆禧代替衛哲擔任新的首席執行官。陸兆禧擔任阿里巴巴 首席執行官之後,仍將擔任淘寶網CEO。該公告同時宣佈李旭暉辭任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原B2B公司人事資深副總裁鄧康明引咎辭去集團CPO職務,降級 另用,支付寶CEO彭蕾將兼任阿里巴巴集團CPO職務。

衛哲等人辭職的原因是:2010年該公司有約0.8%,即1107名「中國供應商」 因涉嫌欺詐被終止服務。馬云在發給阿里巴巴所有員工的一封內部郵件中認為,這樣的行為已經「觸犯商業誠信原則和公司價值觀底線」。他說自己這一個月來很憤 怒,也很痛苦,並要求B2B團隊必須進行深刻檢討,要有「面對現實,勇於擔當和刮骨療傷的勇氣」。

馬云語氣嚴厲地表示,「所有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同事都將為此承擔責任,B2B管理層更將承擔主要責任。」

約100名直銷員工涉案

馬云的公開信稱:「幾個月前,我們發現B2B公司的中國供應商簽約客戶中,部分客戶有欺詐嫌疑。同時有跡象表明直銷團隊的一些員工默許甚至參與協助這些騙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

約一個月前,阿里巴巴董事會委託專門的調查小組,對上述事件進行了獨立調查,查實2009、2010年分別有1219家(佔比1.1%)和1107家(佔比0.8%)「中國供應商」客戶涉嫌欺詐。

阿里巴巴信息顯示,從2009年開始貫穿2010年全年,該公司國際交易市場上有關欺詐的投訴時有發生。雖然從2010年第三季度開始,B2B公司已經開始關閉涉嫌賬號並採取措施以圖解決問題,但上述投訴仍未絕跡。

這些店舖提供高需求的消費電子產品,並以非常具吸引力的價格、較低的最少購貨量和相對不安全的付款方式進行交易,吸引買家。

阿里巴巴提供的資料稱,有跡象表明B2B公司直銷團隊的一些員工,為了追求高業績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導致一些涉嫌欺詐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先後有近百名銷售人員被認為負有直接責任。

除了對高管進行處理外,上述普通員工將按照公司制度接受包括開除在內的多項處理。涉嫌員工約100人,而阿里巴巴直銷團隊員工約為5000人,佔比約2%。

除了內部整肅之外,阿里巴巴還將處罰違規的「中國供應商客戶」,上述中國供應商賬戶已經被全部關閉,並已提交司法機關參與調查。

針 對B2B高層管理團隊在上述事件中的盡職情況,阿里巴巴董事會稱,雖然管理層從2010年第三季度開始關閉涉案中國供應商的賬戶,並採取行動以圖解決問 題,而新的詐騙賬戶也明顯下降,但董事會認為,這種組織性的問題需要本公司繼續強化價值觀才得以解決。為此,衛哲為首的高管團隊辭任。

外界揣測衛哲及部分高管涉嫌在「客戶欺詐」案中獲利,阿里巴巴公開信則否認了這種揣測,公告稱,無論衛哲、李旭暉或其他高管人員均沒有參與任何關於不誠信供應商詐騙買家的活動。馬云在公開信中肯定了衛哲、李旭暉勇於承擔責任的行為。

自我修復

「0.8% 的客戶欺詐行為導致CEO離職,馬云可謂下了重手。但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正望諮詢CEO呂伯望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部分企業甚至官員來說,誠信並不 重要,撤個謊,做個假文憑,一些事情上裝個糊塗,並不會因此而承受任何懲罰,而阿里巴巴巴則不同,沒了誠信,阿里巴巴就沒有了生意,以衛哲辭職換取阿里巴 巴的誠信,物超所值。

業內評價說,這種類似於「壯士斷腕」般的自我整肅,將會有助於阿里巴巴從一個公司向一個社會化企業轉型——馬云也強調 說,「這是我們成長中的痛苦,是我們發展中必須付出的代價,很痛!但我們別無選擇!如果今天我們沒有面對現實,勇於擔當和刮骨療傷的勇氣,阿里將不再是阿 裡,堅持102年的夢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話和笑話!」

在更早的時候,阿里巴巴集團B2B業務集群已經進行過管理層微調,原支付寶總裁邵曉鋒已經於去年接任B2B中國事業部總經理職務。其和淘寶網的融合也在進一步推進中,由B2B客戶組成的「無名良品」業務模塊已在淘寶網上線。

實際上,很多偉大的公司,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公司本身具備了修復問題的基因。

吉列前任CEO基爾茨就曾表示:吉列是一家「異常強大」同時又存在「可修復問題」能力的公司。擁有自我修復的基因,正是吉列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得以螺旋式上升的根本原因。

2001年初,基爾茨上任,其對吉列的修復圍繞「利潤」展開。不同的是,以前的吉列偏重於從每個顧客身上獲取利潤,而基爾茨的側重點是每個部門的利潤,這樣就迫使每個部門去重視控制成本。2年後,吉列的利潤率從18.5%,提高到了21.7%。

此番馬云對B2B團隊的調整,實際上也是為了捍衛阿里巴巴的價值觀,確保公司能夠長久經營下去的自我修復。「在阿里巴巴發展歷史上,必須正確地面對,並且勇於面對這個問題。」馬云解釋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8

聚焦林欣禾:新浪前COO的風險投資之路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896458.html

嗨,創業者們

林欣禾(Hurst Lin),1964年出生於台灣,之後在紐約長大。

他是在達特茅斯學院,完成了工程學學士的學業。

在早期的職業生涯中,他曾在安永集團任職,為電信和技術公司提供市場和運營方面的諮詢。他還在Octel Communication Inc和NYNEX從事市場、工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然後他去了斯坦福,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有一個同學叫趙克仁(David Chao),是出生在日本大阪的華裔。

地點和時間都很重要,1994年的時候,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在斯坦福校園開發了「傑瑞萬維網嚮導」,一個類似圖書館目錄系統的分類網址,後來取名為Yahoo!。

當然不會只有一家,同時期,林欣禾和兩位夥伴創辦了華淵生活資訊網(Sinanet.com)。地點在學生食堂後的小屋裡。當時互聯網文字顯示是存在一些問題的,網站基於中文圖形化SinaXpress技術。

十多年後,林欣禾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要糾正斯坦福大學MBA招生辦副主任SedaP.Mansour的一個說法,即我們有100多門選修課和創業有關。「我感覺斯坦福商學院100%的課程都有創業的出發點。」

1995年趙克仁回到日本開始創業,他與夥伴創辦了日本通信公司(Japan Communications Inc簡稱JCI)。JCI為企業和專業人士提供移動數據和語音通訊服務。

到1996年的時候,趙克仁計劃迎接家庭新成員,愛人出生在美國,因此希望孩子也在美國成長。於是趙克仁與愛人又回到了舊金山。

這樣他又有機會同公司投資人迪克森-多爾(Dixon Doll)溝通了,早在80年代,多爾就聯合創建了風險投資行業第一個以電信業務為主要投資方向的基金。多爾是密歇根大學電機工程學博士,他撰寫的《Data Communications》在1978年出版。

年齡差24歲,但是認識一致,他們創立了一家新的基金,即Doll Capital Management,簡稱DCM。

有一種說法是,一段時間趙克仁和林欣禾失去了聯繫,因此也錯過了當時投資的契機。就在這幾年,華淵資訊成長為北美最大的中文資訊網站。

關於風險投資,林欣禾後來在演講中有一段話:我當初在創業的時候與很多VC談過,常常都是一進去就把我「轟」出來,因為我不知道怎麼說,也不知道怎樣講一些應該說的話,我經常碰壁,碰了一兩年之後我發現主要要講的是市場,要讓對方看到市場夠大。

1996年6月,之前擔任趨勢科技總經理的姜豐年加入華淵生活資訊網,出任首席執行官。媒體後來援引他的話,「可能我的經歷很多人幾輩子都不可能經歷到。最好的軟件公司,我做過了;最成功的中文網站,我做過了。」

我們知道的,1998年12月1日,四通利方正式與華淵資訊合併,並推出了新的網站,也就是「新浪網」。

當時有一個告網友書:四通利方是中國境內流通量最大的網站,而華淵則在北美及台灣擁有廣大的使用群;兩公司合併可結雙方之長,補對方之短,結合中國及北美的華人力量,創造全球最大的華文網站。

林欣禾是出任新浪業務拓展副總裁,以及新浪北美公司總經理。

這個時候同趙克仁的溝通顯然很順暢,「儘管最終在新浪的項目上沒有談攏,但我們卻成了朋友。」 林欣禾後來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回憶起來。


新浪潮

2000年4月13日,納斯達克交易所外電視幕牆上打出「納斯達克歡迎新浪」。

《北京晨報》記者劉書在報導中寫道:本週三,科技股遭拋盤重壓,納指收盤又跌7.1%,並創下第二大單日下跌點數紀錄。新浪趕在此時上市,未免有些「點兒背」。

劉書後來成為新浪網財經中心總監,成為中文互聯網內容發展進程的親歷者。

2003年6月17日,新浪宣佈,新浪董事會決定任命現任負責全球業務拓展的執行副總裁林欣禾為新浪公司首席運營長。

同時任命主管全球銷售及市場的資深副總裁張蒞政為新浪公司執行副總裁及首席市場執行長。加入新浪之前,張蒞政曾任職4A廣告公司華威葛瑞台灣總經理。「至此,以首席執行長汪延為首,包括首席財務長曹國偉、首席運營長林欣禾及首席市場執行長張蒞政在內的新浪核心管理團隊已經形成。」

互聯網對各領域的滲透是一個方面,林欣禾和趙克仁,作為創業者和投資人有了交匯點,林欣禾回憶,「他每次回國,都會問問我最近有沒有什麼新的發現和想法。」

DCM創立後很快就進入了中國市場,趙克仁的理由是:當時美國市場的價格太貴了。

2003年年末,盧蓉加入了DCM,擔任中國區首席代表。她屬於海歸,在馬里蘭大學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學位,之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國際經濟學碩士學位。盧蓉在高盛的投資銀行部門任職多年。

招聘的網絡化呈現一種趨勢,DCM分兩次向前程無憂投入了1400萬美元。在經歷互聯網寒冬之後,2002年前程無憂開始贏利,2003年總收入達到人民幣2.9億元,約3540萬美元,較上一年增長77.2%。2004年9月29日,前程無憂登陸納斯達克。

2004年的另一件事情是,聯想投資完成了二期資金募集,引進了四家海外機構。DCM同聯想投資形成了夥伴關係,實際上趙克仁在聯想投資公司董事會任職。之後,DCM同聯想共同投資了文思創新。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新浪全年營收較2003年增長75%,達到2億美元。

林欣禾是2003年6月至2004年7月及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任新浪首席運營官,並於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任新浪聯席首席運營官。

原因也很簡單,2005年9月26日新浪宣佈,任命前聯席運營長兼首席財務長曹國偉為總裁兼首席財務長,前聯席運營長林欣禾先生為首席運營長。

當年,就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新浪首席執行官汪延表示:「本季度創紀錄的廣告營收令我們感到自豪。儘管國內移動增值業務面臨著持續不斷的挑戰,我們仍在2005年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總體業績。」

2005年全年廣告營收總計8500萬美元,較上年增長了30%。2005年第四季度短信營收為1820萬美元,較2004年同期下降了37%。

在經歷了互聯網寒冬及之後迅速復甦,林欣禾的股權投資有了自己的認識,他後來談及,新浪開盤價為17.75美元:過了兩年以後,其實新浪的股價掉到了1.5美元,不過2003年如果是1.5美元進去的時候,之後就漲到45美元。

趙克仁在投噹噹網之前向林欣禾徵求意見,林欣禾的結論是,相對於已經被亞馬遜收購的卓越,李國慶和俞渝可能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時光荏苒,那個時刻最終到來了,「離開新浪非常不容易,可以認為是我從新浪退休了,現在新浪已經進入了成熟發展期。我也希望把我的創業投資經驗教給更多的創業者。」

轉型投資人

2006年新年亦始,DCM在北京宣佈,未來10年內將向中國市場投資40億人民幣。同時宣佈林欣禾將以合夥人身份加盟,拓展中國區投資業務。林欣禾稱,將重點關注無線和互聯網領域。

還有一個交接的問題,林欣禾將在新浪留任至3月31日。同時,新浪任命林欣禾為董事會董事。

林欣禾表示,「我很期待加入DCM,因為它是創業投資公司中的佼佼者。中國在人力資源及新興科技領域具有國際潛力,我的任務是進一步推進DCM在中國的投資業務。」 趙克仁則指出,「他將在鑑別和把握更多亞洲投資機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新的工作有新的興奮點,林欣禾很快投身其中。他後來談到DCM的流程,團隊會回顧上週的項目,討論,聽創業者介紹,然後再討論三四個小時。當然,大多數項目最終都被否決了。

當時的市場熱點是Web2.0,林欣禾認為商業模式還沒有明朗化前,關注可能有點過高,進去的價格高的話,可能將來退出的時候會碰到一些困難。

當年,DCM聯手德同投資東方標準,林欣禾進入了東方標準的董事會。

東方標準集團前身是紐交所上市公司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旗下的新東方職業教育中心。東方標準在中國、日本均持有人才派遣執照,是目前國內獲得人才派遣執照的三家具有外資背景的人才服務機構之一。

設有國際軟件、軟件工程、網絡工程及數字藝術四個專業方向。從2003年開始,東方標準就在培訓業務的基礎上為學員提供人才推薦服務,目前業務範圍已包括職業技能評測評、代理招聘和人才派遣等方面。

8月的時候,人們獲悉,DCM中國區首席代表盧蓉升任合夥人。「我想我們三個有很不同的風格,林總有創業的經驗,我有融資的經驗,趙總他是日本長大的華裔,然後在美國的資源也很雄厚,我們三個都是互相彼此幫忙。」

2007年年末林欣禾接受ChinaVenture 採訪時,他談了兩人各自的側重:她負責了文思軟件,04年進入的。她還找到了易車網、噹噹網。我負責了東方標準,四月進入了康龍醫藥,今年五月投了明致。

PingCo明致無限推出了手機SNS真人社區。朋友不在線的時候,能將消息轉為短信。

其實各機構的投資方向也在不斷調整,他指出投資方向:雖然現在來看大家都開始往傳統行業投,但傳統行業也有可能過熱,明年很有可能再轉回互聯網行業。但目前互聯網過熱也是真的,所以我們也投了醫藥行業。

2008年2009年,中文百科知識網站互動百科獲得了DCM兩輪投資。

2007年8月,互動百科入圍《紅鯡魚》「紅鯡魚亞洲100強」及「2007年亞洲最有前途的100家高科技私人企業」。

林欣禾指出,「維基遲早會成為互聯網基礎應用之一。僅廣告模式一項,維基廣告有高精準度和用戶的高吸附性,效果就一定會比現有SNS等模式要好。」

「DCM通常就是跟著天使之後的那一輪投。」企業家結合投資人的思路,林欣禾對創業投資有很多思考,2009年11月,他撰文《VC跟投A、B輪最穩妥》:

因為我們覺得這裡面的機會是最大的,就是說1000萬美元以下第一輪賺錢的機會最大。當然,2000萬美元左右的第二輪,一般投過A輪的VC多數都會跟投,也有在B輪的時候選擇進入的,這一輪同樣還有賺錢的機會。

角色的變化就是視角的變化,林欣禾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涉及主觀客觀的問題:我做新浪的時候非常主觀,還沒上市之前人家對你懷疑,我不相信。

「你把你整個人的榮譽感和信用都投進去一家公司,所以你對任何東西看起來都很主觀。對投資者有好幾個選擇,所以就比較客觀。」

電商推手

DCM 對也買酒的定義是「中國領先的進口葡萄酒在線零售商」。

2010年3月,DCM投資也買酒300萬美元。之後又參與了兩輪融資。「也買酒團隊是一群有理想的人,他們試圖改變中國中產的消費習慣,執行能力也很強。」林欣禾接受《網商》採訪時指出。

公司創辦人袁疆曾經創辦數據庫營銷公司羅維互動,後來被鄧白氏收購。袁疆認為,適合電子商務的產品應該是單價在200到500元之間,毛利高、可持續消費的商品,並且沒有強勢品牌。

林欣禾指出電子商務的機會,「跟其他國家,跟日本、歐美比較起來,中國的零售產業還是比較弱,比較新。」

這一時期更受關注的是,在線箱包銷售B2C網站麥包包獲得DCM、聯想投資及摯信資本兩輪4500萬美元的注資。

2010年7月,清科「第十屆中國創業投資論壇」上,林欣禾談到:比如說在國外上市的一些公司,eBay等等,在整個行業裡頭就只有一家。我的出發點是,做平台機會對於我做VC來講比較少,所以就避免往平台那邊看。

他談到了麥包包:我心裡頭很確定,其實網上不需要通過電視廣告來做品牌,只是看你做出來的東西目標客戶願不願意用……每個店裡面包最多能放只有幾十款,可是在網上可以放上千款,而且一個禮拜可以有很多包的款式。

2010年4月12日,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宣佈完成第二輪融資,DCM和軟銀賽富基金,金額為1500萬美元,林欣禾進入58同城董事會。

有報導指,林欣禾要求58同城盡短時間內把錢花完,因為這一行業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這個模式有點像開心網剛起來的時候,有點像偷菜的方式。」2010年的時候,限時折扣模式受到關注,林欣禾指出:它們在賣的時候,還沒有開盤之前就已經有好多、好多買家,很多女孩子就在網上等著,在前面10分鐘之內要做的銷售已經做了20%到30%。

「我們一週售四期,限售時間一到,庫存商品馬上從倉庫撤掉,騰出空位上架新的單品。折算下來,每個品牌單品在倉庫滯留的時間不會超過8天。」2010年11月,唯品會創始人洪曉波面對媒體介紹。

之前唯品會獲得了DCM和紅杉資本的注資,並在數月後再次獲得注資。

公司創辦人沈亞和洪曉波是溫州商人,洪曉波很小的時候就去了法國,90年代後期開始,一個機會是,中國製造的手機配件,在歐洲市場差價很大,他們聯手開展了這一業務。

2008年的時候,他們注意到法國Vente-Privee的限時折扣模式,於是嘗試推出唯品會。最初的時候線上線下結合銷售奢侈品,不過他們很快發現,國產的區域性品牌從客單價到受眾規模是更適合互聯網銷售的。

這一模式在中國市場的機會是,產品源豐富。沈亞指出,在唯品會上銷售,同樣是對品牌的推廣,不同的是廠商不需要投入,還能從銷售中獲益。

風險投資對電子商務的興趣真的是讓外部人士費解。2011年3月的電子商務投融資高峰論壇上,林欣禾指出:像美國電子商務的10%、20%左右,今天電子商務在中國做得好的話,其實毛利潤可以維持在40%甚至是50%,因為你有自己的品牌。

垂直整合是國內電子商務的重要賣點:跟美國不一樣的是,美國有很多東西都是進口的,這樣你要分銷,速度就慢了,而中國有自己的工廠,可以跟這些工廠聯繫,可以非常快速做出新的產品。

2009、2010和2011年,唯品會營收分別為280萬美元、3258萬美元和2.27億美元。2009、2010和2011年的虧損分別為138.07萬美元、836.58萬美元和1.07億美元。

「VC投資企業看重的,不是名氣,也不是傳說中的毛利率,而是實實在在的RIO(投資回報率),也就是淨利率。」首輪注資的時候,林欣禾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表示,他談得無疑是潛力。

其實邏輯可能並不複雜,唯品會指出,北上廣深之外,成都等27個城市有有限的線下打折零售店,而數百個其他城市沒有線下打折零售店。既然如此就需要唯品會們來填補這個空白。

無線互聯網

2012年3月23日唯品會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首日收盤價為5.50美元,跌15.38%。以首日收盤價計,市值2.68億美元。

市場回應並不積極。媒體援引管理層電話會議上,唯品會董事林欣禾的話,「我們對於唯品會持有的時間表可以長達10年,因為它的經營模式不同於其他電商企業。當一些美國公司的股票變得太貴的時候,投資者們將會轉向那些增長迅速的公司或市場。」

無線互聯網領域的機會顯然是業內所關注的,但是發展有一個過程。在2009年4月「2009年全球移動第互聯網大會」上,林欣禾談到:當時我們在新浪的時候,投資了很多SP,在SP上也賺了不少錢,因為短信是統一的,無論你是用聯通,還是移動,都可以用短信。

他指出問題的關鍵:我實際上早就應該吸取當初的經驗到我後面移動互聯網的投資。缺乏一個有效的投資,造成一些應用沒有辦法普遍的使用。

DCM等多家機構於2011年4月成立了全球首支聚焦Android領域的基金A-Fund,基金規模為1億美元。

林欣禾解釋,主基金規模較大,對應較為成熟的項目,但是安卓的機會很重要,於是成立A-Fund。現在已不限於Android,而是面向整個無線互聯網領域。

10月公佈了其成立之後首批投資的7家企業名單,包括三家中國企業,社交遊戲開發商樂元素、云存儲和分享服務提供商酷盤、Android手機遊戲社區木瓜移動。

A-Fund每年計劃在中國市場投資五六個項目,一個項目投資約數十萬美元,當然後續投入不是問題,主基金會跟上。

無線互聯網其實對許多公司的發展都有對應的影響,比如途牛旅遊網。在2010年DCM領投的B輪投資後,2011年4月,途牛完成由紅杉資本、樂天集團、DCM、高原資本等聯合投資的約5000萬美元C輪融資。

公司提供旅遊度假產品預訂服務,全年365天400電話預訂。現在途牛推出了手機客戶端,功能包括景區門票、車票查閱、旅遊線路等等。

無線互聯網的確給年輕的創業者以機會。中關村車庫咖啡2011年的一個故事是:創業者小翼的四人團隊負擔不起辦公室的費用,於是每天來車庫咖啡點卯,其實項目只需要20萬元的啟動資金,後來在車庫咖啡創辦人蘇菂牽線下,林欣禾與小翼達成了合作,當然他投資的不止20萬元這個數字。

DCM也是豌豆莢的A輪投資者,2012年2月的新聞指出,用戶每日通過豌豆莢下載的數據已達45TB,1TB=1024GB。

真的是要聽聽林欣禾們對互聯網的認識,2006年的時候,在接受《互聯網週刊》採訪時,他指出,「一個公司,靠一個概念一炮走紅的可能性太小了,因為現在電視報紙各種雜音太多,人們的選擇又多。但如果做一個平台,讓大家都來使用,這樣成功的機會就大很多。」

「讓你在任何時間、地點,用任何終端設備一鍵都可以獲取到你的文件。」或者,每個人都把所有個人文件放置在云端,在任何時間地點任一設備都可以獲取。酷盤董事長黃明明概括,他是網際快車CEO。

酷盤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平台嗎?公司成立於2010年6月,當年9月獲得薛蠻子的天使投資,2011年1月完成A輪融資。10月25日,酷盤宣佈,已獲得DCM領投的B輪投資共計2000萬美元。

2012年5月,黃明明透露,已經有超過1000萬用戶,每天上傳超過2000萬份文件,多數是用戶的個人文件。

無線互聯網展現了趨勢性的特徵,創業熱潮如同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在線互聯網,然後有一點很重要,就在7個月前,林欣禾在面對媒體時,提示一個問題,即坦白說,他們現在還不清楚Android創業公司到底怎麼掙錢。

結語

視頻網站的許多創業者都有門戶網站的從業背景,他們經歷了文字圖片內容成熟化的進程,所以更易於把握寬帶下的機會。

於是要再次強調,真的要注意到,之前的在線互聯網從業者對無線互聯網的理解了。尤其是作為投資人的角度,可能更苛刻,也就相對客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61

為何喬布斯和蓋茨都選COO接班?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048.html

鮑爾默趕在週末前發出了自己即將離職的公開郵件,郵件裡大塊頭表示這是一個「傷感而且艱難」的決定,「為了公司的利益」,他決定將權力轉交給一個「能在微軟轉型中發揮長期作用的CEO」。同時他也表示「自己本來準備在微軟轉型進行過半的時候再離職的」,不過已經「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候」說再見了。華爾街對此的回應是積極的,微軟股價順勢上漲9%,一掃Q2財報發佈以來的頹勢。

33年忠心耿耿的服務被資本市場認為不值一錢,這樣的結果是殘酷的。新浪科技的同事翻出來大塊頭在電視廣告中賣力推銷Windows的視頻,表達對這位老兵的敬意。也有媒體搬出來喬布斯語錄,說「銷售人員領導科技公司是災難性的,不同於技術人員,他們永遠搞不清狀況」。然而正是這位一貫正確的喬布斯,堅定不移地把運營出身的庫克推上前台。

COO不擅長創新,卻能將創新變現

庫克是蘋果曾經的COO,鮑爾默雖然未擔任過COO,但其在微軟的職責相當於COO。微軟現任COO特納就曾表示,鮑爾默是一個非常出色的COO,但是並不適合現在微軟CEO一職。鮑爾默在郵件中談及自己對微軟的貢獻時,避開了股價,而是提到了微軟銷售額的猛增。回顧鮑爾默13年的領導,這張圖可以看得非常明白。在股價持續疲軟的情況下,微軟的銷售額翻了兩番。這也是為什麼雖然鮑爾默飽受指責,但是董事會卻沒有理由炒掉這個固執的CEO。同時鮑爾默也有一些神來之筆,比如收購Skype還有Xbox遊戲機的成功。鮑爾默最大的敗筆是未能完成向移動端的轉型。同時,批評者認為鮑爾默沒能領導微軟在桌面系統、云計算和企業服務方面有重大創新。

「沒有創新」同樣也是蘋果現任CEO庫克接班以來收到最多的指責。這位供應鏈上為蘋果立下汗馬功勞的前COO,上任之後蘋果的銷售額實現了翻番,他任上銷售的每一代iPhone,都獲得了之前iPhone銷量的總和。長袖善舞的庫克還說服富士康部分改善了中國工人的待遇,幫助蘋果摘掉了「不重視中國市場」的帽子,包括「售後歧視」、「iPhone觸電」等事件發生後,蘋果都第一時間發佈了針對中國消費者的新政策。最新消息顯示蘋果和中國移動達成協議,全球最大的運營商開始向其七億用戶出售iPhone。

資本市場對這些同樣不買賬,兩年前號稱要衝破1000美元的蘋果股價一度跌破400美元。蘋果幾度從市值第一的寶座上被拉下來。喬布斯最後的歲月裡,每年都有新產品帶給市場驚喜。消費者已經把這種驚喜當做習慣。然而很多人忽視了,喬布斯2001年發表了iPod之後同樣沉寂多年,那段時間裡蘋果公司的策略就是發佈各種功能、顏色、造型的iPod,價格從50美元到499美元不等。和庫克現在推出iPad mini,廉價iPhone如出一轍。

偉大的創新者不僅珍視創新的重要性,也深知創新的不易。革命性的產品出現後,要做的事情並不是迅速用另一件革命性的產品去替代它。庫克曾經回憶說,喬布斯叮囑我做決定的時候不要想喬布斯會怎麼做,而要考慮自己應該怎麼做。選擇了鮑爾默接班的蓋茨也早早遠離了微軟的決策讓他放手去幹。庫克在每屆WWDC大會上都不斷重複AppStore下載量、開發商分成、銷量猛增這些數字,鮑爾默離職郵件也不忘表示「微軟股東得到的收益和現金是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無法企及的」。這些正是他們的特長。你能想像桀驁不馴的喬布斯去和循規蹈矩的亞太供應商一家一家談判,只為多收那「三五斗米」嗎?

科技公司內的文武之爭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科技公司內技術人才通常桀驁不馴,沒有超強技術背景的管理者通常需要鐵腕才能維持自己的威信。一直被認為是CEO大熱門的Windows和Office部門負責人辛諾夫斯基去年年底離職,傳聞就是鮑爾默感受到的辛氏的威脅。而被稱為「小喬布斯」的iOS設計者福斯特爾拒絕為蘋果地圖道歉,因此被庫克認為是「Political Guy」而捲鋪蓋走人。

技術領導人願意為更酷的產品不惜血本投入,通過壓倒性的用戶體驗來搶奪市場。運營主導的公司常常根據市場需求來指定產品迭代計劃,願意核算成本、傾聽用戶意見。這兩種路線並沒有高低之分,但是卻有長期與短期效應的不同。

經過的十多年的運營,微軟開始需要一位可以驅動創新的領導人,蓋茨拿下了鮑爾默這位親密的戰友,筆者相信沒有人比蓋茨更懂微軟,他會指導董事會選出合適的人選。然而多年以後,如果庫克的運營不再奏效,失去了喬布斯又失去了更多技術天才的蘋果還能選出來正確的接班人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306

外匯縱橫(8):救命啊!Goldman President & COO 話唔知點解 他的FICC業績跑輸大市!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6546
 

救命啊!Goldman President & COO 話唔知點解,他的FICC業績跑輸大市!

高盛主席Gary Cohn 十月二十三日接受bloomberg tv訪問時,被問及點解FICC(FX, Interest Rate, Credit and Commodity) Dept 第三季業績唔好,跑輸大市。

他答唔知道!好一句唔知道!唔知道他的FICC亞頭又會不會唔知道呢?家吓真的好擔心D wall street bankers! 真相永遠都唔講出嚟。

不過他說的一點,我是同意的,就是美國有排唔可會加息。因為如Gary Cohn 説,睇唔到今年美國經濟有實質的增長。

Anyway,大家有時間就睇下以下訪問片,然後guess他年薪多少,同如果我哋特首這樣答問題,會有mud後果,可能是又圍攻政府總部囉。

還有如果你是高盛shareholders,你會點諗呢?

Happy viewing!

http://www.bloomberg.com/video/goldman-coo-don-t-know-why-ficc-underperformed-DpPcxX4fT92WhmtkwVpc0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92

1.09億美元的失誤:為何雅虎女掌門當初選錯COO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7/58003.html

據國外媒體報道,雅虎首席運營官亨利克・德卡斯特羅(Henrique De Castro)日前被逐出公司。昨日i黑馬分享了梅耶爾針對此事的內部郵件,有媒體評論稱,雇傭此人是首席執行官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的一個大失誤。德卡斯特羅在任僅15個月時間,他是梅耶爾親手挑選的二把手,而且享受豐厚的薪酬。但是從他上任的第一天起,便有人警告稱,選擇此人是個大錯誤。不過梅耶爾依然堅持己見,可能是因為她在雅虎剛起步時,並不知道廣告行業實際是如何運作的。在擔任CEO兩年之後,她對行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於是便開始改正自己的錯誤。還在梅耶爾招募德卡斯特羅的時候,便有消息人士對媒體表示,“這個人非常聰明,但很難相處;團隊和客戶都不喜歡他......就廣告銷售來說,他沒有任何經驗,更不要說負責一個1000多人的媒體廣告團隊了。”持這種看法的並非只此一人,德卡斯特羅有很多敵人。德卡斯特羅在自己的Twitter上也是口無遮攔。例如,他曾發帖稱,“致英國主要電視臺的首席執行官:‘這筆交易就像與俄國妓女發生關系。非常有誘惑力.....但決不能做。’”在谷歌的時候,德卡斯特羅曾成功建立了公司的顯示廣告業務,但雅虎的廣告業務不同。德卡斯特羅習慣的是谷歌那一套系統化的、有精準定位的、不斷優化的顯示廣告,與雅虎首頁那種針對一攬子用戶的直顯廣告有很大區別。梅耶爾本人熟悉的是谷歌的產品開發,並不了解相關方面的廣告業務。她不必考慮廣告。在她眼中,廣告費就是會源源不斷地湧進谷歌,只要在谷歌隨便選一個負責廣告的人,就可以用在雅虎上。對梅耶爾這樣的人來說,他們並不關心廣告業務,在這些人看來,一則廣告就是一則廣告。但這里面有很大的區別。雖然有人提醒過德卡斯特羅不適合雅虎,但梅耶爾還是選中了他,而且代價不菲。高管薪酬公司Equilar估計,雅虎任職的這段經歷可以為德卡斯特羅帶來1.09億美元收入。但他卻沒能發揮作用。雅虎的廣告業務依然疲軟,而且此人一直與梅耶爾以及其他高管發生沖突。新媒體Re/Code報道稱,“最近幾個月來,有大量消息指出,德卡斯特羅與梅耶爾的關系非常緊張,參加公司會議的人都能看出這一點。”在剛剛結束的消費電子展CES上,德卡斯特羅並未現身,而雅虎在此次展會上出動了各級高管,進行了大量演講。這無疑預示著德卡斯特羅在位的時間不會長久了。在就此事發表的致員工信中,梅耶爾也沒有弱化德卡斯特羅離職的影響。她說道,“經過個人反思,我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即我們的首席運營官,亨利克・德卡斯特羅,應該離開公司。”雖然這是梅耶爾犯下的一個大錯,不過也可以從樂觀的角度看待此事。首先,雅虎的股票本月只下跌了2%。開除德卡斯特羅,梅耶爾可以傳遞這樣一則信息:公司的廣告業務做得不好。投資者並不在意,因為雅虎仍然可以從在中國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的持股上獲得收益,梅耶爾還有時間調整。第二,她非常迅速地做出了決斷。德卡斯特羅的任職期只有15個月,她沒有為了保住面子而把事情拖延到更糟的地步。放棄德卡斯特羅是個正確的選擇,但就廣告業務來說,梅耶爾仍有問題需要解決。目前看來,前任Aol廣告業務高管奈德・布羅迪(Ned Brody)可能會接替德卡斯特羅的位置。但業內人士稱,這也是一個講究“系統化”的人。梅耶爾還是需要找到一個真正理解媒體行業的銷售行家。 相關公司: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作者:亞比 | 編輯:kongmingming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19

古永鏘的3次任性:借錢贖身 應聘COO打敗馬云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80

原創於2013年1月《企業觀察家》

他曾經是搜狐網「教父」,又在短短4年內將自創的優酷網送上紐交所,並不動分文就將最大競爭對手土豆網「吃掉」,締造了2012年中國互聯網最勁爆的新聞。

20世紀初,香港島上流傳著一句古諺:「勝利不會自己走來,我們必須走向勝利。」

出生在香港,名字又為「勝利」(Victor Koo)的古永鏘一定深諳其道。

這位加州伯克利大學的高材生,曾經是搜狐網「教父」,又在短短4年內將自創的優酷網送上紐交所,並不動分文就將最大競爭對手土豆網「吃掉」,締造了2012年中國互聯網最勁爆的新聞。

駕馭網絡視頻的超級航母,操控數十億美元資產,坐擁3億龐大用戶群,古永鏘卻出奇安靜、低調,像一位置身血腥殺場但不執兵刃的白衣書生。

在如今的商界生存,誰都得有兩把刷子。但如古永鏘般能拉錢、會創業、懂營銷、知戰略的全才卻著實不多。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2012年11月3日,他被某國際知名雜誌評為「年度互聯網領袖」。站在他身旁的是創造中國電影票房紀錄的導演烏爾善、「中國好聲音之父」田明以及「實業首富」宗慶後。

當主持人堅持要古永鏘發言時,他含蓄地一笑,遂擲地有聲地說:「以前,人們不相信會有電話,就像不相信上網看視頻會流暢;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眼鏡、座椅,任何我們能看到的物件都會成為終端,都可以用它們來看視頻。」聽者明白,又一個嶄新的夢想要照進現實。

騰挪於夢想和現實之間,這個話不多卻總語出驚人的46歲男人身上充滿傳奇。面對記者,他道出了成功的秘訣——專注、創新和合作。

等來的「幸福」

對此最鮮明的印證就是四五個月前。

2012年8月20日,北京中關村普天大廈裡,套著「土豆色」T恤的古永鏘和身著「優酷藍」襯衫的王微一起揭開了「優酷土豆股東大會批准合併」的牌匾。隨即便是,土豆網從納斯達克退市,王微退居集團「非執行董事」,古永鏘升任董事長兼CEO。會場之外,搜狐網的張朝陽、奇藝網的龔宇、酷6網的李善友和56網的王建軍都在注視著這一刻。4位古永鏘的老對手心裡不免乍生寒意——是否自己就是下一個王微呢?

古永鏘對此的解釋是:王微非退隱,而是轉去創新部門;至於和其他幾位同行的關係,合作總大於競爭。

有據可查。早在2010年年末優酷在美國上市之時,古永鏘就約王微回國後有要事相商。之前,兩人定期會在京滬的某酒吧會面。喝茶的古永鏘和「大敵」王微可以縱論電影、音樂,也可以表達對行業看法。

彼時,王微剛剛離婚,財產受到重創。土豆儘管先於優酷提出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申請,但資金鏈出現了斷裂,進而危機漸濃,想到「賣身自救」。

可惜的是,王微最終沒有將土豆賣給優酷。他還在等,作為創業者,最後一刻都會等著哪怕飄渺的「上市夢」。這是王微第一次明確拒絕古永鏘。從前兩人曾試探性聊過此話題,均沒有深入。

2010年~2012年的兩年,中國互聯網視頻領域風雲突變,「版權革命」帶來了成本的不斷攀升,行業整合一觸即發。心力交瘁的王微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土豆網。坊間傳言,當時龔寧的愛奇藝也想出售,但古永鏘心儀的依舊是苦等了數年的那顆「土豆」。世易時移,王微最終被老古的執著打動。對於這位新東家,王微更是不需現金,只要優酷換股就可促成合併,古永鏘沒花一分錢就得到了土豆網。

記者面前的古永鏘總是沉穩有禮,對每一個問題都會思索再三。採訪過他的人都知道,要讓他評價一下張朝陽等「敏感人物」,哪怕一個字都擠不出來。同樣,對於優酷、土豆的聯姻,古永鏘嚴令集團內部對外要強調二者的共同點,淡化分歧點,並將此次事件定義為「合併」,絕非「收購」。他自己也說:「我和王微有相似之處,至少都不是『富二代』嘛。」得「天時地利」的古永鏘更看重「人和」這個馳騁未來商場的撒手鐧。

對於「等來的幸福」,他心中的算盤實際上從未停過。

視頻網絡的「老大」吃掉「老二」,不僅可以奠定優酷的統治地位,還可以在廣告收入及成本壓縮方面嘗到足夠的甜頭。據2012年8月6日優酷網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優酷土豆公司淨收入3.874億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了96%。

土豆好吃,但吃完了也有「增肥」的危險。同樣是這份二季度財報顯示,新公司淨虧損額也達到了6280萬元,較2011年同期增長了223%!面對質疑,古永鏘表示,這不是大問題,「一年以後就可以在財報上看出合併後成本控制的好處」 。

三次「任性」

心中權謀萬丈,身上不落一絲塵埃,這就是古永鏘。古語有云:大智若愚。作為智者,古永鏘也有外人看來愚鈍之處。

1966年古永鏘出生於香港,14歲便孤身赴澳求學,在新南威爾士大學以優異成績跳級畢業;5年後又獨自赴美求學。那時,19歲的古永鏘連續兩次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被加州伯克利大學錄取,家人和朋友都勸他退而求其次。但執拗的古永鏘依舊第三次報考,終於得償所願。這算是他人生的第一次「任性」。

畢業後,他被大名鼎鼎的貝恩資本集團聘用。工作3年之後,他用業餘時間苦讀,考上了斯坦福大學MBA專業。貝恩資本當即表示願意負擔他所有學費,只有一個條件——畢業後要回到公司服務。

可是,進了斯坦福的古永鏘被迅速「洗腦」,血脈裡更是注入了硅谷創業的冒險基因。他幻想著和喬布斯、蓋茨一樣獨闖天涯,成就「千秋霸業」。於是,他不顧親朋反對,拿出所有積蓄,甚至借錢給貝恩資本「贖身」。

第二次「任性」以破財的方式換取了自由。很快,他就買了一張機票飛回國,在北京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創業。

年輕人輕狂叛逆、任性妄為是常有的事,但看似愚鈍的古永鏘卻實則聰明非凡。其實,無論是伯克利還是斯坦福在美國都是直通華爾街投行的社交塔橋。龐大的校友網,上流社會的身份以及貝恩資本的客戶關係為古永鏘換來的是很多創業者想都不敢想的強力資本後台支持。

也正是因為硅谷創投的經歷,國際投資界的關係,很多國內企業家都找到了古永鏘。

1998年夏天,在國際飯店的咖啡廳裡,張朝陽喝咖啡,古永鏘品茶,兩人興致勃勃地討論著如何為搜狐網融資。茶過三旬,張朝陽瞪大了眼睛,「老古,乾脆你來搜狐吧!」一場融資會談變成了招聘會,古永鏘乾脆地接受了國內的第一份工作。

進入了搜狐後,他從財務總監一直幹到了首席運營官、首席執行官和總裁,並和張朝陽攜手將搜狐帶到了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有趣的是,在搜狐競聘首席運營官時,他的競爭對手是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馬云。英雄惜英雄,馬云對古永鏘說:「你是最適合做搜狐首席運營官的人。」也因為在競聘中失敗,馬云轉身於電子商務,並塑造了如今的阿里巴巴。這個傳說一直被IT圈奉為佳話。

在搜狐的日子,古永鏘成為最接近張朝陽的人,無論事業成績還是個人價值都得到了很大的體現,但是他卻選擇了第三次「任性」。

毫無徵兆,2005年3月,古永鏘以陪老婆讀書為由,毅然離開了搜狐。外界關於他和張朝陽不睦甚至自立門戶的猜測甚囂塵上。

對於自己的選擇,古永鏘對記者吐露了心聲:「離開搜狐,緣於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當時寬帶的普及以及視頻的廣泛應用,市場上需要一個好的視頻網站。『地利』,是我擁有在國內互聯網和媒體圈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具有核心競爭力和經驗的團隊。『人和』,就是我個人很喜歡看視頻。」

時過境遷,如今的古永鏘再談起當年的經歷,臉上依舊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興奮,「我在搜狐6年,之後就需要閉關6個月。正好太太在紐約讀書,我陪讀時看了很多網站和電影,自己也跟著拍,就拍出了一個優酷。」

凡事不要100分

39歲創業是否身逢其時?古永鏘的同學們,如茅道臨等已經在新浪網風生水起,而他自己敢於從頭開始,得益於手握的大筆投資資金。2005年,當他創辦合一網絡之時,公司賬面上現金超過300萬美元,是國際投行們給他用以尋找項目的啟動款。

那時國內的大勢是,王微已提早一年創立了土豆網,激動網、樂視網等視頻公司也開業迎賓。美國的YouTube開始打造自己的王國,並和谷歌「眉來眼去」。巧合的是,和古永鏘一起離開搜狐的那波人中,李善友等佼佼者也幹起了視頻。古永鏘眼也沒眨就蹚進了渾水。

因為離開搜狐時,古永鏘胸中已經有了打算,不同於其他對手,從開始他就對中國視頻行業有清醒的認識——如果單純跟風做原創視頻,模仿YouTube,只有死路一條。「從優酷誕生起,我們就知道中國的用戶還是喜愛看劇集、電影、綜藝節目……」古永鏘思索著,並以實踐堅定著自己的判斷。

互聯網是燒錢的行業,網絡視頻又是「燒錢中的燒錢」,除了基礎資金,古永鏘又開始遊走於國內外,以憨厚的微笑和三寸不爛舌拉來了硅谷、國際投資基金數千萬美元的後續投資,並以此搭建了優酷自己的後台系統。這在日後被看作關鍵儲備。

隨後,憑藉關係,他又追加貝恩資本進一步投資,從短視頻、微視頻開始,向眾多地方電視台和媒體尋求合作。在那個階段,對寬帶投入巨大的優酷,在播放速度和流量方面迅速壓倒其他競爭對手,脫穎而出。每個階段的社會焦點話題,如張鈺事件、瀋陽大雪等都被優酷敏銳地捕捉到了,優酷以飛快的速度成長著。

古永鏘對記者分析了優酷成功的關鍵因素:「除了視頻,優酷什麼都不做;只要是視頻,優酷什麼都做。我相信,隨著網絡的發展,用戶產生業務,業務產業盈利,這就是前途。」

2006年網絡視頻行業洗牌完成,國內視頻網站銳減到不及10%,優酷依舊坐擁老大。隨後,百度、搜狐等大佬也擠入這個市場,廝殺難免。靠著對沖基金和風投一輪又一輪的融資,古永鏘身邊的對手一個一個死去。

「我還活著,活得很好」,於是他轉而推出優酷自產的節目,其中「牛人計劃」在全國僱用2000多人,專門拍攝平民百姓的生活故事,優酷的編輯24小時輪轉推廣。2010年,優酷的短片「十一度青春」系列爆紅網絡,其中《老男孩》一劇創造超過400萬次的點擊率。

這一年的12月,創辦僅僅4年、賬面虧損的優酷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全球在美獨立上市的首家視頻網站,當日股價大漲161%,是5年來紐交所首日漲幅最高的公司。古永鏘笑了:「看著五星紅旗在紐交所升起,感覺自己像是奧運明星。」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在互聯網行業,跳槽和破產是每天習以為常的事。對於治企,老古有自己高超的管理藝術。

在公司內部他推進獨創的「一人一口」計劃,基本做到全員持股,增強所有員工對公司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對於核心團隊,他更是要求凡事不必做到100分,只要80~90分就足夠。對於很多同行提出的「優酷威脅論」,他公開宣稱:「優酷僅植入廣告和貼片廣告賺錢就足夠了,我們不會做成互聯網電視台,也不會和各大電視台競爭,我們的節目永遠在電視台播放後一天,大家是協同關係,不是敵對的。」這就是古永鏘,一個總在改變殘酷環境卻不曾讓環境動搖自己的人。

蘋果的承諾

就是一位這樣的超級富豪,生活卻平淡如水。某個週末,如果你在北京的團結湖公園偶遇到優酷大老闆,那不用稀奇,因為這已是古永鏘一家的慣例。

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和家人在一起,「現在天天背孩子,出汗太多了。」業餘時間,他更喜歡喝喝茶、打打網球。即便是應酬,他最愛吃的依舊是母親老家口味的那碗天津面條。

2012年8月,古永鏘參加了美國的太陽谷峰會,向「股神」沃倫•巴菲特等老師取了經,也順道推廣了一下優酷土豆,更為重要的是,他得到了蘋果新掌門蒂姆•庫克的承諾,「下一版的ios、 Mac OS X都能直接將視頻上傳優酷和土豆……」古永鏘對記者說:「中國已成為互聯網第一大國,這個說法從網民數、寬帶用戶數、視頻用戶數、移動用戶數等方面來講都是正確的。如果現在做一個全球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的排行榜,騰訊網和百度等的排名都會很靠前。另外,淘寶網、阿里巴巴等沒有上市,但市場規模和估值也都很高。大家可以看出,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前途是光明的,但前路未必平坦。從現實來看,合併後的優酷土豆分為優酷、土豆和搜庫三部分,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優酷和土豆巨大的差異。優酷面對主流人群,土豆則是文藝青年的最愛。不僅如此,過去數年內兩家員工征戰不休,要親如一家坐在一起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事。還好,古永鏘宣佈了不裁員的政策,土豆的核心團隊也沒有出現集體辭職的情景,優酷土豆前景值得期待。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古永鏘的運籌帷幄。也許三五年後,我們使用的眼鏡和座椅都可以清晰地觀看視頻,可能那個屏幕的某個上角寫著的就是「優酷土豆」。

作者:李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544

途牛COO嚴海鋒:我們改造了這個行業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271
口述/途牛網聯合創始人兼COO 嚴海鋒

時機、專注,讓途牛站在了風口


途牛第一是趕上了一個好時候,我覺得我們早做幾年也不行,旅遊能起來還是在於真正中國大的電商行業的起來;第二和大的旅遊環境有關係,中國人有錢了,想出去玩。我們公司太多做旅遊的人,他們有的做了十幾、二十年,他們覺得真正感受旅遊特別是出境旅遊高速發展也就途牛的這幾年,我覺得這是兩個大趨勢。雷軍的那個觀點我很認同,不在風口,再牛逼的豬也飛不起來。

另外一點是專注,在這個裡面,沒有東搞西搞,一直專注搞旅遊,沒有東搞西搞很大的原因是市場足夠大,我也能體會一些創業公司東搞西搞,可能就是市場選的不對,我們比較專注,因為市場足夠大。

我一直有一個理論,我覺得就像爬山一樣,你爬到一半,換條路上去一樣,越往上越難,不管換什麼路,你最終這個過程肯定是一樣的。另外我們團隊也比較牛逼,最早跟我們創業的牛逼的人一直跟著我們,大家一直有這個理想,想做這個事,能把它做起來。

融資與構建護城河,節奏統一

如果前面幾點都甩開,下面主要是找錢和找人,其他都不重要。旅遊這個行業挺燒錢的,要做大需要燒很多錢。

旅遊行業毛利這麼低、競爭這麼激烈,一個零售行業肯定需要很多錢,我們又比較年輕,過程裡面肯定也犯了一些錯誤,交了一些學費,我覺得大的趨勢上還是把公司做起來,我們融錢的節奏跟我們構建護城河的節奏是差不多的。

第一個5千萬我們主要是拓展了我們的出發地,服務中心從最早的5個擴展到15個,上市以後我們還會拓展。現在我有六十幾個出發城市,線下有分公司(服務中心)15個,明年我們服務中心、出發城市還會不停加。我覺得旅遊是個零售行業,也是線下和線上結合O2O的行業,我們會不停的往前擴展。

我們覆蓋城市現在64個,我們希望未來覆蓋到幾百多個,接下來我們會不停的擴大我們的產值。

去年我們融的錢主要花在了品牌建設上。另外,我們的研發隊伍也招了很多人,市場、品牌、傳播方面都招了很多人,希望提升內部效率,提升整個產業的效率。

我們有段時間增率很高, 09年、10年的時候增速很高很高,問題也比較多,後來有一段時間還是稍微放慢一點,稍微夯實一點。12年的時候我們把整個公司都稍微放慢一點,還是想把整體夯實一下,把效率提升一下,把內部的運營各個方面都提高。

途牛如何構建護城河?第一是品牌,要讓客戶花5000塊錢做這個事還挺難的,就像你去買個手機一樣,很多人覺得三星還是有品牌的,蘋果是有品牌的,三星的機器華為可以做,中興也可以做,現在一個創業團隊出來,馬上就可以做一個出來,但是真正的品牌是很關鍵的。第二是服務,也就是支持這個品牌的一套服務體系。很簡單,同樣的你可以在其他地方訂去馬爾代夫的酒店,但是通過途牛訂你很方便,你不只方便,你還可以保證你把錢交給我們,後續有問題我們可以幫你去解決,我們希望慢慢的打造這樣一個服務壁壘。

關注規模化和效率提升

我把整個中國的行業分成兩類,一個緯度的行業就是只有一個緯度,比如說360,比如說QQ,比如說攜程的機票、藝龍的酒店,他們就一個緯度,就是要把機票這個產品做到極致就行了,你把全中國的酒店簽下來,任何一個地方的人只要出差都可以去。

我認為我們和電商一樣是有兩個緯度的,比如說京東,它有兩個緯度,一個是配送,我們希望在接下去的兩到三年裡面把我們的出發地緯度打通。

途牛規模化差不多是從11年開始的,我們現在好多事業部的總經理、副總經理都是那時候進來的,我們現在內部三分之一的人是內部培養的、三分之一是外部招的。外部招人時有的是從傳統旅行社過來的,也有很多跨行業的人,比如從華為、沃爾瑪、零售行業過來的。我們發現途牛和零售行業很類似,所以我們從零售、電商行業挖了很多人,到後面我們挖旅遊的人挖的相對不是特別多,零售行業的人越來越多。旅遊和零售行業的人結合,可以更好地讓公司往前發展。

我們的服務體系主要圍繞出遊前、出遊中、出遊後,主要是圍繞這三個閉環來走。

出遊前你從我們網站、通過手機看,打我們400電話,我們給你提供旅遊顧問支持,出遊中你去了目的地,在那兒發生任何問題,我們全部都給你解決,我們全球有3000多個供應商,今年年底會有更多的優質供應商加入我們,我們可以給你提供這麼多的支持;出遊後你有什麼問題,我們的售後體系,客戶服務的體系,包括老客戶的體系都可以給你提供很多的支持。在這個過程裡面最關鍵的是出遊中體系,客戶實際上最關鍵的還是在旅遊中。

跟供應商形成無縫連接

我們跟供應商其實已經形成了無縫的連接。怎麼做到的?量大了以後,我們對這個行業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引入這個體系。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飛到馬爾代夫,在那兒一定會有途牛接機的櫃檯,他們會把你送過去。所有旅遊產品在售的馬爾代夫的島我們全球最多,基本上涵蓋了馬爾代夫現在所有開發的可供旅遊的島,沒有任何其他家可以像我們那麼多,你可以查到任何你想要的酒店。你要包一個島我們也可以給你提供,這個一般人做不到,我們可以提供酒店服務,你如果要包一架飛機,你要舉行婚禮,我們都可以提供服務。

我覺得途牛能做到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們和供應商在溝通的過程裡面,對每一個供應商都是有這樣的要求,進來必須要符合這樣一個標準,我們是以客戶為中心,客戶滿意才能讓途牛賺錢,他們也賺錢,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一個口碑,大家都願意圍繞客戶的體系去走。

二是我們扶持廣大優秀的供應商,只要你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量,我們就會盡力把你扶持大,現在很多供應商,我們都是他們第一大的客戶,佔比都是他們的10%到30%。我給你量,這個很關鍵,供應商在這個過程裡嘗到甜頭他就願意幹,你用這個方法你能賺到錢,你的量能提升,我相信所有人都願意來。

我們最初挑供應商是選擇最適合我們的,第一是適合我們,第二是他願意改變。因為這個行業太原始,很多人不願意改變。,實際上你會發現我們很多的供應商跟著途牛、接受途牛理念,願意去變的話他們成長很快。包括我們今年推出了供應商的招客包體系,由供應商來決定推薦什麼產品給客戶,我們很多供應商在這個過程裡受益了。

打開O2O鏈條

我們是最早在旅遊行業引進進銷存這種概念的。客單量低的,必須要進銷存,100塊錢的周邊旅遊你需要把它自動化,訂單量大,1萬塊錢的歐洲旅遊必須要提供服務,因為它的頻次低、客單價高。進銷存和服務不衝突,好的進銷存實際上是可以提升服務的,為什麼?因為進銷存做的越好,你的庫存越穩定,客戶的時間就可以定下來,客戶實際上最討厭的是我打一個電話說你等一下,他希望是打一個電話,我能告訴他這邊有50多個位置,現在已經定出去30個了,還有20個,然後介紹他們這個線路;或者客人幹脆就在網上自己訂、自己付錢,這就是極致的服務體驗。大部分線上電商網站都做不到,做旅遊的電商網站,他們更多是沒有庫存,沒有庫存必然會導致客戶體驗差。

機票必須要有庫存,汽車的位置必須也要有庫存,一般旅遊大巴車45個位置,你能賣掉,其他人也能賣掉,如果你是沒有進銷存,你是現詢的生意,必然很爛,沒事兒你要打電話去問,有沒有位置,這個效率太低。

我們在這個過程裡改造了這個行業,比如說你是做周邊旅遊的,你收到最後一個客人的時候通知我,就不要再收了;比如說你是做歐洲旅遊的,今年歐洲供應商他要做兩萬人,他會提前跟我們溝通,問你途牛今年需要多少。這樣基本上就形成了無縫的銜接,我們把我們的庫存開放給他們,把所有的東西能開放的都開放給他。我們和他們之間大家是綁定的,不需要承諾。

可以打個比方說,剛開始我們就是一個造汽車的,我們不可能造所有的東西,我們只造核心的東西,其他的全部都讓供應商來造;我們希望自己成為「耐克」,只做品牌、只做營銷,只做長期的規劃,剩下的東西全部由他們來做。這個現在還沒做到極致。

對途牛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節點是解決了出發地的問題。出發地越多,收客能力就會越廣,省掉了很多中間環節,成本也急劇的下降。比如,以前可能要在出發點集結再去海南,現在大家可以直接到海南,而不需要再去另一個地點「中轉」。國內50%現在都是這樣子,我估計未來出境的短線應該也是這樣子,去東南亞這些國家慢慢也會這樣子,國內慢慢會有50%到80%。出發地的擴大還解決了和本地供應鏈之間的溝通問題,相當於打開了整個O2O鏈條。

這個模式已經完成了,下面我們會慢慢複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427

阿里COO張勇爆料:未來3年搞定全國100000個農村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5/146776.html

i黑馬:阿里巴巴集團首席營運官張勇在參加浙江某電子商務峰會上講到:阿里巴巴發展到今天,我們怎麽樣走第二個15年,走第三個15年,一直到未來的102年,我們將圍繞著三個方面進行布局。一、大數據,二、跨境電子商務,三、農村電子商務。而且表示在未來的三到五年當中,在機會巨大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上,會持續投入共100億人民幣來進行農村的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營運體系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使全國的1000個縣,都能夠形成農村電商體系。

\以下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營運官張勇的演講內容

在過去的15年我們經歷了從初創,趁著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東風走到今天這個階段的過程。剛剛過去的9月份對集團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月份,我們在美國上市。但是上市並不是一個終點,反過來是一個新的起點。在未來的歷程當中我們應該怎麽走?整個我們的集團的發展到今天,我們整個的電子商務,中國的電子商務的大頭是什麽樣子?搞清楚我們今天到了什麽階段,才能夠對未來的發展有一個部署。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我們已有超過6億的互聯網人口,同時又超過3個億的互聯網的網民有網上購物的習慣,我們稱為電子商務的消費者。這跟我們國家的總人口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今天,當智能手機快速普及以後,我們可以看到過去那些沒有任何渠道、沒有任何電腦設備可以接觸到互聯網的人群,今天都有具備上網的可能,同時也具備了在網上進行電子商務消費的可能性。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未來並不只是針對已經有在淘寶上在天貓上購物習慣的人群,所有中國的老百姓在現在都具備了在網上購物的可能性。那麽在這個中間,毫無疑問非常重要的是我們怎麽樣看農村人口發展的機會。

 

剛才是一個總人口的情況,另外我們可以看一下,電子商務在中國經濟當中的占比是怎麽樣的情況。2013年網絡購物人群已經貢獻了整個社會的零售商品總額的7.9%份額,換句話說差不多8%的消費額是在網上發生的,而這個額度仍然在迅速的發展。未來我們怎麽樣能夠讓更多的產品能夠到網上去跟消費者見面?從供給的角度看,也帶來了非常大的機會。

 

阿里巴巴未來的三方面布局

 

阿里巴巴發展到今天,我們怎麽樣走第二個15年,走第三個15年,一直到未來的102年,我們將圍繞著三個方面進行布局。

 

一、大數據

 

數據是我們的基礎,怎麽圍繞著大數據、雲計算,利用我們積累的海量的消費者數據、商品數據、商家數據推動整個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這個是第一個方面。

 

二、跨境電子商務

 

我們必須從中國走向全球。而走向全球的開始點,是我們必須腳踏實地把一只腳踩在中國。所以我們在全球化最近的階段,我們稱為跨境電子商務,阿里巴巴必須,第一,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讓中國的老百姓消費到來自全球各地的好的產品跟服務;第二。幫助中國的制造業者把他的產品和服務通過電子商務的平臺,同時能夠銷售給全球消費者。

 

三、農村電子商務

 

為什麽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前面我們從整個中國電子商務的大藍圖上看到,今天中國的十幾億的人口當中八九億在農村。過去十年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像杭州、上海的居民對網上購物並不奇怪了,同時也催生了一批在網絡上發展起來的新興品牌和新興服務業。但是中國大量的產品供給來自於農村,大量的消費人口來自於農村,我們怎樣幫助農村的電子商務的發展,讓它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這是我們看到的巨大的機會,也是阿里巴巴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企業應盡的責任。

 

農村電子商務的機會

 

今天我們的城鄉差距非常巨大,巨大的差距帶來了巨大的機會。簡單列兩個數據,一是互聯網普及率,城市60%多,農村只有27%。這個機會非常巨大,特別是,當移動互聯網迅速普及,當一個四核手機已經到幾百元人民幣就能夠消費的程度,所有的這個消費者上網已經不再是一個困難的事情。

 

另外,網上購物習慣來看,無論是網上購物還是電子支付,在農村和城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網絡購物這個差距是24%,支付是22%。大家都知道,在網上無論你是要買東西還是賣東西,支付或者收款這是必不可少的,不僅是一個習慣的養成,同時也是怎麽樣能夠讓願意做這件事情的來自農村的消費者、來自農村的商家能夠運用電子商務這個平臺和這個工具進行消費和進行貿易,這是我們可以看到存在的一個巨大的機會。

 

阿里巴巴農村電子商務戰略

 

對於阿里巴巴農村電子商務的目標或者我們農村電商的戰略來講,無外乎就是圍繞這四點展開。

 

一、普及消費

 

第一點怎樣讓在農村的消費者足不出戶享受到來自全球的商品。原來農民進城一方面是打工,另一方面他的生活環境也會發生變化。但是實際上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大家知道互聯網是沒有邊界的,通過一張網不僅能夠連接全國,同時也能夠連接全球,能夠讓農村願意去追趕時尚的人群、願意嘗試新產品的人群,通過網絡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產品,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產品。這是我們看到電子商務發展的第一個機會點和我們第一個會去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普及消費,使所有的農村居民都能夠更好的在網上消費。

 

二、留住人才

 

第二點是怎樣讓優秀的人才留在農村,依據農村廣大的土壤進行創業、發展,不用進城找工作機會,能夠依據家鄉的資源、特色,通過網絡進行創業。這個創業大家可以把他想得更廣泛一點,未必指在網上賣東西,其實圍繞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一個廣大的一個服務業的衍生發展機會,包括物流、培訓等各種各樣服務,都大量產生。那麽這里面需要許許多多的創業者一起來參與,才能夠形成一個農村電子商務的一個生態體系。

 

三、獲得性價比更好的生產資料

 

第三點是怎樣讓農民在進行耕作的時候,獲得性價比更好的生產資料。整個中國的農村市場、農民的生產資料的供給和需求,怎樣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得到更好的滿足,讓生產資料的供給和需求更扁平化,把不合理的供銷差價能夠消滅掉,讓消費者(指所有的農業生產者)獲得更多的生產資料的實惠。生產資料便宜了,最終消費者就會受益。

 

四、幫助農業生產者把產品銷往世界

 

第四點是怎樣幫助農業生產者更好地把產品銷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剛才周廳長也講到了,今天在淘寶上有很多特色館。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隨著我們工作的發展,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農業生產者利用互聯網來進行創業,利用互聯網進行銷售進行營銷,把他的產品對向全國各地對向世界各地。

 

阿里巴巴農村電子商務工作

 

為了達到剛才說的這四個目標,阿里巴巴集團農村電子商務戰略必須圍繞著這四個目標進行一些基礎的紮紮實實的工作。

 

一、投入基礎設施

 

第一,我們必須對基礎設施要進行投入。產品無論是從都市走向農村,還是從農村回到都市,都有大量的服務需要去滿足。所以我們的基礎投入會圍繞在建立縣鄉兩級運營體系,幫助產品從都市走向農村、從農村銷售到都市。同時去整合社會上現有的物流能力,符合上請進來走出去的目標。

 

二、建成農村電子商務生態體系

 

阿里巴巴作為一個農村電子商務倡導者,我們不僅要積極配合政府的號召來做電子商務,同時我們也要秉承阿里巴巴一貫的理念,通過營造、推動和發展整個新的農村商務生態體系,讓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更具活力。不僅是需要發展更多的消費者、更多的商家,同時也需要能夠圍繞著電子商務這個新型產業鏈,提供更多創業機會。通過服務的整合、物流的整合、培訓的整合,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最終構建成一個嶄新的農村電子商務的生態體系。

 

三、提供更多服務

 

第三更具體一點,當我們去建立縣村兩級的運營體系,肯定要具體要做一個服務,通過服務去普及網上購物習慣。所以我們希望,一是推動村民代購服務的普二是幫助農產品的線上銷售。這個銷售不僅僅是拍一些產品照片放到網上賣,這後面有大量的艱苦工作。在農產品上,我們怎樣建立可行的複制體系。農業生產資料供給、分銷,最終農業生產者的消費,這樣的一個管道里,我們看到的大量的B2B的優化的機會。另外,無論作為消費還是生產方,同樣需要大量的金融服務,那麽我們也是希望通過這個方式,把金融服務提供給農村的廣大用戶。

 

連接農村和城市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對阿里巴巴來講絕對不僅是一筆經濟帳,更重要的是,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一定是面向農村的,一定是讓中國十幾億的人口都受惠。不僅讓他們變成新的消費者,同時能夠幫助他們利用電子商務改變他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電子商務的核心是什麽?互聯網的核心是連接。

 

其實剛才說的四個目標和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圍繞電子商務這個平臺,把城鄉的生產主體、消費主體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連接起來,通過一個服務體系的配送連接起來。這個不僅僅是對阿里巴巴整個業務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對中國社會的發展也具有重大的意義。阿里巴巴是一個在杭州在浙江發展起來的企業,我們非常非常願意響應浙江省政府的號召,圍繞著這樣一個目標從浙江著手推動電子商務的建設。


阿里巴巴未來三年規劃

 

為了做這件事情肯定需要資源的投入,也需要一個量化的目標。

 

第一,在未來的三到五年當中,我們會持續投入共100億人民幣來進行農村的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營運體系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

 

第二,我們希望在三年中能夠讓這個運營體系和服務體系從浙江開花,走向全國,使全國的1000個縣,都能夠形成這樣的農村電商體系。最終這個體系從縣到鄉,形成100000個行政村。形成這樣的電子商務生態體系,這對阿里巴巴集團來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想最重要的意義還是在於消費者和商家。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一直是阿里巴巴的使命,在這里我也代表阿里巴巴集團表個態,我們會積極響應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號召,大力推動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

 

專訪阿里COO張勇:用生態競逐互聯網下一個15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0/147587.html

    再過不到24小時,第6屆“雙11”購物節將在數以億計的鼠標點擊和手指滑動下開啟。這將是阿里巴巴成功登陸紐交所後的第一個“雙11”,“全球化”成為最新的期待。  本文趕在“雙11”之前,在阿里杭州西溪園區對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COO)張勇(花名逍遙子)進行了一次專訪。分管著淘寶、天貓、聚劃算、國際業務、無線業務等全部交易線的逍遙子,可謂是對阿里業務最熟悉的人。
 
  張勇說,“雙11”中激發的各種需求促使阿里巴巴不斷完善自身的雲計算、物流等基礎服務,業務間的協同讓生態系統良好運轉,轉而更好地滿足新的需求。“如果阿里巴巴是一個自營模式,那就不會有這個生態系統,就不會有‘雙11’。”今年初曾說阿里巴巴要從“IT時代走向DT(數據)時代”的馬雲,最近在阿里內部的最新提法是,“未來幾年內,要把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
 
  下一個15年,以數據為底層土壤的生態系統,將是阿里巴巴競逐互聯網叢林的一把利刃。
 
 
  沒有生態,就沒有“雙11”
 
  “雙11”前夕的張勇尤為忙碌,他在公司里的時間被各種戰略會議、下屬匯報等銜接得“滴水不漏”。但他對記者說,並沒有將“雙11”視為壓力,“可以把它看成過年,回饋消費者。”
 
  今年“雙11”的目標預計是多少億?張勇6年來無數次面對這個問題。他說,馬雲最近也在向他過問這個數字。張勇說,數字只是一個結果,“雙11”不能被數字捆綁,而應該是一個快樂的過程。
 
  目前,“雙11”的狂歡已成為阿里生態的一個縮影,如果站在“上市後第一屆‘雙11’”的角度,回頭看阿里巴巴15年的發展,是一個自身業務在生態上迅速聚變的過程,更像是一個星系的演變。電子商務的初級形態好比混沌的宇宙,從最初的爆炸點開始,阿里巴巴的自身裂變和生態聚變交織進行,過程中圍繞用戶不斷有新物種誕生、繁衍。
 
  1999年,電子商務在中國還是一個新鮮詞,以在線國際批發為核心業務的alibaba.com在這一年上線,同年建立的還有內貿交易平臺1688.com。工廠、內外貿商戶、渠道商、認證公司、電商培訓等角色陸續被納入其中,圍繞B2B構建起一個生態圈。
 
  2003年,淘寶網成立。在活躍的個人交易中,擔保交易(支付寶)和IM工具(阿里旺旺)隨之誕生,網絡信用體系雛形初現,快遞業的發展隨之提速。圍繞著C2C,淘女郎、設計師、TP服務商、ISV軟件開發商、電商投資者等一系列新物種應運而生。在線廣告平臺阿里媽媽在2007年的上線則催生了一大批淘寶客。
 
  在具有決定性的2008年,B2C淘寶商城(即後來的天貓)開通,品牌商、授權經銷商、分銷商開始聚集。同年,決定阿里生態基礎的雲計算開始萌芽,大數據的價值逐漸被挖掘,並於兩年後在大數據基礎上開始探索貸款業務,試水互聯網金融,構建電商的“左膀”——金融。2013年,菜鳥網絡誕生,打造電商的“右臂”——物流。
 
  2011年,阿里分拆淘寶、天貓和一淘,將零售市場(淘寶、天貓)和批發市場(alibaba.com和1688.com)的生態圈打通,從C端需求出發構建CBBS電商生態系統,開始步入大阿里時代。同時,以手機淘寶為主要入口的無線端增速加快,大量商家逐漸聚集在移動端生態上。
 
  進入2014年,阿里生態在文化、娛樂、金融的自身擴張中開始迅速以資本的力量吸納外部物種,銀泰、UC、高德、優酷進入電商平臺,而天貓國際的上線加速生態系統向國際市場的拓展。
 
  “生態不是人為規劃和管理出來的。”張勇認為,阿里的生態是在“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願景下自然演變的結果,這個生態的核心是利他、透明和分享,生態的優勢能將各個業態和物種納入到平臺上,進行社會化大協作,“如果阿里當初是一個自營模式,就不可能產生‘雙11’。”
 
  一個例子能反映這個生態的能量。張勇透露,今年“雙11”,有幾萬家天貓店鋪使用了由幾百家遊戲工作室開發的互動小遊戲,消費者在店鋪里玩遊戲互動。“事實上大家都在為‘雙11’做事,而不只是阿里在做。”
 
  “我們搭臺,大家唱戲。實際上這個臺也是拼起來的,我們只是搭了一小塊臺,沒想到今天變成這麽大。”張勇比喻道。
 
  在自然界的生態系統中,有空氣、水、土壤等無機環境,也有由各種細菌、真菌、蚯蚓等組成的分解者,這個不起眼的分解者卻在生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果把阿里的生態系統類比成自然界的生態,今天這個生態系統里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種群已經足夠龐大,那麽誰來扮演好分解者的角色呢?
 
  張勇說,互聯網使商業行為得以透明化,今天生態系統內各角色所做的行為能被其他人看到,並對其今後的行為產生影響,因此這是一個適者生存的市場選擇過程。阿里在其中的角色是發起者和推動者,讓生態中向善的力量(比如良好的信用體系)得到弘揚,不好的會被自然淘汰。
 
  下一個15年的數據競逐
 
  與騰訊和百度相比,阿里巴巴並不是一家在產品上擅長的公司,其優勢得益於生態,以及在生態中積累的數據。
 
  最近在阿里巴巴內部流傳著一張新的架構圖,可以視為上市後對公司未來架構的一次重新勾勒。
 
  從這張圖看,阿里的未來再清晰不過。依托於雲計算的大數據是未來阿里巴巴一切業務的核心,金融和物流好比左膀右臂,輔佐塔尖上的電商生態,這個三角形區域再向外延伸,形成一個象征和美的圓,健康(比如投資中信21等醫療領域布局)和快樂(阿里的數字娛樂、影視文化)將是阿里未來投資和布局的兩個方向與訴求,而這一切都是放在全球化的視野下通盤考慮的。
 
  馬雲最近說:“未來幾年內,要把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讓阿里巴巴各線業務所產生、積累的大數據來豐富阿里的生態,同時讓生態蘊含的數據產生新的價值,再反哺生態。
 
  幾天前,阿里巴巴發布了上市後的首份財報,移動端收入大漲10倍,成為擡升股價的主要因素,其中也蘊藏著大數據的力量。
 
  張勇說,阿里將流量監測數據開放給商家,可以在後臺清晰地看到流量來源和移動端的占比。用戶在移動端的瀏覽更加碎片化,因此與PC端相比,商家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迅速抓住用戶的眼球,這就要靠大數據的挖掘和推薦,而不能大家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內容。
 
  “沒有之前這5年的‘雙11’,就沒有阿里雲。”張勇透露,今年“雙11”將有90%以上的訂單產生在阿里雲上(商家把店鋪接入阿里的聚石塔平臺上),假如一秒鐘內有1000個人同時在一個店鋪內下單,商家後臺的響應能否精確識別,是對雲平臺的最大考驗。
 
  在未來的投資方向中,馬雲圈中的是與健康和快樂有關的領域,以實現讓商業模式和社會責任的結合。他說:“在中國,環境問題、不安全的食物等,會讓我們在十年後付出代價。我也不希望我們有個淺薄的腦袋,所以我們要投資文化產品。如果不做這些,十年後我們會陷入麻煩。”
 
  “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五倍,但票房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在張勇看來,未來電子商務消費的內容會越來越廣,在滿足日用百貨、電子產品等這些物質需要的基礎上,像電影這種精神層面的需求會越來越多,這也是阿里為何在娛樂領域(主要是Digitalcontent,即數字內容)布局的原因。
 
  “當然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在網上賣幾張票,而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方式產生更多用戶需要的優質內容,推動內容制作、發行、營銷和消費方式的變化。”張勇說。
 
 
  張勇透露了一個有意思的數據,目前阿里的手機客戶端的每日流量高峰出現在晚上9點到11點,而不是白天。阿里的作用是幫助用戶打發時間,讓購物成為一種生活樂趣,所以才有馬雲在一些場合所說的“淘寶其實是一家娛樂公司”。
 
  另外一個人人都關心的社會化問題是健康。張勇認為,目前中國圍繞醫療、醫藥的服務供給方式離互聯網相差很遠,比如用戶的健康檔案在各醫院之間是割裂的。阿里對健康領域的定位不是簡單的網購藥品和遠程掛號,而是通過大數據改變醫療服務的供給和獲取,提高醫療管理的效率,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方式解決社會上的一些痛點。
 
  面對下一個15年的互聯網競爭,張勇稱,阿里巴巴的模式是從商業場景切入到用戶服務,多年來的商業大數據積累對公司未來生態的發展和用戶服務的價值會越來越大,“阿里巴巴是今天全球最大的移動電商,同時也是最大的商業數據公司,這是其他任何一家公司無法比擬的。”

如何做好運營?COO的工作就像打造公司的引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2/147662.html

斯坦福創業公開課How to Start a Startup第14講今天推出,由Paypal黑幫成員之一Keith Rabois主講如何運營How to Operate。Keith負責過多家公司運營,包括LinkedIn,Paypal 和Square,基於豐富的管理經驗,分享如何做一個好的COO。
 
Keith Rabois與Paypal黑幫老大Peter Thiel是斯坦福大學同學,碩士畢業於哈佛商學院,成功管理運營了多家頂級科技公司。他也是Yelp和Xoom的早期投資人和董事會成員。
 
 
本講Keith的分享亮點如下:
 
COO的工作就像打造公司的引擎
 
- 運營一家公司比設計和生產一款產品難得多,你需要具備一種能力,讓不同背景的非理性的人們,享受每天在一起工作,而不會發瘋;
 
- 公司的運營就好比從一張圖紙開始,如何設計和完成一個強大的引擎;一開始這個引擎是勉強組裝起來的,看起來很複雜,很醜,而我們要讓它變得漂亮,簡單,強大,變成一輛誰都可以開的很酷的跑車;
 
- Warren Buffet 巴菲特說過,“ Build a cmpany that any idioit can run, because eventually they will. " 將你的公司打造成傻子都可以管理的公司,因為總有一天你的公司會落到傻子手里。
 
2.  如何運營-從管理Output開始
 
- 關於運營,寫得最好的,也是關於運營唯一的一本好書,是前Intel CEO Andy Grove的《High Output Management》高產出管理;COO的工作簡單來講就是管理產出,真正衡量公司發展的指標;
 
- 一個好的管理者,不僅是要讓自己的部門有高產出,而且要有影響相關部門產出的能力,包括產品部分和市場部門;
 
-初創公司的COO,工作事無巨細都要負責,包括前臺如何接電話,日常管理,客服及打雜,聽起來頭銜很大,但雜事很多。
 
3.  COO的具體職責和管理策略
 
- 簡化目標 Simplify:很多時候,公司日常的管理工作很繁雜,不容易分清哪些是感冒頭疼,哪些可能是致命傷,管理者很容易迷失在其中;COO的首要職責是將公司戰略目標具體化,量化,簡化;只有極端簡化的具體目標才會讓每一個員工都明白,隨時保持同步;一旦目標量化而簡單,人們就不再有理由找借口而不負責任。
 
-任務清晰化 Clarify : 在有了簡單和量化的目標之後,在執行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問團隊問題,讓目標和任務清晰化,確定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在哪兒。建議每天列1-4個要解決的問題, 從最重要最難的問題開始。
 
-分配資源 Allocate resource:  COO的一個重要職責是資源分配,根據各部門的需求變化快速調整人力及各種資源,確保關鍵資源的最優利用和重要目標的進度達到預期。
 
- 步調一致 Consistent voice:  COO還有一個常常被忽視的職責是確保各個部門的目標和執行步調一致,這個其實不是很容易做到,需要很好的協調機制,要特別註意。
 
- 敢於放手 Delegate: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敢於放手,前提是清楚地知道哪些工作是有重大影響的,要規避風險,自己要完全承擔責任;哪些是影響較小,可以大膽放手讓團隊新手得到鍛煉;建議每天對要完成的任務先做一個影響力分析,然後決定哪些自己承擔,哪些可以放手。
 
- 善於用人 Team: 這里有個形象的比喻 barrel & ammunition 大炮和彈藥,通常能幹的人可以分為2類,一類好比打仗時用的大炮,很寶貴,另一類則好比是彈藥,也不可少;但如果大炮數量太少,彈藥太多也不能發揮作用。大部分員工都是彈藥,而不是大炮。那麽如何發現大炮型員工呢?他們的一個特質就是工作承受能力會不斷延伸,上升空間很大;還有一種特質是善於自發跨界合作;這2點是典型的大炮型人才特質,要細心發現,及時提升。
 
- 保持聚焦 Insist on focus:  保持聚焦說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很難。Peter Thiel當初帶領Paypal團隊的時候,要求高管團隊每個人聚焦一個目標/一件事情,大家一開始都不理解,不接受。其實強調聚焦的好處是促使核心團隊的每個人都去集中精力解決那個最難的A+問題,而不是在精力分散的情況下,人們大多會選擇的容易一點的B+問題;長期這樣,A+問題就會永遠得不到解決,公司就不會有大的突破。
 
- 衡量指標和透明度 Metrics & Transparency:  公司的發展都要有具體的衡量目標,並在公司內保持高度透明,及時溝通,包括公司董事會的決策,員工大會的報告等,都要及時告知員工,保持透明。會議室的透明也很重要,建議盡量采用玻璃墻的會議室,這樣減少員工們的被排斥感,不會覺得他們完全被排除在決策層之外。
 
- 飲食和辦公室 Food and Office:  大家通常會認為工作午餐和辦公室是小事情,其實這遠比我們預期的重要。 如果公司提供的午餐很糟糕,員工們在下午上班時交談的大多是抱怨和發牢騷,而不是把時間用在自發的頭腦風暴式交流上。辦公室也很重要,它的設計往往會影響公司文化和工作效率,一個讓人喜歡的工作環境會有益於提升創造力。
 
4. 結束語:
 
COO有可能是公司最忙的人,要面面俱到,永遠有問題要解決,停不下來。享受挑戰和解決問題的人才適合做COO。當你覺得自己每天忙得人仰馬翻,事情永遠做不完,可能淩晨2-3點還在寫郵件,不要覺得奇怪,你可能正在做一個好的COO。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